第一篇:四年级上数学角与三角形的教案
三、繁忙的工地——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信息窗1:角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课件)播放:繁忙的工地上,五台挖掘机在紧张的工作着,铲斗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画面上有5台挖掘机。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繁忙,非常辛苦。生3:铲斗臂上形成了很多角。生4:铲斗臂上的角不一样大。……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她已经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了!(课件演示: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师: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什么样的角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平角、周角
1、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组交流):
师: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
2、小组汇报交流
师:展示你们折的角,并告诉同学们它的名称。(实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贴在黑板上)(学生已经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很容易说出名称。个别学生可能还会说出平角和周角。)
3.分类。
师: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小组活动):
师:把你们小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组同学在台上分)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学生上台展示)
生1:我们把直角分为一类,把锐角分为一类,把钝角分为一类。师:这位同学分的非常合理,有不同意见吗?
(个别学生可能会按平角和周角分类,如果说不出,教师再启发、演示。)
4、认识平角。
师: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怎样转动,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
师:这是角吗?为什么?
生1:是,因为他仍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生2:我认为不是角,因这里是平平的,不尖了。生3:我也认为不是角,因为它看上去是一条直线。
生4:我反驳他们的意见,请问两位同学,角是怎样形成的? 生5: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生6:那么请问你看到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了吗?角还可以怎样形成?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他能自觉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决今天的问题。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平角。(板书)
(画平角):
师:好,跟着老师画平角。(示范平角的画法)。
5、认识周角。
师: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
⑴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始!锐角!直角!钝角!⑵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开始!
师:(老师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为什么?
生1:我认为是,从刚才的讨论中我发现这个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而且是旋转了一周,所以,我认为是角。
生2:我认为不是,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这里只有一条射线,所以不是角。
生3:我补充,因为这两条射线重合了,其实是有两条射线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板书)(画周角):
师:好,跟着老师画周角。(示范周角的画法)。
(二)角的表示方法: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角,角应该怎样表示呢?谁有好方法?(两生上台板演)
师:角可以这样表示: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通常用符号“∠”表示。记作“∠1”(或“∠2”等)。读作“角一”
(三)探索三种角的关系
师:直角、平角、周角这三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生1:我们发现:平角是直角的2倍 生2:周角是直角的4倍 生3:周角还是平角的2倍
师:同意吗?(学生都点头同意,师板书)
三、回归生活 1.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铲斗臂在工作时都形成了哪种角?(课件播放,学生回答)2.找出身边的各种角
师: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角吗?(生举例)3.播放生活中的各种角
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请看大屏幕(播放:生活中的角画面:斜拉桥、路灯、篮球架、滑梯、起重机、各种扇子、自行车等等)
师:看到生活中这么多的角,你想说什么? 生1:角有很多用处 生2:生活离不开角 生3:角的作用很大 生4:学数学很有用 „„
四、总结
师:同学说的真好!是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角,书包里、教室里、家里、校园里、上学的路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角,角的世界丰富多彩,角的知识奥妙无穷,就像大海,我们学的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到知识的海洋里去遨游吧!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四点:
1、本课的教学,从挖掘机工作的生活场境入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角,从而来复习角的知识,进一步研究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养成注意观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习惯。在研究学习中对于平角、周角的认识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得用对活动角的操作来感受各种角的形成,进而形成一个新的角的特点讨论,来认识平角、周角,掌握其特点。我感觉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形成过程比较自然,并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的很好把握。
2、多媒体直观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平角和周角的画法以及表示方法上,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另外,在运用展台的展示功能认识平角和周角时效果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的整体认知学习。
3、难点的突破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对角认识的基础上,先从最熟悉的直角、锐角、钝角入手,最后认识平角、周角。平角、周角的认识是本节课难点,虽然学生已经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但是平角、周角的出现仍然与学生的认知经验相冲突,为了突破难点,我抓住这一认知冲突,精心设计了两场辩论赛,力图在辩论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形成相互碰撞,使整个辩论过程成为学生认真思辨、积极探索和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力图教给学生从定义出发分析问题的方法。
4、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一直认为日常生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并且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因此本节课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从繁忙的工地上,挖掘机工作时铲斗臂形成的各种角入题,到课末让学生找身边的各种类型的角,到最后演示各种生活中角的例子,肯定能激发出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欲望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积极性。
第二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按角的分类教案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总课时数:第14课时
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教学内容:p.26.27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集合图揭示了这3种三角形都是三角形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
角是有大有小的,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哪几类?
老师随学生回答依次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这些角有的度数是确定的?分别是多少度?
锐角和钝角的度数是不确定的,但有一个范围,谁来说一说? 板书整理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º~89º、90º、91º~179º、180º、360º
指出:89º、90º、91º这三种度数非常的接近很难判断,所以当看到接近直角的角时,都要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
二、自主探索
1.老师画一个直角。再连接两点,问:这样画得到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板书:直角三角形)
老师再画一个钝角,并连接两点,问:这样画得到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板书:钝角三角形)
联想:刚才我们分别先画一个直角和钝角,再连接就得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如果我先画一个锐角,再连接是不是也会得到一个锐角三角形呢?
请你试一试。交流(有意识选择开始画的锐角较小的学生来交流):(1)连接后可能得到的是一个钝角三角形。问:你怎么知道现在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通过说理,使学生明白:判断的时候只要看其中最大的一个角,如果这个最大的角是钝角,那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2)连接后可能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
通过三角板的之间检验,确认其中最大的角是一个直角。使学生进一步明白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判断方法:其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该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比较、讨论:为什么刚才可以肯定的得到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而现在却不能肯定的得到锐角三角形呢?
(通过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白:钝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钝角,还有两个是锐角;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直角,还有两个角也都是锐角;确定了钝角或直角后剩下的肯定是锐角了。而先画了锐角之后,剩下的角可能是三种角中的任意一种。)
(3)画锐角三角形比较保险的一种方法:
先画的锐角不能太小,可略小于直角;画的两条边长短比较接近,这样就能得到一个锐角三角形了。画完后为了保险起见,可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角,量一量是不是锐角。
学生分别在本子上画出这三种三角形。
三、精讲点拔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怎样的角是锐角三角形?怎样的角是直角三角形?怎样的角是钝角三角形?
画出示意图。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
四、运用提升
1.(第2题)你能连一连吗?
学生独立做,做完后把有疑问的几个选出来交流。
2.在钉子板上分别围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学生围好后,互相检查验证。
3.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交流的时候用“对角线“来说一说。
4.把右边这样的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应该怎样剪?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呢?
5.你能在下面的三角形中分别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吗?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画出的线段就是原来三角形的高。
6.在直角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你分成了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还可以怎样分?
老师可以在学生画的基础上,展示其中几种比较典型的画法,组织学生再交流。
五、达标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作业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板书设计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第三单元、繁忙的工地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第三单元、繁忙的工地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我们以两个小学生参观建筑工地的所闻所见为素材,引起学生对角与三角形的认识的学习。以此为素材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点:
(1)三角形在建筑领域中应用的广泛性。
三角形在建筑业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比如说房梁,大桥上的拉索,体育馆、飞机场的顶棚支架,铲车上的铲斗臂,塔吊上的脚手架,升降机上的变形架等等,到处都是三角形。因此,我们选择了建筑工地为素材,应该说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2)启迪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事物,培养数学意识。教材设计了两个参观的孩子,将整个单元串在了一起。通过2个孩子的对话,不仅引出对角与三角形认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要像情景图中的小学生一样,树立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的意识。
教材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过程,认识角和三角形,知道周角、平角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结合实例,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能够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探索三角形分类和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学习角与三角形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4、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自觉运用角和三角形的有关知训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角和三角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角的度量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难点: 角的度量
三角形内角和推导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关键:关键是利用挂图、教具、多媒体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
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和措施:
1、充分利用情境图,丰富学生的知识。
2、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
3、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加强预习指导,提高预习效果。
5、充分发挥限时作业的诊断作用,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6、体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感知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课前准备了数学挂图,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7、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上一改过去的单一的师问生答的授课方式,以小组讨论为主,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放手学生,让他们在小组中通过探索理解乘法的运算定律。
8、促进学生主动性、个性化的学习。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 2 的方法学习探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的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等。课时安排:
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角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32-38页,信息窗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平角和周角。
2、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3、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4、学习角的画法。重点:角的度量角的度量。难点:三角形内角和推导。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预习提纲:
1、预习P32页的信息窗,看有哪些信息。
2、根据信息看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试着解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工地上有那么多的挖掘机,每台铲斗臂上的角能大能小。
二、提出问题,解答质疑:
铲斗臂在工作中可以形成什么样的角?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呢?
1、我们做个活动的角研究一下吧。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角的组成:从一个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通常用符号“∠”表示。如图,可以记作“∠1”,读作“角一”。
3、比一比,∠1和∠2哪个大?可以用三角板比一比,也可以用活动角比一比,还可以用度量器来量角的大小。
怎样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记作1°.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线。4 量角器是把半圆等分180份。测量角时,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是60,这个角就是60°.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第35页。限时作业: 配套练习
第2课时
课题:角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32-38页,信息窗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平角和周角。
2、进一步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3、加深认识量角器,掌握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4、学习角的画法。
重点:角的度量角的度量。难点:三角形内角和推导。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预习提纲:
1、预习P32页的信息窗,看有哪些信息。
2、根据信息看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试着解决。教学过程:
1、直角是90°,平角是180°,周角是360°,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
2、、你会画一个40°的角吗?
取一个点作为角的顶点,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射线,将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对准,将角的一条边跟度量器的0刻度线重合,在量角器上找到40°,画一个点,将这个点与角的顶点连接,画成的角就是40°.3、练习:第36页第5-15题。
限时作业: 配套练习
第3课时
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39-42页,三角形的认识,特性和分类。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在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问题。
3、通过学习与欣赏图形,感受图形美,能用三角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的分类
难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预习提纲:
1、预习P39页的信息窗,看有哪些信息。
2、根据信息看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试着解决。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课件出示:一幅有很多塔吊的建筑工地情境图。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塔吊上有很多三角形。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呢?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等学完了这节课,你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
活动二:
教师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四边形框架,让学生分别拉一拉,观察这两个框架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别拉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发现三角形框架没有变形,四边形框架变形了。
师:在拉框架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用力拉三角形的框架时,形状不容易改变,我们就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稳定性)
活动三:
课件演示自行车架、斜拉桥、区菲尔铁塔、风车等实物图,并要求学生举例。
活动四:
师:同学们,你能用桌子上的彩纸和剪刀,剪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纸片吗?学生利用老师所提供的材料剪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纸片。
师:你能把这些三角形纸片分分类吗?学生按自己的分类标准将三角形纸片进行分类。
师: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为哪几类?学生交流沟通各自的想法,逐步了解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从边的角度研究呢?学生通过度量和讨论: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有三条边相等的,还有三条边都不相等的。师: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限时作业: 配套练习
第4课时
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第39-42页,三角形的认识,特性和分类。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会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在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问题。
3、通过学习与欣赏图形,感受图形美,能用三角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难点: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预习提纲:
1、预习P39页的信息窗,看有哪些信息。
2、根据信息看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试着解决。教学过程:
1、师:上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分类,让我们来解决几个问题。(出示第44页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2、三角形的组成:
我用三要木条搭成一个三角形,我发现:三角形有3条边。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角,三条边。
3、三角形的种类:
塔吊上有几种三角形呢?我们剪一些三角形来研究一下吧。从角的方面来研究: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称为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称为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称为钝角三角形。从边的方面来研究: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9 称为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称为等腰三角形。
4、三角形3个角的和是多少呢?
用量角器来量一量。来拼一拼。会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5、三角形的3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用小棒来摆一摆。用尺子来量一量,会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6、不同三角形的底与高。锐角,钝角,直角。
三、练习:第44页第1-16题。准备:做一个三角形,剪几个三角形。
限时作业: 配套练习
第四篇:角与三角形的认识(第三次教案)
三、繁忙的工地——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信息窗1:角的认识(第三次教案)葛浩响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2~33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工地上挖掘机繁忙的作业景象。引导学生通过讨论“铲斗臂在工作中可能形成什么样的角”的问题,引入对角的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学会画角的正确方法;探究怎么比较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今天咱们一起到繁忙的工地看一看,播放课件:繁忙的工地上。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铲斗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
生1:画面上有5台挖掘机。
生2:铲斗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数学问题。我的铲斗臂形成的角呈现了出来,大家仔细观察。(课件演示: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同学们,请伸出你的右手是指,试着画出屏幕上的角。(同学们用手指比划)好了,同学的画的可证认真,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是怎样画的? 同学上来展示,有的是从两边开始画,有的是从定点开始画。强调:数学中画角要从顶点开始画。
从第一个铲斗臂形成的角开始,请同学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角,到最后一个时,有的同学能说出它是什么角,有的不知道。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第一个问题。(第二次修改,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认识平角、周角(出示课件:动动手)
1、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师:课前发给大家的活动角,请大家用手中的活动角做出不同的角,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做出的角多。改:让同学在利用活动做角的同时画角,教师在教室内巡视。
师: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做出的角?(做的同时,大声的告诉大家做的是什么角)
2、小组汇报交流
生:展示折的角,并告诉同学们它的名称。(改:老师说一边不动转动另一条边)
学生做出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在此引出直角,利用课件把活动角形成角抽象成真正的角,观察一下平角有什么特点。
生1:有一个定点。
生2:角的上面有个弧。(第一次修改,弧表示一条边的转动)
第二次修改:教师再利用活动角做一遍平角,展示平角转动形成的过程。做游戏:用自己的手臂跟着师做的活动角做出各做角,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都容易做出,但到周角时,手臂做不出了,引出周角
师:观察一下这个角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点。生:有的弧,另一条边背挡住了
.......,请同学观察这是不是平角与周角,板书平角与周角:角,不在同学画角时板书)如果不是怎样改,请同学上来帮着改成平角与周角。(同学们一起看着我板书画
(二)角的表示方法: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角,角应该怎样表示呢?下面我就给这五个角编号(出示课件)
师:通常用符号“∠”表示。记作“∠”读作角,(大家想一想,把∠和1结合在一起怎么读,是一角还是角一)这句话去掉,直接读出角1,请同学读出其他四个。
(三)角的画法
师:观察这几个角,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特点,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你所发现的相同之处(出示课件说一说)修改课件,让同学直接观察由活动角抽象成的角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两条射线,有一个共同的定点。
师:可是我只看到周角有一条边啊,设置冲突,强调周角的特点。师:把那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共同的点叫做顶点。出示课件: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了角。(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这句话去掉
三 巩固练习练习1
师:既然大家都认识了角,那咱们就来做个练习。出示课件:练一练
师:同学们判断一下,这四个图形中,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为什么不是。
分别请同学回答。
生1:第一个不是,因为它没有共同的顶点。
生2:是
生3:这个不是,因为它的一条边不是射线。
生4:不是,它没有顶点。练习2 师:同学们说掌握的可真棒,下面咱继续做个练习,出示连一连。让学生完成课本中的连一连,然后
请同学上来连线,其他同学看着课本上连的进行指正。把“比一比”放在“练习1”与“练习2”的前面讲授
比一比:事先准备好学具:,角一与角二为三十度,角三最大。请同学利用手中的学具比较这三个角哪个最大。小组内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找出的方法多。(请同学拿出自己的练习本,尺子,按正确的方法画出几个角,画完之后小组内动手探究,)这句去掉。怎样才能比较出他们的大小。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比较方法。请同学上来展示。
生1:用活动角进行比较,分别做出这几个角,然后在比较活动角的开口大小,开口大的角就打。
生2:利用三角板的角进行比较。(角一与角二均为30度)
师:我有个疑问,为什么有的角边特别长,可它的角却不大呢?
生: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展示课件,用三角板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
师:既然知道了哪个角比较大,那到底大多少呢?同学课下思考。四 总结回顾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生:认识了周角与平角,怎么比较角的大小,角是怎么形成。师:大家的收获可真多。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画角教案
画角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3页例3 【课程标准描述】
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学习目标】
1、通过用三角尺画60度角、学会用一副三角尺画特殊角的方法,能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90度角。
2、通过尝试用量角器画角,经历用量角器画角的过程,能简单说出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和步骤。
3、通过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能独立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学习重点】
会用一副三角尺画特殊角、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学习难点】
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用三角尺尝试画60°角,能简单说出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90度角的方法,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尝试用量角器画角,总结画角的方法和步骤,来评价学习目标2.3、通过自己独立画75度角,和课后的做一做第一题,来评价学习目标2、3。【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两节课学习了用量角器量角,角的分类以及各角之间的关系,简单复习相关知识。
1、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2、1直角=90° 1平角=180° 1周角=360° 3、1周角=2平角=4直角
4、复习画角的方法。
先画顶点,在从顶点出发画两条射线。
那如果是画一个给出具体度数的角,应该怎样画?会用到哪些工具?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具体来研究如何:画角(板书)
二、探索新知
1、画一个60度的角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画出一个60°的角。用什么工具能画角呢?用什么工具画的更准确呢?(评价目标1)
预设:用三角尺上60度角画,用量角器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3、生上台展示、交流具体画法。
4、思考:利用三角尺还可以画出多少度的角。例:45度、90度、30度,75度…… 利用展台展示各种特殊角的画法。生介绍画角的方法。
三、创设情境,探索利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1.利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特殊的角,怎样用量角器画出60°角呢?(评价目标2)
预设:(1)如果有同学会用量角器画角,并且已经画出,可以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画角的方法。(2)如果没有可以让全班一起尝试用量角器画角。
2.要求:利用直尺和量角器画一个60°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看看是不是60°。
3、生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角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
4、生通过讲解提出自己的疑问、介绍画角的技巧。5.小组讨论:画角的步骤。
预设:① 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 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 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6.自己尝试用量角器画一个20°的角。
生上台画,介绍自己画的步骤和方法。生进行评价。7.问题:有没有需要请教大家或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 8.动手操作(评价目标3)
(1)请你用量角器画一个75°的角。① 要求:用量角器画一个75°的角。② 学生完成后展示。
③ 追问:你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75°的角吗?
预设:45°+30°=75° ④ 请你尝试着画画看。
四、巩固练习。(评价目标3)
1、做一做第43页第二题的第一小题。注意:顶点和其中一条边的方向。
2、做一做第43页第二题的第二小题。
请个别同学去黑板画,再次巩固画角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六、课后练习44页第5题 画出与角
1、角2同样大的角。【学习目标检测】
1、画一个100°的角。
2、练习七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