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凡教学三十载
平凡教学三十载
这是笔者在社会调查时所作的个人访问,对象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今年已有五十多岁,再过两三年便退休。据这名老师介绍,他在这所小学已从教三十年,见证了这所小学教的变化,也见证了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的变迁。尽管这所小学已今非昔比,但它的学生也不如从前。笔者受此感触,特将老先生的经历叙述如下,愿他者勿忘教育之不易。
一、扎根乡村教育
我出生于1958年2月,现为新盈中心学校头咀小学的副校长,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是1979年9月从教的,至今已有36年的教龄,在这三十多年的岁月里,我与这所学校――头咀小学结下不解之缘,见证了这所小学三十多年的变迁。
我于1979年9月在当时头咀村大队招考民师的考试中,考上小学的民师。第二年就被任命为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三年后当选新盈学区团支委,在从教两年的三年级语文后,就一直是小学高段的语文老师――即从当老师后的第二学期开始一直当班主任。1991年夏季参加全省中考,考上了海南省临高师范。1993年7月毕业后,当时有相当好的条件可以到海口、三亚等一类城市的工作,但由于一心系于家乡的小学――头咀小学,因此主动要求回到了家乡当一名乡村教师。因为我知道,孩子需要我,毕业班学生也需要我。我更需要把从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家乡的子弟。
之后近十年都是教毕业班的语文,当班主任。大概是在2000年,我曾经的一名学生已是新盈中学的老师。当时,愈多有门路的老师都上中学或转行了。我的这个当中学老师的学生,也主动地与当时中学领导的陈校长联系,之后陈校长告诉我:王老师,中学正缺语文老师,如果你开口就可以到中学去,中学待遇好,工资高一级。我回答他:还是当一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比较合适我吧。所以就这样扎根在家乡的小学乃至今天。
二、满腔热忱地投入乡村教育
我出生在头咀村,从当民师的那一天起就爱上了小学教育这一行,立誓要为这所乡村小村的发展出力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当时都是低矮的民房教室,没有一间楼房,学校的硬件建设全靠老百姓。那时的办学体制是“人民教育人民办”。尽管当时我只是名教师,可也是学校的中层领导――总辅导员,而领导成员中是由“校长、教导、总辅导员”三人组成。
那个时期,少先队工作在“我”的组织下,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我也被评为县级“优秀辅导员”。与此同时,学校的办学条件的改善全靠当时“校长”与“辅导员”两人的谋划,想方设法筹备资金,发动群众乐捐,支持学校办学,那时的学校领导是经常用节假日走村串户进行发动的。我与校长曾三四次到三亚等地进行宣传,动员船老大、渔老板、外出干部职工以及爱国华侨,再加上全村干部群众的支持,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集资到二十多万,建成了一栋两层八间教室的教学楼,全镇乡村小学的第一个规模的校门和一个图书馆。
1993年9月,我就任命为代副校长,次年二月为正式副校长,学校的发展更是时时牵挂在心头了。经常与当时的校长共同谋划如何深挖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资源,跑上级,找政府――到县局去,到省厅去,下到群众中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靠八方有志之士与乡亲父老的鼎力合作下,终于建成了一栋教师宿舍,形成了学校的初级围墙的建设。我校当时被省教育厅评为校容校貌“三等奖”。是当时全县农村小学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小学,而我个人也被临高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个人”的教育工作者。动员到了本村的乡镇企业家、著名教育支持者黄生荣的牵头,得到了本村黄生荣、张士黄、林日赫、王发现等企业老板合力支持,他们总共出资五万多元,完成了围墙的加高至二米八多,形成了校园的围圈规模。
这三十多年的岁月里,花开花落,人来人往,学校先后更换了八个校长。如今是郑春壮校长主持,而我是副手,还在守护着这一方“净土”。对我个人而言,“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目前全校只有四十几个学生,但是校园里的环境工作反而更艰巨了――为了一个干净、清洁的教学环境给家乡的学子学习。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三十多年来,我不知要付出多少个日子,即使这是默默地付出,不为人知。但我想,也无须让人所知,这本是我该做之事。
先前,学生有百人以上的时候,学生劳动课后及学生在规划的清洁区打扫树叶外,留下的也只有“我”和校长来清理。而校长的工作繁多,而我除了班工作及教学外,大量的时间就用在项工作――清扫校外、校内的环境了。我校面积大(共两万多平方米,二十一亩),绿化面积大,光大树就有十几株枇杷树、榕树、紫檀树等,每年掉下的叶子,枝干就达数十吨,学校经费少,所以只能靠我采用“晒―烧―除―埋”的方法来解决。我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也只有利用星期休息日和每天上课前后,以及傍晚进行清扫。更甚者每星期开学前(尤其是春、夏两季)校园里除了走道及教师房屋外,都是先在校园里自个人地搞起除草等,这已是我的“家常便饭”。有时反遭家里人和熟友的反对:“这个学校是你家呀!每日每晚的搞不完,不累吗?”我也只能笑笑而已,有时就是:“我在进行身体锻炼呢!”2012年,校门内侧两旁铺设了两千多米的地毯“草坪”,每年的寒暑假,草坪上长满了含羞草、野菊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草,这清除工作也只靠我一个人去做。这项工作,老师们是没有时间,不说大家也知道。且过程也复杂――必须先用锄头挖,然后用四爪扫,集中晒在烧,再扫灰当肥施在草上,最后还有浇水等。我在这所家乡小学三十六年来,粗略地计算一下,如果用车运去倒掉,起码也要花掉一两万,其他劳资就更多了。
三、始终站在教育育人的前沿阵地上
三十六年弹指一挥间。而今已有二十二年的党龄,在学校副校长的岗位上也有二十二年,然而从当上民师的那一天起,就教语文而已,并且有三十二年是高年级的语文,其中有二十四年是毕业班,连续当班主任三十四年了。这样长期的教学工作实践使得我深深地懂得: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长期以来,我负责的班中,在学校里无论是以纪律、思想品德,还是学习文化劳动修养、体育达标等方面,都是在本校中“数一数二”的,尤其是素质的综合考评中保证如此。因此,我也在各个阶段取得一些荣誉:八十年代曾获得过县级“读书积极分子”和“优秀辅导员”称号(由团县委颁发),九十年代临高县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称号;两千年后,也分别获得“继续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这些称号只能证明以前工作得到了肯定。而所教的学生当中,诸如:林树荣、苏保健、张青坚、丁俊南、苏小梅、林归等十几名学生直接从小学考上了临高中学。这些学生获得过的荣誉称号已多得我记不清,数不过来了!
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小学高年级语文最为辛苦。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本该坚持在这块前沿阵地上,无怨无悔地站到最后的一班岗,即使三十年如一日,人生不过弹指间。
参考文献:
[1]张克猛,周纪卿,任宝生,等.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0(02).[2]龚德均.师专理论力学课程的定位与改革[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3]王月梅,周义清,常列珍.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编辑 鲁翠红
第二篇:激浊扬清三十载观后感
反腐倡廉任重道远—《激浊扬清三十载》观后感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根据县纪委的通知要求,我镇积极组织镇村党员干部收看了广东卫视频道播出的反腐倡廉专题片《激浊扬清三十载》。并要求各党员干部切实加强思想认识,结合自身实际,撰写观后感。
全体镇村党员干部纷纷表示,通过观
看这个专题片进一步认识到我省乃至全国反腐倡廉工作的严峻性和艰巨性,又一次使灵魂得到洗礼,使思想得以净化,希望日后能多组织观看这类专题片。通过收集全镇党员干部的观后发言和文章,经过归纳整理,可以总结为如下三点:
一、腐败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腐败现象,腐败案件涉案人员之众,受贿金额之大,行为之恶劣,社会影响之深远,令人触目惊心。张文列、叶树章、高森详……一连串腐败分子,无不是在党政机关中身居要位、掌握实权的官员,他们不是利用党和人民所赋予的权力为民做实事、办好事、谋福利,而是甘愿沦为金钱的奴隶,罔顾党纪国法,顶风作案,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不但侵蚀了党的肌体,破坏了党的建设,而且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二、反腐倡廉成绩显著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省一直未放松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探索和创新,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纪检监察人的勤勉和坚持是有目共睹的。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廉政承诺制度、开展“民生热线”和“政风行风热线”、每年7月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推行“一年一巡视、一年一评议、一年一谈话”以及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等,无不显示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广东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与探索,广东纪检监察人的开拓与创新,勇气与胆识。
三、反腐倡廉任重而道远
腐败案件屡禁不止,腐败分子前赴后继,反腐倡廉任重而道远,这严峻考验着党和人民的决心、智慧和勇气。我们必须举全国之力,打赢这场硬仗。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党政领导干部从清正廉洁一步步蜕变为贪官污吏,必将是理想信念和思想防线的决堤。他们为利益所驱使,经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受不住清贫,终将走向自掘的坟墓。只有筑牢思想防线,明辨是非、坚定立场,才不会随波逐流、迷失方向。“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党员干部,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更需要以身作则,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清白做人、公道办事,保持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二是严厉打击腐败行为。“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反腐倡廉贵乎常抓不懈;打击腐败绝不能心慈手软。通过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对受贿者施以重典,对施贿者严惩不怠,以儆效尤,严肃党纪国纪,纯洁党风政风。随着全国反腐倡廉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成克杰、陈良宇等一批高官纷纷“落马”,可谓大快人心。三是加强廉洁文化“五进”(即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工厂),使反腐倡廉成为一项“全民运动”,成为每一位公民的自觉意识,从而筑起群防群治网络。四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从根本上防治腐败,使贪者无空子可钻,无私利可图。五是进一步加强人大、政协、纪检监察、社会公众、媒体舆论等的监督力度,加大对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腐败多发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而在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反腐倡廉任重而道远。但大家一致认为,有党和国家的坚定决心和强有力的举措,腐败者终将是以卵击石、自食苦果,等待他们的只有法律的制裁和道德良知的谴责。
第三篇:三十载同学的聚会邀请函
邀请信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三十载同学的聚会邀请函,欢迎查看!
三十年同学聚会邀请函(一)
三十年里,我们收获了多少心路的游记,又镌刻了多少人生的碑铭?科学之光的暗与明,理想之花的败与开,爱情之果的酸与甜,事仕之途的沉与浮,神堂香火的衰与盛,花花世界的冷与暖,村舍炊烟的曲与直,清泉香茶的苦与甘……
三十年里,看人间万象,经天地百变,取人生五味,得智慧结晶,多宝贵啊!何必深藏不露,何叹对牛弹琴?何不对最真诚的老朋友们说出来、哭出来、笑出来?
来吧,与青春的老同学,在青春的老家——康乐园——重聚!
现将聚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聚会安排
1.时间:20**年12月28日~30日。
2.地点及行程安排:
(1).12月28日上午10点在中山大学化学院(丰盛堂)签到;
(2).中午在康乐园与老师聚餐叙旧;下午参观校园。
(3).16:30准时出发前往渡假村。
(4).30日早餐后回程。
3.费用:每人2000元人民币,用于食宿(统一安排)。往返交通费自理。欢迎携家属参加,家属同样收费(儿童不占床位不收费)。费用请统一缴给各班联络人(名单见后)。费用不足部分,由筹备组向热心同学筹集。
二、《毕业30周年纪念册》资料收集。会议将印制纪念册。请参加聚会或不能参加聚会的全体化学80的同学都踊跃投稿。毕业纪念册需收集的内容要求如下:
1.个人部分:要求每人都需投稿。包括姓名、班级专业、联系方式(电话、地址、电子邮件等)、家庭工作情况、毕业30年有感等。并配图片(个人或家庭均可)。写什么都行,总字数不超过500字。(可参考洪云提出的格式)。
2.公共部分:抒发对同学的评价、对母校的怀念、毕业后的人生感慨等关于同学、母校、岁月的各种主题的投稿,文体不限,每篇字数不超过1500字。投稿时请注明是公共部分的资料。可选择投稿。
3.特别收集珍贵的老照片。
4.纪念册信息收集及截止时间:请于2014年5月30日前将纪念册资料及您提供的新旧照片等通过电子邮件直接投递给洪云(135XX006,328XX99@qq.com),或投递给各班联系人转交洪云(可发邮件索取各联系人联系方式)。
三、各班联络人及联系方式。
1.国内:甲班李方、乙班齐莉、丙班陈时祥、丁班洪云、戊班毛海荣。校本部陈水挟。
2.海外:罗鲁斌、李青、马武平,冯敏辉、陈新新。
3.请你们互相转告,各班联络人积极动员同学参会及踊跃投递纪念册资料。
4.可发邮件sysuchem80@gmail.com索取各联系人联系方式。
四、代理旅行社及其联络方式。
本次聚会,食宿行拟委托20XX年聚会的代理旅行社粤海国际旅游公司安排,旅行社联系人及资料如下:江XX小姐:电话:020-22382392。
五、回执及其他。
1.请你们收到本通知后第一时间填好回执,以电话或E-mail通知各班联络员,或直接通知陈水挟(XX@,或本次聚会专用邮箱sysuchem80@gmail.com),便于筹备和编写通讯录。
2.不参加聚会的同学,也请填写通讯录。
3.各班联络人做好收集参会人员及信息工作。至迟9月30日前确定参会人员信息
三十年同学聚会邀请函(二)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虽时隔30载,可毕业时那感人至深、荡气回肠而挥泪送别的一刹那仍历历在目!物久留恋,人久怀念,彼此间相见的愿望是那么的真切。五年一小聚,十年一团圆,为圆同学重拾青春,共叙友情之愿望。经部分同学提议:xxxx年8月8--9日在恩平举行xxxx毕业三十年聚会。
亲爱的同学,也许你的风华正茂、青春美丽已不复当年,但这丝毫无损我们与你紧紧握手,热烈相拥,深情祝福的热切期待!岁月蹉跎慨沧桑,光阴流水叹世道。三十年的人生路,各有各的辛酸与曲折,各有各的成就与辉煌。“相别时难见亦难”,为了一睹同学们现在的风采,分享同学们成功人生,重拾过去的记忆,醇酒一杯候相逢!
曾记否:我们常常漫步的幽静的林荫道、留下了我们徘徊足迹的翠绿小山、刻下了我们寒窗苦读的年轮的挺拔高大的木棉树、回荡着我们琅琅书声的低矮的教室、洒下了我们拼搏汗水的操场、飞溅着我们嬉戏追逐的浪花的锦江河畔、还有无悔青春而谆谆教诲我们的授业恩师?这一切无不留下我们火热年代的美好回忆。
毕业之时,彼此间没能留下任何可供纪念的选择。一个个熟悉的倩影,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只在一声轻轻的道别后,便各自奔向人生的征途。遗憾和无奈,抹不去我们的身影;思念和向往,无时不在撞击着我们的心扉,渴望那星晨逆转…… 不知不觉,春去秋来,三十年过去了,你好吗?我们都很想看到现在的你,8月8日,锦江温泉,不见不散!
三十年同学聚会邀请函(三)
1985年8月,一个火热的夏季,一群莘莘学子怀揣着梦想,来到了西子湖畔的求是园。自此,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混合班,是炼狱,让我们的精神更加坚强;是熔炉,让我们的理想变得辉煌;是孵化器,让菜鸟羽翼渐丰,展翅翱翔。华山论剑,让我们知道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英雄惺惺相惜;老和山下,植物园边,更有才子佳人相见恨晚,永结良缘。多少欢乐悲伤,多少落寞惆怅;几多往事,几多回忆。怎奈日月匆匆,少年懵懂,时光飞度,各奔前程。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其间,懵懂少年已化身风度翩翩的成熟男,青涩少女已成为人情练达的知性女。这些年,你或者一帆风顺步步登高,或者身经百战岁月峥嵘;或者漂洋过海传播中华民族优秀基因和文化到世界,或者固守故土以振兴祖国与家乡为己任;或者登高一呼应者云集运筹决策国家大事,或者纵横捭阖合纵连横驰骋于商海,或者山不厌高学不厌精潜心于学术,或者在得失之间拿起放下参悟了人生真谛…… 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心归何处,无论你成功或者失意,能理解你、宽慰你、支持你、为你喝彩、为你加油的,正是当年的老同学!
20XX年8月,又是一个火热的夏季!来吧,你们都来吧,让我们一起再燃青春的激情,重温往昔的岁月,回味当年的梦想;来吧,你们都来吧,让我们彼此倾述,举杯合欢,亮外人难懂之闷骚,吐别处无解之苦槽,分享人生之体验与感悟;来吧,你们都来吧,让我们共同追寻那不甘寂寞和平庸的混合班精神,休憩,加油,再创辉煌!
混合85班“相逢30年”聚会时间:20XX.8.14-20XX.8.16
聚会地点:杭州,良渚君澜度假酒店
聚会大致安排:8月14日报到,晚饭聚餐,晚上自由交流。15日全天安排活动,16日安排随意点。
前期工作:1.报名 2.预交费1000元 3.网站修改个人资料及缴费登记。
报名方式: 每班联络人处报名,1班 蒋水秀 2班费海林 3班王立群
缴费方式:
活动费用账号(打款时请备注姓名,打款后请短信通知吴兰**):
支付宝账号:**(实名验证: 吴兰)
银行卡: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营业部 吴兰**
目前先预付1000元(作为沈波预定房间等的费用。此款最后不来参加活动也不退),活动报到时再付尾款。
第四篇:坚定理想信念 扎根基层三十载0
坚定理想信念 扎根基层三十载
***,男,出生于1964年1月,系***乡人,中共党员,中专学历。一九八四年参加工作,曾临时任乡土地员、民政员、林业管护站长、乡邮员等职。县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
1984年,经考试被聘用为乡政府临时工以来,主动学习,认真工作,不断探索,积极创新,任劳任怨,不思回报,逐步参加乡会计、退耕还林、移民并村、民政救助、土地管理、乡邮投递等全乡范围内的工作。在2000年全县实施移民并村战略中,我肩负起了全乡移民并村的重任。由于我乡西部大部分村分布在大山深处,村民思想极度落后,信息闭塞,故土难离的信念根深蒂固,没法理解国家移民政策,又涉及12个村,121户,603口人的整体搬迁,工作任务相当艰巨,工作量相当大。我作为当地人,也在移民行列里,本着以人说人,以理说理的原则,先后10余次深入12个村挨门串户讲政策、作比较、找出路,在村民顾虑重重下当起保人,保证移的出能致富,特别是有几户在担保后还上门10余次做工作才彻底消除了村民的担心。在做好前期动员工作的同时,在选好新村村址,建好移民房,谋划好将来出路上苦思冥想,昼夜忙碌,前后十余次与移民新村周边六个村协商划拨租赁土地,解决移民生活出路。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一批60户328人喜迁新居,入住新村。期间我连续三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看望过有病的妻子,***村民***等移民的一句话“没有***,就没有我们的新天地”,对我的工作给予了肯定,暖了我的心,也安慰了我的家属。随着第一批移民的认可,陆续第二批、第三批移民逐步移出,入住新村。为了真正移的出、稳得住,近几年来,通过我的努力,乡政府的支持,先后为***移民村引进的人蓄分离养殖圈舍26套,购臵优种公种羊70余只,生产母羊发展到1100余只。2011年,在多方积极争取下,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使原来的500余亩盐碱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并组建了绿化队、工程土建队,转移了劳动力60余人,人均收入增加了2000元。
从2001年开始,在全乡大范围实施退耕还林战略中,作为临时土地员、林业员,先后历时200天,行程6000公里深入16个村,核实土地11800余亩,摸清了全部原始数据,为退耕还林决策提供科学保障。在苗木调运中,亲自选苗、起苗,严把苗木质量关,曾在***县连续工作15天,没吃没喝,保持了党员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栽植中,为了保证栽一株、活一株,严把栽植关,利用仅有的交通工具摩托车,每天要跑100公里,查看施工现场。年迈的老父亲在一次栽植中,因为没按程序粘泥浆直接栽植,他严厉的批评,要求重新返工,到河湾粘泥浆再栽。由于把关严,当年栽植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现在退耕地看上去已成林海。在担任民政员期间,他本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民解愁的原则,先后对全乡460余户弱势家庭和150余名孤寡、残疾进行摸底登记,并建立电子档案,随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及时向上级民政部门反馈信息,给予他们最及时的救助,先后为300余户弱势家庭办理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为100余名孤寡办理了五保供养,为50余名残疾人办理了农村最低保障补贴,对500余户突发受灾户给予了及时救助,减少了灾后损失。2011年,两个残疾人因琐事发生斗殴,致使一方骨折住院,而另一方也是弱势家庭,住院费用难以解决,身为民政员,记在心里,挂在手上,义不容辞的挑起了协商和救助的责任,主动联系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和民政大病救助中心,报销医疗费用,申请民政救助,但仍满足不了所需费用,正逢春节将至,主动拿出工资2000元安抚救助了两家弱势家庭,使他们都能愉快度过春节。由于工作实绩,2012年曾参加全省民政工作座谈会,受到了***副省长的高度赞扬。
回首三十年,作为一个乡临时工,勤勤恳恳、默默无闻、鞠躬尽瘁,成绩突出,事迹感人,赢得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一方百姓的拥护和赞誉。三十年如一日的基层工作者是***精神的楷模。
第五篇:情洒教育三十载
情洒教育三十载,甘为人梯育英才
——记贾庄校区薄庄小学校长
薄贵平
在巨鹿县城南,提起薄庄小学校长薄贵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薄校长十八岁参加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了三十多年。在他的领导和引领下,薄庄小学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德育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与认可。薄庄小学先后被巨鹿县人民政府授予“2009常规管理先进学校”“2010基层先进学校”。他本人先后被评为“优秀校长”、“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巨鹿县优秀共产党员”和“河北省优秀园丁”。他正是凭着对家乡教育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之情,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业绩。薄校长为薄庄小学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可以说,没有薄校长,就没有薄庄小学的今天。
一、精心抓学校常规管理。
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关键看管理。薄校长认真学习学校管理先进理论,依据多年来丰富的从教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学校的管理体系,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学校中层领导任小组成员的学校常规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了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育教研和德育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在常规管理过程中,他首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教师的榜样、学生的楷模。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校为家,坚守工作岗位。每天清晨,他总会出现在学校大门口,笑迎每位师生;黄昏时分,他总会出现在学校大门口,目送师生回家。在平日里,他总爱在校园里四处转转。每天,校园的角角落落都会留下他的足迹。有些教师工作不到位,看到了校长在查看,自己心知肚明,还没等校长指出,便及时得到了改进。校长经常教育全体教师:“要多做少说。不看广告,看疗效。”其次,薄校长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分清责任,层层落实。为从校长到
一线教师,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逐步形成了严密、有效的学校常规管理体系。为了保障常规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他还亲自参与制定了《学校常规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学校常规管理奖惩制度》等。现如今,薄庄小学已经连续多年在校区常规管理综合评估中名列第一。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代表校区接受省、市、县教学督导评估检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二、潜心抓学校教育教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先行。”薄校长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多年来,学校一直把国旗下的讲话、各种大型文艺活动、班队会和主题班会等形式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以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坚持以开展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歌咏比赛和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为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学校还将诚信教育确立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事迹。特别是五年级学生薄志伟、靳秋业、张浩宇、薄愠腾同学五年如一日,帮助残疾学生乔良川的感人事迹,先后被中国新闻网、新浪网、新华网河北频道、河北新闻网和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等上百家新闻网络媒体竞相报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学校乃至全县小学生学习的楷模。薄志伟等四名同学先后被评为2010年8月份“邢台好人”、“安利文明红人”和“县级优秀少先队员”。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一不浸满了薄校长的汗水!
薄校长经常对教师讲:“教育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三十多年来,薄校长既担任过学科教师,又担任过班主任工作。他深知教育教学工作的细小琐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效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鼓励教师多向年长的教师学习,对于热点难点问题,教师之间可以共同探讨,一起寻找破解问题的妙招。他还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强化班级管理,设立班委会机构,注重培养班级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采用一对一的帮扶形式,把后进生转化工作落实到位。在他的正确指引下,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续五年在校区教学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在他的倡导下学校教导处制定了《学校教育教学考评细则》《学校教学教研实施办法》和《校本培训管理制度》等制度,设立了语文、数学、综合教研组,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的教研活动,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科教研,为教师的业务成长搭建了交流平台。平日里,他经常和老师一起听课,参与学校教研活动。2009年,学校创编了校本课程《农村小学生诚信教育读本》,完善了三级课程体系。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他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目前,学校已经完成市级课题三项。
在抓好学校教师培训培养、教学研究的同时,他还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指导。由他指导,孙云芳老师执教的数学课《用字母表示数》获县级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由他指导,赵敬爽老师执教的数学课《圆锥的体积》获县级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由他指导,宋文锋老师执教的科学课《运动的描述》获市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一等奖。
三、热心破解教师难题。
教师的家庭问题,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心态。2010年春,学校赵敬爽老师的丈夫有了外遇,与她提出了离婚。那段时间,是赵敬爽老师心神不宁、情绪最低落的时候。薄校长知道后,及时劝慰赵老师,并嘱托身边的同事要体谅和关心赵老师。薄校长又通过私人关系,为赵老师牵线搭桥。“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敬爽老师最终与巨鹿中学的陈占青老师认识、相爱,最终结为伉俪,完成了一段美好姻缘。
薄校长视教师如亲人,用一颗炽热而真挚的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教师。2001年秋天,学校教导处主任赵庆昌老师的爱人身患半身不遂,需要住院治疗。对于原本生活拮据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薄校长得知此事后,倾囊相助,把原准备为儿子办喜事的六千元为赵老师的爱人垫付了医疗费,解了赵老师的燃眉之急。每提及此事时,赵老师都会动情地说:“薄校长的恩情重啊!这辈子也难以报答!”学校王晓丽、薄淑霞老师家住在县城,每天都要往返两次。特别是赶上雨雪天气,无法正常上下班。为此,薄校长在校舍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为她们腾出一间办公室,供其住宿使用,还为她们购置了电磁炉和餐具,解决了她们的吃住问题。薄校长用真诚和热心对待他身边的每一人,感动了学校全体教生。现如今,薄庄小学的教师队伍斗志昂扬、团结和睦!
四、倾心打造育人环境。
把薄庄小学做大做强,是薄校长的多年愿望。2005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县里要落实“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工程”。他多次跑乡里去县里,利用各方关系,争取到危房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70万元的“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工程”惠及薄庄及周边十几个行政村。从工程开工建设到项目竣工,是他最忙碌的一段时期。他既要抓学校全面工作,又要配合施工单位协调土地、水、电使用问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常常夜不能寐,跟班检查。学校教学楼主体竣工后,为了保证师生如期搬迁,他有东奔西走,争取上级资金12余万元,完成了学校围墙、厕所、锅炉房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学校硬件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他还多次外出考察省内多所名校,借鉴其成功经验,确立和实施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全力打造“诚信校园”“书香校园”,进一步优化了学校育人环境!
五、甘心为人梯育英才。
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是薄校长最引以为荣的光辉历程。1975年,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原本有机会上大学。可是,当他得知村里缺老师,孩子们没人教时,他毅然放弃了进城深造的机会,走上了三尺讲台,一干就是三十六年。其间,在保定当画家的舅舅得
知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为之惋惜。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当民办教师的那段艰苦岁月。每月五块四毛多的工资要养活一家五口人,实在是微不足道,令人难以想象!大人没什么,孩子营养跟不上,他又何尝不为之担忧呢?深明大义的妻子最了解他的心思,为了能够让他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下过砖厂。有时,瞒着丈夫去娘家借粮借钱,补贴家用。由于多年来的忘我工作,薄校长严重透支着身体,患上了糖尿病和高血压。面对病魔的折磨,他毫不惧怕。家人和同事的劝说,在他身上没有任何作用。现已年过半百的他,对家乡教育的痴情未减。
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病魔的肆无忌惮的折磨,没有动摇他的梦想。相反,更坚定了他的从教信念。为了保证孩子能够读好书,他主动找到了村里的知识青年许胜国、赵庆昌二人,希望他们也能过来教书。就这样,他们三人,每人两个班,教了这班,教那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就取得了全乡第一名。优异的教学成绩吸引了邻村更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薄庄小学上学。薄校长当时既当老师,又当校长,工作异常繁重。可他从来没有叫过苦,叫过累。在他的领导下,薄庄小学实现了从低矮、破旧、昏暗的平房到高大、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的顺利搬迁,学校硬件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薄庄小学的办学规模由小到大,综合教学实力由弱到强,学校育人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前来就读。几十年来,学校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薄校长每次提及自己的学生时,都会为他们而感到骄傲!
路漫漫其修远兮。薄校长强烈的事业心、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和矢志不渝的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深深的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个人,诠释着他那绚丽多彩的教育人生。(贾庄校区薄庄小学薄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