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渴病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1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甜,或伴疲乏无力,视物模糊等主要症状;或无典型症状,但血糖水平符合西医糖尿病诊断标准者。
2.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仍按照1999年W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并且随机血糖≥11.1mmol/L。随机是指一天当中的任意时间而不管上次进餐的时间。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多尿、烦渴和无其他诱因的体重下降。(2)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状态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3)糖耐量试验(OGTT)时,2小时血糖≥11.1mmol/L,OGTT仍按WHO的要求进行。
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在次日复诊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即可诊为糖尿病。(注:以上为静脉血浆测值。如毛细血管全血测值,则空腹血糖≥6.1mmol/L(1l0mg/dL),其他标准相同。)
(二)证候诊断
1.阴虚燥热证:
主症:咽干口燥,烦渴多饮,舌红苔黄。
次症:心烦畏热,喜冷饮,溲赤便秘,脉细滑数,或细弦数。
本证诊断标准:同时具备主症2~3项,或具备主症1项,次症2项以上。2.气阴两虚证:
主症:咽干口燥,神疲乏力(或下肢发软)。
次症: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尿频或溲赤,便溏或便秘,舌红少津少苔,或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或细弦,或细弱。
夹瘀症:肢体某一部位固定疼痛或刺痛,或肢体麻木,或肌肤甲错,或口唇紫暗,或面部瘀斑,或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或脉象沉细涩。
本证诊断标准:同时具备2项主症者,或具备1项主症咽干口燥,必须同时具备1~2项次症气虚症状;或具备1项主症神疲乏力,必须同时具备1~2项次症阴虚症状。夹瘀者,只要具备1~2项瘀血症状即可。
3.阴阳两虚证:
主症:咽干口燥,神疲乏力,腰膝酸冷,手足畏寒,夜尿频多。次症: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自汗易感冒,气短懒言,颜面肢体浮肿,尿多浊沫或尿少,男子阳痿,女子性欲淡漠,大便溏结不调,舌体胖大有齿痕或舌
质红绛少苔,脉沉细无力或细数。
本证诊断标准:同时具备主症3项以上者,或具备主症2项(其中后3项必须占1项)并同时具备次症3项
4.瘀血阻络证:
主症:口干尿多,身体某一部位固定疼痛或刺痛或夜晚疼痛明显。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明显。
次症:肌肤甲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健忘心悸,心烦失眠,舌下脉络青紫纡曲,脉弦或沉涩。
本证诊断标准:具备主症2项;或主症1项,次症2项 5.肝胆湿热证
主症: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脘腹胀满,头身困重。
次症:形体肥胖,心胸烦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口干口苦。6.肝气郁滞证
主症:精神紧张、焦虑、失眠、胸胁胀痛、目眩。次症:舌边尖红、苔薄黄而于,脉弦。
本证诊断标准:具备主症2项;或主症1项,次症2项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阴虚燥热证: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白虎人参汤加味。
常用药:人参、知母、石膏、桑叶、生地、玄参、麦冬、丹皮赤芍、地骨皮等。
2.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代表方: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党参、黄芪、五味子、麦冬、知母、生地、玄参、丹参、赤芍等。
3.阴阳两虚证: 治法:阴阳双补
代表方:真武汤合右归丸加减
常用药:党参、熟地、山萸肉、山药、杜仲、当归、枸杞子、仙茅、仙灵脾、炙甘草、牛膝、车前子、防己、赤芍、白术、熟附子等。
4.瘀血阻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或桃红饮子加减。
常用药物:赤芍、白芍、川芎、牡丹皮、桃仁、红花、川芎、丹参、莪术、生地黄、地龙、全蝎、水蛭、葛根等。
5.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或化湿醒脾、清泄肝胆湿热 代表方:三仁汤、甘露消毒饮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草果仁、杏仁、薏苡仁、干姜、厚朴、藿香、茯苓、白术、甘草、茵陈、滑石、通草、黄芩、龙胆草、泽泻、郁金、浙贝、木香、车前子等。
6.肝气郁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
代表方:以疏肝解郁汤加减,常用药物 柴胡、白芍、郁金、枳实、茯神、百合、元参、,苍 术、川芎、合欢花、八月札、玫瑰花。
(二)中成药或中成药针剂治疗:
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功能滋养肝肾,每次6-8粒,日3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
金匮肾气丸、金水宝胶囊:功能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每次每次6-8粒,金水宝胶囊每次3-6粒,日3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
复方血栓通胶囊:功能:活血化瘀通脉,每次2-3次,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
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活血通络。适用于夹瘀阻络者。
银杏达莫注射液:10~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活血化瘀通脉。适用于夹瘀阻络者。
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活血化瘀,通脉止痛。适用于夹瘀阻络者。
红花注射液:20-4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活血化瘀,通脉止痛。适用于夹瘀阻络者。
生脉注射液:10~4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轻证患者。
参麦注射液10~50ml加入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益气养阴扶正补虚。适用于气阴两虚重证者。
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扶正固本,益气活血化 瘀。适用于气虚血瘀者。
(三)特色疗法:
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中医特色治疗。
(1)根据辨证使用针法、灸法及拔罐:每日1次,可左、右肢体交替取穴。适应证:糖尿病早、中期患者。
主穴:足三里、三阴交。
辨证进行配穴。配穴:肝俞(肝郁气滞)、脾俞(脾虚湿盛)、肺俞(气阴两虚)、肾俞(阴阳两虚)。
(2)中药外治:包括中药熏洗、熏蒸治疗、蜡疗(蜡水、蜡饼)和中药沐足治疗(注意避免烫伤!)
中药熏洗、熏蒸方药组成:生地、赤芍、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黄芪等。
中药沐足:取生地、赤芍、桂枝、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黄酒、陈醋等适量(约10~30g)同煎,待水温适宜时(约37度左右),盛于足浴器中沐足外洗。每次约半小时。每日1~2次。可舒经通脉、活血止痛。
(3)物理治疗:1.中频脉冲电治疗,2.微波治疗,3..红外线治疗,4.其他
(四)饮食疗法:
1.常规糖尿病餐:主要通过计算患者的标准体重来,制定全天饮食的总热卡以及糖、脂肪、蛋白质的含量。
①测身高、体重确定体型
计算方法如下:
成人标准体重计算公式: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20%者为消瘦,在±10%以内为正常。
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的百分比(%)=(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00%。②根据体型和劳动强度计算成人年所需全日总热量(千卡/公斤/日)休息或超重者:25~30千卡/公斤/日; 轻体力或正常体重者:25~35千卡/公斤/日; 中体力或消瘦者:35~40千卡/公斤/日 ③饮食中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分配
一般糖尿病病人每日饮食中三大营养素所含全日总热量的比例为蛋白质15%左右;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60%~70%。
对蛋白质的量还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选择不同类别的蛋白质。肾功能正常者以谷、豆类蛋白质为好,既有利于营养需要,又可防止血脂升高。肾功能 衰竭者选乳、蛋类蛋白为好,因其生理价高,少产生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物质,有利于保护肾功能。
对于脂肪的供给,要防止血脂升高,应以植物油为主,保证必需脂肪酸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也应足,食量不足,既不利于保护肾功能,久则影响细胞功能和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④安排全天的主、副食及食谱
三餐的主食量为早餐1/5,午餐2/5,晚餐2/5,或早中晚各1/3。对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病情不稳定的病人每日须进食5~6餐。加餐的食物一般是从正餐中匀出的25~50g主食。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常常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及夜晚临睡前需要加餐,特别上午9点和夜晚临睡前加餐十分重要。一般认为对非重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最好不宜超过100g,余下的主食可作为加餐用。2.特殊饮食:
包括低糖饮食、低脂饮食、低盐饮食、优质低蛋白饮食等,分别适用于糖尿病血糖控制偏低和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肾病(四期和五期,未透析治疗)等情况时。
(五)运动疗法
适当的运动及控制体重。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运动内容丰富多彩。可个根据病情的轻重,体力的强弱。个人的爱好及客观条件因人而异。
(六)糖尿病教育:
主管护士进行入院常规健康宣教(住院常规、一般知识如饮食、运动及常用药物知识、注意事项);主管医师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本病人为什么适合此种治疗方案)、转归及预后。
(七)监测:
1.血糖水平:包括全天血糖谱或特定时间的血糖:如空腹、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睡前等,以及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
2.一般情况:包括P、R、BP、T、体重指数以及三多一少等症状的改变。
(八)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主要采用降糖、降压、调脂、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方案。降糖药物的选择:按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抵抗以及伴随情况进行适当用药。
1、初发的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呈急性受损者,可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为主。待病情稳定、胰岛功能恢复、血糖好转后,可改用口服药治疗。方案参考2。
2、胰岛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而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者,可选双胍类降糖药为 主,视病情、经济条件以及对治疗达标的要求程度,可同时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或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胰岛素促泌剂等使用。
3、胰岛功能中度受损,应以上述用药为基础,血糖控制不良时可再联合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或传统磺脲类降糖药。
4、胰岛功能受损严重者,慎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传统型磺脲类降糖药,应以胰岛素治疗为主,可视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合并症的情况,联合上述各类口服药治疗。如出现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伴较重的口服药胃肠道反应则停用口服药联合治疗,以胰岛素替代治疗为主。并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降压药物的选择:
降压药物首先考虑使用ACEI或ARB,二者为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单一药有
效时,可优先选用ACEI或ARB;当需要联合用药时,也应当以其中一种为基础。如果病人不能耐受,二者可以互换。ACEI和ARB对心、肾有独特的保护作用,且有调节糖代谢的作用,一但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应使用ACEI或者ARB。合并大量白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ARB作为降血压首选。使用ARB或ACEI的患者,应当定期检查血钾和肾功能。
降脂药物的选择:
调脂治疗首选他汀类降脂药,如甘油三脂增高明显,也可单独或联合应用贝特类降脂药。
抗凝、改善微循环药:
常选肠溶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前列腺素E1制剂等。
(九)会诊
当确诊糖尿病后应请眼科会诊以早期诊断和协助治疗糖尿病眼病;合并有冠心病、心衰等应请心脏科会诊;如合并有严重的水肿和肾损害时等应请肾科会诊;如合并有严重糖尿病足病时则应请血管外科等协助诊治。必要时应紧急会诊和院外专家联合诊治。三.疗效评价
1.疗效判断标准
包括疾病疗效判定标准,主要指标疗效评价,证侯疗效判定标准。①疾病疗效评定标准:按《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判定方法。显效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侯积分减少≥70%;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40%,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至7.0%以下,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30%。
有效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侯积分减少≥30%;空腹及餐后2 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治疗前的1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
无效 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下降,但未达到有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无下降,但未达到有效标准。
②主要检测指标(血糖)疗效判定标准:按前述《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方法。
显效 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40%,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至正常6.5%以下,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30%。
有效 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治疗前的1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
无效 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或略有下降,但未达到有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无或略有下降,但未达到有效标准。
③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按前述《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中医证候的疗效判定方法。
临床痊愈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四.转归预后
消渴病常病及多个脏腑,病变影响广泛,未及时医治以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常可并发多种病证,如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则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炼液成痰,以及血脉瘀滞,痰瘀阻络,蒙蔽心窍,则发为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发为水肿。综观消渴病的自然发病过程,常以阴虚燥热为始,病程日久,可导致阴损及阳,血行瘀滞,而形成阴阳两虚,或以阳虚为主,并伴血脉瘀阻的重证,且常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消渴病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甚高的一种疾病,尤以中老年发病较多。“三多”和消瘦的程度,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早期发现、坚持长期治疗、生活规律、饮食控制的患者,其预后较好。儿童患本病者,大多病情较重。并发症是影 7 响病情、损伤患者劳动力和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故应十分注意及早防治各种并发症。五.预防与调摄
本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其中,尤其是节制饮食,具有基础治疗的重要作用。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人,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时定量进餐。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保持情志平和,制订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
第二篇:2015消渴病水肿诊疗方案
(2015)消渴病水肿诊疗方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制定
【病名】
中医诊断:消渴病水肿 西医诊断:糖尿病肾病 【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参照《肾脏病学》第二版(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确切的糖尿病史。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个月内连续尿检查三次UNER介于20-200ug/min(28.8-288mg/24h),且可排除其他引起UAER增加原因者,可诊断为早起糖尿病肾病。
(3)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大于0.5g/24h连续2次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引起蛋白尿增加的原因者,可诊断为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上凡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异常增高,或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或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应考虑到糖尿病肾病。同时应注意排除泌尿系感染和多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以及心功能衰竭、高血压病引起的尿蛋白白排泄率和尿蛋白增高的原因。
2.疾病分期:参考丹麦学者Mogensen提出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方案进行。Ⅰ期: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体积增大,尿无蛋白尿,无病理组织学损害。肾血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及内压均增高,其初期改变为可逆性。
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GBM增厚,系膜基质增加,GFR多高于正常。
Ⅲ期: 早起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尿排泄率持续在20-200ug/min或30-300mg/24小时。GBM增厚,细膜基质增加明显,出现肾小球节型和弥漫型病变及小动脉玻璃样变,肾小球荒废开始出现。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UAE持续200ug/min或尿蛋白大于0.5g/24h,血压增高,水肿出现。肾小球荒废明显,GFR开始下降。
Ⅴ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GFR10ml/min。肾小球广泛荒废,血肌酐、尿素氮增高,伴严重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
糖尿病肾病临床上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即西医早起糖尿病肾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Ⅲ期;中期,即西医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期肾功能正常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Ⅳ期肾功能正常者;晚期,即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存在肾功能损害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Ⅳ期肾功能不全和Ⅴ期患者。
生化指标:尿常规、微量尿蛋白排泄率、尿蛋白/24小时、血尿素氮、血肌酐、肌酐清除率等。【证候诊断】
参照“1992年山东明水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三次大会通过的《消渴病中医分期辩证与疗效评定标准—消渴病辩证诊断参考标准》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吕仁和、赵进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一)脾肾气虚证:面色萎黄,颜面或四肢水肿,伴见倦怠乏力,头晕,胃脘胀满,食纳不佳,腰膝酸软,小便频或夜尿增多,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细。
(二)肝肾阴虚证: 颜面或四肢水肿,时有急躁易怒,伴见头晕头痛,腰酸耳鸣,五心烦热,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
(三)脾肾阳虚:面色萎黄,形寒怕冷,颜面或四肢水肿,腰以下为甚,脘腹胀满,食纳不香,大便溏薄,小便短少,或夜尿频,舌体胖大,舌淡或暗淡,苔白腻,脉虚细。
(四)阴阳衰竭:全身悉肿,形寒肢冷,面色晦暗,精神萎靡,神疲嗜睡,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有秽臭,大便溏泄,尿少或无尿,或舌体胖大,舌暗红,苔白腻或垢腻,脉沉细无力。
【治疗方案】
一、辨证使用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一)脾肾气虚证: 治法:益气健脾、补肾利水
方药:六君子汤合补肾利水汤(我科协定经验方)
党参15g、茯苓12g 半夏10g、白术10g、陈皮10g 甘草6g 黄芪45g 熟地黄15g 山萸肉15g 泽兰10g 金樱子15g芡实15g 白花蛇舌草30g 薏苡仁30g 滑石15g 蝉蜕10g 中成药:七味地黄丸、肾清片、金水宝、百令胶囊、尿毒清颗粒、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
(二)肝肾阴虚证: 治法:平肝潜阳,补肾利水
方药:杞菊地黄汤和补肾利水汤(我科协定经验方)加减 枸杞子15g、杭菊花10g、生地黄15g、茯苓10g、山萸肉12g、石决明24g、怀山药12g、丹皮9g、、泽兰10g 黄芪45g 熟地黄15g 山萸肉15g 金樱子15g 芡实15g白花蛇舌草30g 薏苡仁30g 滑石15g 蝉蜕10g 中成药:七味地黄丸、肾清片、尿毒清颗粒等。
(三)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阳、补肾利水
方药:实脾饮和补肾利水汤(我科协定经验方)加减
干姜6g、茯苓15g、白术15g、大腹皮15g、厚朴15g、附子6g、甘草6g 桂枝20g 黄芪45g 熟地黄15g 山萸肉15g 泽兰10g 金樱子15g 芡实15g 白花蛇舌草30g 薏苡仁30g 滑石15g 蝉蜕10g 中成药:肾清片、金水宝、百令胶囊、尿毒清颗粒、壮腰益肾丸、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等。
(四)阴阳衰竭:: 治法:调和阴阳,补肾利水
方药:金贵肾气丸和补肾利水汤(我科协定经验方)加减 附子6g 肉桂10g 熟地黄15g 山药15g 山萸肉12g 茯苓15 泽兰15g 益母草15g 车前子15g 黄芪45g 金樱子15g 芡实15g 白花蛇舌草30g 薏苡仁30g 滑石15g 蝉蜕10g 甘草10g 中医特色治疗:肾清片、金水宝、百令胶囊、尿毒清颗粒、壮腰益肾丸、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二、内科基础治疗
(一)(二)
(三)糖尿病肾病饮食治疗。
积极控制原发病,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保护肾脏药物。辩证使用中成药。
三、中医特色治疗治疗项目
(一)可选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泄浊解毒方为我科协定经验方,并通过科研证实可协助降低肌酐值,改善临床症状。
方剂组成:丹参15g大黄20g煅牡蛎30g槐花15g蒲公英15g 功效:泄浊解毒。
适应症:糖尿病肾IV-V期及透析病人。
(二)中药熏洗配合手指点穴 中药熏洗方剂组成:
桂枝20g 当归15g 熟地黄15g 干姜10g 细辛6g 补骨脂15g 芦巴子15g 玉米须20g 路路通20g 鬼箭羽15g 功效:温阳补肾,活血利水
手指点穴配穴:涌泉 太溪 三阴交 然谷等穴。
通过临床实践,中药熏洗可达补肾、活血、利水之效,配合手指点穴及滚、搓手法治疗,可加强上述疗效,使药物发挥更加充分,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艾条灸
配穴:肾俞 关元 气海 中极 外陵 滑肉门
上述穴位为培补肾精之效,加用艾条灸,可起温阳通络之效,结合现代医学观点,可促进肾脏血流,预防血栓,同时提高肾脏免疫力。【难点分析】中医中药对减轻难治性肾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优化。【健康教育指导】 1.注意保暖,避风寒。2.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3.注意调摄,起居有常,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严防感冒。
5.劳逸适度,尤应节制房事,戒怒,以保护元气。【辩证施护】
一、护理评估
(一)既往饮食结构和习惯、家族史。
(二)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三)并发症。
(四)心理社会状况。
(五)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脾阳不振证;脾肾阳竭、浊毒水泛证。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遵医嘱定期检查血糖、尿蛋白及肾功的变化。
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定时测体重、血压。
4、减少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5、重者卧床休息,轻者适当活动。
6、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7、严格控制血糖,同时要防止出血低血糖。
8、临床蛋白尿者,积极控制影响肾脏功能的因素:预防感冒、感染、心衰等。
9、严格控制血压,尽量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水平。
10、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血压、口中气味、水肿、二便、舌脉,以及皮肤瘙痒等变化。
(二)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时,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并注意保护肛周皮肤。
(三)饮食护理 饮食宜低盐低脂富含优质蛋白之品。
(四)情志护理 鼓励患者消除恐惧、忧虑、悲观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五)临证施护
脾肾气虚证:中药以热服,药后盖被发汗,以助药效;脾阳不振证:饮热粥或姜糖水后安卧,以助汗出;脾肾阳竭证:可给予中药煎水代茶饮,以助清热利水;浊毒水泛证:给予解表剂时,需热服。将下肢抬高,减轻水肿。【评价标准】
6.疾病判定标准:参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吕仁和、赵进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减轻大于或等于30%,但不足大于或等于50%,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或尿蛋白定量减少大于或等于30%,但不足大于或等于50%。
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者。7.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减轻大于或等于50%。有效: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减轻大于或等于30%,但不足大于或等于50%。无效: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减轻小于30%,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评价方法:采用中医症候学评价与实验室理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必要时引入终点事件评价和生存质量评估。
第三篇:消渴诊疗方案的优化
2012年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诊疗规范优化总结
本科室对消渴病(糖尿病)诊疗规范进行总结及修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及时修改诊疗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总结诊疗过程中新经验,优化诊疗方案,为该病提供更为合理、规范的治疗指导方案。2012年,本科室对消渴病(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和总结,对诊疗规范进行局部修订及优化。
一、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总结
(一)临床疗效评价
2012年1-12月份消渴病(糖尿病)共收住院病人32例,病人选择性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中医特色疗法(体针、穴位注射、艾灸等)以及西医西药等综合治疗。收入住院的患者32例,治愈28例,治愈率87.5%,好转4例,好转率12.5%,无效0例,无效率0%。平均住院日为10天。所有患者基本都应用中医中药以及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其中采用配合中药汤剂治疗30例,达到93.75%,非药物治疗以外治法25例,达到78.125%,包括膳食与药膳调配、运动治疗、针灸疗法。中医分型为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
(二)总结
自从拟定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后,科室医务人员均能自觉运用方案指导临床,提高了中药利用率,使疗效得到提高。对于消渴病(糖尿病)患者,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优势。但是消渴病(糖尿病)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证复杂,并发症繁多,其症型的复杂、变化多端给临床辨证带来困难,现有的证型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中医辨证分型有待进一步优化;消渴病(糖尿病)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证复杂,并发症繁多,西医西药单一降糖无法控制并发症的发展,中医中药在治疗消渴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中医治疗难点与优化
(一)难点:
1、消渴病(糖尿病)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证复杂,并发症繁多,其症型的复杂、变化多端给临床辨证带来困难,现有的证型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
2、消渴病(糖尿病)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证复杂,并发症繁多,西医西药单一降糖无法控制并发症的发展。
(二)优化
1、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优化
本科室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消渴病(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将消渴病(糖尿病)分为主症和兼症两个证型,使之更适合临床应用治疗。辨证分型中主症分为七型型: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兼症分为瘀证、痰证、湿证、浊证四种类型。这一优化突出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特色,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疗效。
2、消渴病(糖尿病)分型后临床用药和并发症用药的优化
本科室根据消渴病(糖尿病)新的分型进一步制定新的诊疗方案,主症七型继续应用原诊疗方案的辨证论治用药,兼症四型:瘀证:治法: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加减;痰证:治法:行气化痰,二陈汤加减;湿证:治法:健脾燥湿,三仁汤加减;浊证:治法:消膏降浊,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
第四篇:孤独症中医诊疗方案
孤独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参照“中医对孤独症的认识及治疗现状”(郭晓琳,中医儿科杂志,2010年)、“中医对孤独症的认识及治疗现状”(刘振寰,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拟定。
主要症状: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少语,无语,喃喃自语,语言重复,发声怪异,吐字不清,言语难以理解);社会交往障碍(眼不视人,目光回避,不愿交际,孤僻独行,自我封闭);特殊行为表现(动作怪异,姿势奇特,动作刻板重复,兴趣狭窄,迷恋物品,行为定式,感觉迟钝)。或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
次要症状:急躁易怒,胡言乱语,夜不成寐;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喃喃自语,口角流涎;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囟门迟闭,骨骼肌肉痿软,智力低下;数岁不语,神疲乏力,面色白,肢冷或有自汗。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儿童孤独症ICD-10 诊断标准。
(1)3岁以前就出现发育异常或损害,至少表现在下列领域之一: 1)人际沟通时所需的感受性或表达性语言; 2)选择性社会依恋或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功能性或象征性游戏。
(2)具有以下1)、2)、3)项下至少六种症状,且其中1)项下至少两种,2)、3)两项下各至少一种:
1)在下列至少两个方面表现出社会交往能力实质性异常:
①不能恰当地应用眼对眼注视、面部表情、姿势和手势来调节社会交往; ②(尽管有充分的机会)不能发展与其智龄相适应的同伴关系,用来共同分享兴趣、活动与情感;
③缺乏社会性情感的相互交流,表现为对他人情绪的反应偏颇或有缺损;或不能依据社交场合调整自身行为;或社交、情感与交往行为的整合能力弱;
④不能自发地寻求与他人分享欢乐、兴趣或成就(如不向旁人显示、表达或指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交流能力有实质性异常,表现在下列至少一个方面:
①口语发育延迟或缺如,不伴有以手势或模仿等替代形式补偿沟通的企图(此前常没有呀呀学语的沟通);
②在对方对交谈具有应答性反应的情况下,相对地不能主动与人交谈或使交谈持续下去(在任何语言技能水平上都可以发生);
③刻板和重复地使用语言,或别出心裁地使用某些词句;
④缺乏各种自发的假扮性游戏,或(幼年时)不能进行社会模仿性游戏。3)局限、重复、刻板的兴趣、活动和行为模式,表现在下列至少一个方面:
①专注于一种或多种刻板、局限的兴趣之中,感兴趣的内容异常或患儿对它异常地关注;或者尽管内容或患儿关注的形式无异常,但其关注的强度和局限性仍然异常;
②强迫性地明显固着于特殊而无用的常规或仪式; ③刻板与重复的怪异动作,如拍打、揉搓手或手指,或涉及全身的复杂运动;
④迷恋物体的一部分或玩具的没有功能的性质(如气味、质感或所发出的噪音或振动)。
(3)临床表现不能归因于以下情况:
其他类型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特定性感受性语言发育障碍及继发的社会情感问题;伴发情绪/行为障碍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和Rett综合征。
(二)证候诊断
1.心肝火旺证:少语或不语,语则重复,刻板动作,或行为孤僻;伴有急躁易怒,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宁,跑跳无常,不易管教,夜不成寐,时有便秘溲黄。舌质红或舌尖边红,苔薄黄,脉弦或数。
2.痰蒙心窍证:喃喃自语,行为孤僻,刻板动作;伴有表情淡漠,神情呆滞,对指令充耳不闻,言语不清。舌质淡,体胖大,苔腻,脉滑或濡。
3.肾精亏虚证:语言迟缓,少语,行为孤僻,反应迟钝,刻板动作;伴有运动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筋骨痿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4.心脾两虚证:少语或不语,气怯,行为孤僻,反应迟钝,刻板动作;伴有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肢冷或有自汗,夜寐不安,口角流涎,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康复疗法 1.功能训练 依据患者的语言、行为、智力等功能障碍,经过康复师评定其功能现状,结合现代康复理念使用现代康复手段,针对性的选择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特殊教育等治疗方法。
(1)语言训练:根据孤独症患儿存在的语言问题(认知理解障碍、语言表达障碍、交流沟通障碍、异常行为等)选择侧重点。
1)认知障碍训练
①实物认知:以日常用品、动物、食物、交通工具为主; ②名词、动词认知训练:实物←→图片(匹配)图片选择
③颜色视觉训练:顺序红、黄、蓝、绿„„先配对,再指认,后命名 ④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训练
⑤形状知觉:先识圆形、方形、三角形,匹配→选择→命名 ⑥大小、高低、长短比较认知
⑦空间方位词认知训练:顺序上下、后前、里外、中间、旁边、左右 ⑧形容词认知训练:根据颜色形容词、味觉形容词、本体觉形容词、情感形容词分别匹配训练。
⑨时间感知概念:上午、下午、早上等 ⑩人称代词学习:你、我、他匹配训练 ⑾量词学习:不同量词匹配学习
⑿句子理解:两词句、三词句根据个体进度逐步学习⒀阅读理解:故事情景匹配 2)言语表达障碍训练
包括口面部按摩、辅助口型,改善口、舌、下颌运动能力及灵活性,音素水平、音节水平、单词水平、句子水平训练。从被动发声→模仿口型发声→自主发声逐步训练。
3)交流障碍训练
①无口语期:训练重点以注视人与物、听指令练习、动作模仿、互动游戏、手势符号表达等训练。
②仿说期:从听声音、分辨声音并模仿发声、模仿发音交流、引导下用固定模式的句子进行简单短句交流。
③不善交流期:包括逼患儿说话,强化有需求→说话表达→满足需求模式;多设置说话的情景、制造环境,引导患儿在适合的场景下主动表达;互动游戏,强调让患儿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分享;交流内容适合患儿目前能力,多鼓励,引导患儿参加集体活动,增加社交机会。
4)异常行为矫治
包括正负强化、系统脱敏、消退法、暂时隔离、惩罚法。正强化正确选择要强化行为,有效选择强化物,逐渐脱离强化程序;负强化应明确目标行为,选择适当厌恶刺激,选择警告刺激,尽量减少不良行为产生诱因。
(2)感觉统合训练:先用《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制)评定后再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1)触觉系统:以手、脚及全身不同位置接触不同质地的物件刺激进行训练。包括寻宝游戏、麻布刷身游戏、大龙球压滚、玩胶泥、钻滚筒、钻阳关隧道、排笔刷痒游戏等。
2)前庭觉系统:包括摇晃和旋转的训练(吊桶、秋千、掉兜)、跳跳床、踩脚踏、滑板活动(俯冲滑板、爬滑板、滑板推球、滑板转圈)、走平衡木、平衡台等。
3)本体觉系统:包括关节按压、推小车、推重物、攀岩、抛接球活动、跳球跳床、拉单杠、翻跟斗、压大龙球、双人转大龙球等。
4)听觉系统:包括寻找声源、配对声音、打击乐器等。
5)视觉系统:包括钻小桶、吹肥皂、玩陀螺、暗室手电筒照射、躲猫猫、不同灯光刺激等。
(3)特殊教育:包括行为治疗、音乐游戏、言语训练、生活自理(采用顺向链锁和逆向链锁)、社会适应、融合教育,采用生活环境模拟改变、目光接触训练,指令听从训练、模仿能力训练、表达能力训练。异常行为矫治采用正负强化、系统脱敏、消退法、暂时隔离、惩罚法。正强化正确选择要强化行为,有效选择强化物,逐渐脱离强化程序;负强化应明确目标行为,选择适当厌恶刺激,选择警告刺激,尽量减少不良行为产生诱因。
2.针刺疗法
头针:百会、四神针、语言一区、二区、三区、智三针。体针:内关、神门、劳宫。
辨证取穴:心肝火旺型加心俞、肝俞、风池; 痰蒙心窍型加脾俞、丰隆、内关; 肾精亏虚型加肾俞、太溪、涌泉; 心脾两虚型加心俞、脾俞、三阴交。
对症取穴:语言不利、发音困难、吐字不清加舌三针、哑门、廉泉等;病程较长、症状较重、5岁以上的患儿可加足智针。
刺法:头针平刺进针,沿皮刺入帽状腱膜下1~1.5寸,百会、智三针(神庭、双本神)语言二区、三区由前向后沿皮刺入,语言一区由下向上沿皮刺入,四神针针尖向外平刺,紧贴骨膜行针,针深近25 mm,以抽气法运针10次,行强刺激,以针下有向内吸附感为度,留针2 小时,留针期间坚持带针功能训练,行针3次。内关、神门、劳宫直刺0.5~1寸,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2次,平补平泻,每天治疗1次,每周6次。
3.推拿疗法
头面部:施开天门手法、分推额阴阳、叩击语言一区、二区、三区各1 分钟,对口周和头面部穴位水沟、地仓、下关、翳风、颊车、承浆、印堂、脑户、哑门、大椎进行顺时针方向按揉,每穴1 分钟。
四肢部:施以清肝经、清心经、补脾经、补肾经、清天河水各1分钟,按揉少海、血海、足三里、丰隆穴1 分钟,揉双合谷、双太冲各1分钟。
背部:顺经推膀胱经第一线、第二线各5次,顺经推督脉5次,叩击华佗夹脊5次,捏脊5次,从第2次开始,术者根据患儿出现的不同症状,采用提捏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相关背俞穴,加强治疗。捏脊结束后,医者用双手拇指按揉肾俞穴5分钟。
4.耳穴疗法
取心、肝、肾、脑、交感、神门穴等,3天更换1次,休息1天,贴压期间每日手按压3次,每次10 分钟。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心肝火旺证
治法:清心平肝,安神定志。
推荐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远志、石菖蒲、茯神、茯苓、龙齿、党参等。
中成药:朱砂安神丸、龙胆泻肝丸等。2.痰蒙心窍证
治法:豁痰宁心,醒脑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加减。茯苓、人参、甘草、橘红、胆星、半夏、竹茹、枳实、菖蒲等。
中成药:苏合香丸等。3.肾精亏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填精益髓。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合菖蒲丸加减。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泽泻、丹皮、人参、石菖蒲、麦门冬、远志、川芎、当归等。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4.心脾两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推荐方药:归脾汤与养心汤加减。白术、当归、茯苓、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木香、炙甘草、人参等。
中成药:归脾丸等。
(三)其他疗法 1.穴位注射
复方丹参注射液等穴位注射每日取两穴,每穴位注射药物0.5ml,根据辨证选穴,每日1 次。
2.穴位埋线 针对不同证型辨证选取穴位,将可吸收羊肠线埋入穴位,持续刺激,每次取两穴,两周1次。
3.刮痧
1)刮头顶前部:一手扶持患儿头部,另一手握刮痧板,从百会穴沿督脉向前额方向刮拭10次,点按百会、神庭穴;然后与头正中线平行,循膀胱经刮拭头顶部双侧,刮拭力量以患儿耐受为度,刮拭10次。每日治疗1次。
2)刮背腰部:患者取俯卧位,先在背部常规消毒,涂抹润滑油,从上到下依次推刮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夹脊穴,见痧即止,每周治疗2次。
注意事项:刮痧时注意避开疖肿、包块;头部刮痧不需涂抹刮痧介质。4.物理因子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经络导平仪等治疗。
(四)护理调摄
1.护理常规:按照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安全护理:清除患儿周围环境中的危险物品,防止烫伤、坠床、跌倒、碰伤等意外伤害,防止自伤的发生;下床活动、如厕时,应有专人陪护。
3.情志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关心患儿,因人而异地通过解释、劝导、鼓励、引导等措施达到缓解患儿的心理问题。
4.健康指导:(1)早期发现,早期疗育,减少其不适应、破坏性行为的出现,发挥潜能,对其病症的改善愈有帮助。(2)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有三个原则:①对孩子行为宽容和理解;②异常行为的改变和变更;③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3)康复训练以家庭为中心,本病病程长,非进行性发展,需要父母协助患儿规范治疗。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EP-3)、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为标准拟定,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PEP-3 分值提高率、CARS 分值改善来评定疗效。
PEP-3分值提高率=(疗后PEP-3评分—疗前PEP-3评分)/疗前PEP-3评分×100%。
显效:PEP-3 评分提高率大于50%,CARS 总分降低大于3 分;
有效:PEP-3 评分提高率在30%-50%,CARS 总分降低1~3 分(含3 分); 无效:PEP-3 评分提高率小于30%,CARS 总分无变化。
(二)评价方法
评估人员通过直接观察、与家长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在患儿入院第1~3天和治疗中期45天、出院前1天分别采用PEP-
3、CARS、ABC量表进行评估。
第五篇:儿科 小儿厌食病(厌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小儿厌食病(厌食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医儿科病证厌食诊断疗效标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
(1)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史。(2)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3)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4)除外其他外感、内伤等慢性疾病。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中的厌食症诊断依据。
(1)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较长时间(持续1个月以上)食欲降低,食量减少大于或等于正常的1/2。
(2)伴有腹胀或腹痛,恶心,呕吐,口臭,大便稀或秘结,味酸臭;(3)应排除消化系统疾病、合并严重佝偻病、贫血及心、脑、呼吸、肝、肾等系统疾;排除精神因素及药物性因素的影响。
(二)证候诊断
1.脾虚食积证:食少,纳呆,懒言,面色萎黄,大便不实,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红,现于风关,脉缓无力。
2.脾胃不和证:食欲不振,甚则厌恶进食,常伴有嗳气泛恶,脘腹饱胀,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微黄,指纹淡红,现于风关,脉濡缓或滑数。
3.脾胃阴虚证:食少、纳呆,口舌干燥,喜冷饮。面色黄无光泽,皮肤干燥,便秘或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少津,苔少或花剥,指纹淡紫,现于风关,脉细数。
4.脾虚肝旺证:厌食或拒食,性燥易怒,好动多啼,咬齿磨牙,便溏溲少。舌光苔净,指纹淡紫,现于风关,脉细弦。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虚食积证 治法:健脾消食。
推荐方药:异功散加味。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佩兰、砂仁、神曲、鸡内金等。
经验方加减:佛手、山楂、麦芽、苍术、石菖蒲、白术、九香虫、党参等。中成药:健儿消食口服液、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等。2.脾胃不和证 治法:运脾开胃。
推荐方药:不换金正气散加减。苍术、陈皮、枳壳、藿香、神曲、炒麦芽、焦山楂等。
中成药:小儿胃宝丸、小儿香橘丸、小儿消食片等。3.脾胃阴虚证 治法:滋脾养胃。
推荐方药:养胃增液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石斛、乌梅、白芍、甘草、焦山楂、炒麦芽等。
经验方加减:苍术、乌梅、鸡内金、茯苓、槟榔、甘草、沙参、麦冬、石斛等。
中成药:小儿健胃糖浆、益胃散等。4.脾虚肝旺证 治法:疏肝健脾。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当归、茯苓、柴胡、白芍、甘草、薄荷、白术、焦山楂、炒麦芽等。
中成药:逍遥丸、健儿乐颗粒、小儿康颗粒冲剂等。
(二)外治法 1.药物敷脐法
(1)三术进食膏:苍术、白术、莪术各等分研末,取1克,用料酒调成糊状,置于3cm×3cm方形胶贴上,敷于脐上,每日1贴,贴2~3小时后揭掉。适用于各种证型。
(2)健脾开胃外敷散:青皮、枳壳、神曲、胡黄连、五谷虫、三棱、莪术等,每晚敷于患儿脐部,夜敷晨起揭掉。
2.穴位贴敷疗法
清降膏:吴茱萸、山栀子等分研末,取1克,用料酒调成糊状,置于3×3cm方形胶贴上,外敷涌泉穴,1日1次,5天一个疗程。每次贴敷2~4小时。适用于脾胃不和证。
3.推拿疗法 脾虚食积证:推脾经5分钟,运内八卦3分钟,推大肠3分钟,推三关6分钟,退六腑2分钟,按揉足三里6分钟,逆时针摩腹3分钟,捏脊10遍。每日一次。
脾胃不和证:推脾经3分钟,清胃经3分钟,运内八卦5分钟,推三关3分钟,退六腑2分钟,按揉天枢3分钟,按揉足三里5分钟,顺时针摩腹5分钟,捏脊10遍。每日一次。
脾胃阴虚证:推脾经3分钟,清胃经5分钟,揉板门3分钟,按揉足三里5分钟,按揉涌泉3分钟,捏脊10遍。每日一次。
4.捏脊疗法 适用于各种证候。
操作方法:患儿俯卧,在施术部位均匀地撒少许按摩粉;医者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至大椎穴止,如此反复6遍,捏到第3遍后,每捏3次,将皮肤提起1次。
疗程: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禁忌症:发热,皮肤有感染破损、皮疹、皮下出血者。注意:操作用力要均匀适度,勿伤患儿皮肤。5.针灸疗法
取脾俞、胃俞、中院、章门、足三里穴,中等刺激,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以运脾醒胃,每日1次。乳食停滞者,加天枢、上脘以消食导滞;痰湿中阻者,加丰隆以化痰燥湿;胃阴不足者,加太溪、公孙以养胃阴。
6.针刺四缝穴疗法
取穴:左右手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横纹中点,操作方法:令患儿伸手,仰掌,双手共取穴1个,皮肤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穴位,深0.5mm,刺后用手挤出少许淡黄色或透明粘液,或者少许血液即可,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拭干,按压片刻即可。1周1次,连续3次为1疗程。
7.耳针疗法
取脾、胃、肝、小肠、心等穴,耳针刺或将胶布粘王不留行籽按压在穴位上,隔日治疗1次,双耳轮换,10日为1疗程,嘱每日按压3-5次,每次3-4分钟,以稍感疼痛为度。
8.隔药艾灸
方法:大黄、半夏、蜀椒、麦芽、炒白术、连翘、枳实等份研细粉,贮磁罐存放,用时取药粉适量,用醋调成泥状,涂在单层纱布上制成厚0.3~0.4厘米,面积为3~4平方厘米范围的圆形泥饼,敷盖于神阙穴上,另用陈艾绒根据年龄大小,做成黄豆至蚕豆大小艾炷,将艾炷置于药饼正中点燃,以局部有温热感,患者能耐受为度。婴幼儿治疗时,术者可提起纱布,用手触试温度,以免烫伤,每次灸3~6壮,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9.刮痧疗法
循经刮拭背部以督脉及膀胱经为主,循经刮拭前胸任脉,刮拭三关、六腑、天河水等穴,每周一次。适用于脾胃不和证。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医生手法轻柔无痛,皮肤破溃者不宜刮痧。10.脉冲离子导入经皮给药治疗
方法:将配套药贴固定在两个电极板上,然后分别贴敷于中脘、足三里、脾俞等穴,调整所需参数,治疗10~20分钟后取下电极板(根据年龄大小和病情轻重确定时间),药贴在穴位上保留10分钟取下,每日一次,连续3天为一疗程。
(三)健康指导
1.饮食调护:注意生活起居及饮食环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饮食定时适量,荤素搭配,不强迫进食,饭前勿食糖果饮料,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等不易消化食物。“节甘进蔬”,指导饮食调护对于本病的防治非常重要。遵照“胃以喜为补”的原则,先从小儿喜欢的食物着手,诱导开胃,待其食欲增进后,再按营养的需求供给食物。
2.情志调摄:加强精神调护,保持良好情绪,饭菜多样化,讲究色香味,以促进食欲。
3.向家长宣教,指出本病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易感等危害,防治、早治本病,坚持治疗,避免变证发生。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评价标准拟定。治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食欲与食量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伴随症状、休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食欲明显增强,食量有所增加。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3/4,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食欲好转,食量略有增加。但未达到正常水平的3/4,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食欲与食量均无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注:计算公式为:综合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二)评价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疗效评定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计分记录,重点评价食欲、食量的变化。总分值=主症计分+次症计分。舌脉(指纹)具体描述,不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