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教案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在认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了解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理解和掌握党和毛泽东关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改造的理论和政策,明确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伟大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与经验。
难点:
1、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对社会主义的选择。
2、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及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教学采取多媒体教学、讨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四、学时:共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存在着斗争,但是社会主义的因素起着决定作用,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有利的国际形势,就决定了它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的胜利。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1)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是主体经济成分。其中包括: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还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共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2)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证券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新中国建国之处的人民民主专政属 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性质。
(3)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知道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一分析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所确认。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三年内,虽然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已经被推翻,但是大量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未完成,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残余的矛盾。1952年以后,这种状况才发生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才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4、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及在国民经济中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与资产阶级争夺市场的斗争、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
(2)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和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抗美援朝运动的胜利。
(3)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文化条件。
(4)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援助,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环境。毛泽东访苏,又好看又好吃的中苏条约。建国初的中苏关系。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虽然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随着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因素很快就会超过资本主义因素。这就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结果,既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又不会长时间的停留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而会很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构想
(1)关于过渡的时间,认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新民主主义建设要经历相当长的阶段。党在这个阶段的任务和工作重点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实现工业化。
(2)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实现工业化和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才能实行私营企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3)关于过渡的方式和步骤,设想在条件具备的时候,由国家发布一道命令,宣布对私营企业实行国有化,对资本主义经济采取和平的有代价的一举消灭的办法。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52年,当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从而为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条件的时候,毛泽东基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开始酝酿和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此进行了正式讨论,毛泽东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第一次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述,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这条总路线。同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总纲。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既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一方面要求发展社会主义要求成分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决定意义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把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因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4、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1)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2)土地改革完成后,为了发展生产,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3)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4)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的威胁和封锁,朝鲜战争的停战等)。
5、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它的两翼。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消灭剥削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当时的现代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6.6%;工业布局不合理;教育科技文化落后)
只有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来装备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才能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才能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才能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据当时的估计,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为19.1%;社会主义或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经济为1.5%;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为0.7%;私人资本主义为6.9%;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为71.8%。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两重性。它在增加社会产品,促进商品流通,接建设资金,培养建设人才,解决一部分人就业等方面具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但资本主义经济的惟利是图、损人利己、投机取巧的本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决定它必然具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五反是最典型的)
(3)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手工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迫切需要。
小农经济是一种狭小和落后的经济,其低下的生产水平不能适应国家工业化对商品粮食、工业原料、建设资金和市场日益增大的需求。同时,小农经济极其脆弱,很不稳定,是十字路口的经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贫富分化。
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经营分散,规模小,资金少,设备旧,劳动生产率低下。
总之,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连用了两个“逐步”,说明了当时的基本精神是要稳妥慎重,在建设、改造和稳定的三者关系上,基本思路是以改造促建设发展,以建设发展巩固和创造新的稳定,以稳定保证改造和建设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走合作化的道路,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1)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土改后,农村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毛泽东认为解决的唯一办法是在土地改革后趁热打铁,依靠广大贫下中农的社会主义革命热情和积极性,发展互作合作运动,使广大农民联合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极为分散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个体农业根本适应不了国家工业化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也没有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来装备农业,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农业根本走不通“先机械化”的道路,而是要拖国家工业化的后腿。另一方面,农业的互助合作确实能够通过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使农业以集体化的力量较好地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需要。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而决不能用强迫命令和剥夺农民的手段,要防止盲目急躁的冒险主义。
(3)实行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消灭富农的阶级政策。
对富农经济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把消灭剥削阶级和改造剥削分子结合起来。(4)创造了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互助组:农民各自占有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进行独立经营。在个体经营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劳动和对某些农具进行共同使用。具有某些社会主义的萌芽。
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实行一定程度的按劳分配。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高级社: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一亿一千七百八十二万九千户占总农户的96.3%。
2、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根据手工业的商品生产的特点,党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从供销入手,实行生产改造,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步骤,把个体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到1956年底,全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十万个,参加的人数达509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91.7%,基本上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用和平赎买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基本依据 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曾设想过无产阶级掌权后用和平赎买方式变革所有制对无产阶级的有益性;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马克思设想以和平的手段迫使资本家屈服于工人阶级,恩格斯认为如能用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将是“最便宜不过了”,但他们没有机会实现这种设想;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和1921年两次提出过赎买政策的方案和轮廓,但因俄国资本家不合作而未能实现。
毛泽东将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则具有两面性。把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分别对它们采取没收和赎买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最富有特色,最富创造性的内容,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最富实质性的发展内容之一。现实依据:
我国建立了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从政治上提供了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的保证。
我们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割断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联系。从经济上提供了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保证。
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既在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同时,又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也表现出两面性,既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又有作为剥削制生产方式有害国计民生的一面。因此,必须“利用”它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限制”它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改造”民族资本家为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严格区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实行和平赎买,即国家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代价地逐步地把以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从而使我国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在利润分配方面,从实行“四马分肥”(即企业的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份,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但也给资方20%的红利)发展到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的定息(即把资本家的利润限制在一定的息率上,统一规定年息为5%,当时国家决定付息7年,后又延长3年,共计10年)的办法,这就使这些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2)采取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一阶段是在1953年底以前,主要是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在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实行经销代销等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阶段从1954年到1955年夏天,除继续发展初级形式外,开始实行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阶段从1955年秋到1956年,是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本家除按规定领取带有剥削性质的定息外,整个企业已经归国家所有,实际上是国营企业了。
(3)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原来的剥削者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改造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同时,给资本家出路,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逐步把资本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基本确立;(2)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3)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4)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案例:同仁堂的新生 案例呈现
工商界人士听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息时,心情是极其矛盾和复杂的。1953年,各家企业正是蒸蒸日上,大家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国家提出把私营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企业,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公私合营,这对大家的震动很大,思想上没有什么准备,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有的说:“1949年为什么不讲总路线?那时讲,人就都跑了。”还有的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953年,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了同仁堂首先行公私合营,这对于同仁堂的经营者震动很大。同仁堂到这时已存在了几百年。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北平解放前夕,北平同仁堂有职工190多人,奖金约80万元,年产值约16万元,年零售额约30万元,设备陈旧,管理落后。1949年北平解放时,同仁堂由乐氏十三世乐松生经营,他同时是天津达仁堂管理处总负责人。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同仁堂向国家捐献99000元。
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公私合营的消息传来时,对乐氏家族的震动很大,他们对经营了几百年的老铺,将要失去所有权,经营统治权和企业利润分配,确实十分痛惜。乐松生经过反复考虑,认识到: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历史潮流,不可违背,而且,合营后,自己仍任经理,生活待遇也不错,因此决定,同仁堂带头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后,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同仁堂虽然是个大药店,但以往的经营管理方式陈旧,存在生产计划性不强,物资储存分散,领取手续不清,库存积压产品过多等漏洞。公私合营后,改善了经营管理,建立起各种规章制度,增加设备,改进技术,自行设计了粉碎机、汽锅等,改进了生产包装。销售额也不断上升。门市部抓药从每天几十服,增加到每天200多服。经理乐松生高兴地说:“别家的流水逐日下降,咱们的流水逐日上升,原来担心合营工作会影响生产,没想到合营后业务发展这么快,这下可放心了。”
1955年,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乐松生,询问了他生活、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为医药事业多做贡献。同年,他当选了北京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出任北京市副市长。1956年1月13日,北京国药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乐松生手捧大红喜报代表北京市工商界人士向毛泽东报喜。
案例讨论: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意义是什么?
案例点评:从案例中可看出,民族资产阶级接受改造中经历了疑惧、兴奋、较量和服从的过程。公私合营的消息传来时,对乐氏家族的震动很大,他们对经营了几百年的老铺,将要失去所有权,经营统治权和企业利润分配,确实十分痛惜。乐松生经过反复考虑,认识到: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历史潮流,不可违背。经过公私合营后,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销售额也不断上升。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和平赎买政策得到了民族资本家的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道路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点。
3、如何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5、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哪些失误和偏差?
6、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本章阅读文献:
1.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2.《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3.周恩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5.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7.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第二篇:社会主义改造
(1)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2)国民经济恢复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许多方面主要是采取了苏联模式。其主要原因有二:第一,“二战”后,世界上出现了以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苏联给新中国以援助和支持。第二,新中国没有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需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所取得的高速度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并且这种模式又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工业化之初选择苏联模式是必然的。(3)但是,苏联模式本身存在着一些弊端,并且这一模式也未必适合中国。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揭示了苏联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与此同时,一贯主张从中国实际出发并对照搬苏联模式不满的毛泽东,也在实践中逐渐觉察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陆续发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1955年底,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问题。随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对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初步探索,在经济建设方针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理论观点
第三篇: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案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案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通过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历史经验;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性质问题。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问题。3.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关系。
4.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意义。5.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教学难点: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2.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关系。
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教学学时:4学时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的一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如何实现中国革命第二步的战略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则成为当时党的思考重点之一。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依据马列思想,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领导进行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了。从中华人民共各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转变过程中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是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
在这个非独立的、过渡性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中,政治、经济、文化各有其特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1)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一政治特点,体现在1949年9月21日到30日召开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已经解放地区,建立了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地建立的民主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了除特殊地区外的大范围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政权的巩固和稳定为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提供了政治基础。
(2)在经济上,五种经济并存: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按性质又可为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在这里有一个概念要解释,就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加以限制,并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毛泽东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如果把资本主义经济简单地理解为市场经济,那么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已是受限制和监督的市场经济了。
在这些经济成分中,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建国后不久,没收了占全国工业资本2/
3、工业运输业固定资产80%的2800多个官僚资本企业,建立起较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49年的34.7%上升到1952年的50%。无产阶级很快就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国营经济的建立和财政经济的统一为后来的三大改造准备了条件。
(3)文化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于领导地位并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的体系,并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2)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在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解决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要过渡到社会主义,不但由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着,而且中国共产党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认识到了,但对何时过渡、怎样过渡,党的领导人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关于过渡时间,毛泽东提出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后,大约还需经过10年、15年或20年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就是说,先经过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待条件成熟后,再视情况,采取“严重的社会主义步骤”,一举进入社会主义。直到1950年,毛泽东还是这样设想的。他说:“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稳步前进,经过战争,经过新民主主义的改革,而在将来,在国家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了以后,在各种条件具备了以后,在全国人民考虑成熟并在大家同意了以后,就可以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的闭幕词,1950年6月23日。见《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80页。)
从这一设想可以看出当时党的领导人并不急于过渡,而是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一段时间,待条件成熟后再一举过渡。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过渡时间上,认为需要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改造;步骤方式上,认为工业发展和国营经济的壮大是改造的前提。
1952年,共和国已走过三年光辉的历程。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提前完成,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取得伟大胜利,这些不仅为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在1952年9月2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一五”计划和任务的会议上,毛泽东说“十年到十五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毛泽东这个讲话表明,他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步骤、方法,同原来的设想,发生了变化。大意是从现在开始要用10年到15年时间,随着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增加,一步一步地逐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等到10年或15年以后再采取突变的方针向社会主义过渡。
这一变化源自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以巨大财力支持抗美援朝战争的情况下,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奇迹般地提前完成。
第二,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国营工商业和私营商业的产值比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的公私比例是,国营43.8%,私营56.2%,到1952年9月,国营上升到67.3%私营下降到32.7%,国营超过私营经济。第三,土地改革后,农村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变革在悄悄进行。农村中的互助合作事业普遍发展起来,主要是互助组,也有一些以土地入股为主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还有很少数集体农庄。
改变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步骤的提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带有转折意义的大事,对此,毛泽东十分谨慎,尽管中共其他领导人没有异议,但他觉得有必要听听斯大林的意见。
1952年10月,趁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参加苏共十九大的机会,毛泽东委托刘少奇就这个问题征求斯大林的意见。刘少奇在10月20日给斯大林的信中,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作了详细的阐述。斯大林看信后,在24日会见中共代表团时,对这个设想,作了肯定的评价。斯大林的表态,对毛泽东来说是一种思想和理论的支持。
在毛泽东多次论述了这一观点后,中共中央很快接受了这一观点。1953年6月15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讨论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毛泽东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1953年12月,由中宣部拟订,经毛泽东修改和中央批准的文件《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总路线作了更为完整的正式表述,即: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一化三改
除上述完整表述外,总路线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三大改造。当时把工业化称为主体,把三大改造称为两翼(一翼是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一翼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总路线的内容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要求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客观规律
主要内容中有两点要特别说明:
一是过渡时间在这个表述里,只是指出了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虽然今天我们知道过渡用了多长时间,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只能指出从何时到何时是一个过渡。
另一点,在总路线的完整表述里,从表述次序和“主体两翼”的提法中,能够看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的重点应该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发展生产力;同时,在总路线提纲里又有一句关于总路线实质的表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认为总路线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理论上的不甚清晰之处当时虽没得到澄清,但在实践上,能够看出,毛泽东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了。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这是基于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出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标志就是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正是由于这种认识,导致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所有制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从而对后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1.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主要是推进中国工业化的需要。
(1)就当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却又分散、脆弱的个体经济来说,在土地改革以后,由于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农业生产在一个时期内有过相当大的发展,但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要,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
(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
(3)在私营经济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在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之间,以及私营企业内部资本家与职工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
因此,只有加快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
2.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1)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到1952年,国营生产总值在全国现代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增加到56%。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实际工资已居于相对强大的地位,这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2)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活、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这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4)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理论,包括两个问题三个方面,两个问题:一个是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政策;另一个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三个方面: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心内容,也是最有理论创造性的一个方面。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出生于农家,革命生涯基本上在农村,对中国农民有深切的了解。毛泽东向来重视农民问题,他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曾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土地改革以后,他十分关注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他把马列主义的关于改造小农的理论与中国农村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从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合作化理论。
在全国土地改革之后,毛泽东对当时农村形势作出了一个基本的判断,认为在土改后,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在一天天地发展,新富农又开始出现。许多贫农因劳动力、生产工具等方面的不足,仍然处于贫困地位,甚至欠债、破产、出卖土地,农村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这种现象说明个体经济和分散的家庭经济的脆弱性和局限性,它与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趋势是相背离的,是不利于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家庭式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和适应工业化发展日益增长的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所以,唯一的也是正确的选择,就是在土地改革后趁热打铁,依靠广大农民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使广大农民联合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如此,毛泽东认为,互助合作运动,可以创造并形成新的生产力,必将极大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1955年,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在经济落后,生产不发达、缺乏生产资料和资金的中国广大农村,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他强调,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协作能够形成新的生产力。在中国的条件下,即使没有大批农业机械,只要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毛泽东的这一思路,阐明了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并形成了先通过互助合作实现集体化,然后在集体化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
党中央要求在抓好农业合作化,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搞好农业生产,保证农业的增产增收,以便农民切实看到合作化的好处,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
(2)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
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针对农民既是小私有者又是劳动者的双重性质,毛泽东指出,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合作化道路,不能剥夺其财产,不能强迫命令,只能引导、说服和教育。
(3)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 第一步号召农民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几户或十几户的农副业生产互助组;第二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三步,在初级社的基础上,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4)坚持党的阶级路线,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都认为,党的领导是搞好农业合作化的关键,而正确执行党的阶级路线和其他方针政策是搞好合作化的重要保证。土改后,农村阶级情况有所变动,贫、雇农中有半数上升为中农。贫农和下中农占农村人口的60%到70%,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在这个对农村阶级的分析基础上,1954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了“依靠贫农(包括新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阶级政策。这一政策奠定了农业合作化的群众基础。在农业合作化理论和政策的正确指导下,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发展。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对手工业的改造
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党和毛泽东在领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抓紧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阐明和制定了手工业改造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根据手工业个体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特点,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具体改造过程中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与此相适应,所采取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从手工业供销小组到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逐步前进的步骤和方式。
毛泽东还规定了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特别强调要为农业生产服务。他指出,下乡修理农具,这个办法很好,农民一定欢迎。中国手工业几千年来就是这样做的。组织合作社以后,提高了技术,就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他还要求,手工业要向半机械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手工业生产要纳入国家计划,等等。同时,他也告诫不要搞掉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如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他关于要保护民间老艺人的主张,也极具深远意义。(《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1-13页。)
到1956年,全国共组织了10万个合作社,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同时,党和政府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认为,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一方面,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可以割断城市资产阶级同带有自发倾向的个体农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推动私营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以进一步巩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这样可以促进和推动整个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1.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通过国家政权,剥夺“剥夺者”使之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财产。具体方法上,马、恩曾设想过暴力没收和和平赎买的方法。并认为“赎买”优于“没收”。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方式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赎买,由于后来俄国资产阶级选择了国内战争方式,列宁的想法没有实现。
在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列主义的上述思想,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和平赎买的方针。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企业由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方式上,不是巨额购买,而是用一定年限内企业经营所获利润中的一部分来补偿。
和平赎买方针的采用,也基于一定的阶级政策。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把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因此,在一定时期,我们仍要与他们保持联盟。当然,保持这种联盟决不是为了保存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而是利用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接受和平改造的可能性,使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个对抗性矛盾,通过非对抗性的办法加以解决。使党和国家减少损失,使社会减少震动,以达到消灭资本主义、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毛泽东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的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它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工人和国家有利。
资本主义经济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之后,就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生了比较固定的联系,而在它们中间就逐渐渗入了社会主义的因素。这样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增加,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削弱,最终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它基本上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但它已经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国家对资本主义企业通过订立合同,在企业外部,即在流通过程建立了联系。国家控制了资本主义企业的原料购买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因而造成了资本主义企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依赖。赎买方式上采用“四马分肥”(见PPT所示)即在企业利润分配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它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按照政务院1954年9月通过的《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发展公私合营必须采取积极的、稳步前进的方针,应当根据国家需要、企业改造的可能性和资本家的自愿来进行。公私合营是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企业内部的联合,是公私共存的关系,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生产资料双方共有,公方代表掌握企业的领导权,企业基本上按照社会主义方式和国家计划进行经营。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仍为“四马分肥”。可见,这种国家资本主义主要不是为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就具有了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全行业公私合营:资本家把企业完全交给国家。企业全部由国家管理使用,企业基本上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了。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
这一阶段的赎买方式是,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企业清产核资,对私股实行定息办法,即把资本家的利润限制在一定的利率上,统一规定年息为五厘,当时国家决定付息7年,后又延长3年,共计10年。定息成了资本家所有权的残存形式。到定息付完后,企业就完全是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了。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形式,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经过这两种形式,1956年底,全国99%的工业企业和82%的商业企业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我国顺利地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把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在内容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制度的改造,它包括企业所有制和企业管理制度等,最终把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改造为由工人当家作主,实行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另一方面是对人的改造。把原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对他们从政治上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作用,到生活上妥善照顾,以改造阶级成员的方式和途径达到从整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即坚持改造企业与改造人相结合,改造个人与消灭个人所属阶级相结合。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成功的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二)存在的偏差和失误
“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
(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1.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管前者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后者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它对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是党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紧密相联的环节。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不会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
3.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4.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足就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继承社会主义改造留下的积极成果,也需要妥善地解决社会主义改造中遗留的问题。无论改造还是改革,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两者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几千年以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2.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建立。3.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化
(1)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劳动人民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宾和社会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2)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那么如何评价这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可以说与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是紧密相联的。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改造中虽然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至长时间遗留了一些问题”等失误和偏差。但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拿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相比可以看得很清楚,情况完全不同。一般说来在急风暴雨的大革命时期和社会阶级关系大变动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生产力的暂时下降是常规,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却打破了这种常规。因此,整个来说,就其成绩和失误比较起来,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也可以说,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这在这场变革的亲历者邓小平的回忆中有所印证。1980年5月,邓小平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谈话中讲:“在搞社会主义方面,毛泽东主席的最大功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最成功的是社会主义改造。那时,在改造农业方面我们提倡建立互助组和小型合作社,规模比较小,分配也合理,所以粮食生产得到增长,农民积极性高。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我们采取赎买政策,一方面把它们改造成公有制,另一方面也没有损害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长期允许手工业的个体经济存在,根据自愿的原则,其中大部分组织成合作社,实行集体所有制。由于我们是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采用这些方式的,所以几乎没有发生曲折,生产没有下降还不断上升,没有失业,社会产品是丰富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314页)总之,“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搞得是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同上书,第302页)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义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我。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篇: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教案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板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
2.把握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方式及其经验是什么,如何评价?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自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以后,从1953年开始,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同时,我党便全面展开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列主义关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般理论,结合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板书)
新中国建立并胜利完成土地改革以后,小农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我国农村是农民个体经济的汪洋大海。个体经济是分散的、落后的,有很大局限性。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已耕土地不足,时有灾荒和经营方法落后,以致广大农民的生活虽然比土改前有较大改善,但仍有困难,还不富裕。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就是我们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出发点。从这样的国情出发,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经过合作化改造小农经济的原理,创造了许多独特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板书)
以我国农村的情况为例。土改以后,农村生产力由于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曾经得到了相当的发展;但它仍然受到了个体经营的极大限制。这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耕地少,经营规模狭小。第二,生产工具严重不足。第三,资金极端缺乏。因此,农业生产的水平很低。为了发展生产、摆脱贫困、改善生活、抵御灾荒,必须走组织起来的道路。
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走合作化的道路,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1)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板书)中国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极为分散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个体农业根本适应不了国家工业化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也没有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来装备农业,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农业根本走不通“先机械化”的道路,而是要拖国家工业化的后腿。另一方面,农业的互助合作确实能够通过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使农业以集体化的力量较好地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需要。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板书)
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我们党始终注意尊重农民的自愿,反对用行政命令的办法搞合作化。为此,党规定了许多具体政策,使参加合作社的各阶层农民都能增加收入。同时,在合作化各个阶段,各地都办好一批示范性的互助合作组织,使广大农民耳闻目睹组织起来的优越性,从而吸引他们志愿加入到合作化的行列中来。对于组织起来的农民,国家在农业机械、化肥、种子、贷款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使互助合作组织得以健康发展。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板书)
从土改后我国农村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出发,制定了合作化运动中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新老上中农,限制并逐步消灭富农的方针。土改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出现了中农化的趋势,不少贫农在经济上上升为中农,中农一时成为农民的多数。毛泽东同志正确分析了我国农村阶级关系的这种新变化,将“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的口号按照新的情况加以具体化。沿着这条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我们基本上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就。
2、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板书)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板书)
加入这个组织的成员,由国营商业或供销合作社供给原料,包销产品。
第二步成立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板书)
统一供销业务,独立核算,部分生产资料归合作社所有。
第三步,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板书)
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实行按劳分配。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板书)(1)用和平赎买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板书)
再看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情况。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本身是非常软弱的。当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定时期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具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和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这两个方面,因此党和国家对它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而只有把这些矛盾解决了,原先受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解放。
(2)采取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板书)
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利,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公私合营,它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这个阶段从一九四九年开始到一九五五年九月共经历了六年时间。第二个阶段是同行业公私合营。这个阶段从一九五五年十月开始到一九五六年底,经历了一年的时间。
(3)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原来的剥削者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板书)
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不但要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而且要消灭资产阶级。我国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消灭资产阶级;不是把资产阶级分子从肉体上消灭掉,也不是把他们驱逐出境,而是把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后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的同时,对资产阶级分子实行了田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将他们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板书)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板书)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并确定以重工业为重点进行工业化建设的思路。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三大改造是两翼。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力求使之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而不允许对生产力造成破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是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板书)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的指导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形式上则采取了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
实践证明,这种逐步过渡的方式是恰当的,有效的。这种逐步过渡的渐进方式,是和平改造能够实现的重要保证,正是因为采取了这种渐进的改造方式,避免了在短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剧烈的社会变动,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板书)
运用和平的方法、合作化的途径改造小农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个体农业是小农经济,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必须要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但是,农民是劳动人民的一部份,因此,在改造的方式上,决不能采取暴力的方式,而必须采取和平、自愿的方式。
在我国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党和国家较好的贯彻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因而使得农业合作化运动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完成。
思考题:
1、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改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第五篇:2014年新教案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教案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懂得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道路及基本经验,深刻体会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具有双重性,即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也是资本主义的因素。同时,又具有过渡性,是一个资本主义因素不断缩小,不断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态演变的自然规律。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中间社会环节,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前提和社会基础。也就是说,中国不可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
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和主要矛盾。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也具有两重性。
4、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也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可能作为一个稳定的社会形态一直存在下去,它一系列条件的规定下、推动下,它必然要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党对过渡时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
焦点问题:过渡的时间、转变的条件、过渡的步骤和方式
建国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即提出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用10年至15年时间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建议。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953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党根据新中国的历史条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原因
(1)必要性
第一,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原因——
第二,必须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第三,必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2)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达1.17亿户,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数的87.8%,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
第一,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第二,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阐明和制定了手工业改造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到1956年,全国共组织了10万个合作社,入社社员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以上,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改造的方法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原因、作用。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改造的步骤
第一,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个别企业的公社合营。
第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改造的经验
第一,坚持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把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改造结合起来;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既完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又避免了社会的动荡;
第三,用和平方法改造资产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2、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1955年夏天之后,由于突然加快了过渡的步伐,出现了时间过短、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问题。有指导思想、工作方法问题,也有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所引起的认识上的问题。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
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2、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3、政治领域的重大变化
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初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了宪法。
4、阶级关系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矛盾。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4、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