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足球兴趣
陈仓区西堡小学 杜小明 联系方式:***
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用途之一”。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要把握教学的程序、熟悉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也在于要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广泛参与性,以及培养学生对某些体育项目的兴趣。
“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的开展,像太阳一样普照了所有的学生,久违的足球在操场上舞动起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的精神,为贯彻《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学校为依托,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我市从2009年11月14日开始举办“宝鸡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
我校是第一批被命名为宝鸡市陈仓区校园足球项目学校。在3年的足球联赛中,足球队荣获了陕西省青少年足球夏令营第六名、两次获得了宝鸡市足球联赛第五名的好成绩,区际联赛连年名列前茅。校园足球是我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亮点之一。通过足球的训练和比赛,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监督。“阳光体育、校园足球”的提出和开展,改变了以往的 “少数人参与,多数人观看”的现状,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上足球运动,培养兴趣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如何让学生对足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都要面对的难题。
下面我就以我校足球运动的开展和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谈谈怎样更好的做好学生对足球运动兴趣的培养。
一、让学生认识、了解足球运动
在课堂上讲解足球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和认识足球的相关知识、人物、比赛,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课后推荐学生观看足球比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开阔眼界,在情感上得到熏陶,在精神上获得的力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明白学习足球的作用
足球运动可以更好的锻炼身体和娱乐,还可以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更能使他们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经常参加足球运动和欣赏足球比赛,不仅能娱乐健身,还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思想,陶冶情操。
三、激发、鼓励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在足球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一旦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就要给予适当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同时在课上多给学生表现和发挥的机会。一些简单的示范动作可以让学生来示范,以增强学生的自尊与自信。成功的教学就是采用多种激励措施,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在足球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并多鼓励和表扬,用欣赏、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成功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一种策略,其目的是要尽量减少学生的失败感,使人人都获得成功。使他们感到了成功的快感。因为“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内驱力”足球教学的艺术不存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体育教师应具备这种能力,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兴趣的更高认识,从而达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最终目的。
四、通过游戏提高足球兴趣
游戏能使学生消除自身因为枯燥训练引起烦闷、沮丧等一系列消极因素;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足球运动是一项快乐的运动,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
趣,建立“快乐足球”理念的最终目的。体育课的热身阶段,我都会安排以足球为中心的体育游戏用以热身,比如足球运球接力赛、足球障碍跑等,课堂效果不错,既起到了热身的作用,又为课堂学习做好了铺垫。
五、在足球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上学生们很喜欢看老师做示范动作,特别是想看到老师高难度的示范动作,他们会很崇拜,常常会认真专心地去听讲,仔仔细细的领悟。所以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示范、轻松优美的表演,往往会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同时教师还应注意以自己饱满的情绪、振奋的精神和不怕吃苦的勇气,对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教育。在一次比赛中,由于场地湿滑、速度过快,我摔了一跤,身上全是泥巴,同学们看到我摔倒了,赶快跑过来拉我,我无暇顾及当时的尴尬场景,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又投入到了比赛。只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才能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增强学生学习足球的自信心,兴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另外,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观看周末的足球联赛。使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集体意识增强,他们知道要为自己的学校争光,必须平时刻苦练习。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意志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总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兴趣是学习的老师。青少年足球水平如何提高最关键的就是要让他们热爱足球、喜欢足球,使他们知道“快乐足球”的理念,让他们对学习足球产生浓厚而强烈的兴趣。只有我们基层足球水平提高了,中国足球才有希望,才能走上足球强国的光荣道路。
第二篇: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对运动有了兴趣,才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但什么是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由于对新的体育课程中运动兴趣的理解角度的不同,对运动兴趣的功能、价值、内容等认识的不明确,导致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对待学生运动兴趣仅停留在教学方法翻新,教学情景求“热闹”等表面现象上。因此,在推动体育教学新课程的实施进程中,就需要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理性地审视和反思,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我带着这个问题,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自我锻炼的认识和自我锻炼的情况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将认识转化为锻炼身体的动力。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兴趣。
一、对运动兴趣的理性认识
1、运动兴趣的含义运动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体育运动及爱好体育运动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一个人对体育运动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体育运动的选择性态度。学生的运动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运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而且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运动需要有关。学生只要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体育运动的倾向,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
2、学生运动兴趣的特征首先,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广泛性,也就是学生运动兴趣的广度。运动兴趣的广度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兴趣十分狭窄,对大多数运动项目没有热情,只对少数甚至是个别运动项目有兴趣;而有的学生运动兴趣十分广泛,只要能接触到的运动项目都表现出及大的兴趣,总想试一试。其次,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倾向性,也就是学生运动兴趣所指向的是什么运动。如有的人对篮球感兴趣,有的人对武术感兴趣,有的人对健美操感兴趣等。
3、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功效性,也就是指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活动中产生作用的大小。有的人的运动兴趣只停留在思想上,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有的人的运动兴趣则不然,它能推动一个人去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产生明显的实际效果。
4、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稳定性,也就是运动兴趣持续的时间和巩固的程度。有的人的运动兴趣是持久而稳定的,这种人一旦对某种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就会始终保持而且长期不变,还会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而有的人的运动兴趣极不稳定,经常会对某种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但不能持久,会经常改变。
二、教师在激发和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中作用运动是中、小学生的自然天性,更是学生自由的释放,但他们只有热情,缺乏必要的理智和和正确的运动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重任只能义不容辞地落在体育教师身上。体育教师可以运用你的教育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情景等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正确地引导和培养。
1、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运动项目由于运动技能的复杂性,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挫折、徘徊不前、暂时的倒退等问题,此时学生若灰心、消沉、失望,那么整个教学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因此要跟上教学的进程,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发展自身的素质、品德、能力,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在管理上就应达成师生间默契,并用制度的形式来约束与协调学生的发展。
2、按能力水平分组,充分利用竞赛杠杆原理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和竞争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能吸引广大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按学生的能力与水平来分组,在能力和水平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学生相互之间的竞争性和竞技性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3、正确的归因教育由于中、小学生年龄较小的特点,在很多情况下可能造成不正确或不全面的归因,因此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运动技术练习过程中失败与挫折的各种原因,才能使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做全面正确的归因。别外还要引导学生从内在可控因素——努力方面进行归因,这是因为努力因素是自己能够认知和控制的,即使失败也不会降低期望水平或怨天尤人,从而有益于维持动机的强度。
4、不断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反馈体育教学中有关学习结果的反馈学生坚持目标和修正目标,它是行动过程中最有益的动态调节信号。适时、适量的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状态,体验成功感觉,能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坚持目标和努力学习的欲望,使已有的动机得到强化。
三、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运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学生已有的体育运动兴趣是可以拓展的,是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来培养的。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1、以“如何学”为教学设计基点以往体育教学设计中,教师对“如何教”考虑得较多,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和技术的容器,而忽视了学生学与练的兴趣,对如何让学生乐学、爱练考虑的得较少。导致学生感觉不到运动的乐趣。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强调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巧妙的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学习过程作为教师教学基点考虑。应该从“学生该怎么学、能怎么学、最好怎么学”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要,这样学生创新学习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施展才能的空间。所以,一切都应该从如何有利于学生的“学”为“教”的出发点,而最佳的切入口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新颖和难度、深度安排的适当(一般指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最近发展区”)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前提。如:让中学生再去掌握小学一、二年级就已掌握的滚翻动作,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讲滚翻的动作要领,学生当然不感兴趣。如果安排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学生就会产生和已有的经验联系不上,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新颖性、难度适中并和已有的运动经验联系的知识、技能最感兴趣;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似曾相识又陌生、需要经过主观努力,反复练习,不断积累,才能逐步掌握时,伴随这一练的过程会不断产生满足身体和精神需要的多种运动体验(成功的快感、同伴的合作、意志的磨练等),这种体验才会给学生带来对体育运动的更多的关注、投入和参与。
3、以激发和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教学方法的切入点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见到部分学生“喜欢课外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在我们教师。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造成的,我们很多教师是为教而教,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没有考虑货币怎样教才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练得积极。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方法的改进应该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有利于学生的“乐学”、“乐练”为出发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力争做到人人爱上体育课。
4、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性格类型等个体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否则,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持续。教师只考虑学生要“听话”“要乖”,却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但他们更多的是被动参与。这样单
一、枯燥、整齐划一的组织形式,学生怎么会有愉悦的情绪,怎么会有学练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大胆创新,改变以往老师前面教,学生后面学的单一的组织形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大胆展示等多种组织形式。
第三篇: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沐浴书香
伴我成长
阅读能力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不一定考第一,但各门功课都不会差。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阅读是学生获得幸福的基础。喜欢学习的孩子在学校里会感到幸福,而讨厌学习的孩子在学校里就会痛苦。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不论能不能上大学,这十多年的学校生活是大部分孩子都要经历的,不爱学习的孩子如何忍受这漫漫的岁月?所以,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喜欢阅读。
一、全班共读同一本书。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只有持续阅读才能形成习惯。每天午餐过后到上午自习正好有一段时间可以组织孩子安安静静地读书,每天的阅读时间要求不高,一般是20分钟,但是要保证坚持读,一个班的学生阅读水平差异很大,识字量大的孩子在阅读中会感到“跳一跳摘桃子的”快乐阅读,水平不高的孩子会感到很困难,读书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我们会经常组织能力强的孩子大声读书给同学听,既是对爱读书的孩子的一种奖励,也是对读困生的帮助,这样的读与听都是快乐的。
老师也积极的参与其中。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就会发送一个“愉悦”的信息到孩子的脑中,甚至将之称为“广告”亦不为过。我们推销的东西叫“阅读”,而朗读故事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推销方式。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一次,我听到他们在讨论《神探柯南》,就告诉他们会破案还不算有大智慧,能运筹帷幄的人才是有勇有谋的,于是,我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简笔画,给孩子们讲了孙膑不平凡的一生和几个《三十六计》中的小故事。没过几天,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武老师,《三十六计》买哪个版本的好?孩子听了你讲的故事喜欢的不得了,吵着要。”
二、双管齐下。“双管”指家长和老师“双剑合壁”,让孩子的读书之路走得更坚定。此招重点是个氛围问题,决定孩子将来的,首先是家庭。负责任的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决不仅是孩子生活所需要的衣、食和漂亮玩具,而是能留给孩子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则是学生的榜样。父母和老师都不读书,你还能要求孩子吗?各班每天的家庭作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读书半小时。为了培养这个习惯,我们经常以发短信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让家长监督,在家校联系表上对孩子进行评价。同时我们 “诱惑”家长和孩子共同体味亲子阅读的幸福,让家长们和孩子们在一起分享读书之乐。三一班王一诺是个语言能力、记忆力很强的孩子,她经常向我炫耀周末妈妈又给她买了什么书:“我妈妈给我买了《时代广场的蟋蟀》,还买了《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这个羞涩、天真的小女孩一聊起书就滔滔不绝。和她妈妈交谈发现父母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和孩子相处像朋友一样平等,经常和孩子谈心,买书舍得花钱,而且有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习惯,现在每到读书时间,孩子读一段,妈妈读一段,有时还能指出妈妈发音的错误。大道至简,道法自然。从“爱”出发的父母都是教育家,在亲子共读之路上,他们一定会走得更稳更快。
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喜悦。孙老师在班上经常开展各种活动,一周五天,每天一个内容:我是小主播、童话王国、科学之光、脑筋急转弯、儿童诗欣赏……请同学们根据兴趣随意报名,提前一周准备,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5分钟展示。还可以在月底进行竞赛,老师把各种小问题写在纸条上,装进纸盒里,全班分成三大组进行较量,活动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凡是回答正确的发一颗糖„„各种活动有的会让孩子一支独秀,更多的则是满园春色,毕竟我不是要让他们比个高低,我所关注的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竞赛中体验读书的快乐。
四、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的抱怨:书读了不少,却一问三不知。这时因为孩子们大都喜欢默读,虽然快,却囫囵吞枣,生字该不会还不会,根本没读懂。孙趁华老师要求学生在家读书时要出声,带着字典读书,不认识的字标出来注音,用记号笔画出生动的词、句、段。并反复出声诵读,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随着年级的增高,指导孩子在书上进行简单的批注。
五、养成日有所诵的习惯。有的孩子读了许多书,但作文写得不好。不是孩子不聪明,而是“日有所诵”的习惯没有养成。谁有这样的习惯,谁就是未来的胜利者。我们的经典诵读就是很好的文学积累。白洋老师每周在黑板上抄两首古诗,在每节课上课起立后诵读一遍,然后再讲课,这就分散了学生回家背诵的压力,日日读,一周足可以背熟。我们班遇到节气或传统节日,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白露节,就读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引领孩子们一起读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词灌溉了伟大的民族,抒写了辉煌的历史,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绵延五千年人文精神的种子,被播撒在幼小的心灵之中,奠定了他们较为厚实的人文底蕴。
六、制作读书卡。在学生读完书后,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包括书名、作者、我喜欢的词语、我欣赏的句子、主要内容、我的感受。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读者、作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之中读者会有所习得(积累了什么),有所判断(评价人物、事件),有所感悟。在对收集上来的读书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首先,在“好词好句”积累一块,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态度端正,书写工整,积累的词句准确,可用价值很高,如:德高望重、美不胜收、姹紫嫣红等。再次,在“我的感受”一块,有对文本的理解,如“老鹿王无私地把自己毕生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斑比,还多次在斑比遇到危险时出手相救,在别人最需要帮助时悄无声息的给予帮助。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有对写作方法的积累,如“我们要像作者一样去抓住动物特点写动物”;“我感受到作者通过卡洛斐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害怕的心理”等。有对人生的体悟,如“读了这一章,我明白了,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激发我们最大的潜力”;“我们要像莫格里一样勇敢、坚持不懈。”。还有情感的真切流露,如“我们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不屈不挠的面对各种困难和逆境。”;“朋友之间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争论不休,要谦让”。阅读是心灵的窗户,学生的这些出自肺腑的话语,使我们看到了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收获,他们的知识逐渐丰厚起来,他们的情感逐渐丰富起来,他们的个性逐渐丰满起来。一幅幅灵动的画面,使我们如临其境,赞叹不已。主动的创造怎能不优于被动的接受呢?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学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让阅读兴趣持久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到阅读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一句话,千招万招,只要让孩子体味读书之乐就是好招。更有“无招胜有招”,那就是
—和孩子们一起去读书吧!
第四篇: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书写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艺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后感触很多。对学生强化写字教育,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也是世界艺苑中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独特地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使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最直接的原动力便是了解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告诉学生,学习书法,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写字和审美能力,也是对祖国宝贵的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有诸多的实用价值。因此在书法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以生动有趣的书法家故事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一般将故事排在课的导入部分比较恰当,但教师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情节要与教材内容相符合,这样,“讲故事”的形式就能起到更好的激趣效果。可以举王献之小时习字其父从背后猛拔其笔而不能的故事,这件事情当然只是个传闻,然而却是个很能吸引人注意的资料,学生听后大生其趣,知其然而又急于知其所以然,再讲授正确的执笔方法就很容易了。中国书法在为我们留下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书法作品的同时,又造就了一大批风格磊落的书法家,如二王父子、苏、黄、米、蔡等,他们所留下的许多佳话在今天依然有着相当大的价值,在教学的过程中引用一些这方面的例子,一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则具有启发性。
通过讲解古代著名书法家小时候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的书法热爱与崇敬之情,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为书法事业而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努力的先辈们,以及我国宝贵的书法文化。学生对学习书写从中产生了新的动机。由内心的需要和对书法家的崇拜化为学习书写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以丰富多彩的游戏语言培养学生的兴趣
俄罗斯女诗人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小学生喜欢游戏,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学习书法,能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书法,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一边学,一边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游戏中,学生反映着自然界和社会中美好的事物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美好形象,它也是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最生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对于这些年龄小的孩子,以简单的书体开始施教。教学中我一般对学生施以隶书《鲜于璜碑》,并用游戏的语言讲授,比如:笔画“横、撇、捺”,“横”的逆锋起笔,我把“横”比作宽又直的马路,笔就是汽车,教学生执笔,小汽车开过来又开过去,在学生熟练的过程中,告诉学生这叫逆锋起笔,小汽车开过来的时候要短一些,开过去的时候要长一些,笔画的长短、宽窄要与描影的字帖基本相同。“撇、捺”被我形象的称为“小螳螂”。螳螂头朝左抬起的时候是“撇”,朝右抬起的时候是“捺”,并且头要小,肚子要大,屁股要收笔轻起。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做一些形象的比喻,如:“小”字,撇点捺点可以比作小姑娘头上的两条小辫,长短两边要对称,“向”字的左竖画隶书中写成竖弯,可以比作大象的鼻子。形象的比喻可以使孩子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可以在简便、易接受的过程中顺利进行,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对书写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快地掌握了书写的要求。
三以“投影示范教学”“和投影展评学生作品”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书法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一般用粉笔或毛笔在黑板上演示,这有很大的不足,很多细微的动作无法使中后排学生看清楚,所以,教师的示范无法引起学生太大的注意力。而多媒体视频展台的运用,可让教师和学生一样坐着。用学生同样的笔,用学生同样的纸进行演示,使学生感受到更真实,更贴近他们,任何细微的动作都被学生一览无余,包括教师的坐姿,执笔方法,作业本的放置等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示范作用。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因此,评价过程在书法教学中是必要的。而运用多媒体手段,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展示学生的书法作业,只要将学生习作放在展示台上,学生写的每一个字都会真实的展现在大屏幕上。由于这样展示的是最原始的习作,强化了习作中成功的部分,也充分展示出不足之处,便于教师反馈矫正。教师只需准备一支红笔,将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一一指出,并加以矫正,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受到启示。通过视频展示台,还能把优秀的习作显现出来,进行欣赏,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励了更多学生专心地读帖临帖。这样的评价反馈,使得学生注意力充分集中。当堂动手改正、当堂树立形象、有益于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有益于迅速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四、练习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书法的兴趣。练习是学生掌握书写技能的主要途径。只有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地把握书写动作,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理想效果。由于点画训练单调乏味,临习摹仿重复少味,因此在书写练习时要注意形式的变化多样。可运用如下方法:
(1)辨别法,教师把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汉字在黑板上用多种写法写出,其中只有一种写法是正确的,让学生辨别。然后教师作全面分析,再让学生反复练习,能较好掌握字的形体结构。
(2)演练法,新授后请数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判断其美丑,分析其原因。这种方法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3)口述法,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作示范和指导,口述各个字让学生独立书写,最后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讲评。(4)互批法,学生同桌之间互批,并让写得好的同学帮其他写得不够好的同学分析原因,共同进步。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快培养学生的学习书法的兴趣 现今家长或多或少都要培养孩子一些课外兴趣,如美术、舞蹈、器乐等等,但我觉得孩子的书法课是必要的,写好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起码的,常言道:字好一半文,这话一点不假。但现实却令人担忧,如今现在高年级学生学习任务重,课堂笔记多,于是学生为了加快书写速度,随意连写,钢笔行书极不规范,我想,这可能也是导致许多大学生的字难与其学历相匹配的重要原因。我也看到许多成年人买了硬笔行书字帖学习,但由于长期养成的书写习惯,练与用结合不起来,即使学习了书法,可平时的作业书写仍旧很差。这时学生和家长都会失去信心。既然家长和孩子选择了书法,我们作为教师要使他感受到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书法是一种极其丰富广博、涵盖诸门艺术的综合性极强的学问,在平时要注重点点滴滴地让学生感受到书法实用性。在一次硬笔书法课,我要求学生将学校布置的语文作业在课上完成,学生在这样的一个书法的氛围中,自然的会将字写比以前漂亮、工整,因为写得好,受到教师、同学、家长、亲戚的表扬,他们感受到乐趣后,学书兴致会大增,字越写越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势头。同时在教室或教学楼的走廊里举办小型的作业或作品展览,并邀请家长参观,让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激发学生上进,提高学书兴趣。在课堂上,通过作业点评展示每一位同学的作业,鼓励孩子们互相点评,锻炼他们的眼力,提高鉴赏水平,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在技法上进步快,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还大大增加了他们对书法的兴趣和自豪感。大凡一项工作的学习与开展,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动力,特别是从事书法学习,它既单调、又辛苦,且手、脑兼用的综合性长期劳动。
书法教学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其意义十分深远。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书法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富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从而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使书法艺术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书法素养、弘扬民族文化之目的。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摘 要: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的现象很普遍。教师要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联系历史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发现和探索历史知识,把握事件联系,激发学习历史兴趣。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的学习探索中获得新知,是值得初中历史教师不断探索的一项课题。下面就如何让学生认真地听讲,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一、讲究授课艺术是激发兴趣的突破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较高水准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历史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历史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那么,如何讲究讲授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教师讲解时,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至关重要,它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对历史产生了兴趣,才会愉快、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有趣的讲解,能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使听者乐而不疲,越听越有味道。历史课内容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的讲解方法必须突出趣味性。要求教师在讲解时运用形象化的教学语言和直观教具,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生动逼真地“再现”到学生面前,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当时的氛围中,使其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要做到讲解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并非一日之功。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史学修养,并熟悉讲解技巧,对课本内容反复研读,彻底消化,参考有关资料,精心选择具体、真实、典型、短小的材料,加以浓缩、提炼和升华,形成讲稿,课堂上才能做到绘声绘色的讲解。这种讲解要求语言流畅、准确、明白,饱含激情,朴实简洁,不哗众取宠。同时还要善于运用语音的高低和强弱、说话的速度和停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一般地说,教师的声音要响亮、清楚、悦耳,说话的速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对于一些重要问题,要加重语气,或有适当的停顿,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讲解时的声调要随着教材内容的变化而抑扬顿挫,切忌呆板、单调、平铺直叙。,这样才能大大地调动了学习兴趣。
二、交流互动,创造开心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还给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要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例如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历史彩图、插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体的史料,如能灵活运用必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对历史插图的教学,加强对历史插图的研究,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当学习到某一内容时,如果适时对该部分的彩图、插图加以讲解和指点则必然会有“推波助澜”的效果。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达到高潮。可以结合运用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图,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
三、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此,备课时就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学习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把教材上死板的历史知识,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参与,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比如:讲到三国鼎立时,我组织学生模拟三国里著名人物现场对话的小剧情。通过这种课堂情景的设置为学生的和谐成长创设了一个发展个性、创造性地运用史实的广阔天地。这种“创造”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运用史实来表达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学生们踊跃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学生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锻炼思维,并学会运用。
虽然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素质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重视培养,就能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姚尊香.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中学)2015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