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下教案反思
《圆锥体积》教案
汤图九年一贯制学校:汪丽珍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 圆锥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屏摹上显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闪烁。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 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A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 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
C 教师板书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同学的质疑:3.14×()×1.2× 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1 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书本44页第3、4、5。
板书: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例1: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例2:(1)麦堆的体积:
3.14×()=12.56(平方米)12.56× ×1.2=5.024(平方米)
(2)小麦的重量:5.024×735=3692.64(平方米)≈3693(平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比例尺》教案
汤图九年一贯制学校:汪丽珍
一、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2、理解并掌握求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和求图上距离的方法,能正确求出比例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难点:能正确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激疑诱趣,引入新知:
1、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上海爬到杭州只用了5秒钟,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地图上爬)
2、(出示中国地图课件)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你们知道人们是怎么把这么大的面积画在小小的地图上的吗?(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二)自主探究,自然生成:
1、初步认识比例尺的意义: 师:下面就请你们来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课前我们已测量出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请你们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你的白纸上,并完成表格。
师:在画之前,先看清楚要求。(课件显示):(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2)个人独立画出平面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完成了,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作品,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距离。(4)学生汇报。
(师选出大小不同的作品展示)师:我们请这些作品的设计者来说说你们是怎样设计的,并指出你所画的平面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各是多少,它们的比是多少。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① 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② 4厘米:8米=4:8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师:什么是比例尺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1:图上的长度与实际的长度的比。
生2:图上的距离与实际的距离的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指着展示的教室平面图)这些平面图的比例尺各是多少?用哪个比例尺画出来的平面图大一些?(同样的一间教室,因为它们的比例尺不同,所以大小不同, 可见,比例尺决定着图上距离的大小。)(5)出示上海到杭州图,问: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5000000)这叫做数值比例尺。问:看到这个比例尺你都能想到些什么?(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的5000000厘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图上的1份相当于实际的5000000份)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画教室平面图的活动想一想,比例尺有什么特征?求比例尺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③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一般应化简成“1”.(6)再出示上海到杭州图,问:这幅地图有比例尺吗?0 50 100 150km 介绍线段比例尺:像前面这些比例尺是用数值来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关系的比例尺,我们把它们叫做数值比例尺(板书),而像这样的比例尺,是用线段来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关系,我们把这样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板书)你能把它改成数值比例尺吗?(1:5000000)说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及它的含义。(出示一幅中国地图)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比例尺?(学生说)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如:(齿轮比例尺5:1)说说这个比例尺表示的意义。
2、比例尺的应用:(1)求比例尺。(北京到上海图)例:天津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量得天津到北京的距离是2厘米,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①学生独立作业,反馈订正;②小结:单位要统一;比例尺的前项一般都是1。(2)求实际距离。(河西村到车站图)例:地图上河西村到车站3厘米,求出实际距离。
交流几种不同的方法: ①3÷1/60000=180000(厘米)180000(厘米)=1.8千米
②解:设实际距离为Χ厘米。3:Χ=1:60000 Χ=180000 180000(厘米)=1.8千米 ③3:1/60000=180000(厘米)180000(厘米)=1.8千米
④3×60000=180000(厘米)180000(厘米)=1.8千米(3)求图上距离。(上海到杭州图)例:上海到杭州170千米,若画在比例尺为0 50 100 150km的地图
上,应画多长? 交流几种不同的方法: ①170千米=17000000厘米 17000000厘米×1/5000000=3.4厘米
②解:设图上距离为Χ厘米。
Χ:17000000=1:500000 Χ=3.4 ③17000000÷500000=3.4厘米
3、本课回顾,学生质疑。(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学生小结 《反比例的应用》教案
汤图九年一贯制学校:汪丽珍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反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索反比例应用的学习过程,体会反比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感受事物的普遍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有关反比例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教师先准备好复习题和增加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铺垫
1.运一堆煤
车的载重量(t)
辆数(辆)
根据表格中的内容,你能写出多少个等量关系式?
2.判断(1)当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2)当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3)当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教师:运用反比例和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反比例的应用
二、合作学习,探索方法
1?教学例2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两种量。
反馈: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教师:看到这两种量,你还联想到了哪种量?(路程)
教师:上题中路程是一定的量吗?
着重引导学生明白:“青年突击队”参加泥石流抢险,从出发到目的地的路程是一定的。
教师: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反馈: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速度扩大或缩小几倍,时间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它们的积(路程)一定,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2.解答例2
(1)接着出示例2后面的内容:“出发时接到紧急通知要求3时之内必须到达,他们每时至少需行多少千米?”
让学生说出,现在增加的这个条件和问题应该对应在表的哪个位置?突出让学生找准对应关系。
(2)合作学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试着用多种方法解答这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要求:把思路和解答方法说给自己小组的成员听,把同组同学认为正确的解答方法,请组长板书在黑板上。如果有其他组长已经写在黑板上了,另一组长就不再板书同样的解决方法。如果你用的解答方法,同组的同学不能准确判断对错,或者引起了争议的解答方法,可以自己上来把它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把黑板分成3大块,供学生板书解答方法)
(3)集体交流,结合黑板上的板书,师生共同理解解法:
预设方法1:6×4÷3=8(km)
抽生说出,算式6×4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方法2:解:设他们每时至少行x km。
3x=6×4
x=24÷3
x=8
教师:这样列式的根据是什么?
反馈:根据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它们的路程相等,列出等量关系。
预设方法3:解:设他们每时至少行x km。
6∶x=3∶4或x∶6=4∶3
这种列式的方法有时会在学生中出现,应该由写这种解答方法的同学来说说他的想法。在这里主要还得根据课堂上学生出现的各种解法来引导他们理解解题思路。
三、巩固应用,促进发展
1.基本练习
(1)将例2的最后一句话改编成2道应用题。
如果要想2时到达,他们平均每时需行多少千米?
如果每时行8 km,要几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2)练习十三第4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对比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5题和6题。
教师引导提示: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哪种量是一定的?根据一定的量找出它们的等量关系,再解答。
(2)补充练习: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400 m,25天完成。实际前4天修200 m,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要用多少天?(沟通区别与联系)
小组讨论后反馈:
①每天的米数--天数
②总米数--天数
反比例知识解答:200÷4×x=400×25
正比例知识解答:200∶4=(400×25)∶x
提问:为什么一道题既能用正比例解答又能用反比例解答呢?
引导学生明白:因为题中既有速度(照这样的速度)一定,也有总米数(一条路长度)一定。
小结:在解答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反比例来解答。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比例尺》教后反思
汤图九年一贯制学校:汪丽珍
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已经或多或少了解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的问题,课堂上兴致较高,师通过创设设计这一生活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状态,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比例的应用》教学反思 汤图九年一贯制学校:汪丽珍
比例的应用这部分教材包括正、反比例两个例题,它的知识在一定的程度上含有辨证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在某个前提不变的情况下,相关联的两个量的变化与这个前提之间因果的关系。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讨论题中不变量、变量中的比例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用比例解答的基本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本把新旧方法进行对比。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了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运用。
课堂上我采用了以旧知引路——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通过设置两个表格,给于学生几个问题作为提示,通过问题带领学生,让学生在形象的数字中寻找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建立等式,然后去感悟这个比例式成立的依据进行自学,探究新知,而且通过以前学习的方法:旧知与正、反比例解法的联系与区别。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
课堂上,我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分析出题中有行驶路程和行驶时间的这两种量,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题中的“照这样的速度”就说明速度一定,因此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教师:“运用前面我们掌握的比例知识,同学们会解答吗?你准备用哪方面的知识解答?”学生:“准备用正比例解答,因为题中的条件符合正比例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是互动的;交流是踊跃的,成功的。练习题的设计能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尽量设计一些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题目,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克服老教材中那种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叙述、说法,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课的认识。
当然,本课还有不足之处:如不能充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弄清题目的真正题意,虽照本宣科会做题,对于基本思路还是模糊的,其义还是不明,达不到较高的教学目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注意对做题思路方面继续努力。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汤图九年一贯制学校:汪丽珍
“实践出真知”,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的好。对于学生的学习,我觉得也是这样。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在图形的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注重操作,注重实践,可以让教学达到最高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感悟特深刻。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后,学生在实际运用公式时容易出错误的地方还是和往届一样,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三分之一,在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遗漏。
怎样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且时时记住那个容易被人遗忘的三分之一呢?我这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提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走出课堂,深入实践,到操场上去装沙子,到水池边去装水,看几个圆锥的体积才能把圆柱装满。在我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没有牵着学生走,只是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猜想圆锥体积方法的情境,让学生在猜测中找到验证的方法,并且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推导公式时,我没有代替学生的操作,始终只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运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探索。另外,为了突出“等底、等高”这个条件的重要性,我巧置陷阱,我还特意安排了一组等底不等高,一组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结果学生的实验结论和其他组的不一致,这时候就出现了争论,这时,我时机引导学生与上次演示比较,1比3的关系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学生恍然大悟,明白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圆锥体体积才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相信今天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动手体验,对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印象深刻,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牢牢记住!
第二篇:六年级下反思
《手指》教学反思
西山小学刘相鲜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与以前课本中选入的先生的《白鹅》一样,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虽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由于我十分喜欢和欣赏先生的文风,就当做精读课文来讲的,课前还请美术吴老师在黑板上画了插图。
果然,学生也十分喜欢学习本文。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我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课后我还布置了小练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眼中的五根手指,要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结果很多孩子能模仿先生的语言风格,幽默地写了自己眼中五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而且很有见解。如:有的孩子认为中指并不向先生说的那样“养尊处优”,反而是“忍辱负重”,每天扛着钢笔写个不停,都累得驼了背。多么生动的比喻啊!由此可见,我们高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挖掘不同课文中的写法特点,让学生在仿写、续写、扩写等活动中,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西山小学刘相鲜
本文是人教版小语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老舍先生,他用“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语言简洁通俗,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
教学这一课,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方面的问题;接下来略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叙述的,并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这些日子;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弄清在不同的日子里,那里的人们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并完成表格填写;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看作者是将哪几天作为重点来写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接着就是找出文中精彩的句段,仔细研读,体会老北京人过春节的感受;最后,再回顾全文,看你从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什么,体会文章的主题。针对本课的教学实际,结合教学过程,我作出如下反思。
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是:
1、本课教学设计合理流畅,把握教材准确,制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基本上达成预定的目标。
2、基础知识点把握准确。对修辞手法、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在充分引导学生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善于表达。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渗透体会句子的方法。教学分析中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3、在教学中,从整体入手,抓大放小,在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分清详略重点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最感兴趣的部分,充分发挥他们主动性的同时,也不忘教师的引导作用。
但是,这一节课,依然有几点做得不够:
1、课前让学生去搜集各民族过春节的不同习俗,应该在课堂上有所展示有所侧重,否则以后孩子们会对资料搜集失去兴趣,慢慢变成纯粹的应付或者耳边风。
2、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程度不够,老舍先生的语言是很有风格的,对作者语言的体会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境来感悟,本课的感悟程度还不够,不能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当然,感悟的基点是“读”,也就是本课的教学中,学生读得不够充分,读的形式也比较单一,这是以后必须重视的。对于现在的毕业班教学,我对每篇课文都尽量做到教学扎实,努力去深挖可以训练的知识点,思考文章的重点在哪一方面,学生在这一次课堂上应该学会什么,即使一次学不会,再在以后课堂上多接触几次,直到他们有这些意识为止。比如体会修辞手法的好处,破折号、双引号、省略号等的用法;分段的方法,主要内容及段意的概括等等,尽力做到每节课都能训练这些,我就不信,久而久之,学生不会学以致用。
西山小学刘相鲜
今天教学了我国著名诗人何其芳的《一夜的工作》。课文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我也深有体会,教学时主要从以下方面突破重难点的:
一、丰富课前感知,激发学生情感
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总理的生活与工作知道的不多,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图片等,并为学生提供周总理的相关网站,充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找出文中描写“劳苦”和“简朴”的语句,并在自己最受感动的语段旁边做好批注,然后在小组里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谈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三、创设情景,引起情感的共鸣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在最后两段的朗读时学生激情饱满,发自内心的呐喊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以《周总理,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小练笔。从学生写的内容看,感情真挚,充分抒发了对总理的敬仰与爱戴。
不过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
一、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优生的发展,忽略了学困生的训练。提问的面太窄,没有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
二、在学生面对总理说心理话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学生回答的面有点窄,没有创新精神,题材限制较死。
三、最后两段的朗读由于时间关系指导的也不太到位,今后,还要在这些方面多加努力。
《凡卡》教学设计
西山小学刘相鲜
教学《凡卡》一文,如果通篇串讲,不但使文章特色荡然无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其效果也会事倍功半。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它交织着写信、回忆、侧面烘托三条线索,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便构成了本文的教学难点。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化难为易,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从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扣住学生的情感世界。待学生完成自习预习,了解课文大意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你对本文有什么总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这一氛围中,以缩小教学因时间、空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难。同时明确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同一个中心:沙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这样抓住关键,直奔要害,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其次,有意识地把文章按线索破为三大块,为突破重点做好准备,我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再采用以点带面、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引导:“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哪一点最让你感动?”这是抓住学生情感世界的一次延伸,所以他们不难得出共识:向爷爷述说悲惨学徒生活一段。接着精读细读:“凡卡受了哪些罪?”“凡卡的叙述使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幕幕怎样的画面?”目的之一在于读懂内容;目的之二在于感染情绪,使学生的心始终与凡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明确此种描写细腻、逼真的写作手法。再继续抓住情感:“试想一下,凡卡写到这儿是一种什么心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想像力,进一步感染学生的情绪。“如果你就是小凡卡,你会怎样诉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提高朗读能力。“凡卡苦苦地哀求爷爷带他回去,这一内容信中多处出现,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凡卡痛苦的心情。”这样一来,原来一封长信,就浓缩在一个重点段上,再放手让学生朗读,从中悟情明理。既节省了时间,又发展了学生的品评鉴赏能力!到此,教学的第一板块结束。
“我们除了凡卡的语言叙述和城乡生活的对比中感受到他悲惨的命运外,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内容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内心的痛苦?”这一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自然导向第三板块。而且稍微拔高了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他们获得探求知识的乐趣。学习好的同学动动脑子可能会想到凡卡写信前后的心情,中下等同学可在老师的提示中得到启示,进而明白:原来文中细致入微地刻画凡卡写信前担心、害怕的神情;写信中多次叹气;写信后还做了一个好梦,也充分地表现了凡卡悲惨的命运。到此,教学第三板块结束。
最后,把三大块有机地结合起来。“同学们,看这板书,联系刚才所讲的内容,说说作者是什么样表达中心,突出凡卡悲惨命运的?”此时,学生的脑海中已有清楚的三条线索:信中诉说悲惨学徒生活,揭示了中心;回忆往事,对比现实,衬托出中心;结尾的美梦,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到此,教学任务全部完成。这样,抓住情感因素,以朗读法为主,以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为辅,交替使用,使学生不但理清了文章纵横交错的三条线索,感悟到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击中要害,还使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深切感悟到语言的精髓,做到了教师教是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第三篇:六年级体育教案(下)
第1课 广播操-小学六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了解体育课堂常规,健康标准的考核项目,并在合作学习中复习基本体操希望风帆
学习内容:常规、健康标准、广播操 学习步骤:
一、学习常规
教师活动:根据六年级的特殊情况,讲解课堂常规:集队要求、纪律要求、服装要求,请假制度等。
学生活动:认真地听老师讲述课堂常规,了解体育课的集队要提前到达操场,要守纪律,站有站样,坐有坐样,老师讲时认真听,练习时认真练。要穿运动鞋,宽松的衣服,请假必须有医院或校医证明。组
织:在教室,按座位就坐
二、学习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重
点:了解考核项目
教师活动:讲解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的有关内容:与五年级时的不同;考核的项目、考核的方法。学生活动:
认真了解体质健康标准,知道考核的项目:必考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8往返跑选一项,跳绳,坐位提前屈。
三、合作学习,复习基本体操
教师活动:重新调整队伍。
组织复习:
学生活动:
1、按老师要求排好队,了解自己的位置。
2、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找到同伴,合作复习广播操。
3、听音乐集体复习,体会整套操的动作和良好的节奏。
4、柔韧放松,积极参与小结。
组
织:小组分散(散坐在草地上)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
第2课:韵律绳操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掌握韵律绳操1---3节,感受韵律节奏感。学习内容:韵律绳操 学习步骤:
一、分组游戏,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集队,了解出席情况,宣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2、组织学生队列练习:四路纵队行进走。
3、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射击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按要求,认真地体验行进走的节奏和动作要求。
3、分成四组进行游戏,灵活地躲闪,准确的抛掷,充
分活动肢节。
组 织:四列横队、分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学习,掌握动作 重 点:绳操的前三节动作。
难 点:动作正确,较熟练地跟上节奏进行练习。
教师活动:
1、示范第一节动作,并口令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2、示范第二节动作,并口令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示范第三节动作,并口令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组织学生听音乐,随音乐节奏完整练习前三节。
5、提出要求,组织学生分组巩固动作。
6、听音乐集体复习前三节动作。
学生活动:
1、认真模仿第一节动作,体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2、随示范模仿第二节动作。
3、随示范听口令模仿第三节动作。
4、随示范,听音乐初步尝试连贯动作。
5、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复习三节动作,把动作练习得比较熟练。
6、听音乐熟练地随示范复习前三节操。
组 织: 四列横队、在规定场地内分散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说说学学,身心放松
教师活动:提示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学生放松
学生活动:向你最好的伙伴说说三节操的名称,说说学后的感觉。
听音乐,在小伙伴的带领下进行柔韧放松。组 织:散坐在草地上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
第 3 课:韵律绳操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掌握韵律绳操4-6节,感受韵律节奏感。学习内容:韵律绳操
学习步骤:
一、自主练习,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
1、集队,了解出席情况,宣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2、组织学生队列练习:四路纵队行进走。
3、布置练习要求:前跳50、后跳30、交叉跳30、蹲跳20,注意休息。
4、组织学生柔韧练习。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按要求,认真地体验行进走的节奏和动作要求。
3、按老师的要求分散练习,充分活动肢节,充分体验跳绳的乐趣。
4、借助栏杆进行压腿。组 织:四列横队、分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学习,掌握动作
重 点:绳操的4-6节动作。
难 点:收绳和放绳动作的快而到位。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复习1—3节动作。
2、示范第四节动作,并口令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示范第五节动作,并口令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示范第六节动作,并口令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5、组织学生听音乐,随音乐节奏完整练习前六节。
6、提出要求,组织学生分组巩固动作。
7、听音乐集体复习前六节动作。
学生活动:
1、找一个伙伴进行复习,听音乐随示范复习前三节。
2、认真模仿第四节动作,体验双手的交接绳动作。
2、随示范模仿第五节动作,体验快速的节奏。
3、随示范听口令模仿第六节动作,体验放绳和收绳动作。
4、随示范,听音乐初步尝试连贯动作。
5、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复习三节动作,把动作练习得比较熟练。
6、听音乐熟练地随示范复习前六节操。
组 织: 四列横队、在规定场地内分散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说说学学,身心放松
教师活动:提示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学生放松
学生活动:向你最好的伙伴说说今天所学的三节操的名称,说说学后的感觉。
听音乐,在小伙伴的带领下进行柔韧放松。组 织:散坐在草地上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
第 4课:韵律绳操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掌握韵律绳操7-9节,感受韵律节奏感。学习内容:韵律绳操 学习步骤:
一、自主练习,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
1、集队,了解出席情况,宣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2、组织学生队列练习:向左、右、后转动。
3、布置练习要求:两人一组练习三种两人配合的跳绳练习,并能把这三种练习做得比较熟练。
4、组织学生柔韧练习。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按要求,认真地体验行进走的节奏和动作要求。
3、按老师的要求分散练习,充分活动肢节,充分体验跳绳的乐趣。
4、借助栏杆进行压腿。组 织:四列横队、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学习,掌握动作
重 点:绳操的7-9节动作。
难 点:第八节跳跃的节奏和第九节绳的缠绕。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复习1—6节动作。
2、示范第七节动作,并口令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示范第八节动作,并口令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示范第九节动作,并口令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5、组织学生听音乐,随音乐节奏完整练习。
6、提出要求,组织学生分组巩固动作。
7、听音乐集体复习全套动作。
学生活动:
1、找一个伙伴进行复习,听音乐随示范复习前六节。
2、认真模仿第七节动作,体验踩绳时的直腿动作。
3、随示范模仿第八节动作,体验两种不同跳绳的节奏。
4、随示范听口令模仿第九节动作,体验绳的缠绕动作。
5、随示范,听音乐初步尝试连贯动作。
6、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复习最后三节动作,把动作练习得比较熟练。
6、听音乐熟练地随示范复习全套动作。
组 织: 四列横队、在规定场地内分散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说说学学,身心放松
教师活动:提示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学生放松
学生活动:向你最好的伙伴说说今天所学的三节操的名称,说说学后的感觉。
听音乐,在小伙伴的带领下进行柔韧放松。组 织:散坐在草地上
第 5课:韵律绳操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小组学习中巩固韵律绳操的全套动作,并能听音乐对其中的几节进行改编。
学习内容:韵律绳操 学习步骤:
一、自主练习,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
1、集队,了解出席情况,宣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2、组织学生队列练习:向左、向右、向后转
3、布置练习要求:三个人一组,一根绳子,练出花样来。
4、组织学生柔韧练习。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按要求,正确地做出动作。
3、按老师的要求分散练习,充分活动肢节,充分体验跳绳的乐趣。
4、借助绳子进行压腿。组 织:四列横队、分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学习,掌握动作
重 点:根据已掌握的动作创编新动作。难 点:能跟上音乐的节奏。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复习全套动作。
2、听音乐组织学生表演。
3、提出要求,组织学生创编动作。
4、组织学生展示创编动作。
学生活动: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复习,针对薄弱环节巩固练习。
2、六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表演展示。
3、根据老师提出的创编要求分组进行绳操的创编练习,并把创编的操结合到绳操里进行练习。
4、积极参与展示,大胆进行交流。
组 织: 四列横队、在规定场地内分散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说说学学,身心放松
教师活动:提示学生进行交流创编的感受,组织学生放松 学生活动: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创编后的感受。
听音乐,在小伙伴的带领下进行柔韧放松。组 织:散坐在草地上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
第 6 课:小排球:垫球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小组学习初步掌握排球运动的垫球技能。
学习内容:小排球:垫球
学习步骤:
一、自主游戏,熟悉球性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宣布本课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2、组织学生进行队列练习。
3、组织学生自主游戏。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进行常规和队列训练。
3、自主结合成小组,用排球进行游戏,充分活动的同时熟悉球性。
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小组学习,掌握技能
重
点:垫球的正确动作:插、夹、提的动作。
难
点:能随来球做出上步垫球动作,并能尽量把动作做正确。
教师活动:
1、提出垫球动作要点,鼓励学生尝试两人配合的垫球并让学生在体验动作的同时思考如何应付不到位的来球。
2、组织学生交流,并演示上步垫球动作。
3、组织学生继续练习,并巡视指导动作。
学生活动:
1、按教师提示的动作要点体验自抛自垫、两人互相抛垫,体验垫球动作的到位和垫不倒位的来球动作。
2、大胆地进行交流,在观看示范的同时善于找出自己动作中的不足。
3、两人一组合作学练,有针对性地改进垫球动作,体验上步垫球的动作和伙伴间的默契配合。
组
织:练习时两人一组自由分散,交流中呈弧形较宽松站立
三、熟练技能,创编游戏
教师活动:
1、提出活动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交流。
3、学习一种柔韧放松的方法。
学生活动: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胆地尝试游戏,在游戏中进一步熟练动作。
2、大胆地说一说创编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3、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放松练习。
组
织: 游戏时小组自主分散,队形自定
放松时全班散坐在草地上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小排球39个
第 7课:小排球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小组学习掌握排球的垫球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学习内容:小排球 学习步骤:
一、体验游戏、学会合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学习队列:向右转走,初步体验小组协同一致的重要性。
3、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游戏,体验伙伴间相互配合传接球和拦截球的乐趣。
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小组探究,熟练技能 重 点:垫球的正确动作。难 点:伙伴间的默契配合。
教师活动:
1、提出三级练习目标,观察学生练习。
2、提出二人一组练习要求,巡回指导。
3、提出小组合作练习要求,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活动:
1、一人一球,根据教师提出的三级指标(A80个、B60个、C40个)自选一个目标完成垫球练习。
2、两人一组根据练习水平自我选择抛垫和对垫熟练动作,体验相互间的默契配合。
3、分成六人小组,小组自定练习形式,认真体验多人配合垫球,努力使球不落地或少落地。
组 织:自由分散、小组分散
三、小组合作,参与对抗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商讨制定比赛规则。
2、协助做好裁判工作。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活动:
1、和教师一起商榷制定比赛规则。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量、组织好垫球对抗赛,在比赛 3组 织: **********
***********
场地器材:
中熟练技能,培养合作。、积极地表达比赛时和比赛后的感受。
操场、排球、垫子四只 第 8课:小排球发球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初步掌握发球动作。
学习内容:小排球发球
学习步骤:
一、自主游戏、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提示安全要求。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继续体验向右转走的队列要求。
3、自主结合,自选游戏进行活动。
组
织:四列横队、自由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小组探究,掌握动作 重
点:发球的正确动作。
难
点:发球有一定的准确性。
教师活动:
1、鼓励学生尝试练习。
2、请学生配合讲解示范发球动作,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提出要求继续组织练习。
学生活动:
1、二人一组,想象、尝试发球动作。
2、认真观察、了解正确的发球动作。
3、分成六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进行发球练习,同时体验用垫球来接发球。
4、积极参与展示,交流发球的练习形式。
5、通过交流,选择一种最好的,最适合小组练习的发球练习形式,在组长的组织下继续进行练习。
组
织:分组练习
场地器材:操场、排球
第 9课:小排球发球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小组合作进一步掌握发球动作。学习内容:小排球发球 学习步骤:
一、小组游戏、熟悉球性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提示安全要求。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学习向后转走
3、分组游戏:截住空中球 组
织:四列横队、自由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学习,熟练动作 重
点:发球有较准确的落点。难
点:能较好的控制好球的高度。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辅助练习。
2、提出练习的安全要求和动作要求,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组织学生发球比赛
学生活动:
1、自选标准垫球练习、两人一组对垫练习。
2、徒手动作练习、抛球练习。
3、两人一组发球练习,相互督促改进发球动作,提高发球的准确性。
4、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分组进行发球比赛。(发球得分和接发球得分,计总分)
5、针对比赛进行自我评价。
组
织:分组练习
场地器材:操场、排球每生一个
第10课:小篮球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掌握多种运球和传球技能。学习内容:小篮球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分组要求和活动要求,协调学生的分组并参与学生的游戏。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结合2----6人一组,利用篮球进行游戏或活动。组
织:2---6人一组,自由分散在三片篮球场。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传接球时上下肢的协调动作。难
点:传接球时两人间的默契配合。
教师活动:提出分组要求和活动要求,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巡回指导,及时点评,加以鼓励。
学生活动:
1、自主分小组,通过相互观察、帮助进行各种运球练习,并通过相互的协商进行多种形式的运球练习,通过互动合作的练习熟练运球技能。
2、组织各小组展示1---2种本小组最得意的练习形式,通过相互的了解,进行取长补短地练习。
教师活动:提出分组要求,巡回指导,及时示范纠错。
学生活动:
1、两人一组,一位男生带领一位女生进行胸前传接球练习,利用男生的动作优势来带领女生练习。
2、小组扩大,6---8人一组,学生小组商讨传球练习的形式,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传球,体验同伴间的相互配合和传球时的上下肢协调用力动作。
3、分小组展示,相互学习、积极交流(以你觉得他们一组什么地方最好进行点评)
组
织:自由分散自主组织(确保小组活动有安全距离)
** **
三、创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师活动:鼓励、提示,协助游戏。
学生活动:组
织:自由分散,形式自主
1、小组商讨、利用篮球,借助所掌握的技能创编一个游戏,并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
2、游戏表演、展示,评选最佳创思小组、最善于合作小组、技能娴熟小组,每个小组评出进步最大的组员、合作最好的伙伴。
第11课:韵律球操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合作学练掌握韵律球操第一段。
学习内容:韵律球操
学习步骤:
一、韵律活动,感受音乐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体验音乐节律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小组长组织下进行队列练习。
3、听音乐进行:韵律绳操,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组
织:四列横队、自由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学习,掌握动作
重
点:韵律球操的第一段动作
难
点:两人间的协调配合。
教师活动:
1、完整动作的示范。
2、分解示范,并组织学生模仿练习。
3、组织学生合作学练,巡回指导。
4、组织学生连贯练习,播放音乐。
学生活动:
1、观看示范,了解第一部分抛接的14个8拍动作过程。
2、随教师示范和要求分段学习动作,集体学完一段动作后,分组合作学练习,体验动作的连贯性。
3、学完第一部分全部动作后,分组学练,重点体验两人间的配合及动作的熟练性。
4、听口令集体完成动作后再听音乐完成动作。
5、3分钟球类自主活动,注意安全。
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场地器材:短绳每生一根、软排每生一个、录音机
* * * * * * *
*
第12课:韵律球操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合作学练掌握韵律球操第二段。学习内容:韵律球操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熟悉球性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提出自主活动的安全要求和活动要求,组织学生自主活动。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可以一人可以多人,自主地拿球活动,可以游戏、可以比赛,注意安全,充分活动。
组 织:六列横队、自由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学习,掌握动作
重 点:韵律球操的第二部分动作 难 点:两人间的协调配合。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听音乐复习第一部分动作
2、分解示范,并组织学生模仿练习。
3、组织学生合作学练,巡回指导。
4、组织学生连贯练习,播放音乐。学生活动:
1、听音乐进行第一部分抛接的复习。
2、观看示范,学习第二部分环绕的十二个八拍动作。
3、随教师示范和要求分段学习动作,集体学完一段动作后,分组合作学练习,体验动作的连贯性。
4、学完第一部分全部动作后,分组学练,重点体验两人间的配合及动作的熟练性。
5、听口令集体完成动作后再听音乐完成第一、二两部分动作。
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男 * * * * * * * * * * * * * * * * * * 女 * * * * * * * * * 男 * * * * * * * * * * * * * * * * * * 女 * * * * * * * * * * * * * * * * * *
场地器材:软排每生一个、录音机
* * * * * * * * *
第13课:韵律球操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合作学练掌握韵律球操第三段。学习内容:韵律球操 学习步骤:
一、韵律活动,感受音乐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自主活动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学生听音乐自主活动,注意安全,充分活动。组 织:四列横队、自由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学习,掌握动作 重 点:韵律球操的第三段动作
难 点:两人间的协调配合,及全套动作的连贯完成。教师活动:
1、播放音乐,组织学生自主复习。
2、组织学生听音乐复习第一第二两部分动作。
3、采用多种方法组织学生学习第三部分滚拍。
4、组织学生听音乐连贯练习。
学生活动:
1、学生听音乐自主地进行练习,体验动作的连贯性。
2、听音乐集体复习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连贯动作,感受动作与音乐的结合,男女生间的相互配合。
3、按教师布置采用集体、分组、合作等方法进行第三部分的学习,较熟练地掌握第三部分动作。
4、听音乐体验韵律球操的完整动作,感受韵律之美。
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场地器材:软排每生一个、录音机
* * * * * * * * *
第14课:蹲踞式跳远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改进蹲踞式跳远动作。学习内容:蹲踞式跳远 学习步骤:
一、快乐游戏、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提出分组游戏要求: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跳跃类游戏活动,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学习向左转走队列要求。
3、全班成六个自然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安全地进行游戏。组
织:四列横队、分组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探究,改进技术
重
点:能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练习。
教师活动:
1、和学生一起探讨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点和容量出现的不足,以及练习时的安全要求。
2、提出合作分组的要求,指导学生合作学练,及时为学生纠正动作,引导学生改进动作。
3、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活动:
1、和老师一起探讨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求和易犯错误,从而能针对自己的动作找到合理的练习内容。
2、自主找伙伴进行合作学练,在相互提示和帮助下不断地利用不同的练习方法改进蹲踞式跳远动作。
3、积极地参与展示活动,努力把自己的学习表现展示给大家,并在展示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组
织:分组练习
场地器材:操场、沙坑、踏跳板二块、垫子四张、橡皮筋二根、软排两只
第15课:蹲踞式跳远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改进蹲踞式跳远动作。学习内容:蹲踞式跳远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提出游戏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向左转走练习。
3、两人一组进行热身游戏:剪刀、石头、布 4.游戏:蜜蜂采蜜 组 织:四列横队、分组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探究,改进技术
重 点:能在相互帮助中不断改进动作,使动作连贯协调有力。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分类分组,布置目标任务。
2、巡回观察、指导,及时为学生找出不足。
3、组织学生交流,观看,了解不足与改进方法。学生活动:
1、按教师的引导自主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伙伴,了解目标任务。
2、合理地利用场地器材进行辅助练习改进自己的动作,伙伴间要不断提示动作要求以改进动作。
3、认真观看跳得好的同学的动作,从而找到自己的不足继续练习,进一步体验连贯动作。
组 织:分组练习
三、展示、评价、放松
教师活动:提出评价要求,组织学生小组评比 引导学生交流评价。
组织学生放松,调节身心 学生活动:每小组选出2名学生参加评比
根据评价标准,合理地对展示的同学生进行评价
由一位学生带领进行放松。组 织:围坐在沙坑边
场地器材:操场、沙坑、踏跳板二块、垫子四张、橡皮筋二根、软排两只
第16课:技巧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相互帮助下练习各种平衡动作。学习内容:技巧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提出游戏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向左转走练习。
3、分组游戏:射击(躲闪的同学必须两人手拉手一起躲闪)
组
织:四列横队、分组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互帮互学,掌握平衡
重
点:在相互帮助下掌握几种保持身体平衡的动作。教师活动:
1、讲解示范“燕式平衡”,组织学生模仿练习。
2、讲解示范“肩肘倒立”,组织学生模仿练习
3、组织学生交流。
学生活动:
1、认真观看示范,了解动作要点。
2、找一个伙伴进行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纠正动作,熟练动作。
3、认真观看肩肘倒立示范,了解平衡的诀窍。
4、四人一组进行分组练习,掌握平衡的决窍,体验倒立的技巧。
5、分组展示动作,评一评谁是最好的。
组
织:分组练习
三、拓展延伸,展示自我
教师活动:
1、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各种平衡动作,提出安全要求。
2、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我,参与交流。
3、组织学生听音乐放松。
学生活动:
1、自主结合成小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各种平衡动作,体验创新的乐趣。
2、积极地参与交流,把自己的平衡动作展示给大家看。
3、随放松同学听音乐进行放松,平稳情绪。组
织:分组分散、集体练习场地器材:垫子、操场、录音机
第17课:技巧组合动作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体操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学习内容:技巧组合动作 学习步骤:
一、队列练习,挺拔身姿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分组展示队列练习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各种队列练习,体验挺拔的动作要求。
3、分组展示。组
织:四列横队、分组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技巧组合,锻炼形体 重
点:体操动作的姿态美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自主分组,提出练习内容与要求,分组练习。
2、讲解示范技巧组合动作,组织学生分组体验。学生活动:
1、按教师提出的练习的内容和要求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
练习。
2、认真观看示范,了解组合动作与上学期所学组合动作的不同之处,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体验动作,把组合动作做得连贯、协调。
组
织:分组练习
三、拓展延伸,展示自我 教师活动:
1、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根据自己的动作重新编排技巧组合动作(要求要有肩肘倒立动作)。
2、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我,参与交流。
学生活动:
1、根据自己的动作掌握情况把动作重新编排,尝试新的组合动作。
2、积极地参与交流,把自己组合动作展示给大家看。
组
织:分组分散、集体练习场地器材:垫子、操场
第18课:韵律球操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合作学练,熟练掌握韵律球操第二段。学习内容:韵律球操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熟悉球性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提出自主活动的安全要求和活动要求,组织学生自主活动。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可以一人可以多人,自主地拿球活动,可以游戏、可以比赛,注意安全,充分活动。
组
织:四列横队、自由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学习,掌握动作
重
点:韵律球操的第二部分动作 难
点:两人间的协调配合。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听音乐复习前面所学的动作
2、分解示范,并组织学生模仿练习。
3、组织学生合作学练,巡回指导。
4、组织学生连贯练习,播放音乐。学生活动:
1、听音乐进行第一部分抛接的复习。
2、观看示范,了解最后的八个八拍动作。
3、随教师示范和要求分段学习动作,集体学完一段动作后,分组合作学练习,体验动作的连贯性。
4、学完第一部分全部动作后,分组学练,重点体验两人间的配合及动作的熟练性。
5、听口令集体完成动作后再听音乐完成第一、二两部分动作。
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男 * * * * * * * * * 女 * * * * * * * * * 男 * * * * * * * * * 女 * * * * * * * * *
场地器材:软排每生一个、录音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9课:蹲踞式跳远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改进蹲踞式跳远动作。
学习内容:蹲踞式跳远
学习步骤:
一、快乐游戏、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提出分组游戏要求: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跳跃类游戏活动,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学习向左转走队列要求。
3、全班成六个自然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安全地进行游戏。
组
织:四列横队、分组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探究,改进技术
重
点:完整动作的练习,动作连贯协调。
教师活动:
1、和学生一起探讨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点和容量出现的不足,以及练习时的安全要求。
2、提出合作分组的要求,指导学生合作学练,及时为学生纠正动作,引导学生改进动作。
3、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生活动:
1、和老师一起探讨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求和易犯错误,从而能针对自己的动作找到合理的练习内容。
2、自主找伙伴进行合作学练,在相互提示和帮助下不断地利用不同的练习方法改进蹲踞式跳远动作。
3、积极地参与展示活动,努力把自己的学习表现展示给大家,并在展示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组
织:分组练习
场地器材:操场、沙坑、踏跳板二块、垫子四张、橡皮筋二根、软排两只
第20课:跳短绳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跳绳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内容:跳短绳 学习步骤:
一、游戏激趣,活跃身心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游戏:贴烧饼
3、组织学生模仿律动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进行常规和队列训练。
3、围成一个圈进行贴烧饼游戏,注意安全充分活动。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花样跳绳、体验合作
教师活动:
1、讲解练习要求和间歇要求,用音乐来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组织学生合作学练习、并对学生的练习作评价。学生活动:
1、按老师要求进行不同姿势的跳绳练习:向前跳短绳、向后跳短绳、交叉跳短绳、两人带跳短绳、两人一组一摇一跳练习、两人一组双摇跳短绳等。每一次的跳绳时间约为1分至2分钟,每次间歇自然小组完成一个组合图案:树、鱼、船、房子、创意图等。
组
织:自主分散,小组集中
三、自主游戏,体验快乐
教师活动:
1、提出场地布置的要求:一定的距离,用绳布置三个树桩、一条小河、一面小旗、一个小山坡,小旗在终点。
2、组织学生布置场地。
3、组织学生游戏,体验在自己布置的场地上游戏的快乐。
4、组织学生交流:怎样理解合作?
学生活动:
1、认真听清场地布置要求,小组商量讨论如何来分配合作布置场地。
2、每个小组按商量的要求布置好场地。
3、积极地参与游戏:绕树桩、越小河、跳小山绕红旗。
4、每个小组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并回收器材。
组
织:分组游戏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每人一绳
第21课:跳长绳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
学习内容:跳长绳
学习步骤:
一、快乐游戏,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游戏:贴烧饼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进行常规和队列训练。
3、分成两组进行贴烧饼游戏,注意安全,充分活动。
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小组学练,互帮互助
教师活动:
1、提出分组练习要求:互帮互助,整体提高。
2、组织学生分组学练,巡回指导,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中,不断为学生设立新目标。
3、组织小组比赛,分享进步的快乐。
4、组织学生交流学习的体会、感受。
学生活动:
1、认真了解分组练习的要求,提高团队意识。
2、分成三个小组进行练习,体验“8”字跳长绳的跑动路线和跳绳动作,做到跟得上,跳得稳,跑得快。
3、积极参加小组的比赛,争取好成绩,并在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的互助风气。
4、积极交流,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
组
织:
******
*******
*******
*
*
*
*
场地器材:
*
操场、录音机、长绳三根 *
第22课:跳长绳、耐久跑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发展耐力素质。学习内容:跳长绳、耐久跑 学习步骤:
一、游戏激趣,活跃身心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游戏:贴烧饼
3、提出要求,组织柔韧练习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进行常规和队列训练。
3、围成一个圈进行贴烧饼游戏,注意安全充分活动。
4、学生自己进行柔韧练习,能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练习。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跳长绳,感受练习的持久性
教师活动:
1、讲解分组练习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轮流指导
2、分组展示,比一比哪一组集体参与的人多。学生活动:
1、按老师要求分成三组,体验不断增加人数同时跳长绳,每个学生都要体验不同的进入顺序和配合时的节奏控制。
2、一组一组展示,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展示,展示一小组最多的时候能进入共同跳绳的人数。每个小组三次机会。
3、和老师一起参与评价。
组
织:分三小组
三、听音乐耐久跑,体验有氧练习
教师活动:
1、讲解耐久跑的动作要求和练习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耐力跑。
学生活动:
1、知道耐久跑的动作要求和练习要求。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听音乐进行耐久跑,3、放松慢走 组
织:分组自主活动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每人一绳
自己控制速度。第23课:跳短绳、踢毽子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活动中体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习内容:跳短绳、踢毽子 学习步骤:
一、游戏激趣,活跃身心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游戏:贴烧饼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进行常规和队列训练。
3、围成一个圈进行贴烧饼游戏,注意安全充分活动。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小组合作,自主练习踢毽子
教师活动:
1、布置每个小组的分组练习要求。
2、巡视指导,督促练习。
学生活动:
1、按老师布置的要求分组练习:小组中二个踢单毽、二个踢盘踢、两个对踢。
2、分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分多,比赛中按单毽、盘踢、对踢进行,不参加比赛的同学做裁判。
组
织:自主分散,集中比赛
三、小组合作,自主练习跳短绳
教师活动:
1、提出练习要求,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2、组织学生比赛。
4、组织学生自评。
学生活动:
1、认真按老师布置的要求进行练习:一个单跳,一个向后跳,一个向前交叉跳,一个向后交叉跳,一个单足跳,一个双飞,小组合理安排进行练习。
2、参加比赛,争取好成绩。
3、对自己一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组
织:分散练习,集中比赛 场地器材:操场、短绳、毽子
第24课:跳短绳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学习内容:跳短绳 学习步骤:
一、分组活动,充分准备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分组跳长绳。
3、组织学生自己做柔韧练习。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进行常规和队列训练。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准备活动:跳长绳
4、自己进行柔韧练习,充分活动。组
织:六列横队、小组分散
******
*******
*******
*
*
*
*
*
*
二、磨练意志,认真考核
教师活动:
1、讲解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2、组织学生分组考核。
3、记录考核成绩,进行讲评。学生活动:
1、认真了解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
2、六人一组进行考核,努力争取好成绩。
3、记录考核成绩,了解班级整体考核情况。
组
织:
场地器材:操场、标志
第25课:跳长绳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跳长绳的多种方法,并在学习中学会体验合作与助人的快乐,提高跳长绳的方法。
学习内容:跳长绳 学习步骤:
一、积极游戏乐活动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学习向左转走队列要求。
3、全班分两组进行大渔网游戏,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充分活动开。
组
织:四列横队、分组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探究跳长绳
重
点:不同的跳长绳的方法。
教师活动:
1、提出分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练习8字跳长绳。
2、由8字跳长绳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跳长绳动作,并巡回指导学生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了解学生在练习中的问题。学生活动:
1、根据自己跳长绳的动作掌握程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小组进行练习,在练习中相互帮助改进动作。
2、积极思考,大胆地尝试多种跳长绳的方法,并乐于向别的小组学习,学会在观察中学习。
3、积极地参与展示活动,努力把自己的学习表现展示给大家,并在展示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4、积极地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组
织:分组练习
场地器材:操场、长绳
第四篇:六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课
青春放歌
共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聆听《行星组曲》、《飞来的花瓣》。
2、表演《拉起手》
3、编创与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2、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聆听《行星组曲》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4、聆听《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
三、教材分析:
《拉起手》是一首颇具时代特点和青春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其歌词非常简洁,鲜明的表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
《行星组曲》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所作的管旋乐组曲。是一首颇受人们欢迎的通俗名作。
《飞来的花瓣》是一首美丽的小诗。语言淳朴、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歌颂了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歌颂了美好的师生情谊,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
第一周第一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二、学唱歌曲《拉起手》。
1、以聆听前奏导入。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3、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师弹琴。
5、师生小结。
1、聆听歌曲前奏。
2、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讨论并回答问题。
4、1)听琴试唱歌谱。
2)有感情的读歌词。
3)装词。
4)完整演唱。
5)用竖笛吹奏。
5、师生小结。
《拉起手》是一首颇具时代特点和青春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其歌词非常简洁,鲜明的表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
三、下课。
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第二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二、聆听歌曲《行星组曲》
1、师介绍歌曲背景。2、2、播放歌曲范唱。
3、问:音乐之间的情绪对比。
4、师生小结。5、1、听歌曲背景简介。
2、聆听歌曲范唱,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3、讨论交流。
4、师生小结。
《行星组曲》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所作的管旋乐组曲。是一首颇受人们欢迎的通俗名作。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
第三课时
一、复习演唱《拉起手》。
二、聆听《行星组曲》
1、导入:你知道太阳系各大行星的名字吗?至今人类都登上过地球之外的哪些星球?
2、作者简介和创作意图。
3、聆听《火星——战争之神》和《金星——和平之神》,比较这两首乐曲在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上有何不同?
3、让学生自由表达。
4、师生总结。
三、单独听《木星——欢乐颂歌》
1、初步聆听,想想它的主旋律你是否熟悉或听过。
2、反复聆听主题音乐。
3、试着唱一唱其旋律。
4、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为音乐配诗或配画。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开课
1、谈话导入:对于平时朝夕相处的老师,你们认为最能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是什么?
2、揭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二、聆听歌曲
1、初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结构。
2、再次聆听,想想歌曲分为几个段落
3、可跟着音乐试着哼唱。
4、试着为A段B段选择形容词。
三、布置作业:请你们向老师送去你们的问候和祝福。
第二课
亚洲旋歌
共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聆听《摇篮曲》、《运动会开幕曲》、《亚洲民间器乐曲片段》。
2、表演《邮递马车》
3、编创与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乐情绪,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
3、聆听印度歌曲《摇篮曲》和《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
4、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等代表性的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这些乐器的音色。
三、教材分析:
歌曲《邮递马车》表达了生活在边远牧场上的青年们,盼望那每天一趟的邮递马车给他们带来信件时的喜悦心情。
《摇篮曲》是一首有印度民族风格的摇篮曲。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丰富的装饰音,给人以深情、婉转、缠绵的感受。
《运动会开幕曲》是一首具有浓厚阿拉伯风格的科威特歌曲。
第三周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学唱歌曲《邮递马车》。
1、以聆听前奏导入。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3、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师弹琴。
5、师生小结。、聆听歌曲前奏。
2、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讨论并回答问题。4、1)听琴试唱歌谱。
2)有感情的读歌词。
3)装词。
4)完整演唱。
5)用竖笛吹奏。
5、师生小结。
歌曲《邮递马车》表达了生活在边远牧场上的青年们,盼望那每天一趟的邮递马车给他们带来信件时的喜悦心情。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聆听歌曲《摇篮曲》
1、师介绍歌曲背景。
2、播放歌曲范唱。
3、问:音乐的风格特点。
4、师生小结。
1、听歌曲背景简介。
2、聆听歌曲范唱,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3、讨论交流。
4、师生小结。
《摇篮曲》是一首有印度民族风格的摇篮曲。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丰富的装饰音,给人以深情、婉转、缠绵的感受。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情感交流
第三课时
第四周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二、聆听乐曲《运动会开幕曲》。
1、以聆听前奏导入。
2、播放乐曲录音。
3、问:乐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这首乐曲具有哪个国家民族音乐风格?
5、师弹琴。
6、师生小结。
1、聆听歌曲前奏。
2、聆听乐曲录音。
3、讨论并回答问题。
4、讨论交流说说阿拉伯民族音风格特点。
5、师生小结。
乐曲《运动会开幕曲》是一首具有浓厚阿拉伯风格的科威特歌曲。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情感交流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二、聆听亚洲民间器乐曲片段。
1、师介绍这几首乐曲片段背景及其风格特点。
2、播放乐曲。
3、问:音乐的风格特点。
4、师生小结
1、听乐曲背景简介。
2、聆听乐曲片段,感受体验各个国家民族音乐乐曲特点及其风格。
3、讨论交流
4、师生小结。《拉贾斯坦民间音乐》是印度北方的著名民间音乐,多表现思念家乡亲人的情绪及勇敢顽强的精神。《狮子舞》是一首著名的甘美兰乐曲。《山林》是一首著名的越南民间乐曲。《七朵丁香花》是土尔其最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情感交流 第三课
Do
Re
Mi
共四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Do Re Mi 》。
二、聆听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
三、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
一、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二、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 》,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
三、学习五线谱的相关知识。教材分析:
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Do Re Mi 》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历史发展中的乐谱,人类记录音乐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记普法。力图准确地记录下来音乐的各种要素。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二、聆听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 》
1、师介绍影片《音乐之声》。
2、请生说说影片《音乐之声》的感想,并谈谈对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播放《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 》
4、师弹琴,生唱。
1、听师介绍影片《音乐之声》的背景。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聆听《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 》
4、生听琴哼唱。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Do 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情感交流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二、学唱歌曲《Do Re Mi 》
1、播放《Do Re Mi 》。
2、师弹琴。
3、师生同唱歌谱。
4、师弹琴。
5、播放歌曲录音伴奏。
1、聆听歌曲《Do Re Mi 》。
2、生听琴试唱歌谱。
3、师生同唱歌谱。
4、A唱中文。B唱英文。
5、跟录音伴奏唱。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Do Re Mi 》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情感交流 第四课
黄河之滨 教学目标:
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曲设计一
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及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学习歌曲 听赏乐曲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生问好
——同学们看过《铁道游击队》这部影片吗? ——能说说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做影片的简单介绍
——聆听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边听边想:
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听歌曲,用笔在书上划分部分,并做记录 ——学习歌曲
——再次听范唱,学生在心里跟着唱 ——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歌曲
——放录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地学习——老师巡逻指导唱得不好的地方 ——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录音演唱歌曲 ——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歌曲分析与处理
——歌曲的第一、三乐段歌词和旋律基本上相同,演唱时要注意把握民歌的风格,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较深的气息演唱
——歌曲第二段要用弹性的声音和充沛的感情来演唱,其中“就像钢刀插入敌人的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最能表现中国人民爱憎分明的感情 ——分角色演唱:
请学生给歌曲设计演唱形式,按自己设计的方式来演唱,四至八人合作 ——评价 ——小结 ——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师生问好
——大家听过山西的秧歌吗?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根据山西祁太秧歌改编的女声合唱曲 ——以叙事的口吻及风趣幽默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山西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
面貌。
——让学生初听歌曲,边听边想: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部分)
——分析:第一段歌词为第一部分,第二、三段歌词为第二部分,第四段歌词为第三部分。第一、三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结束部分有所区别。这两部分的旋律基本上保留了原民歌的原始素材,但改编者给它配上了合唱。第二部分旋律,在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变化。
——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分析 ——欣赏《小放驴》
——《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体裁属于河北吹歌。——初听:边听边想: 乐曲表现了什么?
——分析: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 ——复听
——学生跟着想象 ——小结 ——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板胡独奏曲《大起板》
——《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中的《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将河南人民那种热情奔放、豪爽粗旷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请学生边听边想:
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分析:乐曲的第一个段落带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征:使用了常用的典型音调,具有敲锣打鼓的节奏特点,采用对答呼应及句幅逐步增大的方式。从音乐情绪上看,它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奔放的。
——乐曲的第二段落与第一个段落形成明显的对比。它频繁地变换节奏,采用跳动的节奏,在调性上进行对比,从而造成一种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
——乐曲的第三段落音区移高、速度加快,重现了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分析乐曲 ——复听 ——小结 ——师生再见 第五课
火车印象
教学目标:
一、能对以“火车”为题的音乐作品产生学习兴趣,乐于进一步体会音乐作品风格上的差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火车极其他现代交通工具的印象。
二、能够在学习运用歌曲中表情记号的基础上,以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火车来了》。记住并能解释什么是变拍子。
三、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和《太平洋123》,能够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并能以语言或者动作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教学重难点:
一.
学习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二.
欣赏乐曲,让学生充分体会乐曲的力度、速度、旋律、音色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民歌《火车来了》
——背景: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将铁路修建到边疆——新疆,是一件大喜事。它大大地加强了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新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歌曲表达了新疆各族人民以兴高采烈的心情欢迎火车开进新疆的场景和对党的歌颂,正如歌词所说的:“共产党带来好时光,幸福日子万年长”。
——学习歌曲,先听范唱,边听边想:
乐曲是几拍子的?你听得出乐曲带有新疆风格吗? ——学生听歌曲,思考问题 ——学习歌词
——学生自由地学习歌词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学习旋律,跟着老师的琴来演唱旋律 ——反复演唱
——学生自己分四人小组演唱旋律 ——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来演唱旋律 ——学习歌曲,词曲结合
——轻轻地和老师一起学习歌曲,词曲结合,跟着老师的琴把三段歌词结合起来演唱 ——跟着磁带伴奏演唱歌曲 ——处理歌曲: 让学生划出强弱记号
——听录音,学生模仿歌曲中的强弱 ——问:歌曲的强弱代表什么呢? ——代表火车渐渐远去 ——学生跟琴模仿 ——小结 ——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巴西的音乐作品《凯皮拉的小火车》。——简介:
是巴西作曲家创作的,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巴西铃鼓、响葫芦、卡巴萨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
赫风格,以管弦乐的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欣赏乐曲,边听边想:
你对乐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乐曲是否把你带上了穿越山野的一次火车旅行?你是否注意了音乐的节奏和音响?
——学生边听边想,听完后四人小组讨论 ——师提问,生发挥
——你知道什么是“凯皮拉”吗?这首乐曲的风格有哪些与众不同?你知道它是哪国文化的作品?
——学生学习后回答老师
——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巴西吗?(出示世界地图)——学生找
——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巴西当时的情况怎样?作曲家使用了哪些方法表现了巴西农场的小火车?(学生通过自己准备的资料回答老师)
——你可以边听边唱音乐中的旋律吗?(学生与老师一起跟着旋律哼一哼)——这首歌曲的情绪是因乘火车而快乐的,还是因沉重劳动而忧伤的?为什么?农场的人喜欢火车吗?
——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通过再次地欣赏,进行讨论
——音乐中有哪些节奏令你感觉十分独特?与你听过的美洲、非洲、欧洲的音乐节奏、美国的流行音乐有相同之处吗?
——这首作品,作曲家真是描写火车运行和火车乘坐人的心情的吗? ——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再次讨论 ——小结 ——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师生问好
——复习歌曲《火车来了》 ——欣赏《太平洋231》 ——简单介绍作者:
奥涅格,瑞士作曲家。音乐具有强烈的个性,他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言大胆而自由,在和声色彩上受法国先锋派的影响,在流派上属于新古典主义。他认为自己“既不是多调性派、无调性派、也不是十二音技法派”。——音乐作品分析:
管弦乐《太平洋231》是奥涅格于1923年创作的交响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24年5月8日首演于巴黎歌剧院,听众反映强烈,被称作是20世纪20年代现代派的最新作品。“太平洋231”是当时蒸汽机车中一种先进的大型火车头,因其每边共有以2+3+1组合而成的6个车轮而得名。奥涅格特别钟爱火车头,他曾说:“如同别人爱马一样,我始终热爱火车头。对我来说火车头简直是有生命的……” ——初听,边听边想:
你通过欣赏,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再听,边听边想:
你能把乐曲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写出来吗? ——你能根据火车的速度把节奏排一排顺序吗? ——复听。
对三部写火车的作品进行比较
——你乘坐过火车吗?说一说你第一次坐火车的印象。把你搜集到的有关火车的音乐、诗歌、舞蹈、图片、照片和模型介绍给大家。——小结 ——师生再见
第六课
美妙的音乐 教学目标:
一、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愿意参与这首歌的编创活动。
二、喜欢聆听、演唱本课的三首歌曲,乐于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愿意参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
三、聆听《致音乐》和《美妙的琴声》,关注歌曲的内容、旋律、伴奏及结构形式,能够记住其主要的旋律。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演唱歌曲,体会军营歌曲的气势
二、听赏国外著名作曲家的歌曲,感受古典乐的韵味。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用具:
教科书、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生问好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一二三四歌》 ——介绍作者:
臧云飞,作曲家。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创作歌曲有《珠穆朗玛》、《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军队歌曲。——听范唱,边听边想:
你能听着歌曲,想想部队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听,然后举手发言
——学习歌曲,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心里跟着歌曲哼一哼旋律
——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跟着录音机轻声地演唱,老师纠正不对的地方 ——指导:唱到高音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假声来演唱
——请大家跟着歌曲的伴奏,大声地用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要求:声音圆润,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绪,要求加上动作。——学生排练 ——表演 ——评价 ——小结 ——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浪漫派作曲家—舒伯特。
——介绍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父亲是教师,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808年开始,在维也纳皇家教堂唱诗班任歌童并开始学习作曲。1813年,在其父亲任教的学校任音乐老师,同时从事作曲。1818年辞去教师职务,专心从事作曲。因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一度依赖友人资助为生。后来,曾在宫廷任教几年。1828年,因伤寒病逝世。
——介绍《致音乐》的由来:19世纪初,德国诗人肖贝尔写了一首《致音乐》的诗。这首诗的第一段内容,阐述了音乐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赶走了心中的忧郁乃至生活给自己的打击。这段诗的内容,与法国作家罗兰的体验是那样的一致。他说:“当我生病的时候,莫扎特悦耳的音调,好象情人似的,在枕畔看护我……”当舒伯特读到这首诗后,对起颇感兴趣,于是谱写了《致音乐》这首艺术歌曲。——学习歌曲
——聆听歌曲,边听边带着老师对作者与歌曲的介绍展开想象,你想到了什么? ——学习旋律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旋律唱一唱 ——学生自己唱旋律 ——学习歌词
——请同学们用朗读诗歌的声音来有感情地把歌词朗读一次 ——词曲结合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跟着录音机边听边在心里面演唱歌曲 ——请同学们用轻轻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老师指导唱得不对的地方
——用悠扬、动听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学生自由组合,对本歌曲进行展示 ——展示 ——评价 ——小结 ——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师生问好
——今天的音乐课是非常轻松的一节音乐课,因为我想带大家去欣赏一首非常幽默的乐曲,这首乐曲不仅有钢琴独奏的版本还有女高音演唱的版本 ——是什么呢?你听听:播放《幽默曲》 ——学生马上做出反映,表示听过
——对,这是非常著名的乐曲,我们今天欣赏的是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以歌唱的形式来命名的名字叫《美妙的音乐》 ——介绍作者:
捷克作曲家,自幼接触民间音乐,初步学会演奏小提琴和管风琴。代表作品有:《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等。——音乐分析:
幽默曲是一种风趣、愉悦的小型器乐曲。这种乐曲以节奏鲜明、旋律短小为特色,旋律的歌唱性较强。——再听:
本歌曲分为几段?
——学生听,分为三段 ——分段欣赏,第一段:
本段运用了什么节奏型最多?(附点节奏最多)——第二段:
本段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带人们进入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之中)——第三段:
和第一段有区别吗? ——再完整地欣赏全曲 ——小结 ——师生再见
第五篇:六年级下海西教案
第一课
世界公园丹霞美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收集有关丹霞美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通过对泰宁县的初步认识,进而深入了解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准备
泰宁的图片
一、教学过程:
1、分组交流,共同探讨
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 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 老师将主要内容板书,并合并同类项,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天下第一湖山”,深入探究
出示丹霞美的邮票、照片,让学生结合已收集的图片,进行简要地说明
过渡: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丹霞美体现在哪里吗?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习阅读文本
总结:山和水的完美结合
升华:到泰宁不但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享受优良的生态换进,还可以获得地质科学知识。当然,同学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3、拓展延伸,实践说话
让学生运用学习丹霞美的方法,介绍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并写成小作文。
第二课 人间仙境桃源洞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收集有关桃源洞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2、具体了解何谓“一线天”,它的美具体体现在哪里?
教学准备
图片
一、教学过程:
1、分组交流,共同探讨
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
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
老师将主要内容板书,并合并同类项,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人间仙境桃源洞”,以及:“一线天”奇观,并深入探究。
出示桃源洞、一线天的邮票、照片,让学生结合已收集的图片,进行简要地说明
1、教师罗列几种一线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一种进行研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来理解。
2、让学生带着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简要的说明。
3、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借助幻灯片重点讲解。过渡: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人间仙境美体现在哪里吗?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学习阅读文本
二、总结:
山和水的完美结合 升华:到永安不但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享受优良的生态换进,还可以获得地质科学知识。当然,同学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三、拓展延伸,实践说话
让学生运用学习桃源洞美的方法,介绍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并写成小作文。
四、回顾巩固
“人间仙境桃源洞”的特殊之处。
上网查一查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盛赞 的永安桃源洞“一线天”的奇观是怎么说的,并摘抄下来。
五、作业设计
除了桃源洞、天鹅洞,我国还有许多奇特的溶洞,请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资料,写出这些景区的名称和所在地。
第三课
天下奇景白水洋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收集有关白水洋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进而深入了解保护自然天然浅水广场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2、具体掌握“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名称,激发珍惜、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准备
图片
一、教学过程:
1、听歌曲 “好一座平展展的水上广场,哗啦啦的清泉从巨石板上流过,浅浅的水床轻轻诉说„„”
分组交流,共同探讨
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以及从歌曲中知道了什么;
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
老师将主要内容板书,并合并同类项,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天下奇景白水洋”,深入探究
出示白水洋的照片,让学生结合已收集的图片,进行简要地说明 过渡: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白水洋美体现在哪里吗?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习阅读文本
总结:山和水的完美结合
升华:到屏南不但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享受优良的生态换进,还可以获得地质科学知识。当然,同学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3、拓展延伸,实践说话 让学生运用学习白水洋美的方法,介绍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并写成小作文。
二、回顾巩固
“天下奇景白水洋”的特殊之处。
2、说一说、评一评。
1、播放白水洋在日常生活中的动画,以及游客对白水洋的评价,让学生深切地感受白水洋的美。
2、让学生看完动画的感受,并提出自己该怎么做的实际行动。
3、成立保护白水洋的保护组以及破坏白水洋的残暴组,让双方进行激烈的辩论赛。
4、教师小结:保护大自然的浅水广场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由作者登台演讲,并发表见解。其他学生当评委,给演讲者打分。结合老师的点评,评出三名优胜者。
二、作业设计
你的家乡有什么独特的地质现象?在老师和家长的知道下,实地考察一下,或者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并以书面形式写一写。
第四课
东南屋脊黄岗山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a)自主收集有关黄岗山黄岗山黄岗山黄岗山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b)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珍惜、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图片、网络收集的图片,还有动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想同时脚踏两个省份,登上一座山巅,可是却看到两种相异的风景吗?
1、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何称之为“东南屋脊”?
2、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4、教师小结:站在黄岗山上,大自然的雄姿风采尽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油然而生。
二、过渡:
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黄岗山神奇、美体现在哪里吗?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黄岗山又被称为什么?(生物的避难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结:人和动物的完美结合
升华:到黄岗山不但可以欣赏到美景,享受优良的生态换进,还可以获得生物科学知识。当然,同学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二、作业设计: 福建省目前拥有多少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通过询问家长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将查到的保护区填在下面表格。
第五课
海峡风情惠安女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惠安的有关风土人情以及惠安女的服饰的特点。
2、自主收集有关惠安惠安惠安惠安的图片,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并深入了解惠安女的精神本质。
3、激发学生向惠安女学习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向惠安女学习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出示“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宽黑大折裤、腰间圈着银裤链”。请大家猜猜看,上面这句话说的是什么人的装扮呢?
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海峡风情惠安女
二、学习课文
1、浏览课文P21-22页的内容,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1)惠安女主要居住在惠安县的哪几个乡镇?(2)惠安女的服饰有哪些特点?(3)“乌潭水库”为何称为“惠女水库”?
2、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教师板书: 居住地:惠安县的崇武、小祚、净峰、山霞。
服饰特点: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宽黑大折裤、腰间圈着银裤链 出示图片欣赏,让学生结合已收集的图片,进行简要地阐述。
4、教师小结: 惠安女的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地感染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从惠安女身上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
三、知识拓展。
1、阅读加油站:惠安女子。
全班学生齐读。
2、相关链接:惠安服饰
四、做一做。
根据惠安女的形象特点,制作一件旅游纪念品(如纸袋、书签、泥塑)
五、布置作业。
教材P24页的“写一写”。
在福建历史上,为数众多的女性为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把你所知道的优秀女性及其事迹写下来。
第六课
海滨皇城赵家堡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赵家堡的所处的位置、来历以及它的建筑的格局。
2、收集有关图片,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进入对赵家堡的赞美和讴歌。
3、培养学生保护古迹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赵家堡的了解,培养学生保护古迹的意识。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赵家堡远景图欣赏
师:在福建东南沿海,有一座微缩的宋朝京城。它就是漳浦县的赵家堡(也叫赵家城)。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海滨皇城赵家堡,并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自读课文P25-27页的内容,初步了解赵家堡的位置、以及其建筑格局。
2、小组交流、讨论:
(1)赵家堡的所处的位置?
(2)赵家堡建筑的整体布局?
(3)赵家堡建筑的历史价值?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赵家堡: 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湖西乡硕高山下。
整体布局:设置了外城、内城和“完璧楼”。
历史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思考:为什么赵家堡被称为“宋城”? 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
4、出示相关的图片欣赏。让学生自由发挥,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5、教师小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全国各地尚存许多的古建筑,大家一定要注意从小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
三、课外延伸。
1、教材P27-28页的“阅读加油站”。
2、学习“相关链接”中的“赵家堡”。让学生说身边的特色建筑物,并说与课文所讲的不同之处。
四、说一说。
想一想,为什么福建会有这么多城堡式建筑?它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建成的呢?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补充。
五、布置作业。
在全国各地有着各式各样的城堡。请你查一查。
第七课
崇武古城观海景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崇武古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
2、搜集有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进入对崇武古城的赞美和讴歌。教学重难点
利用有关图片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热爱历史名城,保护古迹的思想意识。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崇武古城图片欣赏
师:你们到过崇武古城吗?看了这些美丽的画面,你想知道崇武古城的更多知识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崇武古城观海景,并 板书课题: 第七课
崇武古城观海景
二、学习新知
1、自读课文P30-32页的内容,初步了解崇武古城的悠久历史、建筑风格、旅游景点。
2、小组交流、讨论:
(1)崇武的含义?(2)崇武古城的历史地位?
(3)崇武古城的建筑特色?
(4)崇武古城的旅游景点?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补充整理,并板书如下:
崇武古城: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也是我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建筑特色:城墙、窝铺、门楼、月城、墩台、捍寨和演武厅。旅游景点:月牙湾、石雕博览城、岞山八景„„
3、交流搜集的有关图片,进行展示欣赏。说说观赏崇武古城之后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三、课外延伸。
1、阅读加油站:英雄之城——崇武
学生自由阅读,了解英雄之城——崇武的辉煌战争史。
2、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明初福建海防”。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类似的文化现象。
四、想一想。
崇武古城由一座备战的城堡变化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五、说一说。
根据搜集的图片以及上网了解的崇武古城的材料,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崇武古城的美景和故事。
六、做一做。
教材P34页的“做一做”
第八课
海边奇观“兵马俑”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牛头山古火山口的美丽景色——海边兵马俑以及玄武岩的地貌特征。
2、搜集有关图片进行交流、欣赏,让学生对“兵马俑”产生喜欢之情,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前面的课文介绍过几处古建筑物的奇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大自然遗留的奇迹。那就是在神奇的牛头山古火山口的美丽景色——海边“兵马俑”。
板书课题:海边奇观“兵马俑”
二、学习新知。
1、自读课文P35-36页的内容,初步了解古火山带的地貌特征。
2、小组交流、讨论:(1)海底“兵马俑”石柱的特色?
(2)古火山口玄武岩地貌的形成过程?
(3)旅游胜地牛头山古火山口为何被地质学家们誉为“中外罕见的古火山博物馆”
3、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牛头山古火山口是集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研究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风
景
名
胜
地。
同学们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大家的共同责任。
4、出示搜集的有关图片,进行全班交流、展示。全班交流,并指名说一说欣赏之后的感受。
三、课外延伸。
1、阅读加油站:北有五大连池,南有牛头山。
学生自主阅读,感受牛头山古火山口沧海桑田变化的历史,体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魅力。
2、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古城镇海卫”。
让学生说一说古城镇海卫的海防历史。
四、查一查。
福建还有哪些与火山有关的独特的地质景观。
展示收集的材料,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解释。
五、布置作业。
教材P39页的“写一写”:不管是奇特的自然景观,还是深厚的 文化积淀,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神奇的一面。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请用心感受家乡独特的美,写下你的发现。
第九课
八闽文化先驱者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甲第巷”的由来以及八闽文化先驱者欧阳詹的生平事迹。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欧阳詹开八闽文化风气之先的具体体现。
3、激发学生学习欧阳詹向往读书,勇往直前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化名人的事迹,形成文化自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海峡西岸从南方偏僻之地逐渐发展为中国经济文化的重要 中心之一,许多的杰出人物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开启八闽文化风气先河——欧阳詹
板书课题:第九课
八闽文化先驱者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教材P41-42页的内容,了解八闽文化先驱者—欧阳詹的生平事迹。
分组交流,共同探讨:
(1)“甲第巷”的由来。
(2)欧阳詹的求学史。
(3)欧阳詹对福建文化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 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教师适时分类整理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事迹,深入探究 出示欧阳詹的事迹,让学生进行简要地说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说为何欧阳詹“开八闽文化风气之先”? 学习阅读文本,请同学在文章当中寻找答案。
教师总结:向往读书,勇往直前的精神大大鼓舞了周遭的人,儒学风气开始振兴。
3、结合搜集的材料理解《闽政通考》写道:“欧阳詹文起闽荒,为闽学鼻祖。”
三、拓展延伸,实践说话。
1、阅读加油站:欧阳詹其人其文 出示搜集的欧阳詹的作品,让学生结合作品,说说对作品的理解。
2、引导学生学习“福建第一进士薛令之”的事迹。
四、说一说。
学习了欧阳詹、薛令之的事迹,想一想他们的行为对福建文化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
五、布置作业。
回家上网搜索,查找有关的资料,列一张历史文化名人名单。并了解他们的相关事迹。
第十课
开闽圣王王审知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开闽圣王王审知的生平以及他对福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了解文化名人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 家乡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福建山水灵秀,人文荟萃,诞生了无数名垂青史的杰出英雄人物。其中有一位被称为“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的英雄—王审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第十课 开闽圣王王审知
二、学习课文。
1、让学生自读课文P46-48页,初步概括闽王王审知的生平事迹。学生自由读后,同桌互相说说读之后的感受。
2、小组交流,讨论,共同探究:
(1)王审知封为“闽王”的经过。
(2)闽王王审知的一生政绩。
(3)闽王王审知施政的主要主张是什么?对福建的发展作出怎样的贡献?
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整理并总结
3、复述闽王王审知的生平事迹。
三、课外延伸。
1、阅读加油站:王审知与福建文化。
2、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开漳圣王陈元光”。让学生说身边类似的名人效应的现象,并说说自己切身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50页的“写一写”。
2、请教长辈,了解家族的起源,互相交流。
第十一课 朱熹理学传四海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朱熹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潜心研究的理学思想主张。
2、自主收集有关朱熹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让学生加深对理学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投影出示《朱子家训》。指名让学生读,教师相机指导、解释《朱子家训》的含义。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思想主张吗?(朱熹)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伟大的思想家朱熹的生平事迹。
2、板书课题:第十一课
朱熹理学传四海
二、学习课文。
1、让学习自读课文P51-52页的内容,初步了解朱熹的生平以及他的理学思想主张。同桌交流,并说一说读后的感受。
2、介绍朱熹的生平事迹。
(1)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并创立了新儒学,史称理学。
(2)朱熹的幼年生活状况。
(3)朱熹创办了兴贤书院、紫阳书院等。
(4)朱熹的主要学术成果,《九曲棹歌》、《朱子语录》《四书集注》等。
(5)朱熹的故里“五夫”被誉为“朱子故里”。
3、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分组回答,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朱熹是理学家,儒学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对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拓展延伸。
1、阅读加油站:朱熹吟诗分水关。学生自主阅读,读后与同学交流,进一步感受朱熹丰富的哲学思辨能力和他的宽宏度量。
2、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程门立雪”。学生自主阅读,读后全班交流,了解文化名人的事迹,形成文化的自信心。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类似的文化现象。
四、做一做。
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把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留下的古迹或与之有关的民间故事,记录整理下来。
五、布置作业。
教材P55页的“查一查”,收集孔子和朱熹的相关资料
第十二课
童真思想家李贽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收集有关李贽李贽李贽李贽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3、通过学生对家乡历史上文化名人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生对家乡历史上文化名人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课题。
“童子者,人之初;童心者,心之初也”、“天下之至问,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长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是谁说的?
a)让学习自读两遍,说说读后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b)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
二、介绍李贽生平。
1、学生自由学习全文,并想一想:“不信学,不信道,不信的仙”的李贽有啥与众不同的地方? 李贽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写的《童心说》的内容是什么?他的思想是什么?
2、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结果。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4、小结。
二、介绍“童真思想家李贽”的故事。
三、完成“说一说”、“做一做”与“唱一唱”部分。
四、总结:李贽的贡献是不可小视的。
五、作业设计:
李贽敢于向皇家确定的思想挑战,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每个时代,都有一些杰出的思想家或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发出真诚的声音,指出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请你找出一些文章,并在小组内交流。
第十三课
近代天文奠基人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高鲁的生平;
2、掌握高鲁为何称之为“近代天文奠基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高鲁为何称之为“近代天文奠基人”?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介绍高鲁的生平
二、学习高鲁的事迹
1、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何称之为“近代天文奠基人”?
2、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4、介绍高鲁的八个“第一”
A、中央观象台创始人,首任台长
B、中国天文学会发起人,首任会长。
C、提议建造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的第一人
D、中国第一代中文打字机发明人
E、编制以立春为岁首的《立春历书》第一人
F、测定北京经纬度第一人 G、将天象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H、把爱因斯坦相对论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人。
5、教师小结:高鲁不愧是第一位把天象仪介绍到中国的学者。
三、再介绍两位闽籍为中国天文事业的巨大贡献的人 : 余青松、张钰哲
四、介绍紫金山天文台
五、作业
P64 查一查、试一试
第十四课
毛估大师卢嘉锡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毛估大师卢嘉锡生平
2、知道卢嘉锡的成长故事
3、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卢嘉锡的成长故事
1、在大学习时,因考试在计算上因自己的疏忽而被老师扣分。
2、在老师的教育下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3、最后他静下心来找到了出差错的原因:心中对题目的目标没有个“谱”。
4、最后总结出根据题意毛估的方法。
二、学习卢嘉锡的毛估的方法。
毛估不是瞎估,毛估需要有个科学的前提,那就是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个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是很重要的。
三、了解卢嘉锡的贡献
四、从卢嘉锡的成长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第十五课
熊猫世界的故事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熊猫世界的故事。
2、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介绍福州熊猫馆
福州熊猫馆位于福州西湖畔,它不仅是国宝大熊猫的乐园,还是我国重要的大熊猫科研基地之一。
一、了解大熊猫为何会到福州安家?
二、福州熊猫馆如何驯化大熊猫的1、熊猫的原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
2、如何让熊猫能在福州生活下去?
A、建造鼓岭“熊猫山庄”
B、对熊猫进行科学训化。福州的大熊猫驯化后成为世界上最早会表演的大熊猫。通过驯化积累了宝贵的科研数据.三、福州熊猫馆经过三十年的驯化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
学生自学讨论 教师小结。
四、拓展学习
1、拯救巴斯
2、“国宝”
五、作业:
i.P73为什么说大熊猫是国宝? ii.查一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濒危的珍稀动物?
第十六课
厦门金门门对门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题厦门金门门对门厦门金门门对门厦门金门门对门厦门金门门对门的含义
2、知道金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课题的由来,让学生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金门
a)地理位置
b)形状、大小
c)金门的历史
d)金门的自然风光
三、学习阅读加油站
从“小三通”到“大三通”
1、大陆台湾没三通之前是什么状态?
2、“三通”的意义又哪些?
3、“小三通”和“大三通”的具体内容指什么学习两岸“三通”的大记事
四、作业
1、说一说 访问周围的台胞,了解他们是怎么往返海峡两岸的,两岸的三通后,给他们带来哪些便利?
2、做个小小设计师 规划一座跨越台湾海峡的大桥
第十七课
动漫情牵海峡缘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解什么叫动漫
2、为什么动漫情牵海峡缘
3、养学生热爱动漫乐趣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动漫乐趣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你知道下边这幅图片里的两个动画人物吗?
师:《海之传说----妈祖》里的可爱形象
二、介绍动漫
1、什么是动漫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动画和漫画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两者常常被合称为动漫。
2、动漫的表现形式 将一些或有或无的东西拟人化、夸张化、生 动化,赋予他们具有人类一样的思想感情、动作、性格,用通篇或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表达一定的意思或思想。
三、介绍《海之传说----妈祖》的创作意义
1、内容简介
它是第一部以妈祖的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动漫电影。
2、这部动漫电影是如何创作成功的?
3、为什么动漫情牵海峡缘? 因为动漫电影弘扬了根植于两岸人民心中的妈祖精神,倡导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启了两岸动漫文化产业合作的先河,彰显了两岸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愿景。
四、学习阅读加油站
1、两岸携手发展动漫产业
2、中国动漫
五、作业
1、说一说你看过哪些动画片?
2、用手中的笔把你最喜欢的动画形象画出来。
第十八课
番石榴落户海西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番石榴的来源。
2、自主收集有关闽台农业合作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3、学习思考今后两岸交流的新形势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闽台间农业合作活动的交流情况
2、学习思考今后两岸交流的新形势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番石榴,让学生说说番石榴的来历。
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番石榴的老家在哪里?
二、小组合作学习
1、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年——月,国家批准福建漳州魏海霞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许多台湾农民开设了“————”。“——”就是最先被引进的农业品种之一。
(2)漳州与台湾之间农业合作项目有什么?
2、全班分成三小组讨论,每组各确定一个主题,最后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三、请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
4、说一说,闽台农业合作还有什么?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5、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请收集有关资料,为番石榴制作一张名片。
三、作业设计
闽台农业合作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