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藏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心理困境与对策
藏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心理困境与对策
——以夏河县藏族中学高中汉语教学为例
夏河县藏族中学,是一所普通民族高中,该校为“双语”办学模式,藏语为第一语言,汉语为第二语言。我在该校从事汉语教学的六年之中,发现存在很多问题。
单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分析,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学生对汉语学习的抵触情绪。该校是一所民族中学,大多数生源来此农牧区,或半农半区。他们平时交流主要以藏族为主,平时很少讲汉语,缺乏汉语语言环境。汉语作为一门单加授课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障碍,这种现象从小学就开始存在,有的甚至到高中还无法克服汉语学习的困境。他们到高考完择校的时候也只能选择一些民族院校,选择的范围很小。相比之下,县城以及县城周边地区的学生由于平时可以接触到汉语交流的情况,在汉语学习上情况较好,而牧区的学生就很严重。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很多时候迫于升学的压力,或迫于老师的打压,不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对汉语的学习普遍的存在抵触情绪,这种情绪还在不断蔓延,影响很多学生的心理。另一方,对汉语学习缺乏自信心。我平时和有些学生谈心,他们认识到汉语学习的重要性,也试图努力的学习汉语,可是没学好,所以就放弃了。或者小学初中时还可以,上高中时由于课程多,没时间学汉语,几次考试成绩不好,也就放弃了。总之,出现这样的现象,都是学生对汉语学习缺乏自信,从而导致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问题,学校管理的问题,师资结构的问题,更多的是汉语教学过程存在很多问题。很多老师在汉语教学工作中的随意性很强,并没有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不能较为准确的把握汉语学科特点,突出汉语学科的“工具性,兼顾人文性”的特征。很多教师不重视教研教改活动,参加一些不得已的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或流于形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很多老师的汉语教学也只是为了教学任务而教学,或者更多是应付学校考核。
可以说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与汉语教师的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从加强汉语教师管理,优化师资队伍上学功夫。而更重要的是则是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教师,他们在该地该学校关系网比较复,自己本身对汉语的学习不是很好,对学生有时也有一些不良的宣传和影响。学生是无辜的,但由于这些老师的一言或一行,直接契合了学生的厌学或抵触情绪,学生因此为自己的放弃汉语学习找到了一个可以依赖的理由。
具体的在教学工作中,针对汉语学科的特点,突出“工具性、兼顾人文性”。让学生明确汉语只是他们步入社会必须要掌握的一门语言工具,要想真是的表达自己,展现自我,就要灵活掌握这门工具,真是的表达自己,展现自我。让他们明确,表达就是说话和写文章,把自己真实想法很好的说给对方,同时也能听懂对方说话的意图;用文字的形式把自己真是的情感写出来,同时也能读懂别人写的文章。一切为了这样简单的目标出发,学生就有亲切感,克服心理障碍。
第二篇: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越来越呼唤“体悟”教学。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谈“体悟”教学。
一、猜想创编,于探索挑战中“体悟”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数学规律探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猜想。
二、实践探索,在操作情境中“体悟”学习
数学学习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体验。这正是“学科本位”转向“关注”学生。在《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再到画图表征,充分体验周长的意义,并感悟周长的实质。激起学生的思维振荡,放射出欲罢不能的情感元素,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讨论。
《课标》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面对新的问题,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不同的学生也能依靠各自的知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对图形周长的感受、体验。
三、沟通联系,在迁移同化中“体悟”学习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与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完整,牢固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同化新知的过程,也是未知与已有的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同时也在解决问题学习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引导深究,于反思总结中“体悟”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所以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诊断和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符合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反思,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不得不放处”。上面的教学中,当学生暴露口算除法有多种想法时,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变式,让学生深究,从而强化对口算方法和转化思维的认识,又孕伏了优化的策略思想。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建构。
五、营造氛围,在师生评价中体悟学习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就是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进行终合评价,使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每个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在我的教学中,很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评价。对于一些后进生实行“暂不答分”,“舍得送分”,对于一些特优生的表现,实行“突破满分”。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师生的鼓励声中,激励声中去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课中,课尾的师生自发的热烈鼓掌,既是对问题解决的评价,更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从获取知识这个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大关县寿山柑子村完小657400)
第三篇: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
内容摘要:
为儿童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开放教学情感交流和谐愉快生动活泼自由评价
正文: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
一、开放的课堂为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的气氛
在我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掌握人际关系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及在校行为等均有直接关系。教师必须能够以最大的热情和爱心对待所有从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学中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于对教师的眷恋。儿童常因喜欢老师愿意参加美术活动,因为喜欢老师而变得守纪律和听话,他们愿意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师与学生的接近度直接影响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的缩短,以及师生面对面机会的增多可以增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置身于学生中间,利用自己和学生的空间接近度,促使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更积极主动,因为教师的靠近会被学生看作是对他们的喜爱、赞同和友好。教师如果习惯走在学生中间讲课,与他们一起动手实践,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参与活动之中,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和谐温暖的气氛,也会提高教师的作用和加深教师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的姿势、动作受个人风格、气质的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情况是教师的姿态亲切、谦和,对儿童的行为举止以手势、眼神来暗示,以面部表情来表示赞同和反对,这比严格的管理和申斥效果更加。一般来说,微笑可以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作用。在自由活动的课堂上,教师的姿势和动作更不拘形式,在与学生的接触
中,一对一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儿童通常更喜欢接触,它胜于口头或目光交流。接触是课堂交流的一个自然部分。
教师上课时的着装和仪表应质朴大方、整洁素雅,避免慵懒或过于修饰。教师的外表举止若具有吸引力,就容易受学生欢迎和尊敬,便于与学生接近和交流。
开放性教育还十分注重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够尊重自己内在价值的教师也会十分尊重学生,对于儿童的创造给予保护和鼓励。儿童们年龄虽小也都有自尊,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图,才能恰当地提出建议和给予合适的帮助。教师应避免以个人的好恶进行作业评价,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掌握多元文化艺术知识,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帮助各色各样的学生发展自己。
二、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景, 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景,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
我在上《我们的田野》一课时,先是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我们的田野”歌曲,让学生感受那无边的田野、美丽的土地、蓝色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得美感。听完后,学生们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我看到了金黄金黄的麦穗了;老师我闻到了花香;老师我看到我的爷爷正在田里干活(因为他的爷爷是在农村)„„这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表现田野的背景图,告诉学生我们要把将刚才你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出来,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贴到黑板上的田野中。这时的学生们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贴在前面。毫无疑问,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画纸转转转》一课中,采用了集体无主题的绘画方式: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那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在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集体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采用这种接力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了学习成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
《灵巧的手》一课,在进行手偶游戏时,在学生已按奈不住自己可以创造奇妙的手偶形象的激动心情时,我便让学生上台表演,有的学生做出了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如:穿裙子的小女孩,鸵鸟,蜗牛,长颈鹿,大灰狼„„还有的学生积极思维,做出了各种“百花齐放”,真让人赞叹不已,我也及时地参与其中,教师的一句肯定话语,同时让学生们的创造力有了进一步地发挥,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学会自己运用创造的策略进行更高水平的创造。
三、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表现形式空间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观为21世纪的美术教育,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拓展和组织形式上提供广泛的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如在《小纸船的梦》的教学中,我把制作立体场景作为重点,因此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我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说出身边的遮挡现象。在制作中,我让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主题。学生说出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有遮挡关系的景象,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因此,开放性、选择性的学习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四、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我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印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在《欢腾的大西北》这一单元,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发动同学收集有关青海、江南宁夏等地的资料--照片、图片、画册、邮票等。那天上课前,我刚跨进教室,孩子们哗地全围了过来,他们纷纷递过来找来的资料,有图片的、有文字的,他们有的相互交流,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的向我讲起了青海的故事。看着他们那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有许多内容画了。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孩子们不仅找到了有关资料,也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都跃跃欲试的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拓展学生的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西北的热情,增强了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意识。
《邮票设计》、《贺卡设计》、《重复与组合》这几节设计课,我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美术欣赏、获得视觉资料的得力工具。由于学生占有资料充分,吸收了当代大量的崭新信息,拓展了艺术视野,学生的设计思路开拓、思维活跃,而且学生还能在电脑上进行创作。如在电脑上设计的邮票《奇妙世界》、《奥运会》,利用电脑的特殊功能设计的重复与组合的作品《乡村》、《美丽的白天鹅》等他们设计的作品都呈现出表现内容、手法、形势、风格的丰富与多样的效果。
五、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评价自我表现的舞台培养学生能力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大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
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落。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表现他的“闪光点”,表扬你“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它方面,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评价自我,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还能经常听到“他画的比以前进步了”,“他的颜色涂得好”,“我要学„„
因此,只有创造开放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课堂才会因此而多彩并充满活力。
第四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锦龙小学英语教研活动
为了让我校英语教师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与英语教学质量,我校英语课教研组于4月16日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支教教师林怀琴进行了课堂展示,校领导、全体英语教师参与了听课和课后研讨活动。
林老师秉承了她一贯的认真务实的风格,精心备课。对《I like》中每个知识点都处理得非常细致。在课堂教学中,林老师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认真贯彻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话、表演、绘画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整堂课学生被林老师风趣幽默地的教学语言所感染,快乐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课后,在教研组长洪老师的组织下,展开研讨活动。首先由林老师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全体英语教师仔细地对林老师的课给予中肯的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教学意见。
本次活动不仅营造同仁间交流学习、共成长的良好教研氛围,在英语教学中林老师贯彻“快乐学习”的理念也让我们所有的英语教师受益匪浅。我们相信我校英语教学工作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论藏族儿童在汉文及汉语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
论藏族儿童在汉文及汉语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
1、藏族儿童在汉字识字中存在的困难
(1)汉语学习起步晚,起点低。由于藏族孩子大多来自纯藏族聚居的农牧区,从小在藏语环境中成长,其母语为藏语,家庭交流全用藏语。他们从牙牙学语开始,首先学习的是藏语;后来才慢慢学习汉语,汉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二语言。在上学前的2-3年中通过学前班或幼儿园的学习,才逐步接触汉语,而更多的儿童没上幼儿园或学前班,对汉语接触更少。这些藏族儿童上学,与普通小学里的汉族和其他会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儿童相比,汉语学习起步晚,起点低。加之学前教育薄弱,对课堂常规,学习方法不了解,自学能力也比较差。
(2)语言不通导致的学习障碍。由于语言不通,不懂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少,听不懂讲课内容,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课堂上教师组织教学,对他们没有强烈的吸引力,以致注意力易分散,由于无法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而跟班学习兴趣低,使他们主动参与的愿望无法实现,显得胆怯,缺乏自信和进取心。
(3)识字效率低,识字能力有待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第一学段(12年级)的教学重点,并明确提出了识字的质和量的要求。但质和量的实际达标率相应偏低。
(4)汉语基础薄弱造成的汉语能力提高得慢。由于藏族儿童入学时,汉语基础薄弱,造成汉语的口头表达能力、组词造句、阅读理解等汉语能力提高较慢,明显跟不上汉族学生。
(5)藏语语法规律和习惯对汉语学习的影响。藏族儿童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由于受藏语语法规律和用语习惯的影响,会出现一些倒装词句:如饭吃,字写等病句。这是因为藏语与汉语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的语法规律不同。还有用词不当:我帽子穿了,因为在藏语中衣服和帽子都说穿。上述例子虽然涉及到的是语法现象和用语习惯,但它也是影响汉语学习的一个方面。
(6)缺乏语言环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藏族儿童在学校中学习汉语、汉字,能逐渐与同学老师交流,却回到家中又不能用汉语交流,这样所学的汉语无法巩固。
综上所述,藏族儿童识字效率低,识字能力的培养急需加强。
2、藏族儿童学习汉语的对策
(1)在生活环境中营造汉语情境,尽可能地提供学习和使用汉语的机会。藏族儿童从牙牙学语到会说话,完全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会说话的。因此,在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里,应尽可能地创设汉语交流的情境。
(2)相互交流学习,创设汉语情境。给藏族儿童创设汉语会话情境,让藏族儿童与汉族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学习,以此来积累词汇、发展语言,提高他们的会话能力和识字能力,比如在藏族儿童同桌或座位前后,尽可能懂藏汉双语的同学,让他们用藏汉双语交流,慢慢克服自己的语言障碍,提高汉语会话能力。
(3)发挥同伴交流的优势,开展一帮一活动。藏族学生在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汉语进步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和小伙伴一块玩的时候,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不会汉语的藏族儿童会突破语言不通的障碍,变拘谨为自然大方,他们会大胆地尝试用汉语交流,主动学习小伙伴的语言。以此来发展语言,做到优势互补。因此开展一帮一活动尤其重要。
(4)对藏族儿童上课发言的帮助及课堂会话能力的训练。①课堂上专门为藏族儿童设计一些问题,并经常提问。②老师在学习课文或解释词语时,要顾及藏族儿童的理解力,尤其对于抽象难懂的词语,要多讲近义词,多举实例。③利用现实的场景或通过描绘具体情境来引导说语;提高课堂会话能力。
以上措施都能帮助藏族儿童更快地适应学习环境,突破语言障碍,而且有利于克服由于语言障碍形成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敢于尝试,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
(5)加强家访,谈心及个别辅导,促进汉语能力的提高。谈心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要多和藏族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生活,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了解学习上的困难。要对他们寄予关心和理解,用谈心架起五彩桥,找到能真正帮助藏族儿童的好方法,以实现提高汉语会话能力的目的。
(6)从直观教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寻找汉语学习的多元渠道。实物和直观教具的使用,是首选的好方法,因为直观教具,学生看了就明白,明白了就容易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直观、生动的教学带入了课堂,也可以帮助藏族学生学习汉语。
(7)以多猜、多记、多问、多用、多读的方式培养自学能力,加强听说训练,发展汉语能力,提高汉语表达水乎。
(8)加强听说训练,发展汉语表达能力一教师和家长应经常给孩子讲故事、读故事。讲完故事后做到:①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②让学生复述故事。复述故事可以原原本本地讲,也可以把故事加工处理。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话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要及时纠正。(9)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①插图识字法。在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配有大量的插图,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加上教师的引导,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游戏识字法: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在新字教学中,以猜谜的方法教学生字。如猜字谜:猜一猜一个人,他姓王,兜里装着两颗糖。谜底是金。再如:两个小人坐土堆一坐。找朋友游戏。将生字的两部分拆开,分别和另外的字的部件组合,让两个部件做好朋友,组成新字。如:又和寸组成对,士和也组成地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字形记忆法,如米加青组成精,艹加早组成草,晚减日变成免,精换个偏旁是请,此外还可以归类法,比较法来识记字形。利用汉字的特点和规律来巧妙记忆。利用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的特点记忆字形。如课本中的口、耳、目、火等这一类字是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这些字与实物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易记难忘。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识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积极主动地自学生字,即做到自主识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识字,在校园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等地方出现的字,学生天天见到,如果好奇地钻研,查查字典或写一写,通常很快会掌握,同学之间考一考,问一问会加深记忆和印象。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悉心钻研,勤于尝试,就会找到适合于藏族儿童的汉语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汉语教学环境,培养汉语学习兴趣,增强汉语表达能力,提高汉语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