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时间:2019-05-15 06:5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第一篇: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13年上栗中学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教学案

2013.3.29 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诗歌鉴赏已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对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所以,二轮复习时,要求学生重在读懂诗歌,重在掌握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和以以虚写实).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重在比较鉴赏,重在规范答题。一.【真题共赏】

1、(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①.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②.“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2012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思”、“信”两字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一些分。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借助注释,准确把握。

3、(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

4、(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②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结构理解能力。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

二.掌握一定术语:(1)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恢谐等。(2)反映诗歌结构方面: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3)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4)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5)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6)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即景自况等。

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习惯用语与解题思路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咏史抒怀、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二)表现手法(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结合,由虚入实、虚实相生,欲抑先扬、先抑后扬,正面衬托、对比反衬,比兴,联想,想像、托物言志、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三)修辞手法(比喻、对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双关、互文、叠字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三)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铺垫、起伏、悬念、衔接、照应等)+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四)材料取舍(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繁简有致等)+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四.课堂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西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答: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紫波荷飐风①,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注]①飐(zhǎn)风:在风中摇摆。

(1)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答:

(2)诗人通过对采莲少女形象的塑造,各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答: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题: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

五.课后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少年游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②。

[注]①蘅皋:长满杜蘅(香草名)的水边陆地。②兰桡(rá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1)结合本词内容具体赏析“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三句。答:

(2)“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

原因: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

3.阅读下面两道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答: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答:

课堂训练参考答案: 1.(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2.(1)共同点: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不同点:王诗中的采莲少女美丽、欢快,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的采莲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2)王诗:欢悦白诗:惊喜

3.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应根据两首诗各自不同的主题和表达需要具体分析作答。李诗“愁”是主题;而王诗“旷达”是主题,“愁”只起反衬作用(不以远谪为愁)。] 课后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1.(1)以哀景映衬哀情,借伤柳以伤别,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2)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画船的船舷的画面;“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2.(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无侣”(或“单栖”)(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3.(1)濛濛细雨(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濛濛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刘诗第三句“山”“树”高低深浅地静默和上文“雨”“寒空”“重楼”“城隅”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江南水墨画”,且在画中起主体作用。苏诗首句写雨时,“横”“吹”“斜”等突出风狂雨骤为动态,第三句写雨过风歇的间隙,“平”“碧”是雷电爆发前的短暂平静。)(3)刘诗用“雨映寒江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刘诗“一片江南水墨图”空灵清逸,萧疏淡远,虚实相生,虽无细腻的景物刻画,却更能显示景物的绰约多姿,更能引发读者悠远的联想。说是优美十分恰当。苏诗写一幅望湖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海阔天空,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这样大开大合,变化剧烈,说是壮美也很中肯。)

第二篇:广东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06

古代诗歌鉴赏06 二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 ·北固题壁 【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2分)(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案】(1)“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2)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住”在词中出现两次,根据第一句“放江流去”和“截江流住”可判断“住”应为停驻、停留之意。感觉江水“住”,是因为水流平缓,这是一种视觉错觉。诗人由“愁”到“笑”,并不矛盾,因为是各有原因的。“愁”是因为“清山欲截江流住”,“笑”是因为青山不能截住江水。

二十七、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答: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答:

(2)答案 下片紧扣江行的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中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

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从描绘的景象找到突破口,更要注意诗词中直接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词明显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中上片中的写景为全词定下了基调,“白”、“红蓼”,“一蓑新绿”足以显示出作者对江行中美景的喜爱。而后在下片中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有酒便为家、任江南江北等,能够更明确地触摸到作者的思绪。

二十八、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1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 答案(1)踏。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诗歌题目是“访隐者”,主导是一种动态,对隐者的寻找,全诗中要从动作入手,可以找到“踏”字,将寻访的姿态尽相展现。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答: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3)、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对比分析能力。

A项与诗歌相同,都是隐逸情怀的表现,B项是对蜀道的畏惧以及对安宁的追求,C项是年老体衰的表现,D项是自我寂寞伤痛的表达。分析时对课本中所学诗歌的理解是关键。

二十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岁暮①(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轻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

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3分)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答案】“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并鉴赏其表达效果,须在整体理解上阕语意基础上重点分析这四个词的表达效果。

上阕仅用四句写出一片花团锦簇、灿烂照眼的艳阳春光,其中“斜红叠翠”一句中,“红”指花,“翠”指叶,既点明色彩,又在修辞上属于借代,从而达到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斜”“叠”都指花叶的姿态,一个“斜”字,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毫不呆板之态;一个“叠”字,则强调了叶片争茂繁密的长势。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

答: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可遵循由景物到画面的顺序,并借助相关词语来完成。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处“形象”即“意境”,而“意境”具体映现到画面上。因此,意境有何物象(意象)组成,亦即画面有何景物构成。如此转换,则答案水到渠成。首先应找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景物,其次,要判定这种画面或“意境”的性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为作者或诗人的内心情感在文本中的自然流露,“观点态度”则为好恶爱憎,其或隐或显,或直接或含蓄。但都蕴含在诗歌中。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

。⑵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⑴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⑵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可遵循由景物到画面的顺序,并借助相关词语来完成。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等。同时结合画面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处“景象”即“形象”,寓意即作用。而“景象”具体映现到画面上。因此,何种景象即何种意境?如此转换,则答案水到渠成。首先应找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景物,其次,要判定这种画面或“景象”的性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十六、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第三篇:XX届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XX届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第20讲

名句名篇默写

(二)上一讲引用了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民先生这样的话:“名句名篇默写首先要能默写课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在些基础上能够背诵一些课外的但常见常用的名句则更好。”XX年的高考试题果真有课外的一小题。这就是《论语•雍也》中的“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能默写出来的极少。本讲专门选编课外(含初中学过的)名句名篇。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备考不仅要注重背诵,还要注重“默写”,把句序写对,把字写正确。从这两年高考情况看,有的考生虽然会背诵,但默写时常常写错字,尤其是《陈情表》中的那两句出现了几个莫名其妙的错字,因而不能得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历代散文中的名句名篇

补出下列文中空缺的部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是故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故曰:

。(《礼记•学记》)

2.独学而无友,;燕朋逆其师;

。(同上)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

,故能成其大;

故能成其深;,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李斯《谏逐客书》)

5.暮春三月,。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忄良

!(丘迟《与陈伯之书》)

6.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

,,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韩愈《进学解》)

7.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

,殡殓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韩愈《寄十二朗文》)

8.,;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9.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事务;每读史书,多求理道,始知

。(白居易《与元九书》)

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

,”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停记》)

2.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3.故予与同社诸君子,而为之记,亦以

。(张溥《五人墓碑记》)

4.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自力者也。(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二、默写唐诗中的名篇

补写出下列诗中空缺的部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蜀州》)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黄河远上白云间。,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末还。

。(王昌龄《出塞》)

5.独在异乡为异客。,遍插茱萸少一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渭城曲》)

7.朝辞白帝彩云间。

。(李白《朝发白帝城》)

8.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望天门山》)

0.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流。乃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

4.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5.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月半入云。

。(杜甫《赠花卿》)

6.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继《枫桥夜泊》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游子吟》

2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2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2.客舍并州已十霜,无端更渡桑乾水。

(贾岛《渡桑乾》)

23.远上寒山石径斜。

。(杜牧《山行》)

24.长安回往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枚牧《过华清宫》)

25.千里莺啼绿映红。,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2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2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三、默写唐宋词名篇

补写下列词中空缺的部分。

.西塞山前白露飞。

。(张志和《渔歌子》)

2.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思悠悠,。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浊酒一杯家万里。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去年元夜时。月上柳梢头。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

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8.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李清照《如梦令》

9.常记溪这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0.当年万里觅封侯。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面战未体。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默写宋诗中的名篇

补写出下列诗中空缺的部分。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天时夜扣门。(陆游《游山西村》)

5.僵卧孤村不自哀。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6.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

。(叶绍翁《游小园不值》)

7.,石桥朱塔两依然。,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

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9.梅子黄时日日晴。绿阴不减来时路

。(曾几《三衢道中》)

0.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附:答案

.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教学相长也

2.则孤陋而寡闻

燕辟废其学

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4.太山不让土壤

河海不择细流

王者不却庶众

5.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

7.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

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9.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2.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3.哀斯墓之陡有石也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

二、1.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0.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5.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6.正是江南风景好,落花时节又逢君。

7.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21.几处早莺夺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2.归心日夜忆咸阳,却望并州是故乡

23.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5.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2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三、1.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吴山点点愁

恨悠悠,恨到归时方使休

3.长烟落日孤城闭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花市灯如昼

人约黄昏后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6.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8.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0.匹马戍梁州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1.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零落成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

2.沙声秋点兵

弓如霹坜惊弦。也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工尽长江滚滚流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四、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尚思为国戍轮台

铁马冰河入梦来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南浦春来绿一川

年年送客横塘路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小溪泛尽却山行

添得黄鹂四五声

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四篇: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学案: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6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专题六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查目的主要是引导高中生继承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重视文化积累和语言积累,丰富高中生的人文内涵,以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的要求。

1.(2012·课标全国高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____,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

(《孟子·告子上》)

(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______________,君子不齿,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3)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

2.(2011·课标全国高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3.(2010·课标全国高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杂说

(四)》)

(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该考点题型较为固定,主要以填空默写的形式出现,分值6分。

“名句名篇”的考查,侧重于“常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这有助于培养考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考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对古诗文中常见的名句的考查,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对考生识记能力的考查,它更是对考生文化底蕴的考查。因此,高考对“名句名篇”的考查不会轻易弱化。新课标卷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在考试大纲推荐背诵的64篇之中。综观近年高考试题,选句内容有下面四种情况:

(1)揭示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等。

(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等。

(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名句。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语文素质。

典题探究

【典题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

1第

(屈原《离骚》)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且夫天地之间,______________,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解题思路:本题从选材上看,均出自中学语文教材,且学生较为熟悉。答题时一定要注意重点字(易混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答案:(1)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2)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3)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

【典题2】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匪来贸丝,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风雨兴焉。

(《荀子·劝学》)

(3)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4)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5)____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

(6)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解题思路: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从时间来看,涉及了先秦、东晋、唐、宋四个时期,涉及了诗、词、文三种文体。本题考查识记能力,需要一字不错,考生失误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

答案:(1)来即我谋(2)积土成山(3)飞鸟相与还(4)望帝春心托杜鹃(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6)惊涛拍岸

方法归纳

1.边诵边写,巧学巧记。

复习名句名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记忆。在复习时,不妨讲究以下方法:

(1)逐步“缩小包围圈”。每次复习时都要动笔将自己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集中火力”强记没有掌握的内容。

(2)注重平时复习。心理学实验证明,分散复习要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名句名篇的复习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3)加强理解记忆,名句名篇考查的内容大多是那些表现积极进取的句子,诸如治国治家、志向追求、友谊亲情等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句名篇,理解之后,记忆当然会深刻。

2.借助实际运用,巩固记忆效果。

根据记忆规律,一定的名句名篇在一定时间内背诵下来后,还可能会遗忘。如果能经常将所掌握的名句名篇引来运用,是抵制遗忘的好办法。

3.记牢重点词句和出处,提高默写正确率。(1)记住生僻难写字

许多同学对平时学过的名句名篇倒背如流,但考试时却不得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名句中的生僻难写字书写有误。要克服这种 “眼高手低”的毛病,就需要平时勤于动笔,强化记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无误地写出生僻难写的字。如:

①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②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陈情表》

以上二题的答案为:“落霞与孤鹜齐飞”“茕茕孑立”。其中“鹜”“茕”就是生僻字,比较难写,学生往往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必须在复习中多写几遍,才能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

(2)区分同音异义字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作分析比较,既知其形,又知其义。如: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游山西村》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卖炭翁》

2第 以上二题的答案为“柳暗花明又一村”“心忧炭贱愿天寒”。其中“暗”“愿”容易与同音字“岸”“怨”混淆。其实这二组同音字的意义根本不同,只要联系语境,就可以区别开来。

(3)区分异形同义字

意思相同、相近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如:

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蜀相》

以上题目的答案为三顾频烦天下计”“长使英雄泪满襟”。其中“烦”“长”容易与同音字“繁”“常”混淆。

(4)区分形近异义字

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更应予以注意。

如: 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以上题目的答案为“无边落木萧萧下”。其中“萧”容易写成形近的“箫”。

(5)留心名句出处

不少名句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背诵或考试过程中一定要看清名句的出处。如:

①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②疾风知劲草,________________。(李世民《赠萧瑀》)

以上二题的答案为“路曼曼其修远兮” “板荡识诚臣”,而不能因为我们今天常写“路漫漫”,常说“烈火识真金”就想当然地窜改名句。

(6)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有的甚至颠倒过来更符合流行的语言顺序,也正是这个原因,有些学生往往只粗略看,从而导致语句顺序颠倒,遗憾地失分。如“春色满园关不住”“淡妆浓抹总相宜”“流水落花春去也”这样的语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写成“满园春色” “浓妆淡抹”“落花流水”。因此,平时复习要记准,记牢。

4.认真审读题目,注意答题要求。名句默写形式多样,有的要求全做,有的要求“任选” 或“只选”其中的一部分。对于有选择的题目,一定要认真甄别,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得分的题目,更要严格按照规定数量作答,不要全做,因为多填不给分,填错了反倒影响得分。

对点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

(4)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5)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

(杜牧《阿房宫赋》)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为政》)

(2)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3)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

3第

(李白《行路难》)

(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5)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2)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

(3)积土成山,__________________;积水成渊,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1.(2013·河北唐山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举世非之而不加沮,__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3)余音袅袅,________________。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2.(2013·豫南九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孟子》两章)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3.(2013陕西师大附中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3)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5)师者,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4.(2012·陕西质检)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4第(1)土地平旷,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陶潜《桃花源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轼《赤壁赋》)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2)言必信,____________。

(《论语·子路》)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6.(2012·银川一中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怨灵修之浩荡兮,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

(5)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6)______________,未云何龙?

(杜牧《阿房宫赋》)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吞长江,______________,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其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白居易《琵琶行》)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烟落日孤城闭。

5第

(范仲淹《渔家傲》)

(3)__________________,謇朝谇而夕替。

(屈原《离骚》)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

(2)______________,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

(3)______________,疏而不漏。

(《老子》)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鹊桥仙》)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

页 6第

参考答案

考向分析体验 感知真题 1.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望中犹记 佛狸祠下

解析:第(1)句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背诵篇目”,为文言文;第(2)(3)句出自“高中课程标准背诵篇目”,分别为文言文、诗歌。备考要做好两个兼顾:兼顾“义务教育课程”与“高中课程”,兼顾“文言文”与“诗歌”。

2.答案:(1)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2)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云归而岩穴暝 山间之朝暮也

解析:课标全国卷一般是六个空,每个空都必须填写相应的名句,但选材一般难度不是很大。得分的关键在于把每个字都书写正确。

3.答案:(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而伯乐不常有 骈死于槽枥之间(3)丰年留客足鸡豚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荀子《劝学》属传统背诵篇目;韩愈的《杂说》共四篇,最为后世所传诵的就是谈伯乐和千里马的第四篇;陆游《游山西村》考查的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考点探究突破 对点训练 1.(1)不畏浮云遮望眼(2)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地崩山摧壮士死(4)山岛竦峙(5)廊腰缦回 2.(1)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3)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1)思而不学则殆(2)海日生残夜(3)忽复乘舟梦日边(4)蓝田日暖玉生烟(5)万里悲秋常作客(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5.(1)家书抵万金 浑欲不胜簪(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此之谓失其本心(3)风雨兴焉 蛟龙生焉

演练巩固提升 1.(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2)感时花溅泪(3)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4)留取丹心照汗青

2.(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3)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1)杨柳岸,晓风残月(2)亦足以畅叙幽情(3)凌万顷之茫然(4)雕栏玉砌应犹在(5)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声断衡阳之浦 4.(1)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2)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5.(1)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2)行必果(3)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4)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6.(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2)虽九死其犹未悔 终不察夫民心(3)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7.(1)恨别鸟惊心(2)无案牍之劳形(3)江春入旧年(4)金樽清酒斗十千(5)隰则有泮(6)长桥卧波

8.(1)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9.(1)衔远山 浩浩汤汤(2)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3)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10.(1)秦爱纷奢 奈何取之尽锱铢(2)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3)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4)回清倒影

11.(1)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2)不患寡而患不均(3)天网恢恢 12.(1)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2)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3)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7第

页8第

第五篇: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教案

讲明目标

1.回顾高考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2.熟练掌握高考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类试题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讲明考向

◇考向一:名句默写 【经典考题回顾】

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答案】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如“呕哑嘲哳” 意思是说,那些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偏旁相同。“诵”是朗诵,诵读,不能写“颂”,也可结合“歌”来记忆,都是说唱的意思。

2.【2016年高考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筋骨之强,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夫以秦王之威,辱其群臣。,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客喜而笑。肴核既尽。(苏轼《赤壁赋》)(4),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昨夜雨疏风急骤。,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答案】(1)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2)而相如廷叱之 相如虽驽(3)洗盏更酌

杯盘狼籍(4)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5)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呈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考点深度剖析】

“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常见的名句名篇”主要指高中生应该掌握识记的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题型以主观填空题为主,一是采用“给上句写下句”“给下句写上句”“给出上下句写中间句”,或“给出情境填名句”的考查方式,二是注重考查的“整体性”,即根据设置的情境写出空缺的名句。【应试技巧点拨】

1.高度重视,化整为零。

名句记忆作为一种语言积累,需要循序渐进,长时间进行。有计划地每天背诵一部分,天长日久,积沙成塔,记住的名句也便越来越多。那种以为单靠高考前一时半刻突击便可即时奏效的想法是幼稚的,也是不足取的。

2.依纲据本,逐课过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古诗文背诵篇目(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高中生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教学大纲推荐了古文10篇,诗词曲30首),努力争取全部过关。特别要落实名篇名段中的重点句。高考中名句名篇的默写题对命题材料是有所选择的,限于考题的测试量,名句名篇的默写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段落,尤其是古文。所以,可以重点突出一些句群,关注一些重点句。这些重点句,除包括篇段中的名句外,还有主旨句、关键句、精彩句、哲理句等。关注的前提是会背诵全篇全段,特别是篇幅短的一定要熟练背诵,目的是提高复习效率和答题的准确度。

3.理解运用,融会贯通。

名句记忆的目的既可以说是为了应付高考中的上下句填充,但又不是仅仅局限于此。名言名句由于言简意赅,影响深远,因而极具说服力。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几句名句,就如画龙点睛一样,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名句不仅要记住,更要理解运用。同时,通过准确的理解,恰当地运用,又会进一步强化记忆,收相得益彰之功效。

4.反复揣摩,注意形意。

注重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的比较掌握。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是命题人“设伏”热点,因此考生复习时应注意重点突破,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并知其形。如学生在默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萧萧”时,容易写成“潇洒”的“潇”。如果揣摩出诗句展现的是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景图,而毫无潇洒之意,就不难正确书写了。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宵”指的是“夜晚”的含义;“晓”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中,理解“锲”是雕刻的意思,自然要运用工具,所以加表示工具的偏旁;而“默契”的“契”是更多指的是买卖房屋地产等的文书,及“投合”之意,揣摩明了句意,自然就不会默写错误。

5.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各地试卷名句填空有全部完成和选作完成(如“8选5”“二选一”)等形式,因此考生务必审准题干,斟酌解答,如是全部完成类型则注意,填写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选作类型题,则要选自己最有把握的句子填写。无论哪一种题型都要留意试卷所标语句出处,答题时务必保留原文写法。

6.规范书写,杜绝马虎。

这一知识点容易失分,原因除了不会背诵之外,就是书写有误,只要写错一个字,就不得分。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规范书写,杜绝马虎思想,多背多写,做到:准确、规范。否则极易出错,如“一夫作乱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的“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鹜”,都容易误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材”容易写成“才”;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幽”易写成“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易写出“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蹊”易写成“溪”等。【名题精选练兵】

1.【2017届江苏苏州市高三上期中】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2)商旅不行,;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轼《赤壁赋》)(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6)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

(7)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8),子欲养而亲不待。(韩婴《韩诗外传》)【答案】(1)金樽清酒斗十千(2)樯倾楫摧(3)歌窈窕之章(4)赢得仓皇北顾(5)鹏之徙于南冥也(6)渭流涨腻

(7)小人长戚戚(8)树欲静而风不止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2.【2017届广东湛江市高三上期中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雎鸠是一种水鸟,雌雄都有固定的配偶,出双入对。《诗经·关雎》开篇提到这种鸟,是为了给“,”两句起兴。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提到蜀中要塞剑阁崔嵬高峻,有着 “,”的险要地势。

(3)《赤壁赋》中,苏轼劝说友人,月亮有圆有缺,但终究没有增减,从变化的一面看“ ” 从不变的一面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必羡慕呢!【答案】(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以”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考向二:名著阅读 【经典考题回顾】

1.【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②德:通“得”。

(1)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不超过6个字)(1分)【答案】去无用之费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是指出“节用”的含义,文本中体现这个意思的词句主要是“去其无用之费”。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名师点睛】这道题其实考查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是概括综合的能力。因此,答题时应该首先读懂文段大意,然后再根据文段大意和题目要求进行归纳概括。

(2)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

【答案】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②合理地节约用度。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概括墨子 “为政”的思想,文段中阐述这个思想的句子是“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其实考查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是概括综合的能力。因此,答题时应该手先读懂文段大意,然后再根据文段大意和题目要求进行归纳概括。

2.【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三国演义》通过“温酒斩华雄”“挂印封金”“单骑救主”“义释曹操”“水淹七军冶等情节,塑造了忠心耿耿、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关羽形象。

B.《子夜》里,吴少奶奶与雷参谋的感情信物是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这本书和这朵花曾经见证过浪漫、自由的“密司林佩瑶时代”。

C.《茶馆》中,一茶客说“我的铁杆庄稼又保住了”,另一茶客则抱怨“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这些台词流露出老舍对于底层满族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D.哈姆莱特为复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在死前让霍拉旭活下去并传述他的故事,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执著和对荣誉的珍视。

E.尽管欧也妮的堂弟背叛了她,没有兑现娶她的诺言,欧也妮也没有任何怨恨,始终保存着堂弟送给她的梳妆盒。

【答案】AE 【解析】

试题分析:A “单骑救主”是赵云,“梳妆盒”最后被“葛朗台”占有。【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考点深度剖析】

本考点包括“文学名著阅读”“文化经典阅读”“文学常识”三个方面。“文学名著阅读”指考生能够依据《教学大纲》中推荐的课外必读文学名著,解答有关情节分析、人物概述、人物性格分析、名著内涵理解概括等问题。“文化经典阅读”一般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文学常识”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应试技巧点拨】

1.文学名著阅读:

(1)选择题首用排除法,一般不轻易断定那一项是一定正确的,而是怀疑每一项都是错误的细心的情况下是不会错的。关键在于分清错因,有时还需要考虑选择项的错误哪一个更严重;

(2)对于不熟悉的名著,要在高三的点滴时间里看完,每次考试后大家在讲话减压时,都是自己看名著的最好时机。只要在高考前看,都是可行的;

(3)考试时遇到不熟悉的内容,选择题通过排除法避免那一个选择项,简答题要学会猜测情节,推断人物性格和主题。总之,不会不能空白;

(4)平时要注意标准答案里对要点的分类,特别是前几年的高考试卷和几次联考试卷,总结出答题的分类标准。比如说,《三国演义》相关题目常让我们描述战争事件,那么一般分三到四点,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等等;

(5)几点推断和认识:

①选择题和简答题中出现的名著都不会重复,因此,10部名著至少要考到7部; ②《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在简答题中至少会出现一部;

③简答题的第一题分值较小,类似填空题,是靠记忆;第二题分值较大,不仅要记忆,更关键的是理解和归纳要点;

④必须明确,小说考察只有从三方面:情节,人物,主题,和现代文中小说阅读是一样的步骤;

⑤对于其中两部戏剧,一部诗集,要提前了解这两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2.文化经典阅读:(1)思想概括题 提问方式:

①以上选段,体现了孔子或孟子的什么思想? ②概括上面选段的主旨。

③从以上选段中可以看出孔子(或孟子)什么样的教育主张(或政治主张等)?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④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孔子(或孟子)认为君子该怎样修为(或治理国家等)?结合现实生活简要分析。

答题技巧:

第一步,通读选段,领悟核心思想,用一句话简明概括相材料中所包含的孔孟思想或观点、主张等;

第二步,结合语段材料(或孔孟主张),进行合理阐述、分析;

第三步,如有联系实际等,则需要适当联系社会相关问题,加以自圆其说。(2)内容理解题 提问方式:

①结合选段,请简要谈谈你对选段中某句话或某个重要句子的理解。②结合上面选段,阅读下面选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③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的理解。答题模式:

第一步,析词述意,简要阐明内涵(观点思想);

第二步,联系孔孟相应的思想主张等加以分析,合理剖析,或扣紧材料进行合理阐述。

(3)观点评价题 提问方式:

①结合选段,谈谈你对选段中某句话的看法。

②结合上面选段,阅读下面选段,我们该如何评价材料中所讲的观点? ③从今天的角度,你是如何评价材料中孔孟的学习观(政治主张、人格修养等)?

(2)答题技巧:

第一步,简要阐述题目中要求评价的某句话(观点)的含意,并结合孔孟思想主张,合理阐述;

第二步,灵活引用化用选段中能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简要表达自己的见解; 第三步,如有联系实际等,则需要适当联系社会相关问题,加以自圆其说。3.文学文化常识:

(1)回归课本,适当拓展。

从多年高考命题来看,考查的文学文化常识还是以课文为主,由于高考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命题也必然涉及到一些课外知识,而这些课外知识又往往是课内知识的迁移或延伸,考题还没有出现过特别艰深、冷僻的偏题、怪题。

(2)分门别类,准确记忆。

文学文化常识内容繁多,涉及的时空广,分门别类的去记忆,容易提高准确率。近年高考语文涉及到的文学常识有:作品的分类,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词牌及诗的对仗,诗词格律,名家名篇名言,时代国籍及文学流派。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清晰准确的记忆,如果记忆模糊或似是而非,答题时就无所适从,特别是作家名和作品名,写错一个字就前功尽弃,非常可惜。

(3)了解干扰手段和错误设置点。

如混淆朝代,说错国别,将作品颠三倒

四、张冠李戴、归错类别等等。高考选择题常见的错误点有如下五个方面:①对作家时代的错误判断,②对作家作品的错误配对,③对文学体裁的错误表述,④对作家流派的错误归类,⑤对作品人物的错误分析,⑥古代官职类常识错误,⑦古代朝代类常识错误,⑧古代年龄类常识错误,⑨古代地理类常识错误。

【名题精选练兵】

1.(2016届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名著阅读简答题(10分)

(1)“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

“不得见人的去处”是什么地方?这段话是谁在什么情景下说的?表现说话者怎样的心理?(5分)(2)《红楼梦》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针对宁国府“五种习俗”采取了哪些措施?表现了她怎样的形象特点?(5分)

【答案】(1)“见不得人的去处”是宫中。(1分)这段话是加封为凤藻宫尚书贤德妃的元春在元宵节归家省亲时说的。(2分)贾妃满眼垂泪,一手搀贾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骨肉相见,千言万语,化作辛酸泪。)(1分)重逢之喜,难见之悲。(1分)(2)①措施:订造簿册,依花名册点卯;人员任务分工明确,处罚有定规;登记发牌,核对发放费用。②形象:精明能干;严厉(1点1分)【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高考考查理解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就是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内容的记忆,要应对好高考名著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1)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2)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3)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2.(2016届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塞万提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他被誉为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B.《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汇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到了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诗经》。它与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C.关汉卿 :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著有《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救风尘》《单刀会》《桃花扇》等。关汉卿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D.海明威:法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文学常识注意识记主要的作家作品,注意中外的经典。如从题中的《诗经》、塞万提斯、海明威等都是重要的作家作品。

下载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教学案——古诗鉴赏

    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 主备:丁育红 审核:崔荣凡 2017 04 15 一、复习内容:鉴赏古代诗词。 二、复习重点: 鉴赏评价D(根据《考试说明》要求) 考查材料......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项限时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项限时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一) (限时:40分钟)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孟子》中对“大丈夫”的标准作了高度的......

    高考语文复习模块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名篇名句(最终五篇)

    模块三 古代诗歌鉴赏与名篇名句 训练9 写景·抒情·比较 (时间:80分钟 分值:80分)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11分) 咏檐前竹 沈 约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诗词鉴赏 第一课时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 一、考纲解读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中一种最为常见的题......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六) 备考方略 古诗词鉴赏方法点拨 一、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

    高考语文总复习——常见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

    高考语文总复习——常见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 编稿:于坤 审稿:李家声 责编:徐冬杰 《考试说明》规定“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部分复习学案十一

    班级姓名 组别 组长签字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部分复习导学案十一 复习目标: 1、能仔细地阅读诗歌,弄清楚诗歌的大意和其中意象的内涵,并能将之组成画面加以描述。 2、能大致分清楚......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部分复习学案五

    班级姓名组别组长签字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部分复习导学案五 复习目标: 1、能仔细地阅读诗歌,弄清楚诗歌的大意和其中意象的内涵,并能将之组成画面加以描述。 2、能大致分清楚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