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及编写要求
附件1.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及编写要求——
《××××》教学大纲(宋体 小二 加粗)
课程名称及代码:(内容:宋体 小四号,下同)
课程学分与学时: 分/ 学时(课堂讲授 学时,实验实践 学时,自主学习学时)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内容:宋体 小四号,下同)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学时)
第一节 ××
一、1. 2.
二、1. 2.
„„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课程考核方式
五、其他
(一)作业及自主学习要求
(二)课程资源
1、建议教材
《××××》(书名),×××(作者),××××(出版社)第×版。
2、主要参考书
《××××》(书名),×××(作者),××××(出版社)第×版。
3、课外学习资源
大纲执笔:
,×年,×年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审核签字: 教学院领导审核签字: 制订(修订)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
一、基本信息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完整的填写课程的各项信息。
1、课程名称及代码:必须与培养方案课程统一。
2、课程学分与学时:分别用阿拉伯数字填写。课堂讲授学时、实验实践学时和自主学习学时,若某类学时“无”,则填“0”。学分、学时须与培养方案一致。
3、先修课程:明确此门课程的直接先修课程。未有先修课程的,则填“无”。
4、适用专业:按专业全称填写。若涉及多个专业,则逐一输入填写,每个专业则用“、”分隔。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说明该课程性质和类别(性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等,类别:必修或选修)。示例:《××》是全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课程,或《××》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目的与任务:明确该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角度阐述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左右。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设计应注意:
(1)内容设计应充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层次分明、逻辑清晰、重难点明确的授课内容体系。
(2)考虑改课程与培养方案中先修和后续课程的逻辑关系,避免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叠;同时确保整个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内容的闭合。切忌以某一教材框架直接替代教学大纲内容体系。
(3)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注重课程实践内容的设计与实施,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中设有16学时以内的实验/实训内容须单列,并参照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写法。
2、教学时数: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按章合理分配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调动学生课内、课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同时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尝试翻转课堂等模式。
五、课程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考核方式与课程成绩占比。(2)期末考核:考核方式与课程成绩占比。
注:过程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作业成绩、期中考试、项目考核等;
期末考核方式包括:理论笔试(开卷或闭卷)、技能考试、综合考试。
六、其他
1、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明确作业的次数及目的;为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明确课外学习的任务和要求。
2、课程资源(1)建议教材
选用符合教学大纲需要的最新、权威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教材。(2)主要参考书
作为学生拓展阅读的资料,应起到对教材的有力补充和拓展学生知识的作用。(3)课外学习资源
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课外学习资源,如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建设丰富网络学习资源等。
七、相关信息
1、大纲执笔:执笔教师的姓名。原则上,大纲执笔只有一个人。
2、大纲审核: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如教研室主任或专业负责人姓名;教学院领导:教学院院长或副院长。
3、制订(修订)时间:即定稿时间,需在规定的时限内。
第二篇: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范例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范例
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要求
(一)前置部分
1.课程名称
小四号、黑体。
2.课程英文名称
五号字、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
3.课程代码
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课程代码为阿拉伯数字,五号、字体TimesNewRoman。有多个代码的同一课程,把所有代码都列出,用逗号分隔。
4.学时数
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学时数为阿拉伯数字,字体TimesNewRoman。分为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
5.学分数
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学分数为阿拉伯数字,字体TimesNewRoman。
6.执笔人
五号、仿宋_GB2312。
7.讨论参加人
五号、仿宋_GB2312。
8.审核人
五号、仿宋_GB2312。
(二)正文部分
(正文内容为五号、宋体,所有所列标题均为五号、黑体,1.25倍行距,段落(以每一点、每一章为一个段落)间距0.5行,手动编号,首行缩进2字符。正文所有阿拉伯数字的字体均为TimesNewRoman,若作为序号标明顺序,序号后用宋体圆点“.”。)
1.教学目的提出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2.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此处标题和每章标题均为五号、黑体,标明学时分配数。每小节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序号,序号后用宋体圆点“.”。每小节要有内容要点即知识点,知识点间用分号隔开。
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表述该章的教学目标,即学习本章后要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再列出章、节的标题和内容要点。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
“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
3.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此部分所有小标题均为五号、黑体。
各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程设计、课外教学、课程考核等)。课堂讲授:提出适合本课程进行课堂讲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原则性教学建议。
课程其它教学环节要求:实验环节主要写实验的内容及要求;作业主要写明布置习题的题型(如计算题、问答题、综合设计题等)及各部分的比例;课程设计环节主要写明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课程设计采用的方式(如编制程序、绘制零件图、综合实验等);课外教学主要写明课外教学的形式(如参观、调查、做实验等)、内容等;考核方式中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
4.参考教材
多本教材用带方括号的序号标明顺序,详见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样本。
数量:3-6本。要求: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或社会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新教材;或公开出版的有特色的自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5.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指出本课程的先修课。
6.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简要阐述本课程在教学进程、学时分配、内容增删、侧重点安排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等。
二、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范例
(页面设置:A4纸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页码插在页面底端外侧、页眉页脚为默认值。)
土壤改良学
Soil Improvement
课程代码:L104×××
学时数:
54学分数:3讨论参加人:张玉龙,张玉玲,黄毅,李军等 执笔人:张玉玲
审核人:张玉龙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自身的特点,以水利土壤改良为中心,并将水利与土肥相结合,进而达到有效地改良土壤、培肥土壤的目的。主要讨论灌溉、排水理论以及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灌溉方法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土壤改良问题的特殊思维方法和能力,同时结合与本课程相关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等其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及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土壤改良学的基本概念;水利土壤改良的内容和任务;土壤改良的重要意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习土壤改良课程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农业水文学基本知识(8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水资源概况,掌握农业水文学中一些相关概念,水量平衡原理及自然界水分循环的四个过程。重点掌握水循环及水量平衡原理;自然界水循环中的四个重要过程及相关概念和特征值;水文现象的频率和重现期的概念及意义。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水的分布概况;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量平衡原理。
2.水资源概况:世界及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水资源的自然特点;农业用水特点和缺水形势;农用水资源的水质要求;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降水、蒸发、径流和入渗:降水及其相关概念;入渗概念、规律、过程及经验公式;径流产生过程及径流特征值;土壤水分蒸发。
4.水文现象的频率和重现期:频率;经验频率;设计频率与重现期。
第三章灌溉原理(10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作物田间需水量的确定方法及灌溉设计典型年的选择。掌握灌溉、田间需水量、灌溉制度及相关概念,作物需水规律、作物灌溉制度及其相关计算。重点掌握旱田作物和水田作物的灌溉制度的制定及其相关计算。
1.灌溉的意义:灌溉的概念;灌溉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灌溉要求。
2.作物需水规律:作物需水量(田间需水量);作物需水规律;田间需水量的确定方法。
3.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什么是灌溉制度;灌溉设计典型年的选择;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
4.灌水量的估算和土壤墒情预报:旱田灌水量估算及墒情测报;水田灌水量估算及预报。
第四章地面灌溉(12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地面灌溉渠道系统的组成及规划布置,地面灌溉的方法。掌握地面灌溉的概念、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和渠道纵横断面的设计。重点掌握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和渠道纵横断面的设计。
1.地面灌溉的渠道系统规划:灌溉渠道系统的组成;灌溉渠道系统的规划原则;输水系统的规划布置形式;渠线规划步骤;渠系建筑物。
2.田间工程:田间工程规划的要求和原则;田间渠系的布置;田、林、路的布置。
3.地面灌溉的方法:畦灌;沟灌;淹灌。
4.灌溉渠道流量推算:灌溉渠道流量概述;设计净流量(Q净);设计损失流量(Q损);渠道的工作制度;渠道设计流量计算;渠道加大流量和渠道最小流量计算;渠道设计流量的实例。
5.渠道纵横断面设计:渠道横断面的设计;渠道纵断面的设计。
第五章喷灌、滴灌和渗灌(8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喷灌、滴灌和渗灌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要求及相关计算。掌握微小流束的能量方程—伯诺里方程及管道水力计算。重点掌握微小流束的能量方程—伯诺里方程;喷灌、滴灌和渗灌的主要技术要求。
1.灌溉管道系统:灌溉管道系统的组成;灌溉管道系统的分类;灌溉管道系统形式的选择。
2.管道的水力计算:水流运动的能量守恒方程——伯诺里方程;水头损失及计算。
3.喷灌:喷灌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喷头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喷灌的主要技术要求;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喷灌的优缺点。
4.滴灌:滴灌的系统组成;滴灌的灌溉制度;滴灌系统控制面积及管道水力计算;滴灌优缺点。
5.渗灌:渗灌系统组成;渗灌的优缺点。
第六章农田排水(8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排水方法及一些相关计算。重点掌握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排水原理:农田水分过多的来源及产生原因;农田水分过多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农田排水的任务和排水指标;治理农田水分过多的措施。
2.排水沟的设计流量及设计:除涝(排除地面积水)设计标准;排涝设计流量的计算;日常设计流量的计算;排水沟的设计水位。
3.田间排水沟的沟深与间距的确定:土壤物理性质与农田排水沟沟深、间距及地下水位沉降速度的关系;排水沟的沟深与间距的关系及其数值的确定。
4.排水方法:明沟排水;暗沟(管)排水;竖井排水。
第七章水土保持(6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土壤侵蚀的危害、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及防止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掌握土壤侵蚀的概念。重点掌握土壤侵蚀的概念、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
1.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土壤侵蚀的概念及其危害;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
2.土壤侵蚀的形式及防治措施:土壤侵蚀的形式;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
3.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预报(测)土壤流失量;选择适当的管理及保土措施;土壤流失方程式中各因素的计算与测定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基础理论为重点,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作业巩固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作业:第二章1次、第三章1次、第四章1次、第五章1次、第六章1次,共安排5次。
(三)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小测验、作业(5次)等;期末成绩为期末试卷成绩。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闭(开)卷考试,题型主要分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分析题、计算题、简答题或论述题。
四、参考教材
本课程原名为“农田水利学”,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已更改为 “土壤改良学”。
[1]《农田水利学》(第二版),沈阳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2]《农田水利学》(第三版),郭元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
5[3]《农田水利学》(第二版),郭元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86
[4]《农业水文学》,施成熙、粟京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
4五、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土壤学,需要学生掌握土壤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加强学生掌握农田水利技术知识及其有关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深入研究土壤的水分状态和作物的生理、生态需水规律,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调整方面,增加了有关计算内容,进而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篇:■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示例
■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示例
公共选修课《数学模型》教学大纲(试行)
一、《数学模型》课程简介
本课不同于传统数学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主要目的。课程通过介绍若干有代表性的数学模型与应用数学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课程力图通过对典型模型的讲解,加深对学生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本身的理解,提高数学素养。本课有以下特点:
1、本课介绍与力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社会科学及工程等领域有关的若干重要模型,说明数学如何用于其他学科,又如何从其他学科吸取养分;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了解若干常见的重要模型与方法。
2、.本课在介绍数学模型时,强调的是数学处理所蕴涵的思想及有关应用,不以特定数学领域的内容和技巧为目的。对课程所涉及的数学定理和方法,要求学生“理解”,而不以形式化的逻辑演绎为主要目标。
3、本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培养各自的综合能力;以联系各自专业的课程论文,心得体会,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考核。鼓励创新,鼓励独立思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二、《数学模型》试行大纲
1、课程目的
本课的直接目的是:通过介绍若干有代表性的数学模型及成功的应用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语方描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典型模型的讲授,加深学生(理工科、非数学专业)对数学内容及思维方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观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授课对象与学时安排
本课要求学生已修高等数学及初等概率,以本校理工科二年级以上学生为对象,每周2学时,学分2。以每学期15周计,共计30学时,每章约2学时。除讲授外,课堂讨论时间4学时左右,占13%。教师每周另有2小时答疑,用以与学生课外交流,学生每周用于本课的课外时间应不低于4小时,用以复习课上内容、准备课堂讨论、撰写心得体会或课程论文。
3、课程内容
本课以培养学生能力及思想方法为目的,不在于讲授任何特定的纯烽学知识和技巧,因而教材内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本课首次作为公选课开设,今后课程内容将不断增删、修订,使之逐步完善。现暂定可讲授主要内容如下:(教务处注:本《示例》中每节的内容已经省略,正式文本要落实到“节”及其“知识点”,并用括号标明每章的学时)
序言 数学文化漫谈(2)第一章从最小二乘模型谈起(2)第二章 一种文献检索方法(1)第三章 线性规划与博弈论模型(3)第四章 计算机层析成像与反问题模型 第五章 无旋不可压流动与复变函理论 第六章 处理分类问题的统计方法 第七章 化学反应的扩散模型与模拟退火 第八章 进化模型与遗传算法 第九章 神经网络模型简介
第十章 元胞自动机、生命游戏通讯有关模型 第十一章速降线问题及有关数学模型 第十二章划分板块构造的数学模型
以上内容分别涉及物理、力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诸领域,各章内容彼此独立,全部内容超出30学时,故每学期根据学生情况和要求,讲授选定的若干章节,一般讲授6-8章左右,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与学科的发展,教师应根据需要与可能,使教材不断更新、完善。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与建模有关的书籍,杂志和材料,例如:“数学的实践与认识”,“The Journal of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和W..Lucas 主编的四卷本“Modul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有中译本)。
4、课外练习与课程考核
本课以培养培养学生思想方法及能力为主要目的,课堂讲座与课程论文有重要意义,每学期教师应组织1-2次课堂讨论。期中学生应根据课程内容撰写心得体会或对课程的意见、建议一篇,期末应撰写与各自专业有关的数学模型小论文一篇。
教师在课堂讨论及学生所交作业、小论文、考勤基础上评定成绩,不另外进行考试。其中,考勤占20%,课堂讨论占10%,作业占20%,小论文占50%。
以上为首次开课的试行大纲,今后将根据实际情况逐年修订。
执笔人:(授课人或教研室)
审核人:(系或教研室)
批准人:(二级院部)
年
月
(请注意下面的重要说明)重要说明:
一、公选课成绩评定办法。在以下形式中选择至少3种及以上构成该课程成绩。
1.考勤。(必选)
2.随堂测验。(要简便易行,至少2次)
3.作业。(必选,不少于2次)
4.小论文。(不少于2000字)
5.考核。(考查)
二、公选课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考核资格。所有学生均不予补考。
1.旷课达到该课程总学时1/6学时及以上者。
2.缺课累计达到该课程总学时1/3学时及以上者。
3.缺作业或缺随堂测验1次及以上者。
第四篇:培训课程编写格式要求
培训课程编写格式要求
第一部分:培训课程教案编写格式 第二部分:培训课程讲义编写格式
第三部分:培训课程教案、讲义字体及排版要求
第一部分:培训课程教案编写格式
一、培训背景描述
(一)培训对象
(二)培训目标
(三)培训课时
二、培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结合培训目标,分析本节教学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要求)。
(二)内容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培训对象现有水平的了解,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员分析(分析学员的认知特点、学员已有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能力水平,以及对培训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并对选择教学方法的相关依据做简要说明)。
2.学员技能训练设施和教师教学资源方面的要求
三、教学资源
(一)本课程用到参考资料、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二)本课程用到教学仪器设备及实物样品等
(三)本课程用到的网络资源及其网址
第二部分:培训课程讲义编写格式
课程讲义标题
一、课程名称
二、课程目标
三、内容提要
四、重点、难点
五、评估方式
六、授课方式
七、讲义正文
引言部分:…… 一级标题:
一、…… 二级标题:
(一)…… 三级标题:1.…… 四级标题:(1)……
八、课程小结、思考题或试题
第三部分:培训课程教案、讲义字体及排版要求
(一)标题字体: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
(二)一级标题:黑体,三号。
(三)二级标题:楷体_GB2312,三号,加粗。
(四)三级标题:仿宋_GB2312,三号。
(五)正文:仿宋_GB2312,三号。
(六)页面设置要求:
1.页边距:上、下 2.54cm,左、右3.17cm。2.页
码:页面底端,右侧,普通数字。
第五篇:教案编写要求
莱西市机械工程学校教案编写要求
一、教案的含义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二、编制程序
教案编写应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量,分五个步骤进行操作。主备人研读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材料(文本、资料、学情)——先行编写——说课讨论——修改完善——审核定稿。
三、教案的构成要素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通过认真备课选定适当的教学内容,需考虑是否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问题。
3、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授课中的行为,如板书、讲解、演示、提问、强化等活动,要在教案上写明。
4、学生的行为。在编制教案时,要预想学生的学习活动,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教学活动是在师生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教师的行为会引起学生行为的变化,学生的行为也反馈给教师,用以调整教师行为,因此,编制教案要把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结合起来考虑。
5、教学媒体。在教案中应写明将要使用的教学媒体,以及
媒体使用的恰当方式。
6、时间分配。要注明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长度,将教学形式结构化。这样有利于控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使教案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教案的编写要求
教案的组成:课题、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十一项内容。
(一)课题:说明本节课名称
(二)课型:说明是新授课,习题课、还是复习课
(三)课时:说明几课时
(四)教学目标
说明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合课程和教材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目标要切实可行,可操作、可检测。一般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节课相应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具体需要,还可以增加“识记”,如识记某些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结论等。
(五)教学重点
说明本节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不仅要有知识内容的重点,还要有学生技能发展的重点。一般为1-2个,也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属于重点的教学内容,应该在教案和教学中体
现出来。如:在教案中所占的篇幅应相对较多,讲授时所花的时间最多,投入的精力最大,采用的方法最为恰当等。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突出重点”。
(六)教学难点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要着重分析学生在知识构建和方法内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如:在教案中应体现出方法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在讲授时所花的时间相对较多,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大。
(七)教学方法
说明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法和学法。不求统一的模式,不求统一的方法,但要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注重激励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倡导教学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的统一。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有讲授法、谈话法(提问、问答)、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议设计师生互动环节。
(八)教学工具:说明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辅助工具
(九)教学过程
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这部分是教案设计的重点,必须写得具体。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把以问题作线索来组织教学作为过程设计的重要策略。教学过程不仅要有知识的内容和呈现的程序,还要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要重视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评价。活动的安排要明确,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练习的设计,并安排当堂训练,练习后要及时评价,反馈矫正。
练习的难度要有层次,对难度大的要给出标识,加强基础训练。教学过程后期师生共同进行小结与评价。教学过程还可结合具体内容适时地组织学生反思和质疑,以进一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一般可以分作以下七个环节:
1、组织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有组织地进行学习,自觉遵守纪律,从而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而有序地进行。组织教学亦应贯彻于此后的各教学环节之中。
2、出示目标: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
3、导入新课:通过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加深,有目的的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原有的知识再现为学习新课而必需的知识,进而引入新课,并设法激起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动机。
4、讲授新课(“633”教学模式、“723”实训模式运用):这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和发展新能力。教师在讲授时,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有关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用清晰的表达,条理的板书,将本课的内容、要点,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并指导他们进行学习。讲授新课是整个教学的主干部分,占用时间最多,一般以占用一堂课的1/3~1/
2时间为宜。
5、目标检测:是为了加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检查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发现问题及时弥补,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也为完成课外作业做好准备。目标检测要做到重点突出、纲目分明,切忌简单重复,宜控制在5~10分钟内。
6、归纳小结:由师生一同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采用教师提问、学生总结复述、当堂作业练习等方法,重点点评学生表现情况,让学生谈收获(知识、能力方面)。
7、布置作业: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求应明确具体,内容要具有典型代表性。作业的类型主要有:阅读参考书和专业文献;背诵需要熟记的定义、公式或词句等;熟记有关事实、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演算习题,解答问题,完成作文或实验报告;预习和复习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各种技能、技巧的锻炼,社会调查、实地测量等等。
布置作业应遵循的要求:(1)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具有代表性;(2)分量适当,难易适度;(3)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上述七个环节只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编写教案的基本环节,但并非所有教学都必须经过这七个环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参考选用,不可一味地生搬硬套。
(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及版块
设计,主要为本节课重点及核心内容。
(十一)教学反思:即对教学的结果进行反思,它常常以“教学后记”或“心得体会”的形式反映出来。每一次课下来,总有许多成功和不足的地方。长期坚持教学反思,是许多优秀教育家的一条成功经验,因为教学反思有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反思,一是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即及时记录教学的得与失;二是要亲笔记录。
五、教案模板 见附件1。
莱西市机械工程学校
201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