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书编写要求
图书编写要求
图书的编号、编号要求及易错字
1.指南序列按以下排:(第一篇)第一章 第一节
一、(必须按序列换行)
(一)(必须按序列换行)1.(必须按序列换行)(1)1)(序列可不换行)①(序列可不换行)(a)a)(序列可不换行)2.符号及易混淆忽略字:
⑴“>”(书名号)改成 “>”(拼音:大于)⑵“<”(书名号)改成 “<”(拼音:小于)
⑶注意“u”和“μ”的区别的区别并按内容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⑷注意1和l(小写英文字母L)的区别并按内容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⑸注意0和O(大写英文字母o)的区别并按内容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
⑹注意“x”(英文字母)和“×”(拼音:乘以)的区别并按内容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⑺注意“:”(比值号即英文分号)和“:”(冒号)的区别,文字后面一律为冒号数字间的比值用比值号。(注:比值号居中,冒号偏左)
⑻如:“葡萄糖-半乳糖”、“表10-2”、“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中间用短的“-” ⑼“1-2日、30—50ml”等改成“1~(拼音:波浪号)2日、30~(拼音:波浪号)50ml” ⑽注意删除文字中不必要的空格。
⑾注意“人”和“入”的区别并按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⑿注意“是”和“足”的区别并按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⒀注意“面”和“而”的区别并按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⒁注意“井”和“并”的区别并按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⒂注意“rn”和“m”的区别并按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
3.症、征、证的用法:并发症;体征、综合征;适应证、禁忌证。4.章节后面的作者注意删除。
5.指南中已经删除的章节,如其他章节有引用,应删除表明引用的字眼,如:请参照XX。
图书的基本格式
1.扉页
包括:书名(含副书名),卷(册)序号,作者姓名,著作方式(著、编著、编、主编等),出版社社名,出版地。2.版权页
内容简介,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图书制作责任者,版权记录,版本记录,定价,出版社申明。3.内容简介
一般按照内容分成两段:(1)简要介绍本书的内容和特点,一般300字以内;(2)读者对象。4.序
一般是请对书中内容十分了解的本专业专家、知名人士等,由他们作为第一读者对本书的内容、意义、写作水平、作者背景等作全面评价。5.前言
主要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本书的特点、本书的编写分工及致谢等。字数最好在1000左右。6.目录
一般只标出三级标题, 序号与文字间空一格,页码统一用5号宋体,右顶格对齐。一级标题(章,BT1):黑体,5号,顶格; 二级标题(节,BT2):宋体,5号,缩2格; 三级标题(目,BT3):宋体,小5号,缩4格。
7.正文 除特殊声明外均用5号宋体。标题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与文字间空一格。
一级(BT1,如第1章■■■■):另面起,黑体,3号,上空2行,居中,占3行; 二级(BT2,如1.1 ■■■■):居中,宋体,4号,占3行; 三级(BT3,如1.1.1■■■■):顶格,黑体,5号,占2行; 四级(BT4,如1.1.1.1 ■■■■):缩2格,楷体,5号,占2行。
更小的分类按级别大小分别用
1、(1)、①等作为序号,缩2格,序号与文字间空半格。8.插图
(1)插图一般应紧排在“见图×.×”(不宜用“见下图”、“见左图”等字样)的文字后面,遵循“图跟文走、先文后图、图文紧靠”的原则。图不宜离文字太远,更不能跨节。
(2)插图按章编号,章号与顺序号间用脚点“.”,如第一章第一图的编号为图1.1,其余类推。图题由图号和图题文组成,图号和图题文之间空一格,如“图12.7 气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图题为小5宋居中。图例和图文都采用6号宋体。图注用6号宋体,以图的中轴线居中。(脚点“.”也可换成“-”)9.表格
(1)表格一般应紧排在“见表×.×”(不宜用“见下表”等字样)之后,不跨节,同插图。(脚点“.”也可换成“-”)
(2)表格按章编号,同插图。表序和表题文居中放于表格正上方,采用小5黑居中。表序和标题文之间空一格。表文、表注用六号宋体。表注引出符号一般用“*”排在被注释文字的右上角。表注的体例标注为6号宋体首行缩一格,回行齐肩(与“*”后的第一个字对齐)。
(3)表格一般左右不加边线,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栏目名称与单位间用“/”分开,如“t/min”。当栏中数字包括范围号、正负号时,应以这些符号对齐。优先顺序为:范围号→正负号→小数点。10.脚注
一般采用脚注编码符号为:①、②、③„„,并且每页重新编码。脚注编号以上角的形式排在引出脚注的文字后;脚注注文放在当前页的底部,6号宋体顶格起,回行齐肩。11.公式、方程式 公式、方程式居中排放,并统一按章编序号,如“(1-1)”,序号置于所在行右端对齐;其前上行文字“为”、“得”等字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符号说明格式:(1)接排式;若为单项,用“式中,t为时间,单位为min。”,若为多项则表示为“式中,t为时间;m为质量。”。(2)分列式,如“式中,t——时间;V——速度;S——距离。”公式中字母的字体有严格规定,务必规范,具体规定请参考技术规范中的英文字体及角标。12.附录
另面排,标题3黑,上空2行,居中,占3行;附录文遵从正文格式,文5号,表6号。
图书的技术规范
1.名词名称
(1)科技名词术语请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http://www.xiexiebang.com)公布的名词使用。
(2)机构名称请用全称,不要使用简名或别名。
(3)对于未经专业规定的名词,可以自拟或采用比较合理的暂行名词,但全稿要统一。2.量与单位
(1)标准物理量与单位
原则上,书稿应全部采用法定物理量及单位(参见国务院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避免采用ppm等废弃单位。如果因行业需要,不得不采用非法定单位,应加脚注说明,并注出其与法定单位的换算关系。
常见不规范表述形式示例
错误表示方法 202g 10~20% 10kg~15kg 1.5/min 3~5 3℃~5℃
234cm/234cm3 3/s
正确表示方法 20g2g,(202)g 10%~20% 10~15kg 1.5 min-1 3~5 3~5℃
2cm3cm4cm/(234)cm3 3()/s 几十kw(2)其他
几十千瓦
元素符号或分子式不能用作量符号。如不能写成O2=15mL,而应写作V(O2)=15mL。但[O2]可表示氧气的浓度。再如含铁0.3%不能写成Fe=0.3%,而应写作w(Fe)=0.3%。
相除组合单位符号分母如为多项,应加括号,如mg/(kg·d)。
坐标系中出现的单位,物理量和单位间用“/”隔开,如“t/min”,组合单位用括号括起来,如“v/(m·s-1)”。3.英文字体
学术书刊中多数计量单位使用外文字母表示,以及有时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和查证,往往引用和括注了大量的外文。为了符合国标和统一体例,按照以下要求书写(排版): 正体:(不用标注,即默认状态)(1)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2)绝大多数数学符号。如,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π;微分符号d(关于e、π、d数学界坚持用斜体);虚数单位i(电工学中常用符号j);三角函数sin, tan;对数log, lg,ln;指数exp;实部Re;虚部Im;常量const;上界sup,下界inf;辐角arg, 误差函数erf, 单位模函数sgn;梯度grad, 散度div, 旋度rot, curl;行列式det;增量,拉普拉斯算子,纳布拉算子;伽玛函数,贝塔函数„„。
(3)粒子符号。如电子e,质子p,中子n,核子N。
(4)射线符号,如X射线,ɑ射线,ß射线(注意不要在外文字母与射线之间加“-”)。(5)化学符号,如H,Na,C,Fe,O。(6)酸碱度符号pH。
(7)用非物理量来表示的角标符号,如Cg(g为gas的缩写,指气体),S(max为maximummax 的缩写,指最大值),Vw(指水的体积,w为water的缩写)。
(8)人名、地名、书名、机构名称及其缩写符号,如UN、UNESO、WHO、ISO等。(9)图表的代号、编号,如图B-
2、图2-3b等。斜体:
(1)有量纲的物理量,如长度l、质量m、时间t、重量w、压力p、分子量Mr等。(2)代数运算中的量,如x+y=a。(3)几何运算中的量,如sina+cosb。(4)插图坐标变量,如x、y、z,坐标轴代号X、Y、Z等。(5)代表物理量和数的字母,如a1+a2+an中的n等。(6)表示函数的符号,如f。
(7)化学中旋光性、构型、取代基位置的符号,如d-, l-, dl, r-, i-, cis-, trans-, v-, as-,等。黑体:
当外文字母用正、斜体仍然不能区别同一字母内容的差异时,可以使用黑体进一步形成差异,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使用黑体样式。
(1)在数学书中张量符号、某些集合符号用黑正体表示,如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复数集C、自然数集N。
(2)矢量(向量)符号、矩阵符号都用黑斜体表示,如力F、矢量T、矩阵A、E、I单位矩阵。
角标:
用一个符号表示同一个量的不同情况时,可通过角标给予区别。角标可以是量符号、非量符号或字母、表示连续数的字母,也可以是表示某物质、某量、某状态或某条件的符号。
表示物理量符号的下标用斜体;用非物理量来表示的角标符号用正体。例:表示标准(normal)压力用pn。用作下标的数字用正体,表示坐标轴、数的字母符号用斜体。例:第i种组分的压力pi。4.标点符号
在此只说明几种书稿中常误用的标点符号:(1)省略号:中文用6个点;西文用3个点。
(2)全身连字号(占一个字长):生卒年、起止地点的连接,文件编号、产品型号。如北京—广州,GB 8170—87。
(3)对开连字号(占半个字长):两个相关名词或符号构成一个意义单位,组成复合名词,如Cu-Zn合金。
(4)双连号(占两个字长):用来表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例如:——(5)行文中数字或字母之间的并列关系,可用逗号,也可用顿号,全书统一即可。如“常见的金属有Zn、Cu、Na”或“常见的金属有Zn,Cu,Na”。但在脚注或括号内建议使用逗号,如“(M=Na, Al, Zn)”。5.数字表达
公历世纪、年、月、日、分、秒等均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70年代;定型的词、词组必须用汉字,如“十五”规划;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用汉字,且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如五六天;用“多”、“余”、“左右”等表示约数一般用汉字,如十几年,但有时为保证局部体例一致也可用阿拉伯数字;其他只要保证全书统一即可。
论文格式
一、目录格式:
1.标题“目录”:黑体,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2.各章标题:宋体,小四号,行距18磅,段前段后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3.各“节”标题:宋体,小四号,行距18磅,段前段后0磅,首行缩进,页码右对齐。
二、各章节格式
1.章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章序号与章名间空一个字符。
2.节标题:黑体,小三号,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6磅,序号与题名间空一个字符。
3.二级标题:黑体,四号,居中,单倍行距,段前12磅,段后6磅,序号与题名间空一个字符
4.段落文字:宋体,小四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行距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段前0磅,段后0磅。
5.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用小4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5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用5号宋体加粗,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若不独占行,标题后面须加句号;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用5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三、其他格式要求
1.正文或附录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表体和表注三部分,编排的基本要求是:(1)表头。包括表号、标题、计量单位,用小5号黑体(居中),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l”,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XX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如为“计量单位:元”。(2)表体。表体的四周端线使用粗实线(1.5磅),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磅)。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小5号字。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对齐,数码位数也应对齐。(3)表注。表注项文字写在表体下方,不必空行,用小5号宋体,按“(1)、(2)„„”排列,表注的宽度不可大于表体的宽度。
2.插图:插图包括图片(稿)、图序和图名,文章中的插图应遵循“图随文走”和“先见文后见图”的原则,图片(稿)画面应清晰、美观,幅面大小适当,应根据内容要求和版面允许放缩至需要大小和放置于适当位置。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使用小5号黑体,其中,图序居左,图名居右,如:“图2 上海大众销量和国内市场份额演变”。全文插图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统一编序,如“图
1、图2„„”,图名以不超过15个汉字为宜。
3.数字:章中的数字,除了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式应前后一致。
4.标点符号: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标点符号,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加以区分。
5.计量单位:除特殊需要,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6.页码:论文全文应连续页码,从目录开始编写页码。
7.附录(根据需要)要求:“附录”项目名称用小4号黑体,在正文后面空两行顶格排列,附录内容另起一行顶格用5号仿宋体排列,内容编排参考正文。
附:上下标及缩写 常用下标单位及缩写
1.红细胞半衰期T1/2 2.血红蛋白A2测定 3.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 4.血浆血栓烷TX-B2ELISA法 5.血浆纤维蛋白肽Bβ1 6.载脂蛋白Apo-A1 7.微球蛋白β2-M 8.碱性磷酸酶同工酶ALP1 9.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或 LD1 10.肌酸激酶异型CK-MB1 11.特定补体裂解物C3SPC3c
1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Pre-S2 13.球蛋白α1,β1,γ1 14.血甲状腺素T4 15.血游离甲状腺素FT4 16.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17.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18.血反放免法T3(rT3)19.血浆雌二醇E2 20.血浆凝血酶片段F1+2 21.心电图中的导联,如V1,V5 22.肺癌的分期,如T0,N0,M0 23.白血病的分期,如M0,M1,L1 24.肾上腺受体β3
25.呼吸功能参数,潮气量VT,死腔量VD,肺内分流量QS/QT 26.胃癌,乳腺癌的分期,如T1,N1,M1 27.食管癌的分期,Ⅱa,T1,N1,M1 28.维生素系列,如B1,D3,K1等 29.各类化学式,如H2SO4,CaSO4等 30.1,25-(OH)2D3 31.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
32.前列腺素类,如PGI2,PGE2,PGF2a,TXA2 33.黄曲霉毒素AFB1
34.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Ⅱ(GGT2)35.生长激素释放素(GHRH1-44)36.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65)
37.特效解毒药,如双复磷(DMO4),双解磷(TMB4),甲黄磷定(P4S)38.宫颈癌分期,如Ⅰa,Ⅰb2,Ⅱb 39.淋巴瘤分期,如ⅠE,ⅢSE 40.心音,如S1,S2
41.颈椎与胸椎的标记,如C1,T1
常用上标单位及缩写
1.T细胞转化实验3H-TdR掺入法 2.自然杀伤细胞活性51Cr释放法 3.甲状腺摄131I率
4.各种放射性核素检查,如铊201Tl 5.平方,次方 6.各种化学离子如H+ 7.特殊叶酸,N5-FH4,N10-FH4 8.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9.C或C尿素呼吸实验
非上下标单位及缩写
1.慢性肝炎的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如G1,S2 2.肝内各种细胞因子,如IL-2,IL-6,TNF-α 3.肝癌的分期,如Ⅰa ,Ⅱa 4.水通道水孔蛋白-2(AQP-2)13145.各种抗原,如CD34,CD33,HLA-DR 6.微小病毒B19 7.特殊叶酸,如二氢叶酸(FH2),四氢叶酸(FH4)8.血浆中的3种维生素B12结合蛋白,钴胺素传递蛋白(TCⅠ,TCⅡ,TCⅢ)
9.T细胞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如IFN-γ 10.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11.辅助性T细胞,如Th1,Th2 12.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13.两型糖尿病,T1DM和T2DM 14.血浆因子Ⅷ压机抗原,如FⅧα,FⅧβ 15.癌抗原,如CA15-3,CA72-4,CA242,CA125 16.各种受体,如CD4,CD14,TLR2,TLR5 17.甲苯磺丁脲(D860)
18.某些基因,如DRB1*0406,DQA1*0301 19.各类抗体,如抗合成酶抗体(Jo-1,PL-7,PL-12)20.各类补体,如血清总补体(CH50,C3,C4)21 各种血型,指标阳性,如RH(+)
第二篇:教案编写要求
莱西市机械工程学校教案编写要求
一、教案的含义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二、编制程序
教案编写应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量,分五个步骤进行操作。主备人研读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材料(文本、资料、学情)——先行编写——说课讨论——修改完善——审核定稿。
三、教案的构成要素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通过认真备课选定适当的教学内容,需考虑是否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问题。
3、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授课中的行为,如板书、讲解、演示、提问、强化等活动,要在教案上写明。
4、学生的行为。在编制教案时,要预想学生的学习活动,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教学活动是在师生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教师的行为会引起学生行为的变化,学生的行为也反馈给教师,用以调整教师行为,因此,编制教案要把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结合起来考虑。
5、教学媒体。在教案中应写明将要使用的教学媒体,以及
媒体使用的恰当方式。
6、时间分配。要注明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长度,将教学形式结构化。这样有利于控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使教案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教案的编写要求
教案的组成:课题、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十一项内容。
(一)课题:说明本节课名称
(二)课型:说明是新授课,习题课、还是复习课
(三)课时:说明几课时
(四)教学目标
说明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合课程和教材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目标要切实可行,可操作、可检测。一般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节课相应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具体需要,还可以增加“识记”,如识记某些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结论等。
(五)教学重点
说明本节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不仅要有知识内容的重点,还要有学生技能发展的重点。一般为1-2个,也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属于重点的教学内容,应该在教案和教学中体
现出来。如:在教案中所占的篇幅应相对较多,讲授时所花的时间最多,投入的精力最大,采用的方法最为恰当等。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突出重点”。
(六)教学难点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要着重分析学生在知识构建和方法内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如:在教案中应体现出方法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在讲授时所花的时间相对较多,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大。
(七)教学方法
说明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法和学法。不求统一的模式,不求统一的方法,但要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注重激励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倡导教学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的统一。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有讲授法、谈话法(提问、问答)、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议设计师生互动环节。
(八)教学工具:说明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辅助工具
(九)教学过程
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这部分是教案设计的重点,必须写得具体。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把以问题作线索来组织教学作为过程设计的重要策略。教学过程不仅要有知识的内容和呈现的程序,还要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要重视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评价。活动的安排要明确,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练习的设计,并安排当堂训练,练习后要及时评价,反馈矫正。
练习的难度要有层次,对难度大的要给出标识,加强基础训练。教学过程后期师生共同进行小结与评价。教学过程还可结合具体内容适时地组织学生反思和质疑,以进一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一般可以分作以下七个环节:
1、组织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有组织地进行学习,自觉遵守纪律,从而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而有序地进行。组织教学亦应贯彻于此后的各教学环节之中。
2、出示目标: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
3、导入新课:通过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加深,有目的的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原有的知识再现为学习新课而必需的知识,进而引入新课,并设法激起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动机。
4、讲授新课(“633”教学模式、“723”实训模式运用):这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和发展新能力。教师在讲授时,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有关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用清晰的表达,条理的板书,将本课的内容、要点,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并指导他们进行学习。讲授新课是整个教学的主干部分,占用时间最多,一般以占用一堂课的1/3~1/
2时间为宜。
5、目标检测:是为了加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检查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发现问题及时弥补,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也为完成课外作业做好准备。目标检测要做到重点突出、纲目分明,切忌简单重复,宜控制在5~10分钟内。
6、归纳小结:由师生一同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采用教师提问、学生总结复述、当堂作业练习等方法,重点点评学生表现情况,让学生谈收获(知识、能力方面)。
7、布置作业: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求应明确具体,内容要具有典型代表性。作业的类型主要有:阅读参考书和专业文献;背诵需要熟记的定义、公式或词句等;熟记有关事实、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演算习题,解答问题,完成作文或实验报告;预习和复习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各种技能、技巧的锻炼,社会调查、实地测量等等。
布置作业应遵循的要求:(1)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具有代表性;(2)分量适当,难易适度;(3)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上述七个环节只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编写教案的基本环节,但并非所有教学都必须经过这七个环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参考选用,不可一味地生搬硬套。
(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及版块
设计,主要为本节课重点及核心内容。
(十一)教学反思:即对教学的结果进行反思,它常常以“教学后记”或“心得体会”的形式反映出来。每一次课下来,总有许多成功和不足的地方。长期坚持教学反思,是许多优秀教育家的一条成功经验,因为教学反思有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反思,一是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即及时记录教学的得与失;二是要亲笔记录。
五、教案模板 见附件1。
莱西市机械工程学校
2014年12月12日
第三篇:岗位职责编写要求
岗位职责编写要求
1、岗位职责应该涵盖该工作岗位的大部分工作内容和主要工作任务。
2、岗位职责的编制结果是对该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所进行的拆分和罗列,坚持简单、清晰和有效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采用三种排序方式:
第一种,按照拆分后的工作任务对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来排序。重要程度的参考指标包括:工作任务在整个岗位职责中所占工作量的大小;完成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工作任务的技术含量;资源要求和实施风险等;
第二种,按照工作任务的先后完成顺序来排序。某一工作岗位从时间顺序上先做什么,该工作任务条款就写在前面,后做什么,工作任务条款就写在后面。有些基层工作岗位多采用这种排序方法。
第三种,按工作任务的性质来排序。把一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分解出的工作任务分别归类,第一类是具有“决策属性”的工作任务,包括:规划目标、制定战略、发布命令、草拟政策和规则、批准工作任务和文件等属于高层次的工作内容,排在最前面。第二类是具有“管理属性”的工作任务,包括管理的一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工作;工作事项的统筹和沟通工作;培训教育工作等,排列在第一类后面。第三类是具有“执行属性”的工作任务,包括对一些物态的管理工作,和一些纯粹的事务性工作,它们一般列在最后。
3、各岗位的职责编写不少于6条。
4、各部门的岗位职责的填写依据各部门定岗定编方案规定的岗位来填写。
第四篇:教案编写要求
陕西科技大学教案编写要求
2013-07-11 14:59 教务处
一、教案的涵义
(点击: 73)
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就每一个知识点或知识群,结合学生实际而进行思考设计,周密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而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
教案是具体讲课方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它反映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反映了教师掌握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充实知识的程度,反映了教师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方式方法的程度。
二、编写教案的意义
1、理清授课思路,指导教学实施,保证授课质量。
2、积累素材,总结经验,提高水平,改进工作。
3、有利于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三、教案的基本内容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章、节(或课题、单元)名称、授课学时、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后作业(包括课后复习预习内容)、授课小结和教学内容等。
教学目的要求:简要注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理解、了解的内容,备课中考虑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本次课堂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重点、难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及其重点、难点,教师在备课时要详细列出。
教学组织:是教案的总体设计,要对课堂每一环节进行设计,制定出具体方案。
1)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教师授课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案例法等等。既
可以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2)教学手段:指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包括实物、多媒体、影像、课件、标本、挂图、模型等。
课后作业(包括课外复习预习内容):针对本次课程的重点,制定相应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作业,包括利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程预习和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授课小结:根据学生课后学习的效果进行填写。进行课后评价与反思等。包括课前教学设计中,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最佳效果?是否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教学难点设置是否准确?应当如何修正和改变等。
教学内容:教案的主体部分,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展开的具体详细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学大纲的分解、细化、组织和发挥,是教师对课堂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表达。
四、教案的编写要求
1、教案作为教学实施的文件,应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等做出具体的设计。
2、教案的编制可以按照一个章节撰写,也可以按一次授课学时撰写,也可以按照一个教学内容(知识单元)撰写,教师应当根据课程性质选择相应的撰写方式。
3、教案除反映教学内容外,还应反映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组织方法。教师应注意教案的积累和保存。
4、教师撰写教案时,措辞要准确,用语要规范,图表要清晰。
5、教案不是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的翻版,也不是教材、参考书的翻版,也不等同于多媒体课件和讲稿,不得将教案写成教学大纲或教学进度表。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
6、提倡每位教师的教案写出有自己风格、特点的教案。
附件【陕西科技大学教案.doc】
第五篇:公文编写要求
文种的选择
一、文种的定义
为了使各种公文都能有稳定的性质、特定的用途并使更多的人都能对这些性质和用途有准确的了解,以便利于正确有效地形成和办理公文,客观上需要人们对常用的每一种公文都赋予一个能概括表明其性质、用途的统一规范的称谓,这种称谓叫文种。
二、文种选择的意义
为公文的形成和办理带来便利;维护公文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三、公文文种选择的依据
选择公文文种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看作者与主要受文者间的工作关系;二是看作者的法定权限;三是看行文目的、行文要求和表现公文主题的需要。
四、公文文种种类 *第一编 领导性公文
(一)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标题:
1、发文机关+文种,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比如说《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给武警部队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及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和记功的命令》
结尾:“此令”、“请遵照执行”、“希望此办理”、“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标题:
1、事由+文种,比如说《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2、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比如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
(三)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四)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五)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报为领导性公文,公告、通告为一般行政性公文;
(六)通知 √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标题单独书写“通知”
开头在第二行左侧书写称呼,称呼可写,也可不写; 正文在称呼下方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写清楚通知事项的目的和意义即可;
落款分两行书写,一行发文机关,一行发文日期。第二编 一般行政性公文
(七)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标题:
1、单独书写“公告”
2、发文机关+文种。(八)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九)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标题:
1、事由+文种,比如说《答复XX事项询问的报告》
2、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比如说《XX供电局年中工作总结》
工作报告或情况报告的结束语:特此报告 答复报告的结束语:专此报告 递送报告的结束语:请审阅、请收阅
(十一)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会议纪要标识由“××××××会议纪要”组成。开头要写明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主持人、会议内容。主体进一步说明会议过程及议定的事项 结尾注明参会人员 落款日期+公章 第三编 商洽性公文
(十三)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商洽函:
标题:(1)发文机关+商洽事由+文种,比如《中国科学院XX研究所致XX大学商洽建立全面协作关系的函》
(2)事由+文种,比如《关于商洽委托代培涉外秘书人员的函》
开头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引用
主体要详述商洽、询问、答复、请求批准等告知性的事项。
结尾:
2、问复函: 标题: 开头 主体
结尾
3、请批函 标题: 开头 主体 结尾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1、范围
本范围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和标识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他机关 公文可参照执行。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格式可参照本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48-1997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5、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
5.1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张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
6、公文中图文的颜色
未作特殊说明公文中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
7、排版规格与印装要求
7.1 排版规格
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7.2 制版要求
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
7.3 印刷要求
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
7.4 装订要求
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
8、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
本标准将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心,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8.1.2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识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
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8.1.3 紧急程度
如需标识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
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如需标识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8.1.4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8.1.5 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 ]”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O01),不加“第”字。
8.1.6 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8.2 主体
8.2.1 公文标题
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 当。
8.2.2 主送机关
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8.2.3 公文正文
主送机关名称下l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8.2.4 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字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8.2.5 成文日期
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〇”;成文日期的标识位置见8.2.6。
8.2.6 公文生效标识
公文生效标识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它包括发文机关印章或签署人姓名。公文生效标识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一发文机关如何标识公文生效标识,另一种是联合行文的机关如何标识公文生效标识。
8.2.6.1 单一发文印章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 文日期。成文日期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l行之内,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
8.2.6.2 联合行文印章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8.2.6.3 特殊情况说明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8.2.7 附注
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日期下1行。
8.3 版记
8.3.1 主题词
“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8.3.2 抄送机关
公文如有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下l行;左右各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8.3.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l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l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8.3.4 版记中的反线
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反线,宽度同版心。
8.3.5 版记的位置
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面,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10、公文中表格
公文如需附表,对横排A4纸型表格,应将页码放在横表的左侧,单页码置于表的左下角,双页码置于表的左上角,单页码表头在订口一边,双页码表头在切口一边。
公文如需附A3纸型表格,且当最后一页为A3纸型表格时,封
三、封四(可放分送,不放页码)应为空白,将A3纸型表格贴在封三前,不应贴在文件最后一页(封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