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植物

时间:2019-05-15 06:0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科学植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科学植物》。

第一篇:一年级科学植物

1、我们知道的植物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种一棵植物,利用六周的时间,每周通过画图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及做事情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种一棵植物,利用六周的时间,每周通过画图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及做事情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塑料花是植物吗?(不是)师:说一说你知道的植物?

学生小组活动、讨论。(全班、小组交流汇报)

二、拓展活动:选择一种方法种一棵植物,通过画图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1、选种子(一个生的、饱满的)。

2、怎么种?(选容器、土多少、浇水、放在有阳光的地方等)

3、每周选一个时间观察种子的情况,把观察的情况通过画图或拍照的方法记录下来。(标上时间:第几周)教学反思:

2、观察一棵植物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观察一棵植物并把观察到的植物画下来。

2、知道植物是有根茎叶组成的。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观察一棵植物,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组成的。教学难点:观察一棵植物并把观察到的植物画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来观察一棵植物,怎样观察?

二、探索:

1、出示图片观察,一株完整的植物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观察,交流植物由根、茎、叶等器官组成)

2、观察自己准备的植物,是否具有植物的这些部分。

3、通过观察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三、将我观察的植物画下来。

1、先画土。

2、再画茎。

3、然后画根。

4、最后花叶。

四、研讨:说一说你观察到的植物。

五、拓展:观察一棵树,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这节课谁值得你学习?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教学反思:

3、观察叶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叶的特点。

2、观察后画一片叶。

教学重点:观察叶知道叶的特点,画一片叶。教学难点:观察知道叶的特点。教具:叶子 教学过程:

一、聚焦:师:我们观察自己带来的叶子,叶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小组活动、讨论。(全班、小组交流汇报)

二、探索

1、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先看书观察再观察小组成员带来的叶子)

2、同一棵植物的叶,都一样吗?(先观察书,再选出学生带来同一种植物的叶,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一样)

3、画一片叶,尽量画得完整。

按照“叶片—叶柄---叶脉”的顺序画。

三、研讨:叶有什么特点?它会怎样变化?

四、拓展活动:做一副叶画。方法:

1、准备叶。

2、粘贴、加工。

3、写上姓名。教学反思:

4、这是谁的叶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能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3、科学态度目标: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4、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目标: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

教学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叶子,《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子?)

1、猜叶游戏:教师把学生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叶放在投影仪下展示,请同学们猜。

2、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请其他同学猜。(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做游戏,举手参加)

二、到校园里找一找。

1、在寻找前,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即要到哪里去找?怎样才算找到了?活动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想一想,举手回答。)

2、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找到。“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预计用15分钟以上的时间。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引导学生对手中旳叶反复观察,比对。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课或者一处的树木。这边找到了,还可以追问,其它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信息。

(对手中旳叶反复观察,比对。想一想,思考问题)

三、研讨:围绕“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两个问题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发现了这种植物?”(思考问题: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生说,其他学生补充。)

教学反思:

5、植物是“活”的吗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3、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教学重点: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教学难点:证明植物是“活”的。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以及有关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图画等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塑料花、植物、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动物是活的,植物是活的吗?

2.你们说说小狗为什么是活的?依据是什么呢? 3.那么植物呢?它是活的吗?依据是什么呢?你有什么证据吗?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学生把自己在第 1 课种植的植物带到课堂上,结合自己 1 个月左右的观察记录,找一找它是“活”的的证据。(1)回顾 1 个月中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自己是怎么照顾它的。(2)让学生组内交流哪些现象说明植物是“活”的。

(3)各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植物和记录表,并把小组形成的想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教师可以准备带叶的枯枝或非绿叶植物,也可以准备一 些非生物物品进行对比。)活动二: 教师用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樱花的变化的图片,请学生按顺序依次观察图中的樱花。(可以用其他常见的植物代替)(1)说说同一樱花在不同季节分别是什么样的。

(2)让学生把四张图片联系在一起,认识这棵樱花一年中经 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下一年中这棵樱花又会发生怎样的变 化,这又说明了什么?

三、课程小结。学生小结: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植物 是“活”的。

四、研讨。

1.塑料花不是“活”的,让学生说说理由。

2.我们为自己种的植物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植物需要水分、阳光,植物是“活”的。教学反思:

6、校园里的植物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2、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科学态度目标:

(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2)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

(1)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教学难点: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问: “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 在哪里见过它?”

2.适时介绍植物名称 , 帮助学生梳理植物各个部分的特征。

二、聚焦 :

1.出示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学生观察和描述。

2.(1)根据回答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记录内容。(2)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 1.观察和描述图片。3.举手回答问题。(1)叶、开花、有果实等(2)墙角、墙上、池塘里等, 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三、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1.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按照老师要求来完成科学活动。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 : 注意安全 , 不能边走边画 , 安全保管铅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提出要求:①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②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2.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 一棵植物前 , 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 , 并巡回指导 , 答疑解惑。

三、研讨

1.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 , 教师要组织学生 有序回到教室。在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时 ,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

2.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足 , 教师需要不断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里?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叶有什么特征 ?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怎样变化呢?”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 , 并补充在班级记录表中。

3.最后教师设疑 : 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 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板书设计

(1)叶、开花、有果实等

(2)墙角、墙上、池塘里等, 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教学反思:

第二篇:人教版一年级科学《观察一棵植物》

《观察一棵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科学能力: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一棵植物。2.学会认真倾听、科学交流。科学态度:

1.能认真观察、真实记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能爱护植物。

二、教学准备

凤仙花、记录单、植物拼图、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导语:星期天,维尼熊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板书:植物)小朋友,我们跟维尼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

(PPT播放竹子、荷花、柳树的图片,学生认认。)学生目标:能认出这些常见的植物。教学意图:激活学生对植物的认知。

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小熊维尼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

(出示课题:观察一棵植物)学生目标:聆听老师讲话。

教学意图: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观察一棵植物 1.整体观察植物。

拿出教师准备的一盆大的凤仙花,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情况。在学生的交流中呈现植物的结构:根、茎、叶。学生目标:能关注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植物的整体样子;植物的高度;学习表达、倾听的习惯。

教学意图:学生从整体观察植物,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得更仔细,小熊维尼决定走近这棵植物的茎和叶。走近了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摸)

(2)学生观察茎和叶。(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在交流中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学生目标:能用更多的方法观察植物;在观察中体会到要爱护植物。教学意图:在整体观察之后,引导学生局部观察植物,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科学观察历程,初步认识科学观察的方法。通过对植物的观察,认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在学生交流环节,继续强调说和听的习惯养成。

(三)画一棵植物

过渡:维尼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觉得我们XX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棵植物画下来,再去问跳跳虎,跳跳虎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怎么画呢?我们先来看看科学记录单吧!

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学生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2)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姓名、日期。学生目标:会填姓名、日期等记录信息。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并填写科学记录单上的基本信息。2.指导画一棵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边观察边画,顺序是:茎——叶——根。2)观察植物的根,指导画根。

学生目标:初步认识科学记录的方法、要求,能正确画出根、茎、叶三部分结构的位置。

教学意图: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科学记录要边观察边记录,要真实。并通过画,进一步巩固对植物根、茎、叶三部分结构的认识。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围绕科学记录的真实性进行研讨和评价。学生目标:能按照“像不像”这个目标来评价同学画的植物。

教学意图:学生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评价,进一步明确科学记录的要求是真实。

(四)小结

过渡:跳跳虎听了你的介绍,看了你们画得画,认出了这课植物,原来它是凤仙花!(PPT出示)跳跳虎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投影逐块展示拼图)1.请两位学生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

2.这是两棵大树,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去观察呢?(PPT播放其中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

3.结束: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学生目标:能指出拼图上植物的根、茎、叶;复习科学观察的方法。教学意图:用拼图这样的活动,巩固学生对植物根、茎、叶的认识,利用图片复习科学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课后观察。

第三篇:一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一 年级科学备课

1、我们知道的植物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植物,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植物的兴趣。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搜集资料能力。教材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学情分析 学生对周围植物比较熟悉,上课兴趣浓厚。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 怎样观察、描述植物。

学法指导 搜集整理法、交流法、观察法。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植物图片、绿植等。

一、引入新课,认识书上图中的植物。

1、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生长着许多植物。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

2、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3、找找课本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4、塑料花是植物吗?

二、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提炼)

1、课前同学们采集了一些植物、搜集了一些有关植物的资料,下面在组内给同学介绍一下。

2、选择组内你们认为最新鲜最有趣的资料或采集的植物介绍给大家。

三、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有效迁移)

1、我们校园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看一看你们认识哪些。

2、校园里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叶的?哪些是不落叶的?

四、拓展活动。

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一种植物,通过画图或拍照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总结学法 搜集整理法、交流法、观察法 五|板书设计

1.我们知道的植物

一、认识书上图中的植物。

二、交流资料。

三、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

四、拓展活动。

第四篇:一年级上 科学 植物是活的吗

第一课时:植物是活的吗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整理、归纳植物是活的证据,丰富、完善对植物有生命的认识。

证据的来源有几个方面:种养植物、观察植物、阅读讨论资料。再次用塑料花进行比较,突出有生命的特点。为自己养的植物做了什么,指向两个方向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整理、归纳植物是活的证据,丰富、完善对植物有生命的认识。

学生课前准备:准备塑料花、盆栽、干花 教学过程:

导入

• 让学生把自己种养的植物带到教室,进行交流汇报;

• 指导学生用画圈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理由;

• 做胡萝卜盆景,请家长帮助,可以用红薯、土豆等代替。

• 活动手册中的胡萝卜盆景,既有趣又进一步深化对有生命的认识。

四、总结: • 1 问题聚焦

• 2 展示通过三方面证据 • 3 开展不同方向的论证交流 • 4 比较塑料花论证(关键问题)• 5 我们做了什么(生长需要条件)• 6 完善班级记录单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运用前面几节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单元学习的整体回顾。

进一步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感受到校园植物的多样性,关心、爱护校园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感受到校园植物的多样性,关心、爱护校园的植物 教学过程: 第二次户外学习活动,按照教材中的提示。做什么准备,如何观察记录,配合学生活动手册。活动注意学生注意力和安全。

研讨活动时间安排在户外之后。关键研讨第二点,指向植物生长需求。要在活动中引导发现。

不一定要把9个方格填满,找到几种就记录几种,实事求是。

四、总结: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科学阅读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阅读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一种途径; 阅读资料补充了前面6课课文的内容,特别是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时,可以整合在课文中进行。

教学目标: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能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和探究兴趣。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成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分析、反思过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挂图

(二)学生准备

1.课前搜集一些有关植物的资料。2.采集一些常见的、认识的植物。

教学过程:

1.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生长着许多植物。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

2.书中有些植物插图,你们认识吗?

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 4.植物中有许多有趣的事,下面我们看看书中的资料。5.你知道了哪些植物的知识?

6.课前同学们采集了一些植物、搜集

了一些有关植物的资料,下面在组内给同学介绍一下。

7.选择组内你们认为最新鲜最有趣的资料或采集的植物介绍给大家。

8.我们校园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看一看你们认识哪些。9.校园里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叶的?哪些是不落叶的?

10.开花的植物中,哪些植物的花最大? 11.你家里栽培了哪些植物?

四、总结: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植物世界 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反思:

第五篇:大班科学《植物过冬》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过冬 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怎样过冬,感知冬季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绘画、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感知各种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状态。

3、有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及爱护植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植物的过冬准备 2.图片—冬天的树,稻草 3.图画纸,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季)你感到气候怎样?

2、教师:这么冷的天气,花草树木会冻死吗?植物们准备好怎样过冬天了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植物,并记录植物现象。

1、教师:冬天到了,小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大树上有什么变化?小草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小朋友自主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疑问。

3、教师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植物,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植物的变化。(1)观察大树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冻死了吗?找一找树上还留下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

(2)教师:请小朋友剥开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3)观察小草

请小朋友在草地上观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么样了?想一想,小草冻死了吗? 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根上长着什么?

4、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笔记录植物过冬的种种表现。

三、组织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跟同伴讲讲你的记录和发现,看看植物过冬有几种方式?

四、帮助幼儿了解植物过冬的各种方式。

1、教师:冬天到了,落叶树的叶子纷纷掉下来,常青树的叶子仍然还是绿色的; 落叶对树木过冬有帮助吗?

(减少水分蒸发、落叶能化为肥料、营养树根)

2、教师:小草什么颜色?它冬死了吗?

(有的小草根已经死了,但是它留下了种子,有的小草根还活着,明年春天还会发芽。)

3、教师:人们怎样帮助植物过冬呢?

(在树上涂石灰、扎干草,为油菜、麦苗撒上草灰、干粪,把怕冷的观赏植物搬到室内或温室。)五,活动延伸:在爸爸妈妈带领下观察冬天。

下载一年级科学植物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科学植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科学植物趣闻

    大班科学活动 植物趣闻 备课人:李燕 备课时间:2010-9-6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与资料收集,了解一些关于植物的趣闻。 2.能大胆地与同伴交流,并认真倾听别人的......

    2017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植物》教案

    2017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植物》教案 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内容 1.我们知道的植物 备课时间2017.8.26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植物,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植物的兴......

    科学证明植物驱蚊方法

    科学证明植物驱蚊方法随着夏季的来临,烦人的蚊子也开始四处肆虐,侵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也采用了各种各样的驱蚊方法来应对。其中植物驱蚊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驱蚊方法,但对于......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自查报告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了解情况、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推动工......

    植物科学毕业论文题目(738个)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植物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

    三年级科学植物(合集5篇)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

    一年级科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科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下学期)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由幼儿园升入,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年级科学识字

    溯源一引二记 象形易学易记 —一年段举行低年级有效科学识字教研 抚今追昔,科学的识字方法是打开人类各种文化宝库的钥匙之一,是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工具,小学识字教学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