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科学植物的弯曲运动
中班科学:植物的弯曲运动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集中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准备:
1、挂图第14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9—30页。
2、在幼儿园附近事先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有弯绕。
1、T:老师这儿有一些很有趣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的时候啊,小朋友要带着你们的小眼睛仔仔细细的看,看看它有趣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生长的?(出示挂图)
2、T: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植物长得怎么样啊?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那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3、T:爬山虎长得怎样?它为什么能爬在墙上生长呢?还能爬那么高?
T:原来啊它有藤,恩小朋友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一起来再来仔细看看。
(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4、T:看看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5、T:西瓜大家都吃过吧!那西瓜藤见过吗?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6、总结: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它可以帮助植物和其他东西攀附在一起,没有了藤,爬山虎也就不能爬的那么高了,牵牛花也不能开出那么漂亮的花了。
二、找找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
T:我们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见过的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哪些?
(时间允许可带幼儿们去外面寻找)
幼儿结伴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T: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第二篇: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弯曲运动
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弯曲运动
【教材分析】
本活动来自主题《弯弯绕绕》,弯绕既是许多物体的自然形态,又凝聚着人们的刻意创造。这种形态不仅体现了物体的美感,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体的实用性。而对于植物的弯曲运动对于孩子来说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活动中需要老师引导孩子观察各种植物的弯曲现象,并对一些弯曲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几种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挂图第25号。
2、事先在幼儿园附近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弯绕
1.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长得怎样?
2.爬山虎长得怎样?为什么会爬得这么高呢?(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3.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4.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藤,这根藤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5.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
(二)找找弯弯绕绕的植物
1.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让我们去找找看吧。
2.幼儿结伴去户外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
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3.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幼儿教育)
第三篇:小学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1
【理论指导】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做支撑,我们要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建构活动,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进入“我要学”的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建构主义的科学观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前提和基础。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促进有效探究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生与材料的亲密接触是科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蕴含着典型的科学概念的材料也会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更体现了“具有开放性”的课堂理念,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
【教学方法】
1.探究发现法
学生选用不同材料、宽度、厚度的纸横梁搭桥,进而在体验中分析可能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探索法
学生根据现有材料(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2、3倍的纸条)设计实验方案,并围绕着问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小组讨论法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设计实验方案、探讨注意事项、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四次用到小组讨论,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尤其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使用。
4.信息搜集法
本节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将建筑科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思考工程造价的相关问题,这一问题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是没有生活经验作为基础的。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对其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综合,从而对工程与技术领域知识有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选取了几种最常见的形状结构,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最后进行综合和应用。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横梁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在认知特征与思维水平方面:六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面:部分学生已经有了横梁的材料、长度、宽度和厚度对抗弯曲能力影响的前概念,这为本课中“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的推测、研究问题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在已有的实验方法与技能方面:学生从五年级绿豆种子发芽实验开始,就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对比实验的方法,知道并理解对比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因此在本课的对比实验中,只要学生能识别变量,找到控制变量的方法,思考需要注意的问题,就能顺利开展实验。
在科学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在以前的科学实验中多次进行猜测、验证猜测的活动,已经理解了科学推测必须经过实验验证的道理,这为情感目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达成打下了基础。
在个体差异方面:由于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轮流担任实验操作员,所以他们在实验操作能力上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小组合作的情况下,基本能完成实验操作任务;在数据分析、科学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记录、分析数据并探究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既能够大胆提出假设又能在探究中细心求证。
【教学重难点】
探究横梁的宽度和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1)长度、宽度、厚度、材料不同的纸条若干
(2)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若干
(3)木块若干
(4)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若干
(5)垫圈若干
(6)KT板若干
(7)实验记录单
(8)小组分工:材料员、记录员、汇报员等
【教学过程】
一、科学视野:用“梁”、“柱”搭一座桥
1.出示两木块,介绍“柱”,再引出“梁”。
2.由学生选择不同材料、宽度、厚度、长度的梁做桥面,搭一座桥。你们的桥能承重吗?
3.承重时,横梁会有什么变化?(弯曲)
4.引出课题:抵抗弯曲。(板书课题)
5.科学中,我们一般把抵抗弯曲能力简称为抗弯曲能力。你们的这座桥抗弯曲能力如何?怎么测试一下?(添加重物)
6.学生汇报各小组桥梁的抗弯曲能力。
二、科学探究:探究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
1.提出问题:各组桥梁的抗弯曲能力相同吗?根据你们的观察,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长度、宽度、厚度、材料……)
2.建立假设:横梁跨度的确定还要考虑具体的`地质、环境等因素,就同种材料而言,横梁能改变的因素是宽度和厚度。谁来说说,当我们增加横梁的宽度(或厚度)时,抗弯曲能力可能会怎样变化?
如何证明你们的假设?
3.小组讨论,制定计划。
出示木块、纸条、垫圈图片。
认识吗?
可以怎么用?
观察第二组材料,有什么发现?(摸一摸)
能用这些材料证明你们的猜测吗?
①改变条件:宽度、厚度。改变方法:替换不同编号的纸条。
②控制变量:对比试验,除改变条件以外的量都不变。
4.确定实验方案。
①将两木块对立作桥墩,保持一定距离。
②将纸条平放于两桥墩上作横梁,添加垫圈,观察横梁变化。
③继续添加垫圈,直至横梁刚好弯曲至桌面,记录数据。
④替换不同编号的纸条(只改变宽度或厚度),重复上述操作,边实验、边记录。
⑤整理材料,提交数据。
5.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
①控制变量: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用KT板上的标志线控制横梁跨度不变。
②操作要求:垫圈要轻轻地放在纸桥梁的中间位置。
③计数原则:纸桥梁碰到桌面就算塌陷,导致塌陷的最后一个垫圈不能算。
6.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实验所得出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和厚度有关:增加宽度能提高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能大大提高抗弯曲能力。
7.思考: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观察横梁的横切面是什么形状的?怎样安放更好?能用材料证明一下自己的理由吗?(几乎所有的横梁横截面都是长方形的,而且都是立着安放的,也就是横梁的厚度比宽度大。可用冰棍木片、塑料尺子进行演示证明。)
三、科学延伸:工程与技术的涉猎
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增加横梁材料的用量,会增加成本。这也是通过增加厚度来提高抗弯曲能力的局限性。有什么方法在不增加横梁材料用量的情况下,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呢?请同学们在课后利用相关书籍、网络资源对这一问题进行交流学习。
【板书设计】
小学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的。本单元知识的编排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先研究薄形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再研究弧形结构和框架结构,最后再涉及研究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本课学生常见的房子和桥梁的共同结构引出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引出“宽度、厚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形状和结构的研究。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宽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宽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然后收集数据,并通过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也会提高。第二部分: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然后收集数据,并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著提高。第三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再通过演示实验来证明学生的想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大胆假设并能在实验中求证。
教学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
教学准备
实验小组: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桥墩,记录表。
演示准备:课件,8倍宽、8倍厚的纸条,塑料尺子,重物,提篮、统计表,记号笔等。
学生活动
一、桥梁引入
1、课件出示“杭州弯跨海大桥”图片。
2、出示“纸桥”演示载重。
3、出示“限重标志”。
4、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纸桥的抗弯曲能力?
1、看图片,说桥名。
2、观看纸桥载重。
3、猜测“限重标志”。
4、回答提问:宽度、厚度、间距、改变形状等。
二、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
(一)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
1、出示课件: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猜想:增加纸桥的宽度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需要改变的条件?需要控制不变的条件?
2、出示实验材料:桥墩、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桥梁;铁垫圈;记录表等
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4、组织学生开展实验。
5、记录、讨论、总结汇报
1、回答提问:(略)
2、领取实验材料
3、观看“温馨提示”
4、学生开展分组实验。
5、(略)
(二)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
1、出示课件: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猜想:增加纸桥的厚度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需要改变的条件?需要控制不变的条件?
2、出示实验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桥梁;铁垫圈;记录表等
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4、组织学生开展实验。
5、记录、讨论、总结汇报
6、比较宽度和厚度对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1、回答提问:(略)
2、取出预留的实验材料
3、观看“温馨提示”
4、学生开展分组实验。
5、(略)
6、回答提问(略)
(三)8倍宽的纸桥梁与8倍厚的纸桥梁的比较实验
1、出示8倍宽的纸桥梁,请学生猜测它的抗弯曲能力。
2、8倍宽的纸桥梁抗弯曲能力的演示实验
3、出示8倍厚的纸桥梁,请学生猜测它的抗弯曲能力。
4、8倍厚的'纸桥梁抗弯曲能力的演示实验
1、推测
2、观看演示实验
3、推测
4、观看演示实验
三、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1、出示塑料长尺:演示横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2、解释房子、凳子等生活用品的立着放的道理。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应用呢?
1、回答提问:(略)
2、观看实物或视频,解释“立”
放的原因
四、课后延声伸
1、谈谈这堂课的收获?
2、这些方法(手指板书的其它几种方法)是不是也可以显著增强抗弯曲能力?六年级的时候我们会继续探究!
1、学生汇报:(略)
实验记录单
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纸的宽度
一倍宽
二倍宽
四倍宽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
实测
实验后我们的发现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测试记录
纸的厚度
一倍厚
二倍厚
四倍厚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
实测
实验后我们的发现
第四篇:五年级科学:《抵抗弯曲》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可以大大增加纸条的抗弯曲能力。
2、巩固并学会相关的探究技能:控制变量实验,采集数据和记录数据,制作曲线图,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能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合理的预测。
二、教学准备
1、小组实验用: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实验记录表,统计图。相同大小的铁垫圈,放钩码的盒子,橡皮擦。
2、师用:小组用的实验材料一份,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纸条使其架空,并在上面放一个重物会怎样?
2、演示。
3、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抵抗住弯曲?
(二)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1、推测增加纸的厚度,会不会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2、研讨实验方法。
实验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交流
5、指导学生绘制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曲线图。
6、分析曲线图,描述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
(三)联系生活。
1、谈话:建筑中广泛采用厚度很大的横梁来承受巨大的重力。
2、对横梁立着安放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第五篇:一年级科学植物
1、我们知道的植物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种一棵植物,利用六周的时间,每周通过画图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及做事情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种一棵植物,利用六周的时间,每周通过画图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及做事情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塑料花是植物吗?(不是)师:说一说你知道的植物?
学生小组活动、讨论。(全班、小组交流汇报)
二、拓展活动:选择一种方法种一棵植物,通过画图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1、选种子(一个生的、饱满的)。
2、怎么种?(选容器、土多少、浇水、放在有阳光的地方等)
3、每周选一个时间观察种子的情况,把观察的情况通过画图或拍照的方法记录下来。(标上时间:第几周)教学反思:
2、观察一棵植物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观察一棵植物并把观察到的植物画下来。
2、知道植物是有根茎叶组成的。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观察一棵植物,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组成的。教学难点:观察一棵植物并把观察到的植物画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来观察一棵植物,怎样观察?
二、探索:
1、出示图片观察,一株完整的植物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观察,交流植物由根、茎、叶等器官组成)
2、观察自己准备的植物,是否具有植物的这些部分。
3、通过观察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三、将我观察的植物画下来。
1、先画土。
2、再画茎。
3、然后画根。
4、最后花叶。
四、研讨:说一说你观察到的植物。
五、拓展:观察一棵树,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这节课谁值得你学习?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教学反思:
3、观察叶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叶的特点。
2、观察后画一片叶。
教学重点:观察叶知道叶的特点,画一片叶。教学难点:观察知道叶的特点。教具:叶子 教学过程:
一、聚焦:师:我们观察自己带来的叶子,叶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小组活动、讨论。(全班、小组交流汇报)
二、探索
1、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先看书观察再观察小组成员带来的叶子)
2、同一棵植物的叶,都一样吗?(先观察书,再选出学生带来同一种植物的叶,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一样)
3、画一片叶,尽量画得完整。
按照“叶片—叶柄---叶脉”的顺序画。
三、研讨:叶有什么特点?它会怎样变化?
四、拓展活动:做一副叶画。方法:
1、准备叶。
2、粘贴、加工。
3、写上姓名。教学反思:
4、这是谁的叶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能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3、科学态度目标: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4、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目标: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
教学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叶子,《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子?)
1、猜叶游戏:教师把学生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叶放在投影仪下展示,请同学们猜。
2、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请其他同学猜。(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做游戏,举手参加)
二、到校园里找一找。
1、在寻找前,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即要到哪里去找?怎样才算找到了?活动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想一想,举手回答。)
2、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找到。“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预计用15分钟以上的时间。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引导学生对手中旳叶反复观察,比对。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课或者一处的树木。这边找到了,还可以追问,其它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信息。
(对手中旳叶反复观察,比对。想一想,思考问题)
三、研讨:围绕“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两个问题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发现了这种植物?”(思考问题: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生说,其他学生补充。)
教学反思:
5、植物是“活”的吗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3、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教学重点: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教学难点:证明植物是“活”的。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以及有关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图画等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塑料花、植物、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动物是活的,植物是活的吗?
2.你们说说小狗为什么是活的?依据是什么呢? 3.那么植物呢?它是活的吗?依据是什么呢?你有什么证据吗?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学生把自己在第 1 课种植的植物带到课堂上,结合自己 1 个月左右的观察记录,找一找它是“活”的的证据。(1)回顾 1 个月中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自己是怎么照顾它的。(2)让学生组内交流哪些现象说明植物是“活”的。
(3)各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植物和记录表,并把小组形成的想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教师可以准备带叶的枯枝或非绿叶植物,也可以准备一 些非生物物品进行对比。)活动二: 教师用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樱花的变化的图片,请学生按顺序依次观察图中的樱花。(可以用其他常见的植物代替)(1)说说同一樱花在不同季节分别是什么样的。
(2)让学生把四张图片联系在一起,认识这棵樱花一年中经 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下一年中这棵樱花又会发生怎样的变 化,这又说明了什么?
三、课程小结。学生小结: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植物 是“活”的。
四、研讨。
1.塑料花不是“活”的,让学生说说理由。
2.我们为自己种的植物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植物需要水分、阳光,植物是“活”的。教学反思:
6、校园里的植物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2、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科学态度目标:
(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2)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
(1)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教学难点: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问: “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 在哪里见过它?”
2.适时介绍植物名称 , 帮助学生梳理植物各个部分的特征。
二、聚焦 :
1.出示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学生观察和描述。
2.(1)根据回答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记录内容。(2)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 1.观察和描述图片。3.举手回答问题。(1)叶、开花、有果实等(2)墙角、墙上、池塘里等, 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三、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1.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按照老师要求来完成科学活动。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 : 注意安全 , 不能边走边画 , 安全保管铅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提出要求:①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②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2.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 一棵植物前 , 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 , 并巡回指导 , 答疑解惑。
三、研讨
1.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 , 教师要组织学生 有序回到教室。在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时 ,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
2.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足 , 教师需要不断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里?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叶有什么特征 ?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怎样变化呢?”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 , 并补充在班级记录表中。
3.最后教师设疑 : 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 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板书设计
(1)叶、开花、有果实等
(2)墙角、墙上、池塘里等, 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