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丰收了教案
新版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2013-03-09 19:49:52| 分类: 默认分类|举报|字号 订阅
第三单元 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数的继续与发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的数数。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百以内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课时安排:
八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的排列顺序和个、十、百位的含义。
3、在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中,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数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到农家小院去参观,看看哪些农作物获得了大丰收?
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小组交流)
3、学生根据情境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玉米有多少个?
辣椒有多少个?
大蒜有多少头?
……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一数辣椒的个数,认识整十数及100。
师:一共有多少个辣椒呢?请小朋友先估一估吧!(学生估计)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生答)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个辣椒呢?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啦。
(学生独立数,小组内交流数法,全班汇报。教师指导。)
师:你是怎样数的?(数的方法: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 根地数,10根师:小朋友可以用小棒代替辣椒数一数。(学生动手操作)
10根地数……)
师:数这么多辣椒,你认为那种方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生:10 根10根的数最不容易出错。
2、借助数小棒教学100的组成。
师:请小朋友用10根10根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每数10根就捆起来)
师:有多少根小棒?(学生边指边数10、20、30……100,教师随机贴小棒图)
小结:一捆10根,10捆就是100根,也就是10个十是100。(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教师把10捆小棒捆成1大捆,告诉学生这就是100根小棒)
3、用计数器表示100。
(1)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20,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60、90吗?(学生拨珠)
(2)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呢?
(3)教师边讲解边拨珠,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4)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拨一拨,数一数。练习时学生可以自己边拨边数,也可以同桌你说我拨。
2、自主练习第2题数数游戏,即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还可以5个5个的数……练习时,可先由教师与一位学生作示范,再让学生两人或多人一组做练习。
3、自主练习第8题估一估,说一说。同位合作进行练习。
四、课堂小结
1、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能回家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听吗?
五、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十是一百 100里面有10个十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位的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巩固数的数法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2、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
3、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位的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教学难点: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1、师:上一节课,我们参观了农家小院,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老师先考考你们。2、26、37、19、56、73、99、100 请同学们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些数。
3、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解决提出的问题。(请翻开书第23页)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一数有多少个玉米。
(1)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数出玉米有多少个。(组间交流)你能用(2)师:小棒来表示出玉米的个数吗?(学生独立数、摆)(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小棒就能一眼看出是28根?(4)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归纳出“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
2、在计数器上表示28。(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3、同桌合作拨数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排排队:教师出示“个位”、“十位”、“百位”的卡片,请学生按顺序排队。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 数一数,填一填。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填?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
2、自主练习第10题
(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用这些信息编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好吗?(2)师:你能帮小动物找到属于他们的起球吗?(3)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补充练习,写一写,画一画。
4、补充练习40、41、()、()、45、46、()、()、()25、30、()、40、()、()、55、60 10、20、()、()、()、()、()、()、()、100 54、53、52、()、()、()、()、47
四、走进生活
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100以内的数吗?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4里面有2个十和4个一
第三课时 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1、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34、28、59、73、99、83、70、100 说出每个数位上是几,各表示什么?
二、创设情景,观察情景图 同学们,通过参观农家小院,我们知道了玉米有二十八个,辣椒有一百个,大蒜有二十四个。看来,农民的收入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农作物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
三、解决问题
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小组内交流)
2、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
3、相信你会把这些数字读得非常正确。
4、小组交流想法,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说说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加深数位意义的理解。
5、小结: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四、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周围什么地方用到数字?先让学生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再让其余同学把数字记录下来。
2、“自主练习”第4题,先让学生独自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同学听,在小组内交流写法。
3、“自主练习”第6题,先让学生整体观察线段图,独立填写各空格里的数。填完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全班汇报。鼓励学生讲自己的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第四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 信息窗二,果园丰收了第一、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及自主练习第1、2、5题。
教学目标:
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培养数感。教学重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上节课我们参观了农家小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果园里看一看吧!
2、出情境图。通过观察,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如果有学生会提出一共摘了多少个石榴?对于计算,对学生不作统一要求。如果学生不能提问出“谁摘的最多谁摘的最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
二、解决问题 教学红点1
1、“怎样才能知道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有什么办法?”要想知道他两谁摘得多,其实就是比较42与27的大小,“怎么比较42与27的大小呢?”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想法。
4、全班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生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生2: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 …
对不同的方法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学生在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的同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红点2 教法同上,教师强调: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1、2题,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小组交流想法。
3、“自主练习”第 5题。(1)、先让学生明白题意。
(2)、学生独立去做,在交流自己选择的结果和想法。(3)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100以内比较数的大小
42>27 42<48 第五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
信息窗2第三个红点及自主练习第6、8题。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数数、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2、能正确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的概念,并运用它们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的概念。教学难点:能运用“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
1、上节课,小玉、小玲和小强都摘了许多的石榴,现在,你能用“>”“ <”来说说它们的大小关系吗?
2、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板贴 48>42 48>27 27<42 27<48 42<48 48>42 看,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式子,谁来读读?
二、深入理解
1、咱们先来看这一组:48>42 48>27 这是42和48比,这是27和48比,都是和48比,以48为标准,比的结果呢,都比48少,但能说少的一样吗?
追问:怎么不一样?
据学生回答,出示:多一点,多很多 你能用这两个词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2、你能运用以上方法说一说谁比谁少一些,谁比谁少得多吗?
3、小结:
以前,我们能用大于、小于来说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还可以用“多得多、多一点、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拓展运用
1、自主练习第6题,学生独立做题,同桌相互订正。
2、自主练习第8题,同桌之间玩你说我答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多一些,少一些》 42 27 48 48>42 多一些 48>27 多得多 42<48 少一些 27<48 少得多
第六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
信息窗3及自主练习第1、2、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计算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20里面有()个十;50里面有()个十。4个一和3个一合起来是()个一。3个十和5个十合起来是()个十。
(二)、情境创设
1、果园里的石榴已经摘完,再让我们跟随小阳到农田里去摘南瓜吧!
2、出示情境图,要求学生观察,说一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解决问题
1、信息反馈,交流整理。师: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得可认真了,哪个小组的同学先起来说说你们想到的问题?
2、找小组代表回答,师板书:
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40+30=70(个)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30+6=36(个)-------
3、小结: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四)、教学效果测评
1、自主练习第1题。先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2、自主练习第2题。抢答,看谁口算的又对又快。
3、自主练习第3题。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五、课后小结:
第七课时
课型:整理复习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能熟练数数、读数、写数,会熟练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2、让学生经历单元知识的小结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反思自己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收获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数数,数的组成及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本单元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二、师生共同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三、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出示34页情境图:
(1)估一估、数一数,图上有多少只海豹?(2)图上的海洋动物谁最多?(3)把它们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独立解决,同桌交流。
四、类化练习: 按要求选一选100、25、68、72、27、56、41、61、19 十位上是6的数有()。个位上是1的数有()。比41大的数有()。最接近68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将上面的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五、丰收园里摘果实
这一单元,你还有哪些问题?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丰收了教案
第三单元丰收了
——100以内数的认识
信息窗1数数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记清楚各个数位,体会数位的重要性。教学具准备:星星,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木棒。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展示100颗星星)。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提示有100颗星星。
师: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
2.显示信息窗中的教学挂图。
师:估计一下,大约多少个辣椒?为什么?
3.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方法。
师:想要知道准确的辣椒和玉米的数量,我们就来一起数数,先用自己桌上的学具(小木棒)来摆一摆,数一数。
数一数有多少根?
学生汇报。
在计数器上请同学拨出输出的数量。每数一根,就拨出一个。师: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与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学生汇报。
师:怎样数出100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根五根地数,10根扎一捆„„
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
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数,又看得清楚。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是100。)
小结:10个十是100。这句话还能怎样说?
学生自主回答:
100里面有10个十;5个二十是100;2个五十是100„„
三、当堂检测:自主练习第3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的是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那么今天我们学的百位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出来的呢? 作业布置:
1、必做题:25页自主练习1、2、4题。
2、选做题:25页自主练习6、8题。
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教学反思:
信息窗2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家想不想去呢,我们要准备好了,比赛看谁摘得多!(展示课件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摘了多少个石榴呢,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多?应该怎样比较呢,先比较谁和谁呢?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
小雨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
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谁摘的多呢?
小玉42个小玲27个
小组交流想办法,应该如何比较42和27,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2在27的后面,所以42>27.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比20大,所以42>27.小玉比小强摘的多,我们的小裁判还真公平呢,再来帮小玉和小强比较一下吧!
小玉42个小强48个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结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8在42的后面,所以48>42.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和40一样大,个位上8比2大,所以
48>42.小强比小玉摘的多。
最后我们要找出摘得最多是谁呢?是小强。
四、当堂检测:自主练习第1、2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1、必做题:自主练习3、4题。
2、选做题:自主练习6、8题。
板书设计:比较大小
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以及方法:
十位不同看()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看()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教学反思:
信息窗3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加减。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教学难点: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实际应用。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几天老师带小朋友去果园摘石榴,还当了小裁判,大家都表现非常棒,今天老师再带着大家一起去小阳同学的菜园里去帮小阳摘南瓜,看看今天在菜园里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情景展示,发现问题
我们来到了菜园里,小阳一家人都在这里摘南瓜呢,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摘了多少个南瓜了,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展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生汇报:我看到了妈妈摘了30个。
我看到了爸爸摘了40个。
我看到了小阳摘了6个。
生提问: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板书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啊,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接下来就要看 看谁更聪明了,一起来解答刚才同学们的问题吧!
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40+30=
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开动小脑筋吧!(同桌讨论,并汇报)方法一:我数一数,50、60、70.。
方法二: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
同学们的办法还真多呢,聪明的孩子再来解答这个问题吧!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30+6=
方法一:数一数,31、32、33、34、35、36.方法二:3个十加6个一,得36.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肯定会自己解决的,自己把算式写下来并计算。
三、当堂达标:自主练习第1、2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56-50和23-3你会计算吗?课后可以讨论一下。
作业布置:
1、必做题:自主练习3、4题。
2、选做题:自主练习5题。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40+30=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30+6=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40+6=
教学反思:
第三篇:青岛版一年级下册丰收了教案二单元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数的概念。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
3、在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中,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
三、课前准备:挂图小棒
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你小组的小伙伴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
4、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充分提问)学生根据情境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二、自学质疑
学生结合预习提示让学生想一想:
1、通过预习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学会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三、小组互助 交流提升
结合自主学习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交流。1、数一数企鹅的只数,认识整十数及100。师: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请小朋友先估一估吧!(学生估计)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生答)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只企鹅呢?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啦。
师:小朋友可以用小棒代替企鹅数一数。(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听听。(数的方法: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 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
师:数这么多企鹅,你认为那种方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生:10 根10根的数最不容易出错。
2、借助数小棒教学100的组成。
师:请小朋友用10根10根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每数10根就捆起来)
师:有多少根小棒?数给大家听听。(学生边指边数10、20、30„„100,教师随机贴小棒图)
小结:一捆10根,10捆就是100根,也就是10个十是100。(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教师把10捆小棒捆成1大捆,告诉学生这就是100根小棒)
3、用计数器表示100。
(1)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20,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60、90吗?(学生拨珠)(2)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呢?(多数学生用十位上的10个珠子表示100,个别学生用百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100)
四、达标测评 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练习时先让学生圈出10个,再自己独立地去估、数,然后交流自己估和数的方法和结果。
2、自主练习第2题数数游戏,即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还可以5个5个的数„„练习时,可先由教师与一位学生作示范,再让学生两人或多人一组做练习。
3、自主练习第5题估一估,说一说。同位合作进行练习。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位的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
2、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3、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重点、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位的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课前准备:挂图 小棒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师:上一节课,我们参观了企鹅的家乡——南极,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老师先考考你们。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3、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解决提出的问题。(请翻开书第2页)
二、自学质疑
学生结合预习提示让学生想一想:
1、通过预习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学会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三、三、小组互助 交流提升
1、数一数有多少只海豹。
(1)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数出海豹有多少只。(组间交流)(2)师:你能用小棒来表示出海豹的只数吗?(学生独立数、摆)(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小棒就能一眼看出是24根?(4)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归纳出“24里面有2个十和4个一”。
2、在计数器上表示24。(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3、同桌合作,进行几十几的拨数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排排队:教师出示“个位”、“十位”、“百位”的卡片,请学生按顺序排队。
四:达标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数一数,填一填。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填?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
2、自主练习第4题
(1)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图中给了你哪些信息?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吗?
(2)师:小动物门着急了,同学们快快帮它们把气球拉回来吧。(3)集体订正
(4)对于多余的信息,鼓励学生想办法解决。
3、补充练习,写一写,画一画。
4、补充练习40、41、()、()、45、46、()、()、()25、30、()、40、()、()、55、60 10、20、()、()、()、()、()、()、()、100 54、53、52、()、()、()、()、47
四、总结扩展
评选出会思考、会合作、会倾听的好孩子,并到“丰收园”选一个大苹果。
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
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课前准备:挂图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秘的南极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好吗?
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
3、先让我们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海豹?
学生试着估计一下,并说说是根据什么估计出来的?
4、提出问题
5、过望远镜我们观察到天上有四十七只贼鸥、冰上三十二只贼鸥、冰上还有三十二只企鹅、二十二只海豹。
6、看样子南极的朋友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朋友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
二、自学质疑 小组互助
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
2、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帮你听听怎么样。
3、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
4、相信你会把这些数字读得非常正确。
5、小组同学交流想法,并用计数器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计数器帮助演示数的写法,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加深数位意义的理解。
6、小组内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
7、小结: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达标测试、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周围什么地方用到数字?(全班学生的总数、男同学的人数、女同学的人数等等)。先让学生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再让其余同学把数字记录下来。
2、“自主练习”第一题,先让学生独自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交流写法。
3、“自主练习”第二题,先让学生整体观察这张表,有什么发现?再让学生独立填写各空格里的数。填完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教师要鼓励学生讲自己的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4、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培养数感。重点、难点:
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课前准备:挂图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1、上节课我们在看到了天上有47贼鸥,冰上有32只贼鸥,看到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自由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如果出现“一共有多少只贼鸥?”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数出贼鸥的总数,如果有学生会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出来,但对学生不作统一要求。如果学生不能提问出“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
二、质疑 互助学习、交流提升
1、“怎样才能知道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有什么办法?”让学生知道问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其实就是比较47与32的大小,“怎么比较47与32的大小呢?”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想法。
4、全班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生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
生2:数的组成来比
对不同的方法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学生在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的同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达标测试,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小组交流想法。
2、“自主练习”第4题。
(1)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注意让学生把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表述清楚。
(2)在理解图意后列式计算。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4)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做第5题。
3、“自主练习”第6题。(1)、先让学生明白题意。
(2)、学生独立去做,在交流自己选择的结果和想法。(3)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数数、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整理已学过知识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复习100以内的数数、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课前准备:挂图 小棒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学质疑
1、这几天我们交了好多数字朋友,可是有一些数字朋友不听话,都在我们的课本上解散了非常乱,让我们来看看都是几好吗?
2、提出问题
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地引导,对问题进行筛选。
二、小组互助、解决问题
1、让我们读一读,都是哪些数字朋友? 学生同位之间读一读。
2、看样子还真不少呢?到底有多少你知道吗?学生自己数一数,小组汇报统一答案。
3、其实这些数字只要我们按照一点的顺序串起来,就会有一个惊喜,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学生连完之后,说一说是什么?
这里面一定有你喜欢的数,不妨用你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看一看在你喜欢的数中,哪个最大?说一说,为什么说它最大?你是怎么想的?
还可以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的数,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比一比,谁选的数最大?谁选的最小?说一说是怎么比出来的?
三、交流提升
在这个单元中,你还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归类整理。引导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说一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又有什么收获?”“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哪些方面还学要继续努力”、“与小伙伴合作怎样?”应到学生客观做出评价,并把相应的苹果涂红。
四、综合训练:
1、我学会了吗?
2、按顺序写数 383、40+5=
4+60=
75-5=
86-6= 0+20=
60-50=
90-30=
50+40=
4、小调查
(1)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多少岁?谁的年龄最大?
(2)你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各有多少人?哪个班的人数最多?哪个班的人数最少?
(3)校园里有多少棵树?
(4)你能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吗? 五:总结。
教后记:39
96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数数、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整理已学过知识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
100以内的数数、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题组训练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我们学习了许多新的知识,今天复习一下。这节课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1、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2、复习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3、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二、小组整理
小组内整理所学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三、班内展示交流,构建网络。教师对学生的整理进行点评,选择最优秀的方法,形成知识网络。
四、达标测试
1、填空。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3)、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4)、100是()位数,“1”在()位上。
(5)、5个一和6个十是()。(6)、七个十是()。八个一()。
2、指名按要求数数。
(1)从27起,一个一个地数到43。(2)从60起,十个十个地数到100。(3)从48起,两个两个地数到68。(4)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65。(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地数到78。
3、发散练习。
(1)45的个位数字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上也是5,谁能报出来?(2)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
(3)60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还有哪些?
4、按顺序填空()28()()31 47()()50()89 87()()()79()()75()()
5、比较大小。
51()47 59()71 58()85 98()92
教后记: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丰收了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
第二单元 丰收了 100以内数的认识
信息窗1
农家院
——数数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 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探 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 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记清楚各个数位,体会数位的重要性。
教学具准备:情境图,计数器、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显示信息窗中的教学情境图。估计一下,大约多少个辣椒?为什 么?
2.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方法。
师:想要知道准确的辣椒和玉米的数量,我们就来一起数数,先用自 己桌上的学具(小木棒)来摆一摆,数一数。数一数有多少根? 学生汇报。
在计数器上请同学拨出数出的数量。每数一根,就拨出一个。
师: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与 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学生汇报。
师:怎样数出100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 根五根地数,10根扎一捆„„
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
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 数,又看得清楚。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板书:10个十 是100。)
小结:10个十是100。这句话还能怎样说? 学生自主回答:
100里面有10个十;5个二十是100;2个五十是100……
三、当堂达标:
自主练习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的是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 十位,那么今天我们学的百位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出来的呢?
五、作业布置:
1、必做题:25页自主练习1、2、4题。
2、选做题:25页自主练习6、8题。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教学反思:
信息窗2 摘石榴
——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6里 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 家想不想去呢,我们要准备好了,比赛看谁摘得多!(展示课件情境 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摘了多少个石榴呢,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多?应该怎样比较呢,先比较谁和谁呢?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
小雨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 谁摘的多呢? 小玉
42个
小玲
27个
小组交流想办法,应该如何比较42和27,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2在27的后面,所以42>27.方法二:先比 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比20大,所以42>27.小玉比小强摘的多,我们的小裁判还真公平呢,再来帮小玉和小强比 较一下吧!小玉 42个
小强
48个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结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8在42的后面,所以48>42.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和40一样大,个位上8比2 大,所以 48>42.小强比小玉摘的多。
最后我们要找出摘得最多是谁呢?是小强。
四、当堂达标: 自主练习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自主练习3、4题。
2、选做题:自主练习6、8题。
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以及方法: 十位不同看()位,十位数字 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看()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教学反思:
信息窗3 摘南瓜
——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加减。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 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上一次老师带小朋友去果园摘石榴,还当了小裁判,大家都表现非常棒,今天老师再带着大家一起去小阳同学的菜园里去 帮小阳摘南瓜,看看今天在菜园里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情景展示,发现问题
我们来到了菜园里,小阳一家人都在这里摘南瓜呢,我们先来看 看他们摘了多少个南瓜了,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 学问题呢?(展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学生汇报:我看到了妈妈摘了30个。我看到了爸爸摘了40个。我看到了小阳摘了6个。
生提问: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板书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啊,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接下来就要 看看谁更聪明了,一起来解答刚才同学们的问题吧!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40+30=
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开动小脑筋吧!(同桌讨论,并汇报)方法一:我数一数,50、60、70.。
方法二: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 同学们的办法还真多呢,聪明的孩子再来解答这个问题吧!妈 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30+6=
方法一:数一数,31、32、33、34、35、36.方法二:3个十加6个一,得36.3、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肯定会 自己解决的,自己把算式写下来并计算。
四、当堂达标:
自主练习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56-50和23-3你会计算吗?课后可以 讨论一下。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自主练习3、4题。
2、选做题:自主练习5题。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40+30=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30+6=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40+6= 教学反思:
第五篇:青岛版数学一年级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课题: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29—30页。教学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2、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3、通过创设的花果山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含义,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理解与体会加法的含义。教、学具的准备:课件、挂图、小棒。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西游记》的动画歌曲片段。(欣赏完毕)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画中本领最大的是谁吗?它的家乡在哪里,知道吗?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生:它的家在花果山„„
以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
二、探索新知:体会加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课题的主题图:观察花果山上有什么?
生自由发言,说出花果山上有猴子、小鸟、桃树、„„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到主题图上的一个问题,即解决“有多少只猴子?”的数学问题。
师:哪个同学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猴子?(板书此数学问题)生:有5只猴子。
继续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来计算出“5只猴子”,引导列出算式:3+2=5(只),并说出3和2各表示的含义。然后教师用小棒演示:用1根小棒表示一只小猴子。先摆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一共的5只小猴子。
2、师:看着美丽的花果山,大家这么聪明地解决了数学问题。你想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天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指名学生来回答这个数学问题,师板书算式:5+1=6(只)。让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小棒来操作5与1合起来是6的过程,并让一位同学来演示给同学们看。生:花果山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此问题由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操作小棒来演示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解决的数学问题都是运用了加法符号列出的算式,这就是今天学习的10以内数的加法。大家既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并能顺利地解决,花果山的小猴子们都为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感到高兴!
三、应用练习。
师:为了奖励大家的出色表现,小猴子愿意作导游,带我们游览花果山上的百果园。你们说好吗?
1、苹果园。
师:小猴子说苹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你们相信吗? 师出示苹果的挂图,只要说出苹果上算式正确的得数,就能得到又大又红的苹果。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投入“摘苹果”的活动中。
2、樱桃园。
师:小猴子说百果园里有许多许多的水果。下面要带我们到樱桃园去,你们想去吗?
出示课件中的樱桃园:观察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算式,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之后,进行互相交流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在花果山上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第二课时
课题: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页的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2、在观察、操作中积极地思考。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游览花果山,我们学会了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今天我们进行比赛,看谁的本领大。
二、自主练习1.第1题。
看图列算式,借助学具操作,边摆边说,体验加法的意义。
让学生先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交流为什么这样算。2.第2题。
说说图意,说明算式中各个数表示的是什么,再列式计算。3.第3题。
口算练习,填写书中的口算算式。纠正答案。然后利用口算卡片,进行开火车形式口算。
小组合作补充练习: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自己想要说出的一组加法算式,由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正确,补充算式。
小组讨论:说说得数是5的算式。几加2的算式。4.第4题。
看图列算式。先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是什么 5.第5题。
算式与数的大小比较。先让学生独立去做,然后说说是怎样比较的。6.第6题。
指导算式的写法,告诉学生正确的占格,强调数字充满日字格才整齐、美观。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的信息窗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学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数学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野餐全景图
师:花果山里热闹极了,小朋友也来这里野餐,和小猴们成了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我看见图上左边树上有7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2只小猴;左边树上有5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二、提出问题
师:根据我们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一共需要几根火腿肠? 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同学? 一共有几朵花? 一共有几个书包? „„
三、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要求每人一根火腿肠,需要几根?该怎样想?
1、学生独立思考,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有必要,教师引导学生把算有多少根火腿肠转化成算有多少个同学就知道需要几根火腿肠。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3+5=7 5+3=7
4、观察,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准确叙述,只要说清楚意思就行)
5、再仔细看图,图上有几只小猴子?
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引导学生感知算法多样化)汇报时要让学生正确描述出如:左边的树上有7只猴子,右边的树上有2只猴子。思考: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列式:5+0=5(个)(右边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用0表示)拓展:6+0= 2+0= 10+0=
6、巩固练习
4+1= 5+4= 6+2= 7+3= 1+4= 4+5= 2+6= 3+7=
7、你还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刚才提出的问题,独立解决。
四、走进生活
你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第四课时
课题: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6页的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加法的意义,训练10以内数的加法。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数学王国的国王听说咱班小朋友那么聪明,为大家准备了好多小礼物,还带来了问题考考大家,你们愿意吗?
二、巩固练习
1、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最后互相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
口算练习,练习时除了让学生填写结果外,再制成卡片经常性的练习,不断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
3、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自己要说的一组加法算式,由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正确或补充。
4、第5题。
学生独立口算,比赛。
5、第7题。看图填未知数的练习。应根据右边算式的得数和已画好的图形的个数确定横线上还要画几个图形。
6、第8题。
小朋友踢足球的情境,练习找算式的得数。
练习时,要向学生说明做题的要求,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6号和8号球员分别应踢哪些球? 足球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由几号球员踢。再让学生画线连球。
7、第10题。
看图列式计算牵牛花朵数。先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再根据题中提供的花的位置和颜色等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8、第11题。看图讲数学故事。
加强指导,既要关注学生所讲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画面自编故事,然后从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四、课堂小结
师:数学国王对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下面,请小朋友接受国王的礼物吧!
第五课时
课题: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信息窗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减法。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体会减法的意义。教学具准备:
水帘洞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在花果山看到我们喜欢的小猴子,还进行了一次快乐的野餐,今天,我们再到孙悟空的水连洞参观,好吗?
出示水帘洞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都从图上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提问: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山上还剩几只猴子?(板书问题)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信息图提出更多问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解决红点问题:山上还剩几只猴子?
(1)引导学生明白解决问题需要寻找到的信息和条件。通过看图知道山上原来有4只小猴,跳进水帘洞1只,提出问题:山上还剩几只猴子?要解决这个问题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行不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减法(2)小组合作,操作学具,动手摆一摆,理解减法的意义。
(3)小组交流算法,明确减法的意义:从4个里面拿走1个,还剩3个。(4)总结概括,引导学生说算法,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从4个里面拿走1个”也就是“从几里面去掉几”,“用减法计算”。
(5)教学算式,写出算式:4—1=3;介绍“减号”的名字,请学生书空,理解减号的意义;读出算式:4减1等于3。
2、揭示课题,板书:10以内数的减法。
三、巩固发展,应用问题
1.解决了“树上还剩几只猴子?”那 “树上还剩几个桃子?(1)学生独立观察信息图、思考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计算过程,进一步巩固、理解减法的意义和算法。2.解决学生提出的其它问题。
四、全课总结。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六课时
课题: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减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10以内数的减法的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1、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初步培养与同学共同学习的习惯。
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看懂图意,正确列式解答;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游览了孙悟空的水帘洞,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重要的本领,认识了减法,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二、自主练习:
1、第一题:先说明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做一做 3-1=
5-2=
6-()=()
2、第二题:先说明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做一做 4-2=
6-()=()
3、自主练习,第3题 先画线,再填得数()。
请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明确去掉2可以用斜线画去2个 在小组内交流。
4、第4题 2-1=
4-3= 5-1=
6-3=
5、第5题
先让学生们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然后列式子: 指名说一说 3+3= 5-2=
6、第六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同桌互相考一考
老师出题,指名学生做一做。
三、全课总结。
学生介绍这节课的收获。
第七课时
课题: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信息窗4。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0的减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关于零的减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一只调皮的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后让学生观察图。
二、发现问题
出示信息窗4,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内容。
1、编一个小故事给同学们听。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讨论:为什么这只小猴子最后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呢?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3、根据故事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三、探究问题
1、看第一、第二幅图,问:树上原来有几个桃子? 这里树上还有几个桃子? 你能提出关于猴子摘桃子的问题吗? 同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问:怎样列算式计算? 口算得数。
板书算式:9-4=5(个)
2、问:这时猴子的篮子里有几个桃子?
小猴子提着篮子里的4个桃子正准备下山时,这里他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来看第三幅图,图中有几只青蛙?几只蝴蝶?小猴子正在准备做什么呢?这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我们来看第四幅图。
仔细观察一下,篮子里的桃子怎样了? 青蛙怎样了? 花朵上的蝴蝶呢?
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1)篮子里还有几个桃子? 怎样列式? 4-4=0(个)
(2)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2-2=0(只)
(3)花朵上的蝴蝶还有几只? 8-5=3(只)
3、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0的减法算式。观察一下,2-2=0 4-4=0 这个算式的被减数和减法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得数怎样?
我们可以说: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观察一下4-0=4这个算式,被减法是几?减法是几?得数又是几?你能体会出什么?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来的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课时
课题:走进花果山 10 以内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44页的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上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自己练习。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长了很多本领,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好吗?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观察彩图,说说图意,列出算式。
2、自主练习第2题
主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口算,如有个别的学生教师应进行辅导(可用卡片)
3、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自己看图,边说图意,边列算式。
4、自主练习第4题,看第一幅图,说说鱼缸原来有几条金鱼?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解答?
看第二幅图,鱼缸里这时有几条鱼?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能再提出一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解答?
5、自主练习第7题,小鸡回家连线找得数。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说说题意,再连线。交流时,可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连的。
6、自主练习第9题,看图讲一个数学的故事。根据树上的七星瓢虫或树上的叶子等内容来编;分合作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列式计算。
7、自主练习第10题,信息比较多,是加减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进行解答,然后相互交流。
三、拓展延伸
聪明小屋,练习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研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