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样例5]

时间:2019-05-15 06:1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一篇: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语文科三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

周丽萍

主题

三单元

时间

研讨人

疑问和建议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静夜思》、《小小的船》、《阳光》、《影子》、《比尾巴》和语文园地三,在语文园地三里面有个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本单元以生活常识为主题,让学生从课文中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并且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增加学生的生活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

教材解读:

《静夜思》---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

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小小的船》---这是一篇韵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韵文中形象的比喻,奇妙的想象,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阳光》---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

带来的生机和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

缎──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它让孩子们明白,这一切都

是阳光的功劳。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蓬勃的世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

阳光的美好和宝贵。课文插图形象鲜艳,语言简洁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

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影子》--一这一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征,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非

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比尾巴》--本篇短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语文园地三》—这个园地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背儿歌。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是人们对不良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第一幅图是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说他们不要在草地上踢足球;第二幅图上是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正哗哗的往外流,一位小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结合图文理解内容。

2、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句子。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4、认识54个生字,其中会写18个字,学会笔画和偏旁。

5、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疑问和建议

1、《静夜思》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2、《小小的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理解诗的第一句话。

3、《阳光》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4《影子》是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写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5、《比尾巴》这一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难点是读好文中的问句。

6、语文园地三是复习字词。

学情分析:

教学建议:《画》在教学时应突出“以读为本”,强调“读中感悟”,落实“读中积累”。理解诗意是本文的难点,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比如学生的生活实际,课文的插图等,让学生思考:诗中的“山有色”,那么山会是什么颜色?流水的声音应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诗中却说“水无声”呢?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用不同角色来表演朗读,在游戏中,孩子会不自觉地背诵上来这首小诗。学生第一次接触反义词,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反义词,说出一些他们知道的反义词。

《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好书本上现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本文中有两出语言训练点我们不能忽略,一处是“两岸树木密”,让学生懂得“密”在此处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长得密?”使学生地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同步。第二处是“绿油油”这种格式的词语是第一次出现,也可进行拓展训练。最后,让学生说说画画,让水乡变得更美丽。《哪座房子最漂亮》:本文的理解应以“最漂亮”展开,感知“漂亮”,理解“漂亮”,表达“漂亮”,创造“漂亮”。说说你心中想象的漂亮房子后,找找课文中写房子的句子,并模仿课文中的句式练习说话。也可以画出你心目中漂亮的房子。读课文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天赋。留给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后,让学生用手指指着画面,学着导游的样子,配上诗句,说说做做。

《爷爷和小树》课文有三个自然段五句话,写天冷了,爷爷爱护小树,照顾小树;天热了,小树给爷爷遮挡烈日,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根据课文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第一课时可通过“看、读、演、议”进行教学。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应该爱护小树,初步懂得一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参加讨论并且发言。知道“衣裳”、“绿伞”在句子里指的是什么;知道“爷爷真好”、“小树真好”的原因。教材只是例子,可以灵活运用,借助文中直观形象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对话的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小树和爷爷的关系怎样?.如果没有人的帮助,小树会怎样?树木会给人带来什么好处?.你帮树木做过什么?今后打算帮助树木做点什么?

课时安排:静夜思、、、、、、、2课时 小小的船、、、、、、2课时 阳光、、、、、、、2课时 影子、、、、、、、2课时

比尾巴、、、、、、、2课时

语文园地三、、、、、2课时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1课时

问题研讨: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主题

心中的秋天

二、单元内容

古诗两首10 风筝11 秋天的雨

12* 听听,秋的声音语文园地

(三)三、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积累文中词语,按要求正确读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背诵、默写古诗,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培养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3.学生通过注释自己理解诗意,总体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5.引导学生通过抓具体的语言文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了解秋雨的特点。积累好词好句。6.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四、语言训练点 1.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描写秋景的方法。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4.积累好词佳句,背诵优美句段。

五、丛书整合目录《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秋韵如诗”单元《初秋行圃》《秋词》 《留住秋天》《秋姑姑》“心中的秋天”单元

《秋日里的遐想无限》《柿园》“斑斓秋色”单元《秋雨》 《秋天的雨》《北大荒的秋天》《秋色如画》《枫叶如丹》 “倾听秋语”单元《秋天的歌》 《听秋天里蟋蟀的歌》

六、课时安排

11课时

七、推荐阅读篇目

三上课外读本《奇妙自然》第三单元“秋色迷人”

第三单元主题学习整合备课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心中的秋天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认真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3.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4.交流相关资料教学目标

二、整合篇目 本单元课文

三、整合点

四、基本教学流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2.明确要求,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预习单预习本单元内容。从

字词识记、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读熟练、概括课文内容几方面入手。

3.全班交流,点拨引导(1)学习字词,扫清障碍。a.小组学习、汇报识字情况。b.积累四字词语。c.资料交流。

d.写字:小组交流本单元难写的字,师范写,生练写。(2)读课文重要句段,要求正确、流利。小组检查、交流汇报,教师抽查。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质疑问难,总结全课。

第二课时整体识字课

心中的秋天

一、教学目标

1.单元整体识记“我会认”的生字。

2、单元整体落实“我会写”的生字

二、基本教学流程

1.出示本单元生字,自主识字。2.组长在组内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3.教师听写,小组内自查,依次过关。4.交流识字、写字方法

第三课时精读引领课 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各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生通过注释自己理解诗意,总体把握诗歌意境。4.反复吟诵,感受诗情画意,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二、整合篇目

丛书: 《初秋行圃》《秋词》

三、整合点

1.抓关键词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2.引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四、基本教学流程

1.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了解读古诗的情况及诗意。2.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2)补充诗人背景资料,感悟诗中蕴含的情感。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拓展阅读《初秋行圃》《秋词》。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什么? 4.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背诵、积累古诗

第四课时精读引领课 风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二、整合篇目 丛书:《柿园》

三、整合点

体会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四、基本教学流程 1.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思考: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什么? 2.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品读体验。

(1)思考: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心情怎样?(2)引导学生朗读,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心情变化。(3)指导感情朗读。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阅读主题丛书《柿园》,作者对柿树园情有独钟,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作者的欢乐。4.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交流描写心情的词语,并积累下来,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第五课时精读引领课 秋天的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读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文中描写的秋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二、整合篇目

丛书:《秋雨》或者《秋色如画》

三、整合点

1.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写法描写秋雨。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四、基本教学流程 1.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导入新课,检查难读生字词认读情况。

初读感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雨的?(颜色、气味、声音)2.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读重点段落,感悟秋雨的特点。

(1)抓住2、3、4段中的重点句子了解秋雨的特点。(2)边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美景。

(3)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并在读中积累语言,总结比喻、拟人的写法。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1)补充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

(2)主题丛书36页《秋雨》中,作者描写的秋雨有灵性,全文充满了欢快的情感,你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出来?或者45页《秋色如画》,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了“秋天,是五彩斑斓的季节。”?(3)画出其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体会其好处。4.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运用比喻、拟人的写法写一写你眼中的秋天

第六课时略读整合课 12*听听,秋的声音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整合篇目

丛书:《秋天的歌》《听秋天里蟋蟀的歌》

三、整合点

1.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2.细心观察身边事物1.略读感知,提取信息

三、基本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出示自学提示,自学。2.小组互动,解疑释惑

(1)组内交流:“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从课文中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2)学生交流,教师巡视。3.聚焦重点,品读提高

指名回答问题,教师出示重点句子品读体会,并板书。指名朗读。练习背诵,积累语言。4.回扣主题,适时训练

阅读62页《秋天的歌》,66页《听秋天里蟋蟀的歌》

(1)蝈蝈的叫声真神奇,他让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我能用横线把他们标出来。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到了生机和亮色?

第七课时拓展阅读课

第三单元

一、教学目标

1.充分自主阅读,可以选自己喜欢的篇目阅读。

2.简单交流读书感受。

二、丛书:

“秋韵如诗”单元整合篇目

二、基本教学流程 1.紧扣议题,推荐文章。

出示主题丛书“秋韵如诗”单元。

选自己喜欢的篇目充分阅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批注。2.借助读单,群文阅读

小组内按《自主学习单》的要求自主交流。3.互动交流,分享收获 交流读书体会。4.归纳提升,延伸阅读

归纳借助比喻、拟人描写景色的写法。继续阅读丛书2“秋雨如诗”单元剩余文章。

第八课时拓展阅读课

第三单元

一、教学目标 1.通读相关文章。

2.理解文中重点句段,感受秋天的美丽。3.积累优美句段。

4.学习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整合篇目

丛书:《留住秋天》《秋姑姑》《秋日里的遐想无限》

三、整合点

1.抓重点语句,谈感受。2.积累优美句段。3.学习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四、1.紧扣议题,推荐文章 导入新课,明确任务。2.借助读单,群文阅读

根据《预学单》,课前阅读5篇文章,大体了解主要内容。3.互动交流,分享收获

(1)交流主要内容,了解学习情况。

(2)重点读《留住秋天》《秋姑姑》《秋日里遐想无限》,在初步勾画、感受的基础上,熟悉重点句段,小组交流。(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其他小组补充。4.归纳提升,延伸阅读 感悟优美句段。

(1)选择一篇重点品读,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秋天的美? 交流,引导朗读,并积累语言。

(2)《留住秋天》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积累优美句段,继续阅读丛书2中“心中的秋天”单元剩余文章。

第九课时拓展阅读课

第三单元

一、教学目标 1.通读相关文章。

2.抓住关键词句,谈感受。体会文章中美丽的秋天景色。3.积累优美句段。

二、整合篇目

丛书:《秋天的雨》《北大荒的秋天》《枫叶如丹》

四、整合点

1.边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美丽。2.积累优美句段。1.紧扣议题,推荐文章

根据《预学单》,在课前通读本单元文章,大体了解主要内容。重点读《秋天的雨》《北大荒的秋天》《枫叶如丹》。2.借助读单,群文阅读

在勾画重点句段的基础上,再次熟悉重点句段,做批注,初步感受。3.互动交流,分享收获 小组内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重点交流:文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抓住重点句段交流,并朗读。4.归纳提升,延伸阅读(1)适时积累优美句段。

(2)总结全课,继续阅读丛书2中“斑斓秋色”单元其他文章和“倾听秋雨”单元所有文章。

第十课时表达训练课

第三单元

一、教学目标

1.以“秋天的快乐”为题,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二、整合篇目

课文48页:口语交际·习作 主题:秋天的快乐

三、整合点

1.感受秋天的美,练习写秋天的美丽景色。

2.运用多种修辞生动具体的描写方法。

四、教学流程 1.定向观察,积累素材

(1)布置学生观察秋天的任务,并做记录

(2)写前指导:同学们把画展示给同桌看,并说说画上的内容。(要求:说话完整、清楚,尽量用上好词。)

2.方法引领,突破难点

本组课文作者怎样写观察到的景色? 指导写法。

(1)出示几篇课文的重点段落,作者写秋天景色时分别抓住了什么特点?

(2)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让作文生动具体。出示文中典型句段,朗读感受。

3.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迁移写法,学生写作。4.赏评习作,完善提高

对照写作要求,师生评讲作文。二次修改,誊抄作文

第十一课时综合达标课

第三单元

一、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认字写字、朗读课文等内容牢固掌握。2.掌握运用本组课文教学重难点内容和作者的描写方法。3.拓展课外,深化对本组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二、整合篇目 本单元各方面内容

三、整合点

1.单元回顾,激发欲望 导入新课,明确任务。2.全员参与,共享历程

(1)分组达标。检查易错字认读,听写本单元重点词语。(2)朗读达标。出示本组课文重点段落、丛书中典型段落,在小组内展示,再以竞赛形式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3)个体抽查。(4)集体展示。3.梳理总结,反馈提高

(1)积累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成语或古诗等。(2)阅读过关。

出示一篇与本组课文主题、写法相关的阅读短文,要求学生能够从关键句子中读出发现景物特点,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其好处。(3)推荐阅读课外读本《奇妙自然》“秋色迷人”单元文章。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有效问题 古诗两首

一、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飘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如何理解诗歌大意?

理解诗歌意思是体会感情的前提。课文后面提供了一些词的注释,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给古诗加注释,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因此要给学生讲一讲注释是怎么回事及怎样使用注释。注释一般都是针对某 些难理解的词语的,既要通过看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又不要生搬硬套,提醒学生在使用注释的时候,力求做到总体把握,不能字字对译。下面补充一些词的注释:独,单独;异,别的,其他的;逢,遇到,碰到;倍,加倍;遥,远。供教学时参考。

四、如何诵读?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式。朗读有助于整体感知诗歌意思,更有助于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两首诗的感情都真挚深沉,所以在读的时候,语速总体上可舒缓些。不过第一首诗中的后两句感情明显有所舒解,读的时候,语气较前两句可以明快一些,最后一句的语调甚至可以作上扬处理。在朗读的基础上,也可以安排一些其他的学习方式,如可以开展合作学习,交流对诗句的体会,再比一比谁诵读得好。也可引导学生对照文中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合作完成课后的第二题 风筝

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抖动、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三、教学建议是什么?

1.课前可布置学生做如下准备:搜集一些和风筝有关的资料。如有条件,可去放一次风筝。

2.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5个,其中“丧”是平舌音,“坊”是后鼻音,不要读错。

要求会写的生字有10个,教学时要抓住难点。可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认写,然后有选择地对一些字做重点指导。如,“村”与“材”在字形上的区别,“丧”字下面没有一撇,“磨、坊”两个字在本课都是多音字,读“mò、fáng”。

3.在指导阅读课文之前,可让学生读读“资料袋”中的有关风筝的内容或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风筝的资料,让放过风筝的学生谈谈放风筝的经过和心情。这对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会有所帮助。在学生初读课文,知道大意后,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叙述层次:即整个事情是按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写的。文中有一个泡泡,“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提示了理解词语意思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注意,除了查字典辞书外,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理解“依然”这个词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孩子们开始做风筝时心中是充满憧憬和希望,虽然最后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是,他们还是很快乐,这样就理解了“依然”的意思。有些词语的意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解释如下,供参考。

憧憬:向往。如,我们心中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凌空: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天空中。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倏地:极快地,迅速地。如,倏地闪过一个人影。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色,也是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心感受的内容。课文开门见山点明,做风筝和放风筝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风筝显然给童年的“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乐趣可以从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些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如,做风筝时是“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风筝的时候,“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风筝时,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教学时,可让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那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及蕴含在其中的感情,感受童真童趣。放风筝是一种有益的游戏,游戏对孩子来说,就是快乐,就是幸福,就是美好憧憬。所以丢失了风筝,才使孩子们伤心地哭了。课文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孩子们之所以这样苦苦寻找丢失的风筝,是因为在风筝的身上,寄托着他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要引导学生联系全文理解这句话。

四、本课如何进行拓展学习?

“选做题”要求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有条件的班级,可以举行一次放风筝比赛。文章结尾也可用来扩展语文训练,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并说一下,“我们”向那房子跑去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最后找到了“我们”的“幸福鸟”了吗。秋天的雨

一、本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4.积累好词佳句。

三、如何教学本课生字?

1.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8个。注意不要与形近字的读音相混淆。如,“趁”与“赵”,“喇”与“刺”,“衔”与“街”,“裳”与“常”的区别。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2个。如“扇”是多音字,还可以读shān。“枚”的右边反文,不是“文”,“爽”的笔顺是

一、、爽,“柿”的右边不是“”。

四、如何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词语的理解。多数词语可以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比较抽象,但是当我们读完了这一段,眼前浮现出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时,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五彩缤纷指的是什么意思了。课文的语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诗意,需要好好体会品味。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理解这些句子时,一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二要反复朗读品味。比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讲秋天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到的,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因为秋雨虽凉,但不冷,使人爽快,不大,润物无声;朗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些,要给人轻松舒服的感觉。

课文语言优美,除课后第三题列举的两个句子外,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丰富语言的积累。

12* 听听,秋的声音

一、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

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三、初读诗歌应解决的问题

初读诗歌。应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运用前面几篇课文里学过的方法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2)了解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像一、二、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四、如何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很好方式。在对诗歌的音节美的感受中,诗歌的内容美也能得到 很好的体验。所以教学时,可以采用范读、赛读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读的时候还要能同时想象诗歌所写的画面,读出文中的感情和韵味。如果有音乐作背景来读,效果会更好。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试着续写诗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个性化问题

一、《古诗两首》一课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在《风筝》一课中如何指导阅读课文?

三、在《秋天的雨》一课中如何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四、《听听,秋的声音》一课中初读诗歌应解决的问题?

五、在《听听,秋的声音》一课中如何指导朗读?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4年10月8日 地点:春晖团队办公室 主备人:梅琴

参与人:张燕

岳琴

张著飞

沈伟 中心发言人:梅琴 记录:张著飞 整理:张著飞

梅琴:

今天我们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第三单元。我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来说。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另外本组教材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与拓展〉。

本组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23个新字,正确书写本单元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4、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5、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7、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8、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9、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10、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11、联系说话写话,推销课文中的新型玻璃,并写出自己设计的新型产品。

三、学情分析:

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看,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生在以前的说明性文章的学习中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种概念化的感知。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还是比较困难的。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

3、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4、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五、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有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在教学内容上要统筹安排,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有机整合起来。学习课文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科普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在教学结束时召开读书交流会,在学习每篇课文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和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

3、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常识课,对于科学知识,在语文课上不要深究,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上。

根据以上的理念,我设计了本单元教学方案。请大家针对我的方案踊跃发言。

张著飞:

我就《鲸》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鲸》是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的课文是全册中唯一的一组说明文。它和该单元的其它三篇课文一样,反应了语文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鲸》这篇课文,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为后面3篇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应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要教学方法,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根据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出发,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把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作精神培养起来,把他们健康的个性发展起来。当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合格的教师不会把人当成某种驯服的自然力来驱使,而是当成主体来看待。教学中,还应引导他们领悟、掌握学习的方法,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岳琴:

关于《鲸》的教学设计我也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本课的设计,能够贯彻新课标精神,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努力践行打破串讲串问、繁琐分析、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格局,展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创新的过程,突出了语文学科特色。《鲸》这篇课文,最重要一点是要让学生感知说明的方法。在教学中,将课文中的句子出示给学生,让他们领悟说明方法,体会表达效果。学生很容易发现,用上具体数字,能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鲸的特点。对文中其它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也同样让学生有所感知、感悟,而不是生硬的灌输。突出了学语文,用语文的教学主旨。但本课教学,因为课堂容量过大、时间仓促,所以在课文的朗读的指导上,可能用时会偏少。不能使学生能将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张燕:

我说说自己对《松鼠》这篇课文教学设计的两点看法。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要让学生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让学生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绘制一幅图,给它起一个名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设计上少了一个环节-----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当然由于学生受年龄及阅读能力的限制,不一定体会得非常全面,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思辩中激活思维。

梅琴:

大家的意见非常中肯,到位。特别是张燕老师关于《松鼠》一课教学设计的补充太重要了。请大家继续畅所欲言。

沈伟:

《新型玻璃》是本组精读课文,教学本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观察现实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广泛应用,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为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课堂中设计了新型玻璃展销会,这是一种很新颖、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充分感知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后边的不合格,如果能让学生自己设计、填写,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张著飞:

《假如没有灰尘》一课的最后,可以拓展延伸一下,让学生说说灰尘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联系实际,使之明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岳琴:

《回顾与拓展三》中的交流平台,设计了两份表格,这种方法非常好。要让学生切实练习,特别是习作和课外书中的例子,可以结合〈补充阅读〉进行。

梅琴:

本次集体备课,大家都能畅所欲言,真正集中了大家的教学智慧,取长补短,发现了教学中容易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凝聚大家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我会根据大家的意见,对预案进行补充、删减、矫正和整合,力求达到完美。

第四篇:一年级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

划及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3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注意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整。

2、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序数含义)。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的数进行分与合)

3、认识符号“> < = ”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6、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过程与方法: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

师:课件,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出示课件1)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课件4)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课件5)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课件6)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课件7,8)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画出5个圆形。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四,课后总结

完成“做一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数,读数,写数。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13,14页的题。准备数字卡片,大于号,小于号卡片。板书设计

1-5的认识及书写 1,2,3,4,5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比大小

教学内容: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学准备:

师:课件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出示课件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课件出示)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香蕉)4 3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14-15页的题。介绍一下,你坐在第几组第几排? 板书设计

比大小

小猴 梨

香蕉 3 4 3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第几

教学内容:第几(第20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巩固复习旧知(课件1)给数字排序

2、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3、出示课件,书中第20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排在最前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后面的两位阿姨呢?最后面的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几的?

(4)请你说一说:叔叔排在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2,“做一做”的第1题。(出示课件5)3,介绍自己的座位。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作业:

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板书设计

第几

我坐在第()组,第()排。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分与合

教学内容:分与合(第21页和22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能根据分的过程和结果写出数的组成。

3、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之间的关系。

4、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出示课件)

1、认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三种不同的分法)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3 2 2 3 1

4、读4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出示课件5)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 2 3 3 2 4

4、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6、第23页的练习四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

7、完成第22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三、小结:引导学生总结1-5的个数的组成。作业

练习册第17-18页的题。板书设计

分与合 4 4 1 3 2 2 3 1 5

1 2 3 3 2 4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加法

教学内容:加法(第24页-第25页的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2、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出示课件1)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2出示情境图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个气球,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认真观察回答问题(学生观察)

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个气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课件出示),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3+2=5,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第25页“做一做”第3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完成第25页第1-2题。

五,小结:通过完成第24页做一做题,引导学生总结加法。作业: 完成第28页1-2题

板书设计 加法

4+1= 3+2=5,2+3=5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减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减法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27页的第5----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师:课件、实物投影仪。

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

(把两部分合起来)

4、课件出示,数的组成,完成填空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出示课件)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师:像这样,从4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减法

2、学习减法算式

问: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飞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飞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像这样飞走了、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4-1=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课件演示第26页的三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8页第3题)

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两辆车,问学生:这是几辆车,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板书:2

(2)再用虚线圈1辆车,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4)去掉的1辆是从几辆里面去掉的?去掉的1辆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2-1=1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

(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三、巩固反馈

1、P27页的第1-3题

(1)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2、P28:第5题,根据题目摆一摆。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课(第28页的第5----9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按数的顺序填数()3 4()

5()()1

()()3()()

(学生口答)

数的组成

2 3 1 □ 2 □

二、指导练习

1、P28页的第8题

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

1)4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4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

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请你在书中完成。

3)全班集体评价

出示铁锹图

教学方法同上

2、P28页第9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把算式补充完整。

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28页的第10题。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

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0的认识

教学内容:P30页:0的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1页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课件出示)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学生有尺子的可以拿出来观察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 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0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

要求:

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

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

3)鼓励不同的排法

六、调查:0到底是双数还是单数,请大家回家查一下资料或问一问家长。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有关0的减法

教学内容:第20页有关0减法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0页的3――――第31页的第9题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3、渗透空集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和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师:即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点击出现动画: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电脑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点击出现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3-3=0

4+0=4

你发现了什么?

(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29页的做一做

(全班集体评价)

3、第30页的第3、4题

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

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

四、综合练习:

1、P31页的第6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

2、第39页的第5题

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蝚后集体评价。

3、完成:第30页的第7、8、9题和思考题。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整理和复习,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1、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课件出示)

(1)出示数字卡片。3 2 0 1 5 4,口答:上面的数字卡片,从左数第一张是(),第三张是()。从右数第一张是(),第五张是()。

(2)独立完成教材32页第1题、第2题及练习七的第1-4题,然后订正。

2、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及加法。

(1)复习2-5的组成

(2)出示32页第3题的加法表。(3)引导学生观察表。

表中有许多算式没填好,请你仔细观察表中已有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竖着看:每一列的第一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0加几,1加几,2加……,第二个加数一样,第一列都是0,第二列是1……

(4)让学生两人一组拿出同样的表,按照这个规律试着把表填完整。(5)集体交流:

(6)再仔细观察此表还有哪些规律: 斜着看看有什么规律?分组交流。(7)看表口算,老师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然后两人一组进行口算。

3、整理和复习5以内的减法。(方法同加法)教学反思:

第五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教学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 * *

一、单元教材分析

围绕本组专题,教材选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并安排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安排童话单元的原因: 引导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

学情分析: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许多童话。因此,本组的教学应有总结、提升的性质,不仅要让学生阅读一篇篇童话,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二、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2.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1、认读本单元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情境,感受童话中人物的形象,品味童话故事中优美的语言。

3、懂得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从故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

4、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四、本单元语言训练点

体会童话语言: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注意心理活动的变化。› 巨人的话(生气的、训斥的、疑惑的、醒悟的)› 鸟(依依惜别、不舍、焦急的)› 树(依依惜别、留恋的)› 树根、门、小女孩

› 小木偶(笑嘻嘻的、可怜巴巴的、痛苦的)

› 熊警官(凶巴巴的)小红狐(亲热、假惺惺的)……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语言,通过朗读来指导学生学习童话内教学

教学

容,以此来体会人物形象、心理,并为后面单元写、续编童话做准备。具体如下:

1、如何教学《巨人的花园》?

这是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阅读过的童话故事。

1、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运用已获得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悟童话所提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对这篇童话所提示的道理,学生的体会可能不太一致。会有多种说法,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不要强求一致,也不要盲目提高。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如何教学《幸福是什么》 ?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思想。可以以演童话为线索组织教学。

(1)学生按照课文前面的阅读要求自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如何演好这篇童话,分头阅读准备。(3)学生试演童话。(4)演后交流、评价。

(5)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也可以以讨论幸福是什么线索组织学生学习。①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②引导学生联系课内容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3、如何教学《小木偶的故事》?

(1)、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阅读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内容,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性的句子,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加课对文本的理解。

(4)谈谈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后的想法,想对故事中的谁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

教学

教学

采用恰当的语气是指导朗读童话故事的重点,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感受这篇童话特点的重要手段。对课文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可能太大一致,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4、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童话《巨人的花园》所揭示的道理,应主要采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紧紧抓住巨人的表现与花园里的情景展开教学。如,对比巨人回来前后花园里的情景:巨人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情景?回来后,又是什么情景?(先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话说;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最后通过朗读表现这种情景)又如,对比巨人醒悟前后的变化:巨人醒悟前是什么样的?醒悟后又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读巨人醒悟前的话?在充分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读后有什么体会,或是有什么发现。对这篇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学生的体会可能不太一致,会有多种说法,如“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5《巨人的花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可以让学生在明白了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深入揣摩自己喜欢的部分。形式上不拘一格,如果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可以与同学合作演一演;如果对童话的语言感兴趣,可以深入读读有关段落;如果对人物形象感兴趣,可以与同学展开人物形象的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教师要紧紧抓住四次对话,以朗读对话为线索,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指导朗读时,反复朗读、想象体会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把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况下说话的语气读出来。

6、教学《去年的树》如何指导朗读

采用恰当的语气读是朗读指导的重点,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感受这篇童话特点的重要手段。第一次树与鸟的对话要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啊!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教学

教学

唱歌给我听。”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做出了保证:“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后面的三次对话,鸟都是在寻找树,要用询问的语气来读,读时要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三个角色的回答,其身份不一样,朗读时也应有所区别。读树根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因为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门先生的话,声音要显得平淡,因为工厂的大门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不以为然了;小姑娘的回答,声音要稚嫩些。

五、丛书整合内容

资料袋中对童话的介绍,利用这个资料袋,引导学生搜集、阅读童话。可以结合我们语文课外读物——同步悦读落实到位,选读中的《木偶奇遇记》、《小狐狸阿权》等推荐学生阅读,在有充分阅读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最近阅读的童话,并组织学生讲童话故事。演童话:讨论分工、排练,课堂表演。

教学

下载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有超人体童话《巨人花园》、《幸福是什么》和拟人......

    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教材40---6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边读边想象......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秦海啸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大自然的启示”专题,《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 单元分析 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围绕人生和奋斗这个主题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段曲折的经历,塑造了一......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 曾雪芳 执教者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芙蓉区大同古汉城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试教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胡蓉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从识字、......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镇江小学 李淼 一、教材分析: 生活处处有真情。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汇编)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人教版) 单元知识结构 本组教材是以真情(心灵之歌)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