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_第八册计算机教案(全册)-八、九年级
信息技术-第八册计算机教案(全册)-八年级
第一课
文件的删除
教学目标: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方法
教学重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删除文件
1、删除硬盘中的文件
如删除“画1”这个文件的方法是:
选定“画1”这个文件,单击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弹出“确认删除文件”对话框;
单击“是”。
2、删除软盘上的文件
如删除软盘上图像文件“房子”的方法是:
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中,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双击软驱图标,打开软盘窗口;右击需要删除的文件“房子”,再单击菜单中的“删除”命令;在弹出的“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中单击“是”。
二、回收站的操作
1、还原文件
打开回收站窗口,右击要恢复的文件,弹出快捷菜单;
单击还原命令,被选中的文件就恢复了。
2、彻底删除文件
打开回收站窗口,右击要彻底删除的文件,弹出快捷菜单;选择删除命令,被选中的文件就被彻底删除了。
议一议:
回收站中有没有从软盘上删除的文件?
练一练:
“清空回收站”命令的作用
打开回收站窗口,练习还原文件与彻底删除文件
文献摘抄:
CACHE:英文含义为地窖。电脑中为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之间,规模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通常由SRAM组成。
UPS:为不间断电源的缩写,它是伴随着计算机的诞生而出现的,是电脑的重要外围设备之一,UPS是 咱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组成的恒压恒频的不间断电源,用以保护电脑在突然断电时不会丢失重要的数据。
教后小记:
在教学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时要注意给学生讲清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要要求学生自觉遵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不能随意删除他人的文件,对于自己不熟悉的文件或文件夹更不能随意修改或删除,否则有可能会危害计算机的系统,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第二课
图片的浏览
教学目标:
认识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
掌握用图片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
用图片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用图片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用图像专用软件浏览图片
介绍图片专用软件ACDSEE、FINEPIXVIEWER软件。选择用FINEPIXVIEWER软件看图片方法如下:
1、单击开始按钮,指针依次指向程序、FINEPIXVIEWER,单击FINEPIXVIEWER,打开FINEPIXVIEWER窗口或直接在桌面上双击FINEPIXVIEWER图标,也可打开FINEPIXVIEWER窗口。
2、单击窗口左侧框中的文件夹,选择图片所在的文件夹,在计算机中找到保存图像文件的位置E:下淀小学照片,选取文件夹之后,就可以在窗口右侧预览看到小图像。
3、双击图像,可在窗口中显示被选中的图片。
二、幻灯显示图片
FINEPIXVIEWER软件还提供了用幻灯片显示的方式来播放图像文件。
单击窗口工具栏中的幻灯片放映按钮,FINEPIXVIEWER将连续显示文件夹中的所有图像文件,每个文件的显示间隔时间可自己调整。
练一练:
试一试FINEPIXVIEWER工具栏中其它按钮的作用
用FINEPIXVIEWER查找并浏览保存在计算机中的图片
文献摘抄:
计算机中的图片文件格式很多,它们的文件扩展名为BMP、GIF、JPG等。其中,BMP 文件是WINDOWS中画图的图像格式,优点是图像真实细致,缺点是文件信息量比较大,JPG文件对图像进行了压缩,减少了文件占用的空间。
教后小记:
学生在自己练习FINEPIXVIEWER工具栏中其它按钮的作用时,就会发现每个按钮的相关功能,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也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三课
申请电子邮箱
教学目标:
学会在网上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网上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网上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介绍电子邮箱
二、申请电子邮箱
1、申请免费邮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能够长期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
操作简单,最好是中文界面;
速度越快越好,服务器能够支持POP3方式;
是否提供其他全面服务。
2、申请免费邮箱
在IE地址栏中输入网址www.xiexiebang.com”,按回车键,进入“人民网”;
2、在页面顶部的“用户名”框中输入用户名,在“密码”框中输入密码,单击“免费邮箱”按钮,进入“欢迎使用人民邮局电子邮件”页面;
3、单击页面左边“人民邮局电子邮件”下的“收邮件”按钮,收到的新邮件以粗体字显示在页面的右边。要阅读某个电子邮件的内容,单击该邮件前面的具有阅读功能的信封图标,就可以在弹出的窗口中看信了。
二、发送电子邮件
1、在发邮件页面中,单击页面左边的“人民邮局电子邮件”下的“发邮件”按钮,“发邮件”的内容就显示在页面的右边;
2、在“收件人”栏中输入收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如果邮件还要发送给其他人,则在“抄送栏”是输入其他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在“主题栏”中输入电子邮件的主题,以便收件人了解邮件的来源和重要性;
3、在正文框中输入电子邮件的内容;
4、单击“立刻发送”按钮,电子邮件就被发送出去了。
试一试:
给拥有电子邮箱的朋友发一封电子邮件
文献摘抄:
电子邮件是直接从电脑发送和接收的一种信件,是一种介于书信、电话和传真之间的电子信息传送方式,使用电子邮件,不仅可以发送普通文字,还可以插入应用软件、图形、图片、声音文件和视频图像等附件。
第五课
设置“Outlook
Express”
教学目标:
认识电子邮件的格式;
掌握在“Outlook
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账号的操作
教学重点:
掌握在“Outlook
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账号的操作
教学难点:
在“Outlook
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账号的操作
教学过程:
一、设置“Outlook
Express”
1、双击桌面上的“Outlook
Express”图标,打开“Outlook
Express”窗口;
2、单击“工具”菜单中的“账户”命令,弹出“INTERNET账号”对话框;
3、依次单击“添加——邮件”,弹出“INTERNET”连接向导对话框;
4、在“显示姓名”框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单击“下一步”按钮;
5、在“电子邮件地址”框中输入在“人民网”申请到的电子邮箱地址,单击“下一步”按钮;
6、在“接收邮件服务器”框中输入POP.PEOPLEMAIL.COM.CN,在“外发邮件服务器”框中输入SMTPPEOPLEMAIL.COM.CN,单击“下一步”按钮;
7、在“账号名”框中输入“人民网”电子邮箱的用户名,在“密码”框中输入“人民网”电子邮箱的密码,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弹出的下一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返回“INTERNET账号”对话框,单击“关闭”按钮,完成账号设置。
试一试:
在“Outlook
Express”软件中设置账号,接收“中华网”或其他网上申请到的电子邮箱发送的电子邮件。
文献摘抄:
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为:用户名@提供电子邮箱的计算机名。例如:一个用户在“人民网”申请的电子邮箱地址是“abcd@peoplemail.com.cn”,那么“abcd”是用户名,“peoplemail.com.cn”是提供电子邮箱的邮件服务器名,@是分隔符。
第六课
用“Outlook
Express”发邮件
教学目标:
学会用“Outlook
Express”发送电子邮件;
掌握在邮件中插入附件的方法
教学重点:
发送电子邮件;插入附件
教学难点:
在电子邮件中插入附件
教学过程:
一、发送电子邮件
1、双击桌面上的“Outlook
Express”图标,打开“Outlook
Express”窗口;
2、单击工具栏中的“新邮件”按钮,打开“新邮件”窗口;
3、在“收件人”栏中输入收信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在“主题”栏中输入邮件的主题。如果邮件还要发给其他人,则在“抄送”栏中输入其他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在输入时,收件人物抄送的电子邮箱地址必须正确,邮件的主题应简短明了;
4、在窗口下部的正文框输入电子邮件内容;
5、单击工具栏中的“发送”按钮,就可以发送电子邮件了。
二、插入附件
1、在“新邮件”窗口中,单击“插入”菜单中的“文件附件”命令,弹出“插入附件”对话框;
2、在“插入附件”对话框中“搜寻”框中选择附件所在的文件夹,然后单击作为附件的文件,再单击“附件”按钮,附件就插入成功了。
试一试:
按照课本的操作步骤,把自己喜欢的作品以附件的形式发给亲朋好友,或同学,在附件中插入两个以上文件。
文献摘抄:
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经过一段时间的读写操作后,硬盘上存储的文件和未使用的空间区域都可能会形成大量的碎片,这不仅影响磁盘的读写速度,而且还可能导致读写错误,因此用户应该定期对硬盘进行碎片整理。
WINDOWS‟98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就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其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教后小记:
发送电子邮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做一个良好的网上小公民,在给他人发电子邮件时,应该发送对他人来说是切实有用的内容,不要发送一些对他人来说是垃圾的邮件,特别是插入的附件,内容要切合主题,而且有效。
第七课
用“Outlook
Express”收邮件
教学目标:
学会用“Outlook
Express”接收和阅读电子邮件;
掌握保存附件和删除邮件的方法; 教学重点:
用“Outlook
Express”接收和阅读电子邮件;
保存附件和删除邮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接收电子邮件
1、双击桌面上的“Outlook
Express”图标,打开“Outlook
Express”窗口;
2、单击窗口左边的“本地文件夹”中的“收件箱”图标,“收件箱”中的电子邮件就会在窗口的右边显示出来。收到的新的或者没有阅读过的电子邮件用粗体字显示;
3、单击要阅读的电子邮件,就可以在预览框中阅读电子邮件的内容了;
在“收件箱——“Outlook
Express”窗口打开的情况下,如果想再次接收邮件。可单击工具栏是的“发送和接收”按钮右侧的箭头,选择“接收邮件”。
二、打开附件
“收件箱”中有的电子邮件带有回形针标记,说明这些电子邮件中包含附件。这些包含在邮件中的附件是可以打开的。
1、单击包含附件的电子邮件,邮件的内容会显示在窗口右下角的预览框中;
2、单击预览框右上角的附件按钮,弹出下拉菜单;
3、在下拉菜单中单击附件,弹出“打开附件警告”对话框;
4、在“打开附件警告”对话框中选择“打开”,再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查看附件的内容了。
三、保存附件
1、单击包含附件的电子邮件,邮件的内容会显示在窗口右下角的预览框中;
2、单击预览框右上角的“附件”按钮,弹出下拉菜单;
3、在下拉菜单中选择“保存附件”命令,弹出“保存附件”对话框;
4、选中要保存的文件,并选择所要保存的位置,单击“保存”按钮,保存附件的操作就完成了。
议一议:
电子邮件与普通信件相比,有哪些优点?
在网页上收发电子邮件与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文献摘抄:
嵌入与链接功能是实现数据共享的主要方法,在对文档进行编辑时,有时会碰到文档的某一部份内容用WORD无法实现,但是却能用其他应用软件帮助实现的问题,有时还会碰到文档中的某一部份内容已被其他应用程序所创建的问题。嵌入与链接功能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教后小记:
收电子邮件及打开带有病毒的电子邮件也是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所以要提醒学生在打开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时要特别小心,对于疑似带有病毒的邮件要坚决不打开,并及时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毒杀毒,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第八课
学做邮票 教学目标:
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
掌握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
教学重点:
绘制简单的图形;
设置自选图形的格式
教学难点:
设置自选图形的格式
教学过程:
一、设计邮票的背景
1、打开“绘图”工具栏;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工具按钮;在编辑区拖出一个适当大小的矩形;
3、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填充颜色”工具按钮右侧的箭头,选择黑色为填充色,并单击“填充效果”命令,弹出“填充效果”对话框;
4、在“过渡”标签中选择一种效果,单击“确定”按钮;
5、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自选图形”命令,弹出“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将框线设置成“红色、方点、线粗1磅”;
6、单击“确定”按钮。
这样邮票的背景就做好了。
二、设计邮票的面值
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文本框”按钮,在编辑区拖出一个横排的文本框;在框中输入文字“8角”,设置文字格式为“黑体、三号、蓝色”,同时设置文本框格式为“无填充色”“无线条色”。
三、插入邮票的主体图案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剪贴画”按钮,将“动物”类别中的狮子“图片”插入到编辑区;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绘图”按钮,再依次单击“文字环绕”“紧密形环绕”,并且将图片调整到适当的大小。
四、组合邮票的各部份
将含文字“8角”的文本框拖放到矩形的右下角位置,将“狮头”图像拖放到矩形的中间偏上位置。再将三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选择对象”按钮,拖出一个虚线框,把三个部分框起来;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绘图”按钮,选择其中的“组合”命令。
这时邮票的四周会出现8个尺寸控制点,表示邮票的各部分已构成了一个整体。
试一试:
利用绘图工具栏设计一枚邮票
文献摘抄:
健康软件的选择:
电脑就是用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信息,帮我们解决更多问题的工具。现在我们只要点点鼠标,下载 个健康软件便能让我们的健康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这种简单的操作大家何乐而不为呢?目前的健康类软件主要建立在数据库查询类软件基础上,而其中资料的权威性和正确性成了选择目前这灯健康软件最主要的依据。
教后小记:
学生从学习制作邮票中得到了很多乐趣,通过学习可以告诉学生用这种方法除了做邮票以外,还可以做许多类似的图片,例如:贺年片、报头、给文章插入图片等很多内容,要通过教给学生方法,使他们明白用一种方法可以做很多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举一反三。
第九课
制作课程表
教学目标:
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
学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学会调整单元格的大小
教学重点:
表格的插入方法;调整单元格的大小
教学难点:
调整单元格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插入表格
1、创建一个新文档,单击“常用”工具栏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
2、单击“表格”菜单,将指针指向“插入”,选择“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
3、在“列数”中输入6,在“行数”中输入7,建立一个6列7行的表格;
4、单击“确定”
二、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
1、定位单元格
单击单元格,单元格内出现光标插入点,表示目前定位在这个单元格;
2、单元格间的移动
利用上、下、左、右光标键可以使光标在单元格间移动;
3、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
定位单元格后,就可以在相应的单元格中输入文字。
三、调整行高和列宽
1、调整列宽
将指针指向需要改变列宽的单元格的左、右边框线;
左右拖动,拖动时有一垂直的虚线,它表示当前列宽的位置。当列宽合适后,松开鼠标;
2、调整行高
移动指针到需要改变行高的单元格的上、下边框线;
上下拖动,拖动时有一水平的虚线,它表示当前的位置,当行高合适后,松开鼠标;
四、调整单元格的宽度
1、将指针指向单元格,当指针呈箭头形状时,单击;
2、将指针指向单元格的左右边框线,指针变成左右双向箭头形状;
3、左右拖动,可以改变选定单元格的宽度。练一练:
为自己制作一张课程表 文献摘抄:
在电脑前做健康运动
如果想拥有健康的身体,不仅要确保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休息。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长了,长时间操作电脑肯定会出现眼睛干涩,会感觉到背部、头部和颈部肌肉酸痛,这些都是现代化工作给我们身体健康带来的负面效应。
这时候我们可以让《爱眼卫士》这款软件来充当定时提醒助手,每隔一定时间它就会自动发出声音提醒你,甚至强制运行休息保护界面,这样我们就能够有一段时间让眼睛休息了。它们还可以在设定时间到达后出现3D人物,指导我们活动活动筋骨,放松一下那根绷紧的弦了。教后小记:
插入表格的操作比较简单,部分学生对调整行高、列宽感觉困难,应适时给予个别指导。
第十课
表格的修改
教学目标:
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
掌握合并单元格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
合并单元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
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在表格中插入行
1、将光标定位在第五行;
2、单击“表格”菜单,将指针依次指向“插入”“行”后单击;
3、在插入的行中输入“午休”
二、合并单元格
将“午休”所在行的多个单元格合并
1、选定单元格,单击“午休”所在行的第一个单元格,拖动到这一行的最后一个单元格;
2、单击“表格”菜单中的“合并单元格”命令
三、拆分单元格
增加“上午”单元格的内容
1、单击“1”所在的单元格;
2、单击“表格”菜单中的“拆分单元格”命令,弹出“拆分单元格”对话框;
3、在对话框的“列数”中输入“2”,在“行数”中输入“1”;
4、单击“确定”按钮;
5、同上,将单元格“2”“3”“4”拆分为钎2列;
6、将单元格“1”“2”“3”“4”前面的空白单元格合并,在合并的单元格中输入“上午”
四、删除行、列
1、选定要删除的行;
2、右击,弹出快捷菜单;
3、单击“删除行”命令
五、单元格内容居中
1、选 定课程表全部内容;
2、右击,弹出快捷菜单;
3、将指针指向“单元格对齐方式”,单击“中部居中” 练一练:
按课文的步骤制作一张课程表
第十一课
表格的修饰
教学目标:
学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
了解表格底纹的设置方法;
学会设置表格的边框;
了解表格自动套用格式的使用
教学重点:
表格底纹的设置方法;
设置表格边框
教学难点:
表格底纹的设置方法;
表格边框的设置
教学过程:
一、表格文字的修饰
1、表格文字的修饰
将标题“课程表”设为:黑体、二号、红色、居中。
选定标题“课程表”;
将“课程表”三字设为:黑体、二号、红色、居中
2、设定表格文字
将表格文字设为:加粗、四号、仿宋、蓝色
选定表格文字;
将文字设置为加粗、四号、仿宋、蓝色
二、设置表格边框 为“课程表”添加边框
1、选定“课程表”
2、右击,在快捷菜单中单击“边框和底纹”命令;
3、在“边框和 底纹”对话框中单击“边框”标签;
4、单击“网格”选项;
5、在线型列表框中选择线型;
6、在颜色列表框 中选择”红色;
7、单击“确定”按钮
三、设置表格底纹
1、选定“课程表”;
2、右击,在快捷菜单中单击“边框和底纹”命令;
3、单击“底纹”标签;
4、在“填充”颜色中选择“浅绿”,“式样”列表框中选择“5%”;
5、单击“确定”按钮
四、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1、将光标移到表格中的任一单元格中;
2、单击“表格”菜单中的“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命令,弹出“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对话框;
3、在“格式”列表框中单击需要的格式,预览框中可浏览所选效果;
4、选择满意的格式后,单击“确定”按钮
练一练:
用学过的方法修饰自己的课程表
文献摘抄:
读卡器一般分为USB接口型、PCMCIA适配器型、IEEE-1394高速接口型,甚至政治家IDE接口型和软驱接口型等,市面上最普及的就是前两种,除了接口不同之外,可以读的卡也不尽相同,有的读卡器只能读一种卡,这样的产品适合那种只有一种数码存储卡,并且对产品售价相对敏感的用户,还有一些可以同时支持很多种存储卡,比如市面上的六和一读卡器,这样的读卡器几乎兼容市面上的所有类型的存储卡,用途较广。
教后小记:
学生可以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来修饰自己制作的课程表,使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修饰效果可以得到不同的课程表,学生兴趣浓厚,并把自己制作的课程表与别人制作的课程表进行比较,学生之间还互相学习,不断美化自己的课程表,从而熟练了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第十二课
页面设置
教学目标:
了解分栏的方法;
学会设置页眉、页脚;
学会插入页码。
教学重点:
学习分栏;设置页眉、页脚;插入页码
教学难点:
给文章或段落分栏;
添加页眉、页脚
教学过程:
一、分栏
1、打开文件“九寨沟”;
2、选中全文;
3、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分栏”命令,弹出“分栏”对话框;
4、在“预设”选项中单击“两栏”;
5、在“栏宽”栏中输入“19字符”,“间距”栏中输入“3字符”;
6、单击“确定”按钮。
练一练:
将《九寨沟》一文分为两栏,并设置栏宽为“20”,间距为“4”。
二、设置页眉、页脚
1、单击“视图”菜单中的“页眉和页脚”命令,出现“页眉/页脚”工具栏,并进入页眉的输入状态;
2、设置页眉。在“页眉”处输入内容:小学语文第七册;
3、切换到页脚,单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在页眉和页脚间切换”按钮;
4、设置页脚。在“页脚”处输入:九寨沟。
三、设置页码
1、单击“插入”菜单中的“页码”命令,弹出“页码”对话框;
2、确定页码位置,在“位置”列表框中,选择页码出现在“页面底端”位置;
3、页码的对齐方式,在“对齐方式”列表框中,选择“居中”对齐方式;
4、页码格式。单击“格式”按钮,出现“页码格式”对话框,在“数字格式”列表框中选择页码格式;
5、单击“确定”按钮。
试一试:
在《九寨沟》一文中插入页眉“《语文第七册》”,在页脚处输入“《九寨沟》”,并插入页码,对齐方式为“居中”。
文献摘抄:
页眉是指页面的上端,页脚是指页面的下端,可以通过“页眉/页脚”工具栏上的各个按钮,对页眉和页脚进行各种相关操作。
第十三课
打印预览
教学目标:
了解打印预览的作用;
学会使用打印预览功能
教学重点:
学习使用打印预览功能
教学过程:
一、打印预览
1、打开文件《九寨沟》;
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印预览”功能按钮;
3、文章的打印预览窗口中就可以看到这篇文章的打印效果;
4、预览结束,单击“关闭”按钮,返回到编辑文本窗口;
二、纸张大小的设置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
2、单击“纸型”标签;
3、单击“纸型”框右侧的实心三角形,弹出“纸张类型”列表;在“纸张类型”列表中选择适当大小的纸张;
4、单击“确定”按钮,结束页面设置;
5、单击“打印预览”按钮,预览打印效果。
三、设置页边距
1、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单击“页边距”标签;
2、单击“上、下、左、右栏”右端的上下箭头,调整页边距,或在“上下左右”栏中直接输入页边距数值;
3、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页边距的设置。
练一练:
将上下左右边距设为“4厘米”后,执行打印预览命令
文献摘抄:
在预览窗口中,指针变成放大镜形状,这时看到的是文章的整体效果。如果想看清文章某一部分的打印效果,可以单击文稿相应部分;再单击文稿,屏幕立即恢复到整体效果。
第十四课
给朋友写一封信
教学目标:
学会用“WORD”制作信封;
学会制作一张贺卡;
了解在“WORD”中发送邮件的方法
教学重点:
用“WORD”制作信封;
制作一张贺卡;
教学难点:
用“WORD”制作信封;
制作一张贺卡;
教学过程:
一、制作信封
1、单击“工具”菜单中的“信封和标签”命令,出现“信封制作向导”对话框;
2、根据提示选择信封样式,输入收信人、寄信人信息,完成信封制作。
二、制作贺卡
1、设置贺卡的大小边框
插入文本框。单击“插入”菜单,将指针指向“文本框”,单击“横排”,在编辑区拖动画出文本框;
确定贺卡的大小。当指针指在文本框上呈十字箭头时双击,弹出“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单击“大小”标签,在“高度”和“宽度”栏中输入“8CM”和“14CM”。选中“锁定纵横比”选项;
设置边框线。在“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中,单击“颜色和线条”标签,将“填充颜色”设置为“无填充色”,“线条颜色”设置为“宝石蓝”,线型设置成“上下文武线、6磅”;
2、插入图片
1、在贺卡文本框内单击,使插入点在贺卡内;
2、单击“插入”菜单,将指针指向“图片”选择“来自文件”命令,选定准备好的图片,单击“插入”按钮;
3、调整图片大小、位置,使图片与贺卡融为一体;
3、输入贺词
在贺卡文本框内单击,使插入点在贺卡内;
插入艺术字“新年快乐”。单击“插入”菜单,将指针指向“图片”“艺术字”命令,单击,弹出“艺术字库”对话框,选择艺术字格式,单击“确定”按钮;
在弹出的“编辑„艺术字‟”对话框中,选择字体、字号、加粗;
三、发送贺卡
1、单击“文件”菜单,将指针指向“发送”,单击“邮件收件人”,弹出邮件发送窗口;
2、在“收件人”栏中输入收信人的电子信箱地址;
3、在“主题”栏输入主题“贺卡”;
4、在文本区写上简短的信;
5、单击“发送”。
练一练:
用WORD制作贺卡,并将它发送给你的好朋友
第二篇:小学美术第八册全册教案
小学美术第八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节日、看花灯、水墨变体画、穿穿编编、纸卷魔术、罐和壶、适合纹样、车、我设计的车、我造的车、乘车印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染纸、套色纸版画、看新闻画新闻、石头中的生命、环境小设施、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教学目标: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设计.应用】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
认识原色、间色、冷暖色,并能调配出间色。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能用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写生,表现出物体和人物的特征。会动脑筋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教学难点
在课堂活动要注意工具安全的使用、注意设计与功能的关系、能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活动、大胆进行想像,并表达自己的创意,在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总课时:30节
第1课《节日》
教材内容:
本课以培养学生对节日生活的体验为主。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容极其丰富。节日总是与欢乐的游园、隆重的庆典、精彩的演出、热闹的街景连在一起的。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通过学习,唤起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愿望。使学生通过看一看,忆一忆,画一画,说一说,用色彩表现出节日的热烈气氛,从而掌握表现节日场景的方法。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观察节日场面,从而捕捉到节日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感受节是节日中亲人团圆的浓厚亲情,并能够画出或用各种材料制作出节日中有趣的情景。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饮食、风俗文化的了解和感性认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可以以学生探索研究为主,教师启发为辅,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模仿中掌握节日活动场景绘画的技巧,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线条表现能力,激发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有助于学生成为积极的评价主体,提高评价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贯穿始终,努力营造一种热烈的互动气氛,促使师生各自探索、相互启发、共同发展。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热闹欢快的节日场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操作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表演、绘画、制作、表现节日的有关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更好地体验节日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节日场面的表现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节日。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节H活动,掌握节日场景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
教学难点:
回忆丰富多彩的节H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热闹欢快的节日场景。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师:有关节日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节日有关的风俗习惯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
生:收集各种与节日有关的风俗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油画棒、彩笔)。
二.教学思路:
①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室里挂些与节日有关的饰品,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节日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展示)
②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的是哪些节日?并尝试介绍与这些节
日的相关的风俗活动。
③课的拓展:欣赏有关节日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的情感。
例如清明节、中秋节„„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④模仿游戏:学生自己模仿节日活动中人物的动作、活动的情景,如:端午节划龙舟、重阳节登山、元宵节看花灯„„体验、感受可以加深学生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三.教学讲评: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和评价意识。鼓励构思新颖、独特的学生,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欣赏能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
看花灯
教学内容:
彩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艺术,寄托着老百姓对幸福的期盼,体现着节日的喜庆和吉祥。花灯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功能多样,是一种融工艺、书画为一体的艺术品。由于它是群体之间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并与民风民俗共存,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孩子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艺术,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花灯,了解其艺术风格,简单掌握花灯制作方法步骤以及花灯的种类、色彩、形式上的特点,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用绘画、拼贴等各种美术技能创作一幅以花灯为主题的画。让孩子们在感受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同时,提高艺术鉴赏力,增强民族
自豪感。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观看各种花灯,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灯会场景,抓住灯会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回忆、想像,让学生了解花灯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操作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绘画、制作、表现彩灯的有关探究活动中,更好地体验花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绘画花灯或节H灯市的表现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花灯,收集有关花灯的资料,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花灯。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人深地感受元宵节—花灯活动,掌握花灯和节日灯市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民间艺术和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
教学难点:
回忆丰富多彩的灯市场景和各式各样的花灯,抓住灯市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力。热闹欢快的灯市场景或绘画出造型独特的花灯。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灯市活动和花灯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元宵节—赏灯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花灯的风俗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环境准备:教室里挂些花灯,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①观看视频、激发兴趣: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花灯和灯市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花灯节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展示)
②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过的花灯,并尝试介绍这些花灯有什么特色。③老师介绍花灯历史:老师结合课件介绍观灯活动的来历及相关花灯的品种和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节日风俗活动和民间艺术的了解。
④展示交流花灯: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花灯,介绍花灯外型、结构、制作及材料方面的特点。
⑤师生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灯市活动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观灯活动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⑥老师示范: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观看花灯时的热闹场面以灯为主要表现象。
⑦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能表现灯市热闹气氛的画。
⑧评价展示:优秀作品欣赏、评析。
⑨课的拓展:欣赏有关元宵节—赏灯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情感的流露。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评价:
在本课的教学中,既有来自教师的接受性评价,又有学生之间相互的评价,-还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自我评价。如,展示学生作品时,可以先请他们以小组的形l式互评,评出的作品再在班上展示,然后让学生以贴星星的形式给展示的作品评l价。在课的结尾处,可以让学生以鼓掌 的形式表达,这些评价的有机结合,更能体现学生的绘画水平和风格。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3课
水墨变体画
一、教材分析
变体画就是把艺术家原有的作品,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想像,画出面目一新的作品。在《水墨变体画》一课中,我们利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工具,把中外优秀的作品,加入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受,运用水墨画的技法,合理构图,有层次地表现水墨画的质感,画出新奇的水墨变体画。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画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2)操作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像,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
(3)情感目标:借助于名画的形式画出对生活的回忆和感受。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用水墨工具临摹改编名画。
教学难点: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以及水墨的浓淡来表现画面。3.建议课时:2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水墨画工具;名画投影片;补充的名画;范画作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2)欣赏:
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中外名画,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在欣赏时思考画面的主题内容和构图。
欣赏课本上高更的画《高更你早》,思考画面上的主题内容。(3)讨论:
师:什么是变体画? 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全班交流。(4)作品评析:
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与高更原作
①选择《高更你早》或《故乡的梦》进行改编。
②可选择横或竖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③勾线后染墨。
(5)作业展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评。(6)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水墨名画改画成水彩画或油画。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将上一课时的作业展评。讨论作业的创作表现娩果。(2)欣赏:欣赏中国汉代画像石和木版年画。(3)讨论交流:
讨论: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上画面内容。让学生联系我们的平常生活情景谈一谈。
(4)创作构思:
①欣赏书上的儿童画作品。
②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参照书上提供的三幅画进行变体画的创作。③教师点评:构图和内容丰富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④教师用线描的方法创作《老鼠娶亲》,画出结婚时的热闹场景。(5)创作练习:
师:在宣纸上模仿汉代画像石或年画的形式画一幅水墨变体画。
(6)作业要求:
水墨要求:注意水墨的浓淡,用中锋勾线,粗细匀称,线条流畅。用侧锋渲染时注意墨色的焦、重、浓、淡、清的运用。构图要求:合理安排画面,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7)评价:让学生针对作业的内容题材、画面构图的表现力进行自评和互评。
(8)拓展:将传说中的八仙和门进行分析比较(主体物,构图的表现方式)。
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变体画。水墨画的技法要求:
①用毛笔的中锋勾画主要的形状。②用毛笔的侧锋做大面积的渲染。③墨色的运用:焦、重、浓、淡、清。
学生作业练习: 学生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4课
穿穿编编
教学内容:
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让学生在欣赏制作过程中了解各种不同材料的“穿编技巧”,并从造型、色彩上去把握“各种穿编物品”的质材美、色彩美、装饰美,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简单的“穿编方法”,并训练其立体造型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及传统工艺的精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操作目标: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建议课时:1~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学生准备:穿编材料、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与中队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第二课时进行设计制作。
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进行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
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谈谈感受: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的感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协调好,我们比一比哪
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
同桌讨论: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教师演示: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用铅笔画底稿。
用刀刻出横的或竖的小口 子。
剪下比小口子略窄的纸条。
用纸条上下穿编。
用手指将穿好的纸条向上挑起形成弓状,再将纸条两头在纸的反面固定,一幅漂亮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学生制作:以同桌合作的形 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可以模仿例图做,也可自己创造方法做。交流与评价:以“穿编博览会”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课后拓展:
回家后寻找一下身边的穿编物。阅读一本有关穿编的书籍。上网查询一些有关穿编的资料。学生的评价:
是否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别人作品的看法。
对老师的讲课是否喜欢,哪些内容自己爱听。(2)大家的评价:
是否对本课美术学习和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否积极地参与到本课的活动中来。
能否充分发挥想像力,将自己的想像大胆地表现出来。能否巧妙运用适合的材料完成作品。
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5课
纸卷魔术
教学内容:
从平面造型走向立体造型,通
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手法,巧妙地利用色纸进行的立体造型。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抓住要表现的事物的特征,充分利用和放大其特征部
分,使其更形象。由于本阶段的学生在形体知觉上处于从平面知觉向
立体知觉过渡的阶段,因此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水平设计练习形式。纸
卷魔术是以纸为材料,根据纸材的特点造型,造型力求简洁、单纯、概括,产生独特有趣的艺术效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运用色纸和各
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
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
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2)操作目标: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
(3)情感目标:通过纸卷造型 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 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建议课时:1~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碟片、电脑课件、制作材料工具。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工具。教学过程:
一.教学思路:
观看碟片: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学生欣赏,能否说说你在碟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 猜谜语: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蛇)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羊)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欣赏。
小组讨论:教师给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让学生分析讨论:采用了什么材料?如何制作的? 学生试做:学生试做动物纸卷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教师演示:教师演示纸卷动物的制作方法。
学生制作: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模仿范图制作,也可自己设计造型。
交流与评价:以“纸卷世界”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
课后拓展:回家后,尝试用纸卷做“小兔子的一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6课
罐和壶
教材分析:
《罐和壶》这课提供了很多可供欣赏的图片,是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的罐和壶的欣赏,从而了解古今中外有关器皿的文化,并能从艺术性和实用性的角度比较,分析各种罐和壶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2)(3)认知目标: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
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陶泥、制陶的简单工具(泥刀、垫 纸板、水罐、抹布),制作好的作品若干。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陶:
a.欣赏艺术大师作品及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b.欣赏制作好的陶罐和陶壶的作品。二.摸陶:
让学生上来摸一摸陶,感受一下陶土和瓷的不同质感。三.说陶:
说说陶土和其他材质的区别。四.做陶:
常用方法有泥条盘制和轮制等。例:泥板成型法:
①拍两块泥板,一块作罐底,另一块围成罐身,收口处配合双手协调制作; ②做一泥条粘于罐身作罐柄,装上壶嘴; ③采用泥条和泥球装饰罐身。五.赏陶:
将学生做好的罐和壶陈列在教室的窗台上晾干,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一自己最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喜欢。
六.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7课
适合纹样
教材分析:
漂亮的纹样装点了我们多彩的生活。从毛巾手帕到衣物和生活用品,从路边的公用小设施到大型建筑物的装饰,都能看到它们美丽的身影。把美丽的图案设计在一定的形状中,拿掉边框还是原来的形状,这就是适合纹样。无论这些纹是有秩序的还是富有变化的,是艳丽的还是淡雅的,各种风格的适合纹样奏响我们生活的艺术乐章。
《适合纹样》是一节以设计为主的美术课,通过欣赏大量的适合纹样,动手搭配设计各种适合纹样,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结合生活实例创作新颖的适合纹样。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欣赏、讨论、操作和绘画等手段,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交流创作的方法,在创作中发展个性。
(2)操作目标:学生通过创作设计,用彩笔勾画出富有变化的适合纹样,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在交流、欣赏、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欣赏、交流、操作,设计创作出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的巧妙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出富有变化的适合纹样。
建议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各种适合纹样的图片。
教具:课件、有适合纹样的用品。
学具:彩色笔、作业纸、点、线、面的图形若干。
教学思路:(1)观赏、讨论:
①教师展示两只瓷盘,一只有适合纹样的瓷盘,一只白瓷盘。让学生选择喜欢哪一只,说出理由。
②教引出课题:适合纹样。③找找生活中的适合纹样。
④找找大自然中的适合纹样。
⑤学生分小组讨论:适合纹样的特点。
⑥教师小结:适合纹样就是适合一种形状,又能独立成为图案的纹样。(2)欣赏、评议:
1.欣赏一组瓷器上的适合纹样。2.欣赏一组中外古建筑物上的适合纹样。分组交流评价这些适合纹样的造型特点。拼拼、玩玩:
① 学生分小组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点、线、面的图形进行合作,拼出富有变化的适合纹样。② 小组展示:每组派代表介绍作品,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③ 小组同学合作利用身体创作适合纹样。④ 利用文具摆出适合纹样。
(4)创作示范:
①教师示范画一个适合纹样。让学生讨论,还可以采用哪些图案来创作。请学生试画。
②创作要点:
a.适合性: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出示图例)。
b.选择造型的主体内容:花卉、昆虫、风景、点、线、面。
c.色彩的搭配:冷色调、暖色调、对比色、七彩色。
d.画的技巧:在每一方块中画相同或对称的图案。
③设计师乐园:
准备六组活动材料:圆形盘子;方形头巾;三角形蛋糕;长方形地毯;椭圆形餐垫;水果拼盘。
④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设计创作。⑤教师巡回指导。
⑥设计博览会: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5)课后拓展:
①尝试为妈妈设计一件毛衣的适合纹样。②为班级的板报设计适合纹样。学习评价:
1.学生是否能通过欣赏、交流发现适合纹样的特点。学生能否在操作过程大胆表现
2.学生是否能运用线条和色彩设计适合纹样。3.学生是否能运用线条和色彩设计适合纹样。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8课 车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本课是本册教材“车”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与“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其中图片资料尤为丰富,主要分为实物照片和绘画作品—实物照片包含了不同时代、用途各异的车,绘画作品也罗列了水彩、水粉、白描等各种综合表现技法的学生作业,因而本课的教学主旨显而易见。即:通过图片的呈现,使学生获得有关车的
各种丰富信息,如车的名称、结构、用途、历史等,再通过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描绘自己感兴趣的车,同时为下一课时“我设计的车”所属“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作好准备。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接触古今中外的不同车辆,了解其主要的组成结构、功效用途。
(2)技能目标:尝试用喜欢或擅长的方式描绘车的外形,培养表现能力。(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的造车历程,探究车辆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与车辆制造相关的典型事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车的各方面知识,用自己 学过的绘画表现方法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车的造型。
教学难点:车辆的外形特点及其规律;以绘画的形式对车进行造型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学生初步接触有关“车”的艺术性话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当对车这种重要的机械有所了解,其中包括车的各个种类、车的多样材质、车的基本结构、车的不同功用以及车的发展历史等,知道人类的这项重要发明对自身有多么重要,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怎样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尝试以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车的造型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上网浏览并下载一些表现“车”主题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乐、影片,大师的画作,学生绘画用纸等。
学生准备:美术创作的工具及材料,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情况。
(1)感知与体验:
①观看有关“车”的音像资料,认识各种车辆,再说说自己知道的车辆及其特点,了解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造型的车。
②教师对以上问题做简单总结,介绍车的发展。
③同学分4。6人小组展开讨论,围绕“人类与车”这一话题进行交流,说说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车,车辆的发明和制造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什么帮助。
④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单归纳和规律总结。从车的造型、材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类概括并明确板书。⑤教师和同学对车的造型展开进一步探究,就其主要构成部分—车身、车
轮的外形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再对其中的细节做深入了解。如门、窗、顶、灯等。教师将大家的发言归纳整理后,以绘画的方式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2)创作与表现:
同学以线描绘画的形式对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车辆进行表现。在表现车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注意细节的刻画。
(4)① 教学评价:
同座位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车,并将作品展示在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展示栏中。
欣赏名画当中画家笔下的车。说说自己对画作的看法,谈谈画面中的车在整幅作品中的作用。②
③想像未来车辆发展的趋势,同学互相交流各人对未来车辆的看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9课
我设计的车
教材分析:
在上节课的学习当中,学生欣赏了古今中外大量的车辆,合作探究了车的共性,描绘表现了车的个性。本课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现代汽车,尤其是概念车的图片,中间穿插的文字部分又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知识性学习的内容与任务以及提示性学习的建议与要求,是对教学极为有效的帮助。需要提出的是,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其他类型车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如现代自行车、摩托车、地铁、火车、磁悬浮列车等,以便更大范围地拓展学生的思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不同领域的应用,知道车的设计与制造要符合人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技能目标:培养对车辆造型的设计、表现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3)情感目标: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科学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想像、设计新的车辆造型,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教学难点:想像与设计的思路;绘画与表现的技法。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车的音像素材、播放器、powerpoint课件。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1)感知与体验:
①教师播放与车有关的声音资料,如火车鸣笛、车轮滚动、汽车喇叭声、摩托启动、自行车刹车等,学生听辨声音,以此判断车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分析:
板书:第9课 我设计的车
a.车辆的外形:根据所听车声,猜测发出声音的车辆,回忆车辆的外形特征,用简洁的线条画出车的外形轮廓。
b.车辆的功能:说说这些车的作用,再用肢体动作模仿它们不同的工作状态。
②教师对同学的讨论结果予以简要小结,使同学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即:车辆的发展与变化都是应人们的需要而改进、变化。人们在设计与制造时,主要考虑的
是两大方面的因素,一是外形变得更实用、更漂亮,二是功能变得更强大、更多样。
③师生共同就车辆的设计展开a.教师向同学介绍班格尔等著名的车辆设计师以及各种经典车型,同学也发表意见对众多大师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b.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交流,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c.各组选派同学向全班同学交流,介绍本组同学的好创意、金点子
d.教师对同学的发言做简单小结,同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归纳。即:外形创作可分为几何形、实物形,力求简洁、协调;
功能设计可分为组合式、添加式,力求多效、强势。
④教师对以上总结的内容予以强调,并用简洁的线条进行绘画演示。(2)创作与表现:
①采用情景创作的形式,由学生担当车辆设计师,自行设计创作
一幅新款车型效果图,也可以参考
教师给出的资料图重新组合。
②动作快的同学,可采用以下 不同的练习方式:
a.在完成的效果图上添画一 些必要的人物或场景,添加成完整的情景图。
b.继续设计其他款型的车辆。(3)评价与反思:
①作品交流。
a.小组交流。同学完成后在组内交流,向本组同学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b.全班交流。以“车展”、“新车发布会”、“车辆设计展示会”等形式开展活动。同学将作品展示教师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展示区内,全班同学观看这些作品,由各小组选派的“推介员”负责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优秀作品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②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做简要小结,鼓励同学开阔思路,设计出更具高科技、更富时代感、更兼人性化的新车。学生的评价:
是否喜欢课堂中的各种学习活动。
自己的想法是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是否愉快。作业是否表达了自己设计的意图。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10课
我造的车
教材分析:
《我造的车》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教学内容,通过《车》、《我设计的车》两课的教学,学生对车的发明、车的形状、车的功能已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本课主要通过“造车”行动,一方面加深对车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操作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造车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同车辆的造型特征,并对废旧材料有一个新的认识。
(2)技能目标:掌握造车的基本方法,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车。
(3)情感目标:通过不断的尝试,体验创造的艰辛,培养学生在对待创造性活动时的持久性与耐挫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废旧材料“造车”,感受变废为宝的神奇与创造的乐趣。
教学难点:废旧材料的合理借鉴与运用,解决车辆造型的变化方法,以及车辆各部分的组合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教师制作的车的范例。
学生准备: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
(1)感知与体验:
①请同学们分别介绍所带的废旧材料,感受不同材料的形状、材质特征,以及色彩情况,教师就这些生活中用过便弃之不用的废旧材料进行环保方面的宣传。②教师将“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的话题引向本课主题,并在每组中选择一件材料,快速地组合,制成一辆奇特的车,分别请两位同学进行以“车”为主题的创作尝试。
(2)创作与表现:
①师生就车的制作进行讨论:从选材到制作方法。
②以4-6人小组为单位,利用‘各自带的材料,合作制造一辆车。③将小组合作的车辆置于黑板前的展示台上,请同学简单地点评。
④教师出示制造的精品车,请学生将它与前面造的车进行比较,谈谈不同的感受—更美、更奇特。
⑤学生讨论:如何将车变得更美、更奇特。(夸张造型;装饰车体)⑥利用各种手段,小组将先前造的车变得更美、更有个性。(3)评价与反思:
①小组分别介绍各组所造车的优势后,进行“奇思妙想奖”、“最佳造型奖”、“最佳色彩奖”、“最佳合作奖”等奖项的评选。
②欣赏其他材料制造的车。
三、学习评价建议: 1.作业评价:
评价内容—-作品的创造性与视觉美感。
评价目标—-通过对学生作品里反映出来的创造性、视觉美感来了解学生
对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车辆造型中所包含的视觉美感因素的理解。
2.表现评价:
评价内容—-学生的参与l生(发言、讨论情况);学生对于同学的发言及
教师的表述所持的态度;讨论时的参与程度。
评价目标—-通过对学生课堂中的讨论、发言等表现进行,全面分析学生
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度及所持的学习态度,及时鼓励与促进他们向良好 的方面发展。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乘车印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日常生活中乘车时的不同情形,体会乘车时兴奋、悠闲、焦急、无奈等情绪变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2)技能目标:能以各种人物动态表现出乘车时的情景,并学习必要的构图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回味生活的能力,通过对乘车的种种印象的讨论,去发现平常事中平常人的闪光点,宣扬尊老爱幼、文明乘车的好风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方式,回忆乘车时印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乘车印象,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 想像能力。
建议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教师提供房车的内部图片,让学生感受坐在里面一定会有一—种舒适的感觉,然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房车的外部——原来是一辆车,由此导入本课主题:乘车印象。
(2)学习与创作:
①学生回忆乘坐各种车辆的种种感受与印象深刻的事,并到黑板上画一画:
②针对黑板上的绘画作业,了解学生绘画情况,选择下一步的教学策略:绘画创作的指导重点放在人物动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不同构图的表现方法? 构图——画面的安排可选择车厢内的满构图或车厢外的大范围的构图。人物——示范各种相关动态,注意人物表情及人物间的高低变化与前后遮挡。
③欣赏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
④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乘车印象》。(3)评价与反思:
①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②可将学生作品汇集成册。三„学习评价建议 作业评价:
评价内容——速度评价、视觉美感评价、合作性评价。
评价目标——速度评价要求学生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提高效率,有效促进学生快动脑、快动手,养成抓紧时间的好习惯;从学生的
作业中反映出的视觉美感,不仅可了解他们对造型语言的掌握情况与表达能力,同时也能看出在创作中的预见性与计划性,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性。2.过程评价:
●评价内容——学生对各教学环节的不同反馈(学生对同学及教师的态度);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新生成事物的应变能力。
●评价目标——通过这一部分的评价,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可考察各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在不同教学环节下教师对学生反应的预见性,以有效面对不断变化的课堂。3.展示与评价:
(1.)观赏同学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的优缺点,回味作品中的各种滋味,倡导
文明乘车的社会风尚。
(2.)名家绘画作品欣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
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组织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教学课时:2—3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
学生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凋色盘、水罐等。教学课时:(第一课时)(1)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 复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知识。游戏:教师取出一种三间色,学生要拿对相对应的两种原色。
给6种颜色排排队、将红、黄、蓝、橙、绿、紫6种颜色按一定的 规律和顺序排队。
说一说排序的理由。
教师小结:靠一起的颜色很相近,很协调,距离较远的颜色反差较大,对比较强。
(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板书归类归纳:
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
协调色: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等等。欣赏多媒体演示的一组 图片,谈谈画面的色彩,以及给你的感觉。
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揭示:红与绿、黄与橙、绿与紫是对比色,对比使画产生很强的活力和跳跃感,给人鲜明、刺激的感觉。
·蓝与绿、红与橙、紫与红、黄与绿等是和谐色,给人和谐、愉悦、层次丰富的感觉。
联系日常生活,找一找身边的对比色与和谐色。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用水粉色调配几种对比色和协调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介绍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谈一谈对其画面色彩的感受。第二课时:
(1)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复习所学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知识。教师总结:无论是绘画或设计,对比与协调都不可少。如果以协调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对比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既协调又生动,统一中有对立;如果以对比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协调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既丰富又和谐,对立中有统一。(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凡高等),有些是用对比色画出的,有些是用协调色画出的,比较它们不同的色彩感觉。说说自己对大师作品的理解,感受色彩的魅力:
小组畅谈感受并:进行探讨归纳:
对比色:强烈、刺激、跳跃、张扬。
协调色:温和、含蓄、平静、柔美。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对比色
或和谐色作画。教师演示绘画步骤:先设计出画面的内容,再构思安排好画面,确定画面主体,将草图打好后,上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展示学生作业,大家共同评议、交流观画感受,分享创作感受。
展示作品,并请小作者自由评说。学生间相互欣赏作品,畅谈感受。(5)课后拓展:
讨论:通过欣赏和创作你发现了哪些色彩搭配的规律?(自由发言)总结出色彩搭配的规律:对比中求和谐、谐调中求变化。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界的、绘画作品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并通过小组讨论思考、分析、比较,理解、总结概括出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配色原理;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自己的理解与实践,把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调配方法,并学会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作画。3.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注意教室环境卫生。
学生在用和谐色作画时,容易使画面显得过于单一,要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的层次和明度。
三、学习评价建议:
(1)学生的评价:
●能否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有合作精神。
●能否进行简单的调色练习及绘画操作。
●能否从创作中感受成功的乐趣,提升学习兴趣。
(2)大家的评价:
●是否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是否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是否能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是否能大胆想像并表达自己的创意。
●是否能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3)评价的方式:
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结合教师点评。
四、教学资料库
对比色是人的视觉感官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视网膜对色彩的平衡作用,当我们在强烈的阳光下目不转睛地盯着一面红旗,然后把眼睛合上,眼底会浮现一面绿色的旗帜。
对比色是两种颜色的色性相反,并列在一起可产生格外强烈的对比的颜色。
例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对比色具有对抗性。巧妙运用可以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运用不当会让人感到非常俗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
染纸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不同的折叠方法及染纸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教学难点:
染纸时颜色搭配和多种染纸方法的使用。教学课时:1—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2条扎染的丝巾,宣纸、颜料、水彩笔、录像,各种染 纸作品。教学过程:
学生准备:水彩笔、颜料。教学思路:
a.本课主要是采用欣赏、小组合作等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
b.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来进行教学,在引导、发展和拓展阶段恰当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34
积极鼓励,让他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c.在作业上,让他们尝试多种折叠和染纸的方法,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d.在课后拓展过程中,要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动手能力。教师
可以出示一些染纸的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利用课后的时间,与同学或家长合作,做出染纸服饰等等。
三、学习评价建议
(1)学生的评价:
是否能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激发起自己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创作的欲望。
教师上完这节课你到底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大家的评价:
是否能掌握染纸的技巧。
是否敢于尝试不同的染纸方法。
能否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评价的方式:
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学生可以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然后进行互评,这样可以起到互补的效果。教师的评价多采用积极鼓励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由于个性的差异性,根据它们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评价,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1)师生互动。
教师带来2条丝巾,一条是白色的,另外一条丝巾的颜色比较鲜艳,而且丝巾上还有一些图案。
A.你喜欢哪一条丝巾,为什么?
B.你知道丝巾上的颜色和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
C.你还知道哪些扎染的产品?(2)欣赏。
播放一段手工印染的录像,让
学生了解什么是印染,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师生互动。
出示染纸,比较染纸和丝巾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揭示课题。
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美丽的染纸。板书课题:染纸。2.发展阶段
(1)欣赏作品,师生交流。
让学生欣赏多张染纸作品,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问题: A.染纸上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B.染纸上的颜色是利用怎样的方法染上去的?(2)师生互动。教师示范。
A.教师示范制作一张染纸。先将纸对折几次,不要打开,然后将折 好的纸的一角放人彩色颜料中,颜色在纸上迅速的染开,之后小心的 将纸打开,纸上染出了有规律的图案。B.教师小结染纸的方法:先折后染。(3)染纸的方法及步骤。
A.久折纸。折纸时折出的式样,决定了染完以后整个印染的效果,根据染花纹,把纸张折叠成较小的形状,如“三角形”、“田字形”、“扇形”等等,折时边与边要对齐。也可以将纸作任意地搓揉,不打开直接进行点染。教师示范半字折、田字折、折扇折和辐射折的折法。
B.调颜料。根据自己需要,调出颜料,色彩可调稀一些,以增加纸张的吸水性,所调色彩的颜色重(深)一些。
C.染纸。染纸的方法有很多,运用不同的方法染出的效果也都不一样。浸染法,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了颜色。
滴染法,将彩色墨水直接滴在折好的纸上,并将纸进行挤和捏,这样可以让颜色尽快的染进去。
点染法,用毛笔将颜色涂点到需要颜色的地方。(4)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A.让学生进行染纸,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折叠和印染方法,会取得更好 的效果。
B.掌握多种颜色的搭配方法(大小色块搭配、各种颜色搭配、深浅搭配等)。
(5)教师巡回辅导。
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作个别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交流。(6)作业讲评。
A.作业展示:在教室里拉一根绳子,将染纸夹在绳子上展示。B.作业讲评:在作业讲评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评选出“小小设计家”。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3.课后拓展
欣赏民间印染工艺:贵外I蜡染、南通蓝印花布。利用课余的时间,与同学或家长共同设计制作染纸服饰。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14课
套色纸版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套色纸版画的基本知识,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和技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习内容:
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相关知识,学会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让作品新颖、独特,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
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教学难点:
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纸版画范图、彩色油墨、胶滚、白板纸、刻刀、剪刀、圆珠笔、6B铅笔、吹塑纸、乳胶、瓶盖、木蘑菇、马莲、勺子、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白板纸、吹塑纸、圆珠笔、剪刀、刻刀等。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谈话导入)(1)展示纸版画作品供学生欣赏、探究。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大家想知道吗?
我们学校美术组的同学创作的纸版画作品在全国少儿画展中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班上的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他们为我们学校赢得了荣誉,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感谢!想知道他们创作的是哪些作品吗? 好,老师选了几张作品让大家欣赏,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些什么。我想请同学们到讲台前面来欣赏他们的作品,一边看一边可以议论。
(2)引发学生讨论。
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送出去比赛的纸版画作品,怎么样?好看吗?它有什么特点?比较一下哪一幅作品更特别一些? 这幅彩色的纸版画和其他纸版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再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这幅纸版画可能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呢? 39
(3)互动、交流、演示。
同学们看得很仔细,很会动脑筋,谈了很多方法。这幅画是用两块版子印出来的,我也想根据同学们说的这种方法来尝试印制一下,看看会不会是这样的效果。
首先想一想,我选什么材料来表现呢?
秋风瑟瑟,落叶飘飘,老师也拣到了不少造型奇特的树叶,我想选一片叶子用它来做套印的主版吧!再选一块有纹理的墙纸作为底版。
下面要进行拓印。
先将选作底版的墙纸滚上一种颜色,再将树叶滚上另一种颜色;
将滚好颜色的树叶放在底版上。选取一张白色或浅色的印纸覆盖在上面进行拓印。揭开印纸,看看,用这种方法印制的纸版画是不是和黑板上展示的有同样的效果?好不好看?也给老师鼓鼓掌好不好?
揭示课题。
老师刚才用两块版子拼在一起套印出一张纸版画,这叫做“套色纸版画”,最常见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套色方法,想学习这种套印方法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套色纸版画”。板书课题:套色纸版画——拼版套色。2.发展阶段 师生互动、交流:
刚才,老师根据同学们所说的方法尝试套印了一张纸版画,我想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能不能帮老师总结一下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 过程呢?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畅所欲言。教师总结、板书制作过程(板书步骤)。(1)构思。
想一想,你要表现一幅怎样的内容和画面。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用来表现画面内容的主题。比方说:风景、人物、动物、植物„„(2)制作。
分别制作两块版,一块作主版,一块作底版。无论是主版还是底版都可以选择不同质地和肌理的材料。例如:
白板纸、吹塑纸、墙纸、马粪纸等„„(3)拓印。
滚油墨:先将主版和底版分别滚上两种不同颜色的油墨。
选择颜色时应该注意色彩的搭配,比如深浅、对比强烈的颜色,一般来讲印主体的颜色比较深,印底版的颜色比较浅,这样能够突出主体形象。
印的油墨有两种,一种是油性的胶版油墨,这种油墨滚印时要注意不能太干,否则会拉破纸面;
另一种是水溶性版画油墨,价格比较贵。
选好油墨后要用胶滚将油墨滚匀,这就是滚印油墨的胶滚(展示)。这种小胶滚可以自己做,大的胶滚截取一小段加上把子就可以用了,也可以到商店购买,不过价格挺贵的。
拼版:将主版放在底版合适的位置上。(注意构图)拓印:选用印纸覆盖在拼在一起的底版上进行拓印。可以选用白色或浅色的宣纸或其他比较薄的纸进行拓印。
用来拓印的工具可以有很多,如:木蘑菇、马莲、突起的瓶盖、吃
饭用的勺子等,只要是有突起的工具都可以。(逐一介绍)板书步骤:构思;制作;拓印。启发思考、讨论、交流。
(1)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了解了印制套色纸版中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想不想尝试一下,也用拼版套色的方法来表现一幅套色纸版画?你们打算表现哪方面的内容呢?
(2)学生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老师启发。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一位同学设计制作的画面最美,最新颖、别
致,好吗?要求:用拼版套色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幅作品。构图饱满,造型新颖、独特。
注意:主版和底版的制作要有层次。拼贴的部位要用乳胶粘牢。套印油墨时要选用两种对比强烈的颜色。拓印时要印仔细,避免重影。
教师辅导: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及时展示出做得比较有特点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展示评价。
现在,同学们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了,这么漂亮,可以看得出来同 学们都非常努力,老师特别高兴。想不想一起来参与评价?说一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喜欢?
清这幅作品的小作者来和大家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构思、印制方法,好吗? 3.教学拓展
今天,我们学会厂用拼版套色的方法制作一幅自己喜欢的纸版画作品,有的设计了手帕,有的设计了花瓶,有的设计了陶罐,有的设计了盘子„„大家的设计制作都很有特色。颜色也选得比较好,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用拼版套色印制的套色纸版画是适合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的套色方法。在平时创作套色纸版画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表现技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否对你们有启发!
课件出示其他套色纸版画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接连展示两件分版套色纸版画定格;提问:你们想知道这张套色纸 版画是怎么印的吗?(课件一步步展示分解过程。)
总结:这是分版套色纸版画,适合在美术小组活动中进行制作。
印制的方法还有许多(继续展示课件)。
这些都是套色纸版画,都很有特色,印制方法很多„„同学们,你
们今天学会了一种最简单的套色纸版画方法——拼版套色,如果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地学习用不同方法印制的套色纸版画,回去进行尝 试,下节课带来,我们将举办一次套色纸版画作品展,好不好?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三:(1)学生的评价:
●是否对本课的美术学习和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是否积极地参与到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来。
●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想像力,将自己想到的内容大胆地表现出立
●是否基本掌握了套色纸版画的方法。
(2)评价的方式:
●可以尽量改变较为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采用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或者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学习,甚至学生评价教师、师生之间互相评价等等,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在对不同起点和水平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意方式,因人而异: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看新闻,画新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及时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知道身边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2)技能目标:会用美术形式表现新闻的主要场景及情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新闻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近来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并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能够将时事的主题及概况表达清楚,使人一目了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范图、部分近来发生的重大新闻的录像片、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黑色勾线笔、彩色笔、作业纸等。教学思路: 1.引导阶段。
欣赏录像(教师播放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简短新闻录像)。(1)谁能说一说短片中播放的是什么内容?(2)你知道这件事情吗?你是怎样了解到的?(3)原来大家是从电视新闻、报纸新闻或电台新闻上了解到的。你常看新闻吗? 揭示课题。
新闻是我们每天应该了解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了解更多的信息,不会和时事脱轨。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看新闻,画新闻”。板书课题:看新闻,画新闻。2.发展阶段。师生互动(启发提问)。(1)你知道新闻都有哪些种类吗?
a.政治类b.娱乐类c军事类d.科技类等等。
(2)能告诉大家,你平时都通过哪些渠道获得信息吗‘;你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3)你知道国际上或国内最近发生过哪些重大的新闻吗?(4)你对哪些新闻比较感兴趣?为什么?(5)最近发生了哪些事情?能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教师活动(展示老师所收集的新闻图片和其他同学画的新闻内容)。(1)前两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比较重大的新闻资料,大家想看看吗? 44
(2)教师课件展示近来发生的各种新闻图片资料,弥补学生对新闻不了解的空缺。
(3)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新闻,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得出发生的什么事情?(4)展示其他学生用美术形式所表现的新闻内容。师生互动(绘制过程和步骤)。你想来画一画吗?
你觉得应该分成哪几步?(1)构思。想好要画什么内容的新闻事件(重要的、关注较多的)。(2)构图。勾画内容,要表现出新闻事件的主题,主题突出。(3)上色。给你的作业涂上合适的色彩。师生互动(启发提问)。
你想表现什么新闻内容?怎样表现?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一位同学能将你看到的新闻表现得淋漓 尽致,好吗? 要求:用美术形式(绘画/绘画+制作)表现出自己所了解的新闻。
教师辅导: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及时展示出做得比较有特点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展示评价:
现在,同学们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了,老师特别高兴。老师想请同学们来猜一猜,他们画的都是哪些新闻事件? 说一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喜欢?
教学拓展:
今天,我们用美术的形式表现了国内外不同的新闻,有的同学画了非典时期人们共同抗击非典的情况,有的画了美国的911事件,有的画了NBA篮球赛况,还有的同学不忘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里程碑——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大家画得都非常的好。
其实,除了这些重大的新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天都会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同学们的画笔就是一架摄像机,大家要学会观察生活,描绘自己的世界。学习评价:(1)大家的评价:
●是否对本课的美术学习和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是否积极地参与到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来。
●是否能够将自己想到的内容大胆地表现出来。
(2)评价的方式:
●可以尽量改变较为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采用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或者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学习,甚至学生评价教师、师生之间互相评价等等,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在对不同起点和水平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意方式,因人而异。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十六课石头中的生命
教材分析:
石雕亦称“石刻”。最初,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打制石器,进而运用审美观,在石刻上雕刻纹饰,使之成为既实用又美观的实用工艺品,这就是早期石雕品的产生过程。中国的石艺起源很早,从巍巍壮观的万
里长城建造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凿的敦煌石窟等,从富丽的十三陵,到南京中山陵建筑,从故宫、颐和园皇家建筑到人民大会堂,上海外滩建筑,从皇宫庙宇雕刻到民间石艺„„中国石文化丰富多彩,在宗教、建筑、园林、陵园等方面,独树一帜。
《石头中的生命》一课体现了美术课程浓郁的人文精神。通过大量的图片、实物欣赏,让学生掌握石刻在内容、形式上的特色,能理解并运用视觉语言,共同介入信息的交流,共享人类文化的资源,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加强学生对本民族多元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尊重,有利于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石刻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石刻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内容,了解石雕艺术的制作工艺。
(3)情感目标:学会欣赏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石刻的知识,学习雕刻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在掌握正确的雕刻制作方法基础上能加上一些装饰。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各种质地的石头若干、小型石雕实物若干、电教设备、黏土等。
学生准备:课本、各种黏土、肥皂、刻刀、牙签等雕刻工具。
环境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力所能及地收集各种质地的小石块若干,教室内悬挂一些雕塑与石雕的图片或摆放一些雕塑实物。教学过程:
①有条件的学校课前组织学生到附件有石雕遗址的地方参观,请教景点解说员,收集石刻的相关知识。(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展示石雕的图片,给学生观看。)
②通过现代雕刻作品和古代石刻的观察比较,让学生欣赏讨论后说说二者的异同。
③介绍雕塑与石雕的相关知识。
④启发学生回忆:谈谈你见过什么样的石雕作品?你知道一件石雕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制作石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⑤教师示范一件“石雕”的制作过程。
⑥学生练习,作品展示。
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教师可利用现有雕塑、石雕的图片、实物以及周围环境布置,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丰富的感官印象,通过学生比较观察,对雕塑的内容、材质、布局形式有一个整体认识。借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凋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制作方法时避免讲得太深奥,注意把知识简单化。
②学生进行创作练习的时候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刻刀等雕刻工具。
③作业完毕后应注意整理桌面,保持教室内的卫生。4.解决重点与难点的策略
在讲授石刻知识时要破除传统的靠讲授知识为主的概念,运用、讨论、探索发现的学习方法,注意凋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雕刻的制作方法可以在不断的演示中帮助学生理解,但不能束缚其想像力,让他们大胆去尝试。学习评价
●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等方式 探究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是否积极参与欣赏评述活动。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探究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国美术发展概况。
●是否领悟到中国古代雕刻的艺术魅力,提高拓宽了自身的审美经验。
●能否主动地专注地欣赏作品,评价能力有初步的提高。
●是否能用黏土等工具仿制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加深对中国古代雕
刻的亲身感受。教学资料:
体现南京六朝古都神韵的艺术瑰宝——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苏省内共有32处,其中南京地区有19处,分布在江宁、栖霞等处。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19处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处,另有失考墓7处。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约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神态威猛庄严。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栖霞区狮子冲陈文帝陈倩永宁陵前的天禄、麒麟,是帝陵石兽的代表作。它们相向而立,造型矫健灵活,雕刻手法细致圆熟,已脱尽汉代简朴作风,给人以挺拔、丰满的印象。而位于仙鹤门张家库村的梁临川王萧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浑简练,雕刻技法娴熟,造型的整体和局部皆十分和谐,显示出一种匀称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称华表,以栖霞十月村吴平忠侯萧詹墓的碑文保存最为完整。南朝立碑较少,而此碑巍然独存。石碑通高5.61米,分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碑身镌刻楷体碑文,是十分罕见的书法艺术珍品。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十七课环境小设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街头环境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页的内容及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概括、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算理。教学资料:
例题插图、小黑板、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问: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有哪些?(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二、探究互动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自由读题。指名回答: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口答算式:144×15或15×144(师板书)
2、“144×15”与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3、“144×15”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请你用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在自己的本子上试一试。教师巡回指导。
4、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5、全班交流。
师总结: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己本子上。集体订正。
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应该注意些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小黑板出示。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并把不对的地方改正过来。检验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完成表格。梨 苹果 橘子 橙子
106 243 204 24 42 17 35 售出数量(箱)单
价(元)总
价(元)
四、总结质疑。交流:你是怎样完成这张表格的?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五、课后作业
完成第2页“想想做做”第3题。
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的“想想做做”第5~10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资料: 小黑板、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口算,交流答案。指名几人说说口算的方法。
2、“想想做做”第6题第1、2两列。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成两组,在自己本子上练习。集体订正。强调计算的方法和注意点。
3、“想想做做”第7题。(1)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2)要求什么?应该知道什么?(3)学生先自练,再指名交流。
4、“想想做做”第8题。读题,理解题意。
这题要求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条件? 应该怎么求?
(注意:这题的数据相当的多,学生在理解题意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的引导。)5“想想做做”第9题。学生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①5300-115×45=5300-5175=125(个)答:她45分不能把这份稿件打完。②5300÷45=117(个)„„35(个)答:她45分不能把这份稿件打完。
6、教学思考题。(1)学生尝试填数。
(2)针对学生出现困难的地方作出指导。(3)交流结果,当然答案不一定都是唯一的。
三、课后延伸
完成第2页“想想做做”第6题的第3列,和第3页“想想做做”第10题。教学反思:
(编制者:张玲玲)
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会进行准确的估算;
3、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和估算意识。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资源:
投影、计算器、挂图、小黑板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生活中的事情很多时候都不需要精确计算,你们能举出一些相关的例子吗?(生答)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呢?(估算)揭题: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板书)
二、自主探究
1、师:同学小芳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仔细读一读(出示挂图)。
2、提问:要求“这幢楼一年的保洁费用大约是多少元”,该怎样列式?(列出算式:48×112=?)
3、独立思考,估算出结果。
4、小组交流:你是怎样估算的?结果是多少?
5、班内交流:怎样估算?结果是多少?
方法一:48×100=4800,费用要比4800多一些;
方法二:50×110=5500,估计费用在5500元左右 ┅┅
6、用计算器算一算,看看估算的是否接近这个结果。
7、比较:比较以上两个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必须先求出乘数的近似数;
不同点:一个是先求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另一个只需先求出一个乘数的近似数。
8、引导学生小结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独立算一算,然后比一比这三组题目,说说:发现了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第一列)
(1)先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再用竖式算一算;
(2)提问: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估算结果和竖式计算结果接近吗?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再用线连一连;(2)集体核对。
四、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再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组织学生小结估算的作用:估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五、总结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忆一下: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是怎样的?
六、布置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第6题和第7题。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
每户一年的保洁费用是48元,这幢楼有112户,一年的保洁费用大约是多少元
48×112=?(元)
方法一:48×100=4800,比4800元多一些。
方法二:50×110=5500,是5500元左右。┅
教学后记:
练习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几百乘几
十、几十几乘几百(不进位)、几百几十乘几十(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接近整百或整十数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口算和估算。2.使学生能运用口算和估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应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3.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资源:
小卡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口算下面各题。
200×70
13×300
60×900
100×50 40×200
40×800
10×460
3×120 32×30
210×4
25×100
20×500 1.学生独立计算,把答案写在书上。
2.交流反馈,让学生结合口算过程说说是怎样想的。3.引导学生总结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的方法。
二、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260×14
38×262
450×80 67×189
308×70
56×230 1.学生独立笔算,并用计算器验算。
2.让学生交流笔算方法,明确笔算的基本程序以及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乘数末尾有0和乘数中间有0时的计算特点。
三、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243×18
131×34
205×48 1.先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独立计算。2.交流估算的方法。
四、做练习一的第4题。1.学生独立理解题意。
2.让学生说说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交流反馈,说说是怎样想的。
五、做练习一的第5题。
1.让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决问题。
2.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六、做练习一的第6题。
1.让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决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过程。3.比较这两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七、总结反思。(略)
教学后记:
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注意引导学生体验乘法计算的一些规律,为学生自主优化算法提供有效的启发。
3.使学生能运用口算和估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应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4.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资源:
小卡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一的第7题。1.让学生先计算。
2.比较:同桌交流每组中两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3.全班交流。
二、你都能算对吗?
36×250
125×64
199×50 97×21
400×79
70×604 1.让学生先独立计算。
2.交流算法:启发学生对有些题目会进行简便计算。
三、完成练习一的第9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提问:“一套单人课桌椅”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解答。4.组织交流。
四、完成练习一的第10题。
1.先指导学生看表,从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2.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4.交流算法:分别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联系这两个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五、完成思考题。
六、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七、全课总结。
1.谈谈这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订正以上有错的题目。(编制者:杨新亚)教学后记:
小数第八册 容量和升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并通过具体的演示、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升的容量观念。
2、能比较容器容量的大小,会根据自己的认识描述对1升的理解,并能通过观察、比较容器的容量是否大于1升。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
2、能联系生活实际准确判断容器里的容量是否大于1升。教学资源:杯子、实验杯等各种容量的容器若干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游戏:
同学们,老师知道平时你们都比较喜欢喝可乐?今天我们来场喝可乐比赛,看看谁喝可乐的速度最快,好吗?(出示一大一小两杯可乐)指名两位学生参加比赛。
二、师生探究
1、比赛结束后提问:你觉得比赛公平吗?为什么?
2、认识容量:不错,杯子有大有小,大杯子里装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小杯子里装的水少,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3、体会容量的大小:那么,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这位同学刚才比赛会输了吗?(引导学生说出大杯子的容量大,所以用的时间长。)
4、出示大小两个冷水壶,让学生比较,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你除了用眼睛判断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并上台演示)
5、及时巩固。
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看书,并指名学生上台照着操作一遍,然后再说说三个杯子容量的大小。想想做做第2题:也让学生先看书,再指名学生上台照着操作一遍,然后再说说三个杯子容量的大小。
6、引出容量单位:指着其中的一个冷水壶提问:刚才通过验证,同学们已经知道这只冷水壶的容量大,(指着大的冷水
壶)那你知道这只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如果我问你你的身高、体重是多少,你会回答吗?
当学生无法回答时,教师及时说明:和身高、体重一样,为了准确测量或容量的多少,我们必须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板书:单位)
7、认识升
计量水、饮料、油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板书:升)同学们带来的这些容器里所装的水、饮料、油等液体各有多少升,和组内的同学互相说说,然后集体交流。(说明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三、活动尝试
1、建立1升的概念。
提问:1升究竟有多少?让我们一起动来做一做。
2、先让学生认识量杯和量杯上的刻度所表示的含义。
3、出示棱长10厘米的盒子,让学生测量一下它的棱长,然后装满水,再倒入量杯看一看。提问:你现在能说一说1升究竟有多少了吗?(使学生明确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量正好是1升。)
4、及时巩固。
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打开书,分别说说下面的容器里可以装多少水,再在全班交流。(说明燃器热水器的10L是指的每分钟的流水量是10L。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自己估计,然后在全班交流。(可以出示沙锅、水壶让学生用量杯试一试是否比1升大。)
四、应用质疑
1、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疑问?
2、生活中还有哪些容器的容量是用升做单位的。
3、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一些容器,看看它们的容量大约有多少。
教学后记:
升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升的实际大小,并初步体会1/4升、1/2升和3/4升大约分别是多少。
2、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并逐步学会估计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或者小)以及一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有几升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形成1升有多少的清晰表象。
教学难点:能较准确的估计容器里的容量大约有几升。教学资源:矿泉水空瓶、碗等各种容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1升大约有多少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自己动手来做一只量杯。
二、动手操作
1、请同学们打开书,照着书上的方法自己动手做一做,我们来比一比谁的量杯做的最精确。
2、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3、交流:怎样才能使你的量杯做的精确?(强调: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水不能倒在外面,否则量杯量起来就不准确了。)
4、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量杯量出1升水,试一试1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
5、教师出示一只碗,让学生估计碗里的水比1升多还是少,再量一量它大约有多少升。
6、让学生估计一下自己带来的容器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少,再量一量。
7、选择几个容器,让全班同学估一估,再量一量。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1)让学生用量杯装1升水,分别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在哪里,然后根据剩下的空间估计出它们的容量。(容器不一定要和书上完全一样,可以让学生随意带些容器,然后用这种方法来估计它们的容量。)
(2)集体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把自己估计的容器给大家看一看,并让全班同学来猜一猜,然后由该组学生公布结果。看谁估计的较准确。
2、想想做做2(1)指导学生利用第1题获得的直观经验来估计生活中常见的这几种容器的容量。(2)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3)拓展:教师出示一些容器的画面,让学生来估计,并对估计较准确的学生给予鼓励。
3、想想做做3(1)准备一只电子称,让学生看书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方法,并选出比较合适的一种或几中方法。(2)以组为单位让学生量出1升水,并称出它的重量。
(3)集体交流操作结果。帮助学生建立1升水大约重1千克的概念。
四、应用质疑
1、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问题?
2、回家后估计一下你家里的各种容器里容量,然后再想办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
教学后记:
认识毫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并初步形成1毫升的表象,知道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形成1毫升的表象。
2、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升与毫升的进率。教学资源:量杯、滴管、各种容量不同的容器若干只。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单位升,能说说1升水大约有多少吗?(指名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物体说一说)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容量单位——毫升。(板书:认识毫升)
二、新知探究
1、观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以毫升为单位的容器。
2、讨论:这些容器里的容量是以什么作单位的?
3、交流:让学生说说观察后发现了什么,知道毫升是什么吗,你对毫升了解多少?(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一下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了多少。)
4、说明: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说明毫升是在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可以用“ML”表示。
三、活动尝试
1、让学生动手在量筒里倒入1毫升水,并仔细观察,初步感知1毫升水有多少。
2、先让学生将量筒里的水倒出,再用滴管滴出1毫升水,并数数大约有几滴,然后说说对1毫升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毫升是个很小的容量单位,通常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可以用毫升作单位。)
3、认识量杯上的刻度。让学生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说出每个量杯里各有多少毫升水。(出示例题的彩图,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4、探索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找着书上的要求操作,先把1升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再思考1升等于多少毫升?
5、汇报操作结果,得出1升=1000毫升
四、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每个容器里的药水各有几毫升,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容器里的容量分别是多少。(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一下。)
2、想想做做2 先让学生把50毫升水分别倒入自己带来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在哪里,然后和组内的同学交换容器,估计一下其他同学的容器里倒入50毫升水后,水面大约在什么位置,再动手验证一下,看看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
3、想想做做3 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图中的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正好是1升,然后再说说自己带来的饮料需要几瓶。
4、想想做做4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
5、根据学生带来的饮料,选出几个容量是100毫升的,让他们喝一喝,看看要喝多少口,并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五、拓展延伸
1、介绍书上“你知道吗?”的小知识。
2、补充介绍:
(编制者:邹襄君)
教学后记: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25页的内容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包括认识底和高,感受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学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高在三角形内)。
3、通过动手实验和找更多的例子,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包括认识底和高)。
难点:感受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高在三角形内)。
教学资源:
与内容有关的插图,钉字板,三角板,小棒,方格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你能举例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吗?(红领巾、三角板、小红旗、房架等等。)揭题: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三角形。(板书课题)
二、探究互动。
1、利用一些现成的工具,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 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总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哪些图形不是三角形?
3、画出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学生结合图形回答。
4、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10cm、6cm、5cm、4cm的小棒,是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先围一围,再在小组里交流。
比较三根小棒的长度,讨论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
发现:当其中两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时,就能围成三角形,否则就不可能围成三角形。(即: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组织学生测量例题中人字梁的高度。
应该测量哪条线段的长度呢?说明三角形的底和高。
6、“试一试” 学生独立测量。
交流:量的是每个三角形的哪两条边?结果分别是几厘米?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学生以点子图中的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来画三角形。并要求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根据每组线段的长度关系进行独立的思考。交流,说明理由。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能应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说明理由,感受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导学生用三角尺画高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三角形的底,过顶点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高,在适当的位置标上直角符号。
5、“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剪法。
3cm、5cm、6cm
4cm、5cm、5cm
四、你知道吗?
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三角形。问:这些物体上为什么都有三角形的结构?阅读材料,找出原因。开展实验,明确认识。
教学后记: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9页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大小的观察、比较,学会按照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2、在操作、实验等探索活动中发现有关规律,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按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资源: 各种三角形模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你能够说出三角形有那些基本的特征?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找到三角形? 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
二、探究互动。
1、出示各种三角形。
(1)(2)(3)用三角形的直角比一比,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分别是什么角?(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内角)并把它们记录在相想一想,如果让你自己来给这些三角形分类,你准备分成几类?你的依据是什么? 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应的表格里面。
(4)(5)教师及时给出科学的分类方法,揭示各类三角形的含义。
根据三角形的分类,试着在集合图里表示分类的结果。出示教材的集合图。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强调要学生“任意画”,再用三角形的直角比一比,判断自己画出的是什么三角形。
2、“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用三角尺比,自己判断后再连一连。
四、尝试活动。
1、“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学生再钉子板上围出各种三角形,并结合说说各自的特征。
2、“想想做做”第4题。
先动手折一折,在交流自己的折法。
3、“想想做做”第5题。
先思考一下应该怎么剪,在书上画一画,再在自己的平行四边形上剪一剪,验证自己的方法。
4、“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画一画,引导学生发现画出的线段就是原来三角形的其中一条边上的高。
5、“想想做做”第7题。
引导学生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并且能够发现:从直角顶点向对边画线段,可以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也可以分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而其他两个顶点只能分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五、总结质疑。
将你这节课的收获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教学后记: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29页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通过量、剪、拼、摆等操作,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渗透转化迁移思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注意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度。教学资源:
量角器、剪刀、正方形和长方形、各类三角形若干、计算器等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三角形)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三角形,请问它有几个内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有没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
二、活动尝试,师生探究。
1、我们曾经测量过每块三角尺的3个内角,它们各是多少度,你还记得吗?指名学生指着三角尺的内角说一说。
2、我们算一算每块三角尺的3个内角的和分别是多少度。你有什么发现?(两块三角尺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3、大胆猜测一下,是不是其他任意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也都是180度呢?
4、自己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分别量出3个内角的度数,并算出3个内角的和。(操作验证)
5、同桌交流,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6、在同学们测量内角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误差,这很正常!为此我们还有一种办法来验证我们先前的猜想。指导学生用撕一撕、拼一拼的方法再做一次。
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刚好拼成一个平角。也就是说,三角性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巩固应用。
1、“试一试”
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又已知其中的两个内角,要求算一算第三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3的度数,与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
2、“想想做做”第1题。
算一算每个三角形的第3个内角,再量一量。
3、“想想做做”第2题。
(1)先让学生指一指拼成的三角形的3个内角分别是哪3个角。(2)这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
(3)师总结: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3、“想想做做”第3题。
可以按照图示的顺序一边操作一边求出相应图形的内角和。
5、“想想做做”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计算。
交流算法。求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的度数,用90度减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比较简便。
6、“想想做做”第6题。
引导学生反过来推想: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直角,结果会怎样?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钝角呢?
7、教学思考题
先让学生计算填表,再根据结果分析、探索其中的规律,初步体会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
四、总结质疑。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通过撕和拼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我们熟悉的角,这种转化方法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大胆应用。
五、课外延伸。
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教学后记: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2页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画三角形的高;并且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结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画三角形的高。教学资源:
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的纸若干;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你能来说说你收获到了哪些知识吗?
对,我们将三角形按照“角”的特点分成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知道了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这些都是研究的三角形“角”的特点。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三角形的三条边。
二、师生探究。
1、让学生从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几个三角形(①、②、③),量一量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2、指名交流。
揭示:像这样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这两条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简要板书)
3、按照书上的方法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成等腰三角形。
讨论:为什么按教材上的方法剪出来的是等腰三角形?(用轴对称的知识加以解释)
4、从折、剪的过程中,你又有哪些新的发现?(提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吗?)
5、量一量,④号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6、指导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把剪下来的等边三角形照P.36图折一折,你能发现这个三角形的3个角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2题。
都是让学生先判断,并且说说判断的理由。必要时,可以进行一些测量加以验证。
2、“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画一画,再依次说说这三个图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它们都是等腰三角形,同时又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3、“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画图,交流自己的经验。
4、你知道吗?
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再模仿着画一画。也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来画一画。
四、总结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五、课外延伸。
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5、6、7题。如果有困难,教师可以稍作提示。
教学后记:
练习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34页练习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时的交流,加深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分类以及对三角形的底和高的认识。
2、巩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以及三角形三边长度关系知识的应用。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资源:
投影片,3厘米、5厘米、8厘米的小棒各三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你掌握了多少呢?今天,我们要就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做一些练习,希望大家在练习中能有新的收获。
二、组织练习。
1、第1题。
先判断各是什么三角形,再画出相应底边上的高。指名板演,集体校对。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并且能够说明理由。
指出: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只要看它的内角中有没有直角或钝角;而一个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要看三个角是否都是锐角。
3、第3题。
鼓励学生拼出不同的图形。
并且能够自己总结出:如果拼成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度;如果拼成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内角和就是360度。
4、第4题。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分别求出三角形玻璃的第三个内角。
再说说它们原来各是什么三角形。其中第2块玻璃既是锐角三角形,又是等边三角形。
5、第5题。
按照题目的要求,动手将这9根小棒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注意:只能选用3厘米或者8厘米的小棒围成等边三角形。因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
6、第6题。
哪条路最近?说明理由。(两点间的连线线段最短;三角形的一边小于两边之和)可以根据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的特征来算一算红色和兰色路线的长度。
7、第7题。
指导学生按角的特征来进行分类,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哪些还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8、教学思考题。
先让学生在图中画出6条线段,再指导学生有许地数出框内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并说说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
9、阅读“你知道吗?”,鼓励学生进一步查阅有关金字塔的资料,感受古埃及人的数学成就与伟大智慧,了解数学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三、总结收获。谈谈今天的收获。(编制者:张玲玲)
教学后记: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两个乘法(或除法)与加法(或减法)混合运算同时进行脱式的运算方法。教学资源:
例图、投影、小黑板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王老师为学校棋类兴趣小组购买象棋和围棋(出示例图),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生答)要知道王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象棋和围棋分别需要多少钱)
提问: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生答)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独立列式)
指名回答,同时板书:12×3+15×4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提问: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在进行时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些什么?(生答)
二、自主探究
1、提问:你能替王老师算一算吗?
2、学生独立计算解答。
3、交流:
(1)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方法一:
12×3 + 15×4
方法二:12×3 + 15×4
= 36 + 15×4
= 36 + 60 = 36 + 60
= 96(元)= 96(元)
(2)联系实际问题,分别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乘法?
4、比较:哪种方法简单?为什么?哪一步可以省略?
5、小结:这道题里有两个乘法和一个加法,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三、活动尝试
1、出示“试一试”:150+120÷6×5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提问:联系例题和试一试的计算方法说一说“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5、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四、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小组交流:这些题分别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独立完成计算,指名4人板演。(3)集体订正,指3题
(4)同桌互相说一说:错在名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2、的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一组一组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算式和得数,说说:有什么发现? 完成“想想做做”第哪里?原因是什么?(3)指名回答(4)独立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集体订正。
五、总结质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6题和补充的混合运算题。
教学后记: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
投影、小黑板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说说在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怎样算吗?(生答)那么,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个问题。揭示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计算300-(120+25×4),说说:这道题有什么样的特征?
2、先独立计算,并指名一人板演;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4、在班内汇报交流算法;
5、小结: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在计算中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2人板演;
(2)指名板演学生说一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任选其中一组独立进行计算,想想:这一组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同时指名2人板演。(2)集体订正;
(3)分别比较这两组题,说一说:各组中的3道题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4)指出:在含有小括号的两步与三步混合运算中,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
(1)分别先了解清楚题目中告诉我们的信息;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学生理清数量关系;(3)汇报交流解题的思路;(4)学生口答列式。
四、总结质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和第5题。板书设计: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00-(120 + 25×4)=300-(120 + 100)=300-220 =80
先算小括号里的,在计算中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教学后记: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教学资源:
小黑板、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生答)在进行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答)
指出: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中的计算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2、揭题:今天,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继续来探究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师板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自主探究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看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一人板演。(3)指名板演学生说说想法,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1)看图,说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理解“边长4分米的方砖”:为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3)小组讨论:怎样求“需要多少块方砖”?
(4)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要求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先要求出铺地的总面积和所用的每块方砖的面积。(5)独立完成计算,指名板演。(6)集体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1)轻声读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1)理解该统计表,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明确题意。
(2)师解释一下“2月份共生产22天”的含义,使学生明白:2月份的生产天数与实际天数不是一回事。(3)分别计算前两个问题(用计算器计算),然后交流这两题的解题思路,进一步理解相关的运算顺序。(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再根据所提的问题列式计算)
三、总结质疑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学后记: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资源: 情境图、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你们瞧!学校兴趣小组正在开展活动呢,你们知道有哪几个小组在活动吗?(生答:航模组、合唱组和美术组)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相关小组的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二、自主探究
1、提问:求“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呢?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用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3、汇报交流,同时指名学生说说想法: 方法一: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8 + 6)× 2
= 14 × 2
= 28(人)
÷ 28 =3 方法二:列成综合算式84 ÷(8 + 6)× 2 ┅┅
用方法二的学生,要让他们按运算顺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意义。
4、设疑:84 ÷(8 + 6)× 2这个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矛盾吗?(学生自由发言)
5、说明: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就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这里光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84 ÷[(8 + 6)× 2 ])像这样的括号就是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
6、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7、提问: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
8、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尝试进行计算,师巡视指导。
9、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84÷[(8 + 6)×2 ] = 84÷[14×2] = 84÷28
= 3
10、引导学生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指名2人板演,然后集体核对,指名板演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任选一组进行计算,然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整理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整理,使学生对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相对完整的、清晰的认识。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看图了解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四、应用拓展 阅读“你知道吗?”
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再通过交流使他们了解“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发明的大体历史,以及各种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使用规定。
五、总结质疑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回忆一下: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要怎样计算?
教学后记:
练
习
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和估算意识。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的进行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资源:
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回忆一下,前面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来做一些关于混合运算的练习。(板书:练习四)相信通过练习,同学们能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选择恰当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提高计算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分别计算;(2)集体核对;
(3)提问:在三步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育学生认真计算、认真检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3)全班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2)汇报交流:说说各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是根据什么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看图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指导学生把接近整百的两个数分别看做整百数来估算;(3)再列出算式进行笔算,算出“李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4)说说笔算和估算的价值。
三、总结反思
通过这次练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跟大家说一说。
教学后记:
练
习
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做人、做事的责任心。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的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资源:
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继续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来做一些练习,希望大家在练习中能有新的收获,不断取得进步。(板书:练习四)
二、自主探究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让学生任选一组独立进行计算;
(2)比较一下每组各题的运算顺序,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提问: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在进行计算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1)看图,理解题意;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算式来解答,独立完成,指名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3)比较不同的方法,沟通不同解法的内在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1)看图,理解题意,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2)提问: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3)借助直观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4)汇报交流:你是怎样列式解答的?说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三、应用拓展 思考题
可以先和学生共同讨论完成前两个小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思考方法,再要求独立完成其余的题,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总结质疑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编制者:姚心玫)教学后记:
乘法分配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有一般到特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使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资源:
小卡片、计算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律?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发现有关乘法的新知识。
板:乘法 2.电脑出示例题图:
二、活动尝试
1.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白菜老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你们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吗?(学生各自独立计算)
3.交流反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65×5+45×5
(65+45)×5 =325+225
=110×5
=550(元)
=550(元)
答:一共要付550元。
三、探索规律
1.师:从这里我们又一次感受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咱们思考的角度与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两种解法算式虽然不一样,但结果---(相等)。
2.那你会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板:(65+45)×5= 65×5+45×5 3.师:如果这位阿姨买了3件短袖衫和3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钱?怎么列式? 板:(32+45)×3
32×3+45×3 你能猜猜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有没有什么关系?可以怎样检验? 板:(32+45)×3=32×3+45×3 4.出示:(13+10)×2=?
你能口算出它的得数吗?你是怎样算的?谁能大胆猜想这个算式还可以怎样计算?怎样检验? 师:通过算一算可以检验算式是否正确。5.请你小声读读上面三个等式,有什么发现?
6.同学们,刚才你们用这里的三个等式得出了结论,你们所发现的这个结论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是一种猜想而已。你们想不想自己出题来验证?
板:猜想
验证
7.学生任意地写着算式,进行着计算。
8.汇报自己验证的结果。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这些例子:„„
9.问: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你能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吗? 生异口同声:(a+b)×c=a×c+b×c 10.师:用字母表示乘法中的这个规律,感觉怎样——(稍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11.师: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去看,请你们反着读一读字母式子。
12.师:同学们,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就是----(学生齐说),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规律吗?请你们同桌互相说一说。(电脑出示乘法分配律)
13.师:乘法分配律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运用广泛,甚至到了中学也要用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下面我们就来运用这个规律完成一些练习。
板:应用
四、应用规律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填空后结合等式两边算式的特点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2.根据乘法分配律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40+3)×25=40×25+3×25
()
15×9+45×9=(15+45)×9
()
25×21=25×20+25
()
40×50+50×90=40×(50+90)
()
5×(20+6)=5×20+6
()3.选择。(请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下面与 25×(4×8)相等的算式是()。
①25×4+25×8;
②25×4×25×8;
③25×4×8
五、总结拓展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么学的?这种学习方法你们有没有学会了?课后请你们用这种方法去研究一下除法中有没有这样的规律?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猜想---验证---归纳---应用(65+45)×5 = 65×5+45×5(32+45)×3 = 32×4+45×3(13+10)×2=13×2+10×2 „„
(a+b)×c = a×c+b×c
先和
先两个积
教学后记: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继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容易混淆,特别是反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二、活动尝试 1.出示例题场景图。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3.列出算式:32×102 4.你会先估计,再算一算吗? 5.交流算法。(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师生探究
1.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
(1)自学课本第52页,完成书上例题的运算过程。
(2)同桌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律?(3)组织交流理解算理。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01×84=()×84+()×84 92×203=92×(200+□)=92×200+92×□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3.试一试:
用简便的方法计算46×12+54×12。(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2)交流:
①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②你是怎样算的?这样算为什么简便?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板书(略)。4.师生共同小结:
四、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填空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1)学生独立计算。
(2)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这些算式的特点,以及计算的过程和依据。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先让学生口算出结果,再说说口算这些题的共同思路。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让学生先用简便方法计算。
交流:把第4题与第2题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5.思考题。
(1)先对前两行每组中两个算式分别计算,并在〇里填上合适的符号。(2)观察、发现规律,并用这个规律在框里填上合适的相同数。
五、总结作业
1.这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 2.作业: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教学后记:
练习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应用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通过迁移转化发现乘法分配律的拓展运用,加强新旧知识的比较与沟通,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的能力。
3.使学生能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促使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资源:
小卡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
1、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数。
(18+54)×5=
×5+
×5 27×(15+38)=27×
+27×
65×20+35×20=(+)×20
58×29+28×67+58×13=58×(+
+)
(a+b)×c=
×c +
×c
学生自己独立填写,并说出是根据什么运算律填写的。
2、第1题,用两种方法计算下图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试着用两种方法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并说说怎样想的。
通过计算,引导学生把两种方法的算式用等式连接,并说说这里其实是体现了什么知识?(乘法分配律)
3、第2题的上面3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知识简便。
4、判断对错。
(1)14×63+16×63=63×(14+16)
(2)12×47×38×47=47×(12+38)
(3)40×(125×25)=40×125+40×25
(4)101×45=100×45+45
二、对乘法分配律的拓展运用。
1.第3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特点,再猜猜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的大小。
让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
除了计算你还有什么不同的验证方法?(可利用乘法运算的意义进行解释。如第一行的两个算式都可以看作算28歌2是多少,所以结果相等。)
说明:乘法分配律对于减法也适用。
2.第4题: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1)出示:12×(40-5),问:怎样算才能简便?指名说出计算过程,为什么简便?
12×(40-5)
=12×40-12×5 =480-60 =420
(2)余下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计算。交流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简便?
3.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分析,列出相应的算式。
大致有两种方法,如第1个问题:3×12+3×8 或 3×(12+8),让学生观察比较两道算式:哪种算式计算时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解答。
三、总结作业。
1.这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 2.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有关习题。
教学后记:
练习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应用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通过迁移转化发现乘法分配律的拓展运用,加强新旧知识的比较与沟通,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的能力。
3.使学生能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促使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资源:
小卡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回忆运算律。
1.第6题,填一填,比一比。
学生先填写,然后要求学生分别说说每一题体现了哪种运算律。
你能举例说说每种运算律吗?学生举例。
二、综合运用。
1.第7题,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分组计算,说说每组的两道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师注意巡视检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并给予指导。
第8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教师选取典型习题,让学生交流思考过程。
3.第9题。
学生读题并观察信息。
让学生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列出算式解答,鼓励学生用综合算式。
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你认为哪种解法比较简便?
三、知识拓展。
1.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2.分析比较,让学生用乘法分配律解释算法。
(编制者:杨新亚)
教学后记: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教学资源:
吸管、小棒、钉子板、平行四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1.出示例1的图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平行四边形)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吗?(吊车、活动衣架、风筝等)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平行四边形。
二、探究特点
1.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用你手边的材料试一试 2.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做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3.根据你的成功体会想想平行四边形可能有哪些特征,并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发现的。4.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做适当总结、板书
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对角相等:内角和是360°等
三、认识高、底
1.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地图,如果要在两条平行路之间修地下管道,你能找出最短的距离,并量一量吗? 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h),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a)。
2.可画多少条这样的高?为什么?(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3.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
4.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5.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直角标记。
四、练习提高
1.想想做做1,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2.想想做做2,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3.想想做做3,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出示,你能移动其中的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4.想想做做4,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开做成一张尽可能的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纸试一试。
5.想想做做6,用饮料管作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平行四边形,比一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阅读调查
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到生活中去找找类似的例子。
六、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
教学后记:
认识梯形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教学资源:
长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1.出示例1的图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梯形)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吗?
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梯形。你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吗? 根据学生回忆板书:(1)探究特点(2)认识高、底(3)多种练习
有了这些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想自己来进行研究活动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开展哪些活动来完成(1)和(2)。
老师的友情提醒:研究梯形时注意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将使你事半功倍。
二、小组活动
(一)探究特点
1.展示小组内制作的梯形,介绍使用的材料和方法。2.归纳梯形的特点: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二)认识高、底 1.介绍小组内的研究成果 2.在此基础上指导看书自学:
量出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这就是梯形的高。这样的高有多少条?为什么?
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是,梯形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说说什么是上底、下底、腰、等腰梯形。3.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4.说明:第二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在直角梯形中有几个直角?
三、练习提高
1.想想做做1,哪些图形是梯形,为什么。(如有分歧,可用尺检验)在这些梯形中分别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画出高。2.想想做做2,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块、3块、4块„„分别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想想做做3,在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可分成两个梯形或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4.想想做做4,用粗细、颜色不同的笔在长方形纸上画出不同的梯形,并记录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再画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记录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5.想想做做5,用两张长方形纸叠在一起,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用这两个梯形能拼成哪些图形? 想一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四、独立探究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探究思考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它和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还想探索梯形的什么
特点?(如梯形是否也具有不稳定性)
(编制者:曹静洁)
教学后记:
认识对称轴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下)P.58~59“认识对称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能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3、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习方式,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春天来了,天气暖和起来了,蝴蝶也飞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了!你看!
这两只蝴蝶漂亮吗?它们是什么图形?(轴对称图形)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2、复习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对称轴。(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长方形的对称轴。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彩纸。
(2)问: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画出它的对称轴吗?(3)交流对称轴的画法。并让学生把长方形所有的对称轴都画出来。注意:对称轴一般要画成点划线。即—•—•—•—
(4)长方形一共有几条对称轴?
2、正方形的对称轴。
你会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正方形的对称轴吗? 放手让学生自己折一折,再画出它的对称轴。
交流:你是怎样折的?能画出几条对称轴?确认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将课前剪下的教材115页的图形,先确定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所有的对称轴。如果你没办法确定,可以折一折再画。个人完成后,按顺序放在桌子上,同桌相互检查。再按顺序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个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简单图形的对称轴会找了,那么图案中的对称轴找得出来吗?
3、出示一些常见的图案,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根据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特点,我们只要确定了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就能画出它的另一半。指名学生说说画法,指导学生先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确定几个关键的对应点,再将其连成图形。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鼓励学生画出每个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2)交流: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6条对称轴。
(3)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一个图形的每条边都相等,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对称轴的条数与边的条数相等。
四、课外拓展。
过渡:生活中制造轴对称图形,一般是将一张纸对折了来剪的,剪好后展开,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了。
1、图中上面的图形对折后会是下面的哪一个,用线连一连。
3、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很多,古今中外,尤以中国的民间传统工艺剪纸最有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电脑制作对称图形。
利用计算机中的画图软件也能制作出对称图形。
步骤:(1)先画出半棵小松树;(2)再复制;(3)把复制好的水平翻转;(4)组合。
五、动手操作。
自己做一个轴对称图形。欣赏交流。谈谈收获体会。教学后记:
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已有的对平移的认识和经验,通过自主尝试和交流,掌握综合应用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
2、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和沟通,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有新的收获。
3、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并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尝试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综合应用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教学资源:
实物投影仪,方格纸挂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已经学过了平移和旋转的有关内容。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内容?你能举出一些这方面的生活实例吗?
今天我们就要来继续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尝试活动。
1、出示主题图。
2、问:这里的小亭子从左上方到又下方,是图形的平移还是旋转呢?(生答平移)平移了多少?(生答)那么,你能够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3、先在小组里讨论可以怎样平移,再尝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来。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交流:你是怎样平移的?
方法一:
方法二:
先向下平移4格,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6格。
再向下平移4格。
学生可能还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应给予肯定鼓励。
5、指导具体的画法:(1)先确定几个关键的点。
(2)将这几个关键的点分别按要求平移到指定的位置,再连成图形。(3)注意:图形的位置平移后,各对应点的连线应该保持平行。
6、巩固平移的方法。揭示课题:图形的平移。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弄清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再描述每幅图平移的过程。还可以怎样平移?要进一步启发学生说出符合要求的不同的平移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交流操作的过程与方法。
3、“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照样子自己画一画,再交流发现了什么?(2)试着画出距离不同的的另一组平行线。
(3)引导学生用这样平移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并鼓励学生试一试。
四、总结质疑。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评价一下你或你们小组本节课的表现。
教学后记:
图形的旋转 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已有的对平移的认识和经验,通过自主尝试和交流,掌握综合应用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
2、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和沟通,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有新的收获。
3、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并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尝试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综合应用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教学资源:
实物投影仪,方格纸挂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在生活中,很多的物体都在运动着,而它们的运动方式各有不同——平移和旋转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平移做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今天,我们就要来进一步研究另一种常见的运动方式——图形的旋转。(揭题,板题)
2、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学生举例。
二、探究互动。
1、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1)出示公路收费站道口转杆打开和闭合的情景图。
(2)学生可以自己用两支铅笔演示这两种运动方式,并回答:转杆打开,旋转了多少度?转杆关闭呢?(3)转杆打开和关闭的方向相同吗?哪一种与时针旋转的方向是相同的?(4)指出: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5)同桌或小组同学一起体会顺时针和逆时针。
2、学习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2)明确两点:
①“饶A点旋转”是指将“A点”固定不动。
②把三角形“旋转90°”,既可以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指导画法:可以先分别确定两条直角边旋转后的位置,再连成相应的图形。(4)学生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5)交流,巩固画法。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通过观察、交流每幅图中的“指针”分别要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进一步感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按要求独立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进一步掌握在方格纸上把图形进行旋转的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指导具体的画法。
要使学生明白:确定旋转后小旗位置,关键在确定旗杆的位置;确定旋转后的长方形位置,关键在于确定一组相邻的边的位置。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讨论每组图形的特点: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根据设想使每组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旋转方法。也可以用纸剪一剪,摆成如图的位置后再进行旋转。
四、总结质疑。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相关内容,你还想学习什么?
五、课外拓展。
教学后记:
图案的欣赏和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2、使学生在观察美丽的图案中,感受图形中的对称美,体会平移和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3、指导学生细心分析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的理解,进而产生自主设计的欲望。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完成设计图案的任务。对学生的设计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资源:
剪纸图案,彩色纸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剪纸的活动吗?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美丽的剪纸图案,想不想欣赏一下呢?
二、组织活动。
1、欣赏美丽的剪纸图案。
2、它们分别是由哪个图案通过平移或旋转形成的?
3、学生按要求平移做出美丽的图案。(1)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一次平移。
(2)学生像这样连续操作几次,做出美丽的图案。
4、应用旋转的方法做出图案。
指导学生完成左边的图案,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右边的图案。
5、自由创作。
先画出一个或几个图形,再运用对称、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美丽的图案。(1)小组讨论:①打算选择什么图形作为基本图形? ②要把基本图形进行怎样的变换?(2)分工合作,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学生的设计尽可能多加赞赏。
三、课后巩固。
(编制者:张玲玲)
教学后记:
认识倍数和因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过程中,掌握三位数
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进一步增强估算癔 识,提高估算能力。
2、使学生在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乘、除法口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情景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正方形)你能把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2、学生同桌合作,教师巡视。
3、交流:你是怎样摆的?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你能用一个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吗?
4、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12
12×1=12
6×2=12
二、认识倍数、因数
1、教师指着4×3=12说:4是12的因数(板书:因数),3也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板书: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2、反问:4是12 的什么数?3呢?12 是4的什么数?12还是谁的倍数?
3、提问:根据6×2=12,你能说出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哪一个数上哪一个数的倍数吗?根据12×1=12呢?
(分别指名说——互相说——集体说)
4、引申: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吗?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5、板书:32÷4=8从这个除法算式中你能看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吗?指名说。
6、你能举个除法的例子来说一说吗?
7、说明: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指不是零的自然数。
8、练习:想想做做1 出示题目,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然后全班交流。
三、探索新知
1、学习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1)找36的所有因数。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1、2、3、4、6、12这6个数都是12的因数,那么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明白既可以利用乘法算式来找出36的因数,也可以利用除法算式来找出36的因数。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2和36的所有因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让学生明确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小的一定是1,最大的一定是它本身。)
讨论: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2)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
2、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1)找3的倍数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12是3的倍数,那么3除了12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倍数?请你找一找,看看你能找出几个? 学生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时提问:你是怎样快速找到3的倍数的?
观察:请你仔细观察3的倍数,有什么发现?(使学生明确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本身,一个数有无数个倍数。)(2)练习: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
3、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
五、总结质疑: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请你找出48、56、72的所有因数。
教学后记:
2、5的倍数的特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已掌握的乘除法口算的方法,能比较 熟练地进行口算。
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寻找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资源:小黑板、百数表。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第四篇:初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
新年过,新的学期又来临,为使今后工作做得更好些,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绩,特对本期教育教学工作作出如下的计划。一.总的奋斗目标:
通过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新特”理论,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讲文明、守纪律的”四有新人”;同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为四化建设学好科技文化知识和各项本领,学习实用科学技术,为顺利进入20世纪取得通行证而努力学好电脑知识。二.具体措施:
(1)狠抓学生的思想教育。从思想教育入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树立浓厚的学风,为搞好教育工作铺平道路。
(2)认真坚持教学”六认真”。从深钻教材入手,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从而使备课能指导教学,在课堂讲授中得心应手;同时,认真讲课,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使学生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使学生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素
;还有要加强作业批
和单元考查考核的力度。做到作业全批全,每单元组织考试,并认真批
改、评讲。
(3)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好的、差的,分层对待,以适应普九教育的需要,使每个学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而使总体水平和整体成绩。
(4)加强教师的自修,特别是教育教学方法艺术上的进修,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水平,啬教学中的趣味性乐趣性,寓教于乐,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5).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让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练习,真正做到精讲多练。
信息技术-excel教案
总第1课时
课题: 第一课初识电子表格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启动与组成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1.了解什么叫MicrosoftExcel2.掌握如何启动Excel电子表格3.掌握Excel窗口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Excel启动,Excel窗口的组成 教法、学法讲演辅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新知1.Excel的自我介绍Excel的特长: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排序等.2.启动Excel的方法a.单击“开始”按钮b.将鼠标指向“程序”c.单击二级菜单中的“MicrosoftExcel”3.电子表格的组成见kp2下图: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活动单元格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条状态栏工作区行列标签编辑栏工作表标签工作表控制钮
二.小结:1.启动电子表格的方法2.电子表格的窗口组成 学生练习:
一.开机二.登录入网三.启动Excel注:我校计算机,可直接在桌面上找到打开它的快捷方式,双击之亦可启动电子表格.四.对照KP2下图及KP3表熟悉Excel窗口的组成启发学生:怎样能使任一个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五.关机
教学后记:仍有少数同学不按要求进行开机关机操作
授课时间:总第1课时
课题: 第二课小小单元格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认识单元格及单元格的选取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1.知道单元格的地址的表示方法2.掌握单元格的选取 教学重、难点:单元格地址表示方法,单元格的选取 教法、学法讲述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Excel?功能如何?2.Excel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新授工作簿由工作表构成,工作表由单元格组成.数据的输入,编辑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现在,先让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单元格.1.小小单元格在一张工作表中,在从A到Ⅳ共256列,1到16384行,共有4194340个单元格.a.单一单元格地址表示法b.单一区域单元格地址表示法c.多区域单元格地址表示法2.单元格的选取a.活动单元格的选取b.区域单元格的选取c.选取整列,整行d.选取相邻的多行,多列不相邻多个区域的选取 三.小结:单元格表示与选取方法 学生练习: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用适当方法表示如图所示单元格或区域表示为:()表示为:()表示为:()五.在Excel中用鼠标选取下列单元格或区域1.C32.B2:D43.C2:E4,F5六.关机 教学后记:学生在选取单元格,特别是不连续单元格时,有困难
授课时间:总第2课时
课题: 第二课小小单元格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单元格中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1.掌握输入,修改,删除数据的方法2.掌握快速移动单元格的方法3.掌握快速复制单元格内容
教学重、难点: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教法方法: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如下图的单元格怎样表示?2.在电子表格中选取如下区域:A1:B2,C3:C7,D2 二.新知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单元格中的基本操作:1.输入数据:用鼠标左键单击单元格,把它变为活动单元格,再输入数据;也可以在把它置为活动单元格后,在编辑栏中输入数据2.修改数据:选中,输入新数据,即删除原数据;也可在编辑栏中修改3.快速移动单元格:a.选定要移动的单元格区域b.把鼠标指针指向选中区域的边框上,变为箭头时,按下左键进行拖动,直到目标区域,再放开左键4.快速复制单元格:同上,移动时按住ctrl键……5.清除单元格内容:a.选定要清除的单元格区域b.编辑清除内容c.输入新内容 学生操作:
一.开机 二.入网 三.启动电子表格 四.在各自的工作站机器上选取复习题2要求的单元格区域 五.按要求进行操作1.分别在单元格B2,C2输入数据89,96.2.将上述输入的数据89修改为103.3.将数据为96的单元格快速移动至单元格D34.将数据为103的单元格复制到单元格D45.清除以上数据为96的单元格的内容,并输入数据75.六.关机
教学后记:部分学生不能迅速输入数据,影响到后面的操作.授课时间:总第3课时
课题: 第三课我的工作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工作簿与工作表比较、保存工作簿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含义及区别联系。二.掌握保存工作簿的名称、保存工作簿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保存工作簿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怎样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2.怎样清除单元格中的内容?3.怎样快速移动与复制单元格? 二.新授:
1.工作簿与工作表一个工作簿中可以包括多个工作表,并不是一个工作表对应一个Excel文件,而是一个工作簿对应一个Excel文件。
2.保存工作簿☆工作簿名称:系统默认为Book1…名,可自命名。☆保存工作簿a.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文件”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文件”按钮。b.第一次保存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在其中设置要保存的工作簿所在的目录与文件名。以后再存盘就不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了。c.如果想存在另外的地方或是想改变名另存一份,则可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三.小结: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学生练习:
一.启动Excel电子表格,复习输入数据、清除内容、快速移动与复制单元格的操作。
二.在任一工作表中进行如下操作:在A1、B1、C1、A2、B2、C2单元格中分别输入98、67、87、54、90、88。
三.将刚才的工作簿保存在C:MyDocuments文件夹中,文件名为“数据表一” 四.将“数据表”文件另入D:盘中,文件名为“数据表二” 五.关闭Excel
课题: :第三课 我的工作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建立工作簿、关闭工作簿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掌握建立工作簿的方法。二.掌握关闭工作簿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建立工作簿,关闭工作簿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工作簿与工作表有何关系?2.怎样保存工作簿? 二.新知
1.建立工作簿建立新的工作簿:单击“新建”工作簿按钮或选择“文件”中的“新建文件”命令。单击“确定”按钮,出现新建对话框。单击“窗口”菜单,可以看到下面列出了两个工作簿文件名,其中Book2是新建工作簿,它前面的√表明此工作簿是窗口中正在编辑的工作簿,叫做当前工作簿.可以在此菜单下单击其他工作簿的名称,把它调入窗口成为当前工作簿.2.关闭工作簿a.先保存、再在“文件”菜单中选“关闭”命令,即可关闭文件。b.所有工作簿文件全部都关闭了,则当前屏幕如Kp11下图所示。c.可以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退出Excel.三.小结:建立与关闭工作簿方法 学生练习: 常规:
一.启动Excel 二.建立新的工作簿1.通过单击“新建”工作簿按钮来建立。2.通过“文件”→“新建文件”命令来建立。(会出现对话框)3.同时新建两个工作簿,通过单击“窗口”菜单来练习分别将Book1,Book2成为当前工作簿。4.建立一个名为[课外小组]的工作簿。按书上内容输入表,并保存。三.分别将Book1,Book2两个工作簿关闭,并退出Excel。教学后记:多个工作簿间切换学生不熟练
授课时间:总第4课时
课题: 第四课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打开、命名、重命名工作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一、会打开已有注工作簿
二、掌握工作表的命名方式
三、掌握工作表的重命名方式
教学重、难点:命名与重命名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建立一个工作簿?2.怎样关闭工作簿?
二、新知:1.打开已有的工作簿a.文件→打开或用鼠标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开]文件按钮.b.在对话框中给出要打开的工作簿所在目录.c.双击文件[课外小组].2.命名工作表将表头改为“初一课外小组活动安排”.方法:选取D2单元格→将光标定位于“课外”前→输入“初一”为让工作表名符其实,将sheet1更名为“初一”,以示区别.3.重命名工作表a.用鼠标右键单击要重命名的工作表标签“sheet1”.b.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用鼠标左键单击“重命名”命令.c.工作表标签呈反白显示,这时直接输入你想改变的名称“初一”.三.小结:打开,命名与重命名工作表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打开名称为“课外小组”的工作簿。五.将表头改为“初一课外小组活动安排”六.将工作表名称“sheet1”更名为“初一”七.保存工作簿,关闭Excel 教学后记:有部分学生不会用鼠标右键
课题: 第四课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制作、插入、移动、删除工作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一、会制作新的工作表
二、掌握插入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三、掌握移动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四、掌握删除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工作表册插入、移动、删除方法 教法、学法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打开工作表?2.怎样命名工作表?3.怎样重命名工作表? 二.新授1.制作新的工作表a.切换工作表b.复制单元格2.插入工作表a.用鼠标右键单击窗口底部工作表标签“sheet3”.b.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命令c.选择其中的工作表标签,单击“确定”按钮d.插入其他工作表并重命名3.移动工作表将鼠标指针指向工作表标签,按左键拖动放开即可.4.删除工作表a.单击窗口底部工作表标签中的工作表名称选定工作表b.单击鼠标右键c.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
三.小结:插入,移动,删除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四.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选中名称为“初一”的工作表,选取B2:F8单元格区域,将其复制到名称为“初二”的工作表中,并将表头改为“初二课外小组活动安排”。五.选中名称为“sheet3”的工作表,单击鼠标右键进行插入工作表的操作。试试:插入的工作表默认名称是什么?它位于sheet3表之前还是之后?六.将sheet3表移动到sheet4表之前。七.将sheet3工作表删除。八.保存文件,退出Excel九.关机
教学后记:教会学生如何巧妙使用右键进行插入、移动等操作
授课时间:总第5课时
课题: 第五课Excel中公式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序列的填充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Excel中序列的填充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序列的填充 教法、学法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插入工作表?2.怎样移动工作表?3.怎样删除工作表?
二.新知Excel中的公式就是把我们熟悉的数学公式应用到单元格中。通过公式可对工作表中的数值进行各种运算,根据已有的数值求得新注数值。公式运算规律也遵从先加后乘除,先括号内后括号外,从左到右的规则。Excel提供册公式计算功能既可使我们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亲自进行计算,又可避免运算中的错误,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序列的填充:见KP23上图1.选取单元B4:C42.将鼠标指针选定区域右下角的填充柄处,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光标状。3.按住鼠标左键向右进行拖动,到H4单元格后松开鼠标。三.小结:单元格中序列的填充学生
三.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四.在Excel中制做KP22图中所示的工作表想想:观察这张表,有什么规律?如何快速输入这些有规律的部分呢?五.学会序列填充的办法来快速输入有规律的部分:星期一→星期五a.在B4,C4中分别输入星期一,星期二.b.选取单元B4:C4c.用鼠标左键按住填充柄向右进行拖动,到H4单元格后松开鼠标,即可。六.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闭计算机
教学后记:有部分学生找不到“填充柄”。
课题: 第五课Excel中公式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公式的使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一、掌握公式的使用
二、理解求和与求平均数的公式并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使用公式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选中单元格?怎样输入数据?2.如何用序列填充进行输入数据? 二.新知:Excel中的公式形式:都是以“=”作为开头的。1.求和运算:a.先选择与第一个学生王红的总计相对应的单元格I5b.在此单元格中先输入“=”,表明下面要用到公式了.c.在“=”号后直接输入B5+C5+D5+E5+F5+G5+H5.d.按下回车键.2.自动填充的步骤如下:选定I5→用鼠标指向右下角填充柄处→按住左键拖动至I9再松开3.求平均数a.在J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5/7b.按回车键c.将鼠标指针指向选定区域J5右下角的填充柄处,按下左键向下拖动至I9松开 三.小结:a.求和的公式b.求平均数的公式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a.选中B1,B2单元格,分别输入1,2b.用序列填充在B3,B4,B5,B6,B7中填数四.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a.用公式计算王红同学一周的上网时间b.用序列填充方法计算出其他同学的一周的上网时间c.用公式计算王红同学一周的平均上网时间d.用序列填充方法计算出其他同学的一周的平均上网时间五.保存文件,关闭Excel六.关机
教学后记:可采用用公式与不用公式的不同速度来对比教学
授课时间:总第6课时 课型 :考核课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教会学生使用“苦丁香多媒体”系统进行网上考试二.考核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操作 教法、学法网上考核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苦丁香多媒体系统的网上考试使用方法1.学生在“桌面”上找到文件夹“期中考试”,双击打开它。2.打开文件“初二”。3.学生在出现的窗口中答题。4.答题完毕,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另存为”→输入文件名“user__”(__上为机号)。5.在任务栏上单击“苦丁香”教室图标,选中“提交作业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文件“user__”,按“确定”即可。
二、考核内容1.输入下列英文:(在每行
下
面
对
应
位
置
输入)Hello,mynameisBillWhite.Therearefivepeopleinmyfamily.Theyaremygrandfather,mygrandmother,myfather,mymotherandI.Weliveinahouse.Behindourhousethereisasmallgarden.Therearethreebedroomsinourhouse.2.如下图的单元格怎样表示?表示为:______3.利用Excel建立如下表格:要求用序列填充完成总分的计算;工作簿命名为“成绩统计”。姓名语文外语数学总分 李成军8998102 张小路909087 陈晓菲7899110 三.考核时间:40分钟四.
四.成绩评定:1.学生考完后提交作业2.教师打开学生作业 记录进行评定
五.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打开考核题进行考试四.考试完毕,打开苦丁香多媒体网进行作业 提交五.关机
考核后记教会学生使用苦丁香网进行网上考试,效率高,准确
授课时间:总第7课时
课题: 第六课Excel中函数的应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函数的使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会利用函数求总计二.会利用函数求平均数三.会利用公式进行填充
教学重、难点:函数的使用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怎样在Excel中,使用公式进行自动填充数值? 二.新知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公式的使用,但是当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复杂的公式计算时,你会发现输入一个正确高效的公式是相当费时的(可举例说明之).但如使用函数却不同.函数是一个预先写好的特殊公式.今天就来学习几种函数的使用:以kp28上图求王红一周上网时间总计及平均数为例1.总计(问:若用公式该如何求?)a.函数也必须以“=”开头,在I5单元格中先输入“=”,接着输入求和函数名:sumb.在函数名后输入参数,注意参数要求用“()”括起来.c.输入完后可以在编辑栏中看到完整的公式:=sum(B5:H5)d.按Enter键,即可计算出结果.2.平均值(问:若用公式该如何求?)a.先选择与第一个学生总计相对应的单元格J5.b.在J5中输入:=AVERAGE(B5:H5)c.按Enter键,即可计算出结果3.公式的填充a.选取单元格I5至J5b.将鼠标指针指向选定区域右下角的填充柄处,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光标状.c.按下鼠标左键向下进行拖动,到J9单元格后松开鼠标即可.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a.用SUM函数求王红的上网总计时间b.用AVERAGE函数求王红的平均上网时间五.运用序列填充方法求出其他同学的总计与平均时间六.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采用对比教学法,比较公式与函数的关系
课题: 第六课Excel中函数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函数指南的使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函数指南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函数指南的使用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求总计的函数是什么?格式是怎样的?2.求平均值的函数是什么?格式是怎样的? 二.新知(问:不知道函数名怎么办?)在上节课计算的过程中,也许会觉得,Excel中有那么多数,参数也比较复杂,要掌握起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提示来帮助我们使用函数呢?有,Excel早已为你想到了,你可以借助Excel中的“函数指南”的帮助来选择函数,输入参数,完成从函数输入到完成的全部工作.可以通过单击“粘贴函数”图标来启动函数指南功能.下面我们借用函数指南算一下上节课中每一个学生总计和平均:(注意操作步骤)1.选择第一个学生的总计单元格I5,在其中输入“=”2.用鼠标左键单击“函数指南”按钮.出现“粘贴函数”对话框.3.在“函数分类”下拉框中选择所需的函数类“常用函数”.4.在“函数名”下拉框中选择所需的函数名“SUM”.你可以看到对话框下面的函数提示。5.单击“确定”按钮.6.单击Number1行的,暂时隐藏对话框,显示出表格工作区,以选择数据范围.7.用鼠标拖动,选定所需的范围.8.再次单击,返回函数对话框.9.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三、小结:“函数指南”的用法(“智能化”)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借用函数指南计算“王红”的总计2.利用序列填充完成其他同学的总计3.借用函数指南计算“王红”的平均值4.利用序列填充完成其他同学的平均值.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同时让学生领略Excel的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
授课时间:总第8课时
课题: 第七课美化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调整行、列宽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会调整行宽二.会调整列宽三.掌握插入列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调整行、列宽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求总和的函数是什么?2.求平均值的函数是什么?3.如果不记得这些函数名的写法,怎样办?怎样使用函数指南?
二.新知我们可以用Excel制作表格了,但表格还不够完美,如表格标题占据了其他的单元格,行列的宽度不是很合适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工作表的美化方法:1.调整行宽a.选取所要调整的行b.将光标移动到任两个选定行行标之间的线上,当鼠标指针变为形状时,按下鼠标左键上下拖动,调整行宽.最后松开鼠标左键.2.调整列宽a.选取要调整的列b.将鼠标指针移到任意选定的两列列标之间的线上,当鼠标指针变为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调列宽.最后松开左键3.插入两列a.选取A,B两列b.将鼠标指向选定范围,按右键c.单击快捷菜单中的“插入”d.在B4单元格中输入“序号”,在B5,B6单元格中分别输入1,2.e.选取B5,B6单元格,再使用自动填充功能将其他同学的序号填充完毕.三.小结:光标要移到选定行或列的标线之间,才能调整宽度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调整4—9行的行宽:使之变得稍宽些,更合适些2.调整A—H列的列宽:使之变得稍宽些,更合适些3.在A,B两列之前插入两列,在新的第B列中完成如下操作:在B4单元格中输入“序号”,在B5,B6单元格中分别输入1,2.并用自动填充将其他序号填完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部分学生对多个单元格的自动填充方法忘记了!
课题: 第七课美化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设置单元格格式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设置单元格格式的方法1.会使用“对齐”标签,将单元格中内容居中.2.会设置字体,边框线型颜色及图案 教学重、难点:设置单元格格式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如何调整行宽?2.如何调整列宽?3.如何插入空白列? 二.新知:我们在表格中还发现许多不美观的地方,如字不在单元格中间,单元格的边框还不是实心线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先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文件1.选取范围B4:L9.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选项3.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单击“对齐”标签4.在“水平对齐”框中设置“居中”5.单击“字体”标签,在其中选择所需字体,字号及设置特殊效果.6.单击“边框”标签7.在“线型”框中选择所需样式.8.在“颜色”框中设置颜色9.单击“预置”栏中的“外边框”,交所设置的线型应用于外边框中10.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内边框11.单击“图案”标签12.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13.单击“图案”右边下拉菜单,选取一种底纹图案14.所有的格式设置完后,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选取范围B4:L9.2.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3.将单元格内容居中.4.将单元格中的文字字体设置成隶书,常规字形,12号字,无下划线,无特殊效果.5.将单元格内外边框设置成黑边框,线型选较粗的一种.6.将单元格的底纹图案设置成(6.25%灰色)图案.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在设置单元格边框颜色及填充图案时学生有困难!
课题: 第七课 美化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设置小数位合并及居中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会设置小数位二.会合并单元格三.会进行居中操作 教学重、难点:设置小数位合并及居中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2.怎样使单元格中的内容居中? 二.新知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会对工作表进行一些美化工作.但我们注意到平均数一列是带有较多的小数位.我们能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设置小数位数呢?(引出新知)1.设置小数位a.选择单元格区域L5:L9b.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c.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数字”标签下的“分类”中单击选择“数值”,设置小数点后位数为3.d.单击“确定”.则将小数保留了3位.2.合并及居中(讲述:我们再来观察表格标题,可以看到D2单元格中的内容占据了其他单元格的位置,但它并不是真的占有了其他单元格,如果这些单元格中有内容,它将不能完整的显示出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可让表格标题真的占有其他单元格)a.选取连续单元格范围D2:J2b.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对齐”标签项下的“合并单元格”项,使其前面出现,或单击“工具栏”中的c.再设置一下字体字号及行列宽等.(若想取消单元格的合并,则按照上述步骤去掉前面的.三 小结:设置小数位合并及居中操作
学生练习:
1、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选择单元格区域L5:L92.将平均栏中的数值的小数位调整为2位.3.选取连续单元格范围D2:J24.让“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分钟)”标题真的占有D2:J2七个单元格.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为了将标题放于整个表格中间位置上,可先选中表头上的所有单元格区域,再设置合并及居中.授课时间:总第9课时
课题: 第八课数据的排序及筛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数据的排序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数据的排序方法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排序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如何设置小数位数?2.合并及居中操作有何作用?如何合并及居中? 二.引言:通过上几节课的设计,已经将我们的工作表装饰得很漂亮了.现在又有一个新问题:如果我想按照每个人的上网时间的多少排序,以掌握每个人的基本情况,该如何操作呢?今天开始学数据的排序!三.新知[板书]数据的排序1.先归纳一下选取范围的方法a.相邻区域的选取:(三种方法)●用鼠标进行拖拉选取区域.●按住shift键,单击选择区域的两个对角单元格.●按住shift键,同时用键盘上的箭头选择.b.我块不相邻区域的选取:★用上面的方法选取第一块区域后,按下Ctrl键不放开,然后再用上述方法选择其他的区域.2.排序步骤:a.选择要参加排序的数据范围C4:L9b.选择“数据”菜单中的“排序”c.设置要排序的主要关键字.说明:因为在选择范围时,选择了表头.所以要选中“有标题行”前的单选钮.d.由于想按降序排,所以选择“递减”e.单击“确定”按钮.四.小结:1.数据排序的方法2.思考:若遇到相同数据怎样设置顺序?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选择单元格区域C4:L92.选择“平均”为主要关键字.3.选中“有标题行”前的单选钮.4.然后选择“递增”前的单选钮.5.最后按“确定”四.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要让学生使用不同的主关键字进行排序,体会它的方便之处
课题: 第八课数据的排序及筛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数据筛选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数据的筛选方法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筛选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选择相邻区域的方法是什么?2.选择不相邻区域的方法是什么?3.如何进行数据的排序? 二.引言:现在又有一个新问题—我想将五,六,日三天上网时间都超过30分钟的人挑出来,该如何操作?(引入新知:设置筛选!)三.新授[板书]1.设置筛选●把光标定位在数据区●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命令下的“自动筛选”.(问:表头的每个单元格的右边会出现什么标记?)●单击星期五旁边的下拉按钮.●单击下拉列表中的“自定义”选项.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中做如下设置.●单击“确定”按钮.(讲述:筛选出星期五上网时间大于或等于30分钟的同学了!)●同理,可对星期六,星期日上网时间大于或等于30分钟的同学进行筛选.2.[板书]恢复筛选:(保留筛选标记显示全部数据)●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选择“全部显示”命令.3.[板书]撤消筛选:(去掉筛选标记显示全部数据)●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单击“自动筛选”按钮,去掉前面的选中标记。四.小结:数据筛选的运用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筛选出星期五上网时间≥30的同学.●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再筛选出星期六,星期日上网时间≥30的同学.●恢复筛选,显示原来表格的数据.●撤消筛选,得到原来的表格.四.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注意恢复筛选与撤消筛选之间的区别!
授课时间:总第10课时
课题: 第九课Excel中统计图表的制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图表的组成创建图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知道图表的组成二.掌握创建图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创建图表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设置数据筛选?2.怎样恢复筛选?3.怎样撤消筛选?撤消与恢复筛选有何不同? 二.激趣: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的处理,但是这些数据列表并不能明显地表示出各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数据变化的趋势.看下图:通过颜色,图形对象的结合把表格中大量数据之间的各种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这些数据更有说服力.其实Excel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图表功能.三.1.[板书]图表的组成以上一课上网统计表中的数据为例,二维“每周上网时间统计”表中包括下列要素:●Y轴标题●Y轴(数值轴)●X轴(分类轴)●X轴标题●数据序列●图标标题●图例
2.[板书]创建图表★建立工作表中的内嵌图表★选取在图表中需要用到的数据.(C4:J9)★用鼠标单击“图表向导”按钮().★按照“图表向导”的指导,完成图表.★在“图标类型”中选择所需的图表类型,如“柱形图”,然后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第一种,然后单击“下一步”.★在“数据区”标签项下的“数据区域”中显示出已经选定的数据范围.可以重新圈定所需范围.★系列可以产生在行或列,在这里我们选择行,单击“下一步”按钮.★在“标题”签项下输入各类标题,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生成的图表的存放位置.★如果你要将图表与数据分别放在不同的工作表中,就要选择“新工作表”.在这里我们选择“嵌入工作表”,单击“完成”按钮.四.小结:创建图表,使数据关系更明确.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选取单元格C4:J9●将所选数据区域变成一种嵌入在工作表中柱形图.四.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要引导学生看懂图表,知其表达含义!
课题: 第九课Excel中统计图表的制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图表的修改与编辑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掌握选定图表的方法二.掌握移动图表与调整大小的方法三.掌握删除图表的方法四.会重新设置图表项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移动删除图表重设图表项的格式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在Excel中怎样创建图表来更明确地反映各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引言:我们能否对创建好的图表进行修改呢? 三.新知[板书]图表修改与编辑1.选定图表用鼠标左键单击图表中的空白区域,图表周围出现一个带有小黑方点(图表控制点)的边框.2.移动图表选定图表后,把鼠标指针指向图表区,按住鼠标左键并进行拖动,至合适位置后松开鼠标.3.调整图表大小选定图表后,把鼠标指针移近控点,当鼠标指针变为双向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并沿箭头方向进行拖动,即可放大或缩小图形.4.删除图表选定图表后,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快捷菜单,在其中选择“清除”命令.5.设置格式●选定图表●单击“图表”菜单中的各选项●单击“图表类型”●单击“图表”菜单中的“图表选项”,可以更改图表标题,坐标轴,数标识,图例及网格线等.四.小结:a.选定图表b.移动,调整大小,删除,重新设置格式操作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选中上节课所创建的数据图表●移动图表到合适位置●将图表进行放大,缩小●重新设置图表项的格式●删除图表四.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重新设置格式操作较复杂,引导学生仔细操作!
授课时间:总第11课时 课型 :考核课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检查学生对1—9课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检查学生对1—9课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考核重、难点用Excel制表格,数据处理,制作图表 教法、学法网上考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苦丁香多媒体系统的网上考试使用方法1.学生在“桌面”上找到文件夹“期末考试”,双击打开它。2.打开文件“初二”。3.学生自己调出相应程序答题。4.答题完毕,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另存为”→输入文件名“user__”(__上为机号)。5.在任务栏上单击“苦丁香”教室图标,选中“提交作业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文件“user__”,按“确定”即可。
二.考试内容1.利用Excel输入下列表格:要求用函数或公式输入总分,均分.姓名语文数学外语总分均分 王红988297 李军1108377 张明1207890 2.将表格中各单元格中的内容“居中”,并加入内外边框.3.并筛选出总分在271分以上的学生的情况4.将表格中的部分变为柱形图表,以显示明确的数据关系.5.保存文件,提交作业 四.考核时间:40分钟
五.成绩评定1.学生考完后提交作业2.教师打开学生作业 记录进行评定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打开考试题进行考试四.考试完毕,打开苦丁香多媒体网进行作业 提交 五.关机
授课时间:总第12课时
教学内容:对电子表格考核的讲解.授课时间:总第13课时 申请电子邮箱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学会申请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申请电子邮箱的一般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因特网的兴趣和意识。[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E-mail地址中各部分的组成,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过程和步骤。2.难点:填写注册信息的规范要求。[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网、计算机能连通因特网。[教学过程] 1.导入
(1)从古至今,人们传递信件的方式有哪些?这些传递方式有哪些特点?(突出现代工具为人们传递信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等优点)(2)电子邮件与其他传递方式相比有什么优点?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2.新授
教师:在因特网上设有免费电子邮箱,当我们拥有这种免费电子邮箱后就可以上网收发电子邮件了。
(1)介绍申请免费电子信箱
①教师提出任务: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网上邮箱。②教师演示申请过程,学生观看教师演示,注意观察操作步骤。a.在IE“地址栏”中输入“www.xiexiebang.com”,进入“126邮箱”主页。b.单击“注册”按钮,进入“用户注册”页面。c.按照网站的要求,在相应的栏目中填写相关信息。d.全部填好并检查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e.如果填写信息有误,会出现提示信息。
f.正确修改所填信息后,再次单击“完成”按钮,如果注册成功,会出现提示注册成功页面。学生分组实践操作,可以自主探索,并相互交流。
③教师指导学生申请邮箱,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④申请完成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申请电子邮箱的时候,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你在操作时有哪些出错的地方?
经验交流:把自己操作的经验和方法与大家分享。(2)阅读电子邮件
①进入电子邮箱后,“收件箱”显示为“粗体”样式,表示有“未读邮件”。
②单击“收件箱”,进入“收件箱”页面,“收件箱”列出每封信的发件人、主题、日期和邮件大小等信息。
③单击邮件主题,打开邮件,阅读内容。(3)复习电子邮箱地址
和平时一样,在寄信时都必须填写地址(通常我们把它叫做E-mail的地址),E-mail的地址是由符号“@”及其分开的两部分组成,“@”前面是用户名(即邮箱名),“@”后面是与邮件服务器相关的名字。例如:hkwqxx@126.com中,“hkwqxx”是用户名,“126.com”是邮件服务器名。
3.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同学们都申请到了免费的电子邮箱,有了自己的“网上邮局”,那么如何使用自己的“网上邮局”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课后预习教材中的第4课。并请同学们下课后互相交换自己E-mail,以方便下节课的实践操作。授课时间:总第14课时网络应用BBS讨论
知识目标:体会在BBS自如地与人交流思想,与友人进行文字为主的实时交流功能; 技能目标:1.认识电子公告牌BBS,理解其功能;2.掌握注册BBS账号的过程;
3.熟练掌握在BBS发布、回复、阅读贴
情感目标:BBS是网友群体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学生认识了解并喜爱BBS,就是帮助他们扩大网上交流的视野。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上BBS寻求帮助的途径。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网络环境,同时也要维护正义的网络环境。
教学重点: 注册BBS账号,发布、回复、阅读BBS贴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BBS上文明发言,做遵纪守法的BBS成员。
教学设施安排:装有IE等浏览器和Notop school等相关电子教室系统的网络教室。
二、教学策略设计: 自主学习:选择查找不同的论坛,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相应的讨论,达到自主应用的目的。任务驱动:通过任务的精心设计让每一位学生提出一个热门的话题或对楼主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研讨。协作交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资源交流协作完成作业,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而且有助于培养资源共享意识,进行求同存异式的交流学习。
三、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故事激趣:上海一位初中的女孩子肾脏坏死,急需医治,但本地一时没有捐肾者,后来在BBS上发求助信,得了了多位热心人的帮助,终于挽救了生命,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高效、快捷、全面的网络应用已经来了我们身边。)
2.情境创设:
带领学生浏览相应的论坛,从泰顺网社区看泰顺到廊桥论坛赏风情再到中学生天地走进中学生自己的网络世界,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那!我们的学习有没有这样可以互相帮助的环境呢?
我们能不能自己建设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呢?你问我答、取长补短、信息交流、共同提高,那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世界啊。要是你能自己参与到里面,你不就成了学习的主人了吗
3、任务布置:
大家赶紧运用我们前几节课学习的搜索本领,用百度找一找属于我们中学生的论坛。4.自主学习:
1)请大家开动脑筋,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你要找的论坛,重要的是要用好关键字。2)推荐学生到教师机上来进行操作过程演示。.3)找到论坛后,进行相关栏目的浏览,并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5、操作指导:
授课时间:总第15课时
教学内容:对这个学期的宗总结。
第五篇:教案:初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
新年过,新的学期又来临,为使今后工作做得更好些,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绩,特对本期教育教学工作作出如下的计划。一.总的奋斗目标:
通过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新特”理论,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讲文明、守纪律的”四有新人”;同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为四化建设学好科技文化知识和各项本领,学习实用科学技术,为顺利进入20世纪取得通行证而努力学好电脑知识。
二.具体措施:
(1)狠抓学生的思想教育。从思想教育入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树立浓厚的学风,为搞好教育工作铺平道路。
(2)认真坚持教学”六认真”。从深钻教材入手,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从而使备课能指导教学,在课堂讲授中得心应手;同时,认真讲课,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使学生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使学生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素
;还有要加强作业批
和单元考查考核的力度。做到作业全批全,每单元组织考试,并认真批
改、评讲。
(3)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好的、差的,分层对待,以适应普九教育的需要,使每个学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而使总体水平和整体成绩。(4)加强教师的自修,特别是教育教学方法艺术上的进修,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水平,啬教学中的趣味性乐趣性,寓教于乐,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5).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让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练习,真正做到精讲多练。
目录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2 申请电子邮箱...........................................................................................................3 收发电子邮件...........................................................................................................3 网上论坛...................................................................................................................4 中文front page2000基本操作(6课时)..............................................................6 信息技术excel教案(15课时)
:总第1课时
课题: 第一课初识电子表格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启动与组成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1.了解什么叫MicrosoftExcel2.掌握如何启动Excel电子表格3.掌握Excel窗口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Excel启动,Excel窗口的组成 教法、学法讲演辅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开机,关机?2.学校机房计算机如何登录入网? 二.新知1.Excel的自我介绍Excel的特长: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排序等.2.启动Excel的方法a.单击“开始”按钮b.将鼠标指向“程序”c.单击二级菜单中的“MicrosoftExcel”3.电子表格的组成见kp2下图: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活动单元格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条状态栏工作区行列标签编辑栏工作表标签工作表控制钮
三.小结:1.启动电子表格的方法2.电子表格的窗口组成 学生练习:
一.开机二.登录入网三.启动Excel注:我校计算机,可直接在桌面上找到打开它的快捷方式,双击之亦可启动电子表格.四.对照KP2下图及KP3表熟悉Excel窗口的组成启发学生:怎样能使任一个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五.关机
教学后记:仍有少数同学不按要求进行开机关机操作
授课时间:总第1课时
课题: 第二课小小单元格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认识单元格及单元格的选取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1.知道单元格的地址的表示方法2.掌握单元格的选取
教学重、难点:单元格地址表示方法,单元格的选取 教法、学法讲述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Excel?功能如何?2.Excel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新授工作簿由工作表构成,工作表由单元格组成.数据的输入,编辑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现在,先让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单元格.1.小小单元格在一张工作表中,在从A到Ⅳ共256列,1到16384行,共有4194340个单元格.a.单一单元格地址表示法b.单一区域单元格地址表示法c.多区域单元格地址表示法2.单元格的选取a.活动单元格的选取b.区域单元格的选取c.选取整列,整行d.选取相邻的多行,多列不相邻多个区域的选取 三.小结:单元格表示与选取方法
12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学生练习: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用适当方法表示如图所示单元格或区域表示为:()表示为:()表示为:()五.在Excel中用鼠标选取下列单元格或区域1.C32.B2:D43.C2:E4,F5六.关机
教学后记:学生在选取单元格,特别是不连续单元格时,有困难
授课时间:总第2课时
课题: 第二课小小单元格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单元格中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1.掌握输入,修改,删除数据的方法2.掌握快速移动单元格的方法3.掌握快速复制单元格内容 教学重、难点: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教法方法: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如下图的单元格怎样表示?2.在电子表格中选取如下区域:A1:B2,C3:C7,D2 二.新知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单元格中的基本操作:1.输入数据:用鼠标左键单击单元格,把它变为活动单元格,再输入数据;也可以在把它置为活动单元格后,在编辑栏中输入数据2.修改数据:选中,输入新数据,即删除原数据;也可在编辑栏中修改3.快速移动单元格:a.选定要移动的单元格区域b.把鼠标指针指向选中区域的边框上,变为箭头时,按下左键进行拖动,直到目标区域,再放开左键4.快速复制单元格:同上,移动时按住ctrl键……5.清除单元格内容:a.选定要清除的单元格区域b.编辑清除内容c.输入新内容 学生操作:
一.开机 二.入网 三.启动电子表格 四.在各自的工作站机器上选取复习题2要求的单元格区域 五.按要求进行操作1.分别在单元格B2,C2输入数据89,96.2.将上述输入的数据89修改为103.3.将数据为96的单元格快速移动至单元格D34.将数据为103的单元格复制到单元格D45.清除以上数据为96的单元格的内容,并输入数据75.六.关机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关机
教学后记:部分学生不能迅速输入数据,影响到后面的操作.授课时间:总第3课时
课题: 第三课我的工作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工作簿与工作表比较、保存工作簿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含义及区别联系。二.掌握保存工作簿的名称、保存工作簿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保存工作簿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13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怎样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2.怎样清除单元格中的内容?3.怎样快速移动与复制单元格? 二.新授:
1.工作簿与工作表一个工作簿中可以包括多个工作表,并不是一个工作表对应一个Excel文件,而是一个工作簿对应一个Excel文件。
2.保存工作簿☆工作簿名称:系统默认为Book1…名,可自命名。☆保存工作簿a.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文件”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文件”按钮。b.第一次保存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在其中设置要保存的工作簿所在的目录与文件名。以后再存盘就不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了。c.如果想存在另外的地方或是想改变名另存一份,则可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三.小结: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学生练习: 一.开机 二.入网
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复习输入数据、清除内容、快速移动与复制单元格的操作。
四.在任一工作表中进行如下操作:在A1、B1、C1、A2、B2、C2单元格中分别输入98、67、87、54、90、88。
五.将刚才的工作簿保存在C:MyDocuments文件夹中,文件名为“数据表一” 六.将“数据表”文件另入D:盘中,文件名为“数据表二” 七.关闭Excel 八.关闭计算机
授课时间:总第4课时
课题: :第三课 我的工作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建立工作簿、关闭工作簿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掌握建立工作簿的方法。二.掌握关闭工作簿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建立工作簿,关闭工作簿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工作簿与工作表有何关系?2.怎样保存工作簿? 二.新知
1.建立工作簿建立新的工作簿:单击“新建”工作簿按钮或选择“文件”中的“新建文件”命令。单击“确定”按钮,出现新建对话框。单击“窗口”菜单,可以看到下面列出了两个工作簿文件名,其中Book2是新建工作簿,它前面的√表明此工作簿是窗口中正在编辑的工作簿,叫做当前工作簿.可以在此菜单下单击其他工作簿的名称,把它调入窗口成为当前工作簿.2.关闭工作簿a.先保存、再在“文件”菜单中选“关闭”命令,即可关闭文件。b.14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所有工作簿文件全部都关闭了,则当前屏幕如Kp11下图所示。c.可以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退出Excel.三.小结:建立与关闭工作簿方法 学生练习: 常规:
一.启动Excel 二.建立新的工作簿1.通过单击“新建”工作簿按钮来建立。2.通过“文件”→“新建文件”命令来建立。(会出现对话框)3.同时新建两个工作簿,通过单击“窗口”菜单来练习分别将Book1,Book2成为当前工作簿。4.建立一个名为[课外小组]的工作簿。按书上内容输入表,并保存。三.分别将Book1,Book2两个工作簿关闭,并退出Excel。六.关机
教学后记:多个工作簿间切换学生不熟练
授课时间:总第5课时
课题: 第四课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打开、命名、重命名工作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一、会打开已有注工作簿
二、掌握工作表的命名方式
三、掌握工作表的重命名方式 教学重、难点:命名与重命名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建立一个工作簿?2.怎样关闭工作簿?
二、新知:1.打开已有的工作簿a.文件→打开或用鼠标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开]文件按钮.b.在对话框中给出要打开的工作簿所在目录.c.双击文件[课外小组].2.命名工作表将表头改为“初一课外小组活动安排”.方法:选取D2单元格→将光标定位于“课外”前→输入“初一”为让工作表名符其实,将sheet1更名为“初一”,以示区别.3.重命名工作表a.用鼠标右键单击要重命名的工作表标签“sheet1”.b.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用鼠标左键单击“重命名”命令.c.工作表标签呈反白显示,这时直接输入你想改变的名称“初一”.三.小结:打开,命名与重命名工作表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打开名称为“课外小组”的工作簿。五.将表头改为“初一课外小组活动安排”六.将工作表名称“sheet1”更名为“初一”七.保存工作簿,关闭Excel八.关机
教学后记:有部分学生不会用鼠标右键
授课时间:总第7课时
课题: 第四课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制作、插入、移动、删除工作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一、会制作新的工作表
二、掌握插入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三、掌握移动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四、掌握删除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工作表册插入、移动、删除方法
15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教法、学法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打开工作表?2.怎样命名工作表?3.怎样重命名工作表?
二.新授1.制作新的工作表a.切换工作表b.复制单元格2.插入工作表a.用鼠标右键单击窗口底部工作表标签“sheet3”.b.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命令c.选择其中的工作表标签,单击“确定”按钮d.插入其他工作表并重命名3.移动工作表将鼠标指针指向工作表标签,按左键拖动放开即可.4.删除工作表a.单击窗口底部工作表标签中的工作表名称选定工作表b.单击鼠标右键c.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
三.小结:插入,移动,删除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四.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选中名称为“初一”的工作表,选取B2:F8单元格区域,将其复制到名称为“初二”的工作表中,并将表头改为“初二课外小组活动安排”。五.选中名称为“sheet3”的工作表,单击鼠标右键进行插入工作表的操作。试试:插入的工作表默认名称是什么?它位于sheet3表之前还是之后?六.将sheet3表移动到sheet4表之前。七.将sheet3工作表删除。八.保存文件,退出Excel九.关机
教学后记:教会学生如何巧妙使用右键进行插入、移动等操作
授课时间:总第8课时
课题: 第五课Excel中公式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序列的填充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Excel中序列的填充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序列的填充 教法、学法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插入工作表?2.怎样移动工作表?3.怎样删除工作表?
二.新知Excel中的公式就是把我们熟悉的数学公式应用到单元格中。通过公式可对工作表中的数值进行各种运算,根据已有的数值求得新注数值。公式运算规律也遵从先加后乘除,先括号内后括号外,从左到右的规则。Excel提供册公式计算功能既可使我们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亲自进行计算,又可避免运算中的错误,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序列的填充:见KP23上图1.选取单元B4:C42.将鼠标指针选定区域右下角的填充柄处,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光标状。3.按住鼠标左键向右进行拖动,到H4单元格后松开鼠标。三.小结:单元格中序列的填充学生 三.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四.在Excel中制做KP22图中所示的工作表想想:观察这张表,有什么规律?如何快速输入这些有规律的部分呢?五.学会序列填充的办法来快速输入有规律的部分:星期一→星期五a.在B4,C4中分别输入星期一,星期二.b.选取单元B4:C4c.用鼠标左键按住填充柄向右进行拖动,到H4单元格后松开鼠标,即可。六.保存文件,退出Excel,16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关闭计算机
教学后记:有部分学生找不到“填充柄”。
授课时间:总第9课时
课题: 第五课Excel中公式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公式的使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一、掌握公式的使用
二、理解求和与求平均数的公式并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使用公式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选中单元格?怎样输入数据?2.如何用序列填充进行输入数据? 二.新知:Excel中的公式形式:都是以“=”作为开头的。1.求和运算:a.先选择与第一个学生王红的总计相对应的单元格I5b.在此单元格中先输入“=”,表明下面要用到公式了.c.在“=”号后直接输入B5+C5+D5+E5+F5+G5+H5.d.按下回车键.2.自动填充的步骤如下:选定I5→用鼠标指向右下角填充柄处→按住左键拖动至I9再松开3.求平均数a.在J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5/7b.按回车键c.将鼠标指针指向选定区域J5右下角的填充柄处,按下左键向下拖动至I9松开 三.小结:a.求和的公式b.求平均数的公式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a.选中B1,B2单元格,分别输入1,2b.用序列填充在B3,B4,B5,B6,B7中填数四.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a.用公式计算王红同学一周的上网时间b.用序列填充方法计算出其他同学的一周的上网时间c.用公式计算王红同学一周的平均上网时间d.用序列填充方法计算出其他同学的一周的平均上网时间五.保存文件,关闭Excel六.关机
教学后记:可采用用公式与不用公式的不同速度来对比教学
授课时间:总第10课时
课题: 期中考核 课型 :考核课
教学内容:对半学期来所学知识进行考核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教会学生使用“苦丁香多媒体”系统进行网上考试二.考核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操作 教法、学法网上考核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苦丁香多媒体系统的网上考试使用方法1.学生在“桌面”上找到文件夹“期中考试”,双击打开它。2.打开文件“初二”。3.学生在出现的窗口中答题。4.答题完毕,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另存为”→输入文件名“user__”(__上为机号)。5.在任务栏上单击“苦丁香”教室图标,选中“提交作业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文件“user__”,按“确定”即可。
二、考核内容1.输入下列英
17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文:(在每行下面对应位置输入)Hello,mynameisBillWhite.Therearefivepeopleinmyfamily.Theyaremygrandfather,mygrandmother,myfather,mymotherandI.Weliveinahouse.Behindourhousethereisasmallgarden.Therearethreebedroomsinourhouse.2.如下图的单元格怎样表示?表示为:______3.利用Excel建立如下表格:要求用序列填充完成总分的计算;工作簿命名为“成绩统计”。姓名语文外语数学总分 李成军8998102 张小路909087 陈晓菲7899110 三.考核时间:40分钟四.
四.成绩评定:1.学生考完后提交作业2.教师打开学生作业 记录进行评定 五.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打开考核题进行考试四.考试完毕,打开苦丁香多媒体网进行作业 提交五.关机
考核后记教会学生使用苦丁香网进行网上考试,效率高,准确
授课时间:总第11课时
课题: 第六课Excel中函数的应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函数的使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会利用函数求总计二.会利用函数求平均数三.会利用公式进行填充 教学重、难点:函数的使用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怎样在Excel中,使用公式进行自动填充数值? 二.新知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公式的使用,但是当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复杂的公式计算时,你会发现输入一个正确高效的公式是相当费时的(可举例说明之).但如使用函数却不同.函数是一个预先写好的特殊公式.今天就来学习几种函数的使用:以kp28上图求王红一周上网时间总计及平均数为例1.总计(问:若用公式该如何求?)a.函数也必须以“=”开头,在I5单元格中先输入“=”,接着输入求和函数名:sumb.在函数名后输入参数,注意参数要求用“()”括起来.c.输入完后可以在编辑栏中看到完整的公式:=sum(B5:H5)d.按Enter键,即可计算出结果.2.平均值(问:若用公式该如何求?)a.先选择与第一个学生总计相对应的单元格J5.b.在J5中输入:=AVERAGE(B5:H5)c.按Enter键,即可计算出结果3.公式的填充a.选取单元格I5至J5b.将鼠标指针指向选定区域右下角的填充柄处,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光标状.c.按下鼠标左键向下进行拖动,到J9单元格后松开鼠标即可.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a.用SUM函数求王红的上网总计时间b.用AVERAGE函数求王红的平均上网时间五.运用序列填充方法求出其他同学的总计与平均时间六.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采用对比教学法,比较公式与函数的关系 授课时间:总第12课时
18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课题: 第六课Excel中函数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函数指南的使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函数指南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函数指南的使用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求总计的函数是什么?格式是怎样的?2.求平均值的函数是什么?格式是怎样的? 二.新知(问:不知道函数名怎么办?)在上节课计算的过程中,也许会觉得,Excel中有那么多数,参数也比较复杂,要掌握起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提示来帮助我们使用函数呢?有,Excel早已为你想到了,你可以借助Excel中的“函数指南”的帮助来选择函数,输入参数,完成从函数输入到完成的全部工作.可以通过单击“粘贴函数”图标来启动函数指南功能.下面我们借用函数指南算一下上节课中每一个学生总计和平均:(注意操作步骤)1.选择第一个学生的总计单元格I5,在其中输入“=”2.用鼠标左键单击“函数指南”按钮.出现“粘贴函数”对话框.3.在“函数分类”下拉框中选择所需的函数类“常用函数”.4.在“函数名”下拉框中选择所需的函数名“SUM”.你可以看到对话框下面的函数提示。5.单击“确定”按钮.6.单击Number1行的,暂时隐藏对话框,显示出表格工作区,以选择数据范围.7.用鼠标拖动,选定所需的范围.8.再次单击,返回函数对话框.9.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三、小结:“函数指南”的用法(“智能化”)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借用函数指南计算“王红”的总计2.利用序列填充完成其他同学的总计3.借用函数指南计算“王红”的平均值4.利用序列填充完成其他同学的平均值.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同时让学生领略Excel的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
授课时间:总第13课时
课题: 第七课美化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调整行、列宽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会调整行宽二.会调整列宽三.掌握插入列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调整行、列宽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求总和的函数是什么?2.求平均值的函数是什么?3.如果不记得这些函数名的写法,怎样办?怎样使用函数指南?
二.新知我们可以用Excel制作表格了,但表格还不够完美,如表格标题占据了其他的单元格,行列的宽度不是很合适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工作表的美化方法:1.调整行宽a.选取所要调整的行b.将光标移动到任两个选定行行标之间的
19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线上,当鼠标指针变为形状时,按下鼠标左键上下拖动,调整行宽.最后松开鼠标左键.2.调整列宽a.选取要调整的列b.将鼠标指针移到任意选定的两列列标之间的线上,当鼠标指针变为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调列宽.最后松开左键3.插入两列a.选取A,B两列b.将鼠标指向选定范围,按右键c.单击快捷菜单中的“插入”d.在B4单元格中输入“序号”,在B5,B6单元格中分别输入1,2.e.选取B5,B6单元格,再使用自动填充功能将其他同学的序号填充完毕.三.小结:光标要移到选定行或列的标线之间,才能调整宽度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调整4—9行的行宽:使之变得稍宽些,更合适些2.调整A—H列的列宽:使之变得稍宽些,更合适些3.在A,B两列之前插入两列,在新的第B列中完成如下操作:在B4单元格中输入“序号”,在B5,B6单元格中分别输入1,2.并用自动填充将其他序号填完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部分学生对多个单元格的自动填充方法忘记了!授课时间:总第14课时
课题: 第七课美化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设置单元格格式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设置单元格格式的方法1.会使用“对齐”标签,将单元格中内容居中.2.会设置字体,边框线型颜色及图案 教学重、难点:设置单元格格式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如何调整行宽?2.如何调整列宽?3.如何插入空白列? 二.新知:我们在表格中还发现许多不美观的地方,如字不在单元格中间,单元格的边框还不是实心线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先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文件1.选取范围B4:L9.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选项3.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单击“对齐”标签4.在“水平对齐”框中设置“居中”5.单击“字体”标签,在其中选择所需字体,字号及设置特殊效果.6.单击“边框”标签7.在“线型”框中选择所需样式.8.在“颜色”框中设置颜色9.单击“预置”栏中的“外边框”,交所设置的线型应用于外边框中10.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内边框11.单击“图案”标签12.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13.单击“图案”右边下拉菜单,选取一种底纹图案14.所有的格式设置完后,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选取范围B4:L9.2.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3.将单元格内容居中.4.将单元格中的文字字体设置成隶书,常规字形,12号字,无下划线,无特殊效果.5.将单元格内外边框设置成黑边框,线型选较粗的一种.6.将单元格的底纹图案设置成(6.25%灰色)图案.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在设置单元格边框颜色及填充图案时学生有困难!
授课时间:总第15课时
课题: 第七课 美化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20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教学内容:设置小数位合并及居中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会设置小数位二.会合并单元格三.会进行居中操作
教学重、难点:设置小数位合并及居中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2.怎样使单元格中的内容居中? 二.新知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会对工作表进行一些美化工作.但我们注意到平均数一列是带有较多的小数位.我们能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设置小数位数呢?(引出新知)1.设置小数位a.选择单元格区域L5:L9b.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c.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数字”标签下的“分类”中单击选择“数值”,设置小数点后位数为3.d.单击“确定”.则将小数保留了3位.2.合并及居中(讲述:我们再来观察表格标题,可以看到D2单元格中的内容占据了其他单元格的位置,但它并不是真的占有了其他单元格,如果这些单元格中有内容,它将不能完整的显示出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可让表格标题真的占有其他单元格)a.选取连续单元格范围D2:J2b.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对齐”标签项下的“合并单元格”项,使其前面出现,或单击“工具栏”中的c.再设置一下字体字号及行列宽等.(若想取消单元格的合并,则按照上述步骤去掉前面的.三 小结:设置小数位合并及居中操作
学生练习:
1、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选择单元格区域L5:L92.将平均栏中的数值的小数位调整为2位.3.选取连续单元格范围D2:J24.让“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分钟)”标题真的占有D2:J2七个单元格.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为了将标题放于整个表格中间位置上,可先选中表头上的所有单元格区域,再设置合并及居中.授课时间:总第16课时
课题: 第八课数据的排序及筛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数据的排序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数据的排序方法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排序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如何设置小数位数?2.合并及居中操作有何作用?如何合并及居中? 二.引言:通过上几节课的设计,已经将我们的工作表装饰得很漂亮了.现在又有一个新问题:如果我想按照每个人的上网时间的多少排序,以掌握每个人的基本情况,该如何操作呢?今天开始学数据的排序!三.新知[板书]数据的排序1.先归纳一下选取范围的方法a.相邻区域的选取:(三种方法)●用鼠标进行拖拉选取区域.●按住shift键,单击选择区域的两个对角单元格.●按住shift键,同时用键盘上的箭头选择.b.我块不相邻区域的选取:★用上
21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面的方法选取第一块区域后,按下Ctrl键不放开,然后再用上述方法选择其他的区域.2.排序步骤:a.选择要参加排序的数据范围C4:L9b.选择“数据”菜单中的“排序”c.设置要排序的主要关键字.说明:因为在选择范围时,选择了表头.所以要选中“有标题行”前的单选钮.d.由于想按降序排,所以选择“递减”e.单击“确定”按钮.四.小结:1.数据排序的方法2.思考:若遇到相同数据怎样设置顺序?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选择单元格区域C4:L92.选择“平均”为主要关键字.3.选中“有标题行”前的单选钮.4.然后选择“递增”前的单选钮.5.最后按“确定”四.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要让学生使用不同的主关键字进行排序,体会它的方便之处 授课时间:总第17课时
课题: 第八课数据的排序及筛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数据筛选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数据的筛选方法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筛选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选择相邻区域的方法是什么?2.选择不相邻区域的方法是什么?3.如何进行数据的排序? 二.引言:现在又有一个新问题—我想将五,六,日三天上网时间都超过30分钟的人挑出来,该如何操作?(引入新知:设置筛选!)三.新授[板书]1.设置筛选●把光标定位在数据区●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命令下的“自动筛选”.(问:表头的每个单元格的右边会出现什么标记?)●单击星期五旁边的下拉按钮.●单击下拉列表中的“自定义”选项.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中做如下设置.●单击“确定”按钮.(讲述:筛选出星期五上网时间大于或等于30分钟的同学了!)●同理,可对星期六,星期日上网时间大于或等于30分钟的同学进行筛选.2.[板书]恢复筛选:(保留筛选标记显示全部数据)●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选择“全部显示”命令.3.[板书]撤消筛选:(去掉筛选标记显示全部数据)●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单击“自动筛选”按钮,去掉前面的选中标记。四.小结:数据筛选的运用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筛选出星期五上网时间≥30的同学.●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再筛选出星期六,星期日上网时间≥30的同学.●恢复筛选,显示原来表格的数据.●撤消筛选,得到原来的表格.四.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注意恢复筛选与撤消筛选之间的区别!授课时间:总第18课时
课题: 第九课Excel中统计图表的制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图表的组成创建图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知道图表的组成二.掌握创建图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创建图表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22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设置数据筛选?2.怎样恢复筛选?3.怎样撤消筛选?撤消与恢复筛选有何不同? 二.激趣: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的处理,但是这些数据列表并不能明显地表示出各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数据变化的趋势.看下图:通过颜色,图形对象的结合把表格中大量数据之间的各种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这些数据更有说服力.其实Excel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图表功能.三.1.[板书]图表的组成以上一课上网统计表中的数据为例,二维“每周上网时间统计”表中包括下列要素:●Y轴标题●Y轴(数值轴)●X轴(分类轴)●X轴标题●数据序列●图标标题●图例
2.[板书]创建图表★建立工作表中的内嵌图表★选取在图表中需要用到的数据.(C4:J9)★用鼠标单击“图表向导”按钮().★按照“图表向导”的指导,完成图表.★在“图标类型”中选择所需的图表类型,如“柱形图”,然后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第一种,然后单击“下一步”.★在“数据区”标签项下的“数据区域”中显示出已经选定的数据范围.可以重新圈定所需范围.★系列可以产生在行或列,在这里我们选择行,单击“下一步”按钮.★在“标题”签项下输入各类标题,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生成的图表的存放位置.★如果你要将图表与数据分别放在不同的工作表中,就要选择“新工作表”.在这里我们选择“嵌入工作表”,单击“完成”按钮.四.小结:创建图表,使数据关系更明确.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选取单元格C4:J9●将所选数据区域变成一种嵌入在工作表中柱形图.四.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要引导学生看懂图表,知其表达含义!授课时间:总第19课时
课题: 第九课Excel中统计图表的制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图表的修改与编辑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掌握选定图表的方法二.掌握移动图表与调整大小的方法三.掌握删除图表的方法四.会重新设置图表项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移动删除图表重设图表项的格式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在Excel中怎样创建图表来更明确地反映各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引言:我们能否对创建好的图表进行修改呢? 三.新知[板书]图表修改与编辑1.选定图表用鼠标左键单击图表中的空白区域,图表周围出现一个带有小黑方点(图表控制点)的边框.2.移动图表选定图表后,把鼠标指针指向图表区,按住鼠标左键并进行拖动,至合适位置后松开鼠标.3.调整图表大小选定图表后,把鼠标指针移近控点,当鼠标指针变为双向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并沿箭头方向进行拖动,即可放大或缩小图形.4.删除图表选定图表后,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快捷菜单,在其中选择“清除”命令.5.设置格式●选定图
23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表●单击“图表”菜单中的各选项●单击“图表类型”●单击“图表”菜单中的“图表选项”,可以更改图表标题,坐标轴,数标识,图例及网格线等.四.小结:a.选定图表b.移动,调整大小,删除,重新设置格式操作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选中上节课所创建的数据图表●移动图表到合适位置●将图表进行放大,缩小●重新设置图表项的格式●删除图表四.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重新设置格式操作较复杂,引导学生仔细操作!授课时间:总第20课时
课题: 期末考核 课型 :考核课 教学内容:期末考核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检查学生对1—9课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检查学生对1—9课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考核重、难点用Excel制表格,数据处理,制作图表 教法、学法网上考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苦丁香多媒体系统的网上考试使用方法1.学生在“桌面”上找到文件夹“期末考试”,双击打开它。2.打开文件“初二”。3.学生自己调出相应程序答题。4.答题完毕,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另存为”→输入文件名“user__”(__上为机号)。5.在任务栏上单击“苦丁香”教室图标,选中“提交作业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文件“user__”,按“确定”即可。
二.考试内容1.利用Excel输入下列表格:要求用函数或公式输入总分,均分.姓名语文数学外语总分均分 王红988297 李军1108377 张明1207890 2.将表格中各单元格中的内容“居中”,并加入内外边框.3.并筛选出总分在271分以上的学生的情况4.将表格中的部分变为柱形图表,以显示明确的数据关系.5.保存文件,提交作业 四.考核时间:40分钟
五.成绩评定1.学生考完后提交作业2.教师打开学生作业 记录进行评定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打开考试题进行考试四.考试完毕,打开苦丁香多媒体网进行作业 提交 五.关机
POWERPOINT演示软件(7课时)
教学内容:POWERPOINT演示软件的简介 教学目的:了解POWERPOINT演示软件的主要特色,为学习该演示软件打好基础。
24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PowerPoin是一个演示程序软件,它是将计算机的各种数据转换成幻灯等可视图形,通过屏幕或投影展示出来。它的表现能力非常强,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声音、影片,它都能方便地展示。
1、PowerPoint简介
PoWerPOint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中的一个著名的软件,它可以将计算机数据转换成幻灯片、透视图等可视图形;通过计算机屏幕或投影仪展示出来。由于它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和简易的操作方式,目前正广泛地运用于商业演示或学术交流活动中。新近推出的PowerPoint 2000的演示功能更为强大,它除保留了PowerPoint前几个版本软件的优点之外,还大大扩充了网络功能,使PowerPoin能方便地帮助你设计Web站点,创建精彩的Web网页。
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十分简便,几乎是只要会操作电脑就会制作。它不用编程序就可以实现动画的演播、声音的对白和艺术汉字的制作等特技,而这些特技以前只有计算机的专业人员才能制作。
nwereant的适用范围非常宽,它既可以用于学校、机关以及商业部门,也可以用于因特网上Web演示。
POwerroltlt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普通的计算机只要能运行Wndows95就可以使用。
2、POWerPoillt的主要特色
从表现能力来看,PowerPofnt十分优秀:它可以直接展示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影像等各种内容,并且还有艺术汉字及各种运动和声音“效果”,使所表现的内容活灵活现。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那五彩斑斓的“背景”变化,为其衬托的内容增色不少。
从文件的兼容能力来看,Powelroint可以直接使用Wndows增强型图元文件等多种格式的图形文件。
PowerPoini的操作和使用十分简便,几乎可以说会用鼠标就会使用它。不管是几张“演示文稿”的编排,还是某张“演示文稿”中各个“角色”的出场顺序,都只需用鼠标几点几拖便可实现。特别方便的是在“演示文稿”上调整图片、文字及影片的大小及位置,可以说就像揉面团一样,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使许多“专业”软件都相形见绌。POweN的“动画效果”选择也十分便捷,如要让某“角色”产生“回旋”的效果,也只需用鼠标在该“角色”上点一下右键,然后在菜单上点选“自定义动画”,再在出现的操作框内选取“播放动画”及在“效果”中选择“回旋”即可。选好之后可以马上“预览”,也可以马上“观看放映”,如不满意,随时可以修改。
三、小结:
powerpint的用途和它的特色。
四、思考与练习
1、PowerPint是一种什么样的软件?它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25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2、在POwerP。nit中可以直接使用哪几类文件?举例说明。
教学内容:制作演示文稿
教学目的:了解操作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方法,学会建立演示文稿并能在其中输入字,会放映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新建演示文稿
在Wndows开始菜单的“程序”中,单苏Miclft)soft Powertw”.就启动了PowerPOint软件。然后在屏幕出现的nowerecint窗口上选取“文件”、“新建”,就弹出了“新建演示文稿”选择框(图1)。
“新建演示文稿”选择框上的“内容提示向导”是计算机给你一步一步的提示,直
至建立新文稿;“模板”是计算机提供的一些现成的演示文稿模式;“主演示文稿”则是一张张空演示文稿。
根据我们的需要,选取“主演示文稿”,屏幕上就出现了如图12-2的版式选取框。其中的版式各式各样,在这里我们选取第一种,窗口右下角的提示是“标题幻灯片”,意思是这种版式适合于做有标题的演示文稿。
单击“确定”后,这种版式的文稿,也就是演示文稿就跃然窗口之中了(图13)。
2、PowerPofnt窗口
从图1.2-3可以看出,P6werPOint的窗口与Word窗口、ExCel窗口一样,由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状态栏等组成,所不同的是窗口被分成了左边的大纲窗格、右边的编辑窗格和下边的备注窗格。在窗口的左下角多了几个切换按钮它们依次为,普通视图、大纲视图、幻灯片视图、幻灯片树览视图、幻灯片放映”。
26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在Powerpoint中,所有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影视画面都被组织在一张张的演示文稿上,它们又被称为演示文稿的对象,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演示文稿中输入和编辑这些对象,设置它们的放映效果等。一张张的演示文稿又按一定的顺序存放起来.这过一定的链接关系把它们相互关联起来,形成一份演示文稿,也就是一个Powerpoint文件,其默认扩展名为ppt。
3、输入文字:
在如图12-3所示的“标题幻灯片”中有两个文本输入框,上边写着“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和“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单击这两处,就可以输入相应的英文或汉字。例如,我们要开一个庆祝教师节的主题班会,就可以单击“单击此处添加标题”,该框就变成了空白的文字输人框,我们就可以在其中输入主题:“鲜花献给老师”主题班会。用同样的方法,在“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中输入副标题:新星中学初2003级(2)班。
4、示文稿的放映
在演示文稿中输入文字内容后,演示文稿仍在编辑窗口中,要把它播放在整个屏幕,将其效果显现出来,就需要放映,即:用鼠标单击窗口左下角的放映钮,或在菜单栏的“幻灯片放映”中选择“观看放映”。
单击。放映按钮后,powerpoint的编辑窗口则暂时隐去,演示文稿充满了整个屏幕。还不仅仅如此,平时在编辑窗中看不到、听不到的动画效果、声音效果也在放映时展现了出来。
在放映时,鼠标的操作也变成了对放映的操作:单击左键可切换到下一张演示文槁,单击鼠标右键则会弹出一张操作菜单,上面有“指针选项”、“会议记录”、“结束放映”等选项,单击一下“结束放映”就返回编辑窗口。如果你想在放映时一边讲解一边在屏幕上画点什么,就可以选择此菜单上“指 针选项”中的“绘图笔”来实现。这支笔的好处是,它只在讲解时起作用.不管你 画些什么,返回编辑窗口后“演示文稿”上一点也不会留下“痕迹”。
“放映”结束后,返回POeoint的编辑窗口,我们还可以对演示文稿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编辑。
三、小结:文档的建立、文字的输入和文稿的放映方法。
四、练习:
1、启动powerpoint进行演示文稿的编辑。
2、制作一幅幻灯片。
教学内容: powerpoint模板的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powerpoint模板的特色,学会使用powerpoint模板及内容提示向导建立演示文稿。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使用设计模板
27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①、启动新建演示文稿 ②、设计模板
③、从模板类型中选一模板、确定。④、选择所需板式
⑤、添加标题、文字、图片等。
2、内容提示向导
①、启动内容提示向导 ②、演示文稿框架 ③、编辑修改
三、小结:什么是模板,怎样用模板建立演示文稿。
四、练习:
1、什么是powerpoint模板?
2、使用powerpoint建立一个演示文稿,并以庆祝国庆班级演讲会为题,创建一组演示文稿。
教学内容:美化演示文稿
教学目的:了解美化演示文稿的基本途径,学会使用powerpoint的艺术字、剪贴画、图片、背景等手段美化演示文稿。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对powerpoint文稿的美化主要有以下这样几种方法:
1、加入艺术字
①、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艺术字按钮 ②、选艺术字样式 ③、输入艺术字文字 ④、确定并进行调整
28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2、插入剪贴画
插入—图片—剪贴画—选取—确定
3、插入图片文件
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取—确定
4、自己绘图
5、设置背景
演示文档上单击—出现菜单—选背景—出现背景操作框 ① 单色背景的设置 ② 背景效果的设置
三、小结:美化演示文稿的方法
四、练习:
1、如何在演示文稿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和其它图片?
2、如何为演示文稿设置背景?
3、用所学的知识制作一幅幻灯片。
教学内容:自定义动画和声音
教学目的:了解powerpoint自定义动画的特色,能使用自定义动画给演示文稿增添动画及声音效果。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动画效果
①、选定编辑演示文稿中的艺术字,单击右键,弹出如下所示的菜单。
②、选自定义动画,单击,出现自定义动画操作框。③、检查动画幻灯片对象。④、效果标签 ⑤、回旋 ⑥、确定
29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2、顺序的安排
三、小结:
如何插入动画、剪贴画、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文件。
四、练习:
1、对上节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动画效果设置。
2、如何插入动画、剪贴画、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文件?
教学内容: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影片和声音
教学目的:学习在powerpoint中插入影片和声音的方法,能使用插入菜单给演示文稿插入影片和声音。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插入影片
插入影片的方法与插入图片的方法类似,可以通过插入菜单中的影片和声音选项直接将影片插入在演示文稿中。其方法是:
① 在演示文稿中选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弹出插入影片操作框
② 选定插入的影片文件,单击确定 ③ 屏幕上出现一对话框,单击是或否 ④ 调整插入的影片文件的位置、大小
2、插入声音
这里的插入声音和前边介绍的自定义动画中的声音效果是不同的,这里的声音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被插入在演示文稿中的,而不是附属的。
插入声音的方法和插入影片的方法类似,其方法是:
① 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选取要插入的声音文件—单击确定
② 如果插入的声音文件希望在幻灯片播放时自动播出声音,这就需要在自定义动画中设置,即在自定义动画操作框的顺序和时间中选择在前一事件后0秒自动启动,这样就不用单击鼠标,也能播放声音了。
三、小结:
插入影片和声音的方法,如何自动播放声音?
四、练习:
1、如何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影片和声音?
2、在前节所做的演示文稿中插入一个影片文件和一个声音文件,并进行播放,看能否自动播放?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间的切换
教学目的:学会调整多张演示文稿顺序的方法,能使用演示文稿间的切换
30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增强表现效果。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有时为了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仅用一张演示文稿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制作多张演示文稿,如何安排和在文稿中切换就是一个问题了,现在我们就来讲一讲。
1、演示文稿间的顺序安排
在powerpoint中每一张幻灯片的顺序是可以调整的,由于演示文稿有不同的视图模式,所以存在不同的调整方法。
①、在普通视图模式下,其调整方法是在大纲编辑窗格中,以调整幻灯片图标顺序的方法,来改变演示文稿的播放顺序。
②、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调整演示文稿的播放顺序,其方法是:在这种浏览模式下,可以看见演示文稿的小样,调整时直接用鼠标把选中的演示文稿拖到适当的位置就可以了。
2、演示文稿间的切换:
一张演示文稿的内容播放完后转换到下一张演示文稿进行播放的过程就叫切换。
在浏览视图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出现菜单—选幻灯片切换—弹出切换对话框—在其中可以选择效果、换页方式并可以给换页配上声音。演示文稿使用了切换效果,能使整体表现能力大大增强,使它变得更生动、更精彩、更活泼。
三、小结:
演示文稿间的顺序安排和切换的方法,产生的效果。
四、练习:
1、怎样改变幻灯片的播放效果?
31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2、如何实现幻灯片间的切换?
教学内容:超级链接的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演示文稿中链接的涵义,学会创建超级链接制作演示文稿。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链接通常是指计算机信息之间的一种联系方式,信息之间的链接与演示文稿的排列顺序无关,可以从一个信息点直接跳到另一个信息点,从而改变演示文稿间的播放顺序,信息之间的链接不仅仅限于文字,还可以是图像、声音、影片等各种媒体间建立链接。所以也叫超级链接。
2、创建超级链接按钮
创建超级链接应该有一个链接点,这个链接点应该是一个对象(一段文字、一幅图片、一个图标、一个按钮都可以作为一个链接点)
自选图形—动着按钮—画按钮—动着设置—确定
3、创建超级链接对象
可以通过演示文稿上的对象直接创建超级链接。
三、小结:
超级链接的对象与设置方法。
四、练习:
1、在演示文稿中使用超级链接会产生什么效果?
2、怎样在文稿中设置超级链接?
3、在已做过的文稿中插入超级链接。
教学内容:实践任务—制作演示文稿
教学目的:熟悉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教学过程:
一、按如下范例制作演示文稿。
二、要求:
1、正确启动powerpoint,进入编辑状态
2、给演示文稿加一个文字标题
3、插入适当的图片
4、设置背景
5、制作完成后放映、修改。
6、以演示1为文件名,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内。
32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三、设置自定义动画
主标题:回旋、风铃声音
副标题:由下部缓缓移入,鼓掌声音 其余:自己确定。
四、写出相应的制作方法来。
教学内容:实践—协同制作并展示主题鲜明的演示文稿
教学目的:进一步熟悉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powerpoint协同制作和展示主题鲜明的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主题(题目可以自选,但至少应有五个小标题)
我们的班级 a、基本情况
b、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集体 c、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d、战果辉煌的体育比赛 e、勇夺大将的艺术作品 f、少男少女的个人主页
二、基本要求:
1、鲜明的主题和正确的文字表述
33 龙城第一中学 翟杰飞、谢锦辉
2、丰富的图文资料及合理的组合
3、优美的声音、动画效果
4、多幅演示文稿的顺序合理、切换得当。
三、制作方式:
全班分级制作,共分为8个组
第一组:选一人,负责整体设计统一模板。第二组:基本情况
第三组: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第四组:战果辉煌的体育比赛 第五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集体 第六组:勇夺大将的艺术作品 第七组:少男少女的个人主页
四、制作过程:
五、组合:
六、演示
七、小结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