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1认识资源管理教案
课题:5.1认识资源管理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普遍性;(2)了解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及其特点和目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研讨和分析归纳各种信息资源管理的合理性问题;(2)通过案例分析,研讨归纳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及其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根据信息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管理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养成好的信息资源管理习惯。
2、教学重点
(1)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方法;(2)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
3教学难点
常见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的特点。
4、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5、教学器材
计算机,投影仪,PPT课件
6、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书是以信息的处理和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和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这四个阶段呈现这学期的内容,本节课属于最后一个阶段的信息管理的过程。为了让大家认识信息资源管理的普遍性和重要意义。
2)情境案例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看下P102的案例,并思考一下几个问题:(1)三位同学从哪些地方找到了自己需要的资料?(2)每种方法各有何特点和优势? 答:(1)李明利用图书的分类目录去查找资料;张军在图书馆网络室使用“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刘丽走进电子阅览室,通过因特网浏览并收集了有关“电脑游戏”的资料。
(2)图书的分类目录查找资料具有直观性;图书馆网络室应用了数据库,结构化存储,高效准确的提供了信息资源;因特网浏览应用了数据库,重视多种因素,数据共享。
3)深入学习
(1)走进信息资源管理——探究信息资源管理的普遍性 ① 信息资源及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
信息资源:我们的课本、报刊、个人藏书、图书馆藏书、音像资料、计算机文件、因特网信息等等。
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对上述信息资源内容进行管理的过程。比如说,图书馆的藏书,必须要整理、归纳,方便日后查找。这就是信息资源管理。
② 列举信息资源管理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自信资源管理?
答:超市商品分类摆放、图书馆藏书或个人藏书、计算机文件分类存储、因特网信息的分类管理等等
③ 操作案例——计算机文件管理
讨论:文件管理有什么样的方法和特点?
答:利用分类存储目录管理,特点是灵活多样、层次明显。③ 操作案例——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讨论: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存储的是什么样的信息资源?是怎样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的?有什么样的使用效果?
答:存储表格信息,利用数据库组织管理信息,分类存储、目录管理、应用检索,高效准确提供信息资源。
(2)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体验用计算机管理数字信息资源 图书馆查找资源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改善图书馆的资料管理方式,提高其检索效率,是大家追求的目标。随着计算机因特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网上查找资源。
① 网上信息资源组织的方式主要有一下四种:
a.主体树方式:指将所得的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体系结构,分门别类的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逐层进行选择,层层遍历,直至找到所需信息资源。(如搜索引擎的分类目录检索方式)
b.数据库方式:指将所有获得的信息资源按照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词及其组配查询,就可以查找所需的信息线索。(如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检索方式)
c.文件方式:指以文件系统为单位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检索。
d.超媒体方式:指超链接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组织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方式。
一般来说最佳的组织方式是数据库方式和超媒体方式相结合,这也是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的发展趋势。
② 比较不同信息管理方式的差异
(3)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益,帮助学习、工作和生产等效率。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把相关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分类并存储起来,实现有效的管理,以便准确、方便、快捷的提供和传递信息资源。
7、小结
信息资源管理方式:手工管理和人工管理。
网上信息资源组织的方式:主题树方式、数据库方式、文件方式、超媒体方式。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帮助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产等效率。
8、作业布置
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哪些信息资源管理方法较有优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9、板书设计
见PPT
10、教学反思
第二篇:1 认识无理数教案
第二章 实数 认识无理数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必要性.2.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3.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辨别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训练大家的思维判断能力.【情感态度】
1.了解有关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为真理而奋斗的献身精神.2.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教学重点】 1.无理数的探索过程.2.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正确判断.【教学难点】
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了好多年的学,学过不计其数的数,概括起来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呢?
在小学我们学过自然数、小数、分数.在初一我们还学过负数.对,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初一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从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梯田文化
教辅专家
围是否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教学说明】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层次的提高,有理数的范围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这就要对数进行扩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准备.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无理数的概念 拼一拼:
请大家四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剪刀,认真讨论之后,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好吗?
【教学说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学生非常高兴地投入到活动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展示,拼图的结果.下面大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拼成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a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教学说明】探索拼图的过程,对于学生理解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是不是有理数很有帮助.【归纳结论】因为12=1,22=4,32=9,……整数的平方越来越大,所以a应在1和2之间,故a不可能是整数,又(1/2)2=1/4,(1/3)2=1/9,(2/3)2=4/9,…两个相同因数的乘积都为分数,所以a不可能是分数.做一做:
梯田文化
教辅专家
大家判断一下3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教学说明】结合图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为2的正方形边长不是有理数,而是一种新数.同学们能不能确定一下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的大致范围呢? 请大家用计算器探索,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如下.还可以进行下去吗?a是有限小数吗?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对这种不是有理数的新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面引出无理数的概念打下了基础.【归纳结论】像这种无限不循环小数就叫做无理数.如: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0.5858858885…(相邻两个5之间8的个数逐次加1)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们都是无理数.,它们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这些数都是有理数.而3,45,0.38,0.17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梯田文化
教辅专家
1.判断题
(1)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差都是有理数.(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4)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2.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
0.351,-23,4.9·6·,3.14159,-5.2323332…,***…(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在下列每一个圈里,至少填入三个适当的数.【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了对无理数的理解以及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所在,让学生的疑难及时得到矫正与强化.【答案】1.(1);(2);(3)√;(4)√;
,3.14159;-5.2323332…,***…(由2.0.351,-2/3,4.96相继的正整数组成).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如何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还有哪些困难?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易错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解题.1.习题2.2第1、2、3题.2.完成本课时练习部分.梯田文化
教辅专家
这节课的内容是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是数的范围的又一次扩充,是很重要的一节.培养了学生分类归纳的思想.但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一些同学还不是很好,只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梯田文化教辅专家
第三篇:《认识米》教案1
认识米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认识长度单位“米”。
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进一步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感。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尺,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3厘米呢?
(用手指比长度更加直观地加深了“厘米”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两名学生量纸条的长度。(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
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让学生观察自己带的1米长的卷尺。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
/ 3
(让学生多用自己的身体比一下,体会1米的长度是多少,比较直观。去掉尺子,直接比出1米的长度,学生对“米”的长度就建立起了一个直观的观念。)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到米尺上刻度1到刻度10表示10厘米,刻度10到刻度20表示10厘米……刻度90到刻度100表示10厘米,那么从刻度0到刻度100一共有多少个10厘米呢?
学生回答:10个10厘米。师总结:1米=100厘米。
出示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所以1米里面有100厘米;
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验证一下1米是否等于100厘米。
3、用卷尺量较长的距离
出示卷尺,并说明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由学生拿住一端,对齐物体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读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反馈
1、两人互量身高:()米或者()厘米。
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工量下面的长度:前面黑板的长,后面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
3、在括号里里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室长6();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体会米的含义吗?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了吗?会用“米”为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了吗?
共性意见: 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
/ 3
个性意见:,教与学都要以 “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教学反思: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 3
第四篇:1认识物体教案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老师送给大家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老师呢,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然后我们一起去深入认识他们!
二、操作感知 :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图形。
课件显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3.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2.游戏“看谁摸得准”。
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五、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力求简洁、明了,易懂。
第五篇:认识位置教案1
认识位置教学设计(第一稿)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到72页,认识“上下、左右、前后”。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里体会“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掌握并判断“上下、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方法。
2、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辨别前后、上下、左右 教学难点:辨别的方法 教法:观察、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具,如尺子、铅笔、橡皮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戏,小手放在你的鼻子上,听老师的口令:鼻子鼻子眼睛,鼻子鼻子耳朵,鼻子鼻子嘴巴,鼻子鼻子眉毛。同学们反应可真快啊,每次听到老师的口令都能迅速的指对位置。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敢不敢接受挑战?生:敢。师:好,现在还是小手指到你的鼻子,开始了,鼻子鼻子左耳朵,鼻子鼻子左眼睛„哈哈,有的同学已经开始不知道要指哪了。那这次的游戏比上次的难在哪里了呢?生:加了左右。师 :对了,这次老师加上了左右(板书左右),左右是一对有关于位置的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位置(板书课题)。
二、认识左右
1、感知左右手
师:要想玩好刚才这个游戏,我们首先要分清左和右,你是如何区分左和右的呢?生:我用右手写字
师:这时候你的左手在干什么?(扶本子)生:我用右手吃饭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我用左手拿馒头,右手拿筷子„
2、身体上的左右
师:你们可真是善于观察。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互相帮助能做好多好多事情。其实,在咱们身上也有像左右一样的好朋友,你能找一找吗? 生:左眼睛、右眼睛、左右耳、左右腿、左肩右肩„
师:你们可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身体上的好朋友,那么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
3、机器人游戏巩固左右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用身体上的“左右朋友”来做个游戏好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玩机器人游戏,老师做遥控器,同学们来做机器人。遥控器发出指令后,看哪个机器人做得又对有准。机器人准备好了吗?开始(由快到慢)伸伸左手,指指左眼,摸摸左肩,拍拍左腿,跺跺左脚,伸伸右手指指右眼,摸摸右肩,拍拍右腿,跺跺右脚。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指指你的左眼,指指你的右眼,摸摸你的左肩,摸摸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
师:你想一想我们身体上的左右朋友会改变吗?生:(不会),那么今后,我们就可以用我们身体上的左右朋友来判断左右位置,好不好?生;好。
4、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不仅我们身体上有左右,在咱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和左右有关的事物。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生:汽车方向盘、上下楼梯靠右走„
师:你可真是善于观察,咱们教室中也有左右。师走到1、2同学中间,师左边是„师右边同学是„
师:你能仿照老师的样子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左右的同学吗? 生:„
三、介绍前和后
师:那„在你的(生答:前面)„在你的(生答:后面)。师:刚才这位同学不仅认识左右,还认识(前后),板书:前后 师:找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是谁。
师:现在咱们都认识了前后左右。你能分清了吗?你能一口气把你前后左右的同学按一定顺序介绍一下吗?(注意语言完整性)生:„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都很棒,现在咱们同桌间相互合作,说一说。要求:右边同学先介绍,左边同学后介绍。介绍完毕的小组坐好示意老师。
四、引入上下
师:刚才你学了这么多与位置有关的词,现在老师来考考你吧,谁介绍一下喜洋洋的周围都有什么?
生:喜洋洋在„上面„下面„左面„右面„
师;这个同学可真厉害,把我们下面要学的一个新的位置给说出来了,他们是? 生:上,下。
师:我们学习了几对与位置有关的词?生:三对。前后左右上下,现在就让我们做一个跟他有关的游戏吧!
2、上上下下游戏
师:全体起立,一起跟老师做: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找一个同学说口令大家做。同桌做(左边说右边做„)同学们的反应可真快啊,看来有关于位置的这三对词语,你们都掌握了,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同学们放一首歌曲,我们来轻松一下。
3、播放歌曲,中场休息。
师:这首歌中,加了那些与方位有关的词? 生:左右
五、巩固练习
师:大家这节课学的这么认真,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把上课老师要求准备的文具拿出来。
师:先在桌面上摆一块橡皮,橡皮的左边摆一只铅笔,把文具盒摆在橡皮的右边,请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不对的改正。把尺子放在文具盒的左边,把数学书摆在文具盒的右边。师:你的手真巧,摆的又对又快,这位同学摆对了,对照着检查一下,摆错的同学改正过来。(课件演示)我们一共摆了几种文具? 生:5种。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师:尺子的左边有几种文具?都是什么?(铅笔盒橡皮)师:橡皮排在第几?(第二)(第四)
师:同一块橡皮,老师也没把它挪动位置,为什么他们的说法不一样呢? 生:从左边数橡皮排在第二,从右边数橡皮排在第四。师:为什么他有两个答案。(他从不同方向去数的)师:同一块橡皮,按左右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了。谁能说说铅笔排在第几? 生:从左边数铅笔排第一,从右边数铅笔排第五。
六、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认识位置 左、右、前、后
八、练习:
1、小动物排队:谁在谁左边,谁在谁右边„从前面数第几个是„从后面数第几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