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剪纹样教学反思
《传统纹样》教学反思
近日,在学校组内我上了一节《传统纹样》美术研究课。这节课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纹样的魅力,学习了纹样图案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发散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但由于初次上公开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此课讲授过程中的得失做以分析,以便今后更好的提高。
成功:
1、教学设计流畅,语言表达清晰,能够把一节美术新授课完整的讲下来。有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好的把握学生,能够融入学生中去,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导入过程运用传统剪纸纹样把学生带入图案纹样中,从历史发展史切入,更能让学生感受传统纹样的美感和内涵。
3、突出重点难点。学习图案纹样的多种形式,教学生通过欣赏、教师讲解、学习讨论和构思设计四法合一来学习中国传统纹样,使重难点得以突破。
4、在课堂中我学习运用一些有亲和力的语言、动作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讲解纹样的表现形式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总结。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不同纹样的特点。
5、在设计纹样之前。做小组合作共同构思创作纹样环节,这是考虑到了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延伸性,这一环节使中、优生充分得到组织能力、设计能力等锻炼,培养了全体学生的合作意识,可谓一箭双雕。同时体现了我与学生的交流和融洽。不足:
1、在教学难点中没有体现纹样设计这一步,原于在教授过程中有些急,所以后面用纹样设计来做补充,如果能在时间安排把握好,那么这节课就会更为完整了。
2、在教学设置中,历史发展史的纹样欣赏在讲解时不能完全突出各时期的纹样特点,应加以补充。之后直接让学生讨论中国传统纹样特征这个内容似乎有些太大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与吸收。
3、教师的语言、神态均缺乏激励性,学生回答正确后要及时给予鼓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
4、把纹样结合进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实物展示的不够,如:服饰、窗帘等都可以用来说明纹样在生活中的普及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5、最后的设计创作中如能给学生出示一个整体图案,加以评价,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致会更高,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6、在细节方面还应该注意,如板书的处理,要完全体现板书带给学生的作用。
通过此次研究课,使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教学经验的不丰富,对学生了解不足,教学设计的不成熟等等,今后要多向同组老师学习,和他们多交流教法,来积累教学经验。课前抽查一两名学生,对他们的绘画水平有所了解,多从实际出发来思考问题,在教学设计上要切合实际。我想我对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相信明天会更好。篇二:美丽的纹样教学反思
美丽的纹样教学反思 《美丽的纹样》是五年级上册的课,这是一堂汇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的综合课。纹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装点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心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纹样并讲纹样运用于生活之中。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绘画、工艺课多增加一些艺术欣赏,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得到感受美的机会,提高审美能力,引学生入境。在《美丽的纹样》这一课中,我出示了几幅纹样。让学生欣赏,同时图案的外形、结构和颜色的特征,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方法,从身边入手最容易,因此我引导学生:生活中离不开纹样,美丽的纹样装点了我们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使学生联系到我们生活中的纹样,顺理成章揭示了课题。
通过荷花纹样让学生思考自然花和图案花的不同?纹样中的图案是相同的,是经过简化提炼的荷花图案效果,所以我们在绘画的时候要把绘画的东西图案化。以及同样的花卉放到相同的外框都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要是绘画的事物随外框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出骨式的不同。
在老师是示范的部分我让学生对我的纹样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足的部分提出建议。以便他在绘画的时候会不犯同样的错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在作业设计的环节中的可以进行练习折、剪等方法设计纹样。
但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准确,学生动手设计适合纹样的时间太少,有些学生没有完成设计稿,讲评得太少,没有充分展示学生创作的丰富多彩的一面,有点遗憾。
这节课,我深切的体会到:必须把学生自主、积极、有效的调动起来。在课堂上,我加强师生互动,注意以情动人,艺术化的处理每一个环节。篇三:美丽的纹样教学反思 《美丽的纹样》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首先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欣赏图案时,提出问题,引出这节课的课题:适合纹样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然后有学生开始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学生在作业起稿时,我巡视辅导学生在制作时想法比较束缚,不够活跃。
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篇四:剪花边 教学反思
《剪花边》教学反思
《剪花边》一课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随着美术新课标的推行和实施,引发了我对小学美术课程的种种思考、探索与实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学空间更灵活更广阔。教材对于教师来说只是一个媒介、一个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的桥梁。如何通过这个桥梁,来培养美术素养和相应的基本能力,才是本堂课的关键之处。这堂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一、注重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美术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新课程改革最大的特色在于课程突出了人文性与综合性,如何凸现人文性与综合性需要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补充。如本课中的花边,它的历史可以追朔到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从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图片中,让学生在历史文化情境中感知花边的应用。从朴素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到精美的清朝青花瓷碗,再到简洁的俄罗斯民间工艺,这些花边让学生发出惊叹之声,感受到了美术的价值。花边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案,学生很容易在身边找到。我在本课中还出示了很多图片,实物,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花边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另外,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在最后,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有服装、花瓶、盘子、拎包??,但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始终感觉到:为了欣赏而欣赏。现在的美术课堂经常会穿插历史文化情境,但总给人感觉流于形式。其实在本课中也一样,我找到的图片中还蕴涵着很多本节课的有价值的资源。比如,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这些花边是装饰在什么部位的,可以帮助学生处理花边的位置,以及让学生了解除了直线形装饰外,还可以环形装饰。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研究一下,这些花边的单独纹样,有的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有的是花形的,还有的是动物形的,为学生在设计单独纹样的时候开拓思路。但这些有价值的资源,我在本节课中还没有充分地利用。除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外,教师还要担当引导者的重任。在对课程进行拓展、整合与补充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把一切有利于教学的素材都应有效整合,突出课程的综合化。当教师有意识地去开发、挖掘、整合课程资源后,理想的课堂才能构成。
二、注重学生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制作课程缺乏生活体验,常常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创造表现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制作作品的时候认为只要能做一张像书本上范作那样的作品就算是好作业了,他们一味模仿,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再则,学科教学时,统一的材料,统一的作业要求,学生很难在构图、造型、色彩以及创造等方面展露自己的个性,作业成果整齐划一,缺少新意。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手工制作课不再以单纯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于每一堂课中。在本节课中,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我特意设计了“摆一摆”这一教学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给小组一份单独纹样的图片,有飞机、花朵、帆船、金鱼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不同的花边形式。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思想,在尝试,在创造。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了同样的单独纹样也能创造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花边。对花边的了解又更深入了。
但这一环节与后面的制作方法联系不够紧密,怎样将这些有用的组合规律应用于具体的设计,还有待于探究。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
当我们把目光放到形成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上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的技能技巧的训练。美术新课标中也提到:“技术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时间和善于实践的心理
品质。”
现在的美术课堂,人们往往比较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的提高。对于单纯的技法讲解的比较少。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我觉得技法的传授还是必要的。要不然孩子会无从入手。在本课中为了解决花边的连接问题我采用了三张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一种画法是正确的。在课前我就预想到学生会在这一环节出错,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特意设计了这个教学环节。并且将三种情况都示范剪了一下,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
在美术课堂中,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本节课中,我觉得学生的思维强度还不够。篇五:吉祥图案教学反思 吉祥图案教学反思
篇一:吉祥图案>教学反思
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意识,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同学们表现很积极,而且他们对剪纸语言的认识及吉祥元素的发现,剪纸方法的分析很让我吃惊,因为我们的孩子生活的背景是大都市,平时很少接触剪纸和吉祥图案,但孩子们通过小组欣赏、分析、讨论,自己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作为老师感到很欣慰。
篇二:吉祥图案教学反思
今天观看了《吉祥图案》一课的教学实录,心中感触颇深,我们美术教师的课就应该这样呈现。
《吉祥图案》这节课是以我国美术中的吉祥图案为内容,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自己设计制作蕴含丰富寓意的吉祥图案,从而使学生学会用剪纸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材上呈现的是“鱼”、“福寿双全”等吉祥图案,图案的形成注入了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寿桃,花卉等植物的形象,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后,教师将吉祥图案的寓意自然地过渡到我国设计的奥运火炬上面。
这种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的教法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创作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用美术方式能真切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表现美好的生活。这使我联想到前几日看到的《交换空间》的电视栏目,用旧砂锅改制工艺品。红队先用纸剪成两只眼睛和一个嘴巴,贴在旧砂锅上,用旧砂锅改制成了一个具有古典气息的小娃娃,漂亮极了!蓝队改制成一个时尚典雅的立式灯具。废物改造,用个性装饰生活,这也是美术在生活当中美好的体现。
我们的学生很聪明,也很喜欢美好的饰物。但往往忽略了自己用美术的方式去装饰生活,也许是他们认为这是大人的事情,或者他们习惯了从商店买回自己喜欢的饰物,忘了动脑与动手,但谁去唤醒他们?勇于创作精神并将其发展延续。我们的巍峨课就应该向今天所看到的课一样,联系生活实际,以点燃学生创作热情为目标。
篇三:吉祥图案教学反思
吉祥图案是一节“设计、应用”课,是以我国民间美术中的吉祥图案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它的形式和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并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通过剪纸这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设计、制作出形象各异、题材不同、寓意不同的吉祥图案,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及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吉祥图案,了解吉祥图案的文化及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用剪纸的形式设计制作吉祥图案,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提高形象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是探究吉祥图案的特点和制作方法;难点:图案的构思与创意要能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通过欣赏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吉祥图案有个直观的了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是新授部分。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吉祥图案的资料和图片,了解吉祥图案的特点、用途、种类及表现形式,进一步深化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范作,让学生合作探究吉祥图案的剪纸方法及剪纸语言,加深对吉祥图案的理解。激发学生构思、设计吉祥图案,启发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表现,鼓励大胆创新。教学评价是本节课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建构立体的评价体系,要有针对性,注意凸现学科特点。最后小结是让学生将作品装进镜框,使孩子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持续性。拓展部分加上了本土文化,介绍被誉为“东方毕加索”的陕西旬邑县剪纸大师库淑兰和现代年轻的剪纸艺术家樊晓梅,旨在让孩子们知道民族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明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就越有生命力,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发扬光大。
第二篇:《剪纹样》教案
《4.剪纹样》教案
教学内容: 剪纹样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纹样剪纸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使生活更美。教学重点: 折剪出纹样 教学难点: 纹样的设计 教具准备:
课件、示范作品、彩色纸、剪刀、固体胶等。学具准备:
彩色纸、剪刀、固体胶、各种装饰底板等。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剪纸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剪纹样。
二、欣赏。
在今年的元宵晚会上有一个节目叫做《国色天香》,你们知道吗? 表演艺术家们用舞蹈的形式表现了我国古代的四大美人,剪纸艺术家们也用他们的方式表现出了她们的形象。
1、出示欣赏图一(貂蝉拜月、西施挽纱、贵妃醉酒、昭君出塞)
2、出示欣赏二(现代少女图)
简介用不同的纹样表现出了人物的发式、衣饰、衣纹……
3、出示欣赏三、四(雷锋、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4、出示欣赏五、六(十二生肖、喜羊羊与灰太狼)
5、出示欣赏七(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6、出示欣赏八(森林情景图、山水图、窗花图)
民间剪纸造型关键是主观表现,随意、大胆,不拘泥于像不像,结构是否准确,而在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愿望。艺术在于是不是之间。
三、剪纸纹样和我们生活的关联。
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看到了剪纸纹样呢? 出示图片:
1、衣裳、鞋、包、靠垫
2、杯子、碟子、水果筐
3、灯罩、瓷器
4、墙面、家具、广告牌……
四、学习剪纹样
1、说明纹样在生活当中的应用。这些纹样是怎样剪出来的呢?
2、逐一介绍各种纹样
3、示范制作步骤;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剪纸,剪的时候要胆大心细,不拘谨。
4、剪下来纹样还有什么作用呢?(进行拼贴装饰)
5、展示范例
三、学生作业。
剪出自己喜欢的纹样或进行生活品装饰(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评议
1、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2、师总结:今天,我们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纹样,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勤动手,我们就能够剪出更多美丽的东西,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第三篇:五下美术《剪纹样》教案
剪纹样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纹样特点以及剪纹样的基本技法,体会剪纸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2、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剪纸的艺术特色,尝试几种剪纸纹样的方法并进行组合、装饰。
3、体验剪纸艺术的乐趣,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交流与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纹样以及剪纹样的基本技法。教学难点:能将剪纸的纹样进行组合、装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受或体验,通过剪纸纹样美化身边的物品而表达出来。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视频引题
(1)建议欣赏有关剪纸介绍的视频,激发学生了解剪纸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觉得这些剪纸作品的装饰部分好看吗?剪纸中的这些装饰部分我们称它为剪纸纹样,而这些漂亮的剪纸作品就是由各种剪纸纹样组成的。(3)揭示课题:剪纹样
2、欣赏、感受纹样,并尝试练习(1)出示剪纸作品《香囊花》。提问:作品中都有哪些形状的纹样? 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纹样。(2)尝试练习
教师分别示范柳叶纹、月牙纹及锯齿纹的剪发。学生初次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可提醒学生将剪下来的纸片放入小纸盒里)
3、进一步欣赏、探究(1)继续欣赏《香囊花》,引导学生思考:在这幅剪纸作品中,除了柳叶纹、月牙纹和锯齿纹这几种基本的剪纸纹样以外,你是否还能找出其他的剪纸纹样吗?
(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作品中的图案可以是由一些基本的剪纸纹样组成和演变而成的。然后进行讨论、交流。
(3)欣赏其他剪纸作品。剪纸纹样可以以组合变形的形式展现在剪纸作品中。(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作品中的剪纸纹样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和组合)
4、了解剪纸纹样的应用
(1)出示图片。剪纸纹样不仅仅被人们用在剪纸上,在我国很多地区,剪纸的形式较多地用在刺绣和贴花的底样上。
教师小结:为了适应刺绣的需要,剪纸纹样的画面都是线条流畅、结构饱满,具有各种变化丰富的形式。
(2)出示图片。看一看:剪纸纹样还被用在了什么地方?(让学生了解剪纸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3)想一想:剪纸纹样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
引导学生感受剪纸纹样能把生活用品装饰得更美,令人赏心悦目。
5、创作练习
(1)课间展示作品,请学生欣赏并分析所用的剪纸方法。(提示:对称图形可将纸对折后面一半的图案,再用剪刀将纹样镂空剪出来)
(2)引导学生学习教科书第11页镂空剪纹样的步骤图,教师适当进行示范。(可提前做好半成品以便节省时间)
(3)用剪下来的纸纹样提问:这些剪下来的纹样还有用吗?
(让学生回忆五年级上册第3课《适合纹样》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再创造:可以根据物体的外形来进行剪纸纹样的拼贴)
(4)课件展示同龄人作品。
(5)出示作业建议:选择用剪刀镂空剪或拼贴剪纸纹样的方式来装饰一种生活用品。(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分组情况,给学生分配剪刀剪纹样还是拼贴剪纸纹样,使学生作品呈现多样性)
(6)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展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自评或互评
(1)说一说:你用剪纸纹样装饰了什么生活用品?
(2)评一评:你喜欢用哪一件剪纸纹样所装饰得生活用品?作品的哪个地方最吸引你?
(3)教师总结
7、拓展延伸
(1)欣赏其他类型的剪纸作品:果蔬类、花鸟类、动物类、人物类、山水类、植物类作品。(让学生感受剪纸种类的多样性)简略介绍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剪纸纹样从单个到多个的区别)
(2)课后也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中国民间剪纸的地域特色。
第四篇:适合纹样教学反思
适合纹样教学反思
篇一:美丽的纹样教学反思
《美丽的纹样》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首先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欣赏图案时,提出问题,引出这节课的课题:适合纹样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然后有学生开始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学生在作业起稿时,我巡视辅导学生在制作时想法比较束缚,不够活跃。
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篇二:美丽的纹样教学反思
美丽的纹样教学反思
《美丽的纹样》是五年级上册的课,这是一堂汇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的综合课。纹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装点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心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纹样并讲纹样运用于生活之中。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绘画、工艺课多增加一些艺术欣赏,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得到感受美的机会,提高审美能力,引学生入境。在《美丽的纹样》这一课中,我出示了几幅纹样。让学生欣赏,同时图案的外形、结构和颜色的特征,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方法,从身边入手最容易,因此我引导学生:生活中离不开纹样,美丽的纹样装点了我们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使学生联系到我们生活中的纹样,顺理成章揭示了课题。
通过荷花纹样让学生思考自然花和图案花的不同?纹样中的图案是相同的,是经过简化提炼的荷花图案效果,所以我们在绘画的时候要把绘画的东西图案化。以及同样的花卉放到相同的外框都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要是绘画的事物随外框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出骨式的不同。
在老师是示范的部分我让学生对我的纹样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足的部分提出建议。以便他在绘画的时候会不犯同样的错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在作业设计的环节中的可以进行练习折、剪等方法设计纹样。
但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准确,学生动手设计适合纹样的时间太少,有些学生没有完成设计稿,讲评得太少,没有充分展示学生创作的丰富多彩的一面,有点遗憾。
这节课,我深切的体会到:必须把学生自主、积极、有效的调动起来。在课堂上,我加强师生互动,注意以情动人,艺术化的处理每一个环节。篇三:《适合纹样》教学案例
创造多彩纹样
感悟生活之美
《适合纹样》教学案例
淮安市实验小学 湛娟娟
教材分析:
《适合纹样》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七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类型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适合纹样,感悟适合纹样的美丽,并尝试设计适合纹样。教材的前几课也都是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本课教学内容——纹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贴近学生生活,是继学生感悟生活之后的提升,创作生活中的美丽。
学生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对纹样已经有部分了解,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并知道纹样有规律的重复排列表现了美术的节奏美、韵律美;同时,学生能够用点线面设计出简单的纹样。另外,学生的直观思维占主要,教学设计越贴近生活、学生越容易接受。
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中,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师选择直观感知、探究感悟、创造活动等教学方法教学此课。教学中,以感知纹样的美丽——探究纹样的特征——学习纹样的设计——尝试纹样的创作为教学主线,设计了欣赏导入、观察比较、自主探究、尝试设计、大胆创作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自然承接。将欣赏与体验、体验与尝试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设计适合纹样。
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感受生活中的艺术美。
教学重点:
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并能自己设计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教学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范例、绘画工具
学生用具:绘画工具、作业纸、圆规、小尺、书
教学过程:
一、通过欣赏,感悟纹样的魅力。
1.教师:老师搜集到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说一说你的第一感受。(多媒体播放图1-12)。
(欣赏时,学生忍不住发生阵阵惊叹声“哇”“太漂亮了”,并讲述自己的切身感受:发现生活中的纹样都很漂亮、生活中的色彩很丰富、生活中美很多、美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菜肴拼盘、体操等形式……)
图1 图2 图3 图4图5图6
图7 图8 图9 图 10 图11 图12 2.揭题:漂亮的纹样装点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纹样的世界,感受纹样的精彩魅力。(板书:纹样)
【设计意图】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纹样,如餐具上、瓷砖上、窗帘上……因为它的普遍,常常被学生的眼睛忽略,因此在教学中我以欣赏生活中的纹样导入,优美的音乐伴奏中,生活中的纹样图片交替播放,轻松的氛围使学生自然地走进艺术殿堂。通过视觉盛宴,直观地感受生活美,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
二、通过比较,发现纹样的特征。
1.教师:(出示两只纸盘,如图13-14),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只纸盘中的纹样,你认为哪种纹样比较适合装饰在圆形的盘中?
图13 图 14
图 15 2.教师:很多同学们选择了鱼形图案装饰的纸盘,认为装饰图案与盘子的圆形比较适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适合纹样:美丽的图案,设计在一定的形状之中,即使去掉了边框,也仍能显示出原来的形状,这些图案被称为适合纹样。(补充板书:适合)
(幻灯片出示图15)
【设计意图】了解适合纹样特点这个环节中,如果只是枯燥的概念阐述,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采用比较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比较,发现适合纹样的独特之处,直观轻松的掌握适合纹样的重要特点——纹样与外形相适合,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同学们利用自己学过的构图知识进行了两张纹样图案的比较,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美术鉴赏能力。
三、通过探究,寻找设计的规律。
1.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不同的适合纹样(图16-2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题竞赛,每组思考一个问题,若能帮助其他小组,还可以另外加分。
① 第一小组思考:适合纹样有哪些外形?
② 第二小组思考:可以用哪些图案内容来设计装饰?
③ 第三小组思考:发现了哪些图案规律及设计方法?
第五篇:《剪窗花》教学反思
《剪窗花》教学反思
《剪窗花》教学反思
《剪窗花》是一首陕西民歌,带有浓厚的民族韵味,歌曲中出现较多的一字多音的演唱,也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旋律的细腻婉转。
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第三课学习的河北民歌《对十》,先复习歌曲《对十》及河北民俗—霸王鞭,再师生互动提问:饺子什么节家家户户要吃?春节;粽子—端午节;中秋节—月饼。.....学生兴致高涨,然后进入歌曲《剪窗花》的聆听,带着“今天学习一首陕西民歌,那里有什么民俗呀?”的问题初听感受,导出课题《剪窗花》。再次聆听时,以“歌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指导聆听,并与《对十》中衬词“哟”的特色,比较进行感受。然后,我来范唱,学生来哼唱,请学生在体验中比较、选择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优美、婉转(#);旋律特点:、、、、()~~~~(#)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出息了歌曲的风格、情绪及曲调。这时,请学生来听唱学唱歌曲,用右手左右各一拍进行摆动,感受歌曲旋律的委婉、连贯,齐唱、男女生分组唱、小组赛唱巩固歌曲。再请学生在演唱体验中找出歌曲起伏变化较大的部分,在白板上画一画,用音阶练唱及柯尔文手势,来体会这两次跳跃,感受到歌曲旋律的独特之处与陕西的语言特点。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欣赏了《剪窗花》。以“她们在什么时节?在干什么?心情如何?”来引领学生观看视频、欣赏乐曲。学生回答:过年;贴窗花;非常高兴。.....这时,我简介了作品名称《窗花舞》,以及主人公—白毛女,在新年夜等待躲债的爹爹回家过年的主题,从而更深地体会到作品人物的喜悦心情。这样,体会、了解之后,大家再次演唱《剪窗花》,带着喜悦的心情来优美地演唱,突破重难点。
学完之后,从这几课的民歌学习我体会到,在音乐教学中,这些民俗、地方特色与衬词,歌曲情绪、旋律特点、题材风格等,都是音乐课中引领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孩子们获得准确的音乐审美与体验,在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同时,更好地表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