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剪一剪》教学反思
《剪一剪》教学反思
《剪一剪》这节实践活动课即以“剪纸”为中心,围绕“剪纸”贯穿整个课堂。这节课通过剪纸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加深学生对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这节课堂实践中,我主要将教学重点定为探索剪纸的规律。在课的一开始,我利用畅言电子课本中的资源给学生播放我国的剪纸艺术,让学生感受到剪纸的美,产生强烈的想要自己动手去剪的愿望。接着,呈现课本上四个手拉手小人的图片,问学生,能不能剪出这个样子?引导学生发现要先剪出四个手拉手的小人,可以先剪出一个。于是,我和学生共同回顾第一节课中,剪轴对称图形(松树、爱心和葫芦)的方法:折—画—剪。由于考虑到学生安全,没有要求学生带简单到校,所以,这个过程,是由我自己通过演示来完成的。顺利剪出一个小人之后,我及时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刚才我对折了几次?剪出了几个小人?”学生回答:“对折了1次,剪出了1个小人。”根据学生的汇报,我及时板书如下:
对折次数 剪出个数 1次 1个
接着,我提出质疑,“如果连续对折两次,能剪出几个手拉手的小人呢?”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2个。”于是,我再次演示,这次,我问学生:“连续对折后应该在哪里画半个小人?”这样发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要将图画在闭合处,剪出的图形才会连在一起。两个手拉手的小人完成后,学生都开始“哇塞”起来。我引导学生共同完成第二次板书:
对折次数 剪出个数 1次 1个 2次 2个
接下来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所在。“要想剪出4个手拉手的小人,应该对折几次?“学生仍然像刚才那样,想都不想地回答说:“4次。”“到底是不是4次呢?我们一起来看。”于是,按照学生的猜想,我将长方形纸对折4次后剪好再展开时,学生的眼神都集中到我的手上。我感觉自己像个魔术师一样,我展开剪纸的时候,学生跟着说:“1个,2个,4个,8个。啊?原来有8个小人!”当学生亲眼看到的时候,无需再用语言去强调了。我继续板书,空出一行。
对折次数 剪出个数 1次 1个 2次 2个
4次 8个
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上“3次”,问学生:“连续对折3次,能剪几个呢?”学生有的猜3个,有的说4个。看样子已经有学生发现一点规律了。最后,在学生的期待中,我将长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剪出了4个手拉手的小人。
尘埃落定。我将板书完善。
对折次数 剪出个数 1次 1个 2次 2个
3次 4个
4次 8个
对于对折次数和剪出个数之间的规律,尽管不是本节课要重点探究的问题,但是我仍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初步感知其中规律,也算是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拓宽了一步。
对于“剪一剪”的活动,如果用不同方式对折的话,剪出的图形是不一样的。所以,这节课结束后,我要求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去剪。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尝试失败,找到正确的方法,发现剪纸的规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整堂课是在学生边操作边思考中学习,总结方法、发现规律。然而在课堂反馈来看,我未能很好的做到以下几点:
1、语言的规范性。比如,学生找出规律,提出每次都多一半时,教师应引导总结规律,每一次都多一倍,使规律具有规范性。
2、找出规律后,让学生直接说说连续对折5次,会出现几个皮皮,从找规律到验证规律,最后应用规律。
第二篇:2014《剪一剪》教学反思(推荐)
《剪一剪》教学反思
《剪一剪》这节实践活动课即以“剪纸”为中心,围绕“剪纸”贯穿整个课堂。这节课通过剪纸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加深学生对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这节课堂实践中,我主要将教学重点定为探索剪纸的规律。在课的一开始我就出示我剪好的一个对称的小人给学生来欣赏,让学生猜一猜我是怎么剪出来的。学生因为有了学习对称图形的基础,因此剪出一个小精灵皮皮很容易。之后让学生猜想将长方形纸条连续对折2次会出现几个连续的皮皮?学生自己先讨论,动手剪一剪,得到会出现2个连续的皮皮。这一次的剪,主要是为了解决剪的方法,应该从哪边剪,怎么剪。目的是想了解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让一部分学生尝试失败的感受,让这部分学生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共同猜测他是怎么在剪的,分析错误的原因,在失败中找到真理。接着也是先让学生猜一猜连续对折3次会出现几个连续的皮皮,对折四次出现几个连续的皮皮,再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对折的次数和剪出来的个数数据,让学生感悟到剪纸也有规律的存在,用猜想、验证的方法,寻找出规律。最后,教学生剪一剪围着圈的皮皮。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的不同,初步体会围着圈的小人的剪法。这样子安排主要是因为剪一剪教材安排一课时,要进行平移和旋转两种图形的剪法,而且要想体现出:做事有方法、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找到对折次数和得到小人之间的规律、感受到平移和旋转、还要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动手操作。而一节课40分钟,二年级的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又不高,动作又慢,如果将剪一排小人和剪旋转的小人都安排进去,时间上肯定是不够的。
整堂课是在学生边操作边思考中学习,总结方法、发现规律。然而在课堂反馈来看,我未能很好的做到以下几点:
1、语言的规范性。比如,学生找出规律,提出每次都多一半时,教师应引导总结规律,每一次都多一倍,使规律具有规范性。
2、对围成一圈的皮皮,还可以适当的与排一排的规律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剪8个围成一圈的皮皮可以怎么剪。
3、找出规律后,让学生直接说说连续对折5次,会出现几个皮皮,从找规律到验证规律,最后应用规律。
第三篇:《剪一剪》的教学反思
最初,在备这节课的时候我遇到了两个怎么也想不透的困惑:
1、实践活动课,如何体现数学味。剪一剪这样的实践活动课,我想:剪是一定要剪的,但怎样才能剪出数学味?在这节课上,数学知识的点应该落在哪儿?又怎样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体现出数学味道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
2、对于加深平移、旋转的认识,是不是只有图形展开后才能感受平移呢,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呢?另外,“平移、旋转”就是这节课的知识点么?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再次认真的阅读新课标、教材、教参。首先我发现在这节课中,牵涉到的数学知识点有:轴对称、平移旋转、以及在折纸过程中感受对折的次数和与图形个数的变化之间的规律。那么如何将这些知识点与剪纸活动融合在一起,并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于是,我设计了通过从剪一个人到两个的、到四个、八个再到学生自己创造,这样一个师生剪纸的过程中让学生去猜想、推理、交流、表达,进行自主思维活动,并借助折纸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了对折的次数和与图形个数的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培养生推理能力。
在第一次上时,为了能够节省演示剪图形时的时间,也为了能更清晰的展示平移这一知识点,我请老师帮忙拍摄了平移和旋转小人的剪纸过程。在讲课时时结合图形和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们加深了对图形的平移的认识,剪出的作品也比较成功。可是上完课,我感觉这节课还是数学味道不够,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好像还不够突出,还不是很到位,需要改进。在请教了教研员后,对这节课该体现出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如何体现出这些数学内涵作了非常详细的修改和指导。也解决了我备课时的那两个困惑。在班第二次上时,教学效果有了很明显的改进,两次课使我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有了新的困惑:其中最大的就是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第四篇:《剪窗花》教学反思
《剪窗花》教学反思
《剪窗花》教学反思
《剪窗花》是一首陕西民歌,带有浓厚的民族韵味,歌曲中出现较多的一字多音的演唱,也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旋律的细腻婉转。
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第三课学习的河北民歌《对十》,先复习歌曲《对十》及河北民俗—霸王鞭,再师生互动提问:饺子什么节家家户户要吃?春节;粽子—端午节;中秋节—月饼。.....学生兴致高涨,然后进入歌曲《剪窗花》的聆听,带着“今天学习一首陕西民歌,那里有什么民俗呀?”的问题初听感受,导出课题《剪窗花》。再次聆听时,以“歌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指导聆听,并与《对十》中衬词“哟”的特色,比较进行感受。然后,我来范唱,学生来哼唱,请学生在体验中比较、选择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优美、婉转(#);旋律特点:、、、、()~~~~(#)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出息了歌曲的风格、情绪及曲调。这时,请学生来听唱学唱歌曲,用右手左右各一拍进行摆动,感受歌曲旋律的委婉、连贯,齐唱、男女生分组唱、小组赛唱巩固歌曲。再请学生在演唱体验中找出歌曲起伏变化较大的部分,在白板上画一画,用音阶练唱及柯尔文手势,来体会这两次跳跃,感受到歌曲旋律的独特之处与陕西的语言特点。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欣赏了《剪窗花》。以“她们在什么时节?在干什么?心情如何?”来引领学生观看视频、欣赏乐曲。学生回答:过年;贴窗花;非常高兴。.....这时,我简介了作品名称《窗花舞》,以及主人公—白毛女,在新年夜等待躲债的爹爹回家过年的主题,从而更深地体会到作品人物的喜悦心情。这样,体会、了解之后,大家再次演唱《剪窗花》,带着喜悦的心情来优美地演唱,突破重难点。
学完之后,从这几课的民歌学习我体会到,在音乐教学中,这些民俗、地方特色与衬词,歌曲情绪、旋律特点、题材风格等,都是音乐课中引领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孩子们获得准确的音乐审美与体验,在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同时,更好地表现作品。
第五篇:《剪花边》教学反思
《剪花边》教学反思
《剪花边》教学反思
《剪花边》这课是在《彩蝶飞飞》和《剪拉花》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习花边的剪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学生都能将花边连起来。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图案的设计上。由于是对称的剪法,学生在设计图案的时候要设计半个图,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在课堂上,我大概示范了四五种的图案画法,在引导学生如何变幻图案,设计有自己特色图案的引导上可能少了一些。因此,从学生作业情况来看,图案的设计有些单调,模仿性比较强。
学生大概有这样几种情况影响了作业效果,其一个别学生折得不平整,其二个别学生图案设计太简单。其三也是极少数的学生,没有用对称的方法设计图案。
本节课的作业展示,为了能更好得保存,有些班级我是让学生将花边贴在卡纸上,色彩效果很好。有些班级,我让他们把花边贴在卡纸上,做成贺卡,装饰效果非常好。那时候刚好是三八妇女节,让学生将自己做的贺
卡送给了自己的妈妈、奶奶或外婆。让学生学以致用,懂得感恩。让我们的美术教学与生活走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