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模块三学习反思
模块三学习反思
学习了模块3后明白了教学媒体的选择是需要各种因素的联系,由于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那么久要求我们教师们对教学媒体要有一定的客观选择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课程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其它课程资源之间的整合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将为其它课程整合提供更加便捷的技术,更加便利的服务。
信息技术为课程整合提供支持和与其它课程很好的整合,值得我们进一步很好地探索和研究。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篇:学习三疑三探反思
课改改什么?
---学“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感 进修学校中教部 吕艳斌
2013年12月6日,由教育局局长梁德才,副局长宗德林亲自带队的47人学习考察“队伍”浩浩荡荡奔赴河南省西峡县,学习当今中国教育界较有影响力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临行前姚红霞校长对本次学习做了学习任务部署,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每一位教研员关注三个关键词:
1、学生主体性的唤醒。
2、正能量的传递。
3、学生思维力的培养。这三个方面从根本上揭示了教育的实质性作用。通过学习,对比外面的课改经验,结合我县教学实情,我深深地思考着:我们的课改到底应该改什么?针对英语学科“学以致用Learning by using!” 的特点,英语学科应该怎样改?
“三疑三探”在做什么?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河南省西峡一高杨文普校长探索多年的教学模式。且该模式使西峡一高在近几年高考中连年收益;此外学生在科研等综合素养方面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和培养。该模式由4个教学环节组成: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
“三疑三探”的关键词是“疑”和“探”,正如詹合顺副校长所言“疑问疑问,有疑便问”。课堂上教师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课上学生通过小组探究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更多的新问题。课堂结构建立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课堂的操作流程看似复杂,其本质就是把原本由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认知情况提出来;把原本由教师解决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激烈的讨论,发挥小组研讨的积极作用。这样,普遍性问题就可以在组内解决;难题或有争议的问题,可以通过“质疑再探”的环节,拿到组外探究,共同解决;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由老师解决。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的意愿越强烈,探究问题时的气氛就越激烈,学生的参与面越广,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就越多。学生是在不断的思索,探究,质疑,解疑中获取新知,知识不是老师“讲”明白的,而是大家探索的结果。学生学习的过程经过设疑,探究,解疑,修正,内化的过程,理解更加深刻,那么也就更不容易遗忘。
我们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对于“三疑三探”的实施者而言,只要情景设计合理,问题导入有法,学生主体性唤醒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遵循了教育规律。首先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明确了师生的角色定位,关注了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引领,强化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长久,深远的意义。茶余饭后,学习“三疑三探”的老师们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质疑和看法。的确,这种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英语学科的听说课而言,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完整流程就比较牵强。听说课型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大量的语言练习,实践,进而达到信息内化,吸收乃至于应用的目的,学生没有量的输入就很难达到量的输出。在五里桥中学的课堂实录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都显得薄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答题能力,试题分析能力确实很强。对于任何一种新的事物,我们要学习对我们积极进步的一面,并把那些制约我们前进的另一面因素作为借鉴,应该采取选择性的接受。
课程改革改什么?
一、课改要从教师的观念改起
很多课改专家都说“课改”应该从“改课”开始,我也赞同这一点。但是结合我县课程改革已经取得的经验来看,单纯“改课”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教育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作为教育的传播者和执行者,他们的理念直接影响着课改的实施情况。
自2002年课程改革全面展开以来,我县已经走过课程改革的11个春秋。11年来,我县英语学科在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表现有:在课改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他们思想转变快,课改意愿强,教学效果好,在学科队伍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而且,他们的课在县里,市里举行的各种赛课活动(如:十佳课,评优课,视频课)中屡获殊荣,并多次受到市教育局领导、市教研员和省教研员的好评。可以说全县大多数英语教师对课改的基本理念是“耳熟能详”的,但是很多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是“瞻前顾后”的。究其原因我想应该是:教师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理解不够深入。怕搞了课改,输了中考。因此,就出现了有外人(教学校长,教研员,同一学科老师……)来听课就上“课改课”,关起门来就上“应试课”。因此,我认为我们的课改首先应该从教师的观念改起。正确认识课改和成绩的关系是教师“愿意改,跟着改,抢着改”的关键。横看那些声名显赫,成绩卓著的课改名校,我们看到了课改给他们带来的正效益。在2013年的高考中,衡水中学以考入66个清华,38个北大,28个港大这样的好成绩,惊动了全中国,创造了教育神话; 杜郎口中学,即墨28中学都曾经是濒临被撤并的学校,是因为课改使他们起死回生,成就如今的辉煌;西峡一高在课改中成就了高考连年成绩上升的喜人势头。这些学校之所以成功了,成名了,学校、学生、家长受益了,是因为他们轰轰烈烈地课改了。
二、课改要从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改起
学习回来,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们的老师讲得好,课改校的学生学得好”。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和课改校的差别。老师讲的好,课上就讲得多,教师生怕讲少了学生不会,因此,同样的问题讲了又讲,学生会的问题还要强调。45分钟的时间大部分都让老师细致,深入的讲解占据了。学生在课上的状态是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知识不是学会的,而是一遍又一遍讲会的。时间久了学生也就养成了“吃等食”的坏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逐渐被扼杀了。
“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是课改留给我们的课题。我们不但要研究如何把学生教好,而且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好。我想课改的真正目的是让教师从课堂中解脱出来,把本属于学生的“阵地”还给学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上教师应该时刻为学生搭建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展现自我的平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潜能,努力建立和谐互助的“生本课堂”。这样,学生在自主,和谐,快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才能真正体现课堂的高效。此外,把课堂还给学生也是尊重生命,体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表现。
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学习是他们主动参与的活动,课堂展示是他们对自我能力的一种验证,课上每位学生都本着“我参与,我快乐”的宗旨思考着,研究着,参与着,同时他们也在收获着。在打造“生本课堂”这方面,多数课改校都有自己的程序规范。如:杜郎口中学的“10+35”(教师+学生)、兖州一中的“35+10”(展示+预习)、长乐二中的10+30+5(师讲+生学+检测),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等。这些课改名校在课改的初期首先用一些硬性的程序规范着教师的课堂。应该说,“程序规范”是对“个体经营”的革命,它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求我们常抓不懈,当教师把这些“程序规范”运用娴熟时,他们就会主动地去修改,补充、完善所谓的程序。也许我们在课改的途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明确方向,意志坚定。我想我们也会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课堂改革之路。
三、课改要从低效向高效改起
区分课堂的低效和高效是由单位时间内学生所掌握知识多少,学生的参与面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决定的。高效课堂的关键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会了多少。课改以来,不少课堂出现了,“素质教育,热闹就好”的奇怪现象。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们似乎动起来了,但是走进他们,有的是“凑热闹”,有的是“看热闹”,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学会了多少,无人知晓。
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我想首先应该设计高效的“任务链”,我县现在使用的教材是Go for it!这套教材的编者建议我们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有事做”,学习效率自然不会低。我认为高效的任务链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教师的问题(任务)要有启发性和拓展性。
2、学生的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性和实效性。
3、学生的合作探究要有针对性和创造性。
4、课堂的时间安排要有紧迫性和合理性。
要向短暂的45分钟要成绩,教师应该首先备好课。课上教什么?课上怎么教?都是教师要事先备好的。正所谓“有备无患”。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备好教材,把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加工整理好,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其次,备好课堂环节是节约时间体现高效课堂的标准,精心设计的课堂环节,使课堂流程顺畅、自然,学生的每个学习任务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完成,课堂才能是高效的;最后,学生的自主参与也要体现高效,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巡视、监督,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强调“自主”不是“自流”。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它是推动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催化剂。“关注后三分之一,打造高效课堂”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英明举措。让我们结合我县教育改革中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学习,思考,归纳,实施,为东丰教育更加辉煌的明天再尽一份力。
2013年12月17日
第三篇:三反思
1、燕子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向孩子展现了一个真、善、美的画卷。如何给人春意盎然的感觉,平静的湖面,淡绿的湖水,婀娜的柔柳,粉红的桃花,新绿的稻田。远处,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山依着水,水绕着山。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矫健。同样的,让学生担任角色,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充满情趣的春天,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自己的情感,就对教材产生了亲切感,思维活了,语言丰富了,课堂也就精彩了。
3、荷花教学反思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时预设了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大幅活的画?谁是画家?为什么说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根据预设的教学流程,我正准备引导学生学习下文,小明忽然举手发言:‚老师,作者由美丽的荷花想到了画。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想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学生如此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精神怎能视而不见呢?给时间让他们自由言说吧。于是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言了,应佳玉说:‚老师,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肖彩诗说:‚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高波平说:‚我想到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孩子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其他学生有的说课后要去收集写荷花的诗歌,有的说要用彩笔画荷花,还有的说要查找其他作家写荷花的美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说得多好啊!实在令人欣喜。
《翠鸟》教学反思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二、三自然段描述了翠鸟活动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在教学中,我紧抓三步:
1、首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在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前,引导学生回忆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时,作者的写作顺序,而后放手学生自读,带着问题,往往比‚空读‛要有实效。
2、本课第一自然段对翠鸟外形的描写虽然栩栩如生,但因学生从未见过翠鸟,所以仅凭文字介绍依然无法使翠鸟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鲜活起来。
3、积累很重要。学生每学完一篇文章,我总会强调他们的词语积累,比书写,比正确率,比谁找的和老师找到的最多。以此促进学生词量的积累。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在指导学生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笔画把这段意思画出来(树林减少,裸露土地扩大,树桩遍地皆是,树林成了房子,家具、工具柴烟)不出所料,学生们兴趣盎然,不一会儿,便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简笔画。
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朗读素养就显得水到渠成、轻松自然了。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拓展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思维的火花一下子点燃。通过与老师、与同学的交流,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时,要注重让互动走进我们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和‚开放‛的课堂,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生命活力!
画杨桃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自己认为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值得注意和反思: 1.抓不住重点,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对词语讲解不够.2.指导朗读这一环节的深度和广度应加强,师引导的还是不够,应引导学生都有自己的体会,并能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读出来,从而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3.在上课时,研究和探讨环节气氛不够活跃,和对课文内容的升华环节做的不够。
和时间赛跑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经过课堂的实践检验,以下几点仍需努力:
1、由于我对该课的定位(感悟)问题,听者感觉有‚工具性‛不足之嫌。是否能够兼顾值得反思。
2、学生默读了,心里有了,但总觉得有点‚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感觉,是否因为有声朗读少了,值得思量。
3、学生有声朗读时,情感还差点火候,悟与读的转化在平时要加强。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这是我的追求。这节课上,孩子们有收获,但我希望自己在教学之路不断求索,希望有我的陪伴孩子们成长的步履会更坚实。
争吵 教学反思:
围绕‚我‛和克莱谛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以及‚我‛受到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并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领导加深理解和体会,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学生通过读一读、讲一讲、议一议、演一演的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教育,体会课文中所赞扬的宽容、友爱的美好品质。
《可贵的沉默》教学反思
《可贵的沉默》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如何让学生从一个只知道接受爱的人,意识到在生活中要付出爱呢?我是这样教学的:
(1)首先引导学生读这一部分内容,接着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同学们为什么沉默了?‛‚这一片沉默的背后孩子们在想什么?‛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课堂沉默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读一读,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些句子,读出沉默的语气。
(3)让学生当堂积累摘录表现沉默的词语、句子。通过以上环节孩子们领悟出最为可贵的东西:不能只会接受爱,享受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更应该懂得关心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他们带来快乐。但很大的缺憾是我感觉到同学们把这种沉默只停留在‚给父母过生日上‛。(课堂作业中反映出来)如果能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小事,让学生主动体验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反省自己对父母的忽略,可能这样课堂中的沉默就会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了。
《妈妈的帐单》教学反思
《妈妈的帐单》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通过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母爱的无私,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多,父母亲都把自个的儿子当成宝,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也该回报一下父母亲。
第四篇:学习三
学习三·五·三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习三·五·三学导型课已有一年了,通过实践,稍有体会。本文首先从中学数学课程教育目标、中学数学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在中学数学实施三•五•三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三•五•三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会学习主线,立足于课堂,通过“目标导学、自主探究、交流点拨、建构拓展、效果评价”五个教学环节。阐述了三•五•三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变革的原因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落实教学常规,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创新,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按照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式,实施有效教学的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总结我校几年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经过反复的酝酿研讨,决定在我校行“三为主,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二、三•五•三教学模式的内涵
这一模式是针对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而提出来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引向课堂,促使广大教师增强学习意识,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反思中改进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课堂由“呆板、单调、低效”转变为“活泼、丰富、高效”。与其说这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不如说是再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课堂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优化教师的语言,优化教师的点拨,优化教师的板书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效果最优。
首先,三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三为主”集中体现新的课堂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创造机会、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评价,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他们现有的知识、技巧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要注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工作,所有学生的学习都将处于盲目状态。“三为主”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都需遵循学生学会学习这条主线,要以
“学”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五环节:即“目标导学、自主探究、交流点拨、建构拓展、效果评价”。“五环节”集中体现在新的教学观指导下教学行为的变化,“目标导学”环节就是要教师根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新颖别致、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情景导入教学;“自主探究”环节就是让每个学生课堂上都有独立思维的时空、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交流点拨”环节就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生生间、师生间相互交流所学、所得,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三个转化”,既把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把不懂不会的知识转化为已懂的;“建构拓展”环节就是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巩固运用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效果评价”环节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判断或检测学习行为是否有效或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较大表、学达标、教学当堂都要达标。
操作要领:
1、自主学习:即学生依据既定的自学目标对所学知识自主学习,主要以问题导读评价单为主,以确保自习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以确保学生自学时有基本的遵循和必要的目标导向。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加以解决。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可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控和指导,但不能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
2、明确任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参与,确定出精读的具体目标,并将相关的学习任务分解到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制订出下一步本组学习活动的计划、方案等。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提出相关的要求。
3、合作探究:各学习小组依据新制订的精读目标,深入探究,合作攻关,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这一环节用时长短依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灵活掌握。教师可在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巡视、指导并适时参与学习小组的活动。
4、展示交流:在组内充分交流并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学习小组推荐出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探究、体验的成果,在班内汇报、展示和交流。这一环节既是学生个人充分表达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尽情展示个人风采的过程,又是检验各学习小组集体智慧及合作学习效果的过程,也是多维互动、相互启迪、思维碰撞、成果共享的过程。这一环节用时一般在30分钟左右。学习小组的划分以六个左右为宜,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学习组长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教师要及时进行过程调控、指导、评价和引导。
其特点: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要落实师生之间的合作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凸显同学之间的合作。
2、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优质高效课堂,教师的主导是关键,要发挥好导师的作用。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要创建优质高效课堂。“优质,应该理解为教师的引导是优质的、教师组织的活动是优质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优质的、布置的作业是优质的等。高效,应该理解为课堂组织没有无效环节,教师的点拨准确,让学生产生了心灵上的震撼。但是,所谓的高效又不能机械地为一堂课赋予太多的任务,企图毕其功于一役。这样就应该本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基本原则,课堂实际环节和设计问题不要多,要简练而又突出落实,活动要充分,力求一课一得” 三、三•五•三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1、高标准、高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多方位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教研活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课堂教学规范严谨、科学有序,课题、教学研究有一定的特色和成果。
4、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课标所要求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四、三•五•三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学会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点。在此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和情感性目标上,指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上下工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开放性的。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选用恰当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教学模式。主要抓好三点:
(1)课堂的空间管理。教学环境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教师关注全体学生。
(2)课堂的时间管理。要求教师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从完成课时任务为中心转向设计合作教学环境为中心,要重视课堂的二次设计,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活动形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3、在教材使用中,教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从整体上把握重、难点,再从每个知识点每个课时上做文章。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不但要遵循课本内容,还要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整合教材,使课堂教学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学生。
4、课堂上“三为主”的体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文化课的课堂上。实际上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难点也在课堂。认真贯彻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方案,抓住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每节课教师点拨和学生学习的有效度,提高课堂有效性,使课堂效益最大化,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等于抓住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关键。
“三为主”体现在课堂上,要求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二者不能偏移,相辅相成,才能珠联璧合。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既要体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又要体现思维和训练为主攻。
“三为主”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不是你教会学生什么,而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猜想与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质疑,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语言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解题策略等。这既对学生目前负责,也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利。
第五篇:三学习
艺术设计系关于深入开展
“学党章、学党史、学先进”活动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视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创先正有活动的开展,巩固扩大“三提升”活动成果,进一步推动全市科学发展、跨越赶超,根据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并结合中共张家口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学党章、学党史、学先进”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三学习”活动),落实王晓东市长在我院视察工作时的讲话精神,根据学院文件,艺术设计系党委决定深入开展“三学习”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入开展“三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创先争优活动深化之年、我院“迎评促建”攻坚年、“三学习”活动,是市委在开展“三提升”活动的基础上,立足的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实际,抓住时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是庆祝建党90周年,进一步继承传统、弘扬正气、振奋精神、永葆先进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培养造就一支过硬党员干部队的政治保证;是凝聚发展力量,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好局、起好步的迫切需要。深入开展“三学习”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充分激发基层的那个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有利于进一步认真落实王晓东市长在我院视察工作时的讲话精神,以“迎评促建”总揽学院工作全局,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校务信息公开,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有利于全面提升我院办学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水平。
二、深入开展“三学习”活动的目标要求
“三学习”既是创优争先的有效载体,也是创优争先的动力源泉。深入开展“三学习”活动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坚持注重实践、服务实效),突出“三个提升”(把创先争优提升到价值导向层面、提升到精神状态层面),稳住啊“一个落实”(把活动落实到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中去),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赶超提供动力和保障。
学党章,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在认真学习党章原文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党的纲领、党的宗旨、党员标准、党内生活准则及党规党纪等方面的内容,着力解决一些党组织规章制度不健全、组织生活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得力和部分党员干部党员意识、执政意识、忧患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牢、法纪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通过学习党章,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提高党性修养,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严格遵守党内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党员应尽义务,健全规范党的组织生活,用党章来规范行为、指导行动,做党章的模范执行者。
学党史,就是让全体党员全面系统的学习党的历史,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把握党的光辉历史和主流,深化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着力解决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实,思想浮躁、工作浮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干事虎头蛇尾,热衷形式主义,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问题。通过学习党史,更加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更好的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牢记“两个务必”,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党的先进性。
学先进,就是要求全体党员树立先进标杆,主动向先进学习、相信先进看起、想先今迈进,形成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尚,着力解决部分党员干部满足现状、小进则满,精品意识、一流意识、赶超意识不强的问题。通过学习先进,增强党员表率意识、一流意识、赶超意识不强的问题。通过学习先进,增强党员表率意识,弘扬敢为人先、是争一流、追求卓越、跨越赶超的精神,千方百计吧工作做到最好、干到极致,使创先争优逐步成为全是灰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
三、深入开展“三学习”活动的内容方法
深入开展“三学习”活动,要丰富学习内容,活化学习形式,创新学习载体,完善学习机制,确保“三学习”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注重学习效果。党员要针对党组织和党员实际,采取集中学习、个人学习、结对帮学等形式,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基本要求,澄清迷糊认识,规范具体行为;认真学习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中共党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等党史著作,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启迪人;认真学习教育系统“百业标兵”的事迹,弘扬先进、激发赶超、推动跨越;学xxx省委、市委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两会”精神,深刻领会“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线和目标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领(2010—2020年)的主要内容,我院关于“迎评促建”的相关文件及目标任务。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对照“三学习”的目标要求,进一步解决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精心谋划,扎实开展各项活动,认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
二是搭建学习的平台。积极打造便捷多样的学习的平台。依托网站、校刊、校报、板报广泛对党员进行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强化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教育,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扎实推进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党纪政纪条规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发展党委中心组、业余党校、团委的作用,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交流研讨、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组织开展知识竞赛等,增强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全院形成“对标先进、对比赶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三是建群学习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集体学习、党员干部个人学习培训、调查研究等制度,强化“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将“三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推动我院各项事业发展、检验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是学习由“抓活动”向“抓落实”转变。建立“学先进”内生动力机制,深化“对标行动”,确保“三学习”活动持续扎实有效发展。
四、围绕中心工作推进“三学习”活动深入开展
深入开展“三学习”活动,要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真正把活动的效果体现到推动当前的“迎评促建”工作、促进我院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上来
深入开展“三学习”活动要围绕学院“迎评促建”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等有关现代教育改革与创新方面的新知识。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丰富和拓展学院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把深入开展“三学习”的过程作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创新学员管理工作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为广大师生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法律等各方面的服务,帮助广大师生解决好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党员服务和带动广大师生,广大师生信服和支持党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部关系。
教师队伍的培养,师德师风建设是重中之重,各支部要提高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育管理的核心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工程,作为“三学习”
活动的重要内容。
教师队伍的培养,要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继续发展“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活动,在赛中学、在学中练,增强师风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通过深入开展“三学习”活动,为庆祝建党90周年营造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党的光辉历程、光荣传统、党规党纪三项主题教育,适时组织开展纪念征文、党史竞赛、红歌颂党、诗词朗诵主题报告等活动,在全院迅速掀起庆祝建党90周年新高潮,激发建党干部推进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热情和信心。
围绕全市教育工作总体部署,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突出‘一系一品’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检查指导,把校园文化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做好规划落实,深化内涵工作,创建独具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体系,要突出专业特点,符合大学生实际,形成‘一系一品’的建设格局。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的密切结合,重点深化制度文化,理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提升建设整体水平。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五,加强‘三学习’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明确领导责任。
“三学习”活动由艺术设计系支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成立‘三学习’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国莲
组员:艺术设计系全体党员
(二)加强督导指导。通过汇报交流、督导检查等方式,掌握“三学习”活动开展情况,研究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把是否有学习园地、有资料记录、有体会笔记、有宣传氛围、有一流业绩和群众是否满意等“五有一满意”情况作为督察检查的重要内容。
(三)运用各种媒体和文艺宣传、社会宣传等手段,采取基层党员群众喜闻乐见、易知易懂的方式,宣传“三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宣传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努力形成导向鲜明、声势强劲、富有特色的舆论环境。要深入总结、宣传、推广“三学习”活动中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放大活动成果,是活动真正成为科学发展保障工程和全院师生满意工程。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四日
艺术设计系深入开展“三学习”活动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