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版第四章__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难探索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具体过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意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视频、讲述、提问相结合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述了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揭开了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序幕。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面临如何在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国情: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极不平衡→全新的课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成就:一五期间的五年中,我国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近6000项。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也有很大发展;新建成的宝成、鹰厦、集二等铁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长江上架起了武汉长江大桥,连结了中南地区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铺到了“世界屋脊”。
问题:选择了苏联模式。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是必要的,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必要的:①“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全面展开的。1952年8月,为争取苏联对“一五计划”援助,周恩来率团访苏。期间,苏联共派遣3000多名专家,带来的资料重量达600多吨,共完成156个重点工程项目。②工业化起步阶段,需要集中力量打基础③我们缺乏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有必要向别人学习
不满意:苏联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
①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失调(重太重,轻太轻,农无足轻重)②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调(重积累、轻消费)③管理体制过分集中统一 ④所有制结构过分单一 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
1956年2月25日,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独裁者”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使整个世界震惊,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的思想混乱。1956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西欧各国都发生了大批共产党员退党事件。(参看资料苏共十二大及波凶事件)影响: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启示:引以为戒,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①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3、《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1)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6)汉族与少数民 族的关系;(7)党与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4、毛泽东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包括党内的因素,也包括党外的因素;既包括国内的因素,也包括国外的因素;既包括直接的因素,也包括间接的因素。
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
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一)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2、抗日战争时期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 ;
3、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二)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同时,也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开展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外国的长处和好的经验,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 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必须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的由上而下的监督和由下而上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提出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
7、关于科学和教育。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 3 化,要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毛泽东强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刘少奇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劳动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半日制劳动制,半日制的教育制度(即半工半读)。
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善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使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此外,毛泽东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还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
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当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内——改善人民生活,争取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
对外——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威慑,增强民族自立自强意识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例:10年新修铁路8000公里,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铁路,宁夏、青海、新疆等第一次通了火车。
1958年洛阳拖拉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
1959年试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
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6年,从贵阳至昆明的贵昆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1、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领 4 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举。毛泽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设想过,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可以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的办法。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机会实践他们的设想。列宁虽在1918年和1921年两次提出“赎买”的主张,但也因受到俄国资本家的抵制而失败。只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的东方大国采取“赎买”办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了成功。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以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除此而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作用还有许多方面: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论十大关系》等著作,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主持制定的1954年《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贯彻执行总路线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制订出一整套具体路线和具体政策,毛泽东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为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在毛泽东领导下,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同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恢复了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席位,突破了中美之间长期对抗的局面,确立了中国在国际上政治大国的地位,为中国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遭遇严重曲折的原因
1.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 2.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 3.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大跃进”发生的原因:
一是在发展经济问题上太急了。1954年毛泽东:我们的工业很落后,落后到什么程度呢?飞机、汽车、拖拉机、坦克这些东西造不了,我们只能造桌椅板凳、能造茶碗茶壶,还能够把麦子磨成面,就这个水平。毛泽东后来更加尖锐的提出,如果我们不迅速改变落后面貌,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二是缺乏经验。我们打仗的经验很丰富;搞政治斗争,经验也丰富;发展农业生产,也可以说有一定的经验。但就是搞现代化工业没经验,过去基本上没有搞过。以为靠打仗冲锋的办法,就能把工业搞好,现在看来显然没那么简单。公社化运动原因:
一是适应所谓“大跃进”的需要
二是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经验不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认识上也不是完全清楚的,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违背人民民主、甚至搞“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等“大民主”的极端现象。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树立起法律的权威。由于民主和法制都不健全,党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意见受到压制和打击,正确的主张得不到采纳甚至被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遭到批判,错误的决策得不到及时制止甚至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结果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集体领导制度一度遭到了严重破坏,“一言堂”、“家长制”代替了集体领导制度。对这个问题长期没有足够的认识,成为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毛泽东曾多次指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同一切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提出要学习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政策,以及后来“左”的错误,导致我们一度关起门来搞建设,使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邓小平在总结这段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小结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党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又经历了严重曲折。这一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也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党在这一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二篇: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难探索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具体过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意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述了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揭开了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序幕。
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原因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面临如何在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国情: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极不平衡→全新的课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2、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成就:一五期间的五年中,我国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近6000项。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也有很大发展;新建成的宝成、鹰厦、集二等铁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长江上架起了武汉长江大桥,连结了中南地区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铺到了“世界屋脊”。
问题:选择了苏联模式。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是必要的,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必要的:①“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全面展开的。1952年8月,为争取苏联对“一五计划”援助,周恩来率团访苏。期间,苏联共派遣3000多名专家,带来的资料重量达600多吨,共完成156个重点工程项目。②工业化起步阶段,需要集中力量打基础③我们缺乏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有必要向别人学习
不满意:苏联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
①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失调(重太重,轻太轻,农无足轻重)②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调(重积累、轻消费)
③管理体制过分集中统一
④所有制结构过分单一
3、直接的导火线: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
1956年2月25日,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独裁者”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使整个世界震惊,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的思想混乱。1956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西欧各国都发生了大批共产党员退党事件。(参看资料苏共十二大及波凶事件)
影响: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启示:引以为戒,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1、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①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1)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6)汉族与少数民 族的关系;(7)党与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3、毛泽东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包括党内的因素,也包括党外的因素;既包括国内的因素,也包括国外的因素;既包括直接的因素,也包括间接的因素。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
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一)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2、抗日战争时期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 ;
3、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二)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同时,也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开展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外国的长处和好的经验,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
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必须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的由上而下的监督和由下而上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提出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
7、关于科学和教育。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毛泽东强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刘少奇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
制的劳动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半日制劳动制,半日制的教育制度(即半工半读)。
此外,毛泽东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还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
1、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当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内——改善人民生活,争取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
对外——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威慑,增强民族自立自强意识
2、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例:10年新修铁路8000公里,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铁路,宁夏、青海、新疆等第一次通了火车。
1958年洛阳拖拉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
1959年试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
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6年,从贵阳至昆明的贵昆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1、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举。毛泽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设想过,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可以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的办法。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机会实践他们的设想。列宁虽
在1918年和1921年两次提出“赎买”的主张,但也因受到俄国资本家的抵制而失败。只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的东方大国采取“赎买”办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了成功。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以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除此而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作用还有许多方面: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论十大关系》等著作,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主持制定的1954年《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贯彻执行总路线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制订出一整套具体路线和具体政策,毛泽东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为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在毛泽东领导下,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同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恢复了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席位,突破了中美之间长期对抗的局面,确立了中国在国际上政治大国的地位,为中国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遭遇严重曲折的原因
1.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
2.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
3.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大跃进”发生的原因: 一是在发展经济问题上太急了。1954年毛泽东:我们的工业很落后,落后到什么程度呢?飞机、汽车、拖拉机、坦克这些东西造不了,我们只能造桌椅板凳、能造茶碗茶壶,还能够把麦子磨成面,就这个水平。毛泽东后来更加尖锐的提出,如果我们不迅速改变落后面貌,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
二是缺乏经验。我们打仗的经验很丰富;搞政治斗争,经验也丰富;发展农业生产,也可以说有一定的经验。但就是搞现代化工业没经验,过去基本上没有搞过。以为靠打仗冲锋的办法,就能把工业搞好,现在看来显然没那么简单。
公社化运动原因:
一是适应所谓“大跃进”的需要
二是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经验不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认识上也不是完全清楚的,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违背人民民主、甚至搞“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等“大民主”的极端现象。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树立起法律的权威。由于民主和法制都不健全,党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意见受到压制和打击,正确的主张得不到采纳甚至被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遭到批判,错误的决策得不到及时制止甚至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集体领导制度一度遭到了严重破坏,“一言堂”、“家长制”代替了集体领导制度。对这个问题长期没有足够的认识,成为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
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曾多次指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同一切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提出要学习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政策,以及后来“左”的错误,导致我们一度关起门来搞建设,使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邓小平在总结这段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三、教师总结全文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党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又经历了严重曲折。这一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也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党在这一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四、布置作业
第三篇: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些重要理论成果。由于中种复杂原因,这一探索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一些失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容,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抄照搬苏联经验不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了贯彻这一方针,报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内容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着眼于调动经济领域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其中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在论述如何开辟一条和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新思路。“十大关系”的后五条,讲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述的是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如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毛泽东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包括党内的因素,也包括党外的因素,既包括国内的因素,也包括国外的因素;既包括直接的因素,也包括间接的因素。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一般来说,积极因素是处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占有压倒的优势,这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地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逆转。
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苏共二十大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弥漫着动荡不安的气氛,相继发生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帝国主义乘机掀起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波匈事件对我国也有一定影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失误,以及少数干部存在着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脱离群众,引起了部分群众的不满。1956年冬,在一些农村、工厂、学校还出现了“闹事”的情况。面对这些新问题、新矛盾,许多党员和干部思想上缺乏准备,也缺乏处理这些问题和矛盾的经验。这表明,在全党和全国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的时候,面临着一个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着矛盾?存在什么性质的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正确回答和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专门作过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一开始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后来又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部、新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他提倡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深刻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抗和冲突,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之间这种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途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据此,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要求各级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全党要学科学、学技术、学新本领。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强调,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是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这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包括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等。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毛泽东还特别指出,在我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提醒人们注意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转化问题,认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互相转化。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发生对抗。反之,有些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则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人民内部矛盾。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论述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地。他指出: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说:“我们历来就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他指出,所谓专政方法,就是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对于国家内部那些反抗社会主义改造、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严重犯罪分子依法治罪,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强迫他们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尽量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所谓民主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有、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于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等等。所有这些方针,都是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总方针的具体化,为解决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
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毛泽东强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早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工业化,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难以获得大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政治保证。
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我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在很多工业领域甚至还是空白。对此,党确定了把实现工业化作为新中国整个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1952年底,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了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同时,为了弥补社会主义工业化经验的不足,我国学习和借鉴了苏联工业化的经验,可以说,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也正是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我国一度过多强调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序的比例失调,这就促使党和毛泽东思考如何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鉴于中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毛泽东指出,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这是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安全,实现国家富强所必需的,是毫无意义、必须肯定的。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他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只有农业发展了,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既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又可以增加资金积累和扩大市场。这不仅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巩固。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等。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还提出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理念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 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他强调,在我们这样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100别看,或者更多的时间。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找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适合中国情况的方针和政策。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同时,也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开展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刘少奇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陈云提出了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此外,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八大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的由上而下的监督和由下而上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57年,毛泽东进一步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毛泽东强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刘少奇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劳动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半日制的劳动制度,半日制的教育制度(即半工半读)。在科学文化工作方面,党还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毛泽东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他认为,利用行政的力量去强行禁止,不利于艺术与科学的发展。
关于知识分子工作。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关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使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此外,毛泽东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还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崭新的更高形态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一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一时期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既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基础上建立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了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过严重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然而,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没有能够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发问题,也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采取了一些脱离实际、超越发展阶段的政策和措施,导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遭遇严重曲折。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党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据此提出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是,这些认识并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导致后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于社会主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由于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全党全国人民都有大力发展生产、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这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倾向,其主要表现就是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偏离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忽视了各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的科学论证和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毛泽东指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制定宪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建立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逐步过渡来的,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经验不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认识上也不是完全清楚,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违背人民民主、甚至搞“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等“大民主”的极端现象。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树立起法律的权威。由于民主和法律都不健全,党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意见受到压制和打击,正确的主张得不到采纳甚至被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遭到批判,错误的决策得不到及时制止甚至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结果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一级党组织和领导人都不能有超出法律之上的权力,各种制度和法律不能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健全民主集中制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刚刚建立,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还有许多不够完善地方,特别是受当时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影响,加之封建专制主义的传统短期内难以消除,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集体领导制度一度遭到了严重破坏,“一言堂”、“家长制”代替了集体领导制度。邓小平后来指出:“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特别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的中心任务已经不同于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极为繁重复杂,权力过分集中,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这个问题长期没有足够的认识,成为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历史总是在继承和超越中前进的。资本主义的出现,开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要全盘否定和抛弃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成果,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同资本主义发生任何联系。相反,社会主义要体现出相对资本主义的优势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多次指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同一切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并提出要学习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政策,以及后来“左”的错误,导致我们一度关起门来搞建设,使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为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借鉴。习近平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就可能遇到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亡党亡国危机。同时,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二是,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当时没有真正落实,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真正贯彻,将来也还是要坚持和发展的。三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理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第四篇:第四专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自己的道路
2.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3.《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山之作,其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其主要内容是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
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首要的经济关系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7.党的“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8.1958年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会议是党的八大二次会议
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0.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
11.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2.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的建立、建成和发展阶段问题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13.毛泽东首次明确地把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的关系提到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考查的报告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4.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文章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5.周恩来提出“向科学进军”的任务是在1956年党的中央专门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报告中
16.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重要思想的是陈云
17.在1956年后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提出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经济的领导人是朱德
18.毛泽东提倡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鞍钢宪法”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19.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和条件是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需要总结“一五”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暴露了苏联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应该“以苏为鉴”
2.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问题的思想有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3.50年代末提出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领导人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
4.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5.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是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
6.《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的前三条关系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7.邓小平在党的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提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接受监督,这种监督主要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共产党内部的监督
8.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是指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9.毛泽东比较系统地阐述“双百方针”的著作和讲话有《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0.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主要有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中国永远不称霸
1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是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1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发展生产力|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第五篇:第四章讲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及其历史经验,懂得了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而且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下面提几个问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1.新民主主义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其性质是什么?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有几个简称?怎么理解简称?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⑴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利润的分配形式是什么?
⑵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利润的分配形式又是什么?资方的股息红利被定息:额度为5%定息(即年息五厘),7-10年完成。P66
4.我国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5.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部分来源是什么?
6.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的时间是哪一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内容提要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教训
教学目的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些重要思想成果。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探索走了弯路,出现了失误。这些弯路和失误同探索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
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考题3个 P91)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内容提要 P75-85
一、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㈠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思想的提出及其内容
1.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毛泽东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是在这两种因素的矛盾中通过它们之间又统一又斗争而实现的。
4.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地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的逆转。
㈡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思想的意义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㈢《论十大关系》的内容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㈠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思想的提出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专门作过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
3.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
4.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㈡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2.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必须用强迫的及专政的方法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
3.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提出: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似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还没有完全结束,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还客观存在,但将越来越少,而大量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我们必须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作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在国家全局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经济方面,实行监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方针。政治方面,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实行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方针;在科学文化艺术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大意义
1.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的巨大理论勇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3.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发展。
4.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㈠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提出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㈡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提出的依据及内容
1.毛泽东鉴于苏联在发展经济中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论述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把这三者关系上升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认识。
3.毛泽东认为,由于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必要和必需的;同时,必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尤其更重视农业的基础作用。因为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工业提供粮食、原料、市场和积累资金,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
4.毛泽东提出,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在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要将过去那种以重、轻、农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做法,改为以农、轻、重为序。
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意义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及意义P82
㈠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还提出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9方面)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
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同时也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在工商业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个体经济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主体,市场是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补充)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力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此外,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必须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提出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毛泽东则进一步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7.关于科学和教育。
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毛泽东强调,不高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8.关于知识分子。
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强调知识分子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9.毛泽东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还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
㈡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的意义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教训
内容提要 P85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P85
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P86
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了严重的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