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范文模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葛店中学 万兴奎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两大重点内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本课所讲述的史实表现出在曲折中前进的时代特点,内容抽象,知识点较多,学生不易理解和把握.本课也是第二单元的重要部分,展示当时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学情分析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初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前面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本课知识的学习.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资料去引导学生探究.教学方法
图片、文字资料展示,直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中共“八大”“大跃进”的目标、中心和危害
人民公社的性质、特点、危害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与识图能力
2.运用问题导学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教学设想与互动设计
1.安排一课时.2.感知,比较,师生互动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1953年——1956年我国开展了哪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简述:(1)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习新课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中共八大和八大二次会议
展示图片: 1956年北京中共八大会址
中共八大会场
毛泽东致开幕词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思考一: 中共八大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1)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经济建设方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思考二:
1958年中共八大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是什么?其精神与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是否一致?(1))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不一致.2.大跃进运动
(1)大跃进运动的中心事件:大炼钢铁(2)为什么要大炼钢铁? 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钢产量翻一番(3)全民大炼钢铁效果如何? 实现了钢产量翻一番,但不合格土钢达300多万吨(4)大跃进运动有何严重后果? 大量砍伐树木
生态环境极大破坏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5)浮夸风
看法: 经济规律
破坏生态环境
影响极坏
教训: 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实事求是,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3.人民公社化运动(1)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2)严重后果: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1)1959——1961年(2)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 三年自然灾害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5.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1)措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效果:从1962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二、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1.10年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1)1957——1966年
(2)成就:大庆工人欢呼第一口油井喷出原油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1)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2)解放军好战士雷锋(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思考一:你知道王进喜 雷锋 焦裕禄的哪些事迹?他们事迹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考二:除以上人物外,你还知道在社会主建设中涌现的哪些英雄模范人物(孔繁森)作业设计:
一、单项选择: 1.下列事件中,不是发生于1968年的是()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运动
C中共八大召开
D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2.1959——1961年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有()(1)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同
(2)自然灾害严重
(3)提出八字方针
(4)左倾错误的危害 A(1)(2)(3)(4)
B(1)(2)(3)
C(2)(3)(4)
D(1)(2)(4)3.下列人物中,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
B焦裕禄
C 雷锋
D陈
二、畅想天地
1958年建立的人民公社能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吗?请说明理由.不能.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社会调查
到附近的老年人中了解一下,1958年大办公共食堂的做法,听听他们对人民公社食堂的看法.板书设计: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中共八大和八大二次会议 2.大跃进运动 3.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三年严重经济困难 5.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二.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1.10年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
《**中的国民经济》教案
葛店中学
万兴奎
教材分析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国民经济受到了严重损失,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使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已的问题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课全国大**的学习,学生对文化大革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本课知识学生感兴趣且易接受
教学方法
1.研讨分析法
2.以史为鉴,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全国大**中经济形势恶化的表现
九一三事件 周恩来调整国发经济
邓小平全面整顿
经济建设的某些成就
四五运动
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相继逝世
四人帮被粉碎(1)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感知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认识政治**的危害性,理解经济发展与政局稳定的相互关系
(2)运用比较法教学,理解周恩来调整经济和邓小平调整全面整顿对经济恢复发展的积极作用
(3)运用问题讨论法,弄清林彪江表两个反革命集团覆灭的原因及文革的历史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破坏,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2)历史再次证明失民心者必遭唾弃,得民心者得天下
教学重点
**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教学难点
林彪江青两大反革命集团
教学设想与互动设计(1)安排1课时
(2)合作、探究、互动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新课
思考: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国大**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它造成了哪些影响?(1)上海夺权
(2)武斗党政机关瘫痪民主与法制破坏国民经济恶化
学习新课
一、经济形势的恶化(1967年——1968年)1.原因:全国**,全面内乱局面中,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2.表现:经济工作机构瘫痪,经济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企业的规章制度被废弃,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交通运输阻塞,物资供应难以保证,市场供应紧张,日用消费品短缺.二、周恩来调整经济,邓小平全面整顿 1.九一三事件(1971年)思考:林彪已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他为什么还要发动政变,阴谋杀害毛泽东?(1)不安:四人帮的争权夺利
(2)着急:自已身体不好,拖不过毛泽东
(3)紧张:自已的地位由毛泽东确定,也就可能由毛泽东废除.强调:1971年9月13日是,林彪企图乘飞机叛逃苏联,飞经蒙古人民共和国时,机毁人亡.2.周恩来调整经济及四人帮的破坏
(1)九一三事件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是谁?他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结果怎样? 周恩来
调整国民经济,解放干部
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国民经济回升,社会趋向稳定.(2)在周恩来的领导下,1973年国民经济开始回升,社会趋向稳定,为什么到1974年又急转直下呢? 1974年,江青王洪文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 江青集团的煽动与破坏
3.邓小平全面整顿及其被中断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从哪里开始?效果如何?后来国民经济为什么又遭到破坏? 从铁路运输开始
效果:国民经济再度回升,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四人帮毛泽东发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三、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 1.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
10年文革使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了哪些损失?什么原因使损失如此巨大? 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没有提高,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原因:长时间全局性的错误没有得到纠正 3.经济建设的某些成就:(1)工农业总产值保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2)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成(3)国防科技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思考一: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周恩来、邓小平的努力
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思考二: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政治局面有何联系?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四、文革结束
1.周恩来逝世和四五运动
(录像)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
(1)四五运动
(2)1976年清明节
(3)实质:对文化大革命极左错误的反对(4)结果:遭到四人帮的镇压
(5)意义:为后来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2.朱德毛泽东逝世
(1)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
(2)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 3.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标志:四人帮被粉碎
分析:林彪四人帮两个集团先后被粉碎,说明了什么? 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阴谋家野心家绝没有好下场
作业设计
一、温故知新
1973年和1975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回升局面,其原因是什么? 周恩来调整经济
邓小平全面整顿
二、畅想天地
阅读四五运动时悼念周恩来的一首诗: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回答:1.诗中的鬼和豺狼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叫和笑?(1)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为首的四人帮集团
(2)他们认为周恩来逝世,对他们夺权有利,他们为篡党夺权大造舆论 2.扬眉剑出鞘的含意是什么? 人民群众准备同四人帮作殊死斗争
三、自已动手
讨论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
板书设计
第八课 **中的国民经济
一.经济形势的恶化(1967年——1968年)二.周恩来调整经济 邓小平全面整顿 1.九一三事件 2.周恩来调整经济及四人帮的破坏 3.邓小平全面整顿及其被中断 三.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 四.文革结束
1.周恩来逝世和四五运动 2.朱德毛泽东逝世 3.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第二篇: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模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成果: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意义: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启示: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坚强执政党建设
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
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全面深化改革:
原因:①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②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深化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中国30多年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
①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市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课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部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
等于资本主义。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要把两者结合起来。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持续健康发展:
方式: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改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④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核心价值体系:
内容: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史社会主义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次的价值准则。
第三篇: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道 路 初 步 探 索 的 经 验 教 训
第一,打破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感到有必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1955年底至1956年间,毛泽东、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刘少奇在听取汇报时明确提出,对苏联的经验应该有所学、有所不学。毛泽东指出,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
第二,如何避免执政党犯严重错误,从局部、暂时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使之不致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和长期性的错误,要求领导者要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吸取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教训,最突出的是反对个人崇拜,维护集体领导原则,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等。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社会矛盾。斯大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曾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许多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采取严厉的手段进行了处理,打击了一些不应打击的人,犯了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错误。波匈事件中,一部分群众由于各种原因,错误地用暴力行为对待人民政权,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很大损失,教训是极深刻的,可以说集中暴露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系到国内当时出现的严重事件,不能不引起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严重关注,这种紧迫的形势催促党中央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文献的出台,都是与国际共运中重大事件的深刻分不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有这样几个特征:
1、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
2、实行按劳分配。
3、每个人都要全面的自由发展。
4、有计划的调节社会生产。
5、国家的消亡和社会的自制。
6、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作为物质的基础。
斯大林确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也可以称“苏联模式”
这个模式也有这样几个特点:
1、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2、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3、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4、承认商品货币的存在但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借鉴苏联的经验,总结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6年4月,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讲话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论十大关系》为党的八大的召开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957年2月,毛泽东做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转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这些思想都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没有付出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时间价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正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还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着“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毛泽东在1956年1月知识分子大会上对进入社会主义和建成社会主义进行了区分,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这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论述了国内外的积极因素,指出:“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是消极因素,要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要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不中立的力量可以争取其中立,对于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就确立中国的工业化目标。在经济工作的依靠力量方面,毛泽东在《独立自主地搞建设》一文中明确指出: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农业革命……”。在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方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中国建设的重点,要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不能忽略粮食生产,粮食是基本的生产必需品,没有粮食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就不能养活工人,就没有重工业发展。指出中国的工业化问题实际上就是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关系的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工业必须同时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要适当调整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在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要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毛泽东指出是真想发展重工业,还是假想,或者是差一点,要真想发展重工业就得多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对重工业与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方面,毛泽东指出:要“既要重工业,也要人民。”发展要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时并举。时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建设和内地工业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沿海和内地方面毛泽东指出要充分利用沿海的工业基地,但为了平衡发展,必须要同时大力发展内地工业。既不能只发展内地工业,也不能只发展沿海工业,要真想发展内地工业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是真正、十分想要。还是几分想、不是十分想要的问题。要真正、十分想要就要多搞一些经济建设,降低军政费用,这是毛泽东的一种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要军民兼顾、公私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否则就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各个方面要综合平衡,协调发展,要既反保守,也要反对冒进,根据实际确定发展速度,这是好的。但在后来毛泽东并不认同反对冒进,这就为大跃进提供了土壤。
(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氏的合作问题。抗日时期,根据地“三三制”的政治体制打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氏团结合作的局面。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党外各民主人氏长期进行合作的方针。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论断。早在1949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强调“共产党永远与非党人士合作”,“政府的名单中,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还是一半一半好,要搞五湖四海。”(《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P14)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的问题,指出苏联模式在政治方面的弊端之一是,苏共把其它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存在共产党一党,这样共产党就听不到其它党派的不同意见了。对中国各民主党派,毛泽东指出:“他们是反对派,又不是反对派,常常由反对走到不反对。”“党政机构要精简,不是说不要民主党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让民主党派长期共存就是为了长期监督共产党,是因为他们都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殊的政党模式既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模式,也不同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个创造。
2、人民民主专政。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曾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的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国家,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可避免地应当是新型民主的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民主制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专政。列宁认为要保证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必须吸收全体苏维埃成员和全体贫民参加管理。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等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进行了发展与丰富。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详细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指出专政是“工人阶级和在它领导下的人民”的专政,是对敌人的专政。周恩来指出 “人民民主专政应该是: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民主是对人民的民主,人民内部实行民主。这个民主是任何资产阶级国家所不可能有的民主。社会主义的中国既要有集中也要有民主。
(四)关于科学、教育和文化建设。科学、文化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列宁在领导苏俄建设中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和科学工作者的作用,并进行了详细论述,重视文化和教育工作,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毛泽东等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发展与丰富。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要有大批的知识分子。在发展科学文化方面,列宁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在建设中的作用,指出要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利用和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毛泽东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习,要有分析批判地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要学习发展,都要有分析批判地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学习。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并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作了详尽的论述。指出这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对于科学、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并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育要与实践相联系。1958年在给陆定一的信中提出要端正方向,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知识分子为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服务。
(五)关于经济体制和管理。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社会主义的中国与前苏联一样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毛泽东把计划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指出:“计划是意识形态。意识是实际的反映,又对实际起反作用。”并以在沿海进行新的工业建设的计划和不进行新工业建设计划的实例说明,指出“这就说明,像计划这类意识形态的东西,对经济的发展和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快慢,有着多么大的作用。”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经济体制问题就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责、权、利的分配问题,并指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问题,它是能否在建设中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重要一环。
商品生产方面,毛泽东明确肯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重要性,指出要利用价值法则。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中,毛泽东指出:“在生活资料方面,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商业;并且利用价值法则的形式,在过渡时期内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要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在有了人民公社后,商品生产与交换更要发展,在要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毛泽东认为私营经济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是允许国营和集体经济之外搞一些私营经济。他在1956年12月7日约见民主人氏黄炎培时指出:地下工厂“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还指出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可以增加,政策可以放宽,“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这样定息也有出路。”
中央和地方关系方面,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经济和其它事业管理体制问题主要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是如何调动两个积极性的问题。既要统一也要有特殊。要在统一中央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些地方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在企业自主权方面,毛泽东主张工厂和其它生产单位都要有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在企业民主管理方面,毛泽东提出被他称为“鞍钢宪法”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民主管理思想。两参就是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一改”就是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就是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相结合。
毛泽东把经济管理上升到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即全民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集体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这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因此,毛泽东特别重视思想和政治工作在经济中的作用,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认为思想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一放松政治和思想工作,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三、要科学评价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初步探索
对于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短时间内由领导革命斗争的党向领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党,各个各个方面存在的困难可想而知。对于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人们的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样如此。因此对于他们在领导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来评价。
第四篇:第四章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四章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讲话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论十大关系》为党的八大的召开也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3,1956年9月,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1957年2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刘少奇,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2,周恩来,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3,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1,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2,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3,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第五篇: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些重要理论成果。由于中种复杂原因,这一探索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一些失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容,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抄照搬苏联经验不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了贯彻这一方针,报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内容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着眼于调动经济领域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其中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在论述如何开辟一条和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新思路。“十大关系”的后五条,讲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述的是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如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毛泽东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包括党内的因素,也包括党外的因素,既包括国内的因素,也包括国外的因素;既包括直接的因素,也包括间接的因素。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一般来说,积极因素是处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占有压倒的优势,这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地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逆转。
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苏共二十大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弥漫着动荡不安的气氛,相继发生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帝国主义乘机掀起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波匈事件对我国也有一定影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失误,以及少数干部存在着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脱离群众,引起了部分群众的不满。1956年冬,在一些农村、工厂、学校还出现了“闹事”的情况。面对这些新问题、新矛盾,许多党员和干部思想上缺乏准备,也缺乏处理这些问题和矛盾的经验。这表明,在全党和全国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的时候,面临着一个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着矛盾?存在什么性质的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正确回答和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专门作过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一开始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后来又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部、新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他提倡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深刻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抗和冲突,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之间这种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途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据此,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要求各级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全党要学科学、学技术、学新本领。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强调,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是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这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包括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等。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毛泽东还特别指出,在我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提醒人们注意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转化问题,认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互相转化。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发生对抗。反之,有些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则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人民内部矛盾。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论述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地。他指出: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说:“我们历来就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他指出,所谓专政方法,就是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对于国家内部那些反抗社会主义改造、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严重犯罪分子依法治罪,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强迫他们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尽量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所谓民主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有、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于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等等。所有这些方针,都是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总方针的具体化,为解决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
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毛泽东强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早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工业化,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难以获得大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政治保证。
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我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在很多工业领域甚至还是空白。对此,党确定了把实现工业化作为新中国整个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1952年底,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了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同时,为了弥补社会主义工业化经验的不足,我国学习和借鉴了苏联工业化的经验,可以说,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也正是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我国一度过多强调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序的比例失调,这就促使党和毛泽东思考如何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鉴于中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毛泽东指出,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这是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安全,实现国家富强所必需的,是毫无意义、必须肯定的。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他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只有农业发展了,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既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又可以增加资金积累和扩大市场。这不仅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巩固。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等。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还提出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理念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 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他强调,在我们这样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100别看,或者更多的时间。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找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适合中国情况的方针和政策。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同时,也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开展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刘少奇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陈云提出了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此外,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八大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的由上而下的监督和由下而上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57年,毛泽东进一步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毛泽东强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刘少奇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劳动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半日制的劳动制度,半日制的教育制度(即半工半读)。在科学文化工作方面,党还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毛泽东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他认为,利用行政的力量去强行禁止,不利于艺术与科学的发展。
关于知识分子工作。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关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使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此外,毛泽东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还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崭新的更高形态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一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一时期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既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基础上建立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了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过严重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然而,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没有能够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发问题,也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采取了一些脱离实际、超越发展阶段的政策和措施,导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遭遇严重曲折。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党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据此提出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是,这些认识并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导致后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于社会主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由于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全党全国人民都有大力发展生产、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这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倾向,其主要表现就是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偏离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忽视了各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的科学论证和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毛泽东指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制定宪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建立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逐步过渡来的,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经验不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认识上也不是完全清楚,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违背人民民主、甚至搞“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等“大民主”的极端现象。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树立起法律的权威。由于民主和法律都不健全,党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意见受到压制和打击,正确的主张得不到采纳甚至被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遭到批判,错误的决策得不到及时制止甚至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结果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一级党组织和领导人都不能有超出法律之上的权力,各种制度和法律不能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健全民主集中制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刚刚建立,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还有许多不够完善地方,特别是受当时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影响,加之封建专制主义的传统短期内难以消除,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集体领导制度一度遭到了严重破坏,“一言堂”、“家长制”代替了集体领导制度。邓小平后来指出:“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特别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的中心任务已经不同于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极为繁重复杂,权力过分集中,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这个问题长期没有足够的认识,成为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历史总是在继承和超越中前进的。资本主义的出现,开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要全盘否定和抛弃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成果,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同资本主义发生任何联系。相反,社会主义要体现出相对资本主义的优势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多次指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同一切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并提出要学习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政策,以及后来“左”的错误,导致我们一度关起门来搞建设,使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为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借鉴。习近平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就可能遇到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亡党亡国危机。同时,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二是,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当时没有真正落实,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真正贯彻,将来也还是要坚持和发展的。三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理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