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教学案.文言文《狼》练习

时间:2019-05-15 06:2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复习教学案.文言文《狼》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复习教学案.文言文《狼》练习》。

第一篇:中考复习教学案.文言文《狼》练习

中考复习教学案.文言文《狼》练习

一、作者、作品: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二、文体:短篇小说

三、内容分析:

开端

1、《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

2、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

“屠惧” “投以骨”

3、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狼的凶残和贪婪。

4、全文表现了狼的那些特点?

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两只狼发现了屠户,立刻跟了上去,尽管屠户“投以骨”仍“缀行甚远”不依不饶,凶恶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而对屠户“奔倚”“持刀”,两狼决定前后夹击,一狼犬坐于前,“盖以诱敌”,一狼则绕到背后,“意将隧入而攻其后也”,可见他们的狡猾。

可是狼毕竟是动物,虽然屠户持刀相向,狼被屠户开始的软弱所迷惑,认为他不敢主动进攻,所以放心地眯着眼睛睡,而且两狼前后夹击,分散了力量,使屠户能各个击破,可见狼的阴险多诈透出了怎样的愚蠢,正像结尾中说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为什么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

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屠夫遇狼 开端

屠夫惧狼

发展

叙事 屠夫御狼

屠夫杀狼 高潮、结局

议论: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练习

课前预习

一、读准字音

缀 窘 苫 弛 眈

黠 瞑 暇 隧 尻

寐 少时

二、通假字

止有剩骨 通

三、解释加点的字

1.缀行甚远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屠乃奔倚其下

4.而顷刻两毙5.意将遂入以攻其后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2、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屠夫情急之下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4、屠户”投以骨”这样做的目的是

5、“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6、请找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7“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8、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9、狼的表现呢?

10、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11、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12、“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13、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

14、文章结尾的议论有何作用?

15、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16.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为什么?

17、对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课后巩固

《狼》阅读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途中两狼,缓行甚远。

(2)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屠夫jiǒng_______,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藏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míng________,意xiá_________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mèi________,盖以诱敌。

1、在文中横线上根据拼音填出汉字。

2、解释每组中加点的字:

A、盖以诱敌 B、其一犬坐于前

恐前后受其敌 满坐寂然

C、骨已尽矣 D、恐前后受其敌

食之不能尽其材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而|两狼这并驱|如故。B、其一犬|坐于前。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mèi: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5、选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和一句是

6、有关选文的说法,准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1)段写一个屠户半夜回家,路上发现有两只狼远远地跟着他。

B、选文第(2)段写一只狼得到骨头就不再追了,但又来了一只新的狼。

C、选文第(3)段写屠户不得已跑到了一个农民院子里的草垛下面。

D、选文第(4)段写屠户机智勇敢,杀死了两只狼。

7、“乃悟前狼假mèi,盖以诱敌”照应上文的“______ ”一句。

8、选文是《狼》这篇课文的记叙部分,请将课文中议论部分的原文写在下面。

拓展迁移:

9、你能写几个关于狼的成语么?从中可已看出人们对狼有怎样的认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狼的形象代表了什么?

10.谈谈狼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关系

11、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怎样理解的?

12、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正如美国狼基金会主席阿斯金所说的:“自然界中若没有了狼,就像一个钟表没有发条一样。” 请联系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课前预习参考答案

一zhuì jiǒng shàn chí dān xiá míng xiá suì kāo mèi shǎo

二“止”通“只”三 1缀:紧跟2故:旧,原来3.奔倚:跑过去倚靠

4.顷刻:一会儿5.意:想6.几何:多少 四 1.2.四要素——时间:晚;地点:途中;人物:一屠,二狼;事件:一屠晚归,两狼缀行。3.投以骨。4.对狼迁就、退让,报有幻想,希望能退狼。5.贪婪。6.屠大窘,恐前后受其7.丢掉幻想,准备抵抗8.奔倚其下,弛担持刀。9.眈眈相向10.阴险狡诈,愚蠢11.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12.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象恶狼的恶人就应该象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13.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 悟——刀劈两狼。

动作描写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14.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15.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16.狼,因为狼的行动是故事发展的主导,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讽刺狼。

17.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心软,不能心存幻想,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课后巩固答案:

1、窘 瞑 暇 寐

2、A敌人 攻击B坐在坐着的人C完 充分发挥D害怕 担心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其一|犬坐于前。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B

5、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6、D

7、目似暝,意暇甚

8、狼亦黠矣,……止增笑耳。

9、狼心狗肺 狼狈为奸 狼子野心鬼哭狼嚎 狼奔豕突。关于狼的成语,没有一个是褒义词。中国人自古就在接受着敌视狼的教育,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狼有一种厌恶和憎恨的情绪,邪恶的化身

10、狼是一种对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动物,食物链中缺少了它,是不可想象的。

11、要点:人在大量地破坏生态环境,一些重要物种面临灭绝。

12、要点:加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素质,建立和谐的人与动物相处的环境。

第二篇:狼复习教学案

《狼 》复习教学案

复习目标:

1、积累作家及作品的有关文学文化常识。

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

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4、会翻译全文。内容及写法理解

1、屠户的形象:机智、勇敢;狼: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

2、主旨:通过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3、叙议结合的手法:议论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提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文言文考察要点及要求

1、文学常识(准确熟练,不混淆,不错字、注意与本文有关的文章及文学知识)

2、字形、字音(认准、读对,注意形近字、多音字和通假字)

3、默写(准确熟练,书写规范、不写错字、白字、不掉字、不多字、不写草字、不写简化字、字体工整、字迹清晰。注意面具名句、主旨句、描写句、运用修辞句)

4、实词翻译(以书中注释为主,准确,全面,特殊用法、注释中有“这里指什么”的要注意。)

5、句子翻译(关键字、名句,准确、流畅、完整,体现重点词含义)

6、文章内容要点(文章中心思想,作者思想感情、态度、性格特征及精神品质,段意、层意、句意、结构特点、写法特点、自己的感受。补充事例及名言。)复习内容

(一)文学茶座

文学常识(准确熟练,不混淆,不错字、注意与本文有关的文章及文学知识)

1、本文选自《 》,作者,字,号,世称“ ”,代 家。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二)字词吧台

字形、字音(认准、读对,注意形近字、多音字和通假字)

1、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缀行()大窘()积薪()

苫蔽成丘()chí担持刀()dān眈相向()目似míng()意暇甚()少时()

尻尾()假mèi()狼亦xiá矣()顷刻()变诈()

2、重点字词解释

实词翻译(以书中注释为主,准确,全面,特殊用法、注释中有“这里指什么”的要注意。)

①缀行甚远()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顾野有麦场()④屠暴起()⑤目似瞑,意暇甚()()()

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⑦乃悟前狼假寐()

⑧盖以诱敌()⑨狼亦黠矣()⑩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通假字

止有剩骨: 同

,译为:

4、词类活用

①一狼洞其中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狼不敢前 ④恐前后受其敌

5、一词多义

①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②止:一狼得骨止()止有剩骨()

③之: 又数刀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意: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古今异义词 ①屠自后断其股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三)重点句子

1、文言句式

倒装句兼省略句:

①“投以骨”等于“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②“一狼洞其中”等于“一狼(于)其中洞”,译为:一只狼在其中打洞。

2、理解性默写

默写(准确熟练,书写规范、不写错字、白字、不掉字、不多字、不写草字、不写简化字、字体工整、字迹清晰。注意面具名句、主旨句、描写句、运用修辞句)①写两狼在路上发现屠户紧追不放的句子: ②写两狼狡猾诡诈故作姿态的句子:

③写狼阴险、毒辣的句子: ④写作者针对这个故事发表评论的句子:

3、重点句子翻译

句子翻译(关键字、名句,准确、流畅、完整,体现重点词含义)方法:直译为主,字字落实,讲求“对译”;

明确“留、删、补、换、调、变”的方法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四)精彩提升,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5题。

[甲]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乙]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3分)

(1)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2)其一犬.坐于前()(3)一狼洞.

其中()

2、加点词语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故.力之用一/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目似瞑,意.暇甚/意.

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狼不敢前./其一犬坐于前. D.止.露尻尾/止.

增笑耳

3、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于.人不啻倍也/其一犬坐于.前 B.则人之.食于虎也/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为.蛇所食 D.以.一敌百/屠惧,投以.骨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使用【乙】文中的相关内容来印证【甲】文的观点(3分)

6、【甲】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2分)

第三篇:《狼_》复习教学案

《狼 》复习教学案

复习目标:

1、积累作家及作品的有关文学文化常识。

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

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4、会翻译全文。内容及写法理解

1、屠户的形象:机智、勇敢;狼: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

2、主旨:通过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3、叙议结合的手法:议论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提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复习内容

(一)文学茶座

1、本文选自《 》,作者,字,号,世称“ ”,代 家。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二)字词吧台

1、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缀行()大窘()积薪()苫蔽成丘()chí担持刀()dān眈相向()

目似míng()意暇甚()少时()尻尾()假mèi()狼亦xiá矣()顷刻()变诈()

2、重点字词解释

①缀行甚远()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顾野有麦场()④眈眈相向()⑤目似瞑,意暇甚()()()

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⑦乃悟前狼假寐()⑧盖以诱敌()⑨狼亦黠矣()⑩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通假字

止有剩骨: 通

,译为:

4、词类活用

①一狼洞.其中 ④狼不敢前.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⑤恐前后受其敌.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一词多义

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止:①一狼得骨止()

②盖以诱敌()②止有剩骨()之:①又数刀毙之()意:①目似瞑。意暇甚()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两狼之并驱如故()

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狼不敢前

()

6、古今异义词

①屠自后断其股. ③一狼径去.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三)重点句子

1、文言句式 倒装句兼省略句:

①“投以骨”等于“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②“一狼洞其中”等于“一狼(于)其中洞”,译为:一只狼在其中打洞。

2、理解性默写

①写两狼在路上发现屠户紧追不放的句子: ②写两狼狡猾诡诈故作姿态的句子:

③写狼阴险、毒辣的句子: ④写作者针对这个故事发表评论的句子:

3、重点句子翻译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四)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5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分)

(1)目似瞑.(2)将啮.

其喉(3)信.不诬哉(4)此人何取而自贻.

患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而顷刻..

两毙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苛政猛于.虎也 D.乃.杀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

第四篇:狼 复习学案

【课文提示】

1.蒲松龄,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3.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实词的词性活用现象。古汉语的一个实词属于某一词类,基本上是固定的。有些词只是在某种条件下,临时处在另一类词的位置上,偶尔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暂时增加了新的意义,这种词性的变化,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活用;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窘jiǒng 眈dān 瞑míng 寐mèi 黠xiá 倚yǐ 缀zhuì 尻kāo 【积累词语】

1.解释下列词语:

窘(紧迫、为难、困窘急迫)眈眈(注视的样子)瞑(闭上眼)寐(睡觉)黠(狡猾)倚(靠)2.解释下列时间词语:

晚(夜晚、晚上)少时(一会儿)久之(很久)顷刻(一会儿)【朗读课文】 【复述故事】

【结构层次】这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2句),故事的开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写屠户“遇狼”。第二层次(第3-10句),故事的发展,写屠户“惧狼”之后“御狼”。第三层次(第11-17句),故事的高潮,写屠户“杀狼”后对狼的奸诈有了深刻的认识。

第四层次(第2段),作者评论,揭示主题: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课文简介】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故事赞扬了屠夫敢于杀狼的勇气和善于杀狼的智慧,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可耻的必然的下场,从而揭示一个深刻的思想:对于狼一样凶恶的敌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退缩,必须坚决、灵活地斗争。

全文二百来字,生动地描写了屠夫“遇狼-避狼-劈狼”的全过程,言简意赅。小说以屠夫的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为主线,真实地写出了他的思想变化,生动地刻画了狼的狡猾。【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翻译:一个屠夫晚上回家,担子中的肉没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两只狼,跟着走了很远。

要点:屠:屠夫。归:回家。担:担子。尽:没有。止:通“只”,只有。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甚:很。原文: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翻译:屠夫害怕,把骨头丢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一只狼仍然跟着。

要点:投以骨:“投”省略宾语“之”,即“以骨投之”,把骨头丢给狼。止:停止、停下。从:跟从。

原文: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翻译:再次把把骨头丢给它,后来(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而先前那只狼又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要点:止:停止。至:到达。矣:相当于“了”。并:一起。驱:追赶。故:原来。

原文: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屠夫很困窘急迫,担心前后受到它们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打麦场,主人在麦场里堆积了柴禾,覆盖成小山似的。

要点:大:很。恐:恐怕、担心。其:它们,指代两只狼。敌:胁迫、攻击。顾:看见。积:堆积。其:麦场。薪:柴。苫:盖上。蔽:遮蔽。

原文: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翻译:于是屠夫跑过去靠在它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向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要点:乃:于是、就。弛:放松、卸下。前:名词作动词,向前。眈眈相向:瞪眼朝着。

原文:少时,一狼径去,一狼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很久,眼睛好像闭着,神情悠闲得很。

要点:少时:一会儿。径:径直。去:离开、走开。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之:调节音节。意:神情、态度。暇:空闲。甚:很。

原文: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翻译:屠夫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头,又(砍)几刀把它杀死。: 要点:暴:突然。毙:使动词,使„毙、杀死。之:它,指代“犬坐”的狼。

原文: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翻译:刚要走,转身看柴堆后面,一只狼在里面打洞,企图钻洞进去攻击他的后面。

要点:洞:名词作动词,打洞。隧:名词作动词,钻洞。其:指代屠夫。

原文: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翻译:身体已经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

要点:尻:屁股。尾:尾巴。股:大腿。毙:使动词,使„„毙、杀死。

原文: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这)才醒悟到面前的一只狼假装睡觉,原来以此欺骗对手。要点:假寐:不脱衣服小睡,这里是“假装睡觉”。盖:原来。原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翻译:狼够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要点:黠:狡猾。顷刻:一会儿。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止:只是。笑:名词,笑料。耳:罢了。

【课文分析】

故事的开端,写屠户“遇狼”。作者的语言极为俭省,没有一个字多余。“一屠”与后面的“两狼”相对,表明力量对比悬殊。因是“晚归”,所以,当时路上行人稀少,恶狼经常出没。“止有剩骨”,说明担中的骨头不足以把狼喂饱。“途中”点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暗示不太没有人来帮助屠户。“缀行甚远”,表明狼的恶意和贪婪。这里创设了紧张的氛围,作品一开始就把矛盾的尖锐性凸现出来,为下文设置了悬念。

故事的发展,写屠户“惧狼-御狼”。“惧”表明屠户对狼的本质缺乏认识。“投”、“复投”,表明他对浪抱有一丝幻想,本想妥协退让,结果仍然失败。“并驱如故”将狼的贪婪无厌、凶狠无比表露无遗。“大窘”、“恐”表现了屠户的紧张急迫。出此情势,他只能采取防御措施。“顾”、“奔倚”、“弛”、“持”等一系列动词,表明屠户当机立断。此时,他已认识到狼的凶残本性,于是,迅速占领有利地势,做好了与狼搏斗的准备。“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说明屠户和狼之间剑拔弩张,情节扣人心弦。

故事的高潮,写屠户“杀狼”。“一狼径去”,足见其另有图谋;“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气氛似有缓和,更见狼的狡猾。此时,屠户不为假象迷惑,当机立断,“爆起”、“刀劈”、“毙之”,杀死一狼。“转视积薪后”表明屠户已认识到狼的狡诈阴险,果然,“一狼洞其中”,屠户又杀一狼。“乃悟”说明经过搏斗后的屠户对狼的奸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以作者的评论结束全文,揭示主题: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文中,“犬坐于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均是名词活用现象: “犬坐于前”中的“犬”,名词活用为副词,意思是“像犬那样” “洞其中、隧入”中的“洞、隧”,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是“打洞”和“钻洞”意。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1.把下列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现代词语:

惧:恐惧。恐:恐怕。径:径直。去:离去。蔽:遮蔽。悟:领悟。增:增加。尻:屁股。股:大腿。诱:诱惑、引诱。2.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向前)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意将隧入(名词作动词:钻洞)又数刀毙之(使动词:使„„死、杀死)亦毙之(使动词:使„„死、杀死)3.解释下列的“一词多义”词:

顾:顾野有麦场(看、看见)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对手)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企图)

前:狼不敢前(向前、前进)犬坐于前(前面)

去:一狼径去(走开、离去)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步)止露尻尾(只、仅仅)止增笑耳(只是)

故:并驱如故(原来、先前)问其故(缘故、原因)

其:恐前后受其敌(指代两狼)场主积薪其中(指代麦场)屠乃奔倚其下(指代积薪)一狼洞其中(指代积薪)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代屠户)屠自后断其股(指代一狼)之:久之(助词,调节音节)两狼之并驱如故(取消独立性)复投之 亦毙之(它,指代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4.找出描写屠夫动作的语句。

晚归 投以骨 复投之 顾野有麦场 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 暴起 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 转视积薪后 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 5.找出描写屠夫心理的语句。

屠惧 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敌 乃悟前狼假寐 6.找出描写狼的狡猾习性的语句。

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一狼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前狼假寐„„诱敌)7.本文借助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刻画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以及屠夫的心理变化,请分别找出这些句子。

刻画狼的贪婪(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刻画狼的凶狠(两狼之并驱如故 眈眈相向)

刻画狼的狡诈(一狼径去,一狼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前狼假寐)

表现屠户的害怕心理(屠惧,投以骨 复投之 屠大窘)表现屠户下决心斗争(顾野有麦场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表现屠户的勇敢、坚决,敢于斗争(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表现屠户的聪明、机智,善于斗争(转视积薪后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8.课文第1段共17句,将它分为三个层次,并且写出每一层次的大意。⑴ ⑵/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①故事的开端,写屠户遇狼。②故事的发展,写屠户避狼。③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屠户劈狼。

9,狼的本性是要吃人,但是为什么只是远远跟着,不敢靠近? 狼还不太了解屠户的态度和力量,所以只好远远跟着。这也表现了狼的狡猾和谨慎。

10.通过相关的描写,分析屠户的心态。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这时屠户怕狼,想用肉骨缓解危机。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情急之下,屠户开始思考自身的安全。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户寻找有利地形,准备斗争。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户作好了准备,勇敢地应敌。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户出其不意出手坚决,狼措手不及。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亦毙之。屠户为了持久安全,除敌务尽,不留后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总结经验教训,彻底醒悟。

11.课文第2段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它点明了什么主题? 通过一个屠户战胜两只恶狼的故事,揭示了狼的凶残、狡诈又愚蠢的本性,赞扬了人的善良、聪明而勇敢的精神,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行善,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2.学习这篇课文以后,你得到什么教益? 【拓展学习】

学习《聊斋志异·狼三则》的另外两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天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qūn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lí遭遇)之,是可笑也!

一狼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1.解释各句中的划线词:

①屠惧,示之以刃(给„„看)②仰首细审(观察)③缘木求鱼(攀缘)④惟有小刀不盈寸(满、足)⑤遂负之以归(用背背上)

2.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的意思。①狼则罹之,是可笑也!狼遭到了灾难,这真可笑!②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屠户赶紧抓住,使它不能缩回去。但是没有办法杀死它。

3.《狼》的这两则,分别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它们共同表现了屠户的什么? 表现了狼的狡黠、贪婪。表现了屠户的机智。4.学习了这两则《狼》,你有什么体会? 对付狼,不仅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要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杀死凶残的恶狼。

第五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

------------------

2002.11

【复习目标】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知识讲解】

总体要求: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着就是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都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4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再说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言实词

虽然最新《教学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2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掌握文言实词主要有4个方面: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由于词义演变的缘故。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

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同上)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就会掌握得越来越多了。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另作专题复习)

4.偏义复词。举例。

5.词类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另作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巩固训练】

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词的古今异义

1.按 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拜 拜为上卿(《廉蔺列传》()

3.比 比至南郡(《赤壁之战》()

4.鄙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6.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7.参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劝学》)()

8.池 池非不深也(《孟子》)()

9.次 秦伯素服郊次(《崤之战》)()

10.存 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11.除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12.第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

13.董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涉江》)()

14.都 中有都柱(《张衡传》)()

15.伐 此五霸之伐也(《信》)()

16.泛 大命将泛(《论积贮疏》)()

17.放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

18.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19.管 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崤》)()

20.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

21.会 会宾客大宴(《口技》)()

22.藉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赤壁之战》)()

23.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4.景 承天景命(《谏太宗十思疏》)()

25.戾 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

26.廉 其行廉(《屈原列传》)()

27.令 便言多令才(《孔雀东南飞》)()

28.略 秦进兵略地(《荆轲刺秦王》)()

29.冒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

30.逆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孔》)()

31.迁 顷襄王怒而迁之(《屈》)()

再迁为太史令(《张》)()

32.适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33.穷 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

34.渠 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35.如 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指南录后序》)()

36.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37.速 始速祸焉(《六国论》)()

38.特 特示故人耳(《记王忠肃公翱事》)()

39.信 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40.向 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

41.谢 多谢后世人(《孔》()

42.寻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43.坐 何坐?坐盗(《宴子使楚》)()

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

44.严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

45.再 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46.走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47.奏 项如奉璧奏秦王(《廉》)()

48.卒 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49.正 妙尽璇机之正(《张衡传》)()

50.章 黑质而白章(《捕》)()

51.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52.初一 初一交战(《赤》)()

53.地方 地方数千里(《赤》)()

54.非常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5.风流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

56.故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57.交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58.具体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59.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

60.慷慨 能使人慷慨涕泣矣(《柳敬亭传》)()

61.可怜 可怜体无比(《孔》)()

62.结束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63.经纶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与朱元思书》)()

64.其次 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狱中杂记》)()

65.其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宴子使楚》)()

66. 首领 令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

67.无论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

68.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69.因为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70.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二)一词多义

1. 乘

(1)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2)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涉江》)()

(3)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触龙说赵太后》)()

(5)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崤之战》)()

(6)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2. 除

(1)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信陵君窃符救赵》)((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

(3)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

3.从

(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3)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

(4)樊哙从良坐(《鸿》)()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4.辞

(1)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

(3)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公辞焉。(《崤》)()

(4)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苏武》)()

(5)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赤》)()

(6)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

5.道))

(1)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赤》)()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5)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6)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赤》)()

6.发

(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

(2)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使人发书至赵王(《廉》)()

(5)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促织》)()

(6)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

(7)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8)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

7.奉

(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荆》)()

(2)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鸿》)()

(3)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崤》)()

(4)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赤》)()

(5)何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孟子》)()

(6)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

(7)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触龙说赵太后》)()

8.举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

(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6)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

(7)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察今》)()

(8)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孟子》)()

9.见

(1)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往纳谏》)()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鸿》)()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

(5)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

(6)图穷而匕首见(《荆》)()

10.信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

(2)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

(4)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

(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

(6)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孔》)()

(7)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三)通假字和古今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

2.召有司案图(《廉》)()

3.张良处,要项伯(《鸿》)()

4.堕军实而长寇仇(《崤之战》)()

5.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

6.被明月兮珮宝璐(《涉江》)()

7.颁白者不负担于道路矣(《孟子》)()

8.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促织》)()

9.技盖至此乎?(《庖》)()

10.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11.甚矣,女之不惠。(《愚公移山》)()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13.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

1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16.“离骚”者,犹离忧也。(《屈》)()

17.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1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

19.文王之辟风雨也(《崤之战》)()

20.五万兵难卒合(《赤》)()

21.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

2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23.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

2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5.图穷而匕首见(《荆》)()

26.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27.天下云集,赢粮而景丛。(《过秦论》)(28.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促织》)(29.汝识之乎?(《石》)()

3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四)词类活用

1. 名词的活用

(1)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

(3)范增数目项王(《鸿》)()

(4)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

(6)遂墨以葬文公(《崤》)()

(7)序八州而朝同列(《过》)()

(8)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

(10)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荆》)()

(1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

(1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2. 动词的活用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2)外连衡而斗诸侯(《过》)()

(3)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

(4)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崤》)()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

(6)文嬴请三帅(《崤》)()

3. 形容词的活用

(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2)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赤》)()

(3)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馆记》)()

(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

(5)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谋攻》)()

(6)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

(7)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

(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

(二)文言虚词

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5个虚词(而 乎 其 且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子 与 则 者 之),2002年《考试说明》规定要掌握20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文言虚词巩固训练】

1.之

代词

(1)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

(3)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

(4)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赤》)()

(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屈(《廉》)()

助词

(1)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3)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顷之,烟炎张天。(《赤》)()

动词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

2.其

代词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3)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张》)()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

(5)则或咎其欲出者(《游》)()

(6)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

副词

(1)其皆出于此乎?(《师》)()

(2)其孰能讥之乎?(《游》)()

(3)公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

3.者 助词

(1)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2)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

(3)二者不可得兼(《孟子》)()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

4.所

代词

(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赤》)()

(2)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

(3)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崤》)()

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

(2)此其所以败也(《察今》)()

5.以

介词

(1)余船以次俱进(《赤》)()

(2)以资政殿学士行(《指》)()

(3)为方以矩,为圆以规(《墨子》)()

(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崤》)()

(5)以钟磬置水中(《石》)()

连词)

(1)拔剑切而啖之(《鸿》)()

(2)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辞》)()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4)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

动词

(1)皆以美于徐公(《邹》)()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6.于 介词

(1)积于今六十岁矣(《捕》)()

(2)得复见将军于此(《鸿》)()

(3)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

(4)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7)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

7.为

介词

(1)不足为外人道也(《桃》)()

(2)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

(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4)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

(5)视为止,行为迟(《庖》)()

语气词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

动词

(1)窃为大王不取也(《鸿》)()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3)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战国策》)()

8.而

连词

(1)蟹二跪而二螯(《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

(3)图穷而匕首见(《荆》)()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

(5)吾尝终日而思矣(《劝》)()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

代词

(1)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而翁长铨,迁我京职(《记王忠肃公翱事》)()

动词

(1)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9.连词

(1)无苗时采,则实而沉(《采草药》)()

(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4)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

(5)木受绳则直,金就厉则利(《劝》)()

副词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10.因

副词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2)因利乘变,宰割天下(《过秦论》)()

(3)因其富厚,交通王侯,立过吏势(《论贵粟疏》)((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

(5)蒙故业,因遗策(《过》)()

介词

(1)后因伐木,因见此山(《雁荡山》)()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11.且

副词

(1)且放白鹿青崖间(《梦》)()

(2)吾攻赵,旦暮且下(《信陵君》)()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连词

(1)王不行,示赵弱且怯(《廉》)()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

12.焉

兼词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2)使皇武子辞焉(《崤》)()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代词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2)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游黄山记》)()

语气词

(1)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2)君何辱讨焉?(《崤》)()

13.乎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

②若毒之乎()))

③君将哀而生之乎()

④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⑤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⑥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⑦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⑧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2)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15)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7)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8)无以,则王乎?()

(19)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4.也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曹公,豺虎也。()

⑤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⑦“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⑧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⑨是说也,人常疑之。()

⑩苟政猛于虎也!()

⑾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三)文言句式

(四)文言文翻译

(五)文言文综合阅读

(三、四、五皆另作专题复习)

答案解析

关闭答案

㊣来源:))

ý关闭窗口ý

------------------

高中语文教与学

下载中考复习教学案.文言文《狼》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复习教学案.文言文《狼》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教学案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曹刿论战 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实虚词。 2、熟悉通假字、特殊的词的用法‘3、熟悉翻译。 4、熟悉文章的结构、曹刿的军事思想。 复习重点、难点: 1、......

    《狼_》复习教学案6(xiexiebang推荐)

    《狼 》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积累作家及作品的有关文学文化常识。 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重点) 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重点、难点) 4、会翻译全文。 复习内容......

    《语文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 学案(★)

    《语文中考总复习》学案导学 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范围:九年级(下册)第5-6单元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钟典课时:一课时时间:2010年3月12日星期五审核人:兰桂芬 【教师寄语】自主复习,奋战......

    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课教学案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课教学案 导入:学习文言文的四字口诀 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句不离段,词不离句。 难解句子,前后联系。 跳跃句子,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省略......

    27课《狼》复习学案

    科目:语文 年级:九年级 学案设计:李万霞 审核:赵子山 时间:2016.4.4编号:33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30课《狼》复习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等级 【复习目标】 1.我能熟练掌握文学常识......

    文言文翻译复习学案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文言文语句翻译教学案 教学目标:1.在阅读的时候,要有明确的断句意识; 2.翻译时要注意语句中文言现象; 3.翻译后的句子要通畅顺达。 教学重点:1.在阅读的时候,要有明确的断句意识......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盐城中学 季明学习札记 春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