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攻螺纹教学讲义
攻 螺 纹教学讲义
课 题: 螺纹加工——攻 螺 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 具:
1、掌握螺纹加工的方法
2、了解丝锥的结构
3、掌握成套丝锥切削用量的分配
4、掌握常用铰杠的种类
5、掌握攻丝前螺纹底孔直径的确定方法及攻螺纹的方法
1、丝锥的结构
2、成套丝锥切削用量的分配
3、铰杠
4、攻丝前螺纹底孔直径的确定方法
5、攻螺纹的方法
1、丝锥的结构
2、成套丝锥切削用量的分配
3、攻螺纹的方法
讲授法
丝锥、铰杠、已钻孔的工件
教学内容及步骤:
〈讲授新课〉
攻 螺 纹
攻螺纹:用丝锥在孔中切削加工内螺纹的方法。
一、攻螺纹的工具
1、丝锥: 丝锥又称为螺丝攻,用来加工较小直径内螺纹的成形刀具,一般选用合金工具钢9SiGr制成,并经热处理制成。通常M6~M24的丝锥一套为两支,称头锥、二锥;M6以下及M24以上一套有三支、即头锥、二锥和三锥。
丝锥的种类:
按照加工螺纹的种类不同分为:普通三角螺纹丝锥、英制螺纹丝锥、圆柱螺纹丝锥、圆锥管螺纹丝锥、板牙丝锥、螺母丝锥校准丝锥、特殊螺纹丝锥锥等。
按照加工方法分为:机用丝锥、手用丝锥。
GB3464-83规定手用和机用普通螺纹丝锥有粗牙、细牙之分,有粗柄、细柄之分,有单支和成组之分,有等径和不等径之分。
丝锥的结构:
丝锥由工作部分和柄部组成。工作部分包括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
切削部分磨出锥角,使切削负荷分布在几个刀齿上,这不仅可
使工作省力,同时不易产生崩刃或折断,而且攻螺纹时引导作用较好,也保证了螺孔的表面粗糙度。
校准部分具有完整的齿形,用来校准已切出的螺纹,并引导丝锥沿着轴向前进。
柄部有方榫,用来传递切削扭矩。成套丝锥切削用量的分配: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成套丝锥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切削力、提高丝锥的耐用度。切削量的分配方式有两种:锥形分配、柱形分配。锥形分配:(等径分配)
结构特点:每支的大径、中径、小径都相等,切削部分的长度和锥角不同。柱形分配:(不等径分配)
结构特点:头锥、二锥的大径、中径、小径都比三缀的小,头锥、二锥的中径一样,大径不一样,头锥大径小、二锥的大径大。
2、铰杠
作用:夹持丝锥
种类:普通绞杠(固定绞杠和活绞杠)
丁字绞杠(固定式和可调节式)
3、保险夹头
作用:在钻床上攻螺纹时,通常用保险夹头来夹持丝锥,以免当丝锥的负荷过大或攻制不通孔螺孔到达孔底时,产生丝锥折断或损坏工件等现象。种类:钢球式保险夹头
锥体摩擦式保险夹头
二、攻螺纹的方法
1、攻螺纹前螺纹底孔直径的确定
攻丝过程中材料的塑性变形:
丝锥的切削刃除了起切削作用外,还对工件的材料产生挤压作用,被挤压出来的材料凸出工件螺纹牙型的顶端,嵌在丝锥刀齿根部的空隙中。此时,如果丝锥刀齿根部与工件螺纹牙型的顶端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隙,丝锥就会被挤压出来的材料扎住,造成崩刃、折断和工件螺纹烂牙。因此攻螺纹时螺纹底孔直径必须大于标准规定的螺纹内径。螺纹底孔直径大小的确定:
螺纹底孔直径的应该根据工件材料的塑性和钻孔时的扩张量来考虑,使攻螺纹时既有足够的空隙来容纳被挤压出来的材料,又能保证加工出来的螺纹具有完整的牙型。
螺纹底孔直径的计算公式:
D0 = D – 1.1P 式中: D0——螺纹底孔直径mm
D——螺纹大径mm
P——螺距mm 攻不通孔螺纹时的钻孔深度H=所需螺孔的深度+0.7D0
2、攻螺纹的要点
手攻螺纹:
手攻螺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攻螺纹前螺纹底孔口要倒角,通孔螺纹底孔两端孔口都要倒角,使丝锥容易切入,并防止攻螺纹后孔口的螺纹崩裂。
②攻螺纹前工件的装夹位置要正确,应尽量使螺孔的中心线位于水平位置。目的是使攻螺纹时便于判断丝锥是否垂直于工件表面。
③开始攻螺纹时,应把丝锥放正,用右手掌按住绞杠的中部沿丝锥中心线用力加压,此时左手配合作顺向旋进,并保持丝锥中心线与孔中心重合,不能歪斜。当切工件1~~2圈时,用目测或角尺检查和校正丝锥的位置。当切削部分全部切入工件时,应停止对丝锥施加压力,只需要自然的旋转绞杠靠丝锥上的螺纹自然旋进。
④为了避免切屑过长咬住丝锥,攻螺纹时应经常将丝锥反方向转动1/2圈左右,使切屑碎断后容易排出。
⑤攻不通孔螺纹时要经常退出丝锥,排除孔中的切屑。当要攻到孔底时,更应及时排出孔底的切屑,以免攻到底时丝锥被扎住。
⑥攻通孔螺纹时,丝锥校准不应全部攻出头,否则会扩大或损坏孔口最后几牙螺纹。
⑦丝锥退出时,应先用绞杠带动螺纹平稳的反向转动,当能用手直接旋动丝锥时,应停止使用绞杠,以防止绞杠带动丝锥退出时产生摇摆和振动,破坏螺纹的粗糙度。
⑧在攻螺纹的过程中,换用另一根丝锥时,应该用手握住旋入已攻出的螺孔中。直到用手旋不动时,再用绞杠进行攻螺纹。
⑨在攻材料硬度比较高的螺孔时,应头锥二锥交替攻制,这样可以减轻头锥切削部分的负荷,防止丝锥折断。
⑩攻塑性材料的螺孔时,要加切削液,以减少切削阻力和提高螺孔的表面质量,延长丝锥的使用寿命。一般用机油或浓度较大的乳化液,要求高的螺孔也可以用菜油或二硫化钼等。
机攻螺纹:
攻螺纹前先选用合适的切削速度。当丝锥即将进入螺纹底孔时,进刀要慢,以防止丝锥与螺孔发生撞击。在螺纹切削部分开始攻螺纹时,应在钻床进刀手柄上施加均匀的压力,帮助丝锥切入工件。当切削部分全部切入工件时,应停止对进刀手柄施加压力,而靠丝锥螺纹自然旋进攻螺纹。〈课堂小结〉 以板书为纲小结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丝锥的作用
2、成套丝锥切削量的分配形式
3、铰杠的作用、种类及应用场合
4、螺纹底孔直径的确定方法
5、螺纹底孔深度的确定方法
6、攻丝的注意点
7、试用计算法确定攻螺纹底孔的直径:(1)、在钢材上攻M12的螺纹;(2)、在钢材上攻M5的螺纹。
课后作业:
预习复习
〈教 后 感〉
攻螺纹技术操作正确与否决定螺纹质量。教学要求学生攻螺纹时技术操作要正确。懂得攻螺纹时的底孔直径确定方法,丝锥的位置检验方法,两手用力的方法。能掌握正确的丝锥选择和攻螺纹速度。懂得攻螺纹时的安全知识。
第二篇:攻螺纹教学设计
《攻螺纹》教学设计
王学峰
齐市第八职业高级中学校
2013年10月 《攻螺纹》教学设计
一、准备阶段:
(一)教材的作用:
螺纹这节内容是我校校本教材《手锤制作》中的第一节,这一节是一个基础内容,主要学习螺纹的基本要素和表达方法,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螺纹这类零件。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攻螺纹前底孔直径的确定方法及攻螺纹的工艺要点
2、能力目标:完成攻螺纹任务,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勤于动手、细心观察和善于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题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规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攻螺纹前底孔直径的确定方法;
2、攻螺纹的工艺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处理攻螺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1.多媒体教学法。2.实物演示法。我所教的学生是2013级汽修班的学生,学生认识螺纹,但对螺纹的基本要素还不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分成四个小组,采取操作实践法、自主探究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让学生快乐的学习知识。
二、实施阶段
1、导入新课
已学生刚做完的手锤为切入点,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2、讲授新课:
(1)幻灯片及实物的螺纹展示,认识螺纹、认识丝锥(使用螺纹实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能够实际感觉螺纹的形态是一条螺旋线。所以它具有联结和传动的作用。)
(2)播放视频,了解加工方法
(通过播放视频,指导学生进行观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螺纹零件的加工方法,今后在在生产当中更好地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加工螺纹。)
(3)观察螺纹,掌握螺纹基本要素——旋向、牙形、螺距(学生观察不同旋向的螺纹,认识左旋和右旋螺纹,探求出旋向的判断方法。观察不同牙形的螺纹,进行图形对比,认识不同牙形的螺纹。)
3、课堂练习
课前在方铁上钻好不同直径的孔,准备好不同型号的螺栓;学生练习时,首先分到不同的螺栓,测量、计算后,得出底孔直径,根据底孔直径在测量方铁上底孔的直径,确认后在进行攻螺纹作业。(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进一步掌握螺纹的基本要素,对难点、重点的突破。)
4、课堂小结
(通过简单的小结,让学生享受学有所得的成就感。)
5、布置作业
(适当的课后练习,能巩固所学内容,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板书设计
攻 螺 纹
一、工具
二、底孔直径的确定
三、注意事项
第三篇:攻螺纹 教案(范文)
攻螺纹(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螺纹底孔直径的确定方法和攻螺纹所需工具知识。
能力目标:掌握攻螺纹的方法技能, 培养分析解决攻螺纹时所遇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遵守安全文明操作规 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讲授 操作演示 分组练习教学重点:
1、攻螺纹的工具和方法
2、螺纹底孔直径和深度的确定。
教学难点:攻螺纹的实际操作及常见问题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整顿纪律,清点人数,强调安全。
二、课题导入、螺纹加工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比较精密的螺纹都需要在车床上加工,而钳工却能手工加工三角螺纹,其加工方法是攻螺纹和套螺纹。
三、基本知识结构
(一、)攻螺纹
用丝锥在孔中切削出内螺纹的加工方法,称为攻螺纹。1.攻螺纹用的工具(展示实物)
(1)丝锥及结构:柄部:被夹持部分 切削部分:切削作用 校准部分:修光和校准螺纹
(2)铰杠: 夹持工具,分普通铰杠和丁字铰杠
2、攻螺纹前底孔直径的确定:经验公式计算方法
(1)攻制钢件或塑料性较大材料时,底孔直径的计算公式为: D孔=D - P(2)攻制铸铁件或塑性较小材料时,底孔直径的计算公式为: D孔=D-(1.05~1.1)P
3、攻不通孔螺纹底孔深度的确定:
H深=h有效+0.7D 注:D:螺纹的大径
P:螺距
学生练习:分别计算在钢件和铸铁上攻M10螺纹时的底孔直径各为多少?
(二、)攻螺纹的方法步骤(操作演示并讲解)
1、将螺帽坯夹在台虎钳上,将夹在铰手上的头锥垂直地插入底孔。
2、第一次攻丝,双手靠拢握住铰手柄,大拇指抵住手中部向下施压。按顺时针方向,边转边压,使丝锥逐步切入孔内。
3、丝锥切入孔内1-2牙,检查丝锥的垂直程度。发现偏斜,予以纠正。丝锥攻入孔内3-4牙后,双手分开握住铰手柄,不再加压,均匀地转动铰手。每转动3/4圈,倒旋1/4圈。攻削至头锥刀齿全长的一半长度伸出底孔的另一端。攻削过程中要适量地加入润滑油。
4、双手扶持铰手柄,按逆时针方向均匀平稳地转动,从孔内退出头锥。清理头锥和螺孔内切屑。
5,、用手将二锥直接旋入螺孔内,至旋不动为止。用铰手夹住二锥的方榫继续攻削修光螺纹。双手扶持铰手柄均匀平稳地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退出二锥。清理切屑。
(三、)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维持纪律,巡回指导)
攻M12螺纹(螺母毛坯孔已钻)(四、)针对问题找原因(学生自主探究)
操作可能出现的问题:丝锥折断 烂牙
(五、)小组评议
1、评价:自评、互评、总评。
2、总结收获。
四、小结 1、攻螺纹的工具
2、攻螺纹前底孔直径与孔深的确定
3、攻螺纹的操作方法步骤
六、作业、总结攻螺纹的操作步骤。、攻螺纹时单手转动铰杠可能出现什么效果?说明原因。
第四篇:《攻螺纹方法》教案(李良雄)
课题:《攻螺纹》 授课时数:1学时。
授课方法: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评论法(采用行为导向型教学方法中的演、讲、练、评四个步骤)。
教学用具:铰杠1把;M12的丝锥1副(头锥、二锥);M12的螺母1个;台虎钳1台;钻好底孔的半成品鸭嘴锤头1件 ;小塑料管1根;磁性一字螺丝刀1把;宽座90°角尺1把。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手攻螺纹的方法。
2.培养中职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树 立安全生产的工作意识。
教学重点:操作技术的动作要领——手攻螺纹的操作步骤。教学难点:检查丝锥的垂直度。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展示出课题]: [复习]:丝锥,绞杠。[引入新课]:
展示锤头,指出手柄和锤头是靠螺纹配合来连接的,向学生提问:“怎样才能加工出锤头上的内螺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以设疑法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提出以下两个问题:(通过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攻入几圈后,用90度角尺检查垂直度? 2.攻螺纹过程中,经常倒转丝锥有什么作用? [讲授新课]:
学生快速看书后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一、攻螺纹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用丝锥在孔中加工内螺纹的方法称为攻螺纹,也叫攻丝。分类:按操作方式可分成手攻螺纹和机攻螺纹。
二.手攻螺纹
学生先观看教学录相,然后教师指出攻螺纹的3个工作流程。后面逐个讲解各个流程,边演示边讲解各个流程的操作技术要领和错误动作及危害,并介绍一些小窍门。过程中适时穿插素质教育。工作流程之①—起攻(又称引锥)工作流程之②—检查丝锥垂直度(难点)
[学生技能训练1]:检查丝锥垂直度(抽学生来检查丝锥的垂直度,突破难点)
工作流程之③—攻螺纹(重点)
[学生技能训练2]:攻螺纹(抽学生来体验操作动作,巩固重点)[学生综合技能训练]:
学生综合利用前面学习的知识,练习一遍完整的手攻螺纹过程,大家一起评论,教师在旁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说明错误动作可能造成的影响,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机攻螺纹
只作简要介绍,让学生了解其他攻螺纹的方法。
[总结]:回答本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我们已经加工好锤头上的内螺纹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作业布置]: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在锤头中用手攻螺纹的方法,然后又在后续的实作课上加工这个内螺纹,做到理论课和实作课相互配合,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尽快与工厂实际加工过程接轨。
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李良雄
第五篇:非攻,教学反思
篇一:非攻教学案
《非攻》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窃”“攘”“非”“誉”“辜”“亏”“以”等文言词语及其用法。
2.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一般断句方法。
3.学习文章比喻、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
4.子》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的文言断句方法并能应用于实践。
2.的意图及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句方法,不求全,师稍加总结。重在学生参与,而非教师全盘授予。[ 1.断句。(可先用铅笔标注在书上)
2.注音
攘 犬豕鸡豚 栏厩 衣裘 ...... 3.查字典,解释下列加点字(注明字典上页码)
也 ..
豚者 .
人园圃窃桃李 .
也 .
4.你认为墨子写这篇文章是要告诉我们什么?
了解墨子及《墨重点:掌握一定难点:领会本文一课时。
让学生自己归纳断学生预习准备] 熟读文段,尝试园圃(1)众闻则非之 .(2)以亏人自利(3)至攘人犬豕鸡(4)其不义又甚入(5)至杀不辜人(6)从而誉之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至宋代少数木刻本上才有),古时候的人怎么读书呢——边读边断,直 到对文章完全理解。不小心断错了,说不定就得全部重来。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训练,韩愈在《师说》中即有所提及。高考文科加试中有专门考题;明辨句读,亦为中学生阅读古文之一基本能力。
今天,让我们权作一回古人,学习断句。
二、学生几人组成合作小组,看哪组断句最准确。
三、各组揭晓答案(后面的组可纠错补充,不必一一重复)
答案明确后齐读一遍,加以巩固。让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
四、生谈心得:你觉得哪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正确断句?
先让生畅所欲言,或许零散,或许不够规范,没有关系,关键是说出自己刚才断句过程中的 体会。
师总结:
1.通文意(即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讲了什么,怎么讲的,可分几大层次。首先可以了解文体: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论述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又如何分析论证。)。如本文:
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 非之罚之
攘人犬豕鸡豚 —— 罪益厚
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 罪益厚
杀不辜人 —— 罪益厚
攻国 —— 从而誉之
(再次可以通过找主语,先断开能断的句子。)
2.抓标志。文言文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是有标志词语的,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断句 也就准确迅速了。文言文的这些标志主要有:
① 发语词和表敬副词标志:如“夫、惟、盖、凡、初、窃、斯、岂、请、敬”等。常用于句首,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其前自可断句。
② 语气词标志:如“也、矣、乎、哉、与(欤)耳(尔),邪(耶)、焉”等常用在句末,其后
往往能断句。
③ 感叹词标志:如“呜呼、嗟夫、噫、噫嘻、悲夫”等常作为独立语,一般可在其前后点断。④ 连词标志:如“以、于、为、而、则”等经常出现在句中,故前后不断。
⑤ 复句中的关联词标志:“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等一般用在句首,在这些关联词
前可点断。
⑥ 时间词标志:如“顷之、未几、既而、已而、俄而、须臾”等,一般用于句首或作独立语,可在前后断。(例子略)
附:对话标志: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 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
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例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借修辞。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比、互文、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来断句,其准确性更高。
a.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
语。例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 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可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 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b.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也可根据这一特点来断句。
例如《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上食埃土,下饮
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再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
舍,金石可镂。” c.反复: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根据以上方法断句好后,最好再检查一下,看内容是否合理,文意是否贯通。
4.懂常识。由于古今词义的差异,我们在给文言文断句时,必须注意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这些特殊的词汇现象。此外,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说明: 以上方法使用时并非单一,大多为交叉运用。要学会给文言文正确断句,也不光以上几
种方法,还需多读多练等。
(上述几点方法不必面面俱到,与本课密切相关的几点详讲重点讲,其余则可简单介绍。不要求高一的学生一口吃成个胖子。先有个大致印象,有所了解。)
五、生再齐读全文,巩固上述相关断句知识。
六、归纳本文中心,总结写作特点。
1.中心:本文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几种行为,层层推进,揭露“攻国者”的所谓“义”,实质是“大不义”。
2.写作特点:
文章对“攻国者”并未进行义正词严的正面谴责,而致力于幽默诙谐的事例推进,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层层递进的方式,从小事到大事一步步推理,提出进攻战争的不义先从偷人果实、攘人犬豕鸡豚到取人牛马、杀不幸人、抢人衣裘再到发动战争,这种“层层剥笋”的方法彻底剥去了侵略者的伪装,戳穿了他们欺瞒天下人耳目的借口,揭示了侵略的实质,充分表现出对侵略者蔑视、冷嘲和贬斥的态度。语言质朴,辩论艺术却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七、墨子及“非攻”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出身低微,故很注重节俭,劳身苦志,也很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但逐渐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生活的年代,正值我国古代大变革、大动荡、大**的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空前惨烈。孟子说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墨子反对非正义战争,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凌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反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观点。
非攻——“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地支持。他认为当时的战争均属于掠夺性非正义战争,认为战争不符合“义”,古之万国大多数在战争中消亡,战争不是治病良方,所以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消灭祸乱,“兼爱”是“非攻”的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结果。他还揭露了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墨子主张“非攻”特指反对“以大攻小,以强侮弱”的掠夺性战争。
“非攻”并不等于“非战”,墨子深知,光讲道理,大国的君主是不会放弃战争的,因而主张“深谋备御”,以积极防御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战争,并且还提出了一个以城池防守为核心的防御理论体系。
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这和当时人民群众欲休养生息的想法是吻合的。就此点而言,有其积极意义。
可补充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及简介电影《墨攻》。
八、课后作业布置
断句小练习: 1.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官名)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2.晋国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忘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3.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教学反思】 篇二:《非攻》教学设计
篇三:《公输》教学反思
《公输》教学反思
《公输》选自《墨子?非攻》,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而且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终于迫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本文,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品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启发学生研习课文。先设疑,再让学生从内容、人物、写作特点等方面鉴赏文章,然后点拨总结、拓展延伸。
教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品味墨子的劝说技巧,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所以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能力目标: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情感目标: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但是上课时还是出现了以下问题:
在导入新课之初,我就给学生们介绍了诸子百家,介绍了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及写作背景,但我发现学生听的不专注,估计
是对这些知识很陌生。虽然在七年级的历史课上学过,但恐怕早忘了,尤其是一些差生。疏通完课文大意后,学生对人物形象也有了大致了解,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再介绍背景及人物思想,比开始学生头脑中还没有印象的时候要好。
课文气势磅礴的语言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因此得花较多时间。一堂课下来,我知道在上课之前,我还得向其他老教师学习。在落实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上,也应该多花点时间,在这方面好好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