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诗意课堂 塑造诗化人格
构建诗意课堂 塑造诗化人格
——例说新课改下宋词教学中的能力和人格培养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
张伟
【摘要】如何在新课改下宋词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塑造学生的诗化人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宋词教学中,立足宋词的特点,教师通过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鉴赏宋词的能力。学生通过发现并感受宋词的美。从而熏陶学生学习诗化,生活诗化,进而塑造学生诗化的人格。
【关键词】宋词教学 能力 人格
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宋词作为唐诗的流风遗韵,名家辈出。宋词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富有曲折之美;宋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充满声韵之美;宋词风格多异,或婉约缠绵,或雄健豪放,极具情调之美;宋词请与景浑然交融,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和想象,极富意境之美。
如何在新课改下宋词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塑造学生的诗化人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教学中,立足宋词的特点,教师通过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鉴赏宋词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发现并感受宋词的美。从而熏陶学生学习诗化,生活诗化,进而塑造学生诗化的人格。
一、抓音乐美,培养语感
宋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充满声韵之美。在教学中,首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宋词的抑扬顿挫、韵味和节奏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美感。然后通过朗诵、欣赏、背诵、改写成散文诗,培养学生语言的领悟能力。
例如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首先让学生听录音朗诵,学习缓慢、低沉、凄凉的朗诵方法。然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通过反复吟咏去体会词人千般浓、万般深的愁。最后,在探寻李清照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基础上,将词改写成散文诗。有学生这样改写: 独处陋室,若有所失,东寻西觅
眼下只剩冷冷清清,在这寂寞的黄昏的灯光下,唯有一人一影 于是,凄凉、惨痛、悲戚,涌上心头 乍暖还寒的秋天,是难以将息的时节 怎不令人身心疲惫,难以入眠 起身后—— 喝上几杯淡酒,但酒却熨不直九曲的愁肠 何况,更不敌窗外的晚来的急风
停杯,望着窗外,遥见传书之大雁,似曾相识 有了他们的存在,天空就不再寂寞了 而我却依然孤单,怎不触动内心深处的忧伤 屋里的空气,顿时沉重、压抑,好像就要停止呼吸 出来后——
地上,散落着凋零的菊花,他们似过纪的妇人,憔悴、枯陨,无人理会 我老了,家国破碎了我,我还能面对下一次的花开吗 这满地凋零的,不是残菊,是我的心 守着小窗,如此寂寥,该怎样捱到天黑 细雨敲击梧桐,滴滴答答,从黄昏到夜深 想哭,泪却早已流尽
这样的光景,一个愁字又怎能概括得了我的心境 今夜,我必又将无法入眠
二、抓意象美,培养情操
宋代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时代,词人都是性情中人,对生命、对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与理解。而这些都是通过意象来实现的,深入欣赏意象之美,有助于学生更准确的解读宋词。欣赏意象,从欣赏景物形象或人物形象,到欣赏情感形象或社会生活形象,再到欣赏作者的人格形象,这样层层深入。学生从学习见象、见情、见人的过程中,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培养情操。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定**》时,首先让学生见象:在感知词的大意的基础上,分析意象,概括词中苏轼的人物形象;其次让学生见情:苏轼的人物形象中饱含了其怎样的情感;最后让学生见人:苏轼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面对人生风雨时积极、乐观、坚强的情操。
三、抓含蓄美,培养理解力
诗贵含蓄,宋词亦然,写词要炼字、炼意和凝结词眼。炼什么,就是炼含蓄、形象。理解词要抓住炼字处、词眼处及全词情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词眼常是情感的凝结处,是次的眸子,是词主旨及情感的凝结。所以,抓词的含蓄美,就是要抓词眼。鉴赏品味词眼,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例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让学生寻找词眼:“多情自古伤离别”。“伤离别”是全词情感的凝结处,是词的主旨。并结合全词分析:词句句紧扣“伤离别”之“眼”运笔。让含蓄的婉约词主旨鲜明突出透明度高。上片实写别时之伤,下片虚写别后之伤,时时处处写“伤离别”,反复唱叹,因而“伤离别”之情让 人荡气回肠。
词眼常常是宋词名句中最佳者,如果让学生多记、多诵,对于学生的宋词修养、人格修养等都很有好处。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生活方法等都有启迪,进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生活、人格等多方面的理解力。
四、抓意境美,培养鉴赏力
宋词意象相互组合,就形成了一个艺术形象的体系,便谓之意境。意境是由情意和画面构成。意境里充塞意象间的还有气氛等。同意词中意象与意境的“意”大多是一致的。对于意境,教师应注重鉴赏引导。这需要教师入境,及进入角色、进入画面,才能引导学生入境;接着现境,及把自己入境所看到的画面用形象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描绘,让学生也能看到;最后是学生入境,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去构想充满情意的画面,去体味意境。
例如在学习柳永《望海潮》时,笔者恰好游过杭州的西湖,用游览时所照的照片和有关西湖的挂图、投影、录像等教学媒体辅助描绘下片中西湖的胜景,描绘时要饱含柳永的惊叹、赞美和艳羡之情。首先让学生进入美丽祥和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对“重湖叠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的赏读,展开联想、想象和构画,去体味意境之美,从而培养学生诗词的鉴赏能力。
五、抓章法美,培养写作力
词的章法,指的是此题的篇章结构极其方法,是词篇章布局的技巧。词虽短小,但词人就是要在这方寸之地争奇斗艳,起承转合,极力使笔下的词跌宕起伏,美不胜收,结构上浑然一体。起,就是开篇起头,可景起、情起、事起、问起等;承,就是承接开头,加以延伸、展开;转,就是转折,拓展新意;合,就是收束全篇,画龙点睛。学习词的章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写作记叙文、议论文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时,让学生感知词的章法(结构)之美:词人登临,上片首先以无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起;然后用有情之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承接,并对江南游子加以延伸展开,“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抒发了词人的忧愁与愤恨;下片笔锋一转,由写自己转为写古人,借用三个典故,一波三折、一唱三叹;最后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来合,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照应开头,表现词人难言的孤独和难堪的悲愤。通过分析章法,让学生在写作时要起得奇、承得巧、转得开、合得拢。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抓余味美,培养诗化人格
科学是用简单的方法使困难的东西变得容易理解,诗歌则以不可思议的复杂方式表述简单的东西。宋词的精炼、含蓄、隽永决定了它的余味美。在宋词教学中抓余味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诗化人格。
抓余味美,在课内以读为主,着重让学生诵、赏、背。诵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有感情的诵读,可以是朗诵,可以是唱读,可以是低吟。这样能使词余音绕梁,使课堂诗意盎然。在课外以写为主,着重让学生观、写、集。引导学生用词的眼光观察生活,并将感悟和真情用词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宋词的过程中,在课内,不仅让学生用四川话有感情的朗读过苏轼的词,而且班级开展过词的朗诵比赛。还让学生自己谱曲去吟唱过《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等千古绝唱。让课堂充满诗意,培养了学生的诗情。
在课外,引导学生用词的眼光观察生活,创作词。如学生创作出像这样的两首词:
醉花阴
朔风乍起霜乍落,门前银杏瘦,又一年金秋,庭中红叶,夜半全落透。寒星满天月满楼,顾影自怜坐,两三点水花,袭来秋意,此情向谁诉?
丑奴儿〃少年行
人道少年不知愁,徒空自忧,徒空自忧,等下愤笔为谁谋。今言识尽少年愁,一腔悠悠,一腔悠悠,和衣唱词思晚秋。
培养诗化的人格,就是要让学生阅读体味意境,生活感受意境,写作创造意境。生活中的词的意境修养用现代的眼光看,是一种生态教育。用词人的眼光看世界,能看出美,看出深度,看出余味,否则就会厌世,会自卑。这要求教师要将教学诗化,熏陶学生将学习诗化,生活诗化,最终塑造学生诗化的人格。
例如在宋词教学过程中,学习苏轼的《定**》,塑造学生坚强、乐观、敢于直面人生困境的健全人格;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培养学生热爱国家和民族的高尚人格;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培养学生真实、丰富的诗意人格。诗词就是人学,诗词教学中包含了人格教育。
总之,在宋词教学中,教师通过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鉴赏宋词的能力。学生通过发现并感受宋词的美。从而熏陶学生学习诗化,生活诗化,进而塑造学生诗化的人格。这既是孔子的诗教观所企望的,又是新课改理念下诗词教学和人格教育的内容之一。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著
《诗歌鉴赏与写作》魏传宪著 《宋代文学研究》傅璇宗编 《古诗文导读》张家璇主编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钟启泉主编
第二篇:幸福人格塑造
幸福人格塑造二拥有正能量
一.总体目标:
通过团体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快乐、留住快乐,升华到创造幸福,并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行动去调节和保持快乐的情绪,提高对学习生活的认识;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获得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团体活动对象及规模
10-13儿童(小学生)及父母,20人左右
三.活动时间
90分钟
四.活动方案设计
第一阶段:暖身活动——体验快乐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首先送给大家一个见面礼,你们猜会是什么呢?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灿烂的笑容,银铃般的笑声,还有无比快乐的心情!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把手舞起来,把脚动起来,让整个身体扭起来吧!(学生一边唱健康歌,一边做健康操,体验快乐。)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做健康操,快乐吗?
师:快乐是一种美好的情绪体验,能让人身心健康,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有积极的影响,我们今天活动的主题就是“快乐的我”。
人来到世上,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追逐着快乐,躲避着烦恼。但是快乐和烦恼却象是一对孪生姊妹时刻追随着人们。她们不管你是贫穷或富有,稍不注意她们就变换了面孔。快乐和烦恼常常伴随我们每个人,而如果总是想着不顺心的事情,那么就会困扰自身的心境,视万物为忧愁,久之,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发现愉悦的东西,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寻找身边的快乐,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二阶段:快乐的我1.传快乐球游戏——说快乐
引言:古人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们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让一份快乐变成几十份快乐吗?现在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传起快乐球,注意音乐一停,球在谁的手上就请谁在这个盒子里抽出一张纸条,按照上面的要求说说自己的快乐,让别人也和你一起快乐。(出示课件:快乐球传快乐)
(1)把你最喜欢玩的游戏说给大家听。
(2)把你做的最有趣的梦说给大家听。
(3)说说你在公园里游玩中遇到的高兴的事。
(4)说一件你认为最好笑、最有意思的事给大家听。
(5)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笑话。
教师总结:对了,刚才大家享受到了很多快乐的事情,我们在优美的环境里会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快乐,别人表扬自己的时候会快乐。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发现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可是生活中不会总是阳光明媚,不会总是快乐的,也有不快乐的时候,你们愿意来说说自己有哪些不快乐或者烦恼的事情吗?
(6)学生交流自己遇到的不快乐的事。
2.故事小屋
过渡:不快乐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当你被人误解委屈时你会不快乐;当你失败时你会不快乐;当你处理不好和别人的关系时你会不快乐……如果我们能够把不快乐变成快乐,那该多好呀。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故事主要情节:
“有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草帽,小女儿卖雨伞。她们都很孝顺,照说老太太应该很快乐,可是,她却天天愁眉苦脸,为什么呢?原来雨天的时候她愁大女儿的草帽卖不出去,晴天的时候她又愁小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于是她晴天也愁雨天也愁,总是不快乐。一位邻居看到了,告诉她一个好方法,她就天天眉开眼笑了。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1)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小结:原来啊,此后每逢天晴,她就想老大的生意肯定好得很,每逢下雨,她就想老二的伞肯定卖的俏。这么一想,心情就舒畅了。
(2)老太太是怎么改变自己的心情,赶走烦恼的呢?
四人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观点,学生很容易知道,老太太是换了一种想法,所以才会快乐的。
教师总结:懂得快乐与烦恼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有做到掌握方法克服烦恼情绪,才能够让快乐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3)你曾用过什么好方法赶走了自己的烦恼呢。能不能和大家说说?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评选出“快乐天使”。
(板书:倾诉、合理发泄、转移……)
教师小结:你们真是聪明,不但能发现自己身边的快乐而且能把原本的不快乐变成快乐。我们的快乐小博士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快乐小秘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A当你不高兴时,可以深深呼几口气,马上就会觉得心情轻松多了。(试着做一做)B看看漫画和小笑话,说不定你会哈哈大笑起来。(看一幅漫画)C听听欢快的音乐,唱唱欢快的歌,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心情。(听《健康歌》)
3.快乐小天使在行动。
引言:是啊!烦恼、不开心的事,你有,他有,我也有。刚听了大家说了那么多赶走不开心的好方法,我才知道赶走烦恼和不开心是那么简单。现在老师请你们这些快乐小天使们行动起来,帮帮他们,有信心吗?
(1)每个小组选其中一种情况思考讨论:我们怎样帮助这个同学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难以克服的消极情绪?请你把保持快乐的“妙方”告诉大家。
(2)要求: ①每组一位主持人,一位记录员,记在一张树叶状的纸片上。
②每组讨论一个情境,看哪一组提供的方法又多又好。
(3)课件出示情境。(播放音乐《小小少年》)
①自己学习进步了,考试也取得了比平时优异的成绩,可同学们还是不相信,说是偷看同桌的……
②前段期间数学成绩不理想,今天又考砸了,老师要求回家请家长签字。
③父母答应一起吃肯德基或去旅游,结果他们没有兑现。
④和同学发生争执,别人占上风,被同学当成笑柄。
⑤有时事情自已认为是对的,却被老师、同学误解。
⑥课堂上老师提问,没答出,被同学们嘲笑。
(4)展示学生“妙方”。(各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5)小结:真是非常感谢大家。同学们给这些有情绪困惑的同学带来一帖帖好心情的“妙方”,也让我们老师受益非浅。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为自己鼓掌。
4.种棵快乐树
引言:今天这节课老师真快乐,分享了你们的快乐故事,学到了你们提供的这么多保持快乐的秘方,还有看到你们现在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在活动中,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快乐的方法,那么我们一起来种颗快乐树吧!
步骤:把刚刚在树叶状的小纸片贴在快乐树(一张树干状的纸,并贴在黑板上)上面。总结:生活中到处都有快乐,只要你用心去寻找,就能永远享受快乐。快乐是可以学习,可以选择和创造的。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快乐的秘诀,那么我们以后就要用这些秘诀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烦恼哦!快乐让人年轻,快乐让人充满活力,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点开心,多一点快乐吧!
第二阶段:插上乐观的翅膀飞翔(35分钟)
目的积极思维游戏为解决情感上的难题而设计,处理焦虑、悲观、愤怒以及不自信等。通过了解个人的内心独白以及对事件作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使自己学会作出更合理好的反应。材料:
游戏板,一个骰子,棋子,“问题情景卡”若干
步骤:
游戏准备:把“问题情景卡”洗好后摆到与游戏板图标相符的位置上,如图7-8所示,文字朝下。每位队员选一棋子放到起点上。
规则:
(1)每个学生分发一枚棋子。活动板上有若干格子,每个格子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以此表示活动中参与者前进的顺序。并且活动板上的格子中无规律的分布着“回答问题”的字样,以此表示参与者到达此格子回答问题。
(2)每个参与者轮流投骰子,按各自所投点数大小决定棋子的移动进度,先到终点为胜。
(3)在每轮活动中,参与者投骰子后,按投掷所得数字前移相应的格子数目。
(4)当参与者的棋子落到写有“回答问题”的格子时,参与者要在主持人事前准备好的“问题情景卡”中抽出一张交给主持人,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5)主持人以参与者的答案“是否属于积极思维”作为判断标准,以此决定本次参与者的棋子前进或后退,及相应的格子数。
(6)回答如果不属于积极思维则取消下一次投掷骰子的机会。
活动分享:刚刚在活动中有何感受?
教师总结:学会乐观思维的方法
(1)自我心理暗示法:每天清晨起身照镜子,不断重复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比如“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我一定能行”等。
(2)寻找积极事物法。回顾过去一星期,自己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有何优点,然后给自己一些小奖励。
(3)倾诉法:找一个合适的对象,说说自己开心的事以及烦恼。或者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消极情绪写下来。
(4)乐在其中法:常常给自己创造快乐,和同学说笑,在YouTube上看搞笑视频,或者创作笑话等。
(5)生理控制法:每天做30分钟有氧运动,身体好,精神好,人自然就乐观啦。
(6)自我催眠:找一个舒服的角落,用五官感受四周的一切,记住其中一种最深刻的感觉。每晚睡前反复练习,重温最深刻的感受,幻想四周,慢慢幻想直到你置身于那个舒服的角落的感觉出现。多做这个练习,可以控制自己心灵舒服的角落。在最紧张的时候,只需要回想这个最深刻的感觉,就能让自己放松、快乐。
第四阶段:诗歌朗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第五阶段:回家问问父母保持快乐的方法!
第三篇:构建灵动课堂,铸就诗意成长
构建灵动课堂,铸就诗意成长
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过:“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提到一句:“在教学当中,常常是那些不稳定的、不连续的、变化不定的时刻需要某种无法计划的机智的行动。”这和我们所说的灵动是有相通之处的。灵动,在百度百科中的意思是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课堂,应该承载着师生的生命律动。充满灵动气息、洋溢欢乐的课堂,让人如沐春风,这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生活。那么,灵动的课堂,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也是真实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更是师生、生生和谐互动的课堂。
一、构建灵动课堂,回归课堂本真。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些都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给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人。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注重角色转变,改变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所以,灵动课堂,首先是立足于生本思想的基础上的,呼唤课堂回归,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无疑促进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力的提升。
下面是《小松鼠和大松树》的生字教学片断: 师:出示生字:松、孩、托。谁来读读这几个字? 生读生字。
师:那比比谁的小眼睛更亮,知道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生:要写得左窄右宽。
师:你们说的真好。谁来具体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字的?
生:松:左右结构木字旁,右边是个公。孩:左右结构子字旁。托:左右结构提手旁。师:谁来给他们找找好朋友? 生:我给松组词:松鼠、松树。生:我给孩组词:孩子、女孩、男孩。生:我给托组词:托住。
生:我给松组词:松果、放松、轻松。
师:接下来我们来记住它们的样子,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师:下面请你们找一找本课中还有哪几个左右结构的生字。生:伯、呢。
师:它们也有什么共同点?和你的同桌说说注意点,自学完成。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很重要,老师由扶到放,指导学生认识同一类型的生字后,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同一类型的其他生字,有助于他们对生字结构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生字的字形,这样会记得更牢,而且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培养自学能力。
构建真正灵动的课堂,必须尊重孩子的生命和需要,还原孩子本真的天性。塑造真正的灵动的课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习惯,从注重研究教师怎样“教”转到研究学生怎样“学”上来,把教师的活动定位为唤醒、激励、引导、启发和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构建灵动课堂,激发思维碰撞。
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下面是《小鹰学飞》的教学片断:
师:小鹰又跟着老鹰继续往上飞,请大家赶紧读读课文第5、6自然段,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生:“鼓起劲,拼命,急促地喘着气,盘旋”,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也跟小鹰学飞吧!(全体学生起立,教师带领学生做学飞动作)小鹰第一次学飞,好不容易飞到了大树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妈妈不满意,它只好再花点力气。(教师带领学生加大动作)终于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好累呀,想要飞得更高,你会怎么做?
生1:花更大的力气。生2:再努力点,使劲儿飞。
师: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鼓起劲”与“拼命飞”。
出示句子: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指生读)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1:小鹰飞得很有力,所以我“鼓起劲”“拼命”读得重一些。生2:小鹰在那儿拼命飞,所以我很大声地读。师:那咱们就来比一比,谁读得有劲儿,飞得有劲儿。
师:小鹰越飞越高,越飞越高,飞呀飞呀,它会怎么样?(师表演“喘着气”引出“急促地喘着气”)师:你们什么时候也会急促地喘着气? 生1:体育课跑步的时候。生2:上楼梯的时候。生3:很累的时候。
出示句子: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 生1:小鹰没力气了,我要读得小声一点。生2:小鹰在喘着气,我读得慢一点。师:好,那请你来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不仅仅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也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互动这让我们的课堂思维碰撞,更有活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灵动课堂就应该从教材、学生和教师三位一体的高度予以规划和设计。显然,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
三、构建灵动课堂,促进师生成长。
构建灵动课堂,关注课堂生长,也是学生和教师的成长,自然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走进课堂,既要有充分的预设,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课堂在师生的共同生长中绽放灵动的精彩。《问银河》教学片断:
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第二自然段?带上你们的导学单。师:请1号小朋友你来读一读,书中的小朋友想象到了什么呢? 生读。
师:你来说一说,贴一贴。
师:3号你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客轮和货船的图片。投影出示,生介绍:这就是伸着大鼻子的货轮。
师:老师这里也找了大鼻子货船的图片,有谁知道这大鼻子在哪里?(多媒体圈出。)有什么作用呀?
生:它会让船开得快。
师:你懂得可真多呀,原来它可以让船行驶得更快。小朋友们注意到航标灯了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生:晚上让人们知道怎么开船。生:让人们知道方向。
师:原来它可以保障船只在夜间的安全航行。他发出的灯光颜色和闪光频率,指引船只的航行速度和方向。
师:请你也来问一问。
生:银河呀,在你宽阔的河道里,有潜水艇吗? 生:银河呀,在你宽阔的河道里,有数不清的渔船吗? 师:你说得很好。请你们小组带着想象再来读一读。师:谢谢你们小组的展示。
师生的对话、思维的碰撞让课堂灵动和谐,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变得更自然,学习不仅仅是一颗种子的生长需要土壤、水、空气、阳光,还有辛勤地耕耘,缺一不可。那么,要实现课堂的灵动与生长也需要肥沃的土壤,适合的环境,还有辛勤的耕耘和热切的期待。教师在课堂上不但教授知识给学生,也是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的过程。
构建富有生长气息的灵动课堂,需要教师精心培植“开放、自由、平等、活力”的课堂文化,要形成这样的课堂文化,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需要一种对生命的充分理解、关怀与尊重。这样的灵动课堂,才能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课堂中放飞自己的思想,实现思维的富有活力的碰撞和个性的彰显,就如新语文课程标准里所说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这种灵动和谐的课堂文化,正体现着对生命的充分尊重与关爱,体现着教师与学生诗意的成长;这样的课堂文化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铸就教师与学生的诗意成长。
第四篇:诗意课堂
摘 要:语文老师的课堂是美丽的,语文老师用自己的才情、诗情为学生画出了一道道美丽、浪漫的风景线。关键词:语文;诗意;课堂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诗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优雅。有诗意的生活,使人高贵;有诗意的人生,使人亮丽多彩;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教育需要诗意,语文更需要诗意,诗意是语文课堂的生命。
一、熏陶感染,诗化课堂
语文老师的课堂是美丽的,语文老师用自己的才情、诗情为学生画出了一道道美丽、浪漫的风景线。在教学《花瓣飘香》时,老师便用优美的语言拉开课堂的序幕:“花瓣多美呀,美丽的花瓣在清风中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是多么美的情景呀。”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营造出美丽的情境,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兴趣盎然。这时,教师适时揭题:“来,你也来读读课题看‘花瓣飘香(指名读题)有一种怎样的感觉?美美的、香香的、很动听,很有诗意。”教师诗意的评价也给学生增添了许多兴致,给课堂增添了一丝诗趣。
在课堂师生进行交流时,老师适时进行引导:“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摘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花瓣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她听妈妈的话,不惹妈妈生气,这是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动人的音乐响起,让孩子们拿出花瓣形的卡纸,在上面写出小诗或对母亲的问候,就这样在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声的熏陶感染下,孩子走进了诗意的语文世界。
二、欣赏孩子,放飞诗意
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诗人,儿童的世界是想象力丰富的世界,对生活、对文字,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要像对待娇嫩的花朵一样,小心地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欣赏每一个孩子的梦,我们要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孩子的心去理解文章,和孩子成为朋友。
在教学《大海睡了》时,让孩子们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大海睡了?有的孩子会说:“因为是夜晚,夜晚人们都睡了,大海也要睡觉呀。”也有的孩子说:“我们也可以说大海在微笑,她看见她的孩子月亮和星星在做游戏,玩得那么开心,她开心地笑了。”师表扬:“孩子们真棒!都有着一颗诗人的心呀!”就这样欣赏每个孩子,让孩子大胆说出与众不同、新奇的看法,尊重每个孩子诗意的感受,让语文的课堂放飞浪漫的诗情。
三、多元对话,营造诗意
语文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了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接纳,情感的交融。在教学《桂花雨》这一课时,我在黑板上板书:满树茂密叶。随后我让孩子们说说桂花开花时的样子,学生说:“绿叶丛中有细花。”我想文中的父亲看到桂花纷纷落下的情景,会赋诗一首,就想孩子们的想象力比大人丰富,他们作的诗肯定别有一番趣味,于是我就说:“谁能把这句话说得简练些?”有个孩子说:“叶丛找细花。”“思考一下,谁还有更好的说法?”“‘找改成‘觅会贴切一些。”于是我把这句话改了一下:“绿丛觅细花。”然后板书在黑板上。让孩子们对照读一下,孩子们读完,马上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啊,老师,这样就像我们平常学的诗句。”接着我说:“我们平常学的诗一般有幾句啊?”“四句!”“那我们也来当一回古代诗人,为这美丽的桂花做一首诗,怎样?”孩子们的眼睛闪耀着光芒!纷纷说:“好,我们也要做诗人!”有孩子说:“不与花争艳。”另外一个孩子说:“不与花争艳没有表现出桂花的内在品性!有点俗气,改成‘桂花不争妍好不好?”大家一致赞成,剩下最后一句,“要写桂花的什么呢?”“要写香味了。”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香味飘十里,”“不够远!香味飘千里。”于是我们的诗诞生了:“满树茂密叶,绿丛觅细花。桂花不争妍,香味飘千里。”就这样,在师生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孩子们快乐地完成了创作,锻炼了语言思维能力。
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对话着的课堂是美丽的,这样的课堂没有人唯唯诺诺,拾人牙慧,只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发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在对话中理解文本,尽情挥洒着语文的诗意。
四、诗意朗读,感受快乐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语言优美、思想深邃、见解独到的佳作,都是一首首美丽的诗篇。运用朗读可以让孩子们走进文本那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意境中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我问孩子们:“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让你感受到什么?”“喜悦和自豪。”“小鸟搭窝、松鼠叽叽叫、小兔撑起绿色的大伞、小猴又蹦又跳,这一切又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读它?”就这样,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随着那优美的语言,按照诗歌的节奏不断朗读,在不断的朗读练习中,我发现学生体会到了在春天里用劳动改造自然的快乐和自豪,诵读时快慢和谐,抑扬顿挫,倾注了满腔的热情。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努力去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诗性,去奏响他们心中诗的琴弦,让诗意的清泉流进美丽的语文课堂!
第五篇:体育运动与现代人格塑造
体育运动与现代人格塑造
—重新认识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XXXXXXXXX 高科技产业
工业经济-----------→ 知识经济
20%的IQ+80的EQ%=人的智慧
IQ{智商} EQ{情商}
1、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面对将给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为此,世界各国都在调整和改革自己的教育,以培养更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日本1996年《21世纪日本教育发展方向》的咨询报告认为,‚应把在‘轻松愉快’中培育孩子们的‘生存能力’作为 根本的出发点‛。
韩国1995年具有很高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的与众生存的人;
具有创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
能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
懂得劳动价值,具有脚踏实地精神的实干的人。
美国社会对大学学生能力提出要求:
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新问题和复杂问题的综合和表达能力; 跨学科知识的交融能力; 英语和第二语言的交流能力;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工作能力; 21世纪美国学生所需具备的技能:
了解整个世界、跳出思维的局限、懂得聪明地对待新的信息来源、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我国1999年颁布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我们不难看到,尽管各国的社会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不同,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都要求所培养的人必须具有现代人格。正如《人的现代化》一书作者英格尔斯所说:‚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能真正够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而这样的具有现代人格的人必定是智商和情商双高的人。
2、智商与情商
智商被用来反映传统意义上的智力,情商被用来衡量一个人情感智商的高低。
如果说智商分数更多的用来测一个人的学业成就,那么情商分数则是用于预测人能否取得职业成功、甚至于生活成功的更有效的指标,它反映的是个体的社会适应性。
美国心理学博士 丹尼尔〃格尔曼 在1995年提出,一个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只起决定作用的20%,而情商却高占80%。戈尔曼认为,情商理论可以解释杰出领袖人物和普通人之间存在的85%至90%的差别。成为一名领袖人物所需要的起码的条件与智力、决策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有关,能否当领袖取决于纯粹的情绪因素。
3、体育运动与人的智商和情商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人们看到的只是体育运动的健体作用,忽略了体育运动对人智商和情商的双重培养功能。
我国教育也在传统观念影响下,过分强调‚快乐‛,‚放羊式‛教学,学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忽视对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和培养;“健康第一”被“升学率第一”所替代。2006年与2000年相比,国民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知识分子多‚英年早逝‛;抑郁证患者超过2600万。
2007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强调‚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由此,人们看到了体育运动除健身健体外的巨大作用。
4、体育可以增进智力,让人更聪明
流行至今的对体育和体育人的传统认识是???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报告认为‚运动员头脑简单‛是陈词滥调。实验表明,不管年龄大小,强健而活跃的身体对培养强健而活跃的头脑至关重要。4、1 体育锻炼提高智力的机制
研究成果揭示:每次肌肉收缩或放松,都释放一种叫IGF—1的蛋白质。4、2运动可以强化大脑‚执行功能‛
‚执行功能‛是比较高级的思维,包括决策、多任务处理和提前计划。4、3有氧锻炼有助于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
研究表明,有氧锻炼有助于心脏供给大脑和身体更多的血液。4、4体育锻炼可对儿童大脑产生更为广泛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良好的体育锻炼,或就是痛快地踢一阵子球,都可以对孩子的大脑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
5、体育可以提高情商,让人的社会适应性更强 5、1自我意识的发展
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即自我意识,是情商的基础。
自我估计过高常导致人格的扩张,而自我估计过低又易导致人格的萎缩。5、2自我管理的加强 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即自我管理,是情商的核心。
面对挫折,屡败屡战;面对胜利,从零开始;面对不公。冷静理智。5、3自我激励的实现
以自己的情绪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即自我激励,是提高情商的前提。
我国著名的排球教练员袁伟民带领中国女排创造的‚从一个零比三到六个三比零‛的奇迹就使其自我激励的结果。1982年秘鲁女排世界锦标赛预赛中国女排0:3输给美国队,如果想要获得世界冠军,就必须在接下来的六天中全部以3:0的比分连胜六场。袁伟民回忆到:‚这是我最难忘的时刻,是我最痛苦最难熬的时刻。这六天六夜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我知道,这时,多少双眼睛望着我,我的情绪直接影响着队员打下面比赛的信心,我的表现也可能成为对方分析中国队状况的参考资料。我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有可能产生反响。‛‚最最难熬的是,内心的苦涩;还要显得乐观、很自信,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队员。我生平第一次尝到了当‘演员’的滋味,当这样的‘演员’又是多难啊,可我必须这么做,我届确定这么做了。‛正是由于袁伟民的这种自己激励,带领中国女排‚终于不靠天、不靠地、不靠对手,靠自己摆脱困难,从逆境中走出来了,接连夺得六个3:0,又一次扣开了世界冠军的大门。‛ 5、4关系管理的改善
影响别人情绪的能力,即关系管理,是情商高的外在表现。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研究过领袖人物与普通人的差别。他 认为,:‚一名杰出的领袖特有的能力之一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说,为了组织和完成各种任务而与他人联络感表的能力。一个好的领袖可以激发和鼓动起社会团体的情绪,带领大家取得成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体育运动中,参与者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相互接触、切磋、合作、对抗,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际关系交流直接与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由于运动兴趣所至,比赛规则所限,赛事进程使然,参与者情绪时而高昂、热情,时而低沉、沮丧,每个人是以个性优势凝结在集体中鲜活的自我,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和影响着别人的情绪。5、5结束语:体育竞赛,是在非暴力或控制暴力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则,接受他人挑战,进行的竞争和拼搏。人类的成就动机、自我需要在体育竞赛中得以满足。体育运动通过把各阶层的人联系到一起而起到社会整合作用,它宣传的是一些基本文化价值,合作精神、拼搏精神、控制能力、社会准则等等。体育竞技可以视作为人类社会的道德赛场,它是人生的一个缩影。正是由于体育运动的这种特殊作用,它通过参与者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智商和情商,在参与与逃避、个人与集体、循规与投机的种种矛盾中,培养了参与者坦荡开放、光明磊落的道德主流;在表现、表演和竞技中,学会了表现美、创造美和鉴赏美;在实战考验中,懂得了远离矫揉造作和粉饰媚态。传统养生术 十六字诀:
吐纳肺腑
活动筋骨
十常四勿
适时进补 时常:(十常)
齿常叩
津常咽
晴常运
腹常旋 四勿
食勿言
卧无语
常摩 肢常伸
饮勿醉 发常梳
肛常提
色勿迷
常揉
耳常弹
面
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