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经典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红色经典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摘要:
当前,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养成正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笔者认为,通过红色经典教育,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观念和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素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一种既传统又新颖的教育途径。红色经典教育,应该通过创造书香校园、组织全面读书活动、加强语文课堂建设等渠道全面推进。而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实施红色经典教育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力量和依托。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塑造,红色经典教育,关工委
正文:
当前,受就业形势压力和专业分工细致的大环境影响,高校教育尤其重视学生的知识获取和技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则出现了传统价值观念教育和应对当下形势两方面的脱节。相比而言,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则受到忽略,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笔者认为,大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键阶段,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只有同时具备了健全人格、良好综合素质、正确价值观念、过硬技能的学生,才是真正能够应付挑战、承担时代责任的新世纪人才。
一、“人格”概念及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现状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奥尔波特(Allport,1937)最早对人格的定义做过综述。他对人格的定义为:“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黄希庭在其编著《心理学》一书中对人格的定义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强调了人格的四个主要方面:整体的人,稳定的自我,独特性的个人,具有身心组织的社会化对象。”[1]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以及环境中事物适应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个体的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由逐渐发展的心理特征所构成,而其心理特征表现为外显行为时,则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四个基本特征。
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很多,除了生理遗传因素外,更重要的就是外界环境的影响。人格特质中诸如兴趣、态度、价值观念等主要是与周围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相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这些都是我们要加强教育和引导的重要部分。
一般认为,对人格塑造起影响作用的外在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气候地理因素等。
首先,是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征。
其次,是家庭环境因素。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父母过于强制和管教过严的家庭,孩子往往缺少主见有依赖性;家庭关系不和谐,单亲家庭,孩子则容易产生人格缺陷,比如孤僻,冷漠、敌对等;家庭和谐,孩子往往性格开朗,人格相对完善。
再次,是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常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教师的气氛中,学生常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的公正性对学生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学校是同龄群体聚集的场所,同伴群体常对人格的形成起到巨大的影响。
最后,还有自然物理因素。有很多研究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如生活在温带和热带的人在人格和行为气质上就有明显差异。另外气温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例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发生反社会行为。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大学生正处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人生目标定位模糊,自我调控能力偏弱,极易受到种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更需要加强他们的人格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有较高的智商,但社会智力比较缺乏,他们关注这方面的能力的增长,但缺乏经验和适当的引导,有心理需求,但缺乏沟通的能力,所以产生人际交往畏缩心理。抗挫折能力较差、意志力较弱、无建设性的气馁、有一定的破坏性和不理智冲动行为。自立能力差,缺乏明确的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年轻,涉世未深,生活单调,成长过程顺利,独生子女受到过多保护,初步独立,没有社会生活的经验积累。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公民意识都应该是教育的重点,也是构成完善人格的必备要素。
二、红色经典对于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做演讲时,就提出:一个民族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所谓仰望星空,就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得失,而是要关注长远的民族命运。紧接着就有蔡哲远撰文批评当前大学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并引用张维迎的谈话:“如果一个国家只考虑三五年的前景,它会重视技术;如果它考虑的是十年二十年,它会重视基础科学;如果考虑的是三五十年,它会重视社会科学,但如果它需要关注更漫长的未来,它就必须重视人文学科”。[2] 人文是文明化中的一个关键,它包含了人类历史文明的成果总和,是责任感、价值观的教育,是情感的、审美的、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教育。通过人文教育,学生心灵性格会向真、善、美转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完善的人格。人格教育既然着眼于人格塑造和品质养成,就不能采取生硬的说教灌输方式,而应着眼于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的唤醒,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完成个体的社会自我的生成与塑造。而推广红色经典教育,则是人文教育中重要的亟需加强的组成部分。
“红色经典” 最初在80年代被用来指称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90年代后泛化推广到指称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还可以包括新时期以来各类反应解放前先辈英雄事迹、战争故事的作品。一般来说,红色经典是所有以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和解放战争文艺作品的总和。红色经典刻画了革命战争年代时期先辈们的光辉事迹,传唱英勇不屈矢志不移的坚定革命精神,和不怕牺牲挽救危亡的爱国情怀。属于红色经典的作品,小说有《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上海的早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电影有《中华儿女》、《铁道游击队》、《烈火中永生》、《红色娘子军》、《英雄儿女》、《闪闪的红星》、《开国大典》、《解放战争三部曲——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周恩来》、《焦裕禄》等,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保卫黄河》等。
首先,红色经典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曾经说过:“欲灭其国者,先灭其史。”可见历史传承对于凝聚一个民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就在于这个民族中的所有人拥有并认同共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只有这样,一个民族才能真正团结凝聚,共担风浪与波折。读书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庞杂的过程,学好专业知识,只是完成其中一半,只是为小我的物质生存打下基础。而要做一个心怀天下的“大我”之人,就要从现在做起,充实自己的灵魂精神,让自己的血脉与民族记忆的血脉通联,让自己真正浸润民族文化的精华。要知道我们是一个民族,我们有着共同的传统,灿烂的文化,坎坷的命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团结如一,勇往直前,才能抵抗任何外来的质疑,打击,尤其是挑拨分裂的敌对力量。这也就是我们作为青年一代学生在和平时期所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其次,红色经典有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念。
大学生的恋爱观想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难在教师的说教、传统价值观和大学生当前生活的严重脱节。红色经典虽然主要以战争为题材,但是爱情也是其中的重要主题。像《刑场上的婚礼》这样的爱国主义文学经典,更有助于学生跳出感情的小圈子,看到爱情的崇高境界不在于卿卿我我,而在于并肩为人民而战斗,不在于朝夕厮守,而在于精神共鸣。与说教相比,爱情故事对学生的影响是不知不觉的,是缓慢进入的,是潜移默化的,比生硬的教训更容易接受。
再次,红色经典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乐群、助人、责任等社会性的积极人格因素。
所有红色经典作品中,都有硝烟炮火,生死考验,有不屈斗志,有革命智慧,这些都增加学生的间接的社会经验。就拿诞生于重庆本土的“红岩精神”来说,就包含了“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3]等宝贵精神财富。通过广阔的生活参考系,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激发探索生命价值的勇气。通过丰富的人物群像,从作者到作品的人物形象,更可以以作为照射自我的镜子,可以把自我对象化,帮助学生理性地分析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人的自我意识在社会比较中完成。
三、结合关工委优势,多渠道推进红色经典教育
人格教育的取向是当代教育的必走之路,在人格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是人格的培养过程本身,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红色经典教育,内容广泛,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只有结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价值体系、兴趣注意来进行教育,才能真正让“红色精神”深入学生内心,内化为良好的品质和人格素养。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场所。高校老同志具有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亲隋优势、学术优势和时空优势,他们有特殊的精力、特殊的资源、特殊的力法,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他们爱教育、懂教育、善教育,他们是党和国家以及高校的宝贵财富。关工委老同志是学校完成育人任务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他们都是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铸就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智慧,形成了崇高的精神风貌,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有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中很多人亲身经历过抗日和解放战争,历练过血与火的考验,对于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于牺牲小我成全中华的高尚品质,都有亲身的体会和感受。通过他们来展开红色经典教育,传扬革命精神和奉献品质,远比课堂说教和别人转述要来的生动和感人,也更容易立竿见影起效果。结合当前高校的现实条件和已有资源,总结红色经典教育的几条途径如下:
首先,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与实践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作为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学生的健康人格培育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与现实价值。非常有必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寓学生人格培育于校园文化中。良好的文化氛围会激发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他们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理论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学校在走廊、教室、校园内外设计一些别致的名言标语、经典艺术图片,营造一种书香氤氲的氛围,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由关工委牵头,一些有经验善于表达的老教师参与,和同学们一起读书讨论,在沟通中达到价值碰撞和共识,引导学生对于抽象价值观的辩证思索和实例验证,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重视并抓好语文课堂。语文课的教材读本有很多革命和战争题材作品。提倡教师在授课时以引导、感发、激励为主,而不是照本宣科,填鸭教学。在音像技术发达、视觉文化兴盛的时代,文学教育的方法必须与时俱进,有效利用教师的仪表形象、语言形象、音乐形象、视频形象、实物形象和现实环境等乎段,致力于营造生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受到浸染、启蒙和顿悟,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课手法,让语文课堂不再是传授死的知识的场所,而是真正活跃的引发学生思考和陶冶学生品性人格的园地。语文教师的综合人文素养应受到重视并加强培养,通过教师自身健康而丰富的人格、深厚的学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再次,在学生活动中引入“红色经典”内容。大学生活动不外是四种途径,班会活动,团支部活动,各类文体赛事,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引导、提倡、规划,引入红色经典教育的内容,按期举办一些与读书有关的演讲、征文等比赛,选拔优秀同学,通过表彰这些同学来为大家树立榜样。组织同学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经典影视作品,参观历史古迹、红色革命圣地等等。很多学生在观看了渣滓洞、红岩村之后,都从精神到心灵受到深刻触动,对民族历史、烈士精神、时代使命和个人责任有了主动而理性的思考。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接受经典的熏陶和教育。
总之,红色经典教育,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新途径,是一种新形势下的传统力量的回归。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读书史和教育史。开发利用好关工委资源,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地,为社会培养不仅具有知识技能并且具备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是我们所有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P31 [2]蔡哲远.功利化的大学还如何“仰望星空”.[EB/OL][2007-9-14]中国网:www.xiexiebang.com [3]周勇.论“红岩精神”.[J]探索.2009.3,P4-10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格塑造显得异常重要。实践证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要求来强化大学生人格塑造,是培养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最佳标准,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基本精神,能有效的协助、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人格塑造
1.前言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要求来强化大学生人格塑造,是培养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最佳标准,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基本精神,能有效的协助、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1.2大学生人格塑造现状
人格是人们的自我意识、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等主体理念的内在行为规范的外在表现。换言之,人格集中地体现着个人对自我社会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和感悟,凝缩着个人对社会、对周围环境和外在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活动方式。所以,不同的人格演绎各异的行为方式,决定个人的活动走向、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决定社会对个人的评价。
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逐步走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危机的时期。由于独立性的不完全,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增多,长期以来都是采用从学校到家庭、从家庭到学校三点一线式的模式,使大学生对家长有较强的依赖性,对社会了解很少,过于理想化,自我认识不清楚,从而导致心理失衡。近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来,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虽然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绝对数有所增加,但其占大学生总数的比率并没有随之增加。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质还有待于提高。有关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性问题,包括对环境的不适应、生活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不适应;二是人际关系问题;三是恋爱意识困扰问题;四是情绪问题,包括抑郁、焦虑、情绪失衡;五是学业问题,包括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动机功利化;六是就业和发展问题。统计表明,以上6个方面的问题占全部心理问题的90%以上,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卑感、多疑心、孤僻性格、嫉妒心、抑郁感、烦躁情绪、儿戏心态等。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当代大学生人格结构的重要性
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地引导。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格塑造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列宁曾说过:“通过百折不回的努力,让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体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
第一,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信念。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表明,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大学生,使其进一步坚定政治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地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在尊重个体差异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扩大认同,提高大学生对科学理论的认同度和认知水平,从而打牢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基础。因此,大学要大力实施大学生理论武装工程,全面深化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采取更加科学、灵活、有效的方式组织大学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真正使科学理论植根于脑海之中,达到有效的心理认同,并转化为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从而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政治信念。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所包含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大学各级党团组织要紧紧抓住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和学生骨干等重点群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举办理论学习、骨干培训班、发展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从而为党的事业发展赢得青年,赢得未来。
第二,引导大学生树立共同理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偏差,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外在影响的结果。随着我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整个社会转型引起的剧烈变化还在继续,各种社会利益分化和整合还远远没有完成,一些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严重冲击以致出现偏差。长此以往将会动摇共同理想在大学生心目中的思想基础。针对这种情况,要通过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积极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国情使命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和谐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要加强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要组织 大学生深入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身临其境,感受生活,引导他们全面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白觉地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第三,引领大学生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定社会的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源泉,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体现和延续,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社会土义现代化建设的伟人实践中,凝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研究中。对于大学生来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强化国家意识;要坚持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和谐、共同发展;要发扬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大学生所最需培养的精神之一。当今社会,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要培养时代发展所最需要的创新精神、培养促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改革精神。大学应大力开展多种 形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紧跟时代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进的步伐,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决不妄自菲薄,把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内化为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转化为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四,引领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随着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物欲的泛滥以及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冲击,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针对这些消极影响,各高校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鲜明地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本旨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荣辱观教育,作用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过程,并以此作为道德标杆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日常思想和具体行动。荣辱观教育的成效要看大学生行为的变化,因为对比以上其他方面内容,它更侧重于道德的体验和认知,行为的倡导和约束。
参考文献
[1].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522/c40531-21565926.html.人民网
[2].土红时,高职大学生价值观、人格特征及关系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3].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4].戴止清,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阴心理健康教育,2006(3)
姓 名:施琼霞
单 位:界山镇人民政府
职 务:工作人员
联系电话:***
第三篇: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
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则是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一个国家创新人才的数量是其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反映,对该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离不开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的动力系统,是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体现在创新活动中的个体心理特征,它虽然不对创新活动起直接的决定作用,但它为个体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心理状态和动力支持。
一、创新人格的内涵
“人格”作为一个学科研究的对象性范畴,已被引入许多学科,成为跨学科的范畴。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表现和形成的思想自我,是一个人长期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气质、性格、意志力、观察力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一个人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人格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新素质中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素质方面,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往往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德育视野下的“人格”主要是指道德人格,它是“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作为人的全部尊严、价值、品格和行为范式的总和,是由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1]。创新人格是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中,能使人长久地保持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它主要包括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严谨求真的学术态度、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敢于标新立异、不为环境所拘、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富有批判精神、完善和超越自我、坚韧不拔的性格等个体特征。好奇心、自信心、探索欲、热情、想象力、求新求异、质疑能力和意志力是其核心品质。
创新人格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方向性保证,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心理特征。大学生只有在创新活动中体现出有别于其他人格特质的,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格。
二、大学生创新人格危机现状及成因
当代大学生的创新人格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创新人格危机,具体表现在:
1.缺乏创新欲望和激情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观出现缺位,理想信念淡薄,道德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下降,“高消费”、“不承担”、“不作为”是“80后”的大学生中较为突出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仅知识贫乏,心灵也“贫瘠”。他们在父辈们创造的舒适安逸的生活条件下,贪图吃喝玩乐,追求金钱至上,缺乏追求科学真理的欲望和热情,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渴望不劳而获。据调查,在“智慧与真理”、“权力与金钱”这两组未来可能的获得物中,如果可以自由选择,90%以上的学生选择后者,而进入社会的知识阶层几乎100%地选择后者。这样的人即便拥有再高的智商,获得再高的学位,在创新上也难有大作为。
2.缺乏独立自主性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们主观上渴望独立,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要求取得与成人同等的权利,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关注自我,开始了解、接纳和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和社会角色,喜欢独自探索和思考一些问题。但客观上,他们难以做到独立。因为,独立意识是建立在个体拥有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经验之上的,而这两点正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进入大学之前,他们长期生活在家庭中,交际面窄,即使遇到问题和矛盾也往往是父母大包大揽,出面帮助解决,客观上造成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当代大学生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生活经历简单,社会阅历和经验十分缺乏,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情感、判断力和抉择力都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不成熟性,难以独立客观地处理好各种事情。这些因素抑制了他们创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3.缺乏大胆怀疑的质疑精神
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唯一标准答案和高升学率,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强调死记硬背,从而阻碍了
学生探究意识的建立和探究行为的养成,使学生迷信书本、迷信教师、迷信教材、迷信权威,容易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不能从“确信无疑”的答案或结论中发现破绽,大胆质疑、追求新奇、独树一帜、逾越常规的意识和魄力有限,往往只能人云亦云。大部分学生普遍善于接受、总结,而不善于发现、求异、创新。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创造力较差的主要表现是:思维空间狭窄,循规蹈矩,缺乏变化;易接受现成的事物,对事物很少有疑问;局限于事物表面涵义的理解,不能深入事物内部,不能举一反三;习惯于常规方法解题,奇特的方法很少想得出来等[3]。
华东师范大学对3445名大一本科生和2207名研究生做过心理测试,测试报告显示,40%的学生怀疑性低,遇事比较容易认同师长、权威的意见,反映出一种固化的思维和保守的心态,缺乏创新意识[4]。
4.缺乏坚强的意志力
创新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任何缺乏自觉性、坚韧性、勇敢性、自制力的人,都无法取得创新的成就。然而,有些大学生将“及时行乐”作为人生的目标,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产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崇尚“金钱万能”,惟利是图,相互攀比,挥霍浪费。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越挫越坚的斗志以及面对困难富于挑战性的品质。因此,有的整日留连于花前月下,沉迷于游戏网吧,学业、功课则抛至脑后。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测试报告还显示,39.8%的学生敢为性高,30.8%的学生有恒性低,这表示学生遇事勇于尝试,但往往难以坚持到底,毅力和恒心不够[5]。
面对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的现状,加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势在必行。
三、大学生创新人格塑造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对养成健全人格、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鉴于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1.改变传统的德育范式,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
传统教育有三大特征,这就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窠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授德育知识为根本,“我讲你听”、“我说你服”、“我说你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没有养成善于思考、质疑的习惯,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德育模式是一种以知识的接受和继承为主的“接受教育”,重视的是教育的继承性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的发展、创新功能。这使得学生厌恶学习,害怕走进课堂,想方设法缺课、逃课,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开拓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很难使学生养成具有独立见解、勇于创新的人格品质。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变和转换这种传统的德育范式: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为本”;从“知识中心”走向“能力为本”;从“课堂中心”走向“实践活动”;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6]。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营造民主、平等、互助、友爱、宽容、和谐的环境,只有如此,大学生才敢于异想天开,敢于突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人格自由舒展,思维活跃激荡,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创新潜能自由迸发,创新人格最终形成。
2.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主体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创新意识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创新欲望,表现为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热情、足够的自信心、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品质。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是一种要求去理解、认识和发现的欲望,是创新性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它影响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的过程中,应该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提高创新意识,教师要从权威式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要培养大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科研开发、学术探讨和研究;爱护和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和欲望;激活学生重视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素质,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基本目的,营造乐于讨论、敢于竞争的课堂内外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境况,形成勇于探索、勇于提问、勇于求异的人格品质。
3.重视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
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和创造性比知识更为重要。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创新能力养成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的德育教学除了课堂传授必要的德育知识之外,还应该创造条件,加强实践环节,比如,校内进行科学实验、科技创新、专业设计、学术辩论,创办学术刊物和组织学术讲座等等;还要打开校门,让学生走向社会,到农村、街道、企业、军营等进行社会调查,注意观察,从中发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磨练他们的创新意志,养成他们的创新行为习惯,最终形成创新人格。
4.设置创新环境和机制
高校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重要的外部力量,是塑造创新人格的保障因素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文化”,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超越意识和勇于向教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权威挑战的超越意识,形成自由、民主、平等、宽松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能恪守以往所教的内容,应该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脉搏,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多启发、多提问学生,培养学生大胆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考试内容上,教师要加大有关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方面试题的分量,少出死记硬背的试题;在成绩评定上,应以学生课堂内外的创新为第一标准和首要目标,只会死记硬背的人应成为落伍者;在课外实践中,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鼓励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之间进行不同观点的对话、交流,鼓励文理科交叉渗透,鼓励学生跨学科、多领域的学术探究和科学的创造性活动的开展,引导开展各种创意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评价方式上,要引进激励机制,采取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重奖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并把它与高校的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和奖学金评比结合起来;用人单位应优先录用那些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让那些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人难以立足。只有形成这种创新的环境和机制,才能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5.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力和耐挫力的培养
意志力和耐挫力是大学生在实现创新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人性弱点及不良因素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它是认知、情感转化为行动的关节点,是人格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在创新人格的培养过程中,特别需要这种坚韧不拔意志力的支撑。因为,创新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漫长的创新实践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这就需要创新者有异乎寻常的恒心和毅力,才能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战胜自我,克服困难,最终取得创新的成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生活空间和社会舞台越来越复杂多变,外在的诱惑太多,他们往往很难把握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容易被环境所同化,缺乏毅力和坚持精神。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力和耐挫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不时地对他们进行挫折感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勇于从挫折中站立;在实践活动中,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遭遇失败,从而提高他们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创新的习惯。
总之,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积极并切实地付诸行动。
第四篇:体育运动与现代人格塑造
体育运动与现代人格塑造
—重新认识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XXXXXXXXX 高科技产业
工业经济-----------→ 知识经济
20%的IQ+80的EQ%=人的智慧
IQ{智商} EQ{情商}
1、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面对将给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为此,世界各国都在调整和改革自己的教育,以培养更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日本1996年《21世纪日本教育发展方向》的咨询报告认为,‚应把在‘轻松愉快’中培育孩子们的‘生存能力’作为 根本的出发点‛。
韩国1995年具有很高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的与众生存的人;
具有创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
能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
懂得劳动价值,具有脚踏实地精神的实干的人。
美国社会对大学学生能力提出要求:
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新问题和复杂问题的综合和表达能力; 跨学科知识的交融能力; 英语和第二语言的交流能力;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工作能力; 21世纪美国学生所需具备的技能:
了解整个世界、跳出思维的局限、懂得聪明地对待新的信息来源、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我国1999年颁布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我们不难看到,尽管各国的社会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不同,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都要求所培养的人必须具有现代人格。正如《人的现代化》一书作者英格尔斯所说:‚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能真正够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而这样的具有现代人格的人必定是智商和情商双高的人。
2、智商与情商
智商被用来反映传统意义上的智力,情商被用来衡量一个人情感智商的高低。
如果说智商分数更多的用来测一个人的学业成就,那么情商分数则是用于预测人能否取得职业成功、甚至于生活成功的更有效的指标,它反映的是个体的社会适应性。
美国心理学博士 丹尼尔〃格尔曼 在1995年提出,一个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只起决定作用的20%,而情商却高占80%。戈尔曼认为,情商理论可以解释杰出领袖人物和普通人之间存在的85%至90%的差别。成为一名领袖人物所需要的起码的条件与智力、决策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有关,能否当领袖取决于纯粹的情绪因素。
3、体育运动与人的智商和情商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人们看到的只是体育运动的健体作用,忽略了体育运动对人智商和情商的双重培养功能。
我国教育也在传统观念影响下,过分强调‚快乐‛,‚放羊式‛教学,学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忽视对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和培养;“健康第一”被“升学率第一”所替代。2006年与2000年相比,国民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知识分子多‚英年早逝‛;抑郁证患者超过2600万。
2007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强调‚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由此,人们看到了体育运动除健身健体外的巨大作用。
4、体育可以增进智力,让人更聪明
流行至今的对体育和体育人的传统认识是???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报告认为‚运动员头脑简单‛是陈词滥调。实验表明,不管年龄大小,强健而活跃的身体对培养强健而活跃的头脑至关重要。4、1 体育锻炼提高智力的机制
研究成果揭示:每次肌肉收缩或放松,都释放一种叫IGF—1的蛋白质。4、2运动可以强化大脑‚执行功能‛
‚执行功能‛是比较高级的思维,包括决策、多任务处理和提前计划。4、3有氧锻炼有助于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
研究表明,有氧锻炼有助于心脏供给大脑和身体更多的血液。4、4体育锻炼可对儿童大脑产生更为广泛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良好的体育锻炼,或就是痛快地踢一阵子球,都可以对孩子的大脑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
5、体育可以提高情商,让人的社会适应性更强 5、1自我意识的发展
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即自我意识,是情商的基础。
自我估计过高常导致人格的扩张,而自我估计过低又易导致人格的萎缩。5、2自我管理的加强 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即自我管理,是情商的核心。
面对挫折,屡败屡战;面对胜利,从零开始;面对不公。冷静理智。5、3自我激励的实现
以自己的情绪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即自我激励,是提高情商的前提。
我国著名的排球教练员袁伟民带领中国女排创造的‚从一个零比三到六个三比零‛的奇迹就使其自我激励的结果。1982年秘鲁女排世界锦标赛预赛中国女排0:3输给美国队,如果想要获得世界冠军,就必须在接下来的六天中全部以3:0的比分连胜六场。袁伟民回忆到:‚这是我最难忘的时刻,是我最痛苦最难熬的时刻。这六天六夜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我知道,这时,多少双眼睛望着我,我的情绪直接影响着队员打下面比赛的信心,我的表现也可能成为对方分析中国队状况的参考资料。我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有可能产生反响。‛‚最最难熬的是,内心的苦涩;还要显得乐观、很自信,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队员。我生平第一次尝到了当‘演员’的滋味,当这样的‘演员’又是多难啊,可我必须这么做,我届确定这么做了。‛正是由于袁伟民的这种自己激励,带领中国女排‚终于不靠天、不靠地、不靠对手,靠自己摆脱困难,从逆境中走出来了,接连夺得六个3:0,又一次扣开了世界冠军的大门。‛ 5、4关系管理的改善
影响别人情绪的能力,即关系管理,是情商高的外在表现。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研究过领袖人物与普通人的差别。他 认为,:‚一名杰出的领袖特有的能力之一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说,为了组织和完成各种任务而与他人联络感表的能力。一个好的领袖可以激发和鼓动起社会团体的情绪,带领大家取得成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体育运动中,参与者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相互接触、切磋、合作、对抗,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际关系交流直接与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由于运动兴趣所至,比赛规则所限,赛事进程使然,参与者情绪时而高昂、热情,时而低沉、沮丧,每个人是以个性优势凝结在集体中鲜活的自我,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和影响着别人的情绪。5、5结束语:体育竞赛,是在非暴力或控制暴力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则,接受他人挑战,进行的竞争和拼搏。人类的成就动机、自我需要在体育竞赛中得以满足。体育运动通过把各阶层的人联系到一起而起到社会整合作用,它宣传的是一些基本文化价值,合作精神、拼搏精神、控制能力、社会准则等等。体育竞技可以视作为人类社会的道德赛场,它是人生的一个缩影。正是由于体育运动的这种特殊作用,它通过参与者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智商和情商,在参与与逃避、个人与集体、循规与投机的种种矛盾中,培养了参与者坦荡开放、光明磊落的道德主流;在表现、表演和竞技中,学会了表现美、创造美和鉴赏美;在实战考验中,懂得了远离矫揉造作和粉饰媚态。传统养生术 十六字诀:
吐纳肺腑
活动筋骨
十常四勿
适时进补 时常:(十常)
齿常叩
津常咽
晴常运
腹常旋 四勿
食勿言
卧无语
常摩 肢常伸
饮勿醉 发常梳
肛常提
色勿迷
常揉
耳常弹
面
鼻
第五篇:思想政治教学与人格塑造
思想政治教学与人格塑造
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 顾娟娟
人格即个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重要的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人格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积极的兴趣、稳定的动机、崇高的思想、优雅的气质、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
未来社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我们所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不仅应具备各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更应该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强健的体魄、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塑造学生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非常重要,具体原因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个人因素来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开始形成,但很不稳定,极易受周围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到负面作用的冲击,存在一定的困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蚀了校园,思想政治教学和德育工作进入不了这些学生的头脑,形成了他们人格缺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1500名超智儿童成长过程进行了系统追踪调查,把其中800名男性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20%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二者最显著的差别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他们之间的人格因素不同。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格因素的教育。
其次,从家庭因素来看,近年来家庭功能相对削弱,尤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对其宠爱有加,无原则地迁就子女的要求;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非打即骂;有的家长只顾着在外面赚钱,以为从物质上满足了孩子就行了而忽视了和孩子的情感交流。长此以往,形成了他们自私、任性、骄横、暴躁等不良习惯,加上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忽视人格培养,致使有些孩子对家人、对同伴、对集体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从小缺乏行为养成教育,造成是非不清,善恶不明,自以为是,为所欲为,乃至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人格错位。
再次,从社会因素来看,受多年来沉淀下来的儒家思想的影响,过去人们比
较注重对个人欲望的抑制,宣扬个人对社会或权威的服从或顺从,培养得比较多的是从众心理,并不是个性的张扬。所以,在人格上往往表现出懦弱、保守的特征,“不敢为天下先”是许多人的处世哲学。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之时,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格成为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新的世纪要求人们不仅能约束自己,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更要敢于表现自己的价值。不仅要完善个人道德,更需要张扬个性,不断革新、创造,显示人格魅力。
由此可见,塑造学生的人格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而思想政治课教学则是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重要阵地。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第28条中,对思想政治课任务作了如下的阐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立足点是健全学生的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就需要政治教师从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努力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高尚、健全的人格。
思想政治课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要摆在首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观念也严重地腐蚀着人们的灵魂,很大程度上毒害了中学生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在部分学生身上呈现出: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缺乏树立民族进步所需要的精神支柱和对社会、对民族的责任感,迷惘、自私(甚至堕落)等不同程度的思想错位现象。例如每周一是每个学校升旗的日子,在雄壮的乐曲声中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每一个人都应肃穆敬礼,以表示对国旗的尊重,但竟有一部分学生在下面笑,在说话。从小学起老师就教我们要热爱祖国、尊重国旗,升旗时要严肃,脱帽敬礼,而且这也是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素质,现在的学生却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以致常常作出一些违反公民道德标准的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从小我们就知道德、智、体,德第一,智第二,思想品德的好坏是衡量一
个人优差的最高标准。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呢?现就其成因及教育对策,谈谈我的看法。
一、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WTO的加入无疑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但生活的富足也带来了某些消极的因素,不少青少年缺乏明确而崇高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的理想,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自我意识膨胀,追求个人享乐,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随着改革开放和不断深入,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知识的同时,西方一些的精神垃圾也趁机而入,过去那种封闭起来创造最优环境进行“温室育苗”的模式已被打破。当代中国新旧体制并存、新旧观念并存、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观念并存,这使我们的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许多矛盾。西方一些文学著作,理论刊物,社会思潮不断涌进国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中学生的影响加大。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良现象与学校的原教育反差大,而德育工作中有缺乏在新“富境”环境下的经验和相应的转变,“大道理”、“说教”易使学生产生反感,使学校的教育效果变差。
2、家庭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有对在校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资料显示:
单亲、重组甚至畸形家庭 4.5% 家长用物质刺激教育孩子 23.5%
父母长期在外,受隔代教育 11。8% 家长重智轻德 20%
学习生活基本无人照顾近1% 家长言行不能起表率作用 20%
用惩罚、体罚对待孩子犯错的家长 23.8% 家长作风严重,缺乏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的 30%
家长有爱好搓麻将、赌博等不良习惯 32%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家庭中的不良环境,家长的不良行为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效果甚至对孩子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老师说一天不如父母的一句话”所以可以说家庭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是学生道德素质降低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家庭“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之间已呈现出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此深刻的环境影响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难度是不可低估的。
3、学校的德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轰轰烈烈”,但在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下“应试教育”余音未绝的客观现实,使得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社会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看升学率。所以国家虽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但学校却往往出现了德育在口头升学是现实的情况。这也使学校并不重视德育教。而从德育工作本身来讲,其因有三:
一是,用知识教育代替思想品德教育,不可避免地冲淡了塑造品格、净化灵魂的德育主题。
二是,忽视了德、智、体、美、劳等各种活动中的德育因素,人为地把他们割裂开来,导致政治、业务“两张皮”,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们常常会发现: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说教多于生动活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更忽略了操行的训练和考察;教育内容回避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缺乏针对性,缺乏时代感;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从而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品德教育缺乏战斗力与说服力,使德育工作收不到预期效果。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并不能融会贯通,没有把理论用于实践,把认识变为行动,自然出现了高分低能、高分低德。毫无疑问,德育工作中知行不统一,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是造成极少数学生目前思想错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如何解决问题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作用
现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为素质教育中一个亟待加强的问题.作为德育核心和主渠道之一的思想政治课,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灵魂.首先,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由此可以看出,在培养目标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国家都把思想
道德素质的教育放在了首位,即坚持德育首位。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的设置,目的是通过较为系统地灌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有关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来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的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政治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其次,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思想政治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再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政治教师按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任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这一过程所包含的阶段,大致可作如下划分:第一阶段,传授知识。第二阶段,培养情感、意志。第三阶段,确立坚定信念。第四阶段,付诸实际行动。简言之,称为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过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教育过程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最后,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把着眼点之一放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要通过以上提到的四个过程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实际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忽视政治课教学是不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的。
2.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2004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一时间,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缺乏吸引力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力不足,教师教育观点、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没在教学上下真功夫,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这一局面不扭转,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无从谈起,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