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研室教学工作质量检查表_图文(精)
附件一:学校教研室教学工作质量检查表
项目
A级质量标准
权重
等级
A B C D 工作计学期开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并 划
认真执行计划,有监控措施
教师教科内教师都有教案、注重教案的充实与更新、8
案
优质教案占80%以上;
教学课课堂教学教师100%使用课件教学;优质课件达80%以上;
件
教研室主任带头承担教学;副高级以上承担90%以上教学任务; 8
理论课教学
每学期常规与非常规检查3次及以上(期初、期中、期末),有8
计划、目标、结果;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评教活动;
教学检查
提得供
分 佐 证
提供本学年学期工 作计划及其相关材料
抽查教师教案
抽查教学课件
教研室提供数据或查成绩报表
学生评教表;教学活动记录或相关材
料;
教师教学研究论文及教学立项人均达0.5篇(项,或有省级以上教8
教学研学成果;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一定效果;
究、改革
出示相关佐证材料
教学大有课程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良好
纲
认真执行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安排,科内有相关的教学安排,有督促、布置、检查
落实教学计划
听课情教研室主任听课8次以上、教师平均听课6次以上
况
教师培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观摩课;每学期均对青年教进行试讲;
养
命题认真、规范、艺术,难度适中;成绩呈正态
命题
判卷符合学校要求,差错率控制在0.3%以内;
判卷
每学期有全面和客观的教学工作总结;或有教学评比制度
教学总结
提供教学大纲
提供科室小课表及有关要求
提供听课记录
提供相关材料
提供上学期试题
提供上学期试卷
提供上学期教学工作总
结;
基础类课程:有实验教学大纲,不断改革实验内容,实验效果学5 生满意;
临床类课程:有实习大纲,有教学查房,带教规范,要求严格;
出示教学大纲、实践教学
课程建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或基本建设了本学科的网络课程;
设
教材建使用高质量的教材或规划教材;主编、参编或有补充教材;设
课堂管任课教师要求严格,有点名制度,学生出勤率高 理
考场管理严格,对违纪现象敢抓敢管
考场管理
教学档指定有专人负责教学资料的管理,资料完整有序; 案
合计得分
1.本表佐证材料和数据以2008年秋季学期至现在为准; 2.检查测评结论:
检查实习、实验教学
出示相关材料
出示教材
了解学生
参考上学期校区教务办考场状态评价
现场检查
在本标准中共有指标19项,每个评估指标给出了不同的权重,结合实际的评估等级A,B,C,D,加权计算得评估综合分M。M的计算公式为: M=∑KiMi
式中:Ki为实际评价的等级系数,A,B,C,D的等级系数分别为1.0,0.8,0.6,0.4;Mi是各评估项目的权重分值,∑Mi=100。
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划分标准如下: 优秀:M≥90,核心指标的评估等级均为A级; 良好:M≥80,核心指标的评估等级均为B级及以上; 合格:M≥70,核心指标的评估等级均为C级及以上; 不合格:M<70。
第二篇:餐厅服务员质量检查表
餐厅服务员质量检查表
以下是领班配合经理每天对员工工作检查
一. 服务规格:
1.对入餐厅的宾客是否问候,表示欢迎
2.迎接宾客是否使用敬语
3.使用敬语是否点头致意
4.在通道上行走是否妨碍宾客
5.是否协助宾客入座
6.是否让宾客等候过久
7.回答宾客提问是否清脆、流利、悦耳
8.要跟宾客讲话,是否先说:“对不起,麻烦您”了
9.发生疏忽或不妥时,是否向宾客道歉
10.对告别结账离座的宾客,是否说:“谢谢!”
11.接受点菜时,是否仔细聆听并复述
12.能否正确地解释菜单
13.能否向宾客提建议,进行适时推销
14.能否根据菜单准备好必要的餐具
15.斟酒是否按操作规程进行
16.递送物品是否使用托盘
17.上菜时,是否介绍菜名
18.宾客招呼时,能否迅速到达餐桌旁
19.撤换餐具时,是否发生过大声响
20.是否及时、正确地更换烟灰缸
21.结账是否迅速准确无误
22.是否检查餐桌、餐椅及地面有无宾客失落的物件
23.是否送客后马上翻台
24.翻台时是否影响周围宾客
25.翻台时是否按操作规程作业
26.与宾客谈话时否点头致意
27.是否能根据菜单预先备好餐具及佐料
28.拿玻璃杯是否叠放,是否握了下半部
29.领位、值台、上菜、斟酒时的站立、行走、操作等服务姿势是否合乎规程
二.就餐环境
1.玻璃门窗及镜面是否清洁、无灰尘、无裂痕
2.窗框、工作台、桌椅是否无灰尘和污斑
3.地板有无碎屑及污痕
4.墙面有无污痕或破损处
5.灯泡、灯管、灯罩有无脱落、破损、污痕
6.餐厅内温度和通风是否正常
7.餐厅通道有无障碍物
8.餐桌椅是否无破损、无灰尘、无污痕
9.菜单是否清洁、是否无缺页、破损
10.台料是否清洁卫生
11.背景音乐是否适合就餐气氛
12.背景音乐音量是否过大或过小
13.总的环境是否能吸引宾客
三.仪容仪表
1.服务员是否按规定着装穿戴整齐
2.制服是否合体、清洁、有无破损、油污
3.工牌是否端正地挂于左胸前
4.服务人员打扮是否过分
5.服务员是留有怪异发型
6.男服务员是否蓄胡须、留大鬓角
7.女服务员头发挺括、无污边皱折
8.外衣是否烫平挺括、无污边皱折
9.指甲是否修剪整齐,不露出指头之外
10.牙齿是否清洁
11.口中是否发出异味
12.衣裤口袋中是否放有杂物
13.女服务员是否涂有彩色指甲油
14.女服务员安夹式样是否过于花哨
15.除手表戒指外,是否还戴其他首饰
16.是否有浓妆艳抹现象
17.使用香水是否过分
18.衬衫领口、袖口是否清洁并扣好
19.男服务员是否穿深色鞋袜
20.女服务员着裙时是否穿肉色长袜
四.工作纪律
1.工作时间是否相聚闲谈或窃窃私语
2.工作时章否大声喧哗
3.是否有人放下手中工作
4.是否有人上班时打私人电话
5.是否害柜台内或值班区域随意走动
6.有无交手抱臂或手插入袋现象
7.有无在前台吸烟、喝水、吃东西现象
8.有无上班时间看书、干私事行为
9.有无在宾客面前打哈欠、伸懒腰行为
10.值班是否倚、靠、趴在柜台上
11.有无随背景音乐哼唱现象
12.有无对宾客指指点点的动作
13.有无嘲笑宾客失慎的现象
14.有无在宾客投诉时做辩解
15.有无不理会宾客询问
16.有无在态度上、动作上向宾客撒气
17.有无对客过分亲热现象
18.有无对熟客过分随便的现象
19.对宾客能否做到既一同仁,又个别服务
20.有没有对老、幼、残宾客提供了方便服务,对特殊情况提供针对性服务
第三篇: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序号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序检查检查内容 号 项目 4质量管理体系 4.1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 a)哪些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的过程(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
品实现及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其中有哪些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 b)这些过程有外包吗,对外包过程如何实施控制(纳入采购过程实施有效控制)(了解外包过程的实施、分担程度、通过7.4条款实①确认过程现控制)及应用 c)每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有哪些。d)谁是这个过程的顾客。e)这些顾客的需求是什么。f)谁是该过程的“所有者” a)过程的总流程是什么。
②确定过程顺序和相互b)组织怎样描述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用过程图、生产流关系 程图等图示吗?)(建立体系机构图;过程识别:体系文件、管理层次策划过程、制定方针、目标,确定职责和权限)c)这些过程之间有哪些接口 d)这些过程需要哪些文件 a)过程结果中所期望的特性玫不期望的特性理什么。
③确定过程运行所需准b)判定过程是否有效的准则是什么 则方法 c)组织怎样把这些准则结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及产品的实现过程之中(采购过程、检验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售后服务过程)d)经济方面的问题是什么如成本、时间、浪费等 e)收集证据有哪些适用方法。a)每个过程需要哪些资源(人力资源责任与管理过程、设
④获得必要备管理、工作标准)的资源和信息 b)有哪些沟通的渠道来了解有关信息 c)组织如何提供关系该过程的外部和内部信息 d)组织怎样获取反馈信息 e)组织需要收集哪些数据
⑤监视测量a)组织怎样监视过程的状况和业绩(过程能力、过程目标实现情况)(监视(适用时)和分顾客满意度、审核衡量什么)析这些过称 b)哪些过程是必须进行测量的(对过程监视测量、对产品监视测量)c)组织怎样才能充分地分析和利用所收集的信息(如选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技术)d)分析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如何利用这些结果。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a)组织如何改进这些过程
⑥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b)需要采取哪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现对这些过c)这些纠正预防措施实施了吗,有效吗。程所策划的d)如何实施持续改进(设定新的目标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4.2文件要求 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形成文件。b)是否编写了质量手册。c)有无标准要求的6个必须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d)为确保组织的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需要的文件有 4.2.1总则 哪些。e)标准要求的记录有哪些。f)体系文件的详略与组织规模、活动类型、过程、过程相互作用和人员的技能的程度,能否相适应。a)删减的范围、细节及其合理性。4.2.2质量手册 b)是否包含或引用了形成文件的程序。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输入、输出、接口和界面)是用文字、还是用过程图描述,是否清楚。d)质量手册本身的管理是否符合文件控制要求。a)如何规定各类文件在发放前的批准的权限,抽查有关文
件发布前得到批准状况,包括各层次、各种类型的文件。b)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文件评审。何时进行修改和重新批准及修改文件的实施情况。c)是否编制有可识别文件现行修订状态的控制清单或相应的识别方法。控制清单是否可随时提供,抽查有关文件的有效版本(包括版次及修改码)是否能有效地控制。更改文件是否有明确更改标识或相应的记录,是否经再次批准。4.2.3文件控d)文件的发放范围如何明确规定,是否能提供发放记录,制 包括复印、复制和修订文件的信息,确保在使用地点可以得到有关文件,抽查现场使用的文件是否均为有效版本,数量是否与发放记录一致。e)现场使用有效的文件是否保持清晰、能够让使用者可识别清楚。f)怎样识别和控制外来文件的分发。g)凡需保存的作废文件怎样作出明确易识别的适当标识。h)如何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是否明确了文件的范围和分类,是否包括外来文件等内容。4.2.4记录控制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①程序文件 a)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
b)程序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②记录要求 a)记录是否完整、清晰,有更改的记录,如何识别被更改 的原始记录 b)记录是否检索方便,是否有分类标识和流水标识 c)记录内容是否有明确规定。③归档、保a)如何规定归档保存范围,保存范围是否覆盖标准要求的存要求 所有记录。b)是否明确保存地点,是否查阅便利。c)是否明确各种记录的保存期,保存期的合理性如何。d)保存环境是否能防潮、防火、防虫蛀,是否安全。④记录处置 a)失效的记录表式和超保存期记录处置的及时程度。
b)怎样进行记录处理的控制。5管理职责 5.4.1质量a)质量目标是怎样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的,有否矛盾或不 目标 协调。b)质量目标中包括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是什么。c)在相关职能和各层次上如何建立质量目标,并提供向相关人员宣传、教育、验证的证据。d)质量目标定量或定性的程度,如何测量。e)对质量目怎样实施有效的管理,阶段性目标是否在实施之中,查证有关记录在案,了解总目标及有关部门现阶段目标实施状况。a)为满足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进行了哪些策
5.4.2质量管划。理体系策划 b)对质量管理体系变化进行策划时,怎样提出完整性要求。c)查实际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变更时如何确保体系的完整。5.5职责权限与沟通 a)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中职责、权限如何规定,形成5.5.1职责了什么文件,是否明确到具有质量管理职能的所有部门和人员,查相关证据。权限与沟b)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活动都落实到哪些部门、岗位。抽查若干活动看其职责、权限是否明确。通 c)职责、权限是否交叉,是否有矛盾,着重查总职责描述、职能分配表(若提供时)和相关过程,活动的描述是否一致。d)查职责、权限得到充分的沟通的证据。抽查若干不同层次人员看其对本岗位职责、权限了解的程度。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a)最高管理者以什么方式,确定一名管理者为管理者代
5.5.2管理表。(澄清管理代必须是组织自己管理层员身份)b)有何证据表明管理者代表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以及者代表 与具体过程中的职责是否一致。c)如何规定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权限,有何证据表明其在履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建立、实施和保持方面的权力,如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有效性。d)能否提供履行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改进需求的证据 e)为在整个组织中提高全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开展了哪些活动,效果如何,证据是什么。f)在对外联系方面,负什么责任。5.6管理评审 a)以何种形式明确最高管理者主持组织的管理评审,并实
5.6.1管理评施了管理评审 审要求
b)规定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是多长,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管理评审计实施的情况,若超出间隔有无合理的说明。划:包括管评c)保存管理评审记录包括哪些,管理评审报告如何发放。时间、参加人d)能否提供评价组织的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员、地点、评性的证据。审时各部门e)能否提供评审中找到改进的机会(体系、过程、产品)提交的资料的证据。内容及准备f)能否提供评审中识别出质量管理体系适应环境而变化工作职责、评的证据。审/评审会议安排 g)评审中是否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内容(评价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体系变更需要,包括方针、目标变更需要)a)内外部审核的结果(含一、二、三方审核)
5.6.2管理评b)顾客反馈含投诉和抱怨。审输入
c)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例如:同比增长率)管理评审输d)产品的符合性。入是否包括e)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如右边8点内f)对前次管理评审改进的有效性跟踪结果,以及对未完成容 的事项采取了什么措施。g)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含质量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资源、产品和流程等)h)改进的建议(包括体系、过程、产品)a)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改进目标和措施。
5.6.3管理评b)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有效性的改进目标和措施。审输出
c)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目标和措施。管理评审输d)资源需求 出的内容是否清楚、完整、具体包括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右边4项 6资源管理 a)提供为实施、保持及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资源需 6.1资源求情况。最高管理者如何识别资源需求。能否及时配置所需资源。提供 b)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资源满足程度,特别是对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过程和岗位的资源情况。c)为增强顾客满意能提供哪些配置所需资源的证据。6.2 人力资源 a)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电工、叉车工、锅炉工、6.2.1总则 电梯工等)能否胜任本岗位工作。b)抽查上述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是否齐全并能否被证实。a)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电工、叉车工、锅炉工、6.2.2能力、培电梯工等)能否胜任本岗位工作。训和意识 b)抽查上述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是否齐培训有效性全并能否被证实。评估:
1、课a)如何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须的能力。程本身的评b)提供什么内容的培训或采取什么措施满足上述要求。估,教材、教c)特殊工作岗位界定是否适当;对从事特殊工作岗位人员育水平、方的培训如何进行,如何进行能力和资质认定。(岗位评价法、时间。
2、表)学员考核成d)对员工进行了质量意识教育情况,员工能否认识本岗位绩评估:笔活动与实现质量目标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试、面试、现e)评价采取不正当手段措施的有效性,抽查管理、执行和场提问、答验证三个方面人员,验证培训或其他措施的有效性,包括辩、心得报告学员意见调查。等,评分和评f)如何规定应保持的培训记录的范围。级。
3、实际g)抽查各层次和职能部门人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记操作能力评录是否符合要求。估,包括知识h)抽查培训计划、总结和考核材料,抽查证件以及试卷的的掌握和运保存等工作是否本组织的规定。用能力、创新能力。
4、工作绩效评估包括培训前后合格率、计划完成率和工作效率等。6.4工作环a)是否确定组织达到产品符合要求的工作条件。境 b)如何控制上述条件达到要求。c)抽查环境条件(如:物理、环境和温度、湿度、洁净度及粉尘等)是否满足要求。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d)如何考虑社会的、心理的条件(如: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更好地发挥组织内人员的潜能)来满足要求。7产品实现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a)规定策划的要求内容明确程度。
①策划的b)如何策划产品实施所需的过程(如提供流程图等)。c)产品实现的策划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要求 致的程度,有哪些文件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d)产品实现的主过程(如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检验等),和支持过程(如:方针、目标管理、文件管理、记录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是否都进行了策划。a)策划的内容是否包括: ②策划的①明确产品质量目标和要求,体现在哪些文件中。②识别确定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内容 ③确定文件的要求。④确定所需的资源。⑤确定在适当阶段产品所要求验证、监视、检验试验活动。⑥产品特性玫要求的接收标准。⑦产品实现过程所需的记录。(工艺参数监控和检验记录)b)策划的输出如何体现是否便于组织实施。c)组织是否将此条款的要求应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的开发。d)对新产品、有特殊要求的产品、项目或合同是否编制了相应的质量计划。(如:招标策划、投标策划)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a)产品销售方式(是否有网上销售)
7.2.1与产品b)确定顾客规定的要求是否包括对产品固有特性珠要求有关的要求(如:性能、可靠性等)、对产品交付要求(如:交货期、的确定 包装等)及对产品支持方面要求(如售后服务等),以何种文件形式来表达和传递。有哪些不同的顾客,他们的要求都有什么。c)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识别、确定隐含要求,隐含要求是什么查证据。d)产品涉及的法律要求(包括环境、安全、健康等方面与产品及产品实现过程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强制性标准)有哪些,是否均已收集齐全(3C、UL、CE、GB、RS、许可证等)e)是否包括组织的附加要求(如规定目标成本)。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怎样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产品要求已得到规定)
①评审要b)评审是否在承诺之前进行,如在投标、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及在合同或订单更改之前。求 c)是否明确了评审的方式、评审部门或人员。d)参加评审的人员是否清楚地表达了意见,评审能否识别出问题。e)口头订单(没有形成文件)在接受前是如何被顾客认可的,通过什么方式得到顾客同意。a)产品要求是否得到规定,是否明确无误地表达了各项要 ②评审内求。b)与以前表述不同的要求(如:中标后签定合同与投标书容 之间的差异)是否得到解决。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抽查合同履约率。a)是否有要求变更控制准则。
③产品要b)查变更由何方提出,变更如何得到双方认可,是否形成文件,并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或人员。求变更 c)涉及到重大的修改是否经过评审,能否提供证据。a)是否有保存评审结果记录和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 ④记录 的规定。b)抽查若干合同评审结果的记录及其引发的措施的记录。c)保存的记录是否完整,保存在何部门。d)是否满足保存期的要求,是否便于检索使用。e)适当时评审记录是否包括对产品目录、样本产品广告等内容的评审。⑤隐含的要a)有无获取顾客隐含信息来源的渠道。
求信息的获b)获取顾客隐含要求信息的职责是否明确。取 c)是否确定了顾客的隐含要求。a)沟通涉及哪些内容(如:产品广告、目录、宣传册,产 7.2.3顾客品实现过程中对合同的处理,顾客关于产品的询问和反馈),如何确定与顾客沟通的渠道,以及具体沟通的安排。沟通 b)如何获得有关产品信息。c)如何回答询问,查提供答复的证据。(客户查询)d)能否提供合同、订单和处理的证据,包括修改的受理和顾客确认的证据。e)顾客反馈信息如何实施管理,怎样进行分析汇总,分析汇总用了什么统计方法,分析的结果是什么。f)抽查顾客投诉能否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g)抽查对顾客投诉和抱怨进行闭环管理的证据。h)维修网点、售后服务、客户投诉、用户电话回访、“365”客服、门前上门维修、市场信息。7.3设计和开发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a)是否对所有的产品都实施了策划,抽取1-2个典型产品,7.3.1设计和查设计和开发策划的全过程。开发策划 b)编制什么样的设计计划,计划是否清楚地表明在设计适(适当时策当阶段安排了各种质量活动。各阶段的划分能否符合产品划的输出应的特点。予以更新)c)计划中是否明确各阶段的职责和权限。d)计划中适当地安排了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情况。e)计划中安排相应的进度要求,明确的情况。f)计划是否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需要时而进行修改,修改后是否审批并及时传递。g)是否规定设计过程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h)是否能提供参与设计过程的不同部门和专业之间在设计不同阶段接口(如:外部组织、部门、小组、顾客等组织接口、信息传递、会审、协调、督促、检查等技术接口)的有效证据。i)与设计有关的信息是否能及时传递给参与设计的部门或岗位。j)出现设计差错时怎样发现和消除。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a)具体项目(产品)的确定。
①设计和开b)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及其他适用性能要求(如感官特发输入要求
性等)(与产品要c)涉及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求有关的输d)所必需的其他要求(如:存贮或搬运方面的特定要求)。入是否有记e)适当时以往类似设计的信息(如:以往设计的优点、经录,记录是否验或不足)。包括如右边7f)明确输出提交的期限。条)g)从总体上看设计目标和约束条件是否清晰。a)对设计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是否进行了评审。②设计和开b)设计输入中的不完整、不清楚和自相矛盾之处是否得到发输入的评识别。审 c)上述不完整、不清楚和自相矛盾之处是否得到解决。a)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7.3.3设计和b)放行前得到批准。开发输出 c)能否满足输入的要求。(设计输出d)对采购、生产和服务的动作提供的适当信息。文件有哪些,e)明确了验收准则(即合格产品的接受条件)其要求是否f)确定产品正常使用和安全性方面必不可少的特性。明确包括右边的内容)a)评审的对象是什么,评审的时机在何时,评审的方式怎
7.3.4设计样,是否按设计和开发计划设置的评审点,开展了系统的评审。和开发评b)评审意见是否清楚地评价了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求的能力。审 c)评审是否识别出问题并及时提出采取必要的措施。d)是否有与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部门的代表参加;必要时评审是否包括顾客或供应商,是否邀请了其他专家,在什么情况下邀请专家。参与评审的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e)是否有保存评审及跟踪措施记录的规定,能否提供评审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f)评审记录能否反映评审过程,是否对所有的评审意见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有无遗留问题。a)是否按设计和开发计划规定的验证点进行设计和开发 7.3.5设计的验证。和开发验证 b)用何种验证方法,验证有效性如何,证据是否充分,验证能否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可对照检查)c)验证是否识别出问题并及时提出需采取的必要措施。d)验证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反映验证过程、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a)是否按设计和开发计划进行了设计和开发的确认。7.3.6设计
b)确认是在何阶段进行的,由谁来组织进行确认,如何围和开发确认 绕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进行。c)进行局部确认时能否满足要求。d)确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e)确认是否识别出问题,是否及时得到处理。f)确认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反映确认的过程,及确认中明确需采取的任何必要措施。a)是否明确何时应对设计和开发更改的需要进行评审、验7.3.7设计
证、确认,以及对更改实施人员和评审验证人员的要求。和开发更改b)如何识别设计开发的更改,具体的更改是否符合规定要的控制 求,是否按管理体系文件更改的要求实施。c)设计开发的更改在实施前是否得到批准。d)设计开发的更改的评审是否包括评价对产品组成部分(如:材料、零部件)或已交付产品的影响。e)记录是否包括更改的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7.4采购 a)如何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以什么方式明
7.4.1采购过确对供方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是否明确对供方程
控制要求(如:根据所采购产品对组织的产品实现过程及(生产能力、组织提供的最终产品的影响大小而确定控制类型和程技术能力、仓度),是否体现了采购产品的重要程度和供方业绩。储、来料控制b)对于选择供方的过程,质量管理部门是否有充分的发言能力、质量体权。系等方面进c)所选择的供方是否按准则要求进行重新评价。并对合格行评审、评估供方名录实施动态管理。是否具备供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d)合格供方名录是否传递到有关部门。应合格的相e)抽查3--6个月报验单是否供货单位都是评价合格的供关产品的能方。力)f)能否提供对供方实施控制的证据,证据能否表明控制符合准则。g)是否保存了对供方评价以及评价引起的任何措施的记录。h)例外采购怎样进行控制(如例外采购的审批和加严检验),查控制的证据。i)对从中间商进行采购怎样进行控制。a)拟采购的产品,在采购文件中是否被清楚地描述,查
7.4.2采购3--5份采购合同和采购规范,看采购文件分发的控制情况。信息 b)采购信息是否包括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特别是供方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发生变化时,是否要求这些变化得到批准。c)采购信息是否包括对供方人员资格的要求及认可方法。d)采购信息是否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及评价方法。e)采购文件发放前,如何确保采购要求是充分的与适宜的。a)是否确定了对采购产品的验证要求。7.4.3采购b)是否按确定的要求实施检验或验证,以确保满足要求。c)当组织或顾客在供方现场实施货源处验证时,是在采购产品的验合同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并予以实施。证 7.5生产和服务 ①规定准则 a)是否规定过程评审和批准的准则,对这些过程按照准则
进行控制的情况。b)是否充分识别了特殊过程。(①该工序的产品质量不能通过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②该工序的产品质量需经过破坏性实验或复杂昂贵方法才能测量③该工序的产品质量特性无法测量或不合格的质量特性要在使用后才能显露出来)a)对特殊过程如何实施确认,并提供确认证据。②过程确认 b)能否确认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a)是否对设备实施认可。③设备、人b)是否对岗位人员进行考核鉴定。员、过程 c)上述过程是否使用特定方法和程序。a)是否规定了对确认记录的要求。④记录 b)能否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确认要求。a)什么情况下需要再确认。⑤再确认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b)再确认的时机。c)查再确认证据。(特殊过程确认报告、作业文件、设备、工装、员工上岗证、小样试验结果、过程参数、监视记录、工艺试验大纲等)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a)是否明确了产品实现全过程标识的要求。
①产品标识
b)用何种方式标识,能否区分类似的产品。查生产和服务(产品标识现场及仓库,是否对产品都作出了所要求的标识。卡、物资收发c)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是否作出惟一性标识,并有相应卡、工序卡、的记录 产品工序周转卡。产品标识:待检、合格、不合格、待返工、待处理)②状态识别 a)是否明确了监视和测量状态的标记。
b)以适当方式标出监视和测量(检验和试验)状态有哪些。c)能否区别其状态对具有有效期或易变质的产品怎样控制其时间状态。a)怎样对标识进行防护。
③对标识的b)标识是否符合标识的基本原则(如标识与被标识物不能要求 分离,标识转移);标识丢失或模糊不清时,是否控制流转,进行识别,重新标识后再正常流转。a)如何识别顾客财产,顾客的知识产权、个人隐私等是否
7.5.4顾客得到有效保护。b)对顾客财产是否进行了验证。财产 c)怎样保护和维护顾客财产。d)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不适用的情况时是否作记录,是否及时向顾客报告。7.5.5产品防护 a)查有关防护标识的信息和措施(如:防碰撞、防雨淋、①标识 起吊重心位置)。b)保护上述标识的措施有哪些。a)原材料、物品进货,生产服务提供。甚至交付全过程是 ②搬运 否采取有效措施和选择特定的搬运方法,确保产品特性不受损伤。b)是否配置了适宜的工具和搬运设备。c)查对搬运人员的培训情况,搬运过程能否防止磕碰、划伤、污染和损坏。a)是否明确了包装的技术条件(包装材料、包装物内相对 ③包装 固定、标志、包包装过程和验收要求)。b)包装材料是否实施进货检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c)包装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合格证、装箱单、使用说明书是否齐全。d)是否有包装标志,标志是否符合要求。e)包装后如何放行。a)是否配合了仓贮的适宜场地或库房。
④贮存 b)是否制定了贮存和管理的方法(发货、出入库、特性控制)。c)收发货是否保存记录。d)对易变质的库存物是否规定适宜的周期检查,并提供周期检查记录。e)仓贮物品的码放高度怎样控制。⑤保护 a)对有重要的或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是否采取了保护和 隔离措施。b)是否有分类堆码或存放的规定,并予以执行。c)对易燃、易损的产品是否按规定实施。7.6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 a)是否确定了监视和测量要求,如何确定所需的监视和测
①控制要求 量设备,能否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有效的证据。确定了哪些监视和测量设备,从监测设备台帐了解总体情况。b)确定的监视和测量活动是否可行,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程度。a)测量设备如何按周期或使用前对照国际或国家承认的 ②周期校准有关基准要求,对需要校准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校准,或验证 对只需验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如何进行验证?查校准或验证周期表及执行情况,看受控率。b)如果没有国际或国家承认的校准基准时,是否自行制定相应校准方法?组织共的多少自行制定的校准方法,其依据是什么? c)是否对需调整的设备有专门人员实施调整或自行调整,调整后是否加封缄。d)能否确保防止调整失效。a)监视测量设备是否具有能表明其校准状态的标识或经
③校准状态 批准的识别记录。b)校准状态标识是否得到保护,是否清楚地表明校准有效期。a)监视测量设备是否具有能表明其校准状态的标识或经
④偏离校准批准的识别记录。状态 b)校准状态标识是否得到保护,是否清楚地表明校准有效期。a)发现监视和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是否及时通知该
④偏离校准设备的持有者。状态 b)持有该设备的部门怎样对受影响的监视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c)评价后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措施,并保持记录。a)识别确定需控制的计算机软件有哪些。
⑤计算机软b)对这类软件是否进行了周期或使用前的验证,并按规定件 周期加以确认。c)抽查几个起检验作用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软件,看其是否符合控制规定并保存记录。a)是否明确了正确的,能保持准确度和适用性的搬运、维 ⑥性能保持 护和贮存方法。b)抽查几台/件经过维护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看其能否保持准确度和适用性 a)是否明确了正确的,能保持准确度和适用性的搬运、维
⑦校准或验护和贮存方法。证记录 b)抽查几台/件经过维护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看其能否保持准确度和适用性 a)是否明确了正确的,能保持准确度和适用性的搬运、维 ⑦校准或验护和贮存方法。证记录 b)抽查几台/件经过维护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看其能否保持准确度和适用性 a)是否明确保存校准记录的范围及保存期。
⑦校准或验b)保存的记录是满足规定要求。证记录 8测量分析和改进 a)组织策划并实施了哪些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8.1总则 b)查与产品符合性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关的监测、分析和改进过程的哪些,其实施与策划是否相等。c)查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有关的监测、分析和改进过程有哪些,其实施与策划是否相等。d)分析过程包括应用哪些适用的统计技术(如:SPC统计过程控制、抽样检验等)。查相应统计技术的结果及其如何发挥预期的作用。8.2监视和测量 a)是否将顾客满意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 8.2.1顾客满方法。(交付产品质量数据、用户意见、流失业务分析、意 顾客赞扬、担保索赔)b)获取和利用顾客满意程度的方法是什么,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如何,除问卷调查外如何综合考虑日常的顾客投诉。c)怎样利用对顾客意见的监测、分析的结果来改进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8.2.2内部审核 ①程序文件 a)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
b)程序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a)查本的审核方案策划及实施情况。
②审核方案 b)审核方案是否考虑对质量影响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和前次审核的结果。c)查每次审核计划日程安排是否针对不同部门、过程活动确定适宜的审核内容及持续的时间。a)内审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取得资格认可,是否被正式聘
③内审人员 用,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b)内审人员选择能否确保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过程的客观性。c)与受审核部门有直接或间接责任的人员是否参与了该部门的审核活动。a)审核记录是否完整。(询问、观察、抽样的方式、查阅
④内审记录 文件资料记录、逐项收集客观证据作出判断)b)查所提供的审核计划、审核报告、不符合报告和检查表等审核记录之间的关联及其有效性。判断不符合报告中不合格事实描述、条款号及不合格理由的正确性。c)内审记录是否明确保存期。a)责任部门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是否及时分析原因制
⑤内审不符定纠正措施。合的纠正措b)纠正升旗是否付诸实施且有效。施和验证 c)对纠正措施有效性是否进行了验证。
⑥提交管理查提交管理评审的证据。评审 a)查确定监视和测量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范围合理性,是否 8.2.3过程的明确何时对何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方法监视和测量(如:对哪些过程采用监视方式,对哪些过程采用测量方式,采用什么样的监视或测量方法)。b)抽查若干重要过程,看这些方法能否证实过程所研究策划的结果的能力。c)未达到策划结果时是否进行纠正并采取纠正措施。a)查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进行的策划,且验证产品要求得
8.2.4产品的到满足的证据。监视和测量 b)在产品实现过程的何阶段进行监视和测量,其结果是否符合相应的接收准则(对制造业一般可以进货、过程和最终阶段分别抽样检查),各类产品的特性
是否按策划的安排及时受到监测。c)如何确保各项监视和测量活动已圆满完成才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d)何时何处得到顾客批准和授权人员批准,放行了产品。抽查“回用单”等偏离许可和让步记录。e)查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监视和测量记录情况,记录中是否指明授权放行产品的人员。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8.3不合格控制 a)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①程序文件 b)程序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a)不合格品如何得到识别和控制。
②不合格品b)是否能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的使用。控制要求 c)是否明确了不合格品控制和处理的职责和权限。a)采取了什么措施,清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品
③不合格品b)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是否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处置 准和顾客批准(适用时)c)采取了什么方法,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a)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纠正后,是否按策划的安排进行验
④不合格品证。被纠正的验b)不合格品被纠正后验证由谁来实施。证 c)验证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规定的接收条件接收。a)交付后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不合格是否采取了措施。⑤交付后的b)采取的措施是否考虑与不合格影响或者潜在影响的程不合格品 度相适应。a)不合格性质记录包括哪些(如:尺寸、形状、性能或按⑥记录(质
严重、一般等来分类)量信息反馈b)查对不合格品所采取任何措施的记录 单、不合格c)查对不合格品让步及其批准的记录。品评审处置单、检验记b)查对不合格品所采取任何措施的记录 录)c)查对不合格品让步及其批准的记录。8.4数据分析 c)查对不合格品让步及其批准的记录 a)规定的收集数据和分析方法是什么,在何过程采取哪种
①数据分析方法,预期结果是什么。要求 b)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如何。c)如何通过分析识别需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a)如何获得监视和测量的信息。②数据来源 b)是否确定数据来源的渠道。c)查提供数据输入的证据及其可靠性、合理性。b)是否应用了统计技术,抽查5例统计技术应用,看其怎 ③数据分析样进行数据分析并利用分析结果实现改进。输出 c)信息和数据在组织的决策中怎样发挥作用。A数据分析 8.5改进 a)是否建立和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8.5.1持续改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b)查最高管理者具有持续改进的意识的证据。进 c)组织为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考虑了哪些活动(如: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营造激励员工的氛围,通过内审和数据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不稳定因素,通过管理评审,发现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持续改进机会等),提出了什么目标,能否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持续改进的证据。8.5.2纠正措施 a)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①程序文件 b)程序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a)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②评审不合b)程序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格 a)是否有效地处理并评审不合格(含顾客投诉)。b)是否明确什么情况下必须对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的原则。c)查所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与所定原则相符合的程度。a)是否分析和确定了不合格的原因。
③评价措施b)怎样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要求。的需求 c)纠正措施是否与该不合格的影响相适应。④纠正措施a)是否确定和实施所要求的措施。及其评审 b)能否提供评审所采取的措施的证据。c)纠正措施有效性的证据有哪些。d)有效的纠正措施纳入文件更改的情况。⑤记录 是否记录了实施所采取措施的结果。8.5.3预防措施 ①程序文件 a)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b)程序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②潜在不合a)如何识别潜在的不合格。格的原因 b)能否确定潜在不合格的原因,用何方法确定。③预防措施a)怎样评价预防措施需求。要求 b)预防措施是否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④预防措施a)是否确定和实施所要求的预防措施。及其评审 b)能否提供评审所采取措施的证据。c)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证据是什么。d)有效的预防措施纳入文件更改的情况。⑤记录 是否记录了实施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第四篇:运动模式的质量检查表
运动模式的质量检查表
上肢和肩胛带的运动模式质量检查 一级
1. 在上肢摆放到伸展上举位时,患者是否能 保持这个姿势
是否伴有内旋
是否伴有外旋
2. 患者是否能把伸展的上肢从上举位降到水平位,然后再上举
从前方向下
从侧方向下
是否伴有内旋
是否伴有外旋
3. 患者是否能把外展的上肢降到体侧,然后再复原位
是否伴有内旋
是否伴有外旋
二级
1. 患者能否抬起患臂
触摸健肩
用手掌
用手背
2. 患者能否在上举患臂
是曲肘触摸头顶
有否旋前
是否旋后
3. 患者能否于双肩关节
外展时,双手交叉于枕后
是否屈腕
是否伸腕
三级
1. 患者前臂和腕是否能旋后
不伴有患侧躯干侧屈
同时伴有屈肘和屈指
同时伴有伸肘和伸指
2. 患者能否在前臂旋前时肩关节不内收
3. 患者是否能外旋伸展上肢
在水平外展位
在体侧
在上举位
4. 患者能否在前臂旋后时屈伸肘关节 去摸同侧肩部
从上肢在体侧开始
从上肢水平外展位开始
腕和指运动模式质量检查
一级
患者能否把手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坐在床上侧身将手放上
伴有五指内收
伴有五指外展
二级
患者能否张开手拿东西
伴有屈腕
伴有伸腕
伴有旋前
伴有旋后
伴有五指内收
伴有五指外展
三级
1.患者能否握拳然后再张开五指 伴有屈肘
伴有伸肘
伴有旋后
伴有旋前
2.患者能否活动单个手指
拇指
食指
中、环指
小指
3.患者能否做对指
拇指与食指
拇指与中指
拇指与小指
髋、下肢和足的运动模式质量检查 一级
患者能否在屈膝时不伴屈髋
伴有足背屈
伴有足跖屈
伴有足内翻
伴有足外翻
二级
患者能否在两腿伸展、外旋、足背屈外翻、足跟并拢时俯卧
摆放这种姿势后能否保持
治疗师将患腿摆放于内旋位,患者能否 外旋使双足并拢
患腿能否在没有帮助下内外旋转
三级
1.患者能否在屈双膝至90°过程中保持 双足跟并拢、接触
伴有患足内翻
伴有患足外翻
2.患者能否在保持患膝屈曲90°时做背 屈和跖屈
伴有患足内翻
伴有患足外翻
不伴有膝关节运动
第五篇:质量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检查表
GB/T19001—2008标准审核要点指导书 简 略 写 法 审 核 要 点 1 范围 1 范围 1.组织QMS覆盖范围和过程是否有缺失? ·QMS范围和过程完整性 2.组织QMS对标准条款的删减?查:删减的合理性。·删减的合理性 4.1 总要求 4.1 总要求 1.组织是否按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QMS? 识别的 4大过程(及子过程): 2.组织QMS过程、过程间顺序及关系是否被确定和管理? ·按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 3.QMS关键过程所需资源和信息充分,足以支持过程有效运行和监控? 持和改进QMS 4.QMS及过程测量和监控点确定并有效否?监控结果有否分析、改进? ·过程、顺序及关系的确定和 5.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外包过程及控制情况 管理
(此条款是对QMS的总要求,是在对QMS全面审核后,对QMS所进行的综合判 ·关键过程资源和信息充分性 断。本条款不适宜进行单独审核。)·QMS及过程测量和监控的确 定,结果的分析和改进 ·外包过程及控制(仅是对QMS的综合判断,不单独进行审核)4.2 文件要求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4.2.1 总则 了解组织的QMS文件结构,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结构(范围和媒体): — 质量方针和目标 方针及目标、手册、程序、1
— 质量手册 其它操作文件、外来文件和 — 至少6个程序文件(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
记录 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符合、适宜、可操作性的评价)— 过程策划、运行、控制的文件 — 记录 4.2.2 质量手册 ·从手册和认证合同,查文审 4.2.2 质量手册 意见的修改 查认证合同、手册以及文审表: ·QMS删减及合理性 1.手册是否按文审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审核组长应对其审核、(· 范围,包括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 并记录)·程序文件或对其引用; 2.通过现场审核,评价QMS删减的内容是否合理,描述是否清楚?)·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述。():本条款括号内容内审、咨询应审核 4.2.3 文件控制 4.2.3 文件控制 1.(文审)程序与标准符合性 ·程序符合性 2.(文审)受控文件的范围是否界定清楚: ·范围界定(方针、目标、手册、程序及所需文件、相关产品的法规和产品标准)·查:编审批发改废评审 3.抽查:编、审、批、发、改、废、评审 ·查:外来文件识别及分发 4.外来文件的识别及分发 4.2.4 记录控制 4.2.4 记录控制 1.(文审)程序符合性(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和处置)·程序符合性 2.(文审)范围界定及不同媒体记录 ·范围、标识、检索、填写 2
3.程序的有效实施 ·保存、保护、媒体、处置 5 管理职责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5.1 管理承诺 1.如何向组织传达满足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问如何: 2.如何保证资源的职责落实 ·传达满足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3.自己控制哪些资源及存在问题 ·保证资源的职责落实 ·存在问题及措施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是否清楚组织在确定顾客要求(见7.2.1),满足顾客要求(见8.2.1)·要求确定、满足方式(7.2.1)
方面的状况及出现问题的解决? 状况及问题(7.2.2)、(8.2.1)2.通过什么方式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满足(要结合7.2、8.2.1 的解决(7.2.3)等来体现其充分性、有效性。)[· 确定、满足顾客要求的充分有效性 ](要结合7.2、8.2.1体现)5.3 质量方针 5.3 质量方针 1.质量方针文件化并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 ·文件方针批准、发布及传达 2.质量方针的内容与本组织宗旨是否相适应 ·适应宗旨;体现满足顾客与 3.通过文审及谈话证实体现满足顾客与法规要求、QMS持续改进的承 法规要求、持续改进的承诺 诺 4.是否清楚方针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评审,以保持方针的持续适宜性? ·评审时机及证据 评审的时机? ·提供目标建立和评审的框架 5.方针能否为目标的建立和评审提供框架 3
6.方针是否传达到组织内成员,并抽查证实。5.4 策划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 5.4.1 质量目标(查阅及面谈)1.面谈或查阅目标文件 ·体现满足顾客和法规要求,2.体现有能力稳定地满足顾客和法规要求以改进及持续增强顾客满意 以改进、持续增强顾客满意 内容 3.包括了满足产品要求(固有特性)内容 ·产品要求(内容)4.与方针相一致并体现质量方针的要求 ·与方针(相)一致 5.可测量性及展开(实现质量目内容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与不同层次 ·可测量性及展开
如决策层、执行层、作业层等),并实施 ·时限性及(可)追求性 6.目标体现出时限性及可追求性 ·更改评审及实施 7.目标更改得到评审,并按文件控制要求实施 ·完成情况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1.从手册的文审及现场审核中证实企业对QMS正常情况下的策划满足 ·查证:现有情况下策划满足 4.1及目标的要求 4.1及目标要求 2.特定产品、项目、合同的策划及质量计划 ·特定情况策划及质量计划 3.QMS的变更策划,变更及与变更有关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并保 ·变更策划:规定过程和资源 持QMS的完整性 并QMS完整性保持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4
5.5.1 职责与权限 5.5.1 职责与权限 1.询问对QMS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规定和沟通 ·职权、关系规定和沟通 2.现场审核时,抽查部门和人员以证实其职责权限与规定的相一致。(·现场查与规定一致性)5.5.2 管理者代表 5.5.2 管理者代表 1.正式任命了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 ·管代任命及职责履行: a)确保QMS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a)建立、实施和保持QMS的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QMS业绩和改进需要; 过程 c)确保在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b)报告QMS业绩和改进 d)就QMS有关事宜与外部的信息交流。c)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2.问管理者代表如何履行以上职责的? d)QMS事宜的外部联络 5.5.3 内部沟通 5.5.3 内部沟通 1.组织内部门间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对QMS有效性的沟通及内容 ·沟通过程及内容: 2.今年目标的完成、方针的实现情况如何向全体员工沟通? — 方针、目标沟通 3.今年重大的质量问题、顾客投诉、或比较好事情与全体员工的沟通 — 重大质量、投诉或成绩的 沟通 5.6 管理评审 5.6 管理评审 1.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QMS进行评审 • 计划间隔 2.管理评审输入: • 输入内容(七项)及分析: 1)内容包括: [ a)审核结果; 5
a)审核结果; b)顾客反馈; b)顾客反馈; c)过程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c)过程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实物质量); d)预防和纠正措施 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态; e)以往管评跟踪措施 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f)影响QMS的变更 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g)改进的建议 g)改进的建议。• •QMS三性评价 2)输入是基于事实和信息的分析 • •评价QMS改进和变更 3)就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系统的评价 4)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需要 3.管理评审输出包括: • 输出:(报告)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包括方针目标);[a)QMS及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方针目标、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b)产品的改进 c)资源的需求。c)资源的需求] 4.管理评审记录 • 输出及措施跟踪记录 5.输出结果、措施跟踪及记录 6 资源管理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提供 6.1 资源提供 1.为实施、保持、改进QMS过程,达到顾客满意,组织能够及时确定 •资源的确定、提供和使用的 并提供所需资源? •验证、管理及维护 关键、特殊过程资源是否充分、适宜?(查或询问策划的6.2、6.3、6.4文件)6
2.组织对资源的确定、提供、使用是否进行管理、验证,消除不适当 资源,不适当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6.2 人力资源 6.2 人力资源 • 能力要求及评价记录 1.能力要求 • 措施、培训及有效性 2.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方面能力的判断 •(问:员工工作相关重要性及 3.针对能力的需求提供相应培训(计划)或措施? 有关目标和实现)4.从人员胜任的角度评价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查:教育、培训、技能、经 5.查问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重要性及与有关的目标和实现 历记录 • 查:关键、特殊过程和特殊工6.查阅与QMS规定职责人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适当记录
种、化验、检验等工作人员的资格 6.3 基础设施 6.3 基础设施 1.确定并提供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查清单。•确定、提供 2.存在因基础设施不足可能造成产品的不符合? •查过程设备及其他设施台帐 3.基础设施的维护(包括工装与支持性服务): •查维护保养计划及实施 6.4 工作环境 6.4 工作环境 1.确定并提供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 • 确定、提供、管理(特殊工作环境规定、提供及管理)2.存在因工作环境不足可能造成产品的不符合 3.工作环境的维护情况
产品实现 7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1.对QMS范围产品的实现过程的策划包括: •主要过程确定:(7.2~7.5)a)确定文件化的产品质量目标和要求; a)产品目标、要求确定 b)文件描述产品实现所需过程(工艺或过程流程图)包括关键、特 b)文件描述的过程和关键、殊过程及控制方法; 特殊过程及控制方法 c)确定为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的文件; c)运行、控制文件 d)确定实现产品过程中所需的资源; d)过程资源的确定 e)规定过程所需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成品 e)验证、确认、监测活动及 和过程产品的验收/接收准则; 产品验收准则 f)确定证实产品/过程满足要求所需的记录。f)要求的记录 2.产品实现的策划是否和QMS的其他过程(除第7章外)要求相一致 •与其他过程的一致性 3.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策划及质量计划 •特定情况策划及质量计划
•(策划与其他过程的一致性评价)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7.2.1 产品要求的确定 1.对顾客的要求(包括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的识别及确定 •抽:合同评审表及合同,查 2.没有明确,但规定或已知预期用途要求(产品的固有特性)的确定 四项要求的确定 3.与产品有关法规要求确定(环境、安全、健康)(明示、隐含、法规、附加)4.根据自身需要确定的其他附加要求 • 口头要求确认 5.以上要求以什么形式确定,如果未形成文件,查问相关的职能人员 • 确定的要求转化(设计或其他 8
回答的一致性 过程如7.5的输入)6.对以上识别的要求转化为设计开发及生产服务的输入 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1.从合同台帐,包括口头、电话记录中,抽查常规、特殊合同与口头 • 查承诺前的评审:(常规、特殊)定单在向顾客承诺提供产品之前的评审 [a)产品要求明确规定
评审内容包括: b)不一致要求的解决 a)对产品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c)有能力满足使用、交付和服务 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要求得到解决 要求 c)有能力满足产品的使用交付和服务等要求 ]d)评审结果及措施记录 d)保持评审结果及措施的记录 • 口头要求评审 2.对顾客没有形成文件的要求的确认,•(宣传资料评审)3.抽查产品要求变更的评审记录及文件修改记录,并传递到相关人员 4.在产品宣传时对提供的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内容的评审 7.2.3 顾客沟通 7.2.3 顾客沟通 1.与顾客沟通的方式及职权明确并安排 • 方式、职权及产品信息确定 2.对产品信息确定形式(例如产品目录、产品使用说明书等)• 问讯、合同处理、修改实施 3.查顾客问讯、合同或定单处理、修改的实施 • 产品问题反馈及沟通 4.查顾客反馈、投诉及向顾客的反馈记录 7.3 设计和开发 7.3 设计和开发 9
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1.设计和开发依据(调研报告、建议、合同等)•设计和开发依据 2.设计和开发策划明确:(.设计和开发计划)(调研报告、建议、合同等)a)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包括完成期限)•计划的阶段及(包括完成期)b)设计和开发各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 各阶段评审、验证、确认 c)有关部门和人员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不同阶段、活动中职责与权限 和人员职权 3.对设计和开发之间的接口管理,分工明确,确保有效沟通 •接口、分工及有效沟通 4.策划输出随设计、开发进展的更新 •策划输出随进展的更新 5.设计各阶段所需资源充分,人员能力胜任(输出一般是设计开发计划)(注:设计和开发策划的输出形式一般是文件,也可以是不同媒体)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1.设计和开发输入内容的确定并记录。输入的内容包括: • 输入内容:(设计任务书)a)功能和性能要求; [a)功能和性能要求 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适用的法规要求 c)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C)类似设计提供信息 d)其他要求(包括包装、运输、贮存、维护、环境等)。d)其他要求(包装、运输、贮存、维 2.对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充分、适宜性评审 护、环境等)] a)评审输入是否能满足已确定的产品要求; b)设计输入适宜、全面否?有无过期、漏项、违反法规要求的内容 • 输入充分、适宜性评审: c)有无互相矛盾、不完善、不清楚的内容 [ a)输入能满足已确定的产品要求 b)输入应完整、清楚,且不能自相 10
] 矛盾 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 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 1.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形式便于对其输入要求进行验证 • 输出便于对输入验证 2.抽查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 抽查输出(4项): a)满足输入要求; [ a)满足输入要求 b)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适当信息(材料清单、图样、说明书等)b)提供采购、生产、服务信息 c)包含或引用验收准则如:检验和试验要求 c)包含引用验收准则 d)规定对产品安全和正常使用必需产品特性 ]d)规定对产品安全和正常使用特性 3.输出在放行前得到批准 ·放行前批准 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1.按7.3.1策划的各阶段系统的评审(评审项目、内容应全面、完整)·按策划的各阶段系统的评审: 2.评审内容包括: a)评审输出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a)输出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b)识别和发现的问题及提出必要的措施 ]b)发现的问题及措施 3.参加人员包括设计和开发有关的职能代表 ·有关的职能代表参加 4.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予以保持 ·记录评审结果及措施 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 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 1.按策划(7.3.1)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能证 ·按策划的验证
明满足输入的要求 ·验证能证明满足输入的要求 11
2.保持验证结果及验证提出问题的措施的记录 ·问题及措施记录 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 7.3.6设计和开发确认 1.按7.3.1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按规定的使用或已知预期用途的 ·按策划对规定使用或预期用
要求进行确认 途要求进行 2.只要可行,确认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前完成 ·交付或实施前确认 3.保持确认结果(绝大部分情况应有书面结论)及任何必要措施记录 ·确认结论及措施记录 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1.识别更改的各种契机及实施,并保持记录。·更改批准、实施记录 2.识别更改进行评审、验证、确认等活动的时机(不强求必须包括三 ·识别更改的评审、验证、确 种活动),并实施。认及实施记录 3.更改评审考虑对已交付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
4.更改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5.更改的评审、验证、确认的结果及措施记录 7.4 采购 7.4 采购 7.4.1 采购过程 7.4.1 采购过程 1.对产品实现有影响的采购品如:原材料、零部件、机加工厂的模具 ·控制范围及分类 等进行控制 ·选择、评价及重新评价准则 2.依据其采购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确定对供方及 ·合格供方名录批准、分发
采购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评价结果、措施记录或业绩 12
3.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制定选择、评价及重新评价 及措施记录(特别是不良)供方的准则(·外包控制)4.建立、批准且分发合格供方名录查采购是否按名录进行
5.保持对供方的评价结果及评价措施的记录、供方业绩的记录,包括 当供方业绩不良时采取措施对供方进行控制的记录
6.外包按本条款对其进行控制情况 7.4.2 采购信息 7.4.2 采购信息 1.采购信息(文件、实物、图样等)清楚地表述拟采购的产品 ·采购要求规定 查采购计划的依据、批准,从合同台帐中抽查合同签订内容的正确、查:计划、合同及批准 完整性等。(采购要求正确、完整性)2.在采购信息中,适当时考虑标准)条款的相应要求: ·采购信息中7.4.2a)/b)/c a)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批准的要求 条款的相应要求: b)人员资格的要求 [a)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批准要求 c)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b)人员资格的要求 3.与供方沟通前,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适宜的 ]c)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1.组织确定并实施进货检验及其他必要的活动,以满足采购要求否? ·确定、实施进货检验及其它 2.当组织或顾客有现场验证要求时,组织要在采购信息中对验证的安 活动 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 ·组织或顾客现场验证要求、实施和放行规定 13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策划及控制条件规定 ·控制策划及规定 2.规定的关键、特殊过程 ·产品、生产计划及完成 3.适用时生产和服务部门或人员得到表述产品特性信息,如产品规 ·工艺流程及关键、特殊过程
范、图样、服务规范等 ·产品信息/作业指导书 4.必要时,具体作业人员得到并执行有效的作业指导书 ·设备能力、使用及维护 5.使用的设备能否满足实现产品特性及过程能力的要求 ·监测设备配置、校准、使用 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情况 ·监测活动(包括过程监控记录)6.配备使用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或委托检验 ·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 7.实施策划出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8.过程的监控记录
9.实施依据策划的安排对产品的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 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 1.当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过 的确认 程,包括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特殊过程)·方法项目及要求规定的实施: 对这样的过程的确认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
[a)过程评审、批准准则(经评定)2.对如何确认及确认的项目,每项要达到的要求规定 b)设备认可
适用时包括下面的a)/b)/c)/d)/e)中的一项或几项: c)资格鉴定 a)规定评审依据、评审的项目、判定的准则及评审、批准人 d)确认过程特定方法和程序认定 14
b)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 ]e)记录要求及实施 c)对确认过程所使用的特定方法和程序的认定 ·再确认 d)识别记录的要求,并实施; e)再确认的需求,并实施。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1.识别出的标识要求,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 ·识别的产品标识及实施 2.根据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 ·识别产品的状态及实施 3.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记录产品唯一性的标识并控制 ·可追溯性标识、控制及记录 7.5.4 顾客财产 7.5.4 顾客财产 1.充分识别组织控制下或使用的顾客财产(包括知识产权)·顾客财产的识别规定 2.对顾客财产的验证、保护和维护 ·验证、保护和维护记录 3.顾客财产当丢失损坏或不适用情况时,及时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 ·问题的报告及记录 7.5.5 产品防护 7.5.5 产品防护 1.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对产品提供适当的防护(包括 ·防护规定及提供 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2.防护的范围包括产品的组成部分(原材料和半成品)·产品组成部分的防护 3.在生产现场与库房查其防护的实施(包括帐、卡、物一致性和安全 查防护的实施(生产现场与库房)措施)查库房管理制度及实施 15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1.确定为验证产品的符合性所需的监视与测量要求,以及与测量要求 ·监测要求及装置配置 相适用的监视与测量装置 ·查台帐或周检表的校准周期 查检测装置台帐对检定、校准周期的规定 规定及实施 2.对监视和测量活动进行控制,包括对监视和测量设备(本组织及顾 ·查:装置监测活动的控制
客提供)校准、维护、调整:包括对操作人员、测量方法及测试 ·校准外包控制 环境的控制。对监视和测量外包的的控制 ·自校实施 3.对有必要确保有效结果时的测量设备作到:(准则、设备、记录、环境、人员资格)a)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使用前,对照可溯源至国际或国家基准的 测量基准进行校准或验证。·必要时的调整或再调整 当不存在上述基准时,应记录用于校准或验证的依据;查自校(验 ·搬运、维护和贮存防护 证)规程的适宜性。·校准状态识别 b)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再调整; ·偏离、措施、记录 c)应能识别测量设备处于校准状态; ·计算机软件使用前确认 d)采取措施防止调整时偏离校准状态,造成测量失效; ·现场查:使用、维护、标识 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4.当发现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或损坏时,当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对 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对该测量设备和任何受影 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 5.保存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 6.监视设备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采取可行的措施(校准、调试等),保证监视活动与监视要求相一致 16
7.用于监测的计算机软件在初次使用前确认满足预期能力并在必要时 重新确认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1 总则 1.组织为确保产品,QMS符合性并实现持续改进,对所需的监控、测 ·策划及输出:(监测、分析、改进)量、分析如何进行策划?策划是否在产品、过程、体系业绩、顾客 [· 策划应在产品、过程、体系业满意程度四方面展开?结果是否形成文件?文件中是否确定了使用 ] 绩、满意程度四方面展开
方法及应用程度? ·统计技术应用及监控、验证 2.组织在策划过程中,是否确定统计技术应用需求、场合及要求?对 统计技术应用正确性、适用性是否有监控、验证措施? 8.2 监视和测量 8.2 监视和测量 8.2.1 顾客满意 8.2.1 顾客满意 1.获取顾客满意信息渠道、方法和频次的确定,这些渠道和方法能全 ·(信息获取、分析、利用及其渠道、方 面的识别顾客满意方面的信息(包括产品质量、交付和服务方面的 职责确定 法、频次)反映、顾客需求和期望的信息,市场动态)·信息包括对产品质量、交付 2.分析利用顾客满意信息的频次、方法和职责的确定 和服务的反映、顾客需求和 3.规定对顾客不满意的关键因素设立监测点和监测方法 期望信息,市场动态
查顾客满意度统计分析相关资料。·不满意的监测及处理 ·查:满意度统计分析 17
8.2.2 内部审核 8.2.2 内部审核 1.制定内部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程序,规定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 ·程序符合性及职责 结果和保持记录的职责与要求 ·方案策划与范围 2.审核方案的策划是否考虑了将要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现状与重要 ·实施计划 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并在一年内覆盖了组织的QMS全部范围 ·审核员资格及规避 3.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及审核方案的安排进行内部审核 ·检查表及审核记录 4.审核员应具备能力,并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原因分析及措施验证 5.受审核部门管理者应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以消除不符合及其原因 ·报告批准及分发 6.跟踪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形成闭环的验证报告(见 8.5.2)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识别出需监视和测量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 ·过程识别及规定 2.对QMS过程的监测方法,该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 ·监测方法及实施 3.当过程未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问题及处置()纠正/纠正措施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按要求实施标准7.1策划的对产品的特性的监视和测量过程(包括 ·7.1策划的过程、接收准则 进货检验、半成品、成品与型式试验等)()进货、过程、成品检验2.保存用以证明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人员 ·实施证据及放行者资格 3.在监视和测量均已圆满完成以前不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例外放行 ·例外放行及批准 时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外包控制 18
8.3 不合格品控制 8.3 不合格品控制 1.程序文件明确其控制及处置职责和权限 ·程序符合性及职责 2.对不合格品处置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式: ·不合格品处置及批准 a)采用返工等措施,消除不合格;(返工、返修、让步、降级及报废)b)当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应由授权人员批准,如合同规 ·纠正后的验证 定须经顾客批准 ·不合格性质及让步等措施记 c)改变使用方式和用途(如降级使用或报废)录 ·交付、使用后不合格处置(注:在服务行业中上述处置方式指的是中止不合格服务、道歉、适当赔偿或 给予适当优惠条件等)。3.保持不合格性质及随后采取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让步记录)
4.不合格得到纠正之后对其再次验证
5.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采取的措施与不合格影响或潜 在影 响的程度相适应 8.4 数据分析 8.4 数据分析 1.明确应收集对象(如:8.2.1顾客满意、8.3不合格品信息等数据)· 数据收集对象、方法、渠道及职权2.明确收集数据的职责、方法、渠道 规定(如8.2.1、8.3等)3.分析数据的方法利用了适用的统计技术 ·分析提供信息: 4.从相关职能部门证实,分析数据提供以下信息: [ a)顾客满意程度 a)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 b)与产品要求符合性 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产品的实物质量)c)过程、产品特性与变化趋势 19
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与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的信息 ] d)有关供方信息如:产品质量、对供方控制方法和程度的适宜性等。·统计技术利用
5.分析出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的部门 ·信息传递及利用 6.及时利用这些评价QMS的有效性、适宜性,并寻找改进的机会()评价QMS的有效适性及改进 8.5 改进 8.5 改进
8.5.1 持续改进 8.5.1 持续改进(5个方面)1.审核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 ·方针、目标修订 a)适时修定方针、目标以不断满足变化新要求且体现持续改进承诺 ·审核结果及纠正措施 b)审核结果识别出QMS存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 ·数据分析的改进 c)利用数据分析,识别出需改进的机会; ·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性 d)有效的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管理评审的改进 e)通过管理评审评价QMS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审核,证实组织是否持续改进QMS的有效性。8.5.2 纠正措施 8.5.2 纠正措施 ·程序符合性及职责 1.控制程序规定如下要求: ·查纠正措施通知单: a)评审不符合(包括顾客投诉); [ ·评审不符合b)确定不符合的原因; ] ·原因分析、措施及验证记录c)评价确保不符合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要; ·文件更改 d)确定和实施所需措施,纠正措施应与所发生的不符合影响相适应; e)记录采取措施的结果; 20
f)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2.按程序实施; 3.将成功措施引发的更改纳入文件 8.5.3 预防措施 8.5.3 预防措施 1.控制程序规定如下要求: ·程序符合性及职责 a)确定潜在不符合及其原因; 查预防措施通知单: b)评价防止不符合发生的措施的需要; [ ·潜在不符合确定c)确定并实施所需的措施;
·原因分析及措施 d)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评审采取的措施 3.按程序实施 ] ·措施实施及有效性验证 4.将成功措施引发的更改纳入文件 ·文件更改 21
最高管理者的审核内容(咨询用): 5.3 质量方针
1.质量方针制定的思路?是否考虑了顾客要求?如何反映满足法规的要求? Q方针是否为Q目标的制定和评审提供了框架,具备方向 性、指导性? 2.通过何种方式使全体员工对质量方针有充分理解和沟通,并且贯彻 执行? 5.4 策划 3.是否参与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工作? 5.4.1 质量目标
4.如何根据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其内容是什么?包括满足产品要 求(固有特性)的内容否? 对质量目标是如何管理的?分解的形式如何?由谁来考核? 目前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如何?
5.为保证Q目标的实现如何对QMS进行策划(包括机构、职责权限、识别过程、确定资源、编制文件和记录)6.为实现方针、目标,如何对员工的职责、权限进行规定?规定的方 式?是否对这些职责、权限要求进行了相互沟通? 22
5.5.2 管理者代表 7.对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是否明确职责和权限?职责和权限是否得到落 实? 5.5.3 内部沟通 8.在组织的内部是否建立了沟通渠道,规定了不同层次间沟通的内 容、方式与频次,内部沟通是否有效? 5.6 管理评审 9.管理评审常规多长时间进行一次?何时应增加管理评审?(下一步)你(是)将如何主持进行管理评审活动? 会前准备输入哪些信息,会后输出哪些信息? 6.1 资源的提供 10.是否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在资源配置管理活动 中,你的作用是什么?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目前状况,你满意吗?下一步将有何打算? 4.2 文件要求
1.策划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几个层次? 5.4 策划
2.如何对组织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
3.请简述工作流程。其中哪些是关键过程?哪些是特殊过程? 23
5.5.2 管理者代表 4.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权限是否作出规定?对管理着代表是否授权? 5.5.3 内部沟通 5.与总经理是否经常沟通?沟通的内容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6.通过何种方式努力提高员工对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7.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如何进行管理? 采取了哪些监视和测量活动
(内审、过程检查、成品检查)? 8.4 数据分析
8.对监视、测量结果是否进行数据分析?是否采取了的纠正和预防 措施? 车间(领导)的审核内容:(咨询用)4.1 总要求 1.请负责人介绍本部门基本情况:
a)部门职责和主要质量活动及具体人员分工; 24
b)部门主管、分管的QMS过程;
c)需实施过程的顺序及相互关系;
d)部门主管过程有无外包过程;
e)如何管理、实施主管的QMS 过程。4.2 文件要求 1.询问本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分解到本部门质量目标,抽不 同层次2—3人回答。(领导需回答质量方针内涵及目标完成情况)
2.部门应持有哪些公司(厂)级QMS文件?从清单抽查其质量手册、程序等文件的控制情况。
3.部门应保存、填写哪些Q记录?从清单查其控制情况。
4.如有本部门编制的文件,从部门文件清单中抽3—5份查:编、审、批、发、改、废、评审控制情况;
5.查外来文件的识别和分发控制情况。5.3 质量方针;5.4.1 质量目标
1.问部门领导:
a)公司(厂)质量方针及内涵?
b)公司(厂)质量目标?
c)本部门的质量目标?
d)制定部门质量目标的依据? e)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25
f)质量目标由谁来考核或评审? 2.查:部门目标的可测量性及是否保持并包括产品要求? 3.抽问不同层次2—3人:是否了解质量方针及两级质量目标? 5.5.1 职责和权限;5.5.3 内部沟通
1.抽2—3人回答:岗位质量职责及相互关系
2.本部门职责、权限沟通的方式是什么?查职责、权限沟通的记录。6 资源管理
1.询问领导:
a)部门实施、保持QMS并持续改进所需的资源;
b)部门现行岗位分工中,所有人员是否均胜任
其工作?如不适应,您将如何办?
c)是否采取培训或其他措施满足部门各岗位工作所需能力? 查人员调配记录; 查培训申请、培训计划及实施有效性记录; 查相应成绩或资格证件证书。(重点查管理层、验证、重要、特殊、特种)2.是否进行了意识技能培训? 查ISO9000标准培训记录;查专业/技术培训记录;查统计技术培 训记录; 查部门内部学习QMS文件/ 法律法规 /专业技术、技能/传授经验 26
的记录。
3.抽3—5人,查其任职要求中某1—2项应知应会证实。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4 数据分析;8.5.1 持续改进 1.部门需监视和测量的QMS过程其方法有哪些
2.采用的方法能否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3.当过程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是否采取了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 施?
4.部门应收集数据及其方法、渠道有哪些?
5.数据分析是否利用了适用的统计技术? 6.分析出的信息是否及时传递给相关的部门。7.质量目标是否适时修订,以不断满足变化的新要求并具体体现持续 改进的承诺? 8.利用数据分析,识别出的改进机会有哪些?效果如何?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1.问主任:本车间的过程顺序及相互作用。
2.车间生产运行依据的文件哪些?抽3— 5份查其控制和实施情况及 文件的正确性、适用性。3.查生产运作总体控制,生产计划其完成情况 4.被确定的关键、特殊过程有哪些?需控制的过程参数? 27
6.3 基础设施
5.车间生产需用的关键、重要设施/设备及工装有哪些? 如何进行使用及维护保养的? 查:现场标识、完好、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计划及实施记录。
6.车间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有哪些? 查:现场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状态标识及使用、维护保养情况。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7.查关键、特殊过程控制(各类产品的各有关过程均需抽样):
a)管理点、检测点设置的控制情况;
b)过程确认采用的方式及参与实施情况;
c)操作人员的资格;
d)过程参数及监视控制情况。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8.查现场按要求进行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7.5.5 产品防护 9.查现场是否按要求进行了产品防护。6.4 工作环境 28
车间审核检查表 序号 条款 审核要点
○5.5.1 人员·分工·职责○5.4.1 目标、展开、实现 2 ○5.5.3 沟通过程、内容 3 ○6.1 能力、资格、培训、有效性 4 ○7.5 生产计划完成 5 流程·关键过程控制·特殊过程确认(7.5.1、7.5.2)产品信息·作业指导书(4.2)29
10.现场工作环境管理 查:定置、环保、安全、文明生产情况。
(6.3)设备使用·维护(7.6)监测设备配置·校准(8.2.4、8.3、8.2.3)监测活动·记录(7.5.4)标识·可追溯性(7.5.5、6.4)防护·环境 ○8.4、8.5 规定实施 6 统计技术
改进·纠正预防措施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