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凯)[大全]

时间:2019-05-15 06:4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凯)[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凯)[大全]》。

第一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凯)[大全]

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邵阳地区为例 政治与行政学院 学科教学(思政)黄凯 2015010026 摘要:乡土课程资源是祖国课程资源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泉源。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胜古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是应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爱国思想的生动教材。近年来,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开展政治课教学、提高学生素质,虽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乡土资源的教育的潜能的挖掘和研究仍有较大的空间。本文简洁邵阳地区的乡土课程资源,为政治课对其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乡土课程资源 政治课 邵阳地区

乡土教材是以本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的教材,而乡土教材开发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18世纪,法国思想家J.-J.卢梭和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就曾主张教给儿童以乡土地理知识。后来一些教育家把乡土课程资源逐步扩大到乡土历史、乡土社会、乡土自然、乡土文学等等。用乡土课程资源进行上课教学,不仅符合教学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乡土和培养热爱乡土的观念。有些国家曾在小学设乡土学科,进行乡土历史文化与自然的教学。费孝通先生在《乡土本色》一文中曾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乡土课程资源的宏观载体①。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方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又有值得讲述的革命传统和文物古迹,编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有助于激励儿童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

乡土指人们的出生所在地或者是从小开始一直生活的地方或指人们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深厚情感的地方。而乡土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资源,具体包括当地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民风习俗、名人轶事等,它是地方自然、文化、社会的集中体现②。

关于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解,众说纷纭,目前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作者认为乡土课程资源解释较好的有:“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应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意义的系列教育内容,其中包括当地的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③。因此,乡土课程资源广泛多样,但只有应用到思想政治课堂中,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教学要素等相联系起来的乡土课程资源才属于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

对于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处年龄的生理、心理需求,特别是考虑到在农村进行乡土课程资源教育的局限性,因为农村学生每天都和自然、与山水交往,山山水水对他们的吸引力是相对城市学生较低的。正由于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知识面和知识结构都是差异较大的,所以在城市要多介绍自然景点、讴歌祖国大好河山和红色革命旅游景点;在农村,更多的应该介绍人文历史资源。因为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乡土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乡村少年的健全人格。这个目标可以分解为两个基本目标:第一,促进乡村少年作为普通个体的健全法制,也就是从积极适应的层面,引导乡村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第二,面对乡村少年生存的现实,从消极适应的层面,应对乡村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文化断裂,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格自信缺失④。

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课程建设部分,其成功的开发直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重视,导致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近年来国家进行了三级课程的改革,但乡土课程资源的建设仍然是举步维艰。综合起来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乡土课程资源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赏识。尽管许多人强调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也进行了相当数量的教材建设和编写,但其质量与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每当学校使用乡土课程资源时,学生和家长就表示出冷淡的态度。家长们普遍认为,乡土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的课本关系不大,如果在学校中使用这种教材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大都受到家长的影响,如果家长为了望子成龙,自然要求孩子一心用在要考试的科目之上,这样孩子对乡土课程资源也就不再投入多的兴趣。

(二)乡土课程资源不能受到学校教师的欢迎。调查显示:学校及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对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很重视的仅占4.5%,一般重视的占69.7%,不重视的高达21.6%,甚至有4.2%的学校连正常的思品课也不重视,经常挪作语文、数学、英语课⑤。如此现象根源在于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自然多为乡土文化,对学生学习与掌握学科知识的帮助不大,开设相应的乡土课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继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果绩效。老师们大都希望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身价。

(三)乡土课程资源与正式教材的关联性差。乡土课程资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本土文化,这些内容很难和正式的学科教材发生联系,如果用时间来学习乡土课程资源,那么就会占用正式教材学习的时间。这样,无足轻重的乡土课程资源自然就在学校没有“立足之地”了。

三、困境解决的办法

在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时,教育主管部门与校方主要应采取了下列途径与方法。

(一)确定以每一个学生幸福生活为本的逻辑思路。教育部门在编写教材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需要,当地人民未来生活质量的需要,和国家安定团结的需要。教材内容应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起点,然后再拓展为区域、本土文化,再延伸到国家文化与人类共享文化。这样,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学校教师都给予了积极地支持,解决了不同人群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解与认同的问题。

(二)建立合理的、相互尊重的团队机构。开发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进而编写教材绝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而是当地人民通过教育追求幸福的事,教育部门只是帮助他们组织与发现其传统文化中对现实生活有价值的成果,将现实生活的追求与传统文化之文明成果联系起来,以使未来的人获得立足于本土文化之优势内容,同时也保护人民获得自我、自尊、自信。所以,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与认定的人员主要由当地文化人、地方专家、政府文化机关的专家和当地教师共同组成。

(三)乡土课程资源的整个开发利用都应开放的、平等的,通过集思广益鼓励社会上每位公民积极参与,提供自己的思路与方法建议。例如,为开发课程资源、编写教材提供自己知道的当地故事、儿歌、对联等。

(四)我们要充分尊重乡土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多层次性、人民意愿。首先乡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此方此土的人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这种成果的延伸便是国家文化和人类文化。在编写的过程中要将本土文明成果与其他民族或其他国家的成果进行比较,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本土文明成果了解世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形成自尊、自强,走出大山的过程。其次努力保持乡土文化的原貌,这些资料都是当地人民的成果,也是当地专家、老人和有威望的人们自己搜集、自己选定的教材内容,尽量保持这些文化的原貌才能体现我们对人类文明的尊重,这个尊重带来了人们对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视与喜爱。同时乡土课程资源的使用不仅限于学校,要与当地文化站、地方政府的有关工作发生联系。如,乡村节日,旅游开发,民间文艺,民间仪式发生关系,教师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也包括那些热爱本土文化,具有文艺、文学、历史才能的所有村民或地方文化干部。

总之,要解决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中的困境苦难,要积极发动人民群众的优势、注重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各学校骨干教师的文化知识,结合乡土课程资源改革的理论文章,运用平时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与教训,系统完整的编纂开发出符合时代需求、学生需要、便于授课、生动活泼的乡土课程资源及乡土教材。

四、以邵阳地区为例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邵阳是坐落于湖南省西南部,拥有800万人口,少数众多民族的大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拥有历史文化与红色旅游资源比如邵阳八景的龙桥铁犀、蔡锷故居、魏源故里,明朝名将蓝玉、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滩头年画、五四运动先锋成员匡互生崀山、邵阳县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南山等等。曾经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湖南境内宝庆(今邵阳)惨败,以至于至今流传“纸糊的长沙、铁打的宝庆”之美誉。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丰富的乡土资源,对学生们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熏陶,从具体的景点事迹中讲述抽象的宏观的政治文化与历史背景。陈丽华也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思政课堂中所讲的理论搬到社会中去实践检验,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知、信、行的统一和协调⑥。在邵阳地区开发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时,要充分考虑互联网的时代性与授课资源的时效性。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益,达到教育过程最优化,是乡土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其积极意义表现在:第一,信息技术扩宽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来源;第二,信息技术改变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第三,网络信息技术突破了各自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遇到的时空限制,使学科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⑦。邵阳市作为湖南的人口大市、教育强市,在兼顾高考的情况下,多年前就致力于适当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激发广大学子的爱家爱乡的热情。在笔者读中学的时期,就得到过学校发放的乡土教材两本,可见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都是认识到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可惜各科老师并未结合已有的乡土课程资源,利用乡土教材进行教育。其实文科尤其是政治、历史、地理非常需要结合具体的乡土资源来谈,如今政治课更多的应该重视中国革命史、红色革命根据地,讲述我国现有制度的来源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认可,进而加强对广大学生与教职工认识到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必然性、合理性,从而自觉拥护党的决策、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制度,防腐拒变。

参考文献: ①《超越界限: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性别思考》,杨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2 ②颜慧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利用探究.山东师范大学,2012.8 ③李灿.高中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山东师范大学,2012.④《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刘铁芳,《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6期

⑤《思想品德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骆殿兵,《教育·教学科研》,2015.07 ⑥《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陈丽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⑦《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创新实践》,黄浩森,《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2期

第二篇: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它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是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适用于学生对所有科目的学习。从狭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学生更多的思索、探求知识的空间,同时,通过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采用一种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从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研究性学习离不开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与社会环境,相反,它一方面要弘扬学生与学校(社区)的个性特征,一方面要兼顾学科特征和时代特点。各地学校如何结合当地实际与地理文化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抓手”,开发切实有效的校本课程,来促进乡土地理教学,这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它实质上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它旨在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是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放、个性化、创造性的课程开发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通过结合乡土地理资源来实现的。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地形:特点、分布、开发和保护的价值,地质构造:名称、特点、分布、开发和保护的价值,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开发现状、前景,气象及气候资源:气象要素的分布及特点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开发现状、水污染及环境保护,自然带及其森林、草场资源:类型、分布、利用现状和保护,灾害性的地理现象:台风、梅雨、伏旱、滑坡、地震、泥石流。工业生产及工 业布局,农业生产及农业布局,专门市场的布局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保护,特色产品的开发、形成及地位,环境污染的种 类、现状、影响和防治,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历史变迁,经济发展的格局及变化,著名学者的重要理论及其意义。这对学习者感知地理、认识地理提供了载体,也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本土,体现本土特色,就要发挥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或是本地区非常突出的课程资源,课程要体现本地区特殊的人文色彩,对本土社会资源进行教育化的开发,体现本土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学生来说,离他们最近的、感觉最为亲切的还是乡土文化,因为这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与心理需要。一方面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祖祖辈辈是怎样奋斗过来的,另一方面,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说家乡话,靠一方水土养育成长的学生又有几人了解家乡的地理文化。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与利用乡土地理资源,选择和确定学习主题,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合作构建乡土地理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要做好三件事:

1、组织学习小组

根据自由、自愿的原则,由4-6人组成一个小组,由组员推选出一个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及善于调节众人关系的人作为小组长,主持小组的工作,并同时确定其他各成员的分工,如负责文献资料或网络信息查询的,负责社会调查访问的,负责文献资料整理与打印的等,总之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在小组建立后,各小组都要先进行认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一般常识:课题的选择与确定、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题的研究与实施、调查工作的方法与步骤、研究成果的交流与课题总结、成果的展示与汇报等等。让他们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2、科学选择,确定主题

科学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首要关键就是老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学习的主题。

在选题方面,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找好研究的切入点,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现实存在的客观条件,适宜选那些范围小的课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二是课题的选择必须是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必须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于是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也就成了研究性学习可利用的最佳素材。况且这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不知道却又最想知道的。在这个方面,我最常用方法的就是结合课堂教学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乡土地理知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八年级地理《远古的居民》这一节中的“海陆位置的优势”时,我就结合惠安现状简单说了一下“海陆位置”的特征,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惠安最大的地理优势是什么?”没想到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在下课后,纷纷问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们,而是就顺手推舟,让他们去找答案,去考证一番,建议他们去参观找找资料,去斗尾港实地考证一下,由此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

3、制定计划

在主题确定之后,就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课题研究小组在小组长的主持下,根据所研究的课题内容,认真讨论,精心设计最佳的活动方案:选择社会调查的对象,采访的人,计划收集资料,分析社会调查表、研究调查进展,预期成果及完成时间。最后在老师指导下,由小组长执笔,认真、规范地写好课题计划表。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探究过程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活动就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材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和分析,鉴别材料的真伪及创造性地处理材料。

1、收集材料,帮助学生挖掘乡土历史资源

小组成员按照他们自己制定的计划,分工,自主地开展收集材料。材料收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由于我们的教学一般都局限在教室里,这难以满足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要利用这一契机,指导学生到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去学习、探究,要求他们都带上笔和笔记本,随时记录活动中的每一个发现,每一个感受,每一个想法。在指导《中国的海洋资源》的研究性学习中,我就曾牺牲节假日的时间,陪学生一起到斗尾港调查,走访了造船厂和修船厂建设工地,并指导学生做详细记录,并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以开展研究性学习来开发校本课程,就要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这些资源,可以使学生掌握很多感性的材料。

(2)组织学生访谈调查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访谈调查,要求学生做好提问的充分准备,并做好详实的记录,这会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之,做访谈调查,往往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3)组织学生查阅资料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已经非常普遍,绝大多数学生都已学会了上网。我就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资料,并把它积累起来。也要求他们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甚至指导他们到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党史办公室等去收集材料。一方面让他们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地收集材料;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他们与社会交往的技能。

2、筛选整理材料,进行讨论,撰写小论文

对于所收集到的繁多的材料,必须进行详细的分类、筛选、加工处理。我的做法通常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来整理材料,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最后通过总结,撰写小论文。如在《斗尾港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性学习中,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就进行讨论,整理材料,并最后写了一篇质量较高的小论文。(附:论文提纲:

①斗尾港简介②斗尾港的开发与利用历史③斗尾港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④对斗尾港的保护⑤对斗尾港发展的思考)

3、成果的交流展示

让学生们自己撰写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质疑,交流研讨,老师做有针对性的点评。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大家都有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给他们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还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竞争、合作中共同成长。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虽然注重的是要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互动合作,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现的目的,但老师在这过程中,并不是就无所为,而应该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因为,老师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成功开展,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方法有很多,一是要多研习一些理论书籍或参加培训等,从理念上转变传统的观念;二是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提高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多看当地的一些报纸,多了解本地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利用自身乡土地理的储备,来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2、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地理学科作为人文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重担。“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一人类命运的真诚和关怀,一种作为社会成员对自身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思考。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走上生活,并构建对过去、现实、以及自我的理解,最终实现民族的集体认同与开放的世界意识。这其实也是历史教育的人文关怀所在。一个地方的乡土文化承载着这个地区上千年的地理文明,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资源。利用好这些地理历史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了解、认识本地的人文地理与现状,让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多一份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要遵循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要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亲近自然,贴近生活,地理与现实相结合,鼓励学生参观社会实践,搞社会调查,走访相关的部门,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从中汲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正如中国古语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始终处于一个重要地位,体现其主体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地理,感悟地理,培养他们的关注人类、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篇:浅谈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内容摘要】:新时期农村美术教学,在课程资源方面更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乡土素材的课程资源,采取深入自然风光、借鉴民间工艺、体验民俗艺术、共享信息资源等形式,为美术教学引入一股源头活水,使美术教学充满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个性的活力,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达到新时期农村美术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美术教学

乡土素材

美术课程资源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见,只要留意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美”,“美”便无处不在。那么,在我们的周围到底有那些可供发现的美呢?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早在1992年,我国教育部门公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就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教材„„”,可见乡土素材的课程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增加农村学生参与与体验美术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有学校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和家庭课程资源。作为农村中(小)学,除了要积极开发校内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外,还更应该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特别是乡土素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来自乡土素材的美术课程资源呢?根据笔者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深入自然风光——享用得天独厚的乡村自然环境 乡村学生拥有四季如画的自然环境,包括山川河流、树林草场、农田村舍、鸟虫六畜等,只要大胆突破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就既能增加学生参与与体会的机会,让学生身临最熟悉、最真实的实物教材之中,又能极大地培养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在七年级(下)《春天的畅想》一章中“感受春光,了解春天”的活动中,如果仅让学生看看教材中的图片资料、罗列司空见惯的春天的事物,是无法将学生引向参与与体验的殿堂的,而让学生伴着“春天在哪里呀„„”的歌声去户外找春天,为他们创设出由“感受——了解”这样一个切身体验的机会,那掠过新柳枝头的和煦春风、那争相绽放的田间野花、那漫山遍野的粉桃红杏„„无不使他们感受到春之王国里的勃勃生机,更能从春雨缠绵、鸟雀飞鸣、凤蝶曼舞、蛙跃鱼游中感受到春天生命的可爱与生活的美好。当学生回到教室后,趁着他们争相讲述自己眼中的春天时,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使学生登时感受到春天不仅无限美好,而且充满了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教者及时总结:只要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勤奋学习,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多彩的春天。

2.借鉴民间工艺——传承美观实用的民间手工制作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既美观又实用的手工艺制品,这些别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物品,多出自乡村艺人之手,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因物造形。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既实用又实际,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传承这些民间技艺。民间剪纸、刺绣、面塑、粮食字画、藤编、草编、竹编、蔬菜瓜果造型等都是这方面的主要课程资源。

如在面对一节无条件进行的陶艺制作课时,教师可以改变授课内容,请当地优秀的编制艺人当堂向学生示范编制技艺,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秸杆在艺人手中很快变成一顶精巧的小草帽或一只漂亮的果盘时,学生脸上那由衷的羡慕,那跃跃欲试的情态,大有非学会此招不可的架势。在让学生谈谈此刻的感受时,他们有的很佩服老艺人,有的想学会这种编制技艺,有的已经当场向老艺人请教起来。这时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布置“向身边的艺人学手艺”的实践性作业,在学期末的手工制作展览中,如蝈蝈笼、蛐蛐罐、竹凉席、油草帽等作品既具生活气息,又有艺术水准,往往令师生们眼前一亮,赞叹不已。这一内容的整个教学过程融欣赏与评述、合作与探究、设计与展示、造型与表现为一体,不但丰富了教学方式与手段,拓展了学习领域和眼界,又充分利用了当地课程资源,收到了课堂教学与实地学艺相结合的理想效果。

3.体验民俗艺术——吸取民俗活动的艺术文化内涵 在乡村,一年之中有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如迎喜神、耍社火、唱大戏、演皮影戏,闹元宵、燎疳、过端午等,其间都有一些特定的活动内容。如耍社火中就有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地摊社火、马社火、武社火,彩车等多种内容,他们的装扮、道具以及表演形式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这些活动学生们大都喜欢观看或直接参与演出,只要加以挖掘,整理出其中可用于教学的有效资源,并将其安排到美术教学之中,必将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对农村美术课堂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如果利用假期,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拍摄图片资料、搜集或仿制道具服装、画脸谱画场景写生、写调查报告和写体会等方式对民间民俗活动中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加以归纳,在美术课上教师再同学生一起对收集的材料加以整理、挖掘和提炼,这样既在锻炼学生的能力的同时为今后的教学积累了素材,又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享受到了参与与体验的乐趣,并能借此机会建立集年画、面人、脸谱、皮影、鞋垫、荷包等充满乡土气息的美术实物展馆,为农村美术教学长期服务。

4.共享信息资源——整合古今中外的美术网络资源 乡土素材的美术课程资源一般是就地取材,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以最大限度的扩展美术学习的范畴,但在信息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扩展就显得微乎其微了。因为即使是乡土素材的美术课程资源信息,也需要与其他地区乃至其他国家的美术信息加以交流,同时获取外界最新的美术或与美术有关的信息。只有更充分的利用远程电教设备这一信息化手段,不断获取各种美术信息,倡导学生经常性登陆各类美术资源网站,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才能更好的扩展与丰富乡土素材的美术课程资源,进而开发具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以利于乡村美术教学。此外,作为教者有义务联系城镇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为农村学生积极争取免费参观学习的机会,从而搭建一种城乡互动的美术学习交流的平台。

乡村是个大天地,只要倾情于这片广袤的热土,用心挖掘乡土素材的美术课程资这眼清泉,引出这源头活水,农村中小学美术课课堂教学定会是“天光云影共徘徊”。

第四篇:乡土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现阶段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学习经验、学习兴趣、现代化文化发展的方向予以普遍的关注,利用和开发所有能够实现课程目标的美术资源。本文以乡土美术资源的概念为切入点,对其在美术课上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具体分类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对乡土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乡土美术资源;小学美术;开发;利用

引言:将乡土美术资源引进到小学美术教育中,这对于小学美术和乡土资源是双赢的举措:乡土美术借助小学教育得到必要的延续,以避免发生绝迹和断裂;小学美术由于增加乡土美术资源提高了自身的活力,丰富教学内容,得到贴近生活的直观教材和史料。乡土美术资源中含有大量的传统艺术和人文思想观念,能够给小学美术教育起到启示和借鉴的作用。另外对乡土美术资源的灵活运用,能够促使学生了解情感和美术、文化和美术、社会和美术、生活和美术之间的关系,为城乡学校美术教育提供发展的新机会。

一、乡土美术资源的概念

乡土美术资源中的“乡土”是地域概念,具体含义是人们出生和生活的地方,乡土的范围会随着情况和环境发生变化,但是其范围最小为乡镇,最大为省内。具体而言就是小学周边村镇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等资源,包括有生活生产经验、传统文化、民族习惯、乡土地理等等。美术教育资源是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和教育目标的,能够在教学中应用并推动美术学习的实物和信息。乡土美术资源是人们在长时间生活和生产中积累的产区,能够适应民族习惯并具有其鲜明的独特性。但是乡土美术资源和美术课程不能等同,这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此过程要对乡土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结合课程设计来予以完成。

二、乡土美术资源应用在小学美术课程上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乡土美术能够将教学内容予以丰富,满足学生多方位体验的需求。小学美术教育要结合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以及课程形式。例如在美术欣赏课中可以开展文物古迹的欣赏,也可以将美术欣赏课的课堂带到传统文化 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中,运用各种方式、形式、材料制作各种美术作品,例如春节和元宵节时会制作用于游艺活动的花灯。乡土美术中面塑、泥塑、剪纸等活动就有很强的操作性,是小学美术课堂形式和内容的补充,满足学生多角度、多方位体验的要求。这些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对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为美术教育增加更多的活力。

其次乡土美术资源是小学生最贴近生活、最直接的教材。小学美术将培养孩子审美情趣和爱生活的情感作为教育主要目的,乡土美术就是身边的美,是将美用生动的方式体现出来。以前人们物质生活比较困难,但是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人们在日常用具、生活设施中将自然朴素的审美意识体现出来。现在我们在博物馆、美术馆中欣赏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艺术的物件,就是他们生活所用,那时候艺术和生活更加接近和融合。我们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受到乡土文化的感染,在某种层面上看,乡土美术为小学生美术学习提供多种多样的情境。

最后合理运用乡土美术资源能够给小学美术教育带来更多发展的机会。城市中的小学生,和他们一起长大的多为流水线上生产出的玩具,虽然也有去博物馆参观艺术品的机会,但和生活具有较远的距离,他们没有与其长时间接触的机会。

乡土美术本身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就很浓厚,和生活自然相融合,所以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体验和重新认识,这也是认同乡土、回归自然的方式,是对学生进行民族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的博大精深教材。

三、小学美术教育包含的乡土资源具体种类

首先从内容上对资源进行划分,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生活资源。自然资源包括校园、村社、城市等自然景观;家禽虫鱼、田地花草、瓜果作物、木石沙土等自然材料。文化资源包括民间艺术、古建筑、民俗风情等传统美术文化;现行服饰和建筑、当代美术作品等现代美术文化。社会生活资源包括各种艺术文化活动、庆典祭祀活动等各种主体活动,也有展览馆、图书馆、青少活动中心等社会活动机构。

其次以资源具有的动态资源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原生美术资源、延生美术资源两大类。原生乡土资源的概念是原本就存在,但必须要经过开发才能够生成的一种资源,由自然资源和人物、风景、民俗、历史等传承性文化资源共同组成的。延生资源是伴随着资源的消耗和利用,它的作用依然存在的一种资源,其表现为以物质资源为基础而衍生出的文化以及教育功能。例如现保存下来的牌楼、神庙、祠堂等,它们会用文化形态和人文内涵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四、乡土美术资源在美术课中的开发和利用

上世界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小学美术课开展大范围的扩展,并更加关注乡土美术在其中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在美术课程中设置“探索、综合”学习的领域,让美术突破自身限制,拓展到社会、文化、自然中,乡土美术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小学美术教学有着更加关键的意义。所以怎么样合理、科学的开发乡土美术资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理想,是特别重要的。

(一)乡土美术资源在美术课中的开发和利用要以学科地位为中心

小学美术课程不但要传授美术相关知识,还要训练美术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以开发和利用乡土美术资源为目标进行美术教育时,要确立美术学科具有的中心位置,但是目前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对美术的人文性过分强调,对知识积累和技巧学习比较忽视。其次对整合资源的目的予以忽视,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削弱美术中心地位,失去乡土化美术最根本的东西。

(二)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要将教学目标和学生需要相结合要增加运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意识,就要对满足学生兴趣、认知特点和需要的教学方式、教学用具、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材料。根据教学的要求,把教学活动具有直接、间接联系的乡土美术资源进行分析、筛选后予以配置,让它和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水平、认知特点相适应。

(三)组织适当的活动,对乡土美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首先要进行观摩实践,学校要组织小学生到展览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参观活动,观看画家创作的过程,让他们对基本技法进行学习;带领学生参观根雕厂、泥塑作坊、陶瓷厂,对于工艺品的特点以及艺术发展历程进行了解。其次组织小学生去拜访专家,既可以将专家和艺人请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他们的工作室,通过拜访和交流,提高学生对艺术和乡土美术的认识。最后进行作品展览。让学生运用联想、体验、记忆、观察等方式绘制美术作品或者进行工艺品的制作,班级和学校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机会,利用每个场合对学生创作欲和进取心进行启发,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间接为其布置课外作业。

结束语:

总之将乡土资源和美术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艺术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对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情操予以培养,不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美术知识与实践技能。增强学生创造力,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用乡土美术资源为基础,对农村的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在教学中不但强调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也突出对乡土美术的欣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激发起他们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周兵武.论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15

[2] 洪磊.地域文化传承视阈下的乡土美术教育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2-10-28

[3] 李永新.论乡土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运用策略——以福建省乡

土美术资源的利用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3-11-08

第五篇: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关键词:乡土资源

园本课程 内容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社区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可以认为,园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发掘与利用幼儿课程资源的过程。基于此,我园近几年开始对教材资源、环境资源、家长、社区资源、活动资源以及信息资源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进而建构成我园课程的园本化。

我认为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幼儿园和当地的课程资源,应充分的与幼儿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当前,各省各级幼儿园都在努力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课程研究,乡村幼儿园更可以借助并发挥农村的特点和结合孩子爱玩的天性来推进课程的改革。

正文: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因此,各园都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发、利用本土特有的课程资源,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教育内容逐步建立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应充分的与幼儿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尝试多渠道、多方位的开发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多纬度、多角度的对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进行整理,并依托于多个课程文本,在实施的过程随机灵活变动,逐渐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这就是一个课程园本化的过程。

为了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园课程内容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家乡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我们可把研究的中心任务,努力挖掘并优化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把它们的潜在价值整合到课程建设中,逐步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当然,所有这些探索,都应该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突出特色。

我们幼儿园利用社区周围独特环境,开展了以《我爱沂源》为主题的系统活动。在制定《我爱仙境蓬莱》系列主题活动时,充分利用沂源丰富的人文景观、古建筑特色等内容,采用借鉴和生成积累相结合的方法。在关注幼儿兴趣的同时,重视生成活动的研究,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实施课程改革。如主题活动《沂源的美丽风景》、《好客沂源》《沂源的各行各业》、《家乡的风土人情》等,就是我们教师生成活动的结晶。从尝试的效果来看,乡土资源的利用,不仅是一次非常好的对幼儿进行历史文化熏陶的教育契机,还促进了幼儿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

我们的做法是:

一、找准切入点。

也许有人认为,我们现在拥有可供选择的丰富多样的现成的幼儿园教材和其他幼儿教育参考资料,有数不胜数的系列教具、玩具,为什么还要挖掘与利用园外那些“土东西”?我们认为,发掘与优化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目的,不仅在于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使幼儿课程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也有利于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使幼儿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因此,我们认为,在园本课程开发时,首先应该找准切入点,做到“向内看”:盘点自己的家底,发扬自身的优势,光大本园的传统,以避免办园模式的“千人一面”。

因此,我们认为,利用这样的园本特色,对幼儿园进行历史文化熏陶,是一次非常好的教育契机。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主题目标。

开发乡土园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园本课程开发必须符合《纲要》的基本精神,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其次,必须是幼儿园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而逐渐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追求。同时,这个思想又是具体的,贯穿于幼儿每日活动中,更是活的,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开发乡土园本课程的主题目标是:让幼儿了解沂源特有的人文景观、商业网络、古建筑特色等,培养幼儿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幼儿学习多途径收集信息,养成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习惯;让幼儿感受参与活动的乐趣,使他们能用游戏、语言、美工、音乐等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三、编织合理的活动网络和学习重点。

在课程研究、编制过程中,作为课程开发者的老师应该时时问“为什么”:课程目标是否适合本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过高还是过低,课程内容是否考虑到孩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否切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同时又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是否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自主探索,是否考虑到师幼互动;评价德系是否符合本园、本班的实际等等。

学习重点

生活活动:

1、提醒幼儿注意个人卫生,知道保护视力;能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2、引导幼儿在上幼儿园的路上,观察周围景物的变化,并讲给小朋友听,搜集关于家乡的图片,照片资料及特产等。

3、结合主题了解我国、我省的有关名胜及传说,丰富幼儿对家乡、祖国的认识。

环境创设: 走廊环境:

分为七个板块:图说沂源、好客沂源、沂源的骄傲、各行各业、沂源丰收季、风土人情、我爱家乡幼儿画册。

室内环境:

1、张贴或自制家乡版图,利用小标记标出当地名胜或特产。

2、让幼儿将收集到的房屋图片、道路图片、城市新貌图片布置到展板上。把在各旅游地拍的照片和带回的特产设计成个人旅游展。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向同伴和老师介绍,并邀请家长参观。家园共育:

1、请家长带幼儿参观本地市貌,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房子、农贸市场、马路,请社区内有关人员讲社区近半年来的变化,引导幼儿关注社会生活。参观农贸市场。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房子、通讯、道路的图片和资料,使幼儿感受生活的幸福、美好,激发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建议:

1、随着改革开放,我们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幼儿了解认识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名胜、文化和特产,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自豪感,增进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设计本主题的主要意图。建议本主题活动为3-4周。

2、教师可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家乡的亮点,引导幼儿形成新的主题。

3、本主题需要大量的影像、实物、图片、照片等资料,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家庭、社区及自然等资源,配合主题的进行。

四、特色化课程的开发

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对当前幼教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孩子来讲,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都是在做游戏,不管是生活也好,游戏也好,孩子由此打下做人的基础和做事的基础。在农村,开展种植认识和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动植物方面可以突出并特色加强。在城区交通便捷,经济繁荣。交通安全方面可以突出并加强,这也是张雪门老师所说须适合孩子所需要的。

在园本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充分发挥教师们的作用,要、明确:我们是课程内容的实施者,更承担着创造、整合、调整、平衡课程内容的任务,有了这个自主权,要敢说敢做,从而使我们在实施中能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完善课程内容,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积累经验,这些资料经验是保贵的,将会一届一届的流传。也是自己园中的特色教材,老师也可根据经验的提升将主题年年更新。园本化特色课程也是个动态的、灵活的、开放的,是师生、家园在实践过程中共建的。

参考文献:

1、《纲要》

2、《幼儿园的课程》

3、《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苗淑燕 2011、12

下载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凯)[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凯)[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作者:李冲锋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点击数:757 更新时间:2009-1-17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教师教育教......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内容很少,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采取平铺直叙的讲课法进行教学,只需很......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袁剑梅内容提要:一、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二、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三、如何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关键词: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重积累。打开现代......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历史课程资源有物质的(课本、等)和人力的资源两类(老师、学生、家长只要经过历史的人)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必要性物质的资源充分利用教材的资......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本地社区......

    初中历史课堂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研究》的学习,你对开发和利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素材有什么看法 王纪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而这个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

    利用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增强美术课程教学效果

    利用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提高美术课程教育教学效果 正安五中美术教师:帅亚玉 美术教师闲谈中常说:美术课教学枯燥,学生学来无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主要抓考试科目的学习,占用了......

    利用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方案(写写帮整理)

    利用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屠园中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333 更新时间:2004-5-10 文章录入:zhang ] -----浙江嘉兴平湖市乍浦镇第一小学 屠园中执笔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