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下艺术教案
第1单元 小溪 江河 大海
课题1 滴水成溪
教学目标
1、能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小水滴的可爱和小溪清澈透亮,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特征,具有爱水、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2、能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美术等作品中感受其语言的情感美、美术线条的流畅美,音乐似流水的优雅美。
3、能辨别和感受羽调式音乐的美感特征和歌曲的二段体结构,能以小水滴为基本图形进行想象画创作,能用自尊、自爱、自豪的情感唱歌。
4、能体验到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能理解“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哲理并懂得“成就大业,从点滴小事做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各种水声的录音、画面录象或图片、照片等资料;
2、歌曲《小小的我》、散文诗《两条小溪》录音磁带、成语词条。
3、透明水杯或陶瓷碗若干、金属小棒若干。
4、国画、油画棒等用具绘画工具和材料。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一滴水
1、探索声响,表达感受。
(1)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各种水声(小水滴落、小溪流淌、大河奔流、大海掀浪),让学生猜一猜是什幺声音?水滴在不同的东西上声音的高低、音量大小有什幺不同?
(2)学生交流各种水声给自己留下的感受,让学生把听到的声音进行模仿:如用人声模仿、乐器敲击、用已学的各种不同时值的音符表示等。
2、根据录音选配图片。教师出示画有“风吹”、“下雨”、“自来水管流水”、“大河水哗哗流淌”、“海浪拍岸”、“小水滴滴落”等图片,学生根据自己所听到的水声按顺序配上相应的图片。
3、看录象或课件,组织学生欣赏各种情景中的小水滴,观察一个个小水滴的形状和在不同光线下小水滴的颜色,并讨论透过小水滴看到的世界是什幺样的?
4、制作有花纹、有颜色的水,或者用透明塑料袋盛满水,做一些水中的植物如水草、金鱼等放入瓶或塑料袋中形成一个透镜玩一玩,感受其乐趣。
5、欣赏水滴的招贴画,节约用水和爱护水资源的广告,讨论交流招贴画、广告、“如果你不珍惜水,那幺最后一滴水就是你的眼泪。”的含义。
6、讲一讲滴水穿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成语。
7、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来绘画招贴画和广告表达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8、假如你是小水滴,你将会有怎样的经历?请学生编小故事讲一讲,再用连环画画出来,或者编个小品表演出来。
活动二 小小的我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内容与形式美。
(1)完整欣赏歌曲(教师范唱或放录音),请学生说出歌词内容,体验歌词表达的自尊、自重、自豪的情感。
提问讨论:歌中小小的我歌颂了哪些事物?你赞同歌曲中对小小的我的赞美吗?为什幺?你对小小的我还有哪些不同的赞美之词。
(2)启发学生辨别调式,说出歌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一个音,并能从“1(哆)”、“2(来)”、“3(咪)”、“5(梭)”、“6(啦)”音名卡片中选出“6(啦)”的卡片。
(3)教师或学生任意唱一首艺术课中学过或自己会唱的“宫”调式歌曲,让学生与《小小的我》这首羽调式歌曲比较其不同的美感效果。
(4)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如:念出节奏谱;拍手、跺脚、拍肩击出节奏;用打击乐器敲出节奏等形式)感受和表现歌曲旋律的基本节奏: Х Х Х Х Х Х ∣ Х Х Х Х— ∣Х • Х Х Х Х ∣ Х — — —‖ 小 水 滴 滴 答 答 不停 地 滴,汇 成 小 溪 呀 流。
Х Х Х Х — ∣Х Х Х Х — ∣ХХ ХХ ХХ ХХ∣ Х — — —‖ 小 小 的 我,小 小 的 我,投入 集体 就有 快乐 哟。
2、多形式学唱歌曲,提高唱歌能力。
(1)教师出示画有图画的简谱,让学生联想说出相应的歌词。(2)视谱听旋律朗诵歌词。
(3)音乐探索活动:每一组在十个玻璃瓶或玻璃杯中注入不等量的水,教师用钢琴帮助学生调整各水杯的音高,让学生用金属棒敲击水杯,感受音的高低,找出代表6(中音啦)6(低音啦)i(高音哆)的音比较音的高低。并敲出歌曲的最后两乐句旋律节奏。.(4)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整学唱歌曲。
(5)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扮演一滴水、一缕风、一棵小草、一朵小花,用接唱形式练习唱歌。
3、尝试创作,即兴表演。
(1)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激发学生自由想象为歌曲配画。
(2)学生分组自由选择各种打击乐器,配上适合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学生分小组或自由结伴即兴为歌曲配表演动作或编成简单的舞蹈进行表演。
4、思考与交流,思想升华。
(1)教师抛出问题:小溪日夜不停地慢慢地流向远方,流到了什幺地方?
(2)讨论:你认为小小的我是小还是大?在集体中我们每一个小小的我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为什幺?
(3)启发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并把学生的思考和看法记录下来。活动三 溪水潺潺
1、欣赏散文《两条小溪》,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小组讨论交流:小溪从哪里来?为什幺“一滴一滴的水可以汇成小溪”?
2、音乐游戏:“听音乐绕小溪”。播放描写小溪的音乐,每个学生手拿一团毛线团,一边听音乐一边扯出手里的线团,然后剪下毛线,在桌上或小板上摆出“小溪”,同时,每个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小溪特征和音乐的特点。如:我的小溪是细细的长长的,我的小溪是弯弯曲曲的。小溪的音乐是舒缓的,小溪的音乐是明亮的等等。
3、请学生交流自己对小溪的认识和情感或了解到的歌颂小溪的文学作品。
4、欣赏小溪静静流淌的画面和赏国画作品(各种水的画法),启发学生表达自己在生活中或此刻见到小溪画面的感受。
5、激发学生创作画的欲望,探索问题:怎样使小溪不寂寞、不孤单、不忧愁(栽树、种庄稼、盖房子),激发学生绘画:我心中的小溪、我见过的小溪。让学生用墨在宣纸上描绘出各种水的形态,用水和墨进行机理的练习(如把宣纸放入滴进墨的水缸里)。
6、情感体验与戏剧表演“多情的小溪”。你要是一条小溪,你会有什幺样的情感?(1)学生用不同的表情表现忧愁、寂寞、孤单、欢快、热情、乐于奉献、不知疲倦的小溪。
(2)用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即兴创作“两条小溪”(小溪从远处流过来、孩子们在小溪边嬉戏玩耍等)。
课题2 碧水的呼唤
教学目标
1、有兴趣了解水的发源,知道水与各种生命密切相关,具有关注水污染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情感。
2、能用绘画、编短小诗歌、散文、歌曲、体态动作等形式表现保护水资源的情感并能赴诸行动。
教学准备
1、三江之源,长江、黄河奔流的有关录象、课件。
2、各种绘画工具、范画若干。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生命之水
1、欣赏照片或课件:三江之源,引导学生探索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激发学生爱祖国江河的情感。
问题探讨:你见过哪些大江、河流?他们的发源地是哪里?看到波澜壮阔的滔滔江水,你有什幺感觉?
2、欣赏水利灌溉庄稼、人给树、花草浇水、山区人打井水、马在河边饮水、人们口渴端着大碗或大瓶水在饮水等图片、照片或录象,感受水对人们生存、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
问题思考:看到上面的信息你有什幺感受和想法。
3、接龙唱歌:歌唱水。让学生演唱自己会唱的与水有关的歌曲(如:长江之歌、我的祖国、洪湖水浪打浪,外婆的澎湖湾等)。
4、联系自己的生活与经验,谈论水与人们的关系。(可以相互欣赏自己游泳的照片,儿童玩水的图画等)。
5、自由画“生命与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集体创作画。
6、欣赏和戏剧性表演散文诗《两条小溪》。(最好配上音乐朗诵散文诗《两条小溪》,男女同学分别模拟两条小溪蜿蜒流动;男女同学混合成四组,每一组为一条小溪,变换队形,交叉流动,汇成一条大河)。
活动二 青水长流
1、看图片或录象,讲述大禹治水的感人故事。
2、收集展示水源污染的图片、照片等资料,欣赏河水泛滥,消失的森林,观察江河水污染带给人类的威胁,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
问题探讨:地球上可以饮用的水有多少?每一天要用掉多少水?地下水面临着什幺问题?谁是河流的头号杀手?
3、了解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启发学生设计水资源保护或“世界水日”的宣传画、广告(词和画),用美术或文学(编儿歌、短诗)、音乐(创编歌曲)等形式表现江河水污染及保护江河水的情景与情感。
4、搜集和展示有关节水仪器、用具、材料,启发学生讨论、制订节水、护水方案,设计节水仪器,表达自己节水的设想。
课题3 蓝色畅想
教学目标
1、能欣赏和感受大海色彩的深沉美和海面辽阔壮丽的美感,有爱大海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与情感。
2、能感受和体验大海的心情:喜怒哀乐(阳光明媚的大海、晨雾中大海、雷鸣电闪中咆哮的大海、夕阳西下彩霞映红的海景),领悟大海的性格:博大、宽容、孕育一切、包容一切。
3、能感受和表现描写大海的音乐、美术、舞蹈中的色彩、节奏、情绪和形象,能富有想象地用歌唱、舞蹈、美工等方式大胆表现大海和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名人名家有关《大海》的美术作品。
2、歌曲《小小的我》、《大海啊大海》、《我爱这蓝色的大海》录音磁带、舞蹈《小溪、江河、大海》录象片或VCD光盘。
3、学生和老师一起收集有关吟颂大海的儿歌、诗歌。
4、学生美工创作的必要工具和材料。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海之韵
1、欣赏大海的图片、名画。莫奈《印象日出》、艾伊瓦佐夫斯基《九级浪》、《狂暴的海涛》、于洁普的《春潮》、吴冠中作品《大海》等作品(水彩、油画、版画等不同形式)。
(1)体验大海的心情:喜怒哀乐(阳光明媚的大海,晨雾中的大海,雷鸣电闪中咆哮的大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海景)。
(2)感受大海的胸怀:博大、宽容、深邃。
(3)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大海景色、画对大海情怀的体验。
2、欣赏音乐舞蹈《小溪江河大海》。
(1)感受旋律、舞蹈中表现的小溪江河大海形象;
(2)根据音乐创造性地用体态动作及运用道具(如:抖动塑料布或彩带表现波涛汹涌的大海)即兴表现小溪江河大海不同的形象;
(3)能用打击乐器或模拟打击乐器(如敲击杯、碗、瓢、盆等物品)表现小溪江河大海的不同形象。
活动二 向往大海
1、欣赏或吟颂儿童诗《想看海的孩子》,激发学生对大海的想象和爱大海的情感。
2、学唱歌曲《大海呀故乡》,尝试唱简单的二声部,感受歌曲的抒情优美。
3、欣赏寓言故事:《木偶探海》和《三船议海》,领悟故事的教育意义。
4、美术创作活动:
(1)设计海上创意漂浮物,用塑料泡沫等废旧材料创意制作漂浮物,可以设置出动力装置,并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漂浮物放在水上,体验成功与乐趣。
(2)想象画:畅游大海、未来的大海。
(3)举办学生与大师大海创作画展览,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兴趣和能力。
5、欣赏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理解歌词抒发的情感,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起伏的变化和舒展的节奏美,表达自己爱大海的情感。
第2单元 运动场上
课题1 我们一起来运动
教学目标
1、在表演、绘画、游戏、制作、艺术欣赏等活动中,感受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和美,提高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了解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生活。
2、体验在运动中获得的热烈奔放的情感,表现运动员们不懈拼搏的顽强意志。
3、学习健美操和儿童纸版画,表现充满活力的、健康的形象和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健康歌》、《四季锻炼歌》磁带,录音机等。
学生准备:纸版画工具材料。
建议课时:2——3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欣赏
1、欣赏《健康歌》,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并用形体动作加以演绎。
2、欣赏雕塑作品《铁蛋》,学生上台模仿作品中人物的姿态,体验和感受艺术创作的情感和动态表现。
3、欣赏健儿们、老爷爷奶奶、儿童等运动的图片或录象,说说这些形象带来的感受。请学生谈一谈有关运动的故事。
活动二 游戏--运动场上的竞技者
让学生照纸条做运动项目动作,其它同学猜猜他在干什幺。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的动作更具美感或加进节奏的训练。
活动三 我喜欢的体育运动
1、哑剧表演:由1--4名同学合作商量创编一个幽默小品故事,教师可提供一些有关体育运动的幽默画,要求不能发出声音,用表情和虚拟动作表现出来。
2、画速写:学生根据游戏和表演用线条画出各种不同的运动动态,培养观察力和以线造型的表现力。
活动四 泥塑
用泥塑表现运动者不同的形体动作。
方法:徒手捏制法。先捏躯干的大形,再从躯干分出头和四肢,配合《健康歌》的节奏变换四肢的动态,表现不同运动项目的形体特征。
活动五 纸版画制作
让学生观察人们运动时的动态,用纸版画形式加以表现,创作发生在身边的有趣的运动现象。
活动六 学唱歌曲
学唱歌曲《四季锻炼歌》,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体会运动带给人的生机和活力。
课题2 快乐文明的拉拉队
教学目标
1、在歌曲表演、绘画、诗歌朗诵等艺术活动中表现拉拉队员团结上进的精神风貌,体现他们文明的行为举止,快乐的心理体验。
2、尝试运用音乐中的节奏,戏剧中的角色扮演,绘画中的色彩、线条、造型等艺术形式表现生动的欢庆场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机、拉拉队录影带、健美操磁带和录象,《米兰拉拉队歌》磁带、绘画用品等。
学生准备:水彩笔,水粉颜料,纸张,胶水,剪刀。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诗歌朗诵 快乐的拉拉队员
我们是一群快乐的拉拉队员,伴着运动交响乐,踏进了运动的旅途。篮球场上,双方队员你争我抢,啦啦队员摇旗呐喊。跑道线上,运动速手你追我赶,啦啦队员摩拳擦掌。高低杠边,竞技队员你窜我跳,啦啦队员举手顿足。
快乐的拉拉队员们沿着运动的足迹,用热情和笑容画出一幅欢乐的图。活动二 戏剧表演 啦啦队里的小插曲
学校里准备举行一场运动会,明明召来同学,成立了一个拉拉队。瞧,他们唱着拉拉队之歌,向运动场出发啦!
场景1:跑道上,学生们一部分模仿赛跑的姿势,另一部分同学当拉拉队员,其中一名拉拉队员跑到跑道中喊加油,教师指出这是不文明的行为。
场景2:篮球场上,学生们模仿投篮、拍篮球等姿势。另一部分同学当拉拉队员,为投篮时的精彩鼓掌,表演抢球时的不文明行为,并加以纠正。
场景3:高低杠边,一部分学生模拟爬杆,另一部分同学为杆上的惊险动作贺彩。注意模拟紧张、着急、惊喜的表情。
活动三
1、倾听:各类欢呼的声音,尝试用节奏表现出拉拉队员的欢叫声。
2、欣赏与创作:
(1)欣赏体育运动的图片。
(2)欣赏各国各种为运动员加油的场面,如:韩国红魔拉拉队,美国NBA拉拉队等。
(3)学生分组讨论:怎样才是快乐文明的啦啦队。
(4)聆听意大利米兰拉拉队歌,观赏加油场面。(5)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节奏、口号、拉拉队队歌。活动四 游戏 活动五
学唱《小小拉拉队》歌曲,结合舞蹈进行表演。活动六 美术创作
1、用鲜艳的色彩在自己的脸上绘制拉拉队员的标志,或者绘在纸上再粘在脸上。
2、自己设计并制作拉拉队的小标志和旗帜。
3、用一幅有声音的图画表现拉拉队员的精神风貌,并通过动作加以表现。活动七 学跳集体舞韵律操:
伴着音乐并跟着老师或录象学跳健美操。
第三单元 奇思妙想
课题1 奇妙世界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奇妙的世界里寻找到超现实主义的粗犷、激越的情怀,并学会用抽象、概括、夸张、组合的手法表现艺术与生活、情感的关系,有兴趣欣赏德彪西的《牧神的午后》和《胡桃夹子》。
2、学会运用多种艺术门类表现对未来奇妙世界的想象。能有感情的演唱《摘星星》
3、能通过自己的感受,亲身体验艺术。如通过欣赏达利的画,动手做一些奇妙的手工作品,通过放音乐,听音乐与水火土的关系,甚至通过“尝”来了解音乐旋律、体会乐器的音色等。
教学准备
歌曲《摘星星》、乐曲《牧神的午后》,各种特性乐器如双簧管等的磁带。毕加索、达利、埃舍尔的画,各种乐器的图片。
建议课时:2--3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欣赏与讨论
欣赏达利的作品,讨论其中的意义:从瘫软变形的钟联想到时间已没有意义,一切的规则被颠覆,荒谬成为唯一的秩序。
欣赏德彪西的《牧神的午后》,接着展示毕加索、达利、凡高的画,并试着自己用线条、色彩来表达心情(或愤怒,高兴),或表现奇妙的世界,让学生自由想象描画心中奇妙的王国。
欣赏埃舍尔的奇妙的视错觉绘画,体会各种奇妙的图形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奇妙的心理反应,讨论这些画妙在何处。
欣赏各种有奇妙创意的广告或动画片以及幽默画,谈谈自己奇妙的审美心理感受。活动二 诗歌朗诵并配画 开往奇妙世界的列车
开往奇妙世界的列车,不知道何时出发? 那长着轮胎的大树滚动着欢迎客人到来 那飘着长发的大鹿飞驰着送来可口美餐 那长着翅膀的天使正召唤大家飞往天堂 开往奇妙世界的列车,就要准时出发 那留着胡须的大象晃动着等候客人驾临
那转着方向盘的飞鸟盘旋着送来天国的琼汁 那张开双翼的列车正驶在奇妙世界的旅途。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身体动作表现诗歌的内容并配画,创作一幅《世界真奇妙》的想象作品。
活动三 学唱歌曲《摘星星》
注意情绪的表达,节奏的稳定感,在演唱的同时加上律动,或者叫同学用动作来表现歌词,增加趣味性,演唱结束,请同学们即兴演讲。要求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锻炼同学即兴演讲的能力,可把教室变为一个舞台的形式,一位同学讲,其它同学当观众,让同学们当文明观众,尊重他人的劳动。活动四 魔术
奇特的魔术,学生在玩魔术的过程中体验到奇妙的变化带来的乐趣。活动五 戏剧表演 奇妙世界旅行记 《奇妙世界》诗歌
这里有个奇妙的大世界,怪异的事情发生得真不少。会游泳的白鸽在水中舞蹈,会飞行的金鱼在天空翱翔 会说话的公鸡喋喋不休,会唱歌的青蛙咿咿呀呀 这里有个奇妙的大世界,怪异的事情发生得真不少。会跑步的书儿在桌上转圈,会跳高的铅笔在纸上跳跃,会滑行的橡皮擦跳起华尔兹,会跳舞的卷笔刀转着圆舞曲
欢迎你到奇妙的世界来做客,去寻找那奇妙世界里最妙的图画。学生分组创编《奇妙世界》的小品,还可自由将诗歌续编下去。
课题2 自由畅想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怪异的创意中寻找到超越现实的美感,并体验到创造新奇事物的乐趣。
2、学生能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出自由的遐想,创造出神奇的造型,能演唱《天地之间的歌》,体会其中的情绪,能体会组合的魅力,注意发散思维的培养,能动手做一些小制作,增强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动物的图片(各部分能自由拆散),狮身人面像的照片,《天地之间的歌》的磁带等。
建议课时:2--3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奇特的时装展示会,让学生先欣赏一段时装表演的录象,再自己设计一种奇特的服装造型。
活动二
怪怪的舞者。让学生自由设计怪异的舞蹈动作,伴随怪怪的音乐,跳起怪怪的舞来。活动三
奇妙的想法。让学生欣赏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画,谈谈感受并漫谈自己一些奇妙的想法。活动四
奇妙的画。让学生先欣赏各种有奇妙构思和幽默表现的漫画,再自己画画各自心中的妙想漫画,或根据提示进行续画。
活动五
怪怪的游艺场
让学生分组合作设计怪怪的游艺场,放出怪怪的音乐,学生一起做怪怪的游戏。活动六
怪怪的俱乐部
让学生分组排演俱乐部精彩的节目,力求以荒诞、怪异的动作表现离奇的故事情节。启发学生用荒诞、怪异的表现手法表现戏剧情节,并进行情境剧的演出
活动七
神奇的音乐会,组织学生欣赏谭盾的音乐《永恒的水》,从中感受奇妙的情怀和音乐的神奇魅力。
活动八
设计与组合 欣赏狮身人面象(老师讲其中的故事,了解希腊文化)展示各种动物,让同学们自己组合并创意出新奇的形象。
活动九
学唱歌曲《天地之间的歌》。歌唱《天地之间的歌》,在有感情演唱之后,让同学们自己创造歌词发挥想象演唱自己填词的《天地之间的歌》。
第4单元 扬起风帆
课题1 遥远的船歌
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时期、不同作用的船,观察船的外形、色彩、了解船的构造、作用,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船,感受船的优雅造型和美丽曲线,并运用绘画、制作等艺术活动表现出来。
2、在集体舞表演中感受音乐,感受三拍子的旋律节奏,感受音乐中队形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
各种船的图片、歌曲《金色的小船》的录音带等。教学时间:2——3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让我们一起去看船、画船
1、师生课前共同搜集有关船的资料。
2、展示VCD或录像资料片中的船,引导学生对船做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3、欣赏船模(木制、纸制、铝制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带领学生实地到船上参观。
4、结合音效或相关主题的音乐欣赏相关的世界名画;利用模型对船进行线描写生、想象绘画的形式表现。
活动二 学唱歌曲《金色的小船》
1、集体舞表演,由教师带领跟着音乐进行最基本的三拍子舞步练习,在不同的队形变换中,感受音乐的变化规律。并且配上简单的打击乐器。
2、在初步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学唱歌曲《金色的小船》,在演唱跨度大的地方注意音准,在歌曲中多处出现顿音,演唱时注意感情处理。
3、分小组表演,口风琴、碰铃、集体舞,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三拍子 活动三 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1、欣赏“夜景照片”——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
2、论尝试用多种方法创作表现画面,注意表现画面中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3、引导学生利用水彩和油画棒相结合的方法创作表现“夜晚的船”
课题2 小纸船的梦
教学目标:
1、能欣赏三拍子歌曲,感受旋律及歌词,初步感受合唱曲中的和声效果,通过演唱歌曲,学习三声部歌曲的练习,2、通过欣赏舞蹈,感受人与船的联系,制作漂流作为道具,感受船儿带给我们的憧憬。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心中的船儿去远航
1、制作漂流船,写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2、开展以“心中的船儿去远航”的活动,说一说你想去哪?放走自己的漂流船,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活动二 到南极去
1、欣赏美丽的南极景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2、介绍南极在地图上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和欣赏的方式初步了解和感知南极,并讨论:我们怎样才能看到南极美丽的景色呢?
3、欣赏科考船到南极去考察的图片或相关资料,创作表现以“到南极去”为主题的想象画。
活动三 听赏《小纸船的梦》
1、听赏三拍子《小纸船的梦》,没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就让我们听一听小纸船怎样带着我们的梦想成真。
2、复听全曲,感受和声效果,就让我们来折只小纸船,让它载着自己的梦想飘向远方。
3、朗诵诗歌《纸船》。
第5单元 大自然的赠礼 课题1 神奇的石头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了解几种家乡有代表性的小石头,养成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能在歌曲、舞蹈等方面的学习中抒发对小石头的情感,并进一步提高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教学准备
1、自然形态下较为常见的石头实物,自然界中有特点的小石头录像或图片资料。
2、以石头为载体的造型艺术作品和表现小石头的歌曲、舞蹈音像资料等。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身边的小石头
1、组织学生到沙滩上、小溪旁、山脚下去采集自己喜欢的小石头,鼓励学生认真感受一下自己采集来的小石头,如:看一看他们都像什幺,说一说它们都有那些特点。你都喜欢它们那些地方,想一想你的这些小石头都有那些用途。
2、组织学生一起欣赏有关石头的艺术作品,看一看艺术家是怎样运用石头进行艺术创作的。想一想你手中的小石头都能做点什幺?与身边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能否合作共同完成一件小石头的美术作业。
3、给学生展示有关石头表现的优秀学生作业以此激发学生进行石头创作的热情与兴趣。
4、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美术作业的创作活动,美术作业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作业表现时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与石头一起搭配使用以此产生材料的对比美。(以橡皮泥或双面胶等为粘合剂进行小石头粘贴活动)
5、美术作业表现内容建议:1动物类;2风景类;3植物类。
6、结合美术知识的学习师生自由欣赏表现小石头的音乐作品。
活动二 会唱歌的小石头
1、与学生一起欣赏自然界中石头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响,如:木鱼石受到敲击时发出的梆梆声,海水拍打礁石时产生的轰鸣声和钟乳石与水滴为伴鸣奏出的叮咚声等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自然中去尝试敲击各种石头,感受体验石头发出的不同声响。鼓励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石头打出不同的节奏来并结合节奏进行体态律动练习。
2、教师引导学生:“不但自然界的石头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有许多表现石头的歌曲更是美丽动听。下面就让老师给你们播放一首表现石头的歌曲,听一听歌中描述的是怎样的一个美丽的传说”。组织学生听赏歌曲《一个美丽的传说》。
3、结合听赏歌曲让学生谈一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它表现了一个什幺内容,你喜欢这首歌曲那些方面,组织学生学唱一首表现小石头的歌曲。
4、联系歌曲学习的有关内容和学生感受、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舞蹈表演,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悟借助肢体的语言大胆的呈现出来。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向学生传授几种舞蹈的基本动作。
课题2 藏在石头里的画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仔细观察石头纹理的线条、色彩变化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激发自己在自然中发现美、表现美的强烈愿望。
2、能在石头上面绘画、进行石头肌理拓印、演唱有关石头的歌曲、欣赏有关石头的乐曲,增强关注自然、师法于自然的审美理念和融于自然、从于自然的生态意识。
教学准备
1、世界著名的岩画图片资料,自然界中奇石、怪石的图片或影视资料。
2、具有美丽肌理呈现的各种天然石材,艺术家因形得意、因意创作的自然形态下的石刻艺术作品。以及表现石头的歌曲、乐曲、故事、诗歌等相关资料。
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石头带来的联想
1、通过录像或图片向学生展示自然中的奇石、怪石看一看它们的形状,听一听它们的故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石头的风采。结合学生对自然界石头的了解向学生介绍表现在石头上的艺术。
2、欣赏史前岩画如:《受伤的野牛》了解岩画表现了怎样的一个内容,寄托了人们什幺样的一种情感。结合汉代霍去病墓石雕和现代艺术家利用自然石头的形状创作的造型艺术作品的欣赏,向学生简单介绍“因石像形、因形得意、因意创造”的基本内涵。(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
3、引导学生给自己收集的小石头涂上漂亮的颜色,也可以根据石头的不同形状进行绘画、雕刻等一系列的创作活动。结合美术的创作活动师生一同欣赏有关表现石头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美术作业。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石头的神韵,用自己的画笔直接在自然中的石头上作画,画出自己的心情、画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 开在石头里面的“花”
1、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推荐两首表现石头的诗歌,也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将自己写的表现石头的小诗朗诵给同学们听。
2、教师帮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表现小石头的歌曲如:《雨花石》,师生共同吟唱这首歌曲,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这首歌表现的是什幺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雨画石”是怎样的一种小石头,你还见过那些美丽、可爱的小石头,他们都有那些特点。
3、教师通过录像或图片向学生们介绍几种美丽的小石头如:雨花石、玛瑙石、珊瑚石、绿石、化石、煤精石等等,让学生想一想你身边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小石头它们也很美丽。把学生收集起来的小石头放到水中看看小石头随水波的晃动能产生什幺样的视觉变化。
4、介绍一种新的美术表现方法。吸附法:
准备一盆清水,在水面上点几滴墨汁,让墨汁在水面上自然流动产生肌理效果。然后取一张生宣纸轻轻的铺在水面上,水面上的墨迹就会吸附到宣纸上。将宣纸小心取出托裱好一幅行云流水般的水墨肌理作品即可完成。将煤油代替水,油彩代替墨汁,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完成一幅油彩吸附作品。
活动三 石头上面的创造
1、经过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石头的种类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石头的表现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其实在石头表现上也不完全局限于画与刻上,有很多方法做起来也很有意思,而且耐人寻味如制作人造“化石”。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化石的由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我们认识、了解这个世界具有那些价值。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与学生一起通过图片、录像欣赏化石,了解化石的种类,体验化石的古朴、自然之美。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去采集化石,体验采集化石的艰辛。同时要教育学生化石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一定要加以保护。
根据学生对化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指导学生进行人造“化石”的制造。表现方法如下:(1)选择一块自然形态下较平坦的天然石板用清水洗净再用毛巾擦干。
(2)将白胶用清水调稀,再加入适量吸水性较强的纸材(如::卫生纸、生宣纸等)制成纸浆,纸浆的干湿程度以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为准。
(3)用铅笔在石板上画出所要表现内容的大体形象。
(4)按照铅笔稿的大小比例刮添纸浆,用小竹板将刮添好的纸浆进行塑造再刻画出“化石”的骨胳结构和具体细节。
(5)待纸浆完全干透后用水彩色调出石头的颜色将“化石”涂匀,一块精美的“化石”即被挖掘出来。
第6单元 我们在成长 课题1 悄悄地告诉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多种艺术形式,如歌唱、绘画、诗歌朗诵及分角色表演等将成长中的故事(成功喜悦、失败烦恼等)或自己的“小秘密”自由地表达出来。
2、在交流中,能感受他人的内心情感,关注他人的情感变化,学会倾诉与关怀。教学准备
歌曲磁带及相关美术用品等。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思路建议
活动一 你的、我的小秘密
1、欣赏歌曲《甜甜的秘密》,体会学生对老师的真挚情谊。请同学们见你对老师的情感活心里话,用你喜爱的方式进行表达。学生可以进行主题绘画活动:请你送给他画的老师,在看完作品后,猜一猜你的小秘密,或写下他的感受,保存在艺术档案夹中。我们希望艺术课程是教师与孩子沟通的桥梁,是加深彼此情感的纽带,使他们谱写动人情感乐章的催化剂。
2、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师生间相互交流感受深刻的事情。如将师生间发生的事情,以讲故事,编排成一个小情节进行表演等形式进行交流,加深师生相互理解,感受关爱的温暖。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自己“甜甜的小秘密”。可以使自己的家长、同学或需要帮助的人。
3、教学游戏“这是哪首歌?”:学生根据已学过的歌曲,敲击第一、二乐句的节奏,请同学们或某位同学猜一猜,这是我们学过的那首歌曲,猜中的同学可以点将,让某位同学演唱,同时获得新一轮游戏的资格。学习歌曲《甜甜的秘密》,感受和表现歌曲中师生深厚的情谊。请把你的小秘密,用你喜欢的方式,向你所信任的人表达,并保留你的艺术档案夹。
活动二 美术日记——成长中的故事
1、教师或学生展示自己不同年龄段的照片,找出他的不同特点说说变化,交流其中发生过的小故事或小秘密。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注意倾听他人的情感表白时能产生共鸣。
2、照照镜子、翻番自己的成长记录(照片、他人讲述或不同年级的作业本,交流自己发现的变化。
3、欣赏《我的成长烦恼》学生美术作品,从了解记录成长或表现成长中某事件的艺术方式。
4、尝试用美术的方式,做一做自己的成长日记,并组织同学间的交流,还可以将自己的作品邮寄给亲朋好友,达到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增强感情。
活动三 长呀长,长呀长
1、寻找与自己成长相关的资料,感受自身的变化;发现能高伴随自己成长的事物,特别是一同成长的见证。如小树、作业本、身高测量记录等等。通过交流与回忆感受成长的力量。
2、欣赏学生们的美术作品,了解多种记录和见证成长的艺术形式,如录像带、录音带等,激发学生对成长的感悟,并设立主题,请学生编演自己的成长故事。
3、学唱歌曲《长呀长》,在演唱中引发学生的表现,抒发他们的情怀。
课题2 出其不意的礼物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己组织多种美术活动或戏剧性表演,以“礼物”(如抄写一段诗歌、歌篇、书画信、同学画像、友谊卡等)的方式展现。
2、学生能用艺术的手段表达成长的感受,增进友谊、理解和关爱。教学准备
成长纪录五件、贺卡纸、磁带、粘土等等。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思路建议 活动一 小小纸卡寄深情
学生通过制作XX卡(道歉卡、祝贺卡、邀请卡等),讲自己成长中的感受或故事内容,通过一种“卡”的方式进行情感的传递,表达在内心的一种深深感慨而有无从诉说的话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或学生间的故事,讲述成长中情感交流的重要。鼓励学生真诚地回顾自己成长中的感动或不安,并通过美术绘画或制作XX卡,大间学生或家长间的沟通桥梁,是主题活动“小小纸卡深深情谊”活动。成为学生们心灵倾诉。
活动二
大大小小的你和我
复习歌曲《长呀长》,交流成长中有趣的事件,帮助学生体验成长中的快乐 活动三 出其不意的礼物——自塑像 欣赏用不同的泥材料进行泥塑活动。
第7单元 樱花谣 斗牛士 课题1 轻歌曼舞樱花谣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四季歌》,欣赏钢琴曲《樱花》,欣赏诗歌《樱花》,了解日本丰富的画种,欣赏日本工艺品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与即兴创作的能力,感受日本音乐的民族特点,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加强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部分学生能从多首外国歌曲中感受并分辨出典型的日本歌曲。
课时建议:1~2课时 教学准备
1、钢琴曲《樱花》、歌曲《四季歌》的录音带或VCD。
2、介绍日本工艺品的录象带、VCD或实物工艺品。
3、日本不同画种的美术作品。
4、学生课前搜集的各种工艺品及美术作品的资料或实物。
5、罐头瓶、报纸、橡皮泥。教学思路建议:
活动一:制作工艺品
1、以钢琴曲《樱花》为背景音乐,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欣赏日本不同画种的美术作品,欣赏日本的各种小工艺品如插花作品等,感受浓郁的日本民族艺术风情。
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各种日本小工艺品及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欣赏日本插花作品,学生动手用罐头瓶、报纸及橡皮泥设计一个花瓶,开一个小型展览会,比比看谁设计的花瓶独具匠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活动二:学唱歌曲《四季歌》
4、在钢琴曲《樱花》的伴奏下,听唱歌曲《樱花》,感受日本歌曲的旋律。
5、部分学生能从多首外国歌曲中感受分辨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歌曲《荒城之日》,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听辨能力。
6、在各种活动中随机学习简单的日语。如:早上好(空气哇),下午好(空棒哇)‘谢谢(阿里格斗),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7、在简单的扇舞中学唱歌曲《四季歌》感受日本歌曲的特有音调。
课题2 激情澎湃斗牛士
教学目标
1、听赏《西班牙斗牛士》,了解西班牙的艺术家,欣赏西班牙的斗牛等活动,感受西班牙音乐的民族特点并能进行表演。
2、掌握简练、夸张的方法表现事物,学习西班牙舞蹈的特点。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感受西班牙
1、引导学生欣赏西班牙的优美风光,了解西班牙的风土人情,异国风情的浪漫歌曲,不论他是以英文、西班牙文或葡萄牙文演唱,其中的感人魅力皆是无与伦比的。
2、展示西班牙斗牛士的风采,学生感受斗牛士舞蹈的风格、节奏特点,3、学唱歌曲,学生可根据热情奔放的西班牙舞蹈的特点,进行有节奏的拍手舞练习。活动二 欣赏 《西班牙斗牛士》
1、中国人对西班牙的印象应该离不开斗牛,《西班牙斗牛士》的乐曲在我国也是久盛不衰。事实上西班牙人对斗牛的热衷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2、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歌曲《西班牙斗牛士》,了解斗牛士歌曲的节奏特点。
3、了解乐曲分几个乐段,每一乐段的演奏形式和风格 活动三 我是小小斗牛士
1、根据斗牛士的表演分析其肢体躲闪的合理性,学生反复观看斗牛表演,把握斗牛士舞蹈的特点,进行表演。
2、斗牛士的动作是实用与表现的结合体,既有合理性也注重观赏性,集中表现在最大程度地打开肢体,使身体呈优美的弓字弧形,且主要借助腰部力量的扭转。如胸部闪躲,即让牛冲向直线冲向自身时,腿一侧滑,牛贴身冲过,另外还有如“贝罗尼卡”,即是以红布甩向牛的面部,以激怒引逗公牛。贝罗尼卡原是耶酥受难时为其拂面的圣女之名,因其动作的相似性,所以命名。其它还有斗牛士原地不动,引逗着牛围着其身体打转的环体闪躲等等不一而足。
活动四 变形夸张的牛
1、了解绘画的形式素描,欣赏各呀的美术作品。
2、毕加索的美术作品——变形夸张的牛
第8单元 诗情画意 课题1 寒冬里有你的消息
教学目标
1、学生有兴趣欣赏、学习和比较诗歌与绘画的相互关系,能在寒冬的景色里感受诗歌和绘画的魅力,寻找和发现在表现语言上的相同与不同,在对事物的描写中,能理解到因为事物在观察角度不同、情感不同的情况下,会给事物蒙上截然不同的色彩。
2、能体会观察事物的方法,逐渐积累艺术表现的语言。教学准备
1、诗歌(表现冬天、梅花、四季景色等题材的作品),表现自然界景物和表现四季的音乐。
2、美术作品(表现梅花、冬季)
3、美术工具:根据需要自己选择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1、在本课开始之前创设情境,由两个同学一起朗诵学生们从小时候就非常熟悉的唐诗,例如:李白的《夜静思》“床前明月光……”,《绝句》“白日依山尽……”等,引发学生对过去经验的联想。老师提示,谁还能朗读出其它诗篇,请大家分别朗诵几段。
2、老师提示:请同学在这些诗词中寻找和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所表现的画面和情景,说说诗人都是表现了什幺样的景色和事物,表达了什幺样的情感?
3、在朗诵和讨论中老师向大家推荐一首好听的歌曲《唱唐诗》,这首歌曲描述了学生对唐诗学习的心情。
4、学唱歌曲《唱唐诗》。活动二
1、老师或学生用一句话,引出本课主题所要欣赏的作品。老人们常说:“冬天来了,春天离我们还会远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寒冬里看看,看那里,有没有它的消息?!)展示几幅表现梅花的美术作品,以及朗读毛泽东的《咏梅》诗歌。
2、根据表现梅花的绘画作品,分析、对比其中的艺术语言的运用。(例,于希宁的梅花作品与关山月的梅花作品和毛泽东主席《咏梅》诗词。在不同的表现梅花的作品中,于希宁先生的绘画,抓住了词中的“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的景象,进行创作的;关山月先生抓住了“只把春来报”的含义。)
3、请同学谈谈两幅画给自己的不同感受;并谈谈对毛主席的这首词的感受,特别是在自己没有见到绘画作品和见到绘画作品之后,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有没有不同。
4、根据毛主席词所描绘的情境自己尝试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活动三
1、欣赏绘画作品若干幅、诗歌若干首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王安石〃墙角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刘禹锡〃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看看作品表现的是哪首诗?给诗歌配上绘画作品
3、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表现了诗里的那些景色?)
4、与自己的作品比较,写出自己的看法。活动四
1、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自然界哪些是美的事物?(比如春花是美的?那秋月是否也是美的?)提问:什幺是诗情画意?诗情画意隐藏在哪里?春花有诗情,秋月有画意,那秋天的,冬天的呢?带着问题进入教学,与学生一起去寻找它的踪迹。
2、自然界有春夏秋冬,我们读的诗里,也有很多是描写四季的,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诗中那些是描写冬天的景物呢?
3、欣赏诗歌,让学生根据诗歌的意思,说说自己的感觉和联想后的印象,请同学用恰当的语言和词汇描述这首诗描写的景象,(用语言来表达绘画,锻炼构图,比如:在什幺位置有什幺,什么在前,什么在后,有什幺颜色等)。
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画。工具和材料自己选择。活动五
1、对比毛主席与陆游的词,并与几幅绘画作品共同比较、欣赏,让同学谈谈,相同题材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2、展示其它画家的梅花作品和诗歌作品,进行比较。教学评价:
3、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对学生产生的想法、感受、联想给予鼓励,对能产生与其它诗歌、绘画作品联想的同学,提出表扬。
课题2 雨中有你的身影
教学目标
1、有兴趣听赏歌曲、欣赏诗歌,并能从中寻找美的痕迹。
2、在音乐和诗歌对春雨的描写中,能感受到朦胧多姿的诗情和画意,能从诗歌中发现音节的美,在音乐中,看到色彩斑斓的美丽。
3、走进生活,去发现自己身边的诗情画意,并能尝试用学到的知识和技法去表现。教学准备
歌曲:《春雨蒙蒙的下》以及其它描写春天或春雨的歌曲。图片:表现春天、春雨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或舞蹈。
诗歌:《清明时节雨纷纷》、《雨中的你》、《那天,下着小雨》等。美术工具:水墨工具。课时建议:2—4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1、听赏歌曲《春雨蒙蒙的下》,老师和同学一起来体会歌曲给我们带来的感受。让同学谈谈春雨、春天给人的感受。在我们的情感联想中,是否仿佛出现了春天的景色?
2、听赏诗歌《清明时节雨纷纷》、《雨中的你》、《那天,下着小雨》等。请学生根据地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歌曲中所表现的雨和诗歌中描述的雨的不同情感与感受。
3、根据歌曲和诗歌,自己模仿写一段诗歌或短文。活动二
1、听赏歌曲《春雨蒙蒙的下》或其它描写春雨的歌曲,注意听歌曲的节奏、快慢。
2、提问学生,歌曲是个什么节奏,试着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把节奏打出来;根据自己打出的节奏,选一首诗歌进行朗诵。
3、自己尝试着在改变其它的节奏,来朗诵诗歌,体会在节奏的变换中带来的音节美。
4、根据节拍理解诗歌词句含义的变化。歌词是诗歌,诗歌是文学,在中国绘画中诗和画是不分家的。
活动三
1、欣赏诗歌《惠崇春江晓景》,根据诗歌,通过想象,用语言描绘画面。
2、欣赏惠崇《烟村沙汀图》,感受他笔下的初春景色
3、运用水墨的方法,结合曾经学习的绘画技巧,根据歌曲《春雨蒙蒙地下》,创作一幅自己身边曾经有过的初春景色。
活动四
1、通过欣赏学习歌曲和诗歌,体会和想象春雨中景物的样子,学习运用水粉颜色湿画法的表现形式进行美术创作。
2、在对自己感受的讨论过程中,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盛满水的水桶摆放在同学面前,请大家将画纸放入水桶中浸湿,分别取出后尝试进行湿画法的表现。
3、在颜色与湿的画纸产生渲染效果后,可以在画面上进行必要的处理,表现自己的意念与想法。
4、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
课题3 生活中到处都有你
教学目标
1、在音乐、绘画(摄影)和诗歌中继续寻找诗情画意的足迹,体会色彩、空间、节奏的表现。
2、能欣赏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对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在音乐中发现符号的表现作用,诗歌中词汇的描写功能和绘画中的色彩对比,体会情感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音乐:表现自然景物的乐曲
图片: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及其它艺术门类的作品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大漠孤烟直》、《毕竟西湖六月中》等 美术工具:自选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联想状态。
走过寒冬,我们发现了你的消息;经历了春雨,我们看到了你朦胧的身躯;当我想追赶的时候,你又消失在山林里;诗情、画意,你到底在哪里?
2、聆听音乐中对这些景物的表现,在音乐的旋律中找出鸟儿、找到小溪、找到高山…… 例如,可以欣赏罗马尼亚民间乐曲《云雀》,感受云雀在山涧唱歌的情景,当草丛中的云雀被人惊动后冲天而起的那种感觉;另外,可以欣赏《春之声圆舞曲》的片段,看自己能够在音乐的旋律中找到什幺?说说自己听了乐曲后的感受。
3、和学生一起在诗歌中寻找绘画中的要素(色彩、空间),在绘画和音乐中寻找诗歌的要素(情感体验、描写)。可以安排学生提前在自己熟悉的诗歌中找出表现画意的诗句,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一起研究,看能否有之中感觉,或者老师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作品
4、将从绘画、音乐、诗歌中获得的景色感受,重新组合在一起,根据自己的意愿,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活动二
1、听赏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分小组根据歌词内容描述一系列的画面,然后用自己习惯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画出歌词所表达的意境。
2、学唱歌曲《送别》。
3、朗读诗歌《大漠孤烟直》,欣赏国画《夕阳山外山》,结合歌曲的学习体会气质的诗情画意。并运用油画棒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活动三
1、欣赏诗歌《使至塞上》、《绝句》
用色彩和线条,通过点、线、面的构成,表现《使至塞上》和《绝句》。在色彩和线条的表现运用方面要求学生做到有目的的注意对比。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九单元 艺术家的故事 课题1 雀之灵敏度
教学目标
1、能够表演简单的民族舞舞蹈动作,做2—3种手势。
2、学会用厚涂拓印法印制粉印版画。
3、选择3—5个适当的词汇进行表达和描述。
4、能够运用和组织过去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新的学习。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准备
1、有关舞蹈家杨丽萍的故事资料。
2、杨丽萍舞蹈艺术作品的影视资料(光盘)等。
3、音乐活动的材料。
4、美术活动的工具和材料。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1、欣赏杨丽萍舞蹈艺术作品,讲述舞蹈家杨丽萍艺术创造和艺术生活的故事。通过视觉感受和故事内容所表达的含义,将自己对作品的印象和感想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对其舞蹈作品所特有的风格和艺术形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2、分小组模仿杨丽萍舞蹈作品中特殊的舞蹈语言,例如,大家根据欣赏,讨论舞蹈《雀之灵》中的手势,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表演孔雀头部的形态,把自己的体会表现出来。
3、根据杨丽萍舞蹈艺术的视觉感受,创作一幅表现云南民族舞蹈的不同色纸的粉印版画作品。
活动二
1、通过欣赏杨丽萍舞蹈艺术作品,从中能够学习欣赏经典舞蹈艺术作品的方法,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鉴赏力。采用语言表达的方式,每个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词汇说一说,例如:灵性,纯净、柔美,抒情等。
2、参考影视资料中的舞蹈作品,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模仿表演几个舞蹈动作,可以采取部分同学表演,部分同学绘画表现的形式,互相评价和交流。
3、结合复习第五册教材中曾经学习过的单元《影子》,第七册教材中《照片》中关于逆光的知识点,对杨丽萍舞蹈艺术作品进行讨论,分析和说出这些作品的哪些地方充分地运用了光进行艺术效果处理。并利用太阳光或灯光等照明方式为同学所表演的舞蹈动作进行综合性构成活动,看自己的肢体动作在太阳光下面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可以将同学肢体表演的动作用粉笔画出来。
课题2 释放我们的视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对现代派艺术作品认可和理解。
2、能够用不同材料组合和绘制表现自己意愿的几何类型形式的美术作品。
3、能与同学合作,用不同材料组合进行肢体表演。
4、能够在听赏音乐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教学准备
1、有关蒙德里安的故事、作品图片、光盘等。
2、美术活动的工具和材料。
3、有关乐曲的CD或盒带。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1、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红树》、《灰色的树》、《开花的苹果树》等树系列,《有壶的静物》、《百老汇的爵士乐》、《构成》等。教师启发:许多同学发现了在蒙德里安的作品中有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方格,这些方格组成的画面使大家感到特别奇怪,他为什么用方格来构成画面呢?这个问题引起许多同学的兴趣。
2、讲述蒙德里安的生平故事和介绍他的作品:
3、通过欣赏蒙德里安不同时期的作品,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看法。说一说,作品给了你什幺样的感受和启发。例如:画画怎幺可以这样来画?我也尝试着画一幅。
活动二
1、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验,启发大家寻找一下,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能否找到类似的形象或物品?比如,在我们生活中的广告、家具、建筑、服装设计中曾经有这样的表现形式,这种抽象的大大小小的方格就能够在画布的设计中发现。
2、表演活动:分小组用不同的色纸或即时贴纸制作成大小不同的格子“服装”,套“穿”在同学的身上,由一个或几个学生当小“导演”,在统一指挥和调动中进行自由组合,组合时,身着格子“服装”的同学需要采用站、蹲、跪、扭动肢体等不同的形式进行组合。既要按照小“导演”的指挥和调动参加组合,又要在组合中主动参与意见,使自己小组的作品更加出色。其它观看的同学用照相机将组合场面拍摄下来,放在活动墙报中进行比较和评价。
在课前发动学生从自己家里找来自己曾经玩过的插接玩具,在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的过程中寻找和发现大师作品与自己的玩具之间有什幺相通的联系。安排家庭作业:用自己能够找到的材料动手插接一个几何形体类型的大脸谱。
活动三
1、欣赏各种铜管乐器的图片或铜管乐器组成的乐队演奏时的影视资料。然后,教师为学生出示蒙德里安著名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在经过图像(图片)与美术作品共同的视觉感受之后,对蒙德里安创作思路发表自己的看法。
2、欣赏音乐作品《》,根据对作品感受进行美术创作。要求,特别关注每个学生自己的“自我感觉”,按照自己的个性思维进行创造,在无意识的涂抹和有意识的表现中增强自己对艺术学习的自信心。并能够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有意思的名称。
3、能否与同学合作,用不同材料组合进行肢体表演?
4、在听赏音乐作品后,能否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是否能用短文或语言对蒙德里安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题3 圆舞曲之王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地学习和倾听交响乐中的圆舞曲片段,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情绪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在对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旋律感受中,初步体验到音乐与其它艺术作品的联系,例如,画面、舞蹈等。对音乐中最重要的艺术要素“节奏”有进一步的体会。
课时建议:1—2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1、老师提前安排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生平及故事,有关的书籍、画册、图片等,展示给同学们。
2、请学生讲述约翰〃施特劳斯最有趣的故事,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3、老师出示与约翰〃施特劳斯作品有关的图片,同时播放其著名作品《蓝色多瑙河》中的片段,师生共同在欣赏着画面同时,聆听乐曲。并请同学们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4、说一说,通过聆听乐曲,你感到乐曲的旋律属于一种什幺样的类型?教师最终要引导学生对圆舞曲这一表现形式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5、教师简单讲解圆舞曲的基本知识,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种曲式中自己是否能够听出自己过去已经学习过的节拍形式,例如,四三拍和八六拍。
活动二
1、教师通过VCD播放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作品《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片段,让学生感受作品,并分组讨论,说说自己对聆听了乐曲后的感受。
2、教师再为学生播放约翰〃施特劳斯这两部作品的童声合唱,并将歌词书写在黑板上请大家根据歌词内容展开讨论,朗读歌词。
3、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学唱两部作品的片段,全班分组进行二声部合唱的练习,时间可以短一些,练习中适当将过去已经用过的“做做游戏,练一练”活动穿插于其中,使学生不会感到技术层面上的困难。
4、安排学生家庭作业,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自己用画笔表现一下乐曲或歌词的内容,将自己的画在下一节课上带来进行展示。
3、对音乐中最重要的艺术要素“节奏”是否有进一步的体会?
课题4 三毛之父
教学目标
1、感受张乐平的连环漫画艺术作品,能够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描述。
2、了解不同的漫画表现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漫画创作尝试。
3、通过学习,能够了解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内涵是人文主题的体现,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表现了一定的思想和主题。
教学准备
1、有关漫画家张乐平的生平介绍和其代表作品《三毛流浪记》等画册。
2、美术活动的工具和材料。
3、表演活动的道具和制作材料等。课时建议:1—2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1、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回忆并讲述自己知道的有关《三毛流浪记》的故事和情节片段。
2、说一说这一著名作品是哪一位艺术家创作的,讲一讲你所知道的漫画家张乐平的生平。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三毛流浪记》故事片段进行表演,其它小组对表演进行评价。
4、讨论漫画作品的特点是什么?根据大家的讨论和自己的体会写出简短的文字,并在自己小组里说一说,或者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展示中注意运用漫画的表现形式进行版面的装饰。
5、讨论“创意”在漫画作品中的作用,自己是否能够采用与别的同学不同的创意进行漫画创作。
活动二
1、欣赏学生用书中我国31位画家为张乐平爷爷所作的漫画肖像作品,并对此展开讨论,为什么画家们要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描绘同一位人物形象,这说明了什么?
2、教师启发学生在艺术学习中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有个性的绘画创作,或表演活动。
3、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为自己熟悉的同学进行漫画式的绘画表现,鼓励学生采用与其它同学不同的表现手法或形式进行表现。
4、学习31位画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并尝试着用这一方法为自己的家长进行漫画创作。
第二篇:四下教案
第1课
茶香四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历史,知道茶的相关知识。懂得包装艺术的一些简单方法。
2.尝试设计造型别致、色彩和谐的茶具、茶叶包装盒,或用粘土或彩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茶具。
3.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并能大胆、巧妙地对茶叶包装盒、茶具进行设计与表现。
难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具准备:专题学习网页,网络教室。
学具准备:收集有关中国茶文化的图文资料。
教 学 过 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采茶舞曲》,教师表演茶道艺术,并斟上一杯热茶,让学生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姿态,欣赏茶水的色泽,闻一闻茶水散发出来的清香。请几位学生品尝茶的味道,并交流喝茶的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课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中国茶文化信息,引出学习问题。教师:很多同学对中国的茶文化很有兴趣,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运用网络资源,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了解中国茶文化。
2.明确目标,确定研究主题。
(1)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准备了解、学习哪一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研究问题说出,教师板书。
(2)教师提供学习网页。网页的结构主要有9大块:①“源远流长的茶文化”;②“名茶大观园”;③“制茶工艺知多少”;④“如何品茶及饮茶的益处”;⑤“清香的茶文化”;⑥“韵味茶馆”;⑦“造型各异的茶具”;⑧“多彩的茶叶包装盒”;⑨请您留言:研究了中国茶文化,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网上学习,自主探究。
(1)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利用《中国茶经》网页课件,通过超链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图文资料,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2)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
4.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1)剖析整理。学生分组,围绕共同问题协作学习,通过收集、讨论、分析和整理,做好向全班汇报交流的准备。(学生可利用复制、粘贴等方法自制演示文稿)
(2)汇报交流。小组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及时修改、完善自己的探究成果。
5.发表感受,拓展延伸。
(1)师生进入网上留言板,进行在线发言交流。
(2)学生个人留言完成后,认真阅读、思考老师和同学的留言。
(3)在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的感受和体会,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画一画记录家乡茶文化的联画,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茶叶包装盒,水彩笔或蜡笔。
(教师)课件,范作,收集各种茶叶包装盒。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普通纸的茶包装(里面装着茶叶),请同学们猜它是什么?这样的包装让人有购买欲望吗?再拿出一个精美的茶包装盒,将茶叶放进去。这样呢?
(2)小结:一个精美别致的茶包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好的茶包装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作为复用包装再次使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弘扬了茶文化。
(3)揭题:今天我们学习茶叶包装设计。
2.欣赏与评述。
(1)老师收集了很多精美的茶叶包装盒,请同学们欣赏。
(2)找一找共同点:文字(茶名、品牌、生产厂家及简要说明)、图案、色彩。
(3)请学生谈一谈第一印象:美观、醒目、色彩和谐、形状各异……
3.启发与尝试。
(1)讨论设计特点及规律。
①茶包装的文字设计。
主要包括:茶名、品牌、生产厂名、简要说明。茶包装的文字是设计的重要部分,一个包装可以没有任何装饰,但不能没有文字,正如同一个人一样,他一定有名字。你认为文字设计中哪些文字要醒目?哪些文字可以小些?
茶名、品牌要设计得较大,特别是茶名,而生产厂名、简要说明可设计得较小。
提问:怎样将文字设计得更美观?(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各种字体)
可以用到我们学过的各种美术字,如:黑体、宋体、变体美术字……
中国的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适当地运用书法,能体现茶文化丰厚的底韵,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
也可以在文字的下面加上拼音字母或英文。
文字设计中增加咏茶的诗句等等。
②茶包装的图案设计。
提问:你打算在茶叶包装盒上设计怎样的图案?
(茶叶本身的图案,茶具、茶馆的图案)
茶叶是一种民族性的产品,可以运用一些具有强烈民族文化气息的图案如:体现茶文化的中国画、装饰纹样、吉祥图案以及民间剪纸、少数民族图案…… 茶叶出产地的风光图片,咏茶的诗意图。
运用学到的点、线、面和几何曲线也是很好的表现方法。
③茶包装的色彩设计。
提问:你认为在茶叶包装盒上什么样的色彩最能吸引你?
简洁明快、华丽动人、质朴自然或清新淡雅的色彩。
注意问题:色彩和整体风格的统一,不能用色过多,否则形成不了色调。
小结:茶包装设计中的文字、图案、色彩等要素是与茶叶紧密相关的,并表现出整体和谐、统一、完美的艺术特点。
4.创意设计,作业练习。
(1)要求: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用水彩笔或蜡笔设计茶叶包装盒。
(2)学生确定茶名、品牌、生产厂名、简要说明。
(3)学生作业设计,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对有创意的设计进行表扬和点评,以此来启发其他同学。
5.师生共同评价,深入体会。
(1)自评: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过程。
(2)组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6.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了解和关注其他商品的包装设计。
第2课
年年有余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传统鱼形纹样的艺术美感,知道中国文字“谐音”的用法,懂得圆形纹样的特点。
2.运用概括、夸张、象征等手法设计、绘制出具有童趣的鱼纹装饰。
3.通过对鱼纹的了解、设计和制作,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操。
重点:把握鱼的基本特征,进行鱼形纹样的设计与制作。
难点:鱼纹设计的新颖性及美感,掌握绘制圆形纹样的基础技法。
教具准备:课件、鱼纹图片资料、范作。
学具准备:收集鱼纹图片资料、有关鱼的故事、制作鱼纹的相关工具。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播放《年年有余》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渲染的节日气氛。
(2)教科书22页年画图片,请学生说说年画张贴的时间,从哪些地方表现了节日的气氛。
(3)揭示课题,刚才大家欣赏的音乐和图片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年年有余》。
2.欣赏评述。
(1)小组展示交流自己准备的图片及有关鱼的故事等,体会鱼与人的生活的关系。
(2)展示福娃贝贝及年画图片。
学生观察讨论,鱼在上述作品中的象征意义。(繁荣、丰收与财富、吉祥如意)
(3)展示鱼纹陶盆图片。(老师介绍陶盆的年代及价值)
①小组讨论,古人为什么把鱼纹描绘在陶器上。
②鱼的纹样跟你平时见到的鱼有何区别?(引导观察鱼的基本特征)
③展示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的鱼纹,让学生观察从鱼的哪些部位去加以变化、表现。
(4)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鱼形纹样,激发创作热情。
3.活动表现。
(1)创作要求。
①抓住鱼的基本特征,概括、夸张地设计鱼形纹样。
②用自己准备的工具,选择以绘画、橡皮泥塑、剪纸等形式进行创作。
(2)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4.作业展评。
(1)小组互评(2)老师小结。
5.拓展延伸。
(1)你想用鱼纹来装饰什么?(2)收集、了解圆形纹样。
第三篇:四下音乐教案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1课
跳起来
第一课时
教材内容:
聆听《小步舞曲》,学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2、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集体舞。教学重难点:
1、重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2、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舞曲的强弱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学铺垫
(多媒体课件展示:巴赫的故事)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位新朋友,他可是世界上有名的大音乐家,他为什么那么出名呢?请大家带的这个问题来听一听,看一看他的成长故事。(播放课件)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说一说巴赫是怎样出名的?
二、听赏《小步舞曲》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巴赫的故事,知道他是18世纪的宫廷乐师。那你们想知道18世纪欧洲的皇室贵族们开宫廷舞会的情景吗?
播放:(CAI宫廷舞会片段)体会小步舞曲风格。
师:你们从参加舞会的人的表情和服饰上能看出什么?(端庄、彬彬有礼、华丽)
师:小步舞是当时流行于贵族中的宫廷舞蹈,跳舞时人的姿态要高雅、端庄。
师:现在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来自18世纪的歌曲,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歌曲在我们课本的哪一页?找到的同学请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坐端正)
师:同学们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来自18世纪的歌曲吧!
三、学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师:大家学唱了《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你们觉得哪里最不好唱?
1、指导学习难点:第二、四乐句
2、跟琴划拍子演唱。
3、完整的划拍子演唱。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说说)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 学唱《土风舞》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土风舞》的唱演,感受外国歌曲的舞蹈韵味,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及借助肢体、表情来喧嚣情绪的表演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通过演唱歌曲、律动、音乐游戏等活动,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舞蹈创作中感受到愉悦。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用热情、轻快而饱满的声音演唱。
2、难点:歌曲演唱时的咬字、吐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伴着快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寓教于乐
1、玩一玩:音乐游戏《找一找》
游戏规则:老师把动物玩具悄悄地藏在一个小朋友身边。老师还要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请一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谁身边。在他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边拍手边唱歌,用你们的歌声和掌声的变化来进行提示。找玩具的同学离玩具越近,歌声、拍手声越响;离玩具越远,歌声、拍手声越轻。
教师总结:离玩具越近,我们的歌声就变强,而且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反过来,谁来说说看?
2、听一听
(1)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舞蹈并且简单跳出来。(2)初步聆听《土风舞》。(3)复听《土风舞》音乐。
a)听完音乐,你的心情怎样?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 b)你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唱一唱
(1)按节奏读歌词。
(2)跟着琴轻轻哼唱。(学生找出难点,教师重点教唱。)(3)试着唱曲谱。
(4)由学生选择自制乐器进行伴奏,以欢乐的情绪边唱边击。
4、唱一唱、跳一跳
5、师生共同表演
三、了解并欣赏各国的土风舞。
四、小结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2课
少年的歌
第一课时
教材内容:
聆听《晨景》,学唱《清晨》 教学目标:
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与困难,充满帅气阳光的少年形象。
2、学会歌曲二声部合唱,并注意声部的和协、音准与节奏。
3、唱准符点八分音符。教学重点:
1、能用阳光充满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
2、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难点:
二声部演唱时声部的和谐、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目的营造放松快乐的音乐气氛)播放图片大草原和马
2、教学附点八分音符。
紧接音符或休止符号后面的点。表示其拍数延长1/2,一点在八分音符后,就叫附点八分音符,一点在四分音符后就叫附点四分音符。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3、感受歌曲旋律。
(1)初听《小小少年》说感觉。
教师讲解歌词为什么这样写的原因(这是德国故事影片《英俊少年》中的一首插曲。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又遭陷害入狱的少年海因切,在女律师雷娜特的帮助下,以自己的诚实和善良感动了对父亲怀有很深成见的外公,最后外公和父亲消释前嫌,一家重新团聚的生动故事。)
(2)发声练习
(3)示范模唱和声部。先唱低音,用手势指挥,再唱高音,说体会,如何唱好自己的声部。
(4)教师通过观察,抽出学生和教师或学生之间合唱。学生评议。(5)声部合唱。整首曲子试唱。
4、小结:生活总的来说还是美好的,要放松心情。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
学唱《我是少年阿凡提》 教学目标:
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与困难,充满帅气阳光的少年形象。
2、学会歌曲二声部合唱,并注意声部的和协、音准与节奏。
3、唱准符点八分音符。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用阳光充满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
2、难点:二声部演唱时声部的和谐、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我是少年阿凡提》伴奏音乐,感受音乐节拍自由地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舞蹈导入
1、播放《新疆好》、《娃哈哈》两段歌曲,并引导学生回忆在这两段歌曲中所跳的一些动作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动作?(新疆)
2、欣赏新疆风景图片。(师介绍新疆)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三、新歌教学
1、导入歌曲。
2、感受歌曲情绪,请生说说你听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3、复听歌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几拍子的?请大家一边听一边合着音乐轻轻地拍出歌曲的强弱。
4、再听歌曲:
师:并为歌曲打拍子,说说小阿凡提唱了些什么,了解歌词内容。
5、有感读词:按节奏有感受地读歌词。
6、模唱旋律:复听并模唱歌曲。
7、、跟着伴奏慢唱,并及时纠错解决难点。
8、完整跟伴奏再慢速演唱歌曲。
9、跟伴奏原速度演唱。
10、再次播放范唱,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
11、随琴演唱一遍。(处理后的声音等)
四、情感教育,结束教学
师:在今天的音乐课中,你都得到了哪些收获呀?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3课
水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采菱》、聆听曲《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优美的、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2、掌握四分音符时值。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歌曲《采菱》
2、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表演《采菱》
1.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 2.听唱、学唱曲调
3.伴奏的加入既是训练节奏感,也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要求:(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2)选择打击乐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还可让学生创编节奏谱。
4、小结:水乡一景。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二、学习聆听《采茶舞曲》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采茶舞曲》 设问:
(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6.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
三、教师总结下课。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曲《柳树姑娘》、聆听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优美的、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2、掌握四分音符时值。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歌曲《柳树姑娘》
2、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表演《柳树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这样环境美不美?
2.聆听录音范唱。
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2)“·”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二、听辨练习:附点四分音符
1.从听觉上巩固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并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对比。2.从视觉上通过涂色找到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区别。
三、学习音乐知识: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基本要求 1.在模仿“知了”鸣叫声中学习附点。
2.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从实践中掌握。
找出《采菱》曲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并从唱曲调中熟悉附点四分音符。
四、学习音乐知识:顿音记号
1.在结合《柳树姑娘》的学唱中进行。 2.顺带了解顿音记号的作用即可。
五、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 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4.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
六、教师总结下课。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4课 童年的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白桦林好地方》 教学目标:
1、了解加拿大的风土人情,能够带着思念家乡的情感,用准确而又圆润的声音演唱《白桦林好地方》。、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有感情的演唱,表达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
3、能够用和谐的声音准确演唱二声部。教学重难点:
1、重点:节奏稳定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熟悉节奏。
2、难点:“f”“mp”在歌曲中的演唱,能完整地用感情来演唱歌曲。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家乡在那里?家乡的哪些景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三、课件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我们的家乡》课件。学生们讨论、交流。
四、情景导入。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在遥远的北美洲,有一个宽广、富饶而美丽的国度,她的名字叫加拿大,多媒体演示《白桦林好地方》课件
五、初步感受。
教师播放《白桦林好地方》歌曲,师生共同欣赏。
提问:歌曲中的那些句子唱出了对白桦林
六、教唱歌曲。
1、教师弹奏旋律,范唱。
2、弹奏旋律,教唱曲谱。
3、播放《白桦林好地方》歌曲伴奏,教师指挥,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唱曲谱。
4、提问:你能听出在歌曲中有哪些曲调是相同或相近的吗? 播放《白桦林好地方》歌曲录音,学生轻声哼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5、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试唱曲谱。
6、填入歌词,随伴奏轻声演唱。教师重点部分指导。
7、完整演唱。
生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七、课堂小结。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白桦林好地方》,学唱《红蜻蜓》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2、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从优美的曲调和歌词呈现的情景中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感情。
3、二声部的合唱协调均衡,富有美感。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2、难点: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
二、情境创设
导入: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这节音乐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听的音乐。(播放《森林狂想曲》片断)
师: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
三、歌曲教学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导入: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听!晚风中传来了一阵优美的旋律,我们去听听这位小朋友是怎样叙述自己的童年生活的。
1、初听《红蜻蜓》
问题:它描写了什么?给了你怎么样的感受? 生回答
2、讨论后出示歌词并朗读。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歌词。(齐读歌词师钢琴伴奏)
3、学唱第一声部曲谱:
4、认识换气记号
5、,认一认渐强渐弱记号
问题:你觉得作者的童年生活美好吗?整首歌曲适合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
6、自学第二段、第三段
7、带入力度变化齐唱全曲第一声部
四、学习歌曲第二声部:
1、欣赏日语演唱的合唱曲《红蜻蜓》 问题:它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对比合唱与独唱——合唱比独唱效果更丰富、饱满、有变化。
2、学唱二声部
用“lu”跟琴分句哼唱第二声部
五、小结: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5课
风景如画
教学内容:
聆听《森林的歌声》,学唱《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森林的歌声》,学唱《小溪流水响叮咚》,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听辨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2、体会音乐的描绘功能,用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
3、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教学重难点:准确记忆主题曲调的顺序。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唱第五课歌曲。
二、聆听《森林的歌声》
1、设问:森林的歌声来自哪里?是孩子们的歌声?还是什么歌声?请你想像一下?
2、请听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
3、讨论:有多少动物在歌唱?有几种主奏乐器?
4、复听《森林的歌声》。
要求:看着教材中的三段谱例,①、②、③把乐曲的结构按顺序排列记录下来。
5、交流听后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加强环保意识,保护森林资源。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6、自由创作:试试创作自己的“森林音乐”,可以自由结合制作音响,表现风景如画的大森林。
三、表演《小溪流水响叮咚》
1、联想导入:我们每年春游、秋游,或假期随父母去旅游,在田野、山谷一定见到小溪流水,尤其是山谷中的小溪流水。你联想一下他们的歌声,请你模仿一下:
2、有感情、有诗意的朗读《小溪流水响叮咚》歌词;以拟人化的第一人称角色来朗诵。
3、根据歌词词意,画一幅简笔图,几笔勾画,这幅图要有意境。
4、展示一、二幅优秀的画,并由作者(学生)自己讲解作品,尤其是借景抒情表达对人民对祖国的一片爱心。
5、聆听歌曲范唱。
6、学唱歌曲:
(1)用2/4拍指挥图式学唱曲调。(2)完整熟练的演唱曲调。(3)填唱歌词。
7、表演歌曲:
(1)有层次地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型。以烘托优美抒情的情绪,描绘风景如画的意境及借景抒发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戴之情。
(2)请小部分有能力的同学,编创几个舞蹈动作表演歌曲。
四、小结:大自然赋予我们如画的风景,我们要赞美她,歌唱她。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6课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歌唱、聆听活动,培养对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趣,主动探索其特点及相关的音乐文化。
2、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能够用自然圆润、优美抒情的声音和恬静温柔的情绪演唱歌曲。
3、通过聆听各种风格的《摇篮曲》,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4、体会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使学生受到爱的感悟和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音乐情绪,把握适合的力度、速度,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难点八度大跳的音准把握、弱起拍及装饰音的唱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出示爱心图)老师讲诉发生在汶川地震中真实感人的故事:(图片和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充满母爱的歌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二、感受与体验: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1、教师播放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音乐课件,学生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
思考:《摇篮曲》用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徐缓、温柔的声音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
2、简介作者: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3、请学生自己轻声朗读歌词(配乐),从歌词中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教师范唱,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与情绪。思考:歌曲是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音色来演唱的?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三、学唱歌曲:
1、分析歌曲:
提问:歌曲为几拍子?是弱起拍还是强起拍?歌曲分几个乐段? 歌曲为3/4拍,通过强弱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每个乐段包括两个乐句。
2、分组练习,深化歌曲意境。
四、拓展与探究:
1、演唱舒伯特的《摇篮曲》。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和舒伯特的《摇篮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不同的旋律表达着共同的情感和主题。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2、聆听东北民歌《摇篮曲》。
现在我们来听听中国东北的《摇篮曲》,比较一下它们的歌曲风格有什么异同。
3、比较三首歌曲的异同。
不同点:外国的《摇篮曲》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中国的《摇篮曲》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共同点: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4、小结:什么是摇篮曲?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7课 回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友谊的回声》 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学生在探究、设疑以及师生合作中学会歌曲;在倾听、实践、评价等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表现歌曲,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 ”、“pp”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难点:学习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1、看动画片《回声》片段。
2、看后回答大山里神秘的声音是什么吗?(生答:回声)
4、师: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声音是最美妙而复杂的。他能将大自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然中很多的声音表现出来,例如:回声!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向大自然学习这美妙的回声。
二、解决难点,感受“回声”
1、分两组进行模仿“回声”练习f
p
噢
噢(交换练习)
2、大家想不想知道,在音乐中,用什么记号来表示“强”?什么记号来表示“弱”?
师讲解: “f”表示强,“p”表示弱。引申: “ff”表示极强,“pp”表示极弱。
3、小结:这真是美妙的回声,我们仿佛就在跟大山对话一样,可爱的回声,友谊的回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友谊的回声》
三、新课教学,学习“回声”
1、竖起你的耳朵,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
2、复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聆听歌曲,思考)
3、现在,让我们一起划着二拍子,再次聆听歌曲。
4、自己任选歌中的一句来学唱,学会后唱给同学们听
5、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歌曲的旋律(学生轻轻跟唱)
6、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教学,情感升华
1、拓展延伸,再次观看《回声》片段。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欣赏《羊肠小道》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羊肠小道》,感受“行走”主题及“歌唱”主题所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
2、欣赏乐曲《羊肠小道》,能初步感知乐曲的曲式结构。教学重难点:
1、重点:欣赏乐曲《羊肠小道》,要求学生记忆“行走”主题及“歌唱”主题。
2、难点:能随音乐进行,想象大峡谷的壮丽景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导入:美国的科罗拉多的大峡谷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它全长呀有349公里,深1800米.在不同时间的日光照射下,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同的色彩。今天让我们从图片中去感受大峡谷的无穷魅力吧。
2、简介大峡谷。(播放图片、背景音乐)
简介陡峭山崖、怪石嶙峋、溪流湍急、羊肠小道)、3、欣赏引子部分。
提问:在这样的羊肠小道上旅行,会是怎样的滋味呢?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4、欣赏第一部分。
(1)师:旅行开始了,听,旅行者骑在驴背上,他的心情怎样?(生:轻松、高兴)
(2)师总结:是啊!旅行者骑在驴背上是那样轻松、惬意,那么悠闲自得。嘴里还哼着小曲呢。他是这样唱的。
这段羊肠小道是平坦还是曲折的?(平坦的)
(3)师:羊肠小道会一直这么平坦吗?我们听听接下去发生了什么事?仔细听驴蹄声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 发生了什么事?驴蹄声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上坡还是下坡?
5、完整聆听第一部分
6、欣赏第二部分
师:在经过这么一路的的簸簸,格罗菲和他的驴都累了,接下去的音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乐器音色有什么特点呢?他们在做什么呢?
7、欣赏第三部分
师:美梦醒来之后,他们的旅行中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初听)
师:这段音乐中有没有骑驴主题呢?这段音乐中主题发生了什么变化?先慢后快。
与第一部分的主题有什么区别。
师:主题这样的变化描写了什么?
8、完整欣赏全曲。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8课
向往
第一课时
教材内容:聆听《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声、旋律性和歌唱性在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2、探究音乐本身的内涵,加深对歌唱的认识,培养热爱歌唱艺术的思想感,感受外国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
3、通过演唱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使学生学习歌唱的基本方法,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正确感受、理解合唱艺术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2、难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感受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及节拍特点。
2、介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3、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简介词作者海涅,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4、学唱歌曲
1)随音乐哼唱曲谱及歌词。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2)请学生把跟唱过程中认为最难唱的地方找出来。
3)根据学生找出的难点进行范唱歌词
4)学生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
5、理解歌曲:
1)、小组讨论这首歌曲有哪些音乐特点?
2)、请学生思考此曲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情绪来演唱?
3)找出主要节奏型,并随歌曲用手拍打,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欣赏群星演唱的《乘着歌声的翅膀》,让学生体会不同版本演唱的同一首歌曲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7、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风格来演唱歌曲。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学唱《种太阳》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种太阳》的学唱,体验歌曲欢快情绪。
2、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种太阳》这首歌。
3、能以比较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歌曲。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种太阳》。
2、难点:弱拍起唱时,弱音要清晰,切分音唱得准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FLASH动画卡通人物“机器猫”歌曲《小叮当》
二、聆听歌曲《种太阳》
三、歌曲教学
1、学生跟随伴奏小声哼唱。
2、学生用“啦”模唱歌曲。
3、学生跟随伴奏唱歌
4、找出不会唱的地方。
四、创编活动
1、请学生分组讨论试着将自己的愿望编成歌词,将这首《种太阳》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变成自己的歌或者编成自己的舞蹈。(放歌曲伴奏)
2、学生展示,跟伴奏演唱。
五、总结深化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首歌曲之后,你们有什么新的愿望。并说一说新的愿望是什么。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9课
皖江情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半城山半城水》《希望之城》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希望之城》、《半城山,半城水》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风格特了解皖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都市风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根据歌曲《半城山,半城水》的不同音乐风格编创动作。
3、聆听《希望之城》,想像音乐中所表现的形象,能主动参与听、唱、画、写等音乐实践活动,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意境。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听辩各种乐器的音色,说出乐器名称以及各个乐器音色所刻画出来的人物。
2、难点:说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哼唱音乐主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半城山,半城水》
1、初听时,让学生完整地聆听,感受恬静优美、委婉动听的旋律,听出歌曲间奏部分的主奏乐器。
2、复听歌曲。让学生边听边模仿演奏笛子的动作,体会笛子在歌曲中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的作用。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3、轻声哼唱歌曲主题,把握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
4、再听歌曲,让学生仔细听主题旋律在全曲中出现过几次?每一次出现时有什么变化?
5、根据歌曲的内容,让同学们自编演唱的律动动作。
二、聆听《希望之城》
1、谈话导入(播放《希望之城》)、2、播放《希望之城》的MTV。
3、播放《希望之城》
三、教师小结。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学唱《美丽的江》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美丽的江》的唱演,感受外国歌曲的舞蹈韵味,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及借助肢体、表情来喧嚣情绪的表演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通过演唱歌曲、律动、音乐游戏等活动,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舞蹈创作中感受到愉悦。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听辩各种乐器的音色,说出乐器名称以及各个乐器音色所刻画出来的人物。
2、难点:说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哼唱音乐主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皖江风情
2、图片导入歌曲《美丽的江》:
通过安徽地图里的长江画面,导入今天所学歌曲《美丽的江》。
3、歌曲介绍:
《美丽的江》是由安徽省词作家徐峻松和曲作家谢林义共同创作的一 峨山二小 小学科教学设计
首少儿合唱歌曲。歌曲为两段体、五声宫调式。
二、新歌教学
1、听歌曲《美丽的江》录音范唱。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3、学唱歌曲《美丽的江》。
在教学中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找出相似的乐句,指导学生用清新、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4、跟伴奏演唱《美丽的江》。
5、师生共同编创表演
三、教师小结
第四篇:音乐四下教案
一、绿水江南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
2、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
教学目标
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要具有弹跳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最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被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演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
2、广西民歌《采茶歌》
(二)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见相关参考资料)。
1、学生分组合作创编
2、指名表演
3、集体评价
4、随音乐一起表演
教材分析
教师准备:《西湖春晓》音乐、西湖风景课件、《平湖秋月》的音乐。学生准备:赞美西湖的诗歌、图片、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西湖春晓》的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2.“走进”西湖,了解西湖。(1)诗人笔下的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2)画家与摄影家眼中的西湖(有关西湖的绘画及摄影作品)。(3)我们眼中看到的西湖(西湖美景欣赏)。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生长在北方的人们都非常熟悉北方的风景,经常用“大漠黄沙”来形容戈壁,用“银装素裹”来形容北国的千里冰封。其实江南的美景也是数不胜数,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说什么呢?(秀美 俏丽 灵气)师:这些词语用来形容江南美景一点儿也不为过,不是就曾有人把江南的一处风景比做西施,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西湖)
师:对,苏轼就曾在诗中这样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见,西湖有多么的美丽。
二、欣赏《西湖春晓》
师:今天,我们就共同欣赏一首赞美西湖的歌曲《西湖春晓》,听一听歌中都唱到了什么?(出示课题并初听歌曲)
师:歌中唱到了什么?(朝阳 柳梢 绿水、青山)
师:歌中又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用的是哪种演唱形式?(复听歌曲)教师出示歌词。
师:这首合唱歌曲多美啊,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歌中的美景。教师向学生详解词意。
师:请大家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西湖春晓》)。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优美 抒情)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被优美的音乐感染了。这首歌曲的作曲者贺绿汀就是生在江南,长在江南,他在创作这首歌曲时采用了6/8拍这种复拍子,营造了歌曲亦诗亦画的意境,就像我们正荡舟在西湖之上,欣赏西湖的美丽景色。
师:请同学们边听歌曲边轻声哼唱,并用身体来感受歌曲的韵律。
学生用身体感受歌曲的韵律,并轻声哼唱。
三、拓展──走进西湖
1、师:我们从歌曲中感受到西湖的美,可这远远不够,让我们“走进西湖”,更深层地去了解西湖。请大家交流你所查找的有关西湖的资料。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所查找的关于西湖的资料。
2、师:经过小组内的交流,你能说一说你的感受吗?
3、师:西湖历来就被文人墨客所称颂,他们是怎样赞美西湖的呢?
朗读(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4、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平湖秋月》。
师: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画家和摄影家眼中的西湖又是什么样的?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平湖秋月》。
师:西湖是诗,西湖是画,西湖同样也是音乐家指间流淌的旋律,刚才大家在欣赏诗歌与绘画摄影作品时所听到的音乐,就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音乐《平湖秋月》。西湖真是魅力无穷,而西湖美丽的传说又为西湖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来听一听西湖的故事。
(向同学们介绍《明珠西湖》 《许仙和白娘子》)
5、师:文人墨客赞美它,画家描绘它,西湖到底有多美,我想现在就去看西湖,做西湖的画中人,邀请全班的同学和我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
教师播放西湖风景课件(背景音乐《西湖春晓》)。
生观看课件,欣赏西湖的美景,并随音乐边听边哼唱。
师:西湖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其实,在祖国各地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美丽的景色,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2.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生:北京、沈阳、成都„„)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生: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
2.师:首先我们来看地图,谁能介绍一下江南的地理位置?(生:江南的地理位置: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3.师:你知道江南的历史么?(生: 江南的历史: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良渚和河母渡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物、遗址。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逐渐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 5
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彦。宋王朝的南迁,使这里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4.师: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江南的风情?(生: 江南的特产:江南的物产丰富,风味小吃多,著名的有太湖“三白”,阳澄湖的大闸蟹,莲藕,鸡头米,菱角,橘子,枇杷,栗子,白果,糕团。)(生:江南的文化艺术:江南文化传承吴越文化的风采,保有楚文化的余韵,历代文学艺术繁荣发达,学术著述宏富绵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代出不穷,诗歌、绘画等风格明秀绮丽,自成流派)
二、欣赏:
1.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一下音乐中描绘了江南怎样的景色?
a)初听《江南好》
b)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生:小桥流水人家、烟雨蒙蒙、小舟摇曳、渔歌飘响、山清水秀„„)
c)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d)复听音乐(生:乐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第二部分欢快)
2.分段复听
a)师:同学们认真的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b)生:潺潺的流水、幽静的小巷„„。
c)生:悠扬的笛声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
d)师:为什么你认为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
e)生:速度:中速、稍慢。情绪优美(教师进行评价)
f)师:欣赏完美丽的江南景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们的眼帘。
g)生:细听第二段(师:下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么?)
h)生:水中的鱼儿跃出水面、渔民在愉快的撒网捕鱼、人们划着小舟在水中采摘荷花、莲蓬„„(速度是快的、情绪是欢快的)
i)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我们为它们排排顺序。
j)生:做练习(教师进行巡视,并且进行指导。)
3.完整欣赏乐曲《江南好》
师: 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出示竹笛,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竹制、上端有吹孔有六个音孔、以及清脆明亮的音色。并由同学进行吹奏展示)
三、知识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
1.咏江南 课件展示诗词两首。
读一读: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忆江南》 《送人游吴》
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2.看江南
(1)小桥 流水人家
[课件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
谈一谈:对江南建筑的感受。
(2)苏州园林
[课件中穿插VCD,播放苏州园林景色]
欣赏: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
说一说:身边的园林景色。
3.唱江南
[课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
听一听:江南的曲调,江南风格的音乐。
4.舞江南
[课件穿插反映江南特色的舞蹈《莲蓬娃娃》]
演一演:模仿舞蹈动作
5.画江南
[课件展示描绘江南的绘画作品] 二、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教学重、难点:
1、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光盘、歌片、录音机、卡片(节奏火车、歌圩)、视唱卡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
1、师: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对吧? 生:对。
师:广西人杰地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生:刘三姐。
2、师:很好,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美丽、聪明、活泼、可爱,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那么她到底有多聪明,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3、(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姐妹与男青年对歌的场面。师:请同学们注意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 什么水面翻筋斗? 鸭子水面翻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 大船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 荷叶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鸳鸯水面共白头。什么结果抱娘颈? 木瓜结果抱娘颈,什么结果一条心? 香蕉结果一条心,什么结果包梳子? 柚子结果包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 菠萝结果披鱼鳞。什么有嘴不讲话? 菩萨有嘴不讲话,什么无嘴闹喳喳? 铜锣无嘴闹喳喳,什么有脚不走路? 财主有脚不走路,什么无脚走天下? 铜钱无脚走天下。师: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三姐„„。生:聪明,有智慧。
师:是的,所有的问题刘三姐都是毫不犹豫、对答如流。那么,片中采用什么演唱形式? 生:对唱。师:很好,什么是对唱? 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师表扬)
4、师: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
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爱歌就象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但是,当时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歌比赛,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了斗争。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片断,大家一起观赏。
5、(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斗争的片断。什么生来头戴冠? 中了状元头戴冠,大红锦袍身上穿。大红锦袍身上穿。什么生来肚皮大? 莫公享福肚皮大,手脚不分背朝天。见了皇上背朝天。
丫鬟:老爷,头戴冠是大公鸡,肚皮大是老母猪呀!
6、师:同学们都笑了,这段对歌的情绪怎样? 生:风趣、幽默的,机智地骂了财主。
生:滑稽的。师:很好,这是财主花了重金请来三位秀才与三姐对歌的场面,他们是秀才吗? 生:不是,是蠢才。
师:是的,是蠢才。知识来源于生活,他们死读书本,没有生活知识,结果丑态百出,刘三姐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众乡亲战胜了老财主。生:财主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唱歌? 师:这要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广西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漂流,幸被一老渔夫救起收留。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寻找,好不容易才找到她。于是刘二兄妹与老渔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猎为生。恶霸地主莫怀仁企图霸占茶山,他禁止姑娘们上山采茶,还妄想禁歌。三姐提出和莫怀仁对歌,如他能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为赢得胜利,以重金请来三名秀才来对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聪明的刘
三姐凭自己的智慧把三名酸秀才斗得狼狈不堪。同学们,莫怀仁能善罢甘休吗? 生:不能。师:是的,莫怀仁不甘心失败,又令爪牙把三姐抢到家里进行威逼利诱,三姐毫不屈服。老渔夫之子阿牛夜闯莫府,救出三姐。阿牛和三姐在生活中萌生了真挚的感情,他们用山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师:故事讲完了,老师要问你们,刘三姐是哪个民族的? 生:广西壮族的。师:很好。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生:想。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师:我们一起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听录音)。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中速、优美地、婉转地。生:委婉动听地。
生:甜美柔和地。师:你们说的都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象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
3、再听,轻声随唱: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听后回答)
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生:(齐说)变换拍子。
师: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
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
4、难点解决:(1、2、3、4、依次出示)
师: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乘上节奏火车进入“节奏城”,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了。1)师: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3/4拍,按2/4的划拍方法,注意突出强拍。生:(略)师:唱时注意附点的韵味。生:(视唱)2)师:(出示卡片)歌中还有一处 “哎”,老师也把它提出来,大家对照一下,有何不同? 生:旋律一样,节奏变化。师:很好,大家划拍唱一唱。生:(略,并把歌曲的第一乐句完整唱一遍)师: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题歌。3)师:歌中还有一处易混淆,(出示卡片)老师也把它提炼出来了。生:(划拍视唱)。师:结束处的“弯又多” 前面加上“罗” 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生:(略)
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放录音)师: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生:随录音演唱歌曲。
6、视唱曲谱:1)划拍视唱。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一人指谱)
7、唱词,歌曲处理:1)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2)歌词分析:师:现在我们来看歌词:前两句可看出:老百姓爱唱山歌,随口就唱,漫山遍野有唱就有对的,“歌海”嘛。后两句:山歌都是从老百姓心底流淌出来的,多得象春江水数不清。“滩险”实际是暗喻,比喻当时的恶霸势力,江水遇到礁石总会流淌过去,在这里指刘三姐与众乡亲一定能战胜恶霸势力,这两句应自豪地演唱。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师: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生:(随老师优美的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9、设计演唱形式: 师:唱得非常好,但老师听了,感觉还不解渴,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生:齐唱。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生:讨论并演唱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2)领唱与齐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
师:(鼓掌)你们的演唱,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
四、知识拓展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出示卡片)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大家齐读„„。生:(齐读)壮族风俗歌会“歌圩”。
师:“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你们想不想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生:想。师:下面老师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边听,边观看老师给大家搜集的图片——壮乡风情(大屏幕)。
生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等地。壮族地区有
“歌海”之称,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来表达情意。“歌圩”是壮族历史悠久的风俗歌会。
生2:“歌圩”活动,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选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生3: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互相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
生4: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
生5: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生6: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师: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同学们可回去搜集相关资料,下课再交流。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
生:《唱山歌》。师: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生:“歌圩”。
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最后,我们以优美的歌声演唱《唱山歌》结束本课。
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有感情地演唱(领唱与齐唱)。
五、板书设计:中速、优美地、婉转地、委婉动听地、甜美柔和地。随笔:能基本正确而流畅的演唱本歌曲。知道了解关于刘三姐的传说故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欣赏侗族大歌《小山羊》
2、欣赏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
教学目标:
1、知道《小山羊》是侗族民歌,《天山之春》的旋律取材于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并感受其风格。
2、熟悉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
3、知道中华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辩其音色。
教学重、难点:熟悉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小山羊》的听赏。
2、初听作品,组织简短的讨论。
3、第二次听赏作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聆听第二部分两个声部的变化。
4、组织学生分别哼唱《小山羊》两个声部的曲谱后,再播放范唱,让学生随录
音哼唱。
5、组织学生简短讨论。
6、巧设“话题”,转移欣赏内容。
7、板书曲名及简谱后,播放录音《天山之春》
8、组织简短讨论。引导学生就“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个话题
9、再次欣赏《天山之春》。为加强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或模仿琵琶演奏进行听赏。
10、板书设计:曲名及简谱随笔:感受侗族及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风格。
三、学戏曲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唱脸谱》。2.初步了解豫剧相关知识。3.用打击乐器和动作表现歌曲。【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2.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3.初步了解有关豫剧的知识。【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通过歌声表现歌曲中豫剧的风格特点。【教 具】
多媒体课件、歌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兴趣
1. 学生随着京剧急急风音乐,走圆场进入教室。师:刚才咱们是听着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走进教室的?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现在,咱们就用京剧的念白方式互相问候一下好吗?我选旦行,你们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行当吧!
2. 师生用京剧的念白方式互相问好。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戏曲课上我们已经知道了,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一说到戏曲,老师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同学看过戏曲的演出呢?(学生自由回答)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根据戏曲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名字叫《看大戏》。(出示歌片)
首先,大家来欣赏一遍,你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再想一想,看大戏是什么意思呢?
二、学唱歌曲
1.学生听录音范唱。
师:谁听到《唱脸谱》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呢?从这些歌曲内容中你感觉什么是看大戏呢?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
2. 再听歌曲范唱音乐。(教师指曲谱)
师:大家听得很仔细,你们注意到了吗?曲谱中有几处使用了升记号呢? 生:观察、回答。
师:现在,老师把歌曲的曲谱唱一遍,请大家认真听。3.教师唱歌曲曲谱。师:听清楚了吗?升F 这个音在这首歌曲的曲谱中是很典型的,还有旋律的大跳也要注意唱好。大家再看,这首歌曲中间还有一段没有歌词的音乐,在歌曲中它叫什么?在戏曲音乐中它又叫什么?现在就随着老师的琴声把曲谱完整地唱一遍,唱的时候注意升记号地方,运用气息、声音位置高一些。4.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曲谱。5.学生随音乐模唱歌曲。6.学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是根据哪种戏曲的音乐素材创作的?接下来,老师带来了三个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段,你听一听,哪一段表演的唱腔风格和这首歌曲的旋律相似呢?
三、分析歌曲的内容
1.感受歌词的旋律同语言的联系。
师: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豫剧风格的歌曲,大家看:“爸爸妈妈爱迷戏”,这里是典型的豫剧拖腔,再听这里“爱呀爱迷戏”,明显地使用了豫剧中的甩腔和拖腔。现在,我们再来完整地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好吗?大家注意,在演唱中表现出豫剧的唱腔风格。2.学生完整演唱歌曲。3.对比歌曲中演唱力度的变化。
师:我们再看,大家说有拖腔感觉的这句,老师再唱给大家听听,你听老师在唱这句的时候在旋律的力度上有什么变化呢?师范唱。生:回答出由弱到强,再由弱到强的力度变化。4.演唱歌曲。生:思考回答。
四、表现歌曲
1.用河南话音调表现歌曲的念白部分。
师:现在,老师就用河南话把念白部分读一下,你们注意听一听。生:模仿老师,用河南话说念白部分。
师:大家说得不错!我们都知道,在戏曲的伴奏音乐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打击乐器,今天老师带来了几种打击乐器,大家看,都有什么?(小锣、木鱼、双响筒)
2.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老师想在念白中加上打击乐器,大家想一想,你想用什么节奏型来伴奏呢? 生:自由地创编简单的节奏型。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环球采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木瓜恰恰恰》
2、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了解一些“叫卖”的艺术形式。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1、创设“叫卖”的场景。讨论用什么样的形式卖东西?引出叫卖的歌曲。
2、欣赏台湾歌曲《卖汤圆》和印度尼西亚歌曲《木瓜恰恰恰》。
3、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在演唱第二乐段连续切分节奏时要注意用较长的气息来歌唱。
4、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二)表现歌曲
1、分小组讨论设计“叫卖”的形式。如卖什么东西?怎样吆喝?演唱什么歌曲等?(除《木瓜恰恰恰》外,还可有台湾歌曲《卖汤圆》、墨西哥的《卖玉米饼》。教师可提供录音资料)
2、分小组表演汇报、评价。
3、板书设计:木瓜恰恰恰 卖汤圆 卖玉米饼
随笔:学会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演唱本歌曲,并了解了一些“叫卖”的艺术形式。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尼罗河主题曲》 教学目标
1、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2、与埃及、尼罗河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1、听用常规乐器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两段音乐,分辨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简介电子合成器。
3、第一遍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有什么感受?
4、哼唱主题A。
5、第二遍欣赏全曲,进一步记忆主题A旋律。
(二)了解有关埃及和尼罗河的音乐文化知识。
1、由教师或学生介绍有关埃及或尼罗河的知识
2、欣赏埃及的民间音乐。
(三)第三遍欣赏全曲,启发学生谈谈欣赏了乐曲后体会。
(四)板书设计:尼罗河主题曲
随笔:认识了电子合成器,熟悉了它的音色,了解了一些与埃及、尼罗河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红蜻蜓》。
2、欣赏日本民歌《樱花》《拉网小调》 教学目标:
1、运用均匀的气息合唱《红蜻蜓》。
2、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3、了解一些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教学重、难点:学唱二声部歌谱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红蜻蜓》
1、导语:简介日本。
2、欣赏或范唱歌曲《红蜻蜓》。
3、学唱二声部歌谱。
4、练习均匀的气息:每人准备一张纸条,放在嘴边,轻轻地吹纸条,使纸条保持一样的高度。
5、学唱二声部歌词。
(二)表现歌曲
1、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2、为歌曲的三段歌词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领唱、用哼鸣伴唱、合唱等。
(三)了解其他的日本民歌
教师播放录音或由教师、学生演唱熟悉的其他日本民歌。如《樱花》《拉网小调》等。
(四)板书设计:《樱花》《拉网小调》
(五)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并用口风琴或竖笛演奏第1—17小节旋律。
2、创编节奏为《火车咔咔咔》伴奏。教学目标:
1、感受《火车咔咔咔》的欢快情绪。
2、用口风琴或竖笛演奏第1—17小节旋律。
3、了解马林巴,并熟悉它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乐器演奏、用节奏乐器伴奏、创编舞蹈或律动动作。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
师:同学们好,今天,请大家欣赏一首欢快的乐曲,想一想乐曲好象在表现什么情景?你能给乐曲起个名字吗? 生:欣赏并回答。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这是一首表现火车行进的乐曲,名字叫《火车咔咔咔》。这是一首阿根廷的乐曲,是用马林巴这种乐器演奏的。有人知道什么是马林巴吗? 生:回答。
师:(出示图片)马林巴是一种敲击乐器,属于木琴的一种。木琴是由音条构成的,不同长度的硬木音条,按由长渐短的顺序并行排列在架子上。音条越长,音越低,相反,音条越短,音越高。一般木琴的音条下还装有共鸣器,用来增强音量。
马林巴与乐队用的木琴没有大的区别,为竖排式木琴,音条像钢琴的黑白键一样排成两列,用一对球形头的锤敲击。
木琴主要流行于东南亚、非洲和中南美洲一带,现在也用在管弦乐队和独奏中,增加了它的表现力。木琴的音色清脆,富有弹跳性,适于表现欢快的乐曲,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遍《火车咔咔咔》,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生:第二次欣赏乐曲。
(二)用节奏乐器为第1—17小节旋律伴奏
师:乐曲的第1—17小节是这首乐曲的主题,我们假定它为“火车”主题。现在,让我们一起哼唱一下。生:哼唱“火车”主题。
师:在这首乐曲中,打击乐器担任伴奏的声部非常突出,增添了乐曲的欢快的情绪,这也是阿根廷音乐的一种特色。现在,让我们试着用打击乐器为这段旋律伴奏。
生:用教师提供(或自制)的节奏乐器,按教科书提供的节奏谱为“火车”主题伴奏(也可自编节奏)。
(四)表现音乐
师:阿根廷是一个美丽的国家,阿根廷的民间音乐非常丰富。人们经常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用音乐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下面我们以“火车”主题为一个独立的分段,分小组来设计表演,根据你们设计表演的内容,也可以为这段音乐重新起个名字。生:分小组排练。
(1)用“啦”演唱、乐器演奏或用节奏乐器伴奏。(2)乐器演奏、用节奏乐器伴奏、创编舞蹈或律动动作。(3)制作阿根廷的民族服装、帽子等,演唱、演奏乐曲。
(4)为旋律填歌词演唱。如:“弹起伟大六弦琴,我们跳舞又歌唱。大家心里多欢畅,(嘿)歌声在飞扬”等。
师:同学们的设计非常丰富,现在请各组到前面来汇报表演。生:分小组汇报表演,并评价。
(五)板书设计:火车咔咔咔
五、中国功夫
一、设计理念
在今天许多孩子集积地学习拉丁舞、跆拳道等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不能抛弃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音乐教师在教授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应努力把我们国家好的音乐作品及优秀的文化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使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更有意义。并努力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和谐高效。
二、设计思路
通过演唱、演奏和听赏表现中国武术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中华有神功”的自豪感,能用激越的歌声表现中华武术的雄风。设计在唱、奏、听、练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和鉴赏力。
三、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分:
四年级学生能够轻松理解歌曲的含义,并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并自主探究学习知识。对本节课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相信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材分析:
歌词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武术的方方面面,写得极有气魄。尤其是最后一段“东方一条龙,儿女似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华有神功”使人唱来豪情满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旋律采用七声羽调式,“7”手口“4”的运用恰到好处,使曲调具有古朴和高亢、壮烈的色彩,这是单纯采用五声音调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歌曲由三个乐段组成,为单三部曲式。第二乐段的乐句是第一乐段乐句的压缩,所使用的音乐材料完全相同,使人易唱易记,同时又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作用。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师生交流,了解中国武术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有神功”的自豪感。
2.能正确演唱《中国功夫》,并掌握歌曲速度、力度及情绪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从而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内容: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五、教学重点、难点:
1.熟练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中国功夫》,并可以边唱边完成简单武术操动作。
2.打击乐的创编活动,感受武术风格特色。3.重点处理歌曲的第三部分。
六、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打击乐、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学生大课间课武术操录像一小段。要求学生看的同时仔细听音乐。[激发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怎样理解“武术”一词?
总结: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过去武术用来保家卫国,现在武术大多是用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之一,我们应很好地发扬,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音乐就是与武术相关的。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了解武术相关文化,激起学生学习兴趣。2.播放电影《黄飞鸿》片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赏画面,感受中国功夫特点及表现的民族精神。
二、新授部分 学习方法过程
1.听歌曲猜名字。播放歌曲《中国功夫》VCD碟片(由屠洪刚演唱)播放第一遍:①跟乐曲画面哼唱。②乐曲分几段。③你喜欢哪段,为什么?(互相讨论)
播放第二遍:要求师生起立一起随媒体画面欣赏并演唱《中国功夫》。[设计意图]给师生创设教学情境,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歌曲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2.学习处理歌曲第三段,有以下两种处理办法(课堂上可采用任意一种方法)。
第一种学习方法:
从歌曲的念白部分入手,感受节奏。
[设计意图]创造性使用教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特别是相关武术动作的配合,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歌曲学习中,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第二种方法:加打击乐伴奏 方法:
①讲台上摆有打击乐器:大镲、中镲、小镲、小鼓。②请几位同学根据节奏型,选相应打击乐器。大镲:(X — — — 中镲:(X — X—
小镲:(XXXX XXXX(十六分音符)
③其他学生:寻找身边小鼓(桌子)左右手交替拍以下节奏型,并边拍边念白:
X. X X X X 0 | ④教师击小鼓,节奏型: X. X X X X 0 | 要求:念白的节奏要准确,清晰、吐字、咬字要到位,且②③④环节同时进行,并全体念白。
[设计意图]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激活课堂气氛,同时镲、鼓等打击乐器的介入,起一定的专业引领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乐器,让学生明白音乐无处不在的道理,并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3.学习歌曲第一段、第二段 学习方法过程:
(1)请同学随琴唱第一段与第四段,要求演唱中体会并感受两段旋律的情绪、速度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第一段、第四段旋律相同。第一段速度稍慢,矫健地。第四段速度稍慢,饱满地。
(2)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段,请同学边唱边思考,前八小节和后八小节音乐旋律特点有什么不同?要求演唱时吐字要清晰,注意句末的休止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第二段旋律特点:前后八小节形成鲜明对比,后八小节是前八小节学习的压缩,音乐变得稍活跃起来。
(3)全班随伴奏带放声歌唱整首歌曲。
要求:注意既要唱得高亢、雄健,又不能扯直嗓子拼命喊,注意第三段加衬词处理部分。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较准确地学唱好歌曲前两段。
三、学谱
1、请学生随琴轻唱乐谱第一段、第二段。
2、分角色随歌曲录音唱全曲乐谱(男女唱第一段乐谱,女声唱第二段乐谱前八小节,后八小节男女合唱。第四段男生唱词,女声唱谱,且同时进行。)
[设计意图]边唱边指导学生认识歌曲速度、情绪、旋律结构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涵。]
四、歌表演
请全班会武术的部分同学上台随歌曲表演武术操。(全体同学伴唱)[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中华有神功”的自豪感,让学生表现中华武术的雄风。设计在唱、奏、听、练中激趣地同时进一步检验学生本节课的歌曲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小结
1、从学生的表现上给予表扬鼓励。
2、拓展延伸到相关中国功夫音乐。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把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设计意图]及时评价、总结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信心、责任心。
六、组织下课(要求学生随音乐边唱边带队离开音乐教室)[设计意图]巩固提高。
六、小小音乐剧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这是一节以小小音乐剧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将全体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故事中的一幕,利用乐
器学习音乐旋律,并为下面的创作表演做好前期准备。
2、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创编对话、表演故事。
3、以小组汇报表演的形式,表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序幕、第一场。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演唱歌曲,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剧”中规定的情景。
难点: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创编“音乐剧”中不同场景的对话、表演,根据剧情设计服装、道具、布景、化妆等。
2、表演者怎样能够准确地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表演。教学准备: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范唱带或CD;自绘(制)《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连环画;打击乐器(双响筒、响板、碰铃、锣等);各种道具(破木盆、新房子、宫殿、大海等)。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小小音乐剧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将全体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故事中的一幕,利用乐器学习音乐旋律,并为下面的创作表演做好前期准备。教学过程:
1、导入
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我们曾经演过哪部寓言故事?
2、猜一猜
请大家看一幅画,谁能猜出这个故事的名字?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3、讲一讲
谁能够为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
4、分析故事并分组
这个故事可分成5场:序幕、放鱼归海、贪婪的老太婆、愤怒的大海、尾声
5、组织学生分组利用乐器自学各段的音乐:口琴、口风琴、竖笛
6、教师巡视,并针对排练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7、各组汇报学习情况(1)序幕
音乐表现了老渔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静生活。音乐速度不要太快,每个乐的尾音要拖够拍子。(2)放鱼归海
表现了日日辛苦却毫无收获的老渔夫的惊喜心情以及小金鱼慌张的神情、祈求放生的心理状态。音乐速度稍快些,可以设计领唱和齐唱来演唱歌曲。(3)贪婪的老太婆
选用序幕的音乐,运用不同的速度和乐器进行演奏。为了表现老太婆的贪婪,演奏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力度会越来越强,最后所有乐器齐奏,表现了老太婆希望实现自己想当女皇的愿望。(4)愤怒的大海
选用序幕的音乐,中等速度表现了老渔夫的无奈。当小金鱼无奈地游回大海,大海愤怒了,用打击乐齐奏表示。并把尾声的第一段放在这里演唱,表现大海的愤怒。
(5)尾声
尾声的音乐有两段歌词,第一段表现大海的愤怒,用强的力度和快的速度表现。第二段表现一切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老渔夫无奈地继续自己的劳作,音乐速度稍慢,力度稍弱。
8、总结:引导学生加紧课后排练,下节课表演。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创编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创编对话、表演故事。教学过程:
1、出示五幅连环画
序幕 放鱼归海 贪婪的老太婆 愤怒的大海 尾声
2、创编活动
将全体分成五个小组,共同完成故事内容。
要求:有对话、伴奏、表演、歌唱等,还需布置一些布景、道具等。
3、学生分组设计各幕的表演内容。
4、教师巡视,并针对排练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5、引导学生利用环保材料动手设计道具和布景。
6、总结:引导学生加紧课后排练,下节课表演。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一。
教学目标:
以小组汇报表演的形式,表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序幕、第一场。教学过程:
1、小组汇演
序幕
布景:大海边。
大海:选几名男生用蓝色的布铺在地上,抖动蓝布,表现大海的波浪。
渔夫:站在一所破旧的房子前收拾着自己的渔网。
老太婆:坐在一所破旧的房子旁做针线活。
旁白:很久很久以前,大海边住着贫穷的老渔夫和他的妻子„„(用打击乐表现大海的波涛声)旁白:老渔夫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带上自己破旧的渔网出海捕鱼„„(老渔夫表演)旁白:他的妻子要不断地替人家缝缝补补,才能够勉强糊口。(老太婆表演)老渔夫与老太婆的对话:
老太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完没了地缝补,还是„„都怪我瞎了眼,找了你 这么个没能耐的东西。”
老渔夫:“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没有辛苦怎会有收获。没有关系,老太婆。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有朝一日,我一定给你买那条你看上的项链。”
老太婆:“哼,等下辈子吧。你呀,就会骗我。要是我有了钱,我一定会买一个新的木盆。这个盆已经漏水了。好了好了,老头子,抓紧吧,天亮了,出海
吧。”
老渔夫:“我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嘛。”
老太婆:“慢点,注意安全!”
老渔夫:“再见!”
老太婆:“早点回来!”
渔夫:手拿渔网,迈着蹒跚的步履向海边走去。
音乐响起:全体演唱音乐l 序幕结束
2、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3、小组汇演 第一场 放鱼归海
背景:碧波荡漾的大海。
旁白:老渔夫背着自己的破渔网来到海边,开始了每天的工作„„(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1)旁白:一网又一网,每网都没有收获。
老渔夫:“今天是怎么了?唉,如果还是网不上鱼来,我的老太婆又会埋怨我了。不 行,今天无论如何我也要捉住一条鱼。”(老渔夫表演)老渔夫:“嗯,有戏。”(老渔夫表演)老渔夫:“哈哈,终于抓住了。”(老渔夫表演)老渔夫:“唉,可惜可惜,太小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今天还是有收获。”
音乐响起:全体演唱音乐2 小金鱼:“我知道,您是一位善良的好心人,求求您,放了我吧,我一定会报答您的。”
音乐响起:全体分角色演唱音乐2 老渔夫:“唉,可爱的小金鱼。你还这么小,怎么就离开妈妈在外面到处乱闯。这样很危险。你的妈妈一定会很着急的。可是„„好吧,再不可以到处乱跑了,赶紧回家。”
小金鱼:“谢谢您,善良的好心人。如果您需要我的帮助,就对着大海大声喊:‘金鱼金鱼我需要你。’我就一定会出现在您的面前的。”
老渔夫:“不用,不用。”
小金鱼:“谢谢您,再见!”
老渔夫:“赶快回家!”
小金鱼:“再见!”
音乐响起:全体同学用乐器演奏音乐2 第一场结束
4、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二。教学目标:
以小组汇报表演的形式,表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第二、三场以及尾声。教学过程:
1、小组汇演
第二场 贪婪的老太婆
旁白:老渔夫望着游进大海的小金鱼,心里无限的欣慰。可是想起老太婆的话,老渔
夫不禁低下了头„„
老渔夫:“小金鱼终于回家了。可我„„没关系,大不了就是听着老太婆的唠叨。明天我一定会成功。”(老渔夫表演)旁白:老渔夫背着自己的渔网走上回家的路。家里,老太婆正在盼望着老渔夫的归来。
老太婆站在破房子前焦急地观望着大海的方向。
老太婆:“天都快黑了,这老头子怎么还不回来?真叫人着急。回来了,回来了。老头子,辛苦了!怎么?什么都没有?你这个窝囊废!”(老渔夫表演)老渔夫:“老太婆,我今天遇到一件新鲜事,我捉到了一条金鱼,而且它会说人话耶。”
老太婆:“真的?你不会骗我吧?”
老渔夫:“我骗你干吗?这是真的!它可怜巴巴地央求我放了它,并且说会报答我。”
老太婆:“那你呢?” 老渔夫:“我,我就放了它。”
老太婆:“你这个笨蛋,你没向它要好处?” 老渔夫:“我,我看它可怜就放了它。”
老太婆:“你这个废物,去找它。咱家的木盆修了无数次,已经不能够再补了。
叫它给咱们一个新的大木盆,我才可以洗更多的衣服,贴补家用。” 老渔夫:“这合适吗?”
老太婆:“怎么不合适?你救了它,它自然应该报答你。你赶紧去,赶紧去。”(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1)老渔夫:“我没有办法,可我没有钱给老太婆买个新木盆。金鱼金鱼我需要你。” 大海波涛起伏,金鱼现身。
老渔夫:“金鱼金鱼我没有办法,可我没有钱给老太婆买个新木盆。你就送给我们一个新木盆吧。”
金鱼点点头,摇摇尾巴,游进大海。老渔夫表演,回到自己的家。
老太婆:“哈哈哈,我终于有了一个又大又好的新木盆。哎,不对。就这点东西就打发我了?老头子,我还要一座漂亮新房子。抓紧抓紧!”(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1)老渔夫:“金鱼金鱼我需要你。我真没有办法,可我们的房子又破又旧,一到下雨天就四处漏雨。求求你送给我们一 座新房子吧。” 大海波涛起伏,金鱼现身。金鱼点点头,摇摇尾巴,游进大海。第二场结束
2、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3、小组汇演 第三场 愤怒的大海
老渔夫表演,回到自己的新家。
老太婆:“哈哈哈,我终于有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新房子。不行,老头子,我要
变成一位高贵富有的贵妇人,让人人都羡慕我!赶紧赶紧!”(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1)老渔夫:“金鱼金鱼我需要你。我真没有办法,可我老婆希望做一个人人尊重、人人羡慕的贵妇人。求求你,让她实现这个愿望吧!” 大海波涛起伏,金鱼现身。
金鱼无奈地点点头,摇摇尾巴,游进大海。(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l,速度稍快)老渔夫回到自己的新家。
老太婆:“哈哈哈,我终于成为一位人人羡慕、高贵富有的贵妇人。哼,我要让人人跪倒在我的石榴裙下,成为统领天下的女皇!快去快去!”(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1,速度稍快)老渔夫:“金鱼金鱼我需要你。我真没有办法,可我老婆希望做统领天下的女皇。求求你,让她实现这个愿望吧!” 大海波涛起伏,金鱼现身。(打击乐伴奏)金鱼无奈地点点头,甩着尾巴,游进大海。
全体演唱音乐3的第一段。第三场结束
4、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5、小组汇演 尾声
老太婆:“哈哈哈,我终于成为一位人人羡慕、高贵富有的贵妇人,哼,我要让人人跪倒在我的石榴裙下,让金鱼听我的指挥!快去快去!”(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l,速度稍快)
老渔夫:“金鱼金鱼我需要你。我真没有办法,可我老婆希望做海上的女霸王。求求你,让她实现这个愿望吧!” 大海波涛起伏,金鱼现身。(打击乐伴奏)金鱼无奈地摇摇头,甩着尾巴,游进大海。全体演唱音乐3的第一段。
老渔夫表演:匆忙赶回家了。面对的仍是一座破旧的房子,老太婆仍旧抱着旧木盆坐在门前。
全体演唱音乐3的第二段。尾声结束
6、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7、全体选举: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配角奖、最佳配乐、最佳旁白、最佳道具、最佳化妆、最佳音乐、最佳演唱„„
8、将各组节目加工整理,全班完整排练一部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并拍DV。
第五篇:四下教案1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6*万年牢
7、尊严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1、蝙蝠和雷达
12、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夜鹰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 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
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9、语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进度:
时间 教学内容
第1 –3周 第1单元
第4 –5周 第2单元
第6 –7周 第3单元
第8 –9周 第4单元
第10 –11周 第5单元
第12 –13周 第6单元
第14 –15周 第7单元
第16 –17周 第8单元
第18 –20周 全面复习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2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自学生字,熟读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第1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 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桂林山水(2个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人,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
二、整体感知,带人情境。
1.范读课文。
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
三、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板书:静清、绿)
1.中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
(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
(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5)学生有感情朗读。
4.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学生试背。
四、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
1.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2.出示要求。
读读:读第三节。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
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
(扶放结合,注重学法的迁移。)
3.朗读比赛。
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②读给一个老师或同学听
③记住他们对你朗读的评价。
4.全班交流,并请进步特别大的同学为画面配音,其他同学欣赏。
(让学生读给老师或同学老师听,恰似给疲劳的学生注入了兴奋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课堂气氛瞬间进入了高潮。与老师或同学一对
一、面对面的交流,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待人接物、语言交际、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真可谓一举多得,设计绝妙。)
5.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板书:奇、秀、险)
(围绕教学单元目标,读写结合。让学生悟出写作方法。)
五、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节。
1.范读。
2.激情点拨。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板书:美如画)
3、学生齐读最后一节。
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对于《桂林山水》这样的精品,只有多读,方能领悟文中之意,体会文中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读写结合,延伸课外。
1.其实,同学们也游览过很多名胜。让学生交流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
2.说一说,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
3.记金华的双龙洞(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二)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板书:3.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盘曲:曲折环绕。课文中指汽车沿盘山道曲折向上行驶。(”曲“读qū,不要读成qǔ)
呈:显出,露出。课文中指山上沙土显出粉红色。
明艳:明亮鲜艳。课文中指山上景物的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高耸。课文中指山势高耸。
森郁:树木茂盛繁密。课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孔隙:窟窿眼儿;缝儿。课文中指石壁上的窟窿眼儿。(”隙“读xì,不要读成xī)
昏暗:光线不足;暗。课文中指洞中光线不足,视线模糊不清。
挤压:靠拢压迫。课文中指作者感受山石从左右两边及上方向他靠拢压迫过来。
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课文中指头抬起的高度很低。
婉蜒: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中形容洞顶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石钟乳: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上的像冰锥的物体,常与石笋上下相对,由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凝结而成。也叫钟乳石。
名目:事物的名称。课文中指石钟乳和石笋的各种名称。
变化多端:变化多种多样。端,项目。课文中形容钟乳石和石笋的形状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颜色各不相同。异,不同。课文中指石钟乳和石笋的颜色各不相同。
一转:走一圈儿。课文中指作者在内洞里走了一圈儿。
进: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课文中指内洞大约有十来排平房那么深。
上源:水流起头的地方。课文中指洞中泉水的源头。
(三)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真看课文,进一步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指导。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记叙了他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板书:•金华•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四)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3自然段;第三段是第4自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第五段是第6、7自然段;第六段是第8自然段)
学生在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后,按游览顺序分段和概括段意就比较容易了。
2.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写4月14日作者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第二段:写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第三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第四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第五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第六段:写乘船出洞。)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1.请6名学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二)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金华双龙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二)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显得有精神“和”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两句话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结合课文引入新课。
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二)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的第二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对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教师可设计提问: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
教师告诉学生映山红的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
联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绿“的意思。”新绿“是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颜色。刚长出时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
(粉红色的山上,开满了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映山红,大朵大朵的油桐花一丛丛,一簇簇,在一片新绿的映衬下格外生机勃勃。)
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
作者边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
(三)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板书:山路美)
(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
(板书:宽大)
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
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
(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
(四)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板书:孔隙)
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这是学生理解上的又一个难点。教师可以用”高楼上看物体,物体好像变小“的生活经验作比方,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默读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
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
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我们也为作者捏着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十米,但让人觉得船儿走了好久好久。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险“了!
(板书:险)
(五)背诵第四段。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内洞的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二)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双龙洞内洞的特点。
(二)练习课文编提纲。
三、教学难点
给课文编写提纲。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同桌学生相互检查课文第5自然段的背诵。
2.教师了解学生背诵的情况。
(二)联系上文引入新课。
作者饱览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气势,经历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惊险,终于到达了内洞。内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板书:内洞)
(三)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1.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学生边听边画出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2.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学习,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
(板书:奇)
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多个,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双龙,为什么?
(因为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请一名学生朗读描写双龙的句子。
双龙有形有态,更妙的是一黄一青,双龙盘绕在洞顶,为洞中平添了几分气势。洞中有千姿百姿的石钟乳和石笋,侧耳倾听,耳边响起轻缓的声音,寻声找去,只见……
(学生接下去读写泉水的句子)
(板书:深黑的石洞里)
(四)小结: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五)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1.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记叙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2.在写一篇文章之前,我们的大脑中要有一个思路—我要写一篇什么内容的文章(板书:题目),我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板书:中心),我要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通顺(板书:材料安排)这个思路就是文章的提纲。
3.练习给课文写提纲。
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刚才老师讲的写作思路,我们试着给课文写个提纲。
指导学生给课文写提纲。
作者游历了双龙洞,有很多感受,他想把这次游历记叙下来,这就是文章的内容。
(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呢,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的中心我们刚刚总结了。
(板书:表达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呢?我们来看作者是怎么做的。
作者这次游览,所见所闻很多,但不能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全部写进文章。所以必须对材料进行整理和选择。选择最能体现这次游览特点的,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作者挑选了山路上的景色,因为它能表现大自然的美,也增添了作者游双龙洞的兴趣。作者挑选了洞口、外洞、进入内洞、内洞几处景物来写,因为这些都是作者游览的对象,也是作者游览的顺序,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挑选好材料后,还要对选好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段落清晰。本文的作者是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的,同学们把作者对材料的安排按顺序写下来。
(板书:1.交待时间地点2.路上见闻3.外洞4.由外洞进入内洞5.内洞6.出洞)
4.小结:(指黑板)这样就是一个简单的提纲。我们在写作文前,应该编写作文提纲。首先想好要表达的中心,然后选择能表达中心的材料,最后把选好的要写的内容安排好。
5.学生将编写的提纲补充完整。
(六)作业
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课,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4、七月的天山(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
◆学生自学
带着过度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引导读通
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合作学习
你觉得 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 和 老师、同学交流。
◆摘抄优美词句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 作业:复习词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