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士教育网】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3.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时间:2019-05-15 06:5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博士教育网】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3.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博士教育网】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3.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第一篇:【马博士教育网】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3.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3、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如何教,难题不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这篇课文是一篇特写消息,根据教材单元教学要求并结合课文的特色,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及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体会课文标题的新颖性。然而,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呢?如何设计才能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的要求呢?本人在反复的构思、实践和吸取多方的经验之后,得出这样的体会:用“比较”的方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起来觉得轻松。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用一分钟的时间对新闻的概念、要素、特点和结构进行回顾一遍。

其次,给学生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接着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照片资料,以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其次,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2〉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这两个问题能概括上述学习目标,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完成了。

这两个问题重点探讨第二个问题。本人根据课文内容改写一篇一般性消息,作为资料印发给学生,主要是为了跟课文(特写消息)作比较,让学生从两者中找出主要表达手法上的区别。接着探讨课文在描写上是如何体现细致这个特点的,也就是课文对现实场景的描写是如何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的。这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分析,老师只需点拨和归纳。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老师的归纳,学生不仅领会到特写消息和一般消息的区别,也掌握了特写的表达技巧。以上是课文特色表现之一。

课文特色表现之二是含蓄的语言风格。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自己说。

课文特色的第三个表现是标题的新颖性。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自己说。

另外补充一点,课堂上要强调朗读,对描写精彩的语句,体现含蓄语言风格的语句,要求学生朗读,根据教学过程,长的齐读,短的个别读,让学生从自己读或听别人读的过程中去得到体会。

以上两个问题探讨完毕之后,老师做个总结。

最后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做四道练习题。

总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充当引导的角色。

以下是本人的课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照片资料.2.课件

3.新闻材料

【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

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

三、请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让学生找 ①学生齐读)

1、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

板书:

1、描写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 现实场景的描写 生动的可听性

富于动感

鲜明的色彩感

2、语言

含蓄 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让学生找出体现含蓄的语言风格的语句,并且③学生齐读)

3、标题

新颖

1、描写细致

细致:(举例比较)

①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细致的程度:(举例比较。提示: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0点左右: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2、语言含蓄:(比较和体会以下例句)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中

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

标题1: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2: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完美结束(本人根据课文改写的一般消息的标题)

标题1: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虚实结合“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总结

四、积累与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旗帜(qí zhì)掩映(yan yìng)瞩目(zh? mù)展拓(zhan tuî)冉冉升起(ran ran)凝重(níng)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绪幕的。()

(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

(3)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4)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前准备】

抽样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感触比较深的句子进行排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

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预设: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明确: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3.写作背景: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并思考,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哪里?

预设:

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参观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

三、细部揣摩:

(环节一)讨论探究: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预习,并找出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或者不理解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每个学生写3—5句

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整理出排行榜: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针对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做在线讨论,将自己对该细节的感悟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发表议论。并让在座的同学对评论做出一个简单的评议与总结。

(环节二)在线思考: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下这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

明确: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

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范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五课堂小结: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

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六作业(二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七教学设想:

以组织讨论该新闻稿当中的细节描写为课堂重点,问题设置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附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真相: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

对法西斯的愤懑,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

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第二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短新闻两篇之一(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学会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重温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途径,弄清新闻的脉络和思路。

2、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教学重点:新闻的特征和结构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和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教学方法:五步阅读法

教学设想:安排一课时。尝试“中学语文‘六环’‘五步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还课堂于学生,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的本位,让激情点燃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让情境触发学生的阅读激情

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让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学生激动、感慨„„

二:“研究课题”,让激情点燃学生的阅读欲望

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别了,“不列颠尼亚”》就记录了这一激动人心的事件,它选自《通讯名作100篇》,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是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四人智慧的结晶。这则新闻是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最别致的一篇,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题目为主谓倒装句,意在突出强调,借鉴了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并翻出了新意。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还课堂于学生,让语文教学回归阅读的本位

第一步阅读:(通读文本)紧扣文题,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自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如:学生读完这则新闻会发觉: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记录了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

第二步阅读:(速读文段)分析结构,理清思路(学生概括段意,分析结构,讨论文章思路)

1、学生概括各自然段段意,然后展示,集体评价,老师小结。

2、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思路。

部分学生发言,全体学生评议补充。理出课文思路如下:

文章由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组成。导语:“不列颠尼亚”号离港,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结束。主体:交代告别仪式的地点——“港督府”,末代港督告别仪式,英国告别仪式,英国第二次降旗仪式,香港交接仪式——“易帜”,“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背景:港督府的变迁。

结尾:英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第三步阅读:(跳读文段)抓住重点,探究疑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信息,探讨文章内容)学生在阅读中会生成一些问题。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或与同桌、邻桌探讨课堂生成问题,然后集体交流探究成果。(探究课堂生成问题,答案不强求统一,可以挑战权威,言之有理即可)

比如,课堂可能生成下列问题并展开讨论:

1、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概括其主要内容。

探究明确: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2、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课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探究明确:作者采用了现实场景与历史事实交织的方法,每一个历史事实的引入都对应一个现实场景。面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

3、如何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 探究明确:其一,“不列颠尼亚”号离港,是实写;其二,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是虚写;其三,题目为主谓倒装句,有突出强调作用。

第四步阅读:(浏览全文)筛选信息,归纳中心(学生梳理文章的重点内容,提取重要信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纳文章中心)

归纳中心:课文报道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的事件,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被洗刷。

第五步阅读:(精读名段)品味经典,提升感悟(自我反省:通过本文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中“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然后谈谈学完这篇课文的收获。如:

感悟一,进一步了解了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新闻:最近、最新发生的事、消息、信息,即对新进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所做的报道,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由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组成。

感悟二,导语的作用是点题、揭示新闻主旨;导语和主体的关系是总述和分述的关系,读新闻,首先要读导语。

感悟三,创作新闻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内外大事,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给予再现。

感悟

四、学会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感悟五,一篇好新闻,其视角要别致,标题要新颖,语言要清新、生动、鲜明。等等。

四:“拓展延伸”,让激情点燃学生的写作欲望

1、学习这则新闻的意义何在?

小结明确: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香港回归为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为澳门回归提供了借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收回香港,我们国力增强了;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作为炎黄子孙应把握现在的大好时光,为祖国的明天努力学习等等。

2、如果你是记者,你将怎样报道这件事? 五:“回顾反思”,总结课堂学习的得失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自觉回顾学习情况,总结课堂学习的得失,制定课后学习方案。

六:“布置作业”,强化知识的落实和巩固

作业:

1、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2、写一则新闻,报道你身边发生的事?

第三篇:高中语文 10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习题3 新人教版必修1(模版)

新闻两篇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旗帜(zhì)掩映(yìng)展拓(tuó)世人瞩目(zhǔ)....B囚徒(qiū)凝重(zhòng)沼泽(zhǎo)婆娑起舞(suō)....C祷告(dǎo)雏菊(chú)停泊(bó)冉冉升起(rǎn)....D陈迹(jì)接载(zǎi)噩梦(è)交接仪式(y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B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志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

C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D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

3.下面否定句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B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C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

D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4.《别了不列颠尼亚》按时间顺序主要描写了四个场景,下面顺序排列正确的是()(1)中英香港交接仪式(2)末任港督降下港督旗(3)“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4)军营广场降下英国国旗

A(1)(3)(2)(4)B(4)(2)(1)(3)C(2)(4)(1)(3)D(4)(1)(3)(2)

5.参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格,仿写两个句子 .....例句:别了,‘不列颠尼亚’ 仿句:

二。课堂点击 6.1 答:

8.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答:

9.《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答:

10.作者为什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答:

三。选段在线(课文品读,瞄准重点、难点、常考点)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1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答:

13.“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请结合课文内容,2 体会这句话的深刻涵义。答:

四。延伸拓展(课外熏陶,训练语感、灵感、超越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20题。

《暗香》阅读训练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我才恍然大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花树旁。果然,一股(1)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2),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们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3)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到十一点钟后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上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一点钟准时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了院。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望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个个的嫩黄的桂花,在悄悄地(4)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来就如此啊!14.文中括号内按顺序填写最恰当的词是()

A(1)浓烈、(2)闪耀、(3)温柔、(4)挥发、B(1)清冽、(2)闪烁、(3)美好、(4)释放、C(1)浓烈、(2)闪烁、(3)温柔、(4)释放、D(1)清冽(2)闪耀、(3)美好、(4)挥发、15.作者在写桂花开放时,有一句十分逼真的比喻,请找出来并仿照写一个比喻句。仿句:

16.文章第四自然段在写作方法上称作什么?起什么作用? 答:

17.文章题目《暗香》,是写桂花的,你能由此写出宋代一位诗人所写的两句著名的咏梅诗句吗?这位作者是谁? 答:

18.作者两次写了“眼睛湿润了”,请找出来,并说说这两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9.本文用《暗香》为题目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答:

20.下面是根据这篇文章撰写的一副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风送桂花香满四野。下联:新闻两篇

1答案简析:A拓(tuó)应为tuò B囚:qiū应为qiúD仪:yì应为yí ....2答案简析:A夜暮:夜幕 B心志:心智 C既将:即将

3答案简析:A、C、D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B项没有这个意思。4 C 5答案简析:该句子的句式是倒装句,用意在强调谓语“别了”;修辞格是借代,用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代指称坐此游轮的乘客和英国对香港的统制。仿句符合这两点即可 6.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 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8.答案简析: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9. 答案简析: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10. 答案简析: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12.英国将结束对香港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13.香港被英国统治的历史将结束,一切将成为历史,就像港督府一样成为历史遗迹。14.C 15答案简析:“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仿写的句子言之成理即可。)

16.答案简析:插叙,为作者借物抒情作了铺垫。

17.答案简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18.答案简析:第一次“我的眼睛就湿润了”;第二次“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第一次是“我”被桂花的风格所感动;第二次是“我们”被老人的默默行善的精神所感动。19.答案简析:歌颂了那些像桂花一样的人,他们从不张扬,却默默地奉献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答案简析:霜染枫叶红遍群山。(基本对仗即可)

第四篇:高中语文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21!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新闻的特点。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3.学习并能独立筛取信息。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把握文章重要信息,体会本篇新闻的突出特点。

【教学难点】自主阅读过程中,品味本文是如何将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提问法、对话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欣赏歌曲《东方之珠》,引出香港。进而提出香港回归事件。1997年7月1日,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被英帝国强占10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百年的屈辱终于被洗刷;中国迈开了祖国统一的第一步。今天让我们跟随新闻记者们一起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板书课题)。

二、回顾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及其分类?

明确: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通讯、消息、特写、文学报告。狭义专指消息。本文是一篇特写,所以在此处重点介绍特写。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结果 3.新闻的特点: 明确:

<1>一事一报。一条新闻,只报一件事或一件事情的一个方面。<2> 篇幅、语句要简短。在有限的篇幅内说清一件事情。

<3>选点尖。选择第一落点,或主要矛盾的焦点,或戏剧性冲突的部位。<4>用事实说话。没有主观意见,让读者只看到事实,看不到记者的身影。

<5>微言大义,事件型小切口、时政类大背景。由一个引人的新闻事件引入,着重写这个事件本身,然后提出普遍意义和时政价值。新闻事件切口要很小,采写要非常具体,要有细节。

4、新闻的结构 明确:

<1>标题(正标题、副标题)<2>导语 新闻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语 新闻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三、介绍作者写这篇新闻的背景。

明确: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十九世纪,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香港岛就在一八四二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给英国。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的时候,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四、生字词

凝重(níng)紫荆(jīng)停泊(bó)掩映(yǎn)....世人瞩目(zhǔ)旗帜(zhì)接载(zài)...凝重:庄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接载:接待、装载。

易帜:变换旗帜,指降英国国旗,升起中国国旗。序幕:指重大事件的开端。子夜:半夜。

退役:军人役期满后停止服役,这里指“不列颠尼亚”号 战舰不再执行任务。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本篇新闻的结构。明确:<1> 导语(第1自然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即将回归中国。

<2> 主体(第2-10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3> 结语(第11自然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

六、提问:什么是“不列颠尼亚”?

明确:不列颠尼亚也译作布列塔尼亚,是罗马帝国对大不列颠岛的拉丁文称呼,也是建立的不列颠尼亚行省的名称。不列颠尼亚被罗马人神化,称不列颠女神,后来演变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成为英国的别称,敬称。不列颠尼亚这一称谓,在英国人心目中是非常庄严神圣的,就像中华这一称谓之于中国人民一样。要说有所区别,那就是当年,也就是18世纪上半叶,詹姆斯•汤姆森创作了同名诗作——《统治吧,不列颠尼亚》,在他40岁的时候,这首诗被托马斯•阿恩谱曲改编成同名合唱歌曲,即英国海军军歌,同时也是英国国歌之一。当年正是唱着这首歌曲,英国击败了对手,称霸海上,成为日不落帝国;也正是唱这首歌曲,英国进攻大清王朝,占领了香港等地。如今这首歌以及这首歌所表达的意境仍为英国人所钟情怀恋,每逢重大活动庆典,英国人都会摇动旌旗,齐声高唱。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本次课,我们对新闻有了一个大致的回顾,并且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了梳理。请同学们下来去收集一些关于香港回归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

上一次课我们已经对文章的结果进行了梳理,并让同学们收集了关于香港回归的资料。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同学们的资料来对本篇新闻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

二、分析课文(由PPT明确参考答案)1.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明确: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2.导语有什么作用? 明确:

一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

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香港即将回归。三是导语结束在时间上,为主体部分的时序顺序奠定基础。

3.概括主体部分写到的场景,这些场景有什么作用?每次降旗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明确: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意义— 港督府告别仪式是英国告别仪式的序幕。场景二:晚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举行告别仪式。意义— 象征着英国长达156年统治的结束。场景三:7月1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意义—香港正式回到祖国怀抱。(ppt播放香港会展中心的旗帜交接仪式)场景四: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

场景作用——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4.请同学在课文中分别划出是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的内容。教师提示:

<1>现实场景:现实场景是一般事实中具有特殊素质的一种事实,即指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只有那些新近发生的,能够引起普遍兴趣的新鲜的事实,才能够成为现实场景。

<2>背景材料: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历史条件指事实自身的历史状况,环境条件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介绍背景,能对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作用,又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并且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明确:

<1>现实场景:四个场景

<2>背景材料:在课文中每一场景之后都紧跟新闻背景。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在写广场告别仪式时,插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历史跨度极大,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 涵。

5.结语分析

<1>精确的时间有什么作用?

明确: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的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被忘记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经过漫长的期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这一天。作者心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通过精确记下英国统治的时间来表现的,语言非常含蓄,很有分寸得表达出国民激动之情。

<2>当你了解到经过156年5个月零4天,中国国旗重新飘扬在上空,你有何感想?(请同学自由发言)<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应怎样理解?

明确:“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

“从海上去”-----明着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点明题意。

这里既没有讽刺,也没有痛骂,我们却可以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

三、语言品味

1.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从这里升起。

明确:强调了这次升旗是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统治的结束。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明确:“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构成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3.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学生自由讨论)

四、问题探究

1.“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港督的建筑,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香港已经回归祖,末代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2.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下了。所以把英国的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3.文章中出现几次“最后”一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五次。在全文中随处可见,随时随地不笼罩着一种沉重感,庄严肃穆。(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五、新闻用事实说话,作者的情感应自然流露于真实细节的选择中,适当运用细节可以使新闻事实“活”起来,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和感染力。说说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新闻写作要力求简约、含而不露,作者的情感要通过朴实的语言而不是浮华的形容词来实现。

例如,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之一彭定康在“30日下午”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在蒙蒙细雨中”,作为“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两个细节把英国对香港的管治已到了“日落余音”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地见证了这一微妙的历史时刻,在含蓄的细节勾连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再如“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这一细节的点染,进一步烘托出英国在香港的“日落”。之后便有了“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正是有了这些生动的细节,突出了见证历史、演绎尊严的主题,反映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走向富强的豪情,使报道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

记者还特别注意到以色彩增强文章的“视觉效果”:黑色的“劳斯莱斯”、白色的总督府、绿色的树丛,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记者准确、客观地记录下历史性的一幕,始终以事实表达着丰富的情感。

消息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从15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看似不动声色的描写中,却显现出语言的张力。全篇以港督告别式开头,在子夜易帜时高扬,又以“不列颠尼亚”离去收尾,起伏跌宕,制造出递进的节奏,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

六、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现场记者,会对观看实况转播的亿万观众该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参照两位记者发言。

中央电视台记者白岩松的现场解说词是:“彭定康的车轮原地转起了圈子,但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在原地转圈的。” 凤凰卫视的解说词是“按惯例,历任港督离港前都要坐车绕总督府两圈,彭定康也不例外,只是不同的是,彭定康没有继任了。”

七、课堂小结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善于捕捉香港主权回归、末任港督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里那一个个重大场面的一瞬间;又像一个熟练的影视导演,巧妙地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既准确生动又色彩明快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情实景,突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这篇新闻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八、作业布置

“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结合自己收集的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九、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1.导语——作用:点题、揭示文章主旨,奠定基础。2.主体——时间顺序:告别仪式。(四个场景)

时间 地点 事件 场景一 6月30日下午4:30 港督府 降港督旗帜

场景二 6月30日 晚6:15 添马舰东面广场 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场景三 7月1日 子夜 会展中心 中英易帜。

场景四: 7月1日 0:40 维多利亚港 查尔斯和彭定康离开 3.结语——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

第五篇:高中语文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11!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了解新闻的特点。

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⑶了解文章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⑷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自主寻找香港回归与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

⑴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涵的丰富感情。

⑵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品读、感悟、教师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香港回归的资料图片等。【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⑴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时的影音资料。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是啊,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激情万丈,那么,假如我们是记者,目击了这一历史场景, 怎样将我们的所见所闻传递给更多的人呢?小组讨论,形成一篇新闻稿。⑵讨论前明确: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 ①什么是新闻?②新闻的特点 ③新闻的结构 ④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①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②新闻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③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④五个“W”和一个“H”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at 何事 who何人 why何因 how何果

⑶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⑷大家交流新闻稿

⑸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 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2、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⑴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 瞩 凝 督 荆 舰 ⑵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陈迹:过去的事情。瞩目:注目。

3、探究课文

⑴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 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⑵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点15分 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的广场 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点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零点40分 中国南海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⑶ 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 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⑷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用不再来的意味。

⑸把这篇通讯改写成一篇新闻,你省略了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

“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带有皇家标致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 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

⑹在改写过程中你是否发现本文时间的表述非常精确,但表述形式不一致,为什么? ⑺ 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4、小结本文主题和结构:

⑴本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 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⑵题目 “别了,‘不列颠尼亚’”表面的意思是告别了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实际的意思是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了,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⑶课文的结构:分为主体和导语两部分。

第一部分:(1)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第二部分:(2至结束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5、结束语: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板书设计: 一 傍晚降旗 二 交接仪式 三 子夜告别 四 零点40分

下载【马博士教育网】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3.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博士教育网】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3.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