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渠县琅琊中学高中语文 10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四川省渠县琅琊中学高中语文 10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案 新
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新闻,能准确、快速地捕捉这两篇新闻的基本信息,能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能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3.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4.引导学生去感受历史,培养珍视现在、珍视和平的信念,培养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消息的特点,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新闻信息的能力。重点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双线展开、表里交织的结构布局。教学难点:
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和抒发感情的艺术手法。教学设想:
《短新闻两篇》,是寓意深刻、情感丰富、耐人品读的名作。一方面要兼顾到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第一次接触新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初中所学知识的衔接;另一方面,教学时应以指导阅读为主,通过指导阅读、质疑解难,筛选信息,使学生把握每篇新闻的主要写作特色及其特有的新闻价值。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共同提高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建议由最近某则大家都在关注的新闻切入。作为一个现代人,读报、听广播、看电视,我们每天都在接触许许多多的新闻。我们每一个高中生都要具备较强的新闻阅读和新闻采写能力。尤其当遇到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事件时,采写报道的内容、场面往往是多角度、多侧面的、多层次的。这就要求记者能穿越时空隧道,在新闻发生现场能独具慧眼捕捉到精彩的细节画面,并能用朴实无华的动态语言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读者。今天,我们来学习《短新闻两篇》的第一篇《别了,“不列颠尼亚”》,看看作者在哪些地方独具慧眼,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感受。
二、复习新闻的有关知识。
“新闻”是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新闻,就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一)新闻信息的传播特征主要体现为:真、新、有价值。
1、新闻的“真”指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准确。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事实。“准确”,就是要把“六要素”(5个W和1个H)――何时(when)、何人(who)、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故(why)和如何(how),具体地交待清楚。
2.新闻的“新”指新闻必须新鲜,报道及时。
新闻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要尽可能报道“第一次”发生的事情,“第一个”出现的事物。新闻讲求时效性,要迅速及时,力求迅速,保证信息灵通。
3.“有价值”就是有意义。
新闻不是“每事录”,它所反映的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事实、重要的事实,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
(二)新闻的主要种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新闻一般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中常用的各种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等。狭义的新闻便是指消息,又称“电讯”、“本报讯”、“本台消息”等。
(三)新闻的常见结构
新闻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富于特征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
1.倒金字塔式结构 这是一种按新闻事实重要性程度来确定先后顺序的结构形式。首先是把最重要的事实(常常是结果)放在导语里叙述,然后是重要的、次重要的事实材料。
2.编年体结构 所谓编年体,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事情的开头就是新闻的开头,事情的结局放在最后。
3.混合式结构
混合式指把倒金字塔式和编年体混合在一起的形式。它用最重要最新的事实作为导语,这一部分类似倒金字塔式结构;以后主体部分则按照时间顺序叙事,这又类似编年体结构。
三、快速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积累较生疏的词语,并概述主要内容。接载: 接待、装载。凝重: 庄重。
掩映: 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瞩目: 注目 , 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
易帜: 变换旗帜, 在本文中指降英国国旗, 升起中国国旗。
退役: 军人役期满后停止服役 , 这里指“不列颠尼亚”号战舰不再执行任务 陈迹: 过去的事情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新华社外联部主任周树春和记者杨国强等4人采写的一篇新闻特写。这篇新闻特写真实、准确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香港回归。它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详细地描述了中英双方在港举行的交接仪式,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四、再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个标题的句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从这则标题中你感觉出什么特殊意味吗?
〔解说〕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时,毛泽东主席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以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与英国原名“大不列颠”同音),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别了”以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吻,表明这种统治的结束,一段历史的结束和一个崭新的开始。旧题新用,这个标题,揭示了事件的主要内容,新颖别致,意味深长。
明确:标题采用倒装句式,将“别了” 提前,有突出、强调的意味。强调英国在香港统治的结束,突出了香港从此以后脱离异国统治回归祖国的主题。
2.看导语部分,它简明概括地报道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有着怎样非同寻常的意义?
明确:这篇特写的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一个是点题,点明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查尔斯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二是揭示 2 全文主旨,在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香港即将回归。三是导语结束在时间上,为新闻特写主体部分的时序顺序奠定基础。
3.新闻主体部分是将导语的内容具体化。作品是按什么顺序将“英方撤离,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详细记录下来的,试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来报道。
主体部分共九个自然段,可分四层。
第一层(第1-3段):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时间:6月30日下午4点30分到4点40分。
第二层(4-6段):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时间:6月30日晚上6时15分到7时45分。
第三层(第7-8段):中英香港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时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
第四层(9):“不列颠尼亚”号离港。时间:7月1日零点40分。
4.仔细阅读课文,你或许会发现,在记述事件的详细过程中,作者还运用了一些文学手法叙述描写,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增强可读性。作者使用了哪些文学手法呢?
明确:这篇新闻特写主体部分在按时间顺序把事情的始末说清楚的基础上,还注意使用多种文学手法来增强文字表现力,增强可读性。
文学手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
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的第三段,加进对港督府历史的追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最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写广场告别仪式时,第六段加入“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用真实的场景和可靠的历史背景表达着丰富的情感。不仅画面感强,而且突出了英国在香港156年的统治宣告结束。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2)细节描写
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细节的交代,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如对港督府进行了描写;对港督的“劳斯莱斯”进行了描写。“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的灯光渐暗”“‘不列殿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内容生动、形象、可感。
(3)气氛烘托
天气状况的实写,对仪式的气氛起了烘托的作用;港督彭定康表情的实写,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烘托了主题。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这两处的用笔,烘托了整个仪式过程的气氛;“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实写,但在这里描写,则点染了“告别”仪式的气氛;至于“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一‘日落仪式’的背景”,将旧——新,撤离——交接,终结——新生这—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港督府的旗帜是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的,乐曲的选择煞费苦心;“不列颠尼亚”号这艘以大英帝国国号命名的游轮,在完成接载任务的末代使命后也将退役。作者正是抓住这些特点,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烘托了主题。
5.结语部分仍以时间为线索,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作了小结。156年5个月零4天,确凿的数字记录着这段屈辱的历史。今天,百年国耻,一朝洗雪。文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说明:文字显露了厚重的历史感。“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呼应题目,暗含嘲讽。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一切侵犯主权的行为都将是如此结局。这是一切入侵者的必然的结局。
明确:此结尾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与自豪。
五、艺术特色的鉴赏 1.善于再现新闻现场。
高明的记者,不是给读者叙述新闻,而是向读者再现新闻。再现的“诀窍”之一,就是把读者带到新闻发生的现场,让读者看到画面、听到声音、嗅到气味、感受到气氛„„从而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别了,“不列颠尼亚”》(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中,“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等等。
2.寓虚境于实境
这则新闻标题富有艺术性,创造出了虚实结合的空间。“实”,是指具体物象及由物象构成的实境,“虚”则是指与已描绘出来的实境有某种必然联系的想象,从而寓虚于实,以实显虚。这种虚实隐显的变化和灵活运用,是将标题创造出意境的主要表现方式。
1997年7月1日凌晨,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个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但这篇消息却独胜一筹,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而在另一面,读者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六、补充知识:新闻特写 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
要写好新闻特写,从实践看有如下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彩“镜头”。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彩的新闻特写。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彩最有特征的部位。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彩的片断、精彩的场面或精彩的表演、动作等。
七、布置作业:
1.完成《习案》上的相关练习;
2.预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引导学生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从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中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写作意图。
2.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3.感受记者对法西斯的满腔激愤,用眼前所见的实物实情,痛斥了令人发指的德国法西斯暴行。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一、导语
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用多媒体画面导入新课。(所播放的影片氛围与课文相似,学生们容易产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二、交流资料和感受:
投影展示同学们在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下令在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所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一百多公里,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试验室。他们挑选了许多被关押者进行医学试验,如试验便捷的绝育方法,对孪生子女进行活体或尸体解剖等。纳粹分子对被关押者进行筛选后,将身体强壮的青年人派去做苦役,将年老体弱者、儿童和母亲杀害。为此,集中营内设有大规模杀人的四个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在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6 000具尸体。纳粹分子在这个集中营内用各种行刑方法杀害了约400万人,大部分为犹太人。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死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拿到德国出售。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1947年7月,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揭露纳粹战争罪行的博物馆,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用以警示世人“要和平,不要战争”。每年有数十万人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被纳粹迫害致死的人。
2000年5月,世界上最后一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幸存者告别了人世。随着他的离世,带走的是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苦难记忆,因为他是奥斯维辛──那个人间地狱的最后一个犹太见证人。不过,尽管记忆可以消失,但历史是不会被抹杀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遗迹为我们真实地记录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
三、介绍写作背景:
1958年,《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罗森塔尔被派往波兰常驻,他到布热金卡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采访时,已不知有多少记者来过,昔日德国法西斯统治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似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然而在这平淡的事实之中,他却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感受,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善良的对立,以情感波澜写出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958年8月31日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阅读课文,积累较生疏的字词,并思考:新闻是关于新近所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要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嬉笑(xī):笑着闹着
嘻嘻哈哈(xī):①形容嬉笑欢乐的样子。②形容不严肃或不认真。
坐落:土地或建筑物位置(在某处)。
座上客:指在席上的受主人尊敬的客人,泛指受邀请的客人。
纳粹(cuì):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所谓“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以希特勒为头目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纳粹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缩写Nazi的音译。
废墟(xū):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吹嘘(xū):跨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
窒息(zhì):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祷(dǎo)告: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五、合作学习,围绕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
请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然后,引导重点讨论下面问题。
1.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本新闻并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结尾处:“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几句话该怎么理解?
明确:这儿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打闹,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匹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郁的色调才是它最相匹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3.作者在写所见到的成千上万张照片时,为什么特别强调那个年轻、可爱、微笑的姑娘? 明确:面对死亡,许多人都目光呆滞,惟有她――一个年轻的姑娘,青春可爱,温柔地笑对一切,或许在这个姑娘的脑海中还闪过美好的理想,但是却无端地被杀,这更反衬了法西斯分子的残忍,无人性,他们真是一群疯子。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是留给读者思考的问题。总之,她的特殊无不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罗森塔尔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处处都是罪恶处,突出纳粹分子在这里犯下了滔天罪行。
5.阅读新闻,打动人的往往是一些细节。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试从本篇新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在写人的文章中,一个人物活动的细节,可以有效地突出人物的性格,也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篇文章中,细节的运用使得所描写的事件更加深刻,发人深省。比如: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6 这是很值得关注的细节。“雏菊花”是什么?“雏”是年轻的新的生命。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残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再譬如,当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们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为什么会羞红了脸?因为在这里人的尊严受到冲撞。见微知著,在这里作品不仅展示了二战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场景,更通过展示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做深层次思考。
6.《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得到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那就是愤怒。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7.《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说明: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明确: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相对客观的报道,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报道。
六、小结主题:
本文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从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死难者的悼念,对德国纳粹暴行的沉重控诉,和对自由、和平、幸福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七、写作特色
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视角独特。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写主观感受。有的是借景抒情,譬如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譬如第一段所描绘的美好、和平的景象却令人觉得可怕,还有“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和控诉: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作者还善于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譬如,“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无不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第二篇: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5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
尼亚》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
⑵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⑶ 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快速阅读能力。(一分钟阅读500-600个字。)
⑵ 学习新闻写作。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速读、品读、感悟、讨论。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投影。
2、课文录音带、录音机。
3、香港回归盛典的录象带或 DVD 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播放1997年7月1日,中英政府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电视实况录象。)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仅据香港布政司办公室交接仪式统筹处统计,截至1997年5月8日,全球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二、研习课文
1、学生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注意新闻播音的特点,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读音。
2、复习新闻知识:
⑴ 什么是特写新闻?
明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特写新闻,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新闻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⑵ 新闻(消息)的结构:
明确:标题(引标、正标、副标)、导语(新闻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一般新闻经常运用这三要素,有的新闻还有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这篇课文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3、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思考这篇新闻标题的用意所在。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标题一语双关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标题,以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别了”委婉的口气中略带一丝嘲讽,借以表达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这个标题不仅揭示了事件的主题,而且新颖别致,寓意深刻。
4、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新闻的结构特征,理清思路: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
导语(第1自然段)。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这标志着长达156年的英国统治的结束。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一个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香港即将回归;三是导语突出时间概念,为新闻主体部分按时序顺序组织材料奠定了基础。
主体(2~11自然段),可分四层,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第一层(第2~3段):
下午4∶30分,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港督府告别仪式是英国告别仪式的序幕。地点: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时间:4∶30分,降旗。4∶40分,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第二层(第4~7段):
晚6时15分,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添马舰东面广场的告别仪式,象征着英国长达156年统治的结束。时间:晚6时15分,仪式开始。7时45分,降旗。
第三层(第8~9段):
子夜时分,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是整个仪式的高潮。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时间: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此同时,添马舰东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
第四层(第10~11段):
零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时间: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小结: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这篇新闻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3次降旗与1次升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主体部分共有10个自然段,其中有8个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但都有着历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代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板书: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下午4∶30分
告别仪式 第一次降旗
晚6时15分
告别仪式 第二次降旗
子夜时分
交接仪式 降旗与升旗
零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5、认真品读文本,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⑴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能否将句中加点的词语互换?为什么?在这则新闻稿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如何理解画横线的句子?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不能互换。因为不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港督府经过历任港督完善,是英国统治的象征,是英政权在港的标志。港督府是英统治的象征,港督的离去,人去楼空,意味着英国统治的结束。“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等描述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港督府的外观。通过对港督府的描述,告诉世人,经过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与漫长的等待,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随着末任港督彭定康的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地成为过 5 去。“陈迹”二字写尽了香港回归后,中国人民的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的民族尊严、民族自豪。“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不仅见证了那段历史,时时警醒国人,而且演绎了今天国家的尊严,彰显了民族的复兴。
⑵ 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刻内涵。
⑶ 体味新闻的最后一段“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为什么把时间精确计算到“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
香港离开祖**亲的怀抱整整156年5个月零4天!这是一段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漫长的历史,字里行间回荡着百年巨变的沧桑感叹。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的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被忘记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经过漫长的期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这一天。作者心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却是通过精确记下英国统治的时间来表现的,语言非常含蓄,很有分寸。
“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着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点明题意。英国当年从海上入侵,得以在香港殖民统治达1个半世纪,而如今中国国力的强大,领导者的努力,终结了英国殖民统治。
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语言庄重而含蓄,平实却具有出色的表现力,含义深刻,没有讽刺,没有痛骂,也没有欢呼,既客观地再现了这一历史盛况,又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体现出新闻工作者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6、体味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
⑴ 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的交叉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现实的场景是新闻的主要内容,是新闻的纲,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引进对港督府历史的追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在写广场告别仪式时,插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这些背景材料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有不再来的意味。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历史跨度极大,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⑵ 新闻用事实说话,作者的情感应自然流露于真实细节的选择中,适当地运用细节可以使新闻事实“活”起来,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和感染力。说说细节在《别了,“不列颠尼亚”》中的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新闻写作要力求简约、含而不露,作者的情感要通过朴实的语言而不是浮华的形容词来实现。例如,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之一彭定康在“30日下午”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在蒙蒙细雨中”,作为“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两个细节把英国对香港的管治已到了“日落余音”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地见证了这一微妙的历史时刻,在含蓄的细节勾连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意,耐人寻味。再如“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 7 景”,这一细节的点染,进一步烘托出英国在香港的“日落”。之后便有了“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正是有了这些生动的细节,突出了见证历史、演绎尊严的主题,反映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走向富强的豪情,使报道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记者还特别注意到以色彩增强文章的“视觉效果”:黑色的“劳斯莱斯”、白色的总督府、绿色的树丛,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记者准确、客观地记录下历史性的一幕,始终以事实表达着丰富的情感。消息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从15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看似不动声色的描写中,却显现出语言的张力。全篇以港督告别式开头,在子夜易帜时高扬,又以“不列颠尼亚”离去收尾,起伏跌宕,制造出递进的节奏,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
7、把这篇特写新闻改写成一般新闻,你将省略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
参考:“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 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带有皇家标致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
8、课堂小结: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善于捕捉香港主权回归、末任港督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里那一个个重大场面的一瞬间;又像一个熟练的影视导演,巧妙地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既准确生动又色彩明快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情实景,突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这篇新闻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三、练习(课后习题解答参考)
1、现实场景写彭定康离开港督府时,引入了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写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这些自然的衔接,使得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意义。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的内涵:
⑴ 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刻内涵。
⑵ 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3、写作练习(参考答案略)
【备课资料】
一、写作背景
香港回归的背景: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十九世纪,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香港岛就在一八四二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给英国。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的时候,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二、推荐阅读
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 ──《别了,“不列颠尼亚”》赏析
新闻报道除了要真实、准确,具有时效性外,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就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在新闻写作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有的新闻事实少,空话多;有的搞新名词“轰炸”,词语随意搭配;有的结构任意跳跃,华而不实;有的大话、套话连篇,读来味同嚼蜡。多写实录性新闻,是医治以上弊病的良方。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就是一篇实录性新闻佳作。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清晰的可视性。实录性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它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采访现场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并给予形象的再现,如文中写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等,这些简洁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似乎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让读者读后犹如醇厚的美酒,回味无穷,并加深了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
其次是具有生动的可听性。实录性新闻要再现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各种音响。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形象感强的环境音响,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听性。如文中写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等。这些描述,仿佛清风徐来,给人以流畅自然的感觉,好像亲临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听到降旗声、下雨声,讲话声和升旗的乐曲声……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第三是清新而又富于动感。全文没有令人生厌的套话或可有可无的废话,那些实在、具体的新闻事实,都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说什么,而是运用捕捉到的镜头,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表达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作者巧妙 10 地在文中穿插新闻背景材料,并运用对比手法,在看似静态的叙述中注入动态的信息。如文中写出的:“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沧桑巨变的自豪感,十分耐人寻味。
第四是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文中实录的:“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广场上灯光渐暗”“绿树丛中”“白色建筑”“南海的夜幕”“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五星红旗”等等,这些多彩交错的画面,给读者以色彩明快的深刻印象。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实录性新闻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希望这束带有露珠的花朵,在报纸新闻与广播电视新闻百花苑中,越来越争芳竞艳。
第三篇: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如何教,难题不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这篇课文是一篇特写消息,根据教材单元教学要求并结合课文的特色,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及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体会课文标题的新颖性。然而,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呢?如何设计才能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的要求呢?本人在反复的构思、实践和吸取多方的经验之后,得出这样的体会:用“比较”的方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起来觉得轻松。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用一分钟的时间对新闻的概念、要素、特点和结构进行回顾一遍。
其次,给学生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接着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照片资料,以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其次,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2〉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这两个问题能概括上述学习目标,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完成了。
这两个问题重点探讨第二个问题。本人根据课文内容改写一篇一般性消息,作为资料印发给学生,主要是为了跟课文(特写消息)作比较,让学生从两者中找出主要表达手法上的区别。接着探讨课文在描写上是如何体现细致这个特点的,也就是课文对现实场景的描写是如何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的。这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分析,老师只需点拨和归纳。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老师的归纳,学生不仅领会到特写消息和一般消息的区别,也掌握了特写的表达技巧。以上是课文特色表现之一。
课文特色表现之二是含蓄的语言风格。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自己说。
课文特色的第三个表现是标题的新颖性。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自己说。
另外补充一点,课堂上要强调朗读,对描写精彩的语句,体现含蓄语言风格的语句,要求学生朗读,根据教学过程,长的齐读,短的个别读,让学生从自己读或听别人读的过程中去得到体会。
以上两个问题探讨完毕之后,老师做个总结。最后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做四道练习题。
总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充当引导的角色。以下是本人的课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照片资料.2.课件 3.新闻材料 【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 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
三、请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让学生找 ①学生齐读)
1、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
板书:
1、描写 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 现实场景的描写 生动的可听性 富于动感 鲜明的色彩感
2、语言
含蓄 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让学生找出体现含蓄的语言风格的语句,并且③学生齐读)
3、标题 新颖
1、描写细致 细致:(举例比较)
①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细致的程度:(举例比较。提示: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0点左右: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2、语言含蓄:(比较和体会以下例句)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
标题1: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2: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完美结束(本人根据课文改写的一般消息的标题)
标题1: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虚实结合“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总结
四、积累与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旗帜(qí zhì)掩映(yan yìng)瞩目(zh? mù)展拓(zhan tuî)冉冉升起(ran ran)凝重(níng)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绪幕的。()(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3)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4)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篇:高中语文第4单元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1解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了解特写消息的特点。
2.理解课文标题的深刻内涵,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3.了解本文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增强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
学习难点:了解特写消息的特点,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学习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二、组员合作回顾旧知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
3.消息的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 4.消息的结构:
① 标题(正标、副标题)。
② 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③ 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 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 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研究课文结构,找出本篇报道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进行分析: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① 交接仪式结束后,英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 “不列颠尼亚”号返回英国,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个“别了”是对现实事件的真实描述;
② “不列颠尼亚”号是英国皇家油轮,停泊在香港港口象征着英国在香港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如今终于远去了,也就象征着这统治终告结束,香港正式回到祖国怀抱;
③ “别了”两字,给人委婉中带有自豪的口气,反映了当今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昔日的屈辱将不再复返。
2.导语是哪些段落?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第1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即将回归中国。(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作用:点题、揭示文章主旨。
3.主体是哪些段落?主体以什么为线索?讲述了什么内容?(第2~10段)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英国告别仪式的全过程。理清脉络,列出时间发展的时间表。4:30 末任港督的降旗仪 4:40 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15 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7:45 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0:00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0:00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0:40 查尔斯和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4.结尾讲述了什么?
(第11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
“156年5个月零四天”——一段曾经耻辱的历史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呼应题目,暗含讽刺
(反映殖民主义的必然结局——失败)
第二课时
一、走近新闻:认识特写手法,体味场景描写
1.了解特写手法: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侧重于“再现”新闻事件、人物、场景,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往往截取事件发展中的某个片段、画面、场景进行描画,给人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特写镜头般感觉的写作手法。
举例: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请探讨找出其它特写。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提示学生注意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2.了解场景描写的特点:形象真实的“再现”,让人仿佛站在摄像机镜头前观看现场一般的感觉。
如: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请交流其它场景。
场景二:下午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告别仪式”。
场景三:晚上7:45,“,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场景四:7 月 1 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最后一次降下米字旗,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场景五: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探讨本文场景描写的象征意义。
英国殖民主义者结束在香港的统治权,中国恢复香港主权!
二、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 1.真实的再现性——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场景描写(详见上一问题探讨,略)2.历史的厚重感——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现实场景与历史背景材料的融合 3.理解几组构成对比的关键语句的含义:
① 从今以后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港督府降旗仪式
含义: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② 港岛第二次降旗仪式
爱德华舰长将米字旗插上港岛
含义:历史今昔对比,有一中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更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③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又从海上去
含义: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 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4.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含义:这是记者捕抓到的有关英军告别仪式的一个典型镜头。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此外,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正式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没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三、总结。
用多媒体幻灯片系列回顾课文中的五大场景以及香港风光图片系列展览,还有祖国同胞同贺回归的场景等等,边放映边作旁白概述(以《东方之珠》的优美旋律作背景音乐衬托),让激动人心的一幕幕在动人的音乐中一一再现,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深化印象。
四、检测:见《练习册》
板书设计
导语:英国米字旗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
主体:五个场景
1、末任港督离府
象
2、添马舰军营告别仪式 征
3、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意
4、中国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义
5、“不列颠尼亚”离港 结语:大英帝国从海上离去(欣喜之情)
第五篇:高中语文 10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习题3 新人教版必修1(模版)
新闻两篇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旗帜(zhì)掩映(yìng)展拓(tuó)世人瞩目(zhǔ)....B囚徒(qiū)凝重(zhòng)沼泽(zhǎo)婆娑起舞(suō)....C祷告(dǎo)雏菊(chú)停泊(bó)冉冉升起(rǎn)....D陈迹(jì)接载(zǎi)噩梦(è)交接仪式(y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B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志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
C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D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
3.下面否定句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B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C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
D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4.《别了不列颠尼亚》按时间顺序主要描写了四个场景,下面顺序排列正确的是()(1)中英香港交接仪式(2)末任港督降下港督旗(3)“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4)军营广场降下英国国旗
A(1)(3)(2)(4)B(4)(2)(1)(3)C(2)(4)(1)(3)D(4)(1)(3)(2)
5.参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格,仿写两个句子 .....例句:别了,‘不列颠尼亚’ 仿句:
二。课堂点击 6.1 答:
8.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答:
9.《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答:
10.作者为什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答:
三。选段在线(课文品读,瞄准重点、难点、常考点)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1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答:
13.“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请结合课文内容,2 体会这句话的深刻涵义。答:
四。延伸拓展(课外熏陶,训练语感、灵感、超越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20题。
《暗香》阅读训练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我才恍然大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花树旁。果然,一股(1)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2),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们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3)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到十一点钟后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上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一点钟准时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了院。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望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个个的嫩黄的桂花,在悄悄地(4)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来就如此啊!14.文中括号内按顺序填写最恰当的词是()
A(1)浓烈、(2)闪耀、(3)温柔、(4)挥发、B(1)清冽、(2)闪烁、(3)美好、(4)释放、C(1)浓烈、(2)闪烁、(3)温柔、(4)释放、D(1)清冽(2)闪耀、(3)美好、(4)挥发、15.作者在写桂花开放时,有一句十分逼真的比喻,请找出来并仿照写一个比喻句。仿句:
16.文章第四自然段在写作方法上称作什么?起什么作用? 答:
17.文章题目《暗香》,是写桂花的,你能由此写出宋代一位诗人所写的两句著名的咏梅诗句吗?这位作者是谁? 答:
18.作者两次写了“眼睛湿润了”,请找出来,并说说这两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9.本文用《暗香》为题目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答:
20.下面是根据这篇文章撰写的一副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风送桂花香满四野。下联:新闻两篇
1答案简析:A拓(tuó)应为tuò B囚:qiū应为qiúD仪:yì应为yí ....2答案简析:A夜暮:夜幕 B心志:心智 C既将:即将
3答案简析:A、C、D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B项没有这个意思。4 C 5答案简析:该句子的句式是倒装句,用意在强调谓语“别了”;修辞格是借代,用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代指称坐此游轮的乘客和英国对香港的统制。仿句符合这两点即可 6.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 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8.答案简析: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9. 答案简析: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10. 答案简析: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12.英国将结束对香港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13.香港被英国统治的历史将结束,一切将成为历史,就像港督府一样成为历史遗迹。14.C 15答案简析:“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仿写的句子言之成理即可。)
16.答案简析:插叙,为作者借物抒情作了铺垫。
17.答案简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18.答案简析:第一次“我的眼睛就湿润了”;第二次“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第一次是“我”被桂花的风格所感动;第二次是“我们”被老人的默默行善的精神所感动。19.答案简析:歌颂了那些像桂花一样的人,他们从不张扬,却默默地奉献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答案简析:霜染枫叶红遍群山。(基本对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