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高中语文 刘和珍君教学案2 新人教必修1(共5篇)

时间:2019-05-14 10:3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高中语文 刘和珍君教学案2 新人教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高中语文 刘和珍君教学案2 新人教必修1》。

第一篇: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高中语文 刘和珍君教学案2 新人教必修1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5高中语文 刘和珍君教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的

一、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三、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设想

一、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文字可能有些障碍,教学中应适当介绍课文写作背景。再者让学生先粗理写作思路、文章结构层次,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了整体性认识后,再逐段精读、分析。这样,文字上的障碍比较容易疏通。可采用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提示相结合的方法。

二、通过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细致地反复品读课文,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文章思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与认识。

三、找到“三.一八”惨案的有关历史记录片,以录像导入并代替枯燥的背景介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要点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组材线索和写作思路,抓住每一部分的关键字、词、句、段,了解各部分的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以情导人)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二、简介作者与解题

1.谁能简介一下本文作者?(见课件)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4)君:是对人的尊称。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

提示:作者不只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5)有关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 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本文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1926年4月12日第4期,后由作者编人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之中。

三、自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与意义:

①长歌当(dàng)哭——当作。②桀骜(ào)——不顺从。③喋(dié)血——血流出来的样子。④立仆(pū)一-倒下。⑤惩创(chuāng)——惩罚,惩治。⑥殒(yǔn)身不恤——死亡。

2.这是一篇纪念文章,请同学列出如:《纪念XX X》的写作提纲,教师作巡回辅导。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由学生自己的写作思路引导到学习鲁迅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

这篇课文题为“纪念刘和珍君”,但作者不止纪念了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对“三。一八”惨案发表评述。

请同学默读课文,思考并分析: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 的勇毅,告诫(斗争方式),激励“更奋然而前行”.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棋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由此可见,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情线索可以概括为:“悲”、“愤”.(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不仅纪念了刘和珍,还写了三类人,其目的是对“三。一八”惨案加以评述,纪念刘和珍则是评述的切入点,思考体会这一切入点的妙处。

提示:

第一,作者笔下的刘和珍是一个有着正义感、责任感、“微笑”、“态度很和蔼”的女青年,进而扩大为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这是一批可爱的爱国青年。但段政府杀害他们,流言家诬蔑他们,其手段凶残下劣,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反动派和流言家们的无耻谰言全都不攻自破。

第二,写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用特写镜头,场面惊心动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能够想见发生在执政府门前这场惨案的全景。

第三,写一个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对死难者的沉痛悼念。

作者纪念一个刘和珍,评述的是“三。一八”惨案的整个历史事件,理解这篇课文,把握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

(3)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悲愤的感情线索基础上,理清全文的整体思路。

首先,尽量用原文表达作者感情及文章主要内容的语言归纳七节要点。(提示:第一节,“深味”“悲凉”“奉献”“哀痛”;第二节,猛士与庸人对比,认为“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还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第三节,“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第四节,刘和珍“喋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第五节,“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刘和珍“是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第六节,徒手请愿的“意义”,“很寥寥”,“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第七节,我认识到“当局者”“凶残”“流言家”“下劣”“女性临难”“从容”“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其次,划分文章层次,概述段意。[提示:第一段(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祭死者、二醒庸人;第二段(3-5),记述刘和珍的行状,共三节,三**中、四惨案中概况、五惨案中细节;第三段(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请愿不足取、七精神显希望。]

四、布置作业

1.为何先写写作缘由?这一内容思路分几步?写作意图是什么?

2.探究三、四、五节之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3.理清六、七节关于惨案意义的思路。

反思:向青草更深处慢塑,载一船星辉,再星辉斑斓里放歌。

环节顺序

第二篇: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5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5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

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品味关健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词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重点

1、品味词中意象,感悟词中壮阔的意境。

2、领会毛泽东同志宽广的胸襟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

教学难点

1、词人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里的那种萧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2、深刻领会“浪遏飞舟”的含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船渔火对愁眠”.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以叹时运不济,人生的艰难万苦。但也有不少文人为我们唱出了秋的赞歌。如唐朝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催人奋发有为,大展鸿图,给人顽强奋斗的精神。还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为我们描写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营造了一种阔大的意境。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一同走进这位伟人的崇高心灵,体会这位伟人青年时代的宏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二、背景及作者简介

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

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三、解题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寿明星》。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内容。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初起是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四、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学生诵读→教师指正。

诵读提示:“看”、“恰”都是领字,读时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恰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五、整体感知,疏清思路。

上阕由“立”到”看“再到” ”“问”,侧重写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谁主沉浮;下阕由“忆”到“恰”“记”,侧重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思路清晰,情贯全词。

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

明确: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第二课时

六、点拨指导。

(一)独立寒秋图:

1、让学生将开头三句词的正常语序调整好,并简要说说它们的大意

明确:前三句的词序和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其大意为:在深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独立”一词不仅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

英雄气概。此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

板书:独立寒秋图:点明时间、地点、环境

(二)湘江秋景图:

1、诗人看到了什么?“看”字统领到哪一句?(中间七句)

2、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写?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

3、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明确: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江中:慢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俯视)

4、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明确: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5、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

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6、此时,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板书设计

上阕:看(湘江秋景图)

远眺:山红林染(静)问:谁主沉浮

近观:江碧舸争(静、动)景:寓情

仰视:鹰击(动)写出:博大胸怀

俯视:鱼翔(动)凌云壮志

概括:万类——竞

(三)峥嵘岁月图:

1、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承接过渡作用。一般地,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起过渡作用。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2、“忆”的是何内容?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中?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何思想感情?

明确: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即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具体表现在中间七句,由“恰”字统领。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将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如将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化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将同学们的活动和志趣:经常评论国家大事,慷慨激昂、奋笔疾书,写出批评恶浊、表扬善良(激浊扬清)的文章,向军阀、帝国主义展开了英勇斗争化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将蔑视权贵的意思化为“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

可以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深入领会。如词人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常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毛及战友们以天下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四、中流击水图:

1、学生品读最后三句,然后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2、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设问结尾,采用了象征手法,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气概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板书设计

下阕:忆(峥嵘岁月图)答: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流击水图)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写出:战斗精神革命豪情

小结:下阕,作者采用了总分结构来描写。作者先总写“峥嵘岁月稠”,再具体描绘往昔的“峥嵘岁月”,最后再选取往昔最富有激情的一幅画面来描写,抒发了豪情壮志。

七、总结全文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必修1精品教案(7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从容说课

本文是鲁迅的经典名篇,也是为“三一八”惨案所写的几篇纪念性文章之一。文中情感悲愤交集,语言犀利,爱憎分明,是纪念性散文的典范之作。但由于年代较远,学生理解较为困难,而以往教学往往过于强调政治性,因而给学生欣赏此文带来障碍。其实本文也是一篇较特殊的写人记事文章,如果能从“人”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去体悟革命烈士的品格魅力,去批判反动派的卑鄙下劣,那么学生的收益将会大大超过政治性的分析所得到的。因此,本文的教学按照“品人品文”的角度,带领学生在善与恶的对比中,在作者深沉的情感中去获得启迪,提升自我。

本文将采取讲解式、探讨式、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拟定三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背景,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人物归类。了解第一类人——革命者的事迹及作者的态度和评价。

第二课时:了解第二、三类人(即反动派、庸人)的所作所为及作者的态度、评价。

第三课时:分析一、二部分,把握写作目的与缘由,揣摩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作者对革命青年的爱戴和赞颂,对反动派的控诉和揭露。

教学难点 时代背景的把握,疑难句子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三一八”惨案及刘和珍等烈士的事迹,牢记革命先烈对社会的贡献。2.理解关键句子,深入领会作者“悲愤交加”的深沉情感。3.掌握反语、比喻等修辞方法。

4.合作探究,透过语言挖掘深沉含义。5.分析揣摩,理解疑难句子。

6.领略革命烈士身上的崇高品格,理解鲁迅先生的“斗士精神”,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提升人生境界。

7.理解作者对文中三类人的态度及评价,感受作者深沉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营造气氛

师 同学们,鲁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你们知道哪些呢?

生(齐声)闰土、孔乙己、长妈妈、双喜。

师 大家的记性不错啊,那么,鲁迅先生对他笔下的人物是一种什么态度呢?请大家用两分钟讨论一下。

师 好,同学们讨论得很积极、热烈。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吧。

生 老师,我觉得鲁迅先生对他笔下的人物有敬爱,如《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的长妈妈、《社戏》中的双喜;有同情,如《故乡》中的闰土、《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生 老师,我觉得鲁迅先生对孔乙己还有批判的成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师 很好,我们来看看他对《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人物又是什么样的态度。请大家阅读注释一及课文,了解课文所写事件、背景及相关人物。

推进新课

师 好,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件?

生(齐声)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

师 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生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师 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人呢?大家讨论归纳一下。

生 写了刘和珍、杨德群、程君、张静淑、杨荫榆、我。

生 还写了段祺瑞、庸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

生 还有学者文人、真的猛士。

师 很好,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在我们来把上述人分分类,应该怎么分呢?

生 老师,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类:爱国者、反动派、麻木的民众。

师 非常好,这位同学真是“爱憎分明”哪。(学生笑)那么,应该怎么归类呢?

生 老师,我来归纳。

爱国者:猛士、苟活者(“我”)等。

反动派:段琪瑞政府、所谓的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等。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师 好,现在我们就以刘和珍为代表来分析第一类人。先通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她的什么事迹,并从中把握她的为人,注意阅读时不光要用眼,还要动手作好旁批。

师 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讲述烈士刘和珍的事迹?

生 文章中记叙刘和珍事迹主要在一、三、五段,记了三件事,虽然写得简略,但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

第二件事是参加女师大**斗争,“不为势利所屈”,对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创设情景,品读人物

师 从三件事中我们可看出刘和珍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评价时要从文中找到依据。

生 是进步青年。她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销行寥落的《莽原》全年,从“毅然”的行为里我们可知她是热爱鲁迅作品的,对进步思想有着强烈的追求。

生 还是位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年。在女师大**中,她不为势力所屈,同时对母校怀有深情,因为对学校的前途、对同学的未来深深地忧伤以至于“黯然泣下”。

生 是位爱憎分明、勇敢无畏的爱国青年。她为国请愿是“欣然”前往,却遭残害。

生 她很温和,爱笑。作者在第三、四部分反复提到“微笑”“和蔼”,这说明后文反动派所谓的“暴徒”是污蔑毁谤。

师 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鲁迅笔下的刘和珍君是一位温和可爱、爱憎分明、勇于反抗恶势力的爱国的进步青年,但这样一位优秀青年竟然惨死在反动政府阴谋的枪口下。你们认为正处风华正茂的刘和珍这样死得值吗?

生 当然死得其所。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孟子说“舍生取义”。刘和珍君是为 2 了国家民族而牺牲的,是为义而死的。

师 鲁迅先生是怎么认为的呢?

生 他认为她的死是没多大价值的。在第六部分,作者说她的死只会成为“谈资”“流言的‘种子’”,他还用煤的形成来作比,“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说明徒手请愿成效甚微。

师 能具体解释一下这句话吗?

生 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师 解释很准确,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 老师,我觉得鲁迅否定的不是刘和珍君死的价值,他只是不主张采用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

师 何以见得?

生 在第六部分第2段提到“血痕”“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也就是说她的死会激励活着的人继续去战斗。

师 就这点意义吗?

生 还有第七部分第2段更进一步地说明了她牺牲的意义。

师 哪一句话最能体现这一点?

生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师 这是单句还是复句?

生 是单句。

师 请找出主干。

生 事实为明证。

师 什么意思呢?

生 就是说,刘和珍等人在“三一八”事件中的表现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尚未消失。

师 在哪一部分讲到她们互相救助的事情呢?

生 在第七部分详细记叙了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三位女子的遇难过程。

师 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详细地描述她们的中弹过程呢?

生 一方面要表现反动派的残酷,她们都是在毫无反抗的情况下中弹的;另一方面还表现了三位女子的勇敢和互助精神。

师 这一部分哪句话最能体现鲁迅先生对她们的评价?

生 “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师 在这句话中,有人认为“伟大”是反语,是讽刺反动当局的;有人则认为是赞颂“三个女子”的。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呢? 合作探究,深化课堂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发言】

生 “伟大”是反语,是讽刺段祺瑞卫队对爱国青年的攒射的。这样理解才能和下文的 3 “伟绩”“武功”等反语协调一致,也才能照应“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的说法。

生 “伟大”是赞颂三个女子的。因为这个句子说的显然是“三个女子”,而不是什么“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

生 如果是歌颂三个女子的,怎么能说“惊心动魄”,又怎么能抹杀“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呢?

生 “这几缕血痕”指的是反动当局制造的血案,而不是指三个女子的,不能说是三个女子抹杀了“伟绩”和“武功”。

生 我认为他们的理解都有点片面死板,其实这句话既赞颂了三个女子的“伟大”,同时也揭露和讽刺了反动当局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并不矛盾。

师 好,同学们,辩论很激烈,而且越辩越明。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辩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烈士们的事迹、牺牲的意义及鲁迅先生的评价,从中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他们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所作的贡献,不要忘记他们。布置作业

今天的作业就是继续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另外两类人的所作所为,并把握作者的情感。

板书设计

爱国者:猛士、苟活者(“我”)等

反动派:段琪瑞政府、所谓的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等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刘和珍等烈士的事迹及牺牲的意义,接下来我们来看反动派在这次事件中犯下了哪些罪行。

生 充当日本的走狗,出卖国家利益。

生 残酷虐杀爱国学生。

生 散布流言污蔑爱国志士。

师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推进新课

生 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集团是一群卑鄙自私不知廉耻的人,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甚至用手中的屠刀残暴地砍向爱国群众。

师 他们为杀人找了什么借口?

生 段政府下令说他们是“暴徒”,所谓的学者文人则散布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师 鲁迅先生是怎么批驳的?

生 鲁迅先生在第三部分通过自己与刘和珍的交往突出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既突出了反动派的残暴,又批驳了所谓“暴徒”的指责。

生 在第五部分以“欣然前往”戳破了“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的无耻谎言。

师 鲁迅先生对他们持什么态度?

生 控诉。

师 概括准确,现在就请同学们把最能体现这一态度的句子画出来。

师 请同学们展示成果。

生 第四部分:“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生 第四部分:“惨象,已使我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 4 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师 能解释一下这段话吗?

生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呵”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师 解释得非常好,还有体现控诉的句子吗?

生 第五部分:“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师 请分析一下这个句子。

生 这里“伟绩”“武功”用了反语,讽刺了中外反动者的卑劣凶残。

师 对,补充一点:“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屠戮妇婴的伟绩”“惩创学生的武功”这两件罪行“中国军人”“八国联军”都做了。好,面对这么残暴的统治者,鲁迅先生认为当时的中国的爱国民众应该怎么做呢?

生 应该起来革命反抗。

师 徒手请愿吗?

生 不是,以革命斗争的形式去推翻反动统治者。

师 很好。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被反动派的武力屠杀吓倒,而要勇敢地起来革命斗争,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

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师 但作者怎么又说他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 “哀痛者”是“以„„为哀痛”的意思。刘和珍等革命青年黑暗面前不逃避,屠杀面前不退缩,他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他们的“哀痛”超过常人。

生 “幸福者”是“以„„为幸福”的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师 很好。真的猛士是不会沉默的,那么在反动统治者罪恶的枪口与流言前保持沉默的是哪些人呢?

生 麻木的民众,即文中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师 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呢?

生 他们把烈士们的牺牲当作饭后的谈资。

生 谈完之后就把烈士们的鲜血给忘了。

师 那么鲁迅先生对这类人是什么态度呢?

生 善意地讽刺并努力去唤醒他们。布置作业

很好,通过这两节课的分析,我们理清了本文所写的三类人的所作所为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那么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这个问题并完成课后练习5 一。

板书设计

控诉——反动派屠杀革命青年制造流言

闲淡烈士之死 唤醒——庸人

忘记烈士鲜血第三课时

推进新课

师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从文章标题来看,作者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纪念刘和珍等烈士吗?

生 不仅仅是这个目的,鲁迅先生还想通过本文去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

师 对,交代写作缘由的在哪个部分?

生 在文章一、二部分。

师 从哪儿写起的呢?

生 是从追悼会上程君的“正告”写起的。

师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从这里写起?程君的“正告”引出了作者对哪个问题的交代?

生 引出对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和目的的交代。

师 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 鲁迅先生指出,因为刘和珍在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所以“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师 这句话中的“也”和“早”两个字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在程君“正告”之前,鲁迅先生就有写一点东西的打算了。

师 那为什么鲁迅先生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呢?文章是从几方面说明“实在无话可说”的原因的?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生 鲁迅先生是从两个方面说明“无话可说”的原因的:一是反动军阀政府残杀四十多个爱国青年的暴行“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不能有言语;一是“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使我难以痛定,不能“长歌当哭”。鲁迅先生这样写,既揭露了反动军阀和走狗文人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师 很好。但文章在第二部分又两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分析一下,这两个“必要”是针对什么说的?意思是什么?

生 前一个“必要”是针对“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说的,意思是有必要写文章唤醒人们,学习猛士,结束这似人非人的黑暗世界;后一个“必要”是针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说的,意思是有必要写文章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三一八”惨案的血债。

师 分析完全正确。那么,鲁迅先生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呢?

生 悲痛。

师 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 应该还有愤怒。

师 合起来就是悲愤啰,这正是本文的感情线索。怎么体现的呢?举例说明。

生 通过一些看似矛盾的话,如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师 有道理。第一、二部分我们已分析了三句,其他部分还有一些,请找出来并体会。

生 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生 第五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生 第七部分: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师 分析得很好。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

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布置作业

好,通过欣赏《记念刘和珍君》,我们了解了刘和珍等革命烈士的事迹和崇高人格,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鲁迅先生灼热的爱与恨。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鲁迅,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查资料,以“我心中的鲁迅”为题写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纪念歌颂烈士 写作目的控诉反动派

唤醒庸人拓展阅读 “死地” 鲁 迅

从一般人,尤其是久受异族及其奴仆鹰犬的蹂躏的中国人看来,杀人者常是胜利者,被杀者常是劣败者。而眼前的事实也确是这样。

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言语道断,只是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但北京的所谓言论界,总算还有评论,虽然纸笔喉舌,不能使洒满府前的青年的热血逆流入体,仍复苏生转来。无非空口的呼号,和被杀的事实一同逐渐冷落。

但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这就是几个论客,以为学生们本不应当自蹈死地,前去送死的。倘以为徒手请愿是送死,本国的政府门前是死地,那就中国人真将死无葬身之所,除非是心悦诚服地充当奴子,“没齿而无怨言”。不过我还不知道中国人的大多数人的意见究竟如何。假使也这样,则岂但执政府前,便是全中国,也无一处不是死地了。

人们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因为不易相通,杀人者便以杀人为唯一要道,甚至于还当作快乐。然而也因为不容易相通,所以杀人者所显示的“死之恐怖”,仍然不能够儆戒后来,使人民永远变作牛马。历史上所记的关于改革的事,总是先仆后继者,大部分自然是由于公义,但人们的未经“死之恐怖”,即不容易为“死之恐怖”所慑,我以为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但我却恳切地希望:“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倘用了这许多血,竟换得一个这样的觉悟和决心,而且永远纪念着,则似乎还不算是很大的折本。

世界的进步,当然大抵是从流血得来。但这和血的数量,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世上也尽 7 有流血很多,而民族反而渐就灭亡的先例。即如这一回,以这许多生命的损失,仅博得“自蹈死地”的批判,便已将一部分人心的机微示给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死地是极其广博。

现在恰有一本罗曼·罗兰的《LeJeudeL’AmouretdeLaMort》在我面前,其中说:加尔是主张人类为进步计,即不妨有少许污点,万不得已,也不妨有一点罪恶的;但他们却不愿意杀库尔跋齐,因为共和国不喜欢在臂膊上抱着他的死尸,因为这过于沉重。

会觉得死尸的沉重,不愿抱持的民族里,先烈的“死”是后人的“生”的唯一的灵药,但倘在不再觉得沉重的民族里,却不过是压得一同沦灭的东西。

中国的有志于改革的青年,是知道死尸的沉重的,所以总是“请愿”。殊不知别有不觉得死尸的沉重的人们在,而且一并屠杀了“知道死尸的沉重”的心。

死地确乎已在前面。为中国计,觉悟的青年应该不肯轻死了罢。

鉴赏提示:本文是“三一八”惨案后有名的评论性文章,发表早于课文,与课文不同的是,侧重于对学者文人流言的批驳和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探讨,是一篇典型的杂文,可与《记念刘和珍君》对照着欣赏,比较两者的异同。

习题详解

一、命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看清感情发展的脉络。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开篇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接着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因此说了这话,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爱护。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3段以这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第二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了。

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第五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部分: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

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

二、命题意图:先找出刘和珍的每个方面的行事,总结分析刘和珍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总 8 结概括的能力。

参考答案:写刘和珍的行事,按文章顺序有: 1.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2.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4.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5.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7.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殒命。

三、命题意图:考查和训练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的能力。参考答案:1.“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2.“直面”,直接面对。面,动词,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3.“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4.“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四、命题意图:既要求联系课文,整体深入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又要求放宽眼光,开拓思路,广泛地搜集材料,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与同学合作、讨论。学生可以自己发现、解答自己感兴趣和钻研过的问题。要重视过程和方法,不要求答案统一。参考答案:略

第四篇:2012届高中语文 3.1《记念刘和珍君》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学习课文内容,理清思路层次,把握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章法,品味语言,理解文中精辟的语句,尤其是精警的议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3.训练诵读,积淀语感。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学习刘和珍等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记念刘和珍君》具有政治性、战斗性和抒情性特点,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有些语言精辟却难懂,文中的思想厚重却不容易把握。●解决办法

1.强化诵读,注重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体会艺术手法和语言运用之妙,以诵读促进感悟、鉴赏。

2.本文语言精警,富有思想含量,感情充沛,如歌如诗,光从语言上说,本文也是鲁迅作品中甚至是现代文学中难得的名篇。对这些精美的语言,要反复地读,鼓励学生背诵下来。结合全文和段落的语境揣摩有些语句,也可以让学生仿写。●学生活动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诵读、思考、讨论。●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1.将课文读两遍;

2.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一部分大意; 3.认真阅读注释;

4.找生词、难句,自己先试着理解;难以理解的词句,可以同学中讨论。

二、背景

结合注释①介绍“三一八”惨案及刘和珍。

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两星期───────┘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节)。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

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鲁迅探究这次事件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联系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不断为事实所证明。

六、理解思想内容

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八”惨案。

读这篇课文,只要分析一下描述的几个方面,概括一下鲁迅对每一方面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就不难把握全文内容了。作者对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分析得非常透彻。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当然也包括“惩创学生”的“八国联军”,还有“中外的杀人者”,但本文锋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和流言家。对爱国青年,鲁迅突出地描写了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

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奋然而前行”的方向、目标是哪里?作者在本文中没有直述,可以从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控诉中领悟得到。“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世界是“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痛心疾首地说“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他痛心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呼唤“爆发”,用“血战”来消灭黑暗势力,开辟一个新的世界。这是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在这世界里没有暴力,没有侵略,没有纷争和流言蜚语,人们都合理地生活,幸福地做人,安心地劳动和读书。

七、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深切感悟。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揣摩关键语句,探究疑难问题。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进行点拨。1.开头“中华民国”有什么意味?

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惨案发生时,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的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7.怎样理解“真的猛士”?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鲁迅写作此文时已经“出离愤怒”了,那么“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出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本来说“猛士”足已表达作者的意思,再加上“真的”来修饰,起强调作用。“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为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8.“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怎样理解?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就是反对统治者不但极其凶残地用武力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9.“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如何理解?

第五节第2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第3段)接着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句写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对句中“惊心动魄的伟大”陈述对象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争论的焦点是句中“这”所指代的对象。

“这”究竟指代什么?我们知道,“这”在该句中充任主语,但要了解这个主语的确切含义,还必须看它所指代的对象,这个对象只能是与该句紧密相连的那一句。可是,与“这”相连的却是介宾短语,而介宾短语一般是不能充当主语的,因此,“这”的指代不明,导致了人们理解上的混乱。

由于这个介宾短语的定语是个内容较为复杂的主谓短语,所以有人根据这个主谓短语的中心词“女子”“转辗”,对“惊心动魄的伟大”持“正语”看法,有人依据这个主谓短语的补语“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持“反语”意见,还有人将前二者合起来理解,取“双关语”说。三种意见尽管在思想内容上都是正确的,但在语法结构上均未能令人信服地指出“这”所指代的对象,其原因就在于不愿推敲这个介宾结构使用是否妥当。笔者认为,应该删去“当”“的时候”,使“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一主谓短语作主语,“这”所指代的对象就明确了。删去“当”“的时候”之后,句意不难理解:“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刘和珍等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惊心动魄”,指她们的行为、精神震撼人心,用以修饰“伟大”的程度;“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个介宾结构作“转辗”的补语,补语补充、突出了刘和珍等勇毅行为和无畏精神,又揭露了反动派镇压革命青年的罪行,同时还给予帝国主义顺手一击。总观这个主谓短语,赞颂是主要的,因此,“惊心动魄的伟大”当是正语。

(许振兴《试析〈记念刘和珍君〉中两个疑点》,载《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10期)

二、“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

我认为:一,这对偏正词组在语言形式上是互文,因而应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不能当做两个事件的对比去看待;二,这对偏正词组在思想内容上表达的是鲁迅对“三一八”惨案制造者的一种本质性认识,因而我们只有透过历史的表面才能正确体会作者的原意,而囿于表面的历史则只能作一些没有根据的猜测。

具体地说,“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是互文,意思是“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的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武功伟绩”。根据上下文脉判断,其中“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无疑指的是刘和珍等女学生的遇难。是的,1926年以日本帝国主义为首的所谓八国联军的确未曾直接拿着屠刀参与3月18日的大屠杀,不过这一互文在这里的意思也并非是无视事实强说外国帝国主义者直接地参加了这一屠杀,它其实是说:“三一八”惨案实质上是一次帝国主义同段祺瑞政府互相勾结合谋屠杀中国人民的大惨案。

这样理解鲁迅的意思,根据有三。

1.这样理解完全符合历史事实。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人民结队前往执政府请愿,其目的与反政府显然无关,而是为了反对日本等帝国主义者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可是,请愿群众却在执政府门前遭到段祺瑞政府的残酷屠杀。可见,段祺瑞政府的这一行动满足的是日本等帝国主义者的意愿,也就是说,“三一八”惨案的制造是“中国军人”的行动,更是外国帝国主义者的意志,所以“三一八”惨案在实质上便成为外国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封建军阀互相勾结的结果。

2.这样理解有鲁迅的另一篇文章作旁证。就在鲁迅写下《记念刘和珍君》之后的第五天,他又写了《如此“讨赤”》 的杂文。在这篇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京津间许多次大小战争,战死了不知多少人,为‘讨赤’也;执政府前开排枪,打死请愿者四十七,伤百余,通缉‘率领暴徒’之徐谦等人五,为‘讨赤’也。”(按:京津间的战争指1926年春夏间,受日本帝国主义指使的奉军同冯玉祥国民军在京津间的战争。当时奉军称自己对国民军的进攻为“讨赤”)在这段话中,鲁迅通过奉军和段祺瑞政府两方同称“讨赤”这一共性,将代表日本帝国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三)这篇文章以及前后几篇中,鲁迅先生都不以请愿为然,他是正确的吗? 照我了解,鲁迅先生是完全正确的,在原则精神上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态度完全一致的。像1926年3月18日那样的爱国请愿,毫无疑义是群众的一种爱国运动;向政府去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义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但请愿究竟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也不是彻底的爱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那样反动的政府去请愿,除表示出了群众的意向和力量,实际的效果是决不会有的。当时,我们的党就一方面领导着群众的一切爱国运动,一方面时刻向群众指出反动政府的实质,指出对反动政府不能存在幻想,同时更指出必须进行比请愿之类更彻底的爱国斗争,以教育群众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鲁迅先生对于一切爱国运动都无限关心,并且热烈参加和支持,那是不用说的;同时,他指出向反动政府请愿极少效果,这在提高群众的认识,鼓舞群众进一步走上彻底的爱国道路、革命道路上去,是完全正确的,是和共产党的战斗态度完全一致的。他在当时写的《空谈》一文中所说的像下面这样的话,就正是他的正确的战斗的态度的表现: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再者,鲁迅先生虽不以请愿为然,但对于请愿群众是始终同情和支持的,看同一文(《空谈》)中下面这两段话就最明白: 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我只知道他们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能逆料的,大概只有段祺瑞,贾德耀,章士钊和他们的同类罢。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

有些东西──我称之为什么呢,我想不出──说: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这些东西仿佛就承认了对徒手群众应该开枪,执政府前原是“死地”,死者就如自投罗网一般。群众领袖本没有和段祺瑞等辈心心相印,也未曾互相钩通,怎么能够料到这阴险的辣手。这样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豫想不到的。

这不仅说明鲁迅先生完全以最鲜明的态度站在群众的方面,而且像这些话以及当时发表的好儿篇文章,这样及时地、最尖锐地揭露了人民敌人(包括反动文人如陈源等,他们诬蔑群众去送死,又诬蔑群众领导者,说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的凶毒和阴险,对于当时群众的斗争是最必要的,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第五篇:2015高中语文《大堰河》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5高中语文《大堰河》教学

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体会诗人真挚的感情;

2、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3、训练朗读能力。

步骤:

整体把握:

一.问题:请同学们速读全诗,结合思考练习一,说说作者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生读约三分钟)

全诗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至3节,是对大堰河的怀念;

第二部分4至8节,是对大堰河的感激;

第三部分9至11节,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

第四部分12至13节,是对大堰河的赞美。

感情线索:

第一层次(1~3节),怀念与痛悼。

第二层次〈4~8节),眷恋与感激。

第三层次(9~11),同情与控诉。

第四层次(12~13),讴歌与赞美。

二.问题:想一想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事抒情。

问题探究:

一.请一位同学朗读1至3节,同学们思考,这三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介绍了大堰河的身份、地位。

与诗中的“我”有什么关系?(养育了我。)

二.第3小节诗人写了怎样的景象?

坟墓、故居的瓦菲、园地、石椅。

荒坟草盖,故居关闭,园地典押,石椅生苔„„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凄凉、衰败、荒寂。

这样的景象,寄托着人物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乳母大堰河的哀悼与怀念。从全诗看,此节是诗人的感情之水初流,该怎样读?(低沉、舒缓)

请同学们随范读读在书上标明重音、停顿。

(生齐读第3节)

三.阅读第四节这一节,画出诗人摄取到哪些生活镜头? 主画面是? 写了8个镜头,以“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为主。

用什么句式组接到一起?排比。

运用排比有什么好处?

增强了语气,突出了大堰河的形象。

又是用什么方法突出了主画面? 反复的手法。

突出了大堰河的什么特点?

慈爱。

——这些意境巧妙组合,使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拓展训练] 大堰河用她厚大的手掌„„请你想象、描述一下大堰河的手。

粗糙的,有力的。

比较黑,骨节粗大。

很温暖。

双勤劳慈爱的手,使一个贫穷的家充满温馨,使这个被地主家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母爱的补偿。这双手,就成了母爱的象征。请同学们联想一下自己,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是怎样的?描述一个细节。

母爱是真挚的、博大的,同学们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堰河。“我”在大堰河家里得到的就是这样细致周到的爱,而“我”与大堰河只不过是乳儿和乳母的关系。齐读一遍。

四、速读第5节,回答:“我”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

富足、豪华、富裕、锦衣玉食

忸怩不安。

“忸怩”怎样解释?

在这里的意思是生疏、不习惯、不舒服、不开心。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里只有丰富的物质,没有爱。4、5小节两幅画面结合起来考虑,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鲜明的对比。大堰河家贫穷,但充满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起这些,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大堰河的什么样的感情?【感激】

五、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汁后,又开始劳动,流她的血汗,自读第7节。

大堰河干的活又苦又脏又累,她为什么“含着笑”?

表现了大堰河纯朴宽厚的性格,如同祥林嫂,命运悲惨,但容易满足,靠双手吃饭,并无多求。诗人对大堰河是既赞美,又同情。齐读六个带“含着笑”的句子。

六、读第8节,看哪个词可概括本节内容? 深爱。

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切糖,贴画,赞美乳儿,做梦】

为什么说这个梦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是大堰河对儿子的祝愿。]

她期盼乳儿长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幸福美满。这不是一个母亲最美好的心愿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大堰河的梦实现了,她的娇美的儿媳亲切地叫她声“妈”,大堰河会怎样?[合理想象,深入内心理解人物]--大堰河脸上乐开了花。

--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答应:“哎!哎

--我想大堰河也许不是笑,而是哭。流着泪,说不出一句话。

七、如果这个梦能实现,该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尽自己的乳汁和血汗,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结束了悲苦的一生。老师读一读9、10节,同学们看看大堰河死后得到些什么?

微薄的葬礼。

大堰河生前付出的何其多,死后得到的何其少啊!是谁造成了她的悲剧?公道的社会!

八、齐读11节。把诗人的憎恨之情读进去!

总结大堰河的形象:她出身贫苦,地位卑微,但有金子般美好的心,她勤劳、善良、纯朴、仁厚,像一座雕像,令人敬仰。这座雕像,永远矗立在诗人心中。

九、诗人呈给大堰河的颂歌是热烈、深沉的颂歌,这仅仅呈给大堰河吗?

还呈给他的儿子们。

呈给干千万万的大堰河。

也是呈给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可见诗人的感情升华了,扩大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却把心中最深情的颂歌唱给了千千万万的大堰河,扑向劳动人民的怀抱,这在30年代是难能可贵的。请同学们分析应重读哪些?

“一切的”“大堰河般的”“你的”“儿子”“敬”“爱”。

齐读第12小节。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艾青的一首抒情诗,体会了诗人真挚的感情。整首诗通过一组组意象的排列,写了大堰河凄苦一生的片断,构成了由悼念到感激到控诉再到赞美的跌宕旋律,表达了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

30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艾青,曾激动他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我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许多人也的确以为大堰河是一条河的名字。是的,如果把艾青半个世纪的创作看作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大堰河就是它永不枯竭的源头。

反思:学生读写活动设计很实用

下载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高中语文 刘和珍君教学案2 新人教必修1(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高中语文 刘和珍君教学案2 新人教必修1(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