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案

时间:2019-05-15 06:3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教案》。

第一篇:四年级教案

爱孩子,从教育做起

-----家长学校四年级第一次授课

一、开篇语,激发家长教育的热情。

各位家长好!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学习,您虚心学习是孩子们的福分,我非常感动,所以我给大家鞠上一躬。(鞠躬)我们再管孩子的时候,有时候会说“我管你是为了你好。”包括我也曾对孩子这样说过。后来我就琢磨,其实你说咱们教育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后来我感觉到,咱们教育孩子当然首先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好的人生;再就是为了咱自己的家庭,家里有一个好孩子,父母从各方面都会感到省心,您就可以腾出更多的心力来忙您的工作,是您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孩子长大了,咱们老了以后可以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关键是别人看着,他羡慕咱啊,他羡慕咱,咱自己心里肯定会美滋滋的啊;再往深了想,每个孩子都出息了,都有很优秀,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小日子,那国家不就安定了吗,孩子长出息,挣了好多钱,给国家交了好多税,那不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嘛!所以,合着咱教育孩子是为国家教育的啊,咱教育孩子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啊。确实是这样的,咱教育孩子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只是啊,咱们思想境界高,从来不这么说而已。所以我再给大家鞠上一躬。

咱们藁城现在最红火的商场是哪里?家长朋友们一定都知道吧!(家长回答)说的真对,就是信誉楼。这信誉楼一建起来啊,很多商铺都受到冲击。咱一买什么东西,就会说,“去信誉楼”,这个连孩子都知道。你看信誉楼盖了那么高的楼,又雇了那么多的员工,这一天都卖多少东西才能首先赚回员工的工资钱啊,您还别说,以前我就这么想过,可是后来听说,人家信誉楼每年给咱们市纳税,是纳税,啊,那人家老总自己得赚多少钱,那应该多了去了。你看自己过好日子的同时这不是为国家做了大贡献了嘛。您有没有这么想过,这要是我的孩子开的就好了。那我得跟着孩子多享福啊。这事我就想过。享福放在后边,这您得多光荣啊,走路得精神劲儿十足的,晚上睡觉做梦都得笑醒吧。不要着急,咱们还是有机会的,因为咱们的孩子还在上小学,信誉楼不是开在了藁城吗,指不定咱们的孩子将来把商场开在北京也说不定。您别觉得不信。我就常常对学生们说,好好学习、好好相处,谁知道底下坐着哪个省长、市长呢?谁知道底下坐着哪个局长、科长呢?谁知道底下坐着哪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呢?这真的都是说不定的事。你看前一段时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鲜花、掌声、奖金多了去了,光奖金就800多万啊。除去做买卖的不说,咱上班的,干活的,包括我一辈子也挣不了100万啊,别说100万了,大几十万可能也不行。那当初,莫言自己可能也没想到。(董校长、张校长的例子)没想到归没想到,是金子早晚能发光。可是,真金得需要火炼,真金得需要打磨。咱的孩子就是真金,需要咱们的打磨。说的理论一点,就是需要咱们的教育。在学校里需要老师的教育,在家里需要家长的教育。咱们老师和家长配合起来,配合好了,学校、家里都抓住了,天衣无缝。咱的孩子,这块金子就发光了。

在心理学研究当中,有个期待效应。这个效应的产生是有个故事的。我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啊。说有一个心理学家做研究,他来到一所学校,在一个班里转了一圈,随意的指定了几个孩子,对老师说,根据我的观察,这几个孩子将来有大出息。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心理学家又来到这所学校,他指定的这几个孩子在这一段时间里进步都非常大。后来心理学家说,这几个孩子是他随意指定的。人们才恍然大悟。这说明什么道理呢?说明您把孩子看成是什么样的人,那在内心深处就会有培养的意向,就会不自觉地朝着那个方向去培养和塑造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沿着你的方向进步。这个就是期待效应。我们每位家长都会对孩子怀有好的期待,接下来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来培养孩子。

我们有句俗话叫“没有好吃不贵的”,“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大家都知道。去市场买菜想吃肉不掏钱,那基本是吃不着的。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想要什么也不付出,孩子自个儿将来有大出息,一般情况也不太可能。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管孩子管的够多的了,管他吃、管他喝、买衣服,供他上学、督促写作业。是的,咱们的家长都是负责任的家长,我知道您为了孩子确实付出了很多,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会觉得您非常可敬。可是,教育孩子、管孩子,不只是管这些,同时也很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各方面好的习惯,不只是学习习惯,还包括生活习惯,让孩子学会为人处事等,关注孩子精神、思想、性格方面的成长。从而使孩子成长为优秀的人。

我们国家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可能有的家长听说过他。他曾经当过北京大学的校长。都知道清华、北大是我国最拔尖的大学。他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这也说明了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

曾经听到过家长发这样的牢骚,孩子早上上学迟到是因为不起床,叫也不起,没办法。其实,这是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的家长说孩子完不成作业是因为总得靠督促,家长一忙来不及督促就完不成了,那是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孩子不爱洗脸,六年级有的孩子来了小脸儿脏乎乎的,我就会说,中午回家洗洗脸,那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家长说,孩子不听话,净犟嘴,那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人际交流沟通习惯。有的家长会说,我哪知道培养哪些习惯呢?不用着急。这些习惯都在我们定的这本书上。(简介手册)也有的家长会说,这孩子我管不了了,没办法。别说没办法,有办法。办法在哪里,在这里,这不是我们学习来了吗?这不是家长们坐在一起来相互学习了吗?也有的家长说,我看书了,听课了,也用这办法管孩子了,不顶事。我想,说这话的家长可能没有用心想这个问题。书上呢,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从大方向告诉了我们当我们的孩子多大岁数的时候要培养什么习惯,怎么培养给了我们一些建议。这些建议我们可以试着去做,还是会有一些效果的。除此之外,根据我们的孩子自己的特点,根据书上指导的大方向,我们自己也能摸索出更适合我们自己孩子的方法。另外大家坐在一起,针对一个问题七嘴八舌,您也有机会从别的家长身上学到好的方法。我相信,您不会白来的,或多或少,您总会有所得的,哪怕是在哪一句话中有所启迪呢吗,根据这个启发,您自己也能想出很多好的办法来的。

二、授课。*简介教材:

大家翻看书可以知道,每一课分别由案例、案例分析、了解孩子、建议、大作业五个部分组成。案例的设计是引发家长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案例分析的设计是让家长了解问题背后的成因;了解孩子的设计让家长通过小测试大体了解孩子的情况,发现症结所在;建议是专家给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大作业是建议内容的细化和强化。以培养孩子的某种习惯为目标,按照一定的步骤做出一个30天左右的行动计划,并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分阶段完成,初步形成孩子的某种好习惯。

案例——案例分析——了解孩子——建议——大作业(引)(疑)(思)(点)(用)

每一课教材的编排是按照人们思考问题的逻辑顺序——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编排的,符合人们解决问题的的思维习惯。

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咱们要灵活运用。*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年级第二课:《书籍是我的好朋友》。可能有的家长要问了,今天来上课的各个年级的家长都有,为什么要选择四年级第二课呢?因为这一课虽然编排在了四年级,可是非常具有普遍性。并不是到了四年级才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其实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并且不能间断。如果孩子养成了爱读书的还习惯,那孩子肯定会受益匪浅。所以我们今天选择了这一课来学习。*学习目标:

1、明白读书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孩子这个习惯形成的影响。

3、懂得读书可以启发人的智慧。

4、能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当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喜爱读书的好习惯。*引导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您知道爱因斯坦吗?知道马克思吗?他们都是犹太人,犹太民族被认为是高智商的民族,这无疑和他们重视教育有关,犹太民族是世界上年读书率最高的民族,犹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蜂蜜滴在书上让孩子去舔,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知识是甜的。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使他从平凡人变得不平凡;一个民族喜欢阅读,就会成为强大的民族。

阅读不仅可以增加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提高中年级和高年级孩子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增加孩子们的词汇积累,还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对孩子们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起到教育效果。因为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文以载道”,文章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承载着为人处世的道理。有时候孩子们通过读书所得到的教育和受到的启迪可能比我们家长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有时候家长的说教可能会令孩子感到厌烦,我们大人感受到的东西由于年龄的差距,孩子们可能感受不深。他们通过读书从中所感受到的可能会更深刻一些。*读案例、做分析:

接下来我们看第17页的案例,边看边想,如果小强是您的孩子,你会怎样做?(和家长共同看案例)

看完这个案例,同时带着刚才的问题我们做一下分析:

1、家长行为影响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

小强妈妈用自己对书的喜爱唤起孩子对书的渴望,陪孩子看书,给孩子播下了智慧的种子。

2、读书应该是一种乐趣。

小强妈妈说出了自己的读书体会,童话故事让她产生奇妙的向往,交流读书感悟,引导孩子拓展知识,培养兴趣,陶冶情操,读书成了她们生活的一部分。

*了解自己的孩子:

各位家长,相比小强,我们的孩子们喜欢不喜欢读书呢?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测试。(请家长举手,来了解情况)*小议: 请得分高的家长分享一下在培养孩子读书习惯方面的教子经验。请得分低的家长讲一讲这方面的困惑。*小结:

我知道有些孩子是非常喜欢读书的,比如我们六年级二班的刘世雄、王泽腾等同学就非常喜欢读书。王泽腾同学喜欢读作文书,刘世雄同学喜欢读历史方面的书,他对古典名著也很感兴趣,对于《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比较熟悉。课下的时候,他常常和我探讨这些内容,并对这些经典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可是,我们的孩子中也有很多还不喜欢读书,他们可能更加喜欢的是看电视和玩电脑。您肯定在想自己孩子能喜爱读书该多好啊!我们该怎样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呢?别着急,看看专家给我们支了那些招。*支招:

21-24页是专家给我们提供的建议。结合大作业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帮您为孩子培养好的读书习惯:

1、要懂得敬惜字纸。

“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种良好美德,代表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相传,中国文字是由上古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发明的,历代的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对文化都相当敬重,久而久之,人们认为应当对字纸,即写有文字的纸张表示尊敬和爱惜。文字是智慧的象征,敬惜书就是对文化的敬重同时也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好的态度是好习惯的开始。

2、根据孩子的兴趣选书。

孩子刚开始阅读入门的时候,家长给他提供的读物,应该比他的阅读程度稍微浅一些,有点趣味性,得让他觉得阅读不是难事。养成阅读习惯之后,你再给他逐渐升级,他也会很轻松地接受。儿童读的东西,还是经典的好,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真的能开启孩子的智慧。

提倡家长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或者带孩子上图书馆阅览室和同龄人一起阅读,这样可以使孩子感受到独自在家读书所体会不到的浓浓阅读氛围,同时,还可以通过相互间的比较与互动,了解同龄的孩子在看什么,拓宽阅读范围。推荐书类和书目:

见课件。

3、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小石榴的故事:女孩小石榴在43中上学,前年保送上清华,记得有一次,我去她家串门,一进他们家,感觉氛围就不一样,她家里的书很多,散落在各个角落,而且每个房间的地板上都铺着柔软的毯子,毯子上散落着好几本书,孩子们就在地毯上趴着、或者坐着看书,小石榴在听英语,他姑姑在看书,小侄女也在看书,他妈妈在研究心理学的沙盘,连我都想坐在毯子上翻几本书看看。换做其他家庭,爱整洁的女主人得让把这些收拾干净,不许瞎摆列,光乱扔没人收拾。殊不知在你追求光亮整洁的同时,孩子的兴趣被一点点抹杀。我们一定要给孩子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

4、给孩子做读书榜样。

就像小布什的妈妈,一看见放学的时间到了,就马上拿起书或者报纸坐到客厅里,让孩子一推门就看见妈妈在看书,于是孩子渐渐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您不妨也可以试着装样子读书看报给孩子看,说不定不小心就装成真的了呢,呵呵,读书也可以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好找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跟孩子互讲故事。

5、鼓励背诵。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就是背诵法。私塾的老先生只教小孩子认字和背诵四书五经,但并不讲解文章的含义,名副其实的死记硬背。现代人看来觉得不可理解。其实古人用的方法非常科学。小孩子的学习方式就是记忆。你跟他讲道理,他理解不了。现在的大学生都看不懂四书五经,你让小孩子去理解什么呢?只要背就可以了。等到他思维发展成熟了,他自然会理解。古人的语文水平比现代人高很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的文章,现代人看不懂,现代人的文章,只要不是文盲,基本上都能看懂。你说是不是。孔子的一句话,我们的于丹教授要讲上一两个小时。古文的篇幅很小,但是涵义非常丰富。从复杂度上来讲,古文是比现代文复杂得多的学习资料。这样的文章能造就天才的大脑。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多背诵,增加积累,从而培养语感,理解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6、教给孩子一些读书方法。

先跟孩子一起制定读书计划,长期计划和每天计划,假期计划等,按时按量完成,日积月累就会有成就感。然后教给孩子一些读书方法,我这里举了三种,方便的话您可以去网上搜一些来,教给孩子。

1)三读法

⑴ 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⑵ 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以便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⑶ 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⑴ 圈点勾画。

⑵ 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⑶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魏书生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好。孩子开始不会写,怎么办?那就写一个词,一句话,然后每天有所增加,孩子就变得渐渐地喜欢写了。慢慢地训练孩子运用词语的能力,孩子就会逐渐提高了。

⑷ 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孩子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必要时展示给客人看,鼓励孩子。

⑸ 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3)边读边思考的方法

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应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说到这里,我们既明白了读书的重要,又大致了解了孩子读书的现状,也懂得了一些培养孩子读书的方法,而且肯定也非常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以大作业作为参考来付诸于行动。

*大作业:

第一阶段:选书 第二阶段:一起读书 第三阶段:交流心得 第四阶段:续写故事

三、总结答疑。

1、说说今天您有哪些收获,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分享收获的喜悦吧。

2、您在培养孩子时遇到过哪些问题有什么困惑,请说出来我们共同帮您解决。实在没有办法我再去请教别人,以求给您比较满意的答复。

四、资源共享。

王财贵教授《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http://video.baidu.com/v?word=%CD%F5%B2%C6%B9%F3%D5%F0%BA%B3%B0%D9%C4%EA%B5%C4%D1%DD%BD%B2&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知心姐姐卢勤家教视频: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2%AC%C7%DA%BD%B2%D7%F9&fr=ala0 周弘赏识教育:

http://video.baidu.com/v?word=%D6%DC%BA%EB%C9%CD%CA%B6%BD%CC%D3%FD&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oq=%D6%DC%BA%EB&f=3&rsp=0 幸福人生讲座:

http://video.baidu.com/v?word=%E5%B9%B8%E7%A6%8F%E4%BA%BA%E7%94%9F%E8%AE%B2%E5%BA%A7&ie=utf-8

五、结束语。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你们是最棒的,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陪着孩子一起快乐成长,让我们满含期待,静待花开。期待下次收获您的喜悦!

第二篇:四年级教案

10、幸福是什么(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教学难点: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小组合作法、质疑法、情景导入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出示课件)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

四、分析课文的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七、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板书)

三、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

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四、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

五、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自己思考;

2.小组讨论;

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

六、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七、总结深化

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教学反思: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

第三篇:四年级教案

第五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块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3、食 盐

1、勺子

1、水槽1。【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板书设计:

5、溶解的快与慢

1比较那个溶解得快

研究水温对食盐溶解速度的影响

2、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切碎、加热、搅拌等 课后反思:

第六课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分组实验材料:食盐1小瓶备用、(亦可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子

1、盛50ml水的烧杯

1、水槽

1、天平1。【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3’

1.老师桌上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实验?

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一平勺盐,教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

3.提问:如果不停地往这杯200ml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板书课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50ml水来做实验。(在课题一杯后加上50ml)

二、制定一杯水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20’ 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50ml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学生猜测:2勺、3勺、5勺„„

3.组织学生讨论: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呢?

4.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50ml水能溶解几勺食盐?

二、准备的材料

1、一杯50ml的水。

2、一小袋盐。

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

三、研究的方法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四、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

勺食盐,即

克食盐。5.关键性提问:(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1.一勺盐怎么算?(满满一勺,用尺平刮一下)

2.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呢?(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下再观察呢? 4.一共溶解几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7勺没有溶解算6勺)5.根据大家讨论,我们制定了这份计划,计划中哪些地方制定得还不够完善,可以提出来修改。

三、分组实验5’

1.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提醒做好研究记录)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8’

1.汇报实验数据。出示一张大表收集学生数据,如下:勺数组别6勺7勺8勺9勺10勺11勺12勺13勺14勺14勺以上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2.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 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同样一杯水里溶解的盐有多有少呢?(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同样一杯水溶解的盐不一样多。)4.讨论:我们怎样回答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看大多数组溶解多少食盐?)

5.出示天平,测量1勺大约是()克,接下来换算50ml水大概溶解多少食盐。

6.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50ml能溶解18克的盐。

拓展:下节课老师请你把这杯水中的食盐与水分离出来,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板书设计: 6、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2、我的研究计划

3、了解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课后反思:

第四篇:四年级教案

四年级上册Lesson 29 A、Teaching aims:

1、Just speak: Further practice of sentence patterns: May I try them on?

Certainly 2、Just read and write: To learn the new words: socks、shoes 3、Let’s sing.To learn the song

B、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To talk about the clothes C、Teaching aids: Tape recorder

slide projector

picture cards D、Teaching procedure:

1、Warm-up Greeting and free talk: Introduce and revision of some prevision sentence patterns.Sing a song: sing together.Say it again without looking at the words.2、Knowledge Teacher take a beautiful box, say: Wow!It’s pretty.What’s in it?

Let’s open it and see.say and open it.Then make a surprise to say h, a dress.To put the dress card, to teach the word to write it.3、Comprehensions Match the hat cap dress with their prorunciations.Invite one of the pupils to the front.The class asks in chorus: What would you like? The students answer.Pair work or group work.Get the class to make up a new dialogues in pairs.4、Applications Ask several pairs or groups to act the their dialogues.5、Homework Act the dialogues.Read and write the new words in this lesson.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Lesson 29

socks

shoes

Lesson 30

A、Teaching aims:

1、Just speak: To revise the sentences: where’s my ….Here it is.Here they are.2、Just read and write: Practice to listen the clothes 3、Let’s make :To make the cards, comprehend and applicant the knowledge.B、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To learn the clothes C、Teaching aids: Tape recorder

slide projector

picture cards D、Teaching procedure: 1、Revision: 1)Greetings and free talk 2)Sing a song “We’re happy to play.”

3)Ask and answer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cards

2、Knowledge: Listen to the story , check the picture’s number.Look at the book, to practice the dialogue Play the tape.Listen and point the characters.Who’re speaking.Play the tape again, students listen and repeat, in pairs.The students act the dialogues.3、Comprehension: Have students working pairs in the usual manner.Use the pictures to explain the weather vocabulary.4、Application

Have students work in pairs in the usual manner.Be sure that they can tell the weather correctly.5、Evaluation To do the workbook Home work:

1、Listen and follow the tape recording of lesson 24

2、Read and write the new words in the unit.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Lesson 30 Where is(are)my …?

Here it is.Here they are.

第五篇:四年级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想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课文记叙的顺序。

教学构想

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学生自学课文,交流学习体会;再通过练习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并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片。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泉水是从地下冒出的水,它是那么清澈,那么明净。它是大地母亲的乳汁,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生命的泉水。作者家乡有义演清泉,泉水不但又绿又深,而且谭底还会不断冒出一串串彩色的、像珍珠一样的水泡,乡亲们称它为“珍珠泉”。(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放课文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听到的景象,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 学生谈谈自己想象到的景象,再次激发阅读兴趣。

三、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学习体会,学习生字。

1 先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再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珍珠泉的神奇景象,并把自己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

2 对第一次的想象内容进行补充,并让学生读读画出的有关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学生选择的句子进行组合,把选择同样语句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气浪读,讨论自己的体会。有特殊见解的学生可以独立学习,教师与他们交流。

(2)各学习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反复诵读,教师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品位,随机教学生字“嵌”和“筛”。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并通过读让其他同学听出你们的理解,听出你们的情感。在指导朗读描写珍珠泉周围景物的语句时,启发强调“绿”字,和三个“那样”,读出珍珠泉的绿、深、清,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描写潭底冒水泡的句子,引导学生读的轻松一些,好像在夸奖活泼可爱的小孩,读好两个“照在”、一个“照在”和三个“!”,读出变化,突出作者的赞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讨论交流中,对第一次想象的内容进行补充。

(3)让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其他同学倾听,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补充、质疑。

(4)齐读全文。

四、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1 (出事投影)课文先介绍了珍珠泉在 ,接着重点描述了珍珠泉周围的 ,以及谭底冒出的 ,最后抒发了作者对珍珠泉的 之情。

2 学习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五、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要求自己工整、端正,不遗漏标点符号。

六、小结,激发习作和课外阅读的兴趣。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了美丽的珍珠泉,它是多么清、多么绿、多么美啊!我们被这美妙的景象所陶醉。其实我们家乡、我们祖国还有许多美丽、神奇的地方,它们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宣传。希望同学们向本文的作者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祖国、家乡美丽的河山。也可以去调查、查找资料,如果有类似的文章,可以推荐给同学,大家一起欣赏,一起学习。

作业设计

摘抄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八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十二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局促不安、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倘若、从容不迫、窥伺、不胜其烦”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白鹅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具体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3.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第五自然段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写白鹅吃食样子的写法,带领学生细致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吃食过程;练习运用总分写法,使用准确、精当的动词,有顺序地描写出这种小动物的吃食的样子。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抓“高傲”理清脉络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白鹅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什么?高傲。

2.请同学们快速看看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和“高傲”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哪些?

出示课件:傲慢、傲然、架子十足。

3.你们发现了吗,作者还用了一句话,就把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和对白鹅总的感受都概括了出来?

出示课件: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设计意图】回顾整体并引导学生发现与“高傲”意思相同的词语和句子,整体感知白鹅形象,又顺理成章地抓住了课文中的关键词“高傲”和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渗透了抓住关键词句学习的方法。

4.初次见面,白鹅就以它高傲的姿态吸引了作家。在以后的共同生活中,作家更加领略了它的“高傲”,我们看看丰老先生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的?从哪儿知道的?

5.出示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二)挖“高傲”品析词语

学习第一部分:叫声。

1.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白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声音很大、很厉害。)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严肃郑重、厉声喝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2.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什么了?(声音响亮、好像在教训人。)

出示课件: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3.这三个词语都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说明白鹅叫声之大,叫声之凶。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部分,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呢?

5.想象假如这只鹅会说咱们的汉语,它会说什么?我们一起来当当“鹅语”小翻译。

出示课件:

我是“鹅语”小翻译。

鹅的叫声,音调,似()。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好像();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好像()不亚于狗的()。

6.从这段话我们知道了,鹅的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那从刚才的学习中你觉得鹅还有什么不亚于狗?(忠心、责任心。)

7.作者把白鹅描写得这样霸道,这么凶,但是会读书的孩子们,你们从这样的语言中感受到什么了?(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8.自己再大声地朗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归类出示,使学生感悟到同样是描写鹅的叫声,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词语,并且都表现出了它的高傲。而后抓住了课文的空白处,设计的“鹅语小翻译”练习,目的就是引领孩子们读文入境,加深对“高傲”的理解以及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并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加强与文本之间的交流。

(三)扣“高傲”赏读妙语

学习第二部分:步态。

1.刚才我们学习了鹅的叫声这部分,把鹅的叫声与狗的狂吠进行比较使我们感受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

2.请出声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鹅与鸭走路的样子,想站起来表演表演也行,待会儿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来表演鹅与鸭走路的样子。

3.生自由读这段,试着演一演,在表演中理解词语。

(1)联系生活实际用“局促不安”说一句话。

(2)理解“从容”,指导读出鹅步调的从容,大模大样。

4.作者用鸭的步态与鹅的步态作对比,并用净角出场作比喻,使我们了解了白鹅的步态的特点,也感受到了它的高傲。

【设计意图】改变学习方式,变静止的学习为动态的表演,进一步感悟作者观察的细致和用词的准确,运用对比、比喻等写作方法来突出白鹅步态特点的表达方法;由理解词语的不同到体会文本中内容的不同,再到感受两种动物的特点,所采用的比较式的教学方法,就是要让学生文法兼得,明确作者是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师生合作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效率。

学习第三部分:吃相。

1.自由读五至七自然段,找一找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鹅吃饭时所表现出的傲慢。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 大踏步 厉声叫骂 昂首大叫 架子十足

2.依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出示课件:

白鹅的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也一定()地()去饮水、吃草和泥。

当鹅老爷发现有狗偷吃它的饭时,它()。当鹅老爷发现饭罐空空如也时,它()。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

3.在不同的情况下,白鹅吃饭的样子都是这样高傲,那么除此以外,你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在这些不同的情况下,白鹅吃饭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这个小练习目的有三:一是训练学生运用这些关键词语,实现语言的内化;二是整合学生对白鹅吃饭时那高傲、可笑的感受。三是引导学生关注白鹅吃饭时的高傲、可笑,是源于它特殊的吃饭保持不变。作者在五、六、七三个自然段中,直接描写鹅吃饭三眼一板的吃饭竟高达四次。

4.认真默读,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使你感受到了它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法让人觉得好笑呢?可以动笔画一画,还可以在书旁做简单批注。

小结方法一:你们看,作者在介绍白鹅吃饭时的令人可笑的样子时,就是这样先写喜欢吃什么,再写它怎样吃,多有顺序啊!那你能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从哪儿最能表现鹅吃法的“三眼一板”。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回答。

①从“一日三餐”。(吃饭的时间固定。)

②从“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吃的东西是不变的。)

③从“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吃饭的顺序是不变的。)

小结方法二:在学生从这个角度来回答时,我们一定抓住这个点,借助老师规范的语言对学生的发言加以方法上的小结:是啊,你们看,它吃东西必须是这个顺序,先……再……然后……错一点儿都不行,多有趣呀!你们能再把它吃饭的顺序清楚地给大家读一读吗?

出示课件:播放动画。

播放动画,在观看动画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用“先、再、然后”这样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练习给动画配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使学生把形象的语言与形象的画面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来描绘动物吃食的方法,学生们一定会印象深刻。同时,对白鹅吃饭时,不会因吃东西地点不同、因吃东西时间不同而改变吃法的这一独有的特点,留下鲜明的印象。

5.在学生反馈中,适机导读到第六自然段了解“三眼一板”的第二层含义。

(1)鹅吃饭时“三眼一板”还体现在哪儿呢?谁接着谈你对它这种吃法感到可笑的语句。

(2)根据层意,明确鹅、狗争食的情景。

快读读这有趣的场面,看看作者在这其中先后描绘了鹅去狗来──鹅来狗去──鹅去狗来──鹅来狗去的四个画面,请你们任选一个,可以给情景配上插图,也可以配上合适的题目。

【设计意图】作者写得妙趣横生,鹅去狗来,鹅来狗去,这一去一来,又一去一来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欢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作者观察的细致,捕捉到了有趣的画面,也可以使文本语言通过学生的想象、运用,变成自己的语言。

(3)归纳小结:在这鹅去狗来、鹅来狗去,鹅狗争食的过程中,我们的鹅老爷还在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这种吃法,这就叫“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3

教学目的

认识8个生字,理解“自惭形秽、神采飞扬、热泪盈眶、妄自菲薄、自言自语”等词义。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谁去过长城?谁知道长城砖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用的。长城上的砖一般重量为15千克,长36.5-38.5厘米,宽18-18.5厘米。厚9—9.5厘米。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篇童话中的长城砖有哪些经历,遇到了什么问题,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助它。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字词:绵延、防御、羡慕 、自惭形秽 、软缎 、陈列、镀金、里程碑、热泪盈眶、刚毅、灵魂、妄自菲薄

2、解词:

自惭形秽:原指为自己的容貌举止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绵延万里:延续不断,很长很长。

妄自菲薄:过分地轻看自己。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2、思考:

(1)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产生了哪些想法?

(2)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听到人们对自己的高度评价,长城砖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转变?

3、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全班讨论。

5、分角色朗读。注意长城砖的心里变化过程,先是自惭形秽后惊讶而深思,到自信的语气。

6、提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失去自信。有一天他被运往美国一座大城市展览,在人们的赞扬声中,他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7、教师总结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四、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信心,自尊心,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被人冷落了,但不要妄自菲薄,正确对待。成功了也不骄傲,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

板书设计

20 长城砖

自惭形秽 —— 赞扬 —— 自尊自信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二、教学准备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突破重点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七、八自然段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

三、写生字词

1.认读生字

2.提出难写的字

3.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

4.给生字组词

5.抄写生字词。

四、总结

五、板书

超声波

嘴巴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蝙蝠

雷达

无线电波

天线

障碍物

反射

荧光屏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48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熟练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单位换算。

2、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3、培养学生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单位换算的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

思维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名数改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名数改写与小数点移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直接写出得数。

45÷1000=3.14×1000=

9.6×100=43÷100=

105÷1000=2.9÷10=

2、回顾什么是名数?什么是单名数?什么是复名数?(学生举例)

请学生举出用小数表示的名数。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出示课件例1

师: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这里有四个小朋友,他们在比身高,

我们来给他们排排队吧!

(1)提问:观察情景图,这些小朋友的身高各是多少?(80CM

1m45cm1.32m0.95m)

(2)提问:这些身高数据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有用“米”或“厘米”作单位的单名数,也有既用“米”

又用”厘米”作单位的复名数。

(3)提问:能直接比较他们大小吗?怎么办?

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的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

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小数与单位换算)

(4)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怎样改写?

预设:?把它们都化成相同单位再比较。

?把它们都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再比较。

?把它们都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再比较。

(5)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把它们都改写成用“米”作单位。

出示:80cm=()m

提问:看一看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

师: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高级单位,较小的单位叫低级单位。这道题

就是把“厘米”作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用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单

名数。

师:应该怎样改写?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80

80cm=m=0.8m

100

80cm=(80÷100)m=0.8m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要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板书:

÷进率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

(小数点向左移动)

(6)学生练习

24dm=()m

1450g=kg

13mm=()dm

2、学习含有低级单位的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出示:1米45厘米=()米

(1)提问:这道题和上道题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结果。

方法一:1米45厘米=1米+45厘米

=1米+0.45米

=1.45米

方法二:1m45cm=145cm=1.45m

(2)提问:怎样把含有低级单位的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小结:复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相同单位的数不变,低级单

位的数除以进率变成高级单位的数,和原来的整数相加。

(3)练习

6km350m=()km

8t40kg=()t

5㎡20d㎡=㎡

()

3、回到例题,给四位小朋友排队。

1m45cm>1.32m>0.95m>80cm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对错。

(1)305kg=30.5t(×)

(2)25dm=250m(×)

(3)1250cm=12.5m(√)

2、学生之间互动

同桌出两道“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练习题,老师抽选两组同学

练习题,出题小组代表把练习题板书到黑板上,抽取同学回答并做

评价。老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可提出这节课还没有涉及到的其它单

位的换算。

3、小结“小数与单位换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板书:(1)明方向(2)确进率(3)移小数点

四、拓展提升(用单位换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面是把一块长方形麦田的长和宽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后画出的

图形。5

求这块麦田的实际长

和宽是多少米?

五、潜能开发

乐乐的书桌桌面长90cm,宽50cm。如果书桌的长不变,宽延长

20cm,那么延长后的桌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合多少平方米?

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来分析讲解.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困惑?

七、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80cm=()m1米45厘米=()米

80

80cm=m=0.8m

100

1米45厘米=1米+45厘米

=1米+0.45米

80cm=(80÷100)m=0.8m

=1.45米

÷进率

1m45cm=145cm=1.45m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

(小数点向左移动)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快乐】同学们,快乐经常萦绕在我们的周围,什么时候你觉得特别快乐呢?

是的,当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的时候是快乐的,受到表扬的时候是快乐的。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感觉特别快乐,因为他的哥哥送给他一辆崭新的汽车,【课件出示:汽车的图片】看,这是一辆怎样的汽车呀?

是呀,得到这样的一辆车当然快乐,可是,就在这一天,他明白了,快乐有很多种,给予才是最快乐的。【课件出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用“心灵”体会。

让我们抛除一切杂念,用心去细细品味,轻声读课文,哪里最让你感动,最让你思绪万千,感到有一股暖流充满心间?

三、精读品味,抓“意外”品读。

同学们都为小男孩感动了,当保罗第一眼见到他时,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从哪里看出来?学习1、2、3小节,讨论。【课件出示:从衣着看:家境不富裕。从动作看:非常喜欢保罗的汽车。从表情、语言看:可爱、直率。】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小男孩却两次让保罗感到意外,最终让他明白“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学习课文4——11小节,找到男孩两次让保罗意外的句子,反复读,想一想,他们两人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品读第一次“意外”

【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当看到小男孩惊叹的表情,听到他说的话时,保罗是怎么想的呢?小男孩又究竟希望什么呢?】

保罗想到的是“得到”,而男孩想到的却是“给予”,这是他们两人想法不同的根本所在。试着读读这几句话,把这种强烈的反差读出来。

品读第二次“意外”

出人意料的回答让保罗开始觉得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于是便邀请他乘车兜一圈。这时,男孩提出【课件出示:“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课件出示:这一次,男孩又让保罗吃惊了,保罗是怎么想的呢?而小男孩呢?】

保罗以为男孩想到的是自己,而男孩想到的却是他人。

车子开到了男孩门口,小男孩背出了他腿有残疾的弟弟,对他许下了……

【课件出示:句子】

反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多么坚定的,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为了别人的梦想。【课件出示:你们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

【课件出示:课文中谁把什么给予谁感受到了快乐?】

四、课后总结,感悟升华。

保罗为这一对兄弟感动了,他把小弟弟抱进车里,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在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侯,我真的很感动,他让我想到一句格言【课件出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是啊,同学们,给予是快乐的,分享是快乐的。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课件出示:给予是快乐的!】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心灵才会碧波荡漾;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洋溢着芬芳;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学业才会步步高升;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灵魂才会熠熠生辉。让我们伸出爱的双手,搭建爱的长桥,去帮助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我们的亲人,去帮助一切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课件出示】

让我们大家都沐浴爱的雨露阳光快乐生活,幸福安康。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课件出示:――给予是快乐的。】

五、快乐作业:【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24给予是快乐的

男孩保罗

给予得到

他人自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等词语。

2.理解、积累好词佳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幽默风趣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

学会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四、教材分析

《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五、学情分析

该学段的孩子已能在初读充分的情况下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三年级一年的语言实践训练,基本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有喜爱的小动物吗?你喜爱它的哪些方面?

丰子恺先生也喜爱一种小动物,他不但心里喜爱,而且还进行了仔细观察动手写成文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鹅》。板书:白鹅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一会儿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白鹅的初步印象。

2.谈对白鹅的初步印象。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脑海中浮现出一只怎样的白鹅呢?

生: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师: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感受,更是丰子恺先生初见这只白鹅时的第一个印象。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者第一次见到白鹅时的样子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是一个总起句。

师: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应该重读?为什么?

生:“好”和“高傲”。

教师引导:

“好”:作者初见这只白鹅,就被它的高傲吸引住了,从心里喜欢它。

“高傲”:统领全篇的词,突出了鹅的特点。

3.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吧!------“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三、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在以后的相处中,丰子恺先生发现,它的高傲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从课文里去寻找答案吧!找到答案后的同学请举手!

生读完后,师提问:鹅的高傲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鹅的高傲还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指名回答)

(一)、鹅的“叫声”

(1)阅读第三自然段,哪些句子表现了白鹅的高傲呢?找出你认为表现白鹅高傲的词,做上标记。

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你们看,光叫声,丰子恺先生就用了4个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白鹅叫声的高傲。

通过读这些词,一只活灵活现的高傲的白鹅仿佛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2)本文写鹅的叫声和谁相比较?指名读第3自然段。

指名答:本文写鹅的叫声和狗进行比较。

师:这种写法叫对比。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这句话说明它的旧主人也很喜欢它,认为它是忠实的动物,可以帮主人看家护院。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上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尽责和勇敢。

(3)总结: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二)、鹅的“步态”

鹅不仅叫声高傲,它的步态也那么与众不同。

(1)阅读第4自然段,你能想象出鹅的步态是什么样的吗?

分析: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净角”是京剧中的一种角色,也叫“大花脸”,净角出场时,是踏着方步,这就是步态从容、大模大样。

(教师表演净角出场)

(2)丰子恺先生为了突出鹅的步态,还把鹅和谁做了一个比较呀?(再读课文)

指名答:鸭子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步态有什么不一样?

鸭子:步调急促,局促不安,(表演)

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表演)

通过与鸭子进行对比,更加看出鹅走路时高傲的样子。

(3)让我们再读课文,再次感受鹅走路时的高傲!

(三)、鹅的“吃相”

鹅的步态和叫声够高傲的了,但和它的吃相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1)默读5-7自然段,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使你感受到了它的高傲呢?

(2)小组讨论,并且勾画出描写白鹅高傲的词语或句子。

(3)小组代表发言。

它的吃法:(一日三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出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出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4)这样从容不迫的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狗会趁机偷吃鹅的饭。)

(5)想一想,这鹅就连见了生客都要厉声叫嚣,那它的饭被狗吃了,它得气成什么样呀?听老师读一读吧!

明确:作者称之为“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来的亲昵表现了作者对鹅充满爱意。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鹅会厉声叫骂、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哪里写出了鹅吃饭时,非得有一个人侍候不可呢?(指名答)

(我们不胜其烦……它仍是要走远去的。)

(6)丰子恺先生对这只白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真是架子十足!”“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作者语言风趣,运用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四)、就是这样一只高傲的白鹅,主人却不胜其烦,给这位鹅老爷当起了堂倌---服务员,天天去侍候它吃饭。你觉得作者喜欢这只白鹅吗?

(喜欢)

四、课堂小结

本文细致刻画了鹅的叫声、步态、吃相,表现了白鹅高傲的特点,也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五、写法点拨

本文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鹅的特点。首先明确事物的特点是什么,直接点明;其次选择具有与所写事物相对的对比物,描写对比物的特点,以突出、反衬所写事物的特点。

同时作者还运用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来描写白鹅,更加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六、心灵感悟

丰子恺先生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一只高傲的白鹅。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仔细观察,把事物写活,给人们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七、巩固练习、

1、作者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呢?(高傲)

2、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哪几方面?(叫声、步态、吃相)

八、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13.白,鹅

总写:高傲

白鹅,分,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架子十足

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写,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8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绘画的颜色是“调和”出来的。

2. 能够简单的用三原色调出其他颜色。

3. 意识到颜色的变化需要多加练习。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简单调色;

2. 增加对调色尝试的兴趣;

3. 增加调色的理性认识。

课前准备:

水彩颜色、调色盘、水彩笔、水彩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颜色是不是都是从“商店”买来的?

① 找出油画风景作品给学生看,放大之后问学生某些特定的颜色是怎么来的?自己的画具里有没有这个颜色?

② 学生意识到画家的颜色是自己“生产”出来的的,引出学生对于调色的兴趣。

③ 小结:综合第一节课颜色冷暖的只是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调色盘上试试调色,看看能不能调出自己心仪的颜色。

2、欣赏名家作品,观看塞尚等大师的风景油画作品,让孩子体会到不同光线下同一种事物的颜色的变化。

3、老师用自己的工具给孩子师范一些简单颜色的调节方法,告诉孩子理性认识颜色的变化。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不同颜色来表现画面。

B、用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结合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上节课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这节课重点继续尽到学生进入更高级的色彩领域。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9

1、同学们,如果在放学路上突然下雨了,而你又没有带雨具,正巧有一个同学带雨伞了,并且他把你送回家了,这时你会说些什么?

如果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又会怎么做呢?

2、板书课题《感谢与安慰》生答:感谢

安慰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表达态度,从而进入交际的话题。

生活中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想想该怎样说。思考:

1、哪些人帮助了我?我是怎样感谢他的?

2、谁需要我的安慰?我是怎样安慰他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现生活情境。初步体验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在班上说一说。

1.说一说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怎样表示感谢的?

2.说一说怎样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

3.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4.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一、说一说

1、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是怎样表示感谢的。

2、我是怎样安慰别人。

二、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三、在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评议。

四、小组讨论,开展献爱心活动。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知道感恩别人。同时让学生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一、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从两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试着表演,分角色进行感恩。

对自己帮助最大让自己最感动的事,自己最烦恼的事是什么,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二、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三、集体评议。

四、以《感恩××》为题,写一段话,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找出自己最需要安慰的事情,让小组中成员安慰自己。

2、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3、师生评议。

4、写话练习。

5、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

6、全班交流。

让学生知道感恩我们的大自然,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感恩我们的祖国,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着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10

《自然之道》课文原文

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在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在筑巢孵化小龟,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龟巢,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问向导:“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着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很快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行。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铿鸟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摘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数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已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自然之道》教案

学习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③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

抄写:

①生字新词。

②两组要比较的句子。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①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②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①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②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③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④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①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③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③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④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⑤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①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②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③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

④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⑤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⑥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①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②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①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②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③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④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感缺失太多。反思教学,诸多感触涌上心头,其突出者有三:

一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之中。课堂,是教师精心为学生搭建的可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进取全面发展的平台。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活动,或者说学生的活动不充分,或者说没有使全体学生动起来,那么,这个课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这是我在这节课操作上的首要缺失。我通过观察估算了一下,在这节课中没有完全动起来(主要是脑动)的学生占着不小的比例。是什么原因呢?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确,在教学构思上对主体性和全员性考虑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

二是朗读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它对领悟情感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很有好处。所谓读文悟道披文入情,强调的就是读。这节课中,对朗读的处理,没能很好地与阅读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从而使阅读教学显得单薄,显得缥缈,显得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这是因教师的操作不慎而造成的缺憾。

三是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进取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评价犹如催生剂,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风貌,给学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

我明于心而未能明于行。今作如此反思,意在矫正自我,改进教学,使教学日臻完善。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11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在认识亿以内数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正确理解并掌握数位顺序表,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教学时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知识的迁移。

由万以内的数引出比万大的数,由已知的计数单位引出新的计数单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其在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教学时,引导学生将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不断构建和完善数位顺序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

2、注重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探究新知。

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计数器拨数和数数,探究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加深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让学生独立尝试整理数位顺序表,这样不仅加深理解计数单位的名称、大小,还能有效地掌握每一级中的数位顺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数位顺序表图片

学生准备,计数器或印有计数器的卡片,学具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带领大家去我国的几个省市参观一下!请看大屏幕,你们能从图中看出这是我国的哪些地方吗?

(课件出示北京、西藏、四川、河南、新疆、黑龙江等地情境图)

师: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请看!

(出示xx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师:这些数你们认识吗?

生1:这些数好大呀!

生2:数字好多呀!

师:(出示教材3页例1情境图)请同学来读一读北京市的人口数:19612368人。

生1:一千九百六十一二千三百六十八。

生2:一九六一二千三百六十八。

生3: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

师:这些数真的好大呀,好难读啊!究竟谁读得对呢?就让我们走进大数的世界,感受大数的奥妙吧!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去我国的几个省市参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大数的存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读亿以内的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温故知新。

(1)回顾学过的计数单位。

师:要想准确地认识这样的数,需要请我们的老朋友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12

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2.教师撰写范文《天坛导游词》,制作录像短片。

教学目标: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播放一段录像——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录像短片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板书:前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导游词”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认识。录像短片的播放,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导游词”产生直观感知。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教师讲解习作要求: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世界遗产”。

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共有29处,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设计意图:习作前明确写作要求很重要,是对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教师对每一条要求进行适当的解释,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写作要求,了解撰写导游词的基本方法。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出示范文《天坛导游词》(附后)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例文第2、3自然段)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4—14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

(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

设计意图:导游词是应用文的一种,是学生首次接触,给出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格式较为标准的范文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从阅读中直接感悟写法,并将写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颐和园导游词》。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3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北京的颐和园,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编写一篇《颐和园导游词》,该怎样写?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一内容的不同汇报,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另外,“颐和园”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熟悉,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四、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由于每个学生习作内容不同,因此教师的指导除了共性之外,还要有一些个性。个性化的指导可以体现在对习作主体——“有特色内容”的选择上,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便可当堂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选好习作材料。

特别建议:

本次习作是为“世界遗产”撰写导游词,学生如亲临所写地点旅游过,会有很多直观的印象,无论听还是写,都会更真切,也更亲切。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崇文区,学生对天坛公园中的有特色的景物耳熟能详,因此范文使用了《天坛导游词》,对学生感悟写作方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参考使用本教案时可以将例文换成学生熟悉的其他内容,这样可以不必在理解内容方面花去过多的时间。

本次习作重在引导学生把本单元课文中的语言和所收集的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性语言。因此在课前要布置学生收集相关“世界遗产”的详细资料,以备改写导游词时参考使用。在讲评课中,要让学生模拟导游进行讲解。这样,既可通过实践进一步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当之处,还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13

【教案背景】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而我们的孩子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所以最好用需要的课件来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性,能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切实地落实本课的重难点。

【教材分析】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选编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

生命的关爱;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1.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2)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词句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具准备】

幻灯片、《千手观音》的舞蹈片段、《触摸春天》朗读媒体文件.flv、《触摸春天》朗读.mp3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段

2.观后谈感受: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有什么感受?

(学生的感受可能只停留在对节目的赞美,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这是一群残疾人表演的。)

3.引入课文:一群残疾人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真是一个奇迹。有个盲女孩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

板书课题 17 触摸春天

二、朗读欣赏,体验春天。(播放《触摸春天》朗读媒体文件.flv)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四、品读课文,探究体悟。

1.课件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

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1)安静来到哪儿散步?我为什么要喊出声来?

(2)安静创造了一个什么奇迹?

(3)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奇迹?有什么感受?读读,希望你读得流畅!

2.比较句子:

(1)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2)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读一读,体会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谁能读出这两句不同的感觉?

3.出示“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指名学生读后,问:“我”喊出声来了吗?为什么不喊出声?请怀着作者同样的心情读一读。

4.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1)自由读读这个句子。

(2)“竟然”什么意思,安静本想拢住什么?“竟然”可以换成什么词?可以用“竟然”说一句话吗?

(3)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跟着老师的声音来做动作,想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没有体验过的地方。”(停顿片刻)你体会到了什么?“神奇的灵性”指什么?

再来一次,这一次要边做边想边跟老师一起说。

5.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让学生齐读。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提醒学生联系课题进行想象。)

6.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学生自由读这句话,读后谈感受。

五、总结收获,升华情感。

1.播放《触摸春天》课文朗读

让我们随着课文朗读轻声读一读课文,再次享受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想一想,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幻灯片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千手观音》剧照、海伦·凯勒相片,教师随机旁白: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一群残疾人用她们美妙绝伦的舞姿征服了观众,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或感悟?请随着轻松的音乐,打开心灵之窗,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悟。

3.出示语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齐读。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和背诵下来。

2.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17 触摸春天

盲童安静 放飞 蝴蝶

拢住 惊讶

创造奇迹 热爱生活 权利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14

一、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背、想象水乡优美的环境,感受水乡的民风、民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主动积累优美词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水乡行》,上节课,我们学了小诗,知道了作者水乡行的顺序,谁还记得?指名回答。

谁给大家读读小诗,让我们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指名读诗。

三、研读课文,体会意境。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静等)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诗,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多读几遍,想想你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勾画,交流。

1、第一小节。

1)重点理解“水运铺”,说说自己的理解,以及想到了什么,云倒映在水中,成了水乡的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水乡的路吧!出示图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还从”一把橹”中体会人们进出庄都是划船的。

你是从那个字看出来的?

假如你就坐在这轻摇的小船上,划过水云铺成的路,你想怎么读?

看图指导朗读背诵。

2、第二小节。渔网做门帘

1)水乡真的是那渔网做门帘吗?渔网挂满了树,严严实实的,就像是门帘。

2)渔网多。你是从那里体会到的?抓住“挂满树”来理解。

3)这里的人家很少。从“几户”来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渔网的多,水乡的静。

3、第三小节

景的美。重点体会“榴火自红,柳线舞”的景象.。

1)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同学们说石榴花红的象火一样,你是从哪知道的?

你们描述的这么美的景,作者只用了几个字?(两个字榴火)

你们在读读,作者的用词怎样?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炼。

2)刚才有的同学提到了柳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微风吹来呢?

作者用了那几个字来描绘这一景象?(柳线舞)

在此体会比喻的写法及用词的精炼。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红花绿柳眼影下的水乡吧!看图片朗读背诵。

这么美的景确是“家家门前锁一副”,人们都干什么去了?

(去稻田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4、引出“要找人,稻海深处”。

1)具体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见过大海吗?那蹈海什么样?引导学生想象“稻海”。出示图片。

指导读这一节

2)你还想到了什么?

有序多只青蛙在叫,蛙声一片。教师播放声音。可是“一步步踏停蛙鼓”

你有什么感觉?(安静了)引导学生体会“踏停蛙鼓”的由闹到静的变化。

指导朗读。

3)这红花绿柳,可人们却无暇欣赏,这里的人怎样?(体会水乡人的勤劳)

5、第五小节。

1)想象“暮雾”的景象。

你怎么知道是晚上呢?抓重点词语来理解。

你觉得暮色中的水乡怎样?出示图片并指导朗读。

2)从“儿童解缆送客中”你又读出什么?让学生体会到水乡人的热情好客。

四、整体回味

1清晨我们坐着轻摇的小船来到了水乡,暮雾之中,我们又带着留恋离开,让我们再读读诗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节。(对读)一把橹把我们迎进了水乡,一手好路又把我们送出了水乡,诗歌还做到了首尾呼应。

2我们再来齐读小诗,体会他的妙处。配乐读。

短短的几十个字向我们描绘了优美的水乡图,你们觉得作者的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好在哪儿?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炼,比喻的写法,首尾呼应等。

五、扩展

介绍水乡行的主题网站。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感受学校的绿,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绿”,体会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西湖的资料,如风光图片,文字说明。

1、导入——走近绿

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看一张照片,知道这是哪么? 去年冬天,老师有幸去了称为“人间天堂”的美丽城市---杭州。这是老师在西湖岸边拍的一张照片,想不想听听我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置身西湖,你不由得就融入了一种梦幻的境界。虽然是冬季,但那如镜的湖面依然薄雾氤氲,绿意盈眼。两岸更是万枝婀娜,暗香浮动。站在西子湖畔,一股或浓或淡的诗意便在你周身弥漫开来,即便是再豪放再洒脱的人,此刻也会变得妩媚多情起来。”

其实,西湖的美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为西湖题诗作文,例如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表现了西湖的妩媚多姿,欧阳修的《画船载酒西湖好》突出了西湖光影迷离恍如仙境。而现代女作家宗璞在四次游西湖之后更是留下了独特的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西湖,来领略她动人的风姿。(板书:西湖的 “绿”)

2、初读——感知绿

请把书翻到14页,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完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师:大家很会读书,一遍就抓住了文章的精髓,那么作者主要描写了哪几处绿呢?

生答师板书(灵隐——苏堤——花港)

过渡:正如作者所说,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灵隐、苏堤、花港的“绿”也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韵味。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5自然段,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语句来表现西湖的绿的?

3、画句——体会绿。

师:不到2000字的文章中,竟用了20多个绿字,而且毫不重复,多么了不起的文字功夫啊!你喜欢作者哪些描写?为什么?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描写绿的语句,体会一下。

4、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谈体会。说的时候可以按这样的方法:先说出你选的是哪里的绿,再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如果能抓住句中的描写绿的重点词语来感悟那更精彩。(学生的交流可能不是按课文顺序,教师要根据学路随机调控教学策略)

学情估计及教学策略:

(1) 灵隐

重点句子

a.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b.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板书,树木,苍翠欲滴)

c.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d.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e.亭旁溪水琤瑽,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灵隐寺之游,烟雨迷蒙,绿意悠悠,令人心动,令人回味,那么其他景点的绿又有什么特点呢?谁来接着汇报?

(2) 苏堤

重点句子

a.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

b.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相机板书青苔,让学生找出一个表现绿的词语)

c.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d.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有关语句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

(3)花港

重点句子

a.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板书荷叶,有学生提供一个表现绿的词语)

b.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c.我最爱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引导:作者写花港的绿,为什么写杨柳嫩枝呢?------对比,既表现荷叶成熟茁壮的生命力,也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绿喜爱的程度)

d.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作者写花港的绿主要抓住什么景物观察?(板书,荷叶)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对荷叶的“绿”的感受中,悉心体会在花港观鱼看到的“绿”,绿得那么富有生命力,生机勃勃。表现了西湖之绿的意趣美。

西湖之绿,深沉逼人;西湖之绿,意趣盎然;西湖之绿,充满生命的激情!作者为什么仅仅用一个绿字就能把西湖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呢?

(生总结写法: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师补充:更重要的,是作者用词十分准确。我们所见到的每一处绿,都来自于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可以说,作家用生动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西湖山水画,用墨不多,却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西湖那生机盎然的绿。这,就是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夫!

4、总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以它的诗情画意痴迷了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啊!让我们再一次欣赏这人间天堂的美丽吧。(播放西湖风景欣赏片)

拓展阅读:

《半篇西湖游记》(近代丰子恺)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近代俞平伯)

《西湖萍踪》(现代许敏)

《西湖梦》(现代余秋雨)

下载四年级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民族团结》教案 第一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万和小学 司振清 1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1】《唐诗》 1、南园十三首(其一)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四年级法制教案

    教学目标: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1.认识鸦片、海洛因等毒品,知道毒品的危害。 2.增强抵御毒品的意识,懂得“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认识鸦片、海洛因等毒......

    四年级体育教案

    四年级体育教案 第1课时 郑景东 李庄镇新兴小学 学习目标:队列队形训练学习内容:军训常规内容 重 点:向左向右看齐难 点:齐步走 学习步骤: 一、动作训练(5课时) 1立正 2稍息 3跨......

    四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第一课 中华大家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56个民族,知道民族分布特点。 2、知道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

    四年级作文教案

    四年级作文说课教案:记一件小事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选择辨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加强德育渗透。 2.了解写一件小事要选材真实,内容具体,能......

    四年级课本剧教案

    四年级校本课程—----课本剧教案 牛新景 第一课时认识课本剧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自我介绍,师生彼此增进了解。 2. 通过了解课本剧的定义及形式,了解课本剧的特点。 3. 通过......

    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个。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