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管理制度
闽侯一中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2008年1月修订
【目录】
第一部分: 岗位职责
1、教务处主任职责„„„„„„„„„„„„„„„„„„„„„„„„„„„„(4)
2、教研室主任职责„„„„„„„„„„„„„„„„„„„„„„„„„„„„(5)
3、教研组长职责„„„„„„„„„„„„„„„„„„„„„„„„„„„„„(6)
4、集备组长职责„„„„„„„„„„„„„„„„„„„„„„„„„„„„„(7)
5、教务处课务员职责„„„„„„„„„„„„„„„„„„„„„„„„„„„(8)
6、学籍管理员职责„„„„„„„„„„„„„„„„„„„„„„„„„„„„(9)
7、物理实验员职责„„„„„„„„„„„„„„„„„„„„„„„„„„„„(10)
8、化学实验员职责„„„„„„„„„„„„„„„„„„„„„„„„„„„„(11)
9、生物实验员职责„„„„„„„„„„„„„„„„„„„„„„„„„„„„(12)
第二部分:教学管理
(一)教科研
1、加强培养骨干教师的实施意见„„„„„„„„„„„„„„„„„„„„„„(13)
2、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 „„„„„„(16)
3、关于加强教科研管理的实施意见„„„„„„„„„„„„„„„„„„„„„(18)
4、关于开展校本教研的实施意见„„„„„„„„„„„„„„„„„„„„„„(21)
5、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意见„„„„„„„„„„„„„„„„„„„„„„„(25)
6、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29)
7、教科研制度„„„„„„„„„„„„„„„„„„„„„„„„„„„„„ „(31)
8、校本教研制度„„„„„„„„„„„„„„„„„„„„„„„„„„„„ „(32)
9、集体备课制度„„„„„„„„„„„„„„„„„„„„„„„„„„„„ „(34)
10、课题组学习制度„„„„„„„„„„„„„„„„„„„„„„„„„„„„(35)
(二)教学常规管理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6)
2、考勤制度„„„„„„„„„„„„„„„„„„„„„„„„„„„„„„„(37)
3、闽侯一中《福建省普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修订稿)„„(39)
4、任课教师教学常规管理条例(附:教案规范、上课规范、作业规范)„„„„„„„„„„„„„„„„„„„„„„„„„„„„„„„„„„(47)
5、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标准„„„„„„„„„„„„„„„„„„„„„„„(52)
6、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61)
7、上课制度„„„„„„„„„„„„„„„„„„„„„„„„„„„„„„„(63)
8、教师说课规范„„„„„„„„„„„„„„„„„„„„„„„„„„„ „„(64)
9、闽侯一中作业批改制度„„„„„„„„„„„„„„„„„„„„„„ „„„(65)
10、关于听课、评课的制度„„„„„„„„„„„„„„„„„„„„„„„„„(66)
11、学生学习规范„„„„„„„„„„„„„„„„„„„„„„„„„„„„„(67)
12、考试方案„„„„„„„„„„„„„„„„„„„„„„„„„„„„„„„(69)
13、学生考试纪律„„„„„„„„„„„„„„„„„„„„„„„„„„„„„(72)
14、学校统一考试期间管理条例„„„„„„„„„„„„„„„„„„„„„„„(73)
15、课外活动管理制度„„„„„„„„„„„„„„„„„„„„„„„„„„„(75)第三部分:教师培训
1、校本培训制度„„„„„„„„„„„„„„„„„„„„„„„„„„„„„(76)
2、新教师培训制度„„„„„„„„„„„„„„„„„„„„„„„„„„„„(77)
3、外出学习制度„„„„„„„„„„„„„„„„„„„„„„„„„„„„„(78)第四部分:后进生转化和贫困生扶助
1、关于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制度„„„„„„„„„„„„„„„„„„„„„(79)
2、后进生转化制度„„„„„„„„„„„„„„„„„„„„„„„„„„„„(80)
3、助学扶困制度„„„„„„„„„„„„„„„„„„„„„„„„„„„„„(81)
4、关于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规定„„„„„„„„„„„„„„„„„„„„„(83)第五部分:学籍管理
1、学生学籍管理制度„„„„„„„„„„„„„„„„„„„„„„„„„„„(84)
2、闽侯一中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89)第六部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电教室管理
1、实验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制度„„„„„„„„„„„„„„„„„„„„„„(91)
2、实验教学管理制度„„„„„„„„„„„„„„„„„„„„„„„„„„(92)
3、实验室安全防范条例„„„„„„„„„„„„„„„„„„„„„„„„„(93)
4、实验教师考核制度„„„„„„„„„„„„„„„„„„„„„„„„„„(94)
5、学生实验守则 „„„„„„„„„„„„„„„„„„„„„„„„„„„„(95)
6、实验室仪器设备借(领)制度„„„„„„„„„„„„„„„„„„„„„„(96)
7、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制度„„„„„„„„„„„„„„„„„„„„„ „ „(97)
8、实验室仪器赔偿制度„„„„„„„„„„„„„„„„„„„„„„„„„„(98)
9、语言实验室上课规则„„„„„„„„„„„„„„„„„„„„„„„„„(99)
10、多媒体教室上课规则„„„„„„„„„„„„„„„„„„„„„„„„„(99)
11、机房管理规则„„„„„„„„„„„„„„„„„„„„„„„„„„„„(100)
12、音乐器材室管理规则„„„„„„„„„„„„„„„„„„„„„„„„„(101)
【岗位职责】
闽侯一中教务处主任职责
教务主任在校长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教学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拟定教学计划,科学安排学校的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管理,执行教师岗位责任制,督促、鼓励全体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领导教研组长制订工作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定期召开组长会议,提出教改要求。通过听课、检查学生作业、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和分别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教师教学进度和效果及学生学习的情况,热情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负责对学校学生新课程学分认定工作的管理,根据《福建省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意见(试行)》规定,完善新课程模块学习的评价与学分认定管理工作。
四、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组织教师在职进修业务(包括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其他教学理论),引导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加以推广。
五、做好体育卫生工作,坚持两课、两操、两锻炼,执行教学卫生有关规定。开展课外文体、科技活动。统一安排学生在校活动量。调整学生作业负担,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六、领导教务工作,组织教务处有关人员搞好招生,编班、学籍管理、排课表编排、刻印、文件保管、教师业务档案定期记载(考勤、考量、考质)以及图书馆、资料室、电教组的管理工作。
七、向校长建议教师任课工作安排,同教研室主任商讨拟订教研室工作计划,制定实施办法,定期召开教研室成员会议,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做好教研工作总结。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教研室主任职责
教研室主任在校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及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
二、组织教师研究大纲、教材,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开展集体备课,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组织教师开展相互听课、献课、评课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评价能力。
四、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开展教改实验,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五、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帮助指导新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六、组织教师分析各学科各专业教与学的情况,了解、掌握、指导学生学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七、组织开展并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
八、组织教师撰写学术论文,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等。
九、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交流活动。
十、安排新教师听课试讲,热情关怀、培养新教师的成长,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十一、根据学校制定的奖励办法,对教师个人和教研组的学年教研工作进行评估、奖励。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教研组长职责
一、制订本组学期工作计划,并将其呈送学校,通告全组教师,做好工作布置。期末,写出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二、深入领导教学,适时组织教学大纲的学习、讨论,加强对年段备课组的领导,检查教师个人备课和集备情况,对疑难问题,组织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三、督促检查教学进度计划和课堂教学常规执行情况,防止任意赶超进度,过分拔高要求,题海战术。
四、深入课堂听课(每学期不少20节),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教与学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写好教学专题总结。
五、充分使用现有教学设备,大力提倡电化和多媒体教学,关心并指导学科教改,做好总结、推广工作。
六、全面了解各年级学期作业的布置量、批改量和学生知识情况,及时督促做好考后质量分析,检查、收集教务处布置的必有的书面材料。
七、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以及有关教学经验的探讨性文章,吸收新信息,借鉴新经验,健全教研制度,开好例会;
八、每学期均有研究课及公开课,做到“四定”(定人头、定课题、定课时、定班级),明确目标,讲求质量,组织观察、讨论、评议和小结等工作。
九、从本学科特点和实际出发,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专题讲座,举办学科竞赛,开辟学科园地等。
十、抓紧在职业务进修,落实继续教育,强调每位教师应通读本学科部编中学全套教材,努力学习有关教学报刊、杂志,组织以老带新,确定人头,以使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十一、关心教师思想、工作和生活,加强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十二、建设组容组风,保持教研组办公室的整洁卫生,结合学科特点,适当布置,为教研创造舒心环境。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集备组长职责
一、拟订授课计划,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大纲,深入钻研教材,要根据大纲和教材提出的年级教学要求,写好学期授课计划,安排好教学单元和进度,并送教研组、教务处审阅。
二、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抓好集体备裸,集备要抓好“两头”和“双基”的同时,讨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措施,重点、难点的处理,新旧教材的联系,共同性的缺漏,习题的选择和设计,以及章节过关,单元过关的要求等,都应认真研究
三、集备要做到“三定”(时间、内容、主备人),“五统一”(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基本作业、教材安排、考核标准),克服教学上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
四、落实辅导措施,教学工作,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因材施教,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应发挥其特长,可适当加大加深难度;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应耐心帮助,先降低要求,教以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求逐步提高;辅导工作要做到“四落实”(人头、内容、时间、教师),配合年段长、班主任进行统一安排。
五、开展听课活动,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议,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此集备组长每学期听课应不低于20节(教师15节以上)。
六、检查教学效果,取消单元考后,应注意抓好平时课前短测和期中、期末的考试工作;每次考后都应认真做好质量分析,以便及时补救。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教务处课务员的职责
一、科学地编排全校课程总表,班级课程表,教师授课表。课程计划表和教师任课表。
二、课程总表应发给行政领导、年段长、教研组长和集备组长。
三、负责安排教学人员的调课与代课,将调代课情况提前通知教师与班级,并予以记录、备记。
四、检查、登记教学人员旷课、迟到、早退等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教务主任,教师出勤情况每月定期公布一次。
五、负责教务会议(各教研组组长参加)的记录,并记载教务日记(主要事项为外来听课、教师出勤、调课等情况)。
六、协助教务主任做好教师业务考核的有关工作。
七、及时安排对外公开课的课程和与相关的服务工作。
八、参加教务处临时性应急工作。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学籍管理员职责
一、协助分管主任做好入学编班工作。
二、编制订全校学生名册。
三、建立、整理及保管学籍卡片及学籍档案。
四、经学校领导审批后,办好学生休、复、留、转、寄等手续。
五、核实各班学生人数、姓名及学籍关系变化情况;做好学籍情况各种统计报表,并签发学生证。
六、办理、分发学生毕业、结业或肄业证书。
七、负责半期考、期考、中考、高考等成绩入档登记,统计公布与保管。
八、协同会计人员统计,填报国表中相关的统计表。
九、参加教务处临时应急工作。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物理实验员职责
一、物理实验员应认真学习业务,熟悉物理教学大纲及各项演示实验。
二、做好仪器的保管工作。仪器、药品必须分类、编号、并贴上标签,分门别类上橱存放、陈列有序。
三、根据仪器特点做好防潮、防磁、防震、防腐等各项防护措施。
四、熟悉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质、构造及保养等专业知识。平时做好仪器的维修工作,保证其正常使用。
五、及时检查落实实验室通风、急救、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仪器室应保持整洁,每日应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六、每学期初应根据各年段教师的教学计划,相应订出学生分组实验进度表。
七、认真及时做好申购、采运、领用、报损等手续,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八、协助任课教师安排好演示及分组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并办理好借还手续,及时填报实验记录单。
九、学生实验完毕,及时清理,做好善后工作,设备仪器归还原处,及时填写好实验记录和通知单,每月份上报一次给校教务处。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化学实验员职责
一、化学实验员应认真学习业务,熟悉化学教学大纲及各项演示实验。
二、做好仪器的保管工作。仪器、药品必须分类、编号、并贴上标签,分门别类上橱存放、陈列有序。
三、根据仪器和药品的特点做好防潮、防磁、防震、防腐、防毒等各项防护措施。
四、熟悉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质、构造及保养等专业知识。平时做好仪器的维修工作,保证其正常使用。
五、及时检查落实实验室通风、急救、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仪器室应保持整洁,每日应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六、每学期初应根据各年段教师的教学计划,相应订出学生分组实验进度表。
七、认真及时做好申购、采运、领用、报损等手续,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八、应对学生进行化学药品防爆、防毒的宣传教育,保障化学实验安全进行。
九、协助任课教师安排好演示及分组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并办理好借还手续,及时填报实验记录单。
十、学生实验完毕,及时清理,做好善后工作,药品、仪器归还原处,及时填写好实验记录和通知单,每月份上报一次给校教务处。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生物实验员职责
一、生物实验员应认真学习业务,熟悉生物教学大纲及各项演示实验。
二、做好仪器的保管工作。仪器、药品必须分类、编号、并贴上标签,分门别类上橱存放、陈列有序。
三、根据仪器和药品的特点做好防潮、防磁、防震、防腐、防毒等各项防护措施。
四、熟悉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质、构造及保养等专业知识。平时做好仪器的维修工作,保证其正常使用。
五、及时检查落实实验室通风、急救、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仪器室应保持整洁,每日应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六、每学期初应根据各年段教师的教学计划,相应订出学生分组实验进度表。
七、认真及时做好申购、采运、领用、报损等手续,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八、协助任课教师安排好演示及分组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并办理好借还手续,及时填报实验记录单。
九、学生实验完毕,及时清理,做好善后工作,药品、仪器归还原处,及时填写好实验记录和通知单,每月份上报一次给校教务处。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教学管理】
闽侯一中加强培养骨干教师的实施意见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能力、教学艺术对每个教师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建设一支能发挥示范表率、指导带动、辐射影响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是我校实施学科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以实施学科素质教育为核心,遵循骨干教师成长规律,坚持按需施教,学研、学用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使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思想、专业知识与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使他们成为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的“专家型”教师,在2—3年内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有影响力的名师。
三、骨干教师标准
1、师德方面,遵循《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爱岗,有强烈的事业心,有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履行人民教师的职责。
2、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各项教学基本功经区教研中心考核达标,普通话水平通过市级考核达标,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
3、有坚实的业务能力,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能熟练掌握全部教材的内容,胜任各级部的教学工作,学历达标。
4、有积极的教研态度,承担市级以上的教研课题,并能使教研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转化。
5、善于学习,有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达标。
6、教学成绩突出,历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同年段前茅。
7、有县级以上优质课,能承担公开课教学。
四、措施和保障
1、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培训学习,着眼于提高骨干教师理论、文化素养,开拓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学术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使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
2、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在原有的计算机水平的基础上,对骨干教师进行多媒体制作平台使用的培训,使骨干教师能够进行网页制作,独立完成课件的制作,提高骨干教师通过网络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使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进行整合。
3、配备高水平指导教师,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突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4、加强课题研究,请教研中心的教师做指导,提高骨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承担县级以上课题研究,认真写出阶段性结题报告,做好研究记录,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
5、强化业务和专业理论学习,做好业务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提供学习资料。
6、创造机会让他们外出“充电”,加氧。让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市、县的培训学习,派他们到外地参观学习,创造利用一切条件为骨干教师提供开阔视野、继续学习、吸取新知识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名优教师。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写一份学习心得交给教务处,并给全体教师上汇报课。
7、学校对骨干教师的工作要信任、支持、尊重、不求全责备,及时肯定成绩,使他们心情舒畅,工作愉快,发挥特长。
8、学校的各种政策向骨干教师倾斜,在职务晋升,考核奖励、职级评定、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推荐过程中,优先考虑骨干教师,提高其在全县的知名度。
9、强化骨干教师竞争、激励机制,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对在教育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名优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五、管理和使用
1、建立骨干教师档案,加强思想、业务水平等的管理与考核,记载每位教师培养过程,每学期末进行总结。
2、骨干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接受继续教育。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制定并落实各时期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开展开放式多元化的自主学习。
3、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并就思想、业务、工作等情况每学期向领导小组做一次书面汇报,要关心学校的发展,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经常性地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4、要随时向全校教师开放课堂,并担任送课下乡的任务,每学期到对口交流学校上一节示范课,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每学年进行一次专业讲座。
5、要承担县、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积极进行新课程、新教材的教研和教改。探索学科素质教育模式,在理论上有创新。
6、要负责组织本学科青年教师的帮带活动,并且有固定的帮带对象,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效果明显。
7、要接受各项管理和考核。有一定影响、知名度或一定专长的教师,学校充分信任、大胆使用。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
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态度、作风和方法的综合表现,是在一定的人生观、学习动机和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热情、求学态度、意志品质以及自控能力等方面的总体反映。学风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学风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切不可放任自流,而应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帮助学生自觉养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良好学风的建立需要学校全体成员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让我们共同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对学生立志为学的教育。结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考改革的要求,通过学习生活交流会、名人、专家的专题报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谈心活动等方式,教育学生以认真求实的态度、勤奋刻苦的精神、科学严谨的作风自觉加强学风建设。
二、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听课,完成作业,晚自习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此,班主任与课任教师应达成共识。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应该坚持进课堂,了解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和听课情况,加大对学生上课考勤力度,检查督促学生自习;同时也希望得到课任教师的积极配合,课任教师作为教育者,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力量,其治学态度、思想方法、行为表现对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希望课任教师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从课堂教学管理抓起:严格课堂纪律,严格考勤,严格考试纪律,要求学生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三、建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联系制度。班主任通过听课、与任课教师交流、与学生的沟通、对学习成绩的分析等工作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多关注、多督促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帮助他们战胜惰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将学生的建议和要求及时反馈于任课教师。
四、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以他们形成带头实践、自觉维护优良学风的主体。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整体优势,通过深入教育和适时开展学风建设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五、加强班级建设、团支部建设。逐步改进和完善班级建设、团支部建设计划,不拘一格建设好班级、团支部,不拘一格评选优良学风班集体、先进团支部,通过新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以此为基础加强学风建设。
六、严肃校纪校规,促进学风建设。严肃校纪校规是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条件之一,加强对学生校纪校规的教育,使学生深入领会其中精神,努力按其要求来约束自己,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同时,还应严肃校纪,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按规定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风向好的方向发展。
七、各年段、各班级要开展经常性的师生交流活动,听取学生对教学各个环节的教育建议,解决教和学存在的问题,切实落实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成长指导咨询。
八、建立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的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各年段、各班级整体学风状况进行评价。结合考核与评价,以学年为时间单位,评出优良学风年段、班级。
九、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举办各类学术讲座,营造积极进取的学术氛围,以教风带动学风,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优良的学风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关于加强教科研管理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教科研,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强校”观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要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道路。教育科研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自觉性、紧迫感和责任心,切实明确教育科研与振兴教育的关系,树立“科研兴教”意识;明确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明确教育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摇篮”的意识。要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一把手要靠上抓。
二、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全面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
要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改革的新突破。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愿望与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发掘学生的潜能。要树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摒弃一言堂、满堂灌、机械训练等陈旧的教学方式。要注意教学手段的运用,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水乳交融,教学过程真正优化。要开好研究性学习课,搞好学科研究性课题,特别是要把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中,让研究性学习真正获得生命力。
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强化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主动参与意识,情感意识和效率意识,将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创设有利于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环境。
要重视常规实验教学和实验条件建设,通过改善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以“校
校通”和卫星宽带资源入校为标志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开发、建设基于网络共享和我校教学资源库,提供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努力推进教学现代化建设,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实现我校整体教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合理确定德育目标,通过多种形式把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各学科。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情趣,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每学期对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入教师的考核之中。
三、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规范地管理教学
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观念抓教学。初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厌学造成的辍学问题。
认真抓好常规教学,向优化各个教学环节要质量要效益。备课要深入,要在备好课程标准、教材的基础上,重点备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要从教学目标的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认真研究自己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要注意分层次,教学起点要低,不能以牺牲一部分学生为代价换取另一部分学生质量的提高。要研究以中下等生的学习程度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学知识跨度较大,新旧知识结合的教学艺术。要建立课堂教学验收,不能为了赶进度而降低课堂教学质量,要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作业批改要个性化,不能光布置不批改,要适度地当面批改,在批改中及时指导。习题课要精选习题,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精练精讲。
突出教学管理重点,促进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和高效运用行。要按国家规定认真开设课程课时,按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任何年段和班级不得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规范中学教学秩序,禁止随意提前结束课程,严格按市教研室制定的各学科进度计划,并建立课程表审查制度。对提前结束课程、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的学校取消各种评优资格。
要注意按照教育规律做好教学工作,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注重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做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创新意识和能力。坚决反对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甚至于把学生的特长发展扼杀在加班加点和大批量的重复训练中。
四、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对教学教改的推进作用
教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推进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教育改革的大局,立足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研工作效益。
要不断优化教研机构与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充分调动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的积极性,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领导、组织保障校本教研工作的责任,要抓好常规教研工作,健全常规教研制度,每周定期开展教开活动,注重通过说课、听课评议,个案教研、教学反思等形式进行教研。做到教研活动有计划,实施过程有人抓,听课评课有记录,切忌流入形式。学校领导要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了解情况,听课、评课、参与教研。每学期校长参入各教研组、学校的教研活动。要选拔有先进教学理念、有过硬业务素质、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教研能力的学科骨干教师,挑起教研组长的重担,担负起组织协调本学科教研活动的责任,负责各科大单元备课。
要转变工作方式,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研的方式、方法上,要做到研究前移,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改革的脉搏,研究教育教改前沿的问题,适度超前于教学实践,深入课堂、学生、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最为实际,最为突出的问题,要做到重点转移,由重点教研转向重点研学,通过研学,掌握学情,指导教学教改工作的开展。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关于开展校本教研的实施意见
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为扎实而有效地推动我校校本教研的实施,更好地提高教学研究工作的实效性,促进课程改革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1、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建立适应新课程和教师发展需要的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
2、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
3、形成教师自觉的教学反思习惯和同伴互助的良好风气,充分利用校外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4、切实解决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5、达到各教研组教研工作有特色,每位教师教研形式与方法有特点,促进每个学生发展有特长的目标。
6、构建具有一中特色的以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题实验、校本教研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研体系。
二、具体内容与措施
1、组织专题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校本教研的意义、目的、内涵、实施策略和要求等。培训方式主要采取专家讲座引领、学校领导与骨干教师辅导、个人自学强化和进行参与式研讨以及同伴互助等,切实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能积极地投入到“校本教研”的实践中去。
2、规范教研常规工作,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1)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每周至少开展一次专题教研活动;通过教研、科研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制度。做到“四三二”要求。“四”指四有,即有提炼出来的问题(困惑疑难),有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有教研专题,有活动记录。“三”指三保证,即时间保证,人员保证,实效保证。“二”指两结合,即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同时创建“两个平台”,即课案设计展示平台,教研心得体会与教学反思交流平台。各教研组要制定校本教研工作的方案与计划。
(3)倡导同伴互助,开展实验问题的讨论活动。学校针对教改实验中的共性问题,在教师中广泛展开大讨论,举办教研论坛,让教师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同时,借助教育媒体,主动抓住有困惑和有价值的真实问题,以中心发言交流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
(4)强化自我反思,抓好执教笔记的撰写与展示。为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和纰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将在教师中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教师随时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收获,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火花或闪光点进行记录,定期通过校园网或其它方式进行展示,从而引导教师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5)注重理论升华,开展优秀教育案例评析活动。认真撰写教育案例能够帮助教师从深层次上挖掘和理解课标及教材,进而获得灵性与启发,有效指导自己的教学。为此,学校倡导教师每个学期提供一个典型案例,以此为靶子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案例批判和评析,从中去伪存真,取精弃粕。
(6)重视专业引领,开展优秀话题征集活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遇到疑难困惑,这使部分教师大伤脑筋。学校启动优秀话题征集制度。鼓励教师通过教研组、校园网将自己教学中真实的困惑或话题提出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案可再通过校园网和教改简报发布。
(7)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和校外专家的引领作用,中、高级教师每期上一堂示范课或主持一次专题讲座,每个教师每学期上一堂汇报课,交一份优质教案设计。
(8)每个教研组安排一堂观摩课,发现并推出新的课型,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9)各教研组和教师依托年段和班级举行相应的学科课外活动。
(10)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课题需报课改办备案,并在一定的阶段进行总结评比,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给予一定奖励。
3、关于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1)成立校本教材开发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部分中高级教师组成)(2)建立校本教材编审、出版、发行与使用、实验、研究制度。(3)成立校本教材编审委员会和编写组。
(4)加强校本教材编辑队伍建设,形成综合类和学科类两支编写队伍。各学科要形成以教研组长为首,行政领导蹲组指导,中高级教师为主体的编写小组。
(5)学校鼓励实力较强的教研组率先开发校本教材,也鼓励教师个人编写专项教材。(6)校本教材开发与利用的程序:教研组或个人提出编写项目及纲要并向学校编审委员会申报——校编审委员会研究决定并向编写者返回意见——编写文本——再审查——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审批——出版——发行与使用——调查使用效果,进行再研究工作。
(7)对编写者给予一定稿费或奖励,并颁发著作证书。
(8)校本教材的工本费,由学生自行负责。(9)校本教材的使用面至少一个年段。
(10)根据上一年使用情况,次年可作一定修订。
(11)参与校本教材编写的,在学期和年度考核等有关评比中进行不同程度的增分。
4、关于校本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
(1)学校成立课题管理领导小组、评审小组;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含申报、审批、指导、研究、实验、评审等制度)
(2)课题申报者可以是教研组,可以是年级组,可以是个人或几人自由组合。(3)课题实验周期一般为1——3年。
(4)课题方案应包括课题名称、实验内容、组织机构、实验周期、实验班级、实验途径、实验活动、操作的程序与方法等。
(5)课题管理的基本程序:申报者申报(附课题实验方案)——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审批——开展实验活动(实验相关材料的收集、实验阶段的小结等)——整理实验相关材料——提交评审——学校评审小组邀请市县及校内专家评审——通报评审结果。
(6)校本课题操作模式
按“问题→调查→设计→实施→总结”这样的程序进行。
问题:发现和提出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把它转化为研究的课题; 调查:设计调查方案,实施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形成课题方案;
设计:设计操作办法,包括学生“学”的操作办法和教师“教”的操作办法; 实施:遵循规律,勇于创新,在教学实际中有机结合,积极有效探索; 总结:收集整理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展示课题实验成果。
(7)实行课题实验与研究奖励制度。凡获学校一、二、三等奖的课题分别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颁发课题获奖证书。
(8)对校级课题中优秀者将向上级推荐作为上一级课题申报。(9)在课题实验中,学校力所能及地给予大力支持。
(10)学校课题领导小组有权对课题较集中的班级作必要的调整。(11)根据评比等级情况在有关评比中给予获奖者一定增分。
5、拓展校本教研途经
(1)建设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丰富与拓展学校教研活动的内涵、空间与时间。充分调动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率。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纵向引领作用,上一级职称教师要指导下一级职称教师,注重挖掘优秀教师的潜力,鼓励冒尖,尝试教研组活动课题化的研究,各教研组要有1——3个课题,每一位教师至少参与一个课题的研究与实验,鼓励自创课题。
(3)开展以校为本、校际合作的跨校教研活动。拓展教研空间,开阔教师研究视野。(4)倡导学科间相互学习、交流,进行校本教研的横向拓展,鼓励综合性研究形式。
6、有效整合和利用教研资源(1)教学资料的充分利用。
在学校,从事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从事教研活动的主体还是教师,教师的观念、教师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了提高研究的效力和进度,在教育实践中,建立教学研究性刊物的征订和购买的制度,各组长务必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之后确定所订刊物。全日制开放图书室、阅览室,教师随时可以借阅教育图书和期刊,也可随时对资料中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复印和存留,为教师进行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支持。
(2)整合校内外人力资源。
(3)加强校园网建设,丰富教研资源。(4)充分利用人文与环境资源。(5)用好制度资源。
7、营造新理念教研氛围努力在教师集体中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让教师拥有自己组织教育科研活动的权利。每学期初,由教师自己决定并上报自己的新学期的研究课题,学校倡导相似课题的合作研究,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教师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帮助每一位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进行个案研究,促进教师不断反思,使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使之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新亮点。
8、建立激励机制开展评比校本教研先进教研组、校本教研积极分子的活动。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意见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为了进一步发挥我校教研组在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中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全面提高我校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特对我校教研组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研组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立学校教学研究制度的重要基础,它对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师生素质、教学质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新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教研组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织。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教研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落实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保障。
2、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拓展教学内涵的主要途径。教研组是学校的教学业务组织,承担着校本课程开发、本组教师教学管理、教科研活动和具体实施教学计划、检查评估教学质量、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及指导教学实践等任务。它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选拔学科骨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诸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教研组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能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为新的教学实践做好理论上的支撑和储备。通过教研活动这一载体,引领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训练,利用教研组这一阵地吸引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激励一批人、提高一批人。
二、明确教研组工作的任务与要求
教研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学校教研组要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摇篮和基地,就要坚持研训合一。各教研组要不断加强科研意识,要确立与课堂教学、学生实际相关的研究课题,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1、建立定期的学习制度。要认真组织好全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要善于对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评析;要坚持对学科教材进行通篇剖析;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通过自学、培训、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研组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
2、明确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研活动中心任务是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主要内容是研究课堂教学,特别是要用二期课改的理念和思想去聚焦课堂教学、研究质量评价、开展
案例剖析。要通过教学设计、专题研讨、经验交流、说课评课、信息介绍等多种手段,深入研究与探讨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及时把握教改的动态趋势,关注并积极尝试课程改革中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3、加大对公开课研究的力度。各教研组要围绕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并以新标准、新教材、新教法为研究重点,不求多、只求精,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要预先设计好研究问题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要侧重于研究课的研讨与反思,善于捕捉教学中的某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在新的理念如何转化为新的教学行为方面多研究、多探索、多实践。
4、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确立课题。各教研组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抓住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这一关键,每年自主性确定一个校级或校级课题。要大胆实践探索,进一步增强新课程的适应能力,把新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在实践中锻炼,在反思中提高,发挥课题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水平中的针对性与导向性作用。
5、加强对考试命题及评价的研究。各教研组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要适当增加体现学科特点、探究性学习、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试题。要重点研究近几年中考、高考的变化趋势,使之产生积聚与辐射效应,更好把握教改的航向和尺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注重学生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统一,并积极探索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6、注重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改革与创新。教研组是教学改革最前沿的阵地,富有创意的教研活动能突破传统教研活动中内容缺乏新意、形式呆板老套的弊端,使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走进实际教学生活,走进教师的关注视野,走进教师提高的需求领域。通过创设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能使教研活动这一沿袭已久的教师业务学习方式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的重要组织。
三、发挥备课组在教研活动中的基础作用
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最基本组织。随着教改的深入,备课组的作用愈来愈得以显现,它不仅直接影响教研组建设,而且还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要落实好学校的教学管理,夯实基础,必须从备课组抓起。
1、抓好备课组的常规建设。各备课组每周要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努力做到“四统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统一进度、齐头并进;统一备课、取长补短;统一练习、高效轻负。要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要研究和精选习题,合理控制作业负
担。要交流研究教法、学法的经验,提高备课质量,使每一次活动做到主题集中、任务明确、措施扎实、责任落实、效果实在。
2、确立以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的备课组活动模式。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发挥自身潜能的主要场所,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备课组要紧紧围绕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来开展活动。各备课组要潜心研究课堂教学规律,关注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撰写课堂教学心得,并踊跃向各级教务部门投稿,促进我校教学智力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3、明确备课组工作的主要职责。备课组活动要备教材、备学生、备课程标准,通过备课梳理知识点,明确重点难点。要减少坡度、精选题目。备课组要安排好年级单元考试,做好质量分析,排查教学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拾遗补缺措施。备课组长要履行好职责,起表率作用,做好协调工作,发挥组内教学骨干作用。
4、加强对备课组活动的指导与管理。各校要不断加强对备课组活动管理,落实好检查监督制度,确保备课组活动经常、有序、高效地开展。各校要进一步重视备课组教师的配置,做到老少相辅,中坚把关,合理搭配。各校要完善备课组评估方案,每学年评选一次先进备课组。
四、加强对教研组建设的监督与管理
教研组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就必须加强校本教学研究,紧紧抓住学习、实践、探索、创新这一教研新模式,有效扎实地推进教研组建设。
1、教研组建设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导处要对全校教研组建设与管理作出全面的计划与部署。教研室要加强对教研组的业务指导,使教研活动内容充足,效果明显。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研组建设的监督与管理,每两年开展一次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总结教研组建设先进经验,推进我校教研组建设。
2、抓好教研组建设的常规管理。学校要完善对教研组的监督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教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要经常深入教师,深入课堂、深入学生,通过听课、查资料、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各教研组工作情况。
3、加强教研组组长队伍的建设。教研组长是学校学科专业人才。教研组长应选拔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作风正派、业务过硬、善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教学骨干来担任,要注重培养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各校要加大对教研组长的培训力度,在进修、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在组长岗位津贴、外出考察等方面予以倾斜。要加大对教研组长的考
核力度,确保教研组活动能生机勃勃、扎实有效地开展。
4、建立教研组建设的专题网络。各教研组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立自身的专题特色网站。校信息中心要加强对各校教研组构建信息网站的技术指导,通过宽带网和“校校通”,形成我校教研校域网络,把各校的研究成果及教研组建设经验辐射兄弟学校,实现教育科研资源的共享。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的积极性,使备课组成为职责分明、任务具体、权力明确、相对独立、全面负责某一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业务单位,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各科教学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备课组的性质:备课组是在教务处宏观指导下,在教研组直接领导下的全面负责某一个年级一个学科教育教学的业务单位,是年段、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主力军,是年段最重要的基层教学研究和管理单位。
二、备课组的设置:备课组设组长一人。
三、备课组的管理体制:备课组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备课组长主持某一年级一个备课组的全面工作,负责本备课组的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负责完成学校各处室、年段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
四、备课组的任务:完成备课组内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所教学生德育工作任务;完成本学科教学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教科研任务;完成本年段下达的会考、高考上线任务,完成年段和学校各处室下达的有关各项工作任务。
五、备课组长主要职责:
1、在年段领导下,具体完成本备课组的教学组织、管理、和组务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年段下达的教育教学任务。
2、抓好组内的日常管理与考勤,工作上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并协调好组内的人际关系,把备课组建设成“严谨治学,启智求真,传承文明,育人为本”的坚强集体。
3、根据年段、学校有关部门的要求制定学期、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抓好落实;认真做好学期、年度的总结工作。
4、抓好本备课组的常规教学管理:认真组织好集体备课,对本备课组任课教师进行检查性听课(每周不少于两人次)并进行指导、评议;检查本备课组任课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对达不到要求的要给予批评,责令其改正;组织好本学科单元检测及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阅卷、分数统计及成绩分析工作。
5、抓好本备课组的教科研工作:每周组织不少于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带领本备课组成员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针对教学实际,认真研究中考命题的思路和走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强对课程、课型、教法的研究,努力提高本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积极承担学
校、年级部的有关科研课题或提炼本学科的应用课题,加大教科研力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负责本年段本学科的第二课堂和学生竞赛工作。
6、组织本备课组成员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检查备课组成员的理论学习笔记情况,组织督促本组成员学习先进教学手段。
7、做好组内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工作,组织好组内或跨组、跨学科的相互听课和听观摩课,帮助组里的新老教师结成帮扶对子,为备课组成员成为名师铺路搭桥。
8、加强本备课组的安全、卫生和财产管理。
9、接受年段、学校各处室对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评估。
六、备课组长的权力:有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年级部要求制定本学科教育、教学、教科研、管理计划和目标的权力;有对本学科教师指导、检查、帮助的权力;有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本学科教学进度调整意见的权力;有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选择使用本学科需要教辅资料意见的权力;有提出本学科教科研课题的权力;有对本学科教学过程如何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意见并认真落实的权力;有对师生违纪现象及时制止并提出批评的权力;有对年级部、学校各处室有关问题提出质询的权力;有对年段、学校各处室、学校领导进行评议的权力。
七、切实加强对备课组工作的领导。学校分管校长和教务处、各年段要加强对备课组的领导工作,并成立由分管校长任组长、各年段和教务处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备课组的工作,按计划对备课组任课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并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备课组创优争先搭建平台。年段、各处室要加强对备课组工作的指导,为备课组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教科研制度
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做好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对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教科研在学校的贯彻和实施,对于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此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制定学校的教科研制度如下:
一、学校成立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
二、领导小组成员要认真学习研究有关教科研工作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有的放矢地制定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计划。
三、要组织教师及时参加上级的有关教科研工作会议,了解最新的教科研动态。
四、参加教育教学研究的人员要及时参加各种会议。教科研小组要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会。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五、学校要定足定齐各种刊物,给参加教科研的教师提高学习的材料。
六、要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实践,将教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七、要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全程监督。各阶段要进行总结。学校领导要参与教科研工作,重视教科研工作。
八、教师要注意阶段性成果的积累。论文、经验材料、过程材料要及时入档。为教科研工作提供全过程的原始依据。
九、学校要定期开展课题申报工作进行对审核通过的课题进行立项审批成为学校课题,并且注重课题的研究过程的管理与评价。认真进行成果评审。做好课程的总结工作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整理与汇编。要把科研成果及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是指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本校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开展“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促进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不断反思,并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促进同行之间的广泛交流深入讨论,全面提升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使我校的校本研究与新课程相适应,使其成为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制定本教研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教学研究,制定教学研究制度,指导学校科研室(教导处)制定教学研究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督促和评价学校教学研究。
2、校长带头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并在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的方法,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3、校长负责一个子课题,亲自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长按计划保证教学研究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开展教研活动,保证教研的顺利进行。
5、校级领导分管各教研组,参加、指导教研组的学习讨论等活动,做好记录。
二、教务处管理
1、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学校教研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统领学校教学改革。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研究意识,自觉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3、定期请专家做指导,引导教师抓教育教学的关键,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课题研究计划,教学案例,提出研究能力。
4、学校教导处负责决策部署,组织课题中心组,定期组织学习理论,举办科研沙龙,交流研究情况,举行信息发布会和读书汇报会。
5、搞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采取适当措施向社会、家长、同行宣传校本教研的理念与措施,传播课改信息,取得理解与支持。
三、教研组管理
1、各学科围绕核心课题确定子课题,形成子课题系统,开展教学研究。
2、学校教研组组织本学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每个教师根据学科子课题,确定个人实施重点,促进学校核心课题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子课题。
3、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每个教师把子课题贯彻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
四、教师队伍的建设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理念,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及时传达,或者上移植课。
2、每月举行教研组教研活动,学科子课题教研活动,教师按时参加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认真做好笔记。
3、教师教研必须完成以下常规工作:(1)按时参加课题组的研究活动。
(2)每学期制定个人教研的子课题研究重点。(开学初)(3)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研后记和一篇教育随笔。(4)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案例。(5)每学期上一节研究课。(6)自学教研相关理论。
五、经费保障
1、学校每年拨出一定的经费,保障实验期间开展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所需的资金。
2、建立课改奖励机制。参与校本教研、科研项目开发的教师学校给予适当的奖励,获教研方面的各级各类奖励的教师,均与校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方案挂钩,在校本教研开发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在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一、组织形式
备课组以年级的同一学科教师组成,由备课组长主持进行。
二、集体备课原则
坚持“三定”、“四备”、“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备教材、备课标、备教法、备学法;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评价标准。
三、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开学初,备课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学科教研室
2、每次集体备课,各集备组都要确定周教学计划,并由主备人预选写出书面材料(或教案)在集体备课时进行交流。
3、各备课组在每单元或每章(每课)授课前,要组织本备课组教师认真学习本单元的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分析学情,探讨教法。
4、重点、难点课题要建立说课制度,说课要落实到人。
5、注意进行教材的单元分析,拟定周课教学计划。
6、课后同备课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7、备课组长要定时组织本备课组教师的说课、听课和评课活动。
8、各备课组每次集体备课都要认真填写集体备课记录,活动后交教务处作评价并存档。
四、加强集体备课的督导评估
1、学科教研组长要经常检查指导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2、教研组长要定时了解各集体备课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3、教务处要通过听课、检查教案、作业等方式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督导,并将督导信息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4、教务处要加强对同备课组教师教学成绩横偏差的监控,偏差超过合理限度,视为集体备课不正常。
5、各备课组要全员参与,按安排保证充分的集体备课时间,无故缺席者按旷工处理。
6、每学期由教务处和教研组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备课组评优的重要依据。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课题组学习制度
一、全体课题组成员都要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研组组织的会议、学习、教研活动或其他公益活动,以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各级各部门组织的会议或活动,无特殊情况,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积极参加。确因故不能参加的,必须事先向课题组长请假说明,如未请假又不出席者将在年终考核时酌情扣分。
三、要树立较强的时间观念,要准时到会。不早退、不中途离场、不随意走动。
四、遵守会议纪律,培养良好会风。与会议、学习主题无关的书籍、报刊不得带入会场。要懂得尊重会议主持者,开会时不交头接耳,不随意喧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其他事情。要认真听讲、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并做好会议记录。
五、会后按有关要求,积极组织学习、讨论会议精神,并坚决贯彻执行。对领导布置的任务,要想办法按时做好。
六、乐于完成课题组长交给的任务,工作富有创新性。
七、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有关知识,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八、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汇总研究成果。
九、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把课题研究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十、准时参加课题会议,服从课题组长工作安排。
十一、积极撰写研究心得,宣传研究成果。
十二、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化、制度化开展
十三、课题组人员带头实验,积极推广新经验、新成果,促进课题研究和教学实验的结合。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和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挥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工作成绩和履行职责等方面进行评审,认定具备担任相应职务条件,由学校或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进行聘任或任命。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可以续聘或连任。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考勤制度
为使学校各部门工作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对教职工坐班、上课、办公、监考、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年级、班级、处室会议,升旗仪式及学校规定的有关会议及活动等,均进行出勤考核和上岗纪律检查。
一、关于教职工上岗迟到、早退、旷课、旷工的界定:
1、教职工在学校规定的上班时间以后才到岗位视为迟到,职工不到下班时间离开学校者均视为早退。
2、教师在上课不能提前两分钟到课堂视为迟到,上课过程中中途离开教室或没有到下课时间提前离开教室视为早退;
3、教职工凡未办理请假手续不上班、不上课、不参加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及会议者,无特殊原因超假未归又没有办理续假手续者;或请假未批准而擅自不上班的均视为旷课或旷工。
二、考勤方法
1、教职工到岗时间,以学校统一规定的办公时间为标准。
2、学校对教职工到岗情况每天不定时督导检查,检查领导由学校领导及有关人员组成。
3、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监考,改卷等教学活动由教导处进行考勤并作好记录。
4、学校全体教职工会议,班主任例会、班团、升旗等教育活动由政教处考勤并作好记录。
5、晨读、早午自习、晚自习由带班领导考勤并作好记录。
6、值班教干要认真填写学校工作日誌。
三、请假规定
1、病假:教职工去医院看病在1小时以内的,由分管主任批准;请病假1天以上者,需经分管校长批准;连续请3天或3天以上者,需经校长批准,凡请病请的需持区级以上医院证明,办理请假、补假手续,无病假证明的按事假对待。
2、事假:教职工本人有重要事情确需离岗,可以申请事假,请事假在半天以内,由分管主任批准;(半天假两次计一天),教师及教导处所属人员由教导主任批准;后勤人员由总务主任批准;政教人员由政教主任批准;治安保卫人员由保卫科长批准。请事假一天由分管校长批准,学校行政干部及教职工请假1天以上者,由校长批准。
3、婚假:教职工符合国家法定结婚条件,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可享受婚假一周,若到晚婚年龄(男25周岁,女23周岁)可享受婚假17天(含节假日)。
4、产假:女教职工符合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可享受产假5个月(不含假期)。
5、丧假:丧方为直系亲属,假期为5天(不含节假日)丧方为重要社会关系,假期为2天(含双休日)
四、请假手续
教职工请假填写请假条(由学校统一印制),写明请假原因和请假时间,并经学校有关领导签字,报政教处备案后方可离岗。凡因公外出的教职工,应提前将假条交政教处。否则,责任自负。
按上述规定,请假期满,到岗消假,虽己请假尚未批准或请假逾期不归,又未办理手续的,均以旷工论处。
2001.9制订
2005.8修订 2007.4第三次修订 2008.1第四次修订
闽侯一中《福建省普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
细则(修订稿)
为建立我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切实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福建省普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办法》有关条例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学校
(一)计划、校历
1、严格执行省教委颁发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各学科的教学时数,如个别学科因生源实际情况确需调整周课时数的(因教材规定教学时数与省颁计划有出入的学科),须报经校长批准,但周活动总量不得超过省颁“计划”的规定。
2、合理、科学地安排周课时表,力求做到文理结合,动静结合和疏密结合。
3、设计活动总表时,应纳入校班会、团队活动,体育锻炼、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和国防、环卫、健康教育等内容。
4、制定适应不同季节的、有利于教学和休息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5、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校历,开学初前,学校应研究确定好校历表,各处以此为据,并结合本处的工作性质和任务,认真制定处历表。
6、学生停课必须报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乱正常教学秩序,不得从我校随意抽调教师、学生参加校外活动。
(二)效益指标
1、学校教学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抓好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尤其要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以保证五育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三年按时毕业率:应不低于95%,力争达到98%;
3、会考及格率:应不低于98%,力争达到100%。
4、会考优良率:应不低于70%,力争达到80%。
5、体育合格率:应不低于95%,达标率不低于90%,良好率不低于50%,优秀率不低于15%。
6、毕业班体检合格率:应不低于95%,力争达到98%。
7、眼力保持良好率:应超过80%。
8、实验达标率:95%以上。
9、音乐、美术合格率:不低于95%,力争98%。
10、课外活动参与率:不低于50%,力争60%以上。
11、社会实践参与率;不低于98%。
12、劳技课合格率:不低于98%。
以上各项指标,将根据各届新生入学编班时的起点不同,进行具体分解,下达给年段和班级。鉴于重点中学的特殊性,还应争取高考的好成绩,为国家输送更多合格人才。
(三)学校领导
1、校长要深入课堂第一线,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2、校长每学期至少召开三次校务会,专门研究、决策学校教学工作;每月至少召开二次有关教学会议,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3、学校领导每学期要分别召开一次教师、学生座谈会,并深入课堂听课。
4、分管教学校长、教务主任每人每学期听课30节(兼课可酌减),要有听课笔记,课后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
5、要重视加强家校联系,采取不同形式征求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四)教研组
1、应把思想建设、理论建设、业务建设、人才建设、资料建设、组容组貌建设和教学研究作为工作重点。
2、开学初应制订学期工作计划,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教研活动。组织教学大纲、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教材教法,举行学科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定期检查教案、作业,举办优秀教案、优秀作业展览,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组织听课、评课、考试、质量分析等日常性组务工作。
3、指导备课组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做到有课题、有主讲人。严格考勤制度,提高教研效益。
4、期末应布置教师回顾学期教学情况,写好教学总结或教改论文。
5、接受学校对上述工作的布置、指导、督促和检查,适时公布各学科活动情况。
(五)公开课、交流会
1、各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或研究课)。开课前由教研组确定开课教师与课题,在个人准备的基础上,拟写授课初案,备课组成员共同探计,加以完善;教案定稿后印发给听课人员,课后由教研组长组织做好评课工作。
2、每学期(第六或七周)教研室要组织一次校内教学经验交流会,经验论文从下而上,由集备组推荐,教研组交流选报,教研室筛选确定。被选论文应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
(六)教改
实验
1、各学科每学年要有一至二项专题性教改实验项目或课题,(市级以上)有计划,有时间保证,有活动记录,有总结,有效果;参加教改实验教师不少于教师总数的70%。
2、教改成果,在本地推广,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的论文不少于40篇。
3、各学科在着力研究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应把学科间互相渗透、培养学生掌握综合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研究,作为现在和今后的教忙乱工作重点。
(七)研究性学习
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有研究课题,有指导教师,有评价办法,成果和经验及时展示。
(八)选修课
学校每学年开设40门以上的选修课程,做到有教师,有教案,有考核教学内容符合要求,效果较好,使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得到发展。
(九)师资培养
1、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希望在于青年教师,人才建设的重点也是青年教师。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制订好规划,由教务处一位主任负责落实此项工作。
2、各学科应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业务对子,从教材、教法、教案、板书、授课、作业、拟卷等方面提供指导,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制订任课计划时应注意老
中青教师合理的配搭。
3、以在职进修为主,对个别师资薄弱的学科,学校努力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函授,或短期培训,或脱产进修,以期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4、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担任高年级课程,以便在使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5、在广泛“创优”基础上,每学年举行一次校级“教坛新秀”评选活动,通过竞争,树立典型,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6、继续教育是在职教职工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对进一步提高教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每年学习时间累计高中级职称的不少于72学时(12天),初级的不少于42学时(7天)。内容应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应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
(十)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是课内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要列入学校教研组、年段工作计划,并讨诸实施。
2、教研组、年段必须有总体课题设计和安排,并分解到各个年段。有条件的教研组可根据教师的业务特长,分配相对固定的课题(或活动内容),若干年不变。这样既减轻教师的负担,又有利课题内容的拓宽和加深。
3、为加强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性,每项活动必须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持人。
4、做好活动的考勤和记录工作,活动情况每学期检查公布一次。
5、教研组、年段都要及时收集、积累和保存活动的有关材料、资料,总结活动的经验。
(十一)一馆四室
1、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脑室等应逐步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各馆室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员的岗位职责,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
2、要做好图书及教学用品的购置、安排、存放、使用、借用、维修和保管等工作。
3、努力钻研业务,熟悉使用方法、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以保证为教学优质服务。
(十二)师生档案
1、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学籍档案,制订管理制度,搞好管理工作。
2、每位教师每学年进行一次的业务考核和有关材料应存入业务档案。
3、学生的学籍管理的卡片、登记表、审批手续、奖惩情况、毕业后去向等要做到项目记录齐全,并存入学籍档案。
二、教 师
(一)充分备课
1、学期初应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对照教学大纲通读全册教材,了解全册教材内容和各章节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或课文。
2、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双基实际,拟定学期授课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
3、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集备活动必须做到“三定”“五统一”(即定时、定人、定内容;统一目的要求,统一教学内容、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课堂范例、统一基本练习),研究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
4、认真拟写教案。教案要确定目的要求,明确重点难点,设计好教学程序(包括板书和提问),选择好恰当的教学方法。教龄未满五年的教师要有课时计划和说明教案。每到期末教案应装订成册。
5、作业计划与练习提示,既要体现大纲教材的一般层次要求,又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练习提示也应在教案中体现。
6、课前应充分准备好教学用具,如多媒体课件、挂图、软黑板、圆规、三角板、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等。
(二)认真上课
1、不得迟到、早退、旷课,不得擅自调课或代课。
2、应按规定信号上下谭,不拖不占,课前必须点名。
3、上课精神饱满,态度亲切,仪表整洁,教态自然;坚持讲普通话,带头使用礼貌用语,不得体罚或变相体学生。
4、认真上课,要求做到: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注意新旧知识的过渡,衔接与联系。(2)依纲据本,紧扣课题,有的放矢,不说题外话。
(3)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读、想、议、讲、练、评互相结合;课堂留给学生思考余地,防止讲风太盛。
(4)重视文道结合,挖掘德育因素,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之中。
(5)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攻方向,大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自教学个性和风格。
(6)通过传授知识、指导学习方法,以培养技能,提高能力,发掘智力。(7)提问讲求质量,围绕重点,防止琐碎,要有利扩散思维和培养能力。
(8)语言规范,准确简明,形象生动;板书重点突出,布局合理,字迹工整,书写正确。(9)演示认真,示范动作准确,课前反复预演,课末及时总结。(10)严格遵守教学卫生制度,不在课堂吸烟,谈吐举止温文尔雅。
(三)作业处理
1、认真选择,精巧设计每一节课的习题。
2、作业量要适中,难易度要适当,避免以量代质,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3、作业布置要有弹性,可分必做选做两种,以利因材施教。凡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或练习,教师必须率先完成。
4、严格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书写要有规范要求,不符规定的要及时教育指导,屡犯不改的要退回重做,文字叙述题要强制完成。
5、批改要认真规范,适当记载;发放要及时,评讲要有针对性。
6、数、理、化、英和作文,原则上都要批改,但每次不得少于二分之一,小作文可以批阅(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非毕业年级的其他学科,一般不布置课外作业,如有布置,都必须批改。
7、为培养学生自找差距,自我完善的能力,必要时可试行自检自改,或互检互改,但次数不宜过繁。
8、应定期检查学生作业的订正、装订和保存情况。
(四)听课评课
1、任课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每学年不少于35节;新教师每周听2节课,周课时量少的要相应增加听课节数。
2、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艺术、劳技组长可酌减)。
3、要认真写好听课记录,对授课效果作出客观评价,课后及时进行评课,坦诚交换意见。
(五)热情辅导
1、要主动热情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对特殊生要一视同仁,为其解难释疑,补缺补漏。
2、语文、英语科要切实抓好早读辅导,不迟到、不早退,善始善终;其他学科要充分利用晚修下班辅导,每次辅导不少于两节课,辅导时不做与辅导无关的 事,不能滞留在年级办公室。
3、对特殊生的辅导更要耐心,主要放在分析原因,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和改进学法上。
4、对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着重培养其自学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5、提倡个别辅导,严禁占用自修或课余时间的集体辅导。
(六)命题考试
1、命题要依纲据本(教学大纲、考试纲要、课本),力求符合大纲教材所规定的要求,拟题前应列出“双向细目表“,拟题过程要合理控制长度和难度,注重广度、信度、效度、区分度和综合度。
2、尽力减少频繁的考试,除县以上统考外,一般期中、期末考试由集备组长组织命题,并送教研组长审定,认可并签字后方为有效。
3、试题要注意保密,考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学生泄露或暗示试题内容。
4、监考过程要集中精力,认真负责,不得做与监考无关的事。要经常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对违反纪律或有作弊行为的学生应及时进行教育、批评或处理。
5、评卷要客观公正,不得徇私,不要打“良心分”。
6、认真进行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讨知识能力薄弱或缺陷的原因,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7、评讲要及时,重点放在审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和思维活跃性上,同时要培养学生订正答题的习惯。
(七)培优补差
1、每位课任教师都应有计划地每班培养五至十名学科尖子生,着重提高其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培养尖子生一般采取提供自学材料和个别指导等方式,措施要落实,做到定时、定人、定课题。
3、在班主任、年段长的统一安排下,每位课任教师必须做好二至三名特殊生的思想和学业的转化工作,此项工作作为指令性任务,应当积极完成。
4、特殊生转化工作开展情况,年段长、班主任应同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互通信息,紧密配合。
(八)课外活动
1、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条件,每一学科要组织若干小组开展兴趣活动,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
2、制订学期乃至学年的活动计划,计划应明确目标要求、活动内容、进度安排、参加对象、时间场所和具体措施等。
3、定期开展学科知识讲座和课外读书、文艺、体育和知识竞赛等活动,活动前应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提高活动的效益。
4、活动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做到思想性、知识性、多样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5、对活动效果特别好的指导教师和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
(九)教学反馈
1、每学期教研组长检查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各一次。
2、每学期教研组长召开学生科代表座谈会两次。
3、每学期召开由年段长主持,下年段行政领导参加的学生代表座谈会二次。
4、每学期召开由年段长主持,班主任参加的学生家长座谈会一次,征求对教学工作的意见。
5、上述各项检查和座谈情况,应做好详细记载,以书面形式向教务处汇报。教务处、教研组长、年段长以不同方式向教师或领导反馈,共同研究协调和整改方案。
(十)业务进修
1、每位教师应拟定个人学期业务进修计划,计划应明确进修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2、专业尚未达标的教师应积极参加电大、业大函授学习,或其他形式的短期专业培训,以期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3、应经常学习教参资料和专业杂志,了解教研教改动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
4、每学科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研究课。(具体要求详见“学校”部分 〈五〉)
5、学期结束前,要对教研、教改情况进行一次回顾总结,至少撰写一篇教学心理(教龄未达三年的)或论文;要积极参加校际教研教改活动和经验交流。
三、学
生
(一)预习
1、课前预习是听课前的准备工作。要针对学科特点不同,各课内容难易不同,采取不同的预习方法。
2、通读课文,参考预习提示,课下注释,了解公式、定理、定律的推导过程和“思考练习”,大体了解课文重点、难点和疑点,做到课前心中有数。
3、可根据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逐项酝酿消化,及时记录难点,提供老师教学参考。
(二)听课
4、预备铃响后,应立即进入教室,安静入座,准备好学习用具。
5、不迟到,不早退,坐姿端正,不得伏在桌上,或东歪西倒,或窃窃私语。
6、听课是接受知识的基本方式,上课要集中注意力,防止思想“开小差”,不看与该课无关的书,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
7、专心听讲,边听、边记,边想,积极思维,留心注意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8、要能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做到大部分内容当堂听懂,甚至当堂巩固。
9、要适当做些课堂笔记,以助理解记忆,便于课后复习,笔记来不及时,要“弃前不弃后”,待下课后对照、补充、订正。
10、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认真思考,踊跃举手发言;发言时站立端正,精神饱满,声音响亮;他人回答时要用心听,对比自己的思路和技巧,以作借鉴。
11、小组讨论要轻声细语,不要大声喧哗,以免互相干扰。
12、为培养创造性能力,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教学双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13、老师布置的课内阅读、练习或实验等任务,都必须抓紧时间,认真完成。
(三)实验
1、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手段,必须全员参加。
2、在条件许可情况下,要争取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现象,认真测定数据,并作好记录。
3、严格遵守实验规划和操作程序,注意实验安全,爱护仪器设备。
4、实验完成之后,要根据实验结果,认真写好实验总结报告。
5、课后要将有关仪器设备整理好,归还给实验室工作人员,或按规定上架,排列井然有序。
(四)自习(自修)
1、复习已教内容,完成当天作业;预习未教课文,做到对新课重点、难点、疑点心中有数。
2、遇到疑难问题,同学间共同探讨,也可请教下班辅导老师,帮助解难释疑。
3、如有余力,可适当阅读课外有益读物,以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
4、保持室内安排,不影响他人自习。
(五)复习
1、课后复习是消化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要先回忆讲课内容,检查哪些知识比较模糊或存在疑难问题,在明确复习重点之后,再认真阅读课文和课堂笔记。
2、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着重抓住重点和关键;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要熟练掌握;名篇名段名句,定理定律在理解基础上读熟记牢;公式能自己推导,了解其来龙去脉,还应学会对比方法,区别其不同根据、条件、应用范围,找出其同异之处,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3、单元教学结束时,应及时进行知识排队,系统梳理,接点连线,连线组面,构成知识网络,以达到单元过关,反复巩固,系统提高的目的。
(六)作业
1、课后作业和练习,是巩固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运用基础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技能、技巧的手段和途径,必须高度重视。
2、要正确处理好作业和课后复习的关系,要先复习后作业,才能提高作业效率,而不能颠倒。
3、解题前应认真审题,了解题目的要求和范围、辨明解题方向和可利用的条件,然后考虑选择最佳的解题途径和方法。
4、遇到难题要独立思考,不要轻易请教他人。要树立信心,冷静分析,理清线索,切勿乱套公式,硬套答案。
5、要认真细致,力求正确,做完之后,至少检查一遍,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文字叙述题一定要认真完成。
6、书写、作图应规范化,作业外的栏目(如科目、班别、姓名、座位、页码、时间)应一一填写,以养成严谨学风。
7、对批改后的作业,应认真检查,遇有不懂的地方,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及时订正,并定期装订成册。
(七)考查
1、考查是检测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要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要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2、遇到容易的题目,不可轻意而失误,遇到难题不要慌张,应冷静地进行反复多方尝试,选择最佳的解法和答案。
3、考完要细心检查,防止错答漏答,对没有把握的题目(尤其判断题、选择题)要捕捉住第一印象,切不可轻易放弃(多项选择题例外)。
4、答卷应字迹端正清楚,保持卷面整洁,题外栏目不要漏填。
5、端正考试态度,遵守考场纪律,实事求是,绝不作弊。
(八)参加研究性学习,态度积极,服从教师指导,团结协作,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有一定收获。
(九)参加选修课程学习,不随意旷课或迟到早退,发展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十)课外活动
1、课外是课内的扩展和延伸,要踊跃报名参加。
2、认真听取知识讲座,做好听课笔记。积极参加各项知识竞赛活动。
3、通过小发明、小创作、小论文等“三小”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4、坚持每周两节的课外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以保证有健康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
5、遵守活动纪律,确保活动的安全。
以上共三大部分,32条,153款,望认真贯彻执行。
1992、9第一稿1994、9第二稿 1996、9第三稿1999、9第四稿 2004、3第五稿 2004、3第五稿2007、4第六稿
闽侯一中任课教师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一、期初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特别是要对本学期所开设的教学模块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通读整个模块的有关教材,了解有关教材内容和各章节在整个模块和本学科中所处的地位。
二、课前要备好课、写好教案。每位教师在集备组内都要轮流担任中心发言人。备课要备好四个方面内容:
1、组织课程资源(教材的处理、教具、挂图、实验仪器和电教设备、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体验等)。
2、三维目标如何实现。
3、备教学法(教学中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的处理等等)。
4、备学法(学生状况、教学中的组织形式等等)。要积极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与途径。
三、每节课都要提前三分钟到教室门口候课。要准时上下课,不拖课、不提早下课。凡眼保健操时间应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四、作业要精选,数量要有弹性,分必做与选做,批改要及时认真。语、数、英、理、化作业和作文,原则上都要批改,小作文可以批阅,其他科目如有布置作业也都必须批改。
五、每周至少听课1节(考试期间除外),全学年至少32节,并写好听课笔记。
六、每学期必须撰写一篇教学心得,每学年必须撰写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
七、凡上级业务部门通知要参加的活动和会议必须按教务处的按排准时参加,不能缺席,并且做好会议记录,回校后要上交一份参加会议情况反馈表。
八、教师要按年段安排进行下班个别辅导,严格禁止占用自修课或课余时间集体讲课。
九、上课时,必须把学校统一规定的教案本放在讲台上。
十、上课时,力求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要规范,不讲方言;板书设计要合理,字迹要工整,不写错别字与繁体字。
十一、每位教师都要按照教务处安排,承担一定的监考任务。监考时要遵守<<监考规则>>,集中精力按要求完成任务。
十二、未经教务处批准,不得私自调课。
十三、未经教务处批准,不得私自向学生推销、订购复习资料、课外读物和其它练习。
十四、不能在教室内抽烟,不能坐着上课。
十五、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能随便责令学生离开教室不让上课,不能责令学生重复抄写作业五遍以上。
十六、<<教案规范>>、<<上课规范>>、<<作业规范>>三个教学常规的具体要求作为附件附后,请严格执行。
教案规范
1、编写教案的依据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努力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处理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注意课程资源开发。
(2)认真研究教材内容,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熟悉教材的全部内容和结构,注意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3)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习惯、方法以及接受能力,要客观地预测学生掌握知识的可能性,确定教学的起点、容量和方法。
(4)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要求做到备以下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资源、注意渗透相关教育内容,掌握单元过关及作业的选择等。
2、各学科每节课的教案应具有:(1)课题(章节标题、课型)
(2)教学三维目标(注意写明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行为层次,如“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
(3)重点、难点:(重点要明确、突出,掌握要领,难点化简途径及解决有效办法)(4)教学过程(教学媒体选择、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课堂小结、作业的布置以及必要的演示、教具和板书设计等)
(5)时间分配的框架
(6)教学反思(对于这一节课的收获和教训,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反馈)
3、对于进行第一轮教学的新教师或未教过的新教材或进行探索性教学的课题要写详案;凡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的教案或教学设计都要预先打印30份交教务处。其它的可写简案,但不得省略第二条中所规定的四个项目或利用旧教案代替。
4、每学期教案要加封面(封面内容含班级、学科、教师)装订成册,以便年度考核抽查,教案要尽可能地长期妥善保存,以作为自己今后教学的参考或交流之用。
上课规范
一、课前的准备和上课的组织工作
1、课前3分钟,任课教师应带齐教案、教具等到达教室,并示意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以保证45分钟的教学时间。
2、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师生相互“问好”致意,并再次检查学生是否已作好上课准备工作。
3、对于迟到的学生在示意后,先让其进教室听课,不要拒于门外或花过多的时间进行个别教育(有必要则在课后再行教育)。
4、对于个别没完成上节课学习任务的学生或者是在课堂中产生违纪突发事件,课任教师应冷静地加以及时必要的妥善处理,保证教学较为顺利地进行。如果教师个人无法处理,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要立刻向学校相关部门报告。不要随意地把学生驱赶出教室或进行体罚或站黑板,更不要自己随意离开教室不上课。
5、下课铃响后,课任教师应及时宣布下课,师生互相“再见”,不能拖课。而后,课任教师应认真登记该班学生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及作业缴交情况表(若遇眼保健操时间,课任教师有责任做好该班组织与督促工作)以便让学生有一个休息和精神调节的间隙,保证其上好下一节课。
6、课后,课任教师应抓紧对课堂中具有不良现象的学生(包括迟到、早退,不遵守课堂纪律等)进行必要的查询和教育,对于较为严重的违纪现象,课任教师应主动和班主任联系,配合教育。
二、认真上好课,努力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努力做到精神饱满,仪表端庄、态度亲切自然,语言确切简明,逻辑严谨,宏亮清晰,文雅流畅,坚决剔除其冗词废话,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的程度,板书清楚,主副板书分明,画图准确。
2、要认真备好课,熟悉教材内容,合理组织教学,使课本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统一起来,防止前紧后松或后紧前松,切忌出现不顾学生动态,只管埋头读课本、读教案,乏味、无效果的教学现象。
3、根据本学科与课型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形式,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注意加强双基训练,又突出重点,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又生动活泼,杜绝纯注入式的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4、充分提高45分钟效益,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努力做到:(1)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2)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3)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4)注意学生接受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要充分利用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体验这个课程资源,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学生能当堂巩固和消化知识,减轻学生课外的负担。
(5)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课本阅读。
(6)授课结束时,要做总结,进一步强化“双基”,布置作业,要求明确,份量要适中(每天总量2小时)不要在下课铃之后才匆促布置。
5、为人师表,无特殊情况,教师不宜坐在椅子上(或桌面上)讲课,在教学过程中不喝饮料、不抽烟,不中途随意离开教室,不随意提早下课(体育课可提前5分钟结束)。
6、及时总结本节课讲授得失,记载在教案本上。
7、及时把学生的上课情况记入新课程保障系统中学生过程性评价的学生上课一栏。
三、课后辅导:早读、下午和晚上自习课,教师应按年段要求和安排准时到岗,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学习。
作业规范
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课堂练习、试题答卷的要求各有相异之处,现将共同性的规范如下:
1、课任教师应让每个学生明确本学科作业的书写格式要求。
2、每份作业均应要求写明班级、姓名、座号、完成日期,各题之间要求空一行。
3、课任教师应教育和要求学生独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书写要工整,质量要保证。对于明显抄袭的、书写潦草的、应付了事的,没有按规定量完成的学生应及时加以教育,并责成重做或补做,以此培养良好的学风。
第二篇: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
1、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顺序组织教学。
2、坚持领导査课制度。领导每月认真查一次课,检查教学大纲落实情况。做好查访记录。
3、教学不得私调课,确需调课的,调整内容必须要由领导批准,教员实行备课制度。
4、办公室负责制定理论教学和实际驾驶操作训练的教学实施计划,报领导批准后实施。
5、公司领导要经常检查监管教学计划落实情况。
6、公司记录是考核学员训时的合法凭证,应认真填写。
7、每个科目训练结束后,由教练员在培训记录上认真填写培训学时,学员后签名。
8、公司必须留存驾驶培训记录契入管理档案。
9、公司每半年对教学质量进行一次评估,学员有差错根据评估报告中提出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三篇:教学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目录
1、教学管理制度
2、教练员管理制度
3、学员管理制度
4、结业考核制度
5、诚信承诺制度
6、学员投诉受理制度
7、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8、教练车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9、档案管理制度
10、培训收费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
为使学员培训教学有序进行,严格教学训练整个过程管理,保证安全教学,提高培训质量,按行业管理及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教学训练整个工作由经理全面负责抓管,控制整个过程有序进行,顺利开展。
二、全员参与定期或不定期研究教学训练各方面工作,编制各培训期、各训练阶段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做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
三、对新入学学员进行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教育。
四、理论教学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机件、图板、标志等实物,让学员了解汽车构造、性能、使用、维修及安全驾驶知识。
五、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学时、里程。
六、场地训练、道路训练、安全文明常识教育有机结合、交叉进行。
七、学员自科目一考核合格后,必连续参学,完成各科目训练,若由于学员自身原因不能按时参加学习,或科目二、三考试五次不合格者一律退学不退费,视为自动放弃学习或学习结束。
八、学员在学习期间非教学原因致伤残或身亡不能继续学驾,视为培训终止,不退学费。
九、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打骂学员或“吃、拿、卡、要”者一律开除。
十、教练员必须按规定填写教学日志,并经学员签字认可,同时使用IC卡记录系统完成学时、里程培训。
十一、学员报名时所提供的资料信息必须合法有效,若因学员自己隐瞒提供虚假资料或资料不准导致学习考试合格不能制作驾驶证,其后果由学员自行承担。
十二、管理各岗位人员必须热诚为学员服务,做好教学辅助工作,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十三、每月底对当月全员的工作业绩进考核并兑现奖罚,教练员进行合格率名次排行。
教练员管理制度
为适应机动车驾驶人培训需要和本单位规范化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办学培训质量,对教练员应注重选拔、培养、考核和加强检查督促及管理,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教练队伍,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练员应具备高中文化或中级技术职称,品行端正、身体健康,持C1及以上驾驶证7年,并具有5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热心教学,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爱岗敬业。
二、按要求从厂内在职工人中调用或向社会招聘,一经录用必须签定用工协议及安全责任书。
三、必须经过行业主管部门的培训考试取得教练员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四、教练员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好的方法传授学员。
五、教练员必须做到三爱三对待,即爱岗位,把驾培作为事业来对待,爱学员,把学员作为亲人来对待;爱车辆,把教练车作为搭档来对待。
六、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带齐牌、证,保持车辆整洁,车内卫生。
七、教练员对本车及车上人员的安全负第一责任。
八、教练员对本车学员教学时必须做到一视同仁,公平施教,决不允许给关系学员开小灶培训特殊学员。
九、必须按时参加本单位组织的政治、业务、安全教育学习及继续再教育学习。
十、不准穿拖鞋、赤身进行教学,严禁将车交给他人代为教学。
十一、违反廉洁及其他纪律制度依规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开除。
十二、若有学员举报其有不良行为或违纪,一经查实,严惩不怠。
学员管理制度
一、凡满十八周岁(C1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对机动车感兴趣,自愿到本公司接受培训的男、女公民,履行和办理各项所需手续后,即成为我公司学员。
二、必须了解并严格遵守本站各项管理制度,端正学习态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投入到整个培训过程中。
三、服从分配、服从管理,无论被分配到任何一辆教练车上,都应无条件服从该车教练员指挥、管理、尊敬教师、团结同学、虚心好学、奋发向上,不断提高驾车、管车技能。
四、不得违背客观提出一些让教练员为难的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尊重,活泼有序,不学霸王车。
五、认真学习,技术过硬,考试时,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弄虚作假,不欺骗隐瞒考试员,更不得有违法违纪行为。
六、有下列情形者不得上车学习:饮酒、过度疲劳、情绪低落、身体不适、带小孩、穿拖鞋、高跟鞋等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
七、认真遵照教师的教导、示范进行操作,切实做到安全学驾,不发生因误操作而危及安全或损害机件的情况,与教师一道共同保证安全教学。
八、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积极做好对教练车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工作,在此环节中尽可能多学些养车用车管车修车的技能。
九、不得单独保管和驾驶教练车。
十、不得以任何借口和方式向老师赠送钱、物和经济摊派。不准在学习期间请教练员吃饭,若遇到他人有上述情况应当及时反映、举报,既不害人也不害己,与老师一道共同树立良好的培训形象,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氛围。
十一、陶冶情操,团结同学,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十二、遵守公民行为规范,不在校内外滋事闹事,确保安定。
十三、对本公司的各项工作随时可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结业考核制度
为提高学员培训质量,本着为学员负责,为社会负责,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本单位办学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好学员结业考核工作,特作如下规定:
一、按国家规定,认真审查学员报名资质及身体健康状况,并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办理招收手续。
二、依报名顺序组织学员进行法律法规及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并进行理论(科目一)测试。
三、对理论测试合格者制作表册向县运政管理所申请开班,并向交警考试部门预约科目一考试。
四、科目一考试合格的学员按规定分配到各车由教练员进行场地及道路驾驶训练。
五、培训结束后由有资质的教练员对学员进行测试,测试合格者制作统一式样的结业证发给学员。
六、结业学员凭所取得的结业证书到交警考试部门预约科目
二、科目三考试获取驾驶证。
七、学员考试成绩单及相关资料进入学员学籍档案管理,保留时间五年以上。
诚信承诺制度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担负着贯彻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为社会,为国民培养训练合格的机动车驾驶人的重要职能、任务。为切实加强驾培源头管理,以及为本公司的生存发展,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办学形象,赢得更好的声誉,我公司特作如下诚信承诺,并请广大学员及社会人士指导帮助,监督实施:
一、办学宗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培养训练思想行为端正,安全意识强,技术合格的机动车驾驶人。
二、办学依据: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交通行业标准,以及省市有关实施办法等。做到依法行政,依制度办事。
三、办事态度:强化责任心,提高办事效率,每天应办的事一定办完,做到便民、快捷。
四、安全训练措施:强化安全责任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违规教学,不违章操作,不使学员在训练中出现任何事故。
五、培训质量:严格按教学大纲施教,训练项目完整,理论、技能达到训练标准,每期考试合格率达到85%以上。
六、行业风气:态度亲和,用语文明,办事认真、公道,有问必答,关爱学员,不吃、拿、卡、要,不摊派钱物,不体罚、辱骂或故意刁难学员。
七、经营行为及收费标准:不跨区域办学,不搞无序竞争,不误导学员,严格按上级规定标准收费,票据正规有效。
八、落实制度办法是:诚信承诺制度公开,定时和不定时(但每月至少两次),由公司领导检查督促执行情况,有任何问题均应及时纠正解决,处理到位,并给学员一个合情合理,满意的答复。
九、监督、举报电话:
4619901(厂纪委)4612708(本公司)4612355(富源运政所)
学员投诉受理制度
为端正办学态度,树立良好的办学形象,形成良好的办学风气,构建和谐培训办学环境,争取学员及社会监督,保证培训安全、质量,维护学员合法权益,促进办学事业发展,根据监狱纪检监察工作规定及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要求,制定本公司学员投诉受理制度。
一、投诉的范围及方式
1、凡本公司相关领导、管理人员、教学教练人员有下列行为者,学员或者社会人士可以并应当投诉和举报;违背办学方针政策、办学不规范,不注重安全、不注重质量、不按规定收费、欺诈经营、误导学员、收受学员钱物、接受学员吃喝、向学员摊派费用、体罚辱骂学员、不尊重女学员特定的人格和生理特点、要求学员做办不到和不应当做的事,以及其他学员认为应当投诉和举报的事。
2、投诉人可采取书写信函、打电话、亲自谈话等方式向运政部门、监狱纪检监察部门或公司领导进行投诉和举报。投诉和举报内容的时间、地点、情节应当反映真实并表述清楚,避免内容虚假,更不得任意歪曲和捏造。
二、投诉的受理
1、凡向运政部门或监狱纪检监察部门投诉和举报的,由运政部门或监狱纪检监察部门亲自受理并依法依事实进行调查处理,或者责成本公司调查处理并督办。
2、凡向本公司领导投诉和举报的,由公司领导受理并依法依事实进行调查处理。若遇调查处理不了的投诉和举报情况,应当及时报请监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不得故意搪塞和推诿。
三、处理结果和处理时限
对投诉和举报,受理部门和受理人应当依法依事实认真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处理结果应及时通知投诉和举报人,认真听取和征求投诉和举报人的意见建议,不得敷衍了事。处理的时限应当本着高效快捷、热情、负责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自受理之日起10日内处理完毕,做到令学员、社会人士满意。有重大问题的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共同研究处理。
四、投诉、举报电话
监狱纪检监察:0874-4619901 本公司: 0874-4612708 富源运政所: 0874-4612355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为确保教学安全,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让学员从源头开始提高安全意识,注重安全,关爱生命,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自觉养成安全驾驶的习惯,维护交通秩序,为做好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肖本维;
组员:安全员张武兴、总教练员杨跃、刘凤达,理论教员王敬凌,业务员徐福敏,专职财会罗秋娥、李洪娥。
2、工作职责
负责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安全规定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督促全员牢固树立“安全为了教学、教学必须安全”的观念,对发生事故的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决定,切实做好预防工作,对安全工作做得好,成绩显著者提出奖励意见并进行嘉奖。
二、具体规定如下:
1、由安全员负责定期对教练车技术状况进行鉴定,及时消除机械隐患。
2、在教学过程中严禁搭乘与教学无关人员。
3、严禁带小孩进入教学场所。
4、不准教练员、学员在教练车内吸烟、吃零食、听音乐。
5、在车辆运行中,严禁教、学人员接打手机。
6、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进行教学活动。
7、严禁在高速路上进行教学,遇危险路段必须由教练员驾驶教练车通行。
8、在教学过程中,教练员应随车指导,严禁教员离开车辆,或受意无资质人员代为指导。
9、遇有交通事故应立即报警,保护好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并及时向单位报告。
教练车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教学设备、设施、场地是学员培训的必备条件。为管好、用好各类、各项教学设备、设施,制定本制度。
一、教练车管理办法
1、按国家和行业规定要求,做到牌证、技术参数、票据、缴费等资料、手续齐全、有效,每车定专职教练员保管使用。管理上做到一车一档一台帐。
2、按教练车使用规定要求喷涂专用车字样及警示标志。
3、按维护、修理、使用规定、要求,严格做到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维护应编制计划并强制执行;修理应视情进行,并有情况记录。随时保持车况良好,提高出勤率和保证训练安全、可靠。
4、按规定定期检验签证。
5、各项数据、记录、资料齐全,收档管理。
二、整车解剖、发动机解剖模型、简易驾驶训练器管理办法
1、整车、发动机解剖模型、简易驾驶训练器各装置、系统、构件应齐全,固装完好,清洁无破损,并置放于专用房屋内,便于保管、使用。
2、模型、训练器应有专人管理、维护,并有台帐和使用记录。
三、电化教学设备、示教板、教学挂图管理办法
1、电化教学设备、示教板、教学挂图应安装摆放适当,线路设置合理、安全,便于教学使用,用后关闭电源。
2、示教板、教学挂图应上墙挂置摆放,按类别、系统有序布置,做到醒目、易教学。
3、设备、图板应有责任人保管,在帐管理。
四、维护排故操作教具管理办法
维护排故操作教具应按类别、系统摆放在合适位置,做到零部件安装齐全、清洁整齐。有责任人保管,在帐管理。
五、教学训练场地按规定要求建设,做到行车道、库位、安全带、绿化带、教学人员休息室、简易生活供给等,设施功能应满足训练规模面积要求,并应设置道路交通标线、标志、信号。对场地设施、设置情况应经常检查、维护,补充完善,保持清洁、卫生,并以发展的眼光,计划向能适应和满足道路训练的高层次设施要求发展建设。
档案管理制度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员从履行规定手续,被录取为在校学员开始直到通过培训教学取得驾驶证的全过程,应当建立健全学员学籍档案,这是办学培训的基础工作之一,要求不但要做、且必须做细做完善,反映真实、可靠、可参考和备查。为做好此项工作,制定本制度。
一、学员学籍档案整体管理办法
1、每教学培训期,经行管部门审批本站招收的学员总数,按车人配比分到各教练车人数、名册、资料收集齐全。
2、每期学员理论培训情况,测试情况收集齐全。
3、每期学员,驾驶训练学时、里程、测试情况收集齐全。
4、已申领学员培训结业证的名册及有关情况记录资料收集齐全。
5、申报考试及已考取驾驶证学员名册及有关情况资料收集齐全。
6、对未取得驾驶证的学员进行补训的方法措施资料。
7、对本期教学培训工作的总结材料。
以上学员学籍档案管理属于站上统一管理的方式,要求不缺不漏,完整规范。保管时间至少五年以上。
二、学员个人学籍档案管理办法
1、在搞好本站学员学籍档案整体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学员个人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是加强和规范教学训练,提高教学训练安全质量的基础工作和跟踪手段,因此应做到具体化、精细化。
2、在进行本站学员学籍档案管理的同时,应从相应项目、内容中分列学员个人学籍情况进行一人一档管理,资料应齐全,真实有效。
3、学员学籍档案管理的项目、内容:
(1)招收报名、申报行管部门审领学员学习准许证件。(2)入学教育情况记录。
(3)理论培训考勤、学时、测验记录及学员本人签字表等资料。
(4)驾驶教学训练各阶段学习情况包括考勤、学时、里程及教练员讲评记录等资料。
(5)驾驶教学训练期中测试情况及期末测试一次通过记录及学员签字表资料。
(6)向行管部门申领“培训结业证书”情况资料。
(7)驾驶教学训练阶段中学员安全情况及遵章守纪情况记录资料。学员个人学籍档案应充实、真实、规范并妥善保管五年以上。
培训收费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核定的培训类别价格标准收费。
二、收费凭据必须使用国家颁发的统一专用发票,不得使用其他任何发票、票据、收据代替专用票据。
三、任何人不得干扰收费工作,不得以“人情”关系使收费额减少;也不得以任何原因违反规定多收费。
四、若遇收费标准变化数额增加或减少,必须是依据主管机关正式文件,并报经物价部门核发“收费许可证”后方能更改,并确定执行起始日期,不得误导学员和欺诈收费。
五、监督举报电话:
0874-4619901(监狱纪检监察)0874-4612355(富源县运政管理所)
第四篇: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实现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就必须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扎实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动,特制定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1、学期初,教务处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学校的教研计划,学科教研组要制订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要求具体详实,切实可行、严禁形式化、任务性、应付检查。
2、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两周定时活动一次。按照活动计划研究材料,讨论新课程标准,说课做课评课,试卷分析,研究科研课题,教学经验交流等等。杜绝走过场、熬时间,要落实到实处。有详细活动记录。
3、建立各学科师徒队伍,组织新老挂钩,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老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4、“四课活动”经常化。每学期每位教师做一次汇报课,每学科搞一次研究课,学校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组织一次观摩课。力争每学期都能涌现出新的教学能手。
5、同年级同学科要坚持集体备课(详细要求令附),在每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分析重点难点,切磋教学方法,探讨双基训练和能力培养。
6、教研组要详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及时向教务处报告工作,反馈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以便于领导改进工作。
7、学期末,教研组和教导处要写好教研工作总结,教师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和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存入学校业务档案。教导处要整理编辑论文集交流或推荐到报刊、出版社发表。对教科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或教研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特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要定时、定主讲人。数学、英语、语文每周至少一次,其他学科两周至少一次。
2、以同年级同学科为集体备课组,其他学科可以打破年级阶限,由备课组长组织,任何教师不得缺席。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要主动参与活动。
3、集体备课内容要求:要做到“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练习。“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课型与方法、统一练习与作业。与此同时,发挥各个的特长与优势,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体现个人加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4、所有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其他参考资料,明确本章节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所处的地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为集体备课,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5、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的内容,叙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逻辑结构、内涵外延、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提出疑难问题,讲明注意事项。然后同参加备课的教师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补充完善,达成共识。
6、考试命题也是集体备课地一项重要内容,对考试的题型、题量、知识点、检测形式等需要教研组集体教师各抒己见,优中选优确定最佳考试命题。
7、考试结束后的试卷分析,仍需要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同反思,根据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查找教学中地不足,共同想措施补救。
8、集体备课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效果,每月底将备课记录和备课方案交教导处汇总存档。
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为了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学习交流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新课程改革得以更好的实施,特制定听课、评课活动制度:
一、听课数量
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0节。
2、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0节。
3、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4、科任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5、学校组织教师到校外听优秀教师讲课,每学期一次以上。
二、听课要求
1、学校组织比武课、示范课、观摩课,全体教师必须全参加听课,学校领导要在听课活动中善于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学能手,树立典型,带动全体。
2、教研组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学科带头人的实验课、研究课,本组教师必须全部参加听课,且在听课前认真熟悉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以便听课时抓住重点和关键。
3、学校领导听推门课,可不事先通知,随时到教室听课,同时检查授课与教学进度、教案是否相符。教师个人听课可自行联系安排。
4、听课教师必须提前进教室,态度要认真虚心,不能有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如带手机进教室)。要认真写好教学全过程的听课记录,有听课时间、班级、授课人、课题,有课堂某一环节的评析和全部的课堂评价。
5、听课杜绝走形式,不能为应付检查而抄袭他人听课笔记或假造听课笔记。
6、听课后对教学效果差、学生和家长反映强烈的教师,领导和教研组长要实行跟踪听课指导,帮助改进,限期提高。
7、教导处要定期检查教师的听课情况,并记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档案。
三、评课要求
1、评课时先由执教教师自我评价,找出成功与不足之处,促使执教者加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激发全意进取,改进教学的内在动力。
2、听课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善于发现教师讲课中的优点,充分肯定。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要有深度,不许光唱赞歌,浮在表面。
3、在充分评议的基础上,有评课组织者全面客观地做出总结,使教师在听课、评课过程中得到提高。
4、检查听课记录,要注重对评课意见的检查。如果评课敷衍了事,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视为不合格。
教育教学工作过程性督查制度
加强教学的过程性督查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现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
1、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考试评价等情况,并进行评估指导。学期末,要对教师备课、上课、案例研究、专题研究、撰写教学随笔和论文总结等业务质量开展自评、互评,进行表彰鼓励。每学期至少要对全校的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分析研讨,研究、制定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2、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安排,监控教学计划(进度)、教案(讲稿)、课标落实、学生学习状态与水平等日常教学工作。利用检查、评比、展示、交流等形式监控实验课材料、专业知识集、学生作业、后进生辅导、教学质量分析、试卷等。做好教学全面工作的监控与指导。
3、校级行政以听推门课的形式为主,对教学的重点工作监控与指导。
4、每学期教师根据个人教学研究情况,可提出“汇报课”申请,由教导处组织教学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家长等多方进行视导与评价;通过视导了解教学中的优势和问题。对研究成效显著、教学效果好的老师,总结推广其教学研究经验。对尚存在不足的老师,及时指导其改进教学方法。
二、建立教学质量检测评估制度
要把教学质量检测与教学工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以卷面测试的结果作为评定学校、教师和学生业绩的唯一依据。
1、班级、学科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定项评比活动,以此加强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监控。
2、每学期安排对指定的年级、班级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1—2次监控测试,测试形式可采用书面测试、口试或操作测试;组织开展学科单项竞赛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了解教学情况,督查指导教师的教学。
3、进行教师、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他们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水平和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质量等方面的认可程度,以此来评估、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的办公会例会制度
例会是研究和布署教学工作的例行会议,是常规教
学管理的一种形式。为保证我校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教学办公例会是学校教学、科研的具体业务会议,由分管教学校领导主持召开,教务处和各教研组组长参加。
二、会议主要内容
1、学习、传达上级部门有关教学问题的重要精神。
2、贯彻落实学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有关教学方面的议决事项。
3、汇报教学工作的落实情况。
4、安排近期教学中心工作。
5、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措施。
6、通报、交流教学情况,研究解决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7、研究科研问题。
8、研究拟定教学计划方案,提交校务会议通过。
三、教学例会议题由教务处收集并报主持人审定。
四、会议原则上每两周召开一次,周五下午进行。
五、会务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教职工教学例会制度
为了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议主题
1、主要部署和检查各项教学工作,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2、主要研究和落实上级分派的各项教学任务,布置和检查各项教学工作和研究决定。
3、传达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工作方面的文件精神, 学习交流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最新动态等。
4.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讨论。
5、组织业务学习。
二、会议时间、地点
每周组织一次,安排在周一下午两节课后,地点:学校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全体干部教师
四、会议由校长主持、教导处作具体总结部署。
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一、指导思想: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二、实施计划纲要
1、青年教师培养对象为35周岁以下的教师。目前首要任务是加强近五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的培养。
2、对新教师培养按类别、定目标、分阶段进行。
①培养类别:常规教学工作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科研理论与实践的培训。
②培养阶段及其目标:
第一步,学上课。新教师参加工作的第一年,要适应学科教学各项工作,掌握学校工作的一般规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谦虚谨慎、勤奋努力、初步掌握教学常规和教学基本功。熟悉教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懂得课堂设计;能够调控课堂。学习班主任教育及管理工作。能初步应用教育技术服务教学。
第二步,会上课。在教学第二年要对照落实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严格按教学规律办事,突出学科教学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完善教学办法,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掌握教学基本功。得到学生的信任,力争考评“合格”。力争可接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理论服务和指导教学。
第三步上好课。在教学第三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课标的指导下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在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研究课堂教学最优化,争创优质课,教学基本功全部达到合格。胜任班主任工作。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进行教改教研实践。
第四步,独当一面。五年左右教育教学基本功熟练扎实,教育教学思想先进,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善于学习研究,有很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水平高。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针对教学实践,开展课研活动和教育创新,成为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探索者、实践者。能在学校工作中成为教育教学和科研骨干。
3、培养工作实施措施
组建“一对一结对子”的帮带关系,落实教学工作培训。
在学科教学中,由教导处指定一个同年级同学科的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与一个新任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到。特殊情况下指定同科跨年级的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要指导青年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解熟悉教学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教法指导,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A,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B,备课及教案书写;C,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D,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说课,跟踪听课、评课);E,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
指导教师每两周至少跟踪听课一节,用专用听课笔记记载,做好说课,评课等指导工作。
培养对象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的课2节,用专用听课笔记载,作好听课笔记。培训教师要对评课意见如实记录。
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新任教师必须参加,创造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提倡继续教育,倡导一专多能。组织符合校内实际的教学研究实践,指导撰写论文、经验、总结,个案研究等,使青年教师有成功和发展的机会等。
第五篇: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
一、机构及制度建设
1、教学管理有组织机构,有分工、有职责。
2、加强校风建设,有明确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引导全校师生奋发向上。
3、完善基本制度
(1)管理人员的教学工作职责;(2)教学计划制定的要求;(3)教师授课的基本要求;(4)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
(5)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管理制度;(6)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7)领导及教师的听课、评课制度;(8)学籍管理制度;
(9)学习成绩考评、管理制度;(10)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管理制度。
二、教学流程管理
4、抓好管理周期的起始环节。开学前,校长根据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学校的实际,确定学校的工作要点,提交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据此制定学校的工作计划,于开学后一周内成文,报送教育主管部门。
5、依据新课程标准科学安排课表,开足、开齐国家、省规定的各类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未经市教育局批准,不准随意停课、增减课时;未经学校教导处批准,不准擅自调课或改换科目上课。不准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给学生集体补课,更不准利用节日和假期给学生有偿补课。
6、学校要依据教育局下发的校历、作息时间,设置月历或周历,作息时间表。在每学期开学第四周开展“教育开放周”活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间的联系,展示学校的工作成果。
7、学校分周(月)进行工作安排和小结;有固定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例会时间。每学期期末进行学校工作总结,每学年举办教学节或教学经验交流会、表奖会。
8、每学期要举行开学典礼、结业仪式。毕业年级应举行毕业典礼。假期要安排好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各项活动。
三、教学环节管理
9、抓好教学全过程的管理。计划与进度、备课与教案、课堂教学、课
921、要逐步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22、要认真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规律,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建立并用好学生成长档案,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23、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要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目标。
24、学校要建立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性考评制度。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项目。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六、教学设施管理
25、教学设备、设施要专供教学使用,配齐专、兼职教师,各实验室及专用室,要有领导分管负责和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使用档案。
26、加强教学设备、设施的保管及提高使用率的管理。教学设备、设施及时保养、维修,保证处于良好可用状态。加强网络资源的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维护好校园网络,确保网络安全。
27、实验室和各专用室要有计划对学生开放。做到“四有”(有计划、有负责人、有记录、有实效)。保证理化生实验的开出率,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加强外语听说和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训练,不断提高各专用室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
七、教学档案管理
28、认真收集、及时整理学校教学资料,并分学期归档保存。(1)下列资料存档三年:
学年备课组统一教学进度计划; 校、处、组三级工作计划; 教研组的活动课计划;
学年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各学科期末水平考试成绩和教学质量分析、学情分析。(2)下列教学资料长期保存: 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跟踪资料;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