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史》读后感
《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史》读后感
有幸读到这本由步入古稀之年的舞蹈教授李正
一、郜大琨、朱清渊写的《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史》,这是一本纪实性的书,字字句句都是史实。这是一本具有相当历史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书,实具抢救性质,今日不写,那些凝聚了多少人心血探索出的宝贵经验,曲折道路中的失败教训,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隐去。
本书作者在写自己走过的路,写新中国建立之初,第一批专业舞蹈工作者,决心寻觅中华民族舞蹈之根,立志要建立中国自己的舞蹈训练体系,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独特的舞种。在老专家欧阳予倩的提示下,首先从保存了大量“活”的传统舞蹈的戏曲中入手,同时又向更古老的武术深挖。他们采用集体攻坚的工作方式,以坚韧的毅力,一点一滴地创建新中国古典舞体系。
说它“新”,是因为自从12世纪南宋时代戏曲兴起后,就逐渐取代了唐代舞蹈在表演艺术领域独领风骚的地位,传统舞蹈被融入戏曲表演中,成为戏曲表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诸多手段之一,至今已有800余年之久。然而融入戏曲中的舞蹈,并未消亡,反而在戏曲中得到高度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严格的训练体系,创造了独特的表演方法。这是“活”着的传统舞蹈。要建立中国的舞蹈体系,就必须将舞蹈从戏曲中分离出来,舞蹈与戏曲,经历了从融合提高到分流发展的历程。
创建新中国古典舞体系的有识之士们,满怀激情,谨慎、踏实地向戏曲、向武术学习,又敞开胸怀,借鉴芭蕾科学的训练方法。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反思,检查在创建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他们为创建中国古典舞体系,奉献青春,乃至一生。他们满怀深情,实事求是地写下新中国古典舞创建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一本可称得上“信史”资料的好书。
新中国古典舞的创建与发展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逐渐成长、成熟的。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这个群体中的带头人———李正
一、唐满城、郜大琨、朱清渊,还有他们的接班人———王佩英、王伟等,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新中国古典舞蹈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本书的编撰与出版,得到了北京舞蹈学院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使这本很有历史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书得以面世,造福后代。我衷心希望能再作一次集体攻坚,同心协力,将几代人为之奋斗,凝聚几代人心血的新中国古典舞教材编成规范的,使之成为由国家颁布,任何老师必须遵循的一部教材。就像芭蕾的训练教材一样,任何人教、任何人学,都必须循序渐进,按一定的教程规范进行。当然,可以发展,也可以丰富,但基础不变,根不动摇。只有这样,新中国古典舞才会兴盛发达,日臻完善,才可独树一帜,立于世界舞坛之林,而永不衰败。
我非常喜欢“新中国古典舞”这个词,因为:
一、这一新创舞种,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有组织地、用集体的力量逐渐建立起来的;
二、“新中国古典舞”并不是一成不变地继承前代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实际上,任何一门艺术,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并逐渐完善的。一个舞种的建立与完善,又怎能永远凝固不变呢!
第二篇:中国卫生防疫体系回顾史
中国卫生防疫体系回顾史
我国卫生防疫体系从新中国成立起至今经历了五个阶段:(一)初创时期(1949年——1952年)
解放前夕,在东北解放区建立了防疫大队,开展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许多地区相继建立防疫大队,民族卫生工作队,专业防疫所(站),大力开展对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性病等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控制了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流行,保证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通过这些工作培养和建立了一支防疫专业队伍。1950年、1952年,分别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正式确立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全国卫生防疫体系和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1949年,参照苏联的经验和做法,东北原中长铁路管理局首先建立了卫生防疫站。以后,东北地区的部分省、市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在东北行政区还建立了东北卫生防疫总站(1954年撤消)。这些都为1953年全国普遍建立卫生防疫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到1952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147个。各类专科防治所(站)188个,共有卫生防疫人员20,504人,其中卫技人员19,750人。
(二)全面建立、健全、发展时期(1953年一一1965年)
1953年政务院第167次会议批准,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市)、县(旗、区)普遍建立卫生防疫站。同年,卫生部召开第一届卫生防疫站工作会议,讨论研究贯彻执行政务院的决定。1954年,卫生部颁发了《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这是我国卫生防疫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文件,明确规定卫生防疫站的任务是:预防性、经常性卫生监督和传染病管理。至1996年底,全国除有些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外都建立了卫生防疫站。铁路系统和大型厂矿企业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根据周总理关于“扩大预防,以医院为中心指导地方和工矿的卫生预防工作”的指示精神,要求医疗机构也要把预防疾病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县以上医院建立了预防保健科,乡卫生院建立了卫生防疫组,扩大了卫生防疫队伍,增强了基层卫生防疫力量,大大壮大了卫生防疫体系。
根据传染病对人民健康危害的严重情况,当时,卫生防疫体系的工作重点是集中力量做好传染病的防治。1955年6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颁布了第一个卫生防疫法规——《传染病管理办法》。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政策环境影响,初建起来的卫生防疫体系经受了第一次曲折,许多地方在机构撤拼中,首当其冲地将卫生防疫站、专科防治所与卫生行政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合并为所谓的”三合一”、”四合一”,使大批防疫机构工作停顿,人员流失,造成一些传染病回升,给人民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直至1962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卫生部于1964年颁发了《卫生防疫站工作试行条例》并在全国贯彻实施,卫生防疫体系才又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卫生防疫站工作试行条例》的实施,明确了卫生防疫站作为体系的主体机构的性质、任务和工作内容,并规定了卫生防疫站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这对卫生防疫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到1965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2,499个,专业防治机构822个,人员合计77,17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3,879人。与1952年比较机构增长了16倍,人员增加3倍多,卫生防疫机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严重破坏时期(1966年——1976年)
十年文革期间,卫生防疫体系及其工作遭受严重的破坏,卫生防疫站及其他防疫防治机构被作为修正主义产物遭到批判否定、取消、合并,卫生防疫技术人员下放、改行,卫生防疫工作处于全面停顿状态。其后果是十分严重而触目惊心的。曾一度被控制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又开始流行,由于疫情报告系统、制度全面瘫痪,故现存的资料极不完整。仅以66年底到67年底,由于红卫兵大串联人群大量流动,引发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发病累计达300万人以上,发病率为403/ 10万,病死率为5.49%;苏、鲁、豫、皖、鄂五省的疟疾发病人数即达2000万左右;其他如流感、痢疾、伤寒、虫媒传染病、血吸虫病等都有大幅度的回升。尽管国务院于1972年发出了《健全卫生防疫工作的通知》,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条件限制,全国卫生防疫体系及其工作虽有一定的恢复,但仍处于全面低迷状态。
尽管卫生防疫体系遭到的破坏,正常工作受到干扰。但在关键时刻,广大卫生防疫工作者仍表现了无私奉献、勇于直前、对人民健康极端负责的精神,投入诸多控制传染病流行和突发应急事件中去。76年唐山大地震后,由于各项公共卫生措施到位及时,使得震后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功。
(四)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落实多项正确政策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卫生防疫体系及其工作同其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样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1.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1985年)
1978年9月,在1955年发布的《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这个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1979年卫生部在1954年颁发的《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以及1979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的《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1980年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的几点意见》。采取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不仅是在数量上增加,而更重要的是在工作质量和内部的科学管理、人员素质的改善与提高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文革前的水平。1982年1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同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步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为后来更多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实施探索了有益的经验。《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并大大提高了卫生防疫机构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
1982年为提高全国卫生防疫工作水平,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应用性科学研究、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也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密切的业务技术服务、信息沟通和网络系统。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防治所
(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
2.改革发展阶段(1986年-2002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体系及其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不断的将卫生防疫工作纳入法制管理,走向社会,不断地把公共卫生工作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时期。
加强卫生防疫体系的内涵建设,努力提高防疫机构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服务水平是在新形势下,卫生防疫工作的更高要求,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的迫切需要,也是卫生防疫体系能否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必要条件。在这期间通过推进科学管理、科学理站、规范有偿服务管理,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的技术规范;加强县卫生防疫站的规范建设;推进防疫站等级评审;加强中西部国债建设等措施以及加强卫生防疫机构主要领导和骨干的现代管理培训、应用型专业人员的高级培训;特别是在卫生防疫工作实践中重视发挥专家的作用,使卫生防疫体系的能力有了长足的提高,为有效预防控制疾病,执行卫生监督提供了必备条件。在此期间我国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了冷链系统,实现了计划免疫三个85%的目标,和最终消灭脊髓灰质炎。1994年我国宣布基本消灭丝虫病;1998年宣布基本消灭麻风病。控制重大传染病的流行始终是卫生防疫体系的首要任务,无论是85年山东等地的出血热、海南的登革热或者是88年上海的甲肝和新疆非甲非乙的大流行,或且是O2、脊灰、伤寒、钩端螺旋体病、O157、AIDS等局部流行,经过努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在91年、94年、98年华东、中南及全国性的大水灾面前,广大卫生防疫工作者都能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三个大灾之后无大疫的辉煌战果。
广泛的发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变环境、讲究卫生。全国性的改水、改厕和开展卫生城市、卫生城镇的创建工作,无疑对改善广大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健康、预防疫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逐步运用和适应法律、法规规范管理公共卫生问题,是卫生防疫体系这一时期改革、发展的一大特点。除了《食品卫生法(试行)》外其他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一批覆盖公共卫生各个领域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付诸实施,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法制管理条件和手段,使公共卫生各个领域的管理进入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良性运行环境。依法查处和处理了大量的毒酒事件、食源性中毒事件,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以及核丢失、环境损害健康的事件,有力的促进了有关行业的规范管理,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健康。
我国从80年代初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后,公共卫生的许多领域都与国际组织或友好国家加强了联系,使我国的公共卫生工作融入了国际社会,学习了经验,也找到了差距。80年代中后期,我国先后引入国际资金合作项目,对冷链建设,计划免疫,消灭脊灰、艾滋病、性病、结核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疟疾、寄生虫病、碘缺乏病等以及加强农村妇幼卫生建设和卫生防疫站机构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等投入大量资金和设备,建立工作机制、培训专业人才、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合作项目,使我国一些传染病的控制水平和效果,按期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目标要求。90年代中期,根据我国社会疾病谱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变化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对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非传染性慢性病妁重视和关注,我国也把传统的公共卫生单纯的应对传染性疾病的概念,扩展到非传染性慢性病领域(包括伤害和精神卫生领域)。并以“疾病预防控制”的概念替代传统的“卫生防疫”概念,从卫生行政和专业机构设置上予以体现。同时为扩展此项工作迅速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健康促进”项目,把国标上先进的 “健康促进”概念应用在非传染性慢性病,以及与行为、心理关系密切的传染性疾病(AIDS、STD)的预防控制中去,实践证明这种新概念、新方法能在预防控制有关疾病中显示重要作用。
3、健全发展时期(2003年以来)
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和关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提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目标,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国家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提出了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要求。
第三篇: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
一.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理解其精髓,掌握和具有中国古典舞规范,扎实的基本技术,技巧的能力。通过把上擦地组合训练脚下的基本功及腿、胯的外开,控制能力及其稳定性。对身体控制力的基本训练以及基本姿态的掌握。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在舞蹈表演中完成完美的动作和要求。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总体符合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这一目标。
二.教学对象
职业中学舞蹈专业一年级学生(有一到两年的舞蹈训练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把上擦地组合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脚背,和腿部的软开度的加强,和腿部力量的加强与控制。
2.擦地时脚的动作完满和控制3.腿,胯要始终保持外开延伸。
(二)教学难点:动作过程中注意身体保持直立,从脚往上肌肉的收紧。
五.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舞蹈基训服
(二)老师准备:钢琴伴奏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明确新课内容
介绍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和作用,明确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练在今后的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基本素质练习
(1)压脚背练习:音乐节奏3/4拍,学生地面横排插空对齐,脚背绷直跪下,脚腕并拢准备,双手平放膝盖前,音乐响起,胯部抬起,膝盖伸直。做8x8拍。教学要求:脚腕并拢。
(2)压腿练习:音乐节奏2/4拍,地面右脚在前竖叉准备。a 向前压8x8拍,前4x8双手扶地,后4x8双手变三位手。b向后压8x8拍,前4x8拍双手扶地,后4x8拍左手扶地,右手三位手。c变横叉4x8拍,身体往前趴。然后变反面。教学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直,上身直立,不能掀胯,节奏要准确。
(3)踢腿练习:音乐节奏2/4拍。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前、旁、后,各4x8拍,反面一样。要求:脚背带动,快起慢落。
2.把上擦地组合
(1)教师完整示范:钢琴伴奏准备2/4拍。双手扶把,一位站好准备。动作过程:a右脚由脚后跟带动向前擦出,脚尖点地整条腿外开,1x4拍完成前擦动作,然后由脚尖带动擦回一位,1x4拍完成擦回动作。重复两次动作。b右脚脚背带动脚后跟推动擦地到旁脚尖点地,1x4拍完成旁擦动作,由脚后跟带动往回收到一位,脚尖不得离开地面1x4拍收回。重复两次动作,第二次擦回收五位站立。c由脚尖带动,在脚弓的推动下,往后擦出到后,脚尖点地,1x4拍完成动作。重复动作两次。d右脚后擦地脚尖点地,1x4拍擦出,右脚脚尖点地整条腿保持绷直,膝盖不能弯由后环动到旁点地,1x2拍完成,右脚收回一位,1x2拍完成。
(2)同上做反面
(3)教学要求:a注意一位站立的姿态和上身的控制。b做动作时注意动作的极度伸展。
3.学生动作示范
个别学生示范练习,其他同学排成一排观摩。在观摩前老师提出要求:在同学示范的时候观摩的同学找出同学的优点和问题,并想办法讨论解决。
4.学生练习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指出问题,再次强调动作重点。
5.放松练习
学生集中,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运动,用时配合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放松紧张的身心。
6.布置课后练习
八.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表扬,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教师在积极地气氛中宣布本节课结束,师生再见。
第四篇:中国古典舞论文
中国古典舞论文: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
一、概念阐述
1.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的传统舞蹈,是基于民族民间舞的基础上,通过专业人员的调整、提炼、创新,并且结合长时间的舞蹈实践的经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典舞主要是借鉴了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戏曲,并且加入了武术、蕾等原形的成分,成为了中国特色的传统舞蹈。中国古典舞凝聚着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精髓与民族审美风范。它既非古代舞蹈,又非戏曲舞蹈。中国古典舞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并且最终形成了一门单独的学科,并且逐渐走向成熟,而“身韵”可以说是这一学科建。在舞蹈本体观、舞蹈方法论方面成熟的标志。
2.身韵
所谓“身韵”顾名思义,“身”即身法,指中国古典舞的外部表现技法;“韵”即韵律,指中国古典舞的内在气韵。
身韵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在形体动作上要求以神似为主。主张将身法与韵律结合与集中在“变其形而扬其神”上,目的是突破戏曲舞蹈的“做、打”等程式化动作模式,形成古典舞自己独有的特点。二是展现出神形兼备的审美特点。身韵主要以“拧、倾、圆、曲”动作突出人体的曲线美,以及表演者的气质美,还要求表演者的动作遵循“三圆”运作轨迹和“动、静”,“点、线”互含的审美原则,这集中体现了古典舞民族性的“形”“神”统一的特点。
二、“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价值
中国古典舞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成为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法。而其中的“身韵”是中国古典舞发展至今的精髓所在。“身韵”的创立对中国古典舞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首先,“身韵”的出现,解决了风格化舞蹈与功能性训练的矛盾,改变了在戏曲与芭蕾之间进退维谷的局面。其次,“身韵”的创立,解决了课堂与舞台相分离的矛盾。“身韵”是“身法”和“韵律”的总称,其“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而“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一个是外部技法,一般在课堂教学;一个是内涵神采,一般是在舞台上实践。两者通过“身韵”,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最后,“身韵”的创立,使得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表现风格
一个成熟的族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也就是说具备了中国古典舞的重要表现手段——“身韵”。
“身韵”表现风格之一——“形”,体现在直观的动态、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和姿态与姿态之间的路线掌握。“形”首先体现了“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其次表现为“平圆、立圆、8字圆”的三圆运动,尤其体现在“提、沉、冲、靠、含、仰、移”的动律上;最后,“形”还体现着“由动到静”或“由静到动”这瞬间的变化。
“身韵”表现风格之二——“神”,“神”即钱宝森先生所说“形
三、劲
六、意
八、无形者十”。在他看来,舞蹈动作中,“形”只占三分,“劲”占六分,“心意”(即“神”)却占八分。由此可见,“神”是多么重要。“神”也就是由舞者内心世界所表现出的神态,表现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心、意、气”,正是“神韵”的具体化。“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
“身韵”表现风格之三——“劲”,指赋予外部动作以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劲”运用得当,那么,“线中的点”(即“动中之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才能够得以表现,体现为快慢有制、有阴阳顿挫、轻重缓和。
“身韵”表现风格之四——“律”,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和依循的规律。“律”又可以分为“正律”和“反律”,“正律”主要体现为“顺”,让人有一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反律”主要体现为“不规则顺”,让人有一种“奇峰叠起、出其不意”的感觉。
从人体的运动整体分析出“形、神、劲、律”各自的特点,然后又产生并达到“形、神、劲、律”的统一,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五篇:浅论中国古典舞
浅论中国古典舞《千手观音》的艺术魅力
[内容摘要]:当代中国古典舞是在以戏曲舞蹈和中华武术为主要基础,同时贯彻多元素吸收的原则上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形神兼备和刚柔相济。《千手观音》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与心灵的震撼,21个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得天衣无缝、美轮美奂。其艺术魅力在于:千手观音》立意深远,弘扬了佛教崇尚慈悲为怀的情怀;优美的舞姿动作,选用了中国古代敦煌彩塑的舞姿动态; 神形兼备;灵动的手指,变幻莫测。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审美特征
千手观音
艺术魅力
“中国古典舞”概念的提出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它作为我国舞蹈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加工和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的艺术实践检验流传下来的,是具有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是当代舞蹈家为创造与繁荣民族舞蹈艺术,从蕴藏丰富的中国戏曲表演中发掘和整理出大量的舞蹈步伐、身段、武打和筋斗技巧,参考芭蕾的训练方法做出的新的创造。李正一先生在诠释“古典舞”时这样讲道:"名为古典舞,它并不是古代舞蹈的翻版,它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适应现代人欣赏习惯的新古典舞。它是以民族为主体,以戏曲、武术等民族美学原则为基础,吸收借鉴芭蕾等外来艺术的有益部分,使其成为独立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和体系。
一、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当代中国古典舞是在以戏曲舞蹈和中华武术为主要基础,同时贯彻多元素吸收的原则上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它具有以下审美特征 第一、中国古典舞是形神兼备的艺术。
中国古典舞强调“手到、眼到、步到、身到”,即“形神兼备”。这要求表演者以手、眼、身、法、步互相配合,连贯一气,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中国古典舞要求表演者在做任何一个动作时一定要“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除了特定的情绪外,更主要的是要包含一种潜在、深刻自觉的意识或意志感觉。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顺风旗”,也是借助“呼吸”来完成。从而表达出应有的神韵。如著名舞蹈家陈爱莲在谈表演动作时的感觉说:“只要手一动,眼睛一定要跟上,眼睛跟上,身上必定跟上,然后你那个„法儿‟就来了。”如果做动作只动形不动神的话,就如同戏曲界老先生们所说的:“心里没有,身上白走。”无韵则神死,少律则风格无。所以“手到、眼到、步到、身到”的“形神兼备”成为衡量中国古典舞演员风格优劣的主要标尺。第二、中国古典舞是刚柔相济的艺术。
中国古典舞“刚柔动静统一”,动作讲究起伏迭宕、有动有静,在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之中穿插“亮相”,并以刚柔相济、具有韧性著称。这一特点使中国古典舞的动作与动作之间形成强烈对比和映衬,使之具有高度的含蓄性和想象力,并赋予舞蹈者的形体动作以言犹未尽的如诗的魅力。这种魅力在古典舞表演中主要体现在“劲头”上。
二、千手观音的艺术魅力
《千手观音》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与心灵的震撼,21个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得天衣无缝、美轮美奂。舞动时,犹如千手观音降临人世。因此《千手观音》得到了多方认可。第一、《千手观音》立意深远,弘扬了佛教崇尚慈悲为怀的情怀。
佛教典籍记载,千手观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舞蹈《千手观音》的立意是: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伸出一双手去帮助别人,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你。
第二、《千手观音》的舞姿动作,选用了中国古代敦煌彩塑的舞姿动态。
舞蹈演员身体在婀娜中呈现出S状的曲线体态,使女性的柔美和含蓄、流畅与优雅。虽是在舞台中流动的人体,但是那出胯、扭身、低头的三道弯的体态,柔中有韧,在时快时缓的动律中,有柔和的S形,也有直角的Z形,呈现出柔曼圆曲的韵律感,有着我国古代妇女腼腆含蓄,以及观音安详、端庄的味道。这种动态中,形成的线条美感,有着与中国绘画、雕刻所共同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千手观音》神形兼备。
在《千手观音》中,站在第一位的舞蹈演员 邰丽华 神态圣洁高雅,舞姿优美,像是整个舞蹈的灵魂。来自 湖北的邰丽华2岁时失聪,15岁时学习舞蹈,舞姿成了她心灵的语言。《千手观音》由邰丽华在队前静止模仿观音雕像,身后由数十名演员的手臂左右摆出不同高度的手臂姿态,在灯光的配合下,宛如一尊“金佛”屹立于舞台之中,惟妙惟肖。
第四、《千手观音》中灵动的手指,变幻莫测。
随着音乐节奏的变换,“观音”的左右手交替伸出,依次地抖动,舞蹈演员的金指在灯光中闪闪发亮,光芒四射,仿佛给泥菩萨赋予了人性,把千手变换的过程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以往静止的画面流动了起来,让人如幻如影,激动不已,无限美景尽收眼底。其舞蹈中段,一尊佛像,突变成无数的双人小千佛,双人舞姿造型的出现,小巧、灵活,与群像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给人以新异变化之美感时,也预示了“一颗爱心可化作千手,千万之手,又可汇成爱心颗颗”的希望。
总之,《千手观音》的成功离不开舞蹈本身传达或者演绎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优秀的、华美的内涵。从舞蹈《千手观音》中,看到了东方文化精神,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元典之美,那种温文尔雅、博爱人间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