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梅小学三班语文教案
红梅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三(2)班语文教案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重、难点:
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范读。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 傣(dǎi)族 景颇(pō)族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 摇晃(huàng)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3.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布置综合性学习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 2
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教学反思:
巧用体验,移情朗读。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刚开始,我用提问的形式问学生:“那些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学校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加上生活区域与时空和课文所写的内容有差距,因此对课文所写内容没有多少感受,所以朗读起来感情并没有真正表达出来。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感。
2、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图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直接板书课题,设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如: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和美句。
2、小组内互相认读生字新词和课文,正音并推荐组员。
3、展示交流:
⑴ 小组推荐代表认读新词比赛。
⑵ 小组开火车比赛。
⑶ “顺风耳”比赛。教师读词语,学生在词语表中指出这个词语。
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
1、根据设疑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学习。
2、全班交流,感悟课文:
如: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你从哪儿看出来?
课件演示整片蒲公英的景色,观看蒲公英。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再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
如:金色的草地怎么样?
⑴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课件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说此时兄弟俩的心情怎样?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假装”,然后加上动作让学生读一读。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用“有点像„„有点像„„还有的像„„”联系说话。
兄弟俩还会玩什么游戏?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你的声音来表示吧!有感情地读一、二自然段。
⑵ 草地会变颜色:
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出示填空题,同桌互相说说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
中午,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
傍晚,花朵又(),是()色的,草地就变成()色的。
学生上台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你知道这个秘密后,想对蒲公英说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摘蒲公英”游戏:把蒲公英状的生字卡片认读后,贴在黑板上,师读词语,指名学生上台取卡片,并领读2遍。这朵“蒲公英”就作为学生的奖励。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指名演一演:兄弟俩玩耍的情景。
4、指名述说草地变色的原因。
二、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
3、为什么说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你怎么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1、你心中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快画一画,与同学交流一下吧!
2、学生画画。
3、成果汇报。
四、写字指导
1、默读田字格中的生字,想象用什么办法记住。
2、全班交流。
3、教师着重指导“耍、绒、瓣、察、假”。
4、学生练习写字。
【课后反思】
挥洒想象和才情,《金色的草地》一文,以叙事为主,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4
强烈的。如何让孩子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课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当学生感受到草地的美并想在草地上玩耍的冲动时,让学生读读演演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随之我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此时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样一种情景?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3、爬天都峰
教学目标:
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重点、难点:
体会句子,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
2.怎样爬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
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写我和老爷爷。)
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告诉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挂”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吗?”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
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
4.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 5
爬。
②“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两个“一会儿”读出作者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
③“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还能表现出“我们”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谢”,通过讨论,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对“我”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这句话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气对老爷爷行为的影响。“居然”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我”由望峰生畏到坚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气来源于老爷爷的行为鼓舞。通过交流,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爸爸的话。
(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汲取”是什么意思?(吸取)
(2)爸爸说的话“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
(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3)爸爸为什么说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四、总结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把事情办好。
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一课主要讲了天都峰的高和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解决困难爬上天都峰的。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体会善于从别人身上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解决困难的道理。课堂上,我首先对生字和词语检查过关,然后就把重点放在朗读感悟上。这一课中我把朗读感悟重点放在了对天都峰的高和险上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的话语上面。这里重点说一直对于第二自然段的教学。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险上,我让学生多次朗读第二段,在读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的高;通过“挂”等词体会天都峰的陡。
4、槐乡的孩子
教学目标:
1、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3、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4、认识略读课文,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略读课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从而初步掌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回忆旧课,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连续学习了几篇有关课余生活的课文,体会到了课余生活有许多乐趣,请你说说从《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芭的草地》、《爬天都峰》三课分别体会到了什么乐趣?”(学生回忆交流)
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悟
1、简介课型
A、同学们,仔细观察课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B、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精读课文,如第1、2、3课;一种是略读课文,如第4课。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在编排上有什么不同? C、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仔细阅读导读提示很重要
2、导读提示。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指名读提示,交流并归纳出学习要求:(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自主读悟
自读。对照略读提示,轻声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请你多读几遍。边读边用笔画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地方作个记号。
4、交流收获
集体交流。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谈谈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让学生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引导学生体会到孩子们所得到的劳动的快乐。)
三、赏读课文,感悟理解
1、细读品悟。再读读课文并仔细想想,你觉得“槐乡的孩子真
!”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学生发表见解,全班交流。A、生:槐乡的孩子真懂事!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指生说)据生答出示句子: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指读—齐读)
B、生:槐乡的孩子真快乐!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指生说,余生适时补充)
(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这从对他们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从对他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写得欢快、轻松、活泼,一点也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感觉,也说明了孩子们的以苦为乐。)据生答相应出示句子:
a、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指读-----赛读—齐读)b、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指读—齐读)
„„
C、还有体会“槐乡的孩子真辛苦!”、“槐乡的孩子真勤劳!”、“槐乡的孩子真可爱!”
3、抒发感受。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如:“劳动最光荣!”、“幸福的生活靠双手去创造!”„„(同桌互说——指说)
4、赏读品味。
A、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关注比喻句、排比句、描写形象生动的句子,学会鉴赏等)
B、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热爱劳动,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四、课外延伸,拓展能力
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可以是参加公益劳动的,也可以是帮助家长做家务的。先想一想准备说哪方面的内容,再说说自己劳动的经过和感受。
板书设计:
懂事
槐乡的孩子
采摘槐米
快乐
劳动是快乐的
勤劳
辛苦
课后反思:
今天,我教学了《槐乡的孩子》这篇略读课文,也是学生学习、接触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说:本节课是我和学生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思考。因此,一节课下来,感想颇多。因为是自读课文,这篇课文我准备一个课时就完成,重点在让学生去感受课文,品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多彩的生活,快乐的生活。首先,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们回忆前面所学的三课给他们的感受,把几篇课文能紧密联系,孩子们也都能回答出来,深深的让我感受到,自己在前面几节课的功夫没有白下。然后,通过一个问题,引出课题并板书,与前面的文章进行对比,发现课题的不同,区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并再次观察略读课文的特点,发现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随之,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提示学习课文。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难点:
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会用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⑴ 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⑵ 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⑶ 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⑷ 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⑸ 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⑴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⑵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⑶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2、在上一课大家回忆介绍的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以下活动可参考:
⑴ 游戏娱乐活动,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老鹰捉小鸡”、扔沙包„„
⑵ 课余辅导训练,如: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球球训练„„
⑶ 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票门券;小饲养——饲养观赏鱼鸟;小种植——种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练习钢琴、小提琴„„
⑷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如: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外出打猪草,放牛放羊赶鸭、采集草药、收割庄稼„„
3、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
讨论明确在这篇文章里只须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可以借鉴本学期刚学过的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作范例。
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5、学生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6、各自修改,可放声朗读,想想词语用和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7、誊写作文。教师交代格式和字迹要求。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下几方面评议:
⑴ 是否扣住课余生活的某一活动、经历或某一方面写;
⑵ 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
⑶ 用词造句是否妥贴顺畅,能否反映出课余生活的情趣。
二、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三、修改誊写张贴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教学反思:
三年级时习作的起始阶段,其重要性可见非同一般。所以在教学之前举行了“我来夸一夸”时为了降低孩子写作的难度,在教学中学生的日记作为范例,可以增添孩子写作的兴趣,也使孩子除却对作文对惧怕心理,还可以让孩子撰写作文时“有路可寻”。从孩子对作文反馈来讲,学生能简单把事情叙述清楚,但写得生动的为数不多,特别是习作的格式,标点的使用上正确率有待提高。故我十分重视习作的讲评,批改讲评之后再让孩子把作文修改撰写,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万事开头难”之后定会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5、灰雀
学习目标
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
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四、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1、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又会到哪儿去找呢?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
2、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②“ 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指导朗读写列宁“喜爱灰雀” 的句子。
(二)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
请生讨论回答: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又是他放回来的。
1、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找一找。体会
(1)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那你能读好它吗?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为什么他不敢讲?他在害怕些什么?相机板书:占为己有 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的!”
①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②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板书:勇于改错的决心
(4)男孩为什么要先捉走后又放回这只灰雀呢?他对灰雀喜爱吗?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2、小结:
是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所以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又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
(三)列宁是怎样对待小朋友的呢?
1、找到课文中写列宁对待小朋友的句子小声地读一读,再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体会:(1)“小灰雀,你昨天到哪儿去了?”(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到哪儿去?鸟儿会回答吗)
各自练读第3-9自然段,细细体味列宁说这话的意思。
(2)揣摩“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这些话的心情和含义。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3)听到:小男孩说:“他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列宁此时此刻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带着你的体验来读读句子。
(4)所以列宁微笑着说,(生齐读---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就是这份深深的爱意打动了孩子的心,让他勇于改正错误,也就是这句不愿伤害小男孩自尊心的问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
2、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体验、升华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扩展延伸
1、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说说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个别交流。
五、课后作业: 收集名人故事
教后反思
《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重点介绍了这三只灰雀的样子,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灰雀的惹人喜爱,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列宁寻找灰雀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读了读列宁说的一系列话,并对每一句话进行了情感处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的那种着急、担心、惋惜的复杂心理,唤起学生的共鸣。然后,提问:那聪明的你们知道灰雀去哪了吗。请你来帮帮列宁的忙吧!
6、小摄影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
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回忆上节课归纳的问题。
三、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来,则照以下步骤进行)
1.读文想问题
a、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
b、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c、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
2.画句找答案
a、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b、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d、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3.读句知内容
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四、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五、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六、拓展活动
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板书:
6小摄影师
关怀、爱护
高尔基-------小摄影师
有礼貌
教学反思:
《小摄影师》一课时,通过有感情的读、绘声绘色地讲、设身处地地演等多种形式的理解体验,学生已深深感受到高尔基这样一位十分有声望的大作家,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同时也为小摄影师;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摄影机会(他忘记带胶卷了)而感到惋惜。我想,高尔基非常希望小男孩的愿望实现,他等了很长时间不见小男孩来,他就到外面打听小男孩的家在哪,然后让司机开车带他找到小男孩,拍了照片。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这一想法确有创造性,其他同学都在想小男孩的行为动向,可他却从高尔基的角度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结局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其一,高尔基的工作非常忙;其二,要找一个普通的、不知名的小男孩犹如大海里捞针。但这也体现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另 15
外,对深化主题--突出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爱,起了强化作用。整堂课上,学生由认识、思维到想象,由寻找、发现到创造,创新意识得到了开发,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教育者在日常教学中,在深入领会贯彻新课程精神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发挥孩子们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让创造的幼苗在如母爱般的呵护中茁壮成长。
7、奇怪的大石头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2、准备生字卡片。
3、准备冰山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⑴ 《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⑵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 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 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3、指导写字:
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复习切入,精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发现了我们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 学不倦。
2、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
⑴ 出示所有问题,指导朗读,你认为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⑵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石头)说说你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相机理解“孤零零”“严严实实”。
⑶ 分角色朗读(第一到第八自然段)3、观看录像,明白原理:
⑴ 有关巨石如何毫无痕迹来到故乡的这个疑惑一直困扰着李四光,二十年后他终于揭 开了其中的奥妙,你想知道吗?
⑵ 观看科普录象,演示冰川推动巨石的情景。
⑶ 情景再现:假如你是李四光,你来我们学校做有关“冰川移石”的科普讲座,你准 备怎么把这个知识讲清楚,现在请你整理好你的演讲稿。4、齐读课文。
二、交流感想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用“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 的句式说一说。
三、分组交流
四、课外拓展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 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奋斗计划:拟订一份奋斗计划,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这些伟大的人靠近。
教学反思
1、期望过高,合作学习没有实效。新课程理念当然是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当然也是由此发展而来的。而刚刚由低年级才走入中年级的孩子,合作学习的能力、方法都不具备,在合作学习中,给一些学生提供了偷懒的机会。2、教师的教学激情,教育机智问题。本课的教学,由于设计问题,学生的主动性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导致老师牵引过多。由此看来,开始的第一份教学设计是却适合三年级孩子的。由那块奇怪的大石头入手,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接着直接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体会李四光执着求索的精神。在教师努力创设的情境中,使孩子们受到一种感染,使他们对李四光产生一种崇拜的心理。这才是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意义所在。
8、我不能失信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教学反思:
我是设计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3.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4.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重点
1、进行口语交际。
2、积累名人名言。
3、了解成语故事内容。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第二课时(我的发现、读读背背)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1.齐读句子、体会。
2.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我会填、成语故事)
一、我会填
1、观察每一组形近字,发现规律,记住区分方法。
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二、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口语交际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包括口语交际和习作和我的发现等,我将其分成三节课授完,口语交际讲名人的故事,早在几天前我就给同学安排让同学准备,今天我组织同学以一个讲故事会的形式开展了此活动,由于同学的表达不是很流利每个同学讲的很费时间,为了使每个同学都有讲的机会,也为了使学习过程不因时间短促而受到影响,我在班里先挑了一个同学为大家作示范讲故事,王祥光讲了个董存瑞的故事,讲完后其他同学有意见的可以提也可以补充。然后分成十二个小组,每组四个人每个讲一个故事,其他同学听并补充,讲完后每个同学都说说自已听故事后的感受。同学们开始讲了,我在每组轮流进行指导,指导其带个表情等,最后要求同学小组公选出讲得最好的一个同学。在评选时各小组都能客观公正,只有一个小组成员互相对立,选优秀时意见各不相同也不能统一,选出以后当我在全班进行颁奖时有同学又开始反对,这时我以他们为例为同学讲了合作的重要性,为了警示,我将这小组的评奖资格取消。这样在小组里练习了口语。第 20
二节同学说一个身边的人的故事,不少同学都只是看到身边的小事什么借橡皮了等,不能突出故事中的人物,我想假如先让他们说说他们身边的英雄,给他们一个点的概念再放手可能会更好。接着,讲我的发现,发现三个句式的不同等同学掌握得较好。
9、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3、美读诗句,体会作者流露的感情,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点:品重点字词,反复吟诵,体会诗歌感情。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初步预习课文。2.教具与学具:录音机、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不仅仅是佳节,其实平日一景一物都能勾起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宋朝诗人叶绍翁所写的《夜书所见》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二、初读
1、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边读边思考诗的大意,划出不懂的字词。
3、释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悟情
诗人叶绍翁久居在外、归家不得,再读古诗,对照插图,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寂寞、难过这许许多多的思乡念亲的情感吗?
(一)一二句
1、萧萧是什么意思?(风声)这是秋风吹动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一起读:萧萧
2、萧萧梧叶送来了什么?“寒”给他组个词(寒冷)萧萧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读:萧萧梧叶送寒声)
3、拓展促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唐】李煜
这萧萧梧叶送来寒气逼人,让人感到——孤独、凄凉(读:萧萧梧叶送寒声)
4、这秋风,不仅吹动了落叶,还动了什么?读第二句。典故:“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容易理解,诗句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读:江上秋风动客情)
5、情感朗读一二句。
(二)、三四句:
1、理解: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2、学生想象孩童捉促织玩耍时那种天真无暇,快乐的情景。读——知有儿童挑促织
3、此时诗人看到这些情景,又会想什么呢?(自己童年时的伙伴。)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 21
有趣的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可是现在呢?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得我吗?再读—
4、一灯明:他看见的只有一盏灯,触景生情,多么孤单啊!(读:夜深篱落一灯明)
离开家乡,又这么孤单,你们想想,诗人除了想念自己的伙伴外,最想念谁?(父母、亲人)
5、情感朗读三四句
(三)吟诵
在这样的一个秋天的晚上,本应该和家人团聚,诗人却身处异乡,又看到萧萧桐叶、篱落一灯明,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种孤独、凄凉、思乡的感觉,一起来读——
四、拓展
1、无论在乡间还是身处繁华的都市,不同的人,不一样的处境,一样的是思乡情,齐读两首诗
2、明月千里寄相思,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出示《秋思》、《游子吟》、《长相思》、《秋风引》等,这些是老师从书籍、网络中查找到的。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再找一找,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我们来开个“九月九日诵诗会”。
五、作业
1、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2、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诗
引入新课 背李白的《静夜思》,说说诗人李白在这一首诗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思念家乡、亲人)
板书:思乡
念亲
唐朝另一位诗人叫王维,他跟李白同年出生,不仅擅长写诗,还精通书画音乐,他在17岁那年,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求学,也写过一首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齐读)
二、初读全诗
了解重阳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
2、正音:“为”这里应读“wéi”,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来。
3、释题:
重阳节:指名读,齐读书上注释,并指出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九月九日重阳节在我国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节日里人们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因为两个九意味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又叫老人节。
“茱萸”:(读书上注解)一种有香味的植物
“忆”即“思”,思念、想念;“山东”,陕西有座名山叫华山,华山以东有个地方叫蒲州,是诗人王维的老家;“兄弟”,此处的“兄弟”可以是王维的同胞兄弟,也可以是王维的 亲人,朋友。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王维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三、反复吟诵
体会孤独
(一)与诗题相对应的是哪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重阳节,说说我国其他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元宵节、元旦、春节
忆——思,兄弟——亲,每:每当;逢:遇着、碰到的意思;倍:更加,加倍
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人们无不兴高采烈、欢度节日,可诗人王维却发出了“倍思亲”的感叹,是什么原因使诗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如此深深地思念亲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看诗中哪些字眼点明了诗人“倍思亲”的原因。
(二)一二句:
1.“异乡”:他乡,李白离乡来到长安,长安对他来说就是“异乡” 2.“异客”:“陌生的客人”。李白小小年纪漂泊在外,独居他乡,身份是“异客”。
3.“独”:独自一人,还隐含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想象:当我们离开家,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可以打开电视,解解闷);想家的时候,(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跟亲人聊上几句);实在忍不住就(坐车,坐飞机回家)。
但是王维生活在古时候啊,没有电话,晚上也没有电视,该有多寂寞啊。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孤独、寂寞)
4.他15岁离开家乡,这种举目无亲的日子经过了两年。两年啊,七百多个日日夜夜,诗人没有哪一天不在思念着亲人们啊!然而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团员啊!此时诗人心中除了孤独还有什么?(有家不能回。难过)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难过)
5、年年重阳,今又重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心中的思乡之情就再也掩饰不住了,于是一发而不可抑制,作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佳句。(齐读)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古诗的一、二两句。
(三)三四两句:
1、王维的思乡情感犹如潮水般奔涌而出,此时此刻,他思绪万千,想到了什么?
2、想像两年前的与亲人共度重阳节的美好情景:
两年前的重阳节,给王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那温馨的一幕幕至今仍时时浮现,往昔的重阳节啊,我们兄弟曾经一起„„曾经一起„„曾经一起„„
思绪万千的王维,想起的又何止仅仅是兄弟呢!那年迈的父母啊,已双鬓斑白,他又何尝不是时时惦记,九九重阳又被称为老人节,可王维却无法伺奉左右,承欢膝下,此时此刻,他真想对双亲说:父母啊„„
3、家乡的亲人也在思念他,想像说话——
4、但如今却没人与他共度佳节,他只好孤身一人站在这高高的山上,远远地望着家乡,他心里该与多少伤心难过啊,读——
四、配乐诵读
深华情感
1、配乐读全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诗人王维仅仅是在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思念亲人吗?学生想象在不同的节日里诗人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五、背诵全诗,书写生字
1、背诵
2、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3、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
4、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叶绍翁
思乡
念亲
王维
孤独
寂寞
难过
教学反思:
这两节课学习的古诗,都是写出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同时在教学时也正是中秋节过后,学生对于过节的气氛,家人团聚的幸福感都有所体验,这样对于课堂的教学,23
体会当时诗人的心情就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这两首古诗的时候,课堂中我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诗意,加以引导。例如在教学第一首古诗《夜书所见》的时候,对于第一句诗句的教学,我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想想当时诗人所想,所感。课堂中通过我的教学语言,给学生创设情境,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一个人在外地的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会想到感觉很孤单,想家里的亲人等等,通过这样的想象很好的让学生体会了诗人当时写下这首诗时的感受,体会了诗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
10、风筝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等。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希望你们能喜欢。〔课件出示:谜面猜猜看,它是什么?〕你们了解风筝吗?(课件出示:资料袋)你们放过风筝吗?我们一起来说说放风筝的事吧。
2、自己放风筝很有趣,但是看别人放风筝也很有趣,刚才大家都说放过风筝,那么有谁做过风筝吗?
3、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件出示:第十课《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自学的时候,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刚才大家一起自学了的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课件出示:词语表中的词语)。
3、词语虽然不多,但有几个词语特别难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垂头丧气)这个词语特别难读。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4、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呀。你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吗?课文当中写道,同学们找风筝,找了一个下午都没有找到,所以大家只能垂头丧气。
5、还有一个词语(磨坊),一起来读一读。坊要读第二声,磨是个多音字,在这儿要读第四声。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6、磨坊就是磨面的房子(课件出示:磨坊图)。让我们再把这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7、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刚才你们自学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特别难读的句子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第三自然段的第二个句子特别难读。
我觉得“飞筝越飞越高……”这一句也非常难读(课件出示:“飞筝越飞越高……”)。
8、还有哪个句子你觉得比较难读?
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第五自然段的“我们垂头丧气地……白光”这个长句比较难读(课件出示:“我们垂头丧气地……白光”)。其中有:“垂头丧气,田埂,半沉半浮,半圈儿”这几个词语比较难读。
9、读得真不错,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课文连起来开火车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10、这篇课文非常长,但大家都读得很正确,说明大家在自学课文的时候很认真,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这回读的时候,请大家边读边想:(课件出示: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11、谁来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12、大家读课文很认真,课文就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样的顺序来写的。接下来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课件出示:找一找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分别是由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13、课文是怎样来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经过,以及当时我们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接下来我们还要来写生字呢。
三、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这些词语都是由我们要写的字组成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你能给生字扩词吗?
四、课堂巩固
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写生字,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各写两遍各组两个词,再把词语表中的词语抄写一遍。
五、课后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六、作业。
附板书设计 10 风筝
做风筝 ――→ 放风筝 ――→ 找风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悟课文,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变化。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心情的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件出示:第10课《风筝》)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呢?
3、说得非常清楚,课文的确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写的。
二、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你是从哪儿找到了这个答案?(第一自然段)
2、真好,你真会发现。(打出文字投影:“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师范读了这句话)
3、你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作者在童年的所有回忆当中情有独衷的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呢?(作者说那是“最大的快乐”。)你体会得真好,请你们自己练习读一读,读出作者对风筝的感情。(学生练习读,教师指名汇报,通过评价来进行感情朗读的指导)
5、这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因为我们发现,它还领起了下文。接下来的课文很自然地就记叙了作者他们做风筝和放风筝的情景。
6.、课件出示:你觉得作者在做风筝的过程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从哪儿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请你再一次默读课文,把你能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学生默读,进行标画,练习朗读,反馈交流)
7谁来给大家读一读你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句子。
8、(出示相关文字投影:“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你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把“精心”换一个词语吗?
9、我们(用心、认真、专心、一心一意)做着的是一只怎样的风筝呢?
10、你读书真细心。
11、课件出示:不是什么都不像吗?怎么又被称作“幸福鸟”呢?(因为在孩子们的眼里,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快乐的心情。)
12、看来,我们很容易被这样的一份纯真所感染,课件出示:那么孩子们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呢?(风筝寄托着他们的憧憬和希望;他们想让自己也跟着风筝飞上蓝天;我们知道人是没有翅膀的,根本不可能飞上天空。但是风筝可以,这也就是说,风筝可以完成孩子们的愿望。)
13、是呀,当我们脚踏大地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却可以像风筝一样飞翔在天空。对于每个人来说,这种心灵的自由与快乐都是最幸福的事情。
14、我注意到这一段当中还有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做个蝴蝶样的吧”,你觉得这句话可能是谁说的?
15、为什么作者没有注明是谁说的呢?(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是谁说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童年做风筝那美好的一幕已经清晰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一份美好与甜蜜再来读这一段〔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16、课件出示:你觉得作者在放风筝的过程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从哪儿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请你再一次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把你能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7、谁来汇报?
(1)课件出示:“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a、大家看文中的这个“翩”字,左边是个“扁”,右边是个羽毛的“羽”字,又扁又薄的羽毛飞起来会怎么样呢?你们通常用“翩翩起舞”这个词语形容什么?〔蝴蝶、孔雀)
b、在作者的眼中,那只什么也不像的风筝就像你们眼中的色彩斑斓的蝴蝶、孔雀一样翩翩起舞。请你再来读一读,感受风筝的飘逸和作者的情怀。
c、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他们究竟是带着怎样地语气或表情说的呢?你能想像得到吗?(惊奇、羡慕)
d、惊奇、羡慕,仅仅是因为我们把风筝放得高吗?你能否尝试着去理解一下它背后的意思。e、是呀,我们拥有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拥有着那个年龄段独有的天真和快乐,这怎能不让人羡慕呢?请你带着这份孩子们的快乐和村里人的羡慕再来读读这一句吧。
(2)课件出示:“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a、你读得很好,我感受到了风筝飞走时孩子们的焦急。
b、从早晨玩儿到下午,孩子们都不肯停下来,可见他们对风筝的什么?〔迷恋〕。
c、不过是一只很普通的风筝,然而当风筝飞走后却让作者和他的小伙伴怎么样?〔大惊失色、千呼万唤〕,从这两个成语足以看出他们对风筝的什么?(喜爱。)d、这里面谈到了“大惊失色”“千呼万唤”两个成语,分别该怎样理解呢?(板书:大惊失色,引导学生逐字理解。大:吃惊的程度 惊:吃惊 失:失去 色:颜色 大惊失色:表示因为吃惊而使得脸都变色了。)
e、我们再来看“千呼万唤”这个词语。(板书:千呼万唤)“千”和“万”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呼”和“唤”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千呼万唤”的意思就是——喊了很多遍。f、从中你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呢?〔着急〕
18、尽管我们千呼万唤,也没有留住风筝。还有谁在接下来的文字中也体会到作者对风筝喜爱呢?(课件出示:“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19、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怎样的风筝呢?(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寄托着我们憧憬和希望 的风筝; 为了那只被我们叫做“幸福鸟”的风筝; 为了那只承载着我们理想的风筝;为了那只装满了我们童年快乐的风筝。)"(教师在学生回答时课件出示: 希望 幸福 理想 快乐 童真)20、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寄托了我们这么丰富情感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出示课件:课文的最后一段:“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21、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但是这些孩子一定可以找到的是——(课件出示:希望、幸福、理想、快乐和童真。)
2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
三、拓展升华
1、小小的一只风筝,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不管是做风筝,放风筝,还是找风筝,孩子们的心里都充满着憧憬和快乐。相信你们一定很喜欢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课文吧〔课件出示:课文朗读〕。你们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把它勾画下来吧。
2、谁来读读自己抄写的句子。
3、同学们,古人留下许多写风筝的古诗,想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村居》,清·高鼎;《放断鹞》,杨韫华……)
4、同学们,一只小小的风筝唤起了我们诸多的情感。其实不光是高鼎、杨韫华、贾平凹写到了风筝,还有很多艺术作品都是跟风筝有关的。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首歌,歌名叫做《三月三》,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和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这篇课文的内容非常相近,现在请你来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三月三》歌曲〕。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五、总结
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大家一定也像课文里的孩子一样喜欢风筝吧。我想: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美好的心,一颗憧憬心,在风筝身上放飞我们的希望和理想吧!
六、作业。
附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 ―― → 憧憬、希望 放风筝 ――→ 快活、拼命地奔跑
找风筝 ―― →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
教学反思
《风筝》一文是贾平凹先生写的,是一篇极富儿童气息,充满情趣的文章。这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二篇课文,与其同组的是《古诗两首》、《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以及单元练习。《风筝》一文围绕风筝叙述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详细地描写了孩子们的动作、神态、心情,做风筝时满怀憧憬和希望,即便做出的风筝并不精美,仍满心欢喜,高兴地称它为“幸福鸟”;做好了风筝,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放飞风筝,他们快乐的喊叫,从早晨到下午,情绪高涨,兴味浓厚;可是忽然来了一阵风,无情地将风筝吹断,这可急坏了孩子们,他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想唤回断线的风筝,可是努力无效,风筝倏地飞得无影无踪;孩子们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自己心爱的风筝,于是开始苦苦追寻,他们愿意找遍每个角落……多么可爱的一群孩子,多么自由、快乐的生活。文章正是因为这份感情深深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三年级的孩子品读课文,极其容易与主人公一起憧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
在教学分析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要让同样的情一起飞,让孩子们披文入情,同时抓住重点词句的体会,让孩子们感悟,学会把事写具体,把自己的情感变化描述清楚。因此教学设计时,我抓住两条线,一是课文写了与风筝相关的几件事(几个情景),二是课文怎么写孩子的动作和心情的,通过两条主线的品析,让孩子感悟文本中的感情变化。
11、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知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理解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
3、查阅资料,生活积累,结合课外知识训练口语表达。
情感:
读懂课文内容,感悟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能力:
1、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初步培养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训练学生查阅资料,生活积累,培养搜集、整理、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积累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一起伴着绵绵的秋雨走进这快乐的课堂,今天我们就学习《秋天的雨》。
2.齐读课题。(板书:秋天的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1)同位互相指读生字:同桌之间互相用手指着双线格里的8个生字读一读,看谁读 28
得准、记得牢。
(2)集体反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重点强调“钥匙、菠萝、扇”的读音。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2.指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一个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
(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说一说,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
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准备过冬,是不是?你们除了这些还看到什么了?(银杏树、枫树、柳树、柿子、橘子。)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感悟“五彩缤纷”。
(1)学生默读课文,寻找描写的颜色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描写颜色的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2)美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
自己小声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美美地多读几遍。
2.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
(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去词体会。
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
(“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3)指导朗读。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
(4)看录像,感悟“五彩缤纷”。]
小朋友们,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边看,一边读出它的美丽吧。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学生根据画面读相关文字。)
(5)美读全段。
3.体会“气味的香甜”。
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板书:藏着气味)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4.表演朗读。
(1)熟读课文。通过表演入情入境,以演促读。
咱们就来把小动物和植物们是怎样准备过冬的演一演,怎么样?
(2)师生互动演一演。
(3)指导朗读。
这么快乐的景象,就让我们来快乐地读一读吧。放开声音读出你的快乐,自己读自己的。
四、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小结。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板书:钥匙)
2.拓展。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欢乐„„)
3.积累背诵。
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就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是段落读一读,背一背吧。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选择你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并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3.用你手中的画笔为你喜欢的课文内容设计一幅图画。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五彩缤纷
藏着气味
吹起喇叭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课文语言的优美,而我的教学过程也遵照这一点,让学生自已读并展示自已最喜欢的部分,学生读的激情越来越高,一个个抒发着自已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备课时,我曾想过,能不能让学生也来模仿说说类似的句式呢?实际上这是对学生语言能力创造的一个举措。但后来一思索,学生能说出很多个比喻句,但绝对不能说出意境如此优美的句子,万一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现象,那就不好了。想想还是不要这个环节吧。实际上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是不可预见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放开手来,相信学生能行,这样的课堂才是活的。总之,备课时总觉得已考虑全面,课后却总是留下诸多遗憾。只能待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完善。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难点: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续写诗文。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 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哦,你能用你的朗读 30
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 蟋蟀在唱着“蠷蠷”。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他们在说。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唦„„”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 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 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 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 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闻闻,秋的味道————
教学反思:
上《听听秋的声音》时,实在也巧的很,我写完课题,窗外正好吹过一阵风,"唰啦啦!"这纯自然的音乐激活了我的心。我惊喜地喊:"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风吹落叶""风声„„"调皮的同学站起来喊:"秋的声音!"一个有趣生动的导言就自然地生成了„„
学生们是闭着眼听完我的范读的。这首小诗打开了他们思路,竟使有的学生听到花开的"啪嗒"声,农民丰收割稻的"唰啦"声„„惊喜在秋之声中,不断涌现„„它们时而在窗外寻找秋天的影子,时而闭上眼回忆自己海边的、山里的童年„„感谢上帝!我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童年比我的童年更加色彩斑澜„„看来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窗外已有满眼秋色,又何须我苍白的语言„„
下课了,还有许多孩子围着我讲秋天„„突然,一个学生很认真地问我:"老师,秋天为什么不和我们玩儿一下再走呢?"她大概还在想课上的那个"秋天为何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问题吧!我笑了一下说:"她已经和你玩过了。只不过你没注意„„比如它‘呼’地一下摸了你的脸,‘唰’地一下又碰了你的耳朵。"他开心地笑了。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4、通过“我的发现”学习,引导发现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组成新 词,意思更加丰富,从中进行词语的积累,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5、通过“读读背背”和填空,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6、通过“趣味语文”,感受语文的趣味性。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教学理念:
1、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发现规律,并将其运用到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使学生爱学、会 学。
2、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3、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教学准备:
将“我的发现”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制成课件,什么颜色字就呈现什么颜色。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
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
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第二课时
习作:
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
写前指导
1.请同学们把画展示给同桌看,并说说画上的内容。
要求:说话完整、清楚,尽量用上好词
2.抽生上台展示、交流,评价。
3.交流好词好句。
写作
1.根据自己的画和描述写一段话。要求:事情叙述清楚、完整,语句通顺,用上了好词。
2.同桌相互交流所写的,并相互提出意见。
3.自行修改
交流、欣赏
1.抽生上台读,大家评价
2.佳作欣赏,大家点评写得好的地方。
3.自己再次修改。
4.把话读给你喜欢的同学或老师听。课堂检测 1.誊写
2.家长写出评价。
3.把画和话贴在教室的墙上
第三课时
引导学习我的发现、竞赛
1、教师引趣:汉语的构词方式非常奇妙。这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词语,看 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先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扫清字音的障碍。
3、学生观察发现。
4、小组交流。
5、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只要有可取之处就给予肯定。
6、教师小结规律。
7、扩展
(1)对黄、红、绿、蓝这四种颜色继续扩展。(提示:可以查字典或找资料、上网)(2)对其他颜色进行扩展,如:紫、黑、白等。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1)回忆曾经学过的对对子,背一背。
(2)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男女对、师生对、同桌对、小组对等。
(3)引导发现哪些词语是相对的。(4)说说读后的感受。
(5)自己动脑编对子,可以小组合作编。(6)互相交流展示,评一评谁的编得好。
2、我会填
(1)自己先试着填一填,看看会填吗。(2)小组间交流,教师巡视发现。(3)全班交流。(教师提示:注意词语搭配的多样性。)(4)比一比,看谁说得多。趣味语文
1、绕口令比赛。
(1)教师引言:下面我们开展一次绕口令比赛,比赛的要求是看谁的口令绕得最快。(2)给学生一定的自读时间,让学后读准、读熟并背出。(3)在小组里先进行比试,选出一至二名最佳选手。(4)各组推出的选手上台开展绕口令比赛。(5)评比后授奖。
2、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课余搜集绕口令,并进行交流。课后作业
利用课后的时间画一幅关于秋天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天对地,与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教学反思:
一、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想象思维、说话能力。指导学生的看图时先出示美丽的秋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观察;先中间后四周;从整体到部分等顺序观察。再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有条理说话。
二、启发学生边看边想:培养想象力。
在学生能安书序看图,抓住景物的特点叙述后引导学生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即把无声的画面变成有声,如想象“大雁边飞边说什么?”把静止的画面变成活动的画面,如想象一阵秋风吹过,稻田、玉米、高粱等会发生什么变化?农民伯伯收割庄稼的动作、语言等,丰富画面的内容,让学生的习作有声有色。
三、充分引导,加强说写的能力。
在学生看清楚图意,回答有关问题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把了解到的内容清楚,并准确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先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我运用“看谁说得好。”等带有鼓励性质的话激发学生说话。具体分三个步骤进行训练,一是让基础好的学生分别上台说说,说时要根据老师提示的问题边看图、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旁启发,学生说完图意是与否、好与差,老师给予肯定、纠正或补充。二是让学生同桌之间或小组互说互听,这时老师要注意巡回了解,并参加到中下生这里去活动,以便具体指导。三是指引让优生把整幅图的具体内容有条理地说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讲得更完整,更有条理,这样的效果我觉得更佳。
13、花钟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怒、暮、燥”等8个生字,会写“斗、艳、内”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三、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
2.收集文中所及到的花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了课题以后,心中有什么问题吗? 2.一位植物学家按一定的原理将各种花种在一起,制成了花的时钟,并根据花的开放来判断时间,他的这种做法奇妙吗?你想不想知道这位植物学家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制作的这个花钟呢?让我们走进花钟这篇课文,来一起揭示其中的奥秘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型。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词语卡,全班认读,正音。b.小组互动,“我说你猜”,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C.当当小老师:你发现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错,请你做回小老师提醒提醒大家。
三、通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第一段:归纳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的现象。第二段:揭示了不同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段:植物学家根据这一现象的巧妙运用。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新词卡片。2.听写生字新词。
二、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2.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a.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归纳现象
读一读: 你发现了一个什么有趣的现象 填一填:牵牛花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
薇
睡
莲
万瘦菊
烟草花
月光花
昙
花
议一议:作者用不同的句式来描述花的开放,这样的方法好吗? 赏一赏:将收集的文中几种花盛开的图片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品一品: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感悟它的美。b.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揭示原因
细读课文,思考: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小组交流::通过读书,你找到了答案了吗?
集体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开花不同的原因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揭示原因: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联系。C.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花钟制作的巧妙
回顾全文,说说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做法妙在哪里? 齐读课文,读出对修建奇妙花钟的赞叹。3.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三、交流感想:
你从这位植物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课外扩展:
1.自制花钟。学习花钟的方法,仔细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它们开花的时间,按它们开花时间的先后顺序,把植物的名称记录在自画的钟面上。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些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2.根据学校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观察,并记录好观察日记,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教学反思:
《花钟》一文,课文的第一段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各种花儿开放的美丽形态。我通过精美的课件,丰富生动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的境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教学第一段中,我的精心预设,使课堂精彩纷呈。我在备课时,对课堂时间的安排,课堂的话题范围,课堂的节奏与进度,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都应该在课前进行必要的预期。因为真正平等的对话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挑战。我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对各种花的特点(包括花的外形、颜色、香味等)了如指掌,同时又深深陶醉于文中优美的文字,正因为对教材有如此透彻的理解,才会对文本有独到的解读。使学生头脑中对花的表象更加丰富、完整。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2、从学生角度出发,精心做好生本预设。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预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兴趣学;预设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预设学生学习路上生成的个性化体验,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望。
《蜜蜂》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读写生字、新词,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四、教学时数: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
实验?结果怎样?。
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b.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作者做事严谨。c.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板书设计:
14蜜蜂 捉
做记号 做事严谨 实验 放 实事求是
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本课近反义词很多,需重点掌握。本课列出一些问题可让学生通过默读自学解决,如: 课文讲了作者做了一个什么实验?结论是怎样的?怎么做的?列出实验步骤。我结合作业练习中的步骤让学生填写:1.确定课题,2.试验准备,3.开始实验,4.观察记录,5.收获结论。值得一提的是,语文书中出现一个大错误:资料袋中蜜蜂的“圆舞”应为“八字舞”或“摆尾舞”,资料袋中的摆尾舞应为“圆舞”。印刷错了,可见,编书的人对于这个科学常识还不太了解。
玩出了名堂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
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3.词语卡片。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 与“阅”、“闭”,“腿” 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39
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板书设计: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教学反思: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玩出了名堂》时,我是这样谈话导入的:
(1)同学们,你们爱玩吗?平时都玩些什么呢?爸爸、妈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2)玩耍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的行为,你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关玩的有趣的故事,(课件:玩出了名堂)
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名堂是什么意思?谁玩出了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
16、找骆驼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
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幻灯片出示)边说边猜:它是一种动物,寿命可达50年,体毛一般是褐色的,也有浅黄色、灰白等色型。它的胃里要水囊,能贮存很多水;它有双峰驼和单峰驼两种,驼峰里储存一百多千克脂肪,必要时可以转变成水的能量,它可以在沙漠里一连三四十天不吃不喝,适于长途跋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看看这节课需要我们解决沙漠问题?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段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默读课文,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5、从哪些地方找到的?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理解“是的”、“不错”、“对极了”的表达的好处,理解“忿忿”,指导有感情朗读。
6、那么老人有没有看到骆驼呢?为什么对商人走失的骆驼这样清楚?读第十自然段。出示: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填表
7、汇报。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指读第十自然段,理解“不紧不慢”。
8、说一说,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商人找到骆驼了吗?他是怎么找到的?
三、想象说话
1、老人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现在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如果你是这位商人,在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
2、你还想对谁说?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的重难点也解决了。我利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商人和老人的心情,学生也明白了要学习老人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但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我太放松,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而且太死板,不灵活,随机应变能力不足。到最后我做总结时,没有让学生说自己的收获,而是自己一带而过,如果让学生再说说学习这节课的收获,我想效果会更好的。
语文园地四
一、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自主发现:能主动发现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一首农谚歌谣,读读认认关于人体器官的三行词语。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鲁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图书馆`上网等收集更多的资料。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发现,课上与同学交流,能主动发现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观察中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如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写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写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这段时间,你都作了哪些观察?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
二、小组交流
要求: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探讨自然的奥秘。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说的同学要把自己的发现说得清楚、内容要具体;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
三、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四、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发现真多、真神奇!看来只要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特别是我们班有的同学不愿意开动脑筋的,学了这一课希望你们也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写一则观察日记
一、引入。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同学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也许你有更多的发现要想说,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来写一则观察日记。
二、学生讨论交流:
1、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2、提示: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
3、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要把内容说具体)
4、同学间互相评价、补充。
5、针对学生的说,教师作指导。
三、学生练习写日记。
1、明确日记的格式。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3、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4、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5、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6、再次修改,大声读一读。
7、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
四、课堂检测
()
()
()()
()()肩
膀
手
臂
胸
膛
腹
部
肠
胃
五、课后作业
把日积月累读熟、背过。
六、板书设计 探索
发现
主题学习丛书《奇趣的发现》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说说 42
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而“宽带网”中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可见本组教材是紧扣细心观察这一专题,教学中我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我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拓展。通过本组教学,达到了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17、孔子拜师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孔子及老子的课件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好,从这节课起我们就要学习第五组课文了,通过第五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篇课文(出示课件:《孔子拜师》)。你们了解孔子吗?(出示课件:资料袋)
2、说说你从资料袋里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同学们了解的可真不少。下面我们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出示课件:自学要求。)
2、刚才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同学们请看一看生字(出示课件:会认的字),我们一起来认读。
3、(出示课件:会认的字组成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认读。
4、谁来说说你刚才都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纳闷:就是心里不明白,有一点奇怪。毫无保留:是一点也不保留,课文里讲了老子把学问一点也不保留地传授给孔子。佩服:课文里说,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很高,人们很佩服他们。他们很了不起。)
5、课文里面讲孔子佩服老子,那么你们佩服谁呢?
6、那有什么词语不懂的吗?(出示课件:词意)
7、同学们,你们一定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那就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的意思吧。
8、刚才我们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9、看来同学们都把课文读正确了,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欣赏课文朗读,边读边想:(出示课件:孔子拜谁为师?去什么地方拜师?然后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 43
示课件:课文朗读)
11、谁来说说孔子拜谁为师,到哪里去拜师?
12、说得很清楚,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看看孔子是怎么拜师的?
三、课堂练习
现在我们先来练习写字。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生字组成的词语。(出示课件:带生字的词语:闻名,风尘仆仆,纳闷,孔丘,迎候,等候,止境,传授,品行。)
1、(出示课件: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出示课件:田字格里的生字)我们再来看看田字格里的生字,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写错,哪些生字不容易写美观?(出示课件:写字指导)
2、同学们,让我们写生字吧。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写两遍。
四、课后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课文里的生字,还读会了课文,课后的时候,请同学们把词语表中的词语抄写一遍,还要把课文多读几遍。
五、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好,通过让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这了课文的生字新词,知道了孔子是到洛阳拜老子为师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出示课件:课题)
二、动情朗读,文中寻美
1、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课文,想一想(出示课件: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个故事的?)
2、谁来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先写孔子为什么拜师,然后写孔子是怎样拜师的。最后写人们佩服老子和孔子的为人,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3、“品行”是什么意思?(品德和行为。)
4、孔子和老子有怎么样的品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他们的品行。
5、谁来说说孔子和老子有什么品行?(好学)
6、“渊博”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知识丰富)
7、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就去拜老子为师,想学到更多的知识,让自己的知识更加渊博。从孔子为什么拜师,我们体会到了他的好学的品行。
三、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吧。(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
2、读得很好,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孔子十分好学呀?(出示课件:“曲阜到洛阳……才到洛阳……终于走到了洛阳”)
3、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4、孔子从曲阜走到洛阳,容易吗?
5、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出来呢?(“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体会到孔子走到洛阳非常不容易。餐就是吃饭的意思,宿就是睡觉的意思,风餐露宿就是说吃不好,睡不好,说明孔子在去洛阳的途中非常艰苦。“日夜兼程”这个词知道了从曲阜到洛阳很远,孔子要不分白天黑夜的赶路,十分辛苦。从 “终于”这个词也体会到孔子走了很长时间。)
6、孔子为了拜师,不怕辛苦,多么好学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7、还有写孔子好学的句子吗?(“从此……”,也说明了孔子很好学。“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也说明孔子很好学。)
8、(出示课件:“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能够联系实际来说一说?)
9、对,我们都要不断地去学习。
10、请同学们把课文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和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感受孔子的好学。(出示课件:课文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和第三自然段)
11、读得真投入,除了好学,孔子还有什么品行?(很有礼貌)老子呢?(很谦虚有礼)
12、“迎候”和“等候”有什么区别吗?(等候迎接)
13、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谦虚有礼的人。还有吗?(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孔子,这是一位多么好的师呀。)
13、是的,孔子的好学,老子的乐教,以及他们谦虚好学的品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4、同学们,请我们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一起来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15、孔子和老子知识渊博,谦虚有礼,难怪作者最后说(出示课件:“人们佩服……”)
四、总结拓展,明理导行
1、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同学们,请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谁来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发。(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还是那么好学,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怕辛苦的人,才能学到更多的学问;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要向孔子一样谦虚,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3、说得真有道理,同学们,这篇课文还有很多写得很好的句子,请同学们把这些句子画下来,再抄一抄。
4、谁能把自己抄的句子读一读?
5、现在我们来谈谈你对孔子和老子的印象吧!(出示课件: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6、同学们,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说过的一些话对后人影响很深,(出示课件:孔子的名言)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文孔子的名言。
7、读得真好,同学们,孔子的许多言行被他的学生记录下,编成《论语》。《论语》这本书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还有很多传统文化,下面我们一起阅读综合性学习内容。(出示课件:综合性学习内容)
8、读了这段话,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了解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好好开展这次活动。建议大家开展一个交流会,每一个小组把自己的成果在交流会上展示。)
9、那么可以用什么来展示呢?(展示手抄报,照片,„„)
10、多好的建议呀。相信你们在这次活动中,一定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五、(出示课件:作业超市)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
拜
孔子————老子 学生
老师
好学
乐教
谦虚有礼 知识渊博
教学反思:
《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比较简单,只要让学生从读悟中理解孔子与老子的优良品质。本文我采用了变序的方法进行教学,先从课文的最后一句入手进行解决,让学生先了解孔子与老子的品行,然后让学生根据概括出来的到课文中去找出有关的语句进行理解。不过我在理解课文时,为学习课文作了一个铺垫,从复习入手,针对前一节课出现的容易出错的进行复习,其二是让学生找近义词,为下面的词语区别作好铺垫。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读书符号 45
进行学习,如找反映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行的用“__”划出有关句子,找反映老子尊重他人、诲人不倦的句子用“﹋﹋”划出有关句子,而且找到相关句子进行品读、齐读,读悟介乎尚可,但是整堂课下来,发现在教学时方法较单一,读得还不够充分,在区分“等候与迎候”时,还只停留在了表面,不够深入,有点走过场的味道,在概括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质时,有点牵强,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还是不够的,教师过于草率地解释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环节有些拖沓,时间显得较仓促,以至于没有时间进行分角色朗读了。这些不足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引起注意。
18、盘古开天地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
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②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
②过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③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④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初读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
②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③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
④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②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③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把抓语言积累,重表达运用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首先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文中角色,透过语言文字体味盘古开天地的艰难和辛苦。积累词语。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了:抡、猛劈、慢慢、缓缓、顶、蹬等词语。其次是通过朗读感悟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是一组排比句,学生要积累的是表达的方法。最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走出文本,将课堂的积累,运用于表达之中。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讲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19、赵州桥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桥。教师板书:赵州桥
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样子、地方、什么时间、设计者、材料)
二、自读课文
1、带着问题读课文。
(1)读准字音、句子。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
3、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读新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名评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
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怎样分段?
(三)3、学生可同桌交流。
4、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四、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五、指导书写
1、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
2、师范些,生练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学生默读、勾画。
(2)出示赵州桥图,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A、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指名读。
B、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指名读。
C、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结合练习:用“既„„又„„.”造句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赵州桥还有什么特点?指名读第3段。
A、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B、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
仿照课文写句子。
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C、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后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如果把最后一句调到前面去,请同学读一读是否可以?这里的写作手法是“先总后分”。
三、结尾升华
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课文是怎样夸它的?指名读。
你们想夸一夸他们吗?(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
2、带着这种感受自由再读课文。
四、指导背诵
你喜欢那一段?能试着背一背吗?
五、课后拓展
除了赵州桥外,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古建筑?
板书设计: 赵州桥
世界闻名
雄伟、坚固、美观
智慧 才干 历史遗产
课后反思:
近期以来一直在练习分段,学生的能力大有提高,对于这一类较简单的段落结构能正确判断。有了分段的基础,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许多,过渡句是可以找出来的,但是很多孩子还是没有掌握它的作用,又进行了指导。仿写“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子,学生的思维还是不够活跃,写得较简单,但是结构基本正确.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揭题解题。
1、师:这一单元我们已轻轻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座了不起的古代建筑。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什么叫“名扬中外”?
2、(课件欣赏)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这幅画叫什么名字?你对他有多少了解?(生自由交流与习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师:课文将怎样向我们介绍这幅古画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自由地读课文,指名交流。
2、指名分段读文,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
三、精读课文。
1、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吧。
2、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3、自由读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那些内容?简单地标注在文字旁边。
4、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5、朗读课文第5小节。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 50
第二篇:红梅小学三班下期班队计划
红梅小学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三年级(2)班·班、队工作计划
班主任:彭安国20130305 本学期班队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引领少先队员们争当四好少年,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学会做人”为育人目标,不断探索教育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班级的教育教学的完善和发展,现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特拟定如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现共有53位学生,其中女生28人。其中大部分学生平时上课都比较认真。学生们平时活泼好动,具有爱集体,爱劳动,团结友爱等特点。但也有一些同学上课不敢大胆发言,学习主动性不强,贪玩又粗心,再加上父母的娇生惯养,因此学生的自觉性差,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应该加强班干部的管理力度,以班长为核心,以副班长为代表起带头作用,以各组组长为首带领全班同学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并开展一些活动帮助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开展以“一帮一,多帮一”等活动,让他们把学习成绩提上去。
二、班级工作奋斗目标
1、加强班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有效推行学生自主管理的实验与研究,定期举行经验交流活动。
2、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的培养。
3、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专注积极,生活中整洁勤劳,充满自信,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4、深化“开放办学”,加强家校沟通与联系,引导家长全面参与学校教育教学与常规管理活动,全面实施学生走进社会系列实践活动,形成走进社会系列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展好亲子共成长家长开课活动,继续评选“五好家长”,促进家校有效沟通。
5.加强安全法制教育,组织好安全应急演练与安全教育,构建平安校园。
6.深化 “八类特殊学生群体”帮扶与 “五个一”工程。
7.实施以“诵读经典,践行国学精华”为主题的小公民自主养成教育,结合节假日设计开展好月主题教育,组织参加学校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礼仪规范月等教育活动。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教育,搞好学生纪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行学习方法科学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3、充分利用少先队这个有力的组织,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转化学困生,促进良好的班风形成,把这一点作为重点来抓。
5、争创一个安全无事故的班集体。
四、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班队建设,狠抓落实班风建设。
1、加强全班的德育,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树立公德意识,注意安全教育,多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在平时多鼓励他们去参加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树立我为班级服务光荣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一种“人人爱班,人人管理”的现象,人人争做班级小主人。
2、培养班上学生良好的纪律,小学生好动,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我将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好好整顿班级的纪律,保证能将教学任务顺利地进行,在课堂上,尽是使用赞扬的语言,树立孩子较强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班风,争取人人都能做到课堂上遵守纪律,下课后不打闹、不吵架、不打架。平时,多与其他任课教师多沟通、联系,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同任课教师联合起来一齐进行教育,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3、培养班干部。本学期改变以往让优生当值日班长,全班同学轮流来担任值日班长,要求他们将部分方面工作情况向班长汇报,班长做好记录,存在的问题一起商量,可以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就报告老师,由老师处理。每天班长向老师汇报当天班上发生的事情,并要求班干部要发挥模范作用,与老师一
起把班级管理好。
4、充分发挥少先队这个有力的组织来加强班队建设。培养他们热爱组织的情感,并处处以少先队员光荣称号严格要求自己,为同学们树立榜样,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使他们朝着团结、向上的方向发展,以促文明班级形成。
5、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优秀班级”评比活动,针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加以评比,并定期评出“先进个人”“先进小组”。由于学生好胜心强,这样就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进取之心。
6、按时开展晨会、班会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以及班上存在的问题,并选择有意义的主题,开展各式各样的少先队活动,强化班集体观念。
(二)、做好“开放办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
1、教学中,要始终把素质教育贯彻到教学过程上来,注意学生的层次,既要培养优生,又要考虑学困生,着重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于补缺补漏,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能力,做到活学活用。
2、尽力挖掘学生的课外兴趣,并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开展好“开放办学”活动,与家长沟通好,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工作,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
3、善于发现闪光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闪光点。作为班主任要了解他们,发掘他们心灵中的火花,给他们闪光的机会。如在课堂上多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做练习时,把较简单的题目留给学困生做,使他们感受到“我也能回答”、“老师也重视我”。
4、开展“一帮一”活动,鼓励优生帮助学困生,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三)、认真做好家访工作
1、学期初,对部分同学进行家访(或电话家访),了解他们寒假在家表现,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期中考后进行一次全面家访,向家长汇报半个学期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期末再进行一次家访,特别情况的,还要及时地重点家访。
2、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家访后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信息,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要让家长多关心自己的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与教师配合,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适当的态度来改变学生不好的思想、行为习惯等。
(四)、提高法制意识,抓好消防、交通、防火安全意识。
1、利用班队会、晨会实时提高学生的交通、防火安全意识。
2、教育学生不随便到危险地方玩。
3、适时进行法制教育,严禁学生打架,玩火等不良行为习惯。
(五)继续实施小公民自主养成教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1)继续开展诵读、践行《弟子规》活动,填写收交《弟子规》践行记录表,继续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教育和引导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践行《弟子规》中的做人处事规范,逐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2)结合传统节假日开展灵动而多样的月主题教育,二月份参加校行为规范月,三月份 “读书节”活动,四月 “体育节”活动,五月份 “文化艺术节”,六月份“科技节”等集中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六)常规工作
1.根据月主题每两个月出一期黑板报。
3.每周一次班队会和安全教育课。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感悟(范红梅)
教 学 感 悟
南八家中心校
范 红 梅
2010年6月4日
教 学 感 悟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
因此,新课程中的教学,我们首先就应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如何体现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杨氏之子》这篇课文时,我特别引导这生感受文中语言的幽默感和杨氏之子的机智。学生非常感兴趣,同时还排演了课本剧,学生表演得有模有样,教学效果非常好。在学习《伯牙绝弦》时,课前我请学生收集了关的的在班级里讲一讲,为学习课文作引子,激发学生兴趣。上课时播放了乐曲“高山流水”,用音乐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想象伯牙和子期相识并体会他们真挚的友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学完课文后的感受。这样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兴趣,陶冶了情操。总之,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恰当而富有启发性地提问,创造条件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感觉情感,这样学生就会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其次要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充分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要学会让语文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再者要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让他们要学会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还要学会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课文中学到的一些优美的词句可以适当地用于自己的写作中,为文章润色添彩。其实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还要给学生一个“创新的课堂”。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如在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个句子的意思时,由课文本身的内容引用辩题——“人类能否移居别的星球?”围绕这个问题,学生自由结合,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通过辩论,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指望破坏地球之后移居到其他星球“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同时,还丰富了 他们课外的天文地理知识。这种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允许学生下位,走动,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
还要有一个“自学能力的课堂”。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对信息能够独立选择吸收、储存应用的能力,小学生自学能力是在教师有目的的培养下逐步发展的。究竟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1、“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离开教师的“引”是不可能的。就拿数学来说吧,“引”的方法一般为这么几种。一是教师的启发性语言。二是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自学思考题,使学生有自学的兴趣进入自学的境地。
2、“放”,要想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课堂教学要大胆地放。这就涉及到一个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的问题,如果你相信学生能学好,你就不会讲到底。因些,课堂教学上的放,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基础,否则,就束缚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发展。
3、“活”,课堂教学大胆放了,学生的思维便能逐步“活”起来。要想培养自学的能力,课堂上要证学生多质疑问难,相互讨论,多搞发散性的思给训练。把小学生的思维搞活了,使他们在每个问题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是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的目的。
南八家中心校 范 红 梅
第四篇:小学五年级三班安全教育教案
六年级二班班级安全工作计划
(2013 –2014)
班主任:赵娟
新学年第一学期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结合创建平安学校,构建和谐校园,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努力创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结合本班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一、学生的知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学期六年级共有69个学生,其中男生41人,女生28人。我班学生主要是租住在陈家沟村附近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周边人员密集,车辆多车速快,道路狭窄,给学生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较差。
二、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内容:
内容主要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用电安全、体育运动安全、网络安全、劳动和日常生活安全(含防骗、防溺水、防雷等)、禁毒、校园安全、集体活动安全等。
三、措施:黑板报、班会、综合实践课、晨会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本期安全教育工作将采取以下措施:
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每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还要做好上学、放学在校门口接送学生的日常工作。
2、防溺水教育,天气渐渐转暖入夏,因此仍然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3、防触电的教育,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在使用大功率的电器设备,如电磁炉、电烤炉等。因此要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4、防食物中毒的教育,经常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5、预防传染病的教育,初春的气候忽冷忽热,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比如流感、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因此,加强学生预防冬季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6、认真检查学生的活动场所,一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如学生的桌椅是否稳固,有没有钉子。
7、在校园里禁止学生喝自来水,要求学生从家里带凉开水来喝或和教室的纯净水。
8、学校的体育设施,要经常检查,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要求学生不要去玩。
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不可能一劳永逸。按照安全工作制度规定和内在
规律,抓好落实。在经常性上下真功夫,坚持经常性地督促检查,常抓不懈。为把我班建成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而努力工作。
南门小学五(3)班
2013年9月
第一课时 小小少年在长大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心理变化的特征,掌握青春期心理,心理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2、初步掌握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调控能力
3、感受正在长大的快乐。正视青春期带来的烦恼与困惑。增强面对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 掌握青春期心理,心理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难点 掌握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调控能力
教学过程 对号入座活动
一 活动准备
1、准备5组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
2、准备课件
事先准备好的5组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编号后打乱出示,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对号入座,找出学生的成长路线,时间爱你最短者获胜
3、分析:
(1)活动中为何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2)男生女生变化一样吗?(3)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4、播放课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5、学生讨论:喜欢这些变化吗?面对这些变化相说些什么? 补充资料,解决学生不明白的生理问题,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生理变化
6、总结:同学们你们在长大,青春期已悄悄来临。青春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发生的心理变化时正常现象。我们不必为自己的正常发育而遮遮掩掩感到不好意思。让我们挺起胸膛健康的成长,使自己变的更加阳光,更加漂亮。
教后反思:由于学生的年龄问题,他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本课的实用性很大,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是明显的。
第二课时 学会与人交往
目标
1、自觉遵守社会交往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学会与他人交往
2、掌握一些与人交往和协调关系的技巧
3、感受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重点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难点 人交往和协调关系的技巧 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学的故事
学生扮演小雪,讲述小雪的故事
学生讨论:为什么同学们不愿和小雪交往呢? 学生谈感受
交往能力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也是未来人才的必备之一,每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善于交往的人。
活动二:交往有妙招 表演情景剧《小丽的故事》
安排学生表演事先排练好得情境,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和小丽交往呢?
当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是怎样做的? 当朋友生病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当遇见新同学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当朋友把他的作业本弄脏了,他是什么态度?(1)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相互交流'(2)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与人交往的? 活动三我懂交往
1、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五大原则
2、懂得怎样与人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后反思:涉及到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们讨论比较积极,效果很好。
第三课时 这种玩笑开不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知道开玩笑过火所导致得严重后果,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学会与他人正常交往。
3、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恶语伤人及开玩笑过火给他人带来伤害的案例。活动过程:
一、讲“恶语伤人”故事案例,谈体会。
1、学生讲故事案例
2、讨论:通过这些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3、小结: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尊重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拿他人的缺陷、弱点开玩笑。希望同学们懂得:开玩笑过火,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
二、讲恶作剧酿苦果案例,吸取教训。
1、学生介绍案例
2、学生讨论认识恶作剧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3、小结:生活中的恶作剧,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恶果,给他人、给社会造成危害,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三四而后行。
三、深刻反思,庄严承诺
想一想,哪些玩笑不能开?哪些行为属于恶作剧?
请写出自己的承诺:我们绝不开这种玩笑!决不搞这样的恶作剧!
四、阅读拓展
开玩笑“七忌”
教学反思:学生们对本课的一些案例都认真的进行了学习,谈了自己的体会,收获很大。
第四课时 拒绝校园暴力
教学目标:
1、知道怎样正确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不激化矛盾,形成和解决学生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是应及时告知老师、家长和警察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求助方法。
3、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掌握与校园暴力作斗争的方法与技能。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件 活动过程:
一、校园暴力害人害己。
1、读少年犯写给父母的信,评论:为什么他会成为一名少年犯?
2、介绍校园暴力
3、学生讲述收集的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例,并进行深入讨论。
4、讨论交流:在我们身边有没有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有哪些危害?
5、小结:校园暴力其实是一些恶习日积月累导致的,是校园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其危害和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构成巨大的威胁。
二、我该怎么办?
1、情景模拟展示:(使学生明确如何沉着、冷静、理智的处理问题)
2、讨论:如何避免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技能)
3、小结:一个懂得保护自己和爱惜生命的孩子,是不会伤害别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只要我们学会倾诉,懂得交换角色,做事前能掂量掂量,校园暴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同时,我们还得有明确的是非观念;避免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法规的事情。
三、如何面对校园暴力
1、教师讲述应对校园暴力的具体案例,请学生讨论:哪种方法可行?为什么?加入你是案例中的人物,你会怎么做?当你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校园暴力事件时,你会如何应对?
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及做法,教师适当点评。
3、小结:当我们遭遇校园暴力时,千万不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但最还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可以采取及时告知老师、家长的措施,有必要时要寻求法律的保护。切记:不能以暴制暴、以牙还牙,恶意报复只会导致雪上加霜。
四、阅读拓展:
面对校园暴力时的“四忌”
面对校园暴力,笔者想提醒广大学生要做到四忌:一忌“懵”。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校园暴力的场面就会恐惧过度,一下子就懵了,大脑一片空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为此,在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锻炼,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头脑清醒。二忌“沉默”。
你怕遭报复,受到欺负后选择沉默,其实这是“助纣为虐”的做法。你越怕,邪气就会越上升,再次受欺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只有人人都敢于同邪恶势力做顽强斗争,正气才能压倒邪气,校园暴力才会消失。三忌“鲁莽”。遇到校园暴力,你最好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他们敢欺负你,说明你处于弱势,力量不如他们强大,硬碰硬肯定会吃亏。此时一定要学会灵活,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定要把对方的体貌特征看清楚,以便协助公安机关把他们抓获。四忌“以暴治暴”。很多学生本来是受害人,就是因为以暴治暴,最后成了罪犯,得不偿失。对此,你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识,遭遇校园暴力时,及时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解决。
教学反思:学生们自导自演了情景对话,并纷纷对问题惊醒了讨论,提出了解决措施。
第五课时 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手段:
1、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A毒品的种类; 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 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CD《毒魔缠身》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 自伤、自杀、自残 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
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 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四)、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
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五)、反思:
1、课后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文章并组织评比,设一、二、三、等奖,用 A4纸打
教学反思:本课看似离青少年很远,学生们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但是通过一些辅助手段例如:搜集到的图片还有光盘资料让学生们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第六课时见义巧为
教学目标:
1、懂得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
2、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在非常情况下能见义巧为。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听过刘欢的《好汉歌》吗?谁会唱?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危难之处显身手的英雄的确让人尊敬!
二、新课教学
(一)见义勇为,让生活充满正气
1、正气是危险时刻及时伸出的双手,是危难关头挺身而上的身姿,是面对邪恶时大义凛然的怒吼„„因为有了正气,生活才更加灿烂,人生才更加迷人,社会才更加和谐。
2、课件出示几组见义勇为的画面
3、生活中,你一定也看见过类似的镜头吧,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正义带给我们的感动吧!
4、看录相:《无私救援见真情》
5、把你脑海中相似的一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吧!
6、听故事:《事实真相我知道》
7、你有主动说出真相的经历吗?说出真相后,心情如何呢? 教师讲述: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
因此,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二)勇敢机智,不做无谓的牺牲
1、放学路上,看见有团伙抢劫,拨一个及时的报警电话;在水塘边玩耍,发现有人不慎落水,快速奔跑呼救„„当他人遭遇危险时,我们该怎么做?
2、听故事:《咳嗽里的智慧》
3、出示课件:《紧急关头巧对应》
4、面对生活中类似的事件,你有什么好办法?
5、看录相:《妥协背后有计谋》
6、要是遇到下列情形,你会怎么办?要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乘公共汽车时发现小偷在行窃: 郊游时,同伴掉进深坑里:
7、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8、我们一起来编制“见义巧为”智慧宝典吧!教师讲述:
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当你选择消极的态度,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可见,在非正义面前,我们应该选择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三)别让悲剧再发生
1、社会呼唤正气,我们需要英雄,但我们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应将伤害和损失减到最小。
2、将伤害和损失减到最小,可以怎么做?
3、听故事:《盲目救人酿悲剧》
4、悲剧能否不发生?可以怎样避免?
5、教师小结:在没有足够应对危险能力的前提下鲁莽行事,助人不成反而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给家人和社会带来无穷的伤痛。生命美丽如花,一生只绽放一次,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精心地保护它。
(四)阅读与拓展
1、阅读《孩子们,别怕,这是一次演习》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写下来吧!
三、总结
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去努力,更会为集体的正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教后反思:懂得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新时代的见义巧为,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自我保护技能。
(七)“抵制网毒,健康上网”网络安
全教育
教学目的
1、如何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2、如何防范不良信息、不健康网站和网络骗子;
3、如何防止沉迷网络游戏; 教学重点
1、如何健康上网、交友。
2、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教学难点
1、正确认识网络游戏及带来的危害。
2、如何辩别网络行骗的手段及防范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 教具 [课前准备]
(一)设计电脑网络知识问答题,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情景设计:报纸摘抄,一个中学生的网聊日记,学生心理陈述等
(三)学生搜集网络的利弊资料 [活动过程]
在教学中我大致按“电脑网络知多少——网络的利弊谈——不健康上网方式的危害——文明上网、绿色上网、远离网吧”四个环节预设我的教学过程。
一、电脑网络知多少?
许多同学喜欢上网,大家能否谈一谈你为什么喜欢上网?上网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上网时你会做些什么?你知道这些时尚词语的意思吗?MM、稀饭、青蛙、PK、东东、9494 看来多数同学把上网作为了一种娱乐的方式,上网时感到轻松、刺激和兴奋。除了娱乐的功能,大家对电脑网络还了解多少?老师准备了几道题,看谁能最先说出答案。
屏幕显示:电脑网络知识问答题
1、我国开始正式接入Internet的时间为___________。(答案:B)
A.1986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
2、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答案:A)A、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共享 B.运算速度快 C.可以相互通讯 D.内存容量大
3、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数据转换的?
4、你知道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与电脑之间的“人机大战”吗?
5、请说出计算机的十个用途?
(这两组问题的对比,使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对电脑的了解片面,对于电脑网络的娱乐功能,了如指掌,但一些关于电脑的产生、发展历史以及在其他领域的实用功能,他们却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对于电脑网络,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了解。)
分别出示两张照片(屏幕显示图片)并介绍说
1、你知道神六在太空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吗?这是在北京的航天飞控中心,正是这些地面科技工作者通过电脑网络,控制和保证了神六的安全飞行和着陆; 2、2005年12月,北京海军总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田增民教授,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操控一个远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地为1300公里外延安一名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手术。
(经过介绍,学生们对电脑网络有了新的认识:电脑网络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在生产、卫生、教育、科技、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使人的能力更大程度上得到拓展和延伸,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此时,学生认识到电脑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使用电脑网络应多注重它的实用的功能,而不仅仅是娱乐的功能。
(三)结论:电脑是工具而非玩具
二、网络利弊谈
(一)字幕显示:中国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网络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二)小讨论:网络利弊谈
学生边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分别总结出网络的利与弊。
1、网络的弊:
1)容易网络痴迷而难以自拔,成为无辜的受害者。2)容易造成现实感缺乏而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3)容易扭曲自尊做虚拟世界里的“英雄”。4)容易造成现实感缺乏而使正常的人际沟通受阻。5)耽误时间,影响学习
6)浪费钱财,没钱上网还可能引发偷盗或抢劫。
2、网络的利:
1)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足不出户博览世界知识宝库。2)拓展我们的生活空间,让我们足不出户了解天下大事。
3)帮助我们缩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传递信息。
4)娱乐的场所,给人刺激和轻松的感觉 5)网上聊天很畅快淋漓,无拘无束
(学生利用自己搜集来的资料,采用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对网络的认识)
(三)结论: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学会趋利避害
网络有有害的一面,下面所列的几种上网方式,你认为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三、通过情景设计,展示不健康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危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健康网络的认识
1、情景设计
1)报纸摘抄:网络对学生的危害《血的教训》《通宵上网累晕头,坐睡铁轨被轧死》
2)学生日记摘抄——网聊十几个小时不下线
“我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我依恋上我的QQ,有时能在QQ上挂线十几个小时而不会下线,就像是人在吸毒一样,上瘾后没完没了,看来上网和吸毒可以画等号。我感觉QQ就像人们所说的“网络毒品?!”而我已经深深的中毒了,我成了网络中无数网虫的一员了,说到网虫我对它的理解是:一个人在网上吸食了“网络毒品”,以后逐渐上瘾,再以后死在了网络上。网络这把双刃剑把我“杀”死了,只是它“杀人”不见血。”
3)学生心理陈述——回归
一位曾经学习优秀的小青,自从被同学“辅导”后接触了网络游戏,从此就无心学习了,由原来的前三名,下降至最后一名。他说:“上课时我的脑海里时常跳出我在网上的头标和昵称,时常沉浸在游戏里那惊险火爆的场面中,时常陶醉在几路玩家痛快刺激的过关里,我简直可以听到机器里发出的轰鸣的声音,想着我的网友可能又在挂线、升级和在装备上超过我,心里就像有爪子在挠一样的难受。为了长时间泡在网上,我长时期上通宵,天天吃方便面,后来干脆连课也不上了,成绩一落千丈。我索性破罐子破摔,面对母亲、老师的劝说和父亲的打骂,我无动于衷,有时连家都懒得回,并办理了休学。泡在网上一年多,虽然风光无限,但我并不快乐,身体也垮了,直到有一天妈妈骗我去见了陶教授,帮我走出了阴霾。如今的我不再上网,又背起书包快乐的走进了校园。切身的经历我深深懂得:电脑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玩的?? 4)影像资料 你看了有何感想呢?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加深了学生对不健康、不安全上网方式的认识和危害的了解,不但会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甚至会导致堕落和犯罪。)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看来网络确实是有利也有害,不健康、不安全的上网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如何趋利弊害,健康上网呢?”
四、教师与同学共同制订安全上网规则
(一)上网安全规则八条
第一条:切勿到网吧娱乐,远离不良网络游戏。特别提示: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稍不留意它就会刺向你。
第二条:切不可将网络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而沉溺其中。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网络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应该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第三条:控制上网时间。一般以30分钟为宜,不超过一小时。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安全使用网络。
第四条:在网上,不要给出能确定自己真实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意见。
第五条: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在网上读到任何信息都可能是不真实的。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一个给你写信的“12岁女孩”,可能是一个40岁的先生。
第六条:当你单独在家时,不允许网友来访。未经父母同意,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不要自己单独与网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则到公共场所,并且需要父母的陪同。
第七条:经常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聊天内容或所作所为,如果父母实在对计算机或互连网不感兴趣,也要让自己的可靠的朋友了解,并能经常交流使用互连网的经验。
第八条:如果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淫秽、威胁、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请不要理睬或反驳,但要马上告诉父母或通知服务商。
(二)倡议—别把自己困在网中央
——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健康上网,安全上网!绿色上网,远离网吧!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节课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堂内容,设计了这个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
网络:天使 魔鬼
一、网络是学习的工具而不是玩具
二、网络是柄双刃剑,要趋利避害。
三、不健康上网方式的危害
四、文明上网,绿色上网,远离网吧
五、别把自己困在网中央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如何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2、如何防范不良信息、不健康网站和网络骗子;
3、如何防止沉迷网络游戏;青少年的身心还未发育成熟,在这个网络遍地的时代特别容易受到网络的伤害,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十分必要。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本科教学目标达成。
(八)科学的饮食习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极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身边熟悉的食物,培养分类的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锻炼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结果的初步能力。
3.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健康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的过程来了解各种食物的不同营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出示图片“刘翔”举重冠军占旭刚”,同学们认识他吗? 生:刘翔.师:对了,那第二位呢?他也是我国的奥运冠军.他是举重冠军占旭刚.提起了他们老师也是举重冠军占旭刚.提起他们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充满了自豪感,他们能成为奥运冠军为祖国争光不仅因为他们刻苦的坚持训练,使自己有了强健的身体,而且与他们的科学饮食分不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饮食与健康。(板书课题)
二、二.营养知识探究。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个小调查,请同学们想一想,昨天你都吃了
些什么? 生:早上喝了牛奶,吃了鸡蛋、中午吃了面条。生:米饭、鱼。
生:我吃的主食是馒头,还吃芹菜、喝了汤。
师:我们每天都要吃着很多的食物,那么在这些食物中你最爱吃什么?最不爱吃什么? 生:我爱吃水果。
生:我爱吃鱼和肉不爱吃青菜。
生:做的好吃的我就爱吃,不好吃的就不爱吃。
师:如果只吃爱吃的东西,不爱吃的就不吃这样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呢? 生:营养不良。
师:是啊。这样饮食是不科学的。因为各种食物中含有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素,那么老师告诉大家,营养素是对我们身体健康起重要作用的物质。就像小树成长需要从土壤里吸收养分一样,我们人就要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那么现在就把你查找的关于营养的知识在小组内说给小伙伴听听。生:(小组交流)。生:(汇报)
生:蔬菜当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课件配合演示)生:各种粗粮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供给人体
大量的热能、植物蛋白质和纤维素,脂肪含量较低,是经济的产
热来源。
生: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胡萝卡素、维生素B2、钙、铁的主要来源。
生:牛奶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富含蛋白质和易吸收利用的钙,此外还含有易吸收的脂肪、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特别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生:糖能供给我们热能。
生:油类食物含有脂肪,给我们提供热量和力量,但不能吃得太多。生:鱼类、肉类、蛋类、牛奶、大豆等供给我们生长发育所需要得蛋白质。
生: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元机盐、维生素、粗纤维和水七种。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的资料还有很多大家都在小组内进行了交流。
师:同学知道的真不少,听了大家的汇报,老师发现现在你们真的成了一名小小的营养师了。那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呢些挑食的同学有什么感想? 生:不挑食。生:多吃蔬菜。
师:好同学们用知识的力量帮助挑食的同学懂得了营养 均衡的重要。各种食物都要吃,要吃有营养的食物。师:饮食营养很重要那么我们每天要吃几顿饭呢?
生:三顿饭。
师:我们为什么要吃3顿饭呢?这是因为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要先储存在胃里,知道自己的小胃在哪吗?摸一摸,胃经过3、4个小时就会把食物消化完,这时胃就空了,也就没有精力学习,所以每天要早、中、晚按时吃饭,补充能量,三餐中早餐是尤为重要的,能坚持吃早餐的同学请举手。为什么每天吃早餐是很重要的呢?首先每天晚上经过一夜的消化,食物的营养已经消了很多,需要补充能量就像电池没电就不能工作了,第二,我们每天上午有大量的学习和活动是消耗体力最多的时候,所以早餐很重要。师:我们除了要按时吃饭,还要注意每餐要适量,不过多也能太少。以上这些能坚持做到了就是科学的饮食。
三、饮食卫生习惯。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科学饮食的问题,那么在注意科学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要讲卫生,你平时都是怎么讲卫生的呢?
生:不吃污染,变质的食物。
生:吃饭前要洗手,食物也要洗干净再吃。
四、小结。
师:出示五色五种食物组成的图画。漂亮吗?他们所含的营养会使你健康,那才是真正的漂亮?
师:希望同学们不仅要科学的饮食,还要注意锻炼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像奥运冠军一样为
祖国争光。
九.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应对敲诈、勒索、盗窃等行为 2.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3.让学生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也需要勇气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利用身边发生过或学生听说过的案例引入,并出示教材提供的案例,提醒学生要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异常情况时机智地保护自己。
2.引导交流,学生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案例,结果如何?有何启示? 二.模拟体验
1.设定情景,让学生在设定的敲诈、勒索等情境中,通过个人思考、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应对、保护的办法,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点拨。
2.阅读理解,阅读“天天提醒”和“小学生自我保护歌”,了解抢劫易发生的地点及受害人群,理解和掌握正确应对危险的方法。三.讨论提高
1.小组讨论:在家里遇到盗窃分子,应该怎么办?
2.师生共同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教育学生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 四.拓展延伸
1.观察图片,让学生判断有无危险,方法是否得当 2.讨论正确的处理方法
十、吸烟、喝酒有什么危害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吸烟、喝酒危害严重,让他们从小就应杜绝烟酒。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珍爱生命。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吸烟、喝酒的严重危害。教学难点:让学生从小就应懂得杜绝烟酒。教学形式:辩论式。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入课题
师:给学生看几张有关吸烟、喝酒的图片,问:“你们看图上的这些人在干什么?”
师:下面,老师来做一下调查:家里有人吸烟、喝酒的同学请举手。看来,会吸烟、喝酒真不是件稀罕事,吸烟、喝酒有没有危害呢?今天的这节课会给同学们带来明确的答案。
二、分析调查,明确辩题
师:你们认为吸烟、喝酒是好是坏呢?看来,同学们对吸烟、喝酒行为是好是坏的意见不太一致,那就让我们一起到“小小辩论台”上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吧!(大屏幕出示:小小辩论台——正方观点:吸烟、喝酒没什么,觉得很酷!反方观点:吸烟、喝酒有严重危害!)师:正反两方你赞成哪一方呢?请赞成正方的同学坐到一、二组,赞成反方的同学坐到三、四组。
(摆出“正方”“反方”辩论牌,学生做出选择,迅速调整座位。)师:好,彼此观点非常明确,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辩论规则(大屏幕出示:尊重对方意见,注意倾听)下面请分组讨论,准备展开辩论。
三、展开辩论,认清危害
师:时间到了,都准备好了吗?辩论正式开始!哪一方先说? 师:刚才,正反双方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正方同学坚持认为吸烟、喝酒很酷,理由是:酷劲十足、休闲放松、增进友谊。而反方同学则认为吸烟喝酒坏处多,理由是:危害健康,引发事故,诱发犯罪。
四、转换视角,重建认识
师: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很难说服对方,现在让我们听听专家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大屏幕出示:吸烟、喝酒危害多:
1、吸烟、喝酒影响身体健康。
2、吸烟、喝酒降低人的免疫力。
3、吸烟、喝酒导致学习退步。
4、吸烟、喝酒引发事故、诱发违法犯罪。)
师:吸烟、喝酒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危害呢?烟中、酒中到底有什么东
西会伤害人体呢?让我们再来听听白衣天使的看法。
(大屏幕出示:
1、香烟在燃烧时,释放出二、三十种有害物质,不但害已还害人,吸烟等于慢性自杀。
2、酒精极易损害神经系统,使脑细胞受到损伤并直接危害身体健康。)
五、特别提示,温馨关怀
大屏幕投影《公共安全教育读本》第57页“班主任总结”“班主任提示”和第58页“特别提示”几个内容。有书的同学读书,没书的同学看大屏幕,老师找学生朗读。
六、课堂小结,畅所欲言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吸烟、喝酒有什么危害了吗?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那么你该怎么做呢?
七、当堂检测,加深认识
每人写一段告诫青少年杜绝烟酒的公益广告语,用上今日所学知识。
第五篇:张红梅心里教案
《互助合作好处多》教案
遵化市第一实验小学 张红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态鲜明的课堂活动,揭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2、以游戏活动、情景表演、分组互助等多种方式,交流互助合作的好处。
3、学会关心同学,掌握合作互助的技巧。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互助合作的乐趣,在乐中学,学中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适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动态鲜明的课堂活动,学会关心同学,懂得合作中应该合理分工,团结合作。教学难点:掌握互助合作的方法、技巧。
三、教学准备:
1、各种课件素材准备。
2、游戏活动材料准备。
3、学生合作指导。
四、教学过程:
(一)、暖身操:故事接龙
师:在这个课堂上,大家想不想听一个故事? 生:想。
师:从前,大森林里居住着一群可爱的小精灵…… 下面大家接着说。(课件出示)讲故事规则:
1、全班同学每人接一句,使这个故事完整、有趣、动听。
2、听一听我们讲的故事,然后说一说为什么同学们能编出这个完整的故事?如果有的同学不参加这个游戏,或不围绕着这个故事的中心述说,我们的故事会怎样?
(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个动听的故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讲完了,使我们充分体会到了互助合作好处多。
(二)小故事大道理
师:讲述三年级的科学家小组要代表全校同学参加小学生科技活动比赛的故事。
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在这个故事中的重要性。生自由发言。
师:下面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三)小游戏:请你参加
师:同学们,在你桌子上有一颗苹果树,需要你画上叶子和苹果,下面的各项题目中,如果你做到了,就在题后画上一只红苹果;如果你没有做到,就在题后画上一片绿叶;如果你没有做到而正在准备去做,就在题后画上一只青苹果,当你做到后再将它填上红色:(课件出示)
1、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2、别人和我打招呼,我能立即回应。
3、我的要求被别人拒绝时,从不发火。
4、我能耐心地听别人给自己提的意见。
5、看到别人不高兴的时候,我能主动安慰。
6、看到别人有优点,我能向他学习。
7、我喜欢帮助别人,并努力完成别人委托我的事。
8、与人交往时,我能面带微笑,态度很和蔼。
9、与同学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时,我感到很高兴。
10、当我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向朋友求助。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画苹果。
师:数一数,自己画了几只红苹果?几只青苹果?几片绿叶?数过以
后,请你把这些苹果和绿叶组合成一棵大树,并在今后的日子里,想办法把自己的绿叶变成青苹果,青苹果变为丰收的红苹果。
学生到前面展示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要求他们说出自己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没做到,以后什么时候能做到。
师:同学们都画出了属于自己的美丽的苹果树,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的苹果树将会越来越美丽的,加油吧!
(四)写一写 画一画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写一写,画一画你在日常生活中和别人共同合作完成的事。
小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的这句话最适合我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了。“合作互助好处多,我的生活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