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元二说课 Microsoft Word 文档
《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 白云六小 张生丽
说教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纬度确定了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表演感悟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课时安排:一课时。说过程:
下面我就从知作者、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拓诗篇几个环节来谈谈对这节课的教学安排。
一、情景导入,知作者
首先我以送别的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由于事先没有与学生交流,没有安排预习,所以我选择由教师介绍作者。由于时间关系作者资料我也是有选择地运用。
二、读古诗
指读古诗,主要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入手。而且在整堂课的教学中重视了三个层次的读,读完后让学生评价,让他们从中学会读诗的方法。
三、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后的几个注解,自行理解为主。
四、悟诗情
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
在整个悟诗情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完全感受了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
五、入诗境 在学生对古诗体会的基础上,配上古曲《阳关三叠》,让学生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在朗读中再次体会朋友之间的浓浓深情。
六、拓诗篇
“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我特意选择了几首比较有名的诗歌让学生欣赏,以激发他们对祖国诗歌的热爱。
如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千古名篇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白云六小
张生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会写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代替讲解,边读边悟依依深情,以背诵促进积累。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深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播放《送别》这首歌)
刚才这首歌同学们喜欢吗?这是一首表现送别情怀的歌,带着淡淡的忧伤。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容易,想见却很难,送别饯行表达深厚情谊便成了一种习俗,所以送别也成为了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送别为题材的诗。这首诗是王维在送别好友元二时作的。
二、了解作者
关于王维,有同学了解吗?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这对我们学习古诗有一定的帮助。(出示幻灯片:王维的信息)
三、学习古诗
1、释题
我们刚才了解了王维的经历,了解了他诗歌的风格,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
板书:
21、古诗二首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101页看看书上的注释,能不那通过注释来理解题目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读安西的介绍:现在的新疆库车县)
2、读诗文 王维是个重感情的人,朋友元二远行,他肯定要设宴为之送行。这次送行会是个什么样的情景呢?我们下面将要学习。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这首诗三----五遍,找一找读诗的感觉,注意诗中有三个多音字,想一想他们在这里应该读哪一个音,用铅笔把拼音写在字的上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
(教师板书整首古诗)检查朗读
A抽一名学生读,检查读音的掌握情况。(学生评析,重点看看多音字是否读准,并要求说说为什么要读这个读音,达到初步理解课文的目的。)B全班读,教师评析引出范读
同学们读得很整齐,很流畅,受你们的影响,我也想读一读,请你们也给我评析一下好不好。(范读)
学生评价好在哪里。(有节奏,声音有高有低,有快慢。)C全班朗读古诗(配乐朗读)
同学们想不想像我这样读诗。注意读的时候声音不要太大,特别是这种送别诗。学生配乐朗读
3、理解诗意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101页的注释学习这首诗,轻声有感情地朗读,看看 你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个词不懂,请你在他的旁边划上一个小小“?”。两分钟时间。
检查学习情况,学生反馈
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拉地1、2行诗。(引读1、2行诗)
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介绍渭城:指秦代的咸阳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汉代改为渭城。)
你还有哪个词不理解? 小结:这两行诗不仅交代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之外,还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描写。(板书:写景)
这两行诗理解了吗?谁能把自己的理解完整地叙述给大家听?(学生回答)渭城真是个不错的地方。在这么美的环境送别是不是心情就会好一些呢? 我们来看后面两行诗(引读后两行诗)有读懂的吗?(学生回答)
着两行诗是对送别场景的叙述。(板书:叙事)这两行诗叙述送别时做什么事的一个场景。(学生回答:劝酒)
你从哪里看出是劝酒的?(学生回答:劝君更尽一杯酒)“更尽”是什么意思?(再饮完,说明他们已经喝了很多杯了。)
王维为什么要劝酒?而且一杯接一杯的劝呢?(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很难再见到你这些交情深厚的朋友了。)
为什么王维会有这样的担心呢?我们来看一下地图。(出示地图,作简单的解说)
看了元二的出行路线,你想到什么?(学生回答:路途遥远,交通工具又差,一路会很辛苦。)
是啊!那时交通工具不发达,一个来回就要一年时间,等待相见似的日子多那熬啊!想到这里王维句起了酒杯,说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说罢两人都一饮而尽。同学们他们喝下的仅仅是酒吗?还有什么?(朋友的友情)
追问还有什么?
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幻想一下当时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请同桌的同学分别扮演王维和元二,想象他们当时的表情和动作,进行送别时的对话。(问学生是否需要示范)追问王维都说了些什么。
酒宴将罢,朋友就要上路了,王维赶紧又举起酒杯劝道:“再喝一杯吧!”从这一次又一次的劝酒中,你读懂了王维此时的心情了吗?(难过,舍不得朋友的离去。)
你看,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自己与朋友离别时的难过心情,但是通过环境的描写,及宴席中劝酒环节的描写,却让我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他与友人深厚的感情及离别时的惆怅和依依不舍的情感。
3、小结
同学们,为了记住这一段真挚的友情,记住这位伟大的诗人,记住这段优美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配乐)
我们了解诗人的情感,不仅可以通过朗读,还可以通过唱来表现。你听(放音乐)
这是古人根据这首诗而谱写的歌,又叫《阳关三叠》,有不同的器乐演奏的多个版本,大家有机会再找来听听。
三、拓展
1、学完了这首诗,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不作回答,但要告诉学生如何寻找答案)
2、欣赏送别诗
自古人生重别离,自古人生伤别离。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这个大家族中可谓规模宏大。我带来了几首,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古诗,配乐朗诵)
3情感引导
同学们,上完这节课后,我们即将分别,你们为我赋诗一首吧!或者送我一首,哪怕一句也行。再或者说一句话也行。
板书
送元二使安西
〈 唐〉
王维
教研活动资料:
类别:教学设计课题:送元二使安西执教:白云六小时间:
张生丽
2009-11-26
教研活动资料:
类别:说课稿课题:送元二使安西执教:白云六小时间:
张生丽
2009-11-26
第二篇:《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
《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
东丰县二龙中心校
提艳丽
2013年11月8日,我校开展了“培养学生能力,关注学生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在听了四年二班教师梁宏程老师的古诗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后,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率高,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引导探索,感悟学习。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中所表现的画面,漫天黄沙的安西,渭城与安西的地图,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表现内容和写作背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活动非常协调。使用多媒体课件有效地增加了教学容量,化解了教学难点。
二、在读的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新课标在目标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怎样感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这一节课,梁老师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引读、男女声赛读、对比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古诗,理解古诗,一句话,在读中悟情,让学生情有所感。当学生读着读着,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角色之中,体会到了体验到诗人王维与元二依依惜别的感情。这让我着实感受到“文贵自得,熟读自悟”。阅读教学中注重强调“读”和“悟”,能自然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卓有成效地吸收、内化、积累,自然而然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采用积累、感悟的教学方法,还会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语文教育环境,有助于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
三、给孩子一片想象和创造的天空
语文课应当成为儿童创造力驰骋的广阔天地。学生的想象力需要保护,创造力需要培养。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时刻注意到这一点,相信学生就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也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梁老师抓住了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在足够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是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梁老师给了学生很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如:如果你是王维或者元二,即将分别了。你会和朋友们说些什么?这是一杯怎样的酒?酒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梁老师把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真正挖掘出来了。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情景再现,体验了古诗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教无定法,旨在得法。每一次听课,我都有不同的收获。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教与研的过程中,我一路成长着,一路享受着!
第三篇: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微课
《古诗二首》
《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纬度确定了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下面我就从入诗境、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续诗韵、拓诗篇这六个环节来谈谈对这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入诗境
新课开始,教师可配上古曲《阳关三叠》,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渲染气氛,营造出诗歌的意境,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读诗文
诗歌短小精练,可以让学生自由多读上几遍。
三、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后的几个注解,使是出使的意思,浥是湿润的意思,更尽就是再饮完的意思,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继而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
四、悟诗情
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那么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在悟诗情这个环节我们将解决该问题,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想从如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1.从好友的角度感受离别之情
先请学生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学生自读 古诗后进行交流。可以从以下依据得到证实:
(1)元二,这个名字叫起来非常亲昵,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2)从“故人”可以看出他们是好朋友,知己。
(3)“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酒,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
(4)“尽”说明两人喝酒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这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分别。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这是一杯无奈的酒,谁愿意与好朋友分离呢?无奈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平安,在安西生活如意。这还是一杯„„的酒,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一遍一遍,反复地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这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2.从渭城的景色感受离别之情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烈。教师可以请学生再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能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1)雨,似乎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2)柳,如果没有学生提起,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体会到因这些景物产生的愁绪后教师又可以采取层进式的引读,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雨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选取这些景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3.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当时阳关离渭城路途遥远,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元二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由此,教师第三次采用层进式的引读,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样的设计,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在整个悟诗情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
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完全感受了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
五、续诗韵
这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包含了诗人多少的临别赠言啊!其实王维想对元二说的话
真是太多太多了,然而在这个分离在即的时刻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在此,我设计了一个练笔环节,请学生把王维想对元二说却没有说出来的话写下来,然后进行交流。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驰骋想象,激越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我想,有了上一个悟诗情环节的铺垫,这个练笔也算得上是水到渠成了吧!学生不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再一次在精神上与诗人发生共鸣。
六、拓诗篇
“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师可以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如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千古名篇。
《推敲》微课稿
文/李坤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推敲》,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搜集贾岛的有关资料,哪位同学原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
老师也搜集到了贾岛的一些资料,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读PPT内容)
我们以前还学过贾岛的一首诗,对,就是这位同学说的《寻隐者不遇》,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在一个月光皎洁、树影婆娑的夜晚,贾岛来到郊外去拜访他的朋友李凝,非常不巧的是朋友李凝不在家,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宿鸟,扑棱棱的飞走了。课文的第二小节就是描写这个情景的。
大家读一读,找出描写这幅图的句子,你来说,你能读一下吗?(这时,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画面,你觉得是哪一个字最为合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同学们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一下。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读好这句话。
贾岛月夜访友,可是朋友不在家,眼前这美好的夜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留了下来——《题李凝幽居》。出示古诗
范读古诗,这首诗中就有流传千古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可在当时啊,贾岛为使用“推”还是“敲”拿不定主意,到底是“推”好还是“敲”好呢?他非常纠结。
(过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再请大家默读这一节,说说你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到贾岛用词的认真和投入?
同学们真会读书,理解的真透彻,像贾岛这种对文字锲而不舍的斟酌研究、反复掂量,就叫——推敲。
你刚才的朗读中知道贾岛冲撞的是谁的仪仗队啊?同学们知道韩愈吗?(出示韩愈介绍)
差人把贾岛带到了韩愈面前,韩愈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质问贾岛的?贾岛又是怎样回答的啊?请同学们试着来读一读。
听了贾岛诚心诚意、请求宽恕的回答,如果你是韩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宰相肚里能撑船,韩愈不愧为宰相,他很有兴致地思考起来。
韩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认为是用“敲”好,并且他给出了三个理由:(出示课件)你能找出来这个三个理由吗?仔细读一读这一节,找一找。
同学们就是一位位小贾岛,推敲的真好,这三个理由全被你们找出来了。
在韩愈的点拨下,就有了贾岛的这流芳千古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示)后来,人们就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出示)下面我们来做一回贾岛:推敲一下下面的句子中“宁静”和“安静”哪个词用的更好?为什么?小组内讨论一下,推选代表发言。
老师另外还搜集到了一些文字推敲的名句,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些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完成它们。(出示)
浅议一篇课文教学的基本流程
在课改大潮的研究与探索中,为给我校教师提供一个研讨的思路,围绕着如何教学一篇课文,怎样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我们在全县倡导了一篇课文教学的基本流程。历经5年的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个基本清 晰的思路,即: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多方感悟;精读课文,悟情明理;美读课文,积淀语言;研读课文,回归整体。现就这几个环节做一扼要说明。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愿意阅读文本,乐意与文本对话。为此,教师要巧设情景,激情导入,旋即唤起学生跃跃欲试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从走进第一课时的那一刻,给学生吹一股清新的风,带来一片迷人的景,送去一杯醇香的酒,意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震撼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从而产生阅读文本的强烈期待。
如特级教师杨献荣执教《春联》一课,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那一刻,由门前那一片翠竹而三改春联的趣闻导入,即扣人心弦,妙趣横生,又与文本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春联的感情波澜,可谓精妙、绝妙、精彩。创设情景就是让学生在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悦耳的音乐中,在丰富的材料中兴趣盎然的走进文本。创设情景力求做到:扣题、新颖、精彩、激趣。
值得注意的事,创设情景要因文而宜,对于不易创设的可直接导入。有一次,我们去一个学校听课,见一位老朋友正伏案而思,我问他:“你在干啥呢?”他风趣地说:“在给一节课创设情景呢!可创了两节课了,愣是一个字没创出来。”
由此可见,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宜创设情景,要因文而已,因情而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此环节意在通过初读课文,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叙述顺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把握与认识,为深层次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要扎扎实实落实四点:
(一)读通读顺课文:力求学生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回读,不读破句子。力求字字清晰,句句响亮,字正腔圆。
(二)牢固掌握生字新词。生字新词是阅读的障碍,但它构成了阅读教学的重
要资源,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最为有效的教学流程,是学生零距离亲近母语的最佳形式,是阅读课堂上最能上出语文味得出彩点之一。拿到文本,教师首要的不是基于解读文本的内涵,而是反复吟诵,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音字、长句子加以细细关照,哪个词句学生会读错,那些字易写错,那些字词是文本的关键词,不仅要了然于胸,而且要有恰当的解决方法。教学语文知识要有耐心,一位美国学者说:“教一遍不会,教十遍;教十遍不会,教一百遍;教一百遍仍不会„„别忘了,还有101遍。”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就是两个字“耐心”。有人说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我想:笨老师笨就笨在缺少“耐心与和气”上。
(三)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叶圣陶在24韵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说的就是课文思路是作者情动于中,溢于言表的产物,是贯通课文的文脉,读者就应顺应作者的思路去阅读文本,去理解内容,去领悟表达。只有这样,才能驾轻就熟,易于把握,才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受。
(四)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里所说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基础性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读懂、知晓的内容。其实,文章的思路与内容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如:《九色鹿》一文,课文先讲九色鹿见义勇为,救起落水遇险的调达;再讲调达利欲熏心、恩将仇报出卖了九色鹿;最后讲国王知情严惩了调达。可见理出了课文的顺序,其文章内容随之呈现的清楚、明白,一览无余。
三、细读课文,多方感悟。
大家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三者对话的前提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即学生充分、自主的个性化阅读,否则学生就不会有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就势必缺乏三者之间对话的基础。在对话过程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讲真感受、真体验、真理解,才能不看教师的眼色行事,才能不人云亦云。只有这样,对话才能不被教师所控制,所操纵,才有可能多角度、有创意的生成精彩的理解。
细读课文,多方感悟,就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用心地读,潜心地读,做到字字如目,句句入心。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边读、边想、边标画、边批注中自行探究,力求对课文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即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中,不仅读懂一部分浅显的内容,同时找出、发现一些不懂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蹲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去,在巡回指导学生学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情。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是高手中的高手,处理起来游刃有余,可谓炉火纯青,令人拍案叫绝。每次课堂中,他都在学生读书的时候走到学生中间,时而对这个学生指指点点,时而与那个学生窃窃私语,时而把某一学生的好见解、好学法推荐给大家。以前我以为这是于老师再把精彩的答案、独特的见解告诉学生,后来,通过细细的琢磨,我才渐渐明白这是于老师在指导学生的学,在掌握学生的学,难怪在他的引领下,课堂上高潮迭起,不断生成一个又一个的精彩。
四、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当代学者曹明海认为:文章可以清楚地分出三个层次的系统:一是语言文字系统;二是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本是题旨意蕴系统。他指出领会一篇课文要循序渐进,逐层深入。首先应是对语言文字认读的理解;接着是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形象、图景画面、以及环境、场面、情节等;其次是在此基础上体味、揣摩,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即文章语言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此一月节设计的目的就是读懂读透课文。怎样才处读懂读透?把握熟知课文内容,甚至能熟背成诵,仍算不上读懂读透,只有感悟理解出语言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揣摩体味出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才算读懂读透。
大家知道,一篇文章洋洋洒洒,珠玑张绎。细细想来,无非是围绕着一两个重点来讲的。此一月节就是要抓住揭示文章中心的一两个重点段让学生精读深思,潜心品味,反复咀嚼。就是让学生抓住重点段中的重点词句,深究文中含着的意思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课文的重点段往往是文中的精华所在,是深入阅读的切入口,它可以是文中的关键词句,也可以是一个片断。有人针对教师逐段分析的讲读课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更有甚者:“宁可一处掘井,也不多处刨坑。”由此可见,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就要引领学生抓住重点段,细细地读,读出文章的情味。细细地想,想一想此段在文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体会文章重点词句含着的意思。此环节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给足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和心智活动,要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碰撞,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放飞思维。在边读边想边标画边批注的自主学习中,通过熟读精思,潜心品味,反复咀嚼中有所思,有所获。以加深阅读的理解,提升阅读的质量。
2.抓准重点段,抓住重点词句,深究文本含着的意思。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要引领学生围绕重点段,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体味感悟出文章含着的意思,在学生谈理解,谈感受,谈收获读懂读透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善于启发,又要善于等待,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要给予充分的宽容。要允许学生似懂非懂,模模糊糊,留有余地。因为教师的视界与学生的思界不可能完全一致,也没有必要完全一致,要适可而止。留下几个感人的形象,留下几难忘的镜头,让学生慢慢品味,不能硬赶着学生“悟”。侯文明老师在阳谷作课《番茄太阳》,就是在学生似懂非懂、模棱两可,有点迷茫的时候,用简洁生动的几句话,升华了学生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品味语言的积极性,那么难懂的课文,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确确实实读懂读透了。窦桂梅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最后一段时,抓住“统统掠走”,“放火烧掉”、“三天三夜,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让学生计算三天三夜是多少小时,多少分钟,答案是4320分钟,是8640个半分钟,然后放纯粹是火焚烧圆明园的录相。接着动情地引导,烧掉一幅价值连城的历史名画,只需半分钟,烧掉一个“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8640个半分钟,同时燃烧,将烧掉多少奇珍异宝,一座座金壁辉煌的宫殿,几分钟轰然倒塌,一幅幅价值连城的历史名画倾刻化为灰烬,学生的情绪由吃惊到愤慨,继而仇恨,从而真切地体会到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真正感悟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读懂读透课文水到渠成。
3.注重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
抓住重点段深究文章含着的意思还不够,只有把重点段放到整体中去理解,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比如《军神》,只抓住描写手术中的刘伯承,疼得“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崭新的白垫单居然抓破了,仍“一声不吭”,其意思 志顽强,学生能够理解,如果再引领学生体会在要命的眼部动手术,却不打麻醉剂,居然在眼部生生割了72刀,就连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都双手微微颤抖,当得知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还数刀数,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一块会说话的钢板。那么刘伯承为了革命事业,不惧怕疼的顽强意志,是多么崇高。只有上串下连,把人物形象放到全方位多角度去感受,才会高大丰满。可见把部分放到整体去理解之重要。
3、注重合作交流中的群体观念,在相互启发中培养阅读能力。
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群体力量,让全体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培养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中桥险一段时,一生突然发难:“老师,敌人既然阻挡红军过桥,为啥只拆掉木板,而不把铁链炸掉呢?那不就挡住红军了吗?”这个问题老师始料未及,难以作答,但这位老师很机智:他说:对呀!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值得思考的问题,请大家好好想一想。不一会一生站起来回答:泸定桥太高了,两边又是悬崖峭壁,不好炸,所以没炸成。另一生反驳说:不对,如果在桥上放炸药包,一下子就炸断。老师仍然没招,又说:是啊;谁能解释这个问题,这时又一个学生站出来:敌人根本没想到炸桥,他们以为拆掉木板,只剩下铁链,红军就过不来。这时老师心里有了底,故意问:课文里没讲呀!学生说:课文里讲啦,课文里说:敌人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意思是说,除非插翅飞,甭想过来。这时老师来了精神,问学生:同学们他讲的怎么样?有的说:他讲得真好,有道理;有的说他是根据课文回答的有理有据,会动脑筋读书。老师说:敌人就是这么想的,但我们的红军硬是从铁链上攀过去的,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说:红军真了不起,红军真有超人的意志。还有的说:红军真是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可见在组织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发挥学生的整体优势,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见解。试想围绕一个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你谈一点精辟的见解,我谈一点精彩的感悟,他谈一点精当深刻独到的理解。这些闪光的感受体味,就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一旦穿成串扯成流,就是一条完美的价值不菲的项链,一旦大家都拥有之,那么读懂读透课文,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4、要注意评价语的预设,以升华学生的理解。
大家知道,对文本的解读: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因而学生在交流中的解读与教师解读视界是不尽相同的。关键是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模棱两可,朦朦胧胧的时候在善于点拨、提升,及时评价升华学生的理解。尤其注意学生一连串回答后对问题理解还不到位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领。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升华学生理解的总结概括性语言。如《珍珠鸟》一文,在学生理解完“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教师激情升华学生的理解:这节课,我们在作家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信赖是一种关爱,是一份宽容,是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有心中充满爱,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里,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中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请再读课文,让这温馨感人的场面永驻人间。由此可见:这样设计一是升华了学生的理解,二是彰显了教师的文化素养,三是体现了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五、美读课文,积淀语言
此环节是在学生读懂读透课文,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后,把自己的理解,把自己的感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即在“读进去”之后,再“读出来”。形成语言积淀。有人说: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匆忙忙地阅读一本书,语文课的消化,就是要把课文语言的大部分变成自己的营养。许多饱学之士,虽已高龄,论书作文,信手拈来,珠玑络绎。足见幼时积累语言的功底。我县七级联校大杨完小的景老师,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很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他的学生个个是读书迷,有个叫杨鹏的同学读书入了迷,就是去厕所仍爱不释手。他写的文章其成语运用信手拈来,恰到好处,令人叹服。在青岛苏教版全国教材培训会上,柳斌先生指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和养成是有规律的,小学3—5年级是语言积淀的最佳时期,别看他们虽然背了很多东西,依然不显山不露水,甚至较长时期也看不出多大进步,但积淀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一个“飞跃”。有资料表明:人对任何一个词汇或句型,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要想达到终身不忘,语言实践必须经过300遍以上;要想达到运用自如,语言实践必须达到1000遍以上;一旦达到3000遍以上,这些词汇或句子就被认定为“母语”。读课文,就是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消化吸收语文素养,形成语言积淀。
值得一提的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要在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有些教师在初读课文就要求学生读得有感情是不对的。近几年来,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常常流于形式,教师往往先入为主,先问学生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待统一答案后,就让学生带着这种语气读。
比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描写爬山虎叶子一段时,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爬山虎的叶子美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美”。师穷追不舍: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用赞美的语气读。师旋即又问:那么哪些词语应该重读呢?学生七嘴八舍地回答后,教师又让学生一一圈划好,再让学生试读,一生读后,教师鼓励学生说:“谁能比他读得更好些?”另一生读后,教师再请男生读一读,读完后,再请女生读一读,如此三番地折腾后,见学生仍没读出味,读出情,始终读不出美,大都是把几处要求读重音的词语做了过分地强调,既呆板,又生硬。一筹莫展后,教师指一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朗读一遍,完事大吉。再看另一位老师的指导:
师:请大家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学生读文)师:请把你喜欢的句子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并说一说你喜欢的原因。
(学生热烈讨论)师:喜欢爬山虎的叶子吗?谁来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生1:他的叶子绿得可爱。
生2:它的叶子的颜色在变化。
生3:它的叶子样子很好看,铺得也很均匀;
生4:一阵风吹来,爬山虎的叶子荡起绿绿的波纹,多美呀!
师:“请大家看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颜色在变化。一阵风吹来,还荡漾起波纹,多美啊,你能不能把那美丽的颜色那种变化的样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练读后)
师:我听出来了,大家读得真好,让我也喜欢这些句子,谁来读给大家听。
学生个个读得趣味盎然,有滋有味,有色有声。
由此可见,第一位老师把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感受、认识统一在自己的标准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学生体验的不是这么回事,怎么能读出情呢?第二位老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自己对爬山虎叶子的美的感受体会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这样读起来才能读出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
六、通读课文,回归整体(略)
①读的训练②注意两个层面③关注三个要点④师理解教材⑤
这一流程的设计其特点是:突出了一个重点:读的训练,读像一条线贯穿整个流程“初读—细读—精读—美读—研读”,且每次读都有每次读的明确目的,每次读都比上一次有所提高,一层深一层,层层递进;强化二个层面:即读通读顺,读懂读透;关注三个要点:整体感知是基础,悟情明理是感悟;积淀语言是关键;注重四个方面:
教师:①钻研教材
透彻的解读②设计课堂语言,升华学生的理解,学生:①自主合作探究②体味感悟表达。
第四篇:送元二使安教案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丁市教管中心 冉云锋
教学目标:
1.能用平长仄短的规律有感情地读、唱、呤古诗, 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教程: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先请大家看我写这首诗的题目,一边看,一边思考,我为什么要这样写?
1、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2、释题:理解题目意思。
二、读诗:
1、介绍背景,正确读诗。
出示地图,介绍出使的路途。指导的感情读诗。
2、平仄读诗。
其实,在咱们唐朝,唐朝许许多多的诗人,他们写诗也好,作诗也罢,都习惯遵循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叫——平仄 ⑴介绍平仄的规律 ⑵指导读诗
指导读平声:渭城———— 指导读仄声:朝雨(读得长度较短)浥轻尘——————
渭城——————朝雨浥轻尘————————
3、读悟结合,感情读诗。引导想像,还原画面。看到了渭城怎样的柳色?
再用心去看,有没有看到渭城这里的客舍啊? 这是一条怎样的出使之路?
读着这样的诗,你有没有感受到王维是一位怎样的故人? 这是一杯什么样的酒?
三、唱诗:
第一遍听老师唱。(师和着音乐唱。同学们仔细聆听。)第二遍,和老师一起唱 第三遍,不用音乐,师生齐唱。
四、吟诗: 介绍吟诗方法。师呤,学生跟呤。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柳
舍
情
酒
人
第五篇:2015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
《送元二使安西》的评课稿
红星小学:赵玲霞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在这一节课上,苟老师通过学生课前诵读古诗引入课题、了解诗题、初读古诗、深研古诗、拓展链接其他送别诗,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以下几个亮点让我感受颇深:
一、通过直观画面,想象诗意
新课标明确指出“读诗句,想画面,是古诗文学习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在学习一二两句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 欣赏着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觉呢?”让学让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引导学生走入诗中,走入画中,提高了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二、注重朗读,方法多样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著名诗人,哲学家朱熹也曾说过:“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可见,朗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这一堂课,苟老师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划节奏读,引读,出示辅助画面感受着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古诗,理解古诗。
三、抓住重点,入境入情
抓住重点景物“柳”来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心情,然后以抓住环境“雨后”感悟“伤心”,抓住“更”体会依依不舍。补充“安西”和“渭城”的图片资料,体会作者的担心。这让学生真正走进了诗中,走进了作者的心理。让学生在潜心涵咏中真切地体悟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情谊,以及好朋友此去安西的无奈。
教无定法,教学,是我们一边教,一边学,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不断探究的课堂。除了收获以外,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认识:
1、教师的语言应该精简准确,有些口头禅要引起注意。如“是不是呀?”“是这样的吗?”这些语言没有针对性,显得有些啰嗦。
2、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能因为赶时间而忽略了这一点。如:一学生说“友谊的情感”这个短语,这样的表达是不对的,教师应及时纠正。
3、生字教学在中年级段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分析字词时适当地对课文中的两个生字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简单的书空,这样,我们语文课的书写训练也得到了落实。20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