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图片随意动起来-教案[5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6:2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3课 图片随意动起来-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3课 图片随意动起来-教案》。

第一篇:第3课 图片随意动起来-教案

第3课 图片随意动起来

【教学目标与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三者统一以及信息技术掌握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

熟练调整图片的大小,掌握按钮命令的设置。2.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对已有知识的整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同学互相帮助、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相互学习的良好品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4.行为与创新

尝试用Flash 8 制作简单动画。【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Flash 相册动画。

教学难点:对已有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对动画作品的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花草和小动物吗? 师:老师特别喜欢,喜欢小动物, 让我们有爱心,喜欢花草.让我们喜欢亲近大自然。

师:老师收集和拍摄了一些相片,我用flash制作了一个精美的电子相册,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师:请大家欣赏作品“欣赏.swf”

引入课题:第3课 图片随意动起来

2、授新

跟据提供的素材按书上P47~P49制作一个电子相册。3.练习

参考教材步骤完成下面动画制作:(1)淡出淡入的图片动画(2)图片遮罩切换动画

3、交流经验:

请做得快的同学把自己摸索成功的经验讲给老师和其他学生听,再为大家做示范操作。全班同学看完这次示范应该可以很快完成第一个练习。

4、拓展探究:

大家想想怎样可以让我们的电子相册变得更加精美呢?可以在相册里添加一些什么呢?

鼓励学生展开思维的双翼,进行新的探索。学生积极思考,彼此触发,通过集体的智慧,他们会提出各种问题,如:可不可以用音乐、文字、星星、白云等等?

5、鼓励学生创作新作品,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通过欣赏作品,了解灵活应用已有知识,可对相册进行美化的效果。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适当的提出改进的建议,给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续创作的激情。

第二篇:第3课抗美援朝教案

第3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标内容]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片片段,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有关图片、录像资料,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

(2)组织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志愿军战士这种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3)通过让学生回顾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屈辱及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任务,使学生深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是本课的难点。[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故事讲述,教师点评归纳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是不是因此而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呢?教师明确指出: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在这严峻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导入新课

一、朝鲜战争爆发

情景体验:多媒体显示《朝鲜半岛形势图》、《中国辽宁安东遭美军轰炸后的民房》图,并放映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使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问题探究:(1)三八线是怎么回事?三八线的划分给朝鲜事带来了什么后果?(2)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有何反应?这种反应的实质是什么?(3)金日成首相为什么要请求中国出兵援助?(4)中国政府应不应该派兵入朝援助?如果不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可能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通过提问、讨论、回答、小结几个环节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政府派兵援朝的必要性、正确性,初步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全局观念。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情景体验:教师放映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上甘岭战役等历史影片资料片段,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英雄赞歌》,并展示《彭德怀在朝鲜前线视察》图、《黄继光》、《邱少云》图像等,让学生置身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氛围之中,全身感受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问题探究:(1)抗美援朝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谁?入朝的中国军队为什么叫中国人民志愿军而不叫中国人民解放军?(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遇到了哪些困难?(3)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为什么说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发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情景体验:继续播放有关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战况,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受到热烈欢迎情景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和抗美援朝战争后的喜悦。问题探究:(1)美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同中、朝代表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的?(2)新中国刚成立,贫穷落后;美国在二战后是世界最强大最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却以弱胜强,这是为什么?(3)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4)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后为什么会受到热烈欢迎?

通过提问、讨论、回答、归纳几个环节解决问题。[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活动。为了保爱卫国,年轻的共和国以落后的武器、简陋的条件与世界一流强国美国对抗,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赞美![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三篇:第3课 《丑小鸭》教案

第3课 《丑小鸭》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 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 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吗?----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 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三、清除阅读障碍:(指名完成后齐读识记)

注音:讪笑 吐绶鸡 灯芯 草 铰链 迸出

听写:沼泽地 嫉妒 木屐 飕飕 讪笑

释义:排挤 来势汹汹 弥漫

四、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见彩图)

五、学生跳跃阅读全文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1、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指名回答)-(理线索)

以 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 请分别找出来--(明结构)

沼泽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3、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沼泽地:(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被赞美)

4、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辨形象)

启发: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 助别人的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 结合此题让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理解本文童话的自传色彩。

5、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悟主题)

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此题的设置,是让学生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2、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六、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言)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

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七、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 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文章----<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2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两篇文章的感受。

八、作业布置: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A命运无轨道 B丑小鸭的梦

板书设计:

丑小鸭 ------------ 白天鹅

要有一颗 好的心:善良、宽厚、有理想、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丑小鸭告诉我们:

1、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 高 贵的灵魂。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3、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教后记:

1、教学按照 理线索--明结构--知内容--辨形象-- 悟主题的思路进行,各环节 衔接紧凑,思路清晰,学生在“辨形象“一环中,表 现出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在探讨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真正原因的辩论时,气氛热烈,思维敏锐,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认识。两则课外选文朗读,使学生对丑小 鸭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眼神告诉 了我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动。

2、分角色朗读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3不足:在处理“知内容 “这一环节时教学时间偏多。以至于文中精彩片断朗读不够充分。

《丑小鸭》教案2

《丑小鸭》是根据19世纪丹麦著名董话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改编的。从课文类型看,它是安排在“看图学文”后的长“课文”。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编者安排了4幅连贯的插图。从课文特点看,它是一篇童话。教学时既要充分使用插图,又要体现讲读课文的特点。

一、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轻声练读课文,有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或互相问问,把课文读通。

2.让学生对照生字表把本课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勾画出来。经过反复拼读,力求读准字音。

3.用“开火车”的形式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议论是否读得正确(不读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重复)。

4.听教师(或请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做好这四件事,意在培养学生通过自学初步读懂读文。

二 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细读课文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系统性。它不仅要紧扣作者的思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要兼顾词和句的训练,还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然后讨论:①课文开头告诉我们气候怎么样,是用哪一句话来说明的?(太阳暖烘烘的)②在温暖的春天里,鸭妈 妈干什么?(卧在稻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板书:卧草堆(dui)等(deng)。通过讨论,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接着,可让学生 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这段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可指名一位读得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看书上的第一幅插图,然后讨论下列问题:①从图上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鸭是最后一个钻出蛋 壳的?“特别”是什么意思?(不同其它的。这里讲这个蛋比其它的蛋大。)谁能用“特别”说一句话?板书:蛋特(te)别大。读一读课文内写丑小鸭出蛋壳的 两句话。②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鸭”?(让学生对照图画,用书上的语句回答。要特别注意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等词语。)③指导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上面提到的几个词语要重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让学生默读这段话,并把重点语句勾画出来。讨论:①丑小鸭在家里的处境怎样?(除了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除了”是什么意 思?(只有)“疼爱”又是什么意思?(关心、喜爱)②具体说说他是怎样受欺负的?(让学生观察图2后,用书上的话来回答。)板书:哥哥姐姐咬啄养鸭姑娘讨 厌③丑小鸭的心情怎样?结果如何?(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④指导学生怀着同情、怜悯的心情,用比较低沉、缓慢的语调朗读这段 话。

4.学习第4~6自然段。播放课文第4~6段的朗读录音,观察第3幅图,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想,体会丑小鸭痛苦的心情。讨论:①丑小鸭来到树林里,碰到 哪些不顺心的事?(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白天只好躲起来,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板书:小鸟讥笑猎狗追赶②丑小鸭为什么要飞到湖边的芦苇地里悄悄地过 日子?(怕别人发现)③“傍晚”指的是什么时候?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为什么会“又惊奇又羡慕”?谁能用“洁白”说一句话?④天气越来越冷,湖面上结 了厚厚的冰,丑小鸭又遇到了什么事情?板书:农夫(fu)救⑤“幸亏”是什么意思?(幸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5.学习第7自然段。丑 小鸭历尽苦难,终于盼来了春天。指导学生观察第4幅图,然后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①丑小鸭是怎样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的?②当丑小鸭发现自己 是一只漂亮的天鹅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惊喜、激动)启发学生以惊喜、欢快的语调朗读这段话。

三、分段细读,回归整体

1.谁能根据课文的4幅插图,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连贯地把《丑小鸭》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自由通读全文。

3.讨论:①“大家”为什么要欺负丑小鸭?(嫌他长得丑)②这种做法对吗?应当怎样做才对?(这种做法不对。小朋友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应当和睦相处,团 结友爱,互相帮助。)③故事的结尾告诉我们什么?(丑小鸭原来是一只漂亮的天鹅)④在这个故事中,谁最值得我们学习?(鸭妈妈和农夫)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 么?(学习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第四篇:第3课水资源教案

第3课水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水资源的含义,知道我们日常应用的水资源有哪些。

2、了解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懂得我国节水标志的含义。

3、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我们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教学用具】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课导入: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除了土地以外,就是水资源了,今天我们学习一下水资源的分布和特征。

2、读课文,了解水资源的含义,找出最多的水资源和日常用到的水资源。

讲解:水资源在地球上占的比重很小,可利用的更少,因此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

板书:

一、水资源与生产生活

分析我国节水标志的含义,知道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时间。

(转承)我们水资源人均较少,分布怎样呢?

板书: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结合日常实践和课本的黄河,长江流量曲线,得出我国的水资源季节分布特点。

小结: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使有的地方的水土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

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呢?

讲述:这两个措施是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尤其注意跨流域调水中的南水北调,要看懂南水北调示意图,熟悉三条调水线路,知道东线和中线已经开工,并且开始使用,西线是一个计划。

读课本知道,水资源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最多的是冰川水,日常应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

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28日

阅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找出水资源的分别规律,结合前面的降水示意图,知道和降水密切相关。

读课本找出解决时间不均的措施:修建水库。空间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

讨论:除了以上措施,我们在生活中海能够有什么做发可有节水。例如:植树造林、海水淡化、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等。

【作业设计】

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第五篇:第3课《手拉手》教案

第3课《手拉手》教案

教学内容:

一、聆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

二、表演《雁群飞》《数鸭子》

三、编创与活动

单元目标:

一、情感目标:在四首相同主题,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情。

二、认知目标: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认识四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能从图的形态上懂得“0”不出声,静止一拍,为今后学习休止符建立感性层面的经验;

三、技能目标: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点:进行最初级的二声部节奏的训练,培养学生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

课时安排:共四课时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表演《雁群飞》编创与活动

3.表演《数鸭子》

4.聆听《鸭子拌嘴》

教学设计

第 一

时7

课时目标:

1.感受歌曲昂扬的音调和欢快的情绪。

2.领会歌曲的内涵,团结就是力量。

3.能用轻快的歌声参与歌曲演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会歌曲内涵,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上一单元歌曲

1.放牛歌

2.牧童

三.

聆听《我们手拉手》

1.翻开课本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

设问:图上画了些什么?

2.从学生观察引出欣赏曲目《我们手拉手》------板书

3.初听乐曲

设问:你听到了什么?什么和什么手拉手?(引导学生养成专注聆听的习惯)

4.学生谈话: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5.复听歌曲

老师在黑板上逐句贴出歌词,在1—3乐句后分别加上“

”的伴奏节奏,学生边听边和着音乐拍手。

6.学生分组为歌曲编创表演

要求:可以是律动,也可以是舞蹈动作,只要能表达出歌曲的情绪即可。

7.展示编创成果。

四.

板书设计

我 们手拉

鲜花和鲜花手拉手,太阳也微笑点头

大雁和大雁手拉手,把风雪抛在身后

浪花和浪花手拉手,向东方滔滔奔流

高山和高山手拉手,挺直腰挺起胸口

绽开我的笑脸,迈开我的脚步,伸出你的双手。

我们手呀手拉手,让我们手拉手

把鲜花献给父母,把忠诚献给祖国

我们手呀手拉手,让我们手拉手

第 二

时8

课时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并能背唱歌曲。

2.按教材要求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设计创新的方法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自己为歌曲设计表演。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表演《雁群飞》

1.师谈话导入

2.聆听歌曲范唱

学生击拍,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

3.聆听老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

4.出示歌谱卡片:老师演唱歌谱,学生按老师的演唱排序,并视唱每张卡片上的旋律。待卡片完整贴在黑板后,学生完整演唱曲调。

5.随录音范唱填唱歌词。

6.随琴练唱,即时纠正学生出错的地方,尤其是一字多音处让学生多听范唱。

7.分小组为歌曲设计动作表演并展示;

分小组演唱,展开竞赛,同时请学生互相评价,指出不足。

8.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板书设计

第 三

时9

课时目标:

1.感受打击乐器的丰富表现力,并能参与音乐表演。

2.尝试用打击乐器表现情景剧。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打击乐丰富的表现力,以及它所描绘的生动的鸭子形象。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一对好朋友》

三.

聆听《鸭子拌嘴》

1.游戏导入

出示打击乐树,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打击乐器-----节奏回声游戏

2.请学生上黑板画出一大一小两只鸭子。

3.聆听音乐《鸭子拌嘴》

设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在这两只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4.生发表自己对乐曲的最初感受。

5.出示课题----《鸭子拌嘴》

设问:拌嘴是什么意思?

6.复听乐曲,师随音乐播发讲故事。

7.讨论

听到哪些乐器的声音----认识乐器—了解什么叫打击乐合奏

8.再次复听乐曲,请几名同学表演故事。

四.

创作活动

1.师讲情景

2.根据老师的讲述学生选择需要哪些打击乐器作声效模仿。

3.角色分配

4.学生用打击乐器进行情景表演。

五.

小结

1.小结本课学生的参与情况。

2.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听赏乐曲时,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中翱翔。现在让我们摇身一变,变成一只只小鸭子,听音乐做鸭子律动走出教室。

六.

板书设计

鸭子拌嘴

打击乐合奏

--------

鑔,锣,木鱼

小鸡----人声

雨声-----沙锤

雷声-----鼓

闪电-----鑔

雨滴-------双响筒

第 四

时10

课时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歌曲,并能背唱歌曲。

2.用身体语言参与歌曲,丰富歌曲表现力。

3.准确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停顿。

教学难点:四分休止符的停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一对好朋友》,分组检查学生的背唱情况。

三、表演《数鸭子》

1.节奏练习,课前板书好节奏。

用节奏传递游戏完成这两条节奏朗读,强调四分休止符的停拍。

2.导入歌曲,请学生演唱。

3.聆听歌曲范唱

边听边击拍,跟着老师强调休止符。

4.聆听老师范唱,听记第二段歌词。

5.随学生的回答将第二段歌词用卡片贴在黑板上。

6.生演唱第二段歌词

7.生观察歌词卡片,除了字还有什么?

强调四分休止符,并作讲解和要求。

8.完整地表演歌曲

9.自编动作参与歌曲表演

10.演唱歌曲旋律

将旋律分为五张音乐卡片,有奖竞唱。

11.完整地演唱旋律,注意唱到“0”时停拍。

a)

编创与表演

1.板书鸭子吹口哨和叫声

2.请同学们按节奏读一读,拍一拍

3.二声部节奏练习

b)

板书设计

下载第3课 图片随意动起来-教案[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3课 图片随意动起来-教案[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宋明时期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兴起和发展、影响以及重要的代表人物,共分三个部分:宋明理学兴起的历史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掌握 能力训练过程 方法 讨论探索 爱党爱国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辩证唯物 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

    第3课 海报设计教案

    初中美术课 第3课海报设计教案 备课人:许百维 1课时总第 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美术字及平面设计基本规律,了解海报宣传的基本特征而设置的。海报是一种信息传......

    第6课 让幻灯片动起来教案

    第6课让幻灯片动起来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添加动画效果、调整动画顺序的方法。 2.在制作、展示的过程中,根据需要选择、调整动画效果与顺序。 3.在介绍展示的过程中,锻炼口头......

    《动起来-动起来》教案

    9 动起来 动起来三下 美术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一些卡通 画的技巧,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尝试自己创作动画。 重点:动画制作方法及原理。 难点:卡通造型的创作......

    《动起来动起来》教案

    《动起来动起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卡通形象设计的造型和色彩特点,感受卡通形象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学习卡通形象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工具和方法来......

    六年级语文教案第3课

    3、草虫的村落 第一课时 2013年9月7日 周三 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12个生字及所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读文,初步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教学......

    第3课《色彩纯度》教案

    《色彩的纯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学习色彩的纯度渐变知识。 2.操作领域:掌握色彩的纯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3.情感领域:通过调色练习,感受色彩调配后的排序美,培养学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