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教案:黄河导学学案
第三节黄河导学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干流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的名称
2、在图上找出并记住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河口镇和河南省旧孟津
3、知道龙羊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工程的名称及分布
4、理解黄河“母亲河”的奉献
5、理解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和造成的危害
6、住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
7、知道治理黄河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学习重点:
1、黄河的自然特点
2、黄河“母亲河”的奉献
3、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4、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 导学思考题一:
1、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而不说是中国的第二大河?
2、阅读课文,了解黄河的发源地、长度和注入的海洋?
3、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流经那些省、自治区?
4、在黄河水系图上,依次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黄河水系图上,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源头;四条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看他们各位于哪个省区?
6、黄河在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什么平原?
7、黄河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哪一段?在黄河上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大型水利枢纽及水电站有哪些?什么河段梯级开发最密集? 强化训练题一: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全长 千米,注入 海。
2、黄河源头是,在山西省注入黄河的支流是,在陕西省注入黄河的支流是。
3、黄河发源于 高原,依次流经 高原、高原和平原。
4、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内蒙古的 和河南的。
5、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着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和平原。
6、黄河 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7、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并已建成了、、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当堂达标题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是:()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2、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长度和入海水量均居我国第二位 b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因此多支流和湖泊
c黄河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d黄河携带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下游
3、兼跨黄河中下游的省区是:()
a山东 b陕西 c山西 d河南
4、下列平原中,属黄河主要塑造的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成都平原 D东北平原 5、黄河在下列哪个省区入渤海?()A内蒙古 B河南 C山东 D河北 6、在陕西省注入黄河的支流是:()A洮河 B渭河 C汾河 D湟水 导学思考题二:
1、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他有什么危害?
2、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什么又说他是一条“害”河?
3、建国后,治理黄河主要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
4、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各是什么? 强化训练题二:
1、全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据观测,黄河下游河床仍在以平均每年 厘米的速度向上升高。
2、治黄的关键在于。黄河泥沙90%来自,因此 是治黄的根本。
3、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将与附近的 水利枢纽配合使用,不仅使下游
大大减少,也是总体的 大大提高。当堂达标题二:选择题:
1、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
a气候干旱 b地上河 c地势低平d工农业生产耗水过多
2、黄河90%以上的泥沙来自:()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河套平原 d宁夏平原
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b下游修整黄河水堤 c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d治理泥沙
4、目前正在建设中的黄河上的大型水利枢纽是:()a龙羊峡 b刘家峡 c三门峡 d小浪底
5、全部是黄河下游河段过境的省区是:()a河南 b山西 c山东 d河北
6、黄河最大支流注入的河段是:()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交界处
7、小浪底与三门峡水利枢纽联合使用,可抵御多少年一遇的洪水:()a千年一遇 b百年一遇 c 60年一遇 d 500年一遇
8、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a陕西、河南 b四川、湖北 c青海、西藏 d青海、四川 读图题: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山脉:① ⑥ 源头:a 注入海洋:②
支流:b c d e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f g 地形区:③ ④ ⑤
水电站:⑦ ⑧ ⑨ ⑩ 其中,正在建设中的水利枢纽是(填代号)
第二篇:导学学案
“导学学案、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2011年05月22日 19:44:57 来源:陕西富县高级中学【字体:大 中 小】
“导学学案、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李 广 文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开展了广泛的课堂教学调查研究和总结。据学校教科室对各个年级、部学生的学习特点的访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权;•85.%的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处于盲目学习、•模仿学习阶段;96.%的学生缺乏主动质疑,自主研索的精神和行为;•40.%的学生不能完整表述阅读方法、••解答问题的基本方法,60%的学生虽能表述,但非常笼统,存在严重缺陷;65.%学生对基本的学习方法缺乏了解;90%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境地。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主要是引导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促使受教育者由他发到自发、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到自教的转化。•教育的本义就是“引发”、“向导”、“启迪”。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我校的大规模发展,•人多校大的实际情况,迫使我们不断地思考,怎样通过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终生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因此,我们就不断地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采教科研活动,•并及时总结、感悟、发展。长期的实践证明:•任何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纸的发展阶段。只要过程不停顿,•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经过几番努力实践和探索,“导学学案、自主探究”便在我校教学工作中应运而生。“•导学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导学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自学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探索过程的学法指导、•学能尝试测试、自我矫正反馈等环节,由师生共同完善。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情的调查把握,依据《课标》与学生一起进行“导学学案”•的编写工作。•好的“导学学案”•,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延伸,它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可超越教材构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的网络构成体系,它体现的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方法、规律和被优化了的过程。学案的编写可由教师完成一部分(导),再由学生完成一部分(探),可以一节课一个学案(预习),也可以一个单元、•一类问题、一本教材编写一个学案。一个学案可以在新授前写(尝试)•,也可以学习完写(小结),形式灵活。教案则是依据学生自学信息反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以师生活动为载体,以问题设计为主线,•以训练达标为方向,以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案。学案和教案要相辅相成,学案是为助导和体现学为主体设计的。导学学案,•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实施目标
1.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2.变更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3.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自由自主、丰富多采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4.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社会社会中自尊、自信、自强,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
5.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先进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他们能够将教学作为创造性的事业,从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教学生涯的快乐,•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与学生同提高共发展。
二、“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理论依据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都必须依据正确的理论作先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建构与知识结构相对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有: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个体(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而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是主体参与的最重要行为。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适合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创设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并注重挖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渴望和潜能,建立起一套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导学机制,体现主体参与意识,落实主体地位。
2.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know-what)”、“知其所以然(know-why)”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know-how)”、“知其谁用(know-who)”。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thetheory of meaningful learning)的框架下深入研究了教材的意义性及其学习条件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处理教材内容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他进而认为,学生接受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有三分生、七分熟的基础,学生既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这一自主探究并不是盲目的随意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意义、有目的的自主探究学习。•现行教材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编排的,学生在知识迁移的作用下,•具备自主探究尝试成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使原有“认知---知识结构”得以改造或重组。
4.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喜欢讨论、探究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搞明白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尽管中学生思维有较大的发展,•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完全成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还需要教师的有力指导。•一般年级越低,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强,年级越高,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弱。•这为我们实施“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依据。•“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实质内涵是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依据学生自学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提供的反馈信息,•确定教学目标和师生教学过程、活动设计,•针对性的展开问题讨论,依据问题讨论效果,教师随机备课,精讲点拨,•指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和三易点(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师生共同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网络,理出规律,最后强化训练(如巩固性练习、分层练习、拓展练习等),当堂完成教学目标。
此外,•我们的创新性“导学学案、自主探究”还借鉴了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布鲁姆目标教学法中的目标设计和“和谐教学法”中的纲要信号对知识网络的处理等有益部分。•因此,我校的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以上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初步尝试而构建的。
三、“导学学案”的编写原则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要树立以能力为核心的现代课堂教学的质量观;要树立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发展观;•要树立以主体地位落实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的学生观。•即让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创新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导学学案”的编写应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①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知识为载体,明确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目标;
②开放性-----教学过程体现多维互动,教师不搞一言堂、灌输式。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③主体性-----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师生人格平等,自尊自爱,情感交流融为一体,展示个性特点; ④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如课堂提问、习题设置等思维训练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⑤生成性-----树立生命的观念。教育即生活,有不可重复的智慧生成和不可重复的情感体验。•因此,学案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措施和条件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和设计。•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讲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从而能抬起头来听课,挺起腰板走路,有较充足的想象与创造的时间。
学案导学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从而构建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的教,学生要创新的学,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辩论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就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主动自由地思索、想象、发问、选择甚至行动。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要善于引导、鼓励;对学生的异常思维方式、顽皮、任性要善于理解、•宽容、奖抑;在物质方面,就要加大投入,为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为学生安排集体活动之外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去探索和创造;为学生提供学习情景,让学生去感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环境方面,则有能引起创造思维的感观刺激,如抽象画及发明家、创造家的肖像与其成长发展史的介绍等等。
3.指导性原则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学习方法的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第多斯惠曾深刻的提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在学案编写中,学法线贯穿始终,•如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4.层次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学案编写应注意它的层次性和梯度性。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但是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梯度导学包括基础知识导学、•基本技能导学和思维创新导学;梯度导练包括基础知识导练、•基本技能导练和思维创新导练。教师要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究,使对学生提出的新的学习要求、•任务与现有的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又不断出现,从而使学生在循环往复的学习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探索自学的能力。
另一方面,•坚持共性与个性一起抓,既注意对共性的全体全面的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对创造个性的培养。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能只是表扬那些顺从、•听话、会来事的学生,而应经常关爱、鼓励那些敢于提问、经常有新观念、有坚持性的学生,使其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5.探究性原则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导学学案”编写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应当看到,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探究,就不可能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不可能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相互之间思维的激烈碰撞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真正的磨砺与提高。•叶圣陶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认为,•真正的学校应该是积极思考的王国。而学案的“问题教学”就是使学生在自行的探究过程中,•在积极的思维中,进入思考和创造的王国。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灌输,•单一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诱导,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感悟。•因此,探究性原则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出独到的见解,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注重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扩充个人的知识视野,而且形成探究的兴趣、创新性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6.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不应是封闭的系统,•教学设计也不应当是固定不变的框框。模式是相对的模式。•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应具有开放博容的教学思想、科学新颖的教学设计、•灵活创新的教学内容和务实高效的教学效果。为防止把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形式化,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有开放的思路,宏观的视野,不断更新、完善,以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导学学案”•编写的开放性体现在:①编写的主体,不只是教师一方的精心设计,也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它是一种合力。•②“导学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书写,它突出的是实践能力。③“导学学案”•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把自由发展的时空还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要营造出自由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④教师在课堂上的诱思、•提问、解决疑难反馈、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要注意超出狭隘的范围,•应涵盖思维和认知加工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在理科的题目设计上,力求务真求实的严密性、逻辑性。同时,放开思路,以原有知识作铺垫,•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在文科学教学内容上,由于受教育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唯一,•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唯一,思维的途径不唯一,答案上不求唯一,贵在言之有理有据,不唯答题结果的对错,重在思维过程。
7.民主性原则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更活跃。同时,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也体现的更为突出。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创新性“导学学案、自主探究”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宽松、融洽、愉快、和谐、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让思维驰骋,提出疑难假设,•毫无顾忌地在小组讨论、集体研讨中发表个人见解。•在培养自主、多样、探究、创新为特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基础上更学会进一步合作。•合作性学习是学生自我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民主性是“自主探究,学案导学”不可缺少的内在特征。
8.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结合现实、结合实际教学做。既要学到真实创新本领,•又必须服务于社会;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如开展调查活动、观察活动,开展角色创造活动、编讲故事活动、科技小制作活动等等。•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创造的能力。
四、“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课堂操作模式
“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其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是学习的前提;讨论质疑是学习的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学习的有力保证。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如讲授、启发、•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探究心和主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模拟情景,•发表不同见解,引起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造与主体性品质。
设计“导学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法指导上,如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尽管“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操作模式具有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各自不同特点,•但综合我校“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情况来看,应具有以下环节:•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学生活动:自主性学习阶段 发展性学习阶段 创造性学习阶段
预习基础知识、收集知识信息提出问题、交流讨论 质疑释疑、积极思维 寻求结论、力求突破
教师活动 指导性教学阶段 启发性教学阶段 合作性教学阶段
编发导学学案、设置问题情景、启导发现 辩疑解难、启迪思维 引导迁移、鼓励创新 1.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课前下发“导学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的运用导语、演示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把握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导学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导学学案、自主探究”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佳的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
3.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提倡学生自学为教师的精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时解决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妙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5.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
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以上环节不一定每学科每节课都机械照搬,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取舍。
第三篇: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教学模式实施小结
自我区推行“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教学模式以来,我校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与“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相关的理论材料,在思想认识上对这种模式已形成共识,现正在积极推行中。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六步教学”的优点有:
1.“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了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了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2.学案导学—六步教学能”减负“不”减质“。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时代的要求,学案导学—六步教学不失为一种与这种要求相适应的好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案导学—六步教学的核心。由于学生学会学习,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学案导学—六步教学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发展了,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3.学案导学—六步教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操作具体程序:
1.情景导入,目标定向
教师精心设计导语,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并出示认定目标。
2.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可运用导言、现代教学技术等手段创设适当情景,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根据学法指导,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或者实验教师准备好材料用具,让学生动手做,并观察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学、实验等发现问题,确定疑点,在随记中记录下来。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个体疑点,教师继续巡回指导。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在交流评议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尝试讲道理了,在小组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推选出一个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和疑难问题列出提纲。
4.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经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集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真正起到主持人的作用。每一小组把未解决的问题由代表提出来,老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让己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迅速进行第二次备课,快速确定讲的内容,讲的起点,抓住问题要害,一语道破天机,使学生在渴望解释的心理状态下,明析事理,收到教与学的高效益。
5.系列训练,当堂达标。
要限时完成达标训练题,让学生当众批改,以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
6.回扣目标,总结反思。
根据老师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三、实施时要注意的问题:
1.开始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在学生逐步养成讨论习惯后,将讨论问题加深。
2.要打破学生顾虑,形成自由讨论的气氛。
3.在讨论中要不断启发学生,在一位学生发言后,还可以请其他学生补充,或者请另一位学生来判断前一位学生讲得对不对,还可以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说明理由。
4.要从鼓励学生出发,当发现学生发言出错时,不必忙于纠正,而让他讲完,然后请别的学生继续发言,最后引导学生来判断并说明理由,要鼓励后进的学生参加讨论,把一些易答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重新鼓起学习的信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除向未知质疑,也可向已知质疑。
5.在讨论结束以后,教师要比较全面地了解讨论情况,要及时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小结,要让学生十分明确讨论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孰是孰非,不能得出结论的或现在还没有定论的,要鼓励学生积极研究、探索。
6.学案编写要体现“低重心”教学思想,系列训练题要分层次,学困生可以做简单的题,其他学生做一般的题,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7.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倡学生质疑求问,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及知识修养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处理放与收、问与答、个体与全体、学生与教材等几方面的关系,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偏离主题,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教学模式实施小结
凤凰小学
第四篇: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横水镇初中借鉴、综合全国知名学校:江苏东庐中学、山东杜朗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等学校的先进课改经验,加以总结、提炼而成,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关于学案导学
学案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也就是教和学的最佳结合点。编写学案,师生共用,进行教案改革,目的是为教师提供广阔的研究创造平台和成长的坚实台阶,从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学案引导、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探究、交流展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起来,发挥教与学的最大效益。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首先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及设置的问题,探究学习内容,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最后,学生根据学案上提供的检测题,巩固所学知识,当堂过关。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生生共同研究学习。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学案的主要内容。
一份完整的学案应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课题和课型。学案的类型可有预习课、展示课和复习课之分,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2、主备人与审阅者,备课时间。
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
4、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5、预习导学(学习指导)。给学生提供学法指导、有关资料等,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和学习探究。
6、课堂探究。精心设计课堂研讨的问题与学习任务,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完成学习目标的实现。
7、课堂小结。主要由学生来总结所学的主要内容,以便及时总结得与失,弥补知识缺漏。
8、巩固练习。这也是学案的基本内容,可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以检验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能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题目,难度不可太大,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可以布置适量有梯度的作业(如选作题、附加题),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9)学后记(教后记)。课堂学习结束之后,学生(教师)书面记下自己的学习(教学)感受、心得、收获、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等。
当然,每份学案不一定全部包含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适当增减,不同课型的学案亦应有所不同。同时,在一些重要学习板块的设计上要多下气力,力求科学、有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活动,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因材施教。
(二)学案编制的要求。
编写“学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
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空白”;
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民主性:师生可共同参与;
实践性: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是:
1、学案要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明白掌握哪些知识,理解哪些问题,形成哪些能力;
2、学案要梳理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或者通过创设一种特定的学习和问题情景,使学生懂得或意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作用与价值;
3、学案必须要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指导,促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4、学案必须要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达标测试题,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学案必须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切忌把学案编写成从教师传授知识出发的教案。
学案内容要呈现思维梯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填空、习题的堆积。好的学案决不能一蹴而就、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必须要潜心研究课标、课本,研究学生、学法,分类专项突破,来挖掘学案的潜力。
二、“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课堂的操作流程:
(一)、出示、明确学习目标(约1分钟)。
学案直接出示,或多媒体演示。
(二)、预习检查或交流(约3分钟)。
理清预习内容的要点,教师抽查小组长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中下游学生的掌握情况,订正。方式为:“说”、“校”、“查”、“览”、“写”等。
(三)、自主学习(约6分钟)
1、师分配任务到小组,小组任务专题化,并提出要求(1分钟);
2、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结合学习指导,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约5分钟)
(四)、合作交流(约10分钟)。
1、小组交流:小组成员按照顺序交流自学成果,达成一致意见(约6分钟);
2、小组长具体分配展示任务(约1分钟);
3、小组展示的策划与准备,哪些成员黑板板示、设计,读、写、讲、演、唱等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展示;要求中下学生必须参与(约3分钟)。
(五)、展示讲解(约15—18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讲解。小组代表在黑板前分析、讲解,具体讲出解题思路和步骤,说出学习心得与体会;允许多种形式呈现,如小品、歌曲、相声、快板、朗诵、作画、三句半等文艺表演形式。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力求优、中、下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2、同学们讲解、表演完后,教师、学生可作点评,也可以反问,追问、质疑及补充,深层次探究问题。
展示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如特征、规律及进一步的启示、感悟、实际联系等,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神态、动作、情感、书写等。
(六)、巩固提升(约10分钟)。
这是“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此环节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重对学困生的检查,收集学生答题信息。练习完成后,小组长检查,然后教师让各小组中等生或学困生出示答案。答案有问题时,小组进行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课堂的基本要求:
(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参加活动。要求人人过关,要始终“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二)、课堂上过不了关的部分学困生,要通过“1+1”帮教结对 进行“兵教兵”来解决,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解决,必须要求学生当日问题当日清并形成制度,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
(三)、教师要把竞争带进课堂,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培养学生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意识。
(四)、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无论学生回答与讲解正确与否,只要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展示,都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要把关心送给学生,把微笑和信任的眼光洒向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和温暖的话语羸得学生的热爱,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三、“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使用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1、学案编制习题化。
有些教师误认为“学案导学”就是把教学内容习题化,所以,在设计“学案”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一道道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认为这就是“学案”。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结果就成了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
因此,学案编制,一定要突出“导学”的特点,要在指导学生学习上下功夫,真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作一题,通一类。”
2、用“教学目标”充当“学习目标”。
有些老师在编写学案时,把教参上或其它资料上的“教学目标”照搬到学案上来充当“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应该列举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以及各知识的把握层次,最好能将本节知识与各节、各章内容联系起来,构建起知识网络,明确本节课在课本及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本节课的提纲挈领和核心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
3、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
有些教师认为“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而掌握知识,因此安排学生自学时,课堂上多数时间采取了“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仅效率低,更严重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缺陷和漏洞,学生不会的照样还是不会。
“学案导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学习不等于完全放手,放任自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地位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一定要进行全班巡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时的困难和疑惑,及时指导和进行二次备课,在交流展示时,能够有的放矢。学生不会的和讲不清的,教师必须要向学生重点讲解,以突破重点难点。
4、学生的“满堂灌”代替了老师的“满堂灌”。
有些学生在课前预习十分充分,对知识的掌握非常到位,他们在展示讲解的时候,展示讲解非常具体到位,但是,他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尽情发挥,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生的交流,甚至把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片面理解,强加给其他学生。
教师应该引导展示的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并且欢迎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主张。
5、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缺乏有序的组织。
在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由于小组长缺乏一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往往出现组内学生讨论无序、随口乱说,都急于先表达自己的意见,特别是不服从组长的安排,造成混乱的场面,影响学习效率。
教师必须要选出有组织能力的小组长,同时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并且要求组员有序的进行发言、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
6、为展示而展示。
有些教师和学生片面的理解展示的目的,认为只要有展示,课堂就精彩,所以出现了只重形式,但与文本内容的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无效拓展展示,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前应该提前了解学生拓展展示的内容与形式,并给予一定的引导或指导,如果展示内容与所学内容关系不大或无关,可以劝说学生放弃那种只重形式的无效展示。
“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在我们学校推行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益,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益得到很大限度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连续五年名列全县榜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校多年来加强校本教研,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结果。我们坚信:坚持就有奇迹,行动才有收获,既然选对了路,就不要怕远。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把课堂教学改革做实做细,不断研究与探索,努力使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科学、规范,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学习目标】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以及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基本史实。
2.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自主学习】
一、认真阅读课本8-9页“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目,回答下列1--3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何时?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圆明园是哪一年、被哪两个强盗国家抢劫并烧毁的?对此你有何感想?
二、请看课本11-12页的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条约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1860年
1864年
19世纪80年代
三、请看课本11页的内容,回答下列1-2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人分别是什么?太平天国定都在什么地方?
2.1860年,清朝地方官员和英法侵略者相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军。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的地点主要有哪些?
四、阅读12-13页“左宗棠收复新疆”一目,回答1-2题:
1.19世纪60-70年代,新疆遭到哪些外国侵略势力的入侵?
2.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是谁?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共同探究】思考一下:两次鸦片战争有哪些相似之处?
【归纳整理】 本课讲述的“劫难”与“抗争”分别包括哪些事件?
【拓展练习】
1.(2010·浙江台州)圆明园遗迹静静地向世人述说着历史耻辱,百余年前这一世界名园遭受 野蛮的劫掠焚毁,沦为废墟。
A.日本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沙俄侵略军 D.八国联军
2、(2010·山东泰安)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右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重庆谈判 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3.(2010·山东青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吞了中国东北地区大片领土,其中包括()
A.巴尔喀什湖东南地区 B.库页岛 C.辽东半岛D.伊犁地区
4.(2010·内蒙古赤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的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2008·河北中考)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6.(2010·山东莱芜)“(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文中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
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伊犁
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 D.左宗棠在新疆建立了行省
7.(2010·江西)如果要在《历史的拐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A.1871:伊犁记 B.1894:甲午记 C.1898:变法记 D.1900:庚子记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一一马克思
请完成:
(1)材料中所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2)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国的哪个地方?劫掠者是谁?
(3)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