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成语文:中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及其练习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及其练习
4.【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 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劝学》)③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④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⑤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⑥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⑦ 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⑧ 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⑨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⑩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⑾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⑿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劝学》)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答案: 1、2句“在,从,到”;
3、4句“在„„方面,从„„中”;5句“由于”; 6、7句“向,对,对于”;
8、9句“被”;
10、11句“与,跟,同”;
12、13句“比”。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第二篇:18个文言虚词--“者”的用法及其练习--大成语文教案9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文言虚词“者”的用法及其练习
编辑 大成语文
9.【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解释句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
1、而记游者甚众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4、用实者成实时采
5、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6、此三者,吾遗恨也
7、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8、陈涉者,阳城人也
9、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10、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1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答案:
1—4代指人、物、事、时间、地点,可译作“的、的人、的事情”等;5—6用在数词之后,“个、样”;7用在“今、昔”等时间用语后,“的时候”8—10放在主语之后,表判断;11—12主语之后,引出原因;13—14定语后置的标志。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第三篇:文言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之:代指齐国军队。
④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⑤箬篷覆之。(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之:代指船舱。
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之:它,代指窗户。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 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之:代指桃花源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作介词,(一)相当于“用”。例句: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二)、相当于“把、拿”。例句: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三)、可译成“因、因为”。例句: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四)、可译为“凭借”。例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五)、相当于“从、由”。例如: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六)、译为“按照”。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三、连词,(一)、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二)、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
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
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三)、译为“以致”。例如:以塞忠谏之路也。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四、通“已”,已经。例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五、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知于帝《愚公移山》
3、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也可译为“胜过” 皆以美于徐公 练一练: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出师表》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出师表》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同,跟)《隆中对》
4、休祲降于天(从)《唐雎不辱使命》
5、所欲有甚于生者(比)《鱼我所欲也》
6、安陵君受地于先王(从)
7、还于旧都(到)《出师表》
第四篇:高考语文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方法复习教案
高考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方法
一、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二、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用心
爱心
专心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五、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a)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c)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d)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六、看删换变化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②得全首领以没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③扈从以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用心
爱心
专心
练一练:
(2000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故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因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及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答案:A。考查异同的方式。设置这道题是为了考查学生对于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想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已有知识与现在面临的新问题串连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有4个例句是从中学课本中选来的。这样做更便于考查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项中的两个“故”字,从词性来看前者是连词,后者是副词;从意义来看前者表示结果,后者表示特意做某事,理论上的分析解释不难对两者加以区分,但放在句子中却很容易产生混淆。不过,当我们把两个
“故”字分别引入各自的上下文,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胡质的话是说,因为是我的俸禄之余,所以才把它给你作为回家途中生活之用。上下文中否定绢为不义之财,“故”字即承此而表示结果。后一例出自《信陵君列传》,说侯生要考验信陵君,因而特意在市中与朱亥长时间谈话,以观察太子的态度,“故”在这里只有解释为“特意”才能与上下文贯通。B项两个“每”字均为副词,指“每次、每当”,这从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与《促织》中该例句的上下文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因而难度不大。如考生一时忘记了《促织》中的上下文,头脑灵活者也可从该例句的下一分句中所用的“则”字得到启发,因为例句本身就可以告诉你,它表示的意思是“每次—……就……”的意思。C项中两个“因”字均为介词,表示“通过”义。后一例句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传世名篇,说廉颇无脸面直接上蔺相如门上请罪,只好间接地通过宾客带着自己前去,因此才能避免场面、气氛的尴尬。阅读材料中的“因”字是胡威已经离开父亲回家,无法当面禀告,只能通过使者传递消息给父亲,让他知道此事。两个“因”字的意思相同。顺便说到,“通过”这一词义也是‘“因”字作为介词的常见词义,学生不应感到困难。D项中的两个“及”字也是介词,表示某一动作涉及到某一处所或范围。阅读材料中的“及”字指谈话涉及到“平生”,《赤壁之战》中的“及”字指大火烧起后蔓延到“岸上营落”。“及”字的此类用法也很常见,它由其动词义虚化而来,与动词义十分接近,考生不应感到陌生。按照题干的要求,这道题的正确选项为A。
2001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B)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用心
爱心
专心
678-
第五篇:高中生务必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练习
高中生务必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练习
文言虚词练习(一)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图穷而匕见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2.宗受而藏之于庙________ 《伶官传序》 3.温故而知新________ 《论语》
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________ 《伶官传序》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________ 《六国论》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_______ 《六国论》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劝学》
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__ 《愚公移山》 1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________ 《伶官传序》
1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答案:1~2连词,表承接“来”“就”。3~6连词,表并列“和”“并且”。7~8连词,表转折“却”。9~11连词,表递进“而且”。12~13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4.连词,表因果“因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________《岳阳楼记》 3.豫州今欲何至 ________ 《赤壁之战》 4.然则何时而乐耶 ________ 《岳阳楼记》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________ 《赤壁之战》 6.徐公何能及君也 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________《伶官传序》 8.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________ 《石壕吏》 9.今日之事何如 ________ 《鸿门宴》
10.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________ 《五人墓碑记》
11.何以战 ________ 《曹刿论战》
1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________ 《庄暴见孟子》 1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________ 《鸿门宴》 1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________ 《阿房宫赋》 答案:1~2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3.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4.作定语。译作“什么”“哪”。5~6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7~8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9~10构成复音虚词。“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11~12疑问代词。“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13~14复音虚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文言虚词练习(三)
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_______ 《陈涉世家》 2.儿寒乎?欲食乎 ________ 《项脊轩志》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________ 《庄暴见孟子》 4.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________ 《捕蛇者说》 5.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________ 《屈原列传》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________ 《师说》 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________ 《五人墓碑记》 8.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________ 《庖丁解牛》
答案:1~2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3.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4.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5~6介词,相当于“于”。7~8形容词词尾。
文言虚词练习(四)
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_______《曹刿论战》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________ 《石钟山记》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 《桃花源记》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_____《项羽本纪》 5.臣乃敢上璧 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________ 《赤壁之战》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________ 《陈涉世家》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________ 《示儿》 9.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________ 《伶官传序》答案:1.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等。2~3副词,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4~5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6~7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8~9只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文言虚词练习(五)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________ 《六国论》 2.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________《六国论》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________ 《六国论》
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________《六国论》 5.独其为文犹可识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6.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7.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________ 《捕蛇者说》 8.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9.距其院东五里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0.(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1.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_______ 《祭十二郎文》 12.其皆出于此乎 ________ 《师说》
1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________ 《伶官传序》 14.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________ 《祭十二郎文》
1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_______《游褒禅山记》 16.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________ 《伶官传序》 17.苍天者,曷其有极 ________ 《祭十二郎文》 18.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9.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答案:1~3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4~5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6.第一人称代词“我”。7~10指示代词“那”“那些”。11~12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3.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4.代词,他的。15.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16~17形容词之前,起强调作用。18~19句中无实义,凑足音节。
文言虚词练习(六)
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________ 《六国论》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________ 《石钟山记》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________ 《古诗十九首》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________ 《鸿门宴》 5.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________ 《师说》 6.不出,火且尽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7.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________ 《石壕吏》 8.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答案:1.况且,表补充说明。2~3表并列。4.尚且,表让步。5.复音虚词“犹且”,还。6.将要。7.已经。8.暂且。
文言虚词练习(七)
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________ 《师说》 3.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 《愚公移山》 4.以为莫己若者 ________ 《庄子秋水》
5.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________ 《捕蛇者说》 6.若毒之乎 ________ 《捕蛇者说》 7.若属皆且为所虏 ________ 《鸿门宴》
8.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 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 1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________ 《诗经》 12.望洋向若而叹 ________ 《庄子秋水》
答案:1~2如同、像、相似。3~4比得上。5~7你、你的。8~10表假设,假如,如果。11.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12.海神的名字。
文言虚词练习(八)
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________ 《诗经》 2.某所,而母立于兹 ________ 《项脊轩志》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4.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________ 《信陵君窃符救赵》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_______ 《六国论》 6.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________ 《信陵君窃符救赵》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________ 《出师表》 8.所以遣将守关者 ________ 《鸿门宴》 9.所以游目骋怀 ________ 《兰亭集序》
1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________ 《师说》 11.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________ 《信陵君窃符救赵》 答案:1~2名词,场所、位置。3.“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4.“所”字结构做定语。5~6“为……所”表被动。7~8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的原因。9~11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
文言虚词练习(九)
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君家妇难为 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________ 《鸿门宴》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_______ 《六国论》 4.古人以俭为美德 ________ 《训俭示康》
5.霓为衣兮风为马 ________ 《梦游天姥吟留别》 6.君既为府吏 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7.十七为君妇 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8.自名为鸳鸯 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9.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________ 《逍遥游》 10.非为织作迟 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11.为仲卿母所遣 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1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________ 《伶官传序》
13.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________ 《屈原列传》 14.公为我献之 ________ 《鸿门宴》 15.阿母为汝求 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16.慎勿为妇死 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1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________ 《观书有感》 答案:1.动词,做、干。2.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献。3.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4~5动词,当做、作为。6~7动词,身为、成为。8~9动词,叫做。10.动词,是。11~12介词,表被动。13.语气助词,呢。14~15介词,替、给。16.介词,为了。17.连词,因为。
文言虚词练习(十)
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1.于是余有叹焉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________ 《愚公移山》 3.盘盘焉,囷囷焉 ________ 《阿房宫赋》
4.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________ 《师说》
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________《赤壁赋》 6.而人之所罕至焉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7.且焉置土石 ________ 《愚公移山》
8.永之人争奔走焉 ________ 《捕蛇者说》
答案:1~2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3.语气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4~5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6.代词,相当于“之”。7.疑问代词,“哪里”“什么”“怎么”。8.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文言虚词练习(十一)
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________ 《鸿门宴》 3.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________ 《阿房宫赋》
4.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________ 《六国论》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________ 《伶官传序》 6.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________ 《信陵君窃符救赵》
7.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________ 《庄暴见孟子》 8.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谁得而族灭也 ________ 《六国论》 9.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 10.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________《庄暴见孟子》 1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________ 《师说》 1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 《师说》 14.岂独伶人也哉 ________ 《伶官传序》
1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________ 《师说》
答案:1~2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3.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4~5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6~8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9.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10~11表示感叹语气。12~1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14.“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15.“也欤”表疑问,相当于“么”。
文言虚词练习(十二)
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________ 《六国论》 2.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________ 《涉江》 3.无以,则王乎 ________ 《齐桓晋文之事》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 《岳阳楼记》 5.不赂者以赂者丧 ________ 《六国论》
6.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________ 《登泰山记》 7.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________《登泰山记》 8.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9.请其矢,盛以锦囊 ________ 《伶官传序》 10.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________ 《伶官传序》
1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3.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4.木欣欣以向荣 ________ 《归去来兮辞》 15.作 《师说》以贻之 ________ 《师说》 16.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________ 《六国论》
答案:1.介词,用。2.动词“使用”。3.动词通“已”,“停止”。4~6介词“因为”“由于”。7.介词“在,从”。8~10介词“拿,用,把,凭”。11.连词,表并列。12~13连词,表因果。14.连词,表修饰。15~16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文言虚词练习(十三)
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________ 《屈原列传》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________ 《过秦论》 3.不如因而厚遇之 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因击沛公于坐 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6.相如因持璧却立 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7.于今无会因 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8.蒙故业,因遗策 ________ 《鸿门宴》
答案:1~2依靠、凭借。3~4趁着,趁此。5.通过,经由。6.于是,就;因而。7.原因,缘由,机缘。8.沿袭,继续。
文言虚词练习(十四)
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1.乃设九宾礼于廷 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________ 《劝学》 3.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4.君幸于赵王 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________ 《屈原列传》 6.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________ 《隆中对》 7.燕王欲结于君 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8.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________ 《捕蛇者说》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________ 《劝学》 答案:1~2在,从,到。3.在……方面。4~5被。6~7与,跟,同。8~9比。
文言虚词练习(十五)
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1.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________ 《屈原列传》 2.与尔三矢 ________ 《伶官传序》
3.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________ 《送东阳马生序》 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________ 《六国论》
5.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________ 《论语》 6.当与秦相较 ________ 《六国论》
7.遂与之俱出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8.与战胜而得者 ________ 《六国论》
9.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________ 《伶官传序》 10.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________ 《鸿门宴》
答案:1.表疑问。2~3动词,给予。4.动词,亲近。5.动词,赞同。6~8介词,同、跟。9~10连词,和、与。
文言虚词练习(十六)
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________ 《岳阳楼记》 2.此则寡人之罪也 ________ 《勾践灭吴》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 《论语》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________ 《劝学》 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________ 《六国论》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孟子》 7.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________ 《师说》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________ 《师说》
答案:1~2副词,就是、乃。3~5连词,就、那么,表承接。6.连词,假使、如果,表假设。7.连词,就,表因果。8.连词,表转折,却。
文言虚词练习(十七)
解释句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
1.而记游者甚众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________ 《六国论》 3.此三者,吾遗恨也 ________ 《伶官传序》
4.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________ 《鸿门宴》 5.陈涉者,阳城人也 ________ 《陈涉世家》
6.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8.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 《马说》
答案:1~2代指人、物、事、时间、地点,可译作“……的、……的人、……的事情”等。3.用在数词之后,“个、样”。4.用在“今、昔”等时间用语后,“……的时候”。5~6放在主语之后,表判断。7~8主语之后,引出原因。9.定语后置的标志。
文言虚词练习(十八)
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________ 《鸿门宴》 2.辍耕之陇上 ________ 《陈涉世家》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________ 《六国论》 4.子孙视之不甚惜 ________ 《六国论》
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________ 《师说》
6.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________ 《六国论》 8.余之力尚足以入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9.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 《师说》
1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________ 《六国论》 12.蚓无爪牙之利 ________ 《劝学》
1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 《马说》 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________ 《师说》 答案:1~2动词“到……去”。3~5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6.指示代词“这”。7~8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9.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10~11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2~13定语后置的标志。14.宾语前置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