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案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5分)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
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仇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工部侍郎。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赠工部尚书。
(选自《宋史·许骧传》,有删改)
1.(理解文言句式和用法)指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6分)
(1)世以财雄边郡。()
(2)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
(3)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
(4)自今请以隶军。()
(5)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
(6)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
B.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
C.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
D.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
B.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C.配流,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死后的本人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他自幼颇有风骨,异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
B.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稳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工部侍郎。
C.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得当有分寸。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被从轻处罚;对被配流的犯人打击报复告发他们的人的现象提出了中肯意见。
D.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2)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9分)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注]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选自《宋史·曾巩传》,有删改)
注常平:官仓名。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B.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C.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D.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通判是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农田、统兵作战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C.保伍,古代民人以五家为伍,又立保(唐时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王安石变法时以十户为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D.丁艰,也叫丁忧,是古代遭父母之丧的通称;有内、外之分,遭母丧称“丁内艰”,遭父丧称“丁外艰”;后世多专指官员居丧。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巩治理有方,擒获盗贼有胆有谋。知齐州时,组织百姓力量侦查乡里盗贼的行踪,相互援助擒获盗贼。他优待自首的盗贼葛友,给他好吃好喝收买他,想让他带领两队手下,再也不与那些盗贼复合。
B.曾巩聪明有才华,初次任政就有政绩。十二岁时写成《六论》,文辞很有气魄。通判越州时,他调动民间力量解决饥荒粮食问题,还让官府借粮种给农民,秋赋偿还,没有耽误农事。
C.曾巩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敢于说真话。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弟弟妹妹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都由他操办。尽管王安石得志,曾巩还是对他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D.曾巩关心民间疾苦,对名利看得很淡。在洪州任上,对遭遇瘟疫生活困难不能自养的士兵和百姓供应衣食住宿并给他们治病。他虽负有才名,却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别人认为他命运不济,但他并不在意。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2)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练案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1.(1)省略句,省略介词“于”(2)被动句,“为所”表被动(3)介词结构后置句(4)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的宾语(5)省略句,省略主语(6)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2.B 解析:“上言”指向上报告,报告的对象是朝廷,不可能是“蜀民”,可排除A、C两项。“众”作“颇服其先见”的主语,而不是作“李顺”的宾语,可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解析:“赠”与“谥”不同,“谥”指古代帝王或官员等死后朝廷给予的评价性称号,不是爵位官职。
4.B 解析:B项,“都能够安于职守”错。他调任福州知州时,并不安于工作,而是多次上表,请求回京。
5.参考答案:
(1)许信因为资产富足,不乐意迁移到其他地方,许唐于是悄悄地携带一百金到南方。(2)(许唐)曾屯集货物在汴、洛一带贩卖,看到进士相跟着(结队)而出行,私下叹息说:“生儿子应当让他像这样!”
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关键点是“富殖”,富足;“潜”,暗地里,悄悄地;“赍”,携带;“商赀”,财物;“缀行”,成群结队;“窃”,私下里。
参考译文
许骧字允升,世代居住在蓟州。他的祖父叫许信,父亲叫许唐,世代以钱财(多)在边郡称雄。后唐末年,许唐知道契丹将要扰乱边境,就告诉他的父亲说:“如今国家的政治败坏松弛,狄人必定乘着这一机会而侵扰中原,那么朔州、易州地区,百姓会遭受狄人侵扰的兵灾。假如不立即离开,将要被俘虏了。”许信因为资产富足,不乐意迁移到其他地方,许唐于是悄悄地携带一百金到南方。不久,后晋太祖受天命改朝换代,果然用燕蓟之地贿赂契丹,许唐回去的路于是断绝。许唐曾屯集货物在汴、洛一带贩卖,看到进士相跟着(结队)而出行,私下叹息说:“生儿子应当让他像这样!”于是许唐不再经商,定居睢阳,娶李姓人家的女儿,生许骧,许骧长得非常清秀。许唐说:“成全我的志愿了!”
许骧十三岁,能写文章,擅长作词赋。许骧在太平兴国初年到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为京兆尹,很了解他。等到廷试,许骧考中甲科,初入仕为将作监丞、益州通判,被赏赐钱二十万。许骧升任右赞善大夫。调任鄜州知州。许骧被召回,任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许骧改任江南转运副使。洪州、吉州上交朝廷供品的运输船遭水浸而货物损坏,主管官吏害怕获罪,故意弄翻了船,审理案件的官员按欺骗、盗取国家财物的罪名查办他们,判处流放、处死的有几百人。许骧立刻前去审讯,得到这件事的真实情况后上报朝廷,许多人获得从轻处罚,皇帝下诏对他进行褒奖。许骧又进言:“抢劫的盗贼被发配流放,遇到大赦被免罪的,回到本乡,仇视那些告发逮捕他们的人,许多人被杀害,从现在起请把他们隶属军队。”朝廷下诏许可。许骧升为正使。端拱初年,许骧被任命为主客郎中,不久调任福州知州。他多次上表请求回京,不等答复,就进京上朝,皇帝在便殿召见他问对,询问许久。许骧改任为兵部郎中。许骧进言:“蜀地百姓轻浮容易动摇,应该选择忠厚的人安抚他们,作为防备。”不久李顺叛乱,大家非常佩服他的预见。朝廷命令他管理审官院,他升为御史中丞,因为生病他坚决辞让,皇上没有答应。许骧上朝辞谢时,皇帝让他坐下,慰劳问候,拿出良药赐给他说:“这是我服食有效验的。”后来许骧因为长期生病不能完成本职工作。真宗即位,(将他的官职)改为工部侍郎。他多次请求到小的郡县养病,因为入朝有失礼仪,被御史检举,朝廷特地下诏不追问,任命他为单州知州。咸平二年,许骧去世,享年五十七岁。朝廷赠官工部尚书。
6.B 解析:“不能皆至城邑”,“城邑”作“至”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民得从便受粟”,“从便”的结果是“受粟”,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7.B 解析:通判不负责统兵作战。
8.A 解析:A项,“他优待自首的盗贼葛友,给他好吃好喝收买他,想让他带领两队手下,再也不与那些盗贼复合”说法错误。原文为“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由此可见,曾巩优待葛友是为了离间盗贼。
9.(1)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把车马和随从借给他,让他四处夸耀。(“饮食冠裳”作动词,“假以骑从”为倒装,“夸徇四境”为倒装,每处1分;句意2分)
(2)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横征暴敛,使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了大军突然聚集的问题,军队过去后,街市巷里还不知道。(“堪”“区处”“去”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生来机智敏锐,十二岁时,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曾巩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他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同时贷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丘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把车马和随从借给他,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横征暴敛,使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了大军突然聚集的问题,军队过去后,街市巷里还不知道。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世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晚生后辈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一次经过朝廷时,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信,任命他为中书舍人。几个月以后,因母丧离职。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而难于改正错误而已。”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