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时间:2019-05-13 00:2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第一篇: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文言文阅读】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目标:1 考点阐释;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3 针对练习。

重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学会翻译。课时:4课时。教法:学案导学。准备:学案。

第一课时

目标:1

考点阐释; 复习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3 针对练习。

重点:把握四种句式的特点,学会翻译。内容和过程

【考纲解读】

《2013年湖南省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5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能力层级:B级(识记)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2)“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考试大纲》明确需要掌握的不同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

二、命题趋向和应试对策:

1、湖南省2008-2013年高考试题对文言句式考查情况:

2013年湖南卷翻译题(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4分)译文: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

2012年湖南卷翻译题(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3分)

【答案】(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2010年湖南卷翻译题(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4分)【答案】(1)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2009年湖南高考翻译题③“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 2008年翻译题②“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分析得出:

①湖南卷没有单独命题,主要是结合文言翻译进行考查。

②主要考查判断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固定结构。

③涉及一句或两句,不可能三句都涉及。

④2014年高考预测:考判断句、省略句,涉及一句。

2、应试对策

①熟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和用法。

②做针对练习。

③从整体上理解需要翻译的语句,判断考查的句式。二

【考点透析】

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对否定判断,同学们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难点探析: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如:

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嚄唶宿将。(《信陵君窃符救赵》)此人也,骂曰畜产,辱孰甚焉?(《后汉书•刘宽传》)例中判断很难辨认。在翻译时要注意判断这类句子属于判断句,并译成判断句格式,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加上判断词“是”。

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3.用“是”表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但是,注意下一个句子: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划线的这个句子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

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因为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而且主谓间没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理解的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1、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表被动。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4、用“为”,“为„„所„„”表被动。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

5、用“被”表被动。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6、动词本身表被动。戍卒叫,函谷举。(《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难点探析:

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2004年高考上海卷)上述例句中,“见”表被动。但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动词。又如: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

例中“见”都相当于副词,有指代意义,指动作偏指一方。如“见恕”意为“饶恕我”。以上几例“见”均为指代“我”。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2)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如:

洎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例中“诛”“婴”都是动词本身表被动。如果不译成被动,就会是“到了李牧因谗言诛杀”“可是祖母刘氏多年缠绕疾病”,这样说不通,不合原意。意念被动要求我们能理解文段,这样才能推敲。

☆倒装句式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式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

以上三句的顺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子之治东阿,甚善矣!”“几家能彀称心快意!”。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

余是以记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

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未之有也。(《孟子》)

正常语序应该是“恐年岁之不与吾”、“未有之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无乃尔是过矣。(《季氏将伐颛臾》)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为)„„”的格式。如:

惟弈秋之为听。(《弈秋》)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4)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5)文言文中,“自”作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之前。

人不暇自哀。(《过秦论》)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难点探析:

比较下列句子: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例①前一个是肯定句,“汝”作为代词不前置,但后一句是否定句,“我”要前置。例②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王”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三

【针对练习】

《名师导学习案》第二十七课时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第二课时

目标:1 复习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省略句、固定句式;

针对练习。

重点:把握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省略句、固定句式,学会翻译。内容和过程

【考点透析】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形式有:

(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段太尉逸事状》)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陈涉世家》)例中“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之客”,“邠人偷嗜暴恶者”即“偷嗜暴恶之邠人”。余例类推。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例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4)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的形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难点探析:

辨识“之”作助词的定语后置要注意三点:

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之”前表领属)

二是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如:

村中少年好事(定语+主语+谓语+宾语)村中少年好事者(定语后置)

村中少年之好事(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三是特别注意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容易混淆。区别的办法是:

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的词或词组。二者结构如下:

宾语前置句: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文采不表于后世。(《报任安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

具告以事。(《鸿门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译作状语。(3)“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后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在文言文中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省、对话省。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

(静女)爱而不见,(静女的男朋友)搔首踟蹰。(《静女》)

2.省略谓语。谓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除臣(为)洗马。(《陈情表》)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公命)(《段太尉逸事状》)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理解时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如: 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黔之驴》)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鸿门宴》)赐之(以)彘肩。(《鸿门宴》)

5.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一般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省略的。读文言文时,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

宫中府中(之吏),俱为一体(之吏)。(《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出师表》)

【难点探析】

☆倒装的杂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我们往往辨析不全。如: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

这是一个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

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 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剖析。

☆常见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陈述语气 有以、无以、有所、无所、比及、为„„所、以为、以„„为 有„„用来、没有„„用来、有„„的、没有„„的、等到„„的时候、把„„当作

疑问语气 奈何、何如、如(奈)„„何、得无„„乎、孰与、孰若 怎么办、怎么样、把„„怎么样、大概„„吧(恐怕„„吧)、跟„„相比„„

感叹语气 何其、一何、何„„之 多么、何等、多么、怎么„„这样啊

反问语气 无乃„„乎、不亦„„乎、得无„„乎、何„„为 恐怕、只怕、不是„„吗、难道„„吗、、为什么„„呢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在高考中经常考到的固定结构。

1、“以为”、“以„„为”

“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更多的场合,“以为”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1)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2)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注意:“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2、“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如„„何”、“奈„„何”、“若„„何”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等。如: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鸿门宴》)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作“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为“怎么样”。如:

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4、“何以„„为”、“奚以„„为”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5、“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译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如: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不亦„„乎”、“岂(其)„„哉(乎)”、“盍„„乎”

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

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2004年高考江苏卷)译: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7、“无(毋)乃„„乎(与、欤)”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可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年高考天津卷)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注意:“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8、“得无(微、非)„„乎(耶)”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如:

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9、“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可译为“哪”或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哪个”。如: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注意:“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与其„„孰若(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有时,“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如: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

11、“„„有(无)„„以„„”

“„„有(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没有)用来(拿来)”、“来”等。如: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年高考湖北卷)译: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用来取代薛季昶的人。“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12、“„„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可译为“„„有(没有)什么„„”。如: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13、“„„之谓也”、“其„„之谓(也、矣、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它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二。应考方法盘点

1.借助典范例句例词,分类辨识

这是一种举一反

三、事半功倍的方法。不是死记一些抽象的格式,而是要结合课文中的典范例句,比较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找出其共同特点,从而分类辨识各类文言特殊句式。在阅读训练或考试时,将试题选句与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

2.对照现代汉语,比较辨别

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差别,如主语省略与今天基本相同,再如“„„为„„所„„”“„„于„„”表被动,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寻找相同点,轻松确定其句式。也有一些特殊句式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保留在今天经常运用的成语熟语里,如“唯利是图”的宾语前置,“弱肉强食”的被动句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其句式。而大多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今天已经不再使用,那么,我们应着眼于二者之间的不同点,看文言文的这一语句现代汉语怎么说,从而确定它属于哪一种句式。不同的用法也可如此比照,得出结果。

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

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把握。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体会语感,制订语意,并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

4.掌握句式特点和用法特点,准确翻译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见文言句式为其基础。因此,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文言特殊句式及其成分省略等基本知识,显得至为重要。其次要注意考察具体语境准确翻译句子。如果不注意从句式的角度作总体观照,只注意从一个一个词作局部的断章取义,往往会偏离原文大意,将整个句子的意思弄错。牢记各种特殊句式的特点,并同现代汉语句式进行比较,明了特殊。

不同句式和用法的辨识,首先要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例如倒装句式,它的特点是句子的某些成分不在它应有的位置上,为明确句意,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句子排列顺序,将这些成分复位。其次要分类记忆,举一反三,平时记一些典型的例句,需用某种句式时,以此为例,这样比死记硬背效果要好。

【针对练习】

文言句式训练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B.夫晋,何厌之有

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卿欲何言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③吾属今为之虏矣 ④不然,籍何以至此

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子何恃而往

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

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12.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1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4.下列句中省略宾语的一句是()A.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B.遂持驹去

C.齐桓公出猎

D.明日朝,以告管仲 15.下列各组句子全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组是()A.乃人见,曰:“何以战?”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 16.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 17.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

18.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人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9.下面句子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句是()A.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B.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 20.下列句子中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组是()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B.沛公欲王关中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D.遂与秦王会渑池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答案】

1.D.(“屈平”句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2.B.(其余为否定性判断句。)

3.A.(主谓倒装。)4.D.(“大阉之乱”一句没有宾语前置。)5.A.(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是”为标志;B“何C“安在”,即“在安”,疑问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D“子”句无前置宾语,“臣”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6.B.(都表被动。)7.C.(“于”表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表被动。)

8.A.(其余被动句。)9.D.(①④⑦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②⑥判断句;③⑤⑧被动句,“举”,被推举。)10.C.(A“日三四里”省略谓语动词“行”;B三处省略主语;D省略“鸣”的宾语“之”,代指钟磬。)11.A.(“家是溪”即“家于是溪”,“家”名词作动词,安家;“是溪”表处所:中间省略介词。)12.D.(省略谓语动词,其余省略主语。)13. B.(介词,“为何”;其余表判断。)14.D.(省略介词宾语:以告,以之告。)

15.B 16.B.(“见德”之“见”,动作涉及的对象;ACD的“见”都表被动。)17. B.(A应为:沛公,C应是“以剑舞为乐”;D应是“为”)18. B(“见丁宁”即“叮咛我”,ACD为被动句)19.C.(“出与(之)战”,B“以(之)为然”,D“城中(齐人)相与”“立(之)以(之)为”)20.A

第二篇: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016.7.19

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016.7.19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有利于我们顺利地阅读文言,理解文章的内容。特别在做高考卷中的翻译题时,我们根据古代汉语中的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特点,胸有成竹地攻克考题中的句式难点,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指对事物的属性进行肯定说明,或否定说明的句型。

㈠“者也”句式

这种句式或者“者也”俱全,或者“者也”缺少其一,“者也”成为辨别判断句的标志,例如:

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杜牧《阿房宫赋》)此例用“„„者,„„也”句式,表示肯定判断,其中的“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用“非„„也”句式表示否定判断。⑵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此例中“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⑶栗者,民之所种。(黄宗羲《柳敬亭传》)此例有者无也,表示判断。⑷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2008全国高考Ⅱ《宋书·王昙首传》)无者有也句,写出王昙首的籍贯,说明他与“太保弘”的关系。㈡“乃、皆、必、亦、即、诚、则、耳”句式

我们看到了“乃、皆”等副词,就要考虑到句子的判断性质,翻译的时候加上判断动词“是”。

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㈢“为”“是”句式

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⑵翩翩两骑来是谁?(白居易《卖炭翁》)㈣“非”“否”“莫”否定判断

在辨别判断句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句中有否定副词,有可能形成否定判断。例如: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李密《陈情表》)此句大意是: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此例使用了否定副词“非”,构成的否定判断句。㈤语意判断句 王祎,义乌人。(2010全国高考Ⅰ《明史·王祎传》)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可以加上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

二、被动句

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㈠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苏洵《六国论》)此句的大意是: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的一贯的暴力所挟制啊!用“为„„所„„”表示被动。

⑵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用“为+动词”表示被动。⑶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此例用“于”表示被动。⑷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此例用“见”表示被动。

㈡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如:戍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此句大意是:陈胜吴广起义,函谷关被刘邦攻破。“函谷举”属于意念式被动句,它不像上面例子那样有被动标志。

三、倒装句

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表现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等形式上。

㈠宾语前置

⒈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有些语境使用“不、未、莫、毋”等副词表示否定,否定句里的宾语往往前置,在翻译的时候就要把宾语还原到动词之后。例如: ⑴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此例中有否定副词“不”字,宾语“余”应该放到谓语“欺”后面。⑵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此例中有否定副词“未”字,宾语“之”字前置。⑶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此例中有否定副词“莫”字,宾语“之”字前置。

在否定句中,也有跟上面不同的例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此例正常的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也就是将宾语还原到动词之后。⒉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何、谁、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我们有必要记住这些疑问代词,摸清楚它们的组合规律,理解句子的意思。例如:

⑴吾为德请,财何为也?(2010浙江高考《魏书·胡叟传》)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此例中“何为”的谓语是动词“为”,疑问代词“何”是宾语,翻译时调到宾语位置。⑵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此例中“之”字,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⑶臆!微斯人吾谁与归?(欧阳修《岳阳楼记》)此例中有疑问代词“谁”,“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⑷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此例中有疑问代词“奚”字,动词“适”的宾语前置。⑸沛公安在?(《史记·鸿门宴》)此例中有疑问代词“安”字,动词“在”的 宾语前置。

⒊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⑴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此例中介词“以”的宾语“是”字被提到前面去了。⑵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此例中“以”字的宾语“何”字被提到前面去了。

此外,还有“惟„„是„„”句式表示宾语前置,如,韩愈在《祭十二郎文》在写道:“惟兄嫂是依”,我们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调整语序:“依兄嫂”,动宾关系清晰可见。“惟„„是„„”句式在成语中还可以看到,如,惟命是听(听命)、惟利是图(图利)。㈡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的状语放在谓语前面,修饰限制谓语。而古代汉语中的状语常常被作者放到谓语后面,例如: ⑴殓以嫁时之衣。(2010江苏高考卷,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此例中介宾短语“以嫁时之衣”修饰已经被省略的谓语“穿”字,应该调到状语位置上。

⑵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2009江苏高考卷,汪琬《书沈通明事》)这两句的大意是: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此例中状语“于明之亡”在谓语“补”的后面,翻译时要调到状语位置。

㈢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的定语放在宾语前面,修饰限制它。而古代汉语中的定语往往放到宾语的后面,例如:

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2010上海高考卷)这两句的大意是: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案件长久没能判决。宾语“民”的修饰语“争舟而相殴至死”应该调到宾语前来翻译。

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⒈“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如,楚人有涉江者(《察今》)。⒉“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⒊“中心词+数量词(定语)”,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㈣主语后置

一般句子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而有些作者为了强调谓语,就把主语放到谓语后面了,例如: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原文的大意是: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遥望我心中的美人啊,她在天边极远的地方。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予怀”,谓语是“渺渺”。两者一颠倒就成了一般句式。

四、成分省略句

文言文常常会省略成分,有省略主语的,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定语,省略介词,这给我们阅读文言文带来了麻烦。㈠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对话之中都常常省略主语(或承前省,或蒙后省),而谓语省略的现象都比较少。下面结合例子来看:

⑴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2010安徽高考《周书·贺兰祥传》)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与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第四个分句省略了主语“贺兰祥”,翻译时要补出来。⑵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蓍食,和于身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我近来很不想吃东西,于是自己就勉强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地,这才稍微喜欢多吃点,对身体很好。此例第三分句中的动词谓语“行走”省略了。

㈡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介词和动词在句中都有可能省略宾语,而辨别是否省略兼语,就要注意认准表示“使令类”的动词,如“使”“令”等。⒈至丹以荆卿为计。(苏洵《六国论》)此句大意是: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此例中介词“以”省略了宾语“刺杀秦王”,补充上去以后语意就完整了。

⒉輮以为轮。(《荀子·劝学》)此句的大意是:把它烤弯制成车轮。原句动词“輮”省略了宾语“之”(笔直的木材),介词“以”字也省略了宾语“之”,补充出来后,整个句子就好理解了。⒊杞子自郑使告于秦。(《左传·殽之战》)此例中“使”后省略了兼语“人”字。㈢介词的省略。如: ⒈居是州。(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此例中的动词“居”后省略了介词“于”字。

⒉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此例中的“五百金”前省略了“以”字。

五、几种习惯的固定句式

㈠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㈡„„孰与„„、„„何如„„

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例如: ⑴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句大意是: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此例中的“孰与”,是“与„„比怎么样”的意思。⑵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惠》》)这句大意是: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孰若、孰如、何若)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如,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㈢不亦„„乎?

“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㈣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 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例 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此例中的“奚以„„为”,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㈤得无(得毋、得微、得非)、无乃(毋乃、非乃、不乃)

“得无”、“无乃”可以解释为“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例如: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司马迁《报任安书》)此句大意是:这岂不跟我私下的愿望相违背吗?

第三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练案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练案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5分)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

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仇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工部侍郎。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赠工部尚书。

(选自《宋史·许骧传》,有删改)

1.(理解文言句式和用法)指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6分)

(1)世以财雄边郡。()

(2)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

(3)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

(4)自今请以隶军。()

(5)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

(6)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

B.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

C.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

D.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

B.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C.配流,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死后的本人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他自幼颇有风骨,异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

B.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稳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工部侍郎。

C.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得当有分寸。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被从轻处罚;对被配流的犯人打击报复告发他们的人的现象提出了中肯意见。

D.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2)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9分)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注]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选自《宋史·曾巩传》,有删改)

注常平:官仓名。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B.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C.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D.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通判是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农田、统兵作战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C.保伍,古代民人以五家为伍,又立保(唐时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王安石变法时以十户为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D.丁艰,也叫丁忧,是古代遭父母之丧的通称;有内、外之分,遭母丧称“丁内艰”,遭父丧称“丁外艰”;后世多专指官员居丧。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巩治理有方,擒获盗贼有胆有谋。知齐州时,组织百姓力量侦查乡里盗贼的行踪,相互援助擒获盗贼。他优待自首的盗贼葛友,给他好吃好喝收买他,想让他带领两队手下,再也不与那些盗贼复合。

B.曾巩聪明有才华,初次任政就有政绩。十二岁时写成《六论》,文辞很有气魄。通判越州时,他调动民间力量解决饥荒粮食问题,还让官府借粮种给农民,秋赋偿还,没有耽误农事。

C.曾巩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敢于说真话。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弟弟妹妹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都由他操办。尽管王安石得志,曾巩还是对他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D.曾巩关心民间疾苦,对名利看得很淡。在洪州任上,对遭遇瘟疫生活困难不能自养的士兵和百姓供应衣食住宿并给他们治病。他虽负有才名,却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别人认为他命运不济,但他并不在意。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2)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练案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1.(1)省略句,省略介词“于”(2)被动句,“为所”表被动(3)介词结构后置句(4)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的宾语(5)省略句,省略主语(6)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2.B 解析:“上言”指向上报告,报告的对象是朝廷,不可能是“蜀民”,可排除A、C两项。“众”作“颇服其先见”的主语,而不是作“李顺”的宾语,可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解析:“赠”与“谥”不同,“谥”指古代帝王或官员等死后朝廷给予的评价性称号,不是爵位官职。

4.B 解析:B项,“都能够安于职守”错。他调任福州知州时,并不安于工作,而是多次上表,请求回京。

5.参考答案:

(1)许信因为资产富足,不乐意迁移到其他地方,许唐于是悄悄地携带一百金到南方。(2)(许唐)曾屯集货物在汴、洛一带贩卖,看到进士相跟着(结队)而出行,私下叹息说:“生儿子应当让他像这样!”

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关键点是“富殖”,富足;“潜”,暗地里,悄悄地;“赍”,携带;“商赀”,财物;“缀行”,成群结队;“窃”,私下里。

参考译文

许骧字允升,世代居住在蓟州。他的祖父叫许信,父亲叫许唐,世代以钱财(多)在边郡称雄。后唐末年,许唐知道契丹将要扰乱边境,就告诉他的父亲说:“如今国家的政治败坏松弛,狄人必定乘着这一机会而侵扰中原,那么朔州、易州地区,百姓会遭受狄人侵扰的兵灾。假如不立即离开,将要被俘虏了。”许信因为资产富足,不乐意迁移到其他地方,许唐于是悄悄地携带一百金到南方。不久,后晋太祖受天命改朝换代,果然用燕蓟之地贿赂契丹,许唐回去的路于是断绝。许唐曾屯集货物在汴、洛一带贩卖,看到进士相跟着(结队)而出行,私下叹息说:“生儿子应当让他像这样!”于是许唐不再经商,定居睢阳,娶李姓人家的女儿,生许骧,许骧长得非常清秀。许唐说:“成全我的志愿了!”

许骧十三岁,能写文章,擅长作词赋。许骧在太平兴国初年到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为京兆尹,很了解他。等到廷试,许骧考中甲科,初入仕为将作监丞、益州通判,被赏赐钱二十万。许骧升任右赞善大夫。调任鄜州知州。许骧被召回,任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许骧改任江南转运副使。洪州、吉州上交朝廷供品的运输船遭水浸而货物损坏,主管官吏害怕获罪,故意弄翻了船,审理案件的官员按欺骗、盗取国家财物的罪名查办他们,判处流放、处死的有几百人。许骧立刻前去审讯,得到这件事的真实情况后上报朝廷,许多人获得从轻处罚,皇帝下诏对他进行褒奖。许骧又进言:“抢劫的盗贼被发配流放,遇到大赦被免罪的,回到本乡,仇视那些告发逮捕他们的人,许多人被杀害,从现在起请把他们隶属军队。”朝廷下诏许可。许骧升为正使。端拱初年,许骧被任命为主客郎中,不久调任福州知州。他多次上表请求回京,不等答复,就进京上朝,皇帝在便殿召见他问对,询问许久。许骧改任为兵部郎中。许骧进言:“蜀地百姓轻浮容易动摇,应该选择忠厚的人安抚他们,作为防备。”不久李顺叛乱,大家非常佩服他的预见。朝廷命令他管理审官院,他升为御史中丞,因为生病他坚决辞让,皇上没有答应。许骧上朝辞谢时,皇帝让他坐下,慰劳问候,拿出良药赐给他说:“这是我服食有效验的。”后来许骧因为长期生病不能完成本职工作。真宗即位,(将他的官职)改为工部侍郎。他多次请求到小的郡县养病,因为入朝有失礼仪,被御史检举,朝廷特地下诏不追问,任命他为单州知州。咸平二年,许骧去世,享年五十七岁。朝廷赠官工部尚书。

6.B 解析:“不能皆至城邑”,“城邑”作“至”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民得从便受粟”,“从便”的结果是“受粟”,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7.B 解析:通判不负责统兵作战。

8.A 解析:A项,“他优待自首的盗贼葛友,给他好吃好喝收买他,想让他带领两队手下,再也不与那些盗贼复合”说法错误。原文为“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由此可见,曾巩优待葛友是为了离间盗贼。

9.(1)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把车马和随从借给他,让他四处夸耀。(“饮食冠裳”作动词,“假以骑从”为倒装,“夸徇四境”为倒装,每处1分;句意2分)

(2)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横征暴敛,使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了大军突然聚集的问题,军队过去后,街市巷里还不知道。(“堪”“区处”“去”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生来机智敏锐,十二岁时,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曾巩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他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同时贷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丘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把车马和随从借给他,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横征暴敛,使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了大军突然聚集的问题,军队过去后,街市巷里还不知道。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世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晚生后辈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一次经过朝廷时,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信,任命他为中书舍人。几个月以后,因母丧离职。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而难于改正错误而已。”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第四篇:文言文常用句式与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用句式与虚词用法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9)“……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例: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例(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三、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2.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四、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有标志词语:

a“为”表被动:天子为动。

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五、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之】

1.用作代词: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如:已而之细柳军。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以】

1.用作介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

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二)起提示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2.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所】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且】1.用作连词。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文言实词

一、词类活用(具体见语文复习用书223--226)

用法归纳:

(1)使动用法:分为A、动词的使动用法;B、名词的使动用法;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分为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3)名词活用为动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名词活用为状语:分为:A、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作状语;B、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名词作状语;

C、表示对人的态度的名词作状语;D、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E、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的名词作状语。

二、通假字(读音要准确)

三、古今异义。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文言句子翻译

一、要点讲解: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强化“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争取字字落实”的原则和“翻译六字诀”,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要求学生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

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2、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

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②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③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④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⑥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前四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

3、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

(1)总体分五步: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第五步:轻读一遍,誊写答卷。

(2)分步解析:

第一步: 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这一步其实是很重要的,告诉学生,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会出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而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础。

第二步: 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这一步是关键,因为挑出来让学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个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另外,每一位学生由于情况不同,在这些句子中总有几个字是他们一时难以断定词义甚至根本不知词义的“生词”。在这一步中,要让学生用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具体推断方法见前面实词部分。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有很多情况下,因为没有看出句子中所隐藏的特殊句式,导致很多学生翻出来的句子很乱,不合现代文的句子规范。所以,翻译句子一定要把语序理顺。要掌握前面提到的几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致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第五步:轻读一遍,誊写答卷。

这最后一步即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斟酌、调整,自己确信无误,且通顺畅然,然后才能誊写到答卷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洁。喻旭初先生说:翻好后一定要轻声念一遍,才能誊写到答题卷上。这里要求“念一遍”既是最后审查有无遗漏,与上下文是否吻合,也是看译句是否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二、课堂练习

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参考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

师生归纳该句翻译特点:留(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课堂练习:

①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②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译: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使一职,统领各路军马。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参考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换(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阅读《核舟记》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弥勒(绝):很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衣褶中。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打比方C.作比较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第五篇:古诗文不同用法归类

古诗文不同用法归类

1.描写春天的景色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沾农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等闲识得东风而,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衅独步寻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描写夏天的景色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黑云翻墨未遮山,自雨跳珠乱人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3.描写秋天的景色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自居易《暮江吟》)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4.描写冬天的景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柴门闻犬吠,风霄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荚蓉山主人》)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欧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5.描写江河湖泊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自居易《钱塘湖春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自居易《暮江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夜泊秦淮》)6.描写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食》)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7.描写儿童生活情趣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蒿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辑》)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小娃撑小艇,偷采自莲回。(白居易《池上》)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8.表达爱国之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伸淹《岳阳楼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汁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于谦《靖日感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笱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我自横月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9.表达朋友送别之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准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lO.表达思念家乡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卡t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11.关于劝人珍惜时间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李涉《岳阳别张祜》)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民歌《长歌行》)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钱鹤滩《明日歌》)12.关于述志抒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刘禹锡《浪淘沙》)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届原《离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13.反映边塞生活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14.含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俞文豹《清夜录》)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5.描写月亮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郑板桥)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张祜《送杨秀才游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下载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It句式的用法归纳(共5则范文)

    It句式的用法归纳 赵先福 摘要:It句式是英语语法知识中的重点内容。若要更好地掌握其考点,须在大量练习、实践并对比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总结,方能更加运用自如。本文就It不同句......

    2012年高考专题(一)现代汉语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中特殊句式有六种,分别是: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判断句)、存现句、。 [口诀]把被连,兼是现。 1、把字句 把字句是一种用“把”字将宾语提前并与宾语一......

    浅谈教师职业与事业的不同理解

    浅谈教师职业与事业的不同理解 把教师职业当成教育事业来奉献是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对待教育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把教师工作视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职业,是为钱而......

    现代汉语教案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世界的语言 1、世界语言种类繁多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语言。 根据目前所调查到的数据,有确切记录的语言在2000种以上。 其中有些已成为历史的遗迹......

    现代汉语教案

    现代汉语》教案 教学目的: 1、明确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2、领会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树立为提高民族素质而加强......

    现代汉语教案

    现代汉语教案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目的:明确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领会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树立为提高民族素质而......

    都是淀粉用法有什么不同(范文大全)

    淀粉原材料不同 用法也不同 淀粉是我们做饭的时候经常用到的辅料,上浆、挂糊、勾芡、制作凉粉、粉条等等。 我们去超市购买淀粉时,会看到很多种淀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红......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词性 教学目标:掌握在古文中出现频繁的或者活用的词性,帮助古文的理解和学习。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