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果核宝宝找妈妈
活动背景:
在日常观察中,我发现,幼儿在品尝水果时,积累的经验往往停留于水果的外形特征、水果的味道等,很少有孩子关注到果核。而这个故事却给我们展示了意欲丢弃的果核却变成种子、大树和果实的美好结局。
活动目标:
1、探索运用多种方法,发现不同的果子里有不一样的果核,了解果核的作用。
2、能大胆地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蜗牛和苹果》的故事制成ppt。2、6种水果分别放在6个盘子里,用纸巾遮住;相应的6种果核混合放在脸盆里。
3、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小盘子、小调羹、小毛巾若干。
4、水果刀、垃圾筒等用品。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蜗牛与苹果》:
1、导入: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吃过哪些水果?
2、观看ppt《蜗牛与苹果》,引起讨论:苹果是生病了吗?到底谁是苹果妈妈的宝宝呢?
3、回忆交流:你们平时吃完了苹果,把它的果核放到哪里了?果核到底有用吗?
二、送果核宝宝回家:
1、出示脸盆里的果核:
今天,我带来了很多果核,看看它们都一样吗?
(关注幼儿对不同点的概括,如:形状、颜色、大小)
2、逐一出示6种水果:猜猜今天有哪些水果妈妈来这里找宝宝了。
(用猜谜语、闻味道、露局部、手触摸、观形状、比大小等方法猜出6种水果)
3、幼儿操作:
请你用小盘子和小调羹帮忙,把果核宝宝送到妈妈那,想帮谁就帮谁,想帮几个就帮几个。
(关注幼儿操作过程中是否有较细致的观察和比较,对自己和他人操作结果的确认度如何)
4、交流、讨论:
(1)哪几位果核宝宝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呢?哪些果核宝宝还需要帮助?(对孩子们肯定的答案不必再作深入的讨论)
关注两点:
一是幼儿对果核与水果的匹配是否存在经验上的缺失。(打开水果进行验证)
二是幼儿在观察、辨别相似的果核时运用了什么方法。(帮助幼儿提升细致观察、辨别不同的方法)
(2)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果核宝宝也请出来吧!(关注幼儿打开水果的方法和幼儿的卫生习惯)
5、延伸、拓展:
这些果核该送到哪里呢?
请你选两种最喜欢的果核宝宝,带到自然角好好地照顾它们。
第二篇:中班优秀科学《果核宝宝找妈妈》教案
活动目标:
1.在品尝、观察、交流、倾听中,发现各种水果有不一样的果核。
2、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六种水果:葡萄、桂圆、苹果、石榴、金橘、柚子。一次性纸盘,纸巾,餐巾纸,各种果核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逐一出示6种水果:猜猜今天老师带来了哪些水果。
(用猜谜语、闻味道、手触摸、观局部、看干果等方法猜出6种水果)价值分析:用不同的形式,感知各种水果的特征。
过渡:苹果里面有什么?
2、还有哪些水果也有果核?
二、观察果核:
1、出示装有果核的盘子:这里有好多的果核,他们长的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
价值分析:引导幼儿在看看、比比中,发现果核的颜色、大小、样子、数量等都是不一样的。
小结:果核都长得不一样,有的圆圆的,有的长长的,有黑色,也有白色……
2、送果核回家:
水果妈妈说: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把我的果核宝宝送回来吗?要求:每人拿一个盆子,取一些果核,将它们送到相应水果的前面。
三、交流、验证
1、看一看,所有的果核宝宝都找到妈妈了吗?
2、幼儿混淆的,当场吃水果,找出里面的果核。
价值分析:通过幼儿动手剥剥,吃吃,找找,亲自发现水果的果核。
四、欣赏故事《蜗牛和苹果》
1、我们知道了果核的秘密。想不想听一个有关果核的故事?
2、播放课件
3、故事告诉我们,果核有什么用呢?
小结:这是一个苹果核变成苹果树的故事,果核能在泥土里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小树。
附录: 故事:蜗牛和苹果
“叭!”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正好落在蜗牛家的菜园里,蜗牛好高兴,立刻和苹果成了好朋友。
一天早晨,蜗牛一起床,立刻爬到菜园里,“嘿,苹果,我刚才梦见你做了我的新娘子!”蜗牛大声对苹果说。但是蜗牛发现,苹果身上有一大块皮肤变成了难看的茶色,原来苹果病了,“你别害怕,我马上去叫乌龟医生来救你!”蜗牛说着,立刻朝乌龟医生家爬去。
蜗牛爬呀爬呀,终于来到乌龟医生家,蜗牛说:“乌龟医生,救命呀,我的新娘子生病了!”正在吃午饭的乌龟一听,立刻背起药箱,和蜗牛一道出发。傍晚的时候,他们来到蜗牛的菜园。这时,苹果全身都变成了茶色,软软的,像一团烂泥。“我的新娘子病得好厉害呀!”蜗牛大哭起来。
乌龟医生用手戳了戳苹果,笑着说:“苹果没有生病,她是苹果妈妈,正在腐烂,好让她的宝宝钻进泥土里,生根发芽。”蜗牛惊呆了,原来苹果是一位妈妈,我还梦想她做我的新娘子呢,他害羞地连忙把头缩进自己的屋子里。
后来,蜗牛的菜园里,果真长出了一棵小苹果树,蜗牛就在苹果树下和蜗牛小姐举行了婚礼,小苹果树还为他俩唱起了婚礼进行曲。
第三篇:理工张娟教案-果核宝宝找妈妈
果核宝宝找妈妈(中班-科学)
理工大学幼教中心
张娟
一、活动来源:
在日常观察中,我发现,幼儿在品尝水果时,更多的时候是吃老师或者是爸爸妈妈已经削好的水果,很少没有机会看到水果中的果核是什么样。所以幼儿积累的经验往往停留在水果的外形特征、水果的味道等方面,很少有孩子关注到果核。《纲要》对中班科学领域指出:“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观察身边常见的事物,能对某些事物进行比较,能发现事物的差异和变化。”结合季节的特点和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我开展此主题活动,向孩子们展示了意欲丢弃的果核会变成种子、大树和果实的美好结局。
二、活动环节思考
1.探索运用多种方法,发现不同的果子里有不一样的果核,了解果核的作用。
2.能大胆地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整个活动有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故事引发幼儿对果核的兴趣和对果核作用的初步了解。活动从幼儿自己喜欢的水果谈起,引出故事《蜗牛与苹果》。(这个Flash是我从网上下载的,)旨在提高幼儿观察兴趣的同时,让幼儿通过动态的画面对果核发芽、长大的过程有更直观、形象的感知和认识。
第二环节:通过操作,帮助幼儿获得一些比较、区分不同物体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充分挖掘幼儿的多种生活经验,如:调动各种感官分辨不同水果主要特征;在个体操作中回忆经验,匹配水果与相应的果核;在交流讨论中提升区分不同物体的多种方法。整个环节帮助孩子从中获得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了个别化活动基础上的提升。
第三环节:再次回归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引发幼儿参与后续果核艺术大创作,拓展了本活动在主题中的价值。
三、活动设计:果核宝宝找妈妈
活动目标:
1.探索运用多种方法,发现不同的果子里有不一样的果核,了解果核的作用。
2.能大胆地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蜗牛和苹果》flash动画。
2.6种水果分别放在6个盘子里,用纸巾遮住;相应的6种果核混合放在一个塑料盒里。
3.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小盘子、小毛巾若干。
4.水果刀、垃圾筒等用品。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蜗牛与苹果》:
1.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吃过哪些水果?
2.观看flash动画《蜗牛与苹果》。
(1)师:“今天张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一段关于水果的动画片,看一看,他们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引发讨论:苹果是真的生病了吗?谁是苹果妈妈的宝宝呢?
小结:原来苹果是一位妈妈,她的宝宝就是种子,种子在泥土里可以生根发芽。正是这一粒粒黑黑的小宝宝钻到泥土里才慢慢地长出了小苹果树。它们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果核。
3.回忆交流:
(1)你们平时吃完了苹果,把它的果核放到哪里了?(2)果核有用吗?
二、送果核宝宝回家:
1.出示水果盘里的果核:
今天,张老师带来了很多果核宝宝,看看它们都一样吗?
(关注幼儿对不同点的概括,如:形状、颜色、大小)
2.逐一出示6种水果:猜猜今天有哪些水果妈妈来这里找宝宝了。
(用猜谜语、闻味道、露局部、手触摸、观形状、比大小等方法猜出6种水果)
3.幼儿操作:
请你用小盘子帮忙,帮助果核宝宝送到妈妈那儿。(关注幼儿操作过程中是否有较细致的观察和比较,对自己和他人操作结果的确认度如何)
4.交流、讨论:
(1)哪几位果核宝宝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呢?哪些果核宝宝还需要帮助?(对孩子们肯定的答案不必再作深入的讨论)
关注两点:
一是幼儿对果核与水果的匹配是否存在经验上的缺失。(打开水果进行验证)
二是幼儿在观察、辨别相似的果核时运用了什么方法。(帮助幼儿提升细致观察、辨别不同的方法)
(2)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果核宝宝也请出来吧!(关注幼儿打开水果的方法和幼儿的卫生习惯)
5.延伸、拓展:
提问:这些果核该送到哪里呢?
(1)再次回归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引发幼儿参与后续果实、果核艺术大创作,拓展了本活动在主题中的价值。
(2)由此活动产生出自然角的系列知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结合我日常观察及教学目标制定的,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果核;通过有趣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在看看、比比中,发现果核的颜色、大小、形状、数量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
在设计活动时,我通过《果核宝宝找妈妈》这个情境,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故事引发幼儿对果核的兴趣和对果核作用的初步了解。活动从幼儿自己喜欢的水果谈起,引出故事《蜗牛与苹果》,通过flash动画,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通过动态的画面对果核发芽、长大的过程有更直观、形象的感知和认识。第二环节:通过操作,帮助幼儿获得一些比较、区分不同物体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充分挖掘幼儿的多种生活经验,如:调动各种感官分辨不同水果主要特征;在个体操作中回忆经验,匹配水果与相应的果核;在交流讨论中提升区分不同物体的多种方法。整个环节帮助孩子从中获得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了个别化活动基础上的提升。第三环节:再次回归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引发幼儿参与后续种植和 果实、果核艺术大创作活动中去,拓展了本活动在主题中的价值。
在操作中,孩子们的兴致是热情高涨的,在“果核宝宝找妈妈”的环节中,孩子们之间出现了意见不统一,有一种果核出现了两个妈妈,到底谁是它真正的妈妈呢?我建议让孩子们自己亲自去验证,切开水果,去寻求答案。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情绪是愉悦的,态度是积极的、参与是自主、主动的。孩子们在快乐中发展,在体验中进步,不断丰富孩子们的认知。
《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告诉我们:让幼儿在快乐中发展,“快乐”和“发展”要相互促进,因为只有幼儿是快乐的,他们才能主动、积极,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树叶宝宝找妈妈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大小、颜色不同的树叶,并尝试按不同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2、乐意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妈妈和孩子间的亲情,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找朋友》、录音机、黄色绿色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树叶宝宝找朋友,引发幼儿兴趣,初步认知黄、绿两种颜色以及大小。
1、出示树叶胸饰找朋友并播放《找朋友》。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呀?”“那请小朋友戴上树叶听着音乐去找朋友吧!找到朋友后围成一圈坐下。”
2、请幼儿找朋友,通过比较,初步有大小的概念。
“刚才小树叶都找到朋友了,我们来看看找的对不对。”找出错误的幼儿“你是什么颜色的树叶?那你的朋友是谁呀?你是大宝宝还是小宝宝?”
“你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宝宝?”(我是黄(绿)颜色的(大或小)宝宝)
二、树叶妈妈找孩子
1、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扮演小树叶说“我是小树叶,秋天到了,风好大,我们一片一片地往下掉,都飞走了,离开了心爱的妈妈,现在我们真想妈妈,谁能帮我们找到妈妈呢?”
2、引发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我们能帮小树叶找到妈妈吗?(能)那,请小朋友捡一片树叶试着帮它找妈妈,找的时候可以看一看妈妈身上的记号和你捡的树叶是不是一样,可以和他比一比贴上去。幼儿动手捡树叶,并区分大小、颜色贴到树叶妈妈的身上。
分别请幼儿说说捡到树叶宝宝贴到哪里?从颜色、大小评析。
“小朋友真能干,都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那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认一认,好吗?”(找出错的地方问:这片小树叶是不是这个妈妈呀?为什么不是呀?他们有哪些地方一样?让我们来比一比。那我们把小树叶送回家吧!)
三、播放《找朋友》歌曲,幼儿戴上胸饰玩小树叶找妈妈的游戏。
第五篇:树叶宝宝找妈妈教案
科学教案——《树叶宝宝找妈妈》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幼儿园的地上,飘落了许多树叶,户外活动时,孩子们会随手拾起地上的树叶玩一玩。树叶是哪来的呢?原来是离开了大树妈妈,偷偷跑出来“玩”了,后来这些树叶宝宝就找不到妈妈了,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树叶宝宝找妈妈》。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景化教学,从幼儿的生活环境入手,让孩子在捡树叶、说树叶、送树叶的过程中,获得有关归类的经验,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大小、颜色不同的树叶,并尝试按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2、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有过按物体颜色分类,按大小分类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师自制的大绿树叶、小绿树叶、大黄树叶、小黄树叶若干。
3、布置背景图(有四棵大树的树林,树上分别有标记,树叶散落在地上。)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带领幼儿一起捡落叶。师:咦!是什么声音啊?(师扮小树叶哭)啊!是树叶宝宝在哭啊!(边说边指着地下的树叶)你们知道树叶宝宝为什么要哭吗? 幼:……(树叶宝宝找不到妈妈了)
师:你们看,这里有这么多的树叶宝宝找不到妈妈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妈妈吧,好吗? 幼:好。
师:现在请每个小朋友到树林里来捡一片树叶,然后把它捧在手里。幼:(到树林里捡树叶)师:请宝宝们先回座位。
(评析: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一起捡树叶,为下一环节说树叶做准备。)
二、说树叶,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上进行描述。师:谁来告诉我,你捡到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幼:……(绿的,黄的)师:那我们把它叫绿(黄)宝宝。
师:看看这两片树叶宝宝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拿出两片大小不同的绿或黄树叶。)幼:……(大小不一样。)
师:那我们把大的叫大宝宝,小的叫小宝宝吧。
师:树叶宝宝有绿宝宝、黄宝宝、大宝宝、小宝宝,有这么多的宝宝。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捡的树叶宝宝是什么样子的,是大宝宝还是小宝宝,是绿宝宝还是黄宝宝。(师出示自己捡的树叶。)幼:(如:大宝宝、绿宝宝)师:那我们把它叫做大绿宝宝,好吗? 师:那你捡的树叶宝宝叫什么呢?
幼:……(大绿宝宝,小绿宝宝,大黄宝宝,小黄宝宝。)
(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跟你边上的好朋友说说你捡的树叶叫什么? 幼:(与同伴说说。)
(评析: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上对树叶进行描述,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总结归纳出有四种不同的树叶宝宝,为下一环节送树叶回家做铺垫。)
三、送树叶回家。
师:小树叶离开妈妈很久了,想妈妈了,我们一起把树叶送回家吧。你们看,树林里有四棵树妈妈,那你们能帮树叶宝宝找到妈妈吗? 幼:能。
师:那你们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树叶宝宝和妈妈是不是长得一样的,长得一样的树妈妈才可以送给她。
幼:(送树叶宝宝回家。)
师:小朋友真能干,都帮树叶宝宝找到了妈妈,那到底找对了没有,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如有找错的,说出理由,并重新帮它找妈妈。)
师:树叶宝宝都回家自己的家了,大树妈妈说谢谢你们帮我把宝宝送回家。
(评析:送树叶宝宝回家,幼儿活动兴趣高涨,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送的过程中,获得归类的经验。)
四、延伸活动。
教师可以为幼儿多准备一些树叶,在区角活动时,可以把这些树叶也一起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