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新教案《迟到》(5篇)

时间:2019-05-15 06:2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上册新教案《迟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上册新教案《迟到》》。

第一篇:五年级上册新教案《迟到》

迟到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习多角度考虑问题。

3、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懂得对待错误要敢于面对、勇于改正。

一、创情境,导入新课。

1、以优美抒情的“琵琶语”配乐朗诵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生平,好多年过去了,我是多么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人和事啊。北京,或许早已物是人非了,可是,随着岁月的洗涤,在我这个远方游子的心头,这些人和事却日渐清晰起来。于是,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而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再次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童年往事。板书课题:迟到。

2、引出作者林海音。作者简介。过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这位非常著名的作家,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也经常迟到,后来到了她70多岁的时候,回忆起迟到这件事,仍念念不忘。现在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这件往事吧。打开书63页,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读的过程中,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把音读正确、读流利。出示自读要求

2、学生自读课文,划词语。师巡视。

3、检查自学情况。

读音易错的字:扎辫子(多音字),一抡(查字典),混合,鸡毛掸子,撩起,耻笑(近义词),铁栅门,玉簪花(图)易写错的字:赖、瞪、貌、鼻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提示:抓住主要人物,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同学们读书时很用心,小海音爸爸一共做了两件事(出示两幅图)认真观察爸爸的动作,用一个字概括这两幅图的内容。板书:打 送

6、爸爸这一打一送中,究竟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书中有那么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找到以后,勾画下来。

生:“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师:好!找到这句话的孩子,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师:哪位同学能用两个字来概括父亲给我留下的印象。生:严

师:(板书)还有怎样的印象? 生:疼

师:好,(板书)很会概括,我们看一看“疼”给它换一个说法,什么意思? 生(齐答):爱

师:非常好。那么“严”我们可以组成哪些词语来理解他在句子中的意思,可以说?

生:严厉

师:还可以说?

生:严格

师:我们把这两个字放到句子当中去读一读.生(齐读):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师:这里有两句话,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 生(男齐读):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生(女齐读):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师:亮眼睛们有没有发现两个句子的不同呢? 生: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两个“很严”。

师:多了这么一部分,那作者告诉我们很严,重叠出几次,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反复地说很严,是想告诉我们? 生:父亲他对我非常的严格

7、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惑吗?请大胆的提出来。(注意归纳)小海音的爸爸很疼她为什么要打她?小海音该不该打?小海音的爸爸是不是好爸爸?

三、个性阅读,解疑品赏。

1、读书贵在有疑。刚才有同学问: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小组讨论)

2、狠狠地打,打得狠吗?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词句勾画出来。

3、我挨打了,父亲狠狠地打了我?我委屈,我生气、我怨恨,我疑惑,我究竟该不该打,不打不行吗?同学们,你们怎么看?请大家再读课文,能不能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抓住关键的词,关键的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谈谈你的看法。(现场辩论)

4、大家所陈说的似乎各有道理,那么父亲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严厉的态度对待孩子呢?请同学们考虑。(学生考虑后发言,教师注意启发学生懂得父亲的严厉正是为了让孩子敢于面对错误并改正错误)

5、打在女儿的身上,痛在父亲的心上,对待女儿的错误,他不姑息,不纵容,所以作者才会说,父亲对我的管教?齐答:很严,很严很严。严中透着„„齐答:深深的爱。板书:爱

6、你还从哪体会到了这种深深的爱呢?学习15~18自然段,感受父亲的慈祥。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15~18自然段,把后来父亲的态度与前面进行对比,读后,看看你会有什么新的感受,和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

师:假如你就是当年的林海音,爸爸到学校给你送来了花夹袄和两个铜板,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心情如何?(在比较阅读后,谈出自身的体会与感悟,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体会父亲的慈祥。)

师:请同学们细细的观察这两幅截然不同的图,想一想,文中的父亲究竟是不是一个好父亲呢?(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和互相补充中,明白父亲的严厉和慈祥都是为了让“我”认识错误、面对错误、改正错误)

四、拓展整合、升华主题。

齐读19自然段。小海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师:正是因为有了父亲这份严厉而又慈祥的爱,小海音再也没有迟到,她勇敢地面对错误,成了一个优秀的女作家。许多年过去了,当他回忆起迟到这件事,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曾经饱含深情地写下一段文字:

引入《爸爸的花儿落了》衣襟上的夹竹桃引起“我”对爸爸的回忆,回忆中有欢乐,也有感伤;有爸爸严厉的责罚,也有他绵绵的爱意。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我”已经长大了。

师:伴着爸爸严厉的责罚和绵绵的爱意,小海音长大了,她也从迟到这件事深深领悟了爸爸的严与爱。

第二篇:新 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拉萨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教师范唱)。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复习唱好《拉萨谣》

3、聆听《东北秧歌》

4、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开始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11、结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教学难点:学生对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

a、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b、控制整体音量。

c、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

(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5)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绿色的畅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

2、初步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1、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手拉手,地球村》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地球村”也还是全世界人们不论国籍,种族都能友好相处的含义。(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

1、继续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2、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3、让学生能为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节奏。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和全世界的小朋友们都同住在一个“地球村”,地球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宝贵了,正像歌中唱的那样“希望的太阳就是我们”让我们从小就关注地球村的兴衰,与全世界的小朋友一起“把球村打扮的漂漂亮亮”。

2、欣赏童声合唱《手拉手,地球村》。

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轻快、活泼、灵巧,运用了很多八分音符;第二乐段热情奔放,有很多两拍以上的长音。

3、跟着音乐或教师的琴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注意第二乐句中的四分之二节拍,要唱出节拍的重音。

4、学习合唱部分。

(1)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2)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3)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5、为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节奏,可以集体讨论、创造、还可以对比多种方案。

6、两个声部分开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两个不同的声部。

7、演唱时要同时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

8、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绿色的歌谣》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绿色的歌谣》,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2、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手拉手,地球村》。这节课我们要学唱一首《绿色的歌谣》。让我们更加亲近绿色,更加亲近音乐。

二、学唱新歌《绿色的歌谣》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学唱曲谱

4、看谱,并听琴音

5、找出旋律特点。

6、听琴音,学唱歌曲。

7、“开小火车”将全曲分为6个乐句,每个学生唱一句,先听后唱,不妥之处其余同学补充。

8、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9、练习齐唱歌曲。

三、欣赏音乐。《绿色的歌谣》。

四、随录音唱歌词。

分析,理解第一乐段中的休止符的用法,回答课本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五、随教师的琴声学唱歌词,体会使用八分休止符处的音乐情绪,回答课本中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继续学唱歌曲《绿色的歌谣》。

2、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教学目标:

1、继续学唱歌曲《绿色的歌谣》能理解歌曲的意思。

2、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绿色的歌谣》今天我们还要到台湾的热带雨林去听一听那里的各种声音,真能使人陶醉,这就是将大自然的声音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森林狂想曲》,当然,我们还要努力亲自来奏一奏,让我们更加亲近绿色,更加亲近音乐。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

这是一首台湾著名乐曲,在台湾南部的热带雨林中,树木茂盛,气候湿润,森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更有经常出现的风声,雨声和终年不断的流水声,这些声音和象征人类活动的音乐交织起来,构成了一幅欢乐而奇特的交响乐曲,大家来欣赏吧。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琴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小结

第三单元 美丽的草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 《天堂》、《牧民的一天》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1=F2/4 1 12┃(32 3)┃56 53┃2 —┃(25 32)┃(12 3)┃21 61┃5 -║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出示小黑板)

(1)X XX┃XX X┃XXX XX┃X -║

(2)X·X XX┃XX X┃XXXX XX┃X -║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XXX XX┃X -║

()X XX┃X●X X║

()XXXX XX┃X

-║

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 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

七、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学会正确且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最后一乐句的词曲结合;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

1、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

3、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

4、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出示图片)

5、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聆听音乐,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听赏并说说歌曲中唱到的景致。学生欣赏画面学生拍打铃鼓(随意的)跟随老师的节奏打一打铃鼓。

4/4 0 x 0 x 0 xx x x | 通过学生听一听、看一看,揭示本课主题。

二、新歌教学

1、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2、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

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7、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8、解释“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三、分析处理歌曲

1、总结旋律结构特点,出示图谱。

(1)师:我们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你能用自己的图谱来表示吗?(2)老师出示图谱

2、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3、二度范唱师:我们的这首歌也可以用这种形式来演唱,请听。

4、师:如果加快速度,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5、放歌曲《玛依拉》(课件)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与《美丽的夏牧场》作一下比较。

四、总结。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欢快的舞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稍息 立正 站好》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稍息 立正 站好》。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教学内容: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1)彼得

播放彼得和老爷爷的主题。

(2)老爷爷 请问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老爷爷什么特点?(3)动物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

4、片段四,猫出场

5、老爷爷出场

6、狼出场

7、动物们的反映

8、智斗

9、放绳

10、捉狼

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教学反思: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迟到》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迟到》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迟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看大屏幕:你从屏幕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这些女作家你认识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现代女作家林海音的一篇散文《迟到》。

二、检查预习情况。

昨天预习过了吗?把课文读了几遍?老师要检查一下。

1.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词语卡片:混合 哭号 扎辫子 倒转 撩起 夹袄 咻咻

(大屏帮助区分:“扎”的几个读音;“咻咻”意思)

2.认读单个字:

赖(懒)罚(你被谁罚过,为什么?)貌(几画)挪

鼻 瞪 掸 肿 薯(暑 署)

3.男女比赛读课文:一方一个自然段段,通读全文,看哪方无错误。

三、初知文意。

1.引导再读一遍课文:要想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就要把自己放进课文中去,用心读,边读边想。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遍。

3.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写了)

四、写字。1.自己练写一遍。

2.听写。

3.同桌互查,错误的字写两遍。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引导研读。

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来看,课文基本自己已经读懂了,不需要老师再讲了,这节课,老师想让你们给我讲,讲什么呢?

1.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爸爸?

(1)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爸爸?(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屏示阅读要求:

这是一位 的爸爸。

① 言之有据。

② 练习朗读,把爸爸的这一特点读出来。

(3)学生按照要求准备。

(4)交流阅读体会:

① 严厉的爸爸:随意指名读相关句子,其他学生评议,再读。

② 慈爱的爸爸:找到的是哪个句子?(生说自己找到的句子)

句子对比:A(省略掉部分词句的片段)

B(原文片段)

师点拨:作者用了这些细节的描写,才更能显示爸爸对孩子的一丝不苟的疼爱和关心。

2.“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屏示要求:我认为小海音是个 的孩子。(言之有据)

三、欣赏课文,迁移运用。

1.从课文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练习朗读,然后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2.欣赏插图:插图的哪些地方画得好?为什么?想想练习写作:

我接过铜板,„„(想:爸是怎样离开的?我是怎样走进教室的?进教室以后呢,心里又有哪些想法呢?„„请帮作者写出来。)

四、作业:引导课外阅读。

介绍林海音,以及主要作品。推荐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并要求填写阅读卡。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新

第1课 手工制作网上搜

教材分析

在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的今天,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必然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着重要求学生学习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归纳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持巧,并引导学生关注使用网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合法手段。教学目标

1、认识网络信息查找需求是搜索引擎产生的直接动力。掌握搜索引擎的分类查找,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技巧。

2、通能运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信息、用好关键词查找需要信息,有计划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3、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搜索引擎的查找、用好关键词查找方法。

难点:掌握关键词搜索技巧。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遨游因特网时,是否有迷路、找不到网站的经历。咋办呢?(学生马上说“百度一下”)

二、任务引领,探究新知。

(一)新发现

发现一:查找“折纸花”的制作方法

1、引导学生分别用百度和谷歌来搜索折纸花方法

2、比较搜索结果,并小结搜索引擎的分类

3、表扬先搜索到结果的学生。

1、学生开始打开浏览器上网进行自主搜索。

2、在教师支持下师生问答、生生互动、示范质疑等,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和交流。)

发现二:查找折“康乃馨纸花”的制作方法

1、根据课本第三页“操作步骤”进行搜索,讨论。

2、引导学生用好多个关键词的搜索。

3、留意学生查找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自主探索,确定解决任务的方法和过程。

(二)去探索

探索一:查找你感觉兴趣的手工制作

探索二:查找尊敬师长的故事或名言,做张小卡片与同学交流感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自主探索,确定解决任务的方法和过程。

三、拓展知识:加油站 强行“绑定”关键词——双引号

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双引号搜索,搜索“布艺相框制作”

1、归纳刚才学生在“合作探究”环节使用搜索引擎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2、师生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促进学习。

3、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四、课堂小结

因特网像一个浩瀚的信息海洋,我们只有掌握和使用好搜索引擎才能高效地利用网络信息来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服务。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环境中学习,以学生互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创造了互相合作的机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第2课 网上信息可保存

教学目标:

1、能够有选择地将因特网上的图文信息复制到Word中并保存,掌握利用Word初步整理下载信息的方法,了解在Word中将表格转换成文本的方法。

2、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存储信息。

3、体验获取信息、甄选信息的需求,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因特网的意识和兴趣。教学重点:

1、把图文复制到Word。

2、复制无格式文本。

教学难点:将网页上的信息复制到Word,学会有选择地保存信息。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讲解示范、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三人一起讨论家人关于饮食与健康的观点,产生困惑,小丽提出合理膳食对健康有利,大强决定查查怎样吃才是合理的,能能也表示赞同。如何保存来自网页中的适合的信息呢?

二、有选择地保存网页信息

1、选择有价值的信息

打开“家庭营养配餐知识”网页——浏览信息——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选择有价值的信息

2、保存图文信息到Word 师:网页上的信息有选择地保存到Word中能方便编辑、节约存储空间。如何将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信息保存到Word?(复制——粘贴)

合作探究:学生尝试操作,师巡视指导

三、无格式文本巧粘贴

示范、讲解:通过“编辑”——“选择性粘贴”完成文本粘贴,学生分组尝试,相互学习借鉴。

四、探索

1、你知道吗,有些水果老年人是不能吃的,上网查一查,给家人一个科学选择水果的建议。

2、有的国家禁止吃口香糖,嚼口香糖有哪些危害呢?整理一下与他人交流。

3、去掉表格

将网页上的信息保存到Word中,有时会将用于网页布局的表格信息同时复制过来,可以通过Word中“表格转换成文字”去掉这些无用信息。

五、知识卡——少吃糖

同学们,喜欢吃糖吗?喜欢吃甜食,危害很大,你想知道吗?介绍经常吃甜食的危害,改变自己和家人的不良饮食习惯。

板书设计:

第2课 网上信息可保存

1、把图文复制到Word。

2、复制无格式文本。

3、少吃糖

六、教学反思

第3课 制作一周食谱表

教学目标:

1、认识用表格规划信息的必要性,能够根据需求制作简单的表格,掌握表格的基本修改技术。

2、学会制作表格、调整表格。

3、体验用表格呈现信息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合理运用表格进行条理化思维的意识。教学重点:

1、创建表格。

2、调整表格。

教学难点:调整表格,插入行、列。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讲解示范、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三人聊起家里的食谱,大强介绍起自己的早餐,能能则为周末的膳食安排提建议,由柜子得到启发,小丽提议用表格制作家庭一周食谱。如何制作食谱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建立一周食谱

1、引导规划表格

要做多少个才放得下一周的食谱呀?一周有7天,一日有3餐„„一个8行4列的表格刚刚好!

2、插入表格 示范、讲解

“表格”菜单中的“插入”——“表格”,在插入表格对话框中输入“列数” 和“行数”,单击“确定”

3、输入表格内容

单击单元格,输入内容,先填好表头:早餐、午餐、晚餐

三、增加一栏“我监督”

家人要严格按照这个食谱合理饮食,监督员不能缺少!增加一栏做记录。方法是:

1、把光标移动到最右一列任意一格。

2、“表格”——“插入”——“列”

3、填写“我来监督”

四、调整列宽

爸爸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这样的话,午餐是够丰盛的,就是感觉表格有点儿窄!可以跟早餐“借”点儿地方!如何调整列宽呢?

(将鼠标停放在竖线上,按住左键出现“‖”标志时向左拖动。)

五、探索、实践

1、调查本组同学的视力情况,用表格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根据提示自己尝试绘制表格。

2、了解家人最爱吃的食物,制作如下图所示的表格,给大家一个合理的饮食建议。

六、画龙点睛添标题——拆分表格

表格做好了,好像没有放标题的地方了呀!怎么办?用“拆分表格”可以腾出地方写标题。

1、将光标定位在表格的第1行第一列。

2、执行“表格”——“拆分表格”

3、输入标题。

七、知识卡:慎重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元素 学生阅读知识卡,了解集中元素对人体的影响。树立健康饮食的生活理念。

八、板书设计

第3课 制作一周食谱表

1、创建表格

2、调整表格

3、健康饮食

九、教学反思

第4课 网上戏曲快下载

教学目标:

1、认识下载工具,掌握以迅雷为代表的下载工具的使用。

2、初步应用下载工具,培养学生运用工具提高下载效率的意识。

3、加深对京剧这一国粹艺术的了解,提高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学重点:

1、认识和使用下载工具。

2、批量下载和断点续传。教学难点:批量下载和断点续传。教学准备:安装迅雷等下载软件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讲解示范、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下载过MP3歌曲吗?说说你是怎么下载的。

阅读漫画:大强戴着耳麦坐在电脑前听音乐,能能好奇地凑过来,发现大强在帮爷爷下载京剧MP3,小丽提议大家一起来帮忙。对于下载比较大或者较多的文件时应该怎样操作会更快些?

二、让下载变得更快

1、了解计算机安装了哪些下载工具

先使用学过的“目标另存为”方式进行下载,观察下载用时,认识直接下载速度慢。然后查看计算机安装了什么下载工具。认识迅雷图标。

2、使用迅雷下载

参考教材操作步骤,启动迅雷软件。

右击“下载”——执行“使用迅雷下载”——在“建立新的下载任务”对话框中设置存储位置、修改文件名,单击“立即下载”。观察下载用时。

讨论:与“目标另存为”方式相比,借助迅雷工具下载有什么不同?

小结:使用工具软件下载如此方便,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下载各种资源?回答是不可以。尊重他人的版权。

三、网络掉线不用慌——断点续传

使用网络下载时会遇到网络掉线、电脑死机等下载被迫中止的情况,下载工具可以将未下载完的任务保留下来,以便网络通畅后继续下载。

四、探究、尝试

1、借助计算机中安装的下载工具下载你喜欢的歌曲。

2、评书吧有很多免费的相声、评书资源,把他们下载下来好好欣赏!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中国的传统艺术。

五、成批下载效率高

多任务下载:在页面上右击鼠标,执行“使用迅雷下载全部链接”——单击“筛选”,在“扩展名”窗格中勾选“.mp3”和“.wma”,单击确定。

六、知识卡:票友、京剧旦行

学生自读知识卡,了解“票友”“京剧旦行”两个京剧相关名称,开阔视野,了解国粹——京剧。

板书设计:

第4课 网上戏曲快下载

1、认识和使用下载工具。

2、批量下载和断点续传。

3、票友、京剧旦行

七、教学反思

第5课 图像调整好上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图像的大小和亮度,了解批量调整图像的技巧。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预设情景化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上传的问题并探索解决的方法,交流图像调整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心、了解家人,体味浓浓的亲情。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图像的大小和亮度,了解批量调整图像的技巧。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图像的大小和亮度,了解批量调整图像的技巧。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ACDsee软件、图像 教学思路设计 首先,通过故事引入 教学过程

班级组织“家有一宝”网上摄影展,同学们都在踊跃参加,大强想在网上为奶奶建立一个相册空间,能能也想让姥姥上网来“秀一秀”。

一、调整图像的大小 1.了解网站要求

上传图片到网上时应了解网上图像大小的限制,做到心中有数。2.了解上传图片的大小。

在ACDSee浏览窗口中可以查看图像的尺寸和大小,大致判断是否符合上传的要求。3.调整图像的大小

打开ACDSee编辑面板,选择“调整大小”命令,输入新的宽度和高度,保持图像,完成编辑。

二、调整照片的亮度

引导学生根据预览的效果灵活调整曝光、对比等选项的设置,尽量使画面接近自然,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三、一点通:照片大小我知道

可以单击“估计新文件的大小”按钮,查看照片占用空间的大小。

四、去探索:

在自己的QQ空间或博客上建立一个亲情相册,“晒晒”你的家人吧。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学以致用,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加油站:批量加工有秘籍

ACDSee有批量调整图像大小的功能,可以提高调整图像的效率。

五、教学总结

结合最后的漫画式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共同分享温暖的亲情,还可以结合知识卡倡导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而爱自己的长辈开始,关注周围社区的老人,共创和谐社会。教学反思

教师要有效控制进程,合理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了解、具体尝试,达到寓教于乐。

第6课 图像编辑更艺术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能够对图像进行适当的裁剪使主体更加突出,能够把照片旋转一定的角度使更具艺术效果,了解使模糊照片变清晰的技术。

2、引导学生根据提出图像加工的问题,并探究图像编辑的技术,提高对图像基本编辑加工的兴趣。

3、通过对图像信息进行编辑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技术改变构图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继续倡导学生关爱长辈,为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重点:图像的裁剪方法、旋转方法,掌握加工技术。难点:通过技术练习,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讲解示范、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素材、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教

程 二次修订

一、情境导入

能能、大强和小丽在讨论什么呢?

(三人一起讨论自己和老人相处的一些照片,这些照片承载了和谐家庭的欢声笑语,小丽提议大家将这些珍贵照片整理一下,珍藏这些快乐。)

二、学习新课

1、将照片中无关的人物请出去(1)裁剪图像

观察照片,确定画面的主体部分,根据操作步骤,使用裁剪命令去掉照片中的无关信息。注意通过调整尺寸控制点改变裁剪范围,裁剪后的图像宽高比例可以参考黄金分割比例。(2)保存图像

完成编辑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存方式,注意保留原始照片。

2、把照片旋转一下更艺术

根据操作步骤,将照片按一定的角度旋转,以期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一点通:取景适当效果佳

通过讨论、交流,明确裁剪照片的一般原则:既要考虑照片的主题,又要考虑整体视觉效果。

三、探索练习

1、让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照片,进行突出画面主体的练习。

2、找一幅图连续旋转几次,并一一保存成连续的文件,快速浏览这些照片,观察产生的效果。(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角色图片,保存成为连续的文件名,如01.JPG、02.JPG„„,快速浏览这些图片,观察效果。)

四、加油站:让照片更清晰 学生自主探索:

通过“编辑模式”的“清晰度”功能,可以将模糊的照片变清晰。

五、知识卡:黄金分割

介绍黄金分割的相关知识,了解生活中的黄金分割。

六、板书设计:

1、裁剪图像,突出人物

2、旋转图像,让画面更生动

七、教学反思

第7课

我给图像添文字

教学目标:

1、能够给图像适当的标题、人物对话等形式的文字,了解特殊效果文字的应用。

2、体验如何让图像更具说服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图文进行信息加工的意识。

3、体验文本、图像的不同用途,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给图像添加文字标题。

2、为照片设计人物对话。

3、让文字更具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文字信息与原有图像的和谐融合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讲解示范、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ACDsee软件、部分照片资源(学生课前搜集自己的照片)教学过程:

一、动漫故事导入

爱心小队的同学们到社区老年公寓慰问,能能因病无法参加。活动归来,大强拿着照片向能能介绍。小丽提出,如果照片能“说话”就好了,这样大家都能清楚地了解照片的故事。怎办呢?对啦!给照片加上恰当的文字,可以让读者更准确、更全面的了解照片中包含的信息。

二、探究学习

1、给图像添加文字

编辑模式——添加文本——在“文本”区域输入标题内容,设置字体、大小、颜色等——调整位置——单击应用。

学生尝试操作练习(利用“撤销添加文本”功能可以修改文字信息)

归纳:添加标题时,不但要对文字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还要注意根据图片的主题和版面布局,选择恰当的位置、字体、大小、颜色。

2、照片人物会“说话”

如何更为生动活泼地呈现照片所显示的细节呢?比如这张照片,这位同学说些什么? 提醒在word和powerpoint中“自选图形”中的“标注”功能。在ACDsee中如何操作?小组内尝试

“添加文本”——勾选“气泡文本”——输入对话内容——在“气泡文本设置”栏设置气泡样式,完成。

3、让文字更艺术——文字效果

添加了标题或对白的照片太有意思了,不过总觉得这些文字有点儿呆板。怎样处理文字效果更好呢?

打开“添加文本”——勾选“效果”——输入对话内容——单击“效果”右侧的“设置”,选择恰当的效果并设置“浓度”和“频率”——单击 “完成”——单击“已完成编辑”保存。

4、给下面的图片添上适当的文字,提醒人们爱护环境。

5、发挥你的想象力,为照片中的小动物设计合理有趣的对话。

6、知识卡——二胡 学生自读学习板书设计:

第7课

我给图像添文字 给图像添加文字标题 为照片设计人物对话 让文字更具艺术效果 二胡 教学反思

第8课 修复照片更完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 利用ACDSee软件去除红眼

② 利用ACDSee软件去除照片上的杂物 ③让眼镜不再“反光”——修复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对已有信息的选择、处理和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软件新功能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团队意识;(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重点:去除红眼、去除“杂物”、修复 难点:去除红眼、去除“杂物”

主要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讲解示范法、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素材、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ppt)课时:一课时 情景导入

老师先给同学们出示几张照片,请同学们观察照片有哪些地方是不完美的。

师:同学们平时有没有照的照片认为比较好,但只是有一点瑕疵(红眼、杂物、和眼镜反光等问题),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今天这节课,我就是来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一难题的。接下来,我们来 共同学习一下怎样用ACD看图软件来解决这些问题,把照片修复的更加完美。新授

(一)消除照片中人物的红眼

在acd中打开图片,执行“编辑面板”上“红眼消除”。单击眼睛的红色部分 单击“完成“ 根据操作步骤,使用红眼消除命令去掉照片中的红眼。使眼睛恢复神采。

**单击放大工具放大图像,然后拖动图像使眼部处于中央位置。这样可以更清楚的显示图像。吗。

(二)去除照片上的“杂物”

师展示照片(照片中的人物或人物背景有杂物)

观察图片,看图片哪些地方不完美有瑕疵,找出来。讨论一下该怎样去除这些杂物 师演示 执行“编辑面板”上的“相片修复” 选中“克隆”选项

在画框旁边的空白墙面处右击选取克隆样本,在画框上进行修复 多次重复,直至杂物消失 单击“完成” 一点通 人物“红眼“有原因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闪光灯,人的瞳孔会放大,让更多的光线通过,视网膜的血管就会瞬间充血,在照片上产生红眼效果。去探索

1、请为小猫“克隆”一个小伙伴;让草地开满鲜花。

2、试着把小白兔的红眼睛“变”成黑眼睛

(三)让眼镜不再反光

教师展示图片,这幅图片有什么问题? 答:眼镜的反光很影响效果

教师:那我们有没有办法来让眼镜不再反光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在“编辑面板”上,执行“相片修复”命令。选中“修复”选项,将“笔尖宽度”调小 在反光点附近右击选取来源点,单击反光点 继续修复其他反光点,单击“完成” 探索练习

同学们找几张图片进行练习一下消除红眼,去除杂物,和修复反光。(同学们可以找几张自己的照片来进行修复一下,过一把“美容师”瘾)知识卡 怎样拍出好照片

1、不要晃动相机

2、小心对焦

3、注意正确的曝光

4、尽量保持画面简洁 教学反思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迟到》的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第8课《迟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

4、通过学习作者心理活动的描写,明白作者对严父的理解。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作者的爱。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小学以来你迟到过吗?迟到时怎么想,心情怎样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林海音的文章《迟到》,看一看她迟到的原因,迟到给她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熟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师生交流(本篇课文记叙了我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教育下改掉坏习惯的事。)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做上记号。

2、通过读课文,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谈谈你的感受。

(可能学生会说:父亲是一个很严厉的人,是一个关心体贴的人,是一个很会教育孩子的人,是一个真正爱自己孩子的人等等。)

板书:严厉

慈爱

3、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父亲既是一个严父,又是一个慈父。你们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的呢?

二、研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你们是从课文的那些句子体会到父亲既是一个严父又是一个慈父的?画出有关句子(1)交流“严父”

A :父亲的表现

a 不许作者坐着汽车上学

b 从爸爸的语言:“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玩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c

从爸爸的动作、表情:“气极、拖、左看右看、抄、抡”

B:作者的心理活动(2)交流“慈父”

A:从父亲送画夹袄和给两元钱可以体会到父亲的慈爱。

B:作者的心理活动

(作者害怕的心情和作者对父亲此举的疑惑不解、惊讶)

a “我猛一转头看,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b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

2、指导朗读

三、深入理解,升华感情

1、同学们,父亲对作者既严厉有慈爱,他的这种做法矛盾吗?为什么?作者对父亲的做法理解吗?

2、师生交流

3、小结:父亲严格要求作者,是为了让作者养成良好的习惯。送衣送钱是关心她的身体,这些都有助于作者的成长。都是父亲对作者爱的表现。因此作者感激他的父亲,不但给予她生命,而且培养她好好做人。

四、感情朗读

1、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吧!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

2、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错误的?把它写出来,注意通过描写表现人物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迟到

严厉

深沉的爱

慈爱

五上语文《健忘的教授》教案

五上语文《健忘的教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将课题和课文内容进行对照学习,知道伊里奇教授是一个专注学问、治学严谨、行事洒脱,而对一些事情又十分“健忘”的人。

4、根据课文内容准确理解教授眼里的中国,使学生也能崇拜和尊敬我们的祖国。

教学重点:

引导感受和体悟伊里奇教授的不拘小节、专注学问、治学严谨的特点,懂得成功与专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根据课文内容准确理解教授眼里的中国,使学生也能崇拜和尊敬我们的祖国。

(2)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和采用对比突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健忘的教授》原文故事。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ppt1

1、板书:教授

2、师导语:平常,一般的教授给你的印象时怎样的?(古板、西装革履、不苟言笑、正经等)

3、板书“健忘的”三个字,强调“健”字的写法。咱们齐读课题。

24、健忘的教授

4、启发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5、归纳学生的问题。(健忘的教授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健忘?他真的健忘吗?……)请同学们轻声读文,相信你们在文中一定会找到答案。

二、走进文本,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全文后,检查预习情况:ppt2 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学生对疑难字的书写。注意:“涉”的右边不要写成“徙”的半边,“兜”的间架结构。

师:生字词掌握很好,好的预习习惯贵在坚持。这位健忘的教授名叫?ppt3现在都可以回答吧!

2、文中描写伊里奇教授外貌的句子在哪一自然段?出示ppt4。

说说这位伊里奇教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时尚、活泼、洒脱、风趣、朴实、博学、专注。着装给人随意、轻松的感觉,讲课中“教授两手插进裤兜儿,坐在讲台的角上,开始讲了起来。……”给人的轻松愉快的感觉。

3、师述:伊里奇教授是本文的主人公,现在,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伊里奇教授的什么事?请你写一写知道的事儿。

指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如:文学理论的权威、惊人的才能、上课记忆力惊人、忘了学生、忘了孩子、忘了车子(课文写了教授的这几件事情。)

4、默读课文,理清全文脉络。依板书分两类,“健忘”与“不健忘”

问:伊里奇教授究竟是“健忘”还是“不健忘”呢?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你们细腻的心思,敏锐地目光去找到问题的答案。

师述: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最能表现教授健忘特点的词句,并在相应的地方批写自己的感悟。

三、思维碰撞,理解课文。

(一)初识课堂中健忘的教授。

1、指名分别读出教授三次来上课的内容。思考:你从哪些内容感受到教授很健忘的? 读后抓重点句子点拨交流:ppt5(1)噢,新来了一个外国学生!你好,欢迎你来听我的课。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国家的?(2)噢,又来了一个外国学生!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国家的?(3)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中国学生怎么没来?

2、指导朗读。

3、教师小结:。特别是最后一次的问话,是在快下课时的突然提问,出人意料,唐突惊愕却更加衬托出教授的健忘、风趣和可爱,读到这里让人忍不住开怀大笑……

(二)再识生活中健忘的教授。

1、读第九自然段。思考:教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忘记自己儿子的?指导朗读。

2、读第十自然段。思考:教授为什么会忘记自己的车子?指导朗读。

(三)感受教授记忆力惊人的特点。

1、文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教授记忆力惊人?抓住重点词句写写自己的体会。ppt6 “没有课本……甚至页数。”

点拨:(1)体会比喻句“他就像一台电脑......”的作用。(2)比较:“输出”和“说出”的表达效果。指导朗读。(赞赏)

2、教师小结:伊里奇教授是个博学多才,在学术方面有着惊人成绩的人,就是因为教授对学术研究专注到忘我的境地,所以才会成为文学理论、音乐、绘画方面的权威,也正是这种专注,才会引出学术以外的“健忘”的趣闻轶事。

(四)教授是怎样评价中国的,找出来读读,思考两次评价有什么不同? ppt7(引导学生理解教授的感情是由“崇拜”到“尊敬”。讨论时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感情上的差异,并找出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教授从事文学理论的权威

4、指导学生读好教授评价。Ppt8,思考从教授的评价中你体会到什么?配乐朗读ppt9

四、总结全文。师述:伊里奇教授是个博学多才,在学术方面有着惊人成绩的人,就是因为教授对学术研究专注到忘我的境地,所以才会成为文学理论、音乐、绘画方面的权威,也正是这种专注,才会引出学术以外的“健忘”的趣闻轶事。ppt10 学习了本课,我知道健忘的教授不是真的健忘,而是____,文章通过____的方法来表现教授的这个特点。

五、拓展延伸。补充原文故事。Ppt11忘试卷 ppt12忘资料

六、作业:许多科学家过分专注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从而在生活中闹出了许多笑话,笑过之后,我们仔细琢磨,他们的那种精神实质的我们学习和钦佩的,没有那种专注的精神我们什么也干不成。

七、板书设计: 24.健忘的教授

健忘

记忆力惊人

学子

像电脑

儿子 说出引语页码

车子

执教:戈汉萍

下载五年级上册新教案《迟到》(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上册新教案《迟到》(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位置教案

    位置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能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快乐嚓嚓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 《快乐的嚓嚓嚓》 教 学 目 标:通过教唱《快乐的嚓嚓嚓》,使学生学会用轻巧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掌握多次出现的......

    2014新五年级上册教案(五篇)

    Module1 Unit1 Did you come back yesterday?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本课的重点单词:ice cream, be back from , wait for, hurry up, finish, drop, with,......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西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

    新湘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计划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计划教案 第一课 认识新朋友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了解它们的使用规则。 2、学习开、关计算机的方法。 3、认识计算机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S版新

    第一单元童话世界 1、小麻雀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和人物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 教 学 设 计 强村完小 胡亚宁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合集)

    第四单元 欢快的舞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大河之舞》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