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19-05-15 13:3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上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篇:五年级上册教案

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对前三单元语言的复习认读新句子,如:My favourite day is Monday.My favourtie teacher is …并能在情景中进行运用。

2、能够理解信件的内容,并根据内容书写答句,并根据个人情况回复信件。

3、学会用Would you like some…? 句型提问并做出回答。

二、教学步骤

1、热身

(1)教师播放本单元Let’s chant 部分的录音,学生跟唱歌谣。

(2)日常对话练习

2、新课呈现

Read and write

(1)由本单元歌谣引出本课时的新语言,教师总结歌谣内容,反问学生:What’s your

favourite day ?帮助学生回答:My favourite day is…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句子:My favourtie food/teacher is …

(2)请一名学生抽取一张有关食物的单词卡,其他学生提问: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该生回答:Guess!其他学生进行猜词竞赛。

(3)听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录音,让学生跟读句子。

(4)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完成答题部分

Listen and circle

播放本部分听力内容,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Pair work

用问句What would you like ? 引出句子Would you like some…? 并回答,学生进行结对练习。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一、三峡工程

(一)——小数乘法 信息窗1——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5页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能在解决与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三峡工程的浩大、壮观,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在编排上,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在假期里,老师去三峡旅游了,见到了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还带回来一段录像呢!想不想看看?[放录像](出示信息窗1)

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生1: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生2:10台发电机组又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2004年有多少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26台发电机组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 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同时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解决问题一: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1、独立列式估算。

58.6×6= 交流:58.6≈60,60×6=360。

2、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教师小结: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2)多媒体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 6 × 6 351.6 缩小到原来的 3516(3)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你能看懂吗?说说是怎样算的。

58.6 × 6 351.6

交流方法,加深记忆:先将58.6扩大的原来的10倍变成586,586×6=3516,再将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351.6。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像××同学那样用竖式计算吗?

(4)多媒体出示练习:2.47×5= 2.453×2=

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订正并说出计算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三、巩固应用,完善算法。

1、独立解决其他问题,简单交流。

2、解决问题二: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应付电费多少元?

(1)独立计算交流方法。(2)一生板演,共同探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

3、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问题的解决以及对小数乘整数算理及计算方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熟练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为后续的小数乘小数做好准备。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多媒体出示火眼金睛辨对错。

2.多媒体出示我帮妈妈算一算。(课本4页第6题)

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看学生能够根据乘法意义正确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六、作业

调查了解电费的单价及各自家庭的用电数量,计算各自家庭的电费,并结合实际谈一谈怎样节约用电。

课后反思

本节课开头利用课件中的情景图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本节课也是在整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使学生明白计算小数乘以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的,这样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联系力求形式多样,并通过调查了解点费情况,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1)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0.37 ×10 0.37 ×100 0.37 ×1000

2.5×4 25×4 0.25×4

(2)看谁又快又准

4.8 ×9 0.12 ×3 5 ×5.8

0.28 ×3 0.165 ×4 7.96 ×7

2、笔算练习

0.32×47 1.6×52 64×0.25 1.37×21

集体订正反馈,找分别找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 通过口算、笔算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走进生活。

1、课本第3页第1题,简单的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问题的情境题

(1)指生描述图意

(2)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算理

2、课本第5页第六题,根据提问解决生活问题。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图1,小男孩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米?

图2,跑道长多少米?

(2)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3)你的步长是多少,你也找段路测一测。(课下实践)

3、你能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1)海豚1小时能游2.4千米,25小时能游多少千米?

(2)一头大象每天吃青草0.45吨。照这样计算,36头大象1天能吃多少吨青草?5头大象一周能吃多少吨呢?

(3)已知白萝卜每千克1.20元,豆角每千克4.50元,青椒每千克3.40元。问:

①买1.5千克白萝卜和1.5千克豆角,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②如果让你来采购,你想买什么?算一算需要多少元钱?

三、拓展提高

刚才同学们当了小小采购员,采购了蔬菜,看看下面的采购任务你能完成吗?

供选择的各商场单价表

1、请帮老师设计一个合理的购物方案,能行吗?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确定方案,按表格填好。看看那个小组的方案最好。

2、交流设计方案,说明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些什么情况呢?

四、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信息窗2——小数乘以小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10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取了长江三峡景点的情境,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学习小数乘整数获取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通过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掌握小数乘整数算理的基础上,通过估算和反思笔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而学习总结算法也就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2、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1、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

2、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旅游景点? 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到过的旅游景点后,出示一组三峡沿途各景点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旅游景点吗?

(可能会有学生说出三峡,如果没有说出就由老师告诉是美丽的三峡风景,这时学生已被美丽的三峡景观所吸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师:通过信息窗2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出来:

问题一: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二: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三: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师: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吗?(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设计意图] 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会看信息图,并能根据信息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问题。

二、尝试计算,探索方法 先让学生解决问题三: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通过问题三的解决,让学生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下面学习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

●尝试解决问题一: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师:求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生:53.5×0.5 师:观察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能跟据前面学习小数乘法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时学生跃跃欲试)

师:请同学们在计算前先估一估结果可能会是多少,然后再计算。(引导学生反思笔算结果的合理性)

1、学生已有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经验,可能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

2、学生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3、集体交流探讨思考过程,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分析算法、理解算理。

使学生明确:将小数变成整数再计算。1)两个因数分别扩大了10倍,积扩大了多少倍?(积就扩大了100倍)2)要使积不变,应将积缩小多少倍?(应将积缩小100倍)

4、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积极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怎样计算的方法。

●尝试解决问题二: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通过问题二的解决,使学生发现规律,进而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

1、学生共同研究探讨53.5×1.2的算法。并将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让学生简述其道理。可能有学生将“千米”化为“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也可能有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2、学生在解决问题一的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里放手让学生在探讨尝试解决53.5×1.2= 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上面初步建立的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3、发现规律,及时总结。同桌互相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讨论中寻找策略解决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能力的平台,合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在这里总结的不仅是计算的方法,还有探究的过程。

三、自主感悟,得出规律

师: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

1、鼓励学生在同桌讨论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将讨论后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这里可让多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2、在学生纷纷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进一步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

师:你会用刚才总结的计算方法计算0.483×0.06吗?

生:(跃跃欲试)会!

通过计算0.483×0.06 使学生体会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进一步完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4、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尝试练习,学生初步形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也就水到渠成了。

[设计意图]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方法。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学生估算和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学生在尝试、交流、比较、验证中,发现规律,初步完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

四、有序练习,促进发展

1、下面各题的计算不完整,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接着算下去吗?

(试做教科书第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集体订正。

(练习目的:正确判断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页第2题。

师:你能正确计算下面各题吗?先估一估计算结果可能是多少,然后再计算。

(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算法,集体订正。2)对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同学提出表扬。

(练习目的: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综合练习教科书第8页第3题

师: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吗?

(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新知。强调规范书写竖式。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小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回顾反思,及时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小数乘小数计算法则的探讨过程,由于学生初步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通过已获取的知识经验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和具有吸引力的现实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讨论中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总结方法,让学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初步完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在这里,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方法。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巩固认知

1、口算训练。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8×7= 0.24×0.2= 3.5×0.1= 0.2×0.4=

0.7×8= 1.5×6= 1.3×0.07= 10.3×2=

2、根据算式填空。教科书第8页第4题。

134×3= 402 56×15= 840

13.4×3=()56×1.5=()

1.34×0.3=()5.6×1.5=()

0.134×0.03=()0.56×1.5=()(1)先让学生独立填空,要一组一组的填。填完后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2)再全班交流,说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火眼金睛辨对错

8.7 72.9 16.5 12.5

×0.9 ×0.004 × 0.6 + 4.3 8.3 2.916 9.90 1.6 8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错在哪里?注意区别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组织交流,探究新知

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4.9×0.01= 5.8×1.2= 3.15×1.4=

4.9× 1 = 5.8× 1 = 3.15× 1 =

4.9×0.99= 5.8×0.9= 3.15×0.6=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明确: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0.5= 8.2=

2.4× 1.02= 0.97× 0.84=

0.98= 0.06=

3、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

教科书第9页第8题。315×0.9○315 0.98×1○0.98

5.42○5.42×3.8 0.58×0.99○0.58

4.16×1.1○4.16 32.5×1.4○3.25×1.4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再算一算。

3.2×2.1 1.82×0.45 3.1×0.45

2、教科书第8页第5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解答后,全班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3、教科书第9页第6题

(1)学生独立解答,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4、教科书第10页第12题

(1)学生独立计算黑板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后,全班交流。

(2)如果数学课本封面长0.24米,宽0.17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选择喜欢的物品,测量有关数据并求出它们的面积。

四、趣味探索

1、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再直接填出后两道题的得数。

0.3×0.3=

0.33×0.33=

0.333×0.333=

0.3333×0.3333=

0.33333×0.33333=

2、找规律,填一填。

教科书第10页第13题

(1)0.3 0.6 1.2 2.4()

(2)3.2 4 4.8 5.6()

(3)0.2 0.6 1.8()16.2

学生自主探讨,全班交流。

四、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

通过在计算中的比较分析,逐步发现掌握小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1、体会因数大小的变化了,积有什么变化规律。

2、发现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在发现掌握这些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等能力。在判断改错的过程中,使学生重视到一些易出错的地方。消除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小数乘法计算的负迁移。

信息窗3——小数连乘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1——15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整数的乘加、乘减、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取了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航道运输费用的计算为题材,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密切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具准备

电脑、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老师先看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如何,我们一起来做练习检验一下:(投影出示)

1、口算练习

0.7× 0.7 1.1×10 0.24×0.2

3.5×0.1 0.2×0.4 0.6×5

2、计算,并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2×5×3 30×7+85 250×4-320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在计算整数连乘的时候,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在计算整数乘加、乘减运算的时候,一般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复习准备阶段,利用这两组练习题,帮助学生找准知识的起点,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把握教学起点,定位准确,为学生自主学好新知识作好充分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讲解:从2006年9月20日22时开始,三峡大坝告别135米运行水位,正式实施156米蓄水。蓄水至一百五十六米后,三峡工程的发电、通航、防洪三大功能将全面发挥。(出示情境图)

提问: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组长负责记录、整理,一步计算的题目在小组内解决。

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设计意图]把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便于学生体验小数连乘的运算产生于解决具体问题之中。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少数独立计算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小组讨论:观察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指名小组进行展示:

第一种计算方法:先算这些小麦运1千米需要多少钱,再算运88千米需要多少钱。计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0.035×6.4×88

=0.224×88

=19.712(元)

第二种计算方法:先算1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需要多少钱,再运算6.4吨小麦需要多少钱。计算时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0.035×88×6.4

=3.08×6.4

=19.712(元)讲解:这道题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解答,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是用小数的连乘进行计算的。在计算的时候,都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提问: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运费的问题,而且思路清晰,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现在,如果是你来付钱,需要付多少钱呢?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收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把19.71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19.71。在生活在中,很多地方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按照要求求积的近似值,因此,要学会灵活应用这一知识。

练一练:

(1)计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1.4×0.8(保留一位小数)0.43×2.5(精确到百分位)

(2)把这6.4吨小麦从万州再运到巴东,需要运费多少元?

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视,订正。

2、补充例题:

(1)72×0.81+10.4(2)7.06×2.4-5.7

观察题目,看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特点?

同桌两人分工任选一题解答,集体订正,问:这道题中包含哪些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设计意图] 新授部分教师大胆放手,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通过适当的引导,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方法,掌握、运用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四、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判断对错并改正。(1)5.4×1.95-1.9(2)37.6×0.25+25.8

=5.4×0.05 =0.94+25.8

= 0.27 =26.74

说明错误原因,并改正,教师强调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2、计算:教材第12页第一题第一竖行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让板演学生说明每道题的运算顺序,重点强调:在计算的时候,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列式计算:

(1)3.2与0.8的积乘以1.6,得多少?

(2)5.1与4.6的差乘以3.8,积是多少?

4、实践应用:(1)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2)甜瓜每千克7.5元,妈妈买了2.6千克,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习题,一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起到加深巩固的作用;二是注重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进行小数连乘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时候,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师特别重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让学生体会运算的顺序,并结合实际应用的题目,明确每一步算的是什么。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不计算,直接把上、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并且说一说这样连的理由.

7×1

28×(5×4)

(24+36)×5

(8×5)×24×5+36×

512×7

2、在整数乘法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分别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b=b×a

(a×b)×c=a×(b×c)

(a+b)×c=a×c+b×c

3、用简便方法计算.

25×98×125×5×8×4

15×201

学生集体练习,指名板演,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明是根据什么进行简算的。

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有关运算定律,灵活运用这些定律,可以使一些整数乘法的计算简便.整数乘法里的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适用吗?如果适用,该怎样用?用这些运算定律后能使一些小数乘法运算简便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复习导入部分,设计了三种形式的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其应用,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找朋友的小游戏:

每个小组准备写有0.7×1.2、1.2×0.7、(0.8×0.5)×0.4、0.8×(0.5×0.4)、(2.4+3.6)×0.5、2.4×0.5+3.6×0.5六道算式的卡片,每人一张,按算式结果相等来找好朋友,找到了好朋友就握握手。

指名一组学生将卡片贴在黑板上,并将每对好朋友的两道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提问:这三组算式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采用游戏方式巧妙地复习了乘法运算定律,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来,实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2、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2:

将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从重庆运到涪陵,共需运费多少元?

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思考:计算时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板演。

第一种方法:分别求出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的运费,然后相加求出总的运费。

4.2×63+4.2×137

= 264.6+575.4

= 840(元)

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大豆和玉米的总重量,然后求出总的运费。

4.2×(63+137)

=4.2 × 200

=840(元)

比较:这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3、出示补充例题:

0.25×4.78×4 0.65×201

学生自主练习,指名板演,说说每道题都是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

提问: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时候,步骤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看、二想、三算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教师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讨,掌握了简算的技巧以及简算的基本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三、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4.2×1.69 = □×□

2.5×(0.77×0.4)=(□×□)×□

6.1×3.6+3.9×3.6 =(□+□)×□

2、用简便方法计算:(教材14页第八题 第一竖行)

自主练习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简算的,重点提问:怎样观察算式的特征?用什么样的运算定律?这样算为什么简便?

四、总结全课,反思体验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学的知识点就记得快,记得牢,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去讲解,而是巧妙地点拨、引导,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参与的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这样他们对所掘了创造潜能。

第二单元 图案美

课题 : 轴对称图形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画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关键信息:

1.将学具盒中提供的学习材料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较好的完成。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

第一板块:激情导课,揭示课题。1.检查对“对称”含义的理解。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同学们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对称”的含义,谁能讲一讲?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2.找出生活中的对称

根据你对“对称”含义的理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或图形是对称的。

3.揭示课题

【说明】让学生逐一汇报课前调查、课前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步完成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一个过程。

第二板块: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轴对称图形的实例,根据你对“对称”的理解,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2.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谁能根据这些图形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还有谁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3.课件展示定义

【说明】通过生活中的图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自然而然的学会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第三板块:应用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P19自主练习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2.分小组讨论课前准备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小组讨论交流:在前面找出的轴对称图形中画出对称轴,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在数量上的特点。

4.补充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多媒体出示轴对称图形其中的一半,找出它的另一半。

【说明】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自始至终让学生置身于动手操作、探索的氛围中,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板块:自我评价、课后小结

【说明】鼓励学生总结出本节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教师对本节课做一个综合的总结。

课后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又提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归生活中去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之乐。

课题:平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掌握平移要点,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进行分步骤的斜向平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和旋转,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判断。)

2、课件出示:信息窗2的6幅图片。提问: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问题是开放的,教师要把学生的问题归结到“怎样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得到这些图案?”)

2、你认为这6幅图中,哪些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明确其中的第2、3、4幅图案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

揭示课题并板书:图形的平移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图:(5个小正方形的图案)提问:怎样用平移的方法得到这个图案呢? 你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吗?(适当提示方法:先向哪儿移、再向哪儿移)

2、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小组交流平移过程。教师巡视,对学困生适当指点、帮助。

3、集中交流:怎样才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视学生汇报情况,只要合理即可)

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2格;或者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格。

4、提问:你是怎么知道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2格,或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格的?(有困难时适当提示)

讨论交流(以某一点为例:先向左平移2格与左上方的图在同一竖线上,再向上平移2格重合……)

其他点可以这样观察吗?

只能观察一个点吗? 同桌互相另找一点平移练习还可以观察几个点或其他部分。

揭示:平移时要选取一个点或一条边,以此为基准数格平移。

提示: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5、小结:将一个图形平移到指定地点要注意什么?(通过对图形某一点(或几点)来确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再改换方向平移几格)

6、学生独立画其它的平移,完成图案。

展示交流,体验成功。(视学生汇报情况,只要合理即可)

三、实践操作应用深化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关于平移的方法,你都学会了吗?让我们一起检验一下吧!

1、课件出示第23页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第24页第2题。

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平移能够重合?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折扇和手掌由于图形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不能通过平移重合。

3、完成第24页第3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小鹅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汽车呢? 你是怎么数的?(让学生选择一个点详细说)

提问: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同桌各选一题互相说说。

4、完成第24页第4题。你明白题目的意思吗?要我们怎么做?

学生独立画图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巡视,对学困生适时帮助。在交流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移的方法:先选择图形中的某个点或边,以此为基准来确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再改换方向平移几格。

四、全课总结

谈话: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什么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教师:通过平移可以创设出很多美丽的图案,用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美丽的图案。(优美的音乐声中播放一组由平移或旋转形成的图片,有瓷砖、板报花边、印花布纹、剪纸等,最后两副是通过旋转才能得到的。)

教师小结:最后两幅图片是图形平移后得到的吗?(不是)那是通过旋转后才能得到,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课后反思]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使学生轻松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中。通过出示信息窗的图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着重围绕怎样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得到这些图案的?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通过图例2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课题:旋 转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基本要素。

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0,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旋转的现象,你能举例说说吗?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判断。教师板书:旋转

二、创设情境,认识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90°

1、引入:观察这段录像,你能发现什么?

(播放一段录像)汽车经过收费站时,交费后,收费站道口的转杆就会打开,汽车通过后,转杆关闭。

学生交流,发现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就是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2、提问:仔细观察转杆的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你发现有什么异同点?(播放课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相同点:一是在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转杆下端的点是固定不动的,这是旋转的中心(在课件上用红点标出这个点,明确指出来);二是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角度相同,都是90°。不同点是转杆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不同,正好相反。

板书:中心、角度、方向

3、揭示: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角度相同,但旋转的方向相反。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课件出示钟面,时针从12转到3,教师:你能说说时针是怎样转的吗?(时针顺时针转了90°)

继续播放课件,时针从3到6,从6到9,从9到12;然后从12到9,从9到6,从6到3,从3到12,分别让学生说说时针是怎样转的。

教师:你能用手势或动作来表示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方向吗? 板书:顺时针 逆时针

4、操作: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纸条(一头涂红点,一头涂蓝点的硬纸条),我们把纸条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好吗?

教师:请将纸条围绕红点顺时针旋转90°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到黑板上演示,有错误的学生进行改正。教师继续提出旋转要求:请将纸条围绕蓝点顺时针旋转90°,围绕红点逆时针旋转90°,围绕蓝点逆时针旋转90°。

学生一一操作,同位交流做法,说说有什么不同。

5、小结:进行旋转要注意什么?(要明确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

三、实践操作,学会在方格纸上将直角三角形旋转90°

1、谈话:(课件出示信息窗2)你能说说这些图案中,哪些是通过旋转得到的?学生指出第1、5、6个图案是通过旋转得到的。

教师:观察第1个图案,基本图形是什么?(直角三角形),怎样用旋转的方法得到这个风车形状的图案?

2、操作感知: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有一个30°角的直角三角尺,自己先操作试试,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怎样旋转三角尺的?三角尺的每条边旋转前后的位置是什么关系?

3、全班交流,指名到台前用实物投影演示旋转的过程,边讲解边演示。学生会发现两种旋转的方法,一种是通过顺时针旋转的方法得到,一种是通过逆时针旋转的方法得到,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说明白是以谁为中心,以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旋转了几次。

4、画图: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旋转的过程吗?我们现以顺时针为例画出来。请将三角尺在方格纸中间偏上的位置摆出 的形状,沿三角尺的三条边在方格纸上画出直角三角形,根据刚才的操作,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

学生画图。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你是怎么画的?(以三角尺的30°角的顶点为中心,先画旋转后的长直角边并使之与原来的边互相垂直,长度不变;再画斜边,也使之与原来的边互相垂直,长度不变;最后画出短的直角边。)

请将旋转后得到的 继续以30°角的顶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旋转两次,画出风车图案。

再在方格纸上画出,然后以30°角的顶点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90°,旋转三次,得到风车图案。教师巡视,对错误的画法予以纠正,对比较普遍的错误要重点讲解。

5、小结:通过刚才把直角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进行90°旋转,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不变,只是方向发生了变化。)

四、巩固练习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关于旋转的知识,你都学会了吗,让我们一起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吧!

1、完成第25页自主练习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物体是怎样旋转的,并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类似的例子。

五、全课总结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小苗的诞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对种子萌芽提出两个以上假设。2、能根据假设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提假设

三、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具学具:花盆、小苗、种子

五、教学过程

(一)以激趣引入:种子怎样才能发芽?

(二)介绍种子发芽的背景资料: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猜想种子萌芽的外界条件。

(三)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引导学生讨论种子萌芽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三句提示,思考种子萌芽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四)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或假设。

(五)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六)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阅读科学在线

一、教学目标

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根据结果完成交流、总结。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方案实验,根据结果进行交流总结。

三、教学难点

交流总结

四、教具学具

收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种子发芽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二)提问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实验的有关情况。

(三)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别的小组的发言,比较谁的设计合理,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四)得出结论,达成共识。

(五)阅读“科学在线”,增长科学知识,提高科学兴趣。教学反思:

课题: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活动1和活动2

一、教学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区别;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总结出某种植物适合哪种植物生长。

2、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二、教学重点

分清不同的土壤,了解植物在不同土壤的生长情况

三、教学难点

不同的植物适合啊种土壤的生长?

四、教具学具

一盆植物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不同的土壤: 1、从花生生长在不同土壤中的产量不同这一现象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观察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先指导观察教材上三种土壤的图片,训练观察方法。

3、交流自己的发现,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自己组观察的结果。4、提示可以给观察的三种土壤起名,训练想象力。

(二)渗水比赛:

1、提出问题,交代活动任务。

2、猜想哪一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把自己的猜想填在教材的横线上。3、按照教材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4、根据记录结果让学生分析三种土壤的不同渗水能力,然后反 过来推测保水能力。教学反思:

课题: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2、能联想出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能列举出3条以上可实施的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

能对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进行假设。

三、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比实验的关键环节。

四、教具学具

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帮助学生明确研究方法。2、提出自己的假设:指导学生根据研究题目,按照教材提示的研究方法,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

3、设计对比实验,教师作适时的实验方法指导。4、设计记录植物生长情况表。

5、猜想影响植物生长的其它条件,讨论设计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的实验变量的合理性。6、开成果展示会。教学反思:

课题:根和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研究根和茎及其其作用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植物器官的特点及生活环境推测器官功能并根据器官特点分类,设计实验验证推测。

2、能根据结果归纳结论。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提假设

三、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具学具

植物的根和茎

五、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采集植物的根茎以备观察、实验。

2、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根茎的形状,找异同,并根据不同特点分类。3、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4、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分类的标准。

5、看图分析根和茎的作用,并猜想它们有哪些作用。6、设计实验研究它们的作用。7、交流研究结果,得出结论。8、阅读“科学在线”。教学反思:

课题:动物的食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不同动物所需要的食物。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记录动物的齿和爪的特点,并推断齿和爪有什么好处。

2、能设法弄清一种陌生动物的食性。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制定保护动物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具学具

图片以及课前收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分析它们都吃些什么食物。2、按照动物的食性给动物进行分类。、3、得出结论。

4、观察动物的牙齿和爪。

5、记录三种不同类型的动物的牙齿和爪的特点。6、分析这些特点对动物捕食的帮助。

7、采取讨论形式,通过讨论理解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理解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8、针对不同食性的动物需要不同的生活环境这一点,讨论、制定保护措施。教学反思:

课题:葵花向阳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内容:研究光对植物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记录,分析葵花盘的朝向和太阳位置的关系。2、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3、能使用归纳的方法验证其它几种向阳性活动。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提假设

三、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具学具

图片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闭眼做一件事,谈谈生活与光的关系,从而引向光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引导学生观察更多植物的向阳性,举出更多的实例。

(三)提出假设,选择实验器材,决定实验方法。

(四)交流实验感受,搜集其它的向性资料。

(五)让同学们尽可能地将自己知道的信息互相交流。

(六)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好处,启发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

(七)鼓励学生发挥大胆的想象,设计捕捉有害动物的创造性装置。

(八)引导学生展开互评,发挥批判性思维。教学反思:

课题:燕子南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

一、教学目标

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办法,提出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搜集迁徙的资料,总结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现象。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经验提假设。

三、教学难点

写好观察日记。

四、教具学具

课前收集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鸟类的迁徙:

1、以抵抗寒冷的方法导入新课。

2、大略谈谈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御寒方法。

3、播放鸟类迁徙的录像资料,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迁徙的习性,让学生猜测鸟类迁徙的原因。

4、鼓励学生多观察鸟类的迁徙,将自己的观察写下来。

(二)动物的冬眠:

1、播放视频资料,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一现象。

2、介绍动物冬眠的知识。

3、组织学生讨论:“与夏天相比,冬天的一些动植物在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上发生什么变化?”

4、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反思:

课题:仙人掌的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一、教学目标 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说明植物的某些器官的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的。并为推测说明理由。

二、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是如何适应适应生存环境的

三、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具学具

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利用仙人掌和莲的图片或实物,比较在形态上的区别,把结果记录下来。2、指导学生分析这两种植物是如何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的。

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仿照这种方法再分析一至两种植物的形态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4、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两类植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对调后所能出现的情况。并说明各自的理由。

5、学习身体结构的适应性。

6、了解人体结构是如何适应生存需要。

7、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动物身体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实例,并进行分析。8、讨论,可引导学生就骆驼有别于其它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9、总结本课所学。教学反思:

课题: 奇妙的护身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动物为掩护自己、逃避敌害所用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能通过观察发现各种动物是怎样隐藏自己的,并归纳出动物保护自身的特殊方式;能互相讨论找问题结论,感受生物的多样性,从而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意义所在。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假设。

三、教学难点

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动物拟态或保护色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前收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由学生熟识的“小壁虎借尾巴”引入:壁虎容易掉尾巴对其有什么好处?

(二)请描述自己知道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获取这方面信息。)

(三)观察课文插图:这些动物采取什么方式来保护自己?

(四)组织讨论:“找到好几种动物,容易发现它们吗?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指导阅读教材,初步了解“保护色”和“拟态”的概念。

(六)了解特殊的防护:除了用颜色保护外,你还了解有哪些防护?

(七)交流讨论.(八)小结明确:还有放臭气、利用盔甲、声音、避役……

(九)总结 课后反思:

课题:生物的生存环境(专题研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研究当地的生物的生存环境

一、教学目标

能根据当地实际选择或提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研究课题;能运用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并完整地设计实验或调查方案。

二、教学重点

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说出研究的基本步骤。

四、教具学具

收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做好周密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2、指导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研究案例”,确信专题研究并不神秘。增强研究信心。

3、指导学生选题:结合客观条件、学生实际水平进行。

4、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立了研究专题后,指导模仿“研究安全”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案。

5、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的方法和步骤,选择适宜的资料收集与呈现形式。课后反思:

课题:人对环境的需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人类的衣食住行对周围环境有怎样的需求

一、教学目标

能对过讨论归纳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结论;发现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能在探究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愿意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有所发现。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三、教学难点

为什么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四、教具学具

收集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我们需要它们:

1、积极发挥群体智慧,让每一个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2、阅读文中列举的五个项目,并进行针对性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动植物。3、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可将想法写到白纸上。4、让学生分组展示各项目的内容,鼓励学生提出各自的意见。5、谈活动后的感受。

6、指导学生进行家庭调查:各自回家收集有关“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资料,做好调查记录。

(二)如何适应社会环境:

1、从学生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谈出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真实感受。

2、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有很多事情要做。课后反思: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 朝夕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知道歌曲《清晨》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简单了解台湾校园歌曲的由来,创作背景,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二)能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为歌曲分段,通过学习了解D.C.反复记号的作用以及“同头换尾”的旋律特点。

(三)能用轻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乐于表现歌曲。能通过舞蹈律动、打击乐伴奏、竖笛吹奏等形式表现歌曲。

(四)欣赏乐曲《晨景》,能哼唱其主题旋律,知道乐曲结构、以及采用6/8拍。

(五)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演奏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多种活动进行创编,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教学重点:

(一)用轻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乐于表现歌曲

(二)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

(一)多种形式表现歌曲三段体结构

(二)熟悉并哼唱音乐作品的音乐主题,分辨不同乐器。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知道歌曲《清晨》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简单了解台湾校园歌曲的由来,创作背景,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二)能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为歌曲分段,通过学习了解D.C.反复记号的作用以及“同头换尾”的旋律特点。

(三)能用轻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乐于表现歌曲。能通过舞蹈律动、打击乐伴奏、竖笛吹奏等形式表现歌曲。

(四)欣赏乐曲《晨景》,能哼唱其主题旋律,知道乐曲结构、以及采用6/8拍。

五)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演奏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创设俗语导入

老师: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是美好一天的新起点,他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朝气。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来表现这一美好时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名字就叫《清晨》。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歌曲

(1)老师: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答:歌曲情绪欢快、优美)

(2)再听歌曲,请同学们用拍手的动作表现活泼的情绪,用晃动身体表现优美的情绪。

(3)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情绪分别怎样

(三段:第一段活泼,第二段优美,第三段活泼)

(4)再听歌曲,仔细听辩歌词内容

(学生说歌词内容)

(5)简介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台湾校园歌曲的出现还有一个关于台湾青年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观看台湾校园歌曲介绍片)

老师:台湾校园歌曲的歌词清新可爱,表现了当时台湾青年人的生活和内心思想,旋律琅琅上口,下面我们就来演唱这首歌曲。

2、旋律

(1)请同学们随歌曲录音轻声的模唱歌曲,感受旋律、节奏

(2)大胆的模唱歌曲,用录音来指导自己学唱歌曲

(3)再次跟唱歌曲,找出你认为值得大家注意的问题(包括不容易唱准的旋律、节奏,音乐知识等)(学生自由发言)

(4)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与帮助,指导学生唱准歌曲,引导学生观察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出相同或相似乐句,讲解“同头换尾”的概念和D.C.反复记号的作用,分析歌曲ABA三段体结构

(5)学生学会歌曲,齐唱歌曲

(6)听老师演唱歌曲,(学生评价:声音轻巧、优美,情绪有对比,有表情、动作„„)

(7)指导学生用轻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表情

(8)学生模仿老师,演唱歌曲

三、小节、延伸

老师:这首歌曲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

(学生讨论:打击乐器伴奏,竖笛吹奏,舞蹈律动„„)

那我们分为几个组,分别在课下练习用以上几种形式表现歌曲,下节课展示。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一)激情导入

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清晨》,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通过演唱、打击乐伴奏、竖笛吹奏和舞蹈律动的形式表现歌曲,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各个小组的练习成果。各组演员准备好了吗好,歌曲《清晨》表演展示活动现在开始。

(二)表现过程

1、首先请演唱小组同学为大家表演,掌声欢迎

(同学表演——观众掌声——演员谢幕)

老师:他们表演的怎么样(学生评价:非常好,有动作,有表情„„)

感谢他们的表演,下面请打击乐伴奏的同学为大家表演展示

2、打击乐伴奏组表演

老师: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组表现的如何

(学生:选择的乐器和选用的节奏适合歌曲„„)

3、下面请竖笛演奏小组的同学表演展示

(竖笛演奏小组同学表演,学生评价)

三、小结

老师: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共同表现显得更丰富,更精彩 了。可能有的同学还想进行其他形式的表现活动,下节课我们再相互交流和学习。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二、复习旧知

复习西洋乐器(大屏幕展示)

1、弦乐器:小提琴、大提琴

2、木管乐器:单簧管、双簧管、长笛、大管

3、铜管乐器:圆号、长号、4、简单介绍管弦乐

三、欣赏教学

(一)1、初听《晨景》全曲

提问:想象一下音乐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

(《晨景》描写了大自然晨曦初上的美丽景色:照光煦照的黎明,太阳慢慢的升起。)

2、复听《晨景》全曲(大屏幕出现音乐所描写的景色)

提问:尝试为乐曲分乐段(根据乐曲气氛的变化)

(二)分段听

聆听第一乐段

1、提问:第一乐段中,演奏主旋的乐器是什么(长笛 双簧管)

2、提问:请学生仔细听听这两种乐器长笛、双簧管哪个先出现,长笛和双簧管出现了几次

3、每一次调式上有什么变化(连续向上方三度移调)为什么(展现的是太阳缓缓升起的景象)。

4、出示主题旋律谱例,哼唱主题旋律。

聆听第二乐段:

1、乐曲中又出现了什么乐器(大提琴、小提琴)气氛有了怎样的变化,展开你的想象音乐描写什么情景呢(学生可以生动地根据音乐描绘)。

小提琴用分解和弦为之伴奏。

2、主题音乐在第二乐段中出现几次听到后你可以随之哼唱。

聆听第三乐段:

1、乐曲中再现部分又出现了什么乐器(大提琴、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2、尾声时出现什么乐器(圆号、单簧管、长笛)

模仿的什么声音呢(猎人的号角声,单簧管、长笛奏出鸟语声)

展现了怎样的景象呢(太阳已经徐徐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三)再听《晨景》全曲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乐曲的意境,为乐曲取一个名字

(四)介绍作者及作品

《晨景》是《培尔·金特第一和第二组曲》第一组曲的第一段。过去也有人译成《清晨》或《朝晨》。它是《培尔·金特》这出诗剧第四幕里,培尔·金特流浪到非洲摩洛哥时的一段配乐。描写了那里日出和清晨美丽的景色。因为格里格本人并没有到过摩洛哥,对那里的音乐不熟悉,所以,创作出来的音调,仍然是北欧风情的。但是,格里格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

他在给友人亨努姆的信里谈到《晨景》这段音乐时这样说:“这首曲子应当纯然作为音乐来对待。一切在于如何演奏。这是表现早晨的心情和想象。在强音第一次奏出时,是描写太阳正破云而出”。

四、创作与表现

播放录音管弦乐曲《朝景》,请学生画出自己听到和想象到的早晨情景。

听中讲。启发学生用身体的各部位来表示晨景,并随音乐舞动。如:表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早晨:柳树、桃花、小鸟的叫声、雾等。表示海边的早晨有:海风声、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等。观看日出的情景等。

第 三 课 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你们闭上眼睛来听。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学生:闭眼睛欣赏

老师:请看黑板,你们眼前出现的画面与这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接近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这段音乐其实是歌曲《晚风》的旋律。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晚风》这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三、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学习歌曲节奏,感受歌曲节奏美

(1)分别聆听高低声部旋律,找出节奏特点

(2)认知6/8拍的图示、含义及强弱规律

3、学习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旋律美

(1)学生分声部跟琴学歌曲旋律

(2)教师分声部教唱

4、学习歌曲合唱,感受歌曲和声美

(1)分乐句合唱,找出每一乐句的特点

(2)歌曲声音处理

5、了解歌曲词作者

四、拓展延伸

老师:现在我们来欣赏另外一首俄罗斯经典合唱歌曲《卡林卡》,由俄

罗斯著名合唱团亚历山大诺夫合唱团演唱

五、初听感受

师:请同学们静听一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1、录音初听

2、出示古筝图

问:古筝起源于我国的什么时期筝名的来历古筝音色有什么特点

二、细听鉴赏

1、初听全曲

问:作品的情绪、情景、风格

师:你能为乐曲起个名字吗?

2、作品介绍

作品形象地表现了古代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渔民划着船纷纷归航,一天辛苦鱼满仓,江面上歌声四起,在月色、江水中飘荡。这首乐曲是古筝家娄树华先生在三十年代改编的。娄树华先生根据乐曲的意境引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 佳句作为乐曲的标题。

3、再听全曲

:乐曲可以分为几个段落

4、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是什么

5、出示第一部分主题旋律

: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师:这一部分描绘了夕阳在渐渐西沉,船帆在缓缓移动,渔民在轻轻歌唱,真是一幅迷离而动人的风情画。

6、听第二部分旋律: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在你们眼前展示了什么样的情景

*:花音,古筝演奏一种指法记号。

7、出示第三部分主题旋律

8、听赏第三部分 :一连串的音,通过一次比一次加快速度的反复,描绘了一幅热闹欢腾的景象。

乐曲的高潮部分,和第一部分的旋律、情绪、节奏、速度、力度进行比较。

9、出示课件图

:尾声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又是什么呢

师小结:第一部分与尾声主要写景,二部分丰收的 喜悦之情,与第一部分和尾声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渔舟唱晚的美丽画面。

10、复听全曲

三、拓展

师:渔舟唱晚是中国古代文艺最著名的主题之一,在诗、画、音乐中都有表现,此刻,我立刻想为这首优美的古筝曲配上一首诗、一幅画。我们一起试一试。第二课 足迹

学习目标 1.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了解《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及《嘎达梅林》多种音乐题材的表现形式。初步了解蒙古的风土人情。2.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雨花石》、《我怎样长大》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3.复习二拍子只指挥图示,了解合唱和齐唱的区别。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牢记革命传统,抒发爱国情感。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教学用具 第一课时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一、导入: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并回答问题: 1.乐曲的名称是?(板书:嘎达梅林)

2、多媒体所展示的画面表现的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

3、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板书:马头琴)二

二、新授部分:((一)蒙古族风土人情。

你能谈谈你所了解的蒙古族吗?

蒙古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自治区,地处高原,地哉辽阔,平均海拔在一千米以上。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乐器:马头琴。

(二)聆听独唱《嘎达梅林》

1、《嘎达梅林》是什么意思? “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还有一种解释是: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

2、《嘎达梅林》既然是英雄的名字,那《嘎达梅林》这首有名的蒙古民歌,为什么代代相传?(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4、人们怀念英雄,就把这一动人的故事编成了民歌,在草原上代代流传。请同学们猜猜由这故事改编成的民歌最早有多少段歌词?(500多段)。现在我们所听到的四段,是由作曲 家安波整理改编的。

5、请同学们认真欣赏民歌《嘎达梅林》,谈谈你对歌曲的感受?

(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6、歌曲的演唱情绪?演唱速度?以及拍号、指挥图示。

7、歌曲能分为几句?

8、歌曲的进行方式是什么?

9、歌曲演唱者音区的区分?

音域就是从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范围。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音域。把音域较宽的对象按音高再细分,就成为音区。一般分为三个音区,分别是低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高音区的音比较清脆明亮,但有时则略显尖锐;低音区的音比较深沉浑厚,但有时则略嫌浑浊。中音区的音饱满自然,是常用的音区。

(二)认识马头琴

1、刚才乐曲演奏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呢?(马头琴)

2、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马头琴:(课件展示)

3、它为什么被称为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因为琴头上刻有马头而得名。

5、简介马头琴:

追溯马头琴的历史,非常久远。元朝初期,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1275年5月就到了内蒙古多伦县。仕元十七年他回国时,把马头琴带到了欧洲,对西洋拉弦乐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马头琴一般为独奏乐器,有时也用于民乐队演奏。演奏方法和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弓子不是在两根弦中间演奏,而是在两弦的外面演奏。

6、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马头琴独琴,体会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马头琴的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宽阔低沉,富有草原风味。)

(三)欣赏《嘎达梅林》

认识了马头琴,我们不得不提到,用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民歌《嘎达梅林》。P11问题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走进了蒙古,认识了马头琴,也看到了我们英雄的《嘎达梅林》,英雄可以牺牲,但他的精神永存不朽。让我们一起颂读对他的怀念吧:

嘎达梅林是一首诗,一首用音乐凝成的诗,是一首赞歌,一首英雄的赞歌,让我们记住英雄,歌颂英雄,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唱响这首优美动人的颂歌!

第二课时

学唱《雨花石》

一、律动导入

同学们,这节音乐课老师要带大家去旅游,你们高兴吗?(生答)让我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迈着整齐的步伐,踏上我们的红色之旅吧!(师生律动)

二、旅程第一站:南京雨花台 1.聆听并熟悉歌曲

(出示图片)今天我们红色之旅的第一站是:南京雨花台。

师介绍:南京雨花台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而建立的,有许多烈士都葬在这里。新中国诞生之前,数以万计的革命者、爱国人士、进步青年学生被反动派杀害于雨花台,那里的每 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革命人民的鲜血,革命志士用鲜血铺出一条走上光明的道路。雨花台的地底下蕴藏着无数有神气光彩的小石头,称为“雨花石”。(课件)雨花石形态各异,晶莹剔透!它们虽然不是红的,但人们始终认为雨花石是因为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才变得可爱、美丽,很多人珍藏它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也使得“雨花石”成了中国人民缅怀先烈的一种象征。“雨花石”身上到底有种什么样的精神呢?这里有首曲子就是写雨花石的,听一听,看是否能听出雨花石身上那种精神? 出示歌曲《雨花石》,教师范唱。

师:听了这首歌曲,谁来说一说你听出的雨花石身上的那种精神?(预设:甘愿牺牲、无私奉献)

师:是呀,革命志士的生命就好比一颗小小的雨花石,他们甘愿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革命的胜利,为他人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2.学习歌曲

师: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来聆听歌曲《雨花石》吧!可以跟着哼唱。(生聆听并哼唱)

师:从你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深情,让我也听到你们深情的声音吧!(生跟唱)师:除了演唱歌曲,我们还可以以怎样的声音方式来表达情感呢?(朗诵)

推荐一生,其他生用“恩”哼唱。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师:这首歌曲共有四句,你觉得哪一句最深情?(根据学生提的逐句学唱。(1)参插“倚音”的学习

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2)对比唱(3)男女分唱(4)师生合作唱。

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第三课时

表演《我怎样长大》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成长的小故事,老师很喜欢它,也希望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对歌曲背景稍作介绍)

过渡语:老师请大家说说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歌曲中唱了谁和谁在对话?

2、教师播放歌曲音频,手打指挥拍,引导学生感受3/4拍的音乐特点,纠正3/4拍指挥图示。提问:这首歌是几几拍的?3/4拍的指挥图示怎么打?演唱形式是什么?

要求:听音乐手打拍

3、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跟学生一起数乐句,划分乐段。提问1:我们一起数数歌曲

(这首3/4拍的旋律)有几个乐句,有没有相似的乐句? 提问2: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乐段的不同。要求:右手打拍,左手数数。

4、教师用手势(音阶,)引导学生正确地唱出歌曲第一乐段旋律的唱名并填词。提问1:你们能把相似的乐句的旋律哼唱出来么?

提问2:用什么样的声音能表现出小树与蓝天对话的亲切感觉?

(教师提示:应该用跳跃的还是柔和的方法演唱?这些乐句的旋律线有什么特点啊?)(板书画出旋律线,并带着学生边唱边划出旋律线走势)

提问3:我们玩一个接唱游戏,体会一下对话的感觉,老师唱旋律的前半部分,同学们接后半部分?

提问4:谁能演唱老师唱的部分,请跟我一起唱。

5、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的第二乐段。过渡语:现在我们已经把第一乐段演唱的非常好了,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大家有没有信心啊?我们比比看,谁先学会、唱好!老师想演唱一下,同学们听一听这部分音乐情绪怎样?

提问:用什么样的力度表现这段抒情的旋律? 要求:老师先给示范唱一遍第二乐段。

6、指导学生学唱第二声部乐谱(唱唱名)。

过渡语: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童声合唱,咱们一起学习学习合唱部的旋律!二声部乐谱板书在黑板上

7、演唱歌词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把歌曲完整演唱一遍?注意附点节奏部分x.x x | x--|

8、配和伴奏音乐演唱

教师:老师想为同学们现场伴奏,大家尝试听着伴奏演唱合唱歌曲《我怎样长大》。总结本课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电脑教案

五 年 级(上)册 信 息 技 术 教 案

第一单元

共5课时

学习目的:

1.知道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以及它们的重要作用。2.认识计算机。

3.知道计算机是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4.认识Windows。

5.初步学会操作计算机。

6.逐步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

第一课 进入信息世界——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

(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2.了解信息的作用。

3.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作用。4.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5.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

一.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这个词已经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你了解信息吗?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身边的信息。1.信息无处不在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从操场的四面八方走进教室。铃声向我们传达了上课的信息。

天气边凉了,一片片黄色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我们知道秋天来了。这是树叶悄悄告诉我们的信息。

小学生戴上了红领巾,红红的笑脸表达了他内心喜悦的信息

动物园立起“请不要向动物投掷食物”的标语牌,同学们自觉收起了准备投给动物的食品。因为标语牌上的文字给我们传递了保护动物的信息。

电视中传出“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全国立刻一片沸腾。因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用语言向我们传递了信息。„„

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信息,可以说信息无处不在。

(提问:今天你得到了些什么信息?你是怎样得到这些信息的?你准备怎样处理这些信息?你认为该把哪些重要的信息介绍给你的同学?)2.信息的作用

明天学校组织郊游,可是今天晚上天阴了,明天会不会下雨?要不要准备雨具?听听天气预报就知道了

报纸上刊登一张儿童渴望上学的照片,引发全国人民对“希望工程”的关注,帮助许多失学儿童重新返回校园。

网站上登出寻人启事,使分散多年的亲人重逢。

农民在网上发布信息,使家乡的产品供不应求。„„

信息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使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使分散多年的亲人重逢,使经济得到发展,使人类避免各种灾难„„信息和我们 的 生活息息相关,它的 价值难以估量。

二、信息处理工具

生活中人们离不开信息。怎样去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呢?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用自己的大脑分析处理信息。

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

人们不断发明一些工具如电话、电报、广播、电视、卫星、雷达、计算机、网络等来帮助自己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的得力工具,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提问:你会使用哪些信息工具?它们的 作用是什么?把你了解的信息工具介绍给同学。)

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对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加工等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

说一说:生活中你使用了哪些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给你带来了什么方便?

四、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

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应该遵循一定的信息道德标准,不能有违反法律、法规或侵犯别人利益的行为。

我们平时应该做到:

1、不阅读、不复制、不传播、不制作有害信息;

2、不使用盗版软件;

3、不模仿“黑客”行为;

4、不制作或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

第二课 认识新朋友——计算机

(1课时)

学习目的: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2、了解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3、了解计算机的组成以及各个部件的作用。

4、了解机房注意事项。

计算机又叫电脑,它的英文名字叫Computer。

一、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名字叫埃尼阿克(ENIAC)。埃尼阿克是一个庞然大物,它非常笨重,但是运算速度并不慢,每秒可以进行5000次加法计算,是我们人工计算的20万倍。

二、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在学校里我们使用的计算机叫做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Microcomputer)。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一种更小的微机,它的大小和一个笔记本差不多,可以很方便地携带,人们称它是笔记本计算机。

微机有很多兄弟姐妹。巨型机是大哥哥。它个头大,本领也强。巨型机每秒能进行数百亿次到数万亿次的计算。大型机、中型机和小型机一般本领也比微机大。

微机的小弟弟可以放在口袋里,戴在手腕上甚至能放在病人的身体里,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写字、画画、听音乐、看电影,这样的计算机叫多媒体计算机。

有些多媒体计算机还可以“听”懂我们说话,“看”到我们的样子,甚至还可以与我们交谈。

三、计算机网络

人们用通信线路把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组成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有大有小,小的网络只能连接几台计算机,而目前最大的网络——因特网(Internet),已经把世界上千千万万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手拉手组成网络的计算机功能更加强大。有了网络,地球魔术般地变小了,人们称它是地球村。

四、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我们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叫做计算机的硬件。

(1)、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有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它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性能。

(2)、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我们可以用它们向计算机输入信息和指挥计算机工作。

(3)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它能把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和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4)打印机也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使用它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2、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硬件要和软件相互配合才能工作。计算机软件分两大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Windows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操作系统软件。它是人和计算机之间的桥梁,能帮助我们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应用软件的种类非常多,每一个软件都能帮助我们做一些特定的事情。例如,画画可以用图形处理软件,写作文可以用文字处理软件,玩游戏可以用游戏软件(说一说:把你知道的计算机软件介绍给同学。)

五、机房注意事项

1、走路要轻,不能在机房打闹。

2、爱护机房设备。

3、保持机房整洁。

(讨论:你认为在使用计算机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课时所需各种计算机图片、音乐、视频可即时演示搜索,以展示互联网强大的功能和计算机的多媒体处理能力。

第三课 结识新朋友——Windows

(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正确开机、关机。

2、认识Windows桌面。

3、了解鼠标的操作方法。

4、认识“我的电脑”窗口。

5、掌握“最大化”、“最小化”、“恢复”和“关闭”窗口操作。

计算机中的Windows操作系统能帮助我们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一、启动Windows

只要按一下计算机主机箱上的电源开关,就可以打开计算机,同时启动Windows。启动Windows成功后,屏幕上显示出Windows的桌面。(全体演播Windows桌面)

二、认识Windows桌面

Windows桌面主要由图标和任务栏组成,任务栏中有“开始”按钮、系统提示信息等。我们每次操作计算机都是从这个桌面开始。

桌面上的图标大部分都是Windows提供的应用程序。每一个应用程序都是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和使用计算机。

(观察老师计算机的Windows桌面,说一说桌面上都有些什么)

三、认识鼠标

鼠标外形很像一只小老鼠。使用鼠标时,要把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在鼠标的左键和右键上,其他手指放在两则,轻轻握住鼠标。屏幕上会有一个跟谁鼠标移动的指针,我们叫它鼠标指针。

鼠标的基本操作有以下几种:

1、指向

移动鼠标,使鼠标光标移动到制定位置的操作。

2、单击

轻按一下鼠标左键或右键的操作叫做单击。(为了区别左、右键,一般我们把轻按一下鼠标左键叫单击,轻按一下右键叫右击。)

3、双击 连续快速地按两次鼠标左键的操作叫双击。

4、拖动

按下鼠标左键或右键不妨,同时移动鼠标,到达合适位置时,松开鼠标案件的操作叫拖动。

5、移动

手指不按鼠标在桌面上移动鼠标,鼠标指针也会跟着移动。

掌握了以上基本操作,鼠标就能帮助你向计算机发布命令了。

四、认识“我的电脑”窗口

“我的电脑”是Windows提供的一种常用“工具”。

打开和关闭“我的电脑”窗口。

1、将鼠标指向桌面上“我的电脑”窗口图标。

2、双击鼠标左键,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3、将鼠标指向“我的电脑”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4、单击鼠标左键,关闭“我的电脑”窗口

调整“我的电脑”窗口的大小

1、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2、将鼠标指向窗口右上角的“恢复”按钮,窗口变小;

3、把鼠标指向窗口右边框、下边框和右下角时,鼠标变成双箭头状,此时拖动鼠标就可以调整窗口大小;

4、单击窗口上的“最大化”按钮,窗口放大到全屏幕。

移动“我的电脑”窗口的位置

1、将鼠标指向窗口右上角的“恢复”按钮,窗口变小;

2、将鼠标指向窗口上边蓝色的“标题栏”;

3、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我的电脑”窗口随着光标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后松开鼠标。

五、退出Windows

结束使用计算机时,我们要退出Windows。

1、单击“开始”按钮,弹出“开始”菜单;

2、单击“关闭计算机”按钮,弹出“关闭计算机”对话框;

3、单击“关闭”按钮,计算机会自动关闭,不需要再按主机开关。

(思考:能直接关闭电源吗?为什么?)

第四课 设置自己喜欢的工作环境

(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设置系统桌面背景。

2、学会设置系统的日期和时间。

每天打开计算机我们总是看到同一幅画面,感觉有些单调。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设置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环境。

一、设置桌面背景

启动Windows以后,屏幕上显示出Windows的桌面。我们把桌面的背景叫做墙纸。Windows提供了许多墙纸图案,如果你不喜欢当前的墙纸,可以自己进行更换。

给桌面换上一张Windows提供的墙纸(全体广播演示)

1、将鼠标移动到桌面上没有图标的位置,右击鼠标,桌面上弹出一个快捷菜单;

2、单击菜单中的“属性”,弹出“显示属性”对话框;

3、单击“桌面”选项卡,在背景列表框中拖动滑块寻找自己喜欢的墙纸,如“Autumn”,然后单击选中它;

4、单击“确定”按钮,我们就给Windows换上了一张新墙纸。

把Windows系统“共享文档”文件夹中的示例图片设置为墙纸(全体广播演示)

1、将鼠标移动到桌面上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桌面上弹出快捷菜单;

2、单击菜单中的“属性”选项,弹出“显示属性”对话框;

3、单击“桌面”选项卡,在对话框中单击“浏览”按钮,打开“浏览”对话框;

4、单击“查找范围”下拉列表框右侧的按钮,打开下拉列表;

5、打击下拉列表框中的“共享文档”选项,对话框中显示出其中的内容;

6、双击对话框中的“共享图像”文件夹,对话框中显示出“示例图片”文件夹;

7、双击“示例图片”文件夹,对话框中显示其中的内容;

8、双击其中一个文件,如Water lilies,返回“显示属性”对话框;

9、单击“确定”按钮,我们就能把示例图片中的“Water lilies”图片设置为墙纸了。试一试

选择“位置”下拉列表中的“拉伸”、“平铺”选项,观察桌面变化。

二、设置日期和时间

如果Windows的日期和时间错了,我们可以帮它调整。

将日期调整为2006年9月25日,将时间调整为10:30(全体广播演示)

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任务栏右端显示的时间上,双击鼠标,屏幕上弹出“日期和时间属性”对话框;

2、单击“年调整框”右端的按钮,将年份调整为2006年;

3、单击“月调整框”右端的按钮,打开“月份”下拉列表框;

4、单击“9月”,将月份调整为9月;

5、单击“日调整框”中的“25”,将日期调整为25日;

6、单击“应用”按钮,这时计算机的日期就被调整为2006年9月25日;

7、在“时间调整区”中,将鼠标移动到“时”显示区第一个数字之前,拖动鼠标使其反色显示。在键盘上找到“1”和“0”,分别轻按一下,输入“10”;

8、使用同样的方法,将“分”显示区显示的数字改为“30”,将“秒”显示区的数字改为“00”;

9、单击“确定”按钮,任务栏右侧显示的时间为10:30。

三、排列图标

有时候桌面上的图标排列得不整齐,我们可以把它们重新排列。

把桌面上的图标排列整齐(全体广播演示)

1、在桌面上空白的地方单击鼠标右键,屏幕上出现快捷菜单;

2、将鼠标指向快捷菜单中的“排列图标”,打开它的子菜单;

3、单击“排列图标”子菜单的“自动排列”,使它们前面出现选中标志“√”(当我们再次打开菜单时会看到选中标志),图标就会排列整齐。练一练

1、给Windows换上一张自己喜欢的墙纸。

2、将系统时间调整正确。

第五课 在计算机上做算术题——Windows窗口操作

(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键盘。

2、认识“计算器”和“记事本”窗口。

3、了解不同程序窗口的异同。

4、进一步掌握Windows窗口的操作。

Windows中有一个“记事本”程序,是一种用来处理文字的软件。它就像我们写字用的纸,而键盘就是我们写字用的笔。

一、认识键盘

键盘一般分为四个区:主键盘、功能键区、编辑区和小键盘区,在键盘的右上角,一般有3个指示灯。

二、认识“记事本”程序窗口

要使用“记事本”程序,首先要启动它。

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记事本“就可以启动”记事本程序。启动成功后,屏幕上出现“记事本”程序窗口。

标题栏:显示当前窗口的名称。

菜单栏:由一系列菜单组成,每一个菜单代表一组操作命令。

插入光标:标示出输入字符所在位置。

“最大化”按钮:可以使窗口扩大到整个计算机屏幕。

“最小化”按钮:可以使窗口最小,以按钮的形式显示在任务栏中。

“关闭”按钮:可以关闭窗口。

三、认识“计算器”程序窗口

在Windows中有一个“计算器”程序,它的窗口很像我们平时使用的计算器,功能却比普通的计算器要强大许多。

单击“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就可以启动“计算器”程序。启动成功后,屏幕上出现“计算器”程序窗口。

四、用“计算器”程序做算术题

用计算器程序计算92-36 分别单击9、2、-、3、6、=按钮,在计算结果框中就会显示出计算结果。

用计算器程序计算17×5+80÷4的值

用“计算器”程序做四则运算题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1、分别单击1、7、*、5、=等按钮,计算结果框中显示“85”;

2、单击MS按钮,85被存储到计算器中;

3、分别单击8、0、/、4、=计算结果框中显示“20”;

4、单击+和MR按钮,计算结果框中显示出被存储到计算器中的数“85”;

5、单击=按钮,计算结果框中显示出计算结果“105”。

练习:使用“计算器”程序做计算题,并将结果填写在“题纸”上。1、144-67=()2、45+67=()3、17×18=()4、144÷12=()5、41-3×11=()6、169÷13+256=()7、13×14+8×24=()8、225÷15-121÷11=()

第二单元 学做电脑小画家

(共1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画图”程序。

2、会使用各种画图工具设计图形。

3、学会打开、保存、复制和删除文件。

4、能够对素材进行辅助、移动、缩小、放大、翻转、扭曲等处理。

5、知道创作一幅图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6、能够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

7、尝试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第六课 走进电脑绘画世界——认识“画图”程序

(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

2、认识“画图”程序的窗口。

3、学会使用“铅笔”和“橡皮”工具。

4、学会保存文件。

Windows中有一个“画图”程序,是一种画图软件。使用它,我们可以方便地画出美丽的图画。

一、启动“画图”程序

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画图”,就可以启动“画图”程序。

二、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启动“画图”程序成功后,屏幕上出现“画图”程序窗口。

(仔细观察“画图”程序窗口,说一说由哪些部分组成?和以前认识的Windows窗口有哪些不同?)

三、认识画图工具

在“画图”工具箱里,每一个按钮代表一个画图工具,仔细看看每个按钮上的图形,就可以知道它是什么工具。

(把鼠标移动到要使用的工具按钮上,停留一下,按钮下方就会显示出这个画图工具的名称,在屏幕下方的状态栏中会出现这种工具的简要说明。)

四、调整画纸大小

如果觉得当前的“画纸”大小不合适,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画纸”大小。在调节画纸大小之前最好将“画图”窗口最大化。

画纸右下角、右边和下边的中点有3个深蓝色的小圆点,叫“控制点”,用鼠标拖动控制点可以调节画纸大小。

五、画一幅图画

1、选择画图工具

在工具箱中单击工具按钮,工具按钮被按下时,表明这个工具已被选中。

选择“铅笔”工具,画一幅图画。

2、使用“橡皮”修改图画

选择“橡皮”工具,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就可以擦除画错的部分。在工具样式中,提供了大小不同的橡皮,供我们选择。

3、选择颜色

颜料盒中提供了多种颜色供我们选择。

前景色是绘图的颜色。计算机默认的前景色为黑色。在颜料盒中单击鼠标左键就可以选择前景色。

背景色是画纸或橡皮的颜色。计算机默认的背景色为白色。在颜料盒中单击鼠标右键就可以选择背景色。

六、保存文件

画好一幅图画后,可以把它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保存时要给文件起一个名字,我们把它称为文件名。

以“shan”为文件名保存在C盘“图片收藏”文件夹中。(全体广播演示)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弹出“保存为”对话框;

2、在“文件名”正文框中输入文件名“shan”;

3、单击“保存”按钮。

七、换一张新画纸

如果已保存图画,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就可以更换一张新画纸。

如果还没有保存图画,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后,屏幕上出现一个对话框。

对话框中有三个按钮,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选择“是”按钮,保存当前窗口中的图画,然后打开一张新画纸。

选择“否”按钮,不保存当前窗口中的图画,直接打开一张新画纸。

选择“取消”按钮,取消“新建”操作。

我们选择“否”按钮,不保存当前窗口中的图画,直接打开一张新画纸。

八、退出“画图”程序

如果已保存文件,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就可以退出“画图”程序。

如果不需要保存文件,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弹出“画图”对话框;

2、单击“否”按钮,不保存当前图画,退出画图程序,返回Windows界面。想一想: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退出“画图”程序? 练一练:

启动“画图”程序,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

第七课 让图画更漂亮——填充颜色和修改图画

(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打开图画文件。

2、学会给图形填充颜色。

3、学会使用“放大镜”工具修改图形。

4、学会新建文件夹。

5、学会复制和删除文件。

要修改已保存的图画,首先要打开图画文件。

一、打开文件

打开保存在C盘“图片收藏”文件夹中名为“shan”的图画文件。(全体广播演示)

1、启动“画图”程序;

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在“查找范围”对话框中找到“图片收藏”文件夹;

3、找到并单击“shan”文件,“文件名”框中显示出“shan”;

4、单击“打开”按钮,“shan”文件出现在屏幕上。

二、修改图画(全体广播演示)

1、填充颜色

使用“填充”工具,可以在一个封闭的图形中填充上颜色。A、选择“填充”工具;

B、在“颜料盒”中选择颜色;

C、在需要填充颜色的区域单击鼠标。

如果图形中有缺口,颜料会从缺口中漏出来。我们可以用一下方法来修改。A、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撤销”命令,撤销前一次的操作,使图形恢复到填充前的状态‘

B、单击工具箱中的“放大镜”工具,在工具样式区选择放大的倍数。(选择2x,放大2倍)

C、查看图画,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用“铅笔”工具把图中的缺口补好; D、再次选取“放大镜”工具,在画纸上单击鼠标,图形又恢复为原来的大小; E、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重新填充颜色。试一试

“撤销”命令可以最多撤销几次?

三、分类保存文件

为了便于文件的查找和管理,我么可以建立自己的文件夹,把文件分类保存在不同的文件夹中。(全体广播演示)

例如:把我们画的图画保存在“图画”文件夹中,把我们写的文章保存在“文字”文件夹中。

将“shan”文件以“qingshan”为文件名保存在d盘“图画”文件夹中。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弹出“保存为”对话框;

2、在“保存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本地磁盘(D:)”;

3、单击“新建文件夹”图标,屏幕上出现“新建文件夹”;

4、将“新建文件夹”改为“图画”;

5、双击“图画”文件夹;

6、在“文件名”框中输入文件名“qingshan”;

7、单击“保存”。

第一次保存一幅画时,系统显示“保存为”对话框,要求我们输入文件名。对这幅图画进行修改后再次保存时。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即可。

四、复制和删除文件

对保存在磁盘上的文件可以进行辅助和删除等操作。

在D盘上新建一个“xiaoming”文件夹,把保存在“图画”文件夹中的“qingshan”文件复制到“xiaoming”文件夹中。(全体广播演示)

1、打开“我的电脑”窗口,打开D盘窗口;

2、单击“文件”菜单,将鼠标指向“新建”命令,弹出子菜单;

3、在子菜单中单击“文件夹”,屏幕上出现一个“新建文件夹”,将“新建文件夹”改为“xiaoming”;

4、打开“图画”文件夹,单击选中“qingshan”文件;

5、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

6、打开“xiaoming”文件夹,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qingshan”文件就复制到“xiaoming”文件夹中。

将“xiaoming”文件夹中的“qingshan”文件删除

1、单击选定“qingshan”文件;

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删除”命令,屏幕上出现“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

3、单击“是”按钮。

练一练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然后把它保存在自己新建的文件夹中。

知识扩展

1、对文件要分类保存;

2、给文件命名要便于记忆和查找;

3、即时删除一些不需要的文件;

4、对重要文件进行复制备份。

第八课 画出五彩缤纷的图画——“刷子”等工具的使用

(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刷子”和“喷枪”工具;

2、了解“笔”式工具的特点;

3、能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思想;

4、培养设计能力和想象能力。

工具箱中的“刷子”和“喷枪”是很有特色的画图工具。

一、“刷子”和“喷枪”工具的使用

画一棵果树,并以“guoshu”为名保存在D盘“tuhua”文件夹中。(全体广播演示)

1、选取“刷子”工具;

2、在工具样式区中选择一种大小合适的圆形刷子头;

3、分别将前景色设置为棕色、深绿色,画出树的轮廓;

4、选择“用颜色填充”工具,分别将树冠和树干填充为深绿色和棕色;

5、选取“喷枪”工具,在工具样式区中选取第三种样式,在树冠上一次次喷涂,画出红苹果;

6、以“guoshu”为文件名把图画保存在D盘“tuhua”文件夹中。

二、移动文件和给文件重新命名

将“tuhua”文件夹中的“guoshu”文件移动到自己的文件夹中。(全体广播演示)

1、打开“tuhua”文件夹;

2、单击选定“guoshu”文件;

3、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guoshu”文件的图标变为半透明;

4、打开“xiaoming”文件夹,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guoshu”文件被移动到“xiaoming”文件夹中。

将“guoshu”文件重新命名为“pingguoshu”。

1、右击“guoshu”文件,弹出快捷菜单;

2、单击快捷菜单中的“重命名”命令;

3、将文件名“guoshu”修改为“pingguoshu”后,按回车键。

三、美术创意

要想画一幅美丽的图画,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创意。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事物,多动脑筋思考并善于联想,敢于创新。

绘图时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注意突出主题,也要遵守构图和选用颜色的一些规律。要大胆的画出自己想到的东西,学会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笔”式绘图工具

有了美好的创意,还要使用绘图工具把它描绘出来。“铅笔”、“刷子”、“喷枪”像我们平时使用的画笔,我们称它们为“笔”式工具。使用这些工具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想随意画画,但需要有较强的控制鼠标的能力。

五、欣赏和评价作品 分组讨论:

1、每幅画的主题是什么?

2、每幅画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3、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修改这些图画?

4、你打算怎样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5、怎样构思一幅图画?

练习:画一幅图画 参考主题:

1、可爱的家乡;

2、我爱大自然;

3、我的朋友;

4、关爱小动物;

5、我做环保小卫士;

6、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

第九课 我做小小设计师——“矩形”等工具的使用

(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直线”、“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

2、学会使用“椭圆”和“多边形”工具;

3、培养设计能力和想象力。

每个同学都向往做一名小小设计师。下面这些物品都是同学们自己设计出来的。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一、“直线”工具的使用(全体广播演示)

1、启动画图程序;

2、选取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在工具样式区中选取最粗的直线;

3、将前景色设置为深棕色,拖动鼠标,画出铁轨。试一试:

使用“直线”工具画图时,如果同时按下“shift”键,会画出什么样的直线?

二、“矩形”工具的使用

在工具样式区选取不同的工具样式,画图时按住鼠标左键或右键进行拖动,可以画出多种样式的矩形。要想改变矩形边框的粗细,要到直线工具样式区中去设置。

设计一个房门。(全体广播演示)

1、选取“直线”工具;

2、在直线工具样式区选择第三种直线;

3、选取“矩形”工具;

4、在矩形工具样式区选择第二种样式;

5、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将背景色设置为灰色;

6、拖动鼠标画出屋门的外框;

7、将背景色设置为绿色,画出门上的玻璃;

8、选取”直线“工具,画出门的把手。

三、“圆角矩形”的使用

“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与“矩形”工具相同。使用它我们可以方便地画出各种圆角矩形。

设计一台电冰箱。(全体广播演示)

1、选择“圆角矩形”工具;

2、在工具样式区选择第三种样式;

3、将前景色设置为浅灰色,画出冰箱的外形;

4、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背景色设置为白色,用白色黑边的圆角矩形将冰箱分为三层;

5、将前景色设置为白色,背景色设置为黑色,画出冰箱的把手。

四、“椭圆”和“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当我们选择“椭圆”工具时,在工具样式区显示的工具样式和“矩形”工具的样式相同,它们的使用方法也相同。

“多边形”工具的样式和“矩形”工具的样式相同,它们的使用方法也相同。使用“多边形”工具我们可以方便地画出规则和不规则的多边形。

画“多边形”的方法是:从多边形任意一个顶点开始,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下一个顶点,松开鼠标左键,画出多边形的第一条边。再次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下一个顶点,松开鼠标后画出第二条边。如此继续,依次画出多边形其余的边。当把鼠标执政拖动到最后一个顶点时,双击鼠标左键,这个顶点自动会与起点连接起来。

设计一盏台灯。

台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灯罩、灯柱和灯座。我们可以分别使用多边形、椭圆和矩形工具完成。

1、选择“椭圆”工具,在工具样式区选择第三种样式,将前景色设置为粉色,画出灯柱;

2、使用相同的方法画出灯罩和灯座;

3、选取“直线”工具,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按下Shift键画出灯绳;

4、选择“刷子”工具,在工具样式区中选择第二种样式,画出灯绳下面的坠儿。

五、图形设计

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各种物品,都是前人发明制造的。发明需要大量的积累和灵感,对我们小学生来说这种积累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平时认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设计自己想到的东西,学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第十课——“曲线”和“文字”工具的使用

(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曲线”工具。

2、学会在图画中插入文字。

3、培养设计能力和想象力。

书签中的小动物非常可爱。使用“曲线”工具可以方便地画出这些小动物。

一、“曲线”工具的使用 使用“曲线”工具,可以方便地画出具有一个弯和两个弯的曲线。

画出曲线。(全体广播演示)

1、启动“画图”程序;

2、单击工具箱中的“曲线”工具;

3、选择线条宽度和颜色后画一条直线;

4、在直线中部,向上拖动鼠标,直线产生弯曲。此时如果对曲线形状满意,松开左键,原地单击一下鼠标,一条曲线就固定在画纸上,如果对曲线形状不满意,单击右键即可取消画线;

5、在画纸上画一条直线;

6、在直线的前部分向上拖动鼠标,使直线产生第一个弯曲;

7、在直线的后部分向下拖动鼠标,使直线产生第二个弯曲。此时,如果对曲线形状不满意,可以松开鼠标前单击右键取消画线。

做一做

画一只小企鹅

1、启动“画图”程序;

2、选取“曲线”工具,在工具样式区中选择第二种样式,画出企鹅的外形;

3、选取“刷子”工具,画出企鹅的腹部;

4、选取“刷子”、“铅笔”等工具,画出企鹅的嘴、脚和眼睛;

5、选取“放大镜”工具,对图形进行修改;

6、选取“填充”工具,给企鹅填充颜色。设计一个书签

1、选取“矩形”工具,画出书签的外框;

2、选择“椭圆”工具,画出书签上的圆孔;

3、给书签填充颜色;

4、以“shuqian”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二、在图画中添加文字

在书签中添加文字

1、选取“文字”工具;

2、在工具样式中选取透明样式;

3、将前景色设置为红色;

4、将鼠标指针移动到需要添加文字的地方左键,单击鼠标,弹出一个蓝色的虚线,同时出现“文字工具栏”。(查看-文字工具栏)

5、蓝色虚线框上有八个小圆点,叫控制点。拖动控制点将虚线框调整到合适大小;

6、设置字体、字号;

7、输入文字“可爱的小企鹅”;

8、在蓝色虚线框以外的地方单击鼠标,虚线消失;

9、同法输入其他文字;

10、再次以“shuqian”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练一练

1、利用“曲线”工具画一幅图画。

2、自己确定一个主题,画一幅宣传画。

第十一课 画小树林——图块的基本操作

(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矩形选定”工具和“任意形状选定”工具;

2、学会使用“彩色橡皮”修改图画;

3、学会定义、复制、移动和删除图块;

4、学会改变图块大小。

画图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多次重复画同一个图形。计算机有个神奇的剪贴板,可以帮助我们又快又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下面我们一起来画这个美丽的小树林。

一、“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

小树林由多棵小树组成,前面我们画了一棵树,把果树上的红苹果擦掉就可以得到一棵绿油油的小树。“彩色橡皮”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完成这项任务。

选择“橡皮”工具,按住鼠标右键进行擦除,“橡皮”就变成了“彩色橡皮”。他的功能是只擦除与前景色相同的部分,露出背景色。

二、定义图块

图块,是指一幅图画的某一部分。图块必须经过定义后才能使用。“画图”程序提供了两个定义图块的工具:“任意形状选定”和“矩形选定”工具。两种工具的使用方法相同。对于定义好的图块,可以进行移动、复制、改变大小、改变形状等操作。

选取任意一种工具后,选择不透明样式,图块有背景色;选择透明样式,图块的背景色是透明的。将“小树”定义为图块

1、选取“任意形状选定”在工具样式区中选择透明,光标变为十字形;

2、沿小树的边缘拖动鼠标,将小树全部选定后松开鼠标左键,在屏幕上出现一个虚线框,这时小树被定义为图块。

三、复制图块

在新画纸上复制小树

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

2、取一张新画纸;

3、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屏幕上出现复制的小树

四、移动图块

将复制的小树移动位置

1、将光标移动到虚线框内任意一点;

2、按下鼠标左键不妨,拖动鼠标,图块随之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松开鼠标,小树被移动到新位置。

五、改变图块大小 画小树林

1、将鼠标光标移动到虚线框右下角的控制点出,光标变为双向箭头;

2、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沿对角线方向拖动鼠标,图块缩小;

3、在同一张画纸上多次辅助小树,调整小树的大小,并把它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画出一片小树林;

4、选择“文字”工具;

5、将前景色设置为红色,输入“meilidexiaoshulin”;

6、以“树林”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六、删除图块

将要删除的部分定义为图块后,单击“编辑”——“剪切”命令,就可以把图块删除。(或按键盘上的 Del 键)

七、运用Ctrl键进行复制 画一堆苹果

1、画一个苹果;

2、将苹果定义为图块了;

3、将背景色设置为白色;

4、将光标移动到虚线框内,光标变为十字,按下Ctrl键拖动鼠标,到合适位置后松开左键,复制出一个苹果;

5、重复步骤4画出一堆苹果。

第十二课 设计美丽的家园——使用绘图素材

(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在不同窗口中进行“复制”、“粘贴”;

2、能够使用素材绘制图画。

我们不仅可以使用“画图”程序提供的绘图工具绘制图形,还可以借助绘图素材进行创作。

下面我们一起使用绘图素材设计一个美丽的家园。

一、打开“画图素材”文件夹中的文件

打开“画图素材”文件夹中的“房子..bmp”文件。(D://第一册/第十二课/画图素材)

1、启动“画图”程序;

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

3、单击“查找范围”右侧下的下拉按钮,弹出下拉菜单;

4、找到“画图素材”文件夹;

5、单击“房子.bmp”文件;

6、单击“打开”按奶牛,“房子.bmp”文件显示在屏幕上。

二、在不同窗口复制,粘贴图片

打开“画图素材”文件夹中的“小树.bmp”文件,并把小树粘贴在房子图画中。(全体广播演示)

1、再次打开一个窗口;

2、在新打开的窗口中打开“小树.bmp”文件;

3、选取“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选择“透明”样式,将小树定义为图块;

4、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

5、在任务栏上单击“房子-画图”按钮,切换到另一个“画图”窗口;

6、选择“透明”样式,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小树被粘贴在房子图画中;

7、将小树调整到合适的大小后,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做一做

1、参照P70面图12-8把其他的图片粘贴到“房子”图画中。

2、进一步美化家园,并在上面添加文字“美丽的家园”。

第十三课 设计手绢——图块的翻转和旋转

(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对图块进行翻转和旋转;

2、培养处理素材的能力;

3、培养想象和设计能力。

下面的手绢真漂亮,想自己设计一块手绢,有什么好方法吗? 做一做

将手绢沿垂直中线对折,再对折,能发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对称图形的设计可以利用图块的翻转的方法。

一、图块翻转

1、水平翻转

水平翻转就是把图块沿水平方向左右翻转。

用水平翻转的方法设计一块手绢。(全体广播演示)A、从“画图素材”文件夹中调出“红花”图片;(D://第一册/第十三课/画图素材)

B、将“红花”定义为图块; C、复制并粘贴图块;

D、单击“图像”菜单中的“旋转/翻转”命令,弹出“旋转/翻转”对话框; E、在对话框中选择“水平翻转”; F、单击“确定”。

G、将复制的图块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2、垂直翻转

垂直翻转就是把图块沿竖直方向上下翻转。

垂直翻转和水平翻转的方法相同,只需在“翻转/旋转”对话框中选择“垂直翻转”即可。

用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的方法设计一块手绢。(全体广播演示)A、启动“画图”,画一个圆角正方形。并以“手绢”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B、再打开一个画图程序;

C、打开“画图素材”文件中的“喇叭花”图片; D、复制“喇叭花”图片; E、切换到“手绢”窗口; F、粘贴“喇叭花”图片;

G、将“喇叭花”图片调整到合适大小,移动到圆角正方形左下角;

H、再次复制“喇叭花”图片,将复制的图片进行水平翻转后,移动到圆角正方形右下角;

I、将两朵花共同定义为图块,复制图块,将复制的图块进行垂直翻转后,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二、图块的旋转

对图块可以按一定角度进行旋转。

将图块进行旋转和将图块进行翻转的方法基本相同,在“翻转/旋转”对话框中选取“按一定角度旋转”选项,然后再选择旋转度数。

用图块旋转的方法设计一块手绢。

1、打开画图素材文件夹中的“紫色花”图片。(D://第一册/第十三课/画图素材)

2、将“紫色花”图片调整到合适的大小;

3、复制图片,并将复制的图片分别旋转90度、180度、270度,组成一个图案;

做一做

从“图片素材”文件夹中选择一张图片(或自己绘制图形),用图块旋转或翻转的方法设计一块手绢。可以参考P78面图13-24进行设计。

练一练

用图块旋转和翻转的方法设计一幅图画。

第十四课 制作小工艺品——图块的拉伸、扭曲和反色

(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对图块进行拉伸和扭曲

2、学会将图块颜色反转(反色)

3、培养想象力和设计能力

对图块可以进行拉伸、扭曲和反色等处理。

一、图块的拉伸

对图块可以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拉伸。在水平方向拉伸可以改变图形的宽度,在垂直方向拉伸可以改变图形的高度。

将“手绢”拉伸

1、启动“画图”程序;

2、打开“shoujuan-2”文件;(D://第一册/第十三课/画图素材)

3、将手绢定义为图块;

4、单击“图像”菜单中的“拉伸/扭曲”命令,弹出“拉伸/扭曲”对话框;

5、在“拉伸”栏中将“水平”、“垂直”的值,分别设置为50、120;

6、单击确定。

设计一个小小工艺品

1、启动“画图”程序;

2、画一个圆,将圆的上半部分定义为图块;

3、单击“图像”菜单中的“拉伸/扭曲”命令;

4、在“拉伸/扭曲”栏中将“水平”、“垂直”的值分别设置为100、180;

5、单击“确定”;

6、用鼠标拖动上半部分,将上下两部分连接在一起;

7、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填充颜色;

8、以“gongyipin”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二、图块的扭曲

对图块可以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扭曲。在水平方向扭曲可以使图形左右倾斜,在垂直方向扭曲可以使图形上下倾斜。

将“手绢”水平扭曲

1、将手绢定义为图块;

2、单击“图像”菜单中的“拉伸/扭曲”命令;

3、在“拉伸/扭曲”对话框的“扭曲”栏中将水平倾斜的角度设为45度;

4、单击确定。

三、将图块颜色反转

将图块颜色反转(反色)是指将图块中的黑色变成白色,白色变成黑色,若是彩色图块。各种颜色将变成它的补色。

将“手绢”进行反色处理

1、打开“shoujuan-2”文件,将手绢定义为图块;

2、单击“图像”菜单中的反色;

做一做

将”工艺品“图画进行反色处理。

练一练

1、使用处理图块的方法画一幅图画,参考P83图14-11。

2、(D://第一册/第十四课/图画素材)

第十五课 创作图画的一般方法

(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创作一幅图画的一般方法;

2、了解收集和处理素材的一般方法;

3、培养想象力和设计能力。

设计动画片,需要绘制许多张图画,使用电话进行设计是不错的选择。下面我们通过设计动画片,了解创作图画的一般方法。

一、创作一幅画

画出以下图画(P84图15-1,素材D://第一册/第十五课/画图素材)

1、确定主题

创作一幅画,首先要确定主题,也就是图画要说明的问题和要表达的思想。

2、确定图画的风格

图画的风格有表实型、卡通型、抽象型等。

3、确定和制作要表达的内容 制作过程(全体广播演示)A、启动画图;

B、打开“小猫”图片; C、定义“小猫”为图块;

D、将“小猫”进行水平翻转; E、再次定义“小猫”为图块; F、复制“小猫”

G、打开一个型画图窗口; H、打开“小树林”文件;

I、将“小猫”粘贴在“小树林”中;

J、调整“小猫”的大小,并移动到合适位置; K、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其他图片。

4、调整图形

调整图形包括调整图形的远近和主次以及调整图形的色彩、色调、明暗等。对以上图形进行适当的调整,主要调整小树林以及小动物的位置,最后在图画中添加文字和背景。

做一做

创作一幅自己的图画

1、确定主题;

2、确定风格;

3、确定要表达的内容;

4、确定要使用的工具和方式;

5、画出基本图形;

6、调整图形的远近和主次;

7、调整图形的色彩、色调、明暗;

8、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画出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9、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两人一组,团结协作。

第十六课 设计动物园的平面图——综合实践活动

(1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规划能力;

3、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掌握了“画图”程序的使用方法,我们一起用它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一、确定任务

如果你是一名动物园园长,你将如何利用动物园这片土地,给每个动物安排一个舒适的家,让他们和睦相处?下面我们一起设计一个动物园的平面图。

完成这个任务前。我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准备安排哪些动物?

2、动物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3、哪些动物可以和睦相处?

4、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动物园的土地?

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可以2-3人一组,大家共同讨论,分工合作。

二、设计图画

要想画好一幅画,首先要有一个整体规划,可以先画一个草图,确定要画的主要内容。

P88图16-1是一个动物园的平面图,可供我们参考。(D://第一册/第十五课/画图素材)

三、绘制图形

1、画出各种动物所在的范围;

2、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出猴山、湖泊、草坪等;

3、画出动物或调出动物的图片粘贴在图画中;(D://第一册/第十五课/画图素材)

4、添加注释;

5、修改遗漏和不合适的地方。

四、打印作品

五、展示作品

打印出各小组的作品,并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和评价。

你知道吗?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色彩本身没有情感,但不同的颜色会引起不同的联想,例如:

红色:热情、吉祥、美好的事物 黄色:光明、高贵、豪华

绿色:生命的象征,体现新生、清纯、温柔、和平与希望

蓝色:是天空、海洋的颜色,给人平静、无限、深思、纯洁的感觉

下载五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音乐教案:拉 萨 谣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拉萨谣》 2、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教学目标 1、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 3、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一: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3、了......

    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

    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 钟庄完小 杜继文 2013.9 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第1部分教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独体字 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取中结构和偏斜结构字的书写要领。 2、......

    五年级上册劳动教案

    1清洁厨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清洁厨房的一些常识 2.初步学会清洁厨房。 3.教育学生在家中主动做家务。 教学重点 1.了解清洁厨房的一些常识 2.初步学会清洁厨房 教学过程 一......

    五年级书法教案(上册)

    五年级书法上册教学设计 钢笔字部分(1—6课) 第1课独体字结构 教学内容:独体字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每个笔画的形态。 2.注意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从整体上把握独体字的特有......

    五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五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二单元复习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掌握生字词,并背诵要求背的课文。 2.能有感情地......

    五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五年级 第一单元 解开心中千千结 1 同桌的你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到男女同学间的不同之外处,初步掌握处理男女同学关系的方法。 2、感受真正的友情需要真诚相待,友好交往,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