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论文-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主动性学习
让童心尽情欢歌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主动性学习
傅智琪
【摘要】:新课程倡导:“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如何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不至于让它过早地被技能技法的学习所束缚;如何让儿童画既不失天然之纯真又有一定的艺术性,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值得去深思去探讨的问题。【关键词】体验 对话 创新 评价 主动性
有人说:“儿童的心灵像璞玉——洁白无暇,像白鸽——自由浪漫,像小草——稚嫩可爱„„”童心是幼稚的、天真的、浪漫的,在美术学习领域,他们想象力强,写实性差;他们凭着感性、直觉、想象认识这个世界;他们注重自已纯真情感的抒发,专注于奇异童心世界的表现;他们真实描绘眼中的形形色色,真实反映心中的梦幻畅想。儿童就是这样,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感受世界,用他们特有的绘画语言超出常规的、随心所欲的、无拘无束的去构筑心中的完美。
而美术课堂,是培育儿童美好心灵的摇篮。如何呵护儿童幼小的心灵,不至于让它过早地被技能技法的学习所束缚;如何让儿童画既不失天然之纯真又有一定的艺术性,值得我们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去深思去探讨。
新课程倡导:“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因此,教师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在感悟中拥有欣赏美的方法,在尝试中拥有表现美的技能,在创作中拥有创造美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一、感受情境,自主体验
“情境”,不是“情景和境地”的简单统称,而应该是情与境的结合。关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就要创设能够引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情境,是一种教师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 1 生热烈情绪,并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表现在美术学习领域,就是要让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产生高兴、愉悦、快乐、兴奋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对美的需求,从而引发对美术学习的强烈兴趣。因此,创设一个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因为有生活,才有感受;有实践,才有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创设情境,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验,从而激发起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动机。
在上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三册《节日的餐桌》一课时,我从学生那收集了一些过春节吃年夜饭的场景录像,并把它们组合成一部关于春节年夜饭的记录片。上课开始,在一串串电子鞭炮声中,春节年夜饭拉开了序幕,只见小主人公家里一片热闹的气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舅舅、叔叔婶婶们围了一大桌,边吃着桌上的美食边高兴愉快的交谈着,互相干杯庆祝着„„。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仿佛回到了春节除夕夜,家里吃年认夜饭时的情景也历历在目。教师一句:“节日的餐桌与平日里有何不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先恐后纷纷举手发言:“节日的餐桌上有很丰盛的菜肴,许多菜都是平时不常吃的。”“菜肴又好看又好吃,味道好极了!”“妈妈会拿出许多精美的盘子盛菜,而且会摆放得很好看。”“有我爱吃的红烧鱼和糖醋排骨。”“中秋节时还会摆上月饼。”“家里会来很多的亲戚朋友,很热闹。爸爸和叔叔们还会猜拳、喝酒„„”“妈妈会做许多拿手好菜,如烧鸡、焖虾、水饺„„”,学生们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希望大家跟他一起分享节日里快乐的生活体验。由此看来,切合学生实际的情境能引起他们回忆起快乐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
二、感悟对话,自主学习
对话即沟通。现代教学理论表明,教学是一种沟通的现象,“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共鸣。在传统意义的教学中,沟通只是建立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沟通几乎以单线为主,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甚少,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式的学习中。因此,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1、教学相长,实现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教学中最常见的对话。教师通过对话可以了解学生,了解他 2 们的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并及时调整自已的教学行为;而学生则通过对话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显得尤其重要。如何让师生间的对话成为有效教学的一部分,就要看教师有没有将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消除畏惧的心理,释放心灵,倾心交谈,主动言说,质疑问难,从而达成共识。在教学时,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风向标,当学生在探究时遇到困难,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在获得成功或者失败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让师生间的对话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2、引导自学,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美术课本有着很强的直观性和导向性,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张张精美的图片,都可以让学生直接受到视觉冲击,获得审美体验,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但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他们对文本中的内容是各有体会,感受不一;与文本的对话也是深浅不同,各有千秋。因此,教师应创设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从相关的事物中找差异性,不相关的事物中找相关性,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如在上五年级《阳光下的世界》这一欣赏课时,针对学生对阳光的表面认识,我创设了如下问题:“不同作品中的阳光有何不同?不同表现手法作品中的阳光给人的感受有哪些不同?不同时间段的阳光又有哪些不同?”启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进行了深层对话。
3、沟通合作,实现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之间缺泛沟通,表现在:对话仅仅是学习能力强基础较好的同学的个体发言,对学生对话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没能引起足够重视。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倾听学生之间有争议的话题,把学生之间的对话逐步引入到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合作探究.众所周知,两个人一人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后,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而同是两人,若每人有一个创意,两人交换并碰撞后,则每人至少有两个或更多的创意。因此,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沟通,是实现学生与学生对话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观察、实践、探究、比较、想象、交流、创意碰撞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从而提高知识和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的全方位对话,能使课 堂成为一个多元的立体交叉的对话空间。在不断生成的对话中,实现美术教学的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张扬个性,自主创新
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而课堂是学生创造力成长的主要园地,从小在他们的心灵上播上一颗“独创”的种子,让他们从不同角度、从各种联想中求异创新。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使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让学生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大胆地求异创新。
要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就应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如在上五年级《环保小发明》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生活中调查各种污染源、人们污染环境的习惯等,同时了解人们进行环保的一些手段和方法;教师也拍摄一些工厂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等录像资料,收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图片资料。上课时,先让学生汇报课外调查的结果,说调查后的感受,并说一说现在的环保手段和方法存在的优缺点;然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提出对环保用具环保手段的改进意见,并发表自已的创意构想;最后,针对各种污染源,组织学生合作,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动手创作新型的环保用具模型。有的同学说:“我想设计一个汽车吸尘器,安装在每辆车的后面,用来吸附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公路上的灰尘,这样公路和街道就可以变得干干净净,空气也很清新。”“我想设计一台污水分离机,将污水分离成可以再利用的肥料,去培育花草树木。”“我想建造一个地下垃圾处理站,让垃圾永远埋于地下。”„„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体验、探究,想象就变得有据可依,不会“凭空想象”“无中生有”了。
可见,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才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去完善、改进、探究和创新。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四、艺术评价,自主发展
评价,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术新课标提出:“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县 学生了解自已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已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只重视教师主观评价、作业等级评价,看待学生作品只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的评价标准,构建一个全面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把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趣表现、创意构想、课堂作业等作全面的评价。教师要把握好审美的尺度,从作品中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把它作为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增强。
为探索美术课堂教学有效的评价途径,我们应把评价职责落实在师生双方。在学生参与评价时,教师要与其达成共识。
(1)、不管是好生或后进生,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就进行表扬与肯定;
(2)、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相结合: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画讲讲构思及画中图例,以上述标准衡量自己,学会反思,促进发展;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后,再进行深入评价,引导正确的价值观;(3)、将同学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优劣比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优点。同时,将不理想的作品让其他同学帮助修改,在互帮互助下力求完美,获得成功;(4)作业的批改,这一形式不能因为课堂上的讲评而简化,这样会令未能在课堂中展示作业的学生觉得得不到关注,令无力修正的学生得不到指导,教师应利用这一时机,用铅笔圈画加鼓励性评语的方法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评价。
总之,学生的心灵需要教师用心去呵护,需要教师用母亲般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和培育。我想,智慧之花定会永远绽放。
第二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平原县第四中学米秋玲
美术课在中学是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而美育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和情趣,它对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起推动作用。所以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体制根深蒂固,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领导不重视,美术课在中小学中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可以随便停任意占,甚至有些学校取消美术课程。这种教育不但是片面的而且违背教育规律,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本学科的错误认识,认为美术课不重要,学不学都可以,反正考试也用不着,有些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采取消极的态度。记得有一次上课,我发现一个学生没注意听讲,做作业时,也没有做,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里,问他:“你为什么不认真听课和做作业?是不是上别的课也这样精力不集中?”那个学生回答:“上主科不。”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它说明学生们对美术课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在学习上没有积极性和自觉性。那么如何去调动学生们学习美术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呢?通过对学生生理、心理知识结构和教材编写的特点的研究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渐摸索到了这样几点经验。首先,让学生们充分认识美术的重要作用和社会价值。
第一,从理论上认识。上美术课不仅是让他们学会画几张画,也不仅是为调剂精神给学校装门面的课程,它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1第二,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美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从高大的建筑到微小的纽扣,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美术工作者辛勤的汗水。我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同学们参观别具特色的楼群建筑。启发学生们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些平常视而不见的物体,在平凡中寻求美的感受。我还让学生们认真观察大街上形形色色的广告牌,商店字号等等,用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使同学们充分认识了美术的重要作用和社会价值,激发了学生们对美术课的热情。
其次,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记得刚毕业时,我的热情比较高,总想把自己所学全部教给学生,而且对学生要求也过高,什么透视、比例、明暗等,用这些衡量成人作品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品,殊不知这些条条框框不仅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反而抑制了中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注入式教学也不利于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潜能的发挥。所以我必须改变我的教学方法。于是我一方面从报刊杂志上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从自身的体会中总结经验。这样,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并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比方说上工艺课时,过去我是让学生们单独完成作业,这样既浪费时间,完成效果又不好。现在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作品,这样小组的成员都有不同的分工,并且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在这种竞争中,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荣誉感,不想让小组作业毁在自己手里,即使有的同学水平不高或出现技术问题,责任心和表现欲也能使组员间及时提示和纠正。不同智慧的学生互补,从而产生较完善的思想,完成的作业品位也高。这种分组的方式,充分调动了每一个
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培养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以及学生自尊、自重、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记得有一次讲到文艺三杰,我没有像往常那样讲,而是先问同学们:“你们看过《忍者神龟》吗?”学生们来兴趣了,一起说看过,并说里面有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于是我就引导他们说:“这三个名字就是我们要讲的三位著名画家的名字。”然后再讲他们的作品等。这种教法贴近学生们生活,使他们记得清记得牢培养了学生们的兴趣。
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也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特别是欣赏课,过去由于资源贫乏,没有好的教学设备,老师在前面滔滔不绝的讲一节课,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们听得心不在焉,因为他们看不到就体会不到,因此也就没有兴趣。现在好了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学生们不但能够看到,还能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使学生增加了感性的认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鉴于此我采取了我校大力推广的“引动导探”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自己找些资料,然后在上课时,再让小组组长把每个组员搜集的资料汇拢一下,这时,老师就是舞台上的主持人了,使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都有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能。变过去的“一言堂、填鸭式”变为“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鼓励是金”。及时鼓励,肯定他们思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气
可鼓而不可泄,是带动中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秘诀。
中学生正处在表现欲强,但又有一种害羞的心理状态下,所以要及时鼓励他们克服害羞心理,大胆地表现自己,这样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看法。记得有一次上课,有一位学生老是偷偷的看我,并且手里在画着什么。于是我走过去,他却突然很不好意思地用手遮住了刚才所画的东西。我尽量开导他,使他有勇气拿开了手。原来,他画了一张速写,画的是旁边的一位同学正在看书的动作。当然如果用一般对美术作品的要求来衡量他的作业,那根本就算不上一幅好画。但我没有那样做,而是及时地指出了他的优点,并鼓励他以后多画、常画。从那以后,他见我就不再遮遮掩掩了,而且每节课都要拿出他课下的作品给我看,我都及时且耐心的给他指正,使他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他已成为我们美术小组的一位成员了。
四、作业评语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学生对作业评语很重视,每次发下作业,他们都要互相问问看谁的评语好。所以我特别重视作业评语,每次看作业,我都认真的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并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通过作业本与学生谈心,这样使得平时不爱交作业的同学也开始积极主动的交作业了。从这一点上,我发现学生是需要理解和尊重的。他们的作品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是好不容易画出来的“佳作”,如果我们轻率地予以否定或只在作业本上写上“阅,某年某月某日”,那对学生来说,第一是不尊重他的劳动成果,第二会使他们对做作业失去兴趣。认为做好做坏一个样,甚至做不做一个样。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无从谈起了。因此,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作业评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五、统筹兼顾,实施分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
由于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以及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天赋各不相同,所以不能对他们实施统一的标准,可以按他们的素质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时时把握各层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和各层学生的不同学习内容与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是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紧张有序的学习状态。当然,实施分层教学,无疑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强度,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有为之献身的精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应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尽量压缩授课时间,增加练习、辅导的时间,确保每堂课的授课内容,是低层次的学生“受得了”,高层次的学生“吃得饱”。例如,上《形体的分析与表现》一课时,要求学生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空间效果。于是,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定出了不同的目标,高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也比低层次的学生好的多。为此,给高层次的学生定出了比较高的目标,既不但形体要准确,黑白灰三大面的色调尽量要丰富。低层学生的目标相对就低了些,要求他们形体基本上准,黑白灰三大面分开就行。这样目标明确了,使个别差等生克服了畏难心理,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但值的注意的是虽然各层次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能得心应手,这时就要求教师在巡回辅导中,重点发现各层次中的代表人物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促使高低层次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六、建立课外美术活动小组,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外美术小组是课外美术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课堂的延续和深入。组织好小组的活动不但可以使部分同学学到课堂以外的许多知识,还可以利用这部分同学的好强性和表现欲,带动班内其他同学对美术的兴趣。小组的成员主要以
各班内美术成绩比较好或对美术有爱好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为主。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分为国画、水彩、素描、工艺等不同专业,也可以根据他们水平的高低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定期、定点开展活动。比方说为学校美化环境出墙报或黑板报了,参观校外有关的美术展览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还可以按他们的专业特长进行绘画技能训练,并定期举办小型画展。通过这些活动,美术小组的成员们不但学有所长,而且在其中学到了乐趣。他们在各自的班里也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使得美术小组越来越壮大了。
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教育体制改革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我们美术小组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学生培育了高素质的人才。可见美术小组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总之,通过运用上述方法,使学生们克服了对美术的畏难心理,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三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要求的直接指向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对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我有这样的几点看法:
一、在游戏中学习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在比较中发现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运用比较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从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这种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通过不同作品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艺术形式的认识。运用作品比较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在讨论中感受
记得赫钦斯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当然,讨论也不是一种形式随便的让几个学生聚在一堆说几句,而是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可以每组请一位学生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评价中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美术学科教育肩负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美术有效性课堂教学呼唤创新精神的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
第四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也谈小学美术课教学的有效性
——桦甸市新华小学
徐林临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在学科教学活动中,传统的美术学科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活动过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随着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在有效的单位教学时间内更加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每一个从事美术学科教学的教师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
根据自己对《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和认识,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核心目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刻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
从一定理论上说,作为教师,只有深入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才能确立起怎么教的教学构想;只有明确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才能构建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施教的思路,从而实现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这一核心目的。也就是说,只有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的指导思想,才能确保学科教学的实际意义落到实处,如若不是这样,以其昏昏,怎能是人昭昭。
二、大力提倡在游戏中组织学习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而单一枯燥的美术教 学方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要求。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小学阶段,“游戏”是学生喜欢的重要活动,不仅能满足孩子爱玩好动的需求,而且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最积极最有创意的学习动机,教学中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仅得到了散发,想象力也得到了丰富。从而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育理念,继而促进学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增强新技能,为日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在具体的比较中积累知识
美术教学是一种视觉的艺术。运用比较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不仅能从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而且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在产生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精心选择作品,教学中适时进行启发、引导,在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原则指导下,通过不同作品的比较,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表现艺术形式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逐步提高。
四、在广泛讨论中加深学生的内心感受
赫钦斯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 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所以,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讨论思路,然后,在教师的有效引导、调控、点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位还权,使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得到做大程度的发挥,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的尊重,远比教师的“一言堂”在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实现上好得多。譬如“跟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等,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只对学生的发言作客观公平的点评、指导、升华。事实证明,讨论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而且通过语言表达学会及时的阐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从中实现了自我教育的育人目的。
五、在激励性评价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弊端。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他们时刻需要从教师和学生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心理情感得到满足后,学生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肯定有差异,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实际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 大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落。这种情形,教师的正确做法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关注其“闪光点”,例如你的“想法很好”,“用色大胆”等等,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事实上,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每次下课上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起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学习态度就是一种成功的教育,久而久之,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和理解,最终实现了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第五篇:小学美术论文
摘 要
《芙蓉锦鸡图》的作者赵佶,即宋徽宗,北宋皇帝,书画家,生于1082年,卒于1135年。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对书法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在位时广搜历代文物书画,并利用皇权推进绘画,扩充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将画家地位提到了最高,使宋代的绘画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芙蓉锦鸡图》作品的风格、特点、画风对现代中国画创作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它是宫廷画院中“宣和体”的代表作。作品的技法精湛,色调秀雅,构图奇特,内容丰富;作品在技法上线条工细沉着,色彩绚丽方法特殊;生动的描绘了锦鸡的动态,并将五彩锦鸡、芙蓉、蝴蝶等题材表现的充满活趣,体现了平常工笔画中难以达到的形神兼备、富有逸韵的境界。在构图上,表现了均衡且宾主分明,鸟蝶呼应,分布成优美的“S”形,空间分割合理、舒适,画面形象自然连贯。作品娴熟的技法深刻的含义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史上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更多的画家愈加重视对艺术本体的研究,较少地避免了在创作中出现的浮躁,急功近利。
现代画家存在着缺乏大文化思考,价值观的混乱,他们往往受市场机制的影响,满足于小圈子的经营,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从而忽略对艺术本体的探索。今天虽然也有很多画家对传统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但落实到画面上还是有相当多的画家出现了浅层的模仿,表现出了不容乐观的现象。精美画作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和艺术,代表中国文化艺术的精品力作才更有说服力,更具有社会意义和现代艺术价值。
关键词:赵佶;芙蓉锦鸡图;现代艺术价值;宫廷画院;精品力作
《芙蓉锦鸡图》在小学美术欣赏中的影响
作者:崔峻秋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中孕育、发展、成熟起来的画种,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别具一格,放射出灿烂的光芒。《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由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小学美术国画教学应从观察入手,培养想象力,提高创造力,重点放在美的感受力、审美能力培养上,放在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上,进而发展创造能力。
(一)、宋徽宗赵佶及其艺术作品
赵佶,即宋徽宗,北宋皇帝,书画家。他于1082年生,1135年逝世。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在位时广搜历代文物书画,并利用皇权推进绘画,扩充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赵佶也善书法,史记中记载,其书法临习唐代薛曜和同时代的黄庭坚,宋徽宗把他们的书法熔为一炉,自创了“瘦金体”,其纤而不弱,端而不板,婀娜多姿,秀丽精工,别具一格。他广泛搜求的古今名画达1500余件,成为今天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为美术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绘画风格受到神宗(1068-1085)时期的花鸟画家崔白的深刻影响。崔白将禽鸟走兽等动物置于富有野情野趣的自然环境中,动物之间互有照应,产生出饶有兴味的情节。崔白的高足吴元瑜是宋徽宗赵佶早年的师友,崔白的艺术创新深深影响了赵佶的审美趣味。黄派的富丽气象、写实精神及徐派的野逸情调与水墨渲染技法更是给了赵佶巨大的灵感,他自创的、《芙蓉锦鸡图》、《瑞鹤图》《听琴图》等作品,均可以看出他的用笔精细,充分表现出艳丽富贵的情调,对画院画家影响很深;而对于水墨渲染的技法,他则不太注意色彩,崇尚清淡的笔墨情趣。名作《柳鸭芦燕图》,和用纯水墨表现的《逗鹦鹉图》为其代表。赵佶的花鸟画技法,又被称为“工笔院体画”,他的诗、书、画,在一张作品中显得非常和谐,独具风格,在绘画史上有“三绝”之誉,在他领导下的翰林图画院培养了大批绘画人才,并开创一代画风。把宋代艺术发展到了中国古代
艺术的顶峰。
(二)、《芙蓉锦鸡图》介绍
纵观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能代表传统工笔设色花鸟最高水平的这幅《芙蓉锦鸡图》作为宫廷绘画“宣和体”代表作之一,不仅在当时拥有着极高的声誉,在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具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芙蓉锦鸡图》,绢本设色,纵81.5厘米,横53.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图色彩绚丽,尽得富贵华丽之态。绘芙蓉及菊花,芙蓉枝头微微下垂,一只锦鸡攀附于芙蓉枝上,扭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准备伺机啄食,画面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锦鸡的动态。五彩锦鸡、芙蓉、蝴蝶虽然均为华丽的题材,但如此构图便不同于一般装饰,而是充满了活趣;又加线条工细沉着,渲染填色薄艳娇嫩,色调秀雅,锦鸡、花鸟、飞蝶,皆精工而不板滞,实达到了工笔画中难以企及的形神兼备、富有逸韵的境界。山鸡胸腹的红色使主体部分明显突出,与朱色印玺相互应;而雏鸡的白颈又与白菊、白芙蓉花相辉映,整体在变化中求统一。山鸡周围的芙蓉枝叶都做双勾,不做细笔,以简笔衬托出雏鸡繁密精细的斑纹;花叶用碎笔勾,点出外轮廓,俯仰翻侧,各具其态;粉蝶以浓墨勾画出,醒目而不刺眼,给画面带来了生机昂然的活力。其写实技巧纯熟,笔法细腻而不滞涩。整体风格精雅柔丽、工整繁密。构图上,安定均衡,宾主分明,疏密相间,鸟蝶呼应,画面形象自然连贯,分布呈优美的“S”形,空间分割浑然天成。是一副难得的院体画佳作,更体现出了严谨的创作风格。现存徽宗的画比较多,象这幅《芙蓉锦鸡图》,故宫博物院曾制作了10件仿真精品,每件价格高达人民币50余万元;书画收藏界素有“纸寿一千,绢保八百”(年)之说,这些珍品无论保管得如何好,终究也难逃“灰飞烟灭”的厄运,为避免这种终极的悲哀,故宫博物院利用高科技又复制了151件书画珍品,达到了“制旧如旧、制旧若新”的理想境界。这151件书画珍品是从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近10万件历代书画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其中就包括《芙蓉锦鸡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上,原作中的锦鸡已经很难辨认,复制单位就力求恢复原作精彩画面而又不失古意的特殊肌理。
院体画由于其严谨的创作态度,在写实艺术的一些重要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在空间的表现上,《芙》描写了花枝和禽鸟的动态,芙蓉把锦鸡压得很低,锦鸡却在注视着翻飞的蝴蝶,三种景象连在一起,构成了兴致盎然的整体效果。图中微微颤动的芙蓉花枝,暗示着那只锦鸡刚刚飞来,由锦鸡返首上顾的方向,又暗示了锦鸡的飞来,是因为上方两只蝴蝶所吸引,这就使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赋予了时间的诗情。象《清明上河图》这样的杰作,也是出自画院画家的作品。从画面上来看,由近而远,层次分明,关系清楚,而且,除了我们通常所见的“散点透视”外,这幅画里 已经有了“焦点透视”的一些形式。如一些街巷越向远处伸展就变的越狭。其次是色彩上,无论是青绿山水还是重彩花鸟,院体绘画以浓艳的色彩为重要特征,很显然,在任何人眼中,这个世界都不是只有水墨一样的黑白,而是五彩缤纷的。因此,从色彩的视觉真实角度来说,院体的色彩观也是客观写实态度的反映。
(三)、现代作品的艺术价值
以《芙蓉锦鸡图》为代表的北宋画院在中国历代画院中是制度最完善,活动内容最丰富的,不仅包括了服务与宫廷的一般画家,还包括了帝王本人和许多达官贵人,对当时画坛及绘画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在这种大规模的画院制度下出现了众多优秀的画师,宋徽宗运用他的政治权威通过严格的选择把许多画家罗致到这个御用绘画机构来,这对于提高画家的文学修养和艺术素养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一切严格的制度使北宋画院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了特殊地位,画家们创作出许多代表时代的具有及高欣赏价值的优秀作品,创造了中国画史上的辉煌,也把中国画绘画艺术推向了高端。
现代画家存在着缺乏大文化思考以及价值观的混乱现象,他们受市场机制的影响,满足于小圈子的经营,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从而忽略对传统艺术的承继,缺乏对艺术本体的探索。今天虽然也有很多国画家对传统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但落实到画面上还是有相当多的画家出现了浅层的模仿,表现出了浮躁、急功近利等现象。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的理解和阐释,造成对传统误读甚至曲解。针对以上现象,有一些画院的画家和学者已经自觉地开展了对传统作品技法和美学理论研究,但由于认识层面的偏颇,所以有些“研究”无形中割裂了传统精神的完整性。或是把“传统”与“创新”作庸俗化理解。因此其研究成果对现实中的创作实践产生的推动作用并不大。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繁荣与浮躁并存,活跃与浅薄共生,从而也影响到更多画家精品力作的问世,影响到作品品位的提升,作品的价值意义又从何谈起?
陕西国画院院长罗宁曾提出,艺术创作的方向主要应坚持三点: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关注大作和力作,要十年磨一剑;……在大的环境下更要思考怎样把“弘扬民族文化”的指导方针变成自己的实践。可喜的是现在活跃在画坛的许多中青年画家大多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阶段艺术院校培养的,他们有着扎实的基本功,较为全面的掌握了画史论及美学理论,对中国画的认识较为全面、创作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使他们对中国画的材料、技法、研究的更深更透更具有学术性。在创作思路上他们注重传统,关注时代精神不断纠正所出现的问题;在表现手法和形式语言上也更注重强调个性化。他们创新的同时忘不了自己的“老祖宗”——传统的精华,确实值得欣慰。由此我们感到精品力作的大量涌现是大有希望的,对此我们充满信心。我们热切的期盼着……。因为精美画作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和艺术,代表中国文化艺术的精品力作才更有说服力,更具有社会意义和现代艺术价值。
现代著名画家何家英、刘泉义等继承传统瑰丽堂皇、精工细丽的绘画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写生技法汲取西画的语言,以他们特有的富丽华贵、清秀闲雅的独家风范呈采于中国画坛。他们的画带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雄奇、高旷、澄静、深沉、圣洁的艺术风采。这种辉煌璀灿,清雅抒情的画风承载着一种悠悠绵长的文化意蕴,表现为对传统艺术的深入理解与突破。代表作品有何家英的《酸葡萄》、《大红枣》、《人体》、刘泉义的《银花》、李爱国的《藕花》、《迷香》等等。正是涌现的这部分现代画家注重对艺术本体的探索,才创作出了那么精美的画作,从而在中国画发展史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今天看来现代艺术家们的精品力作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会有更多画家领会到传统与现代意识的重要性,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精品力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