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及反思

时间:2019-05-15 06:3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及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及反思》。

第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小学

马玉会 马玉燕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阅读配套丛书《穿透岁月的温情》,进一步理解爱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2、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工具 多媒体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提出疑问

地震是残酷的,他使多少人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当巨大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

(出示录像:有关地震的实况,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地震的危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面里寻点,筛选主要问题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做批注,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对句子的感悟,对人物的理解,还可以写下自己的质疑。

2、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请教,由小组长负责记录,记下你们小组内的收获以及你们小组内弄不明白的问题或弄不透彻的问题,全班交流各小组不明白、不透彻的问题,师生共同筛选主要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问题1:文末有一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的紧紧拥抱在一起。课文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文章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表现父子的了不起?

问题2: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

三、师生互动,解决主要问题。

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读某些段落或句子,从而理解把握课文。

(一)学生精读读课文第2至23自然段,边读边划,从中划出表现父子了不起的句子或词语。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交流回答:

1、A、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向废墟走去。

教师趁机追问,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的责任感、及信守诺言的品质,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2)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的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的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着头接着挖。

这时老师不失时机的启发,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不丧失信心,实践着对儿子的承诺,有责任感。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教师借机让学生品味语言,(1)作者不厌其烦的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把这句话改为以下句子,你认为好吗?“他不停的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让学生体会到罗列时间的词语,不仅表明挖的时间长,还可以从中体会到挖的过程艰难。表现出父亲为了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爸爸会怎样艰难的挖掘,进行场面描写。目的是让学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B、小组间展开比赛,感情朗读这三句话,读出人物的心情。C、由以上的描写你概括一下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写方面,学生概括交流:如坚忍不拔、永不放弃、信守诺言、有责任感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概括。)

2、A、关于儿子的了不起,学生交流回答

(1)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教师借机发问: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让学生感悟到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2)“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教师借机让学生品悟,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勇敢,无私。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的信赖。)

B、由以上的描写你认为儿子的了不起表现在哪些方面? C、学生回答如:勇敢、无畏无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D、学生感情朗读这两句话

3、教师追问,对于“父子的了不起”文章运用了那些描写方法来刻画的?起什么作用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感受父爱的伟大。)学生边粗读课文,边读边划,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交流回答。

(目的是让学生领悟重点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再次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总结方法,畅谈收获 学生在班上交流收获,总结方法。

五、拓展学习配套丛书

现在让我们打开配套丛书《穿透岁月的温情》59-62页,自己读《母亲的信念》、《母爱的力量》、这两篇课文,并且思考,从这两篇课文和本篇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2、小组内交流。

3、学生交流回答。

六、以读促写,模仿写作

写一写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事,从点滴小事中表现父母的了不起及你对父母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当的运用语言、心理描写

七、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这对父子的“了不起“,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今天这节课,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都要懂得珍惜回报父母之爱,向这篇课文的小主人公学习,做一个勇敢又了不起的儿女。

八、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了不起(不论发生社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伟大的爱

儿子

(语言、神态、外貌)

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本节课是在主题学习的基础上,采用“侧重主问题研究的以问定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培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出示课题,提出疑问。

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如学习本文时,看到课题,学生会提出疑问,1、地震发生时这对父子发生了什么事?

2、这是怎样的一对父与子?(这里就包含着主要问题之一)

(二)通读课文,筛选主要问题

基本程序:读书,个人提出疑问,找答案 ——再读书,小组内交流问题,——筛选出主要问题。

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用批注符号圈、点、勾、划,批注的内容,就是对课文印象性体验的批注。

1、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2、可以是对关键语句、精彩段落的品读,包括品优美、精妙的词句;品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巧妙表达;细致的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描写及作用;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自然、巧妙、别具匠心的课文结构设计。

3、可以是对人物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以及不同形式写作方法的巧妙运用的感悟,4、还可以写下自己的质疑。

1、学生精读课文,边读边划,划出自己的疑问,自己的收获,然后整理出自己以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收获。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特别是针对个别学习不主动,不自觉、不爱动脑的学生,培养他们逐渐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杜绝个别学生无目的的乱读书,无价值的乱提问的现象,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带着疑问,带着收获,分小组交流收获,共同提高。同时发挥小组同学的智慧,解决疑问,完善答案,筛选出小组内最有价值的问题。

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学生精读课文,共同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互相补充,深入剖析文章,力争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展示的机会,从多角度多侧面理解文章。可以从赏析一处美妙的遣词造句,一节优美的景物描写,一段精辟的议论,逐渐过渡到赏析整篇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轻松自由的表达读书感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融入到同学们中间去,进行简要的、激励性的点评,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思维,获取审美愉悦。这一环节中,划分小组应注意,学习好、中、差的学生结合,爱动的不爱动的学生搭配。由组员推荐或竞争出一名学习优秀,认真负责的学生做小组长,负责协调工作,其他组员分别担负记录员,汇报员等工作,这样分配是为了保证在合作交流学习时,不让一个组员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带着问题再读书,再思考。小组内同学集思广义,共同解决,小组内成员达成共识,然后班内交流。在交流的同时,其他的小组可以对其答案进行补充,争论,教师适时点拨,明确问题的答案,同时筛选出全班最有价值仍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实现智慧共享,针对听到的答案进行补充再质疑,教师在小组交流时,要及时抓住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申,小组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通过对重点问题的探讨,深入挖掘文章。同时,当其中一个小组的成员说明其问题及收获时,他必须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听才能补充完善答案,也就锻炼了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表达能力,并且提高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交流探究,解决主要问题。

基本程序:筛选出主要问题后,再把主要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读某些段落或句子。全班研读、探究、交流,教师点拨,完善答案。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讨论、探究的时间,及时点拔调控,指导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理解课文内容,明晰形象,把握情节,探究主题,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方法,畅谈收获

学生了解了人物,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及主题后,继续探究文章采用了什么样 的文字技巧。

由于是小学学生,所以这一环节可由教师恰当点拨,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如:①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个事件表达意图——找出文章选材、剪裁的特点。②作者为什么运用这样的事件组织形式——找出文章的组材及结构的特点,包括线索、顺序、详略、构思等内容。③作者为什么要在主体事件之外增写其它事件?为什么要在记叙文字之间穿插其它的非记叙性文字? ——理解材料为中心服务的原则。找出表现技巧上的特点及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只需恰当的点拨,诱发学生意会,在意会的基础上简要的归纳。

然后让学生谈收获,谈感受,进行知识、方法的梳理。教师简要归纳、概括,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五)拓展训练,巩固提高。

围绕本节课的主要问题,结合主题学习配套丛书中的相关篇目,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以巩固提高。

1、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而是学习方法。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主阅读类似的相关篇目,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如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后,让学生用同样的读书方法,去读配套教材里的《母爱的力量》《月光下的母亲》《只有你能欣赏我》三篇文章。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理清了写作顺序,领悟了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到了天底下所有父母的舔犊之情。

2、以读促写,模仿写作

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想一想生活中你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点滴往事,写一篇文章,表现父母的了不起及你对父母的理解。恰当的运用语言、心理描写。

通过拓展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实现了知识迁移,提高了能力,真正使学生学会了学习,而不是学死知识,读死书。

联系人:马玉会

位: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小学 地

址: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小学 邮

箱:wflqmyh@126.com 邮

编:262600 手

机:*** 反思

1、让学生在“解构”的阅读中进行多元思考。

语言天然具有形而上的倾向,带有强烈的暗示,而且这种暗示会带给文本。因此,有时候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会“趋同”,用哲学大师德里达的话说,会不自觉地去寻找“固定的结构或一元意义”。以前,我们很多老师会利用学生理解文本的趋同性,来完成对文本“中心思想”的提炼。

但是,我再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更多地是在想办法让学生从各种“中心主义”中解放出来,有意识地凭借自己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以一种“解构”的方式引领学生以多元视角对文本进行多维思考。这种“解构”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我在课堂中先后呈现了三个截然不同的结局来促使学生对课文中的“这位父亲”进行多元解读。第一个结局是人们希望看到的结局,是完满的喜剧性的结局,这样的结局使学生的感受、意见“高度”统一,学生轻松地谈论着对地震中的父亲的敬佩:坚强、坚持、坚守信念。可当结局改变以后,学生的想法有些动摇了,但最终学生还是努力为初始建构的认识寻找理由:我们不能只看事情的结局而更应关注事情的过程,不论结局如何,这位父亲坚守信念、置自己生命于度外拯救儿子的过程足以证明他的伟大。然而当第三个结局残酷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观点分化了,解构了,有的一如既往地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因为这位父亲不顾个人安危,执着要和自己的孩子永远在一起;而有的学生开始认为这位父亲不够理智,他的所作所为是过度悲痛引起的失常行为。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的两种见解相互阻遏,相互推翻,相互取消,从而达到了深层意义上的确立。

当然,尝试“解构”的阅读教学并不是想把阅读教学变成一种没有本源性、根基性和意义约束的游戏,变成一种“丧失中心”、“落入无权威”、无确定性状态的世界。尝试“解构”的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多元视角、多维思考。我想这一方向应该没有错,因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性。语文阅读教学素材大多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而选入的作品,它们没有绝对的是非判断,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一种人文培养目标,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以知识获得为主要目标,而是以精神获得为主要目标;它也不同于其他学科大多以验证某种存在为指归,而是以试验某种选择为指归。

2、让学生在语文过程中受到精神的滋养。

让学生受到精神的熏陶感染,决不能游离于语文之外。王尚文先生指出:“具体到语文课程,它正是通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一有别于其它课程的特殊途径使其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的。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舍人文而求语文,那当然是缘木求鱼。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绝不仅仅是个语文的知识、技能、技巧的问题,而是和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因素密不可分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深刻的相关性。但矫枉不能过正,舍语文而求人文,同样也有语文、人文两失的危险。语文以人文为灵魂,失去了人文这一灵魂,语文必将成为行尸走肉;但人文只能包括而不能取代语文,人文毕竟并不等同于语文。”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写”,把对“这位父亲”的崇敬之情融入到文章结局的续写之中,让学生把充沛的情感积累外化为书面语言。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读”,通过反诘、引导联想等一系列方式,让学生感情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让学生在情感得到激荡的同时品位语言、积累语言。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找”,找那些负载着其他父亲爱子之心、悲痛之情的词句,让学生再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的把握中获得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以增强语感。

我希望我的语文课有语文的味道。

第二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本课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亲情课文,我按照以各种身份的人的目光所见,把父亲所做的感人之举,用自己的行为所铸就的一曲父爱之歌——挖的三十八个小时进行重点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计情境,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下面我将本课的重要教学情景叙述反思如下: 师:你们从哪些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生:我从这儿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他一直在挖着,不把儿子救出来不罢休,他是多么的坚韧不拔啊!

师:你真会体会!同学们,在老师看来,这两句话简直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可以读出许多的联想。请你们自由地反复地深情地读读这一段话,看看自己读着读着,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

学生自由悟读。

师随机采访学生: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

生:他是多么地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宁愿冒着生命危险!

师:能带着这种体会读读吗?

生深情地读着。

师:你很善于体会,你的朗读打动了我!

师:你呢?有不同的体会吗?

生:我看到了一位坚强刚毅的父亲!他挖了那么长时间都没放弃!

师:你能读出父亲的刚毅来吗? 生读。

师:还有想谈谈的吗?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

生:我看到了一位执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责任感很强的父亲!

师:当你体会到这些,又会怎样来读这两句话呢?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你真是在用你的心感悟和朗读课文!(反思:注重了对朗读课文的指导。“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几句话的朗读指导,将其改编成诗歌的形式,学生的感情一下子激发出来,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让学生“个性化”地读书。所以我接着设计了“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旨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独特理解。)

师:现在我有一个问题——课文这样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作者为何要如此不厌其烦地写出时间的流逝?为什么不精练地写:“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

生:这样写出了父亲挖得很艰难。生:这样突出了父亲挖了很长的时间。

师:36小时是多长的时间呢?

生:两个白天一个黑夜。

师:两个白天一个黑夜哪!两个白天一个黑夜中,父亲不吃也不喝,不休也不憩,一直在拼命地挖着,为的是——

生:救出儿子!

师:多么感人至深的骨肉亲情!让咱们带着这份感动齐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

师:“没人再来阻挡他”,哪些人曾经阻挡过他?

生:救火队长、警察、失去孩子的父母。

师:咱们分角色读读,现在你就是救火队长,请你阻止他——

一生:“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师:现在你是警察,请阻止他——

另一生:“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师:“现在你们都是失去孩子的父母,请阻止他——

生齐:“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反思: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描述的情境,在读中感悟。)

师:父亲听从了这些好心人的劝阻吗?他为何要如此倔强、执著呢?

生:因为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

生:因为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师:是哇,一分一秒都不容耽搁呀!那父亲凭什么、凭什么断定儿子在等着他呢?

生:因为父亲曾多次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如果你的父亲也曾这样对你说,你会怎样想?

生:不管发生了什么危险,父亲都会来救我!

生:父亲会用生命保护我!

生:有父亲在,我什么也不用怕!

(反思: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换位思考,较好地突破了难点。课堂是师生对话的艺术,教师循循诱导,使学生的感悟拾级而上,层层深入。)

师:于是,当父亲看到一片废墟悲痛欲绝时,让他重新挺立的正是这句话——

生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众人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是,回响他耳边的仍是那句话——

生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他筋疲力尽时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这句话是支持父亲的一盏心灯,在他心底亮着,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伟岸、坚强、执着!

7、师:让我们走出父亲的内心世界,回过头来看看父亲此时的模样。引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父亲为什么会成了这样?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会出现怎样的触目惊心的场面呢?同学们,请联系录象中的内容,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父亲跪在地上,用双手拼命地刨着废墟,手掌手指磨破了,鲜血淋淋,可父亲全然不顾,还在竭力刨着。

生:我看到父亲正在费力地刨着,突然,从高空坠下一根房梁,正砸在父亲腿上,顿时,鲜血直流……我说不下去了

生:我看到父亲疯了似的挖着废墟,边挖边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救你来了,你在哪儿?”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想象,我感受到了一份血淋淋的父子亲情,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了不起的父亲!让咱们带着深深的敬意,齐读这两句——

生:“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反思:以上环节,是全课的重点环节,我想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真切地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在叩问文本、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在情感陶冶的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于是,我抓住全文的文眼——最能辐射全文的一段,最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一段,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在读中感悟,在想象中感悟,在回味中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形象逐渐在孩子心中丰满、高耸,从而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提升阅读的品质。)需要改进之处:

1、牵着学生的痕迹太严重,没有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缺乏对方法的指导。须知“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正是这一道理,2、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共振。学完这节课,我感到我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犯了相当然的错误,高估了学生,一味的沉醉在自己的情感之中,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理解,没有达到与学生的情感共鸣。要想与学生情感共振,还有一段历程,需要在平日的教学中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情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篇篇的课文阅读中、体味中,感受人生的生活百态,去丰富自己的思想。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的反思、探索,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让激情真正的涌动于课堂。

金玉芳

第三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小学

马玉会 马玉燕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阅读配套丛书《穿透岁月的温情》,进一步理解爱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2、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工具 多媒体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提出疑问

地震是残酷的,他使多少人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当巨大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

(出示录像:有关地震的实况,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地震的危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面里寻点,筛选主要问题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做批注,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对句子的感悟,对人物的理解,还可以写下自己的质疑。

2、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请教,由小组长负责记录,记下你们小组内的收获以及你们小组内弄不明白的问题或弄不透彻的问题,全班交流各小组不明白、不透彻的问题,师生共同筛选主要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问题1:文末有一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的紧紧拥抱在一起。课文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文章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表现父子的了不起?

问题2: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

三、师生互动,解决主要问题。

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读某些段落或句子,从而理解把握课文。

(一)学生精读读课文第2至23自然段,边读边划,从中划出表现父子了不起的句子或词语。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交流回答:

1、A、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向废墟走去。

教师趁机追问,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的责任感、及信守诺言的品质,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2)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的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的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着头接着挖。

这时老师不失时机的启发,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不丧失信心,实践着对儿子的承诺,有责任感。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教师借机让学生品味语言,(1)作者不厌其烦的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把这句话改为以下句子,你认为好吗?“他不停的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让学生体会到罗列时间的词语,不仅表明挖的时间长,还可以从中体会到挖的过程艰难。表现出父亲为了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爸爸会怎样艰难的挖掘,进行场面描写。目的是让学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B、小组间展开比赛,感情朗读这三句话,读出人物的心情。C、由以上的描写你概括一下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写方面,学生概括交流:如坚忍不拔、永不放弃、信守诺言、有责任感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概括。)

2、A、关于儿子的了不起,学生交流回答

(1)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教师借机发问: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让学生感悟到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2)“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教师借机让学生品悟,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勇敢,无私。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的信赖。)

B、由以上的描写你认为儿子的了不起表现在哪些方面? C、学生回答如:勇敢、无畏无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D、学生感情朗读这两句话

3、教师追问,对于“父子的了不起”文章运用了那些描写方法来刻画的?起什么作用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感受父爱的伟大。)学生边粗读课文,边读边划,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交流回答。

(目的是让学生领悟重点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再次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总结方法,畅谈收获 学生在班上交流收获,总结方法。

五、拓展学习配套丛书

现在让我们打开配套丛书《穿透岁月的温情》59-62页,自己读《母亲的信念》、《母爱的力量》、这两篇课文,并且思考,从这两篇课文和本篇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2、小组内交流。

3、学生交流回答。

六、以读促写,模仿写作

写一写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事,从点滴小事中表现父母的了不起及你对父母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当的运用语言、心理描写

七、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这对父子的“了不起“,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今天这节课,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都要懂得珍惜回报父母之爱,向这篇课文的小主人公学习,做一个勇敢又了不起的儿女。

八、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了不起(不论发生社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伟大的爱

儿子

(语言、神态、外貌)

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本节课是在主题学习的基础上,采用“侧重主问题研究的以问定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培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出示课题,提出疑问。

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如学习本文时,看到课题,学生会提出疑问,1、地震发生时这对父子发生了什么事?

2、这是怎样的一对父与子?(这里就包含着主要问题之一)

(二)通读课文,筛选主要问题

基本程序:读书,个人提出疑问,找答案 ——再读书,小组内交流问题,——筛选出主要问题。

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用批注符号圈、点、勾、划,批注的内容,就是对课文印象性体验的批注。

1、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2、可以是对关键语句、精彩段落的品读,包括品优美、精妙的词句;品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巧妙表达;细致的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描写及作用;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自然、巧妙、别具匠心的课文结构设计。

3、可以是对人物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以及不同形式写作方法的巧妙运用的感悟,4、还可以写下自己的质疑。

1、学生精读课文,边读边划,划出自己的疑问,自己的收获,然后整理出自己以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收获。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特别是针对个别学习不主动,不自觉、不爱动脑的学生,培养他们逐渐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杜绝个别学生无目的的乱读书,无价值的乱提问的现象,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带着疑问,带着收获,分小组交流收获,共同提高。同时发挥小组同学的智慧,解决疑问,完善答案,筛选出小组内最有价值的问题。

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学生精读课文,共同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互相补充,深入剖析文章,力争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展示的机会,从多角度多侧面理解文章。可以从赏析一处美妙的遣词造句,一节优美的景物描写,一段精辟的议论,逐渐过渡到赏析整篇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轻松自由的表达读书感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融入到同学们中间去,进行简要的、激励性的点评,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思维,获取审美愉悦。这一环节中,划分小组应注意,学习好、中、差的学生结合,爱动的不爱动的学生搭配。由组员推荐或竞争出一名学习优秀,认真负责的学生做小组长,负责协调工作,其他组员分别担负记录员,汇报员等工作,这样分配是为了保证在合作交流学习时,不让一个组员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带着问题再读书,再思考。小组内同学集思广义,共同解决,小组内成员达成共识,然后班内交流。在交流的同时,其他的小组可以对其答案进行补充,争论,教师适时点拨,明确问题的答案,同时筛选出全班最有价值仍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实现智慧共享,针对听到的答案进行补充再质疑,教师在小组交流时,要及时抓住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申,小组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通过对重点问题的探讨,深入挖掘文章。同时,当其中一个小组的成员说明其问题及收获时,他必须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听才能补充完善答案,也就锻炼了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表达能力,并且提高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交流探究,解决主要问题。

基本程序:筛选出主要问题后,再把主要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读某些段落或句子。全班研读、探究、交流,教师点拨,完善答案。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讨论、探究的时间,及时点拔调控,指导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理解课文内容,明晰形象,把握情节,探究主题,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方法,畅谈收获

学生了解了人物,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及主题后,继续探究文章采用了什么样 的文字技巧。

由于是小学学生,所以这一环节可由教师恰当点拨,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如:①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个事件表达意图——找出文章选材、剪裁的特点。②作者为什么运用这样的事件组织形式——找出文章的组材及结构的特点,包括线索、顺序、详略、构思等内容。③作者为什么要在主体事件之外增写其它事件?为什么要在记叙文字之间穿插其它的非记叙性文字? ——理解材料为中心服务的原则。找出表现技巧上的特点及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只需恰当的点拨,诱发学生意会,在意会的基础上简要的归纳。

然后让学生谈收获,谈感受,进行知识、方法的梳理。教师简要归纳、概括,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五)拓展训练,巩固提高。

围绕本节课的主要问题,结合主题学习配套丛书中的相关篇目,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以巩固提高。

1、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而是学习方法。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主阅读类似的相关篇目,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如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后,让学生用同样的读书方法,去读配套教材里的《母爱的力量》《月光下的母亲》《只有你能欣赏我》三篇文章。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理清了写作顺序,领悟了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到了天底下所有父母的舔犊之情。

2、以读促写,模仿写作

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想一想生活中你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点滴往事,写一篇文章,表现父母的了不起及你对父母的理解。恰当的运用语言、心理描写。

通过拓展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实现了知识迁移,提高了能力,真正使学生学会了学习,而不是学死知识,读死书。

联系人:马玉会

位: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小学 地

址: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小学 邮

箱:wflqmyh@126.com 邮

编:262600 手

机:***

第四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彭阳县第三小学

田润莲

【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学的传奇故事。我在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使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并整合资源来创设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使学生“触景生情”,让学生在研讨、合作、反复朗读中领悟文中所表达的人文精神,真正做到突显“以读为本,关注人文”这一主题。紧紧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这条主线,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抓住“了不起”一词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伟大力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的方法。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我国 “5.12”汶川大地震场面),看完本段录像,你有何感受?(课件演示)

生:地震太可怕了。生:我觉得地震太残酷了。生:我觉得地震真的很无情。

师:是啊,地震可怕、无情,地震让我们心惊胆战,地震后的场面更让人触目惊心。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今天我们学习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可怕地震中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生:一起读课题。

师: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地震中的“父与子”怎么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并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

集体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义,纠正字音,指导个别字的读音及写法。(略)

师: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生: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儿子被埋在废墟下,父亲用了38小时的时间救出了儿子。

生:我觉得课文的主要内容应该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被埋在废墟下的儿子的故事。

三、再品文本,学习写法

师:同学们对于课文预习的非常扎实,谁来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同时还要能找出具体的例子证明。生:语言描写。如: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等 生:还有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同学们真长了火眼金睛呀!。(板书:人物描写的方法

语言、动作、外貌)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鲜活。大家今后写人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四、入境品读,感悟父子的“了不起”

师:大家觉得文章中的父与子怎么样?你觉得课文中的那句话能够总领全文,请找出来。

生: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父亲的“了不起”————体会父亲的伟大。

师:文中父亲的哪些言行让你觉得他们“了不起”为什么,找出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之后我们一起交流。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课件演示句子)师:你从中看出来什么?

生:父亲在废墟上挖了好长时间。生:总共是36个小时。师:36个小时是几天几夜? 生:是一天半。

生:也就是两个白天,一个黑夜。师:你觉得此时的父亲应该是什么样的? 生:他很累,想喝水,想吃饭,想睡觉。

生:我觉得父亲没有心情吃饭、睡觉,他一心只想救儿子!师:父亲在36小时里,在那堆废墟里不断地挖、疯狂地挖,如是你,你会觉得他会累吗? 生:我会觉得很累。

师:你又是从哪里看出父亲累不累的?

生:我从那些数字看出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师:请你读出父亲的累来好吗?

指名读课文,并进行感情朗读指导。(要读得累,语速要缓慢)师:你还从那儿能看出来父亲的“了不起”。

生:我从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也能看出父亲的“了不起”。

生: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生: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师:从父亲的一系列行为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父亲坚定、信守诺言。(板书)生:决不放弃、有责任心。(板书)生:视死如归、坚忍不拔。

2、孩子的“了不起”————感受儿子的无私、高尚。师:儿子的“了不起”又体现在哪?

生:儿子在废墟下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他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他,也能救大家,他勇敢,“了不起” 师:阿曼达曾经害怕过吗?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地震(放影),先说你的感受?(害怕)

师:我们相信年仅7岁的阿曼达害怕过,恐惧过,一次次的绝望,他最终战胜了恐惧,并把这种力量带给了同学们,多么坚强勇敢的孩子啊!请想象一下,废墟下的阿曼达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生答)是什么给了阿曼达战胜困难的勇气?(是一句爱的诺言————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句爱的承诺让这对父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让我们分角色朗读创造奇迹的这段话。师:评价一下,两名同学读得怎样?

生:语气掌握不太好,没感情,应该是激动。师:哪一句能体现激动就读哪一句。

师:此刻的重逢,简直是奇迹,父子怎能不激动呢!男、女生再齐读。

生:安全出口开出来后,父子相逢,又将是怎样激动人心的场面呀?请同学们接着读。生:读“出来吧!阿曼达。” 师:爸爸怎么说这句话的? 生:声音颤抖。

师:声音的颤抖说明他的内心怎样?(激动)同学们,此时此刻父亲已经站在这里,张开双臂,期待儿子早点出来。生:齐激动地齐读“出来吧!阿曼达。” 师:那阿曼达又是怎样说的呢?

生:读:“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课件出示句子)。师:此时你又觉得阿曼达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一心为他人着想。生:无私、勇敢.(板书)师:这对父子经受了39小时的考验,终于要在一起了,让我们带着喜悦、激动的心情齐读故事的结尾。学到这里,我相信你们对“了不起”三个字有了新的理解。师: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生:儿子勇敢,父亲坚持不懈。生:儿子乐于助人,父亲伟大。……

师:是呀!在这场大地震中,父亲坚信儿子在等着他,儿子坚信父亲一定会来救他,是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创造了地震中的这一奇迹,也让他们成了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奇迹源于什么呢?就源于一个字,那就是“爱”。(画“♡”)

师:同学们,此时《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课题,你能把它换一换吗?

生:纷纷举手。《了不起的父与子》。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师:父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有许多父亲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什么叫父爱。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面吧。(放课件)

师: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看了这些感人的画面,老师想把一首小诗送给大家。(课件出示小诗)

生:有感情地齐读:“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师:爱使人坚强和勇敢,爱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更会创造生命的奇迹!让我们学会爱自己、爱父母、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五篇: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一、设计理念:以学生自读自学、合作探究为主线。注重教师引导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桥梁,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道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扎扎实实的发展。

二:内容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这篇课文以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父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为主线,写出了父与子各自的了不起,思路清晰非常便于教学。

三:学情分析: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是教学本课的一个关键,好在五年级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强烈,而且感情比较丰富的年龄,这篇课文课文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我感觉只要方法得当,这篇课文的教学是对他们尽行感恩教育的好选择。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案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根据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抓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生: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位同学的故事。

师:面临强烈的大地震,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可就是在这样的一场大灾难中,这对父子创造了人间的奇迹,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齐读。教师板书:了不起。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设计意图:抓住文章主线,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细读课文,感受“了不起”

中心话题:默读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与子“了不起”,勾画出关键语句用心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简要写在书旁。

学生自己默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研读探讨,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全班交流。

(一)父亲的“了不起”

师:你从哪个地方感觉到父亲了不起?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生读:“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从这个“冲”字感受到了父亲迫切地希望看到他的儿子。

师:换成“跑”可以吗?这个“冲”字写出了父亲什么心情? 生:急切、迫切、不顾一切„„

师:真是救子心切呀!了不起的父亲。读出父亲的急切的心情。师:我们接着谈,还从哪看出父亲的了不起。

生:他顿时感到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的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那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从眼前的一片漆黑转到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师:你关注到了父亲感情的变化。来,请把你的感情读出来,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好,同学们,此时此刻,自己心爱的儿子阿曼达正被废墟压在下面,作为父亲的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1:特别悲伤、特别绝望。生2:百感交集的心情。

生3:特别难过。想着儿子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师:是啊,此时的他有着撕心裂肺的痛,所以才会有着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喊,带着这样的痛来朗读这段。

师:来,全班同学一起试一试。全班齐读。

师:是什么让这个过度悲伤的父亲转而坚定地向废墟走去。生:是他对儿子说的那句话语。师:哪句话语?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请同学找到这句话,把它勾下来。语言训练:

师:阿曼达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很苦恼—— 生:父亲和阿曼达在一起商量如何解决。)

师:阿曼达在和同学踢足球,腿骨折了,疼得直流眼泪—— 生:父亲带着阿曼达去医院,帮助他恢复健康!)

师:对!说得真好!大家说说,现在阿曼达被压在废墟下,生死未卜——

生:父亲想办法找到他。

师:对!如果他还活着,父亲一定要马上见到他,看他是否受了伤;万一死了,也一定要见到他!这就叫————“不论„„

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师: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句承诺,让我们看到父亲由痛苦无助转而向废墟坚定地走去——这就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继续谈,还从哪些地方看到父亲的了不起?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我从这儿看出父亲不在乎身上的痛,已经被钢筋和瓦砾挂破了,他还是想着儿子,都已经忘记了自己身上痛。

师:说的非常好,你抓住了课文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体会他不在乎自己的痛。那么同学们,都来读读这句话,你从这一系列的数字,又体会到什么呢?

生:从数字我体会到父亲正在挖那些瓦砾时候的艰难。生:父亲挖那些瓦砾时时间很漫长。师:他挖了多少小时啊? 生:他挖了36小时。师:多少小时? 生:38小时。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8小时,而用一系列的数字来说明呢?

生:为了更好的突出时间的漫长。

师:你体会到时间的漫长,老师就请你读一读这一句,相信你会读出自己的体会。

生读这一句。

师示读:他挖了 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生:再读。

师:谁还想读一读,体会到时间的漫长? 另一生再读这一段。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出这时间的漫长。生齐读。

【设计意图:基于对父亲内心世界的感悟,充分利用文本中颇具特色的语言现象:“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通过反复朗读,感知挖掘过程的漫长与艰辛,感受父亲的执著,相比空洞直白的说教,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更能帮助学生触摸“父亲”的内心世界】

师:同学们,没人再来阻挡他。你从“再”字看出什么? 生:看出那些好心人来阻挡过他。

师: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哪些好心曾经来劝阻过他、阻挡过他? 生:有消防队长。消防队长说:“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生:有警察。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着我们理解。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师:还有谁来劝过他? 生:还有一些好心人劝阻过他。师:读一读劝阻的话。生读: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师:大家都在劝他,可是他没有听大家的劝阻,他依然没有停止挖掘,所以我们看到他挖了——

生接读——36小时。

师:出示画面,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位父亲身上,想像一下,父亲在挖的时候面临哪些困难?此时你看到他什么样子?

生:正在找儿子的时候,有石头落下来,他受伤了。生:有可能遇到大爆炸。„„

生:手指抠破了。生:衣服划了长长的口子 生:眼睛肿着、布满了血丝,师:但是他都没有停止,他还是不放弃。师:此时我们看到的样子,大概是这句。

生: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师:父亲在废墟上苦苦地挖了38个小时,以至于成了这个样子。生:再读句子。“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诵读有关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通过想像,情景朗读再现,从而深刻理解文本中父亲因爱而执著地拯救儿子的行为,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从而在每个孩子心中树立起一个高大的父亲形象。】

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拼死救子呢?

生:因为他答应儿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生齐读承诺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是呀,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引读:

1、当父亲看到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悲痛欲绝时,给予父亲坚定的信心,就是这句话——

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当父亲一次又一次恳求得到别人的帮助时,换来的却是认为自已精神失常了,只好孤军奋战,不顾安危,因为,他对儿子承诺过——

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3、当父亲在废墟上拼死救子时,却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不顾长时间的辛劳与伤痛,给予父亲伟大的力量,还是这句话——

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读,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亲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师:是啊!正是这种至死不渝的信念支撑着父亲在废墟上苦苦支撑了30多个小时,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信守诺言,在废墟上拼死救子的父亲的形象。

师:那同学们,大家想一想,作者是抓住了父亲的哪些描写来向我们塑造了一位高大的父亲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他的了不起?

生:他的外貌。生:语言描写。生:还有他的动作。

师:说的非常好。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废墟上信守诺言拼死救子的父亲形象,更被他了不起的行为所震撼所感动。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把目光从父亲转向7岁的阿曼达,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你能看出这是个了不起的儿子? 【设计意图:小结课文写法,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了不起的儿子。

生:我从第16自然段看出来的。“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从中我体会到儿子的勇敢。

师:想像一下,当时,孩子们在废墟下会有怎样的正常表现? 生:大哭。

生:哭着喊爸爸、妈妈。

师:想象一下,在漫长的30多个小时里,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生:阿曼达会想:我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因为他对我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他总会和我在一起。

生:他会对同学说:“同学样,不要害怕,我我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因为他平时总对我说:‘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不次我遇到困难时,教应验了。”

师:在这样的情境下,一个七岁的孩子鼓励同学们不要害怕,真是个勇敢的孩子。让我们读出儿子的勇敢。这就是了不起。

【设计意图:“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在“说”中发展了语言。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给学生的表达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师:还从哪看出儿子的了不起。

生:“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师: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表现,真了不起!你觉得这一“让”,“让”出了什么?

生:让出了生命 生:让出了安全、勇敢

生:让出了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生:让出了他对父亲的信任。

师:这一“让”,让的真不简单!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对话,感受阿曼达的了不起。师: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 生:读“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教师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师: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也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

生:齐读这两句话。

【设计意图: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体会感人的父子亲情。】

师:废墟上父亲因为一句承诺拼死救子,废墟下一句承诺让孩子懂得鼓励同学们战胜困难,从而让我们看到他们是一对——

生: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经过38小时的艰难挖掘和等待,最终迎来这一幸福的时刻,(音乐响起)来,让我们带着各自的体会,读出这种生死离别后的重逢,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此时此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不仅感动了我们,更感动了周围的人,(我们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想象一下,父子重逢之后,周围的人会说些什么?

生:其他孩子的父母:你真是好样的,如果不是你的坚持不放弃,我想我们的孩子肯定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太感谢你了。

生:警察: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生:阿曼达的同学:在黑暗、恐惧中,是阿曼达不停的鼓励我们,给了我们活下去的信念,阿曼达真是太勇敢了。

【设计意图: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父子重逢之后,周围的人会说些什么?这样做,填补了课文的空白,既是学生对父亲、阿曼达人物认识的深化,又是基于对学语文用语文的训练。】

(三)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师:课文学到这,老师不由得想起了1999年土耳其的地震。一个母亲为了保护7岁的女儿,撑起了千斤重的大石块,足足支撑了两天。

生:阅读《地震中的撑起》 师:更多的时候,父母的爱并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它常常就藏在平凡的小事中。生病时细心的照顾我们,失败时耐心的鼓励我们,犯错时,严格的要求我们„„都是对我们的爱。希望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父母的爱!

最后让我们欣赏一首小诗。《父爱》 生:自读诗。生配乐读

【设计意图:通过读诗拓展,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不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总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发学生对父爱的理解与情感升华。】

教后反思: 教学中的优点:

1、注重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和儿子的形象都是如此的了不起,教学时,我们组经过研讨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抓住文中一个文眼——“了不起”,让学生感受到父与子的了不起。说父亲了不起,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说儿子了不起,重点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

2、教学设计重点突出,目标落实比较到位

紧紧围绕中心话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父亲的了不起,通过抓描写父亲的动作、外貌、语言感受父亲的坚定、恪守诺言、坚持不懈,对儿子的爱。以多种形式的读为主线,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旁人与父亲的对比,体会出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感受后,我及时引导学生在读中升华自己的情感。如:在读第第12自然段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学生体会到这时间的漫长,我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到朗读中,带着焦急而坚定的心情来读,读出时间的漫长。再如:在读第16自然段时,学生体会到七岁的阿曼达,在废墟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和危险的情况下,依然鼓励同学不要害怕,感受到了阿曼达的勇敢,让学生带着自己深刻的感受读出阿曼达的勇敢。

存在的不足:

1、在品读读12自然段时,学生虽然说出了时间的漫长,父亲的挖掘的艰难,但是感受并不是很深。如果再适当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体会38小时有多长,平时这么长的时间,人们都干些什么,而父亲的38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父亲又会面对着哪些困难?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2、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感悟文本。再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的情势是那样的危急,这场地震空前的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及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认为援救已经没有意义。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父亲在废墟上苦苦挖了38个小时。这样学生对了不起父亲的感受会更深刻。

3、有些关键地方没有引导学生质疑。如“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3次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4、语言训练点较少。在品读第12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父亲面对重重困难,他会想些什么呢?

课虽然上完了,但感觉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我会继续努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下载《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及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大洲和大洋》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师尹作书 一、教学设计 本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为主的学习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 学 案 例 卡子小学---裴为玉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与反思(模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王茹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制教材第七册课文,人教版六年制教材第九册课文。课文的大致内容是: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反思 颍阳镇小王庄中心小学和瑞敏 课文讲述了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我觉得本节课能抓住课文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是一个关键问题,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思考“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个很有分量的问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