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作文教学的特点浅谈
网络作文教学的特点浅谈
远程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是作文的平台和环境,不用传统的稿纸或作文本;除了运用已为写作个体心脑所拥有的资源和思考所得外,更多地还要搜索、筛选和运用网上丰富的写作资源;文本在计算机网络上无纸化递交、审美化呈现,以及在网上交流、评改和反馈;文章的长短更为自由、表达的样式更为多样;作文就是交流,就是发表;作文评价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多元的。这些都是网络作文教学的特点。
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表达媒介的、注重网络写作素材资源使用的、更便捷于交流发表评价反馈的、充分体现写作主体的个性表达、自由表达的一种全新的作文训练。小学生网络化作文的训练能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改变学生的评价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作文无兴趣的老大难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明了的作文情境,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作?写作的内容是什么?方法怎样?可以采用哪些途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事先进行充分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依托网络,自主练习
学生循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形象生动的网络课程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个体学习行为,又有协作学习行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进度不一样,习作的水平也不一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宏观管理者和学生学习困难的解答者或引导者。在线评价,及时反馈
通过网络组织学生对学生习作进行公开的、即时的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高学生对每次作文训练要求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对各自习作做进一步的修改,从而使每次作文训练都能起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总之,我们多年的努力我校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部分学生作文在教育局举行的作文大赛上频频获奖。我们的做法同时也得到上级教研部门和有关专家的一致肯定,受到家长的好评,更重要的是为我校进一步实施科研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篇:体育教学特点
体育教学特点2009-09-22 14:40:5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采取符合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指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体育教学是学生的认识活动,具有学生认识活动的一般特征。由于体育这门学科技术性强,体育教学又有它自身的特点,认识和掌握这些特点,才能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和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严密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学习体育这门课程,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这就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体育的技术。经过反复实践而转化为技能,掌握锻炼方法,同时,要学习体育科学知识,以指导身体锻炼。就体育技术和知识而言,教学内容中,体育技术的比重要大大超过体育的理论知识。
把体育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作比较,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各门课程的文化知识为主,学生掌握这些文化知识,将来用于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而体育课是技术教学,主要是用于身体实践。两种课程的比较,就鲜明地体现出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
(二)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和教学组织的多样化为其特征
文化课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去掌握科学知识,体育课教学也要通过思维活动,但学生还要在机体活动过程中,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去达到对体育技术、技能的理性认识。没有机体的参与,是不可能掌握体育技术教学内容的。
机体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掌握体育技术。这个过程既是学习体育技术的过程,同时又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过程。
体育教学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青少年身体、心理都处在发育、成长过程,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活泼好动,而且一个几十人的班集体,男女生性格各异,素质水平、活动能力各有差异,还有环境的干扰和场地、设施等制约,这许多因素就决定了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体育教学要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去精心组织一节体育课教学,使体育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
(三)体育教学以对学生品德、心理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显示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有它自身的特点,体育的竞赛性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当代社会的竞争精神。体育的规则,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纪律的品质。运动要克服自身生理负荷和器械、环境、自然条件的困难,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体育活动具有群体特征,可以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社会需要年青一代具备的品质,是许多学科所难以做到的,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在跨世纪的人才培养中,体育教学显示了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新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既给各国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也迫使各国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穷国和富国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正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国来说,是一个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的极好机会。科技的进步,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关键是教育。提高人口的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才能在这场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取得主动。
体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担负了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使命。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学的时候,要站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把体育教学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联系起来,体育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功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光荣使命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一对一教学特点
1对1个性化辅导实实在在提高孩子成绩
1、个性化咨询诊断,找出学习难以提升的根源:学大1对1咨询:根据科学的评测方法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1对1咨询诊断
2、根据学生的学习薄弱点,定制个性化辅导方案:1个孩子1套学习方案,选择最适合孩子的专业教师和特色教材
3、特聘全职一线资深教师,1对1专职辅导:1个老师辅导1个学生,10多位特/高级教师,100多位重点中学骨干教师,随您选择
4、全程跟踪,课后24小时答疑解惑:课后学生的学习情况由学习管理师跟踪督导,一个学生享有一个教师团队
第四篇:初中政治教学特点
哈尔滨天材教育
初中政治课教学应联系时政热点 内容摘要:
初中政治课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讲解占了大多数时间,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导致许多学生对本学科不感兴趣,成绩不理想。我觉得作为一个政治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到:超越教材,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把时政热点引进课堂。
关键词:政治 教学 联系 时政
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政治学科究竟怎样学啊?我背了很多原理、路线、方针、国策等,可一到考试,我的成绩就是提不高,怎么办呢?”学生问的这个问题的的确确是困扰很多学生的一个难题,也是摆在我们政治教师面前的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没有把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相结合。因而功夫没少下,可是效果却不明显。作为教师必须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困惑,让学生“学的博”。在教学实践中,宜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第一,超越课本。采用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的方法,有时不免旁征博引,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走出去。如教学“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当地实际找出党和国家哪些政策体现了这一原则。学生如果找起有困难,可以分小组讨论,教师也可以提示。最终让学生知道:党和国家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免除农业税、义务教育免收杂费等等都体现了共同富裕这一原则。使学生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理解“共同富裕”这一原则,掌握了更多知识,开拓了眼界。我以为在课堂上经常恰到好处地向学生“灌”一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他们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相联系是有极大帮助的。
第二,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以各种时政热点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一个广阔的领域中学习政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授新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当然,由于政治课的地位、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不可能每一堂课前都要求学生预习,但尽量要求对一些重要课时进行预习),独立阅读,发现问题,找出自己预习中不清楚、有疑问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每堂课后(有晚自习的可以利用晚自习)提出下一节课的预习要求或提纲。
学习任何一个学科,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领悟,都是事倍功半的。而纵观政治教学的现状,教一新课,其中1/2到2/3的时间被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占用了。学生缺乏自己的咀嚼品味。因而很难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更不用说去应用了。第三,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意综合性。根据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及中考要求,课后作业的布置不能简单布置几个书面作业,让学生做了,再去背到。课后作业不一定每节课都有,也不一定要当天完成,也不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的布置要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要避免题目简单,题型单一,缺乏创新性,机械重复,浪费时间。作业题要注意启发性,选题要有新意、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如学习了《资源和环境问题》一课后,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节假日去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比简单的布置几道书面作业让学生做了再背了要好得多,学生在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无一不用到教材的知识点,不但有利于知识的识记,而且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应用。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教师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如此,一对一天材教育 哈尔滨天材教育
本来就枯燥的政治知识加上呆板乏味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政治需识记的内容很多,这让许多学生感到厌烦,而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思想品德课是我们对中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个课程。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必须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
现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谈谈自已的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当好一名“引导者”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强调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将学生引入学习之门,引上方法之路。新课改之后,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政治课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也应随着发生改变。课堂上,教师应由“主导者”变为了“引导者”,教师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各种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社会情感交流等方面上来。只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已的角色,当好一名“引导者”,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
二、创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良好环境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在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基本上仍是主角,尽情地对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使学生完全丧失主体作用。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剌激即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如果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诱发学生强烈求知欲望的源泉,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现在使用的初中思想政治教材,虽在以前基础上作了修改,但总体上仍显得较空泛、枯燥。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首先要使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达成此目的:
首先,教师以师德感化学生,做到课上是老师,课后是朋友、是长辈,尽心
一对一天材教育 哈尔滨天材教育
尽力为学生着想,赏罚分明。让学生由喜爱这科的教师从而喜爱这一门课。
其次,教师应尽量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往往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好的理解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这一门课的兴趣。
四、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的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定对自己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深刻的了解,从而也便有了优、中、差等生的分类。相对应的教学中也要采取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方法。一是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奔头。二是课堂提问由浅入深,富有层次,难度大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难度小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并尽可能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三是作为分层练习,习题要有一定的梯度,使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尽情发展。
一对一天材教育
第五篇:把握古诗词教学特点
把握古诗词教学特点,提高古诗词教学实效
——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与策略
京山县仁和小学刘远康
主要内容:
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简介
古诗词教学的原则方法探讨
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成果分享
一、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
1.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促进人的持续发展
——审美
——育德
——启智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总目标)小学阶段学生要求背诵古诗文160篇(首),其中课标推荐了70首古诗词。
二、古诗词教学的原则方法.走出“两个误区”
误区一:把理解诗意当成教学的全部
误区二:以为有深度才有内涵
2.明确“三项重点”
——诵读
——积累
——感受
诵读和想象是古诗词学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3.突出“三种意识”
人文素养意识:奠定传统文化的基石
学生主体意识:珍视学习古诗的兴趣
语文本体意识: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4.处理“四个关系”
(1)讲解与感悟的关系
学习古诗词要淡化“讲”,强调“悟”。“讲”易枯燥乏味,“悟”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习诗词,要把握“悟”的基本的阅读要领——
一是读中“直觉”
二是“熟读成诵”
三是“模糊解读”
四是“想象画面”
古诗词“讲”在何时何处?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入手
局部深入
局部的深入始终离不开整体,始终与想象等活动紧密结合(3)语法、修辞与语感的关系
对于古诗词的押韵、平仄——诸如此类的文学常识和技巧在小学阶段没有必要涉及。
对于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等点到为止,主要是通过诵读体会其表达之效。
(4)本体与客体的关系
——把握好“背景知识”的度
——把握好“精读一首”与“略读一组”的度
5.落实“四个环节”
古诗词教学应摆脱“解诗意,明诗情”的桎梏,在读正确、读通顺的情况下,力求读懂,追求“情”字,在情意浓浓的氛围中入神吟咏,领略情韵;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感受情境;在拓展延伸、对比感悟中,体会意境。
(1)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用同类诗导入,激情——
——讲解轶事导入,激趣——
(2)通读:字字句句皆入心
读正确——扫除阅读障碍
——生字、生僻字、多音字及通假字等的音或义
——诗词表达形式上的特殊意义
——诗词语言内涵上的特殊意义
——诗词的“误读”
(3)品读:一字一句总关情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读诗词,尽可能地去感受美、体验美。
主读:给足时间读出“词意”
引导读:点拨方法读出“词情”
想象读:进入意境读出“词韵”
(4)吟咏:此情绵绵无绝期
——怎样读出诗味和意境
读的时间得以保证:
给足时间注重实效,走出了朗读教学浮光掠影的误区 读的情感基调定准:
定准调子讲究方法,走出了千篇一律技法训练的误区 读的指导落实到位:
紧扣重点层次分明,走出了隔靴搔痒虚幻指导的误区
三、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案例
1、六上综合性学习
2.“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3.《诗情画意》课型研究——
多读,是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益最有效的途径
学生“多读”——诵读诗词,积累感悟;
教师“多读”——
●热爱诗词
●博闻强识
●学会鉴赏
●厚积薄发
语文教师,应“诗意地栖居”,追求诗意般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