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经三首》学案
第三册第一单元学案
编辑:徐
敏
校对:叶新旺
1、《诗经》三首
一、本课学习重点。
1、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2、理解三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
3、了解赋比兴手法的作用。
二、学生自学。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 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三类。同时,《诗经》普遍运用、、三种手法。这被统称为《诗经》“六义”。
2、“风”又叫,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是《诗经》的精华。
“雅”分为、,大多记述西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
“颂” 又分“周颂”“鲁颂”“商颂”,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3、“赋”是指:
“比”是指:
“兴”是指:
三、思考与讨论。
1、《卫风 氓》是一首叙事诗,全诗叙述了一位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这个恋爱故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卫风•氓》第3—5章中,女主人公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3、女主人公通过对婚后生活的回忆、自省,最后她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反映她什么样的性格?并试概括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第三册第一单元学案
编辑:徐
敏
校对:叶新旺
4、第六章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试从文中再找出这样的例子加以分析。
5、试举例说说“赋比兴”手法在《静女》中的运用。
6、结合注释,思考《秦风·无衣》中三个小节诗歌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四、参考资料。
1、《诗经》名句选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2、《诗经》的其他特点。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如“凄凄”、“萧萧”为叠字,“参差”、“踟躇”为双声,“窈窕”、“崔嵬”为叠韵。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3、关于四言诗:
每句4字或以4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第三册第一单元学案
编辑:徐
敏
校对:叶新旺
《〈诗经〉三首》同步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过关。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chī)乘彼垝垣(huán)
修我矛戟(jǐ)
说怿女美(yì)B.与子同袍(páo)尔卜尔筮(shì)
其水汤汤(tāng)
靡有朝矣(zhāo)C.匪我愆期(qiān)于嗟女兮(jiē)
渐车帷裳(cháng)体无咎言(jiù)D.爱而不见(xiàn)将子无怒(jiāng)犹可说也(yuâ)
自牧归荑(k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即见复关 无食桑葚 搔首挠耳 B.其黄而殒 向隅而泣 情投意合 C.总角之宴 载歌载舞 踟蹰不前 D.匪夷所思 靡有朝矣 无与士眈 3.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无与士耽(沉溺、迷恋)女也不爽(差错)..B.总角之宴(欢乐)言笑晏晏(和顺温柔的样子)...C.与子偕作(行动起来)静女其姝(美丽)..D.夙兴夜寐(早晨)爱而不见(喜欢)..4.指出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B.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D.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5.对下列诗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6.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至于顿丘(2)泣涕涟涟 ...(3)以我贿迁(4)体无咎言 ..7.下列各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刻画出一个热忱多情、温柔可爱、为爱陶醉的少女形象。
B.“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内心的伤感、哀怨、痛苦、失落、无奈和消沉表现得淋漓尽致。
C.《静女》从一个男子的角度描述了一对男女约会的场面,写得曲折波澜。第三册第一单元学案
编辑:徐
敏
校对:叶新旺
D.朗读要读出节奏,同时还要读出语气语调。比如:岂曰/无衣?(反问语气)与子/同袍。(肯定语气)(稍停)王于兴师,(快连)修我/戈矛,(稍停)与子/同仇!(感叹语气)8.背诵默写。
(1)氓之蚩蚩,______ __。__ ______,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 _____。既见复关,__ ______。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2)静女其姝,____ ____。_____ ___而不见,搔首___ _____。
静女____ ____,____ ____彤管。彤管____ ____,______ __。
自牧归荑,___ _____。匪女之为美,___ _____。
(3)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____ ____。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见读本《黍离》)9.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当职员时对小丽还是一片真情,炒股发财后就二三其德,和别的女子打得火热。....B.提及廉洁奉公,张厂长上任之初信誓旦旦,可没过一年便开始贪污公款。....C.灯光照耀下的T型台上,模特们在欢快的乐曲中搔首踟蹰,与服装的明快风格十分和谐。....D.李老师天不亮就辅导学生自习,晚上还要批改作业,真是夙兴夜寐啊!....
二、阅读《诗经·魏风·硕鼠》,回答下列问题。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 三岁贯女: .② 适彼乐土: .③ 逝将去女: .2.以下与“莫我肯顾”的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桑之未落 B.以我贿迁 C.自我徂尔 D.古之人莫余知也 3.诗中的硕鼠指什么?为何反复咏唱“乐土”“乐国”“乐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这首诗主要用了哪种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什么形式?请分条概括这种形式的好处。答 : 第三册第一单元学案
编辑:徐
敏
校对:叶新旺
《〈诗经〉三首》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A项“垣”应读“yuán”,B项“汤”应读“shāng”,D项“将”应读“qiāng”。
2、答案:C解析:A项,“即”应写为“既”;B项,“殒”应写为“陨”;D项,“眈”应写为“耽”。
3、提示:D.“爱”通“”,隐藏。答案:D
4、答案:A解析:B项前一个“说”通“脱”,后一个脱身;后一个“说”通“悦”,喜欢、高兴。C项“泮”通“畔”,边岸;“爱”通“
”,隐藏。D项“泽”通“
”,内衣。
5、答案:D 提示:D.“旦旦”,诚恳的样子。
6、答案:(1)古义:到了。今义: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件事。(2)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古义:财物。今义:用财物买通别人。(4)古义:卜筮的卦象。今义:身体。
7、答案:B解析:悔恨多于哀伤,决不留恋,表现了女主人公清醒刚烈的性格。
8、答案:(1)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 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2)俟我于城隅 爱 踟蹰 其娈 贻我 有炜 说怿女美 洵美且异 美人之贻
(3)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9、答案:C 解析:C.“搔首踟蹰”指心绪乱或有所想念时抓挠头、徘徊犹豫的样子。与句意不符。
二、1.①汝,你。②到,去。③离开。2.D(宾语前置句)
3.硕鼠,指专吃粮食的田鼠,比喻统治者。诗中反复咏唱“乐土”“乐国”“乐郊”,强调人民向往无剥削、无压迫的幸福生活。
4.通篇采用“比”的手法,作者把剥削阶级比作偷吃劳动果实的大老鼠,活画了他们可憎可鄙的贪婪嘴脸,揭露了他们的凶残本性。
5.重章复沓 表达作用是:既开拓了诗的意境,充实了诗的内容,又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第二篇:《诗经三首》学案
第三册第一单元学案编辑:徐敏校对:叶新旺
1、《诗经》三首
一、本课学习重点。
1、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2、理解三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
3、了解赋比兴手法的作用。
二、学生自学。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三类。同时,《诗经》普遍运用、、三种手法。这被统称为《诗经》“六义”。
2、“风”又叫,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是《诗经》的精华。
“雅”分为、,大多记述西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
“颂” 又分“周颂”“鲁颂”“商颂”,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3、“赋”是指:
“比”是指:
“兴”是指:
三、思考与讨论。
1、《卫风 氓》是一首叙事诗,全诗叙述了一位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这个恋爱故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卫风•氓》第3—5章中,女主人公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3、女主人公通过对婚后生活的回忆、自省,最后她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反映她什么样的性格?并试概括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4、第六章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试从文中再找出这样的例子加以分析。
5、试举例说说“赋比兴”手法在《静女》中的运用。
6、结合注释,思考《秦风·无衣》中三个小节诗歌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四、参考资料。
1、《诗经》名句选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2、《诗经》的其他特点。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如“凄凄”、“萧萧”为叠字,“参差”、“踟躇”为双声,“窈窕”、“崔嵬”为叠韵。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3、关于四言诗:
每句4字或以4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
《〈诗经〉三首》同步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得分
一、基础过关。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chī)乘彼垝垣(huán)修我矛戟(jǐ)说怿女美(yì)
B.与子同袍(páo)尔卜尔筮(shì)其水汤汤(tāng)靡有朝矣(zhāo)
C.匪我愆期(qiān)于嗟女兮(jiē)渐车帷裳(cháng)体无咎言(jiù)
D.爱而不见(xiàn)将子无怒(jiāng)犹可说也(yuâ)自牧归荑(k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即见复关无食桑葚搔首挠耳B.其黄而殒向隅而泣情投意合C.总角之宴载歌载舞踟蹰不前D.匪夷所思靡有朝矣无与士眈
3.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无与士耽(沉溺、迷恋)女也不爽(差错)..
B.总角之宴(欢乐)言笑晏晏(和顺温柔的样子)...
C.与子偕作(行动起来)静女其姝(美丽)..
D.夙兴夜寐(早晨)爱而不见(喜欢)..
4.指出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B.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D.岂曰无衣?与子同泽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5.对下列诗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6.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至于顿丘(2)泣涕涟涟...
(3)以我贿迁(4)体无咎言 ..
7.下列各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刻画出一个热忱多情、温柔可爱、为爱陶醉的少女形象。
B.“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内心的伤感、哀怨、痛苦、失落、无奈和消沉表现得淋漓尽致。
C.《静女》从一个男子的角度描述了一对男女约会的场面,写得曲折波澜。
D.朗读要读出节奏,同时还要读出语气语调。比如:岂曰/无衣?(反问语气)与子/同袍。(肯定语气)(稍停)王于兴师,(快连)修我/戈矛,(稍停)与子/同仇!(感叹语气)
8.背诵默写。
(1)氓之蚩蚩,________。________,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静女其姝,________。________而不见,搔首________。
静女________,________彤管。彤管________,________。
自牧归荑,________。匪女之为美,________。
(3)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________。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见读本《黍离》)
9.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当职员时对小丽还是一片真情,炒股发财后就二三其德,和别的女子打得火热。....
B.提及廉洁奉公,张厂长上任之初信誓旦旦,可没过一年便开始贪污公款。....
C.灯光照耀下的T型台上,模特们在欢快的乐曲中搔首踟蹰,与服装的明快风格十分和谐。....
D.李老师天不亮就辅导学生自习,晚上还要批改作业,真是夙兴夜寐啊!....
二、阅读《诗经·魏风·硕鼠》,回答下列问题。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 三岁贯女:.
② 适彼乐土:.
③ 逝将去女:.
2.以下与“莫我肯顾”的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桑之未落B.以我贿迁C.自我徂尔D.古之人莫余知也
3.诗中的硕鼠指什么?为何反复咏唱“乐土”“乐国”“乐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这首诗主要用了哪种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什么形式?请分条概括这种形式的好处。
答 :
《〈诗经〉三首》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A项“垣”应读“yuán”,B项“汤”应读“shāng”,D项“将”应读“qiāng”。
2、答案:C解析:A项,“即”应写为“既”;B项,“殒”应写为“陨”;D项,“眈”应写为“耽”。
3、提示:D.“爱”通“”,隐藏。答案:D4、答案:A解析:B项前一个“说”通“脱”,后一个脱身;后一个“说”通“悦”,喜欢、高兴。C项“泮”通“畔”,边岸;“爱”通“”,隐藏。D项“泽”通“”,内衣。
5、答案:D提示:D.“旦旦”,诚恳的样子。
6、答案:(1)古义:到了。今义: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件事。
(2)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古义:财物。今义:用财物买通别人。
(4)古义:卜筮的卦象。今义:身体。
7、答案:B解析:悔恨多于哀伤,决不留恋,表现了女主人公清醒刚烈的性格。
8、答案:(1)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 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2)俟我于城隅 爱 踟蹰 其娈 贻我 有炜 说怿女美 洵美且异 美人之贻
(3)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9、答案:C解析:C.“搔首踟蹰”指心绪乱或有所想念时抓挠头、徘徊犹豫的样子。与句意不符。
二、1.①汝,你。②到,去。③离开。
2.D(宾语前置句)
3.硕鼠,指专吃粮食的田鼠,比喻统治者。诗中反复咏唱“乐土”“乐国”“乐郊”,强调人民向往无剥削、无压迫的幸福生活。
4.通篇采用“比”的手法,作者把剥削阶级比作偷吃劳动果实的大老鼠,活画了他们可憎可鄙的贪婪嘴脸,揭露了他们的凶残本性。
5.重章复沓表达作用是:既开拓了诗的意境,充实了诗的内容,又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第三篇:诗经三首教案
《诗经》三首 学习要点概览 ⒈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成书经过、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⒉在反复诵读、吟咏的基础上,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⒊学习《卫风·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学习《秦风·无衣》,体会重章叠 句的节奏感、音乐美;学习《邶风·静女》,体会形象生动地描写技巧。⒋品味重点诗句,着重挖掘《诗经》赋、比、兴写法特有的情韵。⒌掌握课文中重点、难点字词的音、形、义。⒍背诵并默写《无衣》《静女》全诗和《氓》前两章。课堂跟踪反馈 A卷 测试时间20分钟 测试分值30分
一、基础训练(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A.氓(m ng)之蚩(ch)蚩 于(x)嗟女兮 B.夙(s)兴夜寐(m i)隰(x)则有泮(b n)C.载(z i)笑载言 自牧归(gu)荑 D.与子偕(xi)行 修我矛戟(j)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送子涉淇 子无良谋 泣涕涟涟 体无咎言 B.尔卜尔噬 自我徂尔 士也罔极 信誓旦旦 C.与子同袍 修我戈矛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 D.静女其姝 搔首踟蹰 彤管有韦 美人之贻 ⒊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恰当的一项()①王于兴师,修我戈矛()A.在 B.从 C.和、跟 D.助词、不译 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A.情意 B.道德 C.施恩 D.品行 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A.将要 B.率领 C.愿、请 D.将领 ④爱而不见,搔首踟蹰()A.看见 B.被 C.出现 D.拜见 ⒋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B.《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C.赋、比、兴为《诗经》最主要的表现手法。D.“风”又称“十五国风”,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都是周代贵族的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都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⒌下列各句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B.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C.修/我戈矛,与子/同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⒍以下关于《氓》《无衣》《静女》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氓》是一首弃妇的悲歌。《无衣》是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战地军歌。《静女》是一首反映青年男女幽期密约的恋歌。B.《氓》第三、四章运用了兴的手法,用自然现象来映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加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C.《氓》《无衣》《静女》这三首诗都运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写法。D.《氓》叙事多,《无衣》抒情成分浓。《无衣》表现的是一种雄壮之美,《静女》表现的事优柔之美。⒎背诵全诗,按要求填写诗句。①《氓》中能表现弃妇自尊的决绝态度的语句是。②《静女》中能形象生动地表现男主人公不见约会女友的急躁心情的语句是。⒏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这是《诗经》中赋的写法,是抒情女主人公在回忆初恋时候的情景,没有任何的修饰和渲染,重在直接陈述。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是传统的比兴手法的运用,它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同时也暗示着后面要诉说的被弃命运快要降临到她的头上。C.《无衣》是一首军中歌谣,表现士兵同仇敌忾、慷慨从军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全诗分三章,采用起兴和重章复唱的手法。D.《静女》中“搔首踟蹰”一句是细节描写,形象地描写出了男青年依约来到相会地点,恋人却久候不至,他的急切难耐、焦躁不安的内心。“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句是心理描写,表达了男青年对女友的一往情深及他的一片爱人及物的诚挚、痴迷之心。⒐对以下诗句的翻译不准确通畅的一项是()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不见那情人,我泪流满面;见了那情人,我又笑又言。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感叹年轻姑娘们,勿与男子多应酬。男子沉浸爱河中,说分手来即分手。女子沉浸爱河中,情思绵绵身难抽。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做你妻子整三年,什么事情没有干?起得早来睡得晚,累死累活干不完。D.“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姑娘文静又美丽,约我想会城角里。有意藏起不相见,挠头徘徊令人急。⒑请你简要说说《氓》的主题及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B卷 测试时间40分钟 测试分值70分
二、语段精炼 阅读《秦风·无衣》一诗,回答11—15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⒒请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其在诗中的意义。(6分)袍〔 〕 泽〔 〕 裳〔 〕 ⒓重章复唱是《诗经》形式结构上的一个重要特点,这首诗在形式上也采用了这种形式,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分析它的好处。(4分)。⒔“岂曰无衣?”是设问句还是反问句?它的作用何在?(4分)。⒕对诗篇语句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4分)A.全诗三章,全以“岂曰无衣?”落笔,在反复咏唱中强化了反诘的语气和语意,催人奋进。B.“同袍”“同泽”“同裳”,征战中的“三同”,揭示出将士们互助团结、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C.“王于兴师”——秦王要发兵了。为王而战,就是为国而战,古代人国家观点不强烈,为君就是为国。D.“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要上前线了,才搞战备,说明秦人平素军事观念淡薄。⒖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无衣》是秦国的军中歌谣。从诗的意境看,将士们一边行军一边歌唱,显示出这是一支威武雄壮之师。B.诗中描写的这支军队虽说生活条件不好,但大家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同仇敌忾。互助团结,抗击西戎。C.这是一首出征三部曲。诗中的“同仇”“偕作”“偕行”,充分表现了秦军的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奠定了诗篇慷慨高亢的基调。D.《无衣》是一首赋体诗。赋,就是铺陈。它在一咏三叹中凸现了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昂扬斗志;也在一咏三叹中展现出了它的艺术魅力。
三、拓展迁移 阅读《周南·桃夭》,完成16—20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桃之夭夭,其偾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出嫁。)宜(适合)偾(f n 果实圆大之状。)⒗“夭夭”的意思是,“灼灼”的意思是,“华”通“ ”。(3分)⒘每章开头的“逃之夭夭„„”运用的是什么写法?其作用何在?(4分)⒙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5分)⒚这首诗复沓的章句写法的作用是(5分)⒛“灼灼其华”“其偾其实”“其叶蓁蓁”与诗的内容有什么关联?(6分)
四、写作训练(30分)21.赏读《诗经·邶风·静女》,自定角度、题目,写一段400字左右的赏读文字。参考答案 A卷 ⒈(C考查古汉语重点字词的读音。A.氓 m ng;B.泮 p n;C.载z i,归ku。)⒉C(考查近音词的易混字形。A.良谋-良媒,B.噬-筮,D韦-炜。)⒊(考查古汉语重点字词的意义。①D②A③C④C)⒋D(考查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风”大多是民间歌谣,“大雅”是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族宴享。)⒌C(考查四言诗的诵读节奏。C项的正确读法是“修我/戈矛,与子/同仇。”)⒍C(考查对《诗经》诗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基本理解。)⒎(考查名句名篇的积累。①反是不思,亦已焉哉!②爱而不见,搔首踟蹰。)⒏C(考查《诗经》传统写法的理解。C句不应是起兴手法,而是直陈其事,属于“赋”的表现手法。)⒐C(考查古诗文的翻译能力。“三年”应理解为多年,“朝”应是“一朝〔一日〕”义。)⒑(考查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把握。要点:①揭露了私有制度造成的男女不平等,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②勤劳、温柔、善良、坚强的妇女形象。)B卷 ⒒(考查古今异义词的音形义。袍〔p o〕长袍,白天当衣服,夜晚当被子,相当于现在的披风和斗篷;泽〔z 〕通“泽”,内衣;裳〔ch ng〕下衣。)⒓(考查对《诗经》传统写法的深入理解。答案要点:重章复唱使诗歌在音律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重章便于记忆和咏唱,回旋反复,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怀。)⒔(考察修辞运用的作用。答案要点:反问句,加强语意和语气。)⒕D(考查对古诗文具体语句的理解。C句后的评价,已悖离了原诗,实属画蛇添足之说法。)⒖B(考查古诗鉴赏能力。诗中未说“强敌”,赏析和评价决不可节外生枝。)⒗(考查字词理解能力。“夭夭”,茂盛貌;“灼灼”,红色鲜明;“华”通“花”。)⒘(考查比兴手法的灵活运用。“桃之夭夭”既是比兴,又用以烘托气氛。)⒙(考查对古诗整体理解的能力。这首诗写的是女子出嫁时,人们唱这首歌为她送行,替她祝福。)⒚(考查《诗经》重章叠句的作用理解。复沓的章句,能增加婚姻欢快的气氛,增添诗歌的韵律美,使诗歌更像一幅动态的画面:云霞似的花海之中,涌动着送亲的人流,回荡着欢乐的歌声„„)⒛(考查诗句的鉴赏能力。这些诗句唱出了春天的绚丽多姿,唱出了新娘的光彩照人,唱出了婚礼的热闹喜庆,更唱出了人们的美好祝福:愿未来的夫妻有如盛开的春花,幸福和美;愿未来的家庭如满树的果实,子孙昌盛。)
第四篇:《诗经》三首中《氓》
北京市翠微中心 常丽丽 总的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第一首诗《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课时安排:两课时,每节课40分钟。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 教学目标:
1、请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要老师来示范,让他们自己亲自体验,老师不要代劳他们的工作。2、明确字音和个别词语的意思并牢记。
3、请学生示范读课文,进一步明确字音和意思,请大家识记,当堂课掌握。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他和她是我们要结识的来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
一、新授:
1、请一位学生读文题。(2分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①读对了字音,méng, 及时表扬,大家齐读。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含义,明确这是“古今异义”,把“古今异义”四个字写在注释处。
第二种情况是读成了máng,请其他同学纠错,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含义,读音和意思古今都不同。)
2、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的内容读课文。明确字音,读到顺畅为止。(15分钟)
(一定要让学生独自的自己来读,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学生会读的慢。照顾多数学生,甚至于照顾到最慢的那个学生的速度。)
3、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示范读课文(10分钟)
(请大家仔细的听读,用笔画出有读音出入的词语,等同学读完之后,一起订正,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彼此尊重的精神。)
5、请学生订正个别字音。(5分钟)容易出现问题的字音是:(板书)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 说:tuō 徂:cú 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角:jiǎo
6、集体读订正的字音,明确课下注释的位置。(3分钟)
7、体会四字句两两停顿的朗读方法。
二、布置作业:(3分钟)
1、回家自己读课文,复习课堂上订正的词语,识记词语的含义。下节课在听写本上听写。
2、通过注释一,介绍诗经的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填空。
《诗经》是我国___的诗歌总集,又称《 》和《
》,搜集了从公元前__世纪到__世纪的诗歌,《诗经》的“六义”是指: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本文的故事,至少写300字。
第五篇:《诗经三首》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欣赏古代诗歌的初步能力,也养成了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些习惯。这三首诗歌内容不同,风格相近,难度都不太大,学生基本能够读懂,只是每首诗歌都有一些值得品味鉴赏的地方。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三首诗歌,感知诗歌大意,然后采用提问、质疑、共同讨论等方法,分析关键语句,理解诗歌意境,进而把握全诗的主旨。注意朗读背诵,积累其中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教师范读后,正音。
要求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雎 鸠 窈窕 参差 伊人 鸡栖于桀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的基本意思。
注意,诗歌重在体会,对于字词意义不必落实到每一个字词上,可以通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好。
三、探究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三首诗,然后说说:这三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在《蒹葭》《君子于役》这两首诗歌中都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三首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选取后两首诗歌中的任意一首,仿照课后练习三的形式,将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注意肯定学生作品中的优点,指出其中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内容。
二、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1.指导学生朗读这三首诗。
(1)《关雎》朗读指导:
首章是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作铺垫,朗读时相对平静;第二章写出君子时刻都在思念姑娘,因此语句中流露出一种向往的味道;而第三章写了君子的相思之苦,要读出男子痛苦相思的情状;第四章和第五章意思相近,都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刻画出君子得到淑女的快乐与幸福之情,其中有一种兴奋和轻快的语调。
(2)《蒹葭》朗读指导:
就整首诗而言,几个章节结构相同,只是其中换了几个词语而已,增强了诗歌的韵味。就每章而言,前四句都是描写了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在朗读时要注意其中的感情变化,读出其中之味。(3)《君子于役》朗读指导:
这首诗较为简单,共两章,用的是直接陈述的写法,因此在朗读上,起伏也不是太大。只是要注意,第一章主要表现妇人对丈夫的思念盼望之情,第二章表现妇人对丈夫的关心之情,同时,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妇人的淡淡的怨情。
2.指导学生背诵这三首诗。
三、迁移
请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完成文后的题目: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糜家糜室,猿狁之故。不遑启居,猿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日归日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糜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日归日归,岁亦阳止。王事靡蓝,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牲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思考:1.为什么说这首诗交织着士兵思家恋土与保家卫国的复杂心理?
2.请找出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说一说:末章“昔我”四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课文学习小结
五、布置作业
附:关于《蒹葭》和《君子于役》的翻译。
蒹葭
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洲。
君子于役
丈夫服役在远方,不知哪天役满期。不知何时回家乡?鸡儿纷纷回窝来,西天暮霭遮夕阳,牛羊下坡进栏忙。丈夫服役在远方,叫我怎不把他想!
丈夫服役在远方,没日没月别离长。几时团圆聚一堂?鸡儿纷纷上木桩,西天暮霭遮夕阳,牛羊纷纷下山冈。丈夫服役在远方,曾否忍饥饿肚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