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诗经三首随堂练习

时间:2019-05-13 12:5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语文试卷诗经三首随堂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语文试卷诗经三首随堂练习》。

第一篇:高二语文试卷诗经三首随堂练习

《诗经》三首练习洛阳市轴一中 鲁建波

一、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 诗歌总集,通称为 或,共 首,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全书收集了从 到近五百年间的诗歌,分、、、三个部分,其中“风”指15国风,“雅”分“大雅”、“小雅”。以 诗为主,普遍运用、、的艺术手法。

2、《诗经》六义:、、、、、。

二、通假字:

1、于嗟鸠兮:

2、于嗟女兮: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4、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与子同泽:

7、爱而不见:

8、说怿女美:

9、自牧归荑:

三、词类活用: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

1、氓之蚩蚩:

2、匪我愆期: ....

3、乘彼垝垣:

4、体无咎言: ....

5、无与士耽:

6、以我贿迁: ..

7、不可说也:

8、其黄而陨: ..

9、自我徂尔:

10、渐车帏裳: ..

11、女也不爽:

12、无毫发爽: ..

13、爽约:

14、屡试不爽: ..

15、士也罔极:

16、靡室劳矣: ..

1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18、奢靡: ..19风靡: 20、所向披靡: ..

21、咥其笑矣:

22、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

23、隰则有泮:

24、言笑晏晏: ...

25、静女其姝:

26、俟我于城隅: ..

27、搔首踟躇:

28、静女其娈: ...

29、贻我彤管: 30、作《诗说》以贻之: ..

31、彤管有炜:

32、说怿女美: ...

33、自牧归荑:

34、洵美且异: ..

五、填出古代年龄称谓:

1、少年时代把头发梳成髻:

2、女子十三岁:

3、女子十五岁:

4、男子二十岁:

5、三十岁:

6、四十岁:

7、五十岁:

8、六十岁:

9、七十岁:

10、八九十岁

11、一百岁: 六、一词多义:

1、言: 载笑载言: 静言思之:

2、女: 静女其姝: 匪女之为美:

3、见: 爱而不见: 不见复关:

4、罔: 士也罔极: 置若罔闻:

5、夙: 夙兴夜寐:平生夙愿

6、载: 载歌载舞: 千年万载: 车载船装:

7、体: 体无咎言: 四体不勤:

身体力行: 体贴入微

七、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当职员时对小丽还是一片真情,炒股发财后就二三其德,与别的女子打得火热。.... B、提及廉洁奉公,王厂长上任之初信誓旦旦,可没过一年便开始贪污公款。.... C、灯光照耀下的T型台上,模特们在欢快的乐曲中搔首踟蹰,与服装的明快风格十分和谐。

D、当教师的,天未亮就要辅导学生自习,晚上还要批改作业,真是夙兴夜寐啊!....

第二篇:高一语文诗经三首练习

高一语文《诗经》三首练习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共收到期间的诗歌篇,故又称为“”。分、、三大类,其中即带有不同地域色彩的民间歌谣,更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瑰宝。

2.默写《氓》中女主人公追述恋爱生活的三句:。。。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硕()鼠呦呦()...

②无食我黍()乘彼垝()垣()...

③爰()得我所自我徂()尔 ..

④谁之永号()淇水汤汤()...

⑤氓()之蚩蚩()隰()则有泮().....

⑥愆()期卜筮()..

⑦视民不恌()晏晏()...

⑧和乐且湛()帷裳()..

4.找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1)例句:适彼乐土 .

A、适得其反B、无所适从C、削足适履D、适可而止()

(2)例句:逝将去女 .

A、大势已去B、何去何从C、扬长而去D、去粗取精()

(3)例句:爰得我所 .

A、各得其所B、所向披靡C、无所不为D、大失所望()

(4)例句:莫我肯故 .

A、爱莫能助B、望尘莫及C、莫我毒也D、莫衷一是()

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①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② 甚矣,汝之不惠

③ 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⑤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⑥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A. 女主人公想起当初恋爱时的轻松愉悦与海誓山盟的情形,深觉不堪回首。

B. 女主人公想起结婚喜筵上的愉悦欢笑和海誓山盟的情形,深觉不堪回首。

C. 女主人公想起当初恋爱时的轻松愉快与海誓山盟的情形,真不敢想象“氓”

会是这样反复无常。

D.女主人公想起结婚喜筵上的愉悦欢笑和海誓山盟的情形,真不敢想象“氓”会是这样反复无常。

7.判断下列各句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

A.《硕鼠》和《鹿鸣》两诗都选自《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国风。

B.《硕鼠》和《鹿鸣》都采用了“比”和“兴”的手法。

C.《硕鼠》和《鹿鸣》都采用四言体,排列整齐。

D.《硕鼠》选自《诗经·魏风》。硕鼠,大老鼠,这里比喻贪婪成性的统治者。

8.《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写出以下诗句各属于那一种。

(1)呦呦鹿鸣,食野之革。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子之于归,宜其室家。(《桃夭》)

(5)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鼠》)

(6)山有扶苏(大树),隰(xí洼地)有荷花。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狂夫,且,读jū)(《山有扶苏》)

(7)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8)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9)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赋:;比:;兴:

阅读《相鼠》,完成9—11题。

相鼠

相鼠有皮,人则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

相鼠有休,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互不遄死? .

9.选出诗中四个加点字意义或注音有误的一项:()

A. 相——xiàng,仔细看B.仪——令人敬重的容貌和庄重的举止

C.俟——同“矣”,句末语气词D.遄——chuán,快

10.这首诗的题旨是:()

A.诅咒统治阶级,说他们连老鼠都不如

B.讽刺统治阶级荒淫无耻

C.斥责统治阶级,说他们没有合于礼仪的外表和举止,简直不是人

D.诅咒万恶的统治阶级,让他们早死

11.这首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顶真、反问B.拟人、夸张

C.比喻、拟人D.顶真、反问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2—15题。

蒹葭(秦风)

蒹(jiān)葭(jiā)苍茫,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sù)洄从之,道阻.........

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睎(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jī);遡游..

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12.下面对诗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蒹葭:荻苇和芦苇为霜:凝结成霜伊人:那个人

B. 一方:另一边洄:盘旋曲折的水道睎:干燥

C. 遡:从岸上向上游走跻:地势低坻:水中高地

D.涘:水边右:迂曲沚:水中小洲

13.下列两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1)遡洄从之,道阻且长。(2)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A.(1)如果沿着曲折的水边去寻找,道路既难走又遥远。

(2)如果沿着直流的水边去寻找,那个人却像被水包围,可望而不可即。

B.(1)如果来来回回地寻找,道路既难走又遥远。

(2)如果跟从她的脚印去找,那人却像在水中央。

C.(1)如果沿着曲折的水边去寻找,道路既难走又遥远。

(2)如果跟从她的脚印去找,那人却像在水中央。

D.(1)如果沿着直流的水边去寻找,那个人却像被水包围,可望而不可即。

(2)如果来来回回地寻找,道路既难走又遥远。

14.与《硕鼠》相比,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结构相似,两诗都分为三章,每首诗第二、三章都与第一章句数相同,句式相同。

B. 都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这样既开拓了诗的意境,又加强了诗的音乐性。

C. 两首诗都是四言体,每句都是四个字,排列整齐,都没有用“兮”字。

D.《硕鼠》揭露了剥削阶级的贪婪嘴脸及凶残本性,本诗则表达了对意中人思

念及寻访不遇的怅惘。

15.与《伐檀》《硕鼠》相比,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伐檀》采用“赋”和“兴”的手法,每章第三句起兴句,感情强烈。

B.《硕鼠》通篇采用“比”的手法,把剥削阶级比作偷吃劳动人民果实的大老鼠。

C.本诗采用“兴”的手法,每章第一句为起兴句。

D.本是第一章的韵脚为:苍、霜、人、方、之、长、之、央。

参考答案:

1.诗歌总集;西周;春秋;305;诗三百;风;雅;颂;风。

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3.①shuî ;yōu ②shǔ ;guǐ yuán ③yuán ;cú ④háo ;shāng ⑤méngchī ;

xí pàn ⑥qiān ;shì ⑦tiāo ;yàn ⑧dān ;cháng

4.(1)B(2)C(3)A(4)C

5.①逝-誓;女-汝 ②惠-慧 ③亡-无 ④反-返 ⑤畔-叛 ⑥衡-横

6.A. 7.D.

8.赋:(7)(9);比:(2)(5);兴:(1)(3)(4)(6)(8)

9.C.(此题考查正音,重在知识迁移。“俟”读sì,等待之意。)

10.C.(此题考查把握诗意。AD两项太笼统,B项中将“止”当做“耻”的通假,所以不对。只有C项准确、全面。)

11.D.(此题考查修辞格。“鼠”在诗中是与人比较,而不是以鼠喻人,与《硕鼠》中以鼠喻人是不同的;夸张、拟人无从谈起。本是采用重章叠句的写法,与修辞上的排比也不相同,故选D项。)

12.C.(“跻”为“地势越来越高”)

13.A.

14.C.(《蒹葭》每章前七句为四字,最后一句为五字,但仍属于“四言体”)

15.D.(韵脚为:苍、霜、方、长、央)

第三篇:高二语文诗经三首培优教案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诗经三首培优教案

一.网上课堂 1.本讲的主要内容(1)字词积累

字:愆、垝、筮、徂、咥、隰、姱、、茝、诼、偭、侘、傺、溘、芰等

词:氓、愆、将、涕、筮、咎、沃若、耽、晏晏、旦旦、贯、顾、德、灵修、工巧、偭、绳墨、周容、度、陆离、四荒(以上实词),匪、载……载……、于、无、罔、靡、虽、溘、兮、(以上虚词)

(2)孔子与《诗经》(3)屈原和《楚辞》

(4)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艺术形象,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

2.学习指导(1)关于《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故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划分的。“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是十五个地方的风土歌谣,好象当时的民间流行音乐。“雅”是“正”的意思,好象当时的正统音乐。“颂”有形容之意,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赋、比、兴为《诗经》的表现手法。“赋”即铺陈叙写。“比”即打比方。“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它对汉乐府等影响很大。赋、比、兴与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在秦以前只称之为“诗”,到了汉代,一些学者认为《诗经》三百篇是经过孔子删定而成的,故被尊奉为儒家经典,这才有《诗经》一说。《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源头,对后世很多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影响很大。

(2)关于屈原和《楚辞》 屈原(公元前340~前277年),名平,字灵均,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九章》、《九歌》、《天问》、《离骚》,其中《离骚》是他的代表作。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他投汩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有别于《诗经》的新诗体——楚辞。《诗经》以四言体为主,而《楚辞》已突破四言格式。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是其突出特点。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一些作家的作品编辑而成,其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3)关于诗歌的意境

诗是一种饱和着诗人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通过最精炼而有音乐美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读诗须仔细品味诗中意境。那什么是意境呢?“意”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即诗中所表现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物描写而言,也包括诗人所见所历的事情。“意”和“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一种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人们在读文学作品时所常有的喜怒哀乐之情,即由此产生。

《卫风·氓》的巨大魅力,在于它的思想感情是朴素、健康的。把一个女子纷乱的情感极准确地表达出来,更可贵的是,在抒情当中塑造出一个完整的骗子的丑恶形象。

2)(4)献身正道。C.(1)比喻准则,法则;

(2)缺乏财物;

(3)九次死去;

(4)献身正道。D.(1)木匠取直线用的引绳弹墨的工具;

(2)困顿、困窘;

(3)多次死去;

(4)死得值得。

6.为下面说法选择正确的一项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A.“硕鼠”是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无食我黍”是对奴隶主的警告。B.“硕鼠”是用了借喻的修辞方法,“无食我黍”是对奴隶主的祈求。C.“硕鼠”是用了借喻的修辞方法,“无食我黍”是对奴隶主的警告。D.“硕鼠”是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无食我黍”是对奴隶主的祈求。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A. 贰:不专一,有二心;行:读háng B. 爽:爽快;行:行为。

C. 也:现代汉语“也是”之意;贰:不专一,有二心。D. 也:语气助词;爽;差贰,差错。7.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____,诗歌以 ____言为主。按音乐及内容分为 ____、____、____ 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分为 ____、____、____、三部分。《诗经》是我国 ____ 诗歌的创作源头。

(2)屈原名 ____,字 ____,____ 国时期 ____ 国人,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 ____ 诗人,也是我国 ____ 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代表作是 《 》。他在 ____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有别于《 》 的新诗体——楚辞。

(3)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分别指 ______ 和 _______。

8.阅读《魏风·硕鼠》回答问题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1)翻译句子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2)全诗三章,重章叠句。前四句写了什么?后四句写了什么?(3)为什么用“硕鼠”比喻统治者?诗中为什么要反复咏唱“乐土”、“乐国”、“乐郊”?(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提高性训练题] 下面一段文字选自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阅读后思考、答题。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恶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诚信

约:简要

微:含蓄幽深 2.“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3.离忧(遭受忧患)4.“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身处污泥浊水之中能自加洗涤,像蝉蜕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第四篇:高二语文《祝福》随堂练习3

《祝福》同步训练

基础练习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开头一段文字中对鲁四老爷语言、外貌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这句话中,“中人”的含义是什么?指的是谁?“大概也就姓卫了”体现了鲁镇人对祥林嫂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祥林嫂从夫家逃到鲁镇后,成了鲁四老爷家的仆人,“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为什么祥林嫂反而倒满足了呢?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有一段“抢人”的描写,鲁四老爷对此的评价是:“可恶!然而„„。”你怎样理解这个评价。此后,卫老婆子又来访,鲁四老爷又说了一次“可恶”“然而„„”,这跟之前所说的那次含义相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两次描写了祥林嫂的“微笑”,请找出来,并比较这两次微笑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中写到卫老婆子去鲁家拜年,谈到祥林嫂被迫再嫁奋力反抗的情形,四婶反复问了两遍“后来呢?”请问:(1)这是否说明了她对祥林嫂的关心?(2)为什么?(3)后来为什么她就“不再提起祥林嫂”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的结尾描述了一派平和、安详的祝福景象,作者这么写的意图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1.选出下列注音的字中只错一个的一项()

A.踝(luǒ)骨 负疚(jiù)窈(yāo)陷

B.正(zhēng)月 倔强(qiáng)炮烙(lào)

C.草窠(kē)歆(xīn)享 荸(bó)荠(qí)

D.悚(sǒng)然 谬(miù)种 朱拓(tà)

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我很sǒng()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着了芒刺一般。

(2)我在极短期的踌chú()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

(3)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ǎi()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4)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fâi()反盈天的。

3.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①顺着眼 ②乌裙 ③月白背心 ④脸色青黄 ⑤眼角上带些泪痕 ⑥蓝夹袄 ⑦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A.⑥③②①⑤④⑦ B.⑥⑤④⑦②③①

C.②⑥③④⑦①⑤ D.②③⑥①④⑦⑤

4.选出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

B.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反映出他是个迂腐、没落、顽固的封建卫道士。

C.祥林嫂再嫁深山时出格的反抗举动,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批判。

D.作者笔下的鲁镇是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的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是形成祥林嫂性格的典型环境。

5.下列四段文字都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睛,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与心理状态?从给出的选项中选出合适的,填到答案中。

(1)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2)(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3)(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

(4)(她像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A.悲痛之极,丧失了生的勇气 B.身心俱毁,濒临死的边缘

C.希望破灭,精神受到沉重打击 D.精神麻木,不复有生的欲望

E.寄希望于神灵,力图摆脱不幸的命运 F.失望无望,麻木地面对人世的冷漠

G.迷信神灵,在无知和虚幻中获得安慰 H.陷于绝望,领略到人世的无情

答:(1)()(2)()(3)()(4)()

6.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

(二)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

(1)比较文字

(一)(二),准确描述祥林嫂的容貌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着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祥林嫂的这种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字

(二)说“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说明了祥林嫂怎样的品格?是什么原因最终促使她变成“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①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②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③。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④,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画线①“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

A.鲁镇所有的人

B.“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

C.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厌恶祥林嫂的人们

D.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

(2)画线②“总算”在文中的意思是()

A.祥林嫂终于死去了,“我”不必再为她感到不安,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B.祥林嫂终于死去了,她总算得到解脱,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了。

C.祥林嫂终于被迫害至死,这是不可避免,无可奈何的事情。

D.祥林嫂终于死了,不会再令“活得有趣的人们”怪讶了。

(3)画线③全句的含义是()

A.凡是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她的人不再见她,这对别人或对她自己,也都还不错。

B.祥林嫂这个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死了,讨厌见她的人不会再见到她了,这对别人和对自己,也还都不错。

C.这是激愤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D.这是激愤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鲁四老爷的憎恨。

(4)画线④中“惊醒”的含义是()

A.从沉思中惊醒 B.从睡梦中惊醒

C.从麻木中惊醒 D.从迷惘中惊醒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她底丈夫是一个皮贩,就是收集乡间各猎户底兽皮和牛皮,贩到大埠上出卖的人。但有时也兼做点农活,芒种的时节,便帮人家插秧,他能将每行插得非常直,假如有五人同在一个水田内,他们一定叫他站在第一个做标准,然而境况是不佳,债是年年积起来了。他大约就因为境况的不佳,烟也吸了,酒也喝了,钱也赌起来了。这样,竟使他变做一个非常凶狠而暴躁的男子,但也就更贫穷下去。连小小的移借,别人也不敢答应了。

在穷底结果得病以后,全身便变成枯黄色,脸孔黄的和小铜鼓一样,连眼白也黄了。别人说他是黄疸病,孩子们也就叫他“黄胖”了。有一天,他向他底妻子说:

“再也没有办法了。这样下去,连小锅也都卖去了。我想,还是从你底身上设法罢。你跟着我挨饿,有什么办法呢?”

“我底身上?„„”

他底妻坐在灶后,怀里抱着她刚满五周岁的男小孩——孩子还在啜着奶,她讷讷地低声地问。

“你,是呀,”她底丈夫病后的无力的声音,“我已经将你出典了„„”

“什么呀?”她底妻子几乎昏去似的。

„„„„

说到这里,他垂下头,声音很低弱,停止了。他底妻简直痴似的,话一句没有。又静寂了一息,他继续说:

“昨天,沈家婆到过秀才底家里,她说秀才很高兴,秀才娘子也喜欢,钱是一百元,年数呢,假如三年养不出儿子,是五年。沈家婆并将日子也拣定了——本月十八,五天后。今天,她写典契去了。”

这时,他底妻简直连腑脏都颠抖,吞吐着问:

“你为什么早不对我说?”

“昨天在你底面前旋了三个圈子,可是对你说不出。不过我仔细想,除出将你底身子设法外,再也没有办法了。”

“决定了么?”妇人战着牙齿问。

“只待典契写好。”

“倒霉的事情呀,我!——一点也没有别的方法了么?春宝底爸呀!”春宝是她怀里的孩子底名字。

“倒霉,我也想到过,可是穷了,我们又不肯死,有什么办法?今年,我怕连插秧也不能插了。”

“你也想到过春宝么?春宝还只有五岁,没有娘,他怎么好呢?”

“我领他便了,本来是断了奶的孩子。”

他似乎渐渐发怒了。也就走出门外去了。她,却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这时,在她过去的回忆里,却想起恰恰一年前的事:那时她生下了一个女儿,她简直如死去一般地卧在床上。死还是整个的,她却肢体分作四碎与五裂。刚落地的女婴,在地上的干草堆上叫:“呱呀,呱呀,”声音很重的,手脚揪缩。脐带绕在她底身上,胎盘落在一边,她很想挣扎起来给她洗好,可是她底头昂起来,身子凝滞在床上。这样,她看见她底丈夫,这个凶狠的男子,红着脸,提了一桶沸水到女婴的房边。她简单用了她一生底最后的力向他喊:“慢!慢„„”但这个病前极凶狠的男子,没有一分钟商量的余地,也不答半句话,就将“呱呀,呱呀,”声音很重地在叫着的女儿,刚出世的新生命,用他底粗暴的两手捧起来,如屠户捧将杀的小羊一般,扑通,投下在沸水里了!除出沸水的溅声和皮肉吸收沸水的嘶声以外,女孩一声也不喊——她疑问地想,为什么也不重重地哭一声呢?竟这样不响地愿意冤枉死去么?啊!——她转念,那是因为她自己当时昏过去的缘故,她当时剜去了心一般地昏去了。

想到这里,似乎泪竟干涸了。“唉!苦命呀!”她低低地叹息了一声。这时春宝拔去了奶头,向他底母亲的脸上看,一边叫:

“妈妈!妈妈!”

(节选自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1.“再也没有办法了。这样下去,连小锅也都卖去了。我想,还是从你底身上设法罢。你跟着我挨饿,有什么办法呢?”丈夫所谓“从你底身上设法”,指的是什么?(不超过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妻子在听到丈夫将自己出卖给秀才家的时候,作者在三处地方描写了她的反应,请将原文写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妻子在和丈夫的交谈中发生了意见上的冲突,(1)妻子在这一事件中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2)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丈夫粗鲁甚至残暴地扼杀了一个新生命,妻子痛苦之极。为什么妻子和丈夫交谈后会想起这么残忍的一幕?(不超过20字)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所谓“为奴隶的母亲”,意思就是做奴隶的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是一位母亲。

B.丈夫是凶残的,因为他忍心将亲生女儿活活烫死;丈夫又是虚弱的,自己没有本事挣钱,只能出卖自己的妻子。

C.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是为了揭露浙东原始的典妻制度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在文章中,妻子对这种迫害却没有察觉,更没有反抗的意识。

D.“一点也没有别的方法了么?”当妻子对丈夫的决定发出疑问的时候,丈夫发怒了。丈夫的发怒完全是因为妻子的不听话,妻子的疑问反而坚定了丈夫把她送出去的决心。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为说明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拉开序幕;同时凸显了鲁四老爷冷漠无聊、顽固守旧的思想和性格。

2.指中间人,即介绍祥林嫂到鲁家的人,是卫老婆子。鲁镇人不在乎祥林嫂到底叫什么名字,一来因为女人本来就可能没名字,二来一个干下活的人,没必要知道名字。所以他们并不深究。

3.祥林嫂的能干在这段记叙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超乎寻常的工作负荷(“竟没有添短工”表明这工作远远不是一个人能干下来的)并没有给祥林嫂带来抱怨,相反却是满足。这恰好是一个伏笔,下文“她诚然是逃出来的”,告诉我们,就算是在鲁镇这么繁重的工作环境下,也远比在家要幸福得多。

4.“可恶”的是祥林嫂的婆婆竟敢串通卫老婆子,大白天公开抢劫鲁府的佣人。这实在有损鲁家的尊严和声誉,着实可恶,因此要训斥;“然而”表示转折,可她们的作为又是族权范围之内的事,难以公开斥责。这里,训斥也好,转折也好,都反映了鲁四老爷满脑子的封建家长思想,尊崇族权。第二次说的“可恶”意思是对卫老婆子串通抢人之后,还敢登门的行为表示不满;第二次说的“然而”意思却是埋怨卫老婆子,毕竟像祥林嫂这样能干的仆人太不好找了。第二次说这样的话,表明了鲁四老爷作为地主特有的小气。

5.一次是祥林嫂从婆家逃出,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时候,“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一种真心实意的笑,心满意足的笑。透过这“笑影”,我们领略到的是祥林嫂在婆家非人生活的辛酸和她随遇而安的保守心理。祥林嫂的第二次笑,是在厨房里同柳妈闲聊的时候,柳妈取笑她改嫁反抗后的屈从,祥林嫂在无奈之中“笑了”,这是一种含羞的笑,是以“笑”来掩盖结婚之夜那些难以启齿的经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短暂而和美生活的甜蜜回忆;在写法上,这是伏笔,为鲁镇人嘲笑祥林嫂又提供新的资料,同时也是“以乐写哀,倍增其哀”的反衬写法。

6.(1)不是。(2)四婶追问“后来呢?”是为了满足自己关于女人反抗男人的外奇心,尤其是祥林嫂还是个“回头人”,在卫老婆子已经说到祥林嫂起不来了之后,还要追问“后来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她的爱打听男女私事的阴暗心理。(3)听到祥林嫂过上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后,祥林嫂本人就没有什么令四婶好奇的东西了。此外,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大户人家一般不对普通老百姓太多关注。

7.沉重的封建礼教没有因为祥林嫂的死亡而有所消减,揭示出封建迷信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

8.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作者对祥林嫂这一类中封建礼教之毒而死的劳动妇女的深深同情,是对她们未来命运的祈祷和祝福。综合练习

1.C(A项“踝”正音应为huái,“窈”正音应为yǎo,B项倔强的“强”正音为jiàng,C项炮烙的“烙”正音应为luò,D项全对。)

2.(1)悚(2)躇(3)霭(4)沸

3.C(见书。总的看来,作者的眼光是从下到上,从粗看到细细打量的。)

4.C(祥林嫂并没有主动、自觉反抗封建礼教的觉悟。)

5.(1)D(2)G(3)F(4)C

6.(1)脸色由青黄带红变成黄中带黑,乌丝变白发。(2)生活的压迫。逃到鲁镇却无

法安身做人,孩子被狼吃掉,因为嫁过两个男人受到歧视,捐门槛赎不能受到承认。容颜的摧残,显示了祥林嫂人生的道路已经很渺茫。(3)勤劳,能干。就算一个能干的人,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也会变得毫无用处。同样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和浸淫,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的悲剧,却可看出鲁镇人心中的麻木和冷漠,并且他们对这种冷漠习以为常。

7.(1)D(2)D(3)C(4)A 拓展练习

1.典妻。

2.(1)“她底妻子几乎昏去似的”;(2)“他底妻简直痴似的,话一句没有”;(3)“他底妻简直连腑脏都颠抖”。

3.(1)一开始妻子反应强烈,悲伤甚至于愤怒;后来只能无奈的“呜呜咽咽地哭起来”,泪干了,也只能逆来顺受。(2)这反映了农村穷苦妇女受到封建礼教和习俗的束缚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奴隶”般的待遇中生存的基本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妻子自己的麻木和不幸遭遇。

4.妻子此时的痛苦,和一年前失去女儿时的一样。(妻子回忆起丈夫杀女的往事,不是偶然的。不幸的遭遇接踵而至,丧女和被典,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作为母亲的她无法和自己的孩子见面,只不过前者是永远,后者是三年。)

5,D(丈夫的发怒不仅仅是因为妻子的疑问,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本人没有能力解决这个困难。就算没有妻子的疑问,他也会将她送出去,因为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出路。)

第五篇:《诗经三首》学案

第三册第一单元学案编辑:徐敏校对:叶新旺

1、《诗经》三首

一、本课学习重点。

1、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2、理解三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

3、了解赋比兴手法的作用。

二、学生自学。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三类。同时,《诗经》普遍运用、、三种手法。这被统称为《诗经》“六义”。

2、“风”又叫,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是《诗经》的精华。

“雅”分为、,大多记述西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

“颂” 又分“周颂”“鲁颂”“商颂”,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3、“赋”是指:

“比”是指:

“兴”是指:

三、思考与讨论。

1、《卫风 氓》是一首叙事诗,全诗叙述了一位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这个恋爱故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卫风•氓》第3—5章中,女主人公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3、女主人公通过对婚后生活的回忆、自省,最后她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反映她什么样的性格?并试概括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4、第六章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试从文中再找出这样的例子加以分析。

5、试举例说说“赋比兴”手法在《静女》中的运用。

6、结合注释,思考《秦风·无衣》中三个小节诗歌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四、参考资料。

1、《诗经》名句选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2、《诗经》的其他特点。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如“凄凄”、“萧萧”为叠字,“参差”、“踟躇”为双声,“窈窕”、“崔嵬”为叠韵。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3、关于四言诗:

每句4字或以4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

《〈诗经〉三首》同步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得分

一、基础过关。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chī)乘彼垝垣(huán)修我矛戟(jǐ)说怿女美(yì)

B.与子同袍(páo)尔卜尔筮(shì)其水汤汤(tāng)靡有朝矣(zhāo)

C.匪我愆期(qiān)于嗟女兮(jiē)渐车帷裳(cháng)体无咎言(jiù)

D.爱而不见(xiàn)将子无怒(jiāng)犹可说也(yuâ)自牧归荑(k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即见复关无食桑葚搔首挠耳B.其黄而殒向隅而泣情投意合C.总角之宴载歌载舞踟蹰不前D.匪夷所思靡有朝矣无与士眈

3.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无与士耽(沉溺、迷恋)女也不爽(差错)..

B.总角之宴(欢乐)言笑晏晏(和顺温柔的样子)...

C.与子偕作(行动起来)静女其姝(美丽)..

D.夙兴夜寐(早晨)爱而不见(喜欢)..

4.指出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B.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D.岂曰无衣?与子同泽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5.对下列诗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6.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至于顿丘(2)泣涕涟涟...

(3)以我贿迁(4)体无咎言 ..

7.下列各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刻画出一个热忱多情、温柔可爱、为爱陶醉的少女形象。

B.“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内心的伤感、哀怨、痛苦、失落、无奈和消沉表现得淋漓尽致。

C.《静女》从一个男子的角度描述了一对男女约会的场面,写得曲折波澜。

D.朗读要读出节奏,同时还要读出语气语调。比如:岂曰/无衣?(反问语气)与子/同袍。(肯定语气)(稍停)王于兴师,(快连)修我/戈矛,(稍停)与子/同仇!(感叹语气)

8.背诵默写。

(1)氓之蚩蚩,________。________,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静女其姝,________。________而不见,搔首________。

静女________,________彤管。彤管________,________。

自牧归荑,________。匪女之为美,________。

(3)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________。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见读本《黍离》)

9.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当职员时对小丽还是一片真情,炒股发财后就二三其德,和别的女子打得火热。....

B.提及廉洁奉公,张厂长上任之初信誓旦旦,可没过一年便开始贪污公款。....

C.灯光照耀下的T型台上,模特们在欢快的乐曲中搔首踟蹰,与服装的明快风格十分和谐。....

D.李老师天不亮就辅导学生自习,晚上还要批改作业,真是夙兴夜寐啊!....

二、阅读《诗经·魏风·硕鼠》,回答下列问题。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 三岁贯女:.

② 适彼乐土:.

③ 逝将去女:.

2.以下与“莫我肯顾”的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桑之未落B.以我贿迁C.自我徂尔D.古之人莫余知也

3.诗中的硕鼠指什么?为何反复咏唱“乐土”“乐国”“乐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这首诗主要用了哪种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什么形式?请分条概括这种形式的好处。

答 :

《〈诗经〉三首》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A项“垣”应读“yuán”,B项“汤”应读“shāng”,D项“将”应读“qiāng”。

2、答案:C解析:A项,“即”应写为“既”;B项,“殒”应写为“陨”;D项,“眈”应写为“耽”。

3、提示:D.“爱”通“”,隐藏。答案:D4、答案:A解析:B项前一个“说”通“脱”,后一个脱身;后一个“说”通“悦”,喜欢、高兴。C项“泮”通“畔”,边岸;“爱”通“”,隐藏。D项“泽”通“”,内衣。

5、答案:D提示:D.“旦旦”,诚恳的样子。

6、答案:(1)古义:到了。今义: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件事。

(2)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古义:财物。今义:用财物买通别人。

(4)古义:卜筮的卦象。今义:身体。

7、答案:B解析:悔恨多于哀伤,决不留恋,表现了女主人公清醒刚烈的性格。

8、答案:(1)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 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2)俟我于城隅 爱 踟蹰 其娈 贻我 有炜 说怿女美 洵美且异 美人之贻

(3)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9、答案:C解析:C.“搔首踟蹰”指心绪乱或有所想念时抓挠头、徘徊犹豫的样子。与句意不符。

二、1.①汝,你。②到,去。③离开。

2.D(宾语前置句)

3.硕鼠,指专吃粮食的田鼠,比喻统治者。诗中反复咏唱“乐土”“乐国”“乐郊”,强调人民向往无剥削、无压迫的幸福生活。

4.通篇采用“比”的手法,作者把剥削阶级比作偷吃劳动果实的大老鼠,活画了他们可憎可鄙的贪婪嘴脸,揭露了他们的凶残本性。

5.重章复沓表达作用是:既开拓了诗的意境,充实了诗的内容,又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下载高二语文试卷诗经三首随堂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语文试卷诗经三首随堂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经三首教案

    《诗经》三首 学习要点概览 ⒈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成书经过、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 ⒉在反复诵读、吟咏的基础上,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⒊学习《卫风·氓》,深刻体会比......

    《诗经三首》学案

    第三册第一单元学案编辑:徐敏 校对:叶新旺 1、《诗经》三首 一、本课学习重点。 1、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2、理解三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 3、了解赋比兴......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随堂练习

    第14课《故宫博物院》助学练测集优方案 ☆课文导读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

    《诗经三首》-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及《诗经》的表现手法。 3.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和义:雎鸠、窈窕、逑、......

    第一课《诗经》三首教案

    2010年9月,周燕 第 一 课:《诗经》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诗经》的基本特点和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 2、掌握四言的诵读节拍和比兴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诗经》......

    《诗经三首》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欣赏古代诗歌的初步能力,也养成了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些习惯。这三首诗歌内容不同,风格相近,难度都不太大,学生基本能够读懂,只是每首诗歌都有......

    《诗经》三首中《氓》

    北京市翠微中心 常丽丽 总的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

    1诗经三首(5篇范文)

    1《诗经》三首教案 回目录 教学指要 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领悟诗中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