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戏剧艺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戏剧艺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摘 要: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对于幼儿来说,从小接受一种艺术教育的熏陶是非常有帮助的。本文主要与大家探讨戏剧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各位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发现戏剧的重要作用,并且帮助孩子们从小体会戏剧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戏剧艺术;重要性;教学方法。
一、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1.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
自古以来,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以生动的表现形式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同时又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手段,能够对最普遍的受众产生影响。因此,一定要重视戏剧的教育作用。新?n标明确提出,戏剧教学要从经典戏剧作品中汲取教学营养,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提高幼儿的文学修养。幼儿戏剧资源十分丰富,包括话剧、歌舞剧和皮影戏等,任一剧种都有其独特之处。例如,歌舞剧采取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话剧以人物对话、肢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皮影戏则是以驴皮制作、雕刻形象生动艺术性强的人物,利用灯光将影像投射到屏幕上。丰富的内容不仅拓展了幼儿的视野,而且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审美情感,引领他们走进戏剧世界,体验戏剧的无限魅力。
2.培养幼儿的审美鉴赏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利用声音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舞蹈是形象艺术,是以人的身体动作来抒情和表现的;文学是语言艺术,是用文字语言(词语)来创造形象的。而在戏剧艺术中,音乐通过具体的唱腔和伴奏,舞蹈通过程式化的身段,美术通过具体道具,如此一来,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立性就受到了削弱,利用它们有价值的艺术元素,让它们成为戏剧艺术的有机构成。戏剧艺术这种强大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鲜艳的绘画等,都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审美兴趣,利用这些直观形象和趣味活动来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的审美鉴赏力。
3.激发幼儿的审美创造力。
在幼儿园戏剧艺术教学中,戏剧排演是教学核心内容。幼儿根据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戏剧排演,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们认真分析角色、揣摩语言、即兴发挥,通过直观感受、自我理解和大胆想象,将文字变为舞台上血肉饱满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节,灵活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演绎剧本内容。这一活动不仅是对剧本的二次创作,而且深化了幼儿的学习体验,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可见,戏剧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戏剧排演,既有效拓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又激发了幼儿的审美创造力。
二、当前幼儿园有效实施戏剧艺术教育的教学对策
1.巧妙构思,提高幼儿戏剧艺术学习主动性。
我们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幼儿为根本出发点,挖掘设计符合幼儿认知规律和审美习惯的戏剧艺术活动内容,激发幼儿戏剧艺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幼儿思考、认识自我并加强对客观世界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幼儿戏剧艺术的审美力与鉴赏力,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幼儿教师在开展戏剧艺术教育活动时,一定要强调围绕幼儿兴趣去发展的特点,为幼儿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戏剧活动,采用生动形象、吸引力强的语言和动作,全面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戏剧教育活动中,强化主动学习意识。当幼儿具备一定的戏剧知识基础时,教师就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获取丰富的戏剧体验。等幼儿具有一定的戏剧审美能力后,教师要注重创设一个立体化、全面化的感受情境,并配以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艺术种类,开放性、包容性、创造性地对幼儿进行美感熏陶,拓展他们主动参与戏剧艺术教育活动的想象空间,提高他们的戏剧艺术创造力。因此,幼儿教师要巧妙构思,全面考虑幼儿的认知实际,挖掘设计符合幼儿实际需求的戏剧艺术活动,以提高幼儿对戏剧的艺术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2.加强互动,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
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是顺利开展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的重要前提。我们营造的戏剧艺术氛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服务于幼儿园实际教育活动,一种是幼儿自发地进行艺术欣赏。两者共同构成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的整体氛围。具体而言,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让幼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获取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体验,让幼儿在戏剧艺术教育的互动中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加深情感体验与感受,实现与戏剧艺术教育的有效互动,让他们充分领略到戏剧艺术的巨大魅力,强化他们的戏剧艺术认同感。由此可见,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浓厚艺术氛围的营造,所有的戏剧艺术教育活动都需要经过幼儿多种感官的参与来体验和感受,因此,我们要结合戏剧艺术规律和幼儿认知实际,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和自由的戏剧艺术氛围,以提高戏剧艺术教育的实际效果,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让幼儿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实现健康发展,激活幼儿思维,挖掘幼儿潜能,提高幼儿素养。
3.加强拓展,将戏剧艺术融入幼儿生活。
生活是幼儿实现成长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的许多真实情景,会让幼儿调动并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经验,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现有知识体系。而所有幼儿都有追求美的天性和学习艺术的潜能,因此我们要有计划、有针对地为幼儿创设生活化戏剧情景,将戏剧艺术教育与日常生活进行完美融合,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关戏剧知识与技能。戏剧艺术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融合,让幼儿学会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和美化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在戏剧艺术学习中加深生活感悟,丰富人生经验,感受生活乐趣。
在当前的幼儿园戏剧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融合,加强戏剧艺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中掌握戏剧艺术知识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力、创造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元凯.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第二篇:论幼儿园戏剧教育的教学策略
论幼儿园戏剧教育的教学策略
幼儿具有戏剧天性。幼儿在戏剧的世界里能随兴所至,且不受外界的约束。幼儿园戏剧教育为幼儿的戏剧表演提供了舞台,但它不是才艺教育,不是为了训练演员。而是要激发幼儿创作的潜能,让幼儿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重新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让幼儿在活动中受到艺术的熏陶,体验艺术创作的喜乐,进而更加敢于表现、乐于表现。另外,通过戏剧活动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发展。既然戏剧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价值,那么,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这些价值呢?
一、全班角色扮演和分组角色扮演
在戏剧教育活动中,教师在让幼儿进行角色体验时,可以采用全班角色扮演和分组角色扮演两种形式。
(一)全班角色扮演
全班角色扮演(Whole class Role-play)是指全班幼儿共同扮演一个角色。这种策略可以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幼儿可以学习他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体验和表达:这种策略还较容易使幼儿产生参与感,不觉得自己只是旁观者。
在大班“邀游太空”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从视频资料中获取的信息集体模仿宇航员在太空中的活动。全班幼儿扮演同一个角色,但是幼儿是根据自己对这一角色的理解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的,他们的体验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在中班“小鸭的故事”主题活动的“小小蛋儿把门开”活动中,每个幼儿对“鸭妈妈抱着小鸭”的动作的体验是需要他们亲身感受的。因此,教师请全班幼儿都扮演鸭妈妈的角色,亲身体验对“抱着小鸭(假想的动作)”这一动作的感受。
在全班角色扮演这个环节,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空间的分配。如果空间分配不好,活动室内难免会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而且孩子们可能会互相干扰,使活动难以进行下去。因此,教师要划分好区域,可以用指示语提示幼儿活动的范围,也可以事先用指示线标示出幼儿的活动范围。
(二)分组角色扮演
分组角色扮演也是戏剧教育中常用的策略,它有自由分组和固定组两种形式。自由分组角色扮演
自由分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好朋友结组。二是根据角色结组,三是随机分组。好朋友结组是指教师在运用分组角色扮演策略时,使用“找自己的好朋友”的指令,让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结成小组,一起讨论故事情节的发展,再把讨论的内容表演出来。例如,在“小花鸭的故事”活动中,教师是这样组织幼儿进行戏剧表演的:“小朋友们,这是我们之前编的故事,你们喜欢哪一段呢?找自己的好朋友把这一段演出来好不好?”在运用好朋友结组时,教师应该在表演之前引导好朋友之间充分沟通。好朋友结组的结组对象过于单一,孩子们的相互交往可能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不宜频繁使用这种分组方法。根据角色结组是指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与选择同一角色的幼儿结成一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角色圈”。在这个“角色圈”中的幼儿共同扮演一个形象,这有助于消除某些幼儿的紧张心理,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例如,在小班“三只小猪”
1
活动中,教师就采用了“角色圈”的方式把全班幼儿分成三组,第一组扮演猪大哥,第二组扮演猪二哥,第三组扮演猪小弟。还有一种分组方式是教师随机把孩子们分成几组进行表演,这样的分组方式可以在大班运用。
固定组角色扮演
为了管理的需要,每个班级都会分成几个固定的小组,有时教师也会运用这样的小组开展活动,固定组中的孩子一般座位离得较近,方便讨论,也便于教师管理。教师采用固定组时同样需要划定活动区域并告知幼儿,以方便幼儿活动。
无论采用什么分组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便于幼儿充分交流,自由创作和表达,便于教师很好地指导每个小组。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经验准备,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选用合适的组织形式。
二、教师入戏和教师出戏
“教师入戏”源于英国戏剧教育家多萝西·海滋考特所创的“领导者参与角色中”(Leader-in-role)的技巧。教师入戏是指教师扮演戏剧中的一个角色,教师出戏是指教师从戏剧中的角色身份回归到教师身份。
(一)教师入戏和出戏的具体做法
在戏剧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方式,自然地参与角色扮演。最后再以适宜的方式回归到教师身份,来调整或结束教学。教师在扮演角色时要让幼儿明白自己所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不能使他们处在混淆不清的状态。所以,教师入戏和出戏时要自然而明显。另外,教师要让幼儿明白自己是戏剧中的人物还是教师。这一点也很关键。
教师进入角色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介绍,教师直接说明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或者请幼儿扮演什么角色。例如,在“大树与小鸟”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中,教师在扮演“伤心的大树”时是这样说的:“我现在是一棵伤心的大树,有谁知道我为什么伤心啊?”这就是一种直接介绍进入角色扮演的方式。
二是通过某种标志物辅以叙述和描述,这个标志物或是一顶帽子,或是一件披风,或是一根魔法棒,或是一只小动物,等等。例如,在“大树与小鸟”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中,教师在扮演小魔仙时采用了这种入戏方式:“这里有一根魔法棒,当我举起这根魔法棒的时候,我就是小魔仙;当我放下这根魔法棒时,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在“我的幸运一天”渗透式戏剧教育活动中,教师用一个醒目的猪鼻子作为小猪的标志,并说:“当我戴上这个猪鼻子时,我就变成小猪了;当我放下猪鼻子时,我就是你们的老师。”这就是一种通过标志物并辅以叙述和描述进入角色扮演的方式。
三是指定说明,以某一情况代表某一角色。比如,当我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就是国王,要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当我离开椅子时,我就是老师,等等。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运用直接介绍或辅以标志物的入戏方式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2
园本教研示范园,幼儿戏剧是特色
4月11日,杭州闻裕顺幼儿园向全市的幼教界同行展示了在园本教研方面的成果,该幼儿园已于今年初被评为浙江省园本教研示范园,全省共有26所中、小学,幼儿园通过本次校(园)本教研的验收。展示活动分三部分进行,首先是园长介绍幼儿园近几年来在园本教研方面所收获的成果。接着是全园教师关于目前正在开展的课题《幼儿园戏剧游戏的开发和实践研究》的教研讨论活动,老师对于在课题遇到的疑问和困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展示在同行们面前的是开放式的区域活动,开放式的区域是幼儿园的园本特色活动,关于开放的区域幼儿园做了深刻的研究,并获得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本次活动的展示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了幼儿戏剧游戏的新内容,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体验到了戏剧的魅力。
闻裕顺幼儿园每个班都在开放式的区域活动中,创设了戏剧区,给孩子提供一个空间,让孩子在自主的游戏中进行戏剧的创作和展现,每个班也都选择了一个适合本班幼儿特点的戏剧内容,比如:大班的戏剧故事内容、情节大都是幼儿自己创编的,中班则以童话剧为主等等。
关于幼儿戏剧游戏的讨论内容:
课题名称《幼儿园戏剧游戏的开放和实践研究》
戏剧艺术是人类文化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它融会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有极大的艺术魅力。那么什么是幼儿园戏剧游戏呢?简单地讲就是戏剧形式的游戏,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时间自主版与戏剧活动。
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不如成人戏剧中的表现那么精彩,存在着差距是客观的,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戏剧活动中的学习过程。在我们的戏剧游戏中,幼儿的戏剧艺术元素并没有少,如语言方面、服饰方面、音乐方面等,我们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艺术表现能力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可能游戏的初期艺术的展现弱一些,例如台词开始很生活化,慢慢地就会生动和富有情感起来,开始配乐由老师选定,但后来会自己从众多音乐中选择合适剧情的音乐,他们还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观打扮自己,打扮舞台。不仅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戏剧的魅力。在组织孩子戏剧游戏时,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特色,当孩子们热衷于讨论台词时,可能旁观者觉得象语言游戏,当孩子们对戏剧中人物感兴趣了,那段时间可能就象表演游戏,当孩子们关注音乐时,游戏进行过程中就象音乐游戏了,但我们综合的,完整的来看整个戏剧活动区的活动,就明白了,戏剧游戏是一种综合性的游戏。戏剧游戏是一种综合性那么强的活动,它和其他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游戏的组织上一定会有它的特点,因此,首先要肯定的是,展开戏剧活动是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轻松的学,快乐的学,而且学的更好学的更多。游戏化在这里应该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怎样才能让孩子轻松的学,又很多很多的方法和策略,我们的老师用参与角色的方法,用动画片引导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体验戏剧的魅力,快乐自主的进行戏剧活动。
3
第三篇:《谈谈传统节日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谈传统节日在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
中华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元旦、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其中蕴含着我国人民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幼儿园重视每个传统节日,开发不同节日的潜在资源,配以适当的有效的活动形式,并与家长积极配合,孩子们将会通过传统节日活动,了解节日风俗,感受节日精髓,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实施《指南》的重要环节。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幼儿教育内容同,更能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使得幼儿教育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强大的推动力。
【关键字】传统节日 良好品质 中华文化 培养 精髓
元旦、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每个节日的由来都是一个悠久的历史、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故事。每个传统节日都给人们以热爱生活,讲礼貌、重情义、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许多有突出清酒的外籍华人华侨们都一心要回到生他养他的中华大地,喝上一口家乡的水、吃一口家乡的饭,过过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究其根源是他们的父母、师长在他们小的时候就已经将中华传统文化深深的埋藏在他们的记忆和情感最深处了,而且在不断发芽、生长,任何外来的力量无法遏制得了的。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利用中华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为教育下一代服务,不失为教育者的明智之举。它对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识,培养幼儿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一、幼儿园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内容
即为节日,则需要气氛,气氛是由环境的设置而产生的,什么节日,什么气氛,就需要什么样的环境设置,要设置好相应的教学目标,想让幼儿通过节日活动来培养或是教育幼儿有什么。如在进行春节的教育中,要根据事先设置的目标准备有传统民族食品、民族饰物,又要创设一些与节日相关的环境来烘托气氛。这种环境不是一种摆设,而是实实在在 的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制定开展方案,落实教育任务
为了有效的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我们在确定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制定了一套开展活动的实施方案,让教师明确自己开展活动的内容和职责,并按计划、按时开展活动,确保活动确定好的效果。
3.做好评价和反思,共享成功收获
教育评价的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价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更多的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反馈,所以幼儿园教师要想促进专业的成长和提高教学治疗,教学反思的必不可少的的一个重要过程。也可以总结经验来设置下一次更好的传统节日活动。
二、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培养幼儿的能力
1.有利于爱国情感的渗透
我们在进行“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教育时,虽然 屈原是两千年前的一位诗人,离幼儿生活比较远,但我们通过现代的教育手段,如布置班级、制作与节日相关的PPT,充分调动幼儿视觉感官参与活动,缩短故事发生年代,使幼儿更容易理解。通过端午节活动教育幼儿“我们长大了也要做一个热爱国家的好孩子,认真学习„„.”又如“清明节”节日活动中,我们与幼儿一起动手做小花,可利用视频带领幼儿瞻仰革命英雄纪念碑。为幼儿讲一些关于革命的故事,使幼儿感受为了保护国家人民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思想,并感染幼儿幼小的心灵,让幼儿从小立志当一名爱祖国、爱家乡的好孩子。
2.有利于动脑、动手,培养操作能力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由于环境、游戏的需要,常常与幼儿与一起制作民俗食品、饰物等,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制作了。在“端午节”中,我们让幼儿参与包粽子,准备工作的繁琐而复杂的,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包粽子,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步骤,示范要领。有趣的实践课,通过孩子们动手操作,尝试“包粽子”,大家共享“吃粽子”,加深了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幼儿了解家乡美食,热爱家乡之情,更能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
3.有利于体能和良好品质的培养
每个传统节日里或多或少存在些游戏活动,如“端午节”最后的活动是赛龙舟。没有真正的龙舟,就用头饰做龙头,纸壳子制作龙身,让幼儿蹲在里面,统一口号后,进行赛龙舟比赛。在整个活动中,要求幼儿必须手脚协调动作,双手紧抱,双脚不能停的小碎步走毛,七八名幼儿要互相帮助团结一起,才能取得胜利。任何只顾自己,不顾集体的幼儿都会影响全队的成员。为了得到好的成绩,每个幼儿都要严格遵守纪律,努力协调自己与前后同伴的关系。这对幼儿纪律观念、集体观念、自我控制、克服困难的能力,无疑是最好的培养。
三、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长河的源头,《指南》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家园合作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非凡的意义。因此幼儿园应该和每位家长共同架起一座节日文化教育的桥梁,使节日文化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价值。这些家庭活动不仅让大人小孩感受到浓浓的民俗文化,还大大融洽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增强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长辈的社会性情感。
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不知不觉养成了良好的品质,正是传统节日教育独特之处。中华的振兴和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幼儿教育抓起,主要我们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努力挖掘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用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美教育、使幼儿的心灵受到滋养和净化,成为爱祖国、爱民族、崇尚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一代新人。
第四篇:浅谈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校的重要性
浅谈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校的重要性
刘君华
怀化市鹤城区象形学校
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和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艺术教育如同一把开启人类心智与情感大门的钥匙,在塑造人类超越自我、超越功利、超越自然的崇高精神境界的同时,也孕育着人们真、善、美的追求,所以有人把艺术教育形象地称为培养“全人的教育。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但由于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现阶段艺术教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和进步,成为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所谓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运用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直觉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诗教~乐教”等概念,可算是最早的艺术教育思想。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曾倡导美育主义”,疾呼“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至现代,美国政府于1994年甚至将“艺术规定为中学生的必修科目,认为在21世纪,一个不懂艺术的人算不上是一个完人”,显示出艺术教育正成为现代教育的新追求。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确立,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很高的认识。但由于缺乏对其教育模 式的研究,导致艺术教育仍停滞在素质教育以欣赏为主的教学上,忽视了艺术教育对科学知识教育的促进和互动作用。从掌握和调查情况来看,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还有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更不用说还有专设的舞蹈室了 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那艺术教育到底在中小学校中有多重要呢?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唤醒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模式,就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叠加。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 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曹雪芹的《红楼梦》、贝多芬的交响曲、别具匠心的东方园林、独出心裁的西方工业美术等,无一不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结合结出的硕果,古今中外许多大师更是科艺双修炉火纯青者。如意大利的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还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还谱写了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两弹元勋钱学森更是有句名言: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书法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艺术教育具有“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特点,它可以通过影响 学生的情感,进而影响到学生心理活动的其他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或重或轻的心理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过度消极、过度压抑、过度自闭等,甚至在特定时候会因情绪不稳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艺术教育恰恰具有调节情感的功能。通过对学生开展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寓教于乐,在美感中动之以情,在愉悦中晓之以理,让学生在接受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日寸陶冶情感,塑造个性,将会对他们排除心理障碍、保持稳定而腱康的情绪,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十分有益。
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2013.11.13 4
第五篇:论礼仪教育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一切要从娃娃抓起,很多家长从小就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在幼儿园见习的时候,那边的老师告诉我们你们别看这些孩子每天在幼儿园里就是吃喝玩乐的,他们晚上的时间都被安排的很满,学钢琴啊,奥数啊,英语啊等。那么礼仪教育是否应该从幼儿抓起呢?
幼儿的行为方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影响很大,民主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幼儿从小进行礼仪教育,也是可行的。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和家长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礼仪和修养,才能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爷爷奶奶跟外公外婆都很疼爱他们,很多事情都不会教育他去做,而总是替他弄好一切,这些孩子的行为习惯就比较差,被子也不能好好叠,饭也不好好吃,不太听老师的话。
幼儿的礼仪教育内容可以涉及一些基本的礼仪,像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他人,小手扶着楼梯;大小便后,饭前饭后要洗手;礼貌用语;接听电话的礼仪等等。还可以是交往礼仪,和一些我国和其它国家的风俗习惯。这些幼儿园都做得挺好的,从小班到大班儿童们已经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习惯,上课也有问题会举手发言,来园和离园的时候会和老师打招呼。没到传统节日的时候,幼儿园总会举办与之相关的活动,让小朋友了解我国的风俗习惯,像端午节举办自创的赛龙舟比赛。在礼仪教育的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像交通规则,煤气泄漏,地震等等紧急情况该如何进行处理。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以游戏为主,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应该遵循幼儿的思维特点,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特点。一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二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像情景练习,记得在电视节目里看见有小公主比赛,就是教幼儿一些公主的礼仪,还有就是让她们发挥爱心去社会上进行活动;又一次父亲节,我和朋友走在路上,一个小女孩在妈妈陪伴下当小记者采访我们,问了我们两个问题:“你们知道爸爸的生日吗?你们知道爸爸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吗?”最后送了我们一个气球写下最想对父亲说的话。这个活动挺有意义的,不仅让她学会交往技能,而且学会感恩;第三在教学活动中贯穿礼仪教育,这次见习的时候,有一节课是爷爷奶奶的一日生活,让他们了解爷爷奶奶的一日生活,并让他们讲小乌龟看爷爷的故事给爷爷奶奶听,在教学中慢慢进行引导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